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上的读书人作文800字作文

《大地上的读书人》命中2014年武汉中考作文题
昨日接受记者黄琪一小访问,上了《长江日报》的报纸。
《大地上的读书人》去年刊发于《中国青年》,相继被《读者》《青年文摘.快点》,《扬子晚报》美文拔萃版、《全国优秀作文选》《才智.智慧》等刊物转载,同时收录于本人2014年出版的新书《生命的意义》(《吉林文史出版社》校园生存规划智慧丛书)
作文材料曾是4月调考题
取自《大地上的读书人》 细心考生大呼眼熟
&&&&昨日上午,武汉市二十六中学外,一位家长自带凳子候考
&&&&见习记者
&&&&郭良朔&摄
&&&&昨日下午,武汉中学考点,学生考试结束后陆续离开教室&&见习记者任勇&摄
&&&&本报讯(记者黄琪&宋兰兰&刘睿彻&实习记者莫梓芫&实习生肖敏)一个贫穷的孩子为什么在山路上读着借来的书而不觉得其苦?一群面带菜色的学者为什么埋首于卷册间却能自得其乐?……昨日上午中考,6万多考生同写作文“___的趣味”,材料取自作家陈全忠的《大地上的读书人》,其中一段为抗战时期四川宜宾李庄读书人的趣味。考后,细心考生大呼“眼熟”,称作文题材料曾出现在四月调考试卷阅读题中,写起来不陌生。
&&&&抗战时李庄读书人趣味入作文材料
&&&&作文题以“材料+半命题”形式呈现,通过作家陈全忠的《大地上的读书人》等两段材料,完成题目“___的趣味”并写作。
&&&&首义中学九年级语文备课组长伍四珍透露,该文通过介绍作家自己幼时在艰苦的条件下读书的经历,以及介绍众多名人于抗战时期蜗居在小镇李庄读书学习的故事,表达即使是在艰难的境遇中,只要发现真正的趣味,也能找到快乐。
&&&&伍老师说,要理解这一段材料,需要对抗战时期李庄的那段历史有所了解,才能明白那群读书人自得其乐的精神。
&&&&记者查到陈全忠的《大地上的读书人》一文中讲到,抗战时期,原同济大学等大批文化机构西迁四川宜宾的李庄,一大批赫赫有名的学者面带菜色,却埋首于卷册间却能自得其乐。
&&&&作文题引用材料说,“一个贫穷的孩子为什么在山路上读着借来的书而不觉得其苦?一群面带菜色的学者为什么埋首于卷册间却能自得其乐?因为他们找到了蕴藏其间的趣味”。
&&&&细心考生大呼作文材料眼熟
&&&&昨日,结束了第一场语文考试的考生们议论起作文题,大呼“眼熟”,原来,这道给材料作文题目引用的材料内容,曾出现在今年初三四月调考的试卷中。
&&&&市十一初考生小刘说,自己看到题目后一阵窃喜,这个题目的材料在四月调考语文试卷中出现过,记忆犹新,心里一下放松了不少。查阅2014年武汉市初三四月调考语文试卷,记者发现,在现代文阅读题中,的确选用了陈全忠的《大地的读书人》一文,考查学生对文章的主旨等内容的理解。
&&&&记者在洪山高中考点外,随机询问了8位考生,均反映作文好写,作文材料曾经是模拟考的阅读题材料。
&&&&男生小何说,材料的意思很明白,就算生活很艰苦,其中的趣味也要自己发现。写起来觉得不难。两名女生相陪走出校门,连呼“太简单了”,“都复习到了。作文材料以前做过”。
&&&&老师点评:需扣住核心句命题
&&&&伍四珍老师称:“四月调考过后,老师们均为学生详细解读了这段材料,相信同学们在题目理解上都没有问题。”
&&&&伍老师认为,“作文题的最后一段话非常重要,即‘生活中许多事情都是如此,发现趣味,就是发现事物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发现了趣味,艰苦的生活就有了快乐’”。从最后一段话来看,考生不仅可以写读书的趣味,也可以写其他任何趣味,但光写趣味还不够,要阐明“发现趣味能使艰苦的生活充满快乐”这一观点才算完整。
&&&&武汉四初中学高级教师、硚口区名师杨汉桥认为,“尽管材料曾经出现在四调试卷中,比较熟悉,但要写好仍有一定难度。”杨汉桥说,材料的最后一句话是核心句,只要抓住它,扣住核心句命题,行文就不会走题。“如果学生能讲透趣味究竟是指什么,有了这种趣味,再辛苦的事做起来也会快乐,那就再好不过了”。
&&&&连线&&&
&&&&《大地上的读书人》作者:
&&&&写最感兴趣的事
&&&&就能写出真性情
&&&&昨晚,记者连线武汉中考作文题素材《大地上的读书人》作者陈全忠。他说:“作为湖北老乡,作品能被选为武汉中考作文题的素材,实感荣幸。我认为考生们应围绕生活中最感兴趣的事情写,写出真性情。”
&&&&陈全忠今年33岁,是湖北咸宁通城人,现是共青团江苏省委《风流一代》杂志社青春刊执行主编。他说,该文被选为武汉中考作文材料,他事先并不知道。《大地上的读书人》最初发表于《中国青年》2013年第5期。他通过此文写出了自己的心声,引起许多人共鸣,该文被众多刊物转载。
&&&&他小时候生长在农村。就像文中写的,“我生活的村庄离书店有几十公里,再说家里也没有钱”,但又十分享受在大地上阅读的乐趣,因此有感而发作下此文。陈全忠认为,武汉中考作文“___的趣味”题目简易,好入手,只要考生写出平时生活中最感兴趣的事,就能写出真性情。“只有亲身经历,故事才能写得生动。让兴趣做牵引,就能写出真情实感”。(记者黄琪)
6.24万中考考生开考
考场内各书各味,考场外乐“趣”无穷
&&&&记者向洁&实习生湛金山
&&&&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你的趣味是什么?昨日,武汉6.24万中考考生展开了一场“发现之旅”,各书各的味。
&&&&昨日中午11时许,首门语文考试仍在进行时,有关作文题目的碎片信息开始在一些网站、论坛引发关注。“是个半命题作文:__趣味”、“是个材料作文,关于阅读的趣味”……由于作文原题尚未浮出水面,网友们一时众说纷纭。网友weixi007更是喜从天降,考前参与本地一家家长论坛上的中考作文题有奖竞猜活动,提出“阅读改变趣味”等三大猜想,获得现金500元的奖励。
&&&&网上闹得水响,真正的亲历者——考生们怎么看?“作文题不难,比较好下笔。”武汉二中广雅中学考生小肖说。
&&&&武汉市十大魅力教师、新洲区阳逻街第一初级中学语文教师沈嫔表示,今年的中考作文由材料加提示语组成,材料中的两个例子强调了发现趣味的重要性:不觉其苦,自得其乐。提示语中强调的是“艰苦”和“快乐”的转化是因为发现了趣味。学生们很容易就可以找到写作素材。
&&&&“材料中给出的两个群体:贫穷的孩子、面带菜色的学者都是以读书为乐的典例,稍显趣味单一。如果给出不同的样本,趣味多样化一些,考生交出的作文可能更加不拘一格,丰富多彩。”湖北经济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金立群表示,命题人的导向很明确,传递出正能量。题目看似简单,但考生如果不能放开思维,也易陷入四平八稳的窘局。
&&&&湖北省名师,语文特级教师甘德炎认为,今年中考作文材料典型通俗,内容深邃,而且具有极强的思辩性。它道出了兴趣是最好的导师这个人生真谛,也蕴含着苦中有乐的哲理。命题本身关注了立德树人的根本,引领学生发展兴趣价值,找到发展的内趋力。
&&&&附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50分)
&&&&在陈全忠的《大地上的读书人》一文里,一个贫穷的孩子为什么在山路上读着借来的书而不觉其苦?一群面带菜色的学者为什么埋首于卷册间却能自得其乐?因为他们找到了蕴藏其间的趣味。
&&&&其实,生活中做许多事情都是如此。发现趣味,就是发现事物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发现了趣味,艰苦的生活就有了快乐。
&&&&依据以上材料,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校园星才艺秀
推荐培训机构
查看: 7975|回复: 9
阅读权限150
本帖最后由 知了 于
21:09 编辑
<font color="#ff年武汉中考作文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 &&&在陈全忠的《大地上的读书人》一文里,一个贫穷的孩子为什么在山路上读着借来的书而不觉其苦?一一群面带菜色的学者为什么埋首于卷册间却能自得其乐?因为他们找到了蕴藏其间的趣味。& && & 其实,生活中做许多事情都是如此。发现趣味,就是发现事物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发现了越味,艰苦的生活就有了快乐。& && & 依据以上材料,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600字的文章。文章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现场考生回忆版)依旧是材料作文,自拟题目,需要考生自己提炼。材料大概是以《大地上的读书人》的作者经历以及一些读书人的经历,引起议论,写他们因为发现阅读的趣味,让原本艰苦的生活有了快乐,生活中也一样。 有考生反映是发现艰苦生活的乐趣。还在进一步核实中。。。
武汉中考历年作文题:
★【2013作文题】& && & 看山水,如何看见生命的灵性?看人间,如何看见世事的真相?看史传,如何看见人性的善恶?看生活,如何看见人情的冷暖?看,需要眼睛;看见,需要头脑和灵魂。& && &请以“看见”为题,文体(诗歌、戏剧除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012作文题】
& &&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 &&&今年年初,《咬文嚼字》杂志社邀请读者一起“咬嚼”名人博客。大家惊讶地发现,一些市场意识很强,人气很旺的名人,在撰写博客时,频频出现语言运用方面的“低级错误”,对语言文字缺乏敬畏之心。&&古今中外,一直不乏“推敲”文字的佳话。即便到了网络时代,我们阅读优秀作品时也总能感受到作者严肃恭敬的写作态度。&&
& && &请以“敬畏文字”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校名。
★【2011作文题】& && &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王羲之学&书&,在广袤平原中感受&横&的舒展,在深山古藤上感受&竖&的坚韧。观察、体验,他的书法已不再是简单的笔画与结构。  孔子学琴,在反复弹奏中思考乐曲的奥妙,在乐声中领悟曲作者高尚的追求。思考、领悟,他的思想在音乐中升华。  李时珍学医,在质疑声中研读前人书典,在遍尝百草中验证真伪。质疑、实践,他的仁心已超越医术本身。  ……  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学习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学习是充满智慧的!  以上材料引起你哪些回忆?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拟问题,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2010作文题】& &&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花园里的小橡树愁容满面,看到别人在开花结果,它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苹果树说:&你为什么不能结出一个美味的苹果呢?你太不努力了!&玫瑰也对它说:&别听它的,你应该开出一朵玫瑰花,你看多容易!&小橡树非常努力,可是既未结出美味的苹果,也未开出漂亮的玫瑰花,它越来越迷茫。  迷茫中,小橡树尝试让自己平静下来,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我是一棵橡树啊,我永远结不出苹果,也开不出玫瑰花。我的使命应该是长得高大挺拔,给鸟儿栖息,给游人遮阴。  小橡树顿觉浑身充满力量,它快乐地生长着,很快就成为一棵大橡树。  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些什么呢?小橡树的经历应该能引发你一些思考。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2009作文题】& &&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镜头一:运动场上。&跳高健将&王山纵身一跃,跨过了1.5米的横竿;小个子李川连跳三次,也没能越过1.2米的高度。老师说,尽力去跳就好。  镜头二:春游途中。在一处悬崖的石缝里,生长着一棵小松树。同学们驻足观望,担心它难以枝繁叶茂。老师说,尽力去长就好。  尽力而为就好。这一点引起你哪些联想和思考?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2008作文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50分)& && &“加油!”简单的一句话,让她浑身充满了力量,顽强地冲向终点。“孩子,老师说你做得不错,你一定可以做得更好!”简单的一句话,让一个学习有困难的孩子一步步走进了大学的殿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简单的一句话,让他悟到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 &&&……& && & 简单的一句话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力量?这些现象引起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2007 作文题】  《现代汉语辞典》:[留心]注意。  有人曾经说过:处处留心即学问。  鲁迅先生在谈到创作时说过这样的意思:要留心身边各种各样的人和事。竺可桢《唐宋诗中的物候》:唐宋诗人热爱大自然,善于领会鸟语花香的暗示,他们初春留心的是燕子,暮春、初夏注意的是杜鹃、布谷……19.阅读上面的材料,以“学会留心”为题目,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体裁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2006作文题】& &&&下面文字摘自一位同学的《毕业留言册》:& & 我的自画像:额头宽了一点——思想的野马正好在这里奔跑。& & 同学留言:最难忘那次联欢会,你的新鲜点子让我们快乐无比!(同学甲)你知道我最欣赏你的是什么吗?就是你总能够别出心裁。(同学乙)我总在想,以你非凡的创造力,十年后会成就一个怎样的你!(同学丙)& & 恩师寄语:你的那些富有创造性的见解常常为我们开启另一扇窗!老师感谢你。& & 结合上述材料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体验,自选角度,自选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姓名、校名。
★【2005作文题】& && & 在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一)某校学生到农场去劳动,他们远离了温暖的家,住进了条件简陋的集体宿舍,但他们感受到了成长道路上从未有过的快乐;远离了父母精心制作的菜肴,吃起了淡然寡味的饭菜,但他们品尝到了成长道路上丰富多彩的滋味;远离了父母的细心呵护,开始了自我照顾的旅程,但他们体验到了成长道路上未曾体验的喜悦……& & 其实,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还有许多喜悦值得我们去品味。& & 请以“成长的喜悦”为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 (二)阳光,公平无私地洒落在每一个人头上。清晨的阳光明亮而透彻,万物为之欣喜;雨后的阳光幻化成彩虹,尽情展示世界的美丽;严寒之后的阳光温暖而舒适,向你诉说着重逢的喜悦、友情的珍贵。阳光会让你狭窄的生活变得开阔,让他乐枯寂单调的日子变得丰富多彩,让你用浪漫的想象驱走现实的郁闷。& & 其实,真正的阳光是要用心去感觉的。和阳光对话,你会感受到光明、快乐、温暖、向上、力量……如果你是阳光的朋友,就会有一副红润健康的面孔和一窗明亮清朗的心境。& & 请以“阳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600字左右。
阅读权限70
2014武汉中考作文题目:_____趣味为题
阅读权限50
2014武汉中考作文题目出来啦,_____趣味为题,半命题作文哦~
核实了,依旧是材料作文,没有具体题目,需要考生自己提炼&
阅读权限90
貌似今年中高考作文题目都还算比较好写的
阅读权限100
嗯,好些,但是想高分,必须写得很出彩
阅读权限10
备用,准备下一次的应战
阅读权限50
到处都是趣味呀
阅读权限10
孩子的作文题没有趣味两个字,会不会跑题啊,她另写的题目。请高人指教!急啊!!!
阅读权限70
这个题目对考生不用紧想,容易入手。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积玉桥金地国际花园别墅区TH7-101&&电话:027-&&传真:027-&&&&法律顾问: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一文由课堂作文网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作文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课堂作文网友情提示:请不要直接抄作文用来交作业。你可以学习、借鉴、期待你写出更好的作文。
和相关的作文:
下一篇:没有了
最新发表的初中话题作文
最受欢迎的初中话题作文当前位置:
>>>请以“冬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主题明确,自选文体,不少于8..
请以“冬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主题明确,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题型:写作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江南的春雪&&&鲁涛对于一位在江南住惯的人,在严寒的冬天也难得一见雪的踪影,春天下雪便是奇迹了。物以稀为贵,今年的春雪就越发显得珍贵。雪从正月十一下起。刚一开始,雪子肆无忌惮如同撒盐般脱落在广袤的大地上,同时也不停地侧敲着人们的房子、窗户和雨伞,并发出吱吱的声音,清脆而又幽雅。走在路上的我,感觉这声音是那么的熟悉和美妙,仿佛把我带入了那个远逝的梦幻般的童真年代,在大山里小溪边,我和小伙伴们正在聆听叮叮当当的泉水声。一阵汹涌的雪子过后,接踵而来的是芦絮般的小雪,一小片,一小片的,稀稀拉拉,下得不大,但不久地面上屋顶上白了一层,宛如覆盖了一丛白毯。树枝上,草坪间,山尖上顶着一串串的小白花,与朦胧的天空灰白相间,很有些中国古代山水画“雪烟俱净,山水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的韵味。雪虽然下得不大,可是整个苍茫的大地比往常宁静了许多。但也不像唐代诗人柳宗元所描绘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那样冷静。宁静之中也蕴含着蠕动:漫天的飞雪本身就是一幅时尚的动漫,它在向大地炫耀的同时,也一步一步地浇灭了人们内心的烦躁和不安;还有路上三三两两的车仍在穿梭,与飞雪的纠缠更添大地的娇媚;偶尔还有几个行人匆匆赶路,游离在这寂寥的雪国中。行人的稀少,我想到了一个原因,那可能是跟人们爱美有关,生怕太多的行走玷污了这幅天然浑成的山水画,倒不如躲在家中偎倚在火炉旁边,一边嗑着瓜子,一边调侃,享受着雪带来的宁静和悠闲。如果是读书人的话,映雪读书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雪除了给人们带来宁静外,还给人们带来极高的兴致和美好的希望。记得《世说新语》里有一篇《王子猷居山阴》的文章,文章曰:“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我在纳闷,何以使这位鼎鼎大名的书法家而又自命清高的魏晋名士乘兴而行呢?聪明的人一眼就会发现,那就是“雪”惹的“祸”。可见,雪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调剂品”和“开心果”。有了雪,文人就妙笔生花;有了雪,情人就风花雪月;有了雪,农夫就信心百倍;有了雪,咱们老百姓就真高兴!江南的春雪虽韵味十足,意兴盎然。但也有它先天的不足:相比北国的雪,它显得不够刚毅,不够坚强,不够浑厚,娇气、羞涩、短暂也就在所难免了。北京的雪我是见过的,但并不像李白所说“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那么夸张。如果真要把江南的雪和北国的雪做个比喻的话,我想:北国的雪就好比北方汉子,豪放、洒脱,洋洋洒洒;而江南的雪如同小家碧玉,娇小、细腻,缠缠绵绵。法国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认为地理与气候决定人的精神气质。从南北雪的形态特征来看,孟德斯鸠的理论确实有道理。春雪下了整整一天一夜,到正月十二下午停了。可我的心间却没有停留对雪的眷恋,我不仅眷恋雪的洁白,眷恋雪的晶莹剔透,更眷恋雪的那种不夹带一丝丝杂质的纯正。这让我想起了为人处世,人如果能够像雪一样坦坦荡荡,纯正洁白,世间就没有了那么多的恩恩怨怨了,人类也就可以和谐幸福地生活。而人们常常把雪当做“天使”,当做“棉被”,当做好事情的预兆,也就是因为雪代表了人们内心的追求:自然、纯洁、洒脱。虽然有时候人们达不到洁白无瑕的那种境界,但向往她本身也是一件美好的事物。这场春雪已经融化了,但它播撒在人们心间的希望种子是不会融化的,到了秋天的时候还会丰收。(《散文选刊》2006年第6期)这篇习作是话题作文,要写好话题作文注意:1、紧扣“话题”。“话题”是作文的核心,首先要围绕“话题”组材、选材,扣住话题的实质。紧扣话题应始于审题,更要贯穿于作文的全过程。 2、“拟好题目”写好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一般要求自拟题目。才能进行立意、选材,才能确定作文的中心和写作方法等等。话题作文的题目,一定要准确、醒目、生动、新颖、简洁,做到紧扣文章的内容,能揭示文章的中心,对文体亦有所揭示3、“选好文体”是写好话题作文的核心。 4、立意创新,打动读者。本次习作要求以“冬天”为话题,主题明确,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构思时要打开思路,可以成写景的散文,写冬天的景色或冬雪等冬天特有的景色;可以写成记叙文,些冬天发生的事;还可以写成其他自己擅长的文体。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请以“冬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主题明确,自选文体,不少于8..”主要考查你对&&话题作文&&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话题作文:是一种用一段导引材料启发思考,激发想象,用话题限定写作范围的作文题型。“话题”,就是指谈话的中心;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而进行选材写出的文章就是“话题”作文。这类作文题表面上一般不含有观点,内容上不予限制,形式上往往也是体裁不限。“话题”作文其实只是提供了一个话题,即规定了表达的中心内容,而不限制取材范围和表达方式的作文形式。以话题为内容的开放式命题与以往的命题作文相比较,它的好处是给考生写作的空间更大,发挥的余地更大。“话题”,就是指谈话的中心;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而进行选材写出的文章就是“话题”作文。这类作文题表面上一般不含有观点,内容上不予限制,形式上往往也是体裁不限。“话题”作文其实只是提供了一个话题,即规定了表达的中心内容,而不限制取材范围和表达方式的作文形式。以话题为内容的开放式命题与以往的命题作文相比较,它的好处是给考生写作的空间更大。发挥的余地更大。特点:1、相关性
话题作文必须与话题相关,一般情况下,话题作文的要求只规定话题的范围,而不限定作文的主旨。自由性这是话题作文最大的特点。考生在题目、选材、文体、想象空间上有极大的自由性和自主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1.题目自由。所给话题可以不作题目,考生可以自拟题目。但所拟之题最好能体现文体的特点。2.选材自由。只要是选择与话题相关的写,都有效。3.文体自由。话题作文大都要求除了诗歌外,考生可自由选择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或戏剧等文体。4.想象自由。话题作文在题目、选材、文体等所赋予考生广泛的自由度也使考生有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但要注意想象深度。总之,话题作文缩小了对考生的限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和想象空间。考生可以在作文中最大限度发扬自己的长处,写出自己的个性,体现出自己的创造力。
其实最主要的还是“话题”式作文就是要让学生驰骋于形象思维的空间,表现中学生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能力。因为“话题”式作文更有利于形象思维的涌动,学生尽可以放开手脚,海阔天空,任意翱翔。他们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想象的空间,也可以任意展开联想的翅膀,“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应用写作》(月刊)2001年第6期)
把握好题目的关键所在于审清话题的限制,确定什么能写什么不能写.其次要审内涵,搞清话题的引申义.最后要审提示语,因为提示语是引出话题的材料.与命题作文区别:
①话题作文提供一个写作范围,所供题目仅仅起提示内容指向的作用。而命题作文一般提供的是写作内容的中心(当然命题本身是话题的除外)。②话题要求所写内容与之相关即可,而命题作文一般要求紧扣标题。③话题作文的写作范围一般来说远远大于某些命题作文。④话题作文作者可以自拟文题,而命题作文作者当然不能另命文题。⑤话题作文范围广,十分好写。⑥命题束缚性较强,相对来说发挥余地小。注意事项:
一、把握文体
话题作文往往不限文体,允许考生自由发挥。但是,不限文体并不等于不要文体。话题作文的“文体不限”其实是指不限于一种文体,让学生有选择文体的自由。当你选定了一种文体时,还得按照这种文体的特点来谋篇布局进行写作。有的同学观察能力强,生活积累丰富,不妨将生活中精彩的片断撷取出来写成一篇生动感人的记叙文;有的同学想象丰富,擅长编写故事,不妨写写童话、寓言或科幻小说;有的同学逻辑思维能力强,擅长推理,不妨写成一篇理据充分的议论文;有的同学感情细腻丰富,不妨写成一篇优美抒情的散文,肯定会非常出色。
二、缩小范围
话题作文只提供写作的话题,而没有中心、材料、结构、文体、语言等等的限制;给了考生一个比较开放的构思空间,使考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是,如果不注意把握话题,缩小写作的口子,就会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毛病。因此,不管所给的话题多么宽泛,我们都要善于缩小“包围圈”,要选择一个小小的切入口,如一件事、一个人、一样物品、一种感受、一点看法等等,集中笔力加以突破,把你所选择的话题角度写细写深写透,做到“以小见大”。
三、拟好题目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俗话说:“题好文一半”。话题作文允许自己拟题目,因此,我们要努力提高拟题水平,力争使自己拟的题目准确、凝炼、含蓄、新奇,使阅卷老师“一见钟情”。
四、善于联想
话题作文是一种开放性的作文形式,要求考生放开手脚,尽情地驰骋在想象的空间,善于多方位地展开联想,这样,才能生发出丰富多彩的思路来。比如话题“风”,你可以联想到自然界的风:微风、大风、狂风、飓风、龙卷风等等;你还可以联想到社会风气:拍马风、送礼风等等;你可以联想到一种像风一样的流行时尚:金庸热、韩寒热等等;你甚至可以联想到假如你是风,假如你遇到风等等。
五、写出新意
话题作文,既然是应试作文,总得给评卷老师一个好的感觉,得到个好的分数。因此,写出特色、写出新意,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在写作时,要善于“独辟蹊径”,也就是要求我们在立意上要有独特的感悟,不人云亦云;选材上要有独到的眼光,不陈题旧话;构思上要独具匠心,不四平八稳,波澜不惊语气上要有独到的魅力,不平铺直叙泛泛而谈。五个技巧
一、要全面
审清命题的所有信息要素。新话题作文文题的表述一般由导语、材料和要求三部分构成。对这三部分用语要全面关注。尤其是“要求”用语,其内容往往涉及角度、拟题、文体、字数、提示、警示等,大都是刚性要求,不可逾越,如2009年高考天津卷“要求”后的1至3点和第5点,而第4点则是一个善意的提示:“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材料表述有时会表明题型如“以‘我说90后’为话题”,有时则比较模糊,需要借助有关信息参比才能半端出题型,如辽宁卷材料表述的第一节“513网上论坛。主题:明星代言”,它意味着以“明星代言”为话题写文章。
二、要深入
审清话题概念的内涵、外延甚至一些隐含信息。还以“我说90后”为例,其中“90后”应指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而不能理解为时间、时代、社会等。“我”意味着文章应以第一人称表述,是写个人的认识,但不是写自己,并且第一人称还可以用“我们”来表述。“说”导向的文体应该是议论文,是要求作者发表对“90后”群体的感受、看法和评价。
三、要分析
审清材料的内容、含意以及不同的角度。如辽宁卷“明星代言”,应围绕“明星代言”现象衍生出“小主题”或要点,如诚信、责任、道德与利益、法制等。抓住这些要点便于围绕中心从不同角度逐层论述。而天津卷“我说90后”材料中“嘉许”、“担忧”、“诠释”三个关键词则是三个并列的角度,最好选择其中一个进行叙事或评说,不要将几个纠合在一起,以至缠绕不清。
四、要推求
审出话题背后的“命题意图”,以便有针对性地选择写作策略和方案。高考其实是一种社会行为,既要教育考生,又要引导舆论,自然应有积极的命意。话题或文题只是一个“窗口”,它要引导考生张望社会、世界和人生。因此我们应以正确的[2]思维方式联系社会热点,推求命题意图。比如“我说90后”这个话题,是要让考生了解、认识自己所处的这个群体,正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意识到自己这一代人的历史责任,以便更好地健康成长。而“明星代言”这个话题,将材料和社会热点如三鹿奶粉事件联系起来则能推出其“引导考生关注社会民生的热点问题,学会辩证思考和分析社会现象,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批判意识”的命题意图。
五、要抓“点”
这样便于选择恰当的切入点、合适的文体、合理的思路,形成最佳写作方案。比如“我说90后”,材料中那三个关键词,你只需选择一个以优化的方案展开;而其中的“说”,明眼一看,议论文便是最合适的文体。再如“明星代言”,抓住五则材料的要点,可快捷地理出文章的合理思路。当然也可以抓住其中一个方面如道德自律或法制监管深入剖析,形成最佳方案。
发现相似题
与“请以“冬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主题明确,自选文体,不少于8..”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2604622186014244416936427913715568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清明作文800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