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三年袁大头壹圆一元有直径43.2重37克的吗

谁知道,民国十年伍圆的银元啊?直径4.5cm重量37克,_百度知道
谁知道,民国十年伍圆的银元啊?直径4.5cm重量37克,
正面是宣统元宝,正面有袁世凯头像,直径45mm,面值五元袁大头的是中华民国五年的,直径45mm,云南省造,YUN NAN PROVINCE,背面有两珠稻穗,库平一两,无此版别,中间有伍圆的字样,厚度2mm,库平一两,厚度2mm,背面是一个盘龙,一圈有齿纹,工艺品价8--10元. 以上二枚均为现代臆造赝品。宣统是云南省造的.
ONE TAEL,有字母,上方有中华民国五年的字样
你怎么知道的啊?
你说的,不对,
发错了,不好意思
其他类似问题
银元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中华民国三年一元的硬币,现在能值钱吗?_百度知道
中华民国三年一元的硬币,现在能值钱吗?
民国三年普通版价格如下:袁大头银元三年上佳品区间市场价500--550元左右袁大头银元三年美品区间市场价哗弗糕煌蕹号革铜宫扩550--600元左右袁大头银元三年优美品区间市场价650--750元左右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您的问题,民国三年的,常见版式品相好的市场上一般在650元左右!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中华民国三年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转载]中华民国三年袁世凯像嘉禾壹圆银币小直径苏维埃版
周业勇珍稀银币藏品(61)
藏家周业勇声明:&&&
本人实名发布高清晰近代官铸机制银币图片的主要目的,是揭露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和北京诚轩拍卖有限公司这些年来拍卖仿造的假银元、坑害广大老银元收藏爱好者的可耻行径!从事造假卖假的还有香港冠军拍卖公司、广州国标钱币收藏品鉴定评估公司、上海泓盛拍卖公司以及美国的三大钱币评级公司ANACS,PCGS和NGC等等。从本人目前所搜集到的拍品图片分析,中国嘉德和北京诚轩等拍卖公司所拍卖的所有近代机制银币,全部是采用现代科技手段仿造的假币,虽然其伪造手法并不高明,却蒙骗了很多缺乏近代机制银币知识的收藏爱好者。现在该是中国嘉德和北京诚轩这样的骗子拍卖公司原形毕露的时候了。中国嘉德多年来打着马定祥的旗号,串通马定祥的儿子马传德欺世盗名骗取不义之财。北京诚轩则常常以拍品征集自海外的拙劣面目出现。其实马定祥在解放前只是个做古铜钱收藏交易小本生意的小商户,和现在古玩市场上摆摊做古钱币生意的人没什么两样。解放后人民政府按政策给予马定祥公职,在国营文物商店等单位从事古铜钱研究交易工作。没有任何可信的历史证据证明马定祥是所谓的近代机制银币收藏家和研究学者,马定祥生前更没有任何关于近代机制银币方面的学术研究记录。中国嘉德和北京诚轩等币商利益集团的造假卖假及编造收藏故事愚弄公众的行径,是对我国文物收藏和保护事业的亵渎和嘲弄,是对广大正直的历史钱币研究和收藏者的蔑视,是我国收藏品拍卖市场混乱现实的缩影。&
中华民国三年袁世凯像嘉禾壹圆银币小直径苏维埃版
中华民国袁世凯像嘉禾壹圆银币系中华民国财政部于民国三年(1914年)二月颁布《国币条例》统一货币制度后正式铸行的袁世凯肖像国币,俗称袁大头银币。民国二十年(1931年),国民党政府对共产党领导的苏区进行经济封锁和军事围剿,为了粉碎国民党政府对苏区的绞杀企图,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的湘鄂西省农民银行在江西瑞金的造币厂,用中华民国三年版的袁世凯像银币翻铸了中华民国三年袁世凯像嘉禾壹圆银币苏维埃版,翻铸的中华民国三年袁世凯像嘉禾壹圆银币苏维埃版分为小直径版(直径39.3毫米)和大直径版(直径40毫米)两个版别。其中直径39.3毫米苏维埃小直径版银币正面袁世凯像的面部比原版银币袁像稍显粗糙,显然系用翻铸的银币正面模板铸造,直径40毫米苏维埃大直径版银币正面袁世凯像和普通民国三年袁世凯像嘉禾壹圆银币基本相同,应为原模铸造。本品为直径为39.3毫米的小直径版。中华民国三年袁世凯像嘉禾壹圆银币苏维埃版正面袁世凯像右侧镌有加框竖排繁体“苏维埃”三字印记,以限在苏区流通使用。银币的背面铸造精美,系用缴获的原版袁像银币背面钢模铸造。因为铸造时间短,铸额很小,加之后来被国民党当局发现和收缴熔毁,故存世量很小。
长期以来,很多人都认为国民政府财政部颁布《国币条例》的中华民国三年是袁世凯侧面像即袁大头银币铸行的起始年份,这完全不符合历史事实。实际上中华民国政府于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铸造了包括孙中山像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黎元洪像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大总统肖像开国纪念银币以及袁世凯像嘉禾壹圆银币等在内的多种银币,只是当时中华民国新立,百废待兴,在中国流通的中外银币种类繁多,币制尚未统一,国民政府并不具备颁布《国币条例》确定袁世凯像嘉禾壹圆银币为国币的客观条件。袁世凯出任大总统后即在其建立的北洋政府国务总理熊希龄、农商总长张謇等的支持下实行币制改革。北洋政府于民国元年七月十五日设立了专门研究和拟定币制改革方案的币制委员会。民国二年一月十四日,又拟定了币制委员会章程并调整了组成人员。经过一年半的研究、酝酿、新币设计铸造和发行流通等大量的实际准备工作后,熊希龄内阁于日提出了银本位制统一币制方案,并于日,以大总统令公布了《中华民国国币条例》及《国币条例施行细则》,整顿和统一币制。规定国币铸发权专属于政府,旧有各官局所铸发之壹圆银币,政府以国币兑换改铸之,但于一定期限内,认为与国币壹圆有同一之价格。国币以壹圆银币为主币,重量为库平纯银六钱四分八厘,以银九、铜一(后改为银89,铜11)铸造后总重量为七钱二分。国币壹圆银币的形式,以教令颁定之。国币种类,有银币四种:壹圆、半圆、贰角、壹角;镍币一种:五分;铜币五种:二分、一分、五厘、二厘、一厘。国币计算均以十进,每圆十分之一称角,百分之一称分,千分之一称厘。将已经于民国元年和二年铸行了两年的袁世凯侧面头像壹圆银币正式确定为国币,国币正面镌大总统五分侧面像,上列发行年号,背面镌嘉禾二本,左右交互,下系结带,中铸币值“壹圆”二字。因为天津造币厂的铸造能力无法满足国币在全国范围的实际流通需要,所以国民政府决定由广东、湖北、杭州、南京、甘肃兰州等造币厂统一使用由财政部统一定制的银币钢模,大规模铸造发行“袁大头”银币。民国三年、八年、九年和十年的“袁大头”银币都是这样铸行的,所以这几个年份的“袁大头”银币铸额大,成色多有达不到89%标准者,留存下来的也多。而中华民国元年、二年、四年、五年、六年和七年的袁大头银币均由天津造币厂单独铸造,铸额有限,不为大多数国人所熟悉,传世甚稀,这些年份铸造的稀有袁大头银币要求严格,成色多能达到含银89-90%的标准。
周业勇“汇泉老银元”网店网址:
电子邮箱:
下图:中华民国三年袁世凯像嘉禾壹圆银币小直径苏维埃版& 周业勇藏品
散见于世的江湖钱谱对清代和民国时期铸行的机制银币的错误记述及以假乱真的伪图极多,这些江湖钱谱绝大多数都是以所谓钱币收藏家故事演义为幌子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陆续出现的,有些江湖钱谱声称是所谓已故某收藏家在解放前的著作,但并无任何可信的、科学的、历史的证据来证明这些话的可信性,更无确凿证据证明这些民间江湖钱谱的图片和叙述符合历史史实。保存在北京国家第一档案馆保存有完整的清政府历史档案,位于南京的国家第二档案馆保存有中华民国政府主政大陆期间的大多少政府档案,其中当然也包含了清代户部、度支部和中华民国财政部有关铸币的历史档案。研究近代机制银币,应该以保存在国家第一和第二历史档案馆的货币史资料以及地方史志中的货币史资料为文献依据,近代机制银币研究的实物依据应该是年大陆金银管理时期由中国人民银行所收兑的数以亿计的各种银元、解放初接管的原国民党政府留存在大陆的历史金银货币以及取缔、查抄和没收银元买卖所获近代机制银币的留存实物以及出土的近代机制银币等。中国人民银行在新中国成立后长达50余年的金银管理过程中,留存有种类齐全的近代机制金银币文物实物,这些来源确切的近代机制金银币文物实物究竟是移交给了国家文物局,还是留存在中国人民银行内部,有待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文物局公布相关事实。
中国是世界上最后一个结束银本位币制度的国家,世界上其他国家早已经退出货币流通领域的机制银币都随着旧中国国际贸易的开展而大量汇聚到清代和民国时期的旧中国流通。近代机制银币作为历史货币在旧中国长期大范围的实际流通一直持续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之时,所以清代和民国时期的旧中国曾经是世界上近代机制银币存有量和流通量最巨大的东方大国,当时在西方国家早已经退出流通领域而变成十分稀有的收藏品的近代机制银币在清代和民国时期的旧中国却十分普遍。作为历史贵金属货币、铸行量十分巨大的近代机制银元曾在旧中国拥有最广泛的使用者、持有者和收藏者,这一基本历史事实与是否为收藏家没有任何关系,当时的人们收藏银元是作为贵金属和货币财富,而不是作为文物收藏品来收藏的。况且在清代和民国时期的旧中国以及解放以后的相当长时期内,近代机制银币在中国的实际存有量十分巨大,根本就不被看作是文物,正是由于中国人民银行的长期大规模收兑银元的行动使得民间老银元的实际存量越来越少,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成为稀有的文物收藏品的。这与当今收藏界、古玩市场以及拍卖公司所盛行的各种人为编造的所谓“流传有序”的银币文物收藏故事其实都没有任何关系,这些动人的所谓流传有序的银币收藏故事基本上都是不可信的。&&
解放以后,我国曾经长期实行金银统一管理,允许个人持有合法所得金银,取缔包括银元在内的金银买卖,严禁金银计价流通。中国人民银行不仅接管了原国民政府金融部门留在大陆的全部库存银元,还长期大规模收兑曾在旧中国铸行和流通的各种老银币,其收兑规模之大、时间之长、鉴定之客观细致、种类和数量之多、拥有的各种老银币标本之全面、真实和权威,是任何中外民间收藏人士和币商利益集团都无法比拟的。中国人民银行的基层行处在全国范围内长期大规模挂牌收兑近代机制银币以及古代和近代银两货币和其他金银物品的工作一直持续到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末。在我国长达近五十年的中国人民银行金银管理时期。国家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系统的博物馆等文博单位从来就没有负责过从民间收兑历史金银货币的工作,并且这些博物馆所收藏的出土历史金银货币的种类和数量远远无法和中国人民银行所收兑的历史金银货币相比。这是国家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系统所属公立博物馆的专业人员缺乏全面系统地接触和深入研究曾在旧中国长期大范围流通的各种近代机制银币和历史银两货币实物专业实践的根本原因。具统计,中国人民银行所收兑的符合足重银币按枚收兑条件的壹圆型(重七钱二分)银币数量大概为4亿8千万枚左右,总重量达1万2千吨以上。归入杂银收兑类别以实际含银量收兑的各种不足重壹圆型银币、实重壹两(37克左右)银币以及各种银辅币的数量同样非常大。以杂银类别收兑的古代和近代银两货币数量也非常惊人,至少在1万吨以上。如果中国官方和民间的金融和货币史相关研究人员对中国人民银行在年之间所颁布的有关金银管理的文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并且有机会接触中国人民银行收兑金银工作的相关工作记录和数据统计资料的话,应该能够对这些历史史实有更深入的了解。
中国人民银行在长达50余年的金银管理过程中,留存有种类齐全的近代机制金银币文物实物,这些来源确切的近代机制金银币文物实物究竟是移交给了国家文物局,还是留存在中国人民银行内部,有待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文物局公布相关事实。中国人民银行的基层行处专业金银收兑员按照严格的金银收兑程序从民间收兑的近代机制金银币实物,没有受到大陆和海外(包括美国、香港和台湾等地区)的专业化和产业化仿造、评级和买卖历史机制金银币赝品的币商利益集团的影响,是揭露币商利益集团的假币以及中国公立的博物馆系统内被中外币商利益集团所收买的文博人员以赝品冒充近代机制金银币以欺骗和误导公众的铁证。包括美国三大钱币评级公司、香港冠军拍卖公司、嘉德国际拍卖公司、北京诚轩拍卖公司等在内的多如牛毛的经营性商业公司,是由币商利益集团支持或出资建立的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赚钱机器,不具备科学鉴定老银币的权威职能和客观公正性。这些利益集团使出各种伎俩来有意误导收藏者和社会舆论,不惜重金收买文博系统内和中国钱币学会内的专业人士为其鼓噪和充当脸面。币商利益集团甚至精心策划所谓中外民间“著名钱币收藏家”或其后人向博物馆和造币厂“捐赠”珍稀银币赝品的闹剧,来使得自己的假币堂而皇之的进入中国上海造币有限公司造币博物馆,以及美国的一些博物馆来展览,其目的是通过这些博物馆来有意误导收藏者,使收藏者误以为博物馆宣传和展示由币商利益集团捐赠的假币是真品,从而达到颠倒黑白、以假乱真、有意歪曲甚至篡改铸币历史史实的罪恶目的。对于美国和中国的币商利益集团和拍卖公司的丑恶嘴脸,本人会陆续以事实加以无情的揭露,其中有很多中国钱币学会和中国文博系统内的败类涉入其中,尤其是经常以中国钱币学会的头面人物面目出现的戴志强和黄锡全以及上海博物馆研究员周祥等人,多年来故意将中国人民银行在长达50年的金银专营时期所收兑的种类齐全的老银元的留存文物标本掩藏起来不予公开展出,而是和香港冠军拍卖公司以及广州国标钱币收藏品鉴定评估公司等币商利益集团相互勾结,充当这些骗子拍卖公司的利益代言人,甚至和币商利益集团精心策划,将仿造和臆造的各种假银元以“著名钱币收藏家”或其后人的名义“征集”和“捐赠”到中国钱币博物馆和上海钱币博物馆来并公开展出以误导和欺骗公众,干尽了颠倒黑白误导收藏者之坏事。像戴志强、黄锡全和周祥这类被币商利益集团所收买的文博界败类和中国钱币学会的败类们,和人们所痛恨的贪官污吏是一丘之貉。这些人虽然衣冠楚楚、道貌岸然,其实是一群缺乏人性和道德,玷污我国文博界形象和政府形象的人渣。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人民银行留存有收兑来的种类齐全的近代机制银币以及古代和近代传统称量银锭货币文物实物,对这些历史金银货币实物进行历史的、客观的、科学的系统深入研究和统计可以更全面客观的反映中国各地历史银货币铸造和流通的史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和《文物出境审核标准》等国家法律和法规,铸行于清代(1911年以前)和民国时期(年)的近代机制银币以及古代和近代银两货币实物是国家明令禁止出境的历史货币文物。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国家银行所收兑的各种历史银货币的留存文物实物去向应该是公开信息的范围,看到这些由国家银行所收兑来的历史金银货币文物实物是中国公民学习了解历史金银货币知识以便更好的保护历史文物,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和《文物出境审核标准》等国家法律和法规的基本权利。但是事实情况是中国人民银行至今从来没有公开过对其收兑的历史银货币文物实物的系统研究和统计结果,更没有公开全面展示过其收兑并留存下来的种类齐全的近代机制银币以及古代和近代银两货币文物实物,中国人民银行在长达50年的金银管理时期用于收兑近代机制银币的工具书有1952年版的《银元图说》和1980年版的《中国银币图册》,但是也像绝密文件一样从来没有公开出版过。对公众刻意隐瞒有关近代机制银币以及古代和近代传统称量银锭货币文物实物的真实信息,在客观上剥夺了公众对相关文物信息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也给各省市县地方人民政府编纂地方志的金融志中有关历史货币的章节带来了很多现实的困难,更为中国人民银行、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系统内的某些丧失基本职业道德和操守的领导和专业人员和中外币商利益集团相互勾结,利用公共文物信息资源平台发布虚假文物信息、征集虚假历史货币以谋取不当利益、甚至骗取国家相关文物征集项目资金的犯罪行为提供了方便之门。而由于相关文物信息和专业知识的匮乏,广大公众无法有效发现和监督这些不法行为。
下图:中国人民银行总行1952年版《银元图说》
下图:周业勇向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湖南平江起义纪念馆、陕西汉中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捐赠历史银币文物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民国时期的结婚证图案是梅花-55BBS 我爱购物网
&&民国时期的结婚证图案是梅花
民国时期的结婚证图案是梅花
灌田矿井图案的700元一张
锯木犁田图案的750元一张
火车站图案的1300元一张
工民图案的500元一张
8条其他回答
200元?这是资料请查看 据图看应该是这种铸币 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寿字双龙库平重壹两银币,近代著名珍稀银币。银币正面珠圈外上端镌 “广东省造”四字,下端镌“库平重一两”五字,为柳体楷书。左右两侧各铸一蝙蝠图案。珠圈内铸满、汉文“光绪元宝”四字。银币背面珠圈外面铸双龙戏珠图案。珠圈里面铸有一圆形“寿”字。银币正面两侧所铸的一对蝙蝠图案寓意吉祥。因为蝙蝠的“蝠”字与“福”字谐音,在币面上铸造蝙蝠图案,意在取“蝠”、“福”两字谐音,再与背面的“寿”字相对应,寓意“福寿双全”。银币正面整个蝙蝠图案和正面的珠圈、中文和满文均是立体的凸现出于币面,俗称阴纹初铸币。也有人认为还有另一种阳纹版式,即蝙蝠的双翼铸成阳文线条,线纹稀疏,称为第二版,本人不赞同有第二版后铸币之说。对该银币史料中无确切记载。民国时期的张炯伯等学者认为这种银币系光绪三十一年(1905)为纪念慈禧太后七十寿辰而铸造的。张炯伯在其《广东省造壹两银币》一文中称:“惟本品因未纪年,殊难遽断,然观其图案,谐作福寿,环绕双龙,幕无英文,意含颂祝,大异常制。由此以推,成为纪念币之一种,专铸以祝慈禧太后七旬万寿者也。”也有学者根据清末王述生所著《述庵秘录》记载,认为系光绪二十年(1894年)广东巡抚刚毅为祝慈禧太后六十寿辰而铸造的祝寿币,“此币原拟铸造三万枚,实铸额不详。 真的很值钱额
民国时期当百文铜元很多,根据你的描述,应该是民国二十年河南省造的,也就是说你所说的背面图案的两面交叉的国民党党旗的上方有英文HO-NAN字样。如果是这样,现在的市值是80元
银圆没有纯银的.银币的成色就是指银币的含银量。古代银币含银量山入很大,即使到了机铸币时代,各种银币的含银量也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在今天的各种银币目录或钱谱上随处可以找到例子。近代机铸银币成色差异较大.但含银量一般都在85%―90%之间,个别在70%以下。安庆厂铸造的袁世凯头像银币,有一部分成色低至66%―73%。 鉴别银币的真伪各有各的高招。鉴别古代银币与鉴别近现代机铸币也略有不同,但同时又存在许多相通之处。就机铸币的鉴别而言,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小(包括厚薄)。有些粗制滥造的假银币连大小都没有过关,对于这样的低级赝品。普通爱好者也不难区分;二是成色。与其它收藏品的作伪一样,质地的作伪是极为困难的一环,因为即使作伪者搞清楚了仿制对象的主要成分,他也无法弄清其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更不知道这些微量元素如何添加、铸人,而真品的外观却常常决定于这些微量元素,使赝品露出马脚。一般来说,普通的伪造银巾银色略偏黄,而一些档次较高的赝品银色偏白。二是分量。大小做像了。由于成色等原因,分量不―定仿得相同,各种传统机铸银币的分且之间虽有一些差别,但确仍有规律可寻,用秤―称,真伪立辨。袁世凯头像一元银币,―般含银89%,含铜11%,重量为26.6克,而赝品重量一般在25克以下。精于此道的行家,辨别银币真伪,有时候用手一掂,也就心中有数了。“惦”的功大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因为在绝大多数实际交易中,买方往往是没有动秤杆儿的机会的。四是音质音色。因为质地的原因,银币在受外物敲击的时候,会发出不同的声响,为“听音辨器”提供了便利。 ―般情况下,真品敲击之下所发出的声音清脆悦耳、通透悠长,而赝品的声音有些短促发闷,有些尖利刺耳,都不自然。五是铸造方式。传统机铸银币是用冲压技术制造的,如果作伪者用翻砂或其他方式浇铸,就会留下蛛丝马迹,要么底纹不平整.要么有翻砂颗粒,细心加上经验,再借助放大镜,总能找出些问题。六是文字图案。主要看是否后持,有无改刻。后铸改刻的最大特点,就在于作伪者无一例外都是以次充好,以平常充珍稀。因此重点观察普品与珍品的差别之处,就是破解这一作伪手段的良方。七是齿边。―般情况下,真品齿边清晰、整齐均匀(好些吉林银币除外),赝品齿边紊乱,混沌不自然。八是整体效果。观察整体效果,是综合诸多因素之后更进一步的审视。如果说上面几条是注重现其形,那么这―条就是求其神。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绝大部分赝品充其量不过徒具其形,在真正的行家眼里,都 只能是貌合而神离。当然,上面这些辨伪经验,只是一些基本的鉴别理论,而实际操作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获得,涉及“眼力”实质的许多东西,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 白银的比重10.5克,低于黄金、白金比重,而高于铜、铅、锌等其他普通金属的比重。一枚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的银圆,一般重量都在25.5克至27克之间,一两银圆的重量为36克,真银圆的误差不会超过0.4克。而假银圆的都掺入了较大比例的铜、银、锌等其他金属;知道了不同金属的比重,只要用同等体积的假银圆与真银圆比较一下,用手指轻轻一掂,就会发现假银圆轻,真银圆重。用天平称称,假银圆比真银圆轻2至5克。 银圆,是我国近代历史上通用的一种钱币,这种货币形制从西班牙、墨西哥等国传入,清光绪年间开始制造中国的银圆,俗称“龙洋”,随后在市面上流通。银圆于民国二十四年废除。银圆兑换采用十进制位,一元为十角,一角为十分,一分为十文。通用银圆的重量约为26。7克,图案以龙和人物头像为主。龙洋多数是清朝所铸,如大清光绪元宝等。银圆中常见的人物像,有民国时期的袁世凯,孙中山等。 鉴定银圆的价值,应先分出朝代、年号、发行机构、版别等。像清朝时湖北出的凡重一两银圆、广东局出的双龙银圆、陕西所出的光绪元宝、“吉”字一两银圆等,每枚价值几十万元。1998年。“吉字”一两银圆拍卖出单枚100万元的高价。戴冠袁世凯像背飞龙银圆、孙中山像背飞三鸟银圆与奥、英、意、日、美版银圆均是珍品,如“十八年地球版”曾拍卖到50万元一枚。 由于一些银圆极为珍贵,因此鉴定真假很重要。鉴定的主要方法有:一是看形制是机器冲压还是翻砂,凡是翻砂均是假币;二是看文字是否凹凸,风格与当时韵味是否相符,用放大镜看就一目了然;三是看齿轮,假币齿轮远不如真币规整,两者一对比特别明显;四是看颜色,银圆应是白色,有包浆、银锈,擦掉及露白,不同的含银量,颜色略有差异,清朝银圆含银量最高90%,最低50%,通常是88%;五是听声音,真银圆敲击后发出的声音纯正婉转、柔和,感觉沉稳,而含铜量最高的假银圆敲击后发出的声音尖高,全铜镀银的假银圆声音短促,夹铜或夹铅的假银圆声音呆滞而没有转音,挖补的假银圆声音低哑或为“哑版”;六是用比重法测试,白银的比重为10。5,低于黄金、白金比重,而高于铜、铅、锌等其他普通金属的比重,由于假银圆都掺入了较大比例的铜、铅、锌等其他普通金属比重,由假银圆和真银圆比较一下,即可辨出真伪
银元辨伪七要
  银圆,亦称“银元”,最初是从国外输入的,因其形制划一,使用方便,受到普遍欢迎。18世纪初民间开始仿制,地方政府看到有利可图便插手统一官铸。宣统二年(1910年),清政府颁布币制条例,确立银元为国币,停止了各地的自由铸造,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次年始铸“大清银币”,开创了我国近代以银元为单位的货币流通体系。银元以其美观大方的铸造形式和独具的贵金属货币形制,受到民间大众和收藏者的青睐。但是,当前市场伪品赝品充斥,主要表现为两大类:一类是含银量很低甚至为零的所谓“机制版精仿银币”,另一类是含银量较高的所谓“纯银高精仿翻造银币”。随着铸造手段的不断改进和电脑扫描技术的运用,有的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笔者在收藏实践中汲取他人经验和自己的教训,归纳了几条辨伪方法,就教于同好及行家。   一、听音质。含银量达90%左右的银元,撞击后的声音低沉柔和,婉转悠扬;伪品要么清脆刺耳,要么沉闷木呆,共同的特征是余音短促。在敲击对比时,两指拿捏币面的接触面越少越好,保证其自然震响的效果。据说旧时有的银号、钱庄老板自个儿躺在椅子上闭着眼睛,叫伙计将银元一个一个往大水缸的边沿口撞击,听其声响以辨真伪。   二、称重量和量厚度、直径。这两种鉴别手段都需借助于天平、秤、游标卡尺一类的称量工具。银元在长期流通中会磨损消耗,一般来说都达不到理论重量,但并非“短斤缺两”,如果库平七钱二分版在26克以下就存在疑问了。笔者曾购一对库平七钱二分的湖北省造光绪元宝和宣统元宝,重量都是25克,鉴定的结果证实了疑问是对的。银币的标准平码换算为:库平一两=37.31克,库平七钱二分=26.81克,库平三钱六分=13.41克,库平一钱四分四厘=5.37克,库平七分二厘=2.69克,库平三分六厘=1.34克。银元的重量、厚度与直径允许有误差存在,但若出现两个极端性的,十之八九有问题。   三、验边齿。银元机制的边齿细致匀称,规整划一,伪币的边齿粗糙,参差不齐,有的还有局部修锉的痕迹。只要细心,肉眼还是比较容易分辨的。有些在我国早期流通的外国银元,如“法国大力神”,边齿一圈为间隔相等的外文字母,因此要熟悉和掌握各币种的边齿形态。   四、看颜色。银质与非银质金属从其表面颜色可以区别,银质的光泽自然悦目,银光闪闪,一般用以替代的廉价金属很难达到这一点。放置时间长的银元表面会生成淡水墨色的所谓“包浆”,但不像古钱币那样重,只要一经擦拭便整旧如新。银的化学分子结构非常稳定,不会发生变色现象。另外,对镀银的伪品也可以用擦拭的方法识别,用砂性橡皮反复擦拭,便可剥去其伪装的外衣。   五、观币面。在阳光或灯光下,将银元币面与眼睛平视,观察币面底层有无凹凸不平的现象。造假者使用的铸造设备难使币面底层平整如镜,对文字图案与币面底层的衔接部位要特别留意。   六、察磨损。银元经过长时间的流通,总会有不同程度的磨损和擦划痕迹,自然生成者是没有规律可循的,作旧的伪品表露的是人工行为和机器行为的有规律的磨损面和擦划痕。有人说作旧作得最巧的是在铸币模具上作旧,就是磨损面、擦划痕和坑坑洼洼在模具上就做出来。对付的办法就是持多个同类别的银元,在低倍放大镜下一一细察,“李鬼”就会原形毕露。   七、对图录。手边尽可能置备几类印刷精良的银元图录,将实物与之仔细对比,大处看文字图案的框架位置,小处看文字的笔画处理和图案的细微末节,寻找破绽。
  凡收藏银元的人都会有各自的识别方法,其共同点就是细心观察,综合分析,发现问题,实行“一票否决制”
民国时期的确是发行了一套长城邮票,是附捐3《资助防痨》附捐邮票。全套6枚。日发行。图案是长城图。但是里面没有壹角面值的。价格在几十元一套
600多块吧 近年来银圆收藏不断升温,其主要原因是银圆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艺术价值、材质价值被人们普遍接受。因利益驱动,银圆作伪一直是古玩做假的“重灾区”。作伪技术不断改进,仿制花样不断翻新,上当受骗者屡见不鲜。现将辨认银圆的主要方法予以介绍。
  一、银质辨伪。辨别银圆的真假,首先从辨识银质的真假说起。银原子序数47,元素符号Ag,不易氧化,柔性好。真银光泽柔和,润白色。银的成色越高其泽度越白,真银圆清洗后雪白照人。银圆硬度低,两块银圆相叠摩擦,有油润感,听不到金属磕碰声音(外国银币或凸凹不平的银币除外)。假银圆或钢铁做胚、或铜铅做胚、或铝锡做胚,或金属粉末水泥合成做胚,其色度偏暗,无光泽。假银圆用火烧后便“丑态”百出,有断裂的、变形的、散化的,真银圆火烧不变形、不变音,清洗后雪白有亮光。假银圆清洗后泛黄、泛青、泛黑或泛灰。辨别银质是收藏银圆的前提。
  二、听音辨伪。用拇指和食指两指甲尖对卡银圆中心,或用中指托住银圆中部,用另一枚银圆撞击,声音清韵柔和的是真银圆。声音尖高的是钢铁做胚,声音嘶哑的是铜锡合金做胚,声音沉闷的是“银包铜夹馅”,无声的是金属粉末水泥合成胚。过去传统的鉴定银圆方法是用拇指和食指两指甲尖掐住银圆中心,用力猛吹,能听到轻微韵音的是真银圆,无韵音的是假银圆。这种方法一是要听力好,二是切忌手指与银圆接触面过大,三是要猛吹快听。听音辨伪是识别银圆的基础。
  三、包浆辨伪。传世银圆表面有一层氧化银,就是人们常说的包浆。包浆主要有浅黑色、浅灰色、浅橙色和粟壳色。用鞋油擦涂和蜡火烧烤出来的包浆呈重黑色,一眼便识。辨认包浆是识别银圆的有效方法。
  四、锈色辨伪。银圆停止流通后,存放不当会生锈。传世银圆锈层很薄,呈墨绿色。出土银圆一般锈层较厚,局部锈层凸起。两枚银圆锈在一起,磕开后,表面有分布不匀的白色亮点,迎光而视闪闪发光,俗称“泛银”,泛银现象是无法作伪的。陪葬出土银圆多数泛酱红色,局部有绿色锈斑。水坑银圆通体泛绿锈。真银圆的锈色是历史的烙印,很难去掉,用碱水沸煮而不退。假银圆人工做作的锈呈淡绿色,用指甲就能刮掉,用针扎在上面可直立不倒,用碱水沸煮半小时便锈色全无。假银圆的锈用鼻子闻有腥味,用舌头舔有酸味。锈色辨伪是识别银圆的关键。
  五、擦痕辨伪。银圆在流通过程中,因摩擦、磕碰所致,留下了岁月的痕迹,这些痕迹用放大镜观察,或轻或重、或长或短,布满全身,凸出部位磨损较重,凹低部位磨损较轻。假银圆的擦痕多用砂纸打磨,极不自然。凡是磨损有悖常理,痕迹分布不自然,一般多数为假银圆。晚清及民国时期的钱庄或银号有在银圆上打戳记的习惯,凡是有戳记的银圆很少见到赝品。
  六、文字辨伪。真银圆不论是汉字、满文、藏文、维吾尔文或英文都流畅隽秀,清晰可辨。假银圆文字笔划软弱无力,粗细不匀,有的模糊不清。龙洋中间的满文不显或模糊不清的,一般不要购买。
  七、图案辨伪。从晚清到民国流通银圆版别众多,图案各有特色。清代龙洋图案有游龙、座龙、长须龙、短须龙、反龙、大尾龙、曲须龙、圆眼龙等;民国银币图案主要有嘉禾、铁血十八星旗、五色旗、八辨莲花、忍冬草、花星、八吉祥微、汉字隶书等图案。真银圆图案线条流畅精美,喻意丰富。如“袁大头”银圆嘉禾图案为稻穗,“小头”银圆嘉禾图案为麦穗,稻麦是我国南北主粮代表,为“农业立国、丰岁足民”之意。真品银圆的嘉禾图案穗粒饱满,穗芒精细。仿品则穗芒粗短,穗粒欠丰。同一厂家铸造的银圆,其图案也不尽相同,如北洋34年“光绪元宝”,真品龙鳞呈片状,互不相连。长尾龙眼珠中有针尖小眼,而短尾龙眼珠中却没有小眼。北洋34年“光绪元宝”仿品龙鳞呈网状,眼珠较大。1935年银圆停止铸造后,部分钱币商收取各造币厂作废钢模,用两个不同的版别模具铸造这面那背,合面合背等“驴头马嘴”戏作臆造银币,没有历史价值,不值得收藏。
  八、工艺辨伪。我国真品银圆绝大多数为机制币,造币设备冲压力一般为5-6吨,银圆表面平滑如镜,图像立体感强。早期假银圆多系翻砂作伪,边道发毛,有手工锉边痕迹,内齿粗细不均,外齿宽窄不等,用放大镜观察币面有砂眼或不规则的凸凹。银圆制造,轧边为单独工序,真银圆边齿一般呈梯形状,内齿精细,大小一致,厚薄一致。假银圆非大即小,非厚即薄。
  九、重量辨伪。清末龙洋和民国流通银圆,主币重量绝大多数为旧制七钱二分,每钱约合3.7克。“库平”系清政府征税所用量衡标准,1908年清政府规定库平一两等于克;“足纹”乃清政府法定标准成色,其含银量为93.5%;“关平”为近代中国海关收税量衡标准,关平一两约合克;“漕平”为清政府光绪二十六年以后采用征收东南各省漕粮所用量衡标准,一两约合36.65克;“湘平”是晚清及民国前期湖南及新疆量衡标准,一两约合36.13克;“厂平”是清代吉林省所用量衡标准,一两约合35.86克;1933年民国政府公布《银本币铸造条例》规定,每枚银圆重量为克。真银圆每枚重量在26.5克~26.7克之间都为正常。的重量非重即轻,很难与真币重量一致。
  十、改版辨伪。各种银币,由于版别不同,其价格差异较大。如“袁大头”普通银圆目前市场价格一枚在200元左右,而一枚签字版“袁大头”一枚却在60000元左右;江南甲辰银圆,正面标记为CH的目前市场价格在400元左右,而TH标记的则在1800元左右。银圆的点星之分,字体之别其价格也相差较大。作伪者常常用刮去、悍接、挖补等“手术”进行修改。购卖高档银圆,对重点部位要用高倍放大镜仔细观察,看字体迹缝是否留有刀痕,看包浆是否有异,看标志是否有悍接痕迹。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抱着捡漏的心理去购买高档银圆,往往会吃大亏。
  十一、真银辨伪。近年来,银币作伪不断改进,用真银机制屡见不鲜。用现代新银伪造普通银圆,其边道外齿为一次冲压而成,齿口无梯形状,没有摩擦痕迹,声音略高于真币。仿制高档银圆,一般采用旧银圆熔化翻铸,并用现代科技克隆复制,做旧处理后很难辨认真伪。但这种银圆缺少“古气”擦痕极不自然,在高倍放大镜下便“原形毕露”。
  银圆辨伪,说易不易,说难不难。作伪与辨伪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将长期存在。要识得银圆的真面目,既要多见各种真品,又要多见各类仿品,多见而识广。既要多问,又要多想,熟记各类银币的细微特征,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看见真品,一眼知真,晓得真在哪里。遇到赝品,一眼识假,知道假在何方。收藏银圆,贵在实践,银币文化的艺术享受,属于勤奋者。
  银元起源于15世纪,始铸于欧洲,俗称“洋钱”、“花边钱”或“大洋”,是银铸币的通称。因其铸工精湛、币材良好、版别丰富、颇受藏家青睐,市场价格也因此一直坚挺,一些造假者把目光投向了银元。
  真银元的特点主要是听声音脆而洪亮,有音韵,互击有余音产生,反之则伪;看其币面颜色润白,图案自然清晰,色泽细腻丰富。细致鉴定的过程可归纳为四个方面:听声音、看外形、称重量、定成色。
  听声音。这是银元鉴定的主要方法。凡成色高的银元,声音一般较柔和悦耳。不足成色的银元,因含铜量高,声色嘶哑、短促而又浑浊。假银元音长尖高或低闷。听声音一是靠“敲”,以左手拇指尖和中指尖轻轻捏住银元的中心,用右手持另一枚银元敲击其边缘,听其声音进行鉴定,先把不正常的和可疑的银元挑出来,再行鉴别。二是靠碰,用右手拿一定数量(8至25枚左右)的银元,向下45°斜滑至左手,听其碰撞发出的声音,并结合图案、花纹来鉴定。
  看外形。真币采用压力适度的冲压,将银币冷压成各种文字、图案、花纹,其色泽光鲜自然,纹饰深浅适度,边缘线条粗细均匀,间距也疏密一致。人像、发丝、胡须、穗芒等细微之处清晰有度,毫不杂乱。
  称重量。一般真银元的流通时间长短有异,磨损程度各异。但同一品种、版别的银币,其质量不会相差1克。比如壹圆银币重量平均约26.5克,半圆重量平均约13.25克。成色为88%则定为真币。
  定成色。对不符合银元标准的银元进行成色鉴定。可用硝酸液点试法。先将某个部位擦拭干净或锉一小口,滴上硝酸后,如冒绿沫,其成色不高。观其颜色,成色在92%以上的银元,其颜色基本不变。成色在90%的其颜色为肤黄或呈浅褐色。成色为80%左右,其色泽呈黑褐色。成色为70%左右的,呈淡绿色。成色为50%左右的,则会呈深绿色。
  目前,市场上发现的批量伪造银元,主要采用铜镍等合金铸造而成,其特点各异:有仿照民国三年“袁大头”银币图案,其颜色为白灰带青色,无光泽,声音尖短,类似其他私版;有的直径比正常银币小1毫米左右,重要的是其重量总在20克上下
我认为是臆造品理由如下:民国八年以后,就是1919年以后发行的银币基本就不再采用老袁的头像了,真人头像以孙中山为主流,包括银币、铜币和其他金属铸币。老袁在1916年就死了,他是个卖国贼,他死后,铸币就不再以他的头像为主线,你的银币上有昭和12年,应该是1938年吧,这个时期不会发行以老袁为头像的银币此外,嘉禾是民国币的主要图案之一,嘉禾图案和侵华文字同处在一块铸币上是不可能的我查了银元图谱,包括试制品在内,没有发现上述银币,他的铜币版本也没有发现抗战爆发后,随着战争的推进,民国货币已经以纸币为主,像银币、铜币等小面额铸币基本不再发行,铸币的高峰期是抗战之前综合看来,你的银币是臆造品,就是某些人胡乱做的,来骗钱。如果是当代臆造品,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如果是民国时期的臆造品,那么仍然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3个回答画家汪佩琛,是不是民国的画家 答:是的民国。问:还要说有什么特征。答:知识点很多,你可以到这里看一下:%BC%F8%B1%F0+%C3%F1%B9%FA+%B7%DB%B2%CA%B4%C9%C6%F7。答: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后,为皇室专烧制瓷器的御窑厂停办,全国瓷业进行改良,成立了不少瓷业公司,此时为了维持中国瓷业在国内外市场的需要,民国初期涌现了大量仿古瓷。上至六朝青瓷,下至唐、五代、宋的名窑名品以及明清御窑典型器几乎无不仿制,而且惟妙惟肖。时至今日,大量的民国仿品仍旧混迹人间,甚。答:还可以到当地博物馆去看看真东西,有条件最好去上海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因为民国的粉彩瓷器市场上也还比较多,价格也是在几十到几百之间。但即使价格不高。答:还有一对民国粉彩锦地开光人物图瓶,以25万元成交。专家认为,民国瓷器精品之所以被逐渐看好,是因为无论从烧造技术上,还是图案设计、绘画技法上,都不亚于清。 答:应该不是,没听说过!。答左右吧,还是说品相好的,一般的也就1000左右。答:没听说是叫刘义粉彩名艺工。民间粉瓷底款一般是瓷号名。也有用艺工名还有用年号如同治年造等。总体民窑粉彩瓷不是太值钱,个别除外。。问大洋买了一个瓷器,据说是民国时期的粉彩瓷器。本人才疏答大洋买了一个瓷器,据说是民国时期的粉彩瓷器。本人才疏学浅,特来请教高手如何判断真假粉彩瓷器?另外什么时期的粉彩最值钱呢?。问:历史来历出产年代作者名称答:年代:是民国瓷器中的力作,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简洁明了,富有层次感,光泽柔和,一眼望去,较容易鉴别,其器形画面上大都是山水、
扫描下载客户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国三年银元价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