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头孢多久可以喂奶替哨坐晚上睡觉大量出汗怎么办

我已经阅读了这个提醒
本人拥有文字所有权,商业网站、纸媒体如转载(包含经第三方非商业网站及个人博客、网站转载),须经本人同意。非商业网站、媒体可以直线转载,请注明出处或链接;日常联系请发邮件:
我的人气博文
mtina的博文
博文分类:
孩子的爱是完整的、无暇的;成人的爱总是条件与桎梏并存---虽然我们并未认知!
昨天晚上打了DIOR小朋友,怒极了!屁股3下,脑门1下,打完我的手很疼,他嚎啕大哭!他的手臂被包在浴巾里,强行被我抱离浴室,也远离了事件的导火索――黄色小汽车。
把他放在沙发上,开始“教育”他:“妈妈答应你的事情一定会做到,不用一直重复,你从浴室出来,我一定会帮你粘你的汽车”。
他一直哭,一直哭,选择不理我。我突然安静下来,无力感袭向我,我开始抽泣,后悔打他。他猛然停止哭声,睁大眼睛看着我,开始咯咯咯笑出声音:"妈妈,你为什么哭”“你屁股又不疼”他一边说一边试图来擦我的眼泪,可惜手依旧被包裹在浴巾里。他轻轻靠向我说:“我晚上陪你睡,我们去玩遥控车吧,你哪儿疼了我给你擦药"......
事情落下了帷幕,孩子用他的爱又一次原谅了我,也许有人并不称这为爱,他们会说那是因为孩子什么都不懂,这会儿不疼了,自然就不哭了和你有说有笑。可是,就是因为这份爱的单纯以至于透彻到我们有时看不到这份爱。
我们在生活中时常犯错,尤其是对孩子犯错。其实对孩子犯错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我们不够真实,我们一直试图想将我们对孩子犯的错进行解释或者冠以“我是为了你好”等借口。从孩子的角度来看,我们其实没有必要掩盖或者解释,往往当他们察觉我们的悔意时,会直接对我们进行谅解性行为。比如邀约我们一起玩、身体靠近我们、用手摸摸我们等等都是他们对我们的谅解性举动。孩子的谅解性行为具体的信号如下:
1 忽然停住哭声
2 他们用眼睛直直的看向我们
3 突然提出一个问题
4 突然伸手试图摸我们
5 突然不想在继续他们与我们之间的争论,而转移话题(千万别把话题在往回扯,这几乎是所有妈妈的通病)
6 哭泣一会儿安静下来,自己去玩玩具了
7 试图让我们抱或者亲他/她
8 突然为争执的事情找了一个借口
当上面这些信息出现时,成人应该立刻感觉到孩子其实比我们自身更敏感的发掘了事情的真相---我们对他们犯的错误可能仅仅是因为我们的情绪不好,而孩子们已经打算原谅我们了。我们应该马上对他们回应,并接受他们的原谅,如果可以进一步说出真实的自己,孩子们会更加理解我们的。
我们要怎样管理孩子的情绪(三)---孩子的情绪培养与情绪技能
管理孩子的情绪(三)的主要任务是明晰孩子的好情商是怎样一步步被培养出来的,这种明晰其实是让大家了解当孩子的负面情绪出现时,作为父母的我们应该怎样去引导,并帮助他们慢慢学会自我控制。
首先,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过程的,有头有尾,情绪也是这样:被刺激――爆发――极致――衰竭――消失(对于孩子如果在衰竭这个环节又再次的被刺激,他们就会不断重复爆发,直到精疲力尽。而这种状态一旦被固化,就会发生一个孩子没完没了的发脾气,就算你不刺激他/她,一遇到事情,他/她还是哭到背气)。
下面这个图表是我自己做的,希望给大家清楚的展示这个过程:
上面这幅图是一个人正常情绪刺激后反应,我们很多成人自己也很难进入第三步,就是情绪的自我觉察阶段,这个原因是因为早年在3-5岁学习面对情绪关键期时,没有经过很好的引导。
这一张是宝贝的情绪流程,往往在红色部分出现操作失误(红色基本上是父母干预)。导致孩子两种趋向:一种情绪发作时总是不能走完一个流程(“自我压抑”or过于“内向”),一种事物刺激时总是不间断过激反射(就是俗称“没完没了”型孩子,如果你不想让孩子变成“没完没了”型,那么就请不要在他/她情绪衰减期在用同样的刺激源刺激)。&&
这两张图,希望姐妹们在孩子情绪来时对照观察,就会发现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逐渐教会孩子自己走完流程,在他们4岁之后慢慢通过每一次走完流程,他们就会自己找到驾驭自己情绪的秘密。其实第5步之后还有一步:6,就是自己找出针对这次问题的解决方案。
人的情绪智力都是逐步逐渐培养出来的,在(一)\(二)中,其实有说到父母在整个流程图中间就是理解、倾诉对象、垃圾桶和帮助者(帮助他们自我认知第3步)的角色。在这里在补充一部分关于孩子情绪智能的技能:
&&&&&&&&&&&&& 技能&&&&&&&&&&&&&&&&&&&&&&&&&&& &年龄&&&&&&&&&&&&&&&&&&& 举例
&&&&&&&& 1 识别人的情绪&&&&&&&&&&&&&&&&&&&&&&&&& 6个月&&&&&&&&&&&&&看到笑脸,知道喜欢他/她
&&&&&&&& 2 识别他人情绪&&&&&&&&&&&&&&&&&&&&&&&& &8个月&&&&&&&&&&&&&能理解对方感到伤心、难过
&&&&&&&& 3 使用语言或肢体展现或描述情绪&&&&&&&&&12-16个月&&&&&&&&&&别人摔倒知道扶起来,对他人同情
&&&&&&&& 4&认知内部情绪与外部展现的不一致性&&&& 22-30个月&&&&&&&&&&认识到一个人不喜欢他/她,也会笑
&&&&&&&&&&&&&&&&&&&&&&&&&&&&&&&&&&&&&&&&&&&&&&&&&&&&&&&&&&&&&&&&&& 着对他/她说话。对非语言性信息极
&&&&&&&&&&&&&&&&&&&&&&&&&&&&&&&&&&&&&&&&&&&&&&&&&&&&&&&&&&&&&&&&&& 度敏感
&&&&&&&&&5 开始对自我情绪有认知&&&&&&&&&&&&&&&& 30-42个月&&&&&&&&& 通过有意撒娇、愤怒来影响别人
&&&&&&&&&6 开始使用自我调节策略&&&&&&&&&&&&&&&& 42-48个月&&&&&&&&&&通过保证不哭等行为迎合他人对他/
&&&&&&&&&&&&&&&&&&&&&&&&&&&&&&&&&&&&&&&&&&&&&&&&&&&&&&&&&&&&&&&&&& 她的要求
&&&&&&&& 7 开始意识到情绪表达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 48-6岁&&&&&&&&&&&&恐吓、威胁、微笑等对他人的作用
&&&&&&&&&&&&&&&&&&&&&&&&&&&&&&&&&&&&&&&&&&&&&&&&&&&&&&&&&&&&&&&&&& 和了解反作用与自身的关系
&&&&&&&& 8 实现自我调节机制的完善&&&&&&&&&&&&&& 6-9岁&&&&&&&&&&&&&&可以自己处理情绪,面对事情&&&&
&&&&&&&&&& 整个情绪流程操作变作潜意识化&&&&&&&&&&&&&&&&&&&&&&&&&&& 会用倾述和探讨来解决问题
姐妹们可以对照年龄看看宝贝们现在的状态,也就知道还有多少步要走,还有多少个技能要完善,我们其实是不断的引领孩子自己处理事情,情绪智力的关键是:帮助孩子或者说陪伴孩子学会控制情绪的唤醒能力,让孩子们自己走完自己的路。
最后,我想说的是:中国大部分的人都非常情绪化,并且不懂如何自我控制,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受过这方面的引导,我们的父母当年都在解决温饱,他们也不了解作为人应该怎样使自己更幸福。所以我们今天需要的是发觉问题,懂得怎样去处理,让我们随着我们的孩子一起学会自我控制和梳理吧!
当然,在本篇讨论之前,我们必须有认知:人调控自己情绪的能力是有很大差异的,这种差异一方面来自先天的气质;另一方面来自后天的成长环境。
我们根据父母和孩子谈论情绪的方式,将父母分为情绪指导型(emotion-coaching)和情绪消除型(emotion-dismissing)两大类。情绪指导型父母会调节孩子的情绪,将孩子的消极情绪视为协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机会,并指导孩子如何有效的应对情绪(我们要怎样管理孩子的情绪(一)里面提到的“理解”沟通法,是其中的一个代表性案例);情绪消除型父母更多的是想终结孩子的情绪,或者否认情绪、或者试图改变孩子的消极情绪(具体的例子,就是当孩子哭闹不休时,总对孩子说:"你不哭,你要什么给妈妈说”等等的话语)。
情绪指导型父母往往自身也是优良的情绪管理者,他们管理基本情绪和自我意识情绪都同样高超;情绪消除型父母往往自身情绪管理存在着偏科或者不全。说到这个概念,我想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什么是基本情绪、什么是自我意识情绪:
基本情绪:愉快、愤怒、悲伤、厌恶、惊讶、恐惧
这六种情绪是人类与动物身上都会有的,这些情绪是基于生理基础的并为物种繁衍提共支持,这些情绪在孩子出生6个月内全部出现。
自我意识情绪:同情、嫉妒、尴尬、自豪、羞愧、内疚
这六种情绪是基于心理活动而产生的,是需要自我觉察的情绪。孩子在18个月以后,甚至在30个月后在完全出现
tips(补一段关于孩子的情绪发展):
孩子在18个月前几乎都是以基础情绪为主,他们需要藉由基础情绪先学会自我释放,每次遇到任何事情,他们用情绪唤醒来适应环境和达成目标,以保障自我的资源分配和生存权利--这是物种本能,不要在说孩子。(例如:哭闹着抢玩具的小朋友们)
18-30个月,随着年龄慢慢长大,孩子们开始出现一些自我意识情绪。我把这段时间称作“自身迷茫期”。有些不知道的情愫产生在孩子心底,让他们自己都不知道怎么样面对,(观察在这个月龄的孩子:碰到小朋友摔到了,他们多数是先迷茫,然后怯怯的,有些孩子会躲到大人后面,有些孩子会愣住一下,然后去扶小朋友),但是当他们慢慢掌握自我意识情绪后,对于基本情绪,他们就可以开始学会管理了。
30月龄以后:多数孩子都已经可以开始学会控制基本情绪了。当他们在碰到小朋友抢玩具时,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哭泣,或者无意识挥动小手挣回玩具。而是有意识的开始攻击拿他们玩具的人,并且并不找父母告状,除非他们打输了架,才会大声哭泣。
&&&&&&&&&&&&&&&&&&&&&&&&&&&&&&&&&&&&&&&&&&&&&&&&&&&&&&&&&& 说清楚这两个概念和孩子的情绪发展之后,我们在把话题拉回到父母身上,情绪消除型父母表现出两种状态:一种脾气非常暴躁(就是基础情绪控制不好--我称他们“过敏性情绪唤醒");另一种是脾气非常温和,与成人交往时表现很有涵养,在面对孩子时,经常出现无奈、乏力。(这种就是自我意识情绪管理不良)这些父母往往自身受过伤害,久久不能从沮丧中恢复。
和大家分享&&& 我、我母亲、dior昨天发生的事情:
晚上让dior冲凉,他拒绝。我在浴室叫他,他迟迟不进来,
我说:“我不等你了,我已经出来了”
他听到后大叫一声,然后开始大声哭
我没理他,自顾自的盘头发,结果5分钟后他还在哭,我觉得奇怪,伸出头看到我母亲低头在哄他
“你不哭了,姥姥给你盖好”
“不哭了,不哭了,姥姥让妈妈等着你”
“姥姥给你把箱子盖盖好,你快点去洗澡”
“你这孩子,我都说了,让妈妈等你,你怎么还哭”最后一句,我妈显然已经有点怒啦
我连忙料理好自己,到dior身边,对我母亲说:妈妈,你去冲凉吧,我和他沟通
我蹲下来,看着他哭的满脸的泪水,心理一阵难过,但是什么都没说,我想等他开口,过了一会“妈妈,你离我远远,我再也不想理你了”
“你生我的气啦”
“你打断我工作,我在盖我的玩具箱,你一直一直催,我都盖不好”
“妈妈一直催你洗澡,让你很紧张,盖子没有盖好”
“我不喜欢盖子没有盖好,必须把它盖好”
“呵呵,你不喜欢盖子没有盖好让你产生了挫败感,妈妈一直又在催,心理又着急了”
“你不喜欢刚才的感觉,所以才哭得”
“妈妈我不喜欢”
“宝贝,妈妈不应该随便打断你的工作。下次在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可以对我说,我正在工作,请妈妈给我3分钟,我把我的事情做完”
“恩,我知道了。那脱衣服 洗澡吧”
同样的事情,由不同情绪类别的父母来处理,结果是不一样的。我和我母亲分属在两个不同类别:她所类属的是情绪消除型父母。孩子还沉溺于自身的挫败感中,但是成人却想你赶快给我去洗澡,结果事情就没有休止了。在我的认知中,我觉得dior正在经历他没有经历过的一种情绪,这是他一个自我认知的好时机,所以我的任务就是帮助他认识这种让他心烦意乱的感觉是什么,给他一些建议,协助他处理,并定义这种情绪的名称给他。
情绪指导型父母是持有一种积极的培育状态,并在协助孩子面对自己,在孩子到达自我意识情绪期时,孩子就更容易管理自己的基本情绪、调整自己的消极情绪;情绪消除型父母更多的是持有一种关闭性心理(多数中国父母属于这种),大多数状态下,他们潜意识期许事情赶快结束,但是事实证明,孩子会把这种“堵塞性帮助”转换为内源的不满足,会发现孩子越来越暴躁、易怒、不易安抚,而且每次消极情绪萦绕的时间越来越长.
10/03 家庭清扫旧衣物,翻箱倒柜!dior欢快的跑来跑去,大声的喧叫,他从来没有见到过如此多的衣物堆积如同小山。他急着帮忙,玩的特别开心。打扫完后2小时,他的鼻子开始流清水,我没有特别在意,以为他着凉了,叮嘱他喝热水。1个小时后,他从卧房到客厅,一连打了10几个喷嚏,我意识到不好了!傍晚,他开始咳嗽,开始轻咳,到得午夜,已经每隔5分钟就一阵咳,重的掏心裂肺。期间还流浓鼻涕和打喷嚏。
10/04 半夜dior开始喘息,睡觉也不安稳,一整夜都在咳嗽,10月4日早晨开始拉哨子,呼吸急促。小家伙象什么都不知道一样,还闹着要玩,在家里跑动。我看了很急,训斥他,他安静下来坐在我怀里听书了。小身体贴着我的时候,感觉到他的气管象风箱一样的撕动。我得采取点措施:
中午的时候给他空腹服用250ml的温酸奶
将整体服用的水温提高了10度,务求他每次喝完水都会轻微出汗
把粘痰食物都停止,服用了非处方的感冒药
下午4点睡醒,空腹服用了鼠李糖杆菌GG、双歧乳杆菌Bb-12、副干酪乳杆菌混合粉
晚饭后加服了300mgVITB6 + VITB2
10/05 请我母亲将dior小朋友带到水边去换肺气,并坚持将所有措施每天为他做
10/06 母亲和我通电话,说小朋友在黄河边上玩的不亦乐乎,昨天晚上已经不喘了,睡的很好!
dior这次的发作,基本上是典型的呼吸道过敏症状,如果具体到被分为病症,可以用以下一些名词代表:过敏性鼻炎、喘息性支气管炎、肺部呼吸障碍、哮喘。但因为发现的及时,所以防御的早,如果放在年龄稍许小些的宝贝身上,很快就起烧了,而且一发烧一定会伴随呕吐、喘息-呼吸不畅,到得医院一定是阿奇、头孢、吸雾、点滴、服药一起上,才能治得住。不能怪医生,因为这类的疾病基本上都是急性转慢性,重在家庭防御。并且变成慢性病后,要长久治疗才会好,但是多数家庭在孩子病症好转后,根本没有得到重视,,再一次发病,就有病根了。
说了这么多,到底和益生菌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是想讲下服用益生菌对过敏体质的改善,从而降低过敏体质引发的疾病发病率。
人们很难将婴幼期患有湿疹的孩子和哮喘或者呼吸道疾病的孩子相连接,但是美林父母学研究中心在2009年的调研数据中,展现了一份报告:200个出生后就发作湿疹的孩子,在他们8个月时,有47%的孩子会因为发烧或者感冒引发一次呼吸道喘息性疾病;另外有18%的宝贝直接发生经常无故流鼻涕,并且无法止住。3%的孩子发作了哮喘和喘息性支气管炎。
如果父母们有前瞻性认知,就会明白,湿疹是这个孩子的肠道对大分子酪蛋白的一种过敏性反应,实际上也证明孩子的身体本身就是过敏性体质,更进一步说明,孩子的肠胃需要不断补给益生菌,以维持肠道内碱性膜的形成,并阻碍有害分子进入身体循环,引发过敏。
呼吸系统是最为特殊的,它可以直接通过呼吸空气就引发疾病,就像dior,家里打扫一次卫生,因为空气中洋溢的灰尘和粉螨,就会引发他的喘息。除根的方法只有不接触过敏原(不可能做到)& 脱敏(食物或者药物脱敏)。而补充益生菌(食物脱敏的一种)就变成了最简单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待过敏体质服用益生菌,可以使用以下几种:
过敏性鼻炎&&&&& &副干酪乳杆菌&&
哮喘&&&&&&&&&&&& 鼠里糖杆菌GG 干酪乳杆菌 婴儿双歧双歧杆菌 双歧乳杆菌等复合益生菌粉
过敏性皮炎 湿疹& 鼠里糖杆菌GG& 双歧乳杆菌B2-12 干酪乳杆菌911
配搭 VITB6 50mg/天+&VITC 500mg/天& 30天×5周期&
选择购买益生菌要非常注重质量,最好是玻璃冷藏保存,有效期内能保证每次食用20亿株以上。最好没有经过离心机浓缩,菌种与原培养液一起保存时活性好(自己发酵酸奶好)。很多品牌的效果不好是因为经过离心机浓缩后,益生菌细胞膜被损坏,活性不好。
站内贴纸条的妈妈们,问及我说到的益生菌购买不到,我上网去找了一下,大家可以看下
第一个有鼠里糖杆菌
第二个有干酪乳杆菌
随带一句,妈团前两天问的挪威DHA好像第一家也有卖。
好吧!在这个题目开始之前,我必须承认我挣扎了半天,最近很累,我想偷懒!但是,还是最终决定把这个题目好好写出来.我分了3部分来完成这个论题:
我们要怎样管理孩子的情绪(一)---我们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我们要怎样管理孩子的情绪(二)---父母与孩子谈论情绪的方式
我们要怎样管理孩子的情绪(三)---孩子的情绪培养与情绪技能
&&&&&&&&&&&&&&&&&&&&&&&&& 我们要怎样管理孩子的情绪(一)--- 我们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在我们还没有沉溺在这个话题之前,我想与大家一同欣赏一首诗。这首诗就贴在dior小朋友床头,他和我深爱:
&&&&&&&&&&&&&&&&&&&&&&&&&&&&&&&&& 我相信别人能给我最好的礼物
&&&&&&&&&&&&&&&&&&&&&&&&&&&&&&&&& 就是
&&&&&&&&&&&&&&&&&&&&&&&&&&&&&&&&& 看见我、明白我、聆听我
&&&&&&&&&&&&&&&&&&&&&&&&&&&&&&&&& 和触动我的心。
&&&&&&&&&&&&&&&&&&&&&&&&&&&&&&&&& 我能送给别人最好的礼物
&&&&&&&&&&&&&&&&&&&&&&&&&&&&&&&&& 就是
&&&&&&&&&&&&&&&&&&&&&&&&&&&&&&&&& 去看、去听、去了解
&&&&&&&&&&&&&&&&&&&&&&&&&&&&&&&&& 及去触动别人的心
&&&&&&&&&&&&&&&&&&&&&&&&&&&&&&&&& 当这些已然完成
&&&&&&&&&&&&&&&&&&&&&&&&&&&&&&&&& 我感觉到
&&&&&&&&&&&&&&&&&&&&&&&&&&&&&&&&&&我们真正连接着!
&&&&&&&&&&&&&&&&&&&&&&&&&&&&&&&&&&&&&&&&&&&&&&&& ―――― by Virginia Satir
这首诗,几乎每天都会读给dior。开始时,他不懂,直到有一天,他听完问我:“妈妈会听dior每句话吗?妈妈明白dior说的话吗?”我当时就笑开了,我明白,他终于慢慢懂得了这首诗。
真正的理解 ―― 是一个母亲在帮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情绪中最重要的!也是我们能送给他们最好的礼物!
我相信,一个被母亲理解着的孩子,不管先天气质是什么样的,他/她都必然愉悦的、健康的成长,直至他/她可以自主!所以,请所有的姐妹们,把在心理萦绕的那句:“这孩子脾气可真坏,我真不知道他/她为什么总这样”从你的脑海中慢慢抹去!
对于孩子,情绪是他作为独立个体适应一种特定环境需求所做出的努力,也是他邀约你理解他个体感受的信号。所以说孩子的情绪不是单向行为,往往也是他想产生个体之间交流的信息.情绪本身是没有好坏之分的,它的好坏只是视它产生后对自身和他体的影响而定论的。但不论怎么说,但孩子被激起一种积极情绪时,他更善于自控和他控,也就是说,这个孩子更好沟通也更听话。我们都有经验,就是当一个孩子被人夸奖之后,他有了一种自豪的情绪,他就更愿意去完成你让他做的事情。
但是对于父母,我们往往不能忍受他们每一天很多次情绪的爆发。其实,真正困扰着我们的是“忍受”这两个字。对于孩子的情绪,大部分的父母都无法做到认知情绪是正常的,并坦然的面对孩子们没完没了的发泄,所有本来在他们这个年纪正常的该“接受”的行为,就变成了“忍受”!
但是,每个家庭的背景、文化程度、父母自身状态是不同的,我们也没有办法要求同一,让大家都“坦然接受”孩子的“坏脾气”!所以“理解”就变的格外重要,而对孩子的理解是通过技巧,可以被训练出来的。我在北京做的家庭训练显示,可以使一个“坏脾气”的宝贝平均缩短“发作时间”1/2,通过连续7天使用这种方法,在第二周时,孩子每天的“渲泄率”降低45%。
我举一个我和dior小朋友的例子,来和大家说明这种理解技巧:
dior小朋友1岁8个月时,晚上11点,他睡了一觉醒来,哭着找我要吃的
“妈妈,饿”
“你想吃东西呀”
“吃,打开冰箱”
“你想吃冰箱里的东西”
“打开,打开”
“你想自己打开冰箱”
于是,他自己从床上跑到厨房,打开冰箱
“你想吃肉干”
“肉干,肉干”他越哭越厉害了
“你睡了一觉起来,想到肉干了”
“妈妈,肉干”
“你希望妈妈帮你拿”
我说完这句话,他就不哭了,眼巴巴的望向我
“你希望妈妈帮你拿肉干”我拖拖拉拉的
“拿给我”他表现出了非常生气的一面,开始自己想办法拿
“dior希望自己拿”我又加了一句
“dior拿,妈妈不能吃,姥姥不能吃,爷爷不能吃”
“你害怕你睡着了,别人把肉干拿走了”
“dior的肉干,抱在枕头睡觉”
“你希望它陪着你,这样你就不担心了”
结果,肉干就躺在他枕头旁边睡了一晚上
大家会发现,在这一段对话里,其实我没有去阻击孩子的情绪,而孩子其实并不是想吃东西,他睡了一觉起来,突然想起了白天舅舅买给他的肉干,他害怕别人吃了,所以他闹着要吃,但是因为他的幼小,他无法表达出他自己的真实想法,他只能用另外一种他可以表达的语言来说明他对肉干的重视――请大家回忆以往你碰到这样的情况,会怎么处理?你的处理方式,会让孩子愤怒吗?你的处理方式,会让你自己觉得在忍耐什么吗?
作为妈妈,我们的任务就是准确解读在这次情绪背后的真正原因。并在我们不能解读的状况下,重复孩子给我们提供的心灵线索。这种理解的方法,其中有几个key points:
1 在我们不能准确明白他们的真实想法之前,只重复他们给我们的话语意思
2 每次重复他们的话语意思之前,都用 你 这个字开头,而且要重音。这代表我们重视他,并打算认真倾听
3 重复孩子的意思时,不要添加任何其它信息,不要试图解释,告诫,劝慰
4 重复话语意思,直到你发觉他的情绪引发的真正意图,并根据他的真正意图解决
5 重复需要提炼,不能一味重复孩子的话
6 多数孩子,往往在理解性对话超过15句左右时,情绪的应急主反应,就进入次反应,相当于这时,他已经可以逐渐安静下来,听你讲话,但是请不要唠叨,并不断拿他在意的事情再去刺激他。
说到理解这个特殊方法,它需要作为父母不断使用,慢慢就可以掌握其中技巧。但是在多的技巧也比不上真正的理解,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理解一块蛋糕对他们就是整个世界,理解他们的哭闹实际上只是对一件事情的正常渲泄。
PS 技巧使用有问题,请不要客气留言哈。第一部分就到这里了。还是说的有点粗了。第二部分,我会去讲父母自我情绪的管理等级和父母和孩子谈论情绪的方式对孩子情绪养成的影响。
This manuscript&is invited by&overseas media,(this's a part of all).&upload and share with everyone.& Because there are some friends browse blog in Singapore. Chinese are not fluent in communication, that I would send some more up of the English manuscript in future day.
这篇稿子是应海外传媒邀稿的(这是其中一部分),放上来与大家分享。因为博客浏览群中有一部分是新加坡的朋友。中文不谙通,我以后会多派一些英文稿件上来。
About the meaning of education which is hardly a new argument.&The word education comes from the Latin "EDUCERE" meaning to "lead out".&In ancient Greece, Socrates argued that education was about drawing out what was already within the student.
最近关于什么是教育的目的引发了一场很激烈的争辩。关于教育这个单词,它是起源与拉丁文“EDUCERE”,它的意思是“引导出来”而并非老师对学生的教授流程。苏格拉底说:教育就是把一个学生的天性引导出来。
Dictionary defines education as the process of educating or teaching. later on,the educate is defined as "to increase the knowledge\skill\personal character"---however,we really find out the defines is useless,isn't?
字典告诉了我们,教育是教授和教学的一个动态过程,它还被进一步解释为“培养一个人的知识、技能和他个人的特质”---但是我们真的发现,这种解释是很无用的!
if you ask&different people to&answer "what's the purpose&of education?",you'll have&different statements.some will place the focus on knowledge、 skill,some&on ablity,and others on the mind.Yet people's beliefs in the purpose of education lie at the heart of their&genernal behaviors.thus,despite what&we might have wished,there is no definition of &education that is agreed upon by all,or even most. The meaning they attach to the word are complex beliefs arising from their own values and experiences.
如果你问不同的人,大家会对教育的目的给予不同的答案,也许有些会说目的在于知识和技巧,有些会说在能力,剩下的人会说是头脑的培养。往往人们对于教育理念的认知都体现在他们日常的行为中。但是不管我们怎么想,关于教育的目的,我们没有办法得到统一的认知。因为人们对这件事的认知是建立在个人价值观和经验的基础上的。
I&rather to defined the purpose of education like Ayn Rand said" The only purpose of education is to teach a student how to live his life-by developing his mind and equipping him to deal with reality. The traning he needs is theoretical,i.e.,conceptual.He has to be taught to think,to understand, to integrate, to prove.He has to be taught the essentials of the knowledge dis covered in the past&and he has to be equipped to acquire further knowledge by his own effort."
&我更倾向Ayn Rand对教育目的定义:教育唯一的目的就是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来教会他怎样去生活,并且让他可以自己处理现实的问题。他应该学到一些概念的东西,他应该学会思考,如何去理解、如何去综述、如何去求证。他应该知道过往在已知领域的精华,必须具有独自探索未知领域的能力。.
For parents of young children, the purpose of education is more a child's nature preserve and respect their instinct to explore, inclusive of their behavior.
对于幼儿的父母,教育的目的更多的是保有孩子的天性,尊重他们本能的探索,包容他们的行为。
讲讲水果的日子到了,先介绍的就是,绿色&紫色&白色&
绿色水果可是稀罕物,到现在很多也不是可以温室栽培的,但是反而这样对我们好,应季吃水果才是最棒的。既帮我们解决季节保养问题,又可以满足我们的口腹欲,而要吃到还要等一年,这种感觉才好!说绿色,就是葡萄、青柠檬、番石榴、猕猴桃、青提子。它们最厉害的就是叶酸含量丰富,宝贝们每天食用一定量的果肉或者果汁,就可以防止宝贝的神经亢奋。而且绿色是保持体内酸碱平衡的最佳护卫者,可以帮助宝宝们提高免疫抗体。而对于家有“燥儿”的妈妈们,更是好东西,因为高压工作一定是不可缺少绿色水果。
紫色是最谜炫的颜色。说起这类的水果其实真的不少,只是常在内陆的人不多见,主要产地都在热带地区。给大家几个例子吧(无花果、紫葡萄、紫提子、山竹、布朗、蛇果、李子、紫苏梨、黑刺梅、蓝莓)。某些紫色食物中含有非常高的花清苦色素,它可以作用于心脏,改善血液循环。而且紫色都或多或少的有抗炎的作用,当我们的孩子发烧,感冒或者有上呼吸道感染时,我们都可以弃果肉,留汁给孩子喝做辅助治疗!
供给生命能量的食物---白色!我们的白色很牛!它是水果中唯一一类含有蛋白质的水果。椰子、雪梨、荔枝、桂圆都是很有意思的。中医经常用白色水果来预防秋燥。因为白色水果是养肺的。最奇怪是里面的荔枝,很多人吃了上火,又有些人吃了腹泻。呵呵,其实全看个人体质呢!不过白色食物的纤维素和抗氧化剂是很好的。常吃可以帮助宝贝们调节视力和稳定情绪!&
提到黄色水果和红色水果,不知道大家会想起什么呢???
胡萝卜、香蕉、橙子、五星果、甜玉米、柠檬、榴莲……这些是属于黄色水果,他们是非常可爱的一群生物素。而且富含VITC,胡萝卜素、黄铜素。这类的水果可以很好的提高机体免疫力,在换季时,要增大补充量。对于宝贝们,更有助于精神集中、使思维更加活跃。黄色水果里的柑橙类更是每个家庭和每个宝贝终年不可缺的营养素!
标准的红色食物大家当然都会想起圣女果、草莓。红色水果其实太多了---西瓜、樱桃、红苹果、山楂、石榴、柿子、火龙果…… 它们最最厉害的地方要说的就是“铁”质含量高。在所有的水果中,红水果是铁含量最高的。在女宝宝1岁后平均每天的水果摄取中,建议一定要有红水果。当然妈妈们在每个月烦恼期前后应该加大补充量;我们的爸爸们,在冬天来临后也应该多摄入。
任何一种食物单一的使用都是药材,而蔬菜在这个“药食同源”的领域中,更是功不可没的一类。特别想和大家分享在使用这些五颜六色的蔬菜对宝贝进行日常保健和疾病防御上的心得。&
黑 & 白(冬季宝贝易食用)
黑白两色食物是我比较偏爱的,并不是爱吃,而是特性明显,很容易拿来治疗一些疾病,或者是做饮食疗法防御一些疾病。&
白色蔬菜有核桃仁、莲藕、平菇、金针菇、银耳、白萝卜、冬瓜、山药、菜花、大蒜、所有白肉类、所有坚果类……呵呵,看到就知道这些食物绝对是三高的好克星。白色食物中菌类是一定要推荐的,它们有那么多的香菇多糖,能帮助孩子抵抗病毒;而坚果类是最让人神经稳定的食物,可以给脾气烦躁的宝贝稳神(每天给宝贝吃20G左右坚果,连续21天,可以看到显著的治疗效果,晚上睡的会更好,对事物的忍耐力有所增强)但是吃太多脂类含量高,容易胖,一定要注意;宝宝们到了夏季和秋燥季节可以多喝白色食才熬煮的汤。&
黑色食物中有多元酚的一种物质,叫做花色玳,这种物质有及强大的抗氧化作用,可以保护人体细胞免遭破坏也可以防治癌症。不论是宝贝们还是成人都可以多多吃黑色食物,因为黑色是极难防治的颜色,也就是说天然的最多,仿制含有害成分少。常见的食物有黑芝麻、黑糯米、苦荞麦、荸荠、罗汉果、海带、黑木耳、菱角、首乌……
红 & 绿(红色蔬菜冬季女宝宝的防护衣;绿色一年四季的好食材,男宝宝的金刚甲)
红色首当其冲当然是辣椒,其次是番茄。再次呢?呵呵,很多人都想不出来了,其原因是红色多数都不是蔬菜,而是五谷,所以说红色都是增益性食物,长气的。给大家列举下高粱、红豆、红米、赤小豆、红枣、花生米、枸杞、胡萝卜、红薯、红糖……补血益气时可以多吃它们。尤其是体质偏虚寒的宝宝和妈妈!&
绿色是健康色。调节人体酸碱平衡,WHO对每个人的建议是每天不少于250g的蔬菜,但是在我研究食物长时间后发觉如果想要血液干净(血液中铅含量低于25),500g是一个均衡值!大家都知道叶酸对胎儿很重要,所以就应该在怀孕期间多吃绿色蔬果;而且它还可以有效清除血液中的半胱氨酸,保护我们的心血管与心脏。缺钙的宝宝一定要多食用绿色蔬菜,它也是钙质的良好来源呢!
紫色(生病、换季时的好食才)
紫色蔬菜家族成员有很多----蕨菜、甜菜根、紫苏、紫菜、洋葱、茄子、裙带菜、紫甘蓝、紫玫瑰、花豆、紫包菜……紫色在五色食蔬中,营养价值排行老二,就比老大(黑色)差那么一点点。紫色蔬菜都有广谱抗菌的作用,就是俗话说的消炎!-----当宝贝出现炎症或者发烧时,可以吃紫色蔬菜或者煮汤喝,以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紫色蔬菜还有非常好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很棒的对抗自由基,那是因为紫色蔬菜含有大量花青素。对于小宝宝和剖宫产妈妈,应该多和紫色蔬菜接触,尤其是剖宫产妈妈在宝宝出生后的100天内,紫色蔬菜会帮助把伤口恢复的棒棒的!小宝宝呢,在换季时和生病刚好的时候,一定要每天和紫色蔬菜见面!
前天的讲座上,很多妈妈都提了这个问题,当我说到我的孩子14个月自己吃饭、提裤子、穿鞋时,有很多妈妈都露出难以置信的眼光。因为沙龙的时间有限,当时我们大家没有办法分享让宝贝自己吃饭的培养过程,所以我答应在这周四为大家在博客中写这个题目。
在说这个培养过程之前,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件事情:
前天上午沙龙结束后,我和DIOR小朋友去爬山,爬到半山腰的时候,看到一只很大的硬壳飞虫腹部朝天,仰躺在那里,不能动。当时我和dior小朋友因为爬累了,坐在台阶旁边休息,我们一次次的看着那只虫子努力翻过来,而不得成功。终于,在虫子尝试了5分钟,至少翻了8、9次的情况下,我实在忍不住了,决定帮他.正准备动手,dior喊了一声:“妈妈,不要碰它!”我回头质疑道:“它翻不过来,不帮它,它就死啦”。“才不会,它有翅膀,它自己会挪的,再试试就可以了!”dior回说。我接着问:“那要是翻不过来,怎么办?”。“那它就死了,它能翻得!”正说着,那虫子就挪到了一个小土块旁边,翅膀借助那土块,使劲一扑腾,就翻过来了。dior很得意的对我说:“看!"
为什么要说这个故事,其实大家看完时,应该已经明白了。我想说的就是:第一,不要总是什么都替孩子做,他们必须从不断的失败中汲取经验,提升技巧;第二,我们必须要克服我们那颗焦燥的心,别总担心他们吃不饱。中国到现在已经没有听说过饿死人的事情,每天我们都在说的是,谁谁谁又吃多了,肠胃出问题,所以我们应该把我们最经典的口头禅,那就“再吃一口”彻底改掉!第三,不要太在意他们会把饭乱撒、乱扔,弄脏了不好收拾。这就相当于一道选择题,你是想喂他3年饭,累得自己要死,最后直到上幼儿园,让老师轻视、抱怨,还是心态平和的让他扔2个月的饭,从此后不在喂食,也不用担心到幼儿园没吃饱把他们饿着了?
不管怎么说,如果上述三点,妈妈们都可以正视自己了,我们就正式进入标题了:
第一步&&&& &当一个宝贝长到4个月左右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有那么2、3天,他们对我们给他们喂食的勺子非常感兴趣,他们总想要把勺子从我们手中夺去,这时就是我们开始培养让他们自己吃饭的第一步了:如果他们要勺子,我们就一定要给。很多妈妈并不知道,这个敏感期对孩子有多么重要---首先他们要试图用勺子戳到点东西,然后用不灵光的手腕向回伸,千方百计把手里的勺子送进嘴里,这个过程往往多数以失败告终,但最后总有一次会成功。对于孩子那是他们第一次自我定位和空间延展的重合敏感期,这2、3天他们每天会重复5、6次左右这个动作(当然前提是你得给他勺子和吃的),然后会把这个动作深刻在自己的潜意识中,度过顺畅的孩子,他们将来会对自己舀食充满趣感,而乐意不断重复做这个动作。当然,所有的妈妈都发现,2、3天后,你再给他勺子,他也不会很感兴趣了。
第二步&&&&& 等宝贝慢慢成长到8个月左右,你会发现,他们会抗拒或者扭头了,有些宝贝还会发出“不”的音。这个敏感期就是“幼儿自我意识的第一敏感期”,这个敏感期就是给勺子让他把勺子当玩具,乱舀的时候,要欣慰的认知---知道用手抓饭的宝贝才是健康与正常的。这个时候,是非常好的上桌时期(也就是不在乎吃了什么和吃多少,而是习惯的养成期,所以千万不要一家人都盯着看他的表现,并且还时不时的评论两句)。建议所有有条件的家庭,都为孩子准备BABY椅,让他们和家庭成员在同一高度一同进餐。在这一时间内主要培养的是三个方面的意识:1 进餐时,每个人有自己的桌椅,吃饭这件事情是在餐桌上完成的;2 进餐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它可以带来愉悦感,尤其是一家人坐在餐桌前;3 没有人会特别为我做什么,我和爸爸、妈妈、奶奶、爷爷一样吃饭,只是妈妈偶尔间会喂我吃两口。吃饭的时间一结束,所有的盘子和碗就会不见了,所有的人也会离开餐桌。
&&&&&&&&&&&&&&&&&&&
第三步&&&&& 宝贝终于1岁了,现在的他已经是奶和辅食各占50%的时间了。这个月份重要的任务就是,让他对食物产生渴望。妈妈们要做的第一点就是分清楚,你的孩子是前驱舌,还是后驱舌(关于怎么区分,沙龙上已经讲了,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博客中留言),并根据他的味蕾状态烹调食物。第二点就是永远只准备宝贝实际能吃下去的辅食的80%。并且1顿饭分盛2次给他。让他认为吃饭不是苦差事,妈妈总逼着。DIOR有那么一星期总不好好吃,解决的方法就是给他买了一个很小很小的碗,然后每次只给他盛一口,2、3天后,他还对我说“碗,香香”。一换别的碗他就哭。
第四步&&&&&&到了14个月,随着上面三个步骤的完成,在这个月龄基本上所有宝贝都可以自己吃饭了。因为自己吃饭这件事情是随着一个非常关键的敏感期“幼儿自我意识的第二敏感期”到来而完成的。。这个敏感期,孩子们都有一个标志性的语言,就是“我自己......”他们在这个特殊时间段渴望着一切事情都自己来做。当然我并不是说所有的宝贝都是在整14个月会有这样标志性语言出现,有些宝贝早些,有些晚些(不会相差2个月)。这个标志性语言或者肢体动作的到来,就说明我们真正的放手时间到了,我们要趁热打铁,最后巩固宝贝们自己吃东西和用勺子舀饭的动作技巧,通过3-7天的固化(不用一直在他们旁边唠叨,只用你吃饭时也用勺子,给他垂范就好),你会发现,基本上所有东西(除去很长的面条)他们都不需要我们喂食了,而且他们也很乐意享受这种新技巧带来的满足感和掌控欲,只要我们不要不停的打断他们(一会说慢点、一会又给他塞两口、一会又说看你吃得),从此后他们就真正开始进入自己吃饭的时间。
最后,我要补充的一点就是,其实不是我们训练了孩子自己吃饭,而是我们顺应了孩子自己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多放手,不要阻断他们学习技巧,自然而然他们就会了。如果,我们不断的阻断他们,你会发现慢慢的很多事情孩子就会丧失自己成长的能力,而只能依靠你,时间一长,我们就会经受自己为自己造成的麻烦,而不断纠结在“为什么与我该怎么做之中”。
益生菌(probiotics)这个词来自希腊语,“pro”代表“促进”,“biotics”意寓“生命”。合起来全部意思为“促进生命的细菌”。&&
&炫美的益生菌
我们会经常在奶粉、辅食中发现特别添加益生元的字样,其实益生元与益菌因子(prebiotics)是一个概念,在分子营养学中我们称它为益生菌的培植土壤,通俗来说就是有助于益生菌生长的物质。富含益菌因子的食物:水果、蔬菜和全谷类食物。而富含精制糖的食物,则会促进体内有害菌生长,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控制孩子吃糕点、糖类的重要原因。
很多妈妈都仅知道益生菌对肠道好,其实益生菌的可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对上呼吸道感染、肥胖、过敏、哮喘
高血压、糖尿病等等的治疗和防御。
在过去给我自己的孩子治疗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时(因为过敏体质而引发的),我为他添加了含有副干酪乳杆菌的酸奶,每天250G,坚持30天为一个疗程,直到现在他3岁,除去1岁时他发病,再也没有进过医院,而且现在也可以打篮球和游泳了,过敏性鼻炎也只有在非常潮湿的环境下,才会发作,喷嚏连连。
益生菌可分成三大类,其中包括:
&&&& ①乳杆菌类(如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詹氏乳杆菌、拉曼乳杆菌等);
长长的,是我们肠道的好朋友
  ②双歧杆菌类(如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卵形双歧杆菌、嗜热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等);
枝头分为Y型 和 V型
③革兰氏阳性球菌(如粪链球菌、乳球菌、中介链球菌等)。还有一些酵母菌与酶也可归入益生菌的范畴
胖胖的,非常可爱,我们每天的大便里有1/3都是它们
人体每天易食用的益生菌的数量是根据补充益生菌的目的而决定的:一般情况下的保健防御,建议的数量为30-50亿个有益菌;而生病情况下,补充的数量为50亿-150亿个有益菌。
具体菌种使用,在下面为大家介绍:
换季防御疾病时:只要含有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产品都可以。市面上可以买到的各种益生菌产品也可
&&&&&&&&&&&&&&& 以。但是主流的三个合生元、妈咪爱、汉臣氏,由于菌种和工艺的不同在不同疾病上效果不一
&&&&&&&&&&&&&&& 养。合生元:胃肠道感冒引发的腹泻、呕吐、发烧效果明显,因为里面特别添加了婴儿双歧杆
&&&&&&&&&&&&&&& 菌,并且菌种数量为50亿。妈咪爱,最特别的是添加了枯草杆菌,枯草杆菌可以用来帮孩子抵
&&&&&&&&&&&&&&& 御流感的疾病,它的特殊作用可以用来抑制病毒复制,并可以帮助肠道吸收。汉臣氏,菌种群
&&&&&&&&&&&&&&& 落数量大,在用来治疗酪蛋白过敏时反应很好。
&&&&&&&&&&&&&&&&换季时的益生菌使用:6月龄前宝贝&&& 一周期:3天&& &30亿菌群/天&&&&& 总共2周期
&&&&&&&&&&&&&&&&&&&&&&&&&&&&&&&&&&& 6-18月龄宝贝&& 一周期:3天&&&&50亿菌群/天&&& & 总共2周期
&&&&&&&&&&&&&&&&&&&&&&&&&&&&&&&&&&& 18-36月龄宝贝& 一周期:5天&&&&50亿菌群/天&&&&& 总共2周期
&&&&&&&&&&&&&&&&&&&&&&&&&&&&&&&&&&& 36月龄以上宝贝一周期:5天&&&&50-80亿菌群/天&& 总共2周期
治疗胃肠感冒 & 消化系统疾病时:益生菌 + 维他命B630mg + 益菌因子(紫色蔬果的汤)
这里的益生菌包含罗伊氏乳杆菌、植物乳杆菌299v、鼠李糖乳杆菌GG、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链球菌属,只要找到其中任一一种,服用一次,3小时&后就有很好的效果。它们的主要任务是激活人体的免疫T细胞。
&使用时间:食用联合营养疗法7-14天(重症14天)
&(妈妈们可能对这些名字不熟,有需要,可以博客留言,我会回复大家在哪里可以买到,或者哪些食物中含有)
哮喘、过敏、湿疹:& 人类到现在为止还无法真正找到所有过敏的原因,但是有3种益生菌提供给了那些过敏体
&&&&&&&&&&&&&&&&&&&&质宝宝比药物更好的选择,至少发现的越早进入食疗越早,一般检查1年左右,有70%的
&&&&&&&&&&&&&&&&&&& 孩子症状大幅度缓解,不用总到医院报道;而有25%的宝宝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还有5%
&&&&&&&&&&&&&&&&&&& 的孩子可以根除。
&&&&&&&&&&&&&&&&&&& 对控制孩子过敏有效的益生菌:鼠李糖杆菌GG、双歧乳杆菌Bb-12、双歧双歧杆菌BGN4、
&&&&&&&&&&&&&&&&&&&&&&&&&&&&&&&&&&&&&&&&&&&&&&& 干酪乳杆菌911、副干酪乳杆菌
&&&&&&&&&&&&&&&&&&& 配方:其中任一菌种 + VC500mg + 益菌因子(绿色蔬果)
&&&&&&&&&&&&&&&&&&& 使用时间:30天为一个周期 x 5个周期
其实关于益生菌的疗法还有很多,在过去2年里,我使用它为许多孩子做脱敏辅助,效果是非常卓越的,其中也包括我自己的孩子和我的外甥。在这篇文章里,没有办法一一去给出。如果妈妈们有任何的问题,可以在博客中留言给我。我会告诉大家,针对不同宝贝的使用方法。
共10篇文章
本周推荐博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打头孢喝酒了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