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模式,欧洲河流特点模式,亚太这三个模式发展的经济特点和不足

第四讲资本主义经济模式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第四讲资本主义经济模式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1.72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
>>>历史老师把区域性合作组织三种模式的特点归纳成下面的表格。下列..
历史老师把区域性合作组织三种模式的特点归 纳成下面的表格。下列组织最能体现模式1特点的是(  )A.欧洲联盟B.北美自由贸易区C.亚太经合组织D.世界贸易组织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A试题分析:世界贸易组织是全球性经济组织,不属于区域性合作组织,排除D;模式2符合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特点,排除B;模式3符合亚太经合组织的特点,排除C;A符合题意,欧盟在当今区域性合作组织中一体化程度最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历史老师把区域性合作组织三种模式的特点归纳成下面的表格。下列..”主要考查你对&&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的成立和发展&&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的成立和发展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首次提出:澳大利亚总理&&&霍克& 2、成立:1989,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立。12个成员国:美、日、加、澳、新西兰、韩国、东盟等& 3、1991年《汉城宣言》正式确定宗旨和目标: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的多变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内贸易壁垒。4、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地跨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四大洲。& 5、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经济技术合作三个方面取得了成就。6、1994年《茂物宣言》提出了实现贸易自由化的时间表:发达成员不晚于2010年,发展中成员不晚于2020年完全实现这一目标。1995年《执行茂物宣言的大阪行动议程》使实现这一目标有了保障。7、1993年,首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西雅图召开,中国在会议上为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提出了“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彼此开放、共同繁荣”的十六字原则。& 8、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举行。
中国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重大意义:1、有利于推动中国经济走向世界,表明我国改革开放的决心是坚定的。&2、有利于加强我国对外融资和经济交往与合作,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以及经济技术合作的进步化,提高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 3、进一步完善我国外经贸管理体制,促进外经贸事业的稳步发展,这对于确保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4、有利于加强反恐合作,为本地区的发展和繁荣创造和平与安全的环境。&欧洲联盟的建立:1、原因:(1)受苏联威胁,所以要联合御强& (2)受美国控制,想要联合自强&(3)战后西欧国家经济发展联系日益紧密,所以要联合起来,重振雄风。& 2、过程:& (1)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签订: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2)1957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签订(即《罗马条约》):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3)1965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4)1992年欧共体12国正式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又称《欧洲联盟条约》);&(5)1993年生效,欧盟正式建立。& (6)欧盟扩大:1995年曾至15个成员国;2004年25个。& 3、意义: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欧元的启动:(1)1969年,欧共体正式决定把建立经济与货币联盟作为共同体的奋斗目标。&(2)日,欧盟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3)2000年批准希腊进入欧元区。& (4)2002年1月,欧元成为欧元区单一流通货币。&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形成:
1、原因: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欧与日本的崛起对美国的霸主地位提出了挑战。&2、过程:(1)1988年《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签订;& (2)1992年12月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正式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3)1993年,签署了关于环保和劳工的补充协定;& (4)日,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3、性质: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集团。东南亚国家联盟:
简称东盟。东盟的前身是马来亚(现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于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8日,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成为政府间、区域性、一般性的国家组织。-29日,马、泰、菲三国在吉隆坡举行部长级会议,决定由东南亚国家联盟取代东南亚联盟。东盟的成立:
1、背景:消除内部矛盾,促进区域发展的必要性;欧洲一体化成功的影响。 2、形成:(1)成立标志:1967年,曼谷五国外长会议签署《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2)新阶段:1976年,印尼巴厘岛第一次首脑会议(签署两个文件)。(3)进程:1999年,东南亚10个国家全部加入,2002年,自由贸易区启动。 3、性质:政治、经济合作组织。 4、作用:促进了东盟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地区的稳定;扩大了东盟在亚太地区乃至世界上的影响。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1、趋势:(1)、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规模不断扩大;& (2)、形式多样、模式各异的区域集团化组织的建立;&(3)、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最终形成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 2、认识(影响):& (1)区域经济集团化既在集团外具有排他性,又具有在更大范围内促进经济联合的积极作用。& (2)对前者要谨防其破坏性,即防止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的经济保护主义兴起,从而使经济纠纷、摩擦和竞争演变为政治性,甚至是军事性的对抗。& (3)对后者要积极加以促进,以求生产力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进一步提高,以造福于全人类。&
区域经济集团化的三个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为五六十年代,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向主要出现在欧洲。& 2、第二阶段为六七十年代,在这一阶段里,欧洲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进一步发展。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地区性经济集团也纷纷出现,区域集团化成了世界经济的普遍现象。& 3、第三阶段为80年代至今,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进入了新时期,即较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时期。出现了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三大区域性经济集团。
发现相似题
与“历史老师把区域性合作组织三种模式的特点归纳成下面的表格。下列..”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04697219462203975221043274760207802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英美征信模式和欧洲征信模式比较分析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英美征信模式和欧洲征信模式比较分析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21|
上传日期: 02:20:27|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英美征信模式和欧洲征信模式比较分析.PDF
道客巴巴认证
机构认证专区
加  展示
享受成长特权
官方公共微信论冷战结束的亚洲模式和欧洲模式_教育学习-牛bb文章网您的位置:&>&&>&论冷战结束的亚洲模式和欧洲模式论冷战结束的亚洲模式和欧洲模式(原作者:钮维敢)摘要:冷战结束可以划分为欧洲模式和亚洲模式。冷战在欧洲结束具有相对彻底性,在亚洲结束则具有非彻底性。这是冷战在亚洲和欧洲结束的具体历史状况以及现实发展造成的。冷战机制在欧洲和亚洲的存在和结束状况是冷战结束两种模式的基本根源。冷战结束的两种模式划分有利于人们对国际关系中冷战现象的认识。关键词:冷战;冷战结束;雅尔塔体制;旧金山体制中图分类号:D5;D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8)10-0033-08作者简介:钮维敢,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讲师、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博士后&&(江苏&&南京210000)要理解冷战结束,须知:资本主义体系在世界的确立、发展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全球的展开自始至终都在斗争中共处,在共处中企图消灭对方,或者让对方发生质变。一、冷战、冷战结束和冷战遗留问题人们通常认为,东欧巨变、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结束。学术意义上的冷战,是相对于“热战”而提出的。冷战的产生、发展和结束,远比一般笼统的理解要复杂得多。冷战的内涵,是指非战争性的敌对政策和活动,但具有引发实际战争的潜能性;冷战的外延,是指非战争的一切敌对政策和活动的事实和现象。本文论及的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以美苏为首的两大意识形态阵营,在世界范围内推广本阵营的价值观念、民主政治模式。从而遏制对方,最终消灭或质变对方的一种非战争敌对政策、行为和状态。冷战结束至少要具备以下条件之一:其一,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要么融合或同时消失,要么有一方缺失;其二,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利益一致,矛盾消失。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后,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既没有融合,也没有一方消失,而是同时并存;两者之间的利益矛盾仍然存续、发展。这主要是因为,正如冷战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冷战的结束也不是戛然而止的;冷战结束是一个过程;冷战在欧洲和亚洲结束的不同特点,也生动地体现了这个过程。冷战遗留问题,是冷战在亚洲结束的一大特点。如何理解冷战遗留问题?第一,在时间限定上,冷战遗留问题是从冷战开始到冷战结束这个历史时段内产生的地区或全球性问题。第二,在特征上,冷战时期产生的国际问题为数众多。不是全部都具有冷战的特征,例如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全球“能源危机”,它是欧美日等西方大国与第三世界的石油输出国组织进行能源的控制、掠夺与反控制、反掠夺的斗争,这不是由于冷战而产生的国际问题,不具备冷战特色。作为冷战遗留的问题,必须是由于冷战而产生的问题。第三,在延续性上,冷战遗留问题随着冷战在全球的结束而并没有得到解决。东西两个德国的分裂状况就是随着冷战的结束而合并,最终和平地解决了。但相类似的朝鲜半岛南北分裂问题则不同,朝鲜半岛问题就是典型的冷战遗留问题。五十多年过去了,朝鲜半岛还处于分裂状态,“冷战”阴影挥之不去。第四,在去冷战色彩方面,这些问题虽然在冷战结束之后发生了变化,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有某些甚至非常浓重的冷战特征。以上这四个方面就是本人为冷战遗留问题设定的标准,但它们是有机结合、缺一不可的。至此,冷战遗留问题就可以暂时定义为,冷战时期由于冷战而产生的,但没有因冷战结束而解决的,仍然带有冷战特征的重大国际关系问题。在这里,必须补充说明一下,台湾问题在本质上是中国内战的结果,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但是,因为美国的介入,台湾问题具有浓厚的冷战特征。如果没有冷战,中国的台湾问题就不会出现,起码不会延续。二、冷战在欧洲、亚洲结束的两种模式:剧变、渐变在亚洲,冷战主要表现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集团,为了阻止以苏联为首的共产主义势力在亚洲的扩展,对朝鲜、中国和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敌对、遏制和颠覆活动。中国与苏联关系虽然在20世纪60年代破裂并在国家安全上受到苏联的威胁,但美国仍旧认为中国是社会主义国际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西方资本主义国际体系而言,中国是异质国家,对中国的冷战没有停止。20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与苏联在国际对抗中处于劣势。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在越南战争中久拖不决,进退维谷,其国内经济持续负增长,在与苏联的冷战中处于守势,与中国联手抗苏成为其总战略的必然策略调整。美国的根本战略是对社会主义国际势力进行分化瓦解,各个击破,最后达到颠覆、演变社会主义国家,把它们纳入到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民主世界体系。美国与中国的缓和,只是策略上的转变,美国的对华冷战总体战略没有变化。美国认为,“可以有把握地说,战后时期几乎每一项重要的美国对外政策决定,都是对某一觉察到的或明显的共产主义威胁所作的反应”。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认为,中国正在进行“演变”,已经不同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国家。但在1989年“六?四”事件以后,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势力认为,中国在“多米诺骨牌”效应之下,也必然会“剧变”,便对中国实行“以压促变”策略。在这种形势下,邓小平指出:“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所谓没有硝烟,就是要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和平演变。……西方国家对中国也一样,他们不喜欢中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美国认为,其利益和安全同世界范围的民主息息相关。在世界范围内扩展美国式的民主制度和价值观念,是美国全球战略的三大支柱之一。鼓励和输出民主成为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外交政策的目标之一,实质上也是美国冷战外交的继续。1982年6月,美国前总统里根在英国议会发表“著名演说”,公开提出要在全世界推广西方的民主,制订一项“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扔到垃圾堆去”的向自由和民主进军的长远计划。虽然在中苏关系破裂后,两国同盟关系终止,但中国的根本社会制度仍然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仍然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既要防止苏联的进攻,更要应对美国的全球孤立、遏制和威胁。从这一意义上说,中国仍然属于社会主义世界的成员。因此,20世纪70~80年代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缓和只是冷战在亚洲的缓和的一种表现。从全局上看,中国没有脱离美国的冷战战略范围。在1989年前后中国出现右倾思潮和政治动乱,美国对华冷战的策略由缓和急变为遏制。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于1993年1月在乔治敦大学发表演说,强调,在国外促进民主是美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的之一。他说:“本政府的对外政策将以民主原则和民主制度为基础。……民主价值观念的传播已经使世界各地饱受几十年压迫的千百万人对自由抱有希望。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有可能,我们将支持那些同我们一样抱有民主价值观念的人,因为这是符合美国和全世界的具体利益的。”1993年9月克林顿正式提出.要“扩大和加强世界以市场为基础的民主国家的大家庭”、“力图扩大那些制度下生活的国家的圈子”。1994年克林顿在他的国情咨文里明确写道,“保障安全和建立持久和平的最好战略是在世界其他地方支持民主的成长”。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认为,台湾民主西化的成功是中华文(原作者:钮维敢)明圈的民主榜样。布热津斯基认为:“台湾的成功,为以下主张提供了极其出色的、令人鼓舞的证据,即民主与中华文化是相融的;也为中国大陆未来的演进提供了有着重要而长远意义的榜样。”2003年康多莉扎。赖斯曾经强调了美国政府的对外政策目标:“我们不仅要在亚洲存在,而且要和我们的盟国和伙伴在这一地区继续推动联盟向前发展,促进贸易开放和投资增长。同时,支持民主力量的变革和宽容……”。2008年3月,美国总统布什向台湾大选结束发出贺电,公开称赞台湾是亚洲与世界民主的灯塔。美国对亚洲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外交,也屡见不鲜。冷战在欧洲是以剧变的模式结束的。从酝酿到完结也不超过10年时间。柏林墙拆除、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作为欧洲冷战的结束一系列过程,从时间上说,真是可谓“剧变”。仅仅几年时间,在如此广大的区域里,曾经是那么强大的实体,几乎“一夜之间”纷纷垮塌;从国家性质上看,这种剧变型冷战结束表现东欧、苏联在这“一夜之间”由社会主义国家激变为非社会主义国家。从而,在欧洲,冷战主体的一方彻底缺失,冷战在欧洲较彻底结束。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冷战目标――扩展资本主义价值观念和社会模式、颠覆消灭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一夜之间”在欧洲实现了。所以人们称之为“苏东剧变”。冷战在欧洲结束的剧变型,具有以下特点: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转变彻底、过程极为短暂、资本主义势力在欧洲的扩张急速地实现。两极格局瓦解,并没有使资本主义势力对社会主义势力的敌对和遏制停止和结束,亚洲的冷战现象只是由原来的以美苏为主要矛盾转化为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势力体系对亚洲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渗透、颠覆、遏制和威慑,从而使得冷战在亚洲结束具有长期性和非彻底性。这是因为,在亚洲,冷战主体一方苏联的势力消失,但与东欧国家性质骤变不同的是,中国、朝鲜、越南等国家仍然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这说明苏东剧变,只是作为冷战一方的社会主义世界体系的主要力量缺失,其分支力量在亚洲仍然存在。同时这也说明,冷战在欧洲的结束与在亚洲的结束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在亚洲遗留了许多问题,比如朝鲜半岛问题、台湾问题等。美国等资本主义体系势力的冷战一方在亚洲的原来冷战攻防体系不但没有削弱,反而日益强化。从这种意义上讲,原来以美苏为首的冷战在亚洲不复存在,但它转化成为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势力对现存社会主义国家的围剿式的渗透、遏制、威慑和包抄。在这一层面上,我们可以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欧洲的冷战胜利,是颠覆式的全面的彻底扩张;冷战东亚洲的结束则是主体一方由苏联为主的阵营分解为现有的社会主义国家――使得原有的矛盾兮散转化。原来意义上的冷战不复存在,但美国的冷战目标在亚洲还没有完全实现。从冷战的宏观结构上说,亚洲仍然具备冷战的主体双方力量(显形)和意识(隐形)方面的条件。只要这两种意识形态的国家之间有利益矛盾,当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类似原来的冷战将是难以避免的,只是双方力量的对称性、对抗的方式和持续的时间可能与以往不同而已。但是,除了消除了苏联的冷战因素之外,冷战在亚洲结束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它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亚洲社会主义国家在主观上要求去冷战身份,这是亚洲冷战主体一方实质性地单方面要回避冷战,要求彻底结束冷战;而另一方面,身份是建构起来的,不是单方面取消的。虽然资本主义国家在亚洲外交上不再采用冷战这个词汇,但在亚洲的外交战略和实践方面,却实质上单方面地延续着冷战的许多特性,它们不认同亚洲社会主义国家为同质国家。苏联解体之前与之后的欧洲和亚洲两种安全结构的不同变化,也反映了冷战在欧洲和亚洲结束的不同模式。冷战结束前的欧洲安全结构基本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资本主义)集团――以苏联为首的华约(社会主义)集团;冷战结束后欧洲安全结构基本变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内部各国家在欧洲乃至国际关系中的具体利益争夺。这表明,冷战在欧洲的结束,已经基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势力与社会主义势力以国家力量对抗所进行的斗争。美国等原有的资本主义国家主要目的是要巩固冷战在东欧和独联体国家的胜利成果,促使它们一如既往地沿着资本主义道路前进,并防止俄罗斯崛起对美国的单极霸权构成挑战。而冷战在亚洲结束所带来的区域安全结构变化主要表现为:由原来的美国、日本、韩国等资本主义国家――苏联、朝鲜、越南、中国,转变为美国、日本、韩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朝鲜、越南、中国等现存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渗透、遏制、威慑和颠覆,造成一种类似冷战的亚洲安全格局。从宏观上看,冷战在欧洲结束后形成的安全结构具有相对的对称性,而冷战在亚洲结束,所形成的安全结构具有非对称性,而且这种安全结构是原来安全结构的蜕变,只不过资本主义阵营势力基本保持和加强,亚洲社会主义国家没有了凝聚轴心,而是基本上各自为保。冷战时期的两种社会形态势力在亚洲形成的安全结构,是力量双方互有攻防,但冷战在亚洲结束后所形成的安全结构,由于资本主义势力远远大于社会主义势力,而且资本主义势力以美国为轴心,具有更加强大的凝聚力,社会主义势力处于分散状态。这在客观上造成了社会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势力威慑、渗透、颠覆性进攻处于绝对防御状态或想方设法地避其锋芒。原来分别以美国和苏联为轴心的冷战在亚洲的对称性对抗不复存在。所以冷战在亚洲是以蜕变的形式走向结束,它相对于冷战在欧洲的结束具有渐变特点。不仅以国家形式进行的两种意识形态斗争在亚洲持续进行,而且两种社会形态的国家实力较量在亚洲也没有完结。冷战在欧洲的剧变型结束,其主要原因是欧洲冷战是受雅尔塔体制约束和决定的,而亚洲的冷战是由美国主导的旧金山体制制约的。这将在后面专门作比较论述。此外,还因为东欧、苏联地区原来的历史文化传统与西欧、美国具有同源性,主要是以信仰基督教为背景所形成的相似宗教心理;另一方面,原来大多数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与苏联的关系特别紧密,它们是在苏联的军事占领和保护下成长起来的,在政治、经济、民主上大多照搬苏联的模式,对苏联在军事、经济、外交上具有很大的依赖性。这使得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剧变过程几乎是同一步调。相对而言,亚洲国家在文化底蕴上属于儒家文化圈,它们的国民文化心理与欧洲、美国的基督教文化具有明显的异质性,这是完全采用欧美民主的文化心理障碍。再者,亚洲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苏联的关系紧密性相对要弱一些,尤其是中国,只是短暂地照搬过苏联模式。而一旦这种“照搬”给国家带来问题,很快就被纠正。由于地缘政治因素,中国、朝鲜、越南国内政局一直稳定,苏联东欧剧变并没有给它们带来多米诺骨牌效应,其保持了政治制度的延续性,仍然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所以,当冷战在欧洲发生剧变式结束时,在亚洲,冷战结束只是苏联在亚洲的势力消退。因此,西方在亚洲的冷战并没有取得它们在欧洲那样的全面胜利。苏联在亚洲的势力影响大大削弱,但社会主义力量依然存在并在困境中发展。这也是美国等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亚洲保持并加强冷战战略的重要原因。三、冷战在欧亚的约束机制不同造成了冷战结束两种模式(原作者:钮维敢)冷战结束所造成的欧洲和亚洲的两种不同模式,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对世界格局的安排有着密切的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基本上是按照雅尔塔体制和旧金山体制来规划和塑造战后国际秩序的。雅尔塔体制是按照大国强国的意愿,以损害小国弱国的利益为交换筹码,来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的国际格局进行规划。从这个体制的内容看,它直接划定了战后欧洲的对峙格局。由于美英需要苏联对日参战以尽早结束太平洋战场,在远东地区,雅尔塔体制给苏联更加明显的优越权。而关于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在远东的利益和势力范围,雅尔塔体制并没有给予规定。起码没有明确规定。而且,雅尔塔体制没有给予法西斯日本更多的具体规定,这不象对战后法西斯德国处置那样具有明确的规定。这是雅尔塔体制在战后远东事务安排上的盲点。美国为了其在远东地区的利益和势力范围,必须修复雅尔塔体制给其带来的“缺漏”。于是关于战后对日本媾和问题,成为美国重新塑造远东国际秩序和谋求远东霸权的历史性契机。在远东国际局势方面,打造旧金山体制,成为美国为了扭转不利处境而对雅尔塔体制的漏洞进行的必要补充。日本投降后,苏联想按照雅尔塔体制的约定,分享对日本的共同占领,遭到美国的断然回绝。美国单独占领日本,不顾它在《波茨坦公告》中的承诺,竟以盟军的名义把驻军总司令部上至最高司令官,下至一般书记员全部任命为美国人。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其回忆录中说,“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们不打算分割管制或划分占领区。我们不想给俄国人以任何机会,再让他们像在德国和奥地利那样去行动”。美国在占领日本后,单方面按照自己的意愿甚至完全排他性地对日本进行了政治经济军事“改造”,以使日本适应战后美国在亚太格局重新塑造方面的需要。并且,美国根据国际局势的发展,酝酿对日本进行媾和。美国主导的战后对日政策和以旧金山会议为核心的一系列会议、会谈所形成的协议、宣言等,共同组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力图单方面安排亚太地区国际秩序的旧金山体制。旧金山体制是一个单独的一边倒体制,不是雅尔塔体制的组成部分。首先,旧金山体制是对雅尔塔体制造成的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不利态势的弥补。从雅尔塔体制的内容看,关于远东地区的规定,明确地规定了苏联的权利和势力范围。如果说美国和英国在远东也有势力范围和权利的话,那么,在雅尔塔体制中并没有对此进行明确规定,最多只是暗含。因为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是亲英美的。即使美国在雅尔塔体制中答应了苏联在远东地区的要求,那么作为美国的传统势力范围的中国大陆,也足以抗衡苏联势力的影响和扩张。然而,雅尔塔体制没有预料到中国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巨变――新中国建立。这是对雅尔塔体制在远东的部分否定。它否定的是英美在中国大陆的势力范围。此时,美国不得不对远东进行战后的塑造,扭转雅尔塔体制客观上对美国造成的不利局面。而雅尔塔体制形成时,日本尚未投降,这为美国战后塑造远东提供了前提。战后美国对日本的实际独家占领又为美国左右对日处置的导向提供了现实保证。其次,旧金山体制更具有相对的单方面性,是对雅尔塔体制进行纠正而另起的一个炉灶。从旧金山体制的酝酿到形成,贯穿始终的是美国核心和主导角色。它从一开始就孤立苏联,排斥中国。中国没有参加旧金山和会。苏联虽然据理力争,但没有对旧金山会议对日媾和起到实质作用。旧金山和约的内容完全按照美国的意愿,是对雅尔塔体制的蔑视和冲击。雅尔塔体制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大国一致原则,但旧金山体制没有,起码没有全面地实行反法西斯同盟国的主要大国之间意见一致,更多的是美国一家之言。雅尔塔体制体现的是国际关系中的大国强国集体霸权的政治特色,而旧金山体制体现的是单极霸权特色。旧金山体制的相对单方面性,还体现在中国坚决、强烈地反对和谴责。作为一个世界反法西斯运动极为重要的国家,作为亚太地区的大国,作为日本发动亚太地区法西斯战争的最大受害国,中国居然被排除在对日和会的门外!中国没有参加,不但没有承认旧金山对日和约,而且公开发表言论反对旧金山和约。这与雅尔塔体制不同,雅尔塔体制虽然是美英苏共同操纵,具有牺牲小国、弱国利益的局限;但中国毕竟参加了开罗会议,成为雅尔塔体制的一个成员。因为,虽然中国没有公开承认雅尔塔体制中秘密外交损害中国的内容,但还是有限地默认了既成事实。中国在谴责旧金山和约时,还专门引用雅尔塔体制的波茨坦公告来否定美国炮制的单方面对日媾和。这些说明,中国是基本承认雅尔塔体制的。还有一个比较关键的因素是苏联是雅尔塔体制的最主要参与和塑造者之一。但在战后对日处置问题上,苏联一开始就被美国边缘化。美国独揽对日和约的酝酿、起草事务,强行召开旧金山和会。苏联虽然参加了和会,但反对和约草案,最后没有在和约上签字。并且,苏联公开不承认旧金山和约。这也说明了以旧金山对日和会为核心的旧金山体制是独立于雅尔塔体制之外的另一个体制。第三,旧金山体制是资本主义冷战阵营针对共产主义洪流在亚洲奔腾之豁口的围堵。相对雅尔塔体制而言,旧金山体制是纯粹的冷战体制。日本投降不久,越南就建立了以胡志明为主席的共和国政权,实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雅尔塔体制从开始酝酿到产生,虽然带有冷战色彩,为以后欧洲冷战制定了冷战对峙的基本均势框架,但那时冷战毕竟还没有正式开始。旧金山体制酝酿的过程正好是冷战形成的时期。1947年,随着杜鲁门主义的出笼、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冷战在欧洲正式形成。而这个过程正是亲苏的中国共产党力量与亲美的国民党力量在中国进行角逐的关键时期。朝鲜半岛南北由于美国和苏联的实际军事控制,正在酝酿两个分别亲美和亲苏的政权。1948年5月,南朝鲜在美国扶持下建立政府,1948年9月,北朝鲜在苏联的扶持下建立政权。实际上冷战正在不断地向亚洲扩展。所以美国要抓住对日媾和的历史机遇,把对日处置的远东局势塑造成有利于美国的冷战前沿。从美国对日本的政策变化就可以看到这个轨迹。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随后解放军大举南下把国民党政府势力赶到台湾。美国在中国大陆的势力范围荡然无存。新中国又急速地与苏联结盟,极大地扩展了社会主义阵营的范围,并增强了其力量。“1950年,冷战的焦点从欧洲转移到远东。这时,东方与西方在欧洲已成均势。但是,远东的均势却为一个重大发展――共产党在中国的胜利――所打破。”“共产主义在中国的胜利对美国来说是一大失败。不过在日本,战后的占领由美国做主。”日,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其协定。其中一个主要内容是:“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双方并宣布,愿以忠诚的合作精神,参加所有以确保世界和平与安全为目的之国际活动,并为此目的之迅速实现充分贡献对方的任何集团及任何行动或措施。”“缔约国双方根据巩固和平与普遍安全的利益,对有关中苏两国共同利益的(原作者:钮维敢)一切重大国际问题,均将进行彼此协商。”“缔约国双方保证以友好合作的精神,并遵照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对方内政的原则,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与文化关系,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这也在客观上促使美国联日、抑中遏苏。“在美国政府看来,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中苏结成同盟是苏联力量在亚洲的扩展.增强了苏联在同西方较量中的力量。”欧洲和亚洲的冷战是在不同的体制内运行的。欧洲的冷战主要是在雅尔塔体制内孕育和发展的。亚洲的冷战虽然是由欧洲扩展而来,但冷战的种子扩展到亚洲的母体却是由另一个体制――旧金山体制牵制着运行的。冷战种子,在不同的地缘环境中成长。一个地缘环境可能突然发生火山灾害,另一个地缘却平安“如故”。那么,这两颗种子的发展、存在状况自然就不同。雅尔塔体制在欧洲政治地图上的瓦解,欧洲的冷战母体几乎不存在了,自然地决定了欧洲冷战较为彻底地结束。而苏联解体之后的亚太地区,尤其是东亚,美国主导的旧金山体制虽然发生了某些微观的变化,但主体未变,机制尚存。这为冷战遗留问题提供了延续的地缘环境。这是造成冷战遗留问题的必要条件。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中国在东亚冷战格局中角色的变化,中国社会变革对东亚冷战的发展和变化起到巨大影响。在欧洲冷战正式开始时,中国内战正式大规模地展开。虽然亚洲的冷战这时在朝鲜半岛基本成型,但中国这个巨大的力量是加入社会主义阵营还是资本主义阵营,还是一分为二地各加入一半,是个未知数。就连当时的苏联统帅斯大林都错误地估计了中国的局势发展。美国给国民党军队大量的支援,原指望打败共产党力量。而最终国民党政府迅速退居台湾,出乎意料地极大地影响了世界冷战格局。但是,正是中国的举足轻重作用、中苏同盟的未来发展、中美关系的走势,直接影响了冷战在亚洲的态势。作为国家之间的同盟,任何一个同盟,其内部不可能没有任何利益之争。同盟内部的利益矛盾常常对同盟的效能产生影响。影响的大小取决于对矛盾的控制、引导和消化、转化。中苏同盟的矛盾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期苏联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中国共产党与苏联的关系,在亲与疏中始终矛盾不绝。雅尔塔体制中关于牺牲中国利益来满足苏联要求的秘密协定,是中苏关系各种矛盾中的最大根结。新中国成立之初,尽管中苏在结盟的过程中暂时部分解决了雅尔塔体制有关苏联损害中国利益的问题,但中苏矛盾最后还是没有和平地消化,以致于最后发生局部战争。中苏同盟的破裂标志着亚洲冷战的分化。亚洲社会主义阵营分散为以苏联和中国为主体的两支基本力量。这为冷战在亚洲的部分缓和创造了条件。而相对来说,因为其他盟国的相对弱小、美国绝对强大的控制力,以及其阵营内部的不断调整,亚洲资本主义阵营却始终比较团结一致。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因素是,美国在中美苏三角关系中,对中国的政策,也部分地促使了亚洲冷战的分化。美国对中国的政策是在冷战的框架内采取模糊战略。支持中国的同时也在遏制中国。之所以支持中国,是为了对抗苏联,为了引导中国向美国设想的方向转变。支持是为了冷战需要服务的。同样,遏制也是为了迫使中国按照美国预想的路径前进。在中国针对苏联的马前卒越南搞地区霸权主义扩张而进行打击时,美国坚定地支持了中国,明确地告知苏联不要乘机对中国动武,否则美国将对苏联进行全面核打击。美国在利用中国上,除了经济贸易外交方面的钳制之外,一个至关重要的筹码是台湾问题。随着两极格局的瓦解,美国认为对中国利用的战略基础不复存在。美国所期望的中国和平演变也没有实现,对中国的遏制逐渐加强。然而,中国虽然被美国认为是异质国家,但是中国的巨大市场所带来的机遇,是美国难以抹杀又难以拒绝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国的发展又客观地磨蚀了美国对中国的遏制。这样,美中关系中出现了冷战的遗留因素的同时,又进行着大量的经济甚至政治合作。中美关系中最大的冷战遗留问题是美国的冷战思维和台湾问题。由于亚洲冷战的社会主义阵营分化为两个分支,那么当两极格局瓦解时,美国主导的单边体制――旧金山体制仍然要完成它的后继使命,扫清冷战在亚洲的社会主义“残余”,即便苏联解体后,亚洲社会主义国家无意再进行共产主义扩张,并要求改变冷战身份。这是因为美国在亚洲的冷战任务尚未完成。东亚冷战安全结构及其演化的独特性造成了冷战在亚洲结束的独特模式。在东亚,冷战中的两极格局演化,冷战两大集团轴心凝聚力形成、演化的非对称性,共同决定了冷战在亚洲结束的特点,也造就了东亚冷战的诸多遗留问题。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方式,规定了冷战在全球的形成发展方式,也部分地决定了冷战在不同地区的不同结束方式。东亚冷战遗留问题的地缘政治因素、文化背景差异也不可忽视地影响了冷战在全球结束的不同特点。日本作为东亚国家,由于其在近现代历史中对近邻残酷侵略所造成的亚洲国家与日本的心理隔阂,为冷战在亚洲的遗留创造了历史依托。两极格局瓦解后,日本也成为东亚冷战遗留问题的主要因素。美国正是利用日本与其亚洲邻国的历史纠纷来维持以美日同盟为核心的亚太同盟体系,从而使旧金山体制在两极格局瓦解后继续存在。四、结束语根据现当代国际关系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可以把冷战结束划分为欧洲模式和亚洲模式。相对而言,冷战在欧洲结束具有彻底性,遗留问题较少;而冷战在亚洲结束则遗留了许多复杂问题。历史和现实相互映证和建构了冷战结束的剧变模式和渐变模式。当今亚太地区国际形势在缓和与对立交织的态势中发展,冷战遗留问题困扰着和谐亚太的构建。冷战思维主要针对亚洲社会主义国家。这些无不与冷战和冷战结束有牵连。认识具体的冷战遗留问题或冷战现象,不能把冷战结束做一刀切式的理解,那样难免忽视冷战结束的区域差别。冷战结束为什么出现了不同区域不同特征?这是国际关系中地缘政治的诸多因素造成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冷战运行的基本机制之最终走势,而深层次因素还是两种意识形态的对立,尽管当今学术界不愿意多提及意识形态差别。为方便大家更好地理解冷战结束的两种模式,特制成下表,请参看:(责任编辑:李&&申)欢迎您转载分享:热门教育学习好评教育学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欧洲气候特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