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学习口腔医学专业大学排名学

我想学口腔医学 二专的学校里哪个好考执业医师证_百度知道
我想学口腔医学 二专的学校里哪个好考执业医师证
提问者采纳
只要是国家承认学历,考执业医师证都是一样的,不过我想现在的口腔医学还比较好一些。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执业医师证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九条至第十一条相关规定:
第九条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一)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
(二)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二年;具有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五年的。
第十条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或者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可以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第十一条以师承方式学习传统医学满三年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传统医学专业组织或者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考核合格并推荐,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考试的内容和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另行制定。
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医师资格考试报名:
1.卫生职业高中毕业生;
2.基础医学类、法医学类、护理学类、辅助医疗类、医学技术类等相关医学类和药学类、医学管理类毕业生;
3.医学专业毕业,但教学大纲和专业培养方向或毕业证书注明为非医学方向的;
4.医学专业毕业,但教学大纲和专业培养方向或学位证书证明学位是非医学的;
5.非现役军人持军队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出具的试用期证明报考或在军队报名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的;
6.现役军人持地方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出具的试用期证明报告的;
7.持《专业证书》或《学业证书》报名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的;
8.1999年1憨户封鞠莩角凤携脯毛月1日以后入学的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报考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
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我qq详谈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我是今年的初中毕业生,想学口腔医学_百度知道
我是今年的初中毕业生,想学口腔医学
能否推荐广东省内的口腔学校,毕业后是国家承认的,谢谢
提问者采纳
初中生就考专业了?不是我说,没高中知识穿籂扁饺壮祭憋熄铂陇很困难。而且医学类专业怎么也要本科毕业吧,不然很多医生需考的证你都考不了。关系硬除外!
我看有的可以招初中毕业生
不敢说没有,可是你要考虑以后的出路。在中国,最高学历的人群就是医生和老师。当然很多医生本身也从事教学!所以初中就学医是很难的。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口腔医学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写关于口腔医学的综述,谁能帮忙提供些论文
方面的医学综述,需要读20-30篇论文,请哪位好心人帮帮忙啊
端粒酶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摘要:随着人类对自身的认识逐渐深入,对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端粒酶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本文从分子生物学、肿瘤学等多个方面作一综述,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依据。
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是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美国,每年约有30 000 口腔癌新发病例,每年有8 000 例口腔癌患者死亡,而其中90%的口腔癌患者属于OSCC。口腔是消化道的开端,与外界直接相通,担负着咀嚼、发音等重要的生理功能。而口腔内被覆黏膜,又易受到各种各样的剌激,主要有:酒精,烟草,饮食,病毒感染,不良修复体,长期不愈的炎症,以及遗传
因素等。据统计,有75% 的OSCC 患者有吸烟史,烟、酒两项因素合并比正常人高出15 倍的发病机率。
1 OSCC 的简介
1 .1 OSCC 在组织学分类高分化OSCC,癌巢中可见角化珠;中等分化OSCC,癌巢中可见少量角化珠;低分化OSCC,癌巢中无角化角化珠〔1〕。
1 .2 OSCC 的分级
根据国际上广泛采用的TNM 分期系统,可将OSCC 分为Ⅰ ~ Ⅳ级。Ⅰ级:
端粒酶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摘要:随着人类对自身的认识逐渐深入,对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端粒酶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本文从分子生物学、肿瘤学等多个方面作一综述,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依据。
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是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美国,每年约有30 000 口腔癌新发病例,每年有8 000 例口腔癌患者死亡,而其中90%的口腔癌患者属于OSCC。口腔是消化道的开端,与外界直接相通,担负着咀嚼、发音等重要的生理功能。而口腔内被覆黏膜,又易受到各种各样的剌激,主要有:酒精,烟草,饮食,病毒感染,不良修复体,长期不愈的炎症,以及遗传
因素等。据统计,有75% 的OSCC 患者有吸烟史,烟、酒两项因素合并比正常人高出15 倍的发病机率。
1 OSCC 的简介
1 .1 OSCC 在组织学分类高分化OSCC,癌巢中可见角化珠;中等分化OSCC,癌巢中可见少量角化珠;低分化OSCC,癌巢中无角化角化珠〔1〕。
1 .2 OSCC 的分级
根据国际上广泛采用的TNM 分期系统,可将OSCC 分为Ⅰ ~ Ⅳ级。Ⅰ级:T1N0M0
;Ⅱ级:T2N0M0;Ⅲ级:T3N0M0或T1 / T2 / T3N1M0;Ⅳ级:任何T,任何N,任何M。
2 OSCC 中端粒酶表达
端粒酶主要分子学表现为肿瘤细胞生长失去控制,获得无限增殖的能力。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细胞的永生化主要表现为较高水平的端粒酶的表达。
2 .1 端粒结构
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线性DNA 分子末端的结构,其形态膨大成粒状,由DNA 与它的结合蛋白紧密结合,具有防止染色体末端降解,融合而起到保护染色体完整性,维持细胞稳定性的作用。端粒是触发衰亡的分子控制器,端粒缩短与细胞衰亡之间
已建立了一种因果关系,若端粒维持一定长度,细胞就会无限制地增殖,细胞就得以永生化〔2〕。20 世纪80 年代中期,Morin 在人癌细胞中发现了端粒酶。端粒酶是一种核糖核蛋白复合体,自身携带模板,通过底物识别、碱基配对、核肽附加、转位4 个步骤,将重要碱基加到端粒上,使之保持一定长度。这种活动称为端粒酶的爬行机制。人端粒酶包括3 个重要部分:人端粒酶RNA(human telomerase RNA,hTR),端粒酶相关蛋白(human telomerase - associated protein,TP1 / TLP1)和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uman te1omerasereverse transcriptase gene,hTRT)。其中,hTRTmRNA的表达与端粒酶的活性密切相关。目前,已知增殖旺盛的胚胎细胞,活化的白细胞及85%的肿瘤细胞都具有端粒酶活性〔3〕。随着胚胎细胞分化成熟,端粒酶活性逐渐降低直到无法测出,而端粒酶在肿瘤中的调节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2 .2 在OSCC 中端粒酶有较明显的表达
Harley〔4〕等认为,正常人细胞端粒缩短到一定程度时,即进入死亡期M1。一些细胞由于基因突变可能逃逸M1期,进入第二死亡期M2期。这时端粒酶仍为阴性,端粒仍进一步缩短,大部分细胞死亡。生存下来的细胞逃逸M2期,获得无限增殖的能力,成为永生化细胞。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个复杂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端粒酶被活化。但端粒酶的活性在不同的层次上受到多种因子的共同作用。
2 .2 . 1 癌基因或肿瘤基因是指在自然或实验条件下,具有潜在的诱导细胞恶性转化的基因:在研究逆转录病毒时发现,将某些逆转录病毒的基因片段嵌入细胞基因中,并使这些基因迅速地表达,结果是被嵌入的细胞呈恶性转变,如果将这些逆转录病毒进入正常染色体的特定部位,就很快地改变这些连接部位的基因表达,而使细胞癌变等。1997 年,Pnesberg等发现,Myc 癌基因与禽类MC 29 病毒具有相似性。Myc 基因家族中的C - Myc 与OSCC 的发展有一定关系。C - Myc 定位于第8 号染色体的8q24区,其编码产物为439 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Stone 等研究认为,C - Myc 分子的中间1 / 3 以及N端、C 端是肿瘤转化所必需的,是C - Myc 基因与肿瘤转化有关的区段。正是由于这些C - Myc 功能区域的存在,从而使C - Myc 在胞浆内合成后,与其他蛋白形成寡聚体,再转移到核内,并结合到特异的DNA 序列上,从而激活和抑制许多靶基因的转录,引起细胞生长和分化的改变,发挥其生理调节功能
和恶性转化作用。C - Myc 与端粒酶的关系正是由于C - Myc 和Madl 竞争结合hTRT 基因启动子,从而抑制Mad1 的作用而激活hTRT 基因的表达。2 .2 .2 P53:P53 属于抑癌基因,定位于第17 号染色体17p13 区,由11 个外显子和10 个内含子组成,编码393 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即P53 蛋白。P53 的功能为转录因子。生物学功能为G1期DNA 损坏的检查点。P53通过调节下游的WAF1(Wild - type 53 -activated fragmentl)基因转录抑制细胞周期的进程或引导细胞凋亡,进而阻止具有癌变倾向的细胞产生。吴国英等,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法对口腔黏膜单纯增生,轻度异常增生、中度异常增生、重度异常增生及SCC 进行hTRT 和P53 的检测。结果发现:
hTRT 和P53均参与了口腔黏膜癌前病变,癌变的发生发展过程,提示OSCC 是由多基因参与的疾病,但两者之间的作用是否有时序性,仍值得进一步研究。
2 .2 .3 蛋白激酶(PKC)也参与了OSCC 中端粒酶的活动:蛋白激酶(PKC)是一类钙离子,磷脂依赖性的蛋白激酶,在跨膜信号传递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催化多种蛋白质磷酸化,调节多种细胞的代谢、增殖和分化。有人曾报道,通过直接或间接的端粒酶蛋白磷酸化作用,而对端粒酶进行调节。PKC - Z是PKC 在鼻咽癌中发挥主要作用的代表。而在乳腺癌中则是PKC - a,在OSCC 中PKC 的作用还需进一步探讨。
2 .2 .4 4HPV 的感染与端粒酶在OSCC 中的活化有一定关系:人乳头状瘤病毒( human papillomavirus,HPV)为一类嗜皮肤、黏膜的寄生病毒,可诱发增生
性乳头瘤样上皮损害。已有大量研究表明,HPV 在口腔黏膜的恶性转化中起着重要作用〔5〕。HPV 按其致癌危险性程度可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OSCC中常可检出高危型的感染。目前,有人已研究表明:将HPV16DNA 转染人类原代正常口腔上皮细胞,细胞即发生永生化。同时检测到端粒酶的活性表达。在口腔黏膜恶变过程中,高危型HPV 感染和端粒酶的激活对细胞的永生化可能有一定作用。
3 OSCC 目前的治疗方法
主要有手术治疗、放疗、化疗。但由于部位的特殊性,手术所带来的后果对患者影响很大。所以,对口腔黏膜恶变前的监测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口腔黏膜恶变前的损害若持续发展,则通常预示着OSCC的发生。外科切除组织发育不良区域也不能减少癌症已扩散的危险性。因为在外观正常的黏膜中有基因不正常的细胞也可能发展并播散。而且,我们不能预测哪些损害在生物学上比其他更具有播散性〔6〕。所以,当今对OSCC 恶变前的诊断技术主要对非典型的核与分子的认识。形态学和细胞学上的改变往往迟于基因转变的过程。组织学上表现为良性的损害可能有着恶变的潜能。相反,即使严重发育不良的口腔损害也能自发好转。目前,微阵列技术已经成为从基因水平分析OSCC 的发生、发展、预后及转归的方法。cDNA 微阵列(cDNA microarrays)是将克隆或产物以高度的列阵形式排布并结合于固相支持物上(如尼龙膜或活化的载玻片上),以微点阵,然后用混合的不同DNA 探针与微点阵上的DNA
进行杂交,再利用荧光、化学发光、共聚焦显微镜等技术扫描微点阵上的杂交信息。这种方法效率高,速度快,成本低,适合于大规模的分析〔7〕。Charlotla Lindvall 等通过cDNA 微阵列研究表明,epiregulin 是hTRT 的上调基因,epiregulin 是EGF 家族的一个生长因子,他们的数据表明epiregulin 是被hTRT 永生化的成纤维细胞无限增殖的重要生长因子。而epiregulin 对hTRT 是间接影响而非直接作用〔8〕。
Nadarajah Vigneswaran 等人,利用cDNA 微阵列的方法证明:OSCC 细胞的转移相关基因在2 个病人之间是不一致的,并且相差很明显。因此,有转移的OSCC 的细胞型不可能由单一基因或几个基因来控制。最有可能的是,不同的表达基因共同参与了OSCC 细胞链的转移播散。OSCC 中端粒酶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既然端粒酶在OSCC 中有表达,那么可以利用端粒酶与肿瘤的关系来寻找治疗肿瘤的新突破。目前,已有人针对端粒酶hTRT 设计合成反义脱氧寡核苷酸,进行反义基因治疗。国内已有人运用hTRT 反义基因治疗子宫内膜癌、胃癌及卵巢癌,并取得一定突破〔9〕。若能将其运用到治疗OSCC 这一领域,前景是非常可观的。
4 虽然端粒酶在OSCC 中的研究有些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大量报道表明,体内许多需要永生化生长的细胞能表达端粒酶活性,而在OSCC 中也能表达端粒酶,但部分有增生的病变也可检测到较弱的端粒酶活性,其意义是仅代表有细胞增生,还是代表这些组织中已有细胞进入癌发生演变阶段,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虽然OSCC 中有端粒酶的表达,但另一方面,当口腔黏膜被破坏时,基底细胞层会被检测出较高的端粒酶表达,而静止的黏膜却没有表达。这种酶在人体不同部分受着不同的生长调节,这种机制以及内在的分子基础,还需进一步研究。OSCC 中端粒酶与其他因子共同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但端粒酶在此过程中是因还是果,随着人类对自身的不断认识,总有一天,会被人们所揭示的。
综上所述,OSCC 中端粒酶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
们的关注和重视,虽然我们目前所揭示的只是医学
领域的冰山一角,也取得了些许进步,但未来仍需大
量的研究以期证实。
参考文献:
〔1〕李玉林,唐建武. 病理学〔M〕. 第6 版. 北
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2〕Hyunggee K I M,James FARRIS,et al . Events
in the immortalizing process of primary human mammary
epithelial cells by the catalytic subunit of human telomerase
〔J〕. Biochem,:765 ~ 772 .
〔3〕帕提曼,张志愿,曹俊,等.16 型人乳头状瘤
病毒DNA 及端粒酶在口腔黏膜病变中的表达〔J〕.
中国口腔学杂志,):119 ~ 121 .
〔4〕Harley C B,Futcher A B,Grider C W. Telomeres
shorten during ageing of human fibroblasts〔J〕. Nature,
:458 ~ 460 .
〔5 〕Nobuyki Kamata,Ryoichi Fujimoto,Mayami
Tomonari,et al . Imortalization of human dental pupilla,
dental pulp,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 and gingival fibroblasts
by telomerase veverse transcriptase〔J〕. J Oral Pathol
Med,7 ~ 423 .
〔6〕Nadarajah Vigneswaran,Jean Wu,Peter Sacks,
et al . Microarray 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of cell lines
from primary and metastatic tongu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possible insights from emerging technology〔J〕. J Oral
Pathol Med, ~ 86 .
〔7〕Moriya T,Seki N,Shimada K,et al . In - house
cDNA microarrays analysis of gene expression profiles involved
in SCC cell lines〔J〕. Int J Mol Med,9
〔8〕Mishra R,Leahy P,Simonson M S . 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reveals role for EGF - family ligands in
mesangial cell proliferation〔J〕.Am J Physiol Renal Physiol,
:1 151 ~ 1 159 .
〔9〕Nicholas A,Lanson Jr,Paul L . Friedlander Paul
Schwarzenberger, et al . Replication of an Adenoviral
Vector Controlled by the 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 Promoter Causes Tumor - Selective Tumor
Lysis〔J〕. Cancer Research, 963 ~ 7 941 .
没有开通论文网站吗?应该有才对啊
到CNKI ,清华同方镜像站等网站上多的很,不过你要不是集团用户的话必须要钱的哦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大家还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