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失的意思久经,是什么意思?

原创日志作品-
您现在的位置:基于民俗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正文&
彭梦迪说:
范思怡说:
陈天赐说:
陈雨婷说:
中国传统文化的遗失和传承,是一个已经引起广泛人士普遍关注的深刻课题。我们仅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搜集、整理、分析、综合,表达了我们的探索和思考。
二、节日文化
节庆假日可看作是一种国家语言,一种民族语言。
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其中大部分的形成莫不跟历制有关。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李露露女士的新著《中国节——图说民间传统节日》,将中国较重要的传统节日统计归纳为20个。其中来自日月时令交会的,或与之有关系的有16个:春节、立春、元宵节、中和节(二月二日)、上巳节(三月三日)、清明节、天贶节(六月六日)、夏至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都与时气节奏大有关系;几个表面上与时气无关的,比如端午节、腊八节(十二月初八)、祭灶节(十二月二十三日)、除夕节,细查古制,也有时令的讲究。民间信仰认为五月为毒月,初五又是毒日,有五毒,即蛇、蜈蚣、蝎子、蜥蜴、癞蛤蟆,此月多灾多难,甚至生孩子都会夭折,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方法预防,避五毒乃是过“端午”之初衷;腊八、祭社以及除夕节,均是春节的“伴节”,自然也是与时节相关的。而其余4个节日:正月初七的“人胜节”、四月初八日的“浴佛节(释迦牟尼生日)”、七月十五的“中元节(鬼节)”和十月十五日的“下元节(水官大帝诞辰)”则来源于传说、神话和宗教。
我们现在都过什么节呢?中国现有的法定节日有10个,分别是:元旦(1月1日)、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8日)、植树节(3月12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五四青年节(5月4日)、国际儿童节(6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8月1日)、教师节(9月10日)、国庆节(10月1日)。其中只有春节属于传统文化节日;其他节日,或来源于重要的历史事件,或与国家、政府的行政设定有关,有的则是采用国际公例,总之多是近、现代发展形成的历史产物。从国家法令上看,没有或边缘化了元宵节、端午节、七七牛郎织女‘乞巧’节、重阳登高节、孔子诞辰、释迦牟尼诞辰、老子诞辰、腊八节等等,只留下一个春节,但随着大城市全面禁燃鞭炮,这些节日离我们渐行渐远,孩子们的非物质所获得的野趣,也就逐渐稀释,与西方人庆祝圣诞节的丰富、深入、隆重、神圣化相比,我们的春节已经被剥得相当光秃了,除了除夕夜里电视屏幕上的“联欢晚会”,很少见到传统的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的那些天人合一的民俗和礼节了。而没有了这些能让孩子快乐、让青年纯朴、让成人充实、让老人得安慰的礼俗,和那充满喜庆与驱邪的文化功能的炮仗声,春节还有多少“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春意呢?
一个民族的节日,既有文化性的,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和重阳节等;也有政治性和社会性的,比如国庆节、“五一”节等。
中华民族文化节日的内涵和活动正在不断消失,节日逐渐没有了记忆,仅仅剩下了几种食物:春节吃午夜饭,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灯节吃元宵等。文化节日变成了“饮食节”,中国人真的变成了“民以食为天”。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冲击下,许多传统文化遭受了毁灭性打击,现在许多年轻人只知道过圣诞节、情人节,却不知道春节怎么过,许多节日没有了文化气息,没有了文化记忆,商家促销月饼完全成了商家的促销日,文化出现了断层。节日中大量非常美好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民俗生活意境逐渐从记忆中淡忘了,如清明节的踏青,中秋节的赏月,重阳节的登高等等。因而,我们的民族变得只会吃了,把节日都给忘了。我们应当从文化遗产中找到传承,来保持自己的民族文化。
老百姓不仅不会过文化节日,也不会过政治节日。国庆节和“五一”节,本来是加强劳动者的自豪感和强调国家情感的大好时机。但现在的政治节日,都变成了“黄金周”,都卖给了市场,成为商人赚钱的商机。重大节日成为了形式主义——各地四套班子主办一场文艺晚会,就不再管老百姓如何过节了。近十年来,每逢年底,在中国的大中城市,一股圣诞热浪便扑面而来,这个中国人曾经陌生的只在电影中看到的节日,成了中国人重视程度很高的一个。某种程度来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对鞭炮的限制,以及休假旅游的增多,圣诞几乎跟中国最传统的节日——春节平起平坐了。说起圣诞,眼下二十来岁的年轻人都能如数家珍的说出平安夜、圣诞夜、狂欢夜,知道圣诞纪念的是耶稣的诞辰,知道有圣诞老人,知道应该弄棵树,挂上漂亮的彩灯、礼品包,知道那只袜子。在每年的最后一个星期,许多的年轻人三五成群结伴到酒店、酒吧甚至教堂参加圣诞庆祝活动,甚至不少年轻的父母带着年幼的孩子也参与其间,体验异域文化带来的不同概念的享乐。最早在中国有圣诞这个概念,缘于十九世纪,传教士把基督教引入中国。而在此后的百余年,由于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并不广泛,使得圣诞的庆祝也没有在中国形成气候。近十几年来,假日经济成为商家最大的黄金增长点,无论五一、十一还是春节,都成为商家以及服务行业攫取利润的重点。而当这些传统节日的蛋糕被分割完毕,商家就瞄准了类似于圣诞这种新兴的、未被彻底瓜分的利益增长点。于是,圣诞概念成为一种新的炒作对象。拿圣诞的主要参与人群来说,这些青少年也许对基督教有点兴趣,也许就是跟着掺和,他们未必知道耶稣是哪国人,他爹娘又是何许人,他究竟是不是12月25日出生。他们对这个没兴趣。感兴趣的只是能够掺和掺和。说白了,圣诞不过是以商家盈利为目的,以无良媒介炒作为手段,以懵懂青少年为主体,以起哄凑热闹的心情参与的一个闹剧。
深层次的研究一下,圣诞火爆的缘由还有这么几点:一、中国人严重缺乏信仰。伊斯兰教教徒就绝无可能庆贺圣诞,佛教徒也不会参与,只有没有信仰的人,才会去庆祝无关教派的节日。二、贪大崇洋的心理在中国作祟。圣诞几乎遍布世界,此谓大矣;圣诞是欧美流行的,此谓洋。三、中国人背离传统的现象严重。春节逐渐被淡化,而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更不值一提。可见,有各种各样的前因促成圣诞在中国大行其道。但实际上,还是基督徒的节日,跟大多数中国人无关。有种说法,圣诞已经不是宗教节日,而是不分民族不分国家的全世界的节日。这种说法,恐怕也只有基督徒和受基督教影响较深的人才会认同,穆斯林就坚决反对并驳斥了这种论调。在中国,即便是热衷于圣诞游乐的人群,也未必认为圣诞不是宗教性节日。且不论圣经是否伪造,也不论耶稣这个私生子的来历,单从试图把一个人的生日作为全世界的节日来说,已经足够荒诞。而作为那些一不读圣经,二不做礼拜的中国人,去庆贺这样一个自己不崇拜的人的诞辰,难道不是更荒唐吗?单从消费和娱乐的角度,多一个节日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好事。既可以促进消费,拉动了内需,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又能够让百姓感受异域文化,多一种娱乐消遣方式。但是,从信仰和传统的角度,圣诞,对于中国人来说,算是什么节日呢?中国人,除了基督教徒,别的人又何必对圣诞津津乐道呢?
归根结底,还是现代人在社会生活中失去了独立、自由的思考精神,这种精神的失落造成了民族文化的失落,从而也导致了我们的节俗中洋化的成份变得越来越多了。值得深思的是,被我们冷落的元旦等节日,到了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反而受到宠爱,在电视上我们也总能看到,在国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圈子里,过中国节比在大陆还要热闹得多。事实上,西方的一些节日并不适合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比如西方的“愚人节”就与我们提倡的“以诚待人”原则相违背,我们没有必要去追捧别人的节日而冷落了自己的节日。不可否认,西方的情人节比较符合现代城市人的消费需求和生活节奏,更贴近现代人的表达方式。节日的出现本来就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如此,大多都发源于古老农耕时代,在那个时候,节日和农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可是到了现代,城市化的出现使这个基础遭到了动摇。这还是表面上的原因。深层次的原因是新时期出现的文化割裂和思想断层,现代人在社会生活中失去了独立、自由的思考精神。中国人喜欢过外国节,我不否认有“崇洋媚外”的心理在其中起了作用。但归根结底,还是自由思考精神的失落造成了民族文化的失落。中国传统节日遭到冷遇,还有政治方面的原因。文化大革命时期,将这些传统节日看成封建的东西加以摈除,再接着西方的节日被介绍进来,像七夕节这样的中国的传统节日必然会遭到冲击。另外,学校在对传统节日文化方面的教育比较缺乏,老师很少向学生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知识,这就造成年轻一代对传统节日的不了解,形成了文化上的断层。
我们抛弃了节日文化的内在精神,民俗和物质文化变成为了祖宗留下来的摆设和花架子,这样的节日除了形式上保留着,而本质的东西已经丢失,这不是传统的节日,这是传而不统的节日。长久以来,中国的节日是最富人情味的文化,深深扎根于民众之中,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突出亮点。然而时至今天,随着西方文明的渗透和中国社会的转型,传统的节日文化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传统节日不断淡化,邯郸学步来的外来节日日益抬头,祖先数千年流转下来的传统节日,在我们这代人手里,在短短的十多年里,差点丢得个一干二净。中国的传统节日与中国的生活方式是息息相关的,它有其自身的社会功能,我相信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是按照中国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习惯生存的,我们并没有完全被西化。而中国的传统节日就有着其中国式的含义,有的传统节日是为了缅怀先人,借以寄托自己的思念,如端午节纪念屈原,即使是七夕节中的牛郎和织女,虽然是神话人物,但先人也把他们当作真实的历史人物来祭颂,但圣诞节不同,基督耶稣应该不是中国人的祖先,自然也做不了中国人的神灵。其次,节日的饮食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精华,是中国古代烹饪技术的集中表现,如立春节吃春饼,元宵节吃汤圆,中秋节吃月饼,节日的饮食丰富多彩,既是人们改善物质生活的需要,也是历代人对饮食文化的创造,我不知道过圣诞节的时候是否人人都吃西餐,但我相信这与中国人传统的生活方式是格格不入的。中国的传统节日期间有很多文化娱乐活动,诸如踩高跷、耍龙灯、舞狮子、荡秋千、划龙舟、放风筝等,原本是为了悦神,后来逐渐发展为民间娱乐活动,这也是传统文化体现之所在。既然绝大部分的中国人不信仰基督教,自然我们也不要取悦这个神了,而圣诞节的娱乐活动又在哪呢?除了西式的聚会,相互赠送礼物,比起中国的传统节日来,其内容是枯燥乏味的,而且带有浓厚的商业气息,无非是媒体炒作,商家获利,年轻人瞎起哄。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的还能防灾去病,如有的节日要求打扫卫生,进行积极的体育锻炼。以端午节为例,喝雄黄酒、辟五毒、划龙舟,非典为何在端午节前后两天结束,难道这是偶然的吗?这些传统的节日内容对人的身心健康是非常有益的。中国传统的节日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是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传统精神的体现,我们既然能够抢着西方人的传统节日起,自己的传统节日有什么理由去抛弃呢?前不久,韩国人抢先申请“端午节”为世界文化遗产,已经给中国人敲响了警钟。
我们不能数典忘宗,不能忘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它对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维护社会公德,增强民族凝聚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作用决不可低估。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在过着圣诞节的同时,也能张罗着过中国人自己的传统节日,在传统节日中体验、领会、学习久违了的传统的道德精神。
为什么一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呢?每一个民族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生存,要有自己的独特的自然的视角,而这个独特的自然的视角和独特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方式,是各个不同的。这像我们所有的人都走路,但是每一个人走路的姿势也不尽相同;所有人都说话,说话的声音不同,所使用的词汇也不同。而这都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民族性的。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宋兆麟先生:“第一,节日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说牵牛要牵牛鼻子,研究民间文化抓住节日,就可以带出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民间文学、民间神话传说等等,具有很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第二,节日也是处于变化之中的,我们要考虑如何因势利导,好的保留,坏的剔除,以使它更好地发展。比如春节的一些礼仪形式,我就认为作揖要比西方的握手礼好,能够保持距离。再比如鞭炮,尽管可以营造节日气氛,但是污染严重,而且存在隐患,如果能够制造出改良的品种,只有声响和光电,没有烟尘和爆炸,不是两全其美吗?第三,节日对于社会安定、人民和睦和增强民族凝聚力也很重要。过节期间一方面家庭和睦,甚至平日不来往的楼上楼下、街坊邻居见了面也会很礼貌地问好祝福,整个社会洋溢着安定祥和的氛围,另一方面,犯罪率恐怕是最低的。再有,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春节是一定要过的,这就是我们民族的凝聚力。”
如何继承和弘扬我们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也应当“与时俱进”,适当地增加新的内容,变换一些新的形式,这样才能赋予传统节日新的生命力。比如七夕节,就可以忽略其“男耕女织”的落后思想,而保留其期盼夫妻和睦幸福、安居乐业的理想。对传统节日进行适当的改造和创新应当得到提倡。
保护传统节日文化的首要工作是进行记录。我们这代人要把我们看到的记录下来,因为过很多年它还是要变,就不是这个样子了,特别是现在手段更多,可以用文字记录也可以录像,这里有很多历史价值。但是抢救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要保持连续性。不是说今天记录完了就完了,明天还是一样得记录。
单纯的记录更多只适用“过去时”,保护与发展并重,才是更大意义上的传承。每4年举办一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已成为全世界各族人民最为关爱的当代文化盛事,众所周知,它起源于公元前776年左右,古希腊人为祭祀雷电大神宙斯而举办奥林匹克竞技大会的风俗。历经2800多年断断续续的发展演变而至今日之气象,为发挥古代民俗文化资源的现代化效应树立了最高典范。
要认识并发挥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效应”,必须首先对其进行现代性认定,即对其在现代生活中的存在价值进行认定。在此基础上对传统民俗文化遗产作出选择,以便认定某些文化资源本身潜在的现代性价值,使其中许多民俗事象不再是“古化石”或“历史残留物”,而是把过去引向未来的文化财富。
三、教育文化
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和创造能力的根本途径。语言作为一种认知世界的工具,某一语言的词汇、语义结构体系反映了该语言认知世界的方法,同时也反映了该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轨迹,集中体现着文化、传统的价值取向等信息。而外语是汲取人类文明成果和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工具。外语学科能否有效地提高质量将直接影响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增强。而外语教材改革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我国今后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可持续发展。笔者在此针对外语教材的编排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有关教材改革的粗浅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英语教育、教学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而以应试教育为重心的教学模式的严重弊端,尤其是对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忽视,也愈来愈显现出来,从而促使了英语教育、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地展开。中国教育部于2001年公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课程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的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的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目前我国英语教育中仍存在几个误区:第一、重视国外、轻视国内;第二、重视教条、轻视实践;第三、中国现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出现的新的、流行的词汇、语汇未能尽快纳入教材或是发行单行本,给人民的生活、工作造成诸多的不便和不必要的麻烦。具体表现为:
1、词汇方面
外语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受教材制约,而教材编写又要受大纲所附词表限制。词表是外语教学内容和教材的关键依据。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对中学生英语要求的词汇量是800-1000,对大学生(非英语专业)的要求是。可同样是非英语国家,日本的要求分别是,俄罗斯则为。相比之下,差距明显。以前,很多日常对外交往中常用的词汇即使在大学英语词表中也找不到。如:词表里有king、queen、prince、princes,但就是没有premier(总理)。也就是说,学了多年英语的人,还有可能不知道国家的“总理”怎么说。而对于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些词汇,教材中更像是在故意回避。初一的学生就知道hamburger,butter,fish and chips,fried chicken,却少有学生能回答外籍老师“what do you usually have for your breakfast?”这样简单的口语问题,原因是学生不知道稀饭、粥(porridge),馒头(steamed bun/bread&)用英语该如何说(注:现行初中教材中已经将porridge纳入词汇表);当然更别说加锅肉(porkre-cooked in chili sauce),红烧肉(stewde pork with brown sauce),红烧豆腐(braised bean curd)等一些对大多数中国人而言再普通不过的菜名了;最开始学习英语的人都知道Chinese,但直到大学毕业,又有多少人知道mandrin(普通话),了不起就知道standard Chinese这一“有中国特色的”名字(笔者以为此译法值得商榷),更别说Cantonese(粤语)等一些方言了。而对于当前社会中出现的最新最流行词汇,教材每年都在修改,却未见纳入。如素质教育、西部大开发、科教兴国,出现已有些年头了,但有多少人能毫不犹豫地讲出来。(注:素质教育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西部大开发west development 科教兴国rely on science and education to rejuvenate the nation)
笔者认为,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英语教学词汇表,应该注重英语国家的同时,兼顾本国国情,打破传统的一些做法,对国内同类型的词汇加以介绍,并注重时效性。要进行开拓性的改革,而非仅仅考虑是否符合传统的做法。
2、语言篇章方面
由于英语学科属于基础学科,所以,就其作为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而言,语言篇章总是涉及各级、各类学科以及各种话题,又与现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难以想像学习英语十多年的大学生,绝大多数只以读懂一些文学类简易读物,却看不懂英文报纸,到图书馆找文献资料更是困难重生;一些参加工作的本科生、甚至研究生连一般的英文电传、单证、信函也看不懂。造成这种“该学的没学,可学可不学的学了”的现象根源,在于我们的传统观念。多年来,我国英语教材在内容选择上重文学、重政论,而忽视了现时代的实用型内容。原因是“其中不少选文出自名家,是久经考验,读者喜爱的经典著作”。只追求教学内容“选自经典名家”,有“可教性与可学性”,而忽视最重要的实用性。这种“传统”实际上已影响了不止一代人。从小学 到大学,甚至研究生,学生从基本功到能力与用人单位对人才外语素质的要求差距甚远。我认为,学习实用文在语言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语言是工具,只要能运用这个工具进行有效交际,他学外语的目的就算达到了。而将与现实生活休戚相关的词汇、文章编进教材,尤其是将可能遇到的实际情况编写进去,无疑会大有裨益。现行的出国考试,如TOEFL,IXTEL,GRE,甚至BEC1-6级考试,都不同程度地重视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核。
3、文化传播和跨文化交流方面
南京大学一位教授多年来一直在从事非英语专业博士生英语教学工作,在从事这种最高学历层次上的英语教学改革实验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我国英语教学迄今仍普遍存在着一个重大问题,提出了“中国文化失语”的观点,笔者将之称为“本土文化遗失”。由于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语用学与跨文化交流等学科的兴起与发展,外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教学,而且应该包括文化教学”这一理念,已逐步成为我国外语界的共识。加大外语教学的文化含量,已成为我国外语教学特别是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非常值得欢迎与肯定的。
纵观我国多层次英语教学,在增大文化含量上却有着一种共通的片面性,即仅仅加强了对英语世界的物质文化、制度习俗文化和层面精神文化内容的介绍,而对于作为交际主体的一方的文化背景__中国文化之英语表达,基本上仍处于忽视状态。的确,对一种自然语言所负载的文化底蕴及其多层面背景有相当的了解,是成功习得该种语言并运用其进行文化交流的心要条件。但是我们不应忘记,无论是汉语“交流”,还是英语的“Communication”(the exchange of information,news,ideas,or opinions,etc.)一词,其所表示的交际行为都是“双向”的。跨文化交流绝不仅仅局限于对交流对象的“理解”方面,而且还有与交际对象的“文化共享”和对交际对象的“文化影响”方面,在某些情况下,后两者对于成功交际则更为重要。如果说,由于以往英语教学西方文化含量的缺乏,导致了我们在国际交往中多层面交流障碍(主要是“理解障碍”),那么英语教学中国文化含量几近于空白的状况,对于国际交流的负面影响则更为严重。我们不难观察到,许多具有相当英文程度的青年学者,在与西人交往过程中,始终显示不出来自古文化大国的学者所应具有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人格。当西方同行怀着敬意探询Confucianism/Taoism(儒/道)的真谛时,我们的学者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顾左右而言他。更有甚者,还有人闹出把Mencius (孟子)奉为异国圣者,译为“门修斯”的笑话。有些有较高的基础英语水平,也有较高的中国文化修养,但是一旦进入英语交流语境,立即呈现出“中国文化失语症”,在日常汉语交流中所表现出的中国文化底蕴就显得苍白,这不能不说是我国英语教学的一大缺陷。前不久,《新闻晨报》上一篇题为“英语顶呱呱汉语听不懂,如今这样的留学生遭冷遇”的报道证实了我的担忧。在同外国朋友交谈时,总不至于大谈西方文化吧,因为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或许就是别人与你交往目的之一。
要真正有效克服中国文化底蕴苍白的缺陷,就应当把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教育贯穿到各层次英语教学之中。我国英语界和中国文化界同仁应携起手来,研究有关教学内容的合理配置,使学生使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水平与基础英语水平的提高及对西方文化背景的了解呈同步增长之势。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学者与国人在使用英语进行交流过程中具有坚实的文化主体性和文化操守。
只有扎根于民族的教育,才能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具有自己的特色,才能赢得尊重,才可能最终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教材是教学所必须依据的蓝本,它体现着教育的基本思路和培养目标,对于教育发展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在新世纪到来之际,“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到了关键的时刻,教育要面向未来,教材首先要面向未来。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的核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关键。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英语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组,提出了新的英语课程标准的初步设想:力求从英语教学的目的、目标、观念、内容、实施、策略、手段和评价等各方面进行重大改革,使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育水平有较大的提高,以满足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而提高民族创新能力则关系到民族的振兴和发展。素质教育的重点就在于加强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在创新课程设计中提出,以人的发展为本,加强对其认知能力、文化意识、自学能力、实践与创造能力的培养。其中对教材的内容提出的“应富有时代感,增加跨文化交际内容和现代科技信息”,对教材体系的创新提出了“反映在语言结构与交际功能的结合上应更为紧密”,对教材中的证言提出了“应增进学生对世界各国文化的了解,培养其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其国际意识”,所有这些,尤其是“文化意识”,笔者认为正是对针对现行教材中被忽略的本土文化,反映教材时代感的体现。
作为拥有上下5000余年华夏文明的世界五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以及与自然界不懈斗争的过程中,创造出了东方文明,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有的价值观、道德观,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已成为世界人们共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流传下来的众多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更是我们作为炎黄子孙共同的精神家园,我们有义务传承、并将其发扬光大。
上个世纪,辜鸿铭、林语堂、钱钟书等一个个中国学人,以各自令人惊叹的完美英语,对世界述说着中国,对祖国表达赤忱。在辜鸿铭老先生的“中国人的精神”一书中,读者感动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奋力捍卫,惊叹于他那登峰造极、令人仰止的英语造诣。书中他力陈中国传统文化对于西方文明的价值,在当时中国文化面临歧视、中华民族遭受欺凌的情况下,其影响犹为特殊;而林语堂老先生用英语创作的一系列作品,如“吾国吾民”、“生活的艺术”,曾经轰动欧美文坛,并且影响深远,其中有的作品被美国大学选为做教材,有的被政府高层作为了解中国之必读,一直被视为阐述东方文化的权威著述;而钱钟书,更是在有生之年被文坛誉为中国当代的“文化昆仑”,学贯中西、闻古博今。
然而,同时也应该清楚在继承、弘扬中华文明方面,尤其是在将中华文明向全世界推荐方面我们做的还不够。当今的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已经经历了第一个阶段,正顺利地步入发展的快车道,让世界了解中国更是迫在眉睫。许多中外学者都预言21世纪将是中国文化发挥更加重要作用的世纪。然而,在短期内使汉语成为国际交流的主体语言,显然是不可能的。面对英语作为实际的“世界语”的现实,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无疑是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在新时代发挥其应有作用的必经途径。所有从事国际交流的中国人,尤其是各界学者都应担负起传承中国文化,与世界人民共享人类宝贵精神财富的责任。在多层次英语教学中系统引入和加强中国文化教育,将本土文化精髓纳入新型外语教材,既是成功地开展跨文化交流的需要,也是全球化大趋势下文化互补与融合的时代需求。因此,中国本土文化英语表达的教学,无疑应成为我国各层次英语教学共同担负的重人任务之一。
使学生轻松自如地用地道的英语为表达出自己所观察、所想到的,让他们在了解外国文化的同时,理解、认知并接纳优秀的中国文化,从而在增进学生对世界各国文化的了解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的热情,是素质教育的目标,并使学生最终形成并有效地展示出他们作为来自文明古国的学者所应具有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人格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现行的外语教材改革中,将本土文化中有本民族特色的精髓纳入新型的外语教材势在必行,且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教材的编排中,既注重对外来文化的介绍,同时也强调对中国本土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推荐,在学习外来文化的同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的道德观、价值观。如在介绍国外历史文化名人时,有意识地提及中国同时代,同类型的历史文化名人,并附带提及时代背景。推荐优秀的国外作品的同时,同中国类似的作品进行比较,学生英语水平得到加强自不待言,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一定也会更加深入。如在学生了解基督教Christian时,何不辅以中国的儒教Confucianism、道教Taoism加以对比讲解,让他们也可从中了解中华民族,这一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过的古文明一直延续的缘由,同时对于中华文明更加崇敬而不是一味地盲目追逐近、现代西方世界的“罪感文化”。在了解中国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当前世界上尤其是西方国家盛传的“中国威胁论”即会不攻自破。另外“言必称希腊”是讲到希腊在西方历史、政治、经济、文化传播中的重要地位,在外语教学中,我们通过对比,让学生正确看待古希腊的民主同中国历史上的专制,中国现、当代的民主化、法制化,以及将其同现代西方所谓的freedom及其双重标准进行比较,让学生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最终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道德观。
各级各类不同的教材中,尽量体现出本地、本民族(如中国各地的少数民族)的历史、现实中特有的东西。近来,笔者从中国青年报上欣喜地获悉,由广州市教研室与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联合编写、出版发行了一套《广州市初中英语教材(试验本)》。这套教材和传统的相比,显得相当的“地道”。该课本中没有目前国内一些英语教材中经常出现的“How old are you?”等西方文化背景下忌讳的对话和那些基于中文思维方式的语句。该教材十分强调语言的交际性和大信息量,内容广泛涉猎中外历史、地理、动植物、天文、环保、科普、地方景物、地方美食、传统节日、文化习俗等方方面面,相当部分知识在国内现行教科书中很少出现。研究人员说,这样不但可以令学生在语言学习中扩大运用能力,更能使学生愈加深刻地了解本国的传统与现实文化,增进民族的自尊心与自豪感。虽然教的是英语,但该教材并没有因此而丢掉学生所处地区的人文背景,充满了浓郁的“广州特色”:“流花湖”、“星海音乐厅”、“花市”、“龙舟”等很多广州地方风物名称或民间文化活动的概念都巧妙地熔融在英语这一远离中国的语言环境中。
教材中应注重时效性,应具有时代感。可发行单行本,并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教材内容进行更新。
总之,教材的编排、实施将会是一个长期不断实践的过程,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总结,从而找到最合理、有效且实用的方法。
为传承、弘扬中国文化,促进汉语同英语或世界其他语言的交流,让世界的各地的中国人,尤其是经常与外国朋友打交道的中国人最终形成并显示出自身来自文明古国所应具有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人格,在中国了解世界的同时,让世界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的使命。
在外语教材的编排中有意识地强调中国本土文化的外语表达,防止并逐渐杜绝在外语教育教学中本土文化的流失,利在当代、功盖千秋。作为教育者,更应该为此振臂而呼,并为之付出自己的力量。期待外语教材改革的春天早日到来!期待中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成功!
四、建筑文化
这里以长安街的典型事例说明。
城墙有三门:丽正门(位于天安门南)、文明门(位于东单路口)、顺承门(位于西单路口)。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将大都城南墙南移二里的同时,拆文明门与顺承门之间的城墙辟为路,取名长安街。长安街与坐落于其南北两侧的天安门广场以及紫禁城构筑的皇城气势令人叹为观止。天安门广场原来是一个“T”字型广场,形成于明代,又名“天街”。广场两侧宫墙之外,明代时集中布置了宗人府、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工部、钦天监、五军都督府、太常寺、锦衣卫等衙署。清代袭之,仍为权力机构所在地。这些中央行政机构通过天街与皇城、紫禁城连为一体,象征着皇帝拥有最高权力。广场南端为中华门,门内东西两侧,沿宫墙之内一丈多远,建有联檐通脊、黄瓦红柱、带有廊檐的千步廊,东西相向各百十间,其北端分别折向东西,各34间,共有144间平房,作为存放档案的地方。“如果这一片古城可以存留至今,那将是世界上惟一得以完整保留,规模最宏伟、气势最磅礴的历史文化名城,就连今日之巴黎、罗马也难以企及。”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先生如是说。
然而历史的变迁让长安街逐步地改头换貌。长安街上真正大规模的建设始于50年代,尽管当时梁思成先生力谏保留古城,主张在旧城外的西侧另辟新城。但是,由于新中国刚成立,没有经济条件再建新城等原因,决定在古城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国家行政中心。1955年长安街的最新规划蓝图已经将长安街的外延拉长到复兴门和建国门。直到1959年建国十周年大庆前后,东、西长安街才形成了现在的基本状况;改革开放以后到上世纪90年代中,长安街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长安街的概念随之延展为公主坟到八王坟。与此同时,长安街两侧的建筑物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50年代新建了纺织部、外贸部等办公大楼,接着是电报大楼、北京饭店等扩建;1959年建造了人民大会堂、中国历史博物馆、民族文化宫等;70年代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艺拳术馆等陆续建成;90年代交通部办公大楼、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长安大戏院等落成;21世纪,远洋大厦、LG大厦相继建成……至今,老长安街周围除了故宫、新华门等少数古迹得以完整保留,其余的历史建筑及格局均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即使无法保持原始风貌,也不应该像现在这样到处充斥着崇洋媚外的垃圾建筑。”一位不愿具名的老专家表示,作为中国政治文化的中心,长安街应该是中华民族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载体,不仅要体现国家权力的威严,更要向世界展现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特色。但现在街道两侧的许多高楼大厦不仅没有半点“中国味”,还将国外早已抛弃的建筑样式拿来“东施效颦”,而且建筑风格混乱,极大地破坏了长安街的形象。“东方广场就是其中一大败笔。在如此中心的位置怎么能建那么大型的商业建筑?”老专家指出,不论建筑风格还是建筑属性,都有损长安街的政治文化权威;而且其高度之高,在空间上挤压故宫及天安门广场;密度之大,加剧了城市功能过度向市中心集中,导致交通拥挤的不便是布局。“当时好多老专家和院士联名上书反对建东方广场,但没有成功。”参与于联名上书的罗会长说,东方广场所占地本来是划拨给外交部盖办公大楼的,没想到变成了商业用地。他认为,像明清那样以天安门为中心,周边紧密围绕着国家的重要行政机关,以体现国家权力的威严,是非常值得借鉴的。天安门周围、长安街上就应该分布像外交部、文化部、最高人民法院等这样的国家行政部门。
相较之下,2000年国家大剧院所引发的争议更为炽烈。当时有100多位专家联名上书要求重新论证国家大剧院方案,但也没有成功。“国家大剧院进一步颠覆了长安街的历史。”老专家认为,北京老城墙被拆掉,加上改革开放以来,缺乏章法地建设了20多年,使得北京原始的棋盘式城市文脉逐步淡化,所剩无几。在古城中心又安置了一个极不和谐的“怪蛋”,再一次割裂了长安街几百年的历史传承。“这两处建筑只是长安街上的两个反面典型,长安街两侧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更让人忧心,它们一起把长安街承载了几百年的历史文化割裂。”老专家表示,这些大厦大量抄袭国外三四流的建筑形式,既失去了自我,也没有吸取国外主流建筑艺术的精髓。各种奇形怪状的建筑风格相互排斥,无法融合,将旧时长安街的相得益彰抹杀殆尽;在功能上,玻璃幕墙的滥用导致其成为一个个吞噬巨大能源的国家大剧院“耗能机器”。
作为古都的中轴,长安街周边的建筑应该继承中华民族的古建传统,以保有其历史文化特色。继承传统并不是照搬传统,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现代代”改良,推动我国自己特色的建筑艺术发展,从而让长安街悠久的文化历史得以传承。但现实情况是,后继无人,何来传承?继梁思成先生以后,中国的古建艺术基本断代。在他之后的建筑师、规划师们很多接触的是国外的建筑、规划艺术。不要说将传统的建筑、规划艺术发扬光大,就连能够真正领会传统艺术精髓的人都少之又少。这也是为何长安街的建筑如此混乱的原因之一。
长安街尚且如此,各地的民居、寺庙、亭台……它们的命运又可想而知。
“相关法律条例的出台将有助于长安街的保护与建设。”罗会长于今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表示欢迎。但他认为,在有法可依的前提定,关键还是要做到执法必严。此外,古城的保护以及规划建设应当广泛征求、采纳专家和群众的意见,以确保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五、民俗文化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是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它是一个社会群众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民俗的内容包括:物质生产民俗、物质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民间信仰、民间科学技术、民间口头文学、民间语言、民间艺术、民间游戏娱乐等。
民俗文化或者说民间文化,是中国传统精神的表征,是民族文化之根!过年了,北方四合院里的饺子包起来了,江南屋檐下的红灯笼挂起来了,走村串乡的龙灯舞起来了……过年的气氛,总是离不开浓厚的民俗味儿。曾几何时,这中国特色的一景潜藏在人们的记忆深处,久久释怀。乡土中国,在那些远离高速公路、远离所谓现代文明的村落、乡镇,有着完全迥异于都市生活经验的生活场景;散布于广袤土地上各个角落的服饰建筑、生活习俗人、节日庆典、文体游戏,是民俗活生生的载体。
现代化运动改变了所有的传统社会,但数不胜数的民俗文化正随着不可抗拒的现代化而黯然远去。民俗文化越来越脱离其存在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从自下而上状态中被制取出来,成为一种戏剧化、仪式化、观赏性的文化商品,失去鲜活的生命力。冯骥才在紧急呼救里说,我国的民间文化遗产需要拨打120---紧急呼救 。
其实濒临灭亡的何止是民间文化,各种民俗也大多无声无息地烟消云散了。我们的民俗文化也受到了物质文明的冲击,民俗存在的物质外壳---乡村和农民正在渐渐减少。城镇化是一种历史发展的趋势,城市、城镇已经让我们很难找到淳朴与真情,乡土的淳朴与亲情受到市场经济的考验。人际关系金钱化的畸形转变的洗礼能否让中国保留一方净土呢?现在有很多人在寻找“香格里拉”,这是人们对美好的怀念吧!曾经的乡土社会,现在却成了乌托邦了。专家认为我国民族文化资源流失严重,若不引起高度重视,一些民族文化资源将走向毁灭。
现举数例如下:
“100年后,中国人要研究苗族的服饰文化,或许还要到我的博物馆来研究。”这是法国巴黎一家私立民俗博物馆馆长对我国有关民族文化研究专家说的话。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研究所副研究员雷秀武指出,此话绝非危言耸听。
黔东南苗族服饰是苗族服饰中最为雍容华贵的服饰,工艺精湛、造型独特,文化积淀深厚,堪称苗族文化的一部“无字史书”。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许多嗅觉敏锐的商人、文人看到了黔东南苗族服饰这块“富矿”的商业价值,采取“低价收购、高价卖出”的手法进行无序开发,造成了黔东南苗族服饰的严重流失。
雷秀武曾在与法国巴黎一家私立民俗博物馆馆长交流时,了解到该馆以收藏有180多套苗族服饰,其中,黔东南的苗族服饰就有108套,极具文物价值的月亮山地区祭祀服“百鸟衣”有15套,超过了贵州省内的收藏,据了解,贵州月亮山地区的祭祀服“百鸟衣”是一整套具文物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民族服饰。至今月亮山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套“百鸟衣”已有300多年历史,如不采取措施,这套祭祀服流失出去将是民族文化和民族文物的一大损失。
传世彝文典籍毁损严重
彝文典籍卷帙浩繁,涉及内容广泛,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当代实用价值,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珍宝。由于在历史上,彝族没有形成过较大范围的统一的地方政权,也没有形成过统一的宗教社团,致使彝文典籍散失和残损现象极其严重。
贵州民族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李天元认为,彝文是边疆使用时间超过丢掉并至今仍通行的表意文字,这在我国各少数民族文字中具有唯一性。它所记载的内容面极广,天文、地理、数字、医学、生物学、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影响,这些影响至今尚有残存,所以,许多跨境纠纷在处理时就可以从彝文典籍中找到可凭的文本资料。
而传世彝文典籍绝大多数均为手稿或转抄本,因此,存世的彝文典籍70%以上均属国内外孤本,一旦毁损或丢失,这就意味着这份典籍在地球上消失。
“水书”的抢救保护与研究开发工作近年来方兴未艾,然而,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我国水族地区---黔南荔波、三都等地民间交易“水书”现象日趋严重。
有甲骨文之前,水族古文字就已存在,它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水书”研究专家、贵州民族学院研究员潘朝霖说,现实社会中,“水书”交易在民间暗流涌动,给政府有关部门对“水书”的抢救保护和征集造成被动。
潘朝霖分析说,“水书”出现严重流失现象,原因有四:一是法律法规缺失,缺乏健全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二是政府有关部门缺乏足够的征集经费,征集的人格难以和小商贩竞争,持书者受利益就高弃低;三是持书者对政府部门征集“水书”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是水族地区之外对“水书”收藏或倒卖的需求量增大。
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傩舞,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原始舞蹈,也是颇具地方特色的民俗,这一具有人类学、宗教学、民俗学、考古学、艺术学等多方面价值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在江西面临濒危的命运。傩舞被誉为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傩文化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消失,就永远不可能复活了。”有关亏空建议,国家应当建立傩文化原生死存亡保护区,组织专家挖掘、整理、保护傩文化,鼓励老艺人向年轻人传授技艺,大力培养后继人才。
客家山歌赫赫有名,而今在客家地区要拍到地产的自发对歌场几乎已不可能了,除非是政府组织的歌会。这种民俗集体失忆症各地皆有,不胜枚举。
在现代化大潮中,民间文化正面临困境:民间艺人急剧消失,民间文化形态迅速消亡,民间艺术日渐衰落。一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正随着一些老艺人的相继离去,慢慢地遗失。祖先留下的千姿百态的民间文化历经万千年的乡土艺术、民俗器物,没有得到完整记录和保存,一旦毁灭,就无法再生。就像物种灭种影响自然生死存亡环境一样,民间文化形态的消亡必将影响文化生死生态的平衡,进而削弱民族的创造力,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世间艺术家们的窘境以及传人问题是最不可回避的问题。那些曾经满山遍野的歌谣,那些曾经摇曳于民族的艺术,传承着萦绕了千万年的民族气脉而今随着它们的消失和衰微,逐渐无迹可寻。
民俗传承堪忧,是摆在我们面前无法回避的现实。有人认为,这是中国的转型期带来的变化。但不管如何变化,民俗文化是经过几千年沉积的中国文明的象征,也是中国人与外国人的本质区别。因其地缘的和谐人际关系、血缘亲情之美,并给予中国人信仰般的精神寄托,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民俗文化有了较强的生命力,并扎根于每个中国人的血液中。
保护民俗文物,便保存了对我们特色民族文化的记忆。但是,长期以来民俗文物的保护却是个空白,有人也许从未有意识地掂量过,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那些造型古朴、浑厚、充满地方特色的民居家具,但在民俗学家眼里,这些民俗文物不仅能让我们体会到纯朴浑厚的民风民俗,而且它是民族文化的根,是孕育其他文化的母体文化,是其它文化赖以发展的基础。如果某一个时期民俗文物链出现缺环,我们的民族文化传承就会发生断裂。
事实上断裂已经开始,裂痕就出现在近现代时期,在城市建设和农村住房翻建过程中,传统建筑一座座消失,一些民间传统工艺和技法因现代化的冲击已逐渐衰微,无人传承,成为传统文化链上最脆弱的部分。对民族民间文化的逐渐淡漠,使得民族民间文化遗产飞速瓦解,甚至还没等人意识到什么,就已荡然无存了。
就在我们漠视民俗文化时,一些国家的一些人士却对我们的民间文化如痴如醉,不但搞专场展览,还加紧收集藏品。据说在日本某城市,就有一家专门对中国民间文化珍品进行收藏的博物馆,规模之大,品种之广,让许多人为之惊叹,另外一个不得不引起人们重视的是,近年来中国国内民间工艺品与艺术品大量外流,通过非法倒卖手段流向外国的数量逐年增加。
不妨设想一下,假如将来有一天,我们想看到的民间文化珍品在自己的家园找不到,却要到别国才可“一睹芳容”,那将会是怎样的一种尴尬?再想想,也许几十年后,我们只能牵着孩子的手,在博物馆里跟每天只吃营养药丸的他们解释,什么叫面、什么叫饺子,包饺子是怎样的一种充满家庭欢乐的隆重活动,在我们的童年,曾经对在沸腾的锅里翻滚的饺子有着怎样垂涎欲滴的期待……正在消失的民俗,是我们每个人的记忆。
民俗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信仰,不管是重阳节吃粽子,还是八月十五中秋节赏月,都是承袭了古老的文化习俗,都表达着我们对世界的不可辞呈的神秘感的敬畏,信仰着自然带给我们的神秘力量,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造就了民俗文化的丰富多姿,神采飞扬,那种本能的归属感、传承性,把我们聚集在一起,教化和规范我们,使我们立足于当代,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如何对待文化遗产,不仅是一个文化问题,还是一个关系民族的命运与走向的问题。长期以来,对传统文化的漠视使人们需要重新审视文化遗产的继承问题。
从美国回京的旅美花样设计师黄素宁过去是学国画的,曾经从事西藏民间艺术、木版年画研究多年,她认为,真正对民间艺术保护,应该是保持它的原生态,真正的民间艺术应当扎根民间。现在一些所谓作品,比起她18年前在国内看到的水平相差许多,粗制滥造,质量差强人意,其实是对民间艺术的玷污。最可怕的是它的自然淳朴性和粗犷性的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两个最不有自觉地去追求一种新的文化理念,确立新的文化品位和风格。这种人为炒作起来的所谓民俗、民间文化热并不是传统民俗、民间文化中真正有价值的内容的伟大复兴。
贵州民族学院吴大华认为,我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首先应当尽快出台一部权威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法,依法推行文化遗产保护。这既是国际已有的范例,也是我国的当务之急。
民俗文化的传承,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应只是整理收藏如此简单。专家呼吁,只有为传统文化注入活力,使其在新的土壤里继续生存,才能让传统文化的生命生生不息。
近日,第二届北京国际舞蹈节正式开幕。通过此次舞蹈节的节目单,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最受关注的几场国外演出《火舞》、《舞之王“热情之火”》和《一千零一夜》都是以表现当地的民族文化为特色的,而国内的演出之中真正原创的作品像《大梦敦煌》、《美丽壮锦》、《扎花女》以及中央芭蕾舞团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也都说的是民族和民俗的事儿。由总政歌舞团团长、著名国家一级导演张继刚执导的民族音画《八桂大歌》近日在北京开演,这是一台集广西地区各民族音乐、舞蹈、服饰等艺术形式为一体的大型原创歌舞晚会。节奏跌宕、生机盎然的民歌,风情万种的民族舞蹈、民族器乐,以及绚烂如花的民族服饰,瑶家水车、京族渔船、侗寨竹楼、壮家秋千等少数民族生活中特有的景致,将人们带入一个如梦如画的世界,传递了清纯的民族风情、丰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活的时代气息。正如广西柳州文化局有关人士所说:他们所做的就是抢救民俗、抢救和传承传统民族文化。
民族音画《八桂大歌》
同样是2004年末,10位来自内蒙古、青海、山西和陕西四省(区),前几天还在自家地里忙活的农民和牧羊人,拿着放羊鞭,穿着皮坎肩,脚登土布鞋,没有乐队伴奏,在首都最具现代化色彩的海淀剧场里“野唱”,那苍凉高远、又让人柔肠百转的西部旋律,那具有深厚文化积淀、历史渊源和民族“根”味的民俗艺术,让我们对民俗传承多了些希望和信心。
六、饮食文化
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中国人讲吃,不仅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饥,它往往蕴含着中国人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一个小孩子生下来,亲友要吃红蛋表示喜庆。“蛋”表示着生命的延续,“吃蛋”寄寓着中国人传宗接代的厚望。孩子周岁时要“吃”,十八岁时要“吃”,结婚时要“吃”,到了六十大寿,更要觥筹交错地庆贺一番。这种“吃”,表面上看是一种生理满足,但实际上“醉翁之意不在酒”,它借吃这种形式表达了一种丰富的心理内涵。吃的文化已经超越了“吃”本身,获得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通过中西交流,我们的饮食文化又出现了新的时代特色。如于色、香、味、型外又讲究营养,就是一种时代进步。十大碗八大盘的做法得到了改革。但是,中华饮食文化的优秀传统文化特质及其深层内涵没有变,那就是:精、美、情、礼。这四个字,反映了中国人饮食活动过程中的饮食品质、审美体验、情感活动、社会功能等所包含的独特文化底蕴,也反映了饮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
精,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的内在品质的概括。孔子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反映了先民对于饮食的精品意识。当然,这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些贵族阶层。但是,这种精品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地渗透、贯彻到整个饮食活动过程中。选料、烹调、配伍乃至饮食环境,都体现着一个“精”字。
美,体现了饮食文化的审美特征。中华饮食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美。这种美,是指中国饮食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是指它给人们所带来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首先是味道美。孙中山先生讲“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将对“味”的审美视作烹调的第一要义。《晏氏春秋》中说:“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焯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讲的也是这个意思。
美作为饮食文化的一个基本内涵,它是中华饮食的魅力所在,美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的第一个环节中。
情,这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社会心理功能的概括。吃吃喝喝,不能简单视之,它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社交活动。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可以做生意、交流信息、采访。朋友离合,送往迎来,人们都习惯于在饭桌上表达惜别或欢迎的心情,感情上的风波,人们也往往借酒菜平息。这是饮食活动对于社会心理的调节功能。过去的茶馆,大家坐下来喝荼、听书、摆龙门阵或者发泄对朝廷的不满,实在是一种极好的心理按摩。
中华饮食之所以具有“抒情”功能,是因为“饮德食各、万邦同乐”的哲学思想和由此而出现的具有民族特点的饮食方式。
对于饮食活动中的情感文化,有个引导和提升品位的问题。我们要提倡健康优美、奋发向上的文化情调, 追求一种高尚的情操。
礼,是饮食活动的礼仪性。中国饮食讲究“礼”,这与我们传统文化有很大关系。生老病死、送往迎来、祭神敬祖都是礼。《礼记.礼运》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三礼”中几科没有一页不曾提到祭祀中的酒和食物。礼指一种秩序和规范。坐席的方向、箸匙的排列、上菜的次序……都体现着“礼”。
我们谈到“礼”,不要简单地将它看作一种礼仪,而应该将它理解成一种精神,一种内在的伦理精神。这种“礼”的精神,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中,从而构成中国饮食文明的逻辑起点。
精、美、情、礼,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概括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基本内涵,换言之,这四个方面有机地构成了中华饮食文化这个整体概念。精与美侧重于饮食的形象和品质,而情与礼,则侧重于饮食的心态、习俗和社会功能。但是,它们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唯其“精”,才能有完整的“美”;唯其“美”才能激发“情”;唯有“情”,才能有合科时代风尚的“礼”。四者环环相生、完美统一,便形成中华饮食文化的最高境界。我们只有准确的把握“精、美、情、礼”,才能深刻地理解中华饮食文化,因则也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饮食文化。历史上,中国是世界是最古老的国家之一,有五千年的悠久而厚重的历史。千百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文化。随着时间的流逝及辽阔国土的地域差异,四大菜系逐渐形成,四大菜第自成体系、各有特点,但共同点是用料复杂考究,制作方法复杂,口味多种多样。中国的饮食,历来讲究“色、香、味、意、形、养”。为使食物色美,通常是在青、绿、红、黄、白黑、酱等色中取叁至五色调配,也就是选用适当的荤素菜料,包括一种主料和二、叁种不同颜色的配料,使用适当的烹法与调味,就能使得菜色美观。食物香喷,可以激发食欲,其方法即为加入适当的香料,如葱、姜、蒜、辣、酒、八角、桂皮、胡椒、麻油、香菇等,使烹煮的食物气味芬芳。烹调各种食物时,必须注重与鲜味与原味的保留,尽量去除腥膻味;譬如烹调海鲜时,西方人喜用柠檬去除其腥味,而中国人则爱用葱姜。因此适量的使用如酱油、糖、醋、香料等各种调味品,可以使得嗜浓味者不觉其淡,嗜淡味者不嫌其浓,爱好辣味者感觉辣,爱好甜味者感觉甜,这样才能使烹制的菜肴合乎大家的口味,人吃人爱。麦当劳、肯德鸡在外国是当快餐,人家是太忙没空做饭才去吃,而在我们国家,它们却成了一种消费时尚。特别是青少年,一说到请客,最直接的想法就是去这两家全球著名的餐馆店;而大人见小孩喜欢,也就常用“去麦当劳(肯德鸡)”来奖励孩子,搞得小孩子常为了吃这些营养过剩的食物而奋斗!我们国家明明就是世界上著名的料理大国之一,为什么我们却要以饮食他国的食物而自豪?一代一代的文化积淀,使我们的饮食文化体系丰富多彩。比如各具特色的什么菜系啊,五花八门的烹调方法啊,也构成了以讲求“色香味形”为特色的中国饮食文化。洋快餐的每一道菜虽是精心,却是机械化的,当许多西方国家开始对这些洋快餐进行限制时,我们的国人却仍以吃洋快餐为时尚。不错,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就当更注重如何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饮食更合理更营养更健康更环保将成为新世纪之风,在大快朵颐的时候遗忘了最关键的东西;烹饪的过程中,营养流失了多少,营养是否搭配合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比例构成是否得当,恐怕很少有人顾及了。
中国饮食注重美味、营养与治疗的统一,是一门学问颇深的文化,但不知道为什么人们却离中国的饮食文化越来越远。很多人不会包粽子,很多人不懂得如何制作年节的糕点,传统饮食被流行的速食取代。我们无法想像如果传统饮食文化因被遗忘而可怕地逐步流失,那么我们的未来将又面对什么样的文化沙漠呢?在中国流行的高档西点风,还是要谨慎对待。我们不应当让自己的文化特色被这西风给卷走,试想依此不断下去,500年后的我们恐怕无法用中国菜来款待外国人了,那不是用汗颜就得说过去的事了
文化传统在传承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增添新的内容、新的典范,而且需要对异质文化的吸收和融合。传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一种综合。对不同质的文化传统的吸收和融合,可以使固有传统因注入新的血液而勃发生机,并变得更健康、更有免疫力。当今的世界,现代化的浪潮,使游戏规则国际化、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中国如想在世界舞台上保留自己的位置,更需要她的忠实儿女学会如何适应国际环境,如何整合自己、健全自己、发展自己,而不是消灭自己。这就需要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不然的话,你将不知道自己是“谁”,行动的时候,不知道是“谁”在说、“谁”在做。
[By[张小亮]
at 20-42-44]
[我来说几句]
评论人姓名:
个人网站:
评论内容:
(127字符以内)
尚能输入: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和维护《》,也请不要发表威胁本站生存和声誉(如政治敏感、非法传销)的言论,如发表不良言论,文责自负,谢谢合作。
  一、一旦违犯法律法规,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本站工作人员有义务配合相关部门,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如IP地址等)。
  二、自觉遵守爱国、守法、自律、真实、文明的原则,严禁发表有人身攻击倾向、有造谣生事嫌疑的言论,严禁发表虚假广告、色情、网络传销性质的内容,管理人员有权删除违反规定的内容或取消违规网友的发文权限甚至删除其ID。
& & & 友情连接
[ 基于民俗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 网页维护: 张小亮 版权所有,并对网站内容负责。
Copyright(C) 2007 基于民俗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All Right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久经沙场的意思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