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master of nonverbalenglish humorr 第三段重点句子分析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夯实基础&提高实效
——2011学年广州市高三英语教学工作的建议
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英语科
二○一一年九月
一、关于2012年高考
预测2012年英语高考命题将继续遵循选拔性考试的规律与要求,贯彻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念,反映英语学科新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在语篇中考查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在应用中考查学生语言的综合能力,同时注重语言与情感文化等因素的融合,发挥对素质教育的积极反拨作用。
2012年的命题理念、试卷基本结构、考试范围与内容等方面都将与2011年相同。广东卷将继续秉承考纲要求,继续贯彻"注重实用,考查基础"的考查思路和方向进行命题,仍将保持较大的词汇量和较高层次的考查方向,贯彻"稳定中求发展"的高考改革思路。
各校暂时按照“2011年广东省高考考试大纲的说明”中规定的考试内容及能力要求,并参考“2011年广东省普通高考英语听说考试样题”,结合我市多年的成功备考经验,科学、主动、踏实地实施“能力”备考。(待“2012年广东省高考考试大纲的说明”出台后,严格按照新说明执行。)在新课教学期间或第一轮复习期间,单元测试及综合测试的题型、分值与内容均可根据该阶段的实际灵活选择,无须强求与高考题型、题量一致。
2011年英语高考首次实现听说与读写分离,形成人机听说考试和笔试两种考试形式。我市在2011年的听说备考中已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和优异成绩。各校要充分学习总结上一届的经验,积极面对,不一采取盲目机械操练,不能临时突击性备考,基础薄弱的学校切记不要消极放弃。应将听说的训练融合到读写中去,在课堂上鼓励学生从被动的语言输入走向积极的语言输出,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语用能力。
二、年度教学及备考建议
(一)加强研究,巧妙借鉴
自2007年广东英语高考实现跨越性改革以来,各校英语科已形成一套较完善的备考策略。面对高三备课组人员构成及2011年高考英语题型等变化,各校仍需加强老师们对《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及《2012年广东高考考试大纲的说明(英语科)》的学习,加强对“2012年广东省普通高考英语听说考试样题”及近几年广东卷英语高考试题的研究。
历年《广东高考考试大纲的说明(英语科)》附录中除了词汇表外,还有语音项目表、语法项目表、功能意念项目表及话题项目表,这些看似简单的点列概括材料,均应成为各校复习备考时的重要参考依据。深入研究,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各校还要认真进行备考研究,贯彻和落实广州市英语多年的优秀备考经验;认真组织老师参加并参与全市性及区域性教研活动,加强校际互动;充分利用全市共享资源及师资力量,对“培优助困”工作常抓不懈,不断总结经验,进行推广。掌握规律、顺应趋势、汲取经验,方能稳步提高。
(二)合理规划,科学用时
各校应合理规划学科备考策略,科学分配高三四个阶段的教学时间与内容。纵(模块)横(题型)交错,稳步推进,有效编织知识能力网。
1、新课教学:生源较好的学校可考虑覆盖9-11模块教学,在12月份调研测试前结束。生源相对较差的学校除完成模块8的教学外,可考虑从9-10模块中选取难度适合的材料进行教学,在11月份结束。
本阶段教学以进一步扩大词汇量,加大语言输入及巩固旧有知识为基本目的,老师应抓住课堂有限时间,创造机会,鼓励学生进行语言输入与输出的实践,并适时针对高考考查重点、难点进行能力点拨。
2、一轮复习:在“一模”前结束。此阶段,宜把《备考指南》及《高考词汇表》等作为最基本的复习及测查资料,坚持以话题为纲,科学整合各模块相关单元,形成“话题(考试说明所列24个话题)——词汇(写作词汇/阅读词汇;已掌握词汇/须掌握词汇)——句型(话题句型/文体句型)——段落及篇章(背景阅读)——话题语料(口头/书面表达)”的全方位、循序渐进式的主题复习模式,盘活已有积淀,进一步夯实语言基础,积聚语言实力,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此轮复习以基础落实与能力达成为目标,听、说、读、写训练可交错结合进行,以求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综合语用能力。训练材料宜多选用非选择题或非常规选择题的形式,以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复习内容应全面覆盖考试说明所列语音、语法项目及话题、功能意念;根据重点难点,合理分配时间;精心选材,开发学生多元智能,发掘学生未知潜力。
在模块复习中要实现语音基础训练、功能意念总结、口语练习、语法复习、话题复习与总结等多种功能合一,就要在教材内容的有效重现及二次开发上做文章。各校可根据学情实际与话题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语言活动/练习,如口语训练(朗读或跟读、听录音材料提问及回答问题、复述等)、填空(选词填空、用适当的功能词填空、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用同义词填空、根据汉语提示填空、选择适当句子进行语段填空)、概括(概括段落大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文章的基本结构)、就划线部分提问、回答问题、判断正误、排序、填表、背诵(句子或段落)、翻译(句子或段落)、话题写作(口头作文、命题作文、读写任务)等。
3、二轮复习:在二模前完成。主要以专项训练为主,以题型为轴,着重于在师生共同参与的解题过程中,通过尝试与感悟、反思与分析、点拨与分享及能力达成训练等系列过程,实现语言能力及解题能力的共同提升,兼顾话题背景、词汇、句型、语法等知识的保温。
4、查缺补漏:二模后到高考前,是查缺补漏阶段。此阶段有三大任务:1)通过坚持完成每天固定的听、读、说、背、抄、写、译、默等学习任务,实现语言知识的继续保温及熟巧运用;2)回顾错题、难题,突破典型考点,进一步寻找增分契机;3)选择近年高考题及各地模拟题中的精品,通过限时练习、练后分析、规范性操练三步曲,把握考试节奏、稳定应考心态,击破薄弱环节,寻找提升突破口。
(三)充分备课,优化选材
各校应注重备课过程的科学性、系统性、自主性与共享性。高三老师要带领学生成功高考,须过高考关:应能同时胜任教练与选手双重角色,既熟悉考试要求,也了解学生需要。教师的备课应包括大量做题、分析题型特点与命题规律、筛选典型材料、预测学生困难、针对重点、难点精备方法指导、准备有针对性的巩固练习并考虑个别化辅导的需求等多方面的工作。组内老师更应团结互助,共享共进。
选材时,内容要体现系统性、专题性与综合性,可考虑多把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综合于情境及语篇中进行训练。材料贵精贵典型,难度要适当、重点要突出,要有利于促进能力及形成方法。要严格进行量的控制,切莫贪多求全,水过无痕。此外,在作业设计上也要重视科学性、层次性、针对性及个性化要求。
(四)有效教学,多元评价
1、学生自主,教师点拨,共同打造有效备考课堂
复习课可大致遵循“测查——自主评价与反思——同伴分享——老师总结/点拨——复练”的过程。也可课前布置学生先完成相关任务,课上通过简单测查/练习确定讲课重点——未掌握的考点,通过组织个人、对子、小组或全班活动,实现自我反思与分享。老师的总结/点拨要精练、深入、到位,要注重方法的指导,切忌知识点全面开花,将复习课上成新授课。复练的材料要针对性强,既要有适量的当堂巩固训练,也要预留课后作业。
2、及时反思,注重总结,共同实现及时高效评价
英语学科的输出性练习,答案灵活多样,教师要提供及时、优质的反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评价过程。各校应研究如何更有效地提高学生自主思考、自我评价、自我定位、自我监督、自我鞭策、自我反思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自我管理能力,充分发挥个人、对子、小组、班级等不同学习活动与评价方式的优势。
口语训练,面对平时课堂上无法大规模上机操练的困难,可提倡学生利用MP3等便捷工具自助录音,课堂上通过提供范例,讲评样本,点列问题,强化训练、共商对策的方式,指导学生自我评价与监控自己的口语训练过程。
阅读训练,面对堂上老师讲评往往挂一漏万的状况,可提倡学生通过“自我测试——同伴讨论——老师答疑——自我总结——再次尝试”的方式解决不同学生间千差万别的问题。通过反思日记、精彩语料收集、难句收集等方式,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与阅读自觉性。
写作训练,老师全收全改,学生未必领会,费时失效。可充分调动学生通过比对参考范文,同伴互改(找三个好句,找一个错误),共享同学美文,反复修改旧文等形式提高学生自我纠错的意识与作文能力。
立足自主 活用素材 夯实基础
---谈如何在高三英语一轮复习中以模块单元为主线建构基础知识网
在第一轮字词、句式、语法复习过程中,每位老师都会有自己特有的复习方法。有的老师可能以模块单元为主线,有的老师以话题为主线。本人将与大家共同学习与探讨的还是那个看似古老过时,但却不愿舍弃的经典复习模式---以单元模块为主线的第一轮复习,谈谈如何在高三英语一轮复习中以单元模块为主线帮助学生建构基础知识网。
目前,每位老师学生手中都有一本编印完美的一轮总复习书,字词句篇语法归纳、巩固练习,一应俱全,确实给老师与学生都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许多老师,包括本人也觉得这真是英语教师的一大福音,备课量锐减,只需稍作补充,几乎就可以照本宣科。
二、第一轮复习的总体思路:
通过对课改这几年的高考分析,我们认识到高考英语命题的趋势是在重视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突出考查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形成以篇章阅读为主体的试题布局。高考中,许多学生在大量的练习后,仍然写出语法错误众多的句子。因此,高三复习不应只是对已学知识的简单重复和强化,而是一个再学习、再认识、提高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的过程。因此,对我们大部分学校而言,“抓基础,提成绩”才是硬道理。而要想提高成绩,就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变“要他们学”为“他们要学”。因此我们16中备课组制定了“立足自主
夯实基础发展能力”的高三一轮备考计划。第一轮复习的重要任务不是按部就班的常规复习,而是自主备考引导和基础落实两手抓,从而发展他们运用英语的能力。
三、具体实施方法
1. 打破模块格局,实现单元顺序重组。
具体地说,就是按课文写作体裁的不同分类,对单元进行顺序重组,展开基础知识复习。老师们可能都觉得,就这样按单元顺序复习下去挺好,我们老师把知识讲明白点,学生背熟知识点,再运用着点就好了。我一直也觉得还行,但经过多年实践,觉得知识点、语法点太多,学生不是把书读薄了,而是越学越多,满脑子乱糟糟的,缺少贯穿知识的线索,再加上对知识的熟悉程度不够,考试的时候根本找不到我们教给他们的那些好词金句。对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也找不到适当的方向和语感。于是,我按文体把课文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再根据内容不同具体细分为(如图)
课文文体分类
内容具体分类
所涉及单元模块
(M1U5Nelson Mendela, M4U1Women of achievement, M4U2Working the
land, M4U3A taste of English Humor M5U1Great scientists )
“故事”叙述
(M1U3 Travel journal, M3U2 Healthy eating, M2U4 Wildlife
protection)
(M1U1, 零散分布在其它单元课文中 )
与社会相关&与校园相关
各种环境概况
历史文化发展
物品用途介绍
社会热议 (观点对立式,现象评论式等)
课文中这部分内容缺少,需要老师挖掘补充。
(综合运用)
各种信件(推荐信,招聘)、日记、通知、广告,使用说明书等
课文中这部分内容缺少,需要老师挖掘补充。
尝试对单元顺序重新调整,有以下几个优势:
1)写作方面:连续一段时间内,多次再现相同文体风格的文章,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此类文体文章中的句法特点,文体结构风格的熟悉程度;而且,还有利于对素材的积累及写作模仿运用上的突破。
2)更好地使学生获得不同文体风格语篇带来的更强烈的情感体验,增强语感,有利于写作与阅读两方面能力的提高。
3)借助这条线索,帮助学生串联知识,以及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途径。
但有一点值得关注的是,教材中议论文、应用文这两种体裁的文章缺乏,恰好它们在高考作文中被考的几率很大。所幸在《备考指南》写作以及阅读理解专项训练这两部分里有着非常充足的议论文和应用文方面的写作、阅读资源及指导,较好地弥补了教材的不足。
例如:集中利用几篇课文都是人物描写的记叙文,发掘其中文段,指导学生掌握阅读微技能,提升语感,准确定位文章主旨、作者观点态度、文章标题以及学生对文章细节理解等都有积极且重要的作用。
以A taste of English Humor 中选取的文段为例:
1&5& (3 mins):
Underline the words that show the
attitude / tone of the article:
As Victor Hugo once said, “Laughter is
the sun that drives winter from the human face”, and up to now
nobody has been able to do this better than
Charlie Chaplin. He brightened the lives of Americans and
British through two world wars and the hard years in between. He
made people laugh at a time when they felt depressed, so they could
feel more content with their lives.
Charlie wrote, directed and produced
the films he starred in. in 1972 he was given a special Oscar for
his outstanding work in films. He is loved and
remembered as a great actor who could inspire
people with great confidence.
Q1: Which title is better, why?
A. A master of nonverbal humor
B. An actor of nonverbal humor
--- A more accurate evaluation
Q2 : What about the writer’s
--- admirable, positive, appreciative,
objective, beyond time and space, great, outstanding,
inspirable,
又如:集中运用几篇课文都是人物描写的记叙文做基础知识复习后同类作文的模仿训练。
基本操作过程:
---呈现多篇文体相同、内容相近经缩写后的课文短文
---引导学生领悟语篇,找出写作手法的共通之处(如下文划线所示)
---熟读并背诵
--及时模仿并进行写作训练:
例如:以下是根据有关人物描写课文(5篇)经缩写后的短文:
Passage 1&
Elias' Story
Nelson Mandela, born(bear) on
July 18,1918,is the first (one)black president of South Africa. He
studied law after he entered university. Then in 1952
he set up a law office to help poor black people. Because
of his fight against the government and anti-black laws,he was
sentenced (sentence) to five years of hard labour. After that he
formed ANC Youth League. Fighters (fight) from ANC began
to blow (blow) up buildings in 1963 and he was sentenced to
life imprisonment on Robben Island. Twenty seven years
later,he was freed by the white government. In 1993 he
was made president of South Africa …
Passage 2& Women
of achievement
Jane Goodal had wanted to work with
animals in their own environment since she was a child. But
this was not easy. When she first arrived in Combe in
1960,it was unusual for a woman to live in the forest.
However,with the help of her mother, she began her work with
the chimps,which changed the way .that/in which
people thought about chimps. Spending years observing
and recording their daily activities, Jane discovered that chimps
hunt and eat meat,against what people used to think. She also
discovered how chimps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Working with
the chimps for years,Jane has argued that …
Passage 3 Working the
Dr Yuan Longping was a pioneer of
agriculture in China. He graduated from Southwest Agriculture in
1953. Since then he devoted his life to finding ways to
grow more rice. The rice farmers are now producing harvest twice as
large as before by using this kind of rice. But he
was not satisfied with his work. Although now he leads a rich
life,he still insists on his work to develop his rice. I think
his work is really important to the world. Because of his
hard work,the production of food has been improved.And the problem
of hunger can be solved.
Thanks to Yuan Longping ’s great
work,millions of people can benefit from his extraordinary
passage 4 (略)John Snow Defeats
“King Cholera”
passage 5 (略)
模仿写作训练:(记叙文/人物描写篇)
2.回归课文,高于课文
我个人认为,英语第一轮复习,无论采用什么形式,应坚持立足课本,逐步消化其中的词汇、语法知识,夯实基础,全面培养、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1)紧密联系课文,从词汇、短语、句式到语法逐一落实,构建知识框架。
每天,我们要求学生通篇朗读课文,或优选课文段落背诵,并通过对原文段落挖空以检测单词、词组、句式到语法逐一落实。
以下是抽自M1U1课文里的需熟读背诵的课文文段,我们有意识地挖空较多词句语法内容,学生必须在5分钟内完成。只有当学生对课文词句语法的理解熟练达到较高程度时,他们才能在限定时间内正确填写出包含较多内容的空格。
e.g. She and her family hid away for
nearly twenty-five months ________1_________(才被发现). During that
time the only true friend was her diary. She said, "I don't want to
________2________(记流水账) in a diary as most people do…
Dear Kitty,
_________3__________(我想知道是不是因为) I
haven't been able to be outdoors for so long that I
__________4________(对与大自然有关的一切事物非常狂热).
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我清楚地记得曾经有一段时间) a deep blue sky, the
song of the birds, moonlight and flowers could never have kept me
spellbound.
... For example, when it was so warm, I
__________6____________(故意熬夜到) half past eleven one evening in
order to have a good look at the moon for once by myself… Another
time five months ago, I ________7_________ upstairs (碰巧在楼上) one
evening when the window was open… It was the first time in a year
and a half ___________8____________(这是我一年半来第一次目睹夜晚)....
before they were discovered
set down a series of facts
I wonder if it’s because
have grown crazy about everything to do with nature
I can well remember that there was a time when
stayed awake on purpose until
happened to be
that I had seen the night face to face
起初,我们只是让学生回家每天朗读课文10至15分钟,为了督促学生坚持朗读,甚至还出此下策,让家长每天签名确认。后来发现,哪怕是早读课上专门的时间让学生朗读课文,相当部分的同学也只是有口无心,和尚念经而已,对课文的加深理解及词句文法的进一步掌握作用甚微。就此问题,我们备课组专门作了讨论,最后决定通过挖空原文段落,检测从单词、词组、句式到语法的逐一落实情况,鼓励学生进行理解性朗读背诵。现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大部分学生能做到熟练理解课文里的词汇、句型及语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这种检测发现那些基础薄弱或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同学,对他们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提高整体水平。
2)将课文中的重点单词、词组、句式、语法加以及时反复的运用。
这个问题看似毫无新意,但确实是被很多老师忽略的环节。大家都知道要反复,但到底反复几次效果才好?好操作吗?
为什么采用了这麽多非常好的方法,如:句子填空、翻译句子、造句、词汇串烧、连词成篇等,学生却记得多忘得多,能灵活运用的更少。似乎大量的背诵和练习起到的作用并不大,有些学校开始怀疑第一轮复习的重要性,早早就进入了专题复习中。所以,与其走马观花,不留痕迹,不如锁定一定范围的重点词句语法,进行反复及时的运用,这对中等以下层次的学生效果十分明显。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2至3次重复也许就能活用,但对于程度较低的学生可能要反复使用4至5次。对于这点,有些老师可能没有想到。怎么这些学生这麽笨?
意识到这个问题,只要用心创造机会,其实也不难:课文填空检测+课堂举例+课后巩固练习+作文训练+单元模块测试
(共5次)。但如果想让学生面面俱到,可能并非普通学生所能达到的境界,只能有侧重有范围地去突破。
紧扣高考题型,在语篇实际运用中引导学生自主架构基础知识网
各种题型的设立主要是考核学生的知识与运用能力两方面,因此,紧扣日常的套题训练,我们可以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哪些知识板块有所欠缺,需要如何作进一步的知识建构。
1)通过高考模拟题练习,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词汇、句法、语法的常考考点板块。
指导学生分类归纳。
完型填空:熟词新义、词义辨析、固定搭配(动词短语、介词短语)、…
语法填空:基本句型(句子主干)、句子成分、三大从句、构词、v.(时态语态、非谓语)、固定短语、常用句型……
阅读:熟词新义,基本句型(长难句理解),习语、联想迁移……
2)指导学生在语篇中运用知识,归类反复突破知识板块。
中英语言本身在语法和句子结构上就存在着不小的差异,如果语法教学中出现模糊,零散、缺少重点与反复,学生语法就会学得不明不白,这也是高三学生语法填空与写作常常出现失分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一篇语法填空题为例,重点突破的语法板块是动词的时态语态 。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proper
James likes English very much,
but he doesn’t speak it very well. Though he has
learned it for quite a few years and memorized quite a
few words, he always makes mistakes when speaking. Listen!
Mr. Smith is pointing out some mistakes James has
just made in their conversation. James was encouraged
by Mr. Smith and said he would keep learning English harder
than ever. Mr. Smith is sure that James will make
progress sooner or later. He said that he had had the
same experience as James does now. However, with his English
teacher’s help, he managed to overcome all the difficulties
and made great progress in the end
Passage 2&
(略)&&&&&&&&
Passage 3 (略)
注:选择多个文段进行突破时,要注意到各种时态出现的频率与覆盖面,尽量做到全面并多次反复。
3)指导学生以点带面,自主构建缺失词汇、语法知识板块。
一轮复习过程中,对于重点知识板块项目要有整体的概念和轮廓,要认真反复加深理解,形成对重点知识板块的整体理解。高三与高一高二相比,学生如果能够看到空格就知道要考查的知识范围,并知其所以然,才算真正达到了高考要求。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在练习中以点带面,自主发现并构建缺失词汇、语法知识板块。(如下图)
附: 错题反思记录表:
词汇/语法板块
错题用法疏理
时态(一般过去时)
语境中的过去时,往往表示“刚刚,刚才,”之意,暗示现在已“不再这样”
I didn’t know you bought the present for me.
4)利用阅读材料积累词汇及写作句型。
许多老师都尝试过让学生摘录阅读材料词汇,但很难坚持,甚至有的学生并不重视,也不去做。我有一个比较方便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将一两个星期内已统一做过的阅读文章集中在一起或装订成册。每一周会提供15分钟让他们重览这些文章,特别留意里面老师提到的词汇句子。有的学生因前面没认真听课会有遗漏,他会主动与其他成员交流,这也是在增加词汇。接着再当堂抽几个词汇做检测。
我们应鼓励学生自由泛读与应试阅读相结合,让自由泛读很好地帮助调节学生的阅读心态。在班级里教师可以对学生阅读中斩获的好词好句以及词汇定期进行展示,这样就会激励学生积累作文素材及扩充阅读词汇,为写作与阅读打下良好基础。
题海拾贝,合理使用复习资料
1)一轮总复习书:学生课前自学或自测,
教师课堂重点知识讲解运用,以及课后学生知识自我巩固和补漏。
2)《备考指南》:Words and
expressions部分突出重点词句的应用,Grammar部分则是对课文内容和语法的高度慨括。我们运用这两部分来做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进行检测,免去不少出题之苦。Reading
这一板块大都与课文话题相关,恰好填补了《英语周报》等其他复习资料的空白,可利用Answer the following
这道题,帮助学生学会在阅读中捕捉重要信息的技能,还可以成为练习口语的题型,并通过动笔写下结构完整准确的句子,使学生学会从阅读中汲取积累好的词句以及素材,为写好作文打下基础。语法专项中的词义辨析题也是个值得利用的新亮点。
3)《英语周报》:更多侧重于利用其中的套题练习,并引导学生自我反思阅读的提升方向以及提升空间。目前,我们的复习侧重基础,但阅读训练也在齐头并进。
4))《词汇手册》:在处理词汇表时,首先帮助学生将单词分成阅读词汇与写作词汇。平时的作业里会包括进行单词过滤,让学生隔天在5页单词里找出陌生词和重点词,抄在小本子上,然后有计划反复记忆突破。大约一个月后进行再过滤,他们会惊喜地发现自己的进步,从而充满信心。而对于重点写作词汇和短语,则要求分批组词或造句,在用中记,在语境中记。同学之间相互合作考词汇也是好方法,如:用A4纸自制成试卷,小组或同桌进行互测。这样,学生既可以自我巩固补漏,又能通过出题了解“军情”,形成合作竞争态势。
这是我较常用的一条龙自主学教模式,既能减轻老师负担,又能引导学生自主备考。每隔一个半个月我还会穿插英语学科班会课,为学生助跑。也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避免教师过多的包办,学生才会把学习当做是自己的事情,发挥自身的学习潜能。
跨模块复习模式的前生、今世与未来
---广州市第四中学高考英语跨模块分话题复习模式探索之路
&&&&&&&&&&&&&&&&&&&&&&&&&&
一、&&&&&&&&
什么是跨模块分话题复习模式
所谓跨模块分话题就是将八个模块40个Units
中几个相近或相关的话题整合成一个高一层次的话题单元”,例如“Friend ”、“Travel”、“Characteristic
”、“Disaster”等等(见附表)。复习来源于话题,基于话题,落实基础。以写作为出口、以相关话题的高考题型(阅读理解、完形填空、语法填空)为延伸、辅以美文欣赏为口语训练材料,形成一个以某个话题为中心的一脉相承的语义体系。
二、&&&&&&&&
跨模块分话题复习模式(以下简称“跨模块”)的前生
2009年的困境与压力
2009年10月高三荔湾区统测,我们四中的成绩并不理想。分析原因:我们高二下学期的高中教学水平评估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进度。本区有许多其他的兄弟学校放弃模块九和模块十,高三暑假就开始第一轮复习,我们任然在坚持上模块九和模块十,学生从各方面都没有进入备考状态。应该说区统测、还有09届高三英语的优异成绩让我们感受到了本届高考的压力。如何在2010年1月的全市调研测试前进行完第一轮40个units的复习?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消化八个模块的词汇并能有效输出?如何让师生摆脱日复一日,循环往复的做题—讲解的复习模式?如何做到事半功倍?带着挣扎和压力,2010届备课组的老师在心里一遍遍地问自己如何高效节时地进行第一轮复习。
2. 曙光与灵感
在我们一筹莫展之际,在一次市教研中广雅中学肖敏茹老师的经验介绍后不经意的一句话让我们有了灵感,肖老师说或许可以尝试新的复习方式,打破模块界限。但是大家听了这句话心里都有了主意,我们要让这些零散的单元有意义地串联起来。回校后备课组一商量,马上开始行动。
3. 实践与协作
经过多次的集体备课和不断改进,我们广州四中2010届高三以语块教学为主线的跨模块分主题复习模式的复习模式终于迈出了第一步。
(1)指导思想:
语言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外语学习实际上是一种非自动的信息处理认知活动过程。该过程分为五个阶段:输人(input)、注意(attention)、分析(analysis)、记忆(memorization)、输出(output)。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大脑对输人信息的处理方式有自下而上(bottom
up model) 和自上而下(top down model
)两种模式。自下而上模式注重细节特征,是一系列由低级到高级,即由字词解码而最终获取信息的过程;自上而下的模式突出整体结构的识别,强调长时记忆存留的背景知识经验在理解中的作用。这两种方式相互联系,交互作用并同时加工。从而在词法、句法和语篇等不同层面上共同促进了对语言信息的处理。因此我们的跨模块分话题的复习模式坚持分析相关文章,强调训练学生从词到句到篇章的建构能力,尤其是要体现词汇、句子和篇章的一脉相承、相互映射,实现话题、功能、结构成一体。(见location
(2)具体措施:
①以话题为单位,重组高中教材。
我们将八个模块40个Units
中几个相近或相关的话题整合成一个高一层次的话题单元”,例如“Friend ”、“Travel”、“Characteristic
”、“Disaster”等等。(见附表)复习来源于话题,基于话题,落实基础。通过听写、测验的方式对相关话题的单词、短语、句型、习语做到检测到位。
② 以语块教学为主线,丰富写作素材储备。
复习一个话题须归纳话题语言,积累语块,形成一个话题“词典”。这样,原本孤立的词语统摄在话题语义场中,词与词之间有了语义(意义)联系,构成语义网络系统。语块是较大的词汇结构,有时甚至是整个句子,使一次性记住的单词量大大增加。因为语块是语法、语义和语境的结合体,有其内部结构和意义的制约性,其中一部分可以帮助回忆起另一部分,比脱离语境的单词更容易被记住,而且能够直接提取运用。积累和掌握大量语块,可以使学生在书面表达时迅速提取并直接运用,加快语篇组织的速度,提高语言表达的自动化程度,从而确保语言的流畅性和语义的连贯性。同时学生的词语选用会更地道、更得体、更生动、更准确,避免写出言中无物,枯燥无味,单词重复率高,生硬的有歧义的、令人费解的Chinese
English。 见话题(disaster )
③以写作为出口,提升读写能力见话题(travel)
同一专题文章若属于不同体裁,应再次分类,每一体裁至少备足两篇文章,若课本中没有或不足,则从课外阅读材料中选取,以每一体裁的典型语篇为主,适当考虑变体,侧重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新闻报道、时政评述和广告。在同一话题中,不必求全体裁。因为特定话题往往与特定体裁相联系。例如:介绍著名人物文章往往为记叙文体,一般人物介绍还可能与求职信或推荐信相联系。通过阅读不同体裁的文章,学习其承载的文化与思想,从而学习话题语言,分析其交际语境及其交际功能,解析语篇的语言特征和语篇结构模式。通过学习同样话题体裁的新语篇进行相互比较,进而积累话题语言,并用所积累的语言知识构建一个同一话题体裁的新语篇。具体做法:加强语篇训练,进行限时阅读,注重学生解题思路的灵活性,培养应试解题技巧。每周一节课进行阅读测试,题目为与本话题相关的高考试题(如完形填空、阅读理解),测试后及时讲评。
三、&&&&&&&&
第一轮复习VS第二轮复习
回顾过去两届高三的做法,虽然都是延续2010届的基本思想,但是做法却也不尽相同。2010届在第一轮复习展开跨模块复习,学生带齐八个模块的课本,随时应付来自不同模块的单元复习。2011届则在第一轮复习时照常规从模块一到模块八,然后到第二轮复习采用基于主题的写作训练。我们一起来比较一下两种做法的异同。
第一轮复习
第二轮复习
复习资料都是使用第一轮综合复习材料+跨模块自编资料。
都是以作文为出口,侧重写作,训练并检测学生对已复习知识的输出能力。
对老师的专业能力的要求都比较高。
都贴近考纲,能cover考试大纲对写作训练的要求
都受到教学进度的影响,纠结于模块9和10的教学。
1.学生在8个模块的课本之间跨越,在开始的时候容易造成学生在学习上的不适应与混乱。
2.相关话题的单元复习结束后以跨模块材料作为单元小结,能及时检验单元复习输入的效果。
3.省时高效。
4.学生在第一轮复习过程中方向感更强,更能体会到所学和所考有真正直接的联系,在情感和态度上更愿意跟从老师的复习方向,认真复习。
1. 学生做题,教师讲题,模式单一重复,高耗低效,40个UNITS的复习容易造成“高原停滞”与能力残缺。
2. 教学步骤简单清晰,更加容易操作。
3. 大量做题可以短时生效,尤其是普通班有效性较好,但不能持久,
4. 对于基础好的学生收益不大。
2.更容易把握时间,没有单元复习的后顾之忧。更可以与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等专题复习交替进行。
四、展望未来
从2009年到2011年,再到2012届高三,跨模块分话题的复习模式在我们四中仍在继续,归纳的话题也由09年的13个缩减成为9个,与话题相关的完形填空、阅读理解、语法填空也在不断更新中。我们三个备课组一致认为:面对不同的年级,或者说同一年级里面不同层次的班级,我们的跨模块复习都应该有不同的具体操作。2012届的高三已经开始了新的跨模块分话题模式探索之路,我们一直在思考:
如何让跨模块复习的效度更加明显(普通班进步显著,那么重点班呢?它的新的增长点在什么地方呢?)
如何处理模块九和模块十与模块复习的冲突关系。能否把模块九、十也放进跨模块复习的体系里面作为阅读理解、完形填空或者美文欣赏。
采取怎样的手段能训练学生把所学过的优秀词汇、优秀句子用在自己的作文中,提高词汇输出能力。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nonverbal language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