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数学课,老师讲课用了5分之1小时,小组合作学习的好处用了15分之2小时,其余时间做

数学课40分钟,老师讲课用了8分之1小时自主探究用了4分之1小时交流用了8分之1,其余时间做作业,做作业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数学课40分钟,老师讲课用了8分之1小时自主探究用了4分之1小时交流用了8分之1,其余时间做作业,做作业
数学课40分钟,老师讲课用了8分之1小时自主探究用了4分之1小时交流用了8分之1,其余时间做作业,做作业
1/8+1/4+1/8=1/2(小时)=30分钟40-30=10(分钟)追问:可是问的是小时水泊双溪的日志
今天我上了一节数学公开课
已有 396 次阅读&
用学习一位小数的方法继续探究,先独立思考后,再小组交流。
另外一次是在探索相邻的两个小数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时,当老师提到“每相邻两个整数间的计数单位是10”时,学生都不能很好地回答时,我便让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只不过有点遗憾,时间匆匆,讨论出的效果不好,估计是我在放手讨论前的铺垫没能做足。所以,只好在讲评时,我又进行了“0.1是几个0.01”,“0.01是几个0.001”“它们的进率是10”的提醒,虽然最终能完成任务,但显得很被动,学生思维训练没能完全达到,也没能充分地感受“自己探索和合作学习”成功的喜悦。
两次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时机和内容应该说都是比较合理的,适时的,让学生亲身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特别是亲自感受本课的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和教学难点:相邻小数计数单位间的进率,至于效果如何,只好另当别论了。
在本课教学中,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丰富和补充,除了文本中体现的“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小数的计数单位0.1\0.01\0.00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外,我补充了“十分之几可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用二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可用三位小数表示”……对“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进行了细化分解,更让学生理解、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我还引导学生涉及到了“分母是10000的分数用小数来表示”。而更为重要的是,全课我借助的是米尺图,在学习中基本上引领学生对“1米进行平均分成10、100、1000……份”,为了防止学生认识上的偏颇,我进一步明确了“可以把1米当成一个整体来分,也可以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条线段……来平均分”得到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都可以用相应的小数来表示,这也是呼应文本中的“做一做”和“练一练”,练习中出示的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来找出小数”的训练。而且专门在课堂练习中安排了针对性的训练(如第二题)和综合性的训练(第三题、第四题),遗憾的是时间不够,综合性训练没有展现出来,只好当成课后作业了。
&&&& 70001
038&&&& 001
00007&&&& 00001
0036&&&& 0001
0125&&&& 0001
0403&&&& 01
025029&&&& 001
036&&&& 001050
1&&&& 01&&&& 001&&&& 0001
85&&&&&&&&& 33
55&&&&&&& 945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没有制作课件,教学设计也比较简约,课堂进行时也中没有太多的花样,目的是想更多地展现一种常态的课,而实际上,我们更呼唤“常态课”。
上完本课后,静下来细细反思,还有两点观感,自我感觉需要努力。
一是距离感。班级是我临时指定的班级,由于我对学生的学情一无所知,也没有事先与孩子们互动,距离感就产生了,老师与学生间有距离,所以课一开始便有些拘束。而在课的进行时,我也很多次没有找到“老师”的感觉。师生关系产生距离后,学习氛围就会受影响,而关键是孩子自身的学习内驱力不一定能充分地调动起来,利用和谐的师生关系来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积极主动的思维,这一课堂教学目标就会打折扣。
&&&&&&&& 总有遗憾,才会带给我们无尽的思考。这一节课,带给我的思考还远远不仅仅这些,同时带给我教学研究和管理上的些许思考,比如该怎样备课?怎样抓住教学重心?怎样体现过去的课题研究成果和现时的课题研究目标?怎样使数学的教学语言更加准确而又富有趣味?数学教师怎样使枯燥的数学学习充满活力?
那些反智的高考作文题
1934年的素质教育,相当值得借鉴
高考季:分,分,分,谁的命根?
一年级就写了一本书!美国小学生创意写作的奥秘
怎样办一个好玩有意义的班级毕业派对?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阅读。您的文章也很棒?请立即扫描二维码,使用微信发送消息给我们。一节数学课共用3分之5小时,老师讲解用15分之4小时,学生手动操作用5分之1小时,其余时间学生用来_百度知道
一节数学课共用3分之5小时,老师讲解用15分之4小时,学生手动操作用5分之1小时,其余时间学生用来
学生做练习的时间比老师讲解的时间少多少小时,学生手动操作用5分之1小时,其余时间学生用来做练习一节数学课共用3分之5小时,老师讲解用15分之4小时
我有更好的答案
除以60得1,学生动手12分,一节课100分钟,剩下72分钟。老师用16分一小时60分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在一堂数学课上,老师讲解用了15分钟,学生做练习的时间站整堂课的三分之一.如果一堂课是45分钟,哪个用的时间长?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在一堂数学课上,老师讲解用了15分钟,学生做练习的时间站整堂课的三分之一.如果一堂课是45分钟,哪个用的时间长?
在一堂数学课上,老师讲解用了15分钟,学生做练习的时间站整堂课的三分之一.如果一堂课是45分钟,哪个用的时间长?
你好:学生做练习的时间=45×1/3=15(分钟)老师讲解的时间=学生做练习的时间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及解决策略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及解决策略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案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