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个吉林大学凝聚态物理排名哪个好考

查看: 2209|回复: 0
吉林大学物理学院就业情况
主题帖子积分
  理论物理中心是由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吴式枢院士亲手创建的。几十年来,为我国理论物理领域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中有些知名的海内外物理学家,正活跃在各领域的前沿。理论物理专业博士点是国家首批博士授予权单位,吉林省重点学科。理论物理中心是我校的处级研究单位。
  主要研究方向:
  1.核多体理论及量子色动力学
  2.数值模拟与成像技术
  3.核天体物理
  4.核结构与核反应
  5.量子力学及其新进展 
  6.凝聚态理论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本学科研究粒子重子、介子、轻子、规范粒子和夸克等)和原子核的性质、结构、相互作用及运动规律,探索物质世界更深层次的结构和更基本的运动规律。从根本意义上讲,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的研究处于整个物理学的最前沿,他们涉及从最微观领域的规律到天体的形成与演化的规律。
  粒子物理与核物理专业的前身是吉林大学原子核物理专业,它创建于1958年,从建立专业初期到文化大革命前,在刘运祚主任的领导下先后建成β谱、γ谱、中子物理、加速器、核电子实验室,为专业教学和科研打下了坚实基础。又经过多年的发展,该学科已形成了核结构实验研究、核技术应用研究、核数据评价以及穆斯堡尔谱学四个相对独立的研究方向。本学科具有一支整体力量雄厚、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并且培养了一批在本学科内具有一定影响的学术带头人。
  专业方向介绍
  1.核结构研究
  2.核数据评价
  3.穆斯堡尔谱研究
  4.核技术应用
师资力量:
  目前本专业从事凝聚态物理研究的集体(固体物理教研室)有教师18人,教授8人(其中博士导师8人)、副教授7人、讲师和助教3人。
  主要研究方向
  1.高温高压极端条件稀土固体物理学。
  2.硼笼多面体化合物、纳米材料和生物物质的高压研究,新物质新材料的高压合成及应用。
  3.固体稀土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及其它新能源的开发应用研究。
  4.凝聚态物质(纳米材料、稀土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磁性材料、合金材料等)的结构特性研究。
  5.低维凝聚态理论(电子态、电输运特性)。
  6.高分子统计理论。
  7.高压物理学。
  人才培养状况:
  物理系固体物理学科,在校内历来成为学生选择学习的热门专业,迄今已培养出大量本科生,已培养100多人,博士22人,博士后2名,接纳国内外高访问学者10多人。本科毕业生中90%考取硕士生;硕士毕业生中40%考取国内博士生,50%考取国外博士生,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大批高级人才。
  目前在学硕士生29人、博士生10人。硕士生毕业时均已在国内重要学术刊物发表一篇以上学术论文,博士生毕业时均已在SCI发表1-3篇以上学术论文,研究生的质量是较高的。
 专业简介:
  吉林大学磁学专业(磁学教研室)成立于1954年,是国内最早建立的五个磁学专业之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兰州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
  教学方面,磁学教研室自1955年开始承担磁学专门化教学任务,40多年来培养出几百名本科生、几十名硕士研究生和六名博士研究生。毕业生遍布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很多人成为所在单位的骨干,其中包括大学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研究所所长、工厂厂长、总工程师。
  科研方面,共承担完成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其中重点基金一项),3项吉林省科委项目。在SCI收录的国内外著名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一百多篇,申请专利2项。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和省部级奖7次,主要研究成果有:
  1.解决了Fe-Ni合金薄膜磁场感生各向异性的起源问题,定量计算拟合了感生各向异性常数随成分、温度、以及蒸积过程中衬底温度的关系;
  2.发现了金属Co磁场冷却后形成晶体织构,并发现它就是磁场冷却感生磁各向异性的起源;
  3.阐明了非晶Gd-Co薄膜易磁化轴垂直于膜面的磁各向异性起源于其微柱状结构,柱表面上Gd的择优氧化,以及Gd-Co间的亚铁磁耦合。  
  4.在自旋玻璃中发现磁场感生各向异性效应;
  5.系统研究了各种稀土永磁化合物的晶场和磁性,发现在一些化合物中,4f-3d交换作用的各向异性很大,4f-4f交换作用不能忽略,阐明了RCo5中Pr与Nd离子的变价行为。
  科技开发方面,于1990年创建了磁性材料中试基地(隶属于物华公司),研究开发并生产了一批永磁功能器件和永磁材料,目前为一汽大众配套生产永磁磁性材料。
  研究现状:
  1.纳米晶稀土永磁材料的研究:纳米晶永磁体是目前永磁材料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目前进行的单相纳米晶稀土永磁材料磁滞回线的微磁学研究把前人的定性计算拟合(矫顽力误差~100%)提高到定量计算拟合的档次(矫顽力误差~10%)。已经做到定量计算拟合磁滞回线随晶粒大小和温度的关系。
  2.新型稀土-过渡族金属间化合物的探索:与北京物理所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发现了新型具有高饱和磁化强度、高居里温度和强单轴磁各向异性的3:29型稀土-钴化合物。
  3.稀土氧化物巨磁电阻效应的研究。
  高层人才培养状况:
  1985年以来,毕业硕士研究生30余人,毕业博士研究生6人。硕士研究生中的80%考取了博士研究生,其中很多人在国外获得了博士学位。毕业的博士研究生有4人在国外做博士后。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简介: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是从原吉林大学物理系1959年成立的微波专业(1963年更名为波谱专业)发展起来的,文革后1979年恢复重建为微波技术实验室,坚持进行科学研究,获得国家发明四等奖一项及其它多项成果。在此基础上,1996年成立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方向并开始招收本科生,1998年获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理学)硕士点授予权,在中科院长春卫星地面观测站建立了科研、教学实习基地。
  主要研究方向:
  1.微波-声与微波-磁学
  2.微波-超声空化技术与机理
  3.微波波谱与微波技术应用
  4.微波、电爆炸及超声等方法制备纳米晶及表征
声学简介:
  (1)历史:吉林大学物理学院声学博、硕士专业是一个以声学理论为基础的科学研究与研究生培养单位。科学研究是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进行的声法石油测井理论研究发展起来的,侧重研究固体,特别是复杂介质与几何结构中弹性波的激发、传播与接收的理论和应用。三十年来,在井孔声学,复杂介质声场及其应用领域开展了长期研究,取得系列性成果。1984年以来,完成6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与油田生产与研究单位的14项横向合作项目。部分应用成果已试用于生产,有的转入863高科技项目。在国内、外刊物与国际、国内会议上的发表论文110余篇。
  (2)现状:2001年起有新的基金项目执行和两个新的横向项目签约。在基金和横向项目的长期稳定支持下,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基础,形成了几个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它们是:井孔声学理论与计算;复杂介质与结构中的声传播;信号处理与参数反演和成像。近年来又开拓了非线性声学与声弹性学研究。无论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都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1996年以来,王克协教授还积极推动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参加国际会议和与美、俄同行互访对话,抓住机遇,开拓新的研究方向,推动了教学科研水平的总体提高。
  科研状况:
  除已完成6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14个横项目外,目前在研项目有
  (1)“非线性声测井理论与储层参数和构造地应力的反演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1年1月--2003年12月。
  (2)“利用交叉偶极子声测井资料检测井周异常应力方法”,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2001年3月--2003年3月。
  (3)“声频谱测井仪信号处理方法研究”,大庆油田石油管理局2001年10月--2002年9月。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系前身是原吉林大学物理系光学专业。该专业始建于1953年,建立初期,在长春的我国老一辈光学专家王大珩、龚祖同等亲临执教,并与长春光机所建立了密切的科研合作关系,为光学专业的科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多年来在光学物理领域取得许多重要成果,培养了一批科研骨干,在激光与原子分子相互作用领域取得了一批国际水平的科研成果。1993年被批准建立光学博士点,1998年吉林大学成为物理一级学科博士授予单位,1997年光学专业被列为吉林大学&211工程&重点支持学科。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该专业在近几年来,紧跟国际前沿,关注信息工程这一科技热点,不断孕育、培养新的高科技增长点。比如,由激光与原子分子相互作用而引出的许多新现象、新规律和新技术等。此外,我们开展了与光信息有关的前沿性应用课题,比如,利用电磁感应光透明的原理,提出了双量子阱材料中实现光控光开关的模型、提出了实现色散补偿的新概念,以及光控光增益的新方法等。这些理论工作已先后在Phys.Lett.等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在近几年来,紧跟国际前沿。
  主要研究课题和目前状况:
  1.原子相干现象的研究
  以高锦岳教授为首的研究组开展了原子相干的实验与理论研究,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无反转光放大的实验,引起国际学术界高度重视,该论文多次被SCI等论文引用,单篇论文引用次数1994年全国排名第8,1996年全国排名第3。该研究组还在&电磁感应光透明&、&高色散高折射率介质&、&混合型光学双稳&等课题取得了许多国际水平的成果。发表学术论文几十篇,论文在SCI论文的总引用数超过320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一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原子相干及应用近年来得到飞速发展。八十年代在理论上提出一系列新的构想和可操作模型,如电磁感应光透明、高色散高折射率光学介质、无反转光放大等。进入九十年代,这些新的理论构想先后在实验上得到证实,为其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最近已有人报导研究上述效应的工作从气体工作介质推向固体介质,特别是半导体材料。现在,低温下已在固体物质中观察到电磁感应光透明现象,在半导体中也实现了单光子光透明。而在冷原子中利用原子相干效应获得的高色散介质中将光的群速度减小到17米/秒,这些进展使其迈向实际应用步伐大大加快,特别是这些效应在光开关、光存储、光信息处理等方面的应用一定会有较大发展,而无反转激光仍然是发展短波长激光的一种方案。
  国内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数较少,且大部分做理论工作,但在无反转激光、高色散光学介质等方面本实验室较早地作出了部分实验工作。
  在原子相干领域,总体设想和规划是在理论方面即时掌握国内外发展动态,并作出相应的前沿工作(在过去的几年中,已在上述领域发表了一系列质量较高的论文,这些论文发表在 Phys.Rev.,Phys.Lett.,Z.Phys.,mun.等刊物上)。实验方面,已有一些前期工作基础,特别是气体工作介质方面的工作基础更好一些。与此同时,扩大研究工作介质范围,将气体工作介质中的成果向固体特别是半导体材料扩展,使其更接近实用性,联合物理系凝聚态物理国家重点学科具有的技术力量,这种扩展是非常有希望的。将气体中的原子相干效应向凝聚态物质推广是国外最新研究动向。
  2.激光光谱学的研究
  吉林大学在激光光谱学领域的研究是国内在该领域开展最早的学校之一。我国最早的&激光光谱学发展规划&也是由吉林大学激光光谱研究组牵头在七十年代末制定的。目前原子分子高激发态激光光谱学及高分辨激光光谱学已列为我国原子分子物理及激光物理重要战略发展方向。二十多年来,吉大在激光光谱学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原子高激发态(Rydberg态)性质的研究:
  我们对碱土元素(如Ba、Sr)、第四族元素(如Pb、Sn)、稀土元素(如Yb)等原子Rydberg态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不仅仅研究了Rydberg态的能级位置(如国内外大多数研究组新做的),而且对Rydberg态的自然辐射寿命,超精细结构和同位素位移,朗德gj因子等进行了激光光谱测量。同时,我们用多通道量子亏损理论(MQDT)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深刻揭示了简并受扰Rydberg系性质,规律。在国防重要学术刊物(如Phys.Rev、J.Phys.B、Z.Phys.D等)发表一批学术论文,并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995年)。
  (2)高分辨激光光谱研究:
  利用激光准直原子束技术,饱和光谱技术,光学量子拍技术对铟(In)、钡(Ba)、钠(Na)、镓(Ga)、铜(Cu)、镱(Yb)、铥(Tm)等元素的超精细结构及同位素位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给出了一大批新的超精细结构常数,为研究原子光谱理论及激光同位素分离提供了有价值的科学数据。
  (3)天体光谱中粒子辐射参量的激光光谱研究:
  近代激光光谱发展的特点之一是与天体物理、化学、生物学等交叉渗透更加广泛深入。我们率先在国内利用激光光谱技术开展了天体光谱中粒子辐射参量的研究。自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部(NASA)于日发射一个哈勃太空天文望远镜以来,收集了大量的紫外(UV)和真空紫外(VUV)波段离子光谱。为分析这些离子谱必须研究谱的结构、跃迁几率(或振子强度)、我们利用可调谐的UV和VUV激光结合激光产生离子束技术(laserablation),开展了针对哈勃太空望远镜收集的例子谱的研究,为了解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提供了科学数据。该项研究与瑞典Lund大学S。Svanberg教授、比利时E。Berimont教授及部分NASA成员参与,初步建立了国际合作关系。
  (4)激光光谱学应用研究:
  吉大激光光谱组开展了多方面的激光光谱应用研究,其中包括激光燃烧诊断、激光大气污染监测。激光医疗诊断。例如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火焰CARS光谱研究、固体推进剂的激光诱导二维点光成像(LIF技术)。
无线电物理
无线电物理简介:
  无线电物理采用近代物理学和电子信息科学的基础理论、方法及实验手段,研究电磁场和波及其物质相互作用的基础规律,据以开发新型的电子器件和系统,发展信息传输和处理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并在电子系统中推广应用。现代许多高新技术:如电子计算机技术、量子电子学、光电子学、超导电子学,以及量子信息技术等无一不与无线电物理密切相关,并以之为基础,或即属于其研究范畴。当今高新科技的发展已促进电子信息科学的研究从简单物质到复杂系统,从定性解到定量解,从线性问题到非线性问题,从正向研究到逆向反演的转化,而且出现了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应用物理等不同学科的广泛交叉和应用。形成了众多交叉学科和高科技的应用基础。同时,又促进了物理学基础理论的深入发展。
  电子计算机就是在无线电电子学和物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今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已经历了四代,即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等。计算机的更新换代得益于电子元器件的发展,是建立在物理学的基础之上,是以电子在真空中,在半导体材料中运动规律的认识突破为前提。一台电子计算机就是一个物理系统,计算过程是这个物理系统的一种时间演化。
  在计算机的发展中,小型化和高度集成化是一个重要目标,如今芯片上线宽已达亚微米乃至纳米量级,集成度为11x11mm2芯片上集成几千万个元件。再进一步缩小芯片上元件的尺寸,当其接近原子量级尺寸时,电子运动的规律只能用量子力学理论来描述,电子的波动性成为其主要特征。这意味着微电子技术将面临一场革命。量子器件将被发明,量子计算理论将被提出,量子计算机将产生。量子计算机作为一种新的计算机,不仅仅是在现有计算机基础上向前迈进了一步,而且使整个计算的概念焕然一新,量子计算的思想对物理学的基础也有深远意义。量子器件及量子计算机的研究是跨世纪工程,它涉及物理学,计算机科学,数字等诸多学科,已成为当今世界研究的热点。
  物理学的发展为计算手段的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计算机的出现又彻底改变了物理实验的面貌,带来了新的物理学.新的物理学是立足于实验、理论和计算三大支柱之上。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物理学工作者,不能仅限于享用现有计算机资源,必须发挥创造性,自行设计专用计算机,以解决物理实验中数据采集和处理问题。方能深入探索过去无法想象的复杂现象的本质。这就要求物理学工作者即要有扎实的物理基础,又要精通电子计算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无线电物理的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拓展,计算机物理就是其中之一。本专业侧重于计算机物理方向的研究。
  研究方向:
  量子信息技术基础理论、量子计算机物理模型,经典计算机上模拟量子算法,以及计算机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等。
  培养目标:
  (1)博士学位:掌握无线电物理的数理理论,实验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理论。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专业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了解本学科发展前沿。并在所研究的方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具有学术带头人或项目负责人的素质。能承担量子信息技术领域的科研课题工作。能胜任高等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2)硕士学位:应掌握无线电物理的数理理论和计算机科学理论,应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了解学科前沿,能运用计算机技术研究物理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具有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可在高校、科研院所或企业从事本专业或相邻专业的教学、科研和工程技术工作。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简介:
  本方向主要从事磁学量的测试计量方法研究和电磁信号转换以及磁测量仪器、仪表的开发研制, 磁测量技术在航空、汽车、石油及各个领域的应用研究。汽车电子设备及仪器仪表,各种磁传感器和换能器在石油、汽车工业及其他方面的应用开发研究;磁性参数的检测方法研究及仪器的研制;各种磁参数测量器具的开发研制; 弱信号的检测方法研究等。
  每年平均申请科研项目4项,每年平均科研经费80万元,获得专利10余项,在各类刊物发表科研论文20篇, 本研究集体研制成功的JDM-1型振动样品磁强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近几年的科研成果在该研究方向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有些方面的工作(如:磁性材料综合测试系统、大功率电磁铁用稳流电源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先后有十几项科研成果被有关部门采用。我们的科研工作紧紧围绕我国的工农业生产、科研和教学的具体实际需要来开展,大部分科研项目来自于有关的生产单位、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科研成果解决了很多具体的实际问题,提高生产和科研水平。有些仪器设备的性能价格比优于国外的同类产品,被国内很多用户所采用,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我们自己研制成功的《可变强场振动磁强计》,已列为世界银行贷款招标目录,并已中标, 已有很多单位订购,可为国家节约大量的外汇。
  每年招收研究生12人 本科生 30人, 两年内本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
  师资力量:
  本学科现有教 授 2 人, 副教授 3 人,讲师 7人 其中获得博士学位者2人 获得硕士学位者10人。 本学科、专业点硕士研究生招生60人 毕业并授予学位人数 34人。
  目前开展的主要研究课题有:
  1.支持汽车电子的嵌入式软件平台
  2.柴油机电控系统ECU匹配数据的在线实时修改装置 
  3.混合动力客车CAN仪表研制
  4.系列振动样品磁强计的研制开发
  5.混合动力客车ISG研制
  6.发动机工况数据的在线实时采集系统
  主要发展4个方向
  1.各种传感器和换能器应用开发研究
  2.磁性参数的检测方法研究及仪器的研制
  3.智能仪器及单片机应用技术
  4.汽车机电和电子设备研制
  光学工程是工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无二级学科目录。目前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学科方向及梯队:
  目前有三个学科方向,并形成相对稳定的学科梯队
  方向一:光电信息处理及系统;学术带头人是申铉国教授
  方向二:光电检测技术及仪器;学术带头人是张铁强教授
  方向三:激光技术及应用;学术带头人是高淑琴教授、李守春教授
  人才培养情况:
  目前每年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15人,现有在读硕士研究生14人,具有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7人。
  学科特色:
  光学工程是电子学、工程光学及计算机技术交叉形成的新的研究领域,在国民经济、国防、科学研究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和巨大发展潜力,是支撑新技术革命和信息社会的重要支柱。本专业一直从事光学工程的基础理论研究,深入研究光电交叉中物理的基础理论,同时在开展光电器件、光纤传感器的性能研究,以及光电检测理论和应用,光谱分析及应用,激光应用,以及光机电一体化系统、光度学与色度学的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以光电转换和激光理论为基础的;以光电检测控制技术、光谱分析技术、激光应用技术为支撑的、以解决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实际问题为目的的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和学术梯队,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与国内同类专业比较,专业水平居于中游。
最有价值的专业课资料(包括高分辅导讲义、历年真题解析、最后三套模拟卷)
我们都有考研必胜的信念!
考研论坛优秀版主可获得
助人为乐勋章
热衷于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用户
雷锋精神是一种长驻的感动
声明:论坛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立场。转载文章/图片请注明作者及出自 弘毅考研论坛 www.hykaoyan.org,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原作者。
请务必遵守中国有关互联网管理的法律法规以及弘毅考研论坛的用户守则,共同营造和谐文明的网络氛围。感谢您的合作。
)&京公网安备12
友情链接QQ:
弘毅教育旗下
Powered by Discuz!凝聚态物理排名
凝聚态物理&大学排名
原文地址:凝聚态物理&大学排名凝聚态物理考研开通院校
点击:5772 好评:11
难度:21 1.
点击:4782 好评:14
难度:9 2.
点击:3652 好评:1
难度:3 3.
点击:3598 好评:7
难度:2 4.
点击:3296 好评:15
难度:11 5.
点击:3177 好评:8
难度:4 6.
点击:3090 好评:2
难度:3 7.
凝聚态物理学是当今物理学中最庞大、同时也...
点击:2903 好评:0
难度:1 8.
点击:2779 好评:8
难度:5 9.
点击:2745 好评:0
难度:0 10.
点击:2653 好评:6
难度:4 11.
点击:2603 好评:1
难度:1 12.
点击:2349 好评:1
难度:15 13.
点击:2326 好评:0
难度:0 14.
点击:2285 好评:2
难度:3 15.
点击:2262 好评:0
难度:0 16.
点击:2198 好评:4
难度:2 17.
点击:2188 好评:2
难度:1 18.
点击:2130 好评:1
难度:0 19.
点击:2128 好评:5
难度:4 20.
点击:2122 好评:0
难度:0 21.
点击:1983 好评:1
难度:0 22.
点击:1923 好评:2
难度:1 23.
点击:1892 好评:0
难度:0 24.
点击:1880 好评:2
难度:0 25.
点击:1865 好评:11
难度:6 26.
点击:1847 好评:0
难度:0 27.
点击:1826 好评:0
难度:1 28.
点击:1808 好评:0
难度:1 29.
点击:1804 好评:3
难度:2 30.
点击:1801 好评:15
难度:0 31.
点击:1778 好评:0
难度:0 32.
点击:1708 好评:2
难度:0 33.
点击:1683 好评:1
难度:0 34.
点击:1666 好评:0
难度:0 35.
点击:1653 好评:0
难度:0 36.
点击:1621 好评:3
难度:0 37.
点击:1588 好评:0
难度:0 38.
点击:1572 好评:4
难度:0 39.
点击:1555 好评:1
难度:0 40.
点击:1481 好评:0
难度:0 41.
点击:1446 好评:0
难度:0 42.
点击:1408 好评:0
难度:0 43.
点击:1377 好评:1
难度:0 44.
点击:1368 好评:0
难度:0 45.
点击:1335 好评:4
难度:0 46.
点击:1334 好评:0
难度:0 47.
点击:1328 好评:2
难度:0 48.
点击:1306 好评:1
难度:0 49.
点击:1296 好评:0
难度:0 50.
点击:1278 好评:1
难度:0 51.
点击:1261 好评:0
难度:0 52.
点击:1238 好评:0
难度:0 53.
点击:1222 好评:2
难度:2 54.
点击:1212 好评:0
难度:0 55.
点击:1196 好评:0
难度:0 56.
点击:1184 好评:1
难度:0 57.
点击:1145 好评:0
难度:0 58.
点击:1125 好评:1
难度:0 59.
点击:1085 好评:1
难度:0 60.
点击:1068 好评:0
难度:0 61.
点击:1063 好评:0
难度:0 62.
点击:1049 好评:0
难度:0 63.
点击:1010 好评:0
难度:0 64.
点击:995 好评:1
难度:2 65.
点击:978 好评:6
难度:2 66.
点击:964 好评:2
难度:0 67.
点击:963 好评:0
难度:0 68.
点击:955 好评:1
难度:0 69.
点击:953 好评:2
难度:0 70.
点击:941 好评:0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位置导航: 》 》》》
山东大学凝聚态物理
历年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实际录取线
奖学金及要求
辅导课程推荐
考研大三保录计划
2016保录A计划&&&
过级预备营+48人暑期50天集训+秋季强化冲刺阶+名师点睛押题+专业课一对一(政英30、数英20)+复试标准辅导
大三开始准备2016年考研;基础薄弱、自制力较差;需要在校上课,不能全年离校复习;希望一次性通过考研获得录取。
2016保录B计划
过级预备营+48人暑期50天集训+秋季强化冲刺密训50天+专业课一对一(政英30、数英20)+复试保过辅导
2016保录C计划
过级预备营+48人半年集训+专业课一对一(政英55、数英35)+复试保过辅导
考研1对1保录计划
2015全科1对1保录班
200课时初试公共课、专业课全程1对1授课+全科视频定制课程+复试保过课程
复习时间、需求较特殊,希望单独辅导,自制力较差,复习时间不多,希望一次性通过考研获得录取
考研全日制集训保录计划
特别保录班
(随到随学)
全程20人封闭超小班教学
1.一阶基础课程(熟悉基本概念,掌握核心考点)
2.二阶强化课程(掌握基本题型及解题技巧,强化解题能力))
3.三阶冲刺课程(真题实战模拟,提升解题速度,掌握答题技巧)
4.四阶点睛课程(重点押题,掌握高分技巧)
5.四轮全真模拟考试+考前押题内部资料
1.一阶基础课程(复习规划+参考书);
二阶强化课程(核心考点+真题集);
三阶定向课程(针对院校重难点解析及真题分析)
四阶1对1超长课时课程及内部资料(全程个性化1对1)
复试:复试特保课程+院校资源保障;
针对可以脱产集训的2015考研学子;基础薄弱、自制力较差;希望一次性通过考研获得录取
山东大学分专业集训营
山东大学考研全年集训营
山东大学考研骨干计划辅导
山东大学保研辅导班
山东大学考研私密1对1辅导
本学院其它专业
与其他院校对比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
物理科学学院
泰达应用物理学院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
物理与微电子学院
晶体材料研究所
大连理工大学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物理工程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太原理工大学
理学院物理系
内蒙古师范大学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物理电气信息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
先进材料与技术研究院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物理学院)
中国海洋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物理所、物理系、光子所
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
数学科学学院
物理与电子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物理与信息科学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
物理电子学院
河北师范大学
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山西师范大学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河南师范大学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江西理工大学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
中国科学院
半导体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西北工业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华南师范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兰州理工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物理科学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
物理与光电信息科技学院
材料与光电物理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应用科学学院
河南科技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山东师范大学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四川师范大学
电子工程学院
西北师范大学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长沙理工大学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河南工业大学
内蒙古科技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应用科学学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微电子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
理学院(物理系)
南京理工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
沈阳师范大学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凝聚态物理
光电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辽宁师范大学
物理与电子技术学院
北京化工大学
杭州师范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重庆师范大学
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物理学与电子技术学院
西南科技大学
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河北科技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物理工程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陕西师范大学
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南京艺术学院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天津理工大学
苏州科技大学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首都师范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近3年考研报录比对比
近3年考研初试分数线对比
数学/专业课一
近3年考研实际录取分数线对比
数学/专业课一
01 磁学与磁性材料 02 自旋电子学 03 压电、铁电物理学 04 电介质物理学 05 离子与固体相互作用 06 半导体物理、材料与器件 07 凝聚态理论 08 低维量子物理
?101 -- 思想政治理论 ?201 -- 英语一 ?627 -- 综合考试(力学、光学、电磁学) ?829 -- 量子力学
?复试方式:笔试与面试相结合 ?复试笔试科目:专业外语(英文阅读理解)外语听力测试:
总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8号中关村数字物流港20层(科贸大厦后面)
经济学咨询QQ:982180 管理学咨询QQ: 医学咨询QQ: 新闻学咨询QQ:
翻译硕士咨询QQ: 会计硕士咨询QQ: 金融硕士咨询QQ: 法硕咨询QQ:网站统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凝聚态物理专业排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