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悲伤"或"快乐"写一篇记叙文(包括外貌,动作描写的好段)

写作训练:让人物在动作描写中鲜活--《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4年12期
写作训练:让人物在动作描写中鲜活
【摘要】:正一、教材分析初中阶段的写作主要是记叙文的写作。记叙文分为写人与记事。写人的记叙文重点是人物描写,人物描写包括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和细节描写。本课是人教版第三单元写作训练"写人要抓住特点",写作重点是通过人物描写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本节课通过对动作描写的专项训练,使学生掌握人物动作描写的方法,提高学生对人物动作描写的技能。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33.34【正文快照】:
一、教材分析初中阶段的写作主要是记叙文的写作。记叙文分为写人与记事。写人的记叙文重点是人物描写,人物描写包括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和细节描写。本课是人教版第三单元写作训练“写人要抓住特点”,写作重点是通过人物描写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民;[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4年01期
杨泉良;;[J];重庆社会工作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廖伦建;;[J];写作;2006年19期
韩瑾;;[J];卫生职业教育;2007年23期
王晶;;[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王启东;关颖;;[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潘霞;;[J];科学大众;2008年11期
孟冬梅;;[J];今日科苑;2009年24期
张爱红;;[J];教育教学论坛;2009年01期
杨泉良;;[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田小昶;;[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四卷)[C];2013年
钟英;;[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胡文娥;;[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一)[C];2005年
赵坤霞;;[A];2014年1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刘红梅;;[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刘巧林;;[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四卷)[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五中学
秦险峰;[N];驻马店日报;2011年
天水市第五中学
赵进吉;[N];甘肃日报;2011年
内江市市中区永安镇初级中学
洪春花;[N];学知报;2011年
兴化市昌荣中心校
孙云玲;[N];江苏教育报;2012年
河南镇平卢医初中
魏长玉;[N];学知报;2011年
楼下镇羊屯小学 叶倩;[N];贵州民族报;2010年
海门市海南中学
袁成;[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8年
太原三十二中
高淑青;[N];山西科技报;2001年
小李;[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贵州省紫云县第二中学
岑万龙;[N];学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崔新苗;[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徐向阳;[D];温州大学;2013年
冯姝;[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张良;[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刘光霞;[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张雪梅;[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刘涛;[D];天津师范大学;2013年
李晓丹;[D];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朱波;[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陆媛媛;[D];苏州大学;201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江都区昭关中学
UpFile//521.swf
作文专题:一定要有感而发
专题一、有感而发
教学目标:
1、了解“有感而发”对写作的重要性。
2、体悟生活是我们真情流露、灵魂净化、佳作创写的源泉。
3、掌握“有感而发”的基本写作要求及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对写作的重要性。
难点:“感”的来源及获取方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从军训开始,我们就正式步入到中学的殿堂。回顾进入文通中学的生活,有的令我们兴奋、激动,有的令我们感慨、沉思,也有的甚至令我们懊恼、后悔,这些点点滴滴的记忆,许多已经在脑海中定格。今天的作文课就请大家说说开学来你印象最深的事情,并说出令你心动、难忘的感受。
二、揭题明标:
&&& 板书:有感而发
1、了解“有感而发”对写作的重要性。
2、体悟生活是我们真情流露、灵魂净化、佳作创写的源泉。
3、掌握“有感而发”的基本写作要求及方法。
三、知识链接:
学生读第一单元后的知识短文《有感而发》。
讨论明确:
1、有“感”对写作的重要性;
2、“感”的来源及获取方法。
四、训练题目:
七年级语文上册30-31页,写作《有感而发》第一题、第二题,两题任选一题,不少于500字。
五、审题指导:
跨进中学大门,每位同学肯定会许多新感受,这些感受来自各个方面:有的来自新环境,有的来自新老师、新同学,有的来自新开设的课程,有的来自不同的管理方法与教学方法……这些感觉虽很新鲜,但也零碎。对这些感受,怎样取舍,抓住最主要、最深刻的来写呢?怎么有机、有序地把它们组织起来呢?动笔之前,应认真选材,好好构思。想好写什么,怎么写。不能把文章写得支离破碎,或者是浮光掠影地搜罗一些材料,加以堆砌。要确立明确的中心,要有一条便于组织写作材料、便于行文的线索。
这篇作文的要求明确,要写在爸爸或妈妈过生日那天自己的所思、所为。
思什么,做什么,是不言而喻的。写作本文,最大的难处是如何写出新意。这需要在写作前好好动动脑筋。当然也不能为了求新故意编造离奇的故事,要能做到既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六、构思指津:
1、合作探究:明确写作“有感而发”这类文章的基本结构。
(1)叙事:交代“感”的触发点,精炼、简洁,紧紧围绕自己的感受来叙事。
(2)写感:灵活采用多种手法,充分地、巧妙地表达自己的感悟,提示文章的中心。
(3)明理:可在结尾直接突出,也可采用适当的修辞手法,富有新意地婉转、含蓄地表达。
2、注意点:
(1)认真回想开学以来所经历的所有事情,抓住最令你兴奋、激动或懊恼、后悔的事,深入思考,分析你有这种感受的原因。
(2)所发感想必须要有 “根”,不可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感想要自然、水到渠成,不可牵强附会。
(3)所拟的题目要能与文章内容、主题相对应,不能文不对题。
七、范文引路:
已是深秋的一天。
许多动物挡不住秋的萧杀,大都渐渐绝迹了,而我竟然还能找到一只蚂蚱,轻轻地对它说。它当然不会回答我,只是在我的掌里不停地挣扎。
我手一松,它便跳到了地上,欢快地跳来跳去,我的心微微一震……
“快回到你的草丛里去吧,小家伙”,我微笑着对它说。可我话音刚落,一个人骑着自行车过去了,似乎压到了那个小生命。我连忙跑过去,果然,蚂蚱身躯的后半段被车轮碾得粉碎,柔软的身躯和翅膀已经贴在地面上,六只小足正在不停地舞动,我知道它身体里有莫大的痛楚。
我不忍心再看下去,站起来。“唉,可怜的小东西,你生命就这么短暂……”我叹息道。
不过,它又引起了我的注意:它并没有死,正在努力地向前爬,一步,两步……这个过程非常缓慢,每一步身后都会留下碧玉般的血丝,可见它忍受着多大的痛苦。但它的步子却又那么坚定,充满了对草丛的依恋,充满着对未来的希望,充满了对生命的执着!
就这样,一步,又一步,它终于走完了那段短暂而漫长的路程,回到了草丛。就在这时,它也用尽了最后的体力,不再动了,默默地死在了这片它所热爱的土地上。我的心震憾了……
“自从被车轮轧到的那一瞬间起,它就不可能再活下来……”我自言自语道。
可它多么想生活下去。
(学生读后交流,围绕构思指津来谈)
八、构思拟稿。
老师巡查并相机作个别指导。
九、改稿誊抄。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对于生活,我们并不陌生,而对生活本质的认识,却让许多人迷茫不堪。有些人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希望与赞美,而有些人则充满了困惑、沮丧与厌恶。为何人们对生活的本质认识会产生反差如此强烈的看法,关键是人们对生活中人与事的感悟不同、审美的角度不同、发现创造美的能力不同。我们今天就“有感而发”这一习作的评讲,来欣赏、品评一下我们同学对父母生日、对新校园各自不同的感悟。
二、目标回顾
本次的习作目标,是要求同学们用手中饱含情感的笔墨,向同学、家长、老师抒写你对新学校的感受,或写出你爸爸妈妈过生日时,你的所想所做所感。用你温情的目光去关注,美丽的胸怀去拥抱,纯洁的心灵去感受。在“情动辞发”的基础上,用生动细腻的语言文字,新颖的构思,把心灵的感受写出来。同时能领会在生活中从多方面挖掘“感”,抒写“感”的要求和方法。
三、盘点习作得失
1、& 学生自主阅读批改后的习作,然后同桌互读,交流习作得失。
2、& 学生自由谈习作得失,师生互动,总结习作中的成功与不足。
成功之处:(参考 可删补)
&&&&& &&1、紧扣话题取材叙事。&&&
2、部分习作取材新颖、典型,不落俗套。
&&&&&&& 3、部分习作构思巧妙,情节曲折,形式有创新。
&&&&&&& 4、部分习作标题精炼、新颖。
&&&&&&& 5、部分习作感受深刻,叙事精练、细腻,情真意切。
&&&&&&& 6、部分习作能很好地炼句、恰当运用诗文、名句增加表达效果。
有待改进之处:(参考 可删补)
1、取材不典型,叙事不能围绕文中要表达的感受,中心不突出。
&&&&&&&&& 2、取材杂乱,叙事无目标,没有写出心中的感受。
&&&&&&&&& 3、材料的安排、组织无序,没有合理归类,详略不当。
&&&&&&&&& 4、叙事平淡,情节无波澜,深刻的感受不能很好地融入在叙事之中。
&&&&&&&&& 5、文中叙事与要表达的感受联系不紧密,文中或结尾的感受有些牵强附会。
&&&&&&&&& 6、细致观察,捕捉信息,提炼感受的能力有待提高。
&&&&&&&&& 7、
&&&&&&&&& 8、
四、典型评析
(一)优秀作文评析:
取下列习作各一篇,师生共同评析。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从同学的优秀习作中感悟写好“有感而发”文章的要求、方法与技巧。
1、善于捕捉、挖掘材料,取材典型,感受深刻。
(学生1)&&&&&&&&&&&&&& 文题:《&&&&&&&&&&&&&&&&&& 》。
2、叙事精炼、细腻、生动,情感表达自然真实。
(学生2)&&&&&&&&&&&&&& 文题:《&&&&&&&&&&&&&&&&&& 》。
3、构思巧妙,情节曲折,有波澜。
(学生3)&&&&&&&&&&&&&& 文题:《&&&&&&&&&&&&&&&&&& 》。
4、表现形式有创新。
(学生4)&&&&&&&&&&&&&& 文题:《&&&&&&&&&&&&&&&&&& 》。
5、在习作中,修辞、炼句、诗文运用上有突出亮点。
(学生5)&&&&&&&&&&&&&& 文题:《&&&&&&&&&&&&&&&&&& 》。&&
(各班视学情适当调整。)
(二)有待雕琢的习作评析:
目的在于通过鲜明的对比、师生的评析,辨析出“有感而发”在习作过程中应避免的问题,在师生的争辩中端正习作态度,明确习作此类文的一般要求和方法。
请对下列文章作简单评析
(学生6)姓名省去文题:《&&&&&&&&& 》。
(学生7)姓名省去文题:《&&&&& &&&&》。&&&&&&&
五、指导学生总结“有感而发”这类文章在习作中各个环节的要求。见学案表格
六、学以致用 (此环节实验班选用)
&&& 根据提供的材料,说出你的感受和认识。(任选一题)
&&&& 1、 有个人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饥渴难忍,濒临死亡。可他仍然拖着沉重的步伐,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终于找到了一间废弃的小屋。这间屋子已很久无人居住,风吹日晒,摇摇欲坠。在屋前,他发现了一个吸水器,于是便用力抽水,可滴水全无。他气恼至极。忽又发现旁边有一个水壶,壶口被木塞塞住,壶上有一个纸条,上面写着:“你要先把这壶水灌到吸水器中,然后才能打水。但是,在你走之前,一定要把水壶装满。”他小心翼翼地打开水壶,里面果然有一壶水,是不是该按纸条上所说的,把这壶水倒进吸水器里?如果倒进去之后吸水器不出水,岂不白白浪费了这救命之水?相反,要是把这壶水喝下去就会保住自己的生命。他犹豫不决。经过艰难抉择,他终于下决心照纸条上说的做,果然吸水器中涌出了泉水。他痛痛快快地喝了个够!休息一会,他把水壶
装满水,塞上壶塞,深有感触地在纸条上加上了一句话:
“_______&&&&&&&&&&&&&& ____。”
&&& 看了这个故事,使我仿佛变得聪明起来,变得豁达起来。故事中所蕴含的哲理,可使我终身受用。
&& &试一试:你认为应加哪一句话,才能准确表达短文蕴含的道理?
2、有位老太太,大女儿是卖伞的,小女儿是开染衣店的。晴天,她担心大女儿的伞卖不出去;雨天,她担心小女儿染的布晒不干,成天忧心忡忡。后来有人劝她换个角度看问题:晴天,可以为小女儿染的布容易晒干而高兴;雨天,可以为大女儿的伞容易卖出去而高兴。老人听了豁然开朗,遂面带笑容。
请谈一谈你对此事件的感悟。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讲评,老师已从你们灿烂的笑容,灵气的眼神中,感受到了你们收获的快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是生活的一种发展,一种享受。学会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点滴,多角度地思考生活中的事物,我们的情感就会丰富起来,我们的生活就会多彩耀眼,我们的思想就会深刻睿智;写作技巧上的成熟与创新,我们的文章就会锦上添花,更加精彩。
专题二、肖像描写
教学目标:
1、知道肖像描写的定义。
2、学会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细致描摹、善用修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肖像描写的定义
难点: 肖像描写的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大千世界,人海茫茫。走在大街上,人们步履匆匆,一张张鲜活各异的面孔如花瓣一般,在我们面前闪现飘落,我们如何去将一张张缤纷的面孔定格,化作笔下永恒的一瞬呢?
画家可以用颜料去画,摄影师可以用相机去拍,我们所能做的,先是按一定顺序细致观察长相、衣着等,在整体观察的基础上捕捉人物最突出的部位,然后用一枝笔去写,写至佳境,自然就会妙笔生花,意趣横生。今天我们就来试图写活一个人的肖像。(板书:肖像描写 )
二、读材料,悟方法。(学生阅读学案中材料1-4,投影两个思考题)
1、肖像描写通常会描写什么?
(1)学生自由讨论后互相交流再展示讨论结果。
(2)教师总结:
对人物的长相体态、衣着打扮、神情等的描写,就是人物的外貌描写,又称为人物的肖像描写。
(二)学生再读材料,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第二个思考题:
2、我们应怎样描写人物的肖像呢?
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者适时完成如下的教学内容。
方法一:细致描摩
谈到肖像,自然而然就会想到:或美或丑,或善或恶,或平淡或脱俗……不一而足。最常用最大众的笔法是写实,有蜻蜓点水的粗描淡写,有细致入微的工笔描绘。我们主要来学习后者,因为此法对于初学写作的人最易上手。
客人男性,年过半百,瘦削,白净,脸上皱纹不很多,却深,尤其额上和眼角的几道,足似刀刻。一头黑白相间的花发,鬓角却全白了,白得扎眼。一件半袖浅灰的确良衬衣,看样子穿在身上足有三四年了,洗得却透亮,规规整整地扎束在腰里。客人没带什么东西,只有一只深蓝色的尼龙方便袋,空空瘪瘪的,却一直绾了袋口放在腿上。(孙春平《通天有路》 )
1、学生齐读该段文字,再找出写得好的地方并加以分析。
2、教者分析:在这里,作者采用写实的方法,细处着笔,对主人公的相貌衣着进行了刻画:年事稍长皱纹似刀刻,可见其蹉跎半生历尽风雨,脸上印满了岁月的沧桑;衣着简朴行囊空瘪,则见其风尘落魄亡命天涯;衣服破旧却干净整齐,可猜出他是一个精细严谨之人。作者在落笔时抓住了主人公的肖像特征,写得真实自然,在文字的背后包蕴着读者能隐隐察觉的潜台词。
【当堂训练】
写熟悉的一位同学或朋友的肖像,要求抓住特征,细笔勾勒,200字左右。(学生写作)
方法二:善用修辞
巧妙精确的修辞会让你的文字插上彩色的翅膀,流转出绚丽的旋律。在人物描写中,许多大作家的大手笔都是善用修辞的典范。
神学院里有一个可恶的神父尽找我麻烦,因而我连他所教的拉丁文都讨厌起来。他有一头平滑而油亮的黑发,面包颜色的面孔,水牛般的声音,猫头鹰似的眼睛,胡须好像野猪鬃,微笑中带有恶意的讽刺,四肢一动好像木偶人,他那讨厌的名字我忘记了;但是他那可怕又令人肉麻的面貌却始终留在我的记忆里,我一想到就不寒而栗。(卢梭《忏悔录》)(1)教者范读,让学生找出文字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效果。
(2)教者明确: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张面目可憎、让人生厌的嘴脸,为了使自己的厌恶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为了使这张肉麻的面孔活灵活现凸现在读者面前,作者连用一串比喻,在肖像的勾画中,作者强烈的情感倾向溢于言表,让读者对其面目产生无限的遐想。
材料4: 孩子不足两岁,塌鼻子,眼睛像两条斜缝,眉毛高高在上,跟眼睛远隔得彼此要害相思病,活像报上讽刺画里人的脸。(钱钟书《围城》)
(1)&& 指名学生阅读,其他学生思考该描写所使用的技巧。
(2)&& 教者明确。
眉毛与眼睛天各一方,空作牛郎织女之叹,令人忍俊不禁之余不仅拊掌叫绝,没有如此新颖别致的比喻夸张,很难有如此强烈的艺术效果。
【当堂训练】
请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将你之前写好的人物描写改写一下。(学生修改,然后指名学生朗读作品,其他同学予以评价)
诚然,写好一个人的肖像不止以上两种,还有如“侧面烘托法、绰号概括法、特写镜头法……”,老师仅是抛砖引玉。我们要不断去发现、总结并创新,才会达到写好写活写绝的最终目的。具体操作时有时是多种方法并举,选取哪一种方法描写肖像还需视个人喜好和具体需要而定。
四、布置练笔
自拟一个内容或参考下面内容,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描写某个人的肖像。(300字左右)
A我的自画像& &B 笑吧,姑娘&&& C爷爷的照片
&D同桌的你&&& E 我的 &&&& 老师
提示:1、人物的外貌描写和人物的性格、爱好相联系,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个性特征。2、用好细致描摹法和修辞法。
专题三、说真话,抒真情
教学目标:
1、了解说真话、抒真情是初中生写好作文的基本要求。
2、学会在写作中说真话、抒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怎样在写作中说真话、抒真情;如何抓住动情点 ,用细节使文章生动感人。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1、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可以从高晓声《摆渡》中作家过河的故事导入。
(文章见学案【拓展空间】)
二、知识链接&&&
&&& 师:打开课本65页,自主学习第二单元写作知识短文《说真话 抒真情》,并思考:
①什么是“说真话,抒真情”?
&&&& ②怎样才能做到“说真话,抒真情”?
生讨论交流后明确:
①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己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和认识,就是说真话,抒真情。
②只有不断观察生活,积极思考,并多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增长知识,丰富情感,提高修养,才可以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三、明确题目
课本65-66页《说真话 抒真情》写作训练第一题。
以“那一次,我&&&&&&&&&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1、在文题的横线上填写表达某种情感或心理的词语。
&&& 2、要说真话,抒真情,写出真实感受。
&&& 3、字数在500字以上。
四、合作审题
1、学生自由谈自己的认识。&&&
&&& 教师引导明确:
题目中的“那一次”告诉我们写的事情只能是一件,而不能是两件或两件以上。&&
&&& 我们要注意文题中的“我”,用第一人称展开叙述,突出那一个特定瞬间自己的心灵体验。
2、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解题。&
①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首先,要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如:笑、愉快、高兴、快乐、痛苦、哭了、尴尬、后悔、冒失、激动、生气、害怕等,这些词语正是某一次真实情感或心理的表现。
②所填的词语一经确定,文章的内容也就定了。因而填写的词语,一定要仔细推敲,能够概括地反映所写的内容。
③从题目的“那一次”,我们还可以明白,写的事情是过去发生的。
五、构思点拨
1、学生自由谈。&&
2、师生评议 :
①要想抒真情,必须抓住动情点。要求从我们熟悉的人和事,从自己切身体验的生活中,寻觅曾经打动过自己的东西,将或喜或悲、或憎或爱的感情集中到一点。即从曾使你感动、能使你动情的方面入手。
② 要使文章生动,应展开细节描写。
唐代著名诗人孟郊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作者正是以“临行密密缝”这个十分感人的真实细节表现母亲对临行儿子的真情。唯细节方能使文章生动精彩。
③可采用倒叙法,由往事引出回忆等。
六、口头训练
要求学生自由说说生活中感触最深的一件事。分小组派代表交流。
七、范文引路
学生阅读文章 《那一次,我流泪了》后自主探究:
①文章叙述的中心事件是什么?
②作者怎样进行说真话,抒真情的?
探究讨论后明确:
① 要恰当的运用一些感情丰富的词语;
② 多借助于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段,如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
③综合运用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
那一次,我流泪了
我有一个弟弟,爸爸总是偏爱他,平时他要什么就有什么。可是老爸对我就不同了,比如我和弟弟闹了矛盾,爸爸问也不问就说弟弟是对的,而错误老是落在我的身上。
有一次,我正在写作业,弟弟跑来要我的钢笔画画。我说:“那怎么行,我自己要用。”弟弟哭着要,他见我硬是不给,先礼后兵,抓起钢笔就跑,我连忙追上去,打了他一下。只是轻轻地打了一下,这一打可就不得了了。爸爸进来了,弟弟连忙恶人先告状,说我打了他,爸爸对我又吹胡子又瞪眼睛,还狠狠地踢了我一脚。我一下子冲进房间,倒在了床上,可是我硬没让眼泪流出来。这样做,对我来说已成了家常便饭。于是,我在日记中写道:“在家,爸爸总是偏爱弟弟,可是这样做对他有什么好处,只会让他娇生惯养,蛮不讲理……”
开家长会了,老师把爸爸单独留了下来,拿我的日记给他看。爸爸从学校回来,我心里非常害怕,不敢看他的脸。只听到爸爸温和地对我说:“元元,你对爸爸有什么意见?”我心里非常诧异,什么也没说。他又接着说:“今天老师把我留了下来,拿了你的日记给我看,你说得对,我今后一定改。这支钢笔送给你,算是我向你承认错误。”我抬起头看看爸爸,他脸上浮现出真诚的笑容。我鼻子陡然酸酸的,我伸出微微发抖的手接过了这支笔。爸爸如释重负,拍了拍我的肩膀,出去了。
晚上,我怎么也睡不着,白天的事情在我脑海里时隐时现。我倒在床上哭了,这不再是伤心的泪,而是幸福的泪。我把笔握在手里,感受着父爱,一任泪水肆意流淌。
& 点评:写自己感触最深的事情才最能写出真情实感。爸爸对弟弟的偏爱,我能忍受住。可是当爸爸看到我的日记向我真诚道歉时,我却因感受到父爱而“一任泪水肆意流淌”,真情融入字里行间。
八、构思拟稿
老师巡查并作拟写提纲指导。
九、改稿誊抄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 人心者唯乎情”。我们要使习作能感染读者,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必须做到说真话,抒真情。同学们在上篇习作中能较好的做到这一点。
二、目标回顾&
&&& 训练题目是“那一次,我 &&&&&&” 。要求能说真话,抒真情。
三、整体评价
㈠成功之处
①&& %以上的同学能打开回忆的闸门,摄取触动心灵的往事,抒写真情实感,流露出或喜或悲,或悔或恨,或爱或憎之情。
②不少同学抓住动情点,写出了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③为数较多的同学能捕捉生活细节,写得细腻逼真。
④部分同学的习作主题突出,选材新颖,语言流畅。
㈡存在问题
①&& %的习作选材落入俗套,陈旧不堪,言他人已言,不能写自己身边人、身边事,是拾人牙慧。
②&& %的习作所叙之事给人矫揉造作之感。
③细节描写空泛。
四、佳句欣赏 v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学生自由谈语言风格w
1、开头精彩,如凤之头,吸引读者。
&格式如:夏云 《那一次,我真激动》: “耶ugoodu太棒了,中国人真了不起u”随着一声声的呐喊,我的心飞腾起来。以语言描写开头,有先声夺人之效。
(学生1)&&&&&&&&&&&&&& 文题:《&&&&&&&&&&&&&&&&&& 》。
片段:&&&&&&&&&&&&&&&&&&&&&&&& &&&&&&&&&&&&&&&&&&&&&&
&&&&&&&&&&&&&&&&&&&&&&&&&&&&&&&&&&&&&&&&&&&&&&&&&&&
点评:&&&&&&&&&&&&&&&&&&&&&&&&&&&&&&&&&&&&&&&&&&&&& 。
(学生2)&&&&&&&&&&&&&& 文题:《&&&&&&&&&&&&&&&&&& 》。
片段:&&&&&&&&&&&&&&&&&&&&&&&&&&&&&&&&&&&&&&&&&&&&&&
&&&&&&&&&&&&&&&&&&&&&&&&&&&&&&& &&&&&&&&&&&&&&&&&&&&
点评:&&&&&&&&&&&&&&&&&&&&&&&&&&&&&&&&&&&&&&&&&&&&& 。
(学生3)&&&&&&&&&&&&&& 文题:《&&&&&&&&&&&&&&&&&& 》。
片段:&&&&&&&&&&&&&&&&&&&&&&&&&&&&&&&&&&&&&&&&&&&&&&
&&&&&&&&&&&&&&&&&&&&&&&&&&&&&&&&&&&&&&&&&&&&&&&&&&&
点评:&&&&&&&&&&&&&&&&&&&&&&&&&&&&&& &&&&&&&&&&&&&&&。
2、主体部分生动形象,有如猪肚 ,圆实丰满
(学生1)&&&&&&&&&&&&&& 文题:《&&&&&&&&&&&&&&&&&& 》。
片段:&&&&&&&&&&&&&&&&&&&&&&&&&&&&&&&&&&&&&&&&&&&&&&
&&&&&&&&&&&&&&&&&&&&&&&&&&&&&&&&&&&&&&&&&&&&&&&&&&&
点评:&&&&&&&&&&&&&&&&&&&&&&&&&&&&&&&&&&&&&&&&&&&&& 。
(学生2)&&&&&&&&&& &&&&文题:《&&&&&&&&&&&&&&&&&& 》。
片段:&&&&&&&&&&&&&&&&&&&&&&&&&&&&&&&&&&&&&&&&&&&&&&
&&&&&&&&&&&&&&&&&&&&&&&&&&&&&&&&&&&&&&&&&&&&&&&&&&&
点评:&&&&&&&&&&&&&&&&&&&&&&&&&&&&&&&&&&&&&&&&&&&&& 。
(学生3)&&&&&&&&&&&&&& 文题:《&&&&&&&&&&&&&&&&&& 》。
片段:&&&&&&&&&&&&&&&&&&&&& &&&&&&&&&&&&&&&&&&&&&&&&&
&&&&&&&&&&&&&&&&&&&&&&&&&&&&&&&&&&&&&&&&&&&&&&&&&&&
点评:&&&&&&&&&&&&&&&&&&&&&&&&&&&&&&&&&&&&&&&&&&&&& 。
3、巧妙的结尾,仿佛豹尾,实在、有力
(这部分内容,可以记载在作文批改记录上,也可以制作成演示文稿。格式包含4部分:作者、文题、佳句、点评。)
(学生1)&&&&&&&&&&&&&& 文题:《&&&&&&&&&&&&&&&&&& 》。
片段:&&&& &&&&&&&&&&&&&&&&&&&&&&&&&&&&&&&&&&&&&&&&&&
&&&&&&&&&&&&&&&&&&&&&&&&&&&&&&&&&&&&&&&&&&&&&&&&&&&
点评:&&&&&&&&&&&&&&&&&&&&&&&&&&&&&&&&&&&&&&&&&&&&& 。
(学生2)&&&&&&&&&&&&&& 文题:《&&&&&&&&&&&&&&&&&& 》。
片段:&&&&&&&&&&&&&&&&&&&&&&&&&&&&&&&&&&&&&&&&&&&&&&
&&&&&&&&&&& &&&&&&&&&&&&&&&&&&&&&&&&&&&&&&&&&&&&&&&&
点评:&&&&&&&&&&&&&&&&&&&&&&&&&&&&&&&&&&&&&&&&&&&&& 。
(学生3)&&&&&&&&&&&&&& 文题:《&&&&&&&&&&&&&&&&&& 》。
片段:&&&&&&&&&&&&&&&&&&&&&&&&&&&&&&&&&&&&&&&&&&&&&&
&&&&&&&&&&&&&&&&&&&&&&&&&&&&&&&&&&&&&&&&&&&&&&&&&&&
点评:&&&&&&&&&& &&&&&&&&&&&&&&&&&&&&&&&&&&&&&&&&&&&。
五、优作回放
1、本次作文从整体方面来看 ,优秀作文有:
学生&&&&& 的习作《那一次,我&&&&&&&&&&&&&&& 》
学生&&&&& 的习作《那一次,我&&&&&&&&&&&&&&& 》
学生&&&&& 的习作《那一次,我&&&&&&&&&&&&&&& 》
学生&&&&& 的习作《那一次,我&&&&&&&&&&&&&&& 》
学生&&&&& 的习作《那一次,我&&&&&&&&&&&&&&& 》
学生&&&&& 的习作《那一次,我&&&&&&&&&&&&&&& 》
2、学生&&&&& 朗读习作《那一次,我&&&&&& 》,其他人听读,准备点评 。&
3、学生当堂点评,作者谈写作思路。
六、病例分析 (可从本班作文中选,不要公布学生姓名。)&&&&&&&&&&&& ××《那一次,我真激动》
&& 第二十八届奥运会在希腊雅典举行的。我国奥运健儿一次又一次得奖。中国女排的成功是来之不易的。中国女排在0:2落后的情况下,控制心理上的压力,以坚强的意志取得最后一场比赛的胜利。当女排姑娘们得知自己获胜时,激动得哭了,她们抱在了一起。她们心里的酸甜苦辣是常人没法了解的。在每次训练中,有病也得拖着虚弱的身子作战。特别是在参加雅典奥运会的前段时间,想家不许回,上街不许上,每天不是训练就是训练。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她们取得了成功。
1、学生讨论此段材料作为文章的主体部分病症何在 。
2、学生讨论后明确:
作者写的是观看奥运会中女排赛中国队对俄罗斯队时的兴奋心情,对赛事过程应进行浓墨重彩的描写,用细节展现精彩瞬间,这里却是泛泛而谈,以议代叙。
3、帮他修改。&&&&
七、学生自我总结
①同桌互动 交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②代表发言。
③学生写作文后记。
八、课堂小结&
& 南朝文艺理论批评家刘勰言“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 没有感情,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u让我们用一颗丰富细腻的心灵,去感受人类一切美好的情感,并流泻于笔端吧u
专题四、从生活中找“米”
教学目标:
1、学会从生活中找“米”----写作材料。
2、学习根据中心来选材。
3、养成多留心、多观察 、多思考 、多积累的写作习惯 。
教学重难点:
重点:⑴学会从生活中找“米”;⑵学习根据中心来选材。
难点:选材要新颖。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习作
问题导入:有一位同学在日记中写道:“每次上作文课,都是我最头疼的时候。写作文对我而言简直是一种折磨,每次为了凑足那五六百字,我是挖空心思绞尽脑汁。这如何是好呢?”
师生谈话,交流感受:
其实,写作文并不是他们想像的那么难。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本次习作要引导学生把发现的目光重新投向生活,到生活中找“米”,做到“四多”:多留心、多观察、多思考、多积累,“炊”自然就容易做了。当然,写作文还得注意根据中心来选材,切忌随便抓一个材料就写,也切忌不对原材料做任何加工,全盘照搬。
二、畅所欲言,发现“美”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以 “美的瞬间”这一文题为例,请用一两句话说说你从生活中发现的美。
教师点拨:
此文题的题眼是“美”、“瞬间”。“美”可以是语言、行为、心灵美,也可以是自然的、社会的美。
(学生畅所欲言,老师点拨)
师生讨论(结合课本第119页写作知识《从生活中找“米”》,讨论下列问题):
&&& 1、同学们刚才列举了许许多多美的人、事、物。请同学们说说这些材料分别来自于生活的哪些侧面?(明确: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
2、同学们列举的美的人和事,大到国家大事、世界大事,小到生活点滴,你们是怎样搜集到这些材料的?请介绍一下你的经验 。(明确:要做有心人,多留心,多观察,多思考,多积累。)
3、同学们,刚才列举的美的人和事中,哪些材料最能紧跟时代步伐?哪些材料又见常人之未见?哪些材料体现的思想内涵比较深刻而发常人之未发?&& (明确:选材要真、新。)
三、引导写作,抒写美:
1、揭示文题(幻灯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你张开发现的眼睛,你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常常表现在那灵动的一瞬间。人的一个表情、一个举动,自然界的一声鸟鸣、一片云彩,有时具有令人心动、让人回味的美。
请以“美的瞬间”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500字。教师点拨:“瞬间”虽是镜头式的,短小精悍的,但对这一“瞬间”所呈现的美的具体情态(如人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自然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要作具体细致的描写刻画,抓住细节描写方能于细微处见精神。
2、片段欣赏:下面两段分别抓住了什么细节来刻画人物的?
(1)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魏巍《我的老师》
(2)他是个性格内向的人,整天寡言少语。他虽有不少好伙伴,也常与他们一起玩乐,但很少说话,笑时也是有容无声,因此大家常说他&“&金口难开&”&。他要是在烦恼忧愁时.就更难吐出一字。有一次他数学只考了&58&分,却是全班第二名,他妈妈不知内情,看到他不及格就唠叨上了,没完没了,他不争辩,也不解释,只是不答理,不作声,从头天晚上、第二天上午、第三天早晨到第四天夜里,整三天,他看电视,看小说,睡觉,吃饭,就是不说话。他爸爸急了,跑学校,求老师;他妈妈慌了,打鸡蛋,送糖水。如此双管齐下,谁还不消气?但他只是以笑相对,依然无话。&
(出示幻灯片)细节描写是指对表现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的包括动作、神情、物件、环境等在内的一些细小环节的细致描写。运用细节描写,往往能增强描写的生动性和真实感,使人物更具个性特征,对人物塑造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具体描写时,要注意细节的准确可信,巧妙安排,为了强调某一细节的重要作用,可对此进行反复多次的描写。&
3、口头训练:
1、 你准备通过哪些细节来表现这瞬间的美?请作具体描绘。
2、你准备在文中怎样巧妙安排这些细节?
四、佳作欣赏
《美的瞬间》(详见学案)
学生阅读完之后七嘴八舌话取材:
文章选取了哪些材料来体现感情?这些材料从哪里来?有何特点?
五、学生构思写稿,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六、学生改稿、誊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以修改文章的故事导入
同学们,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有些同学写完作文之后,掷于脑后,不愿修改,这样即使写完一篇又一篇,也很难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著名作家老舍说:“文章不厌百回改。”意思是说,一篇文章只有经过反复的修改,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使其更加完美。的确,古今中外,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大都在修改文章上下过很大功夫。你们知道有哪些修改文章的典型事例?
(学生答)
同学们听过唐代贾岛和韩愈关于“推敲”的故事,更熟悉宋代王安石修改“春风又绿江南岸”一诗句的故事。为了一个“绿”字,王安石曾换过许多字,最后才选定了“绿”。一个“绿”字,把春风给江南披上绿装这一变化,生动而又形象地写出来了,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怀念自己的家乡,归心似箭的心情景中有情,情中有景,一字之改,效果是多么的不一样!
我国著名文学家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文学家鲁迅还说:“至少要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他的小说《肥皂》,曾登在日、28日两天的《晨报》上。过了两年,鲁迅先生把它修改后,才编到一本书里去。他对散文《藤野先生》的修改,达到160多处。
外国大作家司汤达也说:“为了在名词前后放一个形容词,我常常思索一刻钟。” 俄国的托尔斯泰写的《战争与和平》前后改过七遍。
可见,古今中外的名人都十分重视修改文章,他们在锤炼语言文字上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这种严谨的写作文风,确实值得同学们学习。
二、材料回顾:回顾本次习作训练的课题、目标、重点。
三、师生活动(一)
第一步,“攻堡垒”
教师示范改 ――根据本次作文训练的重点要求,选择两篇优秀例文,引导全班学生共同讨论,对例文进行合作式的修改,让全体学生在共同讨论修改例文的实践中,获得修改作文的知识经验和方法技能。
方法指导:默读后讨论修改:中心是否明确,选择的材料是否来自于生活,是否围绕中心选材。 &&& 第二步,“语病医生”
教师点拔改――教师将文章存在的问题归纳成几点,写在黑板上。然后引导学生对照这些问题,读上面两篇例文做小小“语病医生”。&&&
方法指导:轻声阅读,讨论修改。看看段落是否分明,语句是否通顺,用词是否恰当,标点是否正确,有没有错字、漏字等。&&&&&&
第三步,评估激励
方法指导:朗读。从内容到形式全面检查。师生现场评估打分。
四、师生活动(二)
学生互助改――教师组织学生修改。修改过程中,让学生相互讨论、评改,教师对共性的问题要给予提醒。
(1)四个学生为一组,互换作文,一人读三人听,提出修改意见。这样逐一轮读,提出修改的意见。
(2)学生换回自己的作文,针对修改内容认真体会,若有不同看法和意见可以再讨论,共同寻求满意的改法。
五、展示部分优秀习作及商榷之作并点评。(各班视班情作点评)
美& 的& 瞬& 间
又是一个夕阳,我站在窗前,橘色的太阳的余辉洒在书桌上,映在草丛中。望着这柔和、温馨,近乎仙境的景色,我怦然心动,眼前又浮现出那一瞬间……
也是一轮落日,我一个人漫步在悠远的小路上,无意间看到了两位老人。两位老人头发都已花白,两个人手牵着手,步履蹒跚。忽然,老奶奶不知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打了个趔b,但老爷爷的手有力地牵着她,她终于又站稳了。两位老人的手握得更紧了,步子也更加缓慢、稳重了,两人就这样相互搀扶着。偶尔,那位老奶奶凑到老爷爷的耳朵旁好像在窃窃私语。或许他们也正是这样手牵着手,相互扶持着走过了人生中的风风雨雨?落日余晖映着两位老人的背影,构成了世间最美的图画,这瞬间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那么温馨。
望着落日下,两位老人远去的背影,我不禁心潮起伏,思绪万千:人生之路,风雨兼程。两个人一牵手,就是一辈子,就是天长地久。正如那两位老人,互相牵着手,扶持着对方走过了多少春秋冬夏。人在老年时是最美的,最难能可贵的。
是啊,最美不过夕阳红!
点评:文章描写夕阳下相互搀扶的两位老人,平凡的细节传达出人间的至真至美!恰到好处的抒情、议论感人至深。
六、盘点收获:
同学们,积累经验是一种储蓄,积累教训同样是储蓄。通过本堂课的作文评改活动,你在写作方面有哪些储蓄?
专题五、神态描写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神态描写的含义和作用,学习人物神态描写的方法。
2、懂得人物神态描写应该体现当时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习把握人物神态描写的技巧。
难点:& 明白人物的神态描写应该与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相结合。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播放《三毛流浪记》片段),了解神态描写的含义和作用。
提问1:这三节电影片断分别体现了三毛当时怎样的心情?(观看影片思考)
欣喜、兴奋  失望、舍不得  愤怒
提问2: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讨论回答)
明确:人物的神态
提问3: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人物的神态有什么作用?
(人物的神态能够非常强烈的表现人物当时的思想感情。)
二、教师讲解,明白什么是神态描写。
神态是人的一种行为,指人脸各部分的动作和变化。人们常说:“脸是人感情的晴雨表。”这说明了神态与人物思想感情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内心活动常常从人的脸部显示出来的。
一个人心里高兴,往往就喜上眉梢;内心得意,就眉飞色舞;心里担忧,往往满脸愁容;内心痛苦,就双眉紧皱。&&&&&&&&& 神态描写,就是指描写人物脸部的细微的表情和姿态。
【小练习1】给下列描写神态的句子配对。
紧张时&&& 嘴角上泛起一阵涟漪,眼睛笑成了一条缝。
愤怒时&&& 鼻子两翼一掀一掀,眼睛里充满了泪水。
哭泣时&&& 不住地喘气,脸色灰白,双眉紧锁,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高兴时&&& 竖起了眉毛,眼珠子瞪得像要弹出来似的。
发愣时&&& 两眼直呆呆向前望去,木头一般地站在那里。
伤心时&&& 亮晶晶的泪珠在他的眼睛里滚动,然后,大大的、圆圆的、一颗颗闪闪发亮的泪珠顺着他的脸颊滚下来,滴在嘴角上、胸膛上、地上。
学生在学案上完成此题,然后回答并作简单的分析。
三、阅读材料1,找出材料1中描写人神态的文字,并分析它的作用。
材料1:这时,一阵热烈的掌声打断了他的思绪,他猛的一抬头,看见肖大名正从讲台上走下来。他立马又紧张起来。他的目光四处移动,似乎在搜寻什么,他是那么的不安,甚至不敢接触任何人的目光。然后他又把头低下去,好像怕被别人看见似的。他的十个手指头不停地搓来搓去,一会儿便被汗水打湿了,滑滑的。
“怎么办呢,该不该上去呢?”唐明贼似的看看四周,比先前更紧张了,两腿在桌底下直发抖。“去,一定得上去,这是最后一个竞选项目了,为了以后同学们能对我另眼相看,我一定要竞选到这劳动委员。……可是……”唐明深深地咽下一口口水,头低得快贴到桌上了,呼吸更急促了。“李华一下来,我就上去……”他这么想。
&& 学生阅读并思考讨论,然后交流讨论的结果。
明确:这些画线的句子通过对唐明的细致的神态进行描写,传神地写出了唐明当时竞选班干时紧张、担心而又极为渴望的心理。
四、学生自由讨论怎样写好人物的神态。讨论后展示答案要点,如下:
1、要注意观察人物神态的细微变化
  要写好人物的神态,就要仔细观察人物神态的细微变化。比如笑,“微笑”是反映发自内心的喜悦;“歪起一边嘴笑”是表示心怀鬼胎,不怀好意;“张大嘴哈哈大笑”既表现人物豪爽的性格,也表现笑得痛快。可见只有观察清楚各种神态的特点,才能在描写神态中反映不同的意义。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在同一场合的神态往往是不一样的。年龄相近,性别相同的人,由于思想性格不同,对待同一件事,他们的神态也常常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个人,碰到不同的情况时,他的神态也会不一样的。
2、要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描写人物的神态,还要注意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不能离开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需要,为写神态而写神态。
3、要同行动和语言描写相结合
  神态描写要结合在人物行为或语言叙述中,才能加强文章的表现力。
【小练习2】试加入适当的神态描写使人物形象丰满起来。
我仔细打量着我的同桌,1.70米的个头,不胖也不瘦,剪的是“板寸”头;往下看,两道黑眉下一双大眼睛,鼻直口阔,脸色略微有些发黑;上身穿一件白色短袖衫,下身穿一条浅灰色西裤,脚穿一双球鞋;他左手拎着书包,右手拎着一个网兜,里面是几件衣服。
& &&我仔细打量着我的同桌,1.70米的个头,不胖也不瘦,剪的是“板寸”头;往下看,两道黑眉下一双大眼睛,(眼睛一眨一眨地,眼神中透出聪颖,还有些许的顽皮。)鼻直口阔,脸色略微有些发黑;上身穿一件白色短衫,下身穿一条浅灰色西裤,脚穿一双球鞋;他左手拎着书包,右手拎着一个网兜,里面是几件衣服。(他终于被我看的不好意思了,不自然地冲我笑笑,低下头去看地面了,右脚尖在地上轻轻的擦着。)
五、总结(学生交流)
六、作业布置:描写人物在某种情境中的神态。(二选一,要求见学案。)
& 1、课堂上,某位同学意识回答不出老师的问题时……
& 2、某某在他人的捉弄下,喝了一种极辣(或极酸)的调味品时……
专题六、动作描写
教学目标:
1、懂得动作描写的作用。
2、学习掌握如何通过动作来刻画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
重点:动作描写的作用。
难点:如何通过动作来刻画人物形象。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投影导入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抡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慌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却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揪住,一按按将下来。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得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
先范读,再引导。
同学们,知道这段话选自哪部著作吗?
明确:《水浒传》22回 景阳冈武松打虎 。
我们一起来读读好吗? 该文段主要是通过什么描写来刻画武松的?写得好不好?好在哪里?看来要将人物写得更丰满、活灵活现的,动作描写是很重要的。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学习《动作描写》。
二、技法点拨
1、什么是动作描写?
(对人物的动作、行动进行刻画的描写)
2、动作描写应注意什么?
(1)选准动词,展现动态过程。
语段1: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朱自清《背影》&&&
学生先欣赏,然后思考:将语段中加点的词去掉,比较体会前后所表达出来的不同效果,并回答出自己的理解。(学生自由发言)&&
简析:描写动作要选词恰当,写他平地走路,就用了“蹒跚”,说明父亲身体肥胖,走路摇摆,可见步履的不便,&“蹒跚”与“胖子”正好照应,从月台下去,只写了“慢慢探身下去”,用“探”字动作写得很准确,写得最精彩的一笔是写他怎样爬上去,两手的动作用一个“攀”字,那高度显示了,攀的吃力也可以想像,两脚的动作用一个“缩”字,把怎样爬法写得更细致了,这里又说到他身子的肥胖,点出他爬的困难,&“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一种动作描写,细腻而又简练,给人一个过程的动态,调动读者的想像力去丰富这种形象,确实是栩栩如生。
(2)要抓住特征,写出人物性格,忌面面俱到。
语段2: 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地想交给他钱,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么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面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灯罩,裹了馒头塞给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这老东西”。
1、指名朗读。
2、思考:作者是怎样通过动作描写来刻画老栓和刽子手的性格特征的。
3、讨论回答。
&&& 4、教者简析:作者通过“摸”“抖”;“抢”“扯”“塞”“捏”等一系列准确的动词,写出了善良、老实的老栓和凶狠、贪婪的刽子手截然不同的性格。
三、当堂训练
请准确而逼真地把赛场上运动员起跑的预备姿式描写出来。
只见那个在起跑线上的运动员……
参考:(左脚尖顶住起跑线,膝盖一弯,稳稳地蹲着。两手就像两根木柱插在地上,整个身体微微前倾,那架势,就像一只起飞的雄鹰。)
四、课堂总结(学生自由发言)
五、布置课后作业
材料:小新背双腿瘫痪的同学小牧到两公里外的学校上学,从小学五年级到现在九年级,一背就是5年。根据材料描写小新背同学上学的情景,注意运用恰当的动作描写,字数 300 字左右。
专题七、语言描写
教学目标:
1、语言描写要精炼。
2、能用语言描写刻画人物性格。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人物的语言要求精炼化。
难点:& 人物的语言要求个性化。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引趣
天下大雪,秀才、县官、财主相遇,财主提议以雪为题,每人念一句诗。秀才说了一句:“大雪纷纷落地。”县官接了一句:“都是皇家瑞气。”财主笑着说:“再下三年何妨?”这时,来了一个穷人,一听就生气,骂了一句:“放你娘的狗屁。”
这段话,表明了不同身份的的人有不同的思想感情,说的话当然不同。秀才是读书人,语言讲文采;县官不忘为皇帝歌功颂德;财主不愁吃,不愁穿,把下雪看作是乐事;唯独穷人,饥寒交迫,当然要埋怨骂人。可见,什么样人说就什么样话。
二、知识梳理
1、什么是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也叫对话描写,就是写人物的对话。(有时也包括人物的独白)
2、语言描写有什么好处?
例一:小姑娘是一个非常乐观的人,真的,我不骗你。
例二:小姑娘笑着说:“红薯稀饭――我们的年夜饭。”
先比较,再讨论后归纳:语言描写可以使人物的形象生动活泼起来,鲜明起来。
3、如何写人物的语言?写人物的语言要注意些什么呢?
(1)要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什么人说什么话)。
(2)要符合人物的身份。
(3)要符合说话的环境。
(4)要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比较两段文字,加深对语言描写个性化的理解。
下面是某一学生的语言描写,请修改,使人物个性化。
门被打坏了,开了一个拳头大的窟窿。班主任来了,说:“谁踢坏的?”捣乱鬼董小天说:“没看见。”旁边的张小勇还帮董, 小天说话。高芳芳说:“是董小天踢的。”董小天不承认。老师说:“还有谁看见的?”“没看见。”李星说。
方法点拨:这段描写显得单调乏味。如果加上符合他们性格的个性化语言,就会好像真的听见他们的声音;同时添上相应的表情和动作,就会加强对话的表达效果。
1、学生修改;2、指名朗读;3、指名评价。
参考:门被打坏了,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班主任来了,瞪着眼:“谁踢坏的?”捣乱鬼董小天斜着眼,冷笑着:“鬼知道,又没有人叫我一定要看好门?”旁边的张小勇,朝老师做了鬼脸:“哈……,开了窗,好通风。”谁知这一下却惹恼了站在旁边的高芳芳。“是董小天,他来时,一阵风正好把门关了,他就抬起脚,用力一踢。”董小天脚一跺:“大白天别说梦话!你小心点,不要诬陷好人!”“我才不瞎说呢,大家都看见的。你凭什么做了坏事,还要耍嘴。”老师说:“还有谁看见的?”“我,……没看见。”李星使劲地咽了一口口水,神情恍惚。
捣乱鬼无事生非,油嘴滑舌;张小勇油嘴滑舌,混淆是非;高芳芳正义、勇敢,不留情面;李星性格软弱,胆小怕事,各自的思想境界以及性格特点活灵活现。
再请看一位小学生的作文片断:
一位佩戴红领巾的少年给老奶奶让座。老奶奶激动地对旁边的乘客说:“现在的形势真是一片大好,学习雷锋蔚然成风,社会上好人好事层出不穷。你看,这位红领巾就是一个‘活雷锋’……”(学生讨论并回答)
&&& 这段话中,老奶奶说的话就没有自己的个性,显然不符合自己的身份。作为一个农村老奶奶,不会说出那么多大道理,更不会用上“蔚然成风”、“层出不穷”等成语。她可能会说:“这孩子真好”或“真是好孩子”。
&&& 人物的语言必须个性化,即具有人物的个性特征,符合人物独特的身份、地位、年龄、职业、心理状态、文化教养等,使读者闻其言而如见其人。
四、欣赏文段,理解语言的简洁性。
&&& 学生自由阅读材料,思考本文的人物对话描写有什么特点。
方法点拨:全文干脆利落,没有一句多余的话。可见进行语言描写时,语言要简洁。不能拖泥带水,更不能写一大堆的废话,让“人物”说个没完,语言拖泥带水,没话找话,这是作文容易出现的毛病。
五、总结归纳(学生自由发言)
六、布置作业
材料:在高三读书的赵新天在新华书店购书时遇到了小学时的班主任黄老师。写一段200字左右的师生对话,可有少量的神态、动作描写。
参考:赵新天发现黄老师后,轻轻喊了声:“黄老师。”黄老师抬起头,惊疑地看着面前这位十七八岁的小伙子。“我是赵新天呀,是您以前的学生。”“赵---新---天……你是那个捣蛋鬼呀?!”“对呀。” 赵新天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长这么高了,都快认不出来了。”黄老师上下仔细打量着他,“今年该是……哦,今年要考大学了吧?”“是啊。这不,我买参考书来了。”“高三学习挺辛苦吧?”“苦是苦,但总得学啊,再不努力就迟了。”赵新天调皮地说。“不错,小伙子,好好干。考上大学别忘了告诉我一声。”说着,黄老师欣慰地笑了。
专题八、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
教学目标:
1、学会观察周围的景物,抓住特点描绘景物。
2、进一步提高修改、评价总结作文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如何抓住特点描写景物。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篇出色的写景散文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就像水果饱含着甘甜的果汁一样,品读着同学们的一篇篇精彩的习作,犹如品味一个个香甜的水果,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这份香甜与快乐!
二、目标回顾
本次习作,我们意在训练同学们运用多种方法,描绘景物的特点,从而培养同学们观察生活、描绘景物的能力。通过上节课的合作探究,我们总结出了一些方法。(投影)
如何抓住特点描写景物
⑴观察和描写景物,要注意选择好观察点,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
⑵观察和描写景物要多方面去发现和感知景物的特点。
⑶观察和描写景物,要特别注意把握不同时间和地点的景物特点。
⑷描写景物不仅要观察细致,还要用词准确,注意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⑸融情于景。
三、总体评价
“勤观察,笔生花,”由于大部分同学平时有细致观察生活的好习惯,本次习作较为成功。(& )班优秀人数(& )人,占全班人数的(& )%,(& )班优秀人数(& )人,占全班人数(& )%。习作中,景物描写条理清晰,妙词佳句俯拾皆是,笔端流淌着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但部分习作中还存在着下列问题:
部分同学写景未能调动多种感官,多角度进行描写,较为单调;
个别同学写景未能按一定的顺序,缺乏条理性;
部分同学的作文语言平淡,缺乏生动性。
下面我们就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评析。
四、典型评析
1、佳句品评:
投影出示下列佳句,学生进行品评,师生互动。
(这部分内容,各班根据班情摘录,格式包括作者姓名、文题、佳句、点评四个部分。)
谭笑 《秋晨》:虽已是深秋,但花坛内依旧是鲜花烂漫。看,那一株株鸡冠花,红的那么深,那么浓,好似喝醉了酒的老汉。再看那一排排的秋菊,红的烂漫,黄的稳重,白的圣洁。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使人心旷神怡!……(桂花树)淡黄色的小花羞怯的躲在枝叶间,好似腼腆的小姑娘。让人顿生怜爱之情。
写鸡冠花,以“喝醉了酒的老汉”作比,写桂花,则把它想象成羞怯、腼腆的小姑娘,想象丰富,形象可感。
总结经验:(各班根据情况调整)
精彩纷呈的妙语佳句,读来无疑是一种享受,通过刚才的品评,同学们一定是收获颇丰。归纳起来看这些同学在咏景时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使文章靓丽无比:
(1)&&& 观察细致,条理井然;
(2)&&&&&立体描摹,有声有色;
(3)&&&&&动静结合,生机盎然;
(4)&&&&&隽妙联想,回味无穷;
(5)&&& 名句引入,文采斐然。
2、我来修改:投影下面的文章,集体评改。
&&&&&&&&&&&&&&&&&&&&&&&&& 百草园
我们学校中,只有百草园的景色最美。
走进百草园一看,里面有许多的花草,花的种类有月季、菊花、腊梅等,我闻到了花的香味,真香啊!这些花儿们五彩缤纷,争奇斗艳。特别是秋天的菊花,金灿灿的,还有冬天的腊梅,梅花开放时,颜色很鲜艳。
接着,是百草园的草,春天的小草是那么的碧绿,而冬天的小草变成了枯黄色,小草们正在过冬,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正等着春天的来临。
然后,是百草园中的一座小桥,那小桥上雕刻着一些栩栩如生的龙,那些龙象征着龙的传人不屈的精神。
最后,是百草园桥下的荷花,荷叶很绿,到了冬天,叶子枯萎了,花瓣也脱落了。
百草园可真美!
各抒己见:
1、习作写景是否有条理?
2、习作是否从多角度描写景物?
3、习作语言是否生动,景物特点是否鲜明?
学生结合以上问题,提出具体修改措施。
五、自我评价
学生自主阅读批改后的习作,然后同桌互读,对照以上评讲,交流习作得失,填写自我评价表。
(表格见学案)
&&& 多彩多姿的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只要我们平时用心观察,勤于积累,我们笔下的景物一定也会有声、有色、有味、趣味盎然!
七年级下作文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能记叙自己熟悉的人、事、物,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内容要具体,中心明确,条理清楚,前后一贯,首尾一致多
2、要能有表情地、条理清楚地口述见闻,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能运用多种人物描写的方法(包括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能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写出感情真实、内容充实、中心明确的文章。
3、有一定的速度,在70分钟内完成600左右的文章。书写认真,字迹端正。根据上述目标要求进行相应的摘抄。
二、教学措施
 1、树立信心,培养兴趣。
2、培养观察能力,积累写作素材。
3、活跃学生思维,培养生活感悟力
4、学生养成写日记、随笔的好习惯。
5 加强学生的作文辅导,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写作技能。
三、具体安排
专题一、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
训练重点:人物描写能力的培养
题目:“他是为性格&&&&& 的人”
专题二、记事写人线索清楚
训练重点:能用一根线索贯穿文中的材料,使文章中心明确
题目:自拟
专题三、写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
训练重点:让学生了解写作时要注意客观材料的选择,应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人、事、物、景,主观感情的抒发应是自己的真情流露。
题目:那次,我真的哭(笑、快乐、生气、伤心……)了
专题四、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
训练重点:学会运用生动准确、富于变化的语言去表达事物的特点。
题目:看图编故事
专题五、抓住特点介绍动物(一)
训练重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介绍动物。
题目:写自己喜爱的小动物
专题六、写消息
训练重点:用简洁语言,真实、准确的报道事实。
题目:写一则消息,报道本校或本班新近开展的一次有意义的活动
专题七、想像
训练重点:在写作中如何使想像合情合理。
题目:自拟
专题八、题好文一半
训练重点:如何根据写作材料或话题拟题。
题目: 中国是礼仪之邦,逢年过节,人情往来,少不了“礼物”,礼物,反映了风俗时尚……;礼物,蕴含亲情、友情……;礼物,折射人性、修养……。在礼尚往来之中,演绎了许许多多令人回味的故事,请以“礼物”为话题作文。
要求:题目自拟;选材典型新颖,有真情实感;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
&七年级下作文教案
专题一、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
教学目标:
1、能仔细观察人物,准确捕捉人物形象的外在特点。
2、恰当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写出人物的特点,显示人物的个性。
3、培养由外部触及人物内心并能把握其性格的能力,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4、能运用规定的符号自改、互改习作,提高作文质量。
教学重难点:
人物描写能力的培养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二课时
一、学习短文
1 、自学“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
2 、交流人物
3 、推荐《我的老师》及《一面》两篇文章,与学生一起分析两文的写作技巧,前者着重借助环境描写及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后者着重通过精心选材、对比反衬等描写人物。
4、 小结:
写什么?――熟悉的人
个性特点?――观察回忆
怎么写?――各种描写
二 、当堂练笔:题目“猜猜他是谁”
三 、读练笔交流、评价。
四、学习“他是为性格&&&&& 的人”写作
&& 1、了解写作提示
&& 2、教师指导
&& 3、学生写作
教学过程:
一、作文评价
1、发放《发展性作文综合评价表》
2、对照表格,宣布修改要求
3、交换作文,返还本人,自我评价
4、修改后重写
二、1、学生填写表格上的姓名等
2、同桌交换、修改作文,登记具体评价内容、打初评得分。
3、自我评价得失,提出修改计划
4、修改后重写
三、结束语:
写好一个人当然不止以上几种方法。具体操作时有时是多种方法并举,选取哪一种方法描写还需视个人喜好和具体需要而定。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去发现、总结并创新,才会达到写好写活写绝的最终目的。只要勤练不辍,写至佳境自然就会妙笔生花,意趣横生。
阅读:465次
公司地址:江都区邵伯镇昭关文化路电话: E-Mail:Copyright& 扬州市江都区邵伯镇镇昭关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本站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动作描写的作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