如何看待crusaders questtMobile的报告“为什么说小米不行了

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转载自IT168: []
IT168企业级官方微信
CIO-CTO俱乐部
正在努力加载文档,请稍等…
点击或扫描下载
点击或扫描下载
点击或扫描下载> 最新应用商店市场格局,应用宝排名第一,360、小米、百度不甘示弱
最新应用商店市场格局,应用宝排名第一,360、小米、百度不甘示弱
作者: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 00:38
今日Newzoo发布了5月份的应用商店排名,腾讯的应用宝排名第一,而360手机助手下降至第二名。这是继艾瑞数据和Quest&Mobile数据之后又一数据机构抛出这个结果。基本上确定了应用宝在应用商店排名第一的位置。回顾应用宝的发展史,应用宝是如何一步步逆袭360手机助手的?目前应用分发市场的格局又是怎样的?未来的“第一”还会是应用宝吗?
一、腾讯应用宝的进阶逆袭之路
1.利用手Q、微信等超级APP潜移默化地导入用户
在应用分发渠道竞争激烈之时,腾讯应用宝才切入分发市场,为加速其占领步伐,能利用的当然主要是微信和手Q。尽管这种捆绑式的做法一度被许多用户说厌恶,但不得不说,它确实又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了用户使用应用宝的习惯。除此之外,腾讯在利用实时场景进行用户导入方面做得比同期的其他企业更精准更健康。应用宝的用户可以在微信中进行线上社交;也可以在户外通过扫码等形式下载应用宝。这种方式能在用户间建立强链接,也使得应用宝的分发更加自然、灵活。
2.抢占社交红利,形成应用宝的病毒式传播
应用宝的崛起初期依赖的是QQ和微信两大社交工具,其为应用宝导入了最初的种子用户,建立起了关系链。而出于对两大社交工具本身的“过度商业化”考虑,应用宝在之后并没有将其植入微信和QQ,而是在应用宝中加入自有的“多少好友在玩”、“好友圈流行”、“好友榜”等功能,通过社交的方式来引导用户进行推荐和下载。一时间,前期用户带动起的连带作用,使得应用宝的用户呈现病毒式的扩散。
3.加强应用宝自身内容的建设与优化
对应用宝来说,中前期的推广可以利用新颖、有噱头的方式来拉动下载,但整个APP的留存最终还是依靠品质,优质的产品才能逐渐加固用户的信赖。首先,应用宝利用的是“内容前置展示”的功能。应用宝将各大APP内的功能的服务等信息展示给用户,用户对其进行了解之后才决定自己要不要下载。这对用户来说是一个方便且贴心的设计。除此之外,应用宝还推出“优惠”板块、首页智能定向推荐等。这些变动无疑在一步步扩充和优化应用宝的功能,提升用户的认同感。
现在看来,尽管除了“社交”这一腾讯自身拥有的强大优势之外,其它变动都显得微不足道,但正是这样一点一滴的优化,使得应用宝在应用渠道的发展上越来越深入人心。而现在,应用宝实现对360手机助手的逆袭,拿下国内应用商店的第一把交椅。
二、国内最新分发市场的格局简析
1.第一梯队:巨头之间的博弈
由腾讯应用宝、360手机助手、百度手机助手、小米应用商店组成了目前国内手游分发渠道的巨头。应用宝依靠腾讯旗下的超级APP和社交关系链支撑;360手机助手依靠几亿的安全卫士用户崛起;百度手机助手坐拥大量搜索流量入口;小米则靠构建生态圈提升用户依赖度。针对这四者,下文再做深入分析。
2.硬核渠道:小米模式,潜力无限
随着手机自带的应用商店逐渐成熟,许多用户为了方便会选择手机自带的分发渠道。国产手机的用户覆盖越来越广,再加上这些应用商店的游戏应用类型越加丰富,应用商店的产品运营也越来越人性化,旗下用户忠诚度不断提高。2014年8月成立的硬核联盟也标示着手机厂商进入应用分发市场的决心。联盟中实行商务共享,游戏CP可通过一个接口实现与多家渠道商的合作,提高了游戏分发和推广效率。硬件厂商渠道在用户触达上具有先天优势,但在玩家转化及游戏运营上仍有待提升。
3.UC九游为代表的第三方应用市场:内容驱动沉淀用户
针对巨头之外的第三方应用分发平台,似乎能深入人心的渠道只剩下UC九游,其多年来的竞争对手当乐网已经沦陷,机锋市场、N多网、极游网、优亿市场、十字猫等等第三方应用分发市场基本上消失殆尽。笔者总结了第三方应用分发平台能做好的原因基本上依靠优秀的用户运营手段存活下来的,其“渠道+媒体”的味道越来越明显。
4.WIFI万能钥匙为代表的超级APP分发平台:醉翁之意不在酒
移动互联网中总是会出现让人意想不到的爆红产品,而这些产品正逐步显现出渠道该有的特性。这些新型的渠道大致可以分为:一些流量尚未变现的刚需型的超级APP,如墨迹天气;一些公共WIFI渠道,如迈外迪;一些新型的刷机服务商;PC端渠道;网盟和广告平台等等。尽管这些流量尚未被开发,但是用户多而杂,要想汇集利用起来,是个大工程,用户价值无保障。
三、分发巨头之争越演越烈,谁是王者?
1.腾讯应用宝?
腾讯最大的优势在于掌握了绝大部分中国互联网用户的社交关系链,用户很难不被其绑架。其整合旗下的手机QQ、QQ空间、手机管家、微信、手机浏览器等多条线来支撑应用宝的话,保住应用分发第一包交椅的难度应该不大。反之,单靠应用宝本身的元素很难保住第一的位置。
2.360手机助手?
从PC端起家的360,起初依靠电脑安全卫士笼络了巨大的用户群体,随着移动智能设备的发展,360的安全工具从PC端移植到了手机端。起初,只要电脑装有360安全卫士,手机一接入电脑,就会弹出页面提示下载手机助手,这种强制性的做法尽管让用户反感,但出于手机安全及顺畅运行,用户还是愿意接受。
但就目前手机市场状况来看,手机自身的安全性能逐步提高,以iphone、小米等为例,手机已经不再需要依赖安全助手来进行杀毒等功能,而且这种趋势会逐渐加深。也就是说,依赖安全助手做起来的应用分发渠道是可被代替的,甚至是可被卸载的。
因此,对于360手机助手来说,尽管面临着后来者居上的危险,和上游流量的稀缺,但其目前正加强IP合作及中小CP的扶持,希望在优质、创意游戏产品的独家首发上占得先机。而这种方法是否奏效,是否能弥补其入口的颓势,又能否夺回分发渠道的首位,还有待验证。
3.百度手机助手?
百度在应用分发上,手握百度手机助手、安卓市场、91手机助手等几大平台,外加百度贴吧、百度搜索等推广平台,现在的百度强大而富有。然而擅长做搜索的百度,并不可能把这些流量入口汇集起来的支撑应用分发平台,毕竟对于整个百度来说,“搜索入口”的重要性比“分发入口”的价值要大很多。因此在笔者看来,百度是不大可能拼尽全力去争夺某个分发产品的TOP1位置。
4.小米应用商店?
小米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在微博中披露了小米最新的手机销售量数据,截止日,小米上半年手机销售量为3470万台,同比去年增长33%。至此,小米已连续五个季度稳居国内手机销量第一。小米的用户比较忠诚,小米在不断地培养用户,也就是说,小米在市场上的手机占有率持续快速增长的话,其应用分发能力超过360手机助手只是时间问题,按照现阶段的发展趋势分析,未来的应用分发第一的位置很大可能就是小米与腾讯的竞争。大学生分期购物销量榜
已有条评论QuestMobile:为什么说小米不行了?看看流量数据就知道了 | 手游矩阵
  上周Mr.QM给大家分享《3月APP TOP20 榜单》,惹得几家巨头很愤怒,找了过来,不过QuestMobile公司里生活着一群快乐的极客小(da)精(diao)灵(si),一向是不(bu)畏(dong)强(ren)权(qing)的,所以没鸟他们,有没有觉得很牛啊?
  什么,还不够牛?OK,那Mr.QM就来点更牛的,给大家带来上周被Mr.Zhou按下的文章,彻底揭示三大板块内容:
  各品牌、型号手机在3G、4G、WIFI情况下的渗透率、人均流量、人均使用时长排行榜;
  国内主流APP在3G、4G、WIFI情况下的渗透率、人均流量、人均使用时长排行榜;
  各品牌、型号手机在旅游、新闻、音乐三类应用市场中所占份额排行榜;
  QuestMobile的这份榜单,首次在全球范围内,以数据榜单模式,全面透视移动互联网不同网络环境下硬件、软件的流量、时长使用情况,也是首次揭示不同品牌、型号手机用户的软件使用情况(此处有掌声,部分代表起立、挥舞报告、持续三分钟,下面,筒子们、童鞋们,请鼓掌!!!)!
  还记得年初Mr.QM就曾放出豪言:QuestMobile是目前全球范围最屌的大数据拾取、分析、运营公司之一(注意,仅仅是之一,虽然全球范围内,目前还没有一家公司可以做到这一点,但是Mr.QM还是很谦虚的用了之一),这回信了吧?
  看到这里,一路走来,跟着看Mr.QM胡言乱语的各位,是不是有点萌萌哒小牛逼的感觉?嘘,不需要回答,好好看报告,像Mr.zhou学习,努力做中关村最安静的美男子、拼命去寻找人生最摩擦的滑板鞋!
  OH!Almost forgot:
  Mr.QM warning!
  1.No Sex and Violence in this PAPER!No Animals Were Harmed!
  2.BUT,ru guo ni shi xiao mi shou ji de fen si,qing ni leng jing,bao chi feng du!
  3.本报告数据多源自ISP,如果xiao mi粉丝有异议,请面向东方、伸出右手第三根手指、抬头45度角仰望星空,用力喊出存在婶婶的脑海中的那句话:没有蛀牙!
  Chapter 1 3G、4G、WIFI环境下各类手机渗透率及用户时长、流量消耗
  与此前所有分析报告、榜单一样,本文即将展开的分析也是独家的,为了给竞争对手(是哪家?有奖竞猜,前十名答对的用户,赠送Mr.zhou的滑板鞋)足够的学习机会,给予他们足够的成长空间,Mr.QM会非常仔细地、一步一步地展开剖析,彻底展示QuestMobile的大数据运营能力,如果有什么不清楚的,还可以留言提问,竭诚回答,绝不藏私!
  一、不同网络环境渗透率:3G端小米、三星平分天下,4G端小米已被甩开
  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15年3月份,Android设备端,3G环境下,小米已经领先三星,米3、红米note、米2均有上佳表现,渗透率分别位列第1、2、5位;不过,三星的机型非常多,所以在前十名中依旧占了五席,高于小米的4席。4G环境下,三星已远远甩开小米,甚至OPPO都飙起来,表现好于小米。
  下面是亮点时间:
  从QuestMobile数据中看,小米前几年的爆发确实不假,其在3G环境下的市场渗透率非常惊人,前30名中占据了11位,渗透率达到了15.1%。不过在4G环境下的表现堪忧,前30名中仅占3席,渗透率也只有6.8%,显示其后劲不足。
  从QuestMobile数据中看,三星依旧是非常凶猛的,在3G环境下,渗透率和席位都高于小米。而在4G环境下,更是远远甩开小米和其他对手,30席占据8席,渗透率达到了15.3%,是小米的两倍多!
  华为从去年开始爆发,这也得到了数据的支撑:3G环境下,两款手机上榜,4G环境下3款手机上榜:P7、荣耀6、Mate7,均是主打机型,占有率达到3.5%。考虑到其生产、销售环节的重重问题,如果其生产、销售端能解决好匹配问题,市场份额还会提升,如果解决不好,极有可能重蹈其在3G市场上的覆辙:赔本赚吆喝。
  4G环境下,OPPO的表现非常惊人,7款手机上榜,超过了所有国产机;VIVO 4款手机上榜;酷派两款上榜,不过都垫底;联想、魅族各有一款。
  从数据上看,4G的集中程度高于3G,这可能与4G兴起时间不够长有关,接下来还会有更加激烈的厮杀。
  WIFI环境的渗透率不做分析,唯一的结论就是:四处找wifi的,小米用户最多。
  其余亮点还很多,各位可以自己找。
  二、不同网络环境下人均使用时长及流量消耗:三星是土豪,HTC、魅族、华为蛮拼的,小米不见了
  手机设备用户的时间、流量消费,对于运营商、APP厂商而言,都是很有意义的指标:在网时间越长、耗费流量越多,显然是更具价值的。看着一群小伙伴拿着智能机当单机游戏机玩,运营商、APP厂商的内心,肯定跟节假日看着高速免费的收费员一样的:五味杂陈却又百般不是滋味啊!
  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15年3月份,Android设备端,3G、4G环境下,三星均大幅领跑,单机型的人均消耗流量最高分别达到486 MB、685 MB。
  接下来是亮点时间:
  很多人会对三星占据排行榜的局面感到不解,其实原因很简单:三星机型特别全,覆盖各种网络制式,例如在3G、4G环境下,其S系列、Note系列均覆盖了移动、联通、电信的不同制式,这些机型均单独计算,榜上有名。
  3G环境下,魅族在国产手机中的表现很突出,其次是华为,小米的表现非常勉强。4G环境下,HTC、华为表现突出,其次是金立、OPPO、联想、酷派,小米依旧勉强。WIFI环境下暂不分析了,各位自己看。
  综合分析,之所以国产厂商上榜机型很少,主因是网络制式覆盖不够、机型少而集中,故而平均值会被拉低(不理解?请仔细思考)。这么做的好处是:容易快速打出品牌,同时,大幅减少研发、生产、销售成本,产业链控制、品控也更简单。
  上面分析的模式,其实就是传说中小米的模式,压缩成本、硬件微利、软件赚钱,也就是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很牛吗?其实也就一般。相比较,三星完全复制了诺基亚的模式:全制式、多品类、快速反应,采取成本曲线销售模式。
  抛开所谓的风口、想象空间,三星才是真正的落袋为安,什么未来的利润,那是扯淡,三星现在就赚到手。这还不是关键,关键是,小米号称自己学的是苹果模式,问题是,苹果在赚钱这个问题上可是一点也不手软:何止是落袋为安啊,恨不得去别人口袋里抢。小米以及小米的追随者,你们肿么看这个问题?
  硬件不赚钱,就只能靠软件赚钱,所谓的入口优势,赚应用分发的钱。问题出来了,各运营商大佬、各位APP负责人,你们看看这个人均流量消耗、人均联网时长排行,还觉得花那么多钱装这个机有价值吗?
  前面几点严重跑题,不过没关系,Mr.zhou出门赶酒局去了,所以,你懂得,小米的粉丝可别喷啊,哈哈。
  其余亮点还很多,各位可以自己找。
  三、不同尺寸、价位手机数据消耗情况:尺寸越大、价位越高,流量消耗越多
  相信很多手机厂商、运营商都考虑过屏幕大小、价位高低对用户使用网络情况的影响,进而做出产品策略运营决策。事实上,这个影响确实很大(这不是废话吗?影响不大,苹果会搞出那么大屏、卖那么高价钱?)。今天,Mr.QM就给大家揭示一下这个影响到底有多大。
  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15年3月份,Android设备端,3G、4G、WIFI环境下,屏幕大小,价位高低,基本上都与人均流量消耗呈现正比,中间唯一的特例出现在4G环境,下面详细分析:
  在Mr.QM此前的分析报告中(见《一到五线城市APP差异分析:看看大爷大妈们都在用啥APP?》)曾指出:“五线城市城市流量消耗反而更高”,对此结论曾有不少质疑。实际上,这一点与上图的结论非常一致:4G环境下,千元以下机型的流量消耗,居然高过了、这两个区间。
  究其原因,显然与运营商策略有关,千元以下机型的主力消费群正好是小城市、乡村,一旦4G网络铺设,为了抢占市场份额,运营商以低价策略快速推进,效果会非常惊人。
  上图再一次佐证为什么小米会越来越没有价值:其价格区间、屏幕区间,流量消费都很低,对运营商来说,很难带来增值消费,对于APP厂商来说,其分发平台价值有限。
  与小米相对,华为的策略只怕会更为有效:大屏幕、高价格,往死了拼高端,一旦成功站稳脚跟,在运营商、APP厂商那里的溢价空间非常可观。而这本来是小米不惜甩掉硬件利润、兴冲冲地报以厚望要去挖金子的地方。
  唉,可怜的小米米,要是她兴冲冲来到桌子旁,发现蛋糕被别人吃了,她得多伤心啊!!!!不说了,小米米,QM哥哥支持你,刚芭蕾、剛バレエ、Aja Aja Fighting、???????!
  Chapter 2 3G、4G、WIFI环境下各APP渗透率及用户时长、流量消耗
  一、不同网络环境渗透率:微信、QQ称雄,360表现堪忧
  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15年3月份,Android设备端,各网络环境下APP渗透率表现最大差异出现在视频类APP上,WIFI环境下,视频类APP的渗透率普遍上升。3G、4G环境下差异不太大:社交类微信、QQ,搜索类百度,购物类淘宝,浏览器类QQ浏览器、UC浏览器。
  下面是亮点时间:
  从3G到4G,360手机卫士的渗透率从23.3%、排行榜第6位直线下跌至19%、14位,360手机助手也出现下跌,考虑到排行榜中众多APP从3G到4G渗透率都在上升的背景,360危机重重!这下,各位总算明白“红衣教主”为啥要去做手机了吧?
  除了360,下跌的还有UC浏览器、天天动听等等,无一例外,在此前分领域的分析文章中,曾点出这些APP后劲乏力、遭遇新生对手挑战的问题。
  从3G到4G,除了社交类、视频类、搜索类、购物类有较高增长,其余的领域还比较低。
  视频类APP中,优酷渗透率最高,3G、4G环境分别为17.4%、20.7%,腾讯视频增长比较大,从11.4%提高到17.1%。爱奇艺最乏力,仅从9.3%增长到13.7%,有点危险哦!
  同样的,WIFI环境暂不分析。亮点还有很多,各位不妨自己找。
  二、不同网络环境下人均使用时长及流量消耗:视频、社交、浏览器称雄
  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15年3月份,Android设备端,不同网络环境下各APP人均时长、流量消耗中,视频类均为第一位的,其次是社交类和浏览器。视频类出现了比较奇怪的局面:3G、4G、WIFI环境下,优酷的人均时长都是最长的,但是在人均流量消耗上,均比较靠后,分别是第三、第三、第二。
  下面是亮点时间:
  优酷的人均时长非常可观,3G、4G、WIFI环境下分别达到了102、104.7、194分钟;不过在流量消耗上,腾讯视频均高于优酷,分别达到了116.2、110、871.2MB。其余的爱奇艺和搜狐视频两家,各位可以自己看。
  微信无疑是最猛的,时长很吓人,不作分析。360很尴尬,两款APP的时长、流量都很短。
  3G、4G、WIFI环境下,UC浏览器的时长,基本上是QQ浏览器的一倍,与此前的一再分析的数据一致:一个增长快,一个粘性高。
  此前拿在一起分析的酷狗、WIFI万能钥匙,从3G到4G环境下看,差异化开始出现(可能也与3月份那一轮舆论重击有关),酷狗的人均流量消耗从4.1MB增长到了5.7MB,WiFi万能钥匙则下降了。
  其余亮点,各位可以自行寻找。
  Chapter 3不同机型旅行、新闻、音乐类APP人均使用时长、次数排行榜
  与此前的一次次分析一样,接下来这个部分的分析,也是QuestMobile首创的:不同品牌、机型的用户,对于运营商、APP厂商而言价值差异巨大,具体体现就是,在不同类型APP的使用时长和访问次数上,不同品牌、机型差异很大。
  这直接影响两个方面:
  APP厂商的渠道策略必须做出细分,要做精细化运作,此前那种粗放式的预装、海量铺货的做法已经失效。
  品牌手机厂商的整体战略有必要做出改变:从硬件到软件,产业链很长,哪个环节的钱是自己能挣到的,必须在手机出来之前就想清楚,否则,金山被人挖走了,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一、旅行类APP在各机型里的人均时长、访问次数:三星称雄,小米失踪
  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15年3月份,Android设备端,在旅行类APP的使用上,无论是人均时长还是人均访问次数,三星均占据了绝对优势,华为勉强挤进去了一款,人均次数不到10次。小米有五款,但排位很靠后,其余能上榜国产厂商只有OPPO、vivo。
  下面是亮点时间:
  虽然,Mr.QM很不情愿将经常用旅行类APP的用户,定义成比较高端、比较有价值的用户,但是从现实看,能经常旅行的人绝对比Mr.QM这种每天坐在办公室抠脚、看片儿、去楼底下买个快餐就当成购物、去趟家乐福就当旅行的屌丝要有价值的多吧。
  写完上面这段,Mr.QM的办公室里,蛋蛋忧桑的氛围,已经盖过了Mr.zhou的雪茄味!看着外面是中关村车水马龙的景象,Mr.QM不想写了。
  其他的,各位自己看吧,好桑心,为了安慰受伤的心灵,下楼买包泡面,要桶装的,加个卤蛋,奢侈一下,吃完再写!
  二、新闻类APP在各机型里的人均时长、访问次数:三星、HTC、华为表现突出
  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15年3月份,Android设备端,在新闻类APP的使用上,前7名中,三星与HTC咬的非常紧,人均时长和访问次数也旗鼓相当,HTC甚至还超过多了一款机型。这之外,华为Mate7算是非常突出的,国产机中硕果仅存。
  下面是亮点时间:
  吃完了泡面,卤蛋有点咸,不是太爽,所以买了两个生鸡蛋,放在了Mr.zhou的凳子上,提前祝他圣诞(生蛋)快乐!
  新闻类APP,大概是目前非常有希望实现盈利的APP产品了,广告模式非常清晰,接下来争夺点包括两个,一是活跃用户量,二是广告与精准用户匹配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从这张表上看,除了华为、魅族有点效果,小米等等国产机的预装,基本上价值为零:用户根本没有需求,其渠道价值还不如一桶泡面、一个卤蛋,装了也白装!
  第二个问题,其实就是所谓的“用户标签”,这也是所有移动APP厂商都要解决的问题,但是,目前为止,国内只有几家公司可以真正意义上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呢?不超过三家。
  那么,为什么Mr.QM要提这点呢?原因很简单,因为QuestMobile的兄弟公司可以做到这个,而且就在Mr.QM隔壁!未来,Mr.QM将陆续给大家分析、分享一下这个领域,敬请期待!
  三、音乐类APP在各机型里的人均时长、访问次数:三星、HTC、魅族表现突出
  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15年3月份,Android设备端,在音乐类APP的使用上,魅族表现非常突出,上榜了4款,彰显出了其发烧友本色。当然,三星依旧强势,HTC也很牛!但是其他的就不见了,比如小米。
  下面是亮点时间:
  喂、米米,你在哪里?QM哥哥好想你啊!
  音乐手机一直是手机细分领域的大标签,很多手机厂商想要切这个作为卖点,但是从现实情况看,只有魅族成功了。其余手机厂商不妨研究研究魅族。
  从人均时长和人均次数上看,音乐手机这个领域还是很有前途的,手机厂商的想象空间很大。
  Chapter 4 结语
  很久以前,江湖上有一个很牛的人,他的名字叫做百度,被Mr.QM黑了很久很久,都已经忍无可忍了,准备出手解决掉Mr.QM,正在筹划的时候,突然,他惊讶的发现,Mr.QM不黑他了,改黑另一个很牛的人了,那个人叫做小米。
  小米这个人不仅很牛,而且是新时代的精神领袖,打起仗来一呼百应,米粉“赢粮而影从”!得罪他的代价,甚至可能超过得罪“红衣教主”,更别说百度了!所以,Mr.QM很紧张,非常担心会被人扔鸡蛋。
  好紧张、好紧张,肿么办、肿么办?
  奥克,这就是今天Mr.QM要讲的故事,谢谢大家!
Related Posts比特客户端
您的位置:
详解大数据
详解大数据
详解大数据
详解大数据
关于愚人节营销 魅族不搞小米想说实话
  近日,厂商魅族在其官方贴吧上发布了愚人节活动预告贴。虽然仅有一句话一张图,但其所蕴含的悬疑味道着实引起了众多网友纷纷猜测,并开始期待“愚人节魅族贴吧现货相见”的那一刻。
  厂商借节日之名行营销之道,本是稀松平常难以博人眼球,但世人皆知的营销活动如何引发网友热议却是件有趣之事。笔者认为,这与魅族去年发力营销,谋求变局不无关系。
  曾经,魅族以专注产品而自傲,并刻意摒弃一切商业化手段。但这种局面随着黄章的回归而打破。2014年 2月12日,魅族董事长兼CEO黄章首次发布:“大家都知道我们营销做得烂,从今天开始,我就要告诉更多人知道,除了小米手机之外,还有更好的魅族手机可以选择。”此举在当时被普遍解读为,魅族已将竞争对手锁定为小米,同时也释放了魅族将拥抱营销的重要信号。
  日,以“退个烧”为题的“小米换魅族”贴吧抢购活动上线。活动规则十分简单,即符合条件的小米手机用户,将手中的小米手机折价500元换购64GB版魅族MX3。活动开始后8分钟,2099台魅族MX3即被抢购一空,销售额达到500多万元。微博上近7万网友完成预约,相关话题讨论量超过40万。
  日,魅族MX41799元的市场价正式公布。此后多日,小米手机官方微博、雷军及的微博上均被“1799”刷屏。“对手1799了,你怎么办?”的问题让一众同行叫苦不迭的同时,也重创了小米引以为傲的“低价”法宝。
  日,魅族贴吧发布红蓝阵营角力互动游,并于微博同步发起话题“自古红蓝出冤家”,正式拉开了与红米的“红蓝之争”。
  随后,魅族于12月22日发布了“卡慢丑小糙”系列海报,为新品魅蓝发布造势的同时也暗讽了整个行业“卡慢丑小糙”的现状。最终魅蓝以向致敬的姿态大获成功,也应验了黄章在红米2发布时所言:“4.7英寸的红米2不算什么,年内上市的魅蓝5英寸版,足够秒杀。”
  进入2015年,魅族在营销之路貌似没有了此前的“大步流星”与“踢踏有声”,然而从本次“愚人节实话”来看,魅族仍将秉持去年的营销力度,为网友制造精彩。
  目前魅族愚人节的营销活动究竟是什么还无人知晓,但就话题本身而言,赚足眼球已呈板上钉钉之势。仅此而言,无论魅族此次营销活动是不是要打竞品,4月1日对“煤油”们以及众多网友皆是值得期待的。
[ 责任编辑:fclz ]
据IDC预测,平板电脑行业将在…
甲骨文的云战略已经完成第一阶段…
软件信息化周刊
比特软件信息化周刊提供以数据库、操作系统和管理软件为重点的全面软件信息化产业热点、应用方案推荐、实用技巧分享等。以最新的软件资讯,最新的软件技巧,最新的软件与服务业内动态来为IT用户找到软捷径。
商务办公周刊
比特商务周刊是一个及行业资讯、深度分析、企业导购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周刊。其中,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合力打造的比特实验室可以为商业用户提供最权威的采购指南。是企业用户不可缺少的智选周刊!
比特网络周刊向企业网管员以及网络技术和产品使用者提供关于网络产业动态、技术热点、组网、建网、网络管理、网络运维等最新技术和实用技巧,帮助网管答疑解惑,成为网管好帮手。
服务器周刊
比特服务器周刊作为比特网的重点频道之一,主要关注x86服务器,RISC架构服务器以及高性能计算机行业的产品及发展动态。通过最独到的编辑观点和业界动态分析,让您第一时间了解服务器行业的趋势。
比特存储周刊长期以来,为读者提供企业存储领域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及时、全面的资讯、技术、方案以及案例文章,力求成为业界领先的存储媒体。比特存储周刊始终致力于用户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储业务、数据保护与容灾构建以及数据管理部署等方面服务。
比特安全周刊通过专业的信息安全内容建设,为企业级用户打造最具商业价值的信息沟通平台,并为安全厂商提供多层面、多维度的媒体宣传手段。与其他同类网站信息安全内容相比,比特安全周刊运作模式更加独立,对信息安全界的动态新闻更新更快。
新闻中心热点推荐
新闻中心以独特视角精选一周内最具影响力的行业重大事件或圈内精彩故事,为企业级用户打造重点突出,可读性强,商业价值高的信息共享平台;同时为互联网、IT业界及通信厂商提供一条精准快捷,渗透力强,覆盖面广的媒体传播途径。
云计算周刊
比特云计算周刊关注云计算产业热点技术应用与趋势发展,全方位报道云计算领域最新动态。为用户与企业架设起沟通交流平台。包括IaaS、PaaS、SaaS各种不同的服务类型以及相关的安全与管理内容介绍。
CIO俱乐部周刊
比特CIO俱乐部周刊以大量高端CIO沙龙或专题研讨会以及对明星CIO的深入采访为依托,汇聚中国500强CIO的集体智慧。旨为中国杰出的CIO提供一个良好的互融互通 、促进交流的平台,并持续提供丰富的资讯和服务,探讨信息化建设,推动中国信息化发展引领CIO未来职业发展。
IT专家新闻邮件长期以来,以定向、分众、整合的商业模式,为企业IT专业人士以及IT系统采购决策者提供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包括IT新闻、评论、专家答疑、技巧和白皮书。此外,IT专家网还为读者提供包括咨询、社区、论坛、线下会议、读者沙龙等多种服务。
X周刊是一份IT人的技术娱乐周刊,给用户实时传递I最新T资讯、IT段子、技术技巧、畅销书籍,同时用户还能参与我们推荐的互动游戏,给广大的IT技术人士忙碌工作之余带来轻松休闲一刻。
微信扫一扫
关注Chinabyt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lovely quest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