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哈牛学校2016年中考改革新方案2016指标到校名额

中考百科尚未完善词条 “大连指标到校分配”
欢迎您来完善,与广大网友分享关于该词条的信息。
去中考网搜索:“”
去中考网直接查信息 &&
“大连指标到校分配”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大连指标到校分配”解释
“中考报考”推荐词条
欢迎使用中考百科
全民共同撰写的百科全书,已收录词条38783个。
人气排行榜
最新加入词条
贡献排行榜2016年广州中考政策解读——指标到校
& 一、广州市指标到校出台的背景
在2013年1月24日,广州市教育局发布了《二〇一三年广州市中小学招生考试工作意见(征求意见稿)》,期中有一附件四《广州市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部分招生指标直接分配到初中学校的实施方案(试行)》,这附件四关于指标到校的政策,引起当年的中考家长极大的反响,家长们认为破坏了公平,为此进行抗争,最后教育局发布公告“指标到校”新政推迟三年执行,并在当年4月25日发布了《2016年广州市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部分招生指标直接分配到初中学校的实施办法的通知》(下文简称“通知”)。【后面附录通知全文】
和原来附件四相比,《通知》明确了2016年至2018年指标分配的比例是示范高中当年招生总计划的30%,另外一个改变就是在指标生录取上的“以招生学校近3年在提前批公办公费最低录取分数的平均值下降20分为最低录取分数线进行投档。”之前附件四是下降30分。
二、指标到校政策的要点
当时意见稿出台后,大家普遍感到忧虑的是,担心新政会造成顶尖高中学校的录取分数线飚升;或者担心会滋生腐败,影响公平竞争。对上述的忧虑,我们可先从解读《通知》再寻找答案。
1、如何分配指标呢?——《通知》明确了指标分配拟采用“市归市、区归区”的办法。也就是说,省市属示范性高中可以向全市初中分配学位,但是区属示范性高中,只能面向本区中学分派学位。具体操作为:省、市属示范性高中采取二级分配模式,即先按比例分配到各区县,区内作整体“打包”,然后通过电脑派位方式分配到校;而区、县级市属示范性高中的指标分配则采用一级分配模式,即直接由区按比例分配到校。
2、“指标生”的定义——根据“报考示范高中指标计划的学生,是具有广州市户籍(含政策性照顾借读考生)和本校正式学籍、在本校一直就读到毕业的初中应届毕业生。”可以得出“指标生”的定义:每个符合条件填报了指标志愿并被录取的学生,就是“指标生”!“指标生”不是不需要竞争就可以获取指标,更非是学校领导指定某人可以获取某校的指标,只是将在全市的竞争而变为校内竞争。学校也不可能指定谁谁可以获取指标的,只能自愿填报指标志愿,通过中考,并在到校指标竞争里胜出的学生。
(如果电脑分派指标时没黑箱的话,市属学校的指标由区随机分配,各间学校获取指标的机会是均等的;在同一学校,每个同学考取“指标生”的机会也是均等的,所以指标到校不会也不可能助长滋生腐败。)
3、指标到校的分配比例——根据《通知》,广州市所有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16年至2018年指标分配的比例是示范高中当年招生总计划的30%,按照人头比例、分区域分派到所有的初中(含民办学校)。参照往年数据,广州全市省、市、区示范性高中的招生数近30000人,按30%的学位计算,约有9000多个“到校指标”。全市有初中学校近400所,2014年参加广州中考的考生约11.4万人,以此推算,100人中有7-8人能获得名校指标。
4、指标生的录取原则——根据《通知》,指标计划的招生设立单独批次投档录取,纳入全市统一招生录取平台。独立招生学校录取结束后、提前批录取之前,单独设置指标计划录取批次,根据指标考生填报的志愿、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成绩及所在送生学校分配到的指标计划,以招生学校近3年在提前批公办公费最低录取分数的平均值下降20分为最低录取分数线进行投档。
“指标生”录取批次在各校最低控制线投档结束后,若有剩余指标未完成录取,则将剩余招生计划并入该招生学校提前批进行投档录取。“指标生”录取投档规则与我市中招录取普通高中学校录取投档规则保持一致。
三、指标到校的解读及其影响
看指标生的数字,貌似到校指标很多,很多家长担心30%的指标到校,会使好高中的录取分数线飚升,有些预测前六所高中会比去年升10分左右,有些更说可能升20分。省市属中学有以下几所——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广东实验中学、广雅中学、执信中学、2中、6中、铁一中学、广大附中、广东华侨中学、协和中学,还有广州外国语学校、109中和美术中学的特色生班安排在独立批招生。我相信,更多家长关注的是前几所优质高中的指标。对协和、华侨中学等后面几所市属高中的指标,相信大多数家长是不怎样感兴趣的。以前六所计,每年面向广州招生的人数4500人左右(华附省实部分招生计划是面向全省招生),到校指标就是1350左右,按人头算,每120人大概能分到一个前六的指标,有300毕业生的学校,也分不到4个前六的指标。
有家长这样和我算分:30%的指标咱分不到,那只能考那70%的正规军,这边降那边升,公费录取名额减少30%,估计录取分要上升很多。正规军人数少了,那分数不是得上去吗?
首先要知道最后成为“指标生”的会是哪些人。前面已经阐述过,每个符合条件的学生都有可能成为“指标生”,每间学校能分到指标的机会是均等的。所以,根据到校指标分配原则,重点学校、中等学校和差学校都按人头数按比例分配到相同数量到校指标。30%的指标名额,只是等于将这30%的数量放在提前批之前招生,并不等于减少了30%的招生名额!
部分家长看到《通知》这句话“以招生学校近3年在提前批公办公费最低录取分数的平均值下降20分为最低录取分数线进行投档。”时就陷入了这样一个误区,误以为用得上这30%的指标肯定都是上不了正常录取分数线的学生,而且是低于正常录取线20分的。事实上这是个误读。那只是为指标生设立的一条投档资格线,相当于提前批次的控制线。达到这个标准,才能进行指标志愿的投档。
通过数据说明也许更有说服力。手头上有2013年越秀区的中考数据,从中可以看到,越秀区2013年有33所初中学校参加中考,700分以上超过10人的有22所,这些学校的高分尖子生基本都超过华附的录取线,这些学校的指标生录取线超过正常录取线应该是情理之中,指标对这些学校实在是如同鸡肋,意义不大。所以重点讨论700分以上人数在10人以下的学校,这些学校越秀区共有11所,分别是10中(240/0/699);37中(240/4/725);40中(285/7/727);82中(198/2/720);东环中学(217/9);长堤真光(231/1/716);五羊中学(275/8/724);梅花中学(206/8/716);豪贤中学(166/4/719); 109中(84/6/740);雄鹰中学(118/5/742)。【注:学校后面的三个数字分别代表学校总人数/中考700分以上人数/学校最高分】
看看广州前六所学校近三年的中考录取线——
通过上面两组数据比较,尽管这些学校的中考成绩比较差,但尖子生还是有一定的实力的,除10中外,其他各校都有达到前面学校的正常录取线的实力。像华附本来招生人数就少,以平均分配来算,大概一千人才分到一个左右的华附名额,万一电脑派位将这华附指标落到10中,相信也没人敢报。至于其他学校的指标名额,这些“差”学校的尖子生达到正常录取线也是没多大问题。指标到校新政,受惠最大的就是这些中考成绩相对较差的学校,特别是有些学校只有个别学生中考能上七百分的,在这些学校能鹤立鸡群的话,就非常爽了,可以多了一个降分读名校的选择。在这些学校,往往有个别学生是远远抛离其他同学的,这样可以随心所欲选择学校的到校指标来填。若有几个成绩相当的,大家选择同一到校指标来填报,是按照分数优先录取的,还是得慎重填报指标志愿。
由此可见,30%的指标到校,对中考的录取影响并没太大的影响。
单纯从中考录取的角度来说,对部分超差学校,指标到校确实给一些差学校的尖子生冲击顶尖名校的机会,但若不自量力强行冲高,学习能力达不到顶尖学校的水平,就算录取了也只能是去受虐。
四、指标到校对小升初及中考的影响
30%的指标到校,对小升初的影响,个人认为是很微的,若像部分城市(如珠海)一样实行70%的指标到校,那对小升初和中考的影响将是颠覆性的。初中是孩子成长非常重要的阶段,择校择的更多是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良好的成长伙伴,有能力选择更好的学校,相信家长们同样会尽力争取。
对中考来说,将来的中考志愿填报,可以在提前批前多一个指标志愿批次,等于多一个选择。部分人认为,区属示范性高中的指标,只分配给本区的学校,误以为从此区属示范性高中对外区生关闭进入的大门,细读《通知》,并没关于这方面的描述,所以,区属示范学校15%的外区招生比例,这政策相信仍然会继续延续。也就是外区的学生想进入其他区的优质高中(如7、16、47中等),同样是有机会的。
高中名校“指标生”的录取分数,绝大部分考生是可以达到正常分数线被录取的,低于分数线的不多,就算有低于正常录取线的“指标生”,也不会低得太离谱。降20分投档,只是一条线的划分,也就是一个资格门槛,并非很多“指标生”会降那么多分的。
综上所述,30%的指标到校,心理影响大于实际的影响。
附:《2016年广州市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部分招生指标直接分配到初中学校的实施办法的通知》
招生指标直接分配到初中学校的实施办法
  为推动广州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完善普通高中招生制度,促进教育公平,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审计署关于印发&&/span&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的八条措施&的通知》(教基一〔2012〕1号)“要将优质普通高中的招生名额按不低于30%的比例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以及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2年全省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粤教职函〔2012〕51号)“公办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和省一级普通高中每年安排不低于30%的公费招生名额,按初中学校在校生数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情况,直接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含民办)学校,并逐年提高直接分配的比例”的要求,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广州市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部分招生指标直接分配到初中学校(以下简称“指标到校”)的实施办法。2016年起正式实施。
  一、工作目的
  “指标到校”的普通高中招生政策,是我市依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政策精神,探索普通高中多种招生录取方式的新举措,目的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入学需求,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二、工作原则
  “指标到校”工作以稳妥、务实、分步推进为原则,由市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管理、市招考部门组织实施,即统一划定分配比例、统一招生工作进程,坚持招生政策和办法的公平、公正、公开,实行“阳光招生”。
  三、相关范畴的确定
  (一)招生学校:广州市所有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含通过初期督导验收的创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以下简称“示范高中”)。2016年至2018年指标分配的比例是示范高中当年招生总计划的30%。有多个校区的示范高中,按校区分配指标计划。
  (二)送生学校:广州市十二个区(县级市)的初中学校(含民办学校,不含特殊学校,以下简称“初中学校”)。省、市属学校初中部按属地管理原则,在毕业生学籍所在区(县级市)参与指标分配。
  (三)分配范围:省、市属示范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对象为全市范围内所有送生学校,即省、市属示范高中指标生面向全市分配;区(县级市)属示范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对象为本区(县级市)范围内的送生学校,即区(县级市)属示范高中指标生面向本区(县级市)分配。
  (四)报考条件:报考示范高中指标计划的学生,是具有广州市户籍(含政策性照顾借读考生)、本校完整三年学籍并在本校就读到毕业的初中应届毕业生(含符合《广东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籍管理暂行办法》(粤教基〔2007〕66号)规定从市外转学到本市并在转入学校就读到毕业的初中应届毕业生)。
  示范高中招生指标直接分配给初中学校所录取的学生,简称“指标生”。
  四、指标计划的分配及录取
  (一)指标计划的分配
  省、市属示范高中及区(县级市)属示范高中的指标计划分别按二级分配、一级分配模式分配给初中学校,具体由市招考办实施:
  1.省、市属示范高中指标分配
  省、市属示范高中指标到校招生计划采取两级分配模式,即先将指标招生计划按比例分配至各区(县级市),按区(县级市)为单位整体打包后,再随机分配至各送生学校,具体步骤如下:
  一级分配:根据各区(县级市)指标考生数在全市所占份额,逐一将省、市属示范高中指标招生计划数按比例分配至各区(县级市),并以区(县级市)为单位将省、市属示范高中指标到校招生计划整体打包汇总。
  二级分配:根据各送生学校指标考生数在本区(县级市)所占份额,计算各送生学校可分得的省、市属示范高中指标招生计划数,采用电脑派位方式将整体打包后的省、市属示范高中指标随机分配至各送生学校。
  2.区(县级市)属示范高中指标分配
  区(县级市)属示范高中指标到校招生计划采取一级分配模式,即将区(县级市)属示范高中指标招生计划整体打包汇总,再根据各送生学校指标考生数在本区(县级市)所占份额,计算各送生学校可分得的本区(县级市)属示范高中指标招生计划数,采用电脑派位方式将区(县级市)属示范高中指标招生计划随机分配至各送生学校。
  3.指标分配规则
  (1)示范高中指标到校招生计划数(学校总招生计划数的30%)计算结果呈小数时,按“四舍五入”方式取整。
  (2)省、市属示范高中一级分配计算结果呈小数时,先去尾取整,再把因去尾取整而余下的指标数按区(县级市)分配数计算结果小数位的大小顺次,每区(县级市)分配1个指标,直至指标全部分配完毕。
  (3)省、市属示范高中二级分配计算结果呈小数时,或区(县级市)示范高中分配计算结果呈小时数,先去尾取整,再把因去尾取整而余下的指标分配给因指标考生人数较少而分得的指标数小于1的送生学校。若还有余数,再按送生学校分配数计算结果小数位大小顺次,每所送生学校分配1个指标,直至指标全部分配完毕。
  (二)指标计划的录取
  1.指标计划的招生设立单独批次投档录取,纳入全市统一招生录取平台。独立招生学校录取结束后、提前批录取之前,单独设置指标计划录取批次,根据指标考生填报的志愿、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成绩(不含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各项加分和照顾录取,下同)及所在送生学校分配到的指标计划,以招生学校近3年在提前批公办公费最低录取分数的平均值下降20分为最低录取分数线进行投档。
  2.“指标生”录取批次在各校最低控制线投档结束后,若有剩余指标未完成录取,则将剩余招生计划并入该招生学校提前批进行投档录取。
  3.“指标生”录取投档规则与我市中招录取普通高中学校录取投档规则保持一致,如志愿优先原则、同分排位规则、宿位限制规则等。
  五、组织管理与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普通中学要充分认识这项普通高中招生改革举措的重要意义,要将此项工作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体现执政为民、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举措,纳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进行统筹安排。
  (二)精心组织,公开信息。各校要根据本办法精神,将招生政策、实施方案、时间进程、志愿填报、录取办法等信息及时、全面地传达给广大家长、学生,及时公布示范高中的招生计划和指标计划数、本校初中应届毕业生中符合“指标生”报考资格的学生人数及具体名单等相关信息。
  (三)严肃纪律,规范管理。要建立指标分配、录取过程的监督检查制度,确保整个操作过程规范、透明、公平。
  六、本办法自2016年1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18年12月31日。有效期届满或国家、省的重大招生政策调整,将根据实施情况依法评估修订。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王东副市长,陈绍康副秘书长,省教育厅,市法制办,华南师
  范大学附属中学,广东实验中学。
  广州市教育局              
2013年4月25日印发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随着中考各校的报名情况尘埃落定,昨日,市招办公布了我市各重点高中的第一志愿报名人数,和招生指标分配方案。其中,我市省示范性高中2917个指标分配到鞍山47所初中,其中一中有209个指标分配到各校,比去年增加9个。
  城区过半考生报一中
  市招办相关人士介绍,今年我市全地区的报名人数由于海城的补报,又有所增长,达到了22672人。其中我市城区考生报名人数为9613人。由于今年一中仍为单独录取批次,报考人数创下了历史纪录,达5304人,占城区报考人数的55.2%。
  相关人士表示,虽然这些报一中的考生中,不排除有“冒高填报”的可能,但是相比于同样录取政策的去年来看,人数依然有着不小幅度的上涨,去年为4322人,整整上涨了982人。
  8683人报名示范性高中
  我们再来看看其他示范性高中第一志愿的报考人数:三中1102人,八中224人,鞍钢高中581人,九中890人,十三中582人。综合来看,报考除去一中以外其他示范性高中的人数为3379人,那么总体算起来,我市城区考生报考示范性高中的占到了8683人,也就是说,全市90.32%人都想往“重点”冲一冲。全市仅有930人第一志愿选择了一般高中,人数较比去年下降了2.3个百分点。
  相关人士表示,虽然从目前来看,考生一志愿报考八中的人数相对较少,三中一志愿人数报考较多,但这并不能说明今年报考该校的竞争大小或者从而判定该校的录取分数线高低,甚至学校的好坏。其实对比一下去年数字便可以清楚地看到,除了一中的一志愿暴增以外,其他示范性高中的第一志愿人数都在下降,去年第一志愿的报名情况为:三中1940人,八中1819人,鞍钢高中1415人,九中1601人,十三中1222人。
  晚报帮你算算录取比例
  无论是报考人数,还是招生计划,最终大家最想知道的还是录取比例。那么晚报就帮你来算算。翻看今年各示范性高中公费招生计划:一中为727人,三中为645人,八中为645人,鞍钢高中为645人,九中为500人,十三中为400人。按照这个数字计算,以上几所示范高中公费生第一志愿的录取比例大致为:一中7.30:1;三中1.71:1;八中0.35:1;鞍钢高中0.90:1;九中1.78:1;十三中1.46:1。
  虽然这是多年来罕见的第一志愿“报小于招”的情况,但是并不能就此认定“报了就肯定能考上”。归结到底,是因为一中为提前批次,即便落榜了也不影响其他高中的录取,所以不少原本想报其他示范性高中的考生便转而投奔了“一中”,但是实际上由于一中招生计划有限,绝大多数人还是会甩到除一中外其他示范性高中的竞争圈子里,进行“二次竞争”。
  按报考人数分配“指标到校”
  昨日,市教育局公布今年中考省示范性高中招生指标分配方案。我市省示范性高中2917个指标分配到鞍山47所初中,其中一中有209个指标分配到各校,比去年增加9个。
  今年指标到校,是将省示范性高中公费生招生计划的85%按初中学校报考人数比例整体分配到初中学校,其中鞍山一中公费生招生计划的30%再按各初中学校报考人数比例直接定向到初中学校。
  另外,市教育相关人士表示,从2013年秋季入学新生毕业升学时开始,也就是2016年的初中毕业生开始,鞍山一中公费招生计划数的80%直接定向分配到各初中学校,市内其他省示范性高中公费招生计划数的100%分配到各初中学校。
  @沾着砒霜的花(新浪)首席记者 沈璐佳
  省示范性高中指标到校分配表
  鞍山市第2中学
  鞍山市第10中学
  鞍山市第26中学
  鞍山市第29中学
  鞍山市第31中学
  鞍山市第35中学
  鞍山市师院附中
  鞍山大孤山矿中学
  华育外国语实验学校
  鞍山市华育中学
  鞍山市华育分校
  鞍山市新世纪中学
  华育高新区学校
  鞍山市第12中学
  鞍山市第17中学
  鞍山市第25中学
  鞍山市第38中学
  鞍山市第42中学
  鞍山市第43中学
  鞍山市第45中学
  鞍山市第46中学
  鞍山市育才学校
  鞍山市红拖中学
  鞍山市第14中学
  鞍山市第21中学
  鞍山市第27中学
  鞍山市第30中学
  鞍山市第48中学
  鞍山市第51中学
  鞍山市第63中学
  鞍山市第68中学
  鞍山市东方中学
  鞍山市育英中学
  鞍山市汤岗子学校
  鞍山市第23中学
  鞍山市东鞍山学校
  鞍山市东矿中学
  鞍山市大屯中学
  千山区育英中学
  千山区甘泉中学
  鞍山第18中学
  鞍山市第57中学
  鞍山眼前山矿中学
  鞍山市齐大山矿中学
  达道湾中学
  鞍山市衡业中学
  鞍山市宝得中学
  中考期间
  20条公交线绕行
  相关新闻
  本报讯(记者王义)今年我市中考时间为28日、29日、30日,为了给考生营造安静舒适的考试环境,考试期间,途经各考点的20条公交线路将绕行。
  具体线路绕行方案:
  二中考点:涉及410路、34路、401路3条线路
  34路绕行二一九路、胜利广场、五一路后恢复原线,410路绕行民生东路(烈士山门前)铁东二道街后恢复原线,401路绕行民生东路、铁东二道街后恢复原线。
  八中、二十四中考点:涉及5路、19路、39路3条线路
  19路由双山路口绕行双山路、胜利路、和平路后恢复原线,5路由孟泰公园绕行立山广场、胜利路、双山路后恢复原线,39路由自由街绕行中华路、胜利路后恢复原线。
  华育外国语实验学校考点:涉及8路、34路2条线路
  8路、34路绕行中华路、新华街、园林大道后恢复原线。
  鞍钢高中考点:涉及327路、323路、6路、39路、28路5条线路
  323、327路终到、始发作业退到“深沟寺广场站”进行,6路、28路由龙家街经曙光路至曙光路南口站后恢复原线。
  39路由原鞍钢高中首末站北终到、始发。
  十三中考点:涉及25路、29路2条线路
  25路由解放西路进入人民路至四达大道后恢复原线,29路由千山西路附路进入至机电街后恢复原线。
  华育学校考点:涉及线路:103路、13路、14路、104路、232路5条线路
  103、13、14、104路由山南街进入解放路至中华路至康宁街至建国大道后恢复原线,232路由平安街进入中华路至解放路后恢复原线。
  一中考点:涉及8路、17路2条线路
  8路、17路由鞍千路进入东阳街至科技路至临城街至鞍千路后恢复原线。
  九中考点:涉及2路、323路2条线路
  2路、323路绕行工人街、中华路、卫钢街后恢复原线。
  具体绕行时间:
  6月28日:8:15—11:00;14:15—17:00
  6月29日:8:15—10:30;13:15—18:00
  6月30日:8:15—11:00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随着天气转暖,我市各个经济园区内续建项目复工、具备条件的新建项目开工渐入佳境。我们要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把项目开复工作为当前全市一项重点工作,精心组织,加速推进。法哈牛学校2016年中考指标到校名额_百度知道
法哈牛学校2016年中考指标到校名额
这是一道待解决的难题
您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20(财富值+经验值)+难题奖励30(财富值+经验值)
其他类似问题
指标到校的相关知识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或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
潮州中考招生大变动 市直优质高中首次“指标到校”
来源: 南方日报作者: 苏仕日
今年潮州将首次试水市直优质普通高中学校“指标到校”,金山中学、高级中学和绵德中学3所高中将分别拿出30%的正取生名额,直接分配到全市区域内各初中学校。
  2015年潮州中考招生有大变化!今年潮州将首次试水市直优质普通高中学校“指标到校”,金山中学、高级中学和绵德中学3所高中将分别拿出30%的正取生名额,直接分配到全市区域内各初中学校。
  “指标生”名额将按照二级分配原则,先分配给各县(区),再由各县(区)按报考人数比例直接分配到校,全市每所初中至少可以分到1个指标到校的名额。指标计划的招生设立单独批次,单独填报志愿,纳入全市统一招生录取平台。
  其中,“指标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潮州市户籍(含政策性照顾、符合政策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二是本校完整三年学籍并在本校就读到毕业的初中应届毕业生。不过,潮州市教育局的工作人员表示,考虑到政策首次实施,对于2015年及2016年的初中应届毕业生如在政策实施之前办理转学,并在转入学校就读到毕业的可视同具备资格。该政策的正式实施时间为日。
  潮州市教育局的相关科室负责人告诉笔者,实行“指标到校”,有利于解决初中择校问题,促进潮州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尤其对于促进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发展将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扫一扫加入南方网微信朋友圈
编辑: 王力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强降水致清远10条国省道出现43处中断
新闻关键词
上传海岛图片 万元大奖等你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欧冠名额分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