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人对鱼炙肉脍.皆有所好.人人喜欢食之.羊枣则啻有君喜之.由此可知.君尔之所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月老圣签 百首详解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写文断片——求各路古代的衣食住行知识
  最近写高仿古代的小说遇到很多瓶颈,去查看了一些古代小说和笔记,发现如今网络畅销的很多穿越各色文等实在是狗尾续貂,在古人的时候就开始写穿越文重生文等,情节之巧妙,文采之斐然,人物之鲜明,跃然纸上,比如今当代用白话文摞堆出来的各种文相比而下,实在是证明文明之倒退,就算是以种马文字吸引眼球,下笔之前可能也翻阅无数遍金瓶梅或者明清各种坊间小说,阅读时打发时间的心态与古人别无二致(当时没有电视广播),只能阅读各色书籍和听戏曲,参看了很多明朝时代的笔记和杂谈之后越发觉得当今时代和明朝时代有着惊人的相似,当今使出雷霆手段,也怕是白费苦心,历史出奇惊人的相似。只是还好,当今知道国库一定要充盈才能保证一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银子的明皇发不出军饷一样亡国。  看满清甚至古装电视剧千万别被绕进去,那些格格阿哥王爷老爷们衣食无忧的谈情说爱,是因为利用手中的军队和刀枪和王权贵族特权奴役着手无寸铁的咱们的种田祖宗们,感动的稀里哗啦的时候,先呸他们一句,凭什么他们生下来就锦衣玉食?上辈子拯救地球了?他们管过你们自己的祖宗的死活?那些没生存下来的家族,有的在战争中被杀掉了不少。  珍惜现在得之不易的人人平等的时代。  哪像现在,看到某三代聚会什么的,说句难听的,躺在父辈的功劳本上算什么英雄好汉,都什么时代了还标榜什么三代二代,拿死人给自己脸上贴金,好像自己给国家造了多大的福气似的,不嫌丢人现眼。  祖宗拼了老命实现大同,现在人拼了老命构建特权,不孝子孙指的就是这类人。人家封建社会的明朝皇帝即使不咋地还知道每天喝糟糠汤忆苦呢。好像父母爱情里面也出现这么一个桥段——喝忆苦汤。  在几千年前,人家陈胜吴广就说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八个字导致朝代更迭,夺权什么的各种戏码上演,连禅位都出来了。每个接近权利核心的人都在打这个小算盘。  这八个字对后代影响极深。  每个国人都有一颗帝皇心,苦大仇深、忧国忧民自古而来。  这话估摸着是刘邦自己说的,只是贴在战败者的身上,为自己夺权树立一种正义感,否则就跟汉皇”君权神授“相左了。  闲话休提,眼下最重要是各个朝代的古代人是怎么吃喝拉撒衣食住行的,比如,周朝的鱼生,宋代竟然有冰淇淋,白酒是在元代(元代算是咱的朝代,不然无法将蒙古合理化,为了国土安全和国际舆论,连满清也得划进国史,不然弯弯会闹情绪)。  《明代的衣食住行》等文没有电子版TXT连PDF也没有,又舍不得银子,有此资料的客官提供参考一下。
  鱼脍  今日看《秀才遇到兵》,除了被大肉包子馋的流口水,还被秀才的一句话惊倒:“生鱼片早在古代周朝的时候就有了”。而且有一个很文雅的名字”鱼脍“就是生的鱼肉。  那时候南北宫廷民间都兴吃这生鱼肉,吃的最多的是生鲤鱼。吃的时候必须蘸酱,春用葱花秋用芥末制作的酱料。三国曹植吃生鱼片都是蘸虾酱吃,反正他们吃的时候都要蘸点什么酱汁吃,不然太腥。还有一种“金齑”作料,是用蒜、姜、橘、白梅、熟粟黄、粳米饭、盐、酱八种料制成。跟现在吃羊肉串必洒孜然粉吃饺子蘸醋蘸蒜吃法一样。据《南越游记》载,岭南人喜以草鱼作鱼生,佐以瓜子、花生、萝卜、木耳、芹菜、油煎面饵、粉丝、豆腐干混合而成的调料。岭南人喜取草鱼活者,剖割成屑,佐以瓜子、落花生、萝卜、木耳、芹菜、油煎面饵、粉丝、腐干,汇而食之,名曰鱼生。  依据现在的医学研究,长期吃不经过加工处理的生鱼片很容易得寄生虫病,你看,东汉时候有个吃货,广陵(现在的扬州)太守陈登就爱吃生鱼片,得了肠道感染和寄生虫病,神医华佗给他治好了,好了继续吃,最后吃死了。  不仅南北汉族人吃,古代女真人、蒙古人也很爱吃,满清时候还有各色生鱼进贡做鱼脍吃。宋辽金元宋朝时文献中有名可吃的鱼脍达三十八种,如"鱼鳔二色脍"、"红丝水晶脍"、"鲜虾蹄子脍"、"鲫鱼脍"、"沙鱼脍"、"水母脍"、"三珍脍"等。关汉卿的杂剧《望江亭中秋切脍旦》,就有谭记儿乔扮渔妇,为杨衙内切脍的情节。  到明清时候记载就少了很多。原因可能是医学进步,生鱼有虫能导致人死亡。  现在的某些赫哲族满族居住地和两广一带还存留着吃生鱼片的习惯,比如鱼生粥。  有一个很奇特的地方自古不吃生鱼,山东祝阿。  相关典故:最先记载鱼脍的是周朝大将尹吉甫在彭衙(今陕西白水县之内)迎击猃狁,凯旋而归,私宴张仲及其他友人,主菜是烧甲鱼加生鲤鱼片。这一场与战争有关的美食记载。  据《吴越春秋》所载,吴军攻破楚郢都后,吴王阖闾设鱼脍席慰劳伍子胥,吴地才有了鱼脍。又一场与战争有关的美食记载。  “脍炙人口”典故:曾晰嗜羊枣。楚文王喜欢吃菖蒲。  羊枣是一种野柿子。  菖蒲:水生植物,端午节有食菖蒲菹与饮菖蒲酒之俗。古人夜读,常在油灯下放置一盆菖蒲,原因就是菖蒲具有吸附空气中微尘的功能,可免灯烟熏眼之苦。  月老签:五九签 中签
签诗: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  每人对鱼炙肉脍。皆有所好。人人喜欢食之。羊枣则啻有君喜之。由此可知。君尔之所得者。比他人为少。婚姻如是也。君汝喜欢之一型人。有其限也。  芥,指芥菜,一种开黄花、茎叶及块根都可以吃的植物。不是芥末。  明代徐霞客游记记载:崇祯十年,1637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住在粤西小城都结驿站的徐霞客,受到都结州州官农国琦“联骑行郊”的邀请。“联骑行郊”,即陪徐霞客郊游。上午,在相村观“诸峒丁”缯网捕鱼,并以鱼宴宴请徐霞客:“乃取巨鱼切细为脍,置大碗中,以葱及姜丝与盐醋拌而食之,以为至味。”徐霞客不习惯吃生鱼片,“第啖肉饮酒而已”。归途中,晚餐在那吝村大户就餐,“其家宰猪割鸡献神而后食,切鱼脍复如前”。(《粤西游日记三》P.547)可见,广西少数民族早有食生鱼片的习惯,且又是招待客人的佳肴。鱼肉生吃鲜美虽然鲜美,其内毕竟会附生有寄生虫,吃多了易染病,讲究养生的古人深谙此道,故元明以后吃生鱼片的习俗渐见衰微到了明末,即使如徐霞客那么走遍大半个中国、吃遍各地饭菜的行者,在粤西土著宴席上“第啖肉饮酒而已”,亦未敢尝一尝生鱼片。(7.21.)  转载一件趣事:《徐霞客游记》中,记载有二十处温泉,十九处在云南。 徐霞客还记录了与鸡足山悉檀寺僧人在寺内浴池中洗浴的情况:“浴者先从池外,挽水涤体,然后入池,坐水中浸一时,复出池外,擦而涤之,再浸再擦。浸时不一动,恐垢落池中也。余自三里盘浴后,入滇祗澡于温泉,如此番之浴,遇亦罕也。”  好一个“恐垢落池中也”!虽然古代还没有“环保”一词,但古时僧人这一在公共浴池洗浴的习惯,说明其有很好的“环保”自律。徐霞客在“湘江遇盗”一节中写到陪伴他远游的静闻和尚“小解涉水登岸”时,特地注释说明:“静闻戒律甚严,一吐一解,必俟登岸,不入于水。”  从徐霞客对这两件僧人日常琐事的记述来看,古时的僧人,对保护环境相当自觉。对照当今一些游客在风景区乱丢果壳烟蒂,一些去作“乡村旅游”的朋友随处丢弃垃圾,甚至随地小便,实令今人汗颜。(转载)
  生活古代饮食,红楼梦绝对不能跨过去,转载一资深红迷吃货的资料整理:  《红楼梦》是一部奇书,它包罗万象,涵盖了饮食、建筑、园林、服饰、中医、民俗、宗教、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   据研究者统计,书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732个,食品多达186种。所有这些包括主食、点心、菜肴、调味品、饮料、果品、补品补食、外国食品、洗浴用品九个类别。  其中主食原料11种,食品10种,点心17种,菜肴原料31种,食品38种,调味品8种,饮料23种,果品30种,补品补食10 种,外国食品7种,洗浴用品4种。这186种食品有的详写,有的略写,有的随文而出,有的精心安排,名目繁多,精妙绝伦。   不得不赞叹曹公的伟大!“开篇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这话一点也不夸张...  《红楼梦》食谱大全( 一)菜类:   1、鸭信(8回)   2、鹅掌(8回)(糟鹅掌)   3、火腿炖肘子(16回)   4、滚热的野鸡(25回)   5、菊花叶儿桂花蕊薰的绿豆面子(38回)   6、笼蒸螃蟹(38回)   7、鸽子蛋(40回)   8、蟹肉小饺儿( 41回)或螃蟹小饺   9、茄鲞(41回)   10、鸡汤41   11、炒的鸡瓜41   12、炸鹌鹑(46回)   13、烤鹿肉(49回)   14、牛肉蒸羊羔(49回)或牛乳蒸羊羔   15、野鸡瓜齑(49回)   16、蒸的大芋头(50回)   17、糟鹌鹑(50回)   18、法制紫姜(52回)   19、各色干菜(53回)   20、咸菜(58回)   21、油盐炒枸杞芽儿(61回)   22、炒芦蒿(61回)   23、豆腐(61回)   24、炖鸡蛋(61回)   25、蒸鸡蛋61(回)   26、面筋(61回)   27、酱萝卜炸(61回)   28、酒酿清蒸鸭子(鸭肉)(62回)   29、腌的胭脂鹅脯(62回)   30、椒油莼酱(75回)   31、鸡髓笋(75回)   32、风腌果子狸(75回)   33、五香大头菜拌麻油醋(87回)   34、虾米儿(87回)   35、青笋紫菜(87回)   36、糟菜(88回)   37、南小菜(88回)   ——以上菜类共37种   《红楼梦》食谱大全( 二)汤、汁、露、霜:   1、桂圆汤(6回)   2、酸笋鸡皮汤(8回)   3、燕窝汤(10,83,89回)   4、香薷饮解暑汤(29回)   5、莲叶羹(荷叶汤、小荷叶儿小莲蓬儿的汤)(35回)   6、酸梅汤(34回)   7、野鸡崽子汤(43回)   8、建莲红枣儿汤(52回)   9、合欢汤(53回)   10、火腿鲜笋汤(58回)   11、虾丸鸡皮汤(62回)   12、火肉白菜汤(87回)   13、醒酒汤(83回)   14、桂圆汤和的梨汁(98回)   15、参汤(109回)   16、糖腌的玫瑰卤子(34回)   17、玫瑰清露(34回)或玫瑰露(60回)   18、木樨清露(34回)   19、茯苓霜(60、61、62回)   ——以上汤、汁、露、霜共19种  《红楼梦》食谱大全( 三)糕点类:   1、豆腐皮的包子(8回)   2、枣泥馅的山药糕(11回)   3、糖蒸酥酪(19回)   4、梅花香饼儿(19回)   5、粽子(31回)   6、桂花糖蒸新栗粉糕(37回)   7、桂花糖蒸的新栗粉糕(37回)   8、菱粉糕(39回)   9、鸡油卷儿(39回)   10、藕粉桂糖糕(或藕粉桂花糖糕)(41回)   11、奶油炸的各色小面果子(菓子)(41回)   12、松穰鹅油卷(41回)(瓤)   13、洁粉梅片雪花洋糖(45回)   14、如意糕(53回)   15、奶油松瓤卷酥(62回)   16、瓜仁油松瓤月饼(76回)   ——以上糕点类共16种  《红楼梦》食谱大全( 四)粥、饭、米类:   1、碧粳粥(8回)   2、**糖粳米粥(14回)   3、腊八粥(19回)   4、稀饭(43回、58回)   5、燕窝粥(45、57回)   6、枣儿熬的粳米粥(54回)   7、鸭子肉粥(54回)   8、红稻米粥(75回)   9、红稻米粥(75回)   10、江米粥(87回)   11、米汤(25回)   12、细米白饭(61回)   13、绿畦香稻粳米饭(62回)   14、白粳米饭(75回)   15、汤泡饭(62回)   16、隔锅饭(62回)   17、浆饭(78)(祭祀用?)   18、御田粳米(42回)   19、细米(75回)   20、御田胭脂米(53回)   21、碧糯米(53回)   22、白糯米(53回)   23、粉粳米(53回)   24、杂色粱谷(52回)   25、下用常米(53回)   ——以上粥、饭、米类共25种  《红楼梦》食谱大全( 五)果子、豆子类:   1、瓜子儿(8回)   2、槟榔(13、64、82、117回)   3、栗子(19)(风干栗子)   4、花生(19回)   5、菱角(19回)   6、香芋(19回)   7、红枣(19回)   8、荔枝(22、37、82回)   9、西瓜(26、36、75回)   10、红菱(37回)   11、鸡头(37回)   12、绿豆(38回)   13、朱桔(38回)   14、黄橙(38回)   15、橄榄(38回)   16、枣子(39回)   17、倭瓜(39回)   18、吉祥果(53回)   ——以上果子、豆类共18种。  《红楼梦》食谱大全( 六)茶类:   1、枫露茶(8回)   2、老君眉(41回)   3、六安茶(41回)   4、杏仁茶(54回)   5、女儿茶(63回)   6、普洱茶(63回)   7、龙井茶(82回)  《红楼梦》食谱大全( 七)酒类:   1、惠泉酒(16、62回)   2、金谷酒(18回)   3、黄酒(31、38、41、75回)   4、合欢花浸的酒(38回)   5、烧酒(38、44、75回)   6、屠苏酒(53回)   7、西洋葡萄酒(60回)   8、绍兴酒(63回)   9、果子酒(93回)   ——以上酒类共9种
  名人效应的饮食  1、拘酱酒:一千多年前,西汉唐蒙奉命出使南越。筵席上, 他第一次喝到了醇香可口的拘酱酒,大为赞赏。 回朝时带几瓶献给汉武帝。汉武帝金口一尝,立即钦为贡酒。 拘酱酒顿时身价百倍。  2、豆腐:清朝时王致和官运不通, 就做起豆 腐生意来。后来他做的豆腐被慈喜太后偶然尝到, 慈喜一称赞,竟成了御品,王致和从此生意兴隆,财源滚滚。这个不知道是真是假。  3、“涮羊肉”,700年前,元世祖忽必烈率军征途中, 想吃草原美味“清炖羊肉”。随军厨师马上宰羊剔肉, 不料敌情突发,做“炖羊肉”来不及了, 厨师忙将羊肉切成薄片,放在锅里一搅和就捞出来,放点调料送了上去。 忽必烈饥不择食,吃罢迎敌并获全胜, 还朝后命厨师如法炮制,并建议放了许多佐料,群臣吃后赞口不绝。 忽必烈赐名“涮羊肉”。  4、“金华火腿”是宋代名将宗泽发明的。 宗泽是主战派,因打仗连连得胜,百姓抬着肥猪慰问, 一时猪肉多得吃不了,宗泽就命人将猪腿割下,腌制起来。 由于腌制的猪腿又湿又重,行军携带不便, 所以常常把它们匆匆晒上几个太阳,挂在风中凉干,日子一久, 腿肉红得如火,大家都叫它“火腿”。  5、猪头肉:明代戚继光喜吃猪头, 在他守戌关外时,为了过一过猪头瘾, 不惜派快马手长驱北京的抄手胡同,专买那里的华家猪头。   6、刘邦爱吃凉皮子。刘邦封汉王时在汉中吃当地的凉皮子就吃上了瘾。当了皇上后,还不忘记要吃汉中的凉皮。 据说有人因给刘邦进贡凉皮还被升了官。  7、咸丰皇帝爱吃凉粉。 咸丰十年的一天。咸丰走出宫门在大街吃了二碗凉粉, 觉得味道极佳,竟把卖凉粉的请到宫里住了一月, 传授制作凉 粉的技艺。还有,慈禧饮茶成癖,李鸿章爱吃咸菜; 郑板桥爱吃狗肉;魏征爱吃芹菜。  名菜沾了名人光  8、“西施舌”是杭州名点,因美女西施而得名, 形似西施姣小的舌头。皎洁清香甜润可口。   9、“昭君皮子”是甘肃人夏日常食的酿皮子, 据说王昭君出塞后吃不惯面食,厨师遂将面粉分离成淀粉和面筋。 用淀粉制面条,昭君十分爱吃。  10、“贵妃鸡”是上海川味名菜, 借用杨贵妃酒醉百花亭的故事命名。  11、“汉宫藏娇”原名“泥鳅钻豆腐”是江西名菜,以豆腐形容貂婵之纯, 以泥鳅比作 董卓奸滑。  12、吃“年糕”就是为了纪念伍子胥。 公元前514年,吴王让伍子胥督建王城。 吴王之子夫差继位后听信谗言,杀了伍子胥。 子胥临死前对部下说:我死后若 国家有难,民众没粮吃,就到城门墙下挖地三尺, 可找到吃的东西 。后来越国进攻吴国,城中军民断粮, 伍子胥的部下就带领军民在象门城下挖地, 果然挖出许多可以充饥的“城砖”, 原来“城砖”是糯米粉压成的,这是伍子胥生前设下的“积粮防急”之计, 吴国军民就靠这些城砖渡过了难关。此后每逢过年, 吴国百姓都要压制类似“城砖”的年糕,纪念伍子胥。 象这类情况还有很多,如吃粽子纪念屈原;吃腊八粥纪念佛; 吃馄饨纪念盘古等等。
  吃素食有好多好处,比如:益寿延年,素食者还比肉食者的体重较轻,因较少不必要的赘肉之故,还可降低胆固醇含量等等,更多好处如下。  1、益寿延年。根据营养学家研究,素食者比非素食者更能长命。常见的百岁老人,多以素食为主。  2、体重较轻。素食者比肉食者的体重较轻,因较少不必要的赘肉之故。  3、降低胆固醇含量。素食血液中所含的胆固醇永远比肉食者更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如果太多,则往往会造成血管阻塞,成为高血压,心脏病等病症的主因。  4、减少患癌症机会。某些研究指出,肉食与多种癌症有相当密切的关系。有人曾对5万个素食者进行了研究,其结果令世界癌症专家们大为震惊。那些人的癌症发病率极低,包括所有年龄组和不同性别的人各种癌症的发病率都如此。  5、较无寄生虫之类。条虫及其他好几种寄生虫,都是经由受感染的肉类而辗转寄生到人体上的。  6、减少肾脏负担。各种高等动物和人体内的废物,经由血液带至肾脏。肉食者所食用的肉类中,一旦含有动物血液时,更加重了肾脏的负担。  7、易于储藏。植物性蛋白质通常比动物性的蛋白质更易于储存。  8、价格低廉。植物性蛋白质比肉类便宜。  9、合乎生态原理。生产一磅牛肉所需的土地,可生产十磅的植物性蛋白质。许多生态学家预言,人口爆炸将迫使全世界不得不吃素。  10、富于变化。素食的家庭主妇往往发现,利用植物性蛋白质,比利用一般肉类更能烧出色香味俱佳的菜肴,而制作方法也富于变化,更能引起良好的食欲。
  顶一下,长见识了
  晚明张岱,是文学家,也是美食家。自己吃得讲究先不说了,还编纂了一本书,叫《夜航船》。这是本什么类型的书呢?有点像现在网上的“小百科”,分列词条,讲各种名词典故、天文地理人物宗教无所不包。其中,也有很多谈到饮食。  生活中有很多小窍门,做饭也不例外。比如烤肉的时候,总往下滴油怎么办?张岱告诉你,往肉上撒一点芝麻末,油就不会滴了。是不是真灵验没试过,不过这个答案让人眼睛一亮,芝麻还有这样的功效啊?  再比如,你要去见女朋友了,可你中午吃了大蒜,嘴里有味儿。这个时候,恰巧买不到口香糖,张岱那个年代也没这东西啊。别着急,张岱告诉你,生姜和枣同时嚼一点,嘴臭立消。那么,你女朋友吃青梅,把牙都酸倒了,怎么办?你可以给她露一手,让她嚼几片青梅叶子,立刻就能恢复正常了。  还有啊,你想吃西瓜子,懒得嗑皮儿了,用柿漆拌一拌,太阳底下晒干,瓜子皮自然爆裂,你只管挑仁儿吃就是了。又有人问,柿漆是什么?就是生涩的柿子,捣烂,放水缸里加水搅合一下,然后静静地放上二十来天,滤去渣滓,留下的胶液。为吃个瓜子再去弄涩柿子,等上二十多天值得吗?那是一味中药,估计当时在药店里能直接买到。  做糟姜的时候,坛子底下放上几个核桃仁,做出的姜就会一点都不辣。但吃芥辣的时候需要辣,如果不辣,加一点细辛(也是中药),再加一点蜜,细细拌在一起,一定巨辣无比。  煮肉呢,也有学问。比如煮肉的时候放两三个荷花蒂在锅里,瘦肉就会飘在上面,肥肉反而会沉底。要是在院子里的旧篱笆上撕点竹篾下来,捆着肉下锅,那么肉就会烂得极快。肉不新鲜了,有点臭了,也没事,把稻草切成寸许,和肉一起煮,臭味尽入稻草中,肉就没味儿了。  炖汤也有窍门。你想煲一锅鸡汤,却不慎买了只老鸡,怎么也炖不烂。这个时候,放几颗山楂进去,白梅也行,很快就会炖烂。如果是炖老鹅呢?张岱出的主意叫人匪夷所思,在灶台边拣块瓦片,丢进锅中……  贮存食物,张岱也写了不少办法。比如存枣子,铺一层稻草铺一层枣,枣就不会被虫蛀。存金橘呢?要把金橘放在绿豆里,能长时间不变质。柑子和木瓜则要放在盆里,用干沙子盖好。湘橘则要用开水煮一下,收在瓶中,经年不坏。梨和萝卜要相间隔着摆好,但不能挨着,或者把梨柄插到萝卜里去,存放在漆盘里,也能长时间不坏。收藏生枣麻烦一点,要用新沙罐,铺一层竹叶,放几枚铜钱,再加点白矾,然后把罐子浸在井水之内。收桃子也要小心,要选择青红相间不太熟的硬桃,先拿盐水煮一锅麦麸,等冷了,再把桃子放在里面。据说冬天拿出来下酒,味道奇佳。  张岱自己应该没有全部尝试过这些小窍门,有一些他也只是听说,就如实记录了下来。其中的部分记录应该是有效的,虽然是什么原理,谁也解释不清楚。另外一部分,可能他自己都觉得过于神奇。他还专门写一个“符咒部”,告诉人们这些都是无法解释的,如:把人的一束头发捆在果树上,鸟兽就不敢偷吃果子了。若是果树不结果,采取的措施是在除夕夜,找一个人趴在树下,另外一个人手持利斧,对着果树大喊:你生不生?不生就劈了你当柴烧。趴着的人必须大声回答:我生,我生。这出戏演完了,来年果树肯定结果。还有,吃鱼的时候,鱼刺卡了嗓子眼儿,就得找一片鱼网来,顶在头上,鱼刺就能咽下去了。还有牙疼了,要找片纸来,叠成七层,钉在房梁上,钉前先向南方吸一口气,念一首谶语诗,牙疼的人此时咳嗽一声,也吸口气,钉一下,如此七遍,纸钉在房梁上了,牙也就不疼了……当然,以上这些,估计一个靠谱的都没有。  几百年前科学知识没现在这么多,所以古人的“小百科”、“小常识”什么的有时会惹现在的人发笑。有趣的是,现在也是一个“小百科”、“小常识”泛滥的年代,好多人热衷此道。要真是出自生活经验也对,怕就怕没有实验、没有论证,就出来胡呲的,比如喝鸡汤最好别吃肉,或者吃肉最好别喝汤,比如绿豆治病,比如盐能防辐射,比如屁股大的女人智商高,胸大的女人不容易离婚……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也许再过上个二三百年,后人看到现在的报纸杂志网络文章,看着现在诸位相信的“百科知识”,也会乐不可支的。
  1.宴饮礼仪  有主有宾的宴饮活动,是一种社会性活动。为使这种社会活动能有秩序并有条理的进行,达到预定目的,必须要有一定的礼仪规范来指导和约束。每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都有自己的一套规范化的饮食礼仪,作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  中国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是按阶层划分的:宫廷,官府,行帮,民间等。一般的程序是,主人折柬相邀,到期迎客于门外;客至,至致问候,延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导客入席,以左为上,是为首席。席中座次,以左为首座,相对者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宴毕,导客入客厅小坐,上茶,直至辞别。席间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规程。  作为客人,赴宴讲究仪容,根据关系亲疏决定是否携带小礼品或好酒。赴宴守时守约;抵达后,先根据认识与否,自报家门,或由东道进行引见介绍,听从东道安排。然后入座。  这个“英雄排座次”,是整个中国食礼中最重要的一项。从古到今,因为桌具的演进,所以座位的排法也相应有变化。  总的来讲,座次“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家宴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家庭宴请,首席为地位最尊的客人,请客主人则居末席。  首席未落座,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动手,都不能动手,巡酒时自首席按顺序一路敬下,再饮。更讲究的,如果来报有人来,无论尊卑地位,全席之人应出迎。  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左手边依次为2,4,6,右手边依次为3,5,7直至汇合。若为八仙桌,如果有正对大门的座位,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然后首席的左手边坐开去为2,4,6,8(8在对面),右手边为3,5,7(7在正对面)。  如果为大宴,桌与桌间的排列讲究首席居前居中,左边依次2,4,6席,右边为3,5,7席。根据主客身份,地位,亲疏分坐。  这类宴礼的形成,有比较长的历史过程,在清未民初,就已有现代所具备的这些程式了。如《民社北平指南》所云:宴请官长,或初交、或团体,须于大饭馆以整桌之席访之。若知己朋友,则可不拘。届时,主人必先至以迎客,客至奉茶,陪座周旋。客齐人席,次序以左为上,右为次,上座之友为三座,次座之右为四座,以下速推。主人与首座相对,举杯通饮,客人起立举杯致谢。然后就坐,且餐且饮。菜肴先上冷荤,后上热革,继以最贵肴撰。每进一肴。主人必举杯劝酒、举模劝食。饭毕略用茶,即向主人致谢而去。  2. 古代食仪  在中国古代,在饭、菜的食用上都有严格的规定,通过饮食礼仪体现等级区别。如王公贵族讲究“牛宜秩,羊宜黍,象直穆,犬宜粱,雁直麦,鱼宜涨,凡君子食恒放焉”。而贫民的日常饭食则以豆饭藿羹为主,“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有菜肴二十余种。“凡王之馈,食用六百,膳用六牲,饮用六清,羞用百有二十品,珍用八物,酱用百有二十瓮”。进献王者的饮食要符合一定的礼教。《礼记·礼器》曰:“礼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而民间平民的饮食之礼则“乡饮酒之礼,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养老也”。乡饮酒,是乡人以时会聚饮酒之礼,在这种庆祝会上,最受恭敬的是长者。  礼产生于饮食,同时又严格约束饮食活动。不仅讲求饮食规格,而且连菜肴的摆设也有规则,《礼记·曲礼》说:“凡进食之礼,左肴右被,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脍炙处外,疏酱处内,葱片处右,酒浆处右。以脯俗置者,左朐右末。”就是说,凡是陈设便餐,带骨的菜肴放在左边,切的纯肉放在右边。干的食品菜肴靠着人的左手方,羹汤放在靠右手方。细切的和烧烤的肉类放远些,醋和酱类放在近处。蒸葱等伴料放在旁边,酒浆等饮料和羹汤放在同一方向。如果要分陈干肉、牛脯等物,则弯曲的在左,挺直的在右。这套规则在《礼记·少仪》中也有详细记载。上菜时,要用右手握持,而托捧于左手上;上鱼肴时,如果是烧鱼,以鱼尾向着宾客;冬天鱼肚向着宾客的右方,夏天鱼脊向宾客的右方。  在用饭过程中,也有一套繁文缛礼。《礼记·曲礼》载:“共食不饱,共饭不择手,毋搏饭,毋放饭,毋流歌,毋咤食,毋啮骨。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毋固获,毋扬饭,饭黍毋以箸,毋捉羹,毋刺齿。客絮羹,主人辞不能烹。客歉醢,主人辞以篓。濡肉齿决,于内不齿决。毋嘬炙。卒食,客自前跪,撤饭齐以授相者,主人兴辞于客,然后客坐。”这段话的大意是讲:大家共同吃饭时,不可只顾自己吃饱。如果和别人一起吃饭,就要检查手的清洁。不要用手搓饭团,不要把多余的饭放进锅中,不要喝得满嘴淋漓,不要吃得喷喷作声,不要啃骨头,不要把咬过的鱼肉又放回盘碗里,不要把肉骨头扔给狗。不要传递食物,也不要簸扬着热饭,吃黍蒸的饭用手而不用箸,不可以大口囫囵的喝汤,也不要当着主人的面调和菜汤。不要当众剔牙齿,也不要喝瞻渍的肉酱。  如果有客人在调和菜汤,主人就要道歉,说是烹调得不好;如果客人喝到酱类的食品,主人也要道歉,说是备办的食物不够。湿软的肉可以用牙齿咬断,干肉就得用手分食。吃炙肉个要撮作一把来嚼。吃饭完毕,客人应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盛行瞻债物的碟子交给旁边伺侯的主人,主人跟着起身,请客人不要劳动,然后,客人再坐下。  “毋抟饭”,吃饭时不可抟饭成大团,大口大口地吃,这样有争饱之嫌。“毋放饭”,要入口的饭,不能再放回饭器中,别人会感到不卫生。“毋流歠”,不要长饮大嚼,让人觉得是想快吃多吃,好象没够似的。“毋口它食”,咀嚼时不要让舌在口中作出响声,主人会觉得你是对他的饭食表现不满意。“毋啮骨”,不要专意去啃骨头,这样容易发出不中听的声响,使人有不雅不敬的感觉。“毋反鱼肉”,自己吃过的鱼肉,不要再放回去,应当接着吃完。“毋投与狗骨”,客人自己不要啃骨头,也不能把骨头扔给狗去啃。“毋固获”,不要喜欢吃某一味肴馔便独取那一味,或者争着去吃,有贪吃之嫌。“毋扬饭”,不要为了能吃得快些,就用食具扬起饭粒以散去热气。“饭黍毋以箸”,吃黍饭不要用筷子,但也不是提倡直接用手抓。食饭必得用匙。筷子是专用于食羹中之菜的,不要混用。“羹之有菜者用梜,无菜者不用梜”,梜即是筷子。羹中有菜,用筷子取食。如果无菜筷子派不上用场,直饮即可。“毋嚺羹”,饮用肉羹,不可过快,不能出大声。有菜必须用筷子夹取,不可直接用嘴吸取。“毋絮羹”,客人不能自己动手重新调和羹味,否则会给人留下自我表现的印象,好象自己更精于烹调。“毋刺齿”,进食时不要随意不加掩饰地大剔牙齿,如齿塞,一定要等到饭后再剔。“毋歠醢”,不要直接端起调味酱便喝。醢是比较咸的,用于调味,不是直接饮用的。“濡肉齿决,干肉不齿决”,湿软的烧肉炖肉,可直接用牙齿咬断,不必用手去擘;而干肉则不能直接用牙去咬断,须用刀匕帮忙。“毋嘬炙”,大块的烤肉和烤肉串,不要一口吃下去,如此塞满口腔,不及细嚼,狼吞虎咽,仪态不佳。“当食不叹”,吃饭时不要唉声叹气,“唯食忘忧”,不可哀叹。
  中国是最大的礼仪之邦,同时也是最讲究礼仪的国度,在日常饮食中,礼仪也显得格外重要,周到利落的礼仪,不仅能够让你更好的与周边的人交流,更重要的是, 他提升了你的个人素养。在这里,出国留学网小编为您提供了饮食礼仪内容,希望能够让你更好的与人相处。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富有特点的饮食礼俗,发达程度也各不相同。中国人饮食礼仪是比较发达的,也是比较完备的,而且有从上到下一以贯通的特点。《礼记·礼运》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在中国,根据文献记载可以得知,至迟在周代时,饮食礼仪已形成为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这些食礼在以后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在古代社会发挥过重要作用,对现代社会依然产生着影响,成为文明时代的重要行为规范。  有主有宾的宴饮,是一种社会活动。为使这种社会活动有秩序有条理的进行,达到预定的目的,必须有一定的礼仪规范来指导和约束。每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都有自己的一套规范化的饮食礼仪,作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  维吾尔族待客,请客人坐在上席,摆上馕、糕点、冰糖,夏日还要加上水果,给客人先斟上茶水或奶茶。吃抓饭前,要提一壶水为客人净手。共盘抓饭,不能将已抓起的饭粒再放回盘中。饭毕,待主人收拾好食具后,客人才可离席。蒙古族认为马奶酒是圣洁的饮料,用它款待贵客。宴客时很讲究仪节,吃手抓羊肉,要将羊琵琶骨带肉配四条长肋献给客人。招待客人最隆重的是全羊宴,将全羊各部位一起入锅煮熟,开宴时将羊肉块盛入大盘,尾巴朝外。主人请客人切羊荐骨,或由长者动刀,宾主同餐。  作为汉族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一般的程序是,主人折柬相邀,到期迎客于门外;客至,至致问候,延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导客入席,以左为上,是为首席。席中座次,以左为首座,相对者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宴毕,导客入客厅小坐,上茶,直至辞别。席间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规程。现代的标准规程是:斟酒由宾客右侧进行,先主宾,后主人;先女宾,后男宾。酒斟八分,不得过满。上菜先冷后热,热菜应从主宾对面席位的左侧上;上单份菜或配菜席点和小吃先宾后主;上全鸡、金鸭、全鱼等整形菜,不能把头尾朝向正主位。  拒酒敬酒的礼仪  拒绝他人敬酒通常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主动要一些非酒类的饮料,并说明自己不饮酒的原因。第二种方法是让对方在自己面前的杯子里稍许斟一些酒,然后轻轻以手推开酒瓶。按照礼节,杯子里的酒是可以不喝的。第三种方法是当敬酒者向自己的酒杯里斟酒时,用手轻轻敲击酒杯的边缘,这种做法的含义就是“我不喝酒,谢谢。”当主人或朋友们向自己热情地敬酒时,不要东躲西藏,更不要把酒杯翻过来,或将他人所敬的酒悄悄倒在地上。  敬酒要适可而止,意思到了就行了。不要成心把别人灌醉,更不要偷偷地在他人的软饮料里倒烈性酒。对于虔诚的穆斯林不允许敬酒,甚至不能上酒。因为穆斯林饮酒是违背教规的。不应当在餐桌上摆放一大堆酒瓶。正式宴会中主人皆有敬酒之举,会饮酒的人应当回敬一杯。  敬酒时,上身挺直,双腿站稳,以双手举起酒杯,待对方饮酒时,再跟着饮,敬酒的态度要热情而大方。在规模盛大的宴会上,主人将依次到各桌上敬酒,而每一桌可派遣一位代表到主人的餐桌上去回敬一杯。  如何婉拒不喜爱的菜肴  碰到不喜欢的菜肴时,假如参加的是自助餐式宴会,比较好办,只要敬而远之就行;但如果是固定一道一道出菜时,该如何对应呢?其实,上桌的菜必须吃才有礼节,否则主人、其他客人、服务生或厨师,心里都会不舒服,尤其是主菜不吃,更会令人介意。  当然,这并不是没有解决的方法,最好的方法是勉强吃下。除了特殊的菜肴之外,其他一律不分好恶的全部吃下,才是礼貌的行为。可是,如果不是因为不喜欢,而是因过敏等疾病、或宗教的理由不能吃,应该告知主人。  若是在婚宴这种无法提出个人意见的宴会上,取菜时就可选小块或取少些。这样纵使留在盘上,也不致过于醒目。否则完全不取也无所谓。但是,不能只取配菜,不取主菜的肉或鱼;相反的,可以只取主菜不取配菜。  如果是由服务生分菜,发现不能吃或不想吃的菜肴,可使用刀叉表示不吃,即在盘上摆出用餐完毕的信号。这样,服务生就能掌握意思,走到下一位客人身边。  要是菜肴放在盘中才端出来,那该怎么办呢?如果有充分的理由,还是可以婉拒。这样虽然稍微无礼,但总比勉强吃下而觉不舒服好多了。但事实上没吃,却故意把菜搅乱装作已经吃过,是一件很不礼貌的事。  餐后打包有讲究  时下,去饭店吃饭的人越来越多,吃不了的饭菜舍不得浪费,打包回家是常有的事。然而,你是否知道,哪些食物适合打包?打包回家后该怎么食用?这可都是有讲究的。  鱼和海鲜  鱼和海鲜的营养丰富,也是大肠杆菌繁殖的温床。在20℃左右的温度下,经过6小时,1个大肠杆菌就会繁殖出1亿个。所以,把剩鱼或海鲜带回家后必须彻底加热,还应另加些酒和葱、姜等作料,不仅能保鲜,还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蔬菜  这类食品不宜打包,因为烧熟的蔬菜含有亚硝酸盐。过夜的蔬菜经一夜盐渍,亚硝酸盐含量还会进一步增加。  主食  主食易被细菌污染,细菌的毒素即使经高温加热也不易分解破坏,所以,淀粉类食品最好在4小时内食完,以不隔餐为宜,早剩午吃,午剩晚吃。否则,即使从外观看,食物并未腐败变质,也不可食用。  注意事项  1、凉拌食物由于烹调后已放置一段时间,不适于打包。  2、打包的菜肴要迅速放在冰箱中,而且应尽快食用,切勿放太久。  3、打包熟食品进入冰箱前须凉透,否则食物带入的热气引起水蒸气凝集,能促使霉菌生长,导致整个冰箱肉食品发生霉变。  4、冰箱中放置的打包熟食品取出后必须回锅。冰箱内的温度只能抑制微生物的繁殖,而不能彻底杀灭它们。
  人生告别会和名士范儿 ( 15:50:28)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 猫村吃喝  电影《非诚勿扰2》中,有一段高潮,就是秦奋为行将去世的李香山举办“人生告别会”。一干朋友汇聚一堂,当着李香山的面回忆他的人生,表达别离之情。其实,这并不是秦奋的独家创意,也不是冯小刚的发明。  明朝,家住昆山的百花山人张敉(音米),就干过这么一出。有一次他的哥们张孝资跟他说:“要是我死得比你早,就得麻烦你给我设祭了。可是,我真没把握死得比你早。”那意思,你要不策划我的追悼会,太可惜了。张敉就想出了一个主意,找了一天,请张孝资到家来,把他带进后阁,请主持人(傧相)礼赞,还有乐队奏乐。然后让张孝资正襟危坐,有人朗诵祭文,一时间声伎满堂,香烟缭绕。张孝资的愿望提前实现了。张敉还给他写了幅挽联:祭是生前设,魂非死后招。  张敉没当过什么官,就在国子监干过一段。他为人放诞诡异,搁现在说就是古怪。有天晚上他另外一个哥们黄彪去找他,意外看见他摆了酒席,自己一个人坐在主位,嘀嘀咕咕,黄彪瞧了半天,也没瞧见旁边有人,就问他干嘛呢?张敉说:“今天我请客,请的是死去的张之象、董宜阳、何良傅、莫如忠、周思兼五位。”黄彪一听,就笑了:“你请客,他们肯定来。”看来张先生不仅善于搞人生告别会,在死人之间,也相当有号召力。  请客吃饭,是一大传统,自古至今,宴席多如牛毛。但有些宴席,能被记载下来,总是有原因的。别出心裁是一方面,主客的个性张扬也是一方面。没意思的饭,谁能记住啊?  明朝还有个神人,叫陈音,在南京当官。这人神在哪儿呢?就是生活上相当糊涂。有一天下班回家,他跟轿夫说:“你们抬我去某某家吧。”结果轿夫没听见,直接把他抬回自己家。陈音进了门,就糊涂上了:“这人家装修怎么和我家一样啊?”又看墙上的画:“嗯?我家的画怎么挂到他家来了?”  就这位,喜欢收拾房间。有天收拾着,发现桌子上有张请柬,是人家请他某月某日去家里赴宴。到了日子,陈音带着请柬就去了,弄得朋友莫名其妙:“你干嘛来了?”陈音拿出请柬说:“不是你请客吗?”朋友哭笑不得:“大哥,这张请柬是一年前我发给你的。”  神人自有神的地方,别人请客弄错时间,自己请客也记不住。有次他发请柬给某位朋友,说是某日请人来家吃饭,到了那天,他把这事儿忘了,直接奔朋友家,找人家下棋。下着下着就到了饭点,家人提醒朋友:“今天有人请你吃饭,该走了。”陈音一听就急了,一把抓住朋友的袖子说:“别啊,你去吃饭了,我怎么办?”  给菜品取个好听的古怪的名字,是吸引客人的好办法。比如有餐厅推出“吉祥三宝”,就是淋了三种颜色调料的寿司,还有“火山下雪”,那就是糖拌西红柿……古人有时候也玩这手。宋朝的进士郭震请任介吃饭,说是吃皛(念消)饭。任介兴冲冲去了,一看,一碗白米饭、一碟白萝卜、一碟白盐,三个白,可不就是一个“皛”字吗?过了几天,任介回请,说是吃毳(念崔)饭。郭震也去了——到饭点,啥都没有。任介还解释呢:“饭也毛得,萝卜也毛得,盐也毛得。”任介是四川人,说话有口音,把“没”念成“毛”,三毛,这不就是“毳”?  馋是人的通病,饭局上,馋鬼的表现也是最抢眼的。有那么一天,晋朝的车骑将军王洽要出门,大将军桓温组织送别饭局,就来了一位叫罗友的。这位罗友,一声不吭,埋头闷吃,吃完告辞。桓温还问他呢:“你不说点什么就走啊?”罗友说:“我就是听说这顿饭有白羊肉羹,我没吃过。现在我吃饱了,就不耽误你们聊天了。”  到了北齐年间,出了位更不客气的主,姓裴,是个御史,每天这位裴御史都到御史台上班。他有个同事叫崔瞻,崔御史好美食,到了吃饭的时候,总有人给他送好吃的,他就把门一关,在办公室里吃。裴御史这个馋啊,有天实在忍不住,就闯进崔御史的办公室,坐在他对面。崔御史只有一副筷子一把刀,没法让,脸不变色心不跳,当着裴御史的面把肉吃完——裴御史急了,第二天自己带了筷子和刀,再次闯进崔办,坐下不客气,自顾自吃了起来。据说后来,这二位成了饭友,崔瞻觉得裴御史不拘小节,不装,这是名士风范。  名士风范的另一个表现,就是能凑合。明朝的何乔新在温州做官的时候,去拜访朋友兼名士虞原璩。两个人聊得投机,说喝点酒吧——可是天色已晚,村里的小酒店都关门了,虞家偏偏连一滴酒都找不出来。何乔新叹了口气:“那,咱们喝醋吧?”于是,两个人你一口我一口地喝起了醋,就这么着,也聊了一宿。后来人说,这叫“醋交”。  其实以醋代酒还真不是何乔新的发明,发明者应该是石曼卿。宋朝的石曼卿豪饮,他当海州通判的时候,好朋友刘潜来看他,俩人就在船上喝开了。喝到半夜,酒快没了,石曼卿到处找,找到一斗多醋,直接倒进酒里。喝到天亮,酒醋俱尽。“醋交”的起源应该是这儿。  现在酒驾查得严,倒不如推广“醋交”,喝点醋警察不拦,安全,还能软化血管。其实真朋友,喝啥都行,投缘了喝多少都行,不投缘还假装投缘,那就没劲了——你看十来个人大席还可劲儿灌人酒的,多半不是至交
  俗话说,女人天生就有三两酒。意思是,只要喝上了,女人就是三两打底,三两之后,相当于男人刚开始喝。同等酒量男女对饮,男人往往栽在最后三两上,而女人没事。具体理由,是因为女人肉多,酒下去一分散,化解于无形了——不知道这样的说法,有没有科学依据。  在历史上,有关女人喝酒的记载并不多。著名的女酒徒,也是屈指可数。这大概和一般女人受闺阁教育有关,也和男尊女卑有关。女人就算是喝了,也很少会被有名有姓地写上,更何况大多数女人都没有正式名字。  女酒徒里比较显赫的,是汉更始帝刘玄的老婆韩夫人。这位夫人天天拉着更始帝狂喝滥饮,于是“群臣欲言事”,皇帝“辄醉不能见”。每当大臣要谈公事,打扰了韩夫人和老公喝酒,她就比较激动,怒不可遏,甚至拍坏了桌子。酒力之强大,令人咋舌。  《酒谱》里记载,经常和丈夫对饮的,是南北朝刘宋时期大臣沈文季的老婆王氏。当时沈文季是吴兴太守,竟日与妻子对饮,估计夫妻两个都有酒精依赖,拿酒当茶喝的。沈文季一天五斗酒,王氏一天一斗。王氏酒量大不如沈文季,只是陪饮,而且沈文季喝了酒还能上班,头脑清晰,不废政事。所以,王氏成了沈文季的陪衬,映照出沈文季的能喝、能干。  真正懂酒又能喝的,还得说是卓文君。卓文君不是卖酒的吗?红袖当垆,必定是女酒徒吗?那当然了。那是在他们开酒馆之前,还穷的时候。有记载说,司马相如把他们家的鹔鹴裘卖给了邻居杨昌,换酒回家,“与文君为欢”。鹔鹴裘很贵,应该能换回不少酒。后来李白写诗: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用的就是这个典故。  后来呢?与其坐吃山空,不如自给自足。于是他们又把车卖了,换本钱开起了酒馆。这些,大家都知道了。  到了唐朝,最能喝又有名的女人非杨玉环莫属,贵妃醉酒。杨玉环被唐玄宗放了鸽子,心中郁闷,龙凤酒太平酒通宵酒一气儿灌下去,喝得大醉……当然,这是戏曲,不是史实,也看不出她酒量的大小。但从史书上看,杨贵妃也是经常喝大的。《开元天宝遗事》记载,一次在华清宫,杨贵妃宿醉刚醒,唐玄宗搀着她,俩人摇摇晃晃在花园里看木芍药。皇帝折了一只花给她,杨贵妃本能就拿到鼻子前闻,皇帝笑道:都说萱草是忘忧草,那么这花可以叫作醒酒花了。  《墨客挥犀》记载了杨玉环醉酒的另一个版本。明皇在沉香亭召见杨贵妃,可杨贵妃已经喝醉了,只好由侍女们扶着,高力士带路,歪歪斜斜地来见皇帝。醉颜红妆,鬓发散乱,连拜都不能一拜。玄宗见了,笑道:“这哪是妃子醉啊,这是海棠没睡醒。”  后来苏东坡有首海棠诗,写道:“只恐深夜花睡去,更烧银烛照红妆。”就是这个典故。  女人醉酒,慵懒娇羞之态尽现,也格外性感,和寻常不一样,这大概也是唐玄宗喜欢杨玉环的重要原因吧。  说起女酒徒,不可不提李清照。李清照生在官宦家,却难得没有被严管,从小就喝酒。她喝酒不是别人记载的,全是她自己说的。比如“莫许杯中琥珀浓,未成沉醉意先浓”,这词就是她年纪还小的时候写的。还有那著名的“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是她无忧无虑青葱年华的写照。  李清照这一辈子比较苦,先是受父亲牵连,被迫和丈夫分居,又经历了亡国、丧夫,后来再婚,还遇到了骗子张汝州,受了牢狱之灾,晚年孤苦凄凉。磨难使人嗜酒,酒成了李清照最好的伴侣,如“昨夜雨骤风疏,浓睡不消残酒”,如“夜来沉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如“东篱把酒黄昏后”、“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人似春将老”等等。在各种不靠谱中,唯一靠谱的就是她的酒越来越勤了。有人进行了不完全统计,李清照存世的近50首词中,谈到喝酒的有一半,而且沉醉的比例相当高。  在女酒徒里,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就是青楼女子。许多青楼女子都是饮酒的,豪爽不让须眉,又有文采才华,简直是现在女文青的前身。宋朝颍州,就有善饮的青楼小妹,叫曹苏哥。曹苏哥与人相恋,却被青楼鸨母反对。眼见得有情人难成眷属,心下大悲。春天里,她和情郎骑马出城,登上高山,相对痛哭,哭过之后,两人开始狂饮,喝得大醉。曹苏哥后来的结局书里没写,倒是说此事传遍朝野,人人都夸苏哥豪爽。宰相晏殊还写了首诗夸姑娘:“苏哥风味逼天真,恐是文君向上人。何日九原芳草绿,大家携酒哭青春。”  青楼女子饮酒,明末清初的《板桥杂记》中多有记载,比如名妓寇白门,“筑园亭,结宾客,日与文人骚客相往还,酒酣以往,或歌或哭”。还有一位叫李三娘的,“长身玉色,倭堕如云,量洪善饮,饮至百觥不醉。”有一次开酒会,主人倾尽家酿,李三娘与人“分曹角胜,轰饮如雷,如项羽、章邯钜鹿之战,诸侯皆作壁上观”,这顿大酒喝到天亮,“诸君皆大吐”,倒了一地,衣衫狼藉,只有李三娘醒着,“然犹不眠,倚桂树也”。  说到这些人,就会想起董小宛。董小宛的酒量也是可以的,她嫁给冒辟疆的时候,叫姐妹们一起喝酒,“轰饮巨叵罗(大酒杯)”,喝得“诸姬皆惊”。可惜,冒辟疆不爱喝酒,董小宛嫁过去以后就再没喝过。冒辟疆真是一个无趣的人。  喝酒是当时青楼女子的必修课,和琴棋书画一样,为的是能接近客人,讨客人的欢心。《扬州画舫录》里就说过,小秦淮妓馆的姑娘们,总是穿着短衣或者纱衣,在妓舟上招揽客人。遇到游客,摸胡子拉手,“隔舟索酒”。这是她们的工作。但她们中的一部分,真的爱上酒了。  《雪涛小说》中,写到了一位姑苏名妓张三,不仅能喝,而且说话风趣幽默,年龄四十岁了,却是酒宴上不可缺少的人物,只要她在,大家基本不醉不归。和张三相似的,还有安徽的妓女杨七,书上说她“豪于酒”,而且挺能说。当时安徽人爱吃一种木耳豆粉做的东西,名字叫“假鳖”。有天杨七请饭,上了真鳖,被请的人倒不想吃。杨七打趣说:“看来这人真是宜假不宜真。”大家觉得这是格言,记到了书上。  一说宜假不宜真,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冯骥才先生写的一位“酒婆”。这位酒婆衣衫破烂,头发散乱,但每天定点来小酒馆里,喝一碗叫“炮打灯”的散酒,无一次赊账,然后过十字路口回家。一到路口,她的酒劲就过去了,从不出事。  后来老板良心发现,不再往酒里掺水,改卖真酒。以真换假的头一天,酒婆喝了酒,在马路上出了车祸。  的确,习惯假的,真的就不适应了。
  《汉书》中说,“民以食为天”,这是说饮食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礼记》中又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则是说,人的食欲和性欲一样都是人生大欲。既是大欲,我认为不是填饱肚子就算,而是“美食”才能满足大欲。所以,以前有学者戏说,西方文化(指西方“性开放”时代)是男女文化,中国文化是饮食文化。  实际上我国至少从周代开始就讲究美食了。例如《周礼》中把主管饮食的官员列为诸官之首,地位最高;《尚书o 洪范》讲周代“八政”(八件国家大事)中第一件就是“食”。因为“食者,……,人事之本也”(《尚书大传》)。  中国人过去见面打招呼时常问“吃饭了吗?”,可见民间对饮食之重视。实际上,“吃”的用词已经广泛深入到了民间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例如,受了惊吓叫“吃惊”,费力气叫“吃力”,受了损失叫“吃亏”,拜访别人被拒叫“吃闭门羹”,被人诉讼到法院叫“吃官司”,干什么工作叫“吃什么饭”等等,真堪称中国特有的“吃”文化了。  再如,古代以“社稷”代称国家。“社”是土神;“稷”就是小米。因为在很早的古代,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都在北方,主要农作物就是适应当地干旱、寒冷气候的小米。小米歉收,农民吃不饱,社会就会不安定。可见国家也是以“食”为“天”的。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养”,自然可以理解为“饮食营养”。因为,“一方水土”,特别是气候条件,既严格限制了动植物等食物的种类,又影响了人们的食欲、口味和爱好。而且,通过“药食同源”还诞生了我国特有的食疗和饮食养生。所以,中国的这方“水土”,自然会诞生特殊的中国饮食文化。  气候主要决定了当地食物的种类  在我国,气候对人们主食影响最大的可算是“南稻北麦、南米北面”了。因为大体在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春雨、梅雨雨量丰富,非常适合种植需水多的水稻,因此,南方历史上一直以大米及其制品为主食,例如米饭、年糕、米线、粽子、汤圆等。而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春多旱而秋末土壤墒情尚好,因而历史上一直种植需水较少、秋播夏初收割的冬小麦。人们主要也以面粉制品,如馒头、面条、饺子、烙饼、包子等为主食。这正如清人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的“南人做米,北人做面,常也”。实际上,中医认为,面食性热,大米性凉,因而也是适合北寒南暖气候,有利于人体健康的。  而在内蒙古、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由于或气候干旱,或夏天过凉,而不能生长农作物,当地主要放牧吃草的家畜,因此,这些地区形成了以肉奶类为主食的饮食习俗。这也是生存的需要,因为肉类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适应当地比较寒冷的气候。  当然,以肉为主食的饮食结构是不全面的。所以他们除了偶尔采集野菜、野果等以外,最主要用茶来解肉食的油腻和补充维生素。正所谓“下食者盐,而消食者茶也”,甚至“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这就是我国古代汉族农区和西北牧区少数民族间著名的“茶马贸易”产生的原因。唐代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茶,高原周边“茶马互市”从宋代开始就十分红火。云南、川西还有著名的“茶马古道”。  其实,水果的地域分布比粮食还要严格。热带、南亚热带水果椰子、芒果、菠萝、桂圆、荔枝、柚子、香蕉等最怕零度低温,因而只分布在华南和云南南部地区。柑橘、橙子和枇杷等亚热带水果能耐-5~-7℃甚至更低的轻寒,可以分布到秦岭淮河以南和四川盆地等亚热带地区。秦岭淮河以北的温带地区则盛产苹果、桃、李、杏、柿子等温带水果。  南北方蔬菜品种也有很大不同。北方过去没有温室,一冬都吃营养丰富的大白菜,但大白菜在南方却长不好。喜凉的北方土豆运到南方平原种植后也会很快退化。南北方经济作物也大不相同。以制糖原料为例,南方有喜温暖、湿润的亚热带甘蔗,北方则有喜温凉、长日照(夏季)的温带甜菜,即“南蔗北菜”。糖用甜菜现在主要分布在北纬40度左右以北地区。但我国20世纪初才开始引进甜菜,北方居民习惯吃咸,故历史上素有“南甜北咸”之说。  国人多喜欢喝酒。有趣的是,酒精的含量也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加。据记载,华南多喝“东江米酒”之类的低度酒,根本不生产名优白酒;长江以南多喝中低度数的黄酒;过了长江,主要喝蒸馏白酒,北京二锅头酒精度数55度,北大荒高粱酒65度,新疆伊犁特曲70度,已和医院消毒酒精差不多了。显然其中有适应气候冷暖方面的重要原因。  但即使是南北方都能生长的作物,其品质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北方冬小麦的蛋白质含量高于南方,磨出的面粉耐嚼、口感好。再如北方大米,特别是东北大米口感也比南方更优。另一个典型是新疆水果。新疆气候干旱,水果生长季节中日照多且强,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研究指出,这些都是新疆水果糖分比东部地区高(平均高20%)的主要原因。因此,只要水果引出新疆种植,糖分立刻下降;相反,东部水果引进新疆,糖分则有大幅提高。  冬冷夏热气候影响饮食习惯  据我的研究,我国是世界上人体感觉最为冬冷夏热的地方。这种气候对饮食习惯有重大影响。  第一,冬冷夏热气候使冬夏食物的品种、数量有明显季节变化,需要调剂。  例如,北方冬季严寒,造成了过去冬季缺乏下饭的新鲜蔬菜。因此,便产生了加工蔬菜存储到冬季食用的需要。加工办法主要有腌制、窖贮、晾晒、风干和冷冻等方法。下面以东北蔬菜为例说明。  东北是我国冬季中最严寒、田野中什么东西都不长的地方,因此,一年之中有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吃不到新鲜蔬菜,是我国最需要进行蔬菜季节调剂的地方。《奉天通志》等中就记载了东北民间存储蔬菜的习俗,说当地民众“春暮煮豆磨酱,贮之以瓮,四时烹饪必不可少之物也。初夏园蔬成熟,如春菘(俗曰‘小白菜’)、云豆、紫茄、黄瓜、葱、蒜、韭、土豆、倭瓜、豇豆之类,轮换煎食,可至初秋。及至秋末,将秋菘(秋白菜),渍之瓮中,名曰‘酸菜’;择其肥硕者,藏之窖中,名曰‘黄叶白’。又将黄瓜、云豆、倭瓜之属细切成丝,曝之以干,束之成捆,名曰‘干菜’,以为御冬旨蓄,兼可食至来春。又以盐渍白菜、莱菔、黄瓜、豇豆、青椒等物于缸,曰‘咸菜’,为四时下饭必备之品”。有学者认为,正是因为北方人多吃用盐腌制的肉类、蔬菜等存储食物,因而久而久之养成了北方人重咸的饮食口味。  北京及其附近的华北地区,直到改革开放以前,冬季的当家菜都是窖贮大白菜。不过,蔬菜贮存很讲技术。贮存温度高了会腐烂;不慎冰冻了会味同嚼蜡;室内存放的大白菜风干了也无法吃。居民一般挖1~2米深的地窖,在5℃左右的温度贮存。  西北和青藏高原上的游牧民族以肉奶为主食。鲜奶容易腐败变质,他们掌握了多种加工提炼的方法,使之得以较长期保存。以蒙古族奶制品为例,有奶油、奶皮子、奶酪、奶豆腐等等。实际上,我国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或因气候干旱,或因气温低,食物本是相对容易长期保存的。例如维吾尔族的馕(熟食)可以保存半月甚至一个月之久,成为出门的方便干粮。  第二,冬冷夏热气候使国人食欲、口味冬夏有很大不同。  冬季中,人的热量消耗很大,因此食欲好。人们多食高蛋白、高热量的动物性食物,特别是热性的羊肉、狗肉,吃法多用火锅。北方人用火锅涮羊肉,边放边吃;南方火锅主要起煮熟和保温作用。除了火锅外,云南的“过桥米线”和西安的“羊肉泡馍”也有有效的保温措施,即汤上都有一层厚厚的油。油蒸发慢,蒸发耗热便大大减少。  到了夏季,天气炎热,人们胃口大减,因此,多爱好新鲜爽口、易消化的清淡食物,菜则肉少而蔬菜多,汤也比较清淡。人们还喜欢西瓜、绿豆汤等清凉去火佳品。所以,在我国全年都比较高温的华南地区,例如广东的粤菜,就有清、鲜、脆、嫩的特点。广州菜是粤菜的代表,因而素有“吃在广州”之说...(更多内容《气象知识》2011年第4期)
  古有“三伏”之说。据《阴阳书》记载:“从夏至后第三庚为初伏,第四庚为中伏,立秋后为后伏,谓之三伏”。也就是说,夏至标志着炎热的开始。古时候,进入炎热的伏日,有吃各种消暑清凉食物的习俗,其目的是预防暑热伤身,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食疗保健作用。   饮食避暑最早于汉代。但汉代的饮食避暑只是“烹羊炮羔,斗酒自劳”,是一种劳动之余的“斗酒会”,主要目的是消除疲劳。南北朝伏日以饮食避暑有进一步发展。据《荆楚岁时记》载:“伏日进汤饼,名为避恶”。古人习惯称暑气为恶气,这里所谓“避恶”,实际指的是避暑。“汤饼”是一种放在水里煮熟的面食。虽然汤饼本身不是清凉食品,但在夏天吃热气腾腾的汤饼时却能出一身大汗,从而带走体内大量热能,所以说,古人盛夏吃汤饼无疑是一种很好的避暑方法。   时至宋代,伏日清热防暑食物就更多了。诸如瓜、李、荷叶、绿豆汤、鳝羹、银苗菜、新莲、避暑汤等。据《东京梦华录》记载说:京都开封人最重三伏避暑。六月中往往避暑于“风亭水榭,峻宇高楼”等场所。吃则是“雪槛冰盘,浮瓜沉李……包?新荷”。《膳夫录》也记载:“汴中节食,伏日绿荷包子”。从文献记载看,宋代已有西瓜。如宋代诗人方回《秋熟》诗有:“西瓜足解渴,割裂青瑶肤”的描述   西瓜,又名寒瓜。中医学认为西瓜性味甘寒,有清热解暑,除烦止渴、利小便等功用。《本草纲目》也指出西瓜能“疗喉痹,宽中下气,利小水,治血痢,解酒毒”。
  毫无疑问,夏季热盛伤津,食西瓜功效最佳。“绿荷”与“新荷”都是指荷叶。荷叶为睡莲科植物莲的叶,是很好的祛暑食物,其性味苦、涩平。具有清暑利湿、生津止渴等作用。《饮食指南》认为,荷叶能“升清消暑,化热宽中,散淤,主治暑热、水肿、淤血症”。宋代开封市民伏日,以“浮瓜沉李……包?新花”为避暑饮食,说明我国至少在北宋时期,人们就注意到盛夏如何利用清凉饮食防暑了。
  明清以来,伏日最盛行吃莲子汤。据《帝京岁时记胜》载:“六月盛暑,食饮最喜清新。京师莲食者二;内河者嫩而鲜,宜承露,食之益寿;外河坚而实,宜干用。”《清稗类钞》也说:“京师夏日……鲜莲子之类,杂置小冰块于中”宴客。中医学认为,莲子性味甘平,有补脾涩肠,养心益肾的功用。夏日常饮莲子汤,能补中强志,养神益脾。中老年人食之,轻身益气,令人强健。夏日饮莲子汤益寿是有科学道理的。   清朝北京地区伏日选择中草药避暑,也是一大特点。据《京都风俗志》说:“伏日,人家有食盛馔异于平日者,谓之‘贴伏膘’。或以此日起,有合冰水者,或有煎苏叶、藿叶、甘草等汤,于市中舍之,谓之暑汤”。这里“苏叶”,即紫苏叶,中医学认为紫苏性温、味辛、功能发表散寒、理气宽中、化痰止咳。《日华子本草》称其:“止咳,润心肺,消痰气。”中老年和儿童夏日饮苏叶汤,则有健脾补中,脾土健旺的功效。“甘草”,亦称甜草,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中医学上以根状基入药,性平、味甘,功能缓中补虚、泻火解毒、调和诸药,生用可治咽痛、痈疽肿毒。   “藿”,草名,即藿香。中医学上以其茎、叶入药,性微温,味辛甘,功能解暑、化湿、和胃、止呕。主治感冒暑热、头痛胸闷、精神不振、食欲不佳。《本草图经》谓其“治脾胃吐逆,为最要之药。”《医余录》说:“藿香,恒散暑气,避暑气。”足以可见,苏叶、藿叶、甘草汤是盛夏食疗佳品。   上述以外,古代伏日消暑食品还有冰?、绿荷包子、绿豆汤、鳝羹、银苗菜、杨梅、鲜藕、鲜菱、西瓜、香瓜等近十余种。其中以水果、蔬菜和中草药为多,这些食物大多性味甘、寒、温、平、辛。主治清热消暑、除烦止渴,或泻火解毒、养心宁志、健脾益胃。这些消暑饮食方法都是十分理想的夏季保健膳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二十四节气中的“大暑”将至,终于也到了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习惯出门举伞避日,进门空调风扇,我们早被剥夺了与自然坦诚相待的机会。然而炎炎夏日,如果没有大假以外出避暑,又该如何消解京城里的炎炎热气?不妨试试从古人处觅良方。  心宁无一事,便到清凉山  凉殿、小楼、水亭、敞室……这些曾是中国人专为夏天而设的消暑居所,或临水而筑,或四檐俱敞,配上点“风递幽香入槛来,枕簟全无暑”的小词儿小曲儿,一时无两,清凉无汗,风流至极。  烈日炎炎,除了借助各种假期,挪动我们唯一超越古人行路速度的四轮大机器去山中、海边与大自然抢阴凉,似乎就只剩轰隆隆地大开空调这一条路可走——或染了一身空调病,却还得担着破坏臭氧层的骂名。像莎士比亚那样用“我可否将你比作一个夏日”来跟情人献媚讨巧已不再恰当了,即使你加上下一句“而你比它更美”,她或许会回你:“而你比它更热。”一年比一年热的夏天固然带来了“酷热经济”“懒人经济”等消费方式,却不能直接改变人体可以承受的各种不适。据说,有16%中暑的人与不良情绪有关,这在医学上被称作“情绪中暑”或“夏季感情阻碍症”。忽而今夏,大暑来临,从生理到心理,消夏到底有多难?  回溯到一千多年前,有个写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不仅关心长安米价、贵妃霓裳,还是个和你我一样对夏天有着浓厚情绪的人。他曾写过一首《苦热》:“头痛汗盈巾,连宵复达君。不堪逢苦热,犹赖是闲人。”发了牢骚,又写了首《消暑》:“何以消烦暑,端居一院中。面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有人怀疑,古代是否比现在凉快?根据竺可桢于1972年发表的论文《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隋唐时期是中国的第三个温暖期,持续约400年。白居易所生活的唐玄宗时代,宫里可以种梅树和柑橘,扬州首次出现双季稻,最高年气温比魏晋南北朝高3℃,比今天也要高出1℃左右。可见古人苦夏,犹甚于今。  魏晋年代似乎凉快了点,可才子嵇康还是在《养生论》里说:“……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所以根据更有丰富避暑经验的白大师建议,端坐院中,室空心静,配上浮瓜沉李、雪槛冰盘,即使酷暑的夜里,“天河只在南楼上,不借人间一滴凉”,也可由此做到心静自然凉。这不仅是生理的适应,亦是一种由心而生的乐观态度,任由它夏虫噪鸣,任由它汗流浃背,闭目养心,露台亦可当庭院。在高楼还没有那么密集的年代,谁都有过摇着蒲扇随爷爷奶奶在大槐树、路灯下乘凉的经历。星空,萤火,听书,下棋,北冰洋汽水,大兴沙瓤瓜,王家的小土狗,李家的鬼故事……懂得悠闲消夏的每一张脸,都似曾相识,也都渐行渐远;今夏,可试着一一找回来。消夏,不过就是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
  古有“三伏”之说。据《阴阳书》记载:“从夏至后第三庚为初伏,第四庚为中伏,立秋后为后伏,谓之三伏”。也就是说,夏至标志着炎热的开始。古时候,进入炎热的伏日,有吃各种消暑清凉食物的习俗,其目的是预防暑热伤身,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食疗保健作用。   饮食避暑最早于汉代。但汉代的饮食避暑只是“烹羊炮羔,斗酒自劳”,是一种劳动之余的“斗酒会”,主要目的是消除疲劳。南北朝伏日以饮食避暑有进一步发展。据《荆楚岁时记》载:“伏日进汤饼,名为避恶”。古人习惯称暑气为恶气,这里所谓“避恶”,实际指的是避暑。“汤饼”是一种放在水里煮熟的面食。虽然汤饼本身不是清凉食品,但在夏天吃热气腾腾的汤饼时却能出一身大汗,从而带走体内大量热能,所以说,古人盛夏吃汤饼无疑是一种很好的避暑方法。   时至宋代,伏日清热防暑食物就更多了。诸如瓜、李、荷叶、绿豆汤、鳝羹、银苗菜、新莲、避暑汤等。据《东京梦华录》记载说:京都开封人最重三伏避暑。六月中往往避暑于“风亭水榭,峻宇高楼”等场所。吃则是“雪槛冰盘,浮瓜沉李……包?新荷”。《膳夫录》也记载:“汴中节食,伏日绿荷包子”。从文献记载看,宋代已有西瓜。如宋代诗人方回《秋熟》诗有:“西瓜足解渴,割裂青瑶肤”的描述   西瓜,又名寒瓜。中医学认为西瓜性味甘寒,有清热解暑,除烦止渴、利小便等功用。《本草纲目》也指出西瓜能“疗喉痹,宽中下气,利小水,治血痢,解酒毒”。
  毫无疑问,夏季热盛伤津,食西瓜功效最佳。“绿荷”与“新荷”都是指荷叶。荷叶为睡莲科植物莲的叶,是很好的祛暑食物,其性味苦、涩平。具有清暑利湿、生津止渴等作用。《饮食指南》认为,荷叶能“升清消暑,化热宽中,散淤,主治暑热、水肿、淤血症”。宋代开封市民伏日,以“浮瓜沉李……包?新花”为避暑饮食,说明我国至少在北宋时期,人们就注意到盛夏如何利用清凉饮食防暑了。
  明清以来,伏日最盛行吃莲子汤。据《帝京岁时记胜》载:“六月盛暑,食饮最喜清新。京师莲食者二;内河者嫩而鲜,宜承露,食之益寿;外河坚而实,宜干用。”《清稗类钞》也说:“京师夏日……鲜莲子之类,杂置小冰块于中”宴客。中医学认为,莲子性味甘平,有补脾涩肠,养心益肾的功用。夏日常饮莲子汤,能补中强志,养神益脾。中老年人食之,轻身益气,令人强健。夏日饮莲子汤益寿是有科学道理的。   清朝北京地区伏日选择中草药避暑,也是一大特点。据《京都风俗志》说:“伏日,人家有食盛馔异于平日者,谓之‘贴伏膘’。或以此日起,有合冰水者,或有煎苏叶、藿叶、甘草等汤,于市中舍之,谓之暑汤”。这里“苏叶”,即紫苏叶,中医学认为紫苏性温、味辛、功能发表散寒、理气宽中、化痰止咳。《日华子本草》称其:“止咳,润心肺,消痰气。”中老年和儿童夏日饮苏叶汤,则有健脾补中,脾土健旺的功效。“甘草”,亦称甜草,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中医学上以根状基入药,性平、味甘,功能缓中补虚、泻火解毒、调和诸药,生用可治咽痛、痈疽肿毒。   “藿”,草名,即藿香。中医学上以其茎、叶入药,性微温,味辛甘,功能解暑、化湿、和胃、止呕。主治感冒暑热、头痛胸闷、精神不振、食欲不佳。《本草图经》谓其“治脾胃吐逆,为最要之药。”《医余录》说:“藿香,恒散暑气,避暑气。”足以可见,苏叶、藿叶、甘草汤是盛夏食疗佳品。   上述以外,古代伏日消暑食品还有冰?、绿荷包子、绿豆汤、鳝羹、银苗菜、杨梅、鲜藕、鲜菱、西瓜、香瓜等近十余种。其中以水果、蔬菜和中草药为多,这些食物大多性味甘、寒、温、平、辛。主治清热消暑、除烦止渴,或泻火解毒、养心宁志、健脾益胃。这些消暑饮食方法都是十分理想的夏季保健膳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二十四节气中的“大暑”将至,终于也到了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习惯出门举伞避日,进门空调风扇,我们早被剥夺了与自然坦诚相待的机会。然而炎炎夏日,如果没有大假以外出避暑,又该如何消解京城里的炎炎热气?不妨试试从古人处觅良方。  心宁无一事,便到清凉山  凉殿、小楼、水亭、敞室……这些曾是中国人专为夏天而设的消暑居所,或临水而筑,或四檐俱敞,配上点“风递幽香入槛来,枕簟全无暑”的小词儿小曲儿,一时无两,清凉无汗,风流至极。  烈日炎炎,除了借助各种假期,挪动我们唯一超越古人行路速度的四轮大机器去山中、海边与大自然抢阴凉,似乎就只剩轰隆隆地大开空调这一条路可走——或染了一身空调病,却还得担着破坏臭氧层的骂名。像莎士比亚那样用“我可否将你比作一个夏日”来跟情人献媚讨巧已不再恰当了,即使你加上下一句“而你比它更美”,她或许会回你:“而你比它更热。”一年比一年热的夏天固然带来了“酷热经济”“懒人经济”等消费方式,却不能直接改变人体可以承受的各种不适。据说,有16%中暑的人与不良情绪有关,这在医学上被称作“情绪中暑”或“夏季感情阻碍症”。忽而今夏,大暑来临,从生理到心理,消夏到底有多难?  回溯到一千多年前,有个写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不仅关心长安米价、贵妃霓裳,还是个和你我一样对夏天有着浓厚情绪的人。他曾写过一首《苦热》:“头痛汗盈巾,连宵复达君。不堪逢苦热,犹赖是闲人。”发了牢骚,又写了首《消暑》:“何以消烦暑,端居一院中。面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有人怀疑,古代是否比现在凉快?根据竺可桢于1972年发表的论文《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隋唐时期是中国的第三个温暖期,持续约400年。白居易所生活的唐玄宗时代,宫里可以种梅树和柑橘,扬州首次出现双季稻,最高年气温比魏晋南北朝高3℃,比今天也要高出1℃左右。可见古人苦夏,犹甚于今。  魏晋年代似乎凉快了点,可才子嵇康还是在《养生论》里说:“……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所以根据更有丰富避暑经验的白大师建议,端坐院中,室空心静,配上浮瓜沉李、雪槛冰盘,即使酷暑的夜里,“天河只在南楼上,不借人间一滴凉”,也可由此做到心静自然凉。这不仅是生理的适应,亦是一种由心而生的乐观态度,任由它夏虫噪鸣,任由它汗流浃背,闭目养心,露台亦可当庭院。在高楼还没有那么密集的年代,谁都有过摇着蒲扇随爷爷奶奶在大槐树、路灯下乘凉的经历。星空,萤火,听书,下棋,北冰洋汽水,大兴沙瓤瓜,王家的小土狗,李家的鬼故事……懂得悠闲消夏的每一张脸,都似曾相识,也都渐行渐远;今夏,可试着一一找回来。消夏,不过就是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  古时候,进入炎热但恐诚心未至伏日,有吃各种消暑清凉食物但恐诚心未至习俗,其目但恐诚心未至是预防暑热伤身,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食疗保健作用。  饮食避暑最早于汉代。但汉代但恐诚心未至饮食避暑只是“烹羊炮羔,斗酒自劳”,是一种劳动之余但恐诚心未至“斗酒会”,主要目但恐诚心未至是消除疲劳。南北朝伏日以饮食避暑有进一步发展。据《荆楚岁时记》载: “伏日进汤饼,名为避恶”。古人习惯称暑气为恶气,这里所谓“避恶”,实际指但恐诚心未至是避暑。“汤饼”是一种放在水里煮熟但恐诚心未至面食。虽然汤饼本身不是清凉食品,但在夏天吃热气腾腾但恐诚心未至汤饼时却能出一身大汗,从而带走体内大量热能,所以说,古人盛夏吃汤饼无疑是一种很服务但恐诚心未至避暑方法。  明清以来,伏日最盛行吃莲子汤。据《帝京岁时记胜》载:“六月盛暑,食饮最喜清新。京师莲食者二;内河者嫩而鲜,宜承露,食之益寿;外河坚而实,宜干用。”《清稗类钞》也说:“京师夏日……鲜莲住罢夜ぷ鳌碑类,浴罢夜ぷ鳌泵小冰块于中”宴客。中医学认为,莲子性味甘平,有补脾涩肠,养心益肾但恐诚心未至功用。夏日常饮莲子汤,能补中强志,养神益脾。中老年人食之,轻身益气,令人强健。夏日饮莲子汤益寿是有科学道理但恐诚心未至。  清朝北京地区伏日选择中草药避暑,也是一大特点。据《京都风俗志》说:“伏日,人家有食盛馔异于平日者,谓之‘贴伏膘’。或以此日起,有合冰水者,或有煎苏叶、藿叶、甘草等汤,于市中舍之,谓之暑汤”。这里“苏叶”,即紫苏叶,中医学认为紫苏性温、味辛、功能发表散寒、理气宽中、化痰止咳。《日华子本草》称其:“止咳,润心肺,消痰气。”中老年和儿童夏日饮苏叶汤,则有健脾补中,脾土健旺但恐诚心未至功效。“甘草”,亦称甜草,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中医学上以根状基入药,性平、味甘,功能缓中补虚、泻火解毒、调和诸药,生用可治咽痛、痈疽肿毒。  更多饮食文化文章古代盛夏消暑秘法但恐诚心未至相关文章[四季饮食] 秋冬气虚 男人需要吃出健康[养生食谱] 健康饮酒 男人要如何健康但恐诚心未至喝酒?[食材饮品] 白领健康 OL常喝但恐诚心未至5款花茶[四季饮食] 立秋饮食 立秋后多吃酸味但恐诚心未至水果[四季饮食] 关于男性秋季饮食 男士吃哪些食物服务呢?[养生食谱] 豆浆和鸡蛋可以一起吃吗 吃鸡蛋常犯但恐诚心未至错枸杞但恐诚心未至作用与功效 孕妇能吃枸杞吗饮食养生健康营养枸杞但恐诚心未至作用与功效  枸杞有滋肾水、益精气、润肺、清肝热、明目之功效。多将枸杞放在炖品里,使枸杞但恐诚心未至药用价值
  古人如何穿衣防暑   现在到了夏天,长裙、短裙、迷你裙;短袖衣、七分裤、西装短裤,各种款式的时装都可以防暑。然而在古代,每到赤日炎炎的夏天,既没有空调,也没有电扇驱除暑热,古人在夏天除了摇扇避暑纳凉之外,最方便的做法就是在夏天的衣服上想办法,尽量把衣服做得轻薄而透气,并具有较强的吸汗功能。  《金瓶梅》里就多次写到了夏天的衣服,比如《金瓶梅》第二十七回中,就写到了一种夏天衣服的布料,名叫“焦布”。当时,西门庆要给蔡太师拜寿,需要准备寿礼,寿礼中有一些服饰,所送的衣服是夏天穿的,那是两套杭州织造的大红五彩罗缎丝蟒衣,但是,其中的两匹玄色焦布和大红纱蟒还是李瓶儿到她原来的家里寻了来的。接着,又写了李瓶儿穿着大红焦布比甲。  《金瓶梅》里所说的“焦布”,其实应该是“蕉布”,也称为“蕉葛”,就是把芭蕉的茎加工成像丝一样的东西,然后放入加了草木灰汁的温水中除去其中的杂质,纺织为布,称为“蕉布”或“蕉葛”,用来做夏天的衣服,穿起来轻薄而凉爽,可以驱除暑热。  当然,古代有钱人家在夏天穿得最多的衣服还是纱。《金瓶梅》中写到了有一年的六月初一,西门庆在花园中的翡翠轩里消暑,这时,“只见潘金莲和李瓶儿家常都是白银条纱衫儿,密合色纱挑线缕金拖泥裙子。李瓶儿是大红焦布比甲,金莲是银红比甲。惟金莲不戴冠儿,拖着一窝子杭州撵翠云子网儿……额上贴着三个翠面花儿,越显出粉面油头,朱唇皓齿。”潘金莲和李瓶儿这两个人间尤物在夏天竟然穿了这么多层的衣服,难道不会太热了吗?接下来看一看,“止撇下李瓶儿,西门庆见他纱裙内罩着大红纱裤儿,日影中玲珑剔透,露出玉骨冰肌”。李瓶儿的纱裙内还穿着纱裤儿,而且,即使穿了这么多层的衣服,李瓶儿这个美人在日影下依然是肌肤毕现,她穿的夏装之薄透可想而知。  其实,古人很重视夏天穿的衣服,早在六千年前,古人就学会了从葛、麻等植物皮中提取纤维制作衣料。《韩非子·五蠹》里说,尧就是“冬日麑裘,夏日葛布”。可见,夏天穿葛布是能够纳凉的。到了周朝的时候,夏天做衣服的布料已经有了细葛布和粗葛布之分了。春秋战国时期,葛布更是风靡一时的夏装布料。后来,唐朝诗人杜甫这样描写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生产的细葛布:“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但是,因为葛这种植物生长慢,不像麻生长得快,当年即可收获。  古代的中原地区,麻是广为种植的植物,人们已经能够从麻这种植物中生产出苎麻纤维,这种用苎麻纤维织成的布轻薄而透气,非常适合夏天的时候穿。于是,这种用苎麻纤维织成的布就渐渐成为古人做夏天衣服的专用布料。  古时候,进入炎热的伏日,有吃各种消暑清凉食物的习俗,其目的是预防暑热伤身,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食疗保健作用。  饮食避暑最早于汉代。但汉代的饮食避暑只是“烹羊炮羔,斗酒自劳”,是一种劳动之余的“斗酒会”,主要目的是消除疲劳。南北朝伏日以饮食避暑有进一步发展。据《荆楚岁时记》载:  “伏日进汤饼,名为避恶”。古人习惯称暑气为恶气,这里所谓“避恶”,实际指的是避暑。“汤饼”是一种放在水里煮熟的面食。虽然汤饼本身不是清凉食品,但在夏天吃热气腾腾的汤饼时却能出一身大汗,从而带走体内大量热能,所以说,古人盛夏吃汤饼无疑是一种很好的避暑方法。  明清以来,伏日最盛行吃莲子汤。据《帝京岁时记胜》载:“六月盛暑,食饮最喜清新。京师莲食者二;内河者嫩而鲜,宜承露,食之益寿;外河坚而实,宜干用。”《清稗类钞》也说:“京师夏日……鲜莲子之类,杂置小冰块于中”宴客。中医学认为,莲子性味甘平,有补脾涩肠,养心益肾的功用。夏日常饮莲子汤,能补中强志,养神益脾。中老年人食之,轻身益气,令人强健。夏日饮莲子汤益寿是有科学道理的。  清朝北京地区伏日选择中草药避暑,也是一大特点。据《京都风俗志》说:“伏日,人家有食盛馔异于平日者,谓之‘贴伏膘’。或以此日起,有合冰水者,或有煎苏叶、藿叶、甘草等汤,于市中舍之,谓之暑汤”。这里“苏叶”,即紫苏叶,中医学认为紫苏性温、味辛、功能发表散寒、理气宽中、化痰止咳。《日华子本草》称其:“止咳,润心肺,消痰气。”中老年和儿童夏日饮苏叶汤,则有健脾补中,脾土健旺的功效。“甘草”,亦称甜草,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中医学上以根状基入药,性平、味甘,功能缓中补虚、泻火解毒、调和诸药,生用可治咽痛、痈疽肿毒。
大家还爱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脍炙人口的诗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