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3 root拍照时测光用矩阵.中心.点那种模式好

POCO摄影手机版
新导航介绍,
当前位置: >
> 活用点测光,练就所见即所得的拍照意境(1/8)
活用点测光,练就所见即所得的拍照意境
1. 为何要使用点测光?目前的自动相机,测光大概都分成三种模式
a. 全区平均测光。不特别区分主体,整张画面做平均 (可能中央部份加重计算)全区平均测光的问题,是会受到画面中全黑部位、或是高亮度的光源部位影响,这些部位会影响平均值的 计算有高光源在画面里,相机会以为现在很亮,但其实亮的只有那一点而已....所以光源以外的部分拍出来就 偏暗了。反之,有黑色部位的话,相机会以为很暗,所以黑色部位以外的部分拍出来就太亮了。这种时候,就要靠经验来加减曝光补偿。画面有白的,就作正补偿画面有黑的,就做负补偿这些拍多了靠经验都会知道,实在抓不准也可以靠包围曝光来解决。b. 矩阵测光。相机自动判断主体,然后对主体部分加重计算曝光值。各家厂商算法不一,结果也不尽相同。矩阵测光,你得先了解相机如何判断主体。而主体本身的明暗反射率也一样会影响,顶多只是避开了背景的亮部或暗部影响而已。所以问题还是存在c. 点测光。仅用观景窗中央一定范围以内的区域做测光,有些高阶机种的点测光可以与对焦点连动。只有点测光,我可以分别对画面的亮部、中间部、暗部做点测光以此,在实际拍摄之前,我就能了解画面全体实际的明暗度分布而且点测光这一招是完全可以跨平台使用的! 从DC、135、120到4x5,从相机内建点测光到手持反射式点测光表,方法概念全部都一样以此我可以更充分掌握曝光结果,而且不会被厂商的自动测光绑死
你可能感兴趣
关注我们:
帮助 & 服务
内容合作、出版发行合作联系方式:020-  
Copyright&
POCO CO.,LTD.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华东:021-
华南:020-
华北:010-手机拍照里面的测光模式里面 的 中心重点测光 矩阵 还有点 是什么意思_百度知道
手机拍照里面的测光模式里面 的 中心重点测光 矩阵 还有点 是什么意思
提问者采纳
你说的这些测光方式就是数码相机判断被拍摄物体光线情况所采取的不同方式,所以数码相机需要通过测光来判断被拍摄的物体各个部位的明暗情况。多区测光。中央重心平均测光:对多个不同照度区域进行测并分别计算曝光值。平均测光:针对你的对焦点进行测光。点测光。中央部分测光人眼是有自动感知被视物体光线强弱的功能的,平均计算整张图片的曝光值。数码相机是没有人眼这种功能的:以被拍摄环境中心为基准:针对被拍摄环境中心位置进行测光:将被摄环境的光线强弱平均化
矩阵是属于平均测光 还是多区测光
矩阵是多区测光。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地解决了我的问题,非常感谢!
其他类似问题
测光模式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为您推荐: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主题:D800的矩阵测光到底是偏向过爆还是欠爆?
泡网分: 5.718
注册: 2010年03月
昨天入手D800,各种检测确认国行无误,生产日期2014年1月,机内固件版本为A:1.01&&B:1.02& &L:1.009&&
入手前看论坛有人提到D800的矩阵测光偏向过爆,拍风景都是-0.3/0.7EV,
昨天傍晚拍了两张户外风景,今天早晨起床又拍了窗户外的清晨日出,全部是矩阵测光,光圈优先 0EV&&
惊奇的发现,貌似曝光不足!
以其中一张图片为例子,
上下两图其他设置完全一样,优化标准:风景,对比加1,饱和度加2,均关闭了机内D-LINTING& &
上图是机内记录的RAW截图,下图是后期电脑上增加了0.5左右的曝光补偿后jpg截图
难道D800不同批次的测光有这么大反差?我觉得矩阵测光下没有看到过爆的倾向,是因为尼康更新固件的原因么?
之前我用D90/d700的时候,拍风景一般是-0.3EV的
本帖最后由 白羊座的射手 于
10:53 编辑
&浏览:505&&回帖:18 &&
泡网分: 2.493
帖子: 1669
注册: 2012年10月
vgxd 发表于
但是过曝拉回来的东西几乎没噪点,欠曝拉出来的东西全是噪点,所以在宽容度容许的范围内还是向右曝光来的好那就向→吧
泡网分: 0.778
注册: 2013年09月
凯锅 发表于
首先,矩阵测光和对焦点位置的明暗度还是 关系的,比如你这张图,如果对焦点在太阳,整体画面肯定偏暗,如果在房子,肯定偏亮。其次,我个人感觉,尼康的曝光倾向偏向于欠曝。而且就RAW的优势来说,确实欠曝比过曝保留的细节多的多的多的多的多。。。。的多的多。。。但是过曝拉回来的东西几乎没噪点,欠曝拉出来的东西全是噪点,所以在宽容度容许的范围内还是向右曝光来的好 本帖最后由 vgxd 于
12:28 编辑
泡网分: 0.386
注册: 2010年03月
相机测光只是参考,真要准确只能用测光表了。
本帖由 iPhone 5 (GSM CDMA)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14.265
帖子: 2224
注册: 2008年08月
逆光拍,太阳占得权重太大了,其它地方自然就欠曝了,我使用的经验是D800在光线充足时会略过曝,光线暗的时候还是比较准的。
泡网分: 12.297
帖子: 4325
注册: 2010年06月
白羊座的射手 发表于
昨天入手D800,各种检测确认国行无误,生产日期2014年1月,机内固件版本为A:1.01&&B:1.02& &L:1.009&&
入手前看论坛有人提到D800的矩阵测光偏向过爆,拍风景都是-0.3/0.7EV,
昨天傍晚拍了两张户外风景,今天早晨起床又拍了窗户外的清晨日出,全部是矩阵测光,光圈优先 0EV&&
惊奇的发现,貌似曝光不足!
以其中一张图片为例子,
上下两图其他设置完全一样,优化标准:风景,对比加1,饱和度加2,均关闭了机内D-LINTING& &
上图是机内记录的RAW截图,下图是后期电脑上增加了0.5左右的曝光补偿后jpg截图
难道D800不同批次的测光有这么大反差?我觉得矩阵测光下没有看到过爆的倾向,是因为尼康更新固件的原因么?
之前我用D90/d700的时候,拍风景一般是-0.3EV的
作为D800用户,最终还是设置了全域平均测光,自行白加黑减......
这样可预测性最强,不会出现角度偏一点,测光差很多的郁闷情况。
比较适合风光摄影。
本帖最后由 carl0953 于
11:32 编辑
泡网分: 24.105
帖子: 4199
注册: 2004年02月
其实任何测光表都是参考,最终还是自己根据参考值和实际情况以及自己想要的效果凭经验决定曝光量。
泡网分: 2.336
帖子: 1661
注册: 2013年04月
点测,测下面的大块暗部,然后减0.7-1.4左右的曝光补偿,效果应该比你这个好些
泡网分: 37.798
帖子: 4268
注册: 2002年06月
所有的测光系统都会自作主张,既然是自作主张的,必然有时候会和你的想象不一致,纠结欠曝过曝无意义。
明确你的拍摄目标,熟悉你的器材,恰当的使用测光方式,最后达到你的目标即可,至于是矩阵,中心,还是点测光,甚或是曝光补偿,都是途径之一罢了。
泡网分: 2.493
帖子: 1669
注册: 2012年10月
首先,矩阵测光和对焦点位置的明暗度还是 关系的,比如你这张图,如果对焦点在太阳,整体画面肯定偏暗,如果在房子,肯定偏亮。其次,我个人感觉,尼康的曝光倾向偏向于欠曝。而且就RAW的优势来说,确实欠曝比过曝保留的细节多的多的多的多的多。。。。的多的多。。。
泡网分: 0.778
注册: 2013年09月
沙瓤大西瓜 发表于
矩阵测光是把整体画面分成若干的区域,最后平均一下光量与光比,然后算出一个平均值!
所以画面光比差别比较大,或者明暗区域面积差别大的话。
肯定会出现过曝或者欠曝的发生。
楼主为什么不用区域测光呢,选好自己要着重表现的区域,测光就可以了!矩阵测光不是简单的全画面平均测光,平均测光这个模式包含在中央重点测光里
基本上矩阵测光跟c家的评价测光是类似的
泡网分: 5.718
注册: 2010年03月
沙瓤大西瓜 发表于
矩阵测光是把整体画面分成若干的区域,最后平均一下光量与光比,然后算出一个平均值!
所以画面光比差别比较大,或者明暗区域面积差别大的话。
肯定会出现过曝或者欠曝的发生。
楼主为什么不用区域测光呢,选好自己要着重表现的区域,测光就可以了!我用矩阵纯属偷懒行为&&因为一般矩阵测光会给出比较平均的曝光 前几天看论坛说D800矩阵严重过爆 试了几张
要表现力或者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矩阵肯定不行 有时候我会M档自己组合的试几张&&区域测光还真用的少
以后多试试
泡网分: 18.476
帖子: 1840
注册: 2009年02月
白羊座的射手 发表于
昨天入手D800,各种检测确认国行无误,生产日期2014年1月,机内固件版本为A:1.01&&B:1.02& &L:1.009&&
入手前看论坛有人提到D800的矩阵测光偏向过爆,拍风景都是-0.3/0.7EV,
昨天傍晚拍了两张户外风景,今天早晨起床又拍了窗户外的清晨日出,全部是矩阵测光,光圈优先 0EV&&
惊奇的发现,貌似曝光不足!
以其中一张图片为例子,
上下两图其他设置完全一样,优化标准:风景,对比加1,饱和度加2,均关闭了机内D-LINTING& &
上图是机内记录的RAW截图,下图是后期电脑上增加了0.5左右的曝光补偿后jpg截图
难道D800不同批次的测光有这么大反差?我觉得矩阵测光下没有看到过爆的倾向,是因为尼康更新固件的原因么?
之前我用D90/d700的时候,拍风景一般是-0.3EV的
暗了就过了!
亮了就欠了!
泡网分: 0.778
注册: 2013年09月
白羊座的射手 发表于
我用的矩阵测光,0EV,对焦点如图
我认为是这个画面中的光源距离对焦点较近造成的,你可以试试画面中有个比较亮的光源,然后在不同位置对焦拍摄来看一下
泡网分: 1.615
帖子: 1428
注册: 2009年07月
了解一下矩阵测光到底是咋回事...就不会用矩阵测光了.
泡网分: 9.336
注册: 2009年01月
矩阵测光是把整体画面分成若干的区域,最后平均一下光量与光比,然后算出一个平均值!
所以画面光比差别比较大,或者明暗区域面积差别大的话。
肯定会出现过曝或者欠曝的发生。
楼主为什么不用区域测光呢,选好自己要着重表现的区域,测光就可以了!
泡网分: 5.718
注册: 2010年03月
vgxd 发表于
你用的什么测光模式,对焦点在哪里
我觉得d800的测光还是蛮准的我用的矩阵测光,0EV,对焦点如图
泡网分: 0.778
注册: 2013年09月
你用的什么测光模式,对焦点在哪里
我觉得d800的测光还是蛮准的
泡网分: 5.718
注册: 2010年03月
这是电脑NX2增加曝光补偿后的& &实际上增加曝光补偿后的照片更接近肉眼所见景象 本帖最后由 白羊座的射手 于
10:40 编辑
&版权所有:&&桂ICP备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什么叫矩阵测光?是平均测光的意思吗?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什么叫矩阵测光?是平均测光的意思吗?
什么叫矩阵测光?是平均测光的意思吗?
矩阵测光主要是尼康应用的,一种把画面分成多个测光区,由多枚测光元件分别测出每一区的亮度并经照相机电脑运算得出测光值的测光模式。这种测光模式由尼康公司发明并在尼康FA型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上首先装备。之后,矩阵测光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矩阵测光模式逐渐成为新颖照相机的一种基本测光模式。矩阵测光最主要的特点是,把所摄画面分割成数个测光区,如3个测光区(尼康F-401型等照相机)或5个测...
矩阵测光,蜂巢测光,多分区智能测光讲的其实在原理上是一个意思都是把取景范围内的平面分成若干区域,来测定和判断,在自动模式下还会给出合适的曝光值(很多相机在手动模式下会失去这种测光模式)。明白反射式测光原理的人是不会认为它和平均测光是一回事的。平均测光是很原始的一种测光方式,很容易被干扰而失准。...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8935|回复: 6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积分0精华0帖子
泡 沫 沫 (LV1),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0 积分
升级&&0%当前用户组为 泡 沫 沫 (LV1)当前积分为 0,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100 点。
性别女泡泡币429 积分0主题帖子
趁着最近天气不错,把底片打完。
顺便纪录一下自己使用底片到现在的测光心得。
1. 测光的原理
测光就是决定你现在拍摄时的环境光量有多亮,决定你拍摄的光圈快门值要多少。
相机的测光,是将主体当作中性灰的亮度,中性灰的概念是来自所见自然界的平均反射率.
由Ansel Adams 的Zone system
若将画面中的全黑到全白,区分成0-10阶,那麽第五阶就是中性灰。
http://en.wikipedia.org/wiki/Zone_system
所以,若将主体的亮度当作第五阶
则画面正常的话,就会有亮部,也有暗部,不会全体过亮或全体过暗
可以得到一张大致正常的照片
2. 为何要使用点测光?
目前的自动相机,测光大概都分成三种模式
a. 全区平均测光。不特别区分主体,整张画面做平均 (可能中央部份加重计算)
全区平均测光的问题,是会受到画面中全黑部位、或是高亮度的光源部位影响,这些部位会影响平均值的计算
有高光源在画面里,相机会以为现在很亮,但其实亮的只有那一点而已....所以光源以外的部分拍出来就偏暗了。
反之,有黑色部位的话,相机会以为很暗,所以黑色部位以外的部分拍出来就太亮了。
这种时候,就要靠经验来加减曝光补偿。
画面有白的,就作正补偿
画面有黑的,就做负补偿
这些拍多了靠经验都会知道,实在抓不准也可以靠包围曝光来解决。
b. 矩阵测光。相机自动判断主体,然後对主体部分加重计算曝光值。
各家厂商演算法不一,结果也不尽相同。
矩阵测光,你得先了解相机如何判断主体。
而主体本身的明暗反射率也一样会影响,顶多只是避开了背景的亮部或暗部影响而已。
所以问题还是存在
c. 点测光。仅用观景窗中央一定范围以内的区域做测光,有些高阶机种的点测光可以与对焦点连动。
只有点测光,我可以分别对画面的亮部、中间部、暗部做点测光
以此,在实际拍摄之前,我就能了解画面全体实际的明暗度分布
而且点测光这一招是完全可以跨平台使用的!
从DC、135、120到4x5,从相机内建点测光到手持反射式点测光表,方法概念全部都一样
以此我可以更充分掌握曝光结果,而且不会被厂商的自动测光绑死
3. 点测光的使用心得
首先最基本的就是 找寻画面的中间调,对它点测光就ok了
例如这张,我对楼房附近的蓝天点测,得到快门1/250
光圈F8,底片是RVP50(iso50)
对绿叶点测,不加曝光补偿
大部分的状况这样就ok了,但是这方式衍生出两个不确定性问题....
1. 只有点测的主体曝光是ok的,其他的东西怎麽办?? (例如第一张我测蓝天,那大楼拍出来看不看的见?)
2. 万一找不到中间调可以点测光的时候?
只要有点测光,这些都可以解决
再来看这张sample,拜日在新公园拍的省立博物馆。
我测光的重点还是放在蓝天,蓝天点测得到1/250
同时我再点测其他的物件,得到如图示的数据:(光圈一律F8, iso50)
白云:1/500~1/640
博物馆屋顶阴影部分:1/100
博物馆柱子向阳面:1/250-1/320
地上的树林:1/50
所以,如果我用蓝天 1/250 当作我拍摄的数据
白云会比这曝光值多约 1 EV;
博物馆的屋顶阴影会比曝光值少约 1 EV;
博物馆柱子向阳面,则跟蓝天差不多。0 EV;
地上的树林会比曝光值少约 2 EV。
(ps.一个EV就表示曝光量差一倍)
这里可能要稍微提一下RVP 底片的特性。这款底片是属於超高对比,低宽容度。
最亮到最暗,我个人习惯上是当做四格(四个EV)来看,
再保守一点的话就当做三格,也就是+- 1.5EV范围内,
在这范围内的东西都还可以拍进来
超过的话,不是全白,就是全黑了
所以根据RVP 的特性,以及以上点测光的结果
我可以确认白云可以拍进来,而且+1 EV 会是偏亮,没错
我可以确认建筑物可以拍进来,而且-1 EV 会是偏暗,也没问题
而地上的树林大概就很勉强了,除了树梢的绿叶以外,应该会全黑...
使用点测光,在拍摄前就可以知道画面中各部位的明暗程度,也知道什麽部位可以拍进来,什麽部位不行
拍进来的部位,也知道它是亮部、中间部,或是暗部
以此就可以充分掌握这张画面。
举一个画面没有中间调可以测的例子
这张百合是在水池里面,我没办法靠过去测光
百合花上的绿色范围太小,没办法点测
背後是黑色的水池太暗了,差中间调太多
所以,最後我是决定对白色的花瓣部位点测、曝光补偿+1 EV
让花瓣维持近白色的亮度
之所以只+1 EV,是因为我相机点测光的点有点大....连花中心也包含在里面
而花心的亮度没那麽高,所以取个平均
(ps. 点测光的点范围内如果有亮有暗,点测光结果就是取该范围内的平均值)
这张,可以点测的白色花瓣面积比较大,曝光补偿开的更高! (+1.7EV)
这张和上一张的百合,底片都是fortia SP,iso50
再多举几个例子
譬如以下这一张:
点测光结果如下
蓝天:1/125
大楼的向阳面:1/200-1/250
行道树:1/20
所以如果用蓝天的1/125来拍的话.
大楼向阳面约+1 EV. 会偏亮.
行道树约-2 EV. 应该会全黑.
拜六的大稻埕夕阳
点测光结果如下
太阳:1/125
太阳附近的彩霞:1/60
画面边缘的蓝天:1/40. (ps. 这时整面天空的明暗差距不小,所以点测哪个部位的蓝天有差)
(光圈F8, 底片RVP50)
所以我用彩霞的1/60拍摄的话
太阳约+1 EV. 这是画面主要的亮部,要够亮但又不能太亮。
蓝天约-2/3 EV. 蓝天暗一点蓝色会更纯。
云约-4/3 EV.
各部位的亮度在拍摄前就都知道了,有亮部有暗部,而且都在底片宽容度范围内,大可以放心的拍
比上一张稍晚一点拍摄的
也是一样. 用点测光来判断画面各部位的明暗程度
太阳:1/60
蓝天:1/30
水面反光部位:1/15
以蓝天的1/30为基准的话,通通都可以拍进来ok。
严格来说,以上的心得只是确保画面各部位是否能曝光正常
拍的下来,跟得到满意的结果其实还有一段距离,尽管是正片也一样!
从百合花的例子,我大概可以知道Fujifilm的超高对比正片如RVP, fortia一类的
曝光上确实可以上到+-2 EV的范围
但是实际拍摄不需要这样冒险,因为那只要其中局部亮度稍微超过一点点就爆了
我会控制在三格左右,例如大稻埕夕阳的例子
亮部在+1 EV, 暗部在-1 EV左右
扫描後,再以曲线控制对比
蓝天的渐层阶调从亮部到暗部,也可以透过曲线来控制这阶调的分布
最後才是色彩的微调整
所以如果目标是高品质的影像,即使是拍底片,数位化之後,数位暗房手续依然是必要的!
最後,数位相机有没有必要这样做呢? 直接拍、直接看、不对就再拍,不就可以了?
阿....这也没错,这确实是数位相机的优势
但是,如果能用这个概念,在拍摄前就对画面的明暗分布有一定的了解
就不用每一次都要先拍了才知道结果
而是在观察景物的时候,加以点测光辅助,就知道结果了。
不拍拍看,不知道结果如何。一开始总是难免的....任何人都会经过这一段
只要累积足够的经验去判断现场,拍摄动作就不用重复试误,而是越来越精准,对自己想要的画面能掌握的更明确!
当然,若你能用眼睛观察就知道可以拍或不能拍,以及拍出来效果大概是怎样的话,你的观察能力就会更犀利、自由度更高,更能找出别人找不到的题材!
因为别人必须拍了才知道,你却是用看的就知道能不能拍
我相信这是求进步的好方法之一
以上,与大家分享。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积分0精华0帖子
泡 沫 沫 (LV1),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0 积分
升级&&0%当前用户组为 泡 沫 沫 (LV1)当前积分为 0,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100 点。
性别男泡泡币10707 积分0主题帖子
非常好的教学贴,收藏参考!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积分0精华0帖子
泡 沫 沫 (LV1),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0 积分
升级&&0%当前用户组为 泡 沫 沫 (LV1)当前积分为 0,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100 点。
性别男泡泡币1317818 积分0主题帖子
那个猩猩很嚣张!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积分0精华0帖子
泡 沫 沫 (LV1),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0 积分
升级&&0%当前用户组为 泡 沫 沫 (LV1)当前积分为 0,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100 点。
性别男泡泡币1317818 积分0主题帖子
请认真对待您的每一次发言,所有与主贴内容无关的回复,诸如“顶”、“好贴”、“膜拜楼主”,以及政治、色情及其它违法违规内容,将被管理员删除。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30积分912精华0帖子
肥 皂 泡 (LV3), 积分 91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88 积分
升级&&27.47%当前用户组为 肥 皂 泡 (LV3)当前积分为 912,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1088 点。
性别男泡泡币9180 积分912主题帖子
好贴,学习到了。之前很少用点测光的说。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积分0精华0帖子
泡 沫 沫 (LV1),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0 积分
升级&&0%当前用户组为 泡 沫 沫 (LV1)当前积分为 0,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100 点。
性别男泡泡币106 积分0主题帖子
有启发&.难得&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矩阵测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