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会近视孩子玩电脑手机都不会近视?

&&|&&责编:周博林
1平板渗透率高
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  《爸爸去哪儿》这档综艺类节目的确博得了不少观众的眼球,而亲子类节目之所以能够如此火爆,很大程度上是年龄结构决定了收视率。中国城市人口构成的主力年龄结构在25岁到40岁,从《蜗居》到《奋斗》,&80后,90初渐渐长大,并迎来了生育高峰。环顾一下身边,相信有不少同事都已有了宝宝。  然而,步入而立之年的80后父母,目前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教育好孩子。其中,让孩子使用到底是利是弊,这个话题引起了家长们的争议。随着、电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为孩子沉迷其中而烦恼。虽然平板电脑可以帮助儿童开发智力、锻炼手指灵活性、同时也让孩子有机会轻松接触海量信息和启蒙知识,但相比起孩子的视力健康和其他负面影响,家长似乎变得忧心忡忡。宝宝玩平板电脑是利是弊?  以笔者为例,宝宝今年3岁,而这样的年龄段应该和不少80后所生宝宝相同。在孩子使用平板的这个问题上,笔者的困惑也有不少,育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相信和很多家长都有同样的经历。为了更多了解80后、90初家长们的宝宝使用平板电脑实际情况,在撰写文章前笔者发起了一个关于儿童接触平板电脑的小调查,最终参与调查的中关村网友共有403位。点击上图进入《儿童接触平板电脑的相关调查》页面  调查结果中显示,宝宝年龄主要集中在3-10岁之间,其中3-5岁的占比34.24%,6-10岁占比28.04%,而63.77%的家庭已经购买了平板电脑,30%正在打算购买平板电脑。当问及到平板电脑对于孩子是利是弊的问题时,有220位家长认为主要取决于家长的引导。从数据中不难看出,平板电脑在家庭的渗透率还是非常高的,同时也看到了家长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的心态。&2增加陪伴与交流 家长应当以身作则 ·增加陪伴与交流&家长应当以身作则&  调查中半数以上的家长认为使用需要靠正确引导,但还有24%的家长认为弊大于利。下面就来分析一下家长以及其他家庭成员对孩子使用电脑的看法。首先从父母这一层说起,主流人群以80后与90初的家长为代表,而这部分用户算是平板电脑发展的见证者,也是积极参与购买人群。  由于家长对电子设备的青睐有加,因此将电子玩具、、平板电脑、电视作为哄孩子不闹不哭的工具,成为代替传统玩具的最佳选择。此外还有一个原因是,80后家长的通病倾向于进行“遗憾的弥补”。因为自己小时候父母的指导非常极端,所以特别希望在自己孩子身上,把小时候的缺憾弥补过来,因此在教子的方式上大都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看别的小朋友玩平板电脑&羡慕嫉妒恨  但过犹不及的完全隔绝平板电脑也不现实,从目前孩子所接触的环境来看,采用隔离平板电脑的方式并不可取,除非你是“狼爸”打算铁腕管制孩子,否则家长不可能控制孩子永远不接触平板电脑。即便是在没有进入幼儿园前,家长可以刻意去把控。但孩子就算自己不玩,也会知道别的小伙伴在玩,也会经常看见别人在玩,再加上各大商场的店面展示,也会不经意的吸引他们的关注。  还有,当所有其小伙伴都在玩平板的时候,你的宝宝不允许玩,落单被其他小朋友冷落,这也会给孩子内心造成非常大的心理落差,而这种落差有可能会导致自卑情绪出现。应当陪孩子一共使用平板电脑  再来看看80后的父母这一层,由于大部分家长平时工作压力大,没有足够时间陪伴宝宝,很多宝宝都是由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照看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隔代教育。隔代教育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盲目溺爱,虽然老人也清楚玩平板电脑时间长弊大于利,但如果宝宝耍赖哭闹非要玩,老人都会无条件的满足。★家长要以身作则  既然已经意识到孩子接触平板电脑是一件必然事情,那么合理控制、有效使用才是良策。孩子依赖平板电脑主要是因为缺少陪伴,作为家长并不是为了让孩子保持安静,塞给他平板电脑玩就行,而最好的是陪同孩子一起玩,这样不仅可以正确的引导他们使用适龄APP,同时也可以把控时间长短,纠正孩子的观看姿势。  对于家中老人的一些做法,应该做到和他们多沟通,统一我们这一代父母的教育观点,更重要的是不要当着宝宝的面发生冲突,家庭成员之间发生冲突,不和谐的家庭氛围会带给宝宝更多的不安全感,对他心理发展产生不利影响。&3举例说明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举例说明&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  每当宝宝玩时间过长的时候,相信家长们都很无奈。尤其在吃饭或者睡觉的时候,拿着电脑不松手,此时用尽各种方法都无济于事,很难让宝宝离开屏幕。一方面担心孩子边看平板边吃饭会养成坏习惯。另一方面,如果稍加强制制止的话,旁边老人也会很不高兴。总之笔者在劝说宝宝的过程中总是束手无策。下面看看其他宝宝和家长在使用平板电脑时都遇到了哪些情况?(举例说明的内容来自新京报)。故事1:乐乐,女孩,3岁  不到1岁,乐乐就已接触到了iPhone。在1岁以前,乐乐的兴趣更多在于手机里的照片和视频,尤其是妈妈给她录的视频,她会不断点开同一个视频看很多遍。乐乐到1岁多就很黏人,除了妈妈谁也不要,但只要能玩手机,即使妈妈暂时离开也没关系。发现了这一点,乐乐妈在需要干活时就会把手机扔给她。  随着年龄的增长,乐乐对手机的使用越来越娴熟,而当她熟练地给iPhone解锁,并点开照片时,常会获得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你真聪明、你最棒”的称赞。受到表扬的乐乐常常会要求妈妈拿出手机让自己“表演”。  2岁后,乐乐的中文表达能力已经不错了,为了从小培养孩子的英语敏感度,乐乐妈在手机上下载了英文儿歌、英文小游戏。乐乐跟着游戏学A、B、C,发音还挺标准,这让乐乐妈觉得很有成效,还省了上早教班的钱。2岁8个月,乐乐进入幼儿园还得到老师的表扬,说她能唱一整首英文歌,这让乐乐妈更觉得手机是个不错的早教机。  但之后,乐乐妈郁闷地发现孩子对手机越来越依赖,满屋子的玩具、甚至同龄的小朋友都抵不过iPhone的诱惑。而且,在她认识了数字1-9之后,连设置手机密码这一招都不管用了。“玩手机伤眼睛”之类的说教对乐乐完全不管用,粗暴地从孩子手里把iPhone、抢走则只会遭到更强烈的反抗。在一些公共场合,一旦不给她玩手机,乐乐就大吵大闹,乐乐妈往往只能先满足她的无理要求。  与此同时,乐乐对其他的电子产品也开始产生浓厚的兴趣,只要乐乐爸的游戏机、ipad没有放好,她也能捣鼓半天,这让乐乐妈无可奈何。故事2:&刘子方,男,10岁  刘子方读小学四年级,喜欢军事,家里有不少军事方面的书籍。刘子方的爸爸在iPad里下载了不少军事知识的软件,以便刘子方课余时候可以看,即便是在春节走亲戚拜年的时候,刘子方也会拿着IPAD,随时随地看。  有不少朋友和亲戚不太赞成刘子方爸爸的行为,因为刘子方眼睛近视比较厉害,大家觉得iPad对眼睛不好。但是刘子方的父母认为,这样孩子可以用一种便捷的渠道获取知识。  尽管这个家庭对外采取了一致的态度,但是在家庭内部,也曾经因为iPad和手机的问题引发过“战争”。一次学期末,刘子方的考试成绩不太好,在妈妈批评&他的时候,刘子方哭着反驳,“每天放学回到家,爸爸一脑,妈妈玩自己的iPad,谁都不理我”。孩子的话让大人颇有些内疚和惭愧——这确实是这个家庭的常态。缺乏父母关心&平板电脑成了孩子的唯一玩伴  刘子方的妈妈承认,给孩子一台iPad,孩子就会很安静,让工作了一天的家长也能休息一下,这也许是不少家长让孩子玩电子产品的原因。但是却忽视了,虽然孩子表现出对iPad的无限喜爱,可内心深处还是更加渴望与父母的互动。  还有一点让刘子方家长感到棘手的是,刘子方玩iPad的时间太长,虽然每次都跟孩子约定好时限,但是刘子方常常想方设法要超过时限,特别是到了周末,更是完全没有时间观念,在午睡的时候也偷偷看。虽然刘子方并没有去看什么不好的内容,但是家长也非常担心这样下去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和作息。故事3:森森,男孩,4岁  森森从1岁起就开始玩iPad和妈妈的手机,里面所有的游戏都会玩,得分往往比妈妈还高。重视孩子英文教育的森森妈在iPad里下载了很多英语学习软件,颇有语言天赋的森森学得很快,曾经在香港面试国际幼儿园的时候表现突出。  游戏玩得好、英语学得快,这两点曾是森森妈引以为傲的事情,但随着森森逐渐长大,自主意识越来越强,妈妈发现,森森每天花费在手机和iPad上的时间越来越多。除了上幼儿园以外,一回到家里,森森就抱着iPad不放(主要是玩游戏或看动画片),不给玩就哭闹。忽略性格培养&不太喜欢跟其他小朋友玩&  有时候,大人比较忙或家里来了客人,森森妈也会主动让森森玩IPAD,只要一玩他马上就会非常安静。但是有一次,森森连续玩了四个小时IPAD,就连尿尿都不愿意放手,以致于直接尿裤子了。这让森森妈开始醒悟,开始以“iPad没电了”、“坏了,拿去修了”等理由,不给森森玩。随着妈妈的制裁,森森的反抗也不断升级,哭闹持续时间更长,开始跟妈妈吵架,还有几次甚至把妈妈气哭。  与此同时,森森的幼儿园老师也反映,森森不太喜欢跟其他小朋友玩,有时候还会乱发脾气,在老师跟森森妈讨论这些问题的时候,森森妈忍不住哭了。森森妈现在怀疑孩子的性格有问题,森森爸甚至建议她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如何才能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  其实孩子玩平板电脑和其他玩具是一样,时间长了所养成的不良习惯还有很多,相信每个家长都会遇到这样类似的问题。家长们应当多鼓励孩子与外界增加接触,提高孩子语言运用和交流能力,这样非常有利于儿童建立完善的语言体系。有一点个人觉得十分重要,为了让孩子减少接触平板电脑的次数,家长首先就要做到自控,尽量不在孩子面前使用平板电脑,因为表帅的作用对于善于模仿跟从的孩子有很深的影响。  另外,家长应当与孩子经常互动,做一些有意义的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实现遵守诺言的任务,循序渐进自控力也会有所提高。4健康应放首位 玩平板电脑要适度·健康应放首位&玩要适度  玩电脑是利是弊这个话题,其实归根到底焦点就是集中在孩子的健康上面。90%以上的家长最为担心的是平板电脑会影响到孩子的眼睛视力,害怕孩子过早的成为“眼镜族”,耽误今后的学习和工作。说到这里,让80后的笔者也回想起了上中学的时候,经常下学后和小伙伴在网吧玩游戏,甚至有时候不回家在网吧通宵刷夜。虽然偶尔和发小谈论起来津津乐道,但做了父亲后,现在才意识到自己为宝宝的担心其实和当时自己父母苦口婆心劝说的心理完全一样。  孩子使用平板电脑应将健康到首位,目前家长最主要关心的健康问题包括有视力、颈椎和心理三大方面。★视力  85.36%的家长认为平板电脑最大的弊端就是影响孩子的视力,《2岁近视800度平板电脑成祸首》的新闻相信也让不少家长为之震撼。平板电脑和显示器一样,都是直接光源,视觉感觉更刺激。儿童视力的成长是从远视慢慢往正常视力变化的,如果长时间玩某个东西,会导致孩子的“远视储备”过快地消耗完,便成了近视。长时间看平板电脑的屏幕,还会导致干眼症等其他视力损伤。校园“小博士”逐年增加  此外,在我们看东西时,眼睑是在有规律的眨动,犹如汽车的雨刷,不间断地将泪水均匀地涂布在黑白眼珠表面(角膜及结膜),起润滑作用。正常情况下眼睑眨动的次数每分钟为15~20次,但在看平板电脑时,特别是高度集中精力玩游戏时,眨眼的次数会大大减少,久而久之就出现了眼睛表面的干裂。  孩子近视眼患病率逐年上升且居高不下,已成为当前影响青少年健康的一个严重问题,近几年近视低龄化显著主要是儿童用眼过度造成的。其中主要原因多是长时间观看手机、电脑和平板电脑造成的。  医生建议,首先在使用时间上要得到控制,建议一次最多玩15~20分钟;还要提醒孩子要保持良好的坐姿,使用这些电子产品应保持40—60厘米左右比较适合的阅读距离。电子屏亮度参照自然光适中即可,不要在行车途中和光线昏暗的地方玩耍。★颈椎  “人们原以为颈椎病是中老年的专利,现在门诊经常有年轻人甚至小学生、中学生的面孔。&某医院推拿科主任说,孩子在使用平板电脑时大都不会顾忌到正确的姿势和使用时间,有时趴在床上,有时低头玩游戏,这样都无疑增加了颈椎的负担。再加上平板电脑屏幕尺寸较小且没有固定支撑点,使用者多将其放在腿上,看电脑时脖子过度向下前倾,使颈部胸锁乳头肌随之向前拉伸,压迫椎动脉而诱发颈椎病。小萝莉!趴在这里玩平板&你妈知道吗?  而宝宝更是需要注意,由于肌肉、骨骼都在成长过程中,如果平时不注意观看平板电脑的姿势,长时间低头,很容易引起颈椎疲劳。不少孩子之所以患颈椎病,和长时间玩电子产品和不正确的姿势有直接关系。★心理  对于身体发育尚未成熟的孩子来说,长时间久坐不动玩平板电脑,过分依赖电子产品,可能会削弱孩子和其他人面对面沟通的技巧,一旦只专注于屏幕,就不会去理解更广阔的世界。长时间独自玩耍也容易让孩子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难以形成人际关系,而变得孤单和内向。  应当鼓励孩子增加户外活动,多与同龄小伙伴共同玩耍,以增进沟通与表达能力。5儿童平板该如何设计?厂商开动脑筋 ·儿童该如何设计?厂商开动脑筋  既然的全民普及趋势已无法阻挡,那么什么样的平板电脑适合才儿童使用呢?厂商是否对儿童平板有定制化的设计方案?系统方面是否有具备家长控制模式?等等问题都是家长所关心的。下面我们就来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来进行讨论。  首先是硬件,这个硬件的概念并不是指的平板电脑内部的处理器、内存和硬盘,而更多的是说一款符合孩子平板电脑的外观颜色、机身尺寸&、机身耐用度、抗摔性、屏幕防划伤能力和材质用料安全性等方面。宝宝平板摇椅的设计很巧妙&但表示很担心宝宝咬东西不是破坏王,而是他们探索事物的天性  除了要保证平板机身的安全稳定外,目前不少儿童平板为了达到更好机身保护效果,都增加了防撞外套。通常情况下,孩子在3岁以内,尤其是处在刚刚长牙齿的阶段,爱咬东西非常正常的。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喜欢用“咬”来探索周围的环境,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大部分保护壳都采用了硅胶质地,宝宝经常用嘴是否安全也成为了各位家长所担心的。平板电脑为了保证材质安全,应当全部采用无害的化学成分。孩子喜欢什么样的平板?外观颜色一定要有吸引力  软件方面,主要涉及到UI界面友好度、适合儿童使用的APP软件程序和家长控制功能。软件开发可以根据孩子好奇、好玩、好动的天性进行设计,将一些可爱的内容、图画和声音完美地融合起来,这样可以提高孩子的听觉、视觉感受和兴趣。中的访问限制功能很多家长都不知道  据BBC调查显示,许多家长不了解他们的孩子使用和平板电脑所面临的危险,50%的家长都忽略了平板电脑中内容的过滤。目前苹果iPad、和都在大力推广家长控制功能,家长控制可以过滤网页,阻止孩子被动访问不良网站同时还可以控制上网时间、按时限制聊天、按时限制游戏、按时自动关机、保护孩子视力、记录&上网历史、记录屏幕内容等功能。  据了解身边很多的家长其实都不知道苹果iPad具有家长控制功能,在iOS&7下如果想访问限制阻止使用特定的功能和应用软件的话,家长们不妨可以调整“访问限制”这项功能。点击下方图片进入具体设置方法。如何在苹果iPad中开启家长控制模式&6孩子像小树 但不是只需要浇水施肥  正如曾经80后接触的游戏机引发社会问题一样,对于孩子的心理影响可能更加深远,孩子每次外出与父母在一起的时候若都只盯着电脑的屏幕,将大大限制他们经历更广阔世界的机会。知名的幼教专家就曾告诫家长说:“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充满了好奇心,善于发现各种事物,一旦他们只专注于屏幕,就不会去理解更广阔的世界。”&&孩子就像小树&并不能只是简单地浇水施肥了事  网上专家说的和书上写的条条框框都需要各位家长来变通看待,因为每个家庭环境与孩子的个性各不相同。其实遇到熊孩子玩平板哭闹不听话的时候,很多家长都采取了迁就的态度,加之一旁老人的过度溺爱,真正能做到书本上的正确指引并不容易。  平板电脑作为新媒体环境下的产物,必定是未来大家接触最多的设备之一。孩子的玩与不玩并不是关键,而是父母是否把握了玩的度这个很重要,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培养兴趣,同时加以善意的引导,有爱的陪伴,要比严厉粗暴的中止更有效。
产品定位 操作系统
平板论坛精选
下载中关村在线Android 客户端
下载中关村在线 iPhone 客户端
下载中关村在线Windows8客户端
成为中关村在线微信好友
4¥12995即将上市6¥31007¥14998¥5299¥99010¥1798吓人,2岁孩子有近视倾向 少吃甜食,慎玩手机电脑
来源:无锡商报
&怎么可能?这么小就近视眼?&昨天上午,在市妇幼保健院4楼儿童保健眼科,市民张先生带着儿子做2岁的常规体检,但视力检查结果让全家人吓了一跳。&有近视眼倾向!&而在张先生儿子之后做视力检查的一位2岁6个月的孩子,同样被诊断为有近视眼倾向。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眼科医生曹荻告诉记者,近两年,经她检测的6岁以下儿童中,10个中有7个左右有近视眼倾向。
2岁孩子有近视眼倾向
在市妇幼保健院,记者看到张先生儿子的视力检测报告单上显示:R:+0.50-1.00;L:+0.75-0.25。董医生告诉记者,从这张报告单上可以看出,这个孩子有比较严重的近视倾向。&2到3岁孩子的球镜度数应当在+2.0&+3.0之间,但是从目前来看,这位小朋友左眼的球镜度数只有+0.75,右眼只有+0.5度,离标准差得比较远。3个月后需要复查。&董医生随即将张先生的手机号记录在册。&小孩子视力筛查后分为三种结果,一是正常值;二是眼保健值;三是眼科治疗值,你看我的这本本子上,都是记录的检测结果为眼保健值和眼科治疗值孩子的资料和联系方式,我们好嘱咐孩子定期复查,如果孩子的近视值直接是负数或异于正常情况,那我们就建议眼科治疗并定期随访。&董医生说。
记者看到,这本档案册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家长的联系方式。&寒假后,我每天要看三四十个孩子,这些6岁以下的孩子,10个里面有7个左右有近视眼倾向。这个比例太吓人了。&董医生说,以前的孩子筛查出来有远视倾向的比较多,那时家庭中的电子产品比较少,这样的孩子反倒需要多看电视、手机、电脑,但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有近视倾向,家长在家中电子设备的管理上要特别当心。
儿童比成人更易近视
采访中,不少医生表示,近一两年在门诊发现,不少儿童出现频繁眨眼、真性近视或近视加深等问题,这与iPad、iphone等电子产品的兴起不无联系。甚至有些孩子在候诊或者检查过程中,还抱着i-Pad或大屏幕手机见缝插针地玩。
董医生介绍,视力形成是个很有意思的过程。孩子刚出生的时候,眼球外观几乎是正圆形的,眼球晶状体和睫状肌的调节能力较差,平行光线通过屈光系统后成像落在视网膜之后,表现为远视眼。大约在4岁的时候,儿童的视力正好处在正视化过程,逐渐从远视眼向正视眼发展。之后,儿童的视力发育趋向完善。如果发育期间,有不良的生活习惯的影响,就会让近视提前。&所以说,儿童还处于发育期,生理结构尚未发育完全,控制眼睛闭合的肌肉和控制瞳孔的收缩能力不如成年人,更容易比成年人产生视觉疲劳,而电子屏幕是直接发光体,画面色彩亮丽,不停闪烁的屏幕刺激性大,这种疲劳的积累极易让孩子近视。&
&以前的孩子一般7岁之后才会出现近视,现在两三岁的孩子会出现近视眼倾向,大部分是过度玩手机、电脑导致的。&一位眼科医生说,近视眼低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现在的父母,为了让孩子安静一会儿,就把手机、电脑往他面前一放,所以很多小近视眼都是因玩手机、iPad导致的。
&每年的寒暑假都是孩子视力下降最快的时期。因为数码电子产品不仅可以看动画,还可以播放视频、玩游戏等,对孩子吸引力很大,孩子经常会一个多小时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不注意防治的话,很容易发展成近视。&董医生表示。
2岁后隔半年验一次光
董医生解释,当单眼裸眼远视力达到1.0时,则为正视眼。但是,在视力发育时,如果由于屈光不正等原因,引发斜视、远视、近视,当眼睛看不清以后,不能以一个很清晰的影像刺激眼底黄斑发育,就会引发弱视。
医生建议,孩子的视力问题很难发现,是因为孩子的视力是不稳定的,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他们往往也不知道如何去诉说,甚至会故意去掩盖自己视力有问题的事实。所以,应定期检查视力,发现视力不良,及时诊治。&家长应该为孩子建立一个屈光发育档案。&董医生建议,家长应从1岁半起就带孩子到医院验光,以后每半年一次,认真记录结果。&6岁以下的孩子因为不会看视力表,需要用专用的视力筛查仪筛查,一般2岁到3岁的孩子球镜度数在+2.0&+3.0之间,4岁在+2.0&+2.5之间属于正常。如果能保持这种状态,孩子得近视的可能性很小。但如果孩子远视度数小于上述范围或没有远视,即使现在视力正常,也要万分小心,必须尽早采取措施,预防近视。
除此之外,家长要适当控制孩子吃甜食的量,因为甜食容易影响眼部神经系统的发育。
新闻热线:7-147 Email:
江南晚报社 版权所有
苏ICP备- Copyright(C)-->孩子玩10分钟手机=看半小时电视  今年初,杭州有部分小学规定:视力4.6以下的学生不能评“三好学生”。不说这条规定引来的各种争议,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现在孩子的视力确实越来 越差了。很多家长把这归咎于电子产品,最早是电视,后来是电脑,现在又添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对这些电子产品的诱惑,孩子们的抵抗力几乎为零。   用四天时间测电子产品危害  iPhone、iPad、电视、投影这些电子产品对孩子视力的破坏力究竟相差了多少?浙江省眼科医院三位医务人员,他们拿自己的孩子做了这次实 验:陈岩,浙江省眼科医院视光诊疗中心副主任,女儿嘻嘻,6岁;张赟 ,浙江省眼科医院公益医疗部,女儿伽伽,6岁;杨杰,浙江省眼科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儿子果果,6岁。  在4天时间里,眼科医生们分别让3位孩子使用、观看iPhone、iPad、42寸液晶电视和投影仪,通过对比孩子的屈光度、泪膜破裂时间和一 分钟眨眼次数的前后变化,来判断它们对孩子视力的伤害程度。需要说明的是实验对3位孩子视力产生的变化是短暂的,验光时出现临时性的近视度数也是一个可逆 过程,通过一段时间缓解可以完全恢复到正常。实验场地在浙江省眼科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指导医生是浙江省眼科医院视光诊疗中心副主任侯立 杰、浙江省眼科医院视光诊疗中心副主任陈岩。实验中的3位孩子的两眼裸眼视力均为5.0。   玩20分钟手机近视100度  检测项目一:屈光度。屈光度,也就是常说的近视、远视度数。屈光度负值越大,说明近视度数也越大。在4天时间里,三位小朋友每天使用一种电子产 品20分钟,比如在iPhone和iPad上,选择自己最喜爱的游戏;在电视和投影上,看自己最喜欢的动画片。实验前,三位小朋友都做了远眺,眼睛属于放 松状态;在连续使用20分钟电子产品后,眼睛不做任何的放松调整,立刻检测屈光度。从实验数据看,iPhone、iPad对孩子视力屈光度影响远大于电 视、投影,最明显的就是嘻嘻玩了20分钟iPhone手机后,右眼视力下降到假性近视100度的水平。浙江省眼科医院视光诊疗中心副主任陈岩说,在临床 上,如果近视在25度之内还算正常,但如果达到50度,就已经算是轻度近视了。“短时间内近视度数增加50度,算是假性近视,只要眼睛立刻看远放松调节, 视力会马上恢复。但经常性地出现50度,就会变为真性近视50度,这个近视状态就恢复不了了。”  检测项目二:泪膜破裂时间。泪膜,就是由泪液在眼球中形成的一层薄膜,能够滋润眼睛,缓解疲劳。泪膜破裂时间,是反映视力疲劳的重要指标。等3 位小朋友玩20分钟电子产品之后,医生马上向他们眼里滴入一些药水,观察泪膜在药水作用下,能持续多久才破裂,一般来说,泪膜持续时间越短,说明眼睛就越 疲劳。陈岩医生说,一般泪膜破裂时间是8~10秒,低于这个数值,就说明眼睛处于紧张状态,容易眼疲劳。“在临床上,如果眼睛在放松状态下做检测,泪膜破 裂时间在5秒以内,是诊断干眼症患者的一个重要依据。”而在这次实验中,三位孩子玩了20分钟iPad后,泪膜均在5秒就破裂了,明显低于正常水平。  检测项目三:眨眼次数。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如果长时间盯着某样东西不眨眼睛,眼睛是非常容易酸痛的;而在临床上,眨眼次数,可以反映泪膜功能 的稳定程度。通常情况下,正常人眨眼频率是15~20次/分钟,低于这个值就说明眼睛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导致眼疲劳、眼睛干涩、视力下降。实验前,医生们 先和三位小朋友闲聊,在小朋友不知情的状态下,偷偷记录了孩子在眼睛放松状态下眨眼次数。随后,在小朋友使用电子产品过程中记录下他们每分钟的眨眼次数。 在这次实验中,三位孩子对手机和平板电脑的“专注度”大大出乎意料,眨眼次数明显减少两至三倍。尤其是伽伽,在玩iPad的20分钟时间里,平均每分钟只 眨了4次眼。   iPad观看距离应在75厘米以上  陈岩医生说,结合临床和这次实验,一般情况下,孩子看手机十分钟的眼球疲劳程度,相当于看电视30分钟。“抛开遗传因素,导致近视的原因主要是用眼环境。”浙江省眼科医院视光诊疗中心副主任侯立杰说,这个环境包括用眼的距离、时间、姿势、光线等。  首先说距离。侯立杰医生说,儿童眼睛特别敏感,近距离工作时间久了,眼睛就需要一个调节,调节功能使用多了,会导致调节紧张与痉挛,也就是俗称 假性近视。在这次实验中,孩子们操作iPhone和iPad的距离大约20厘米,观看电视的距离大约3米,投影距离大约10米,屈光度变化跟距离远近成正 比。对于电子产品,一般要求观看距离是电子产品屏幕对角线的3~5倍。以iPad为例,屏幕对角线大约是25厘米,那么观看距离至少要75厘米。再来说说 时间。有关部门建议儿童(2~6岁)操作电子视频产品时间每次不宜超过20分钟,每天累计时间建议不超过1小时。另外就是姿势。现在很多小朋友在用电脑的 时候,坐的都是成人的座椅,因为位置低,小朋友经常仰视着玩电脑。“观看电脑的屏幕略低于我们水平视线以下10~15度。眼球暴露在空气中的面积明显增 大,泪膜破坏的时间缩短,更容易产生视疲劳。”最后是光线。有些小朋友有躲在被窝或者黑暗的地方玩手机的习惯,这对眼睛的损害是非常大的。
全部评论我的健康中心健康热图
分享这段文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有些人不会近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