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玉米是转基因的吗过早抽穗原因

玉米不结粒的原因及对策
  今年我市部分蔬菜基地玉米出现只结棒不结子粒的现象,有的顶部无粒,秃头;有的则尾部无粒,秃尾;而有的整个果穗只有寥寥几粒散乱分布,严重的形成空穗,对玉米产量影响很大。造成上述玉米不结子粒的原因很多:
一、玉米穗分化期营养供应不足。
二、温度不适宜。抽穗前后温度高于35℃,玉米花粉被杀死,影响受精,不能正常结实。
三、水分失调。自大喇叭口至开花阶段是玉米需水临界期,此期缺水遇旱,将导致雄穗抽出迟缓或抽出的雄穗干枯死亡,导致花粉量大大减少和雌雄不调。抽雄前后干旱无雨,导致雄穗开花和雌穗抽丝期前移或后延,雌穗和雄穗花期不遇。
四、扬花散粉起遇阴雨天气。雄穗不能正常开花,有的花粉膨胀破裂或粘结成团失去活力,影响授粉受精的正常进行。
五、种植密度过大。田间通风透光不好,玉米生长发育不良,穗分化受阻,造成缺行缺粒。
六、病虫危害。玉米花粒期受玉米螟、蚜虫、粘虫和叶斑病、黑粉病等病虫危害,导致功能叶早衰,也会使玉米空秕粒增加,严重的形成空穗。
针对以上原因,应加强对玉米中后期的管理:
&&&  一、施好&攻粒肥&。地力差或前期追肥不足,有脱肥现象的地块,应在后期追施攻粒肥,每亩施尿素10-15公斤,确保玉米正常营养生长的需要。
二、玉米大喇叭口至开花期对水分反应十分敏感,是需水高峰期,此期遇旱要及时浇水,防止&卡脖旱&。
三、在玉米抽穗扬花期遇干旱、高温或阴雨天气应进行人工授粉,提高结耔率,一般在上午9-11时进行,边采粉边授粉,重复2-3次。
四、注意防治蚜虫、玉米螟、玉米大小斑病等病虫害。
扬中市蔬菜技术指导站
二0一三年八月二十七日友情链接&&&&&&&&&&&&&&&&&&&&&&&
&&&&&&&&&&&&&&&&&&&&&&&
&&&&&&&&&&&&&&&&&& &&
&&&&&&&&&&&&&&&&&&&&&&&
&&&&&&&&&&&&&&&&&&&&&& &
&&&&&&&&&玉米概述[]
&&&&& 一、玉米基本知识介绍
&&&& (一) 玉米概述
&&&&& 玉米属于禾本科,黍亚科,玉蜀黍属,别名:玉蜀黍、包谷、珍珠米、包芦、御麦、棒子、苞米、六谷、玉籽,英文名为Corn 或Maize 。玉米起源于墨西哥和危地马拉为中心的中南美洲热带和亚热带高原地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把玉米带到了西班牙,随着世界航海业的发展,玉米迅速传遍欧洲、亚洲和非洲。玉米是全球最大谷类作物,居三大粮食品种(玉米、小麦、大米)之首,是种植范围最广的谷类作物,全世界有七十个国家每年种植面积在10 万公顷以上。玉米能适应许多种生态条件,在南北纬50 度之间,从海平面附近地区到海拔3000米高度,从湿润多雨到半干旱气候,从冷凉到高温气候条件都可以种植玉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 玉米的分类
&&&&& 由于目的及依据不同,可将玉米分成不同的类别,最常见的是按子粒形态与结构分类、按生育期分类、按子粒成分与用途以及按颜色分类。
&&&& &1、按子粒形态与结构分类。
&&&& &根据子粒有无稃壳、子粒形状及胚乳性质,可将玉米分成9 个类型。
&&&&& ⑴硬粒型:又称燧石型,适应性强,耐瘠、早熟。果穗多呈锥型,子粒顶部呈圆形。由于胚乳外周是角质淀粉,故子粒外表透明,外皮具光泽,且坚硬,多为黄色。食味品质优良,产量较低。
&&&& &⑵ 马齿型:植株高大,耐肥水,产量高,成熟较迟。果穗呈筒形,子粒长大扁平,子粒的两侧为角质淀粉,中央和顶部为粉质淀粉,成熟时顶部粉质淀粉失水干燥较快,子粒顶端凹陷呈马齿状,故而得名。凹陷的程度取决于淀粉含量。食味品质不如硬粒型。
&&&& &⑶ 粉质型:又名软粒型,果穗及子粒形状与硬粒型相似,但胚乳全由粉质淀粉组成,子粒乳白色,无光泽,是制造淀粉和酿造的优良原料。
&&&& &⑷ 甜质型:又称甜玉米,植株矮小,果穗小。胚乳中含有较多的糖分及水分,成熟时因水分蒸散而种子皱缩,多为角质胚乳,坚硬呈半透明状,多做蔬菜或制罐头。
&&&& &⑸ 甜粉型:子粒上部为甜质型角质胚乳,下部为粉质胚乳,世界上较为罕见。
&&&& &⑹ 爆裂型:又名玉米麦,每株结穗较多,但果穗与子粒都小,子粒圆形,顶端突出,淀粉类型几乎全为角质。遇热时淀粉内的水分形成蒸气而爆裂。
&&&&& ⑺ 蜡质型:又名糯质型。原产我国,果穗较小,子粒中胚乳几乎全由支链淀粉构成,不透明,无光泽如蜡状。支链淀粉遇碘液呈红色反应。食用时粘性较大,故又称粘玉米。
&&&&& ⑻ 有稃型:子粒为较长的稃壳所包,因此而得名。稃壳顶端有时有芒,有较强的自花不孕性,雄花序发达,子粒坚硬,脱粒困难。
&&& & ⑼ 半马齿型:介于硬粒型与马齿型之间,子粒顶端凹陷深度比马齿型浅,角质胚乳较多。种皮较厚,产量较高。
&&&&& 2、按生育期分类。
&&&& &主要是由于遗传上的差异,不同品种玉米的生育期亦不一样, 根据生育期的长短,可分为早、中、晚熟类型。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划分早、中、晚熟的标准不完全一致,一般认为:&
&&&&& ⑴ 早熟品种:春播80-100 天,积温℃;夏播70-85 天,积温为℃。早熟品种一般植株矮小,叶片数量少,为14-17 片。由于生育期的限制,产量潜力较小。
&&&& &⑵ 中熟品种:春播100~120天,需积温℃;夏播85-95天,积温℃。叶片数较早熟品种多而较晚播品种少。
&&&& &⑶ 晚熟品种:春播120-150 天,积温℃;夏播96 天以上,积温2300℃以上。一般植株高大,叶片数多,多为21-25 片。由于生育期长,产量潜力较大。 由于温度高低和光照时数的差异,玉米品种在南北向引种时,生育期会发生变化。一般规律是:北方品种向南方引种,常因日照短、温度高而缩短生育期;反之,向北引种生育期会有所延长。生育期变化的大小,取决于品种本身对光温的敏感程度,对光温愈敏感,生育期变化愈大。
&&&& &3、按用途与子粒组成成分分类。
&&&&& 根据子粒的组成成分及特殊用途,可将玉米分为特用玉米和普通玉米两大类。特用玉米是指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营养价值或加工利用价值的玉米,这些玉米类型具有各自的内在遗传因素,表现出各具特色的子粒构造、营养成分、加工品质以及食用风味等特征,因而有着各自特殊的用途、加工要求。特用玉米以外的玉米类型即为普通玉米。特用玉米一般指高赖氨酸玉米、糯玉米、甜玉米、爆裂玉米、高油玉米等。世界上特用玉米培育与开发以美国最为先进,年创产值数十亿美元,已形成重要产业并迅速发展。我国特用玉米研究开发起步较晚,除糯玉米原产我国外其它种类资源缺乏,加之财力不足,与美国比还有不小差距。近年来,我国玉米育种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试验,在高赖氨酸玉米、高油玉米等育种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为我国特用玉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⑴ 甜玉米:又称蔬菜玉米,既可以煮熟后直接食用,又可以制成各种风味的罐头、加工食品和冷冻食品。甜玉米所以甜,是因为玉米含糖量高。其子粒含糖量还因不同时期而变化,在适宜采收期内,蔗糖含量是普通玉米的2-10 倍。由于遗传因素不同,甜玉米又可分为普甜玉米、加强甜玉米和超甜玉米3 类。甜玉米在发达国家销量较大。
&&&&& ⑵ 糯玉米:又称粘玉米,其胚乳淀粉几乎全由支链淀粉组成。支链淀粉与直链淀粉的区别是前者分子量比后者小得多,食用消化率高20%以上。糯玉米具有较高的粘滞性及适口性,可以鲜食或制罐头,我国还有用糯玉米代替粘米制做糕点的习惯。由于糯玉米食用消化率高,故用于饲料可以提高饲养效率。在工业方面,糯玉米淀粉是食品工业的基础原料,可作为增稠剂使用,还广泛地用于胶带、粘合剂和造纸等工业。积极引导鼓励糯玉米的生产,将会带动食品行业、淀粉加工业及相关工业的发展,并促进畜牧业发展,增加国民经济收入。
&&&& &⑶ 高油玉米:是指子粒含油量超过8%的玉米类型,普通玉米的含油量为4-5%。由于玉米油主要存在于胚内,直观上看高油玉米都有较大的胚。玉米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酸,尤其是油酸、亚油酸的含量较高,是人体维持健康所必需的。玉米油富含维生素F,维生素A、E 和卵磷脂,经常食用可减少人体胆固醇含量,增强肌肉和心血管机能,增强人体肌肉代谢,提高对传染病的抵抗能力。因此,人们称之为健康营养油。玉米油在发达国家中已成为重要的食用油源,美国玉米油占食用油8%。研究发现随着含油量的提高,子粒蛋白质含量也相应提高,因此,高油玉米同时也改善了蛋白品质。
&&&&& ⑷ 高赖氨酸玉米:也称优质蛋白玉米,即玉米子粒中赖氨酸含量在0.4%以上,普通玉米的赖氨酸含量一般在0.2%左右。赖氨酸是人体及其它动物体所必需的氨基酸类型,在食品或饲料中欠缺这些氨基酸就会因营养缺乏而造成严重后果。高赖氨酸玉米食用的营养价值很高,相当于脱脂奶。用于饲料养猪,猪的日增重较普通玉米提高50-110%,喂鸡也有类似的效果。随着高产的优质蛋白玉米品种的涌现,高赖氨酸玉米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 &⑸ 爆裂玉米:即前述的爆裂玉米类型,其突出特点是角质胚乳含量高,淀粉粒内的水分遇高温而爆裂。一般作为风味食品在大中城市流行。
&&&&& 4、按种皮颜色。
&&&&& 可分为黄玉米、白玉米以及其他颜色玉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 玉米的用途和消费
&&&&&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玉米已经走过作为口粮消费的阶段,被广泛应用于饲料原料和工业原料进行消费。玉米富含多种牲畜、家禽生长必需的营养物质,是最重要的饲料原粮。玉米还是后续产品最多的粮食品种,以玉米为原料的深加工工业被称为&朝阳工业&、&黄金产业&。随着玉米深加工工业的不断发展,工业用玉米消费呈现逐年增加趋势,成为拉动玉米消费的&火车头&。玉米的消费主要有四方面,即食用、饲用、工业加工及种用。
&&&&& 1、 食用
&&&&& 玉米是重要的传统食品,玉米子粒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玉米的蛋白质含量高于大米,脂肪含量高于面粉、大米和小米,含热量高于面粉、大米及高粱。在生活水平较低地区,玉米是重要的食粮。在城市及较发达地区,玉米是调剂口味不可缺少的食品。随着食品机械和加工工艺的发明,新的玉米食品如玉米片、玉米面、玉米渣、特制玉米粉、速食玉米等随之产生,并可进一步制成面条、面包、饼干等。玉米还可生产出玉米蛋白、玉米油、味精、酱油、白酒等,在国内外市场上很受欢迎。玉米作为三大粮食品种之一,为解决人类的温饱问题时至今日仍然起着很大作用。现今全世界约有三分之一人口以玉米籽粒作为主要食粮,其中亚洲人的食物组成中玉米占50%,多者达90%以上,非洲占25%,拉丁美洲占 40%。在&玉米的故乡&墨西哥,食用玉米的年消耗量达1300万吨,甚至国宴当中也不可或缺;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玉米也被作为补充人体所必需的铁、镁等矿物质的来源为人们广泛食用。从全球来看,玉米食用比例不足10%。玉米的营养成分优于稻米、薯类等,缺点是颗粒大、食味差、粘性小。随着玉米加工工业的发展,玉米的食用品质不断改善,形成了种类多样的玉米食品。
&&&&&&⑴ 特制玉米粉和胚粉:玉米籽粒脂肪含量较高,在贮藏过程中会因脂肪氧化作用产生不良味道。经加工而成的特制玉米粉,含油量降低到1%以下,可改善食用品质,粒度较细。适于与玉米面粉掺和作各种面食。由于富含蛋白质和较多的维生素,添加制成的食品营养价值高,是儿童和老年人的食用佳品。
&&&&& ⑵ 膨化食品:玉米膨化食品是上世纪70 年代以来兴起并迅速盛行的方便食品,具有疏松多孔、结构均匀、质地柔软的特点,不仅色、香、味俱佳,而且提高了营养价值和食品消化率。
&&&&&&⑶ 玉米片:是一种快餐食品,便于携带,保存时间长,既可直接食用,又可制作其他食品,还可采用不同佐料制成各种风味的方便食品,用水、奶、汤冲泡即可食用。
&&&& &⑷ 甜玉米:可用来充当蔬菜或鲜食,加工产品包括整穗速冻、籽粒速冻、罐头三种。
&&&&& ⑸ 玉米啤酒:因玉米蛋白质含量与稻米接近而低于大麦、淀粉含量与稻米接近而高于大麦,故为比较理想的啤酒生产原料。
&&&&& 2、饲用。
&&&& &玉米是&饲料之王&。据报道,100千克玉米的饲用价值相当于135千克燕麦,120千克高粱或150千克籼米。以玉米为主要成分的饲料,每2~3千克即可换回1千克肉食,玉米的副产品秸秆也可制成青贮饲料。世界上大约 65-70%的玉米都用作饲料,发达国家高达80%,是畜牧业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
&&& & ⑴ 玉米籽粒:玉米籽粒,特别是黄粒玉米是良好的饲料,可直接作为猪、牛、马、鸡、鹅等畜禽饲料,特别适用于肥猪、肉牛、奶牛、肉鸡。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浓缩饲料和配合饲料广泛应用,单纯用玉米作饲料的量已大为减少。
&&&&& ⑵ 玉米秸秆:也是良好饲料,特别是牛的高能饲料,可以代替部分玉米籽粒。玉米秸秆的缺点是含蛋白质和钙少,因此需要加以补充。秸秆青贮不仅可以保持茎叶鲜嫩多汁,而且在青贮过程中经微生物作用产生乳酸等物质,增强了适口性。
&&&&& ⑶ 玉米加工副产品的饲料应用:玉米湿磨、干磨、淀粉、啤酒、糊精、糖等加工过程中生产的胚、麸皮、浆液等副产品,也是重要的饲料资源,在美国占饲料加工原料的5%以上。
&&& & 3、工业加工。
&&&&& 玉米籽粒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初加工和深加工可生产二、三百种产品。初加工产品和副产品可作为基础原料进一步加工利用,在食品、化工、发酵、医药、纺织、造纸等工业生产中制造种类繁多的产品,穗轴可生产糠醛。另外,玉米秸秆和穗轴可以培养生产食用菌,苞叶可编织提篮、地毯、坐毯等手工艺品,行销国内外。
&&&&& ⑴ 玉米淀粉:玉米在淀粉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世界上大部分淀粉是用玉米生产的,美国等一些国家则完全以玉米为原料。为适应对玉米淀粉量与质的要求,玉米淀粉的加工工艺已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发展。特别是在发达国家,玉米淀粉加工已形成重要的工业生产行业。
&&&& &⑵ 玉米的发酵加工:玉米为发酵工业提供了丰富而经济的碳水化合物。通过酶解生成的葡萄糖,是发酵工业的良好原料。加工的副产品,如玉米浸泡液、粉浆等都可用于发酵工业,生产酒精、啤酒等许多种产品。
&&& & ⑶ 玉米制糖:随着科技发展,以淀粉为原料的制糖工业正在兴起,品种、产量和应用范围大大增加,其中以玉米为原料的制糖工业尤为引人注目。专家预计,未来玉米糖将占甜味市场的 50%,玉米将成为主要的制糖原料。
&&&& &⑷ 玉米油:是由玉米胚加工制得的植物油脂,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其中亚油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是构成人体细胞的组成部分,在人体内可与胆固醇相结合,呈流动性和正常代谢,有防治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功效,玉米油中的谷固醇具有降低胆固醇的功效,富含维生素E,有抗氧化作用,可防治干眼病、夜盲症、皮炎、支气管扩张等多种功能,并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由于玉米油的上述特点,且还因其营养价值高,味觉好,不易变质,因而深受人们欢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 玉米的生长过程
&&&&&&玉米从播种到新的种子成熟,需要经过若干个生育阶段和生育时期。&
&&&&&&1、 生育阶段&
&&&&&&在玉米的一生中,按形态特征、生育特点和生理特性,可分为3 个不同的生育阶段,每个阶段又包括不同的生育时期。这些不同的阶段与时期既有各自的特点,又有密切的联系。
&&&& (1)苗期阶段。玉米苗期是指播种至拔节的一段时间,是以生根、分化茎叶为主的营养生长阶段。本阶段的生育特点是:根系发育较快,但地上部茎、叶量的增长比较缓慢。为此,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就是促进根系发育、培育壮苗,达到苗早、苗足、苗齐、苗壮的&四苗&要求,为玉米丰产打好基础。该阶段又分播种&&三叶期以及三叶期&&拔节两个时期。
&&&&& ① 播种&&三叶期。一粒有生命的种子埋入土中,当外界的温度在8 度以上,水分含量 60%左右和通气条件较适宜时,一般经过 4-6 天即可出苗。等长到三叶期,种子贮藏的营养耗尽,称为&离乳期&,这是玉米苗期的第一阶段。这个阶段土壤水分是影响出苗的主要因素,所以浇足底墒水对玉米产量起决定性的作用。另外,种子的大小和播种深度与幼苗的健壮也有很大关系,种子个大,贮藏营养就多,幼苗就比较健壮;而播种深度直接影响到出苗的快慢,出苗早的幼苗一般比出苗晚的要健壮,据试验,播深每增加2.5 厘米,出苗期平均延迟一天,因此幼苗就弱。
&&&&& ② 三叶期&&拔节。三叶期是玉米一生中的第一个转折点,玉米从自养生活转向异养生活。从三叶期到拔节,由于植株根系和叶片不发达,吸收和制造的营养物质有限,幼苗生长缓慢,主要是进行根、叶的生长和茎节的分化。玉米苗期怕涝不怕旱,涝害轻则影响生长,重则造成死苗,轻度的干旱,有利于根系的发育和下扎。
&&&&& (2)穗期阶段。玉米从拔节至抽雄的一段时间,称为穗期。拔节是玉米一生的第二个转折点,这个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就是叶片、茎节等营养器官旺盛生长和雌雄穗等生殖器官强烈分化与形成。这一时期是玉米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阶段,也是田间管理最关键的时期。这一阶段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就是促进中上部叶片增大,茎秆墩实的丰产长相,以达到穗多、穗大的目的。
&&&& &(3)花粒期阶段。玉米从抽雄至成熟这一段时间,称为花粒期。玉米抽雄、散粉时,所有叶片均已展开,植株已经定长。这个阶段的生育特点是基本停止营养体的增长,而进入以生殖生长为中心的阶段,出现了玉米一生的第三个转折点。这一阶段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就是保护叶片不损伤、不早衰,争取粒多、粒重,达到丰产。
&&&&& &2、 生育期和生育时期
&&&&& (1)生育期。玉米从播种至成熟的天数,称为生育期。生育期长短与品种、播种期和温度等有关。一般早熟品种、播种晚的和温度高的情况下,生育期短,反之则长。&
&&&& &(2)生育时期。在玉米的一生中,由于自身量变和质变的结果及环境变化的影响,不论外部形态特征还是内部生理特性,均发生不同的阶段性变化,这些阶段性变化,称为生育时期,各生育时期及鉴别标准如下。 出苗期:幼苗出土高约2cm的日期。 三叶期:植株第三片叶露出叶心2-3cm。 拔节期:植株雄穗伸长,茎节总长度达2-3cm,叶龄指数30 左右。 小喇叭口期:雌穗进入伸长期,雄穗进入小花分化期,叶龄指数46 左右。 喇叭口期:雌穗进入小花分化期、雄穗进入四分体期,叶龄指数60 左右,雄穗主轴中上部小穗长度达0.8cm 左右,棒三叶甩开呈喇叭口状。 抽雄期:植株雄穗尖端露出顶叶3-5cm。 开花期:植株雄穗开始散粉。 抽丝期:植株雌穗的花丝从苞叶中伸出2cm 左右。 子粒形成期:植株果穗中部子粒体积基本建成,胚乳呈清浆状,亦称灌浆期。 乳熟期:植株果穗中部子粒干重迅速增加并基本建成,胚乳呈乳状后至糊状。 蜡熟期:植株果穗中部子粒干重接近最大值,胚乳呈蜡状,用指甲可以划破。 完熟期:植株子粒干硬,子粒基部出现黑色层,乳线消失,并呈现出品种固有的颜色和光泽。一般大田或试验田,以全田 50%以上植株进入该生育时期为标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五) 玉米的生长过程
&&&& &1、 玉米种植与适宜气候区
&&&& &(1)春玉米最适宜气候区:主要指东北春玉米区。本区属于中温带半温润、半干旱气候区,5-9月日平均气温多在15-25℃,适于玉米生长发育,大于10℃的积温北部2000℃,中部2700℃,南部3200℃,全年降水量400-800 毫米。自然降水基本满足玉米生长发育的需要。本区的气候资源最适于玉米高产。
&&&&& (2)夏玉米适宜气候区:主要指夏播玉米区(华北大部、黄淮地区)。本区属于南温带半温润气候区,5-9 月日平均气温多在20-27℃,全年降水量500-900 毫米,玉米生长季雨量充沛,水热条件能满足玉米生长的需要,但有高温、旱涝危害影响玉米的高产、稳产。
&&&&& (3)西南山地春夏玉米气候适宜区:本区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4-10 月日平均气温多在15-29℃,大于10℃的积温℃,热量资源丰富,玉米有效生长期150-180天,年降水量800-1200 毫米,水分充足。本区以春玉米为主,其次是夏玉米,南部地区还有秋玉米,冬玉米。&
&&&&&& 2、 玉米对水热条件的基本要求
&&&& &(1)玉米全生育期对水热条件的要求。玉米的适应性很广,凡年大于10℃的积温1900℃以上,夏季平均气温大于18℃的地区均可种植。年降水量800-1500 毫米,生长期月降水量100 毫米的地区适宜玉米生长;年降水量小于350 毫米的地区,又无灌溉条件不能种植玉米。
&&&&& (2)玉米不同熟性全生育期积温。 熟 性 &T&10℃ 特早熟 &2100℃ 早 熟 ℃ 中 熟 ℃ 晚 熟 ℃ 特晚熟 &3000℃&
&&&&& (3)玉米不同种植高度&T&10 ℃积温。东北地区海拔500 米以下为集中种植区,&T&10℃积温2400℃。华北北部和西部山区适宜种植高度300-900 米,&T&10℃积温℃,西南西部山地玉米种植高度可达1300 米-2300 米(实际种植高度大多在1500 米以下),&T&10℃,℃,云贵高原地区玉米种植高度上限2700 米,青藏高原3000 米的地区也能种植但成熟度不稳定。
&&&&& 3、玉米的生长发育与气象
&&&&& (1)玉米生育期的大致时段
&&& & ① 春玉米主产区,东北、西北地区4 月下旬-5 月上、中旬播种至9 月上中旬成熟。
&&&& &② 夏玉米主产区,华北、黄淮地区6 月中旬播种至9 月下旬成熟。近年来逐步向 麦田套播玉米(麦茬玉米)发展。5 月下旬套种至9 月上中旬成熟。
&&&&& ③ 秋玉米主要分布,在西南和南方沿海地区多在8 月初播种至11 月初成熟。
&&&&& ④ 冬玉米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海南等地区,多在11 月播种至次年2 月成熟。
&&&& &⑤ 西北内陆春玉米区,南疆4 月中、下旬播种至9 月上、中旬成熟;北疆地区5月上、中旬播种至9 月中旬成熟。
&&&&& ⑥ 长江中下游夏玉米区,6 月下旬播种至9 月中旬成熟。 ⑦ 西南高原夏玉米,5 月下旬-6 月上旬播种至9 月上、中旬成熟。&
&&&&&(2)玉米各生育阶段与气象
&&&&& ① 温度 播种:春玉米播种下限温度6-7℃,适播温度10-12℃。但地区间存在很大差异,如黑龙江则是以气温稳定在7-8℃时播种。 苗期:下限温度6-10℃,最适温度18-20℃。 拔节-抽雄:气温稳定在18℃玉米开始拔节,适宜温度24-26℃,气温25-27℃为茎叶生长的适宜温度。 抽穗-开花:下限温度19-21℃,适宜温度25-27℃。 拔节-吐丝:平均气温高于24℃为宜,低于24℃产量受到影响,气温低于18℃,高于32-35℃都不利于开花。 灌浆-成熟:下限温度15-17℃,最适温度22-24℃,日温差大有利于养份的积累,气温低于16℃或高于25℃都不利于干物质的积累和运输。当气温降至20℃时籽粒灌浆缓慢,降至18℃时灌浆速度显著减慢,当降至16℃时灌浆停止。&
&&& & ② 水分。玉米播种到出苗需水量占总需水量的3-5%,此时要求土壤湿度占田间持水量的70%为宜,以确保出苗良好。 出苗以后:苗期田间持水量控制在60%左右,促进根系的发育。 拔节前后:进入植株旺盛生长阶段,植株迅速增大,同时温度升高,对水分的需求迫切,需水量增大。这个时期缺水,幼穗发育不好,果穗小,籽粒少,这时要求土壤水分占田间持水量70-80%,降30 毫米以上的透雨,对茎叶生长有利。 抽雄前后-开花、吐丝:是需水最多的时期,这个时期有充足的水分,保证土壤水分占田间持水量的70-80%,有获得高产的可能。抽雄前10 天至后20 天需水量200毫米以上。 籽粒成熟期:进入成熟期以后籽粒基本定型,对水分的要求逐渐减少,土壤水分对产量的影响越来越小。 玉米总耗水量:早熟品种300-400 毫米,中熟品种500-800 毫米,晚熟品种800毫米以上,但全生育期内不得少于350 毫米。总的说来,玉米营养生长期土壤水分占田间持水量的60-70%为宜,花期以70-80%为宜。
&&&&& 4、玉米生育期间农业气象灾害
&&&&& (1)干旱。干旱是影响玉米生长发育、产量结构和最终产量最主要的因素。
&&&& &① 播种-出苗:春季干旱(4-5月),干土层厚度5厘米以上,会推迟播种。此时若降水稀少,土壤表层的湿度占田间持水量&50%,对出苗和苗期生长不利,苗不齐,植株矮小、细、弱,根系发育受阻,甚至造成叶片凋萎植株死亡。初夏旱(5月下旬-6月上、中旬),若每旬降水量不足20毫米,总雨量不足50毫米,或表层土壤湿度占田间持水量&60%,会造成玉米晚播或出苗不好。
&&&&& ② 拔节以后:植株开始进入旺盛生长阶段,对水分要求迫切,抽雄前10天至后20天,是水分临界期。穗分化及开花期对水分的反应敏感,此时正是伏旱和伏秋连旱易发生期,干旱持续半个月自然会造成玉米的&卡脖旱&,使幼穗发育不好,果穗小,子粒少。干旱更严重时,7月下旬-8月中旬,若连续2旬旬雨量不能满足玉米的需求,会造成雄穗与雌穗抽出时间间隔太长,授粉不良,果穗子粒少,雄穗和雌穗抽不出来,雌穗部分不育甚至空杆。
&&&& &③ 拔节-成熟:以土壤湿度占田间持水的百分率表示:极旱&40%,重旱40-50%,轻旱50-60%,适宜70-85%,花期小于60%开始受旱,小于40%严重受旱,将造成花粉死亡,花丝干枯,不能受粉。
&&&& &④玉米子粒成熟:此阶段需水量虽减少,但干旱缺水,会造成子粒不饱满,千粒重下降。
&&&& (2)涝灾。玉米的生长过程中水分过多会引起涝害。
&&&& &① 苗期:从出苗-七叶易受涝害。当土壤水分过多或积水,使根部受害甚至死亡,当土壤湿度占田间持水量的90%时则形成苗期涝害。田间持水量90%以上持续3天,则玉米三叶期表现红、细、瘦弱,生长停止。连续降雨大于5天会造成苗弱黄或死亡。
&&& & ② 玉米中后期:是耐涝性较强的时期。地面淹水深度10厘米,持续3天只要叶片露出水面都不会死亡,但产量会受到很大影响。在8叶期以前因生长点还未露出地面,此时受涝减产最严重,甚至绝收。若出现大于10天的连阴雨天气,玉米光合作用减弱,植株瘦弱常出现空杆。
&&&&& ③ 大喇叭期以后:耐涝性逐渐提高。但花期阴雨7月下旬-8月中旬雨量之和大于200毫米或8月上旬的雨量大于100毫米,就会影响玉米的正常开花授粉,造成大量秃顶和空粒。&
&&&&&(3)低温冷害
&&&&& ① 玉米生育期遇低温冷害和初霜冻对产量将造成很大影响,是玉米的重要气象灾害。玉米的低温冷害主要发生在世界各玉米主产国纬度较高地区。
&&&& &②不同生育阶段的低温冷害: 幼苗期:遇2-3℃低温,影响正常生长,-1℃的短时低温幼苗受伤,受冻死亡指标-2至-4℃。日平均气温&10℃,持续3-4天幼苗叶尖枯萎。日平均气温降至8℃以下,持续3-4天,可发生烂种或死苗;持续5-6天,死苗率可达30-40%;持续7天以上,死苗率达60%。 拔节期:低温影响发育速度,21℃为轻度冷害,生育速度下降40%,17℃为中度冷害,生育速度下降60%,13℃为严重冷害,生育速度下降80%。 幼穗分化期:日平均气温17℃,不利于穗分化。 开花期:日平均气温18℃,授粉不良。 灌浆成熟期:日平均气温16℃停止灌浆,遇3℃低温完全停止生长,气温-2至-4℃植株死亡。 玉米生育中后期:日平均气温15-18℃为中等冷害,13-14℃严重冷害。&
&&&&&(4)玉米的高温热害。热害指标:苗期36℃,生殖生长期32℃。开花期气温高于32℃不利于授粉。最高气温38-39℃造成高温热害,其时间越长受害越重,恢复越困难。成熟期28℃。高温干旱持续时间长造成高温逼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六) 玉米产量与气象
&&&& &玉米产量的丰歉与玉米生育期中的农业气象条件关系密切。玉米一生中总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农业气象灾害,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
&&&& &1、苗期:
&&&& &播种期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玉米产量的提高。播种期早,温度低,对出苗和苗期生长不利;播种晚,生育期晚,遇卡脖旱和秋季低温造成减产。麦茬玉米,播种期过早,使小麦、玉米共生期长,苗期生长不好;播种过晚,后期受低温危害,灌浆期短,成熟不好,产量低。麦茬玉米(华北地区)5月下旬-6月上旬降水量在30毫米以上,墒情适宜有利于播种出苗,达到苗齐、苗足、苗匀、苗壮,但透雨降在6月20日以后则不利于适时播种,造成播种晚、生育期短、产量低。
&&&& &2、拔节-乳熟:
&&&&& 7月中旬-8月上旬总降水量170-250毫米,降水日数10-20天,开花授粉期平均气温26℃左右易形成丰产年。7月中旬-8月上旬总降水量小于100毫米,开花授粉期间日平均气温高于27℃,最高气温高于32℃,植株倒伏病虫害严重,易形成减产年。
&&&& &3、乳熟-成熟期:
&&&&& 8月中旬-9月上旬总降水量120-200毫米,日照时数偏多,日温差大,对灌浆增重有利,易形成丰产年。此阶段降水少于100毫米、高温干旱,对灌浆增重不利,易形成减产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七) 玉米生产及产区分布
&&& & 1、世界玉米生产及产区
&&&&& 玉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作物之一,从北纬58度到南纬35&40度的地区均有大量栽培。北美洲种植面积最大,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次之。全世界每年种植玉米1.3亿多公顷,总产量6亿吨左右,约占全球粮食总量的35%左右,美国、中国、巴西、阿根廷四国总产量约占全球总产的70%以上,其中美国占40%以上,中国占20%左右。 世界玉米黄金带。全球有两大著名玉米黄金带,分别位于美国和中国。 美国玉米黄金带:美国玉米的播种黄金地带主要位于美国中北部五大湖以南地区的依阿华、伊利诺斯、内布拉斯加和明尼苏达,美国东部和南部沿海也有少量玉米分布。
&&&& &中国玉米黄金带:中国玉米播种的黄金地带主要集中于东北、华北和西南三大地区,主产省份主要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北、河南等省,西南的四川、贵州和云南的山地也有部分种植。
&& && 2、中国玉米种植区域划分
&&& & 我国玉米带纵跨寒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生态区,分布在低地平原、丘陵和高原山区等不同自然条件下。根据不同地区光温水和无霜期等自然资源特点及玉米生长发育对资源条件的要求,将中国的主要玉米种植区划分为五个各具特色的生态区。
&& & (1)北方春播玉米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和内蒙古的全部,山西的大部,河北、陕西和甘肃的一部分,是中国的玉米主产区之一。北方春播玉米区基本上为一年一熟制。种植方式有三种类型:一种是玉米清种, 约占玉米面积的50%以上,分布在东北三省平原和内蒙古、陕西、甘肃、山西、河北的北部高寒地区。一种是玉米大豆间作, 约占本区面积40%左右,是东北地区玉米种植的主要形式,玉米大豆间作,充分利用两种作物形态及生理上的差异,合理搭配,提高了对光能、水份、土壤和空气资源的利用率,一般可以增产粮豆20%左右。再一种是春小麦套种玉米, 70年代以后,在陕西北部、山西北部和辽宁、甘肃、内蒙古部分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区逐渐形成春小麦套种玉米的种植方式,一般可增产20-30%。
&&&&& (2)黄淮海夏播玉米区。 包括黄河、淮河、海河流域中下游的山东、河南的全部,河北的大部,山西中南部、陕西关中和江苏省徐淮地区,是全国重要的产区之一。本区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类型,无霜期170-220天,降雨量丰富。本区属于一年两熟生态区,玉米种植方式多种多样,间套复种并存。其中小麦、玉米两茬套种占60%以上。
&&&& &(3)西南山地玉米区。 该区也是中国的玉米主要产区之一,包括四川、云南、贵州的全部,陕西南部,广西、湖南、湖北的西部丘陵山区和甘肃的一小部分。本区无霜期较长,一般在240-330天,玉米有效生长期150-180天,全年降雨量800-1200毫米,多集中在4-10月,适合玉米栽培。但云贵高原地势垂直差异很大,土壤贫瘠,耕作粗放,玉米产量很低。间作套种是本区玉米种植的重要特点,种植方式复杂多样。种植制度从一年一熟到一年多熟兼而有之。
&&&& &(4)南方丘陵玉米区。该区的分布范围很广,包括广东、海南、福建、浙江、江西、台湾等省的全部,江苏、安徽的南部,广西、湖南、湖北的东部,是中国水稻的主产区,本区的气候条件更适合种植水稻,所以玉米面积较少,而且不够稳定。该地区历来实行多熟制,从一年两熟到三熟或四熟制,常年都可种植玉米。
&&&&& (5)西北灌溉玉米区。 西北灌溉玉米区包括新疆的全部,甘肃的河西走廊和宁夏的河套灌区。属大陆性干燥气候带,降水稀少,种植业完全依靠融化雪水或河流灌溉系统。随着农田灌溉面积的增加,自70 年代以来玉米面积逐渐扩大。本区无霜期一般为130-180 天,日照充足,本区种植业的特点是灌溉农业系统较发达。有些地方依靠融化雪水灌溉农田,水源可靠,因此农作物产量水平较高。该区主要是一年一熟春播玉米,也有少量的小麦、玉米套种。不论哪一种种植方式,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都很高。
&&& & (6)青藏高原玉米区  包括青海和西藏,是我国重要的牧区和林区,玉米是本区新兴的农作物之一,栽培历史很短,种植面积不大。每年四月开始,我国由北到南依次进入玉米种植期。受气候条件、种植方式、积温等因素影响,不同地区的玉米种植期、发育成熟期差别较大,主要表现为:北方地区玉米播种早,发育成熟期长;南方地区玉米播种晚,发育成熟期短。 综上可以看出,玉米在我国分布很广,南自北纬18度的海南岛,北至北纬53度的黑龙江省的黑河以北,东起台湾和沿海省份,西到新疆及青藏高原,都有一定面积。玉米在我国各地区的分布并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大致形成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斜长形玉米栽培带。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是山东、吉林、河北、黑龙江、辽宁、河南、四川七省。&
&&&&&& 3、中国玉米种植形式
&&&&&& 中国幅员辽阔,玉米种植形式多样。东北、华北北部有春玉米,黄淮海有夏玉米,长江流域有秋玉米,在海南及广西可以播种冬玉米,海南因而成为我国重要的南繁基地。但最重要的种植形式还是春、夏玉米。
&&&&& (1)春玉米: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全部玉米种植区。河北、陕西两省的北部、山西省大部和甘肃省的部分地区。西南诸省的高山地区及西北地区。其共同特点是由于纬度及海拔高度的原因,积温不足,难以实行多熟种植,以一年一熟春玉米为主。相对于夏播区,大部分春播区玉米生长期更长,单产水平也更高。
&&&&& (2)夏玉米:主要集中在黄淮海地区,包括河南全省、山东全省、河北省的中南部、陕西省中部、山西省南部、江苏省北部、安徽省北部,西南地区也有部分面积。主要由于积温的差异,夏玉米的种植形式也不相同。在黄淮海地区的北界,种植一年一熟春玉米热量有余,而一年两熟平作热量条件又显不足。因此,麦田套种玉米形式在河北石家庄以北及山西等地区比较常见。近年来,随着小麦联合收割机的普及,套种玉米因在小麦收割时易伤苗,小麦收后贴茬播种小麦,有取代套种玉米的趋势。&
&&&&&&(八) 我国玉米的进出口及关税政策
&&&&& &经过加入WTO的谈判,我国在在取消进口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的同时大幅度降低农产品进口关税,农产品平均关税水平由1999年的21.2%降低到2004年的17%。其中对美国关注的肉类、园艺产品和加工食品等86项农产品的关税,由现行30.8%的平均税率下调到14.5%。农产品进口关税水平降低,等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国外农产品进入我国市场的门槛,必然对国内农产品价格产生影响。在农产品出口补贴方面,我国承诺逐步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对农产品出口补贴是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
&&&&& &我国承诺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包括价格补贴、实物补贴以及发展中国家可以享有的对出口产品加工、仓储、运输的补贴。事实上,我国自1994年汇率并轨之后就宣布停止对出口进行补贴。近年来,由于国内大宗农产品过剩严重,才对玉米和棉花出口给予一定补贴。此项承诺使我国在农产品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失去了出口农产品的价格优势。 在玉米进口关税方面,我国实行玉米进口的关税配额制度。根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货物贸易减让表所承诺的配额量,确定实施进口关税配额管理农产品的年度市场准入数量。 关税配额量内进口的玉米适用关税配额税率,配额量外进口的玉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目前,我国对配额内的进口玉米征收1%的关税,配额外的征收68%的关税。在关税配额管理方面,规定了非国营贸易的份额;如果获得配额的贸易商未用完配额,则收回尚未用完的配额重新分配。玉米进口关税配额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商务部分配,每年9月在《国际商报》、《中国经济导报》以及商务部和发展改革委网站上公布每种农产品下一年度进口关税配额总量、关税配额申请条件及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确定的关税配额农产品税则号列和适用税率。&
&&&&&&(九) 转基因玉米和相关规定
&&&&&& 转基因生物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把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从而使其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发生转变。迄今,世界转基因生物已达120种左右,主要的4种转基因作物是玉米、棉花、大豆和油菜籽。近年来随着人类对植物形态学、玉米遗传学(基因工程)、细胞学的研究,玉米生产发展非常迅猛。在所有植物种类中,玉米是被人类研究得最充分的一种植物,高产杂交的培育,极大地促进了全球玉米生产的发展。
&&&&&& 资料显示,美国玉米增产总值的60%源于遗传改进即品种更新。 转基因生物问世以来,人们就转基因生物对健康和环境是否有负面影响一直持有疑虑。反对转基因生物的意见来自两方面:一是人们从环保出发,认为转基因生物可能会打破大自然的平衡。在尚未完全了解转基因生物对植物群、动物群和人类的潜在影响之前,应当暂停生产和营销。二是来自消费者组织。自欧洲发生疯牛病、二恶英等事件后,欧洲人对食品安全非常敏感。他们要求,消费者应有自由选择权利,转基因食品须有明确标识。欧洲委员会为此已作出相应决定,并在各成员国开始实施。联合国粮农组织也提出要防止生物技术风险。 日,中国国务院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农业部发布了与该条例相配套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和《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玉米、玉米油、玉米粉都属于首批标识的转基因生物。对违规者,县级以上政府有关部门可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产品和非法所得,并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造成安全事故的,销售者要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自日起,转基因农产品安全管理临时措施终止,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贸易的进口商凭《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进口)》和《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审查认可批准文件》到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办理报检手续。所有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都是有使用期限的,没有永久性安全证书,目前通过审查的转基因生物品种获得安全证书的有效时间为三到五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粘玉米批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