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就业前景专业的就业情况及专业分类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专业就业率全解析(下)
第六章 选择专业 “随大溜”?没那么简单
&&&&&&&&&&&&&&&&&
——毕业人数前二十名专业就业分析
&&&&&&&&&&&&&&&&&&&&&&&&&&&&&&&&&&&&&&&&&&&&&&&&&&
文/周文芳&&&&&&&&&&&&&&&&&&&&&&&&&&&&&&&&&&&&
(杭州21世纪人才评价中心主任,全球职业规划师)
大家在选择专业时往往会进入这样一个误区——认为大学毕业总人数和社会总需求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人数最多的专业,就是社会需求量最大的。当然,这是社会对于一些人才需求的一种表现,然而近几年因为大学的多年扩招、学生选择专业的盲目性、专业冷热趋势的变化等原因,使得很多专业毕业时人数远远多于社会需求,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人才浪费。本期,我们邀请专家对年毕业人数前二十名专业(数据来源为教育部就业指导中心公布年全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其规模分布情况)做出分析,期望能对考生未来报考时选择专业有些助益。
总表:年毕业人数前二十名专业就业率(百分比)及毕业人数统计
根据年三年毕业总人数排名前二十的专业,和这二十个专业近三年的就业率及平均就业率来看,前二十专业的
届大学毕业生增加并不多,有的专业毕业总人数没变化,即使有人数增加的专业,幅度也并不是很高,这可以看出大学扩招正在逐渐“退潮”。近三年大部分专业就业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这与整体经济就业环境逐年改善,国家各级各部门、各教育管理机构与高校对就业越来越重视关系密不可分。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就业促进和创业扶持政策。根据《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1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0.2%,比2010届(89.6%)略有上升。其中,本科院校2011届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90.8%,与2010届(91.2%)基本持平;高职高专院校2011届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89.6%,比2010届上升了1.5个百分点。
分析年三年毕业总人数前二十名的专业的就业率来看,我们可以发现以下信息和规律:
一、 工科类毕业生总人数和就业率越来越高,二者同步上升。
从上表看,年工科类毕业生就业率都相对较高,而且呈现越来越高的趋势,如2011年的就业率数据显示,工科专业中,就业率最低的是85%,就业率高于90%的专业几乎全部是工科专业。在2010年的数据中也可以看到,就业率最高(90%)的专业也全部都是工科专业。这反映了我国现阶段人才需求结构的现实状况。可以预计,未来几十年内,我国对工科人才的需求量还将保持在一个高位。
这也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和需求,工科毕业生的职业技能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最近几年工科毕业生的起薪大幅提升,高级蓝领和工程技术人员的薪酬越来越高,远远高于一般管理和行政人员,乃至中层管理人员。面对社会对高端技术人员的大量需求,务实的考生和家长往往把就业前景作为选择专业的风向标。《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2011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门类是工学(92.5%),最低的是法学(86.8%);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门类是生化与药品大类(92.5%),最低的是艺术设计传媒大类。
从上表我们也可以看到,
2011年就业统计,工科专业,最低85%,高于90%的,全部是工科;另外,麦可思《2011届大学毕业生流向跟踪调查》也显示,在毕业生签约率较高的专业类中,绝大部分是工科类。原来不那么热门的专业如采矿工程、石油工程、飞行技术和航海技术等专业的就业率均超过95%;在经管类专业中,金融工程、市场营销、保险等热门专业的就业率都在80%以上。
在各级各类的毕业生招聘会和就业供需见面会上,从用人单位提供的就业岗位来看,这些年工科类专业就业形势很好,一些原本打算考研的大学毕业生也陆续从考研大军中退出。这次去北京的高铁上,坐我旁边的是一个浙大校友,工科毕业,去参加北京一个有名的外资企业的复试(人家提供差旅和住宿,基本已要他),起薪也不低;但因成绩和表现各方面都不错,也可以参加本校保研。面临的困惑就是马上工作还是保研,这个工作机会是他以前不敢想的,保研也是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的,实在不知如何取舍,跟我探讨了一路也没下定论。在别的毕业生还在担心“有没有地方可去的时候”,他已在愁“该去哪儿”,可见工科毕业生还是不愁没出路的。
“万金油”类通用专业,毕业生供过于求。
上表中的英语、法学、汉语言文学等专业,就业率不高,首先是由于求职的岗位没有特别的专业要求,一些好的工作机会经常会出现很多专业的人争相竞争的局面,应聘难度大大增加,因此对口的就业率和一次就业的成功率就大大降低。
其次,普通高校毕竟是以培养通用人才为主,这些专业毕业生人数众多也在情理之中;并且由于创办英语、法学、汉语言文学等这类通用专业成本小,老师也好找好培养,扩招时各高校纷纷增加这些专业的招生量,导致这些专业人才过剩。
最后,恐怕还有对专业理解的误区。比如,很多高中毕业生乃至家长想当然地以为法学就是法律,等到去大学学了以后才发现根本不是那回事,法学是研究为主的,不是法律实务,毕业以后社会能有多少岗位让你研究?但律考又考不过法律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即失业的风险很大。
经济学专业也一样,很多人也以为经济学就是搞经济和金融的,我辅导过一个挺优秀的学生,当初湖北黄石中学保送进浙大竺可桢学院,高中的名校进了大学的名校,又是最优秀的学院,又保送浙大经济学院硕博连读。从学习轨迹上看,前途一片光明。经济学博士毕业以后却有些尴尬:金融机构相对提供的研究岗位多一些,但金融机构里的高级研究人员很多是国外名校的毕业生。打下手吧,有些屈就不说,薪资还不高;搞专业吧,却不是学金融的,也不对口;而且她本人不仅学习好,更是多才多艺,能歌善舞,平常也经常主持大学里的各种活动,沟通交际能力也不错,是偏外向的,真的去搞研究恐怕跟性格也不匹配,不太能沉得下心来。当初她来我这里做性格、潜能测试、分析的时候,我也给她指出了这些隐忧,她自己也认识到了,但硕博连读要五年,只能往前走。后来费了很大的力气进了金融机构,被安排进搞贷款审批的部门,半年后跳槽到一家投资公司,前段时间碰到她,已在杭州高新区跟人合作搞了个高科技企业,别人的专利,她整合资源做股东(到投资公司还不满一年)。
三、经济发展趋势变化,
IT行业的社会需求波动最大。
整体就业率的上升,主要依托经济状况的好转。因此,分析大学生的就业率离不开对国家经济发展趋势的宏观把握。就业率也是社会经济的一面镜子,我们甚至还能看到金融危机的“影子”。2009年,是金融危机爆发后的第二年,而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也受到金融危机的重大影响。所有专业的就业率几乎都受到了影响。其后的2010年、2011年,随着经济的缓慢复苏,各专业的就业率也逐渐回暖。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发布的《2011年就业蓝皮书》抽样调查的结果也显示,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连续两年呈现上升趋势,已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
我们再来看跟IT行业相关的这些专业,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等,就业需求跟经济波动关系最大。经济好的时候,IT行业就业好,薪水高。经济状况一走下坡路,其岗位需求就会急速下降。2009年IT行业持续2008年底的低迷,导致了IT行业就业市场大幅下滑,上半年岗位整体需求数比2008年同期减少15%。在3G等相关产业的带动下,IT行业出现了一些新的市场机遇,在2009年下半年开始逐渐的得到复苏。就业趋势与行业经济趋势是一致的,且相对来说略滞后,2010年开始IT行业的就业需求也开始走出低迷。因此,各位考生与家长在选择计算机类专业时一定要把握就业市场动脉,切忌跟风。
四、前几年的“热门”专业,现在反成就业的“困难户”。
前几年盲目追求热门专业,报考人数众多,毕业后造成就业困难,上表是09年到11年的前二十名专业的毕业人数,因此这其中的很多专业都是前几年热门专业的代表。如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毕业生总数明显供大于求。虽然从表中我们看到各个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似乎不是太低,但是实现真正意义就业的未必有那么高。另外,就业率的统计数据里面也包含了保研、考研、自主创业、出国留学的毕业生,有些专业虽然就业率不低,但很有可能实现真正意义就业的学生并不多。
就业率只能做参考,对一名毕业生而言,要真正实现就业并不那么容易,有了工作岗位,并不意味着你会满意、或适合你。在高就业率的背后,隐含着许多先就业再择业的无奈。《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分析,2010届大学毕业生中,有60%的人认为目前的工作与自己的职业期待不吻合,其中本科比例为56%,高职高专为63%。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个人发展空间不够和薪资福利偏低成为离职的主要原因。
&第七章&理智对待小众专业
&&&&&&&&&&&&&&&&&&&&&&&&&&&&&
——毕业人数后二十名专业就业分析
文/邓国焱 张心怡
如果你选择的专业每年全国的毕业人数仅有2000人左右时,你将有怎样的反应。你会因为成为小众群体,缺少更多的专业就业实例参考而感到恐慌,还是会因自身的专业特色而感到骄傲?事实上,由于各个小众专业受不同因素的影响,这些心理在不同的小众专业学生中都是存在的。因此,在大家还未做出专业选择的时候,去更多地了解这些小众专业对于以后的生涯规划有益无害。本期,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不同因素影响下的小众专业——即年毕业人数后二十名专业,看看毕业人数的就业“阴晴表”能否为我们精确地指引方向。(数据来源为教育部就业指导中心公布年全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其规模分布情况)
总表:年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毕业人数后20名专业就业率
切勿盲目否定小众专业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在上表中看到一些熟悉的面孔。在之前本刊2013年第2期中,我们为大家介绍了就业率排名前二十名的专业,航海技术、飞行技术、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均在其中,并且航海技术、飞行技术专业名列前茅;而在本刊2013年第3期中,我们为大家介绍了就业率排名后二十名的专业,科学教育、雕塑、草业科学专业也名在其中。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小众专业并不都是大家认知中的“就业困难户”,但也不代表这些专业都是就业的大热门。纵观上表,这二十个专业门类众多,平均就业率也有高有低,再一次验证了上一结论。因此,大家在看待这类小众专业时切勿盲目否定,要多角度、深层次了解。
毕业人数与社会总需求之间永远有一个微妙的关系,不能说它们之间必定有一个正反比的关系,但是毕业人数的高低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下的国家经济发展的宏观需求,以及某一行业的发展态势。总体而言,上表中的这二十个专业毕业人数之所以少,与这些行业的整体就业环境有关。社会对于专业的需求量较小,必然影响学生人数。
除了社会需求这一大环境,影响各个专业毕业人数的因素还有很多。
专业设置高门槛,招生人数有限。
国家根据自身发展的需求会依托某些高校设立一些保留的特色专业,还有一些专业由于办学要求、师资力量与硬件要求较高,因此开设的院校较少,本身招生人数就非常有限。比如贸易经济专业,提到这一专业,很多人会想到现在比较热门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都带有贸易、经济的字眼,但其实二者有所区别,贸易经济专业是教育部保留的特色专业,截至目前在全国仅有十几所高校设置有该专业。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办的院校众多,并且学习的课程内容与贸易经济专业比较相似,比经济学大类中的其他专业如经济学、金融学相比,更加偏向于应用层面,因此很多学生更愿意选择就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又如大气科学专业,全国开设该专业的院校更是少之又少,这就为大气科学专业设立了一道高门槛,控制了专业人数。
另外一类高门槛则体现在专业招生时有特殊要求。如航海技术、飞行技术专业,在2013年第2期中我们已经为大家介绍了这两个专业的就业面较窄,并且对于报考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均有严格要求。考生即使高考成绩达标,也可能在之后的层层体检中铩羽而归。
专业自身就业困难,专业、行业均待规范。
就业率一直是考生与家长选择专业的重要参考因素,它直接影响着某一专业的冷热程度。前面我们已经了解到草业科学、科学教育、雕塑等专业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这对于专业人数的影响非常明显。另一方面,我们通过上表可以看出传播学专业在近几年的就业情况一路看涨,从2009年的85%,到2010年的90%,再到2011年的90%。随着信息革命席卷全球,传媒业成为一个新兴产业。据《2007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中国传媒产业2006年的总产值约为4236.56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32.1%,已成为我国第四大支柱产业,大众媒体的蓬勃发展为传播学专业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平台。但大家仍需注意的是随着媒介产业属性的日渐突出,媒体招聘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传播学、新闻学岗位,对管理、法律、会计和计算机等方面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对应聘者数字化技术的操作能力要求也提高了。其他专业人才的加入使传播学专业学生的竞争加大,机遇与挑战并存。
另外,近几年国家乃至全世界对于生态保护越来越重视,生态学专业理应顺势变得炙手可热,那为何它的毕业人数仍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呢?这是因为,生态保护被炒得沸沸扬扬,并不代表生态学专业就大受欢迎。据生态学专业学生普遍反映,生态学专业在本科时期的学习内容非常宽泛,但每一方面都只是浅尝辄止,所学内容很难支撑本专业学生去从事林业、海洋生物等方面的具体工作,公务员报考时对于生态学专业的要求也至少是硕士学历。这就迫使很多生态学专业的学生选择继续读研深造,而对于那些本身对该专业没有多大兴趣的学生来说更是陷入两难境地。
行业就业环境特殊,考生认知偏差。
收入、福利、工作环境、人际关系、晋升发展空间是应届毕业生在找工作时最看重的几个方面。其中,工作环境的好坏是毕业生十分关注的一个方面。我们再来看看这二十个专业,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飞行技术、航海技术、矿物加工工程、木材科学与工程、农业水利工程等专业的就业环境不是偏远之地,就是条件艰苦之地。即使有些专业的薪酬待遇抓住了大家的眼球,但艰苦的工作环境使它们依然无法吸引到更多的注目。
另一方面,由于有很多考生对专业了解甚浅,往往望文生义,将很多专业狭隘化。如档案学、国际政治等专业,很多学生会认为档案学就是在档案馆工作,可哪来的那么多档案馆让他们就业?国际政治就是搞外交工作,可又有多少人能成为外交官?其实不然,现在政府部门、各类企事业单位都非常重视档案管理,档案学专业的学生除了从事本专业工作外,也可以应聘文秘工作,档案学的背景也可能使你比中文的学生更有竞争力。而国际政治专业的学生除少数出身名校、外语优秀的进入外交系统外,大多数学生选择了从事新闻报刊编辑出版工作,也有人去了国家部委、党政机关。当然也有一些外语水平较好的同学选择了去外企工作。因此,这些专业的就业面并不窄,关键在于自身努力。
由此看来,这二十个专业之所以成为小众专业,都有其各自不同的原因。其实,某些小众专业在毕业后也有自己的优势,如总体毕业人数少,对于岗位的竞争压力就小一些。而且只要能够用心钻研、坚持本行,更容易成为某一行业的翘楚。当然,这些专业中存在就业困难、市场需求饱和的专业,但也不乏具有发展潜力的“精英专业”。各位考生在选择那些为人熟知的大众专业的同时,也可以将注意力移向这些小众专业。说不定,你将在其中寻找到一个新的未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高铁专业 汽修专业 物流专业这三个哪个就业比较好_百度知道
高铁专业 汽修专业 物流专业这三个哪个就业比较好
汽修学完了就是4s店机修或者sa物流不是送快递就是客服,还不去高铁呢
其他1条回答
干好了都赚钱的,目前物流业比较火,但建议你学汽修动车组学生联谊会铁路专业就业宣讲福州客运段来我校选拔铁路专业顶岗(实习)凤凰卫视主持人“沈星学生寝室航海专业航海专业铁路服务学生公寓
&15/06/22&15/06/18&15/06/10&15/06/10&15/01/01&15/01/01&12/05/08&11/08/08
&15/06/13&15/01/01&13/05/14&13/05/25&13/05/25&13/04/14&13/04/14&11/06/08
& &|&&|&&|&&|&&|&成都高铁专业学校,成
@ All Rights Reserved
邮件: 电话:  地址:成都市郫县古城镇蜀韵西街83号 西华大学凤凰校区您的位置:
高铁乘务专业课程主页
咨询时间:周一至周日8:00~
咨询电话:
在线咨询:
建校时间:
课程总数:共4个班
厚学认证:
已有 5334 人浏览报名
培养目标 为现代化城市提供配套的地铁营运高级综合人才,该专业主要掌握地铁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国际人文管理、国际旅游基本理论与知识,注重人员素质和能力开发,包括公关能力、组织能力、涉外经营能力。
主要课程 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管理学原理、旅客心理学、旅游景区管理、旅游企业管理实务、管理学原理、旅客心理学、旅游景区管理、旅游企业管 理实务、旅游专业英语、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旅游资源概况、中国旅游文化、中外民俗、城轨交通概论、城轨交通行车组织、城轨交通安全管理、城轨交通控制、 茶艺茶道、现代服务礼仪、形体与美容、语言艺术训练、英语听说训练、小语种口语训练、哑语基本知识等。
合肥第二工业学校,1982年建院,是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备案、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全日制公办技术院校。是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的一所国家级重点技术院校。学校占地面积452.1亩,建筑面积74245.1平方米,现有学制教育学生6500人,是合肥地区一所专门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的技术院校。学校一流的教学设施,严谨的工作作风已经得到社会的认可。2011年被批准建设 “国家中等职业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2012年被认定为“国家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2013年被有关部门认定为“合肥市公共职业能力训练基地”、“合肥市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基地”。于此同时开设的航空服务及高铁乘务是我校特色就业专业,学校以专业的国际民航教学,严格的准军事化管理,高素质的空乘学生,赢得了国内用人单位的好评。学校始终坚持“校企联合,产学结合,注重基础,突出技能”的办学理念,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学校拥有计算机网络中心、学前网络中心等,为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掌握专业技能提供有力保障。学院先后与安徽财经大学等高校合作,学生通过系统学习,考试合格后,可获得联办高校的本科毕业证书。学院注重就业,先后与各企事业单位合作,采取“校企合作”的“订单式”培养模式。构建了以合肥为中心,以上海、北京、南京、杭州、苏州、昆山等城市为重点的就业网络,确保就业畅通。就业率达到100%。
徐胜: 4.7毕业于合肥学院教育系
        1.7 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英语系继续教育学院
        2011.8年作为安徽省首届中职骨干班主任,在芜湖职教中心培训
        2012.7执教于安徽城市管理继续教育学院并担任机电班班主任至今
韩龙飞:自动化专业 本科学历 中共党员  国家高级无线点调试员,大学期间任学生会主席,现任安徽城市管理继续教育学院团委书记
汪孙平: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高级钳工数控编程工程师,高级电工,国家OSTA认证考评员,
曾指导学生参加合肥市职业技能大赛多次获奖,2009年1月份参加全国职业学校创业课教育培训获创业认证教师资格,从2005年一直从事职业教育至今。
张荣兵:高级讲师  200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主要授课《计算机基础》、《办公自动化》、《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网络技术》、《动漫艺术设计》、《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数据库》等等。目前在校担任计算机1班班主任和大专理工班主任。
周密:会计专业毕业,中级会计职称,曾多次获优秀教师称号,自2005年以来一直从事会计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工作。
张秀冰:毕业于合肥炮兵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现任安徽城市管理继续教育学院学生处主任
Copyright (C)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by 南京首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苏ICP备号-1高铁乘务专业有什么优势/就业怎么样啊?
10:33:01 浏览 53 次
提示:要求预付定金、汇款或网上交易等方式请勿相信,谨防上当受骗!
联 系 人:潘老师
联系电话: 归属地:四川 成都
电子邮件:
联系地址:成都市锦江区
发布时间:日
高铁乘务专业有什么优势/就业怎么样啊? 高铁专业优势:&  因为是铁道部,地方铁路局授权培训,所以就业有保障。而且,铁道部门属于国家部门,福利待遇高于其它专业。&  高铁乘务专业就业薪资:&  高铁乘务专业毕业生就业薪资都很乐观,一般都是月薪元。&  高铁乘务专业就业去向:&  国内高铁、CRH动车组、城市地铁从事乘务、车站督导、巡查、票务、安检等管理服务工作。专业服务人才需求极大,就业待遇丰厚,前景广阔。高铁乘务专业有什么优势/就业怎么样啊?&西化凤凰学院2015招生进行中,,,!高铁乘务专业:票务安检,票务,高铁乘务员主要课程:旅游概论、旅客运输、铁路基本安全常识、旅游心理学、形体训练、旅游英语、客运安检、列车乘务、列车服务、计算机基础、劳动安全卫生、礼仪化妆、旅游地理、普通话等专业就业方向:&&&&&&&&&&全国各大铁路从事高铁、动车、地铁等乘务工作。更多资讯请咨询老师咨询座机:028-&&咨询热线:&&&&&&&&&&&&咨询&&QQ:&&(张老师)网址:
Copyright (C)
www.Ailab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豫ICP备号-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铁乘务专业学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