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全国有几个仓库叫阎双华

瑞典夫妇收养中国女童 10年后回福利院寻妈妈
来源:楚天都市报&&作者:向清顺
韩瑜 赵金花&&
日 09:06:56
&&&&核心提示:喊一声“妈妈”,女儿已长大, 10年过去,我来看你啦。黄小华2002年在黄冈出生, 1岁多时被一对瑞典夫妇收养,这次专程与父母和妹妹从瑞典来中国“寻根”。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将带孩子再次回到中国。
阎双华捧着黄小华的脸热泪盈眶
  喊一声“妈妈”,女儿已长大,10年过去,我来看你啦。
  新疆网讯 昨日上午9时许,黄冈市福利院。来自瑞典的黄小华与她10年前的“寄养妈妈”闫双华紧紧相拥,尽管中文并不流利,但那一声“妈妈”喊得无比清晰。
  黄小华2002年在黄冈出生,1岁多时被一对瑞典夫妇收养,这次专程与父母和妹妹从瑞典来中国“寻根”。与他们一道前来的,还有另一对夫妇和女儿。
  瑞典夫妇收养中国孩子
  2002年春天,黄小华呱呱坠地,刚出生才十多天,她就被送到黄冈市福利院。
  由于襁褓中的孩子需要一对一喂养,福利院便将黄小华寄养在阎双华家。看着眼前这个招人怜爱的女婴,已有两个孩子的阎双华拿出所有的母爱,尽心尽力照顾小华。可受经济条件制约,阎双华有时也感觉力不从心。
  小华1岁多时,一个好消息传来,一对来自瑞典的夫妇彼特和安娜希望收养黄小华。虽然心中万分不舍,阎双华还是希望小华能获得更好的生活。
  2003年夏天,在办完一系列手续后,彼特和安娜成功收养黄小华,当年回到瑞典。
  其实,在收养黄小华前,彼特和安娜就从自己的父母口中听说过许多对中国的介绍,对中国也充满向往。他们本身没有儿女,逐渐也就萌生了来中国收养一个孩子的心愿。
  10年来无微不至照顾女儿
  第一次见到黄小华,彼特和安娜就激动万分,很快喜欢上了这个皮肤白皙的孩子。起初,女儿总是不停地哭喊,后来得知女儿喜欢喝婴儿米粉,安娜四处托人买,每天亲手喂给小华。
  很快,安娜和小华就有了感情。快离开中国时,牙牙学语的黄小华已经会喊“妈妈”了,这让安娜欣喜万分。
  回到瑞典南部于斯塔德市的家,彼特和安娜更是无微不至地关照小华,让她学小提琴、教她绘画和游泳。每年假期,彼特和安娜还带她出国旅游。
  “孩子越多,大家庭里才更加快乐。”安娜说,2006年,她和丈夫彼特再次来到中国,在江西宜春收养了另一名女儿宜思颖。
  受彼特和安娜影响,2003年,于斯塔德市的马丁森夫妇也来到中国,在黄冈福利院收养了女儿黄小成。
  “孩子越大,更应该知道自己的身世。”安娜说,在瑞典,父母对收养的孩子没有秘密,自孩子会说话时,父母就开始给他们讲述身世,随着孩子理解能力的增强,所说的内容也越来越多。
  如今,3名出生在中国的女儿都已读小学,一年前,彼特和马丁森夫妇就计划带着孩子回中国“寻根”。在欢乐公益组织的帮助下,今年9月3日,他们带着3个孩子,经过15个小时的长途飞行到达中国。
  两个“妈妈”握手互相道谢
  10日上午,抵达中国后的第一站,彼特夫妇带着孩子来到武汉常青实验幼儿园和常青实验小学,参观学校,与学生互动。
  常青实验小学的老师带他们参观了音乐室和书画室。见到古筝,孩子们十分好奇,在音乐老师的指导下,黄小华坐上乐器台开始弹奏,动听的旋律让她爱不释手;在书画室,经老师指点,“左撇子”的黄小华用毛笔在白纸上写下了一个大大的“中”字,在场所有人交口称赞。
  昨日,回访团一行来到黄冈。上午9时许,在黄冈市福利院接待室,随团翻译指着阎双华说她就是小华曾经的“寄养妈妈”时,黄小华从人群中跑出来,紧紧抱住阎双华,用并不流利的普通话大喊一声“妈妈”。
  听到阔别11年的一声“妈妈”,不善言辞的阎双华再也难掩激动的心情,不停地抚摸着女儿的脸颊,嘴唇发颤,眼眶湿润,激动地说:“谁会想到,过了10年,女儿还会喊我。”
  “谢谢你,让女儿有一个很好的开始。”安娜一边道谢,一边将精心准备的黄小华成长相册递给阎双华。接过相册,阎双华一张张翻看,看到小华在瑞典一点一滴的成长,阎双华很欣慰,她紧握安娜的手动情地说:“女儿比以前长漂亮了。”
  不久后还会带孩子回中国
  因各种原因,黄冈市福利院暂无法帮同行的黄小成找到曾经的“寄养妈妈”。昨日上午,见小华与“寄养妈妈”亲密无间、相偎相依,坐在一旁的黄小成无比失落。谈话间,她突然独自跑出房门,在走廊内嚎啕大哭。在众人的一再安慰下,黄小成的情绪才平静下来。
  昨日下午1时许,回访团准备返程。阎双华跟着黄小华的面包车,不停转来转去。黄小华与彼特、安娜再次走出车门,与阎双华道别。“希望你们下次再来。”不善言辞的阎双华抱着女儿,道出了自己的心声。目送车辆远去时,阎双华难掩心中的不舍,又一次流下眼泪。
  “现在我们已经开始计划下次来中国的时间了。”彼特表示,此次中国之行,让人难以忘怀,相信这样的“寻根”经历,对孩子成长也会有帮助。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将带孩子再次回到中国。  (记者 向清顺 实习生 韩瑜 赵金花 摄影:记者 王永胜)
&&责任编辑:张秦&&
<input type="hidden" name="wcmnr" value="阎双华捧着黄小华的脸热泪盈眶  喊一声“妈妈”,女儿已长大,10年过去,我来看你啦。  新疆网讯 昨日上午9时许,黄冈市福利院。来自瑞典的黄小华与她10年前的“寄养妈妈”闫双华紧紧相拥,尽管中文并不流利,但那一声“妈妈”喊得无比清晰。  黄小华2002年在黄冈出生,1岁多时被一对瑞典夫妇收养,这次专程与父母和妹妹从瑞典来中国“寻根”。与他们一道前来的,还有另一对夫妇和女儿。  瑞典夫妇收养中国孩子  2002年春天,黄小华呱呱坠地,刚出生才十多天,她就被送到黄冈市福利院。  由于襁褓中的孩子需要一对一..." />
点此进入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
Copyright&& 2004 - 2012&.cn.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和镜像
新疆网 版权所有瑞典夫妇收养中国女童 10年后回福利院寻“寄养妈妈”
来源:楚天都市报
楚天都市报讯 :阎双华捧着黄小华的脸热泪盈眶  原标题:图文:阔别10年终于喊出一声“妈妈”  本报记者 向清顺 实习生 韩瑜 赵金花 摄影:记者 王永胜  喊一声“妈妈”,女儿已长大,10年过去,我来看你啦。  昨日上午9时许,黄冈市福利院。来自瑞典的黄小华与她10年前的“寄养妈妈”闫双华紧紧相拥,尽管中文并不流利,但那一声“妈妈”喊得无比清晰。  黄小华2002年在黄冈出生,1岁多时被一对瑞典夫妇收养,这次专程与父母和妹妹从瑞典来中国“寻根”。与他们一道前来的,还有另一对夫妇和女儿。  瑞典夫妇收养中国孩子  2002年春天,黄小华呱呱坠地,刚出生才十多天,她就被送到黄冈市福利院。  由于襁褓中的孩子需要一对一喂养,福利院便将黄小华寄养在阎双华家。看着眼前这个招人怜爱的女婴,已有两个孩子的阎双华拿出所有的母爱,尽心尽力照顾小华。可受经济条件制约,阎双华有时也感觉力不从心。  小华1岁多时,一个好消息传来,一对来自瑞典的夫妇彼特和安娜希望收养黄小华。虽然心中万分不舍,阎双华还是希望小华能获得更好的生活。  2003年夏天,在办完一系列手续后,彼特和安娜成功收养黄小华,当年回到瑞典。
(1)(0)(2)(3)相关搜索:..今日热点:
阎双华捧着黄小华的脸热泪盈眶
  楚天都市报讯 记者向清顺 实习生韩瑜 赵金花 摄影:记者王永胜
  喊一声“妈妈”,女儿已长大,10年过去,我来看你啦。
  昨日上午9时许,黄冈市福利院。来自瑞典的黄小华与她10年前的“寄养妈妈”闫双华紧紧相拥,尽管中文并不流利,但那一声“妈妈”喊得无比清晰。
  黄小华2002年在黄冈出生,1岁多时被一对瑞典夫妇收养,这次专程与父母和妹妹从瑞典来中国“寻根”。与他们一道前来的,还有另一对夫妇和女儿。
  瑞典夫妇收养中国孩子
  2002年春天,黄小华呱呱坠地,刚出生才十多天,她就被送到黄冈市福利院。
  由于襁褓中的孩子需要一对一喂养,福利院便将黄小华寄养在阎双华家。看着眼前这个招人怜爱的女婴,已有两个孩子的阎双华拿出所有的母爱,尽心尽力照顾小华。可受经济条件制约,阎双华有时也感觉力不从心。
  小华1岁多时,一个好消息传来,一对来自瑞典的夫妇彼特和安娜希望收养黄小华。虽然心中万分不舍,阎双华还是希望小华能获得更好的生活。
  2003年夏天,在办完一系列手续后,彼特和安娜成功收养黄小华,当年回到瑞典。
  其实,在收养黄小华前,彼特和安娜就从自己的父母口中听说过许多对中国的介绍,对中国也充满向往。他们本身没有儿女,逐渐也就萌生了来中国收养一个孩子的心愿。
  10年来无微不至照顾女儿
  第一次见到黄小华,彼特和安娜就激动万分,很快喜欢上了这个皮肤白皙的孩子。起初,女儿总是不停地哭喊,后来得知女儿喜欢喝婴儿米粉,安娜四处托人买,每天亲手喂给小华。
  很快,安娜和小华就有了感情。快离开中国时,牙牙学语的黄小华已经会喊“妈妈”了,这让安娜欣喜万分。
  回到瑞典南部于斯塔德市的家,彼特和安娜更是无微不至地关照小华,让她学小提琴、教她绘画和游泳。每年假期,彼特和安娜还带她出国旅游。
  “孩子越多,大家庭里才更加快乐。”安娜说,2006年,她和丈夫彼特再次来到中国,在江西宜春收养了另一名女儿宜思颖。
  受彼特和安娜影响,2003年,于斯塔德市的马丁森夫妇也来到中国,在黄冈福利院收养了女儿黄小成。
  “孩子越大,更应该知道自己的身世。”安娜说,在瑞典,父母对收养的孩子没有秘密,自孩子会说话时,父母就开始给他们讲述身世,随着孩子理解能力的增强,所说的内容也越来越多。
  如今,3名出生在中国的女儿都已读小学,一年前,彼特和马丁森夫妇就计划带着孩子回中国“寻根”。在欢乐公益组织的帮助下,今年9月3日,他们带着3个孩子,经过15个小时的长途飞行到达中国。
  两个“妈妈”握手互相道谢
  10日上午,抵达中国后的第一站,彼特夫妇带着孩子来到武汉常青实验幼儿园和常青实验小学,参观学校,与学生互动。
  常青实验小学的老师带他们参观了音乐室和书画室。见到古筝,孩子们十分好奇,在音乐老师的指导下,黄小华坐上乐器台开始弹奏,动听的旋律让她爱不释手;在书画室,经老师指点,“左撇子”的黄小华用毛笔在白纸上写下了一个大大的“中”字,在场所有人交口称赞。
  昨日,回访团一行来到黄冈。上午9时许,在黄冈市福利院接待室,随团翻译指着阎双华说她就是小华曾经的“寄养妈妈”时,黄小华从人群中跑出来,紧紧抱住阎双华,用并不流利的普通话大喊一声“妈妈”。
  听到阔别11年的一声“妈妈”,不善言辞的阎双华再也难掩激动的心情,不停地抚摸着女儿的脸颊,嘴唇发颤,眼眶湿润,激动地说:“谁会想到,过了10年,女儿还会喊我。”
  “谢谢你,让女儿有一个很好的开始。”安娜一边道谢,一边将精心准备的黄小华成长相册递给阎双华。接过相册,阎双华一张张翻看,看到小华在瑞典一点一滴的成长,阎双华很欣慰,她紧握安娜的手动情地说:“女儿比以前长漂亮了。”
  不久后还会带孩子回中国
  因各种原因,黄冈市福利院暂无法帮同行的黄小成找到曾经的“寄养妈妈”。昨日上午,见小华与“寄养妈妈”亲密无间、相偎相依,坐在一旁的黄小成无比失落。谈话间,她突然独自跑出房门,在走廊内嚎啕大哭。在众人的一再安慰下,黄小成的情绪才平静下来。
  昨日下午1时许,回访团准备返程。阎双华跟着黄小华的面包车,不停转来转去。黄小华与彼特、安娜再次走出车门,与阎双华道别。“希望你们下次再来。”不善言辞的阎双华抱着女儿,道出了自己的心声。目送车辆远去时,阎双华难掩心中的不舍,又一次流下眼泪。
  “现在我们已经开始计划下次来中国的时间了。”彼特表示,此次中国之行,让人难以忘怀,相信这样的“寻根”经历,对孩子成长也会有帮助。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将带孩子再次回到中国。
(责编:裴春梅)
关键词:寻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国有几个人同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