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校农村专项招生专项生和国家专项生可以同时报么

当前位置:
>>>我国通过财政鼓励市民和大学生积极自主创业并给予就业专项资金支..
我国通过财政鼓励市民和大学生积极自主创业并给予就业专项资金支持,就业专项资金支持主要包括职业培训、职业介绍、就业见习等措施。这表明A.国家通过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B.国家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C.国家发挥财政促进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D.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B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财政的作用、市场调节以及宏观调控的手段等知识点,A观点错误,题干说的是通过财政鼓励市民和大学生积极自主创业并给予就业专项资金支持,属于经济手段,而不是行政手段,通过财政鼓励市民和大学生积极自主创业并给予就业专项资金支持,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故B观点符合题意,CD观点正确但是与题意不符,故答案应选B。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我国通过财政鼓励市民和大学生积极自主创业并给予就业专项资金支..”主要考查你对&&财政及其作用,财政收入与支出&&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财政及其作用财政收入与支出
国民收入含义:
指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在一定时期所创造的价值。从社会总产值中扣除物质消耗后的剩余部分就是国民收入,国民收入(价值形态)=社会总产值-已消耗生产资料价值或国民收入(实物形态)=社会总产品-已消耗生产资料。
财政含义:
为了履行国家的对内对外职能,国家必须占有和消费一定的社会财富。&国民收入:
&①含义:指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在一定时期所创造的价值。从社会总产值中扣除物质消耗后的剩余部分就是国民收入,国民收入(价值形态)=社会总产值-已消耗生产资料价值或国民收入(实物形态)=社会总产品-已消耗生产资料。
②意义:国民收入是劳动者新创造的社会财富,标志着一个国家扩大再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
③国民收入增加的途径:增加国民收入的根本途径是广泛采用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④国民收入按其最终用途分为积累和消费两部分。 A积累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和社会物资储备。 B消费主要包括个人消费和公共消费。 C积累和消费的关系二者既有相互促进的一面,又有不一致的一面。相互促进——积累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生产的发展为消费提供前提和基础;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会促进生产。不一致——在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的总量是既定的,积累和消费之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如果积累多了,就会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而影响人民的劳动积极性,这样从根本上也不利于积累的扩大;如果消费多了,财富都吃光分光,也不利于生产的进一步扩大,最终又会影响生活水平的提高。 D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在生产发展、国民收入增加的基础上,积累和消费部分都应该有所增长。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应该与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相一致。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
财政的含义及实现:
①财政:指国家的收入和支出,财政收入和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财政是通过预算实现的。 ②国家预算: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 ③国家决算: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
财政的作用:
&①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如果完全由市场配置资源,会导致投入某些行业、地区的资源严重不足,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与发展。国家通过财政支持这些行业,地区的建设,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③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大起大落。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反之,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财政收入的含义:
&财政收入是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
财政支出的含义:
财政支出是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 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关系:
①财政收支平衡: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财政收支完全相等的情况几乎不存在,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都属于财政收支平衡。 ②财政赤字: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财政赤字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③财政盈余:指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的部分。国家应当根据具体情形,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 财政收入:
①含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 ②财政收入的渠道: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国企税后利润、分红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其中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的最重要的来源。 ③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A.经济发展水平:我国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只有加快经济发展,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 B.分配政策: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相反,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太少,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尤其会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支持和调控的力度,最终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因此,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财政支出:
①含义: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就是财政支出。 ②支出的种类(按具体用途分):可以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另:社会保障支出指国家财政为公民提供的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各种费用。其内容:社会保险:主要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救济:包括自然灾害救济、失业救济、孤寡病残救济和困难户救济等。(贫民、灾民)社会福利:指社会服务事业及设施。如对公民义务教育,特殊社会福利,如孤儿院等。社会优抚:包括牺牲、病故优抚费、烈军属、复员军人补助费、伤残抚恤费、见义勇为者奖励等。(与军人)
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关系:
&①财政收支平衡: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财政收支完全相等的情况几乎不存在,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都属于财政收支平衡。 ②财政赤字: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财政赤字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③财政盈余:指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的部分。国家应当根据具体情形,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
发现相似题
与“我国通过财政鼓励市民和大学生积极自主创业并给予就业专项资金支..”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16649167784261754267168248675255685大学生士兵退役 可考专项硕士生|大学生|在校_凤凰资讯
大学生士兵退役 可考专项硕士生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为鼓励大学生参军入伍,切实提高征集大学生数量和质量,教育部在原有优惠政策基础上,又出台了6项新举措:一是设立“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从2015年起,根据实际需求,每年安排一定数量专项计划,专门面向退役大学生士兵招生。二是将服兵役情况纳入研究生推免生遴选指标体系。鼓励开展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高校在制定本校推免生遴选办法时,结合本校具体情况,将在校期间服兵役情况纳入推免生遴选指标体系。在部队荣立二等功及以上的退役人员,符合研究生报名条件的可免试(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原标题:大学生士兵退役 可考专项硕士生据新华社北京5月13日电(苏强 张东华)国防部征兵办公室、教育部高校学生司13日在北京联合召开全国大学生征兵工作网络视频会议,全面部署2015年度大学生征集工作。为鼓励大学生参军入伍,切实提高征集大学生数量和质量,教育部在原有优惠政策基础上,又出台了6项新举措:一是设立“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从2015年起,根据实际需求,每年安排一定数量专项计划,专门面向退役大学生士兵招生。二是将服兵役情况纳入研究生推免生遴选指标体系。鼓励开展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高校在制定本校推免生遴选办法时,结合本校具体情况,将在校期间服兵役情况纳入推免生遴选指标体系。在部队荣立二等功及以上的退役人员,符合研究生报名条件的可免试(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三是将考研加分范围扩大至高校在校生和新生。在继续实行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退役后按规定享受加分政策的基础上,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的普通高校在校生和新生,在完成本科学业后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四是退役大学生士兵专升本实行招生计划单列。高职(专科)学生服义务兵役退役,在完成高职学业后参加普通本科专升本考试,实行计划单列,录取比例在现行30%的基础上适度扩大。五是高校新生录取通知书中附寄应征入伍优惠政策。六是放宽退役大学生复学转专业限制。大学生士兵退役后复学,经学校同意并履行相关程序后,可转入本科其他专业学习。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663860
播放数:264491
播放数:263380
播放数:575040
48小时点击排行当前位置:
>> 就业咨询 -->
国家扶贫定向招生专项计划鼓励毕业生回家乡就业
来源:人民日报
&&& 近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五部门联合发文,自2012年起,组织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在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中增加安排适量招生计划,面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生源,实行定向招生,并引导和鼓励学生毕业后回到生源地就业创业和服务。&&& &十二五&期间,国务院确定的21个省(区、市)的680个贫困县,每年将有约1万名学生将成为&国家扶贫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受益者,以单报志愿、单设批次、单独划线的方式进入大学。&&& 专项计划将以本科一批招生计划为主,教育部及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确定承担培养任务的高校,根据贫困地区特别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农林、水利、师范、医学以及其他适农涉农等贫困地区急需专业为主招生;国家按贫困地区生源比例和专业需求等因素,安排各省计划数量。&&& 具有贫困地区户籍和当地高中三年学籍、符合当年高考报名条件的学生,均可填报专项计划志愿。报考专项计划的考生均须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本科计划在本科提前批结束后、本科一批开始前进行投档录取,高职计划在本科批次结束后、高职批次开始前进行投档录取,录取分数原则上不低于招生学校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各有关省级招办按照高校专项计划120%的比例投档,高校在提档线上依据考生投档总分和专业志愿顺序录取。批次内生源不足时,省级招办可综合平衡本省贫困地区生源分布情况,确定补征志愿的考生条件及录取办法。有关高校按补征考生志愿,按分数高低顺序录取。按专项计划录取的新生名册,由各有关省级招办按规定寄送招生学校并报本省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各有关省级招办、高校和中学要按照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的要求,加大专项计划的招生计划、录取分数、录取结果等信息的公开、公示力度。&&& 为了鼓励学生毕业后回到家乡,为贫困地区建设发挥作用,专项计划也作出一些政策设计:如专项生入学报到时不迁转户口,户籍暂保留在原户籍所在地,就业报到后可按有关规定迁入工作所在地区;专项生在校学习期间不转学,不转专业,与其他学生同等享受奖助学金政策;对毕业后到贫困地区就业创业和服务的专项生,按照有关规定享受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等优惠政策。&&& 据教育部统计,2012年我国贫困地区考生有近130万人,实施专项计划后,上一本录取高校的人数预计比上年增加约10%。(记者 杨明方、赵婀娜) &
《成功就业》彩信是由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编辑出品。面向北京高校大学生免费发送的公益性就业指导彩信。其内容包括:及时的招聘信息、招聘会信息、有效的就业资讯、最新的就业政策、实用的职业规划和求职技巧等专业就业指导信息。
本期主题:
 扫一扫加关注,最新招聘会资讯、招聘信息、就业指导信息,会及时通知你呦!
Copyright@ www. All right reserved 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版权所有
毕业生档案业务:859
京ICP备号 文保网安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5高校农村专项计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