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分布钢筋钢筋分布间距为多少?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剪力墙竖向分布筋变径或间距改变时的连接要求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剪力墙钢筋计算
第三章剪力墙钢筋计算
  在计算剪力墙钢筋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图18)
  1、剪力墙需要计算哪些钢筋?
  剪力墙主要有墙身、墙柱、墙梁、洞口四大部分构成,其中墙身钢筋包括水平筋、垂直筋、拉筋和洞口加强筋;墙柱包括暗柱和端柱两种类型,其钢筋主要有纵筋和箍筋;墙梁包括暗梁和连梁两种类型,其钢筋主要有纵筋和箍筋。
  2、计算剪力墙墙身钢筋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基础型式、中间层和顶层构造;墙柱、墙梁对墙身钢筋的影响。
  (图18)
  一、墙身竖向筋计算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 计算公式 说明 附图
  基础插筋(基础平板中) 当筏板基础≤2000mm时:
  基础插筋长度=基础高度-保护层+基础底部弯折a+伸出基础顶面外露长度+与上层钢筋连接(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04G101-3P45墙插筋构造一
  弯折长度a与框架注相同 图19
   当筏板基础>2000mm时:
  基础插筋长度=基础高度/2-保护层+基础弯折a++伸出基础顶面外露长度+与上层钢筋连接(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04G101-3P45墙插筋构造二 图20
  基础插筋(基础主梁中) 当基础梁底与基础板底一平时:
  基础插筋长度=基础高度-保护层+基础底部弯折a+伸出基础顶面外露长度+与上层钢筋连接
04G101-3P32墙竖向钢筋插筋构造
  注: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图21
   当基础梁顶与基础板顶一平时:
  基础插筋长度=基础高度-保护层+基础底部弯折a+伸出基础顶面外露长度+与上层钢筋连接 图22
  (图19) (图20)
  (图21) (图22)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 计算公式 说明 附图
  中间层竖向钢筋 长度=层高-露出本层的高度+伸出本层楼面外露长度+与上层钢筋连接 04G101-3P48
  注: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图24
  (图24) (图25)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 计算公式 说明 附图
  顶层竖向钢筋 长度=层高-露出本层的高度-板厚+锚固lae(la) 04G101-3P48 图26
  (图26)
  二、墙身水平筋计算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 计算公式 说明 附图
  内侧钢筋 长度=墙长-保护层+15d-保护层+15d 03G101-1P47
  剪力墙钢筋配置若多于两排,中间排水平筋端部构造同内侧钢筋(03G101-1P47注5) 图27
  外侧钢筋 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则水平筋伸至墙对边,长度=墙长-2*保护层 03G101-1P47
  根数 基础层:在基础部位布置间距小于等于500且不小于两道水平分布筋与拉筋 04G101-3P32、45
   楼层:(层高-水平分布筋间距)/间距+1 03G101-1P47
  (图27)
  三、墙身拉筋计算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 计算公式 说明 附图
  拉筋 长度=墙厚-2*保护层+max(75+1.9d,11.9d)*2+2d 04G101-3P48 图28
   根数=(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柱所占面积-暗梁面积-连梁所占面积)/(横向间距*纵向间距)
当剪力墙竖向钢筋为多排布置时,拉筋的个数与剪力墙竖向钢筋的排数无关。 图29
  (图28) (图29) (图30)
  四、暗柱钢筋计算
  剪力墙墙柱包括约束边缘暗柱YAZ、约束边缘端柱YDZ、约束边缘翼墙柱YYZ、约束边缘转角柱YJZ、构造边缘暗柱GAZ、构造边缘端柱GDZ、构造边缘翼墙柱GYZ、构造边缘转角柱GJZ(GBP195、196、03G101-1P18、49、50)、非边缘暗柱AZ和扶壁柱FBZ共十类,在计算钢筋工程量时,只需要考虑为端柱和暗柱即可。
  1、纵筋计算(03G101-1P12、18、49、50)
  由于剪力墙可视为由剪力墙柱、剪力墙身和剪力墙梁三类构件构成,因此暗柱纵向钢筋构造同墙身竖向筋。(03G101-1P48)。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 计算公式 说明 附图
  暗柱钢筋 基础插筋长度同剪力墙身 04G101-3P32、45
   中间层钢筋如图 03G101-1P49、50 图31
   顶层构造:同剪力墙竖向钢筋顶层构造 03G101-1P48 图26
所有暗柱纵向钢筋搭接范围内的箍筋间距要求同(03G101-1P40)注的第2条,即:当柱纵筋采用搭接连接时,应在柱纵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均按≤5d(d为搭接钢筋较小直径)及≤100的间距加密箍筋。
03G101-1P40 图13
  (图31)
  五、端柱钢筋计算
  通常情况下端柱、小墙肢(截面高度不大于截面厚度3倍的矩形截面独立墙肢)的竖向钢筋与箍筋构造与框架柱相同,其中抗震竖向钢筋构造详见03G101-1P36至P38页,箍筋构造详见P40;非抗震竖向箍筋构造详见03G101-1P42至P44页,箍筋构造详见P45页。(03G101-1P48)
  六、剪力墙端为暗柱钢筋计算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 计算公式 说明 附图
  墙端为暗柱水平筋 L形: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
  内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15*d*2。 当外侧钢筋有连续通过节点和搭接通过两种节点构造要求,水平筋通常布置在暗柱纵筋的外侧
   T形:伸至墙对边-保护层+15*d 图33
   一字形:长度=墙长-保护层*2+15*d*2 图34
   斜交:
  外侧:墙净长+锚固Lae(La)
  内侧:钢筋连续通过连续通过 图35
   水平筋根数:
  基础层:在基础部位布置间距小于等于500且不小于两道水平分布筋与拉筋
  楼层:(层高-水平分布筋间距)/间距+1 04G101-3P32、45
  竖向筋根数计算 根数=墙身净长-1个竖向间距(或2*50)/竖向筋间距+1
   (图32) (图33)
  (图34) (图35)
  七、剪力墙端为端柱钢筋计算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 计算公式 说明 附图
  水平筋长度 外侧钢筋连续通过,伸至墙对边,长度=墙长-保护层
  内侧钢筋锚入端柱内,长度=墙净长+锚固 锚固取值:
  当柱宽-保护层≥Lae时,锚固=Lae;
  当柱宽-保护层
  竖向筋根数 根数=墙身净长-1个竖向间距(或2*50)/竖向筋间距+1
  (图36)
  八、剪力墙开洞钢筋计算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 计算公式 说明 附图
  水平筋长度 长度=水平筋伸到洞口边-保护层+15d 03G101-1P16
  水平筋根数 水平筋距离洞口边50mm或二分之一个间距
  竖向筋长度 长度=水平筋伸到洞口边-保护层+15d
  竖向筋根数 竖向筋距离洞口边50mm或二分之一个间距
  拉筋根数 (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柱所占面积-暗梁面积-连梁所占面积)/(横向间距*纵向间距)
  洞口加强构造
当矩形洞宽和洞高均不大于800mm时,洞口补强纵筋构造(图111);当设计注写补强纵筋时,按注写值补强;当设计未注写时,按每边配置两根直径不小于12mm且不小于同向被切割纵向钢筋总面积的50%补强,补强钢筋种类与被切割钢筋相同。
03G101-1P16、17、53
  注:括号内标注用于非抗震 图37
   当矩形洞宽和洞高均大于800mm时,洞口补强纵筋构造
   圆形洞口直径不大于300mm时,补强纵筋构造
   圆形洞口直径大于300mm时,补强纵筋构造
  注:剪力墙开洞除了洞口加强纵筋构造外,还有连梁斜向交叉暗撑构造和连梁斜向交叉钢筋构造两种情况,连梁斜向交叉暗撑的及斜向交叉构造钢筋的纵筋锚固长度为:La
E或La,斜向交叉暗撑的箍筋加密要求适用于抗震设计(03G101-1P52)。
  (图37) (图38)
  (图39) (图40)
  (图41) (图42)
  九、连梁钢筋计算
  剪力墙墙梁分为:连梁、暗梁和边框梁。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 计算公式 说明 附图
  中间层连梁钢筋 纵向钢筋长度=洞口宽度+2*max{锚固,600} 03G101-1P16、51
  锚固取值:
  当柱宽(或墙宽)-保护层≥Lae时,锚固=Lae;
  当柱宽(或墙宽)-保护层  注:当连梁端部支座为小墙肢时,连梁纵向钢筋锚固与框架梁纵筋锚固相同。 图43
   箍筋根数=(洞口宽度-100)/间距+1
  顶层连梁钢筋 箍筋根数=(洞口宽度-100)/间距+1+(左锚固-100)/150+1+(右锚固-100)/间距+1
  双洞口连梁钢筋 图45
  (图43) (图44)
  (图45) (图46)
  十、暗梁钢筋计算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 计算公式 说明 附图
  暗梁钢筋计算 当暗梁与端柱相连接时:
  纵筋长度=暗梁净长(从柱边开始算)+左锚固+右锚固 锚固取值:
  当柱宽(或墙宽)-保护层≥Lae时,锚固=Lae;
  当柱宽(或墙宽)-保护层
   当暗梁与暗柱相连接时:
  纵筋长度=暗梁净长(从柱边开始算)+2*Lae(或La)
   箍筋根数=暗梁净长/箍筋间距+1
  (图47)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 计算公式 说明 附图
  墙梁侧面纵筋和拉筋 当设计未注写时,侧面构造纵筋同剪力墙水平分布筋; 03G101-1P51
  当连梁截面高度&700时,侧面纵向构造钢筋直径应≥10mm,间距应
≤200;当跨高比≤2.5时,侧面构造纵筋的面积配筋率应≥0.3%。 图46
   拉筋直径:当梁宽≤
350时为6mm,梁宽&350时为8mm,拉筋间距为两倍箍筋间距,竖向沿侧面水平筋隔一拉一;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 计算公式 说明 附图
  墙梁对墙身钢筋的影响 竖向筋长度:剪力墙的竖向钢筋连续穿越边框梁和暗梁,因此暗梁和连梁不影响剪力墙的竖向钢筋计算。
   水平筋根数:剪力墙水平钢筋连续穿过暗梁和连梁
   拉筋根数=(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柱所占面积-暗梁面积-连梁所占面积)/(横向间距*纵向间距)
拉筋构造见03G101-1P35
  十一、剪力墙变截面钢筋计算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 计算公式 说明 附图
  竖向筋计算 墙身变截面下层竖向钢筋长度:层高-下层钢筋露出长度-板厚+锚固Lae(La) 竖向钢筋构造如图03G101-1P48
   墙身变截面插筋长度:1.5LaE+本层露出长度+与上层钢筋进行搭接(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竖向筋根数:墙身净长-1个竖向间距(或2*50)/竖向布置间距+1
钢筋计算原理
钢筋重量=钢筋长度*根数*理论重量
钢筋长度=净长+节点锚固+搭接+弯钩(一级抗震)
基础层:筏板基础〈=2000mm时,&
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筏板基础〉2000mm时,&
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2-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地下室:柱纵筋长度=地下室层高-本层净高HN/3+首层楼层净高HN/3+与首层纵筋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首层:柱纵筋长度=首层层高-首层净高HN/3+max(二层净高HN/6,500,柱截面边长尺寸(圆柱直径))+与二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中间层:柱纵筋长度=二层层高-max(二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max(三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与三层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角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
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
其中锚固长度取值:
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弯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直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
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3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
内侧钢筋根数为:1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边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
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
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
&&&&&&&&&&&&&&&&&&&&&
内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h边两侧钢筋总数。
中柱:纵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锚固
其中锚固长度取值:
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弯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直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
梁的平面表示方法:
1、& 梁编号
2、& 截面尺寸
4、& 上部贯通筋或架立钢筋
5、& 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
6、& 梁顶面标高高差
7、& 梁支座上部筋
8、& 梁下部钢筋
9、& 吊筋、附加钢筋及构造钢筋
上部通长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LaE时,取Max(LaE ,0.5hc+5d)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
&LaE时,必须弯锚,
算法1:hc-保护层+15d
算法2:取0.4LaE+15d
算法3:取Max(LaE ,hc-保护层+15d)
算法4:取Max(LaE ,0.4LaE+15d)
左、右支座负筋:
第一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3
第二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4
如有第三排筋伸入跨内1/5,如果一共两排,第一排为通长筋,则第二排按LN/3计算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
上排长度=2*净跨长/3+支座宽
下排长度=2*净跨长/4+支座宽
注:净跨长为左右较长的跨
架立筋长度=净跨-左负筋伸入长度-右负筋伸入长度+ 150*2
&&&&&&&&&&&&&&
注:当贯通筋和架立筋同时存在时,搭接值取150MM。
构造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筋长度=净跨长+2*锚固长度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2*1.9d+2*max(10d,75mm)
根数=【(净跨长-50*2)/非加密间距*2+1】*排数
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mm;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8mm。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当设有多排拉筋时,上下两排拉筋竖向错开设置。
下部通长钢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长度=净跨长-0.1*2*净跨长
下部非通长钢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箍筋长度=(梁宽-保护层*2
+梁高-保护层)*2+1.9d*2+max(10d,75mm)*2
根数=2*【(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
当结构为一级抗震时,加密长度为max(2*梁高,500),当结构为二到四级时,加密长度为max(1.5*梁高,500)
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
斜段角度:高度 主梁高&800mm& a为60度
 主梁高&=800mm a为45度
底筋长度=净长+2*max(支座宽/2,5d)+2*6.25d(一级钢筋)+搭接
根数=(净长-2*50)/间距+1
面筋长度=净长+2*la+2*6.25d(一级钢筋)+搭接
根数=(净长-2*50)/间距+1
la:非抗震; lae:抗震
端支座负筋长度=净长+la+6.25d+(板厚-2*保护层)
根数=(净长-2*50)/间距+1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左净长+右净长+2*(板厚-2*保护层)
根数=(净长-2*50)/间距+1
分布筋长度=净长-两端端负筋露出长度+2*150
根数=左标注/间距+右标注/间距(不减起步距离,不加1,不减1)
温度筋长度=净长-两端端负筋露出长度+2*150+2*6.25d(一级钢筋)
根数=(净长-两端端负筋露出长度)/间距-1(不减起步距离,不加1,减1)
板中开洞:洞口左端长度=净长-保护层+max(支座宽/2,5d)+6.25d+(板厚-2*保护层)+5d
洞口右端长度:同左端
根数=洞口宽/间距+1
悬挑:悬挑长度(一端在柱子里)=净长+la+(板厚-2*保护层)
+6.25d(一级钢筋)
悬挑长度(两端都在板里)=(板厚-2*保护层)+净长+(板厚-2*保护层)+5d
剪力墙钢筋计算
1、暗柱钢筋计算
(A)纵筋长度计算:中间层:
采用绑扎连接时,长度=层高+1.2Lae,采用机械连接(如直螺纹套筒)时,长度=层高-500+500
(B)顶层:
采用绑扎连接时,长度=层高-500-板厚+Lae采用机械连接(如直螺纹套筒)时,长度=层高-500-板厚+Lae
(C)纵筋根数:按图数
(D)箍筋计算:(梁宽 + 梁高 - 4 * 保护层) * 2 +
11.9*d*2+8*d
(E)拉筋长度:墙厚-保护层*2+2d+1.9d*2+max(75,10d)*2
根数:层高/拉筋间距+1(端柱同暗柱)
(2)剪力墙中的暗梁;暗梁纵筋长度=暗梁净长+两端锚固:
(3)箍筋长度=暗梁宽+暗梁高)*2-8*保护层+8*d+2*11.9*d;箍筋根数=暗梁净长/间距+1
(4)剪力墙中的连梁
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左右两边锚固max(Lae,600)
中间层连梁箍筋根数=(洞口宽-50*2)/箍筋配置间距+1
顶层连梁箍筋根数(两端为直锚时)=(洞口宽-50*2/箍筋配置间距+1)+(连梁锚固直段长-100/150+1)*2
连梁箍筋的长度=(梁宽 + 梁高 - 4 * 保护层) * 2 +
11.9*d*2+8*d
(5)拉筋长度=
梁宽-保护层+2*11.9*d+2*d;根数=排数*((洞口宽-100)/间距)
2、墙身水平钢筋(墙端为暗柱)
外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15d
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墙身水平钢筋(墙端为端柱
外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
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内水平筋照设
墙身纵筋计算
基础插筋=弯折长度a+锚固竖直长度h1+搭接长度1.2LaE或非连接区500
中间层纵筋=层高+搭接长度1.2LaE或非连接区500
顶层纵筋=层高-板厚+锚固
根数=(墙净长(墙长-暗柱截面长)-2*s/2)/间距
3、墙身垂直钢筋
(1)墙身竖向分布钢筋根数=墙身净长-1个竖向间距s/2(或2*50)/竖向布置间距+1
墙身垂直分布筋是从暗柱或端柱边开始布置
(2)遇有洞口时,需要分段计算根数
墙梁钢筋与墙身钢筋的关系
当设计未注明时,侧面构造纵筋同剪力墙水平分布筋;拉筋直径:当梁宽≤
350时为6mm,梁宽&350时为8mm,拉筋间距为两倍箍筋间距;当连梁截面高度&700时,侧面纵向构造钢筋直径应≥10mm,间距应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剪力墙结构项目钢筋工程施工方案.doc39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2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1、编制依据 1
2、工程概况 1
3、施工安排 2
3.1 钢筋加工场布置 2
4、施工准备 2
4.1.材料计划准备 2
4.2.钢筋进场验收 2
4.3.进场钢筋堆放要求 3
4.4.钢筋检验 3
4.5.施工技术准备 4
4.6.施工测量准备 5
4.7.钢筋加工及运输机械设备准备 5
5、主要施工方法 10
5.1.一般规定 10
5.2、钢筋连接 12
6、钢筋绑扎施工工艺 16
6.1、基础底板钢筋绑扎 16
6.2、梁钢筋绑扎工艺 18
6.3、楼板钢筋绑扎工艺 20
6.4、楼梯钢筋绑扎工艺 21
6.5、柱钢筋绑扎工艺 22
6.6、剪力墙钢筋绑扎工艺 24
6.7、钢筋定位和间距控制措施 27
6.8、钢筋保护层 28
6.9、细部构件配筋处理 29
6.10、钢筋绑扎应注意的问题 30
6.11冬施期间钢筋施工 31
6.12雨季期间钢筋施工 32
7、钢筋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32
7.1、主控项目 32
7.2 一般项目 32
7.3 允许偏差项目 33
8、成品保护措施 34
9、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34
9.1安全施工 34
9.2文明施工 36
10、环保措施 37
1、编制依据
号 类别 编号 名称 备注
主要规范 GB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国家标准
GB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国家标准
GB 《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年版)》 国家标准
GB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国家标准
JGJ46-2005 《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行业标准
主要规程 JGJ/T104-2011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行业标准
JGJ3-2010 《高层建筑砼结构技术规程》 行业标准
JGJ107-2010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行业标准
JG163-2004 《滚轧直螺纹接头 试验报告 、钢筋标牌炉号,并与材质报告单相符。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无裂纹、油污、带颗粒状或片状老锈;钢筋原材料进场后按批进行报验复试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剪力墙身拉筋按“梅花”状设置,到底是怎样的绑扎方法?我这里的剪力墙水平和垂直分布筋都是200间距,拉筋要求梅花布置,间距600,请问该如何设置?
当拉筋间距是剪力墙水平和垂直分布筋的两倍时:对于第1层钢筋(水平筋)来说,拉筋钩住第1、3、5、7……交叉点;对于第2层钢筋(水平筋)来说,拉筋钩住第2、4、6、8……交叉点;对于第3层钢筋(水平筋)来说,拉筋钩住第1、3、5、7……交叉点;对于第4层钢筋(水平筋)来说,拉筋钩住第2、4、6、8……交叉点;
我想一想再说
学徒工 最后编辑于
回复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相关规定:7.2.3 各排分布钢筋之间拉筋的间距不应大于600mm,直径不应小于6mm。7.2.18 剪力墙的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的间距均不宜大于300mm,......如果采用G101系列图集的排布构造尚应遵循06G901第68页注如下:1、剪力墙身拉筋布置有梅花形、矩形两种形式。拉筋水平及竖向间距:梅花形排布不大于600mm,矩形排布不大于500mm;当设计未注明时,宜采用梅花形排布方案。图中sx为拉筋水平间距;sy为拉筋竖向间距。2、拉筋排布:层高范围由底部板顶向上第二排水平分布处开始设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剪力墙钢筋计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