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传不肯大团圆写两个句子

仿照例句写句子.例:生命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仿照例句写句子.例:生命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照例句写句子.例:生命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命就是郑板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顽强不屈.生命就是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自强.
无微不至.骨肉至亲.爱屋及乌.和蔼可亲.亲深似海.体贴入微7675y5yyt753yt7t75y7t75ty5yttyt56t6y3tyy7r
生命就是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牺牲精神。生命就是李白“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高尚气节。
生命就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自得。生命就是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坚韧忠贞如何评价文天祥?
按投票排序
慷慨就义易,从容赴死难。上战场要喝壮行酒,一时英雄主义上来,生死置之度外了。这个不难,汪精卫还一时冲动刺杀摄政王呢。难的是给你足够的时间细思量细权衡。洪承畴被俘,也默写正气歌。皇太极说让他想想。然后洪写正气歌的字迹就越发凌乱,看到庄妃白花花的大腿就彻底想通了。忽必烈给他想想的时间不是天计而是年计。北京的文天祥祠我去过,就在段祺瑞执政府后面的胡同里,据说是关押文的地方。我在里面就想,大宋国灭了,继续抗争徒劳无功,死了毫无意义,活下来还有很多事可做,还有生活可享受。每年看着草木枯荣,看着绿叶新发,睹物思情,会不会有太多太多值得回味和留恋的?换我会怎么做?仔细想过,我做不到,估计99.999%的人都做不到。文丞相想了很多年。然后他留下一段话,从容赴死。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世间奇男子,堂堂伟丈夫。一个几经宦海的青年官僚,锦衣玉食,纸醉金迷,一如末日王朝的官员们。天祥性豪华,平生自奉甚厚,声伎满前。---《宋史·文天祥传》国乱岁凶,文相公毅然毁家纾难,募兵勤王,希望凭借自己的力量去拯救这个已经奄奄一息的国家。谈判被扣留,押解北上,竭尽全力逃走奔赴流亡小朝廷。此时连最傻的白痴都能知道,小朝廷已经无力回天。但是他依旧没有放弃,督军江西,终因寡不敌众被擒。最为不幸的,文天祥在崖山亲眼目睹小朝廷的崩塌,自己夙兴夜寐终究换不来一个大团圆的结局。按说此时君(宋恭帝)已降,国已灭,作为臣子已经无所效忠,即使投降也无可指责。对于文天祥,忽必烈有意延揽,甚至开出为相的高价,也体现了难得的耐心,三年多的时间各种招降手段,宰相,同殿旧臣,已经投降的南宋小皇帝,甚至忽必烈本人亲自出马;用文天祥妻子,女儿来威胁,文丞相始终没有屈服。“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文天祥衣带文孩提时,文天祥看见学宫中所祭祀的乡先生欧阳修、杨邦乂、胡铨的画像,谥号都为“忠”,即为高兴,羡慕不已,说:“如果不成为其中的一员,就不是真正的男子汉。”自为童子时,见学宫所祠乡先生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像,皆谥“忠”,即欣然慕之。曰:“没不俎豆其间,非夫也。”
---《宋史·文天祥传》用现代的话来说,这是一个始终不忘初心的人。至于评价的话,个人认为暂时还没有超过宋史的。论曰:自古志士,欲信大义于天下者,不以成败利钝动其心,君子命之曰“仁”,以其合天理之正,即人心之安尔。商之衰,周有代德,盟津之师不期而会者八百国。伯夷、叔齐以两男子欲扣马而止之,三尺童子知其不可。他日,孔子贤之,则曰:“求仁而得仁。”宋至德佑亡矣,文天祥往来兵间,初欲以口舌存之,事既无成,奉两孱王崎岖岭海,以图兴复,兵败身执。我世祖皇帝以天地有容之量,既壮其节,又惜其才,留之数年,如虎兕在柙,百计驯之,终不可得。观其从容伏质,就死如归,是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可不谓之“仁”哉。宋三百余年,取士之科,莫盛于进士,进士莫盛于伦魁。自天祥死,世之好为高论者,谓科目不足以得伟人,岂其然乎!
--《宋史·文天祥传》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宋史·文天祥传》暴力可以消灭肉体,但是永远也无法征服信念。在这场火与剑的厮杀中,历史证明,文丞相才是最终不折不扣的胜利者!--------------------------------------------------------------------------------------------------------------------------------------------附上个人最喜欢的文丞相诗两首。(广为人知的《过零丁洋》就不贴出来了)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是气所磅礴,凛然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嗟余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
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阴房鬼火,春院閟天黑。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
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
岂有他谬巧,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忧,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文天祥《正气歌》长平一坑四十万,秦人欢欣赵人怨。大风扬沙水不流,为楚者乐为汉愁。兵家胜负常不一,纷纷干戈何时毕。必有天吏将明威,不嗜杀人能一之。我生之初尚无疚,我生之后遭阳九。厥角稽首并二州,正气扫地山河羞。身为大臣义当死,城下师盟愧牛耳。间关归国洗日光,白麻重宣不敢当。出师三年劳且苦,只尺长安不得睹。非无虓虎士如林,一日不戈为人擒。楼船千艘下天角,两雄相遭争奋搏。古来何代无战争,未有锋蝟交沧溟。游兵日来复日往,相持一月为鹬蚌。南人志欲扶昆仑,北人气欲黄河吞。一朝天昏风雨恶,炮火雷飞箭星落。谁雌谁雄顷刻分,流尸漂血洋水浑。昨朝南船满崖海,今朝只有兹有船在。昨夜两边桴鼓鸣,今朝船船鼾睡声。北兵去家八千里,椎牛釃酒人人喜。惟有孤臣雨泪垂,冥冥不敢向人啼。六龙杳霭知何处,大海茫茫隔烟雾。我欲借剑斩佞臣,黄金横带为何人。---文天祥《二月六日海上大战国事不济孤臣天祥坐北舟中》此诗作于文天祥亲眼看见崖山海战宋军战败之后。能深深体会文相公的悲愤与绝望,读之掩卷落泪。
感谢邀请。第一,如果降元,文天祥不需要背负多少道义包袱,因为当时已经山河易姓,而且文天祥也一直都在抗元。第二,如果降元,文天祥应该仕途顺畅,因为蒙元高层对文天祥颇为重视。第三,文天祥死节之前却并不苛求兄弟同样死节。总而言之,文天祥是在可以不坚持的情况下选择坚持,这样的坚持是真正的坚持,难能可贵。
谢谢邀请,趁元旦放假,答一下。 立足于《宋史》的资料,给了文丞相很高的评价,而
的角度,应该是脱胎自修晓波《文天祥评传》里的立场,着眼点在于拿掉名教纲常这顶帽子后的文天祥“气节”的现代意义。他们说的都深合我心,敬二位。
基于以上,我说说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自己对这个人物的理解,聊作补充。公元1234年金王朝灭亡,1235年蒙古侵宋,破唐州、枣阳,蒙宋战争拉开序幕,1236年文天祥出生。这里插一句。宋代政治体制,从太宗开始到王安石变法时有了很大变更,虽在元祐时期有恢复,崇宁年间又大程度崩坏,南宋后期韩侂胄、史弥远做大,成了宰相专权时代。(两宋政治空间变化,平田茂树)文天祥就出生在这样一个时代,不同的是权相换为丁大全、贾似道之流。这时的南宋,风雨飘摇,外有强敌内有败政,几入膏肓。文天祥生于书香门第,受朱熹理学影响深刻,在他前期诗歌中,“三纲五常”“君臣父子”“忠君报国”等内容屡见不鲜。所以我认为文天祥有积极的入世思想,是个非常注重自身修养及道德实践之人,不管是他后来高中状元,还是起兵勤王,乃至不屈而死,都是在儒学价值观的激励下践行的。他读圣贤书,追求理想人格,可死不可降,将封建社会里的君子规范做到极致,可歌可泣。但即使这样,我还是认为,他没能脱离当时理学思想环境的束缚。他忠君,不止于忠君,宋恭帝降而天祥不降,宋王朝灭而丞相不灭,所以他忠的是国家社稷,因此必须将他与那些激于一时义气一死报君王的人分隔开来。但是文天祥忠的是天下吗?我不这么认为,毕竟囿于当时社会环境,他很难越过当代眼光行超俗迈流之事。前面已经说过,这个结论是把文天祥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来分析所得。当然,如果拿到现代来看,三纲五常早腐朽不堪,我们更该注重的确实是他与世长存历久弥新的浩然正气。文天祥仕途不顺,因得罪宠臣或被同僚排挤,致一贬再贬。他嫉恶如仇,为天立心为民立命,真儒生风范。而改变他命运的,还是德祐抗元。他的法天不息,毕生抱负,明知不可而为之的人格精神,都在彼时一一展现。1259年,忽必烈攻鄂州不下,蒙哥合州战死,恰逢蒙古内乱,于是引兵还。1270年,蒙古再攻襄阳,准备灭宋。1273年襄、樊失守,次年度宗病故,太后号召诸师勤王。“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勤王军因陈宜中阻挠,始终无法进京,文天祥被迫出任平江府。元丞相伯颜攻常州,常州失守被屠城。朝廷一心议和,文天祥却被阻在京畿之外,1276年,伯颜进军临安,宋朝廷献玉玺请降,宋恭帝削去帝号。德祐二年,文天祥带亲信入元营谈判,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希望其退兵。这时宋朝廷已降,而文天祥面无惧色,慷慨陈词,“吾南朝状元宰相,但欠一死报国,刀具鼎镬,非所惧也”。春秋时期常有以言退敌,以口舌存宗国的故事,文天祥天真至此。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复宋。这期间文天祥坚持不降,被监禁半月,后于镇江走脱。逃跑之前,杜浒问他如果死了有没有怨言,文天祥以手指心说,宁死不悔。逃亡之惊险,《指南录》中记载颇为详细。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彷徨死;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至通州,几以不纳死;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他抱着必死之心来求生,只要事尚可为,便不轻生,是他的责任心。这次逃亡可与他第二次入元营做个比较,那时他兵败被俘,亲眼目睹崖山之战20万宋军覆灭,陆秀夫赵昺投海,复国无望,只欠一死。只要一死就能全节,就能尽忠取义,而他为何宁愿受尽折辱,不投降也不自杀?非要等到忽必烈动手?这一点文天祥和忽必烈都明白,因为他求的是个成全。因为他所受的教育不允许。前面说过,文天祥的思想是入世,他注重的是孔孟先贤提倡的道德实践。“杀身慷慨犹易勉,取义从容未轻许”,他要的是死得其所,是道义成全,是一一垂丹青。文天祥在乎身后名,他的诗文中不止一次提到这点。人世谁不死,公死万千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要不朽的功名,这与名利之徒所要的虚名不一样,文天祥要的是对其反抗精神的承认,是他认可的最高自我实现,他要以身殉道。他要高呼,我尽力了,矢志不渝,未曾辜负孔孟教养。他这一生都在建立自己心中的理想人格,我也会纲常谋,有身不得顾。妻兮莫望夫,子兮莫望父。天长与地久,此恨极千古。来生业缘在,骨肉当如故。每次读这首诗,还是禁不住泪盈于眶。我们现代人跟古人想法的出入已经非常大了,三纲五常忠君报国,在我们体会不深,其中有一些甚至成了很可笑的四旧。但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我重复提到它),应该由衷尊重他们做出的选择。看待历史人物,应该具有一种同情心,要看当时的环境及原因。所有之前的制度与教养,都可能有其不完善的地方,应当看到里面人物对其所做的努力。中华民族,国祚绵长,历千百劫而不亡,该感谢他们。由此,文天祥的价值观,他的反抗精神,其对故国的守卫,不管可取之处有多少,都值得我们尊重。面对劝降,文天祥曾在囚途中绝食八日,以明死志。后来因过了吉州,在家乡殉节的志向未能实现,遂重复进食。他不愿不明不白死去,他是司马迁太史慈之类的人,在乎的是功名垂千古,为后世师表。张弘范劝忽必烈不杀他,也是这个原因,文天祥跟他们遇到过的汉人都不一样,他们怕成全了他。至元十九年,宋亡国三年后,忽必烈知劝降无望,终于决定杀文天祥。就义之时,文天祥作诗两首,后掷笔于地,言“吾事已毕,心无怍矣”,南拜而死。他死后,于他衣带间发现一篇绝笔书吾位居将相,不能救社稷,正天下,军败国辱,为囚虏,其当死久矣。顷被执以来,欲引决而无间,今天与之机,谨南向百拜而死。其赞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宋丞相文天祥绝笔。文天祥少时,见学宫所祠乡先生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像,皆谥“忠”,即欣然慕之。曰:“没不俎豆其间,非夫也。”求仁得仁,复有怨乎?丞相千古
文天祥、于谦,是我最钦佩的两个英雄,总是想下笔写,又总是觉得言语的无力。贴之前看到的一个答案,我觉得写得很好,在这个问题下也很适当。原答案地址协助满清入关的汉人是汉奸还是祖国统一的功臣,抵抗清军的明臣,是爱国英雄还是抗拒统一的罪人?南河,----------------------------------------------(一)如何定义背叛者---------------------------------------------前面的答案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不可脱离历史背景,不能以今绳古。这个可以多多地讨论,因为很多人总是在这点上出问题,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这个问题才是好的。历史背景,四个字很简单,但是理解到位却不容易。举个例子,春秋战国的各诸侯国,与当今世界的民族国家有何区别?为什么举这个例子,因为总有人拿日本与中国的关系去类比诸侯国的关系。其实,诸侯国都尊奉一个周天子,实行的是同源的政治体制和文化传统,这些都来自于三皇五帝文武周公的一脉相承,也就是说他们属于同一个文明体系,那就是早期的华夏文明。这个体系之外的,例如当时被称作犬戎的,又或者猃狁的,他们的位置与诸侯国明显不同,这些当时的蛮族,所对应的不是某一个诸侯国,而是整个华夏文明体系内的所有邦国与人民。在当时的华夏文明体系里,人们不仅尊奉同一个传统,有着相近的生活方式,还拥有密切的经济与人员往来,唯一的藩篱就是各自为政的诸侯政权。这些政权组织,其实就相当于如今的各个省市,即使各省都不再听从中央号令,但是我们全国范围内的人还是一体的,与外国人毕竟不同。你可以从这个省转到那个省,那么当时的人们就可以从这个诸侯国转到那个诸侯国。背叛了诸侯政权,背叛了他的君主,不过是背叛一家独夫而已,何尝背叛过整个华夏民族?所以,我们就知道,游走于各个诸侯国的人,没有什么现在意义上的汉奸,因为他们从来都没有做出背叛整个华夏民族背叛整个华夏文明的事情,他们所秉持的其实都是华夏一统的观念。这些人不仅有伍子胥,也有商鞅孙膑,有苏秦张仪,等等多得数不过来的人。这些才智之士正是积极谋求王道或者霸道能够实现华夏一统,而绝不肯死守某一个地方诸侯政权。不仅如此,我们中华文明的主要先哲如老子孔子孟子荀子等,其周游列国其实就是周游列省,以求实现各省政权重新集中于中央,消弭军阀战祸实现太平。最后,诸侯国各自为政的历史,被秦始皇结束,然后得到了统一加强。历史上,匈奴,鲜卑,突厥,蒙古,满族,等等之类,这些就是属于中华文明体系之外的民族和国家,当它们与中华对立时,才会存在是否背叛民族与文明的问题。其中匈奴突厥等等被中国赶走或者消灭了,鲜卑之类的则是主动消融于中国,蒙古和满族则是被动消融于中国。另外一个是日本,它失败了。历史上,这些都不属于中华文明,与我们完全相异,是我们中华文明的对手。在我们与不属于中华文明体系的外族对立之时,选择损害我们民族和文明的利益从而加重我们的灾难程度的人,就是背叛者。这个概念有三个要点,一是外族,二是“之时”,三是损害。前面很多人一直都在强调的就是,第二个因素,一定要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考虑当时的对立是不是外族对立,而不能站在如今的角度消解当时的外族对立概念。得出这个结论,我们就十分容易去衡量历史上某人到底算不算背叛者。举例,项羽刘邦,项羽抗拒汉朝的统一,但这仅仅是华夏民族内部的政权争夺战,所以项羽不是汉奸,同时假如项羽成功了,刘邦也不会是汉奸。举例,放清兵入关的吴三桂,帮助一个与当时的中华文明几乎没有共同点的外族征服中国,是一个背叛者。有一个与上面提出的原则不兼容的选择标准:是否抗拒统一。这是一个具有强大欺骗性的误区。根据前面举到项羽刘邦的例子,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失败者都会被胜利者说成是抗拒统一,这与是不是外族没有关系。我们不能因为外族意欲实行的是统一,就取消它与中华文明的对立,就给抗拒外族侵略的民族英雄扣上反对统一的帽子。为啥?因为,我们可以倒过来说。反抗外族统一的人,试图打败外族的侵略进而统一中国进而统一外族,这也是一种事实。想一想,岳飞难道不是试图领导宋兵收复中原统一中国?文天祥难道不是试图领导赵宋政权实现逆转统一中国?交战双方,既然都是意欲统一中国意欲独自主导这片土地,那他们就是平等的对手,既然都是一样的,那就只有成败,没有对错。只不过岳飞和文天祥失败了,金兵和元兵成功了,我们绝对不能说是岳飞和文天祥抗拒统一;同样,假设金兵和元兵失败了,我们也不至于说他们是抗拒“祖国”统一。所以说,没有什么抗拒统一,只有失败的统一。那有没有成功的岳飞和文天祥呢?自然是有的。春秋的管仲,战国的李牧,汉朝的霍去病,汉末的曹操,东晋的谢安,唐朝的郭子仪,宋朝的范仲淹,明朝的于谦……没错,这些就是成功了的岳飞和文天祥。无论成与败,他们的出发点,他们的目的,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无愧于民族英雄的称号。搞清楚了这一点,就不会再陷入所谓的“抗拒祖国统一”的误区了。还有一个投降与背叛的区别。投降与背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投降未必是背叛,背叛也未必是投降,只不过投降就直接等于背叛的情况比较多而已。投降是表面的行为选择,背叛是内在的精神选择。举例,身在敌营心在汉,这是明面采取投降的妥协行为,实质却并不是背叛,不但不是背叛,反而还可以是忠义的一种体现。举例,割让燕云十六州的石敬瑭,这次割让只是一种出卖利益换取支持的交易而不是投降,但是这个交易损害了华夏民族整体的长远的利益,那么石敬瑭就是一个背叛者。正是因为投降与背叛,有着区别,又有着交集,所以,历史上有些人到底是不是背叛就比较难以判定。而且,还恰恰就是有人利用这一难以判定的问题,蒙蔽大众攫取利益。有些所谓的“曲线救国”正是这种把戏,对这类宣称,我们都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同样,也有不少人投降后,做的都是利用投降后获得的身份和权力,努力减少杀伤努力照应自己民族的事情。这些本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放弃自己的名誉换取对本民族的实际好处的人,也不是没有。但是即使有,也很难让人们了解到,因为这些都是在当时的条件下不能明说的,苦只能自己吞,有没有好处让历史来判断。综上,分析投降与背叛的区别,进一步明确了我们对背叛的定义。现在再来着重说一下蒙古和满清的问题。蒙古和满族,以外族的身份,征服了当时的中国。但是他们本身却被消融了,他们的后代,相当多的都变成了和汉人无甚区别的人,他们的文明消融于中华文明之中。虽然如此,他们并不具有优惠的历史话语权,因为这东西真不是想有就能有想给就能给的,这就是成王败寇的奖励,是人多的权力,这就是残酷的历史与真相。你看,早已消失的匈奴鲜卑突厥契丹等民族,没有什么人会为它们惋惜和声张权利,输了就是输了。留下子孙的蒙古和满族,失去了自己的文明,想为自己的祖宗声张权利也已没有了资格,一时的政权胜利没能保证文明的胜利,到头来还是输了。我们明白这些,就不会因为对当今的民族遗留成分存有顾忌,就否定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就为历史上的汉奸翻案。时间的推移,就是遗留的输者进一步的输,挡都挡不住救也救不了的输。有些顾忌,有些政治正确,大家都是心照不宣而已,时间站在哪一边,权力就在哪一边,这是比一时的成王败寇还要残忍的真相。另外,对于历史上的那些外来者而言,他们也有背叛自己民族的,同样也会被称作背叛者,只不过现在的人们了解比较少而已。最后,我们应该尊重我们曾经的对手,我们与他们都有各自的背叛者,唯一的区别是我们活下来了,而且我们仍然还是我们。-----------------------------------------------(二)不与外族合作的原因-----------------------------------------------上面说到我们如何定义背叛。现在,我要说说那些不与外族合作的历史人物作出如此选择的原因。上面说过,交战双方是对等的“人格”,得胜与统一是相同的意愿,这是一种竞争。所以,我非常乐意引入博弈论那著名的囚徒困境,其最佳策略被证明是一报还一报。这些名词我就不解释了。假如交战双方势均力敌,例如宋朝和金朝。他们到底谁能得胜,谁能主导中国,我想这绝对是大家最乐意搬板凳嗑瓜子擦亮双眼盯着屏幕看的好戏。如果想达到一种均衡,那就需要采取合作的态度,囚徒双方的利益都是相对的最大化。事实上,这段历史真的就是一种均衡。南宋与金的对峙,就是谁也没有力量一鼓作气地灭了对方,既然如此,双方采取议和。如果哪一方非要打破均衡,那么对另一方而言,最佳的策略就是一报还一报。你打我一下,我必定要还你一下,你不让我赢,我也不会让你赢,不然不能保证我在整个博弈中的利益。如果一方采取进攻,另一方不还,或者不但不还还主动投降,那均衡就迅速打破,结果迅速得出。不使用一报还一报的一方就立刻死得很惨。也就是说不抵抗一定输到底。最终我们看到南宋和金,在来来回回无数次的一报还一报中,终于达到了均衡,实现了议和。显然囚徒困境只是一个理想的模型。历史中的双方,未必就是力量均衡,其中一方可能使不出一报还一报的手段,或者说使得出但效果折扣。这就是文天祥的遭遇。那怎么办呢?难道在蒙古铁骑给你一报的时候,你把脖子一伸迎上去受死?毫无疑问这样不抵抗甚至主动投降,会立刻将本来就不平衡不理想的博弈决出胜负,一句话,死得更惨。以此推论分析,如果大家全都是立刻投降没有一点反抗,越是这样,越是输得快输得彻底。这样会输到中华民族亡国灭种,因为你不抵抗嘛,人家自然一杀到底;或者不杀光你,但是把你全都改造成了蒙古文化下的人,这还是中华文明的一输到底。文天祥选择一报还一报,坚决不投降,即便他的一报力量很弱。正是这永不停歇的微弱的一报还一报,让另一方明白,人是杀不绝的,仗是打不完的,一味的进攻只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最终可能只剩下50%的利益。正是这宁死不降,让另一方明白,在某种程度上,妥协与合作能够达到一种有利的倾斜均衡,反而会让他占有90%利益。换句话说,正是有了文天祥等人的抵抗,才有了那些投降派的生存空间,恰恰是抵抗派的努力,让投降派享受了那剩下的10%的利益。很吊诡吧。这个均衡是倾斜的,所以强势一方有最大的概率导致暴胀后自我耗竭,这就给了另一方翻盘复活的机会。为了加深这个理解,我们再回到上一段中的假设,假设所有人都不抵抗,大家都迅速投降,那这就变成了蒙古占有100%的利益,全民投降派占有的还是0%。同时,如果你去合作,你等于帮助蒙古延缓它暴胀后的自我耗竭,等于推迟自己的复活。这也解释了投降满清的比投降蒙元得多,那满清就更容易维持利益延缓耗竭。(所以我对那些给满族统治者出剃发易服等等阴损之招的背叛者抱有最大的批判,正是这些人的努力配合,让满清做到了比蒙元还厉害十倍的伤害,严重推迟了中华文明复活的时机)。这就是真相。想一想,面对蒙古铁骑,是不是有一些全民投降的民族呢?有的,请自翻史书,请问你今天还找得到他们吗?他们因为全民投降,他们的文明最终占有0%的利益,而且相当于全力延缓蒙古的暴胀耗竭,推迟自己的复活,结果就是自己再也复活不了只能消失在历史之中。所以,我今天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告诉那些试图嘲笑和否定文天祥史可法等人物的人,你们和当时的投降派一样,享受着抵抗派的努力所带来的红利,是抵抗派们给整个民族争取了那么微小但是足以续命和复活的话语权。投降派们,醒醒吧,征服者善待你们,不会是因为你投降你愿意做奴隶,而是因为有人不投降才显得出你有投降的价值。即便你全民投降,保得了奴隶的生命,但你保不了自己的文明,你会被改造和同化,除非你反抗。现在,我们来看文天祥的那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大多数人都读得出这句诗中不惧死亡慷慨赴义的精神,但我说这只是表面的人生意气。还有人说,这句诗道出了文天祥宁死不降的原因,那就是他希望死得有意义希望死后青史留名,但我说这是表面的功利之心。那什么才是内在的玄机呢?我告诉大家,玄机在于“汗青”二字之内。汗青是什么?汗青代指的就是史书,就是历史评价。大家想一想,如果文天祥死后,中华文明从此消亡,世界上的汗青是谁的汗青?是征服者的汗青,那么请问,征服者的史书会去高度评价一个阻碍征服的异族人吗?如果你消亡了,别说你曾经的阻碍会被批判,就是你曾经的成就也会被抹去。所以,对于文天祥而言,期待一个异族的史书来高度评价自己,来证明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正确的,无异于天方夜谭,还不如投降之后做个经世安邦的宰相来名声来得快。连桓温都说过,做不到流芳百世就宁愿遗臭万年,如果文天祥为的只是青史留名的功利,那他拥有太多的办法了,唯独不会选择慷慨赴义。但事实是他依然选择留取丹心,他依然期待将来的史书能够肯定他所有执着的意义给予他应有的评价。那么我们就知道,他所期待的这样的史书只能是自己民族与文明的史书,那个汗青一定是中华文明的汗青;那么我们就知道,他所期待的就是民族与文明的复活,就是阻止征服者成功等待征服者衰落促进征服者崩溃之后的自己的复活。文天祥拥有的正是这样的期望,才会选择慷慨赴义,这就是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玄机,这就是宁死不降的真谛。是的,所有的原因与目的,都是为了自己文明的存活,哪怕是历尽劫难的复活。想一想,如果你处于忽必烈的位置,你去劝降文天祥遭到了失败,你会怎么想?你只能感叹,这艰苦卓绝的文明竟然培养出了宁死不降的精神,你身为天下的征服者,竟然征服不了这种精神,这是何等的挫败。你回到宫中深思熟虑,只能选择忍痛处死具有经世济民之才的宰相,只能选择与这种文明进行一定程度的妥协,来保证帝国利益的最大化。然后就是你深深的无奈,无奈自己尚武好战的蒙古文明却远远没有培育出这种执着与复活的精神,恐惧一旦帝国崩溃,蒙古却没有自己的文天祥来维持蒙古文明,所以你选择了藏传佛教来加强蒙古的凝聚力。但是你的担忧终于出现了,混乱不堪的皇位争夺,民不聊生的社会激愤,元帝国终究要分崩离析,而且分崩离析之后再也没有复活的力量,不但没有复活的力量,连帝国的影响力都像风吹云散一样一片不留好似元帝国从来不曾改变过中华文明。想想吧,这是多么令人深思的事情。明白了这些,我们才会明白抵抗的价值到底在哪里。文天祥是稀有的。一个人,总是会有私心,谁也不是生下来就是圣贤,选择投降获取自己人生的功利,原本也情有可原。便是在这里说得滔滔不绝的我,我也得承认,我存在屈服于严刑拷打屈服于威逼利诱的可能。但是我告诫自己,能反抗一分便是一分,努力克己而已。所有的希望都是,大家戮力同心维护中华文明的存活。历史让我们告诉那些选择背叛的,背叛也需要保持一颗羞耻惭愧之心,你可以背叛,但是请你承认你的背叛请你不要否定别人的崇高。你不能硬性抵抗,你是否可以软性抵抗,你不能软性抵抗,你是否可以不妥协,你不得不妥协,你是否可以不合作,你不得不合作,你是否可以利用合作的身份尽量减少伤害……只要你还不至于无耻,历史会原谅你的一己之私,这就是历史最大的宽容。让我们再一次感叹堕落的容易,感叹崇高的艰难吧。所以我说,那些看起来注定失败的抵抗,为中华文明争取了避免一输到底的砝码,争取了未死者隐忍的权利,争取了后来者复活的机会。感谢这些身处绝境而不言弃的英雄吧,感谢这些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义士吧,是他们让我们有了死后还能复活的希望。放眼全球几千年历史,哪一个民族没有扶摇直上的时代,哪一个民族没有引以为傲的强者,这都不稀奇。但是有哪一个民族,能在自己衰弱的时候,培养出自己的岳飞培养出自己的文天祥?有哪一个民族在自己走投无路的时候,培养出宁肯跳海殉国的宰相陆秀夫和追随的万民?有那一个民族在自己被异族征服的时候,培养出绝不出仕而宁肯隐居著述寻求革新思想的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请记住文天祥的一句话,【时穷节乃见】,只有衰落的时候,才看得出谁才能熬过山穷水尽,才能看得出谁才是真正的强大。有些民族,他们可能一时刚强无双,但是他们不能在最弱的时候为自己续命。他们的文明,培养不出时穷节乃见的仁人志士,所以,他们输了一次就输了全部,他们死了一次就死了永远。只有我们,输了还能再赢,死了还能复活。难道我们不该为这样坚韧不拔的文明而自豪吗?难道我们不应该维护和弘扬这样生生不息的文明吗?明白了上面的道理,我想,大家就会明白,孔子为什么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这不是为了一时的得失成败,这是为了将来。相比于军事和政权,我们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最为重要的地位。它的生死存亡,就是我们整个中华文明的生死存亡。是孔子这样的大哲,为这文明注入了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注入了死后依然能够复活的力量。这文明经历了秦火之后的复活,经历了数次异族入侵之后的复活,而今又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面临脱胎换骨之更新,早已命若悬丝。但是我相信,在一贯对外扩张到自我耗竭的西方文明在地球已无处扩张只能自我耗竭之时,我们中华文明会再次复活,获得新生。是的,别人会自我耗竭,我们不会;别人会死,我们会复活。---------------------------------------------(三)5月29日之后的补充更新---------------------------------------------上面两章成文于27日。这两天我一直隐隐觉得少了点什么,今天就再增加一些补充说明和更新。其实上面两章,有几个未能解决或者说未能阐释的地方,是两章的弱点,一直没有人来提。详论已是奢望,现在只是把这几个问题列出个概要,这些概要几乎相当于全是论点没有论据(其实前两章也存在这种特点),若条分缕析作文章,恐怕一辈子也干不完。列出来,算是以资启发。其一,举到的周朝分封的例子没有得到详细的分析,也没有谈及秦统一的问题。所谓封建其实更适合指商周的这种分封制度,而不是秦以后的中央集权制度,这是中国史学名词错位的一个公案。分封制度下的国,与现在意义下的国,是两个概念,不能因为用了同一个字就混淆了两者。至于从文字差异及方言差异等处将分封国定义为如今概念的独立民族国家,其不恰当之处就不必多说了。我提到的这种分封制度所代表的同源传统,就是秦统一的基础。这种同源,往古了说,肯定是要上溯到三皇五帝,不必在这里大加溯源。我想着重提一提的是“九州禹迹”这个问题。大禹在治水过程中遍历四方,成功以后丈量土地分封诸侯,将天下分为九州,这才完全建立起了中国的概念,尽管当时没有中国的称谓。夏商周三代与秦的统一,均构筑于九州禹迹之上,所以才有“百郡秦并”的说法。秦始皇自认功高三皇五帝,而集取皇与帝二字成为皇帝,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传统是如何继承与发展的。这与亚历山大帝国这种征服异质文明而建立起的帝国统一,有着根本不同。另外就是秦始皇所实现的统一,其实是站在了其他几国的巨人肩膀之上的成就,六国早已各自统一了多数诸侯国,齐楚等国也都有一统的意愿和一定程度的实力。其二,屈原这位理想主义大人物,是很多领域都绕不过去的,谈论忠贞与背叛自然也不能不涉及。近代以来,屈原被作为典型,抬到爱国主义的神位上,我认为这更多的是一种应激救亡的手段。而当今出于某些考量,一直没有退去屈原的爱国主义高帽,就像没有退去鲁迅后两个高帽一样。我认为,理想主义这四个字才更适合评价屈原。在文学上,楚辞的理想主义与诗经的现实主义同占半壁,足见地位之高影响之大;在政治上,屈原同样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幻想着自己能够在楚国施展才华实行理想中的政治从而解决战国纷争。如果有人认为屈原投江等同于文天祥赴死,那就是陷入了误区;又或者认为屈原因为楚家政权覆灭而宁死不降,那就更是误区了,因为楚国在屈原死后几十年才为秦所灭,屈原殉的是理想,而不是后世统治者推崇死君的愚忠。请读《离骚》第一句,“帝高阳之苗裔兮”,屈原将自己定位为高阳的后裔,高阳就是五帝之一的颛顼,黄帝之孙。屈原和秦始皇一样,都认为自己属于华夏正统,不存在认为秦国为蒙古那样的异族的问题。不仅如此,从屈原“连齐抗秦”的主张来看,屈原其实认同诸侯国的同源,屈原与秦之争,就像项羽刘邦一样,其实是一个体系之内的竞争。屈原的矛盾,其实是理想主义与腐朽的楚国贵族的矛盾,对楚国权贵有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失落感,是美政与尧舜之道的失落,是小人陷害怀才不遇的失落。请读《离骚》最后几句:“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这几句话,道出了屈原的理想就是一展才华实行美政。而他的其他楚辞作品,还都透露着哀民生之多艰的理想情怀,以至于后人将屈原作为孔子仁政的继承者。如果探究他投江自尽的原因,我认为这两句名言已经写出了一切:“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其三,元与清的区别,满族的汉化问题。清是第二次少族征服全部中国的情况,它专门借鉴了元失败的教训,采取了更加有效的手段。元统治者上层,主动拒绝汉化的声音占据主流,将全国分为四等人种,将汉文化和汉族知识分子打压到最底层,知识分子臭老九的外号就是那时产生的。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种族压制,其实和印度几千年来的种姓制度有着相同之处,所幸的是它随着元的崩溃而消失了。元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自己民族成了半消融,好歹还保留了文字和宗教,部分后代没有完全汉化。但这也正是元成为过客的原因,清则吸取教训,从过客变为半个主人,因为满族几乎完全汉化了。清入关,至少名义上是打着为明朝皇帝报仇的旗号的,整个满族从准备入关开始就确定了主动汉化的方针。是李自成的农民起义推翻了明王朝,因为他对地主阶级和知识阶级的残酷,导致后者中的很多主动归降了宣称延续明朝国祚的清。李自成的失败有那种没有从革命转变为执政的因素。清,就顺势拉拢吸纳了一大批被清算的汉人,超越了元的纯粹武力。这里,我要提一提雍正,雍正这个人热衷于辩白自己皇位的合法,热衷于消除汉人排满反清的动机,热衷于雷厉风行的改革。结果,雍正皇帝自己竟然写出了一本叫做大义觉迷录的书,宣称满人是黄帝在关外的后裔,以主动汉化和实行汉文化意义下的仁政来消弭满汉区别解决民族问题。这简直是闻所未闻的事情,这是历代入侵的少族包括历代清朝先帝都不敢说不愿意说的东西。由此可见清上层统治者对满汉一家的执着,对自己帝统的辩护。有趣的是雍正之子乾隆帝一上台就禁绝了父亲的这本书,历来学人对此分析说是乾隆恐怕书中披露了过多的皇家秘闻不利稳定,就是雍正为夺位辩护的那些内容。但是除了子禁父书这一点违逆,乾隆一生几乎全是雍正的继承和追随,他以实际行动实践了雍正帝所有的理想,做成了一个几乎彻底汉化的君主,维持了帝国的中兴,而且还培养了一个完全是儒家概念的嘉庆皇帝。最终满族几乎完全汉化,失去自己的语言和文明,但做到了比元更为高明的统治。成与败与,后人纷说。其四,日本学习西方成为先进者的特殊之处。历史上,日本是一个学习中华文明的独特文明,在近代转而学习西方,努力脱亚入欧,以先进的西方身份,对中国进行了侵略,是西方列强入侵中最严重的一环。在近现代这段时间,中华文明作为落后者的身份被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丧失了曾经面对少族入侵时的文明优势,体验到了比以往深重十倍的绝望和痛苦。人类文明的现代化,使得依靠原始武力的蛮族再也不可能对文明社会产生较大威胁,罗马帝国和中国曾遇到的问题一去不复返,游牧民族的命运走到了历史尽头。这个时候,弱肉强食的先进压迫落后,成为世界的主要变化,只不过如今达到了同归于尽的核平衡,使得人们不得不寻求另外的出路。而公众权利的觉醒,使得少族统治大族成为不可能,全球化则进一步消弭国界和民族的区别,全球的未来还正在创造。另外,就前两章的内容进行一点说明。①我在前两章行文之中,的确过多地使用了具有感情色彩的手法,使得全文多了一点演讲的味道,少了一点论文的味道。 我不仅希望能给出答,更希望把我作答的思考过程呈现出来,这就是那些感情色彩的来源。如果要作论文,自当挤压取舍。②我采取的是自己民族的角度与立场,否则全文就不会存在上面谈到的感情色彩。绝对客观的上帝,以万物为刍狗,描述历史应该向这个方向努力;相对客观的人,以自己民族和文明为出发点,评价历史总是围绕着自己的利益。③当年没有近代才兴起的民族概念,文天祥不会想到所谓的“伟大的民族复兴”,他的认知就是属于孟子所说的“以夏变夷”的天下观念,他想的是天下人不能倒退为蒙古那样的野蛮。他所理解的复活,就是野蛮建立起来的政权终究会崩溃,天下还可以恢复为原来的天下,这种朴素的期待全都写在他的文章诗词里,不必苛求他表述得如何像今天这样精确到位。④元清的影响是分层面的,要区别开文明和国家的不同。中华文明这四个字是一种文化体系和生活方式,虽然根植于中华大地,但是也具有超越领土的意识形态层面的含义,甚至于在火星上再造一个中华还依然能够拥有。对于这种东西而言,元朝政权的确只是过客,我说他风吹云散正是这个意思,清朝还算有点影响。对于中国这个实体国家和政权,元清当然有很大的影响,这个问题不是本题所谈。另外,就是我跟“天朝”不同,如果有人问我怎么看领土,我会给出一个不同于“自古以来”的答案。最后,讲一个前几天看到的笑话作结吧。一人问重物与轻物哪个下落快。另一人就说,这要先分清重量与质量两个概念的区别,再考虑物体密度和外形,再从流体力学的角度考虑空气阻力,再建立运动方程……问者暴怒道,你啰嗦这么多干嘛,就一个字,快还是慢?我就差不多相当于那个啰啰嗦嗦的回答者,惟望这么多啰嗦能给阅读者一点有益的参考。
早上看到这个题目时,我便邀请了
,好像还没来回答,我还贴到了,结果引起了大家的争吵。文天祥怎么看,或者说这个形象怎么看,我在这个回答下的一些想法和里头是相承的,这里再扯一点,可能有误,欢迎大家指出,毕竟对宋史的熟悉度很低,但对文天祥一直以来颇有兴趣。看看文天祥的地位吧,可以说历史上官方对文天祥的赞誉一直没有停息,甚至在元朝都有塑像和牌位奉入学宫,上面 同学也引用了《宋史》,我就直接拿过来了:自古志士,欲信大义于天下者,不以成败利钝动其心,君子命之曰“仁”,以其合天理之正,即人心之安尔。商之衰,周有代德,盟津之师不期而会者八百国。伯夷、叔齐以两男子欲扣马而止之,三尺童子知其不可。他日,孔子贤之,则曰:“求仁而得仁。”宋至德佑亡矣,文天祥往来兵间,初欲以口舌存之,事既无成,奉两孱王崎岖岭海,以图兴复,兵败身执。我世祖皇帝以天地有容之量,既壮其节,又惜其才,留之数年,如虎兕在柙,百计驯之,终不可得。观其从容伏质,就死如归,是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可不谓之“仁”哉。宋三百余年,取士之科,莫盛于进士,进士莫盛于伦魁。自天祥死,世之好为高论者,谓科目不足以得伟人,岂其然乎!于是乎到了明清,对文天祥的赞誉更是越来越高,这一点我们不难想象,但是啊——但是甚至在五四时代,在那个高呼“打倒孔家店”的年代,孔子被打倒了,文天祥依旧挺立着;再后来的文革时候,文天祥也没有被打倒,但是这里需要考虑一下特殊情况(当然,文天祥的祠堂还是被破坏的)。几百年啦,文天祥的历史地位一直没能撼动,“民族英雄”、“爱国主义者”等等标签一直在他的身上,我们提起文天祥,总是想到他的《正气歌》,总是想到他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可是,为什么呢?文天祥的地位如此牢固,如果光鲜,原因是什么呢?是纲常名教吗?不不不,不是的,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看的是文天祥精神的实质:气节。是的,气节,浩然正气,他的一首《正气歌》把孟子的“浩然正气”做了充分的发挥,这是植于我们民族的精神。南宋时候的社会特点有两个,一是民族矛盾激化,二是理学发展完善。所以文天祥的思想一方面受到了先秦儒家对人生和伦理的理想的熏陶,另一方面又是这个时代的产物。这里不应该一味去指责理学禁锢思想什么的,范文澜先生在《经学讲演录》里也说了:宋学讲气节,国亡殉国,不投降外国,这是值得肯定的。上面这句话出自抗日战争时期,但是在现在,我们依旧需要浩然正气,但是把气节往深处讨论,那就涉及到了道德的问题了,这正是我一开始说的那贴里头对文天祥的不同看法的原因。过去的统治阶级们宣扬文天祥,其实是着眼于纲常名教,我在里也提到了一些,祭祀文天祥,是为了名教,而名教的核心是纲常,纲常的核心是忠君,所以过去文天祥越来越高的地位就不难理解了。可是,文天祥的思想里头,真的就只是忠君吗?这里就要提到最一开始说到的海瑞了,五十年代冯友兰先生和吴晗先生曾经就道德继承的问题讨论过,虽然在文革中这成为一个禁区,但八十年代时李泽厚先生又提出了:尽管在不同社会、时代、阶级的道德要求伦理内容各不相同,甚至彼此对立,但它们建立在人类的意志结构和主体能力这件事本身上,却有其共同的要求、性质和历史局限性、传递性。什么意思?我们需要把文天祥的精神从理学中抽离出来,看到它最本质的东西。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文天祥是个理想主义者,如果没有外敌入侵,他很有可能就成为一个失意潦倒的官员就此度过余生,但是蒙古人来了,改变了中国命运,也改变了文天祥的命运——国难当头,他没有退缩,写下千古名篇,奋起抗争;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用实际行动去对抗,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在面对蒙古人的压迫,真正做到了以一人敌一国,成为一个被征服民族不屈的象征,成为一个民族的灵魂,并因此影响了四百年后的人们。虽然文天祥没有著书立说,也没有真正在军事上打败蒙古人,但是文天祥卷起了历史的波涛,他不是提出观点的思想家,却是给我们民族注入楷模一般丰富内容的思想家,对我们的民族精神的塑造有着不亚于孔子、孟子的影响。虽然我在里给出了儒家不会复兴的结论,但是文天祥的精神,却已经成为了民族的脊梁。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阴房阗鬼火,春院閟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疠自辟易。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存,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最后贴一篇文章吧,。
脊梁中华民族的脊梁中国凭啥几千年延绵不倒就是这股浩然正气几千年的历史里,有权谋有猥亵有软骨有谄媚但是,总有这股浩气长存快哉快哉
不知不可为而为之,愚者。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勇者。之前在读《指南录》的时候,其实不太理解,认为文天祥这样的是愚忠。国家既破,那么首要任务不是保住自身吗?后来,了解了的越来越多,知道了方孝孺写燕贼篡位,知道了于谦镇守国门,知道了黄道周,史可法。然后才知道,世界上其实真的有一样东西存在。这样东西叫义,也叫气节。因为这样一个其实虚无缥缈的东西,无数人付出了生命。而我们民族,虽然屡经挫折,几次都要到亡国的边缘,却都屹立不倒,我想这是最大的原因。最后用《五人墓碑记》最后一段话来结尾: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
反正在知道他从容就义前 面南而拜后,我很震撼。以至于后来有次想家乡了,我也面南而拜,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我拜之前是有一些好奇或者游戏的心态在里面的,但是拜下去的那一刹那,眼泪就出来了。我做的事情只能感动我自己,而文天祥,他感动了后来人。
文天祥用持续性的行动回答了什么是节操的问题。言出必行,知行合一。大厦将倾之时,尤其见珍贵。秩序的最终供应商,就是文天祥和岳飞这样的人。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我的老家在广东潮汕,附近有宋元古战场,这里的百姓敬仰文天祥的气节,附近村里都建了文天祥及将士的衣冠冢,每年轮流祭祀,十年轮到一次,非常隆重,从明朝至今,除了文革中断了几年,一直流传。
每当想起文天祥,就觉得书生并非百无一用,天祥书生,可天祥乃世间奇男子。元朝南下灭宋时,天祥散尽家财,起兵勤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为的不过是保华夏衣冠正朔。当时形势已经不只是亡国,更有可能亡天下,天祥以一书生领兵抗元,几次深陷死地,及至五坡岭被俘,坐看崖山一役大宋好男儿尽忠殉国,大好河山沉沦蛮夷之手,其内心之痛,岂可言表!及至被押赴大都,忽必烈想招降天祥,软硬兼施,百般逼压,把他的妻子和两个女儿都发配宫中为奴,可文天祥就是一句话,“愿赐之一死”!到后来忽必烈看招降无望,下诏处死文天祥。《宋史》中是这样描写他的最后结局的: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他到死也不忘拜一拜他为之一生守护的故土和王朝。读的历史多了,见惯了慷慨悲歌的英雄猛士、麻木了王朝兴衰的百姓苦楚,可是每读史至此时,却不能不感慨落泪,泱泱中华,几千年来,之所以文明薪火不断,正是有赖于天祥这样的大丈夫。为人须为人中雄,天祥不是人中雄,又有谁是!
坚持自己,毁灭自己。
我觉得正气歌应该入教科书的,可惜进的是过零丁洋。正气歌文辞未必极佳,但论感染力真是诗歌中罕有的。(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文天祥 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阴房阗鬼火,春院闭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疠自辟易。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某人笔下的文天祥,明粉最熟的版本之一了,所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此时的文天祥已经在元的监狱里待了很久,他是在南宋最危急的时刻起兵的,组织义兵抗元,战败后被俘。 这样一个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人,正是元朝统治者们理想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支持着他去做这样一件根本没有可能达成的事呢? 于是,从投降的宋朝丞相到皇帝,再到元朝的丞相、皇帝,个个都来劝降,但他们得到的回答都是一样的。 绝不投降! 在一次又一次的交锋中,蒙古贵族们认识到,这个人心中有一样东西在支持着他。 这样东西叫做道义! 道义是个什么玩意儿? 看不见也摸不着,但蒙古贵族们还是把握住了一点,那就是只要降伏了这个人,就能树立一个典型,道义是可以被打败的。 于是他们换着法子折磨文天祥,从舒适的暖房到臭气熏天的黑牢,从软到硬,无所不用。 但文天祥软硬不吃。 文天祥在艰苦的环境下,坚持了自己的信念,写下了千古名篇——《正气歌》。 其中有两句话,是他内心的写照: 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 一个人的气节和尊严,正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体现出来的。 蒙古贵族们没有办法了,只好让忽必烈出场。 忽必烈是一个接受过长时间汉化教育的人,他深知,杀掉文天祥很简单,但要征服他心中的信念是困难的。 他以一种近乎哀求的语气,对文天祥说,你是真正的人才,留在我这里做个宰相吧。 文天祥拒绝了他! 忽必烈反复劝说,都没有效果,他实在无法了,只好对文天祥说:你想干什么,自己说吧。 文天祥昂头说道:只求一死! 好好的活着不好吗,为什么一定要死呢,那个道义就那么重要? 他佩服这个人,但也不理解他。 成全了你吧! 1283年,文天祥被押往大都的刑场,他到达刑场时,周围围着无数百姓,他们将看着这个英勇不屈的人被处死。 文天祥提出了他人生的最后一个问题,南是哪个方向,立刻有百姓指给了他。 他向南方跪拜行礼,然后坐下,从容不迫的对行刑的人说: 我的事结束了。 这一天,文天祥是真正的胜利者! 他以自己的勇气和决心告诉了所有的人,在这场以个人对抗一个国家的战争中,他才是不折不扣的胜利者! 他至死也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 元朝的统治者们最终还是没有找到答案。 其实答案就藏在文天祥的衣带诏中,这也是他的遗书。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此诚为光照日月、气壮山河的绝唱! 文天祥的行为告诉了所有的人,肉体可以被征服,但道义是不会被征服的。 这种道义,不但属于每一个人,也属于他们的国家,民族。 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当年看到这一段热血沸腾的人们,你们有多久没这样了?
忽必烈看了文天祥的正气歌道:“好人,好诗,该杀。”
我做不到也……
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即倒 然大厦倾狂澜倒未曾动摇其决心无愧青史留名
相比广为流传的正气歌、过零丁洋,《六歌(擬同谷七歌)》更值得一读。文天祥并非无情之人,他也牵挂母亲、妹妹和妻妾子女,他也有徬徨和不甘,然而还是选择了慷慨赴死。这样的文天祥才更完整。有妻有妻出糟糠,自少結髮不下堂。亂離中道逢虎狼,鳳飛翩翩失其凰。將雛一二去何方,豈料國破家亦亡,不忍舍君羅襦裳。天長地久終茫茫,牛女夜夜遙相望。嗚呼一歌兮歌正長,悲風北來起徬徨。有妹有妹家流離,良人去後攜諸兒。北風吹沙塞草淒,窮猿慘澹將安歸。去年哭母南海湄,三男一女同噓欷,惟汝不在割我肌。汝家零落母不知,母知豈有暝目時。嗚呼再歌兮歌孔悲,鶺鴒在原我何為。有女有女婉清揚,大者學帖臨鐘王,小者讀字聲琅琅。朔風吹衣白日黃,一雙白璧委道傍。雁兒啄啄秋無粱,隨母北首誰人將。嗚呼三歌兮歌愈傷,非為兒女淚淋浪。有子有子風骨殊,釋氏抱送徐卿雛。四月八日摩尼珠,榴花犀錢絡繡襦。蘭湯百沸香似酥,欻隨飛電飄泥塗。汝兄十三騎鯨魚,汝今知在三歲無。嗚呼四歌兮歌以籲,燈前老我明月孤。有妾有妾今何如,大者手將玉蟾蜍,次者親抱汗血駒。晨妝靚服臨西湖,英英雁落飄璚琚。風花飛墜鳥鳴呼,金莖沆瀣浮汙渠。天摧地裂龍鳳殂,美人塵土何代無。嗚呼五歌兮歌鬱紆,為爾溯風立斯須。我生我生何不辰,孤根不識桃李春。天寒日短重愁人,北風隨我鐵馬塵。初憐骨肉鍾奇禍,而今骨肉相憐我。汝在北兮嬰我懷,我死誰當收我骸。人生百年何醜好,黃粱得喪俱草草。嗚呼六歌兮勿復道,出門一笑天地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天祥的英雄事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