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学报问题

关于物理的问题
关于物理的问题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1、电脑中的物理是指物理地址,也就是MAC 地址 2、物理(Physics)拼音:wù lǐ,英文:physics全称物理学。 “物理”一词的最先出自希腊文
φυσικ,原意是指自然。古时欧洲人称呼物理学作“自然哲学”。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来说即是研究大自然现象及规律的学问。汉语、日语中“物理”一词起自于明末清初科学
家方以智的百科全书式著作《物理小识》。首先,物理是一门科学。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是发展最成熟、高度定量化的精密科学,又是具有方法论性质、
被人们公认为最重要的基础科学。物理学取得的成果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有力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正如国际纯粹物理和应用物理联合会第23届代表大会
的决议《物理学对社会的重要性》指出的,物理学是一项国际事业,它对人类未来的进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探索自然,驱动技术,改善生活以及培养人才。 上世纪初相对论和
量子力学的建立,为物理学的飞速发展插上了双翅,取得了空前辉煌的成就,以致于人们将20世纪称誉为“物理学的世纪”。什么21世纪呢?有一种流行的说法:21世纪是
生命科学的世纪。其实,这句话更确切的表述应该是:21世纪是物理科学全面介入生命科学的世纪。生命科学只有与物理相结合,才有可能取得更大的发展。 在物理学的领域
中,研究的是宇宙的基本组成要素:物质、能量、空间、时间及它们的相互作用;借由被分析的基本定律与法则来完整了解这个系统。物理在经典时代是由与它极相像的自然哲学
的研究所组成的,直到十九世纪物理才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实证科学。物理学与其他许多自然科学息息相关,如数学、化学、生物和地理等。特别是数学、化学、地理学。
化学与某些物理学领域的关系深远,如量子力学、热力学和电磁学,而数学是物理的基本工具,地理的地质学要用到物理的力学,气象学和热学有关。 “物理”二字出现在中文
中,是取“格物致理”四字的简称,即考察事物的形态和变化,总结研究它们的规律的意思。我国的物理学知识,在早期文献中记载于《天工开物》等书中。日本学者指出:“特
别值得大书一笔的是,近世中国的汉译著述成为日本翻译西洋科学译字的依据.”日本早期物理学史研究者桑木或雄说:“在我国最初把Physics称为穷理学.明崇祯年间
一本名叫《物理小识》的书,阐述的内容包括天文、气象、医药等方面.早在宋代,同样内容包含在‘物类志’和‘物类感应’等著述中,这些都是中国物理著作的渊源.” 明
代吕坤()著有《呻吟语》,其中卷六第二部分名为“物理”,大体是有关物性学的,并用以引申一些关于人文及世界的观点.宋代朱熹(
0)等人常用“物之至理”或“物理”一词.当代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曾引用唐代杜甫《曲江二首》中的诗句“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来说明物理一词在盛唐即已出
现[4].其实在中科院哲学研究所和北大哲学系编著的《中国哲学史资料简编》(中华书局)“两汉—隋唐”部分中就记载了三国时吴人杨泉曾著书《物理论》,是研究和评论
当时有关天文、地理、工艺、农业及医学知识的著作.更久远的,在约公元前二世纪成书的《淮南子o览冥训》中有:“夫燧之取火于日,慈石引铁,葵之向日,虽有明智,弗能
然也,故耳目之察,不足以分物理;心意之论,不足以定是非”之论述.中国古代的“物理”,应是泛指一切事物的道理。物理学分支 闪电经典力学及理论力学
(Mechanics)研究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的规律 电磁学及电动力学 (Electromagnetism and
Electrodynamics)研究电磁现象,物质的电磁运动规律及电磁辐射等规律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 (Thermodynamics and
Statistical Physics)研究物质热运动的统计规律及其宏观表现  相对论
(Relativity)研究物体的高速运动效应以及相关的动力学规律以及关于时空相对性的规律  量子力学 (Quantum
mechanics)研究微观物质运动现象以及基本运动规律物理学发展史  从古时候起,人们就尝试着理解这个世界:为什么物体会往地上掉,为什么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
性质等等。宇宙的性质彩虹同样是一个谜,譬如地球、太阳以及月亮这些星体究竟是遵循着什么规律在运动,并且是什么力量决定着这些规律。人们提出了各种理论试图解释这个
世界,然而其中的大多数都是错误的。这些早期的理论在今天看来更像是一些哲学理论,它们不像今天的理论通常需要被有系统的实验证明。像托勒密(Ptolemy)和亚里
士多德(Aristotle)提出的理论,其中有些与我们日常所观察到的事实是相悖的。当然也有例外,譬如印度的一些哲学家和天文学家在原子论和天文学方面所给出的许
多描述是正确的,再举例如希腊的思想家阿基米德(Archimedes)在力学方面导出了许多正确的结论,像我们熟知的阿基米德定律。总之物理学是概括规律性的总结,
是概括经验科学性的理论认识。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学习帮助领域专家
当前分类官方群专业解答学科习题,随时随地的答疑辅导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里力学的几个公式是什么...谢谢!
一、力学公式
1、 胡克定律: F = Kx (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倔强系
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
2、 重力: G = mg (g随高度、纬度而变化)
3 、求F 、 的合力的公式:
合力的方向与F1成角: F
tg= ) )  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 F1-F2   F F1 +F2
(3) 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
(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
F=o 或Fx=o Fy=o
( 2 )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 力矩代数和为零.
力矩:M=FL (L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摩擦力的公式:
一、力学公式
1、 胡克定律: F = Kx (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倔强系
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
2、 重力: G = mg (g随高度、纬度而变化)
3 、求F 、 的合力的公式:
合力的方向与F1成角: F
tg= ) )  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 F1-F2   F F1 +F2
(3) 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
(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
F=o 或Fx=o Fy=o
( 2 )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 力矩代数和为零.
力矩:M=FL (L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摩擦力的公式:
(1 ) 滑动摩擦力: f= N
说明 : a、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b、 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
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O f静 fm (fm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
运动方向成一 定 夹角。
b、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浮力: F= Vg (注意单位)
7、 万有引力: F=G
(1). 适用条件 (2) .G为万有引力恒量
(3) .在天体上的应用:(M一天体质量 R一天体半径 g一天体表面重力
a 、万有引力=向心力
b、在地球表面附近,重力=万有引力
mg = G g = G
c、 第一宇宙速度
8、库仑力:F=K (适用条件)
9、 电场力:F=qE (F 与电场强度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10、磁场力:
(1) 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公式:f=BqV (BV) 方向一左手定
(2) 安培力 :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公式:F= BIL (BI) 方向一左手定则
11、 牛顿第二定律: F合 = ma 或者 Fx = m ax Fy = m ay
理解:(1)矢量性 (2)瞬时性 (3)独立性 (4) 同一性
12、匀变速直线运动:
基本规律: Vt = V0 + a t S = vo t + a t2
几个重要推论:
(1) Vt2 - V02 = 2as (匀加速直线运动:a为正值 匀减速直线运动:a为正值)
(2) A B段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
Vt/ 2 = = A S a t B
(3) AB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
匀速:Vt/2 =Vs/2 ; 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Vt/2 &Vs/2
(4) 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1s 、2s、3s&……ns内的位移之比为12:22:32
……n2;在第1s 内、第 2s内、第3s内……第ns内的位移之比为1:3:5……
(2n-1); 在第1米内、第2米内、第3米内……第n米内的时间之比为1: :
(5) 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
移之差为一常数:s = aT2 (a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T一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
13、 竖直上抛运动: 上升过程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下落过程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全过程
是初速度为VO、加速度为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1) 上升最大高度: H =
(2) 上升的时间: t=
(3) 上升、下落经过同一位置时的加速度相同,而速度等值反向
(4) 上升、下落经过同一段位移的时间相等。
(5) 从抛出到落回原位置的时间:t =
(6) 适用全过程的公式: S = Vo t 一 g t2 Vt = Vo一g t
Vt2 一Vo2 = 一2 gS ( S、Vt的正、负号的理解)
14、匀速圆周运动公式
线速度: V= R=2 f R= 角速度:=
向心加速度:a = 2 f2 R
向心力: F= ma = m 2 R= m m4 n2 R
注意:(1)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向心力就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总是指向圆心。
(2)卫星绕地球、行星绕太阳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
(3) 氢原子核外电子绕原子核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原子核对核外电子
的库仑力提供。
15 直线运动公式:匀速直线运动和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
水平分运动: 水平位移: x= vo t 水平分速度:vx = vo
竖直分运动: 竖直位移: y = g t2 竖直分速度:vy= g t tg = Vy = Votg Vo =Vyctg
V = Vo = Vcos Vy = Vsin y Vo
在Vo、Vy、V、X、y、t、七个物理量中,如果 x )  vo
已知其中任意两个,可根据以上公式求出其它五个物理量。 vy v
是多还是少???
p=ui=u平方/R
很多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大家还关注物理问题,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1.表达物理世界特征的所有(可测量的)无量纲参数原则上是否都可以推算, 或者是否存在一些仅仅取决于历吏或量子力学偶发事件,因而也是无法推算 的参数? 爱因斯坦的表述更为清楚:上帝在创造宇宙时是否有选择?想象上帝坐 在控制台前,准备引发宇宙大爆炸。“我该把光速定在多少?”“我该让这 种名叫电子的小点带多少电荷?”“我该把普朗克常数——即决定量子大小 ...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现代物理学的九大终极问题
潘多拉之盒
在1900年,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勋爵得意地声明道:“在物理上没什么没被发现的重大东西了。剩下的一点未知事物也很容易精确地观测。”但是在接下来的三十年中,量子力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已经颠覆了这个结论。今天,没有物理学家敢断言我们对物理和宇宙的认识“接近完成”。相反,每一个新的发现似乎又打开了又一个“潘多拉之盒”——喷涌出更深更多的物理问题。
这里有我们挑选出来的著名而开放性的物理未解难题。
九、暗能量是什么?
无论天体物理学家如何推敲数字,宇宙的的组成模型已经不需要再加上什么了。但是,虽然重力在时空中向内聚(pulling inward),宇宙的构造却不断向外延伸——越来越快地向外膨胀。为了解释这一点,天文学家提出了一个看不见的介质通过推开时空来抵消掉重力的影响,这东西就被叫做“暗能量”。在大多广为接受的暗能量模型中,暗能量是一个”宇宙常数“——一个空间的固有属性,拥有”负压力”来把宇宙空间拉开。当空间膨胀时,更多地方被腾出来,然后暗能量随之而入。基于观测到的扩展速度,科学家们认为暗能量总和组成了宇宙70%以上的部分。但竟然没有人知道如何找到它。
八、暗物质是什么?
显然,宇宙中84%的物质不吸收也不发射光线。“暗物质”,正如它的名字一样,无法直接观测,也没法间接探测到。暗物质的存在是从可见物质的重力效应、辐射和宇宙结构理论中推导出来的。这个神出鬼没的物质理论上遍布整个星系,而且应该是弱相互作用的组成部分。世界上已经有几个寻找WIMP的探测器,不过目前还没成功嗅探出来。
七、熵是怎么回事?
时间不断向前流逝,因为宇宙的熵(即它的混乱度)只会增加,并且我们没法扭转这一增加的过程。“熵总是增加”的这一事实涉及这样的逻辑:混乱的物质排列总是比有规则的排列普遍,而且当你改变事物时,它往往会陷入混乱无序 (#耳机线)。但这里的问题是:为什么过去的熵如此之低?换句话说,为什么宇宙在最初是有序的——当大量能量被压挤在狭小的空间中时?
六、平行宇宙存在吗?
天体物理数据表明时空并非弯曲,而可能是”平“的,因此它会延伸下去。如果是这样,我们能够观测到的地方(即我们认为的”宇宙“)只是一个无限大的绗缝多元宇宙(quilted multiverse)中的一块补丁罢了。与此同时,量子力学的法则也推定:每个”宇宙块“(总共大概有10^22^122个宇宙块吧)的粒子排列配置拥有可能性上限,所以,相对于无限的“补丁式宇宙”,肯定会有一些微粒排列重复的宇宙——而且有无限个这样雷同的平行宇宙(里面有完全相同的你我),也会有只差了一个粒子位置不一样的宇宙,和差了两个粒子的宇宙……到完全不同的宇宙。
这个逻辑有破绽吗?还是说,这种离奇的结论的确无误?这怎么可能?假如正确,我们又会如何证实平行宇宙的存在?
五、为什么物质比反物质多?
为什么物质,比它的电荷相反、自旋方向也相反的双胞胎——反物质粒子的总量更多?反物质,根本上是说是”物质为什么存在“的问题。我们假设,宇宙中的物质和反物质对称相抵,而且在宇宙大爆炸的那一刻物质和反物质一起被生产出来了。但是如果这样的话,两者不会存活到现在:在那时质子和反质子就会互相湮灭,电子和正电子彼此抵消,中子和反中子也这样,——只留下一大堆光子。对于这些东西,我们目前还没法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
四、宇宙命运如何?
宇宙的命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未知值的参数:Ω——物质和能量在整个宇宙层面上的密度的度量。如果Ω大于1,则时空会封闭在一个巨大的球体中。如果没有暗能量,这样的宇宙会停止膨胀然后开始收缩,最后在“大紧缩”事件中崩溃。 如果宇宙是封闭的,但暗能量真的存在——那么球形宇宙会永远膨胀。
另外,如果Ω小于1,则空间的形状将类似“开放的”抛物面。这种情况下,它的最终命运是“大冻结”接着“大撕裂”:首先,宇宙向外加速,撕裂星系和恒星,只剩下冰冷的残骸物质。在宇宙加速度过大时,会发生之后的事情:加速度大到原子之间的结合力无法再拘束住自己,所有的物质将会分崩离析四处抛散。
如果Ω=1,宇宙会是平稳的,如同所有方向都无穷延伸的平面一样,没有暗能量的话这种状态会永远保持下去,不过会逐渐减速直到停滞。如果暗能量存在并能抵抗扩张的速度,宇宙最终会撕裂自己。
Whatever will be, will be。
三、为什么无法精确测定微小粒子?
在电子、光子之类基本粒子的奇特世界中,所有定律都遵循量子力学。粒子并不像一个小球一样,而是“一阵阵地”分布在一个较大区域中。每个粒子由波函数,或者概率分布来描述。波函数描述了它“可能的”位置、速度和其他特性,但就是没法得出一个确定值。基本粒子具有这个范围内的属性。假如你用实验测定其中一个粒子,你就能得出一个确切位置——因为波函数坍塌的结果。 (婴儿量子力学讲座到此结束)
但是为什么你测量一个粒子、使得它的波函数塌陷并产生具体值?这个问题被称为测不准问题,看起来十分深奥。但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粒子的存在取决于观测的结果。
二、弦理论是正确的吗?
物理学家假定所有的基本粒子实际上都是一维的循环(loop),或者说“串”(string)。每一个粒子都在不同的频率上振动,这样物理解释起来就容易多了。弦理论让物理学家调和了粒子世界的基本法则,并且使用“广义相对论”这一时空理论,来把自然界的四种基本粒子统一到单一的理论框架中。但问题是,弦理论在11或10维宇宙中才起效,比如:具有三个普通空间、六七个压缩空间(compacted spatial)以及一个时间维度——就像一根振动的琴弦一样——组成的世界。这种空间的尺度大概是一个原子核大小的一万亿分之一到十亿分之一那样的数量级,目前根本没有方法来检测,所以弦理论的正确性不得而知。
一、混乱中蕴含着有序吗?
物理学家至今无法精确求解出描述流体行为的方程组——流体包括从水到空气中的所有液体和气体。事实上我们不知道所谓Navier-Stokes方程组是否存在一般解。或者说大概有一种理论能够解释所有的流体,也可能流体理论本身一定隐含着不可知的“奇点”。结果,对于“混乱”物质的法则,人们仍然所知甚少。物理学家和数学家都想知道天气本身是“难以预测”,还是“内在的不可预测”?难道说这些东西超越了数学的范畴,或者只是人们暂时没有找到合理的数学工具而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物理学前沿问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