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别疾病最先辩病还是辩证法三大规律

临床医学专科
医学影像及其他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辨证与辨病治疗重症心衰
来源:青年人()&更新时间: 17:40:51 &【字体: 】
笔者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方法治疗重症心衰,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举验如下:  例1:李某,男,68岁,因反复憋喘10余年,加重1周来诊。患者有近30年的慢支病史,近10年来反复憋喘,心悸、气短,有时伴双下肢浮肿,并逐渐加重。间断服用利尿剂及消心痛。2个月前因慢支并感染、心衰曾在外院治疗月余。出院10余天复发,而来我科求诊。症见:双下肢肿,憋喘不能平卧,咳黄痰,口唇紫绀,眼结膜充血,颈部血管充盈,明显可见三凹征,心率126次/min,心律绝对不齐,双肺散在哮鸣音及中小水泡音。腹部膨隆饱满,肝肿大右胁下可触及4cm,双下肢浮肿没指,阴束浮肿。心电图示快速型房颤、冠状动脉供血不足,X线示心界向两侧扩大,慢支并感染,舌质淡胖,苔黄腻,脉沉微结代。  中医诊断为喘证、水肿。证属心阳不振、痰饮阻肺、水饮停滞。西医诊断:慢支并感染、肺心病、冠心病、心衰、心功能Ⅳ级。中医治以温阳化饮、泻肺平喘,予防己黄芪汤、真武汤、小青龙汤合方化裁:黄芪、制附片(先煎)各30g,防己20g,茯苓、泽泻、葶苈子各15g,麻黄、桂枝、半夏、细辛、五味子各9g,干姜6g,水煎服,1剂/d,分2次服。同时给予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抗感染,氨茶硷扩张支气管,口服双氢克尿噻50mg,氨苯喋啶100mg、消心痛10mg,3次/d。治疗3天后,尿量渐增,咳痰憋喘减轻,浮肿渐消,服药20剂,浮肿全消,呼吸功能改善,肝下界缩至肋下2cm触及,心率92次/min,X线复查感染征象明显减轻。嘱停用利尿剂,续服中药善后,调理月余,病情稳定,心衰控制。  例2: 高某,女,64岁,因心悸气短10余年,加重1年,于日收入院。患者20余年前确诊为“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在某医院行二尖瓣剥离手术。此次住院后患者心悸气短,倦怠乏力,动则喘息,汗出,心中惕惕,伴右胁胀痛,食欲不振,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常年口服地高辛0.125~0.25mg。查体见口唇紫绀,双颊暗红、颈静脉怒张,心率86次/min,心律绝对不整,二尖辨听诊区可闻及舒张期杂音,肝下界右肋下2.5cm处触及,质韧,轻度压痛,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心电图示:左心肥大,房颤、多源性室早。舌质暗红有瘀斑,舌苔少,脉沉细结代。  中医诊断为心悸、水肿。证属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西医诊断: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心衰,心功能Ⅳ级。治以益气养阴、活血通脉化饮。予生脉散、黄芪防己汤加味化裁:人参、五味子、五加皮各9g,麦冬、防己、茯苓、泽泻、葶苈子、苦参各15g,黄芪、丹参、煅牡蛎各30g。1剂/d,水煎服。同时应用改良激化液,利多卡因静脉点滴,1次/d,连用10日,地高辛0.125mg,1次/d,双氢克尿噻25mg,氨苯喋啶50mg,口服3次/d。用药5天后,症状逐渐改善,心悸气短减轻,尿量增加。治疗30天,肝下界右胁下未触及,心功能提高至Ⅰ级。复查心电图示房颤。病情缓解出院。续用地高辛0.125mg,1次/d,并用中药调理。随访半年,病情稳定。  按:治疗重症心衰,现代医学多用强心利尿及血管扩张剂,虽有疗效,但长期用药后,药物产生的毒副作用将会影响机体。例1为心肾阳虚、水饮凌心犯肺,例2为气阴两虚、心脉瘀阻所致心衰。所以,例1重用制附子、麻黄、桂枝、细辛等温通之品,以温壮心肾阳气,从而使三焦水道得通,水饮得化,则心自平而获良效;例2用生脉散加黄芪益心气养心阴,重用丹参活血化瘀、通心痹亦可收功。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中医医院(250012)
&&&&责任编辑:想飞&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字体: 】【】【】【】【】【】
┊ 热线:029- 传真:029-
投诉意见,或24小时QQ热线:. Copyright &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中医的核心内涵—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
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是中医学的核心内涵,也是整个辨治过程中确立治则和方法、处方、用药的主要依据。
&&&&一、辨证论治
&&&&从中医临床文献学考析的角度看,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可称是&辨证论治&奠基之作。张仲景的辨治思路的方法,为后世学医者树立了规范,提供了规矩准绳,其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为历代医家所公认。
&&&&&辨证论治&,系通过四诊、八纲、脏腑、病因、病机等中医基础理论,对患者所表现的具体疾候、体征,或不同的病理阶段、病证类型,进行综合分析,以确立诊断(或通过诊视后所获得的诊断印象),并在治疗方面予以立法、处方,务求切中病机,合乎理法。简言之,辨证要点,在于分析并揭示患者的证候本质,论治的要点,是在证的基础上,拟订具体的治疗法则,并确立方治内容,也就是说,辨证论治是理、法、方、药运用于临床的全过程,是中医学术临床的基本特点,是学医者须予遵循的诊疗规范。后世的治法,虽不断地有所发展和提高,但&辨证论治&的诊治思路和方法,一直为中医临床医生所高度重视。
&&&&临床上掌握辨证论治,有其一定的难度。如&消渴&患者,症见多饮、多食、多尿。中医认为:此病多由饮食失宜、情志失调或劳逸失度等因素,导致内热耗阴之病机,形成脏腑燥热、阴虚火旺。故治疗上根据病因、病机、症状和症情发展阶段的不同,又分为上消(以口渴、多饮为主症,病机多属心胃火盛、上焦燥热),中消(以多食善饥,形体消瘦,小便频数,大便干结为主证,病机多属脾胃燥热)和下消(病见&饮一溲二&,即排尿量明显多于饮水量,而排尿有如淋浊病证,尿液如膏油,面部黯滞无华,病机属肾水虚极、蒸化失常)三种证型。从辨证论治的角度,上消治以清肺胃、润燥为主,中消宜泻火清胃,下消则以补肾固涩大法。根据此病的不同阶段,施治和选方均有所不同。也就是说,同一疾病的不同证型,须通过辨证以确立治法。
&&&&二、辨证论治
&&&&从医学发展的角度,&辨病论治&当早于辨证论治。医者对于疾病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临床医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医者又希望能得到删繁就简的证治规律。从治疗学的观点,就是寻觅切会病证的病因、病机,便于在辨证论治中推广应用有关临床各科的专病 &通治方&。如《素问&腹中论》治疗臌胀病,用&鸡矢醴&方,就属于辨病论治;后世有将臌胀分为数种证型予以分别处治,则重在辨证论治。《内经》除臌胀病外,以&生铁落饮&治疗狂病,&四乌贼骨一茼茹九&治血枯经闭等,亦均具有辨病论治的特点。早于《内经》成书年代的《五十二病方》载述:&蛊者,燔扁辐(蝙蝠)以荆薪,即以食邪者&,这是治疗蛊病的通治方,说明在公元前数百年,辨病论治已相当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在《内经》以后的《武威汉代医简》中,载有&治诸淋(淋即&癃&),&&皆同药 (药治之)。&汉代以前,癃、淋不分,此处方&诸淋&系指诸种淋证,包括石淋、血淋、膏淋等。说明当时对于这些病还在诊治方面,贯串了辨病论治的原则和方法。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有不少辨病论治的载述,其中《金匮要略》更有鲜明的特色,如用乌头汤治疗历节;黄芪桂枝五物汤治血痹;肾气丸治消渴;茵陈五苓散治黄疽;甘草粉蜜汤治蛔虫病;桂枝茯苓丸治妇人颓瘕积聚病;胶艾汤治胞阻;甘麦大枣汤治脏躁等。这些治疗方剂,至今仍经常为医者所选用。
&&&&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中介绍有关辨病论治的亦颇多。如对卒心痛、伤寒、痢疾、天行疫疠(指多种急性传染病)、温疫、疟疾、黄疸、沙虱、乳痈等病,基本上不以分型论治的形式论叙,而是侧重于使读者在仓卒之间,便于按病索方以应用于临床。嗣后,《备急千金要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六书,方治收罗广博,书中记述了大批属于辨证论治的方治内容。宋元以后,在辨病论治方面具有鲜明特色的著作,则以明,孙志宏《简明医彀》较为著名,孙氏针对二百余种病证(包括临床各科),每病均列&主方&一项,在&主方&后,多附有较为详细的药物加减用法,甚便于选用。此书体现了作者孙志宏对辨病论治的广泛涉猎和深入探索,可算是一部有关临床&辨病论治&的重要参考文献。
& &&如上所述,可以看出辨病论治与通治方的密切关联。晋代名医葛洪,他根据长期临床实践指出:&伤寒有数种,人不能别,令一药尽治之。&(《肘后备急方》)葛氏提出用葱豉汤为主加减施治,使后世对病证的通治有了认识,亦使葱豉汤成为治疗伤寒的名方。葛洪又以黄连、黄柏、当归、龙骨等四药煎煮人蜜,治疗痢疾,明示&天行诸疠悉主之&的&通治方&性质。其他尚有:&辟天行疫病&方、&辟温病散&方、&治疟疾&方、&治黄疸&方、&治一切恶肿毒&方、&乳痈&方、&诸疽疮膏&方、&疗荆犬(即狂犬)咬人&方、&神黄育疗诸恶疮、百杂疮方&等,均属于辨病论治的通治方。
&&&&三、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
&&&&古今医家在其医疗实践中,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在重视辨证论治的同时,还寻找辨病论治,力求方药与病证(包括形成病证的病因、病机)的合拍。这在中医临床文献中大多有所载述。泛览古今医家的医案,可看到辨治疾病有如下几种情况。
&&&&(1)以辨证论治为主;
(2)以辨病论治为主;
(3)辨证论治与辨病诊治相结合。这反映了诊疗体系和治法方面有不同流派。须予说明的是,单纯的辨证论治或辨病论治,在临床上不占主流。因为辨证或辨病均不宜机械地予以理解。中医诊治疾病,有定法、活法之别,立方遣药有完全遵循古今文献所记述的方药,但在多数情况下仍以某方为主或数方融汇,并结合不同的症候表现以灵活加减,这种方治情况最为多见。这种思路和方法则是相当具体地体现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学术临床特色。
&&&&孙志宏《简明医彀》对若干病证的治疗,采用&主方&(通治方)的形式,详细附述这个具有通治性质的&主方&如何根据病证所表现各种不同的兼证予以加减,灵活地应用于临床,也是反映辨病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的程式之一。可以此书中有关治&自汗&方为例外说明之。其&主方&:人参、黄芪(蜜炒)、白术、茯苓、当归、黄连、白芍、枣仁(炒、研)、牡蛎(煅)各一钱,桂枝七分,甘草(炙)五分。再加浮小麦一撮,乌梅一个、枣二枚,水煎服。汗出不止加五味子、肉桂、麻黄根煎,或调龙骨末;虚人,加山茱萸、肉丛蓉;湿胜者,加泽泻、茯苓、防风、白芷;阳虚者,加制附子;火盛者,焙黄连;热极者,另煎凉隔散;汗不止,浮小麦半升,煎汁去麦,用汁煎药。兼痰盛气滞等,随证加减。
&&&&上列主方,偏重于辨病论治。上方具有&专病通治方&的性质。书中还在此方后详述加减用法,并分别介绍了不同病因和症候的&自汗&治疗。如,用黄芪建中汤治疗虚劳自汗;大补敛汗汤治气虚自汗;玉屏风散治表虚自汗等。
&&&&上述诊治情况,反映了辨病与辨证的有机结合。当前所编的临床医籍,较为多见者还有下述诊治模式,即先确立所治病证的名称。确立病证名称后,根据病因、症候的不同,予以分型诊治。而分型论治亦可附述其方剂应用的加减法。这样的诊治模式,较多地见于临床各科的教材。必须指出的是,这样的分型未必切合病机,分型过繁,往往与临床观实不符,学医者难以掌握应用。因此在临证时,应当在审因、辨证的基础上,主动地采用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的思路和方法。
&&&&至今何时以辨证论治为主,何时又可酌情以辨病论治为主,不宜作肯定的回答。大要总以诊治不同的病证时,贵在恰当灵活,择善而从。有时一种病的治疗全过程,可以反映出早期是以辨病论治为主,治疗后期,更偏重于辨证论治。临证诊疗时,必须对此有所认识,有所分析,并予酌定治则和方药。
&&&&还有一个是如何&辨病&的问题。古代所谓&辨病&,其&病&所指均为古代病名,而今天的病名,育&中医诊断名&和&西医诊断名&之不同。故今天的辨&病&含义,应包括西医病名在内。有时两种或几种不同的西医病名,联系于中医学可能属于同一中医病名。举例而言,中医所说的&消渴&,它所呈现的症候,多见于糖尿病。从中医辨证角度,它可以是相同或类似的治疗法则,也有可能在治法上同中有异,或立方遣药有所不同。如脑血管病,元代王履《医经溯洄集》中称&中风&或&类中风&,但西医的脑血管病则有脑血管痉挛、脑动脉硬化及其分支的血栓、梗塞和脑血管破裂、出血的不同。临床最多见为脑梗塞和脑溢血,这两种病症候是相似的,主症为偏瘫,肢体不遂,口眼歪斜,头晕,或昏迷,言语蹇涩;兼症多有患肢酸麻,流诞,痰浊,胸中痞闷,或有便秘,排尿困难等症,脉象和舌诊也往往没有明显区别,故过去在治法方面,脑梗塞与脑溢血往往大致相同。但作为&风、痨、鼓、隔&四大疑难重病之一,中风预后多属不良。清代以前,中风多用续命汤、地黄饮子等方治疗。迄于清代中叶以后,对中风后遗症应用较多的名方,如补阳还五汤等方,是有一定的疗效。今天的医生在临床应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遗症,已根据西医诊断之属于&脑梗塞&或&脑溢血&的不同,在治法和方药应用方面有所不同。如,脑梗塞治疗的立法当为&益气通栓&法为主,往往重用黄芪益气,并用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等药通栓活络,再配以其他方药(多为祛风、化痰、通润大便等药),&脑溢血&往往须用一些虫蛇类药(如土鳖虫、全蝎、白花蛇等)以活血化瘀。一般认为脑溢血不宜大量的黄芪和川芎,虑其脑动脉由于药物的穿透作用过强,引起再次脑溢血,由此可见,讲中医&辨病论治&宜将西医诊断一并予以考虑,并斟酌方法、选方、用药。总之,今天是处于中西医并存,共同发展的历史阶段,从事临床诊疗的医生,应高度重视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的紧密结合,并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中西医两种不同的医疗体系,提高疾病的疗效,广泛地提倡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
中医诊断之辨证与病案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核心,也是中医治病的基本方法。辨证与论治是两个密切相联的步骤,辨证是论治的前提,辨证为论治提供依据,要有效地治疗疾病,就要有一个正确的辨证。所谓辨证就是运用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尤其是四诊八纲及各种辨证方法,对疾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比较、综合,从而揭示疾病本质的过程。那末,在辨证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1.辨主要症状
&&&&疾病的临床表现是由一个个具体的症状组成的,在这些众多的症状中有的具有定性意义,有的具有定位意义,有的反映了疾病的本质,有的反映了疾病的主要矛盾。辨主要症状就是围绕对这些主症的辨别,明确疾病的本质,为治疗提供依据。
&&&&如发热是外感热病的主要症状,不同的热型代表了不同的病证。以六经辨证为例,发热恶寒是病在太阳,往来寒热是病在少阳,但热不寒是病在阳明,无热恶寒是病在少阴,潮热是阳明腑实证。通过对热型的辨别就可明确是什么病。如果进一步对伴有症状的辨别可以明确疾病的证型,如发热恶寒伴有无汗、脉浮紧的是太阳病伤寒证,伴有汗出、脉浮缓者是太阳病中风证,但热不寒伴大汗出、大烦渴、脉洪大的是阳明经证,潮热伴心烦、谵语、便秘、腹满硬痛、脉沉实的是阳明腑证。因此,围绕主要症状辨证是十分重要的方法。
&&&&2.辨疾病的发展变化
&&&&每一种疾病都有发生发展的规律,从疾病的发生到痊愈,可以经过不同的阶段,整个过程是不断变化着的。同一种疾病由于病邪性质、患者体质及治疗的不同,在各个时期可以有不同的表现。这就要求医生要用动态的观点去观察病人的临床表现。如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是温病四个不同阶段的不同证型,反映了温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临床上遇到温病的患者,要考虑到有上述四个阶段传变的可能性,还要考虑到有不循一般规律传变的可能,如卫分证虽有&温邪上受,首先犯肺&的一般传变规律,也有&逆传心包&的特殊传变。而《伤寒论》的六经传变中,既有按一般发展规律的循经传,也有不按一般规律的越经传,更有合病、并病的出现。也就是说既要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知常达变。这样就能举一反三,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伤寒论》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要求医生在辨证中审证求因.辨明病机为治疗提供依据。中医学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方法,其中辨病机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同的临床表现可以有不同的病机,如咳喘一证,既可以是外邪犯肺所致,也可以由肾不纳气引起。其治疗方法显然就不一样,前者需要祛邪宣肺,后者则需要益肾摄纳。不同的病证可以有相同的病机,如脱肛与子宫下垂是两种不同的病证,但如果其病机均是中气下陷的话,就都可以用补中益气的方法治疗。中医学强调&治病必求于因&,辨病机是重要的一环。
&&& &4.辨邪正斗争形势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乃成病。邪正斗争是贯穿于疾病发生发展全过程的。如病邪盛,正气具有抗邪能力坝U表现为实证。如果病邪盛,正气抗邪能力不足,则表现为邪盛正虚。如病邪已减弱,正气抗邪能力也在衰退,这时就表现为正虚邪恋。如果病邪已尽,而正气亦受损,则是邪去正虚。邪正斗争的形势,可以通过临床症状、体征表现为多种证候。
&&&&临床要辨明邪正斗争的形势,了解疾病的发展趋势,采取积极的措施,促使疾病向好的方面发展。
&&&&5.八纲辨证与其他辨证方法的运用
&&&&八纲是辨证的总纲。尽管疾病的临床表现是错综复杂的,但都可以用八纲来分析和归纳。如疾病的类别,可分为阴证与阳证;病位的深浅,可分为表证与里证;疾病的性质,可分为寒证与热证;正邪的盛衰,可分为虚证与实证。但它只是一种分析疾病共性的方法,远远不能表达脏腑经络受邪以后的病理变化。这就需要运用其他辨证方法.并使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完整地反映疾病的病理变化。如黄疸一证,后世分为阳黄与阴黄,以八纲辨证,阳黄属里热实证,阴黄一般认为属里虚寒证。但这不能反映疾病的本质,还须结合脏腑辨证来分析其本质。按脏腑辨证,阳黄属肝胆湿热,而阴黄属肝胆寒湿,这样方为全面。因而临床辨证要灵活掌握,根据病证选择辨证方法,更要多种辨证方法联合运用,完整正确地揭示疾病的病理变化。
&&&&6.外感病与杂病的辨证
&&&&从广义上讲疾病分为外感病与杂病两大类,适用于外感病的辨证方法有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病邪辨证等。适用于杂病的辨证方法有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经络辨证等。但所有的辨证方法可结合运用,即外感病的辨证方法也可用于杂病,杂病的辨证方法也可用于外感病.不必截然分离。外感病辨邪正斗争形势为主,但要注意不同辨证方法中证型异同的区别。如六经辨证中的阳明病,在卫气营血辨证中属气分证.在三焦辨证中属中焦证,要领会并融会贯通。杂病辨证在辩邪正斗争的同时,要注重脏腑阴阳盛衰的辨别,要结合气血津液辨证、病邪辨证等辨证方法,找出阴阳偏盛偏衰的主要方面,为调整阴阳的盛衰提供依据。
&&&&病案,古代称&诊籍&,又称&脉案&,目前称&医案&,是医生治疗疾病的客观记录。病案记录了病人的详细病情,包括现病史、过去史、家族史,以及辨证、诊断、治疗的全过程。是复诊、转诊或讨论病例的原始资料,也是统计疾病与研究疾病的重要资料。而且还是处理医疗纠纷的重要依据。
&&&&病案源远流长,《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的仓公二十多个病案,是现存最早的病案。这些病案记录了病情、诊断依据、治疗经过以及结果、为今人留下了宝贵的资料。以后历代医家十分重视病案的记录,从而使历代医家的临床经验得以保存下来,成为中医学的宝贵遗产之一。
&&&&7.病案内容
&&&&根据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精神,病案的内容应以四诊、辨证、立法、处方用药等为重点部分。
&&&&⑴四诊部分 应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具体如实地记录下来,这些资料是辨证诊断的依据。要善于抓住病人的主要症状,有重点、有系统的记录,避免主次不分,轻重不分。对于一些有特殊意义的阴性症状或体征也要记录,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⑵辨证部分 将四诊收集得来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指出疾病的病因病机,涉及的脏腑经络,阴阳虚实盛衰等,进一步辨明属何病何证,必要时还当与相似病证作鉴别,为治疗提供依据。
&&&&⑶立法部分 根据辨证得出的结论,进一步提出治法。立法必须与辨证结论相符合,病证有主次,或有兼证者,立法也要主次分明,务必与辨证丝丝入扣,为处方用药确立法则。
&⑷处方用药部分 根据确立的治疗法则,进一步明确用何方治疗,或以某方为主加减治疗,或用针灸、推拿等方法治疗。方剂可以成方加减,也可自己组方,制定新方。并写上每一味药物及剂量,先煎或后下等煎服法。用针灸治疗的要写明穴位,用推拿治疗的要写明手法。上述四个部分,务必做到理、法、方、药贯通。
&&& &8.病案要求
⑴书写病案态度要认真,内容要正确,时间要及时。住院病案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门诊病案必须当时完成。
⑵临床表现的描写要具体详细,内容要完整,精炼,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条理清晰。
&&&&&⑶文字要通顺,字迹要端正,不得涂改、挖补、剪贴,一律要用钢笔书写。
&&&&&⑷要体现中医理法方药的一致性,中医术语的表述一定要规范,要符合辨证论治的精神。
&&&&⑸病案结束时,医生一定要签全名,以示负责。
十二经脉经别病病机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灵枢&海论》)的作用,经络系统的其他组成部分,如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十五络脉等,都以十二经脉为基础,而奇经八脉又与十二经脉交错联系,关系也十分密切,故分析十二经脉的病理变化,在经络系统病变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意义。
&&& 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正经,具有加强十二经脉在体内的联系、增进十二经脉与头面官窍的联系等作用。一般说,十二经别的病理与十二经脉的病理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可以结合起来讨论。
&&& 1.十二经脉经别病病候
&&& 欲知十二经脉、经别的病机,必须先了解十二经脉和经别的病候,尔后才能归纳出其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关于十二经脉的病候,历代医家多以《灵枢&经脉》的内容为主。该篇不但详述了十二经脉在全身的循行概况,而且在每经循行线路之后还记述了该经的&是动病&和&所生病&的症状,并在手太阴、手阳明、足阳明及足少阴四经中,指出了&气盛有余&实证和&气虚不足&虚证的临床表现,为十二经脉的虚、实病候作了示范性的概括。此外,还分别阐述了除手厥阴心包经以外的五条阴经气绝的表现特征、病机及预后。
&& 《灵枢&经脉》对十二经病候的论述具有以下特点:①在全面继承《帛书&经脉》的&是动则病&和&其所产病&的基础上,将十二经脉病候确定分为&是动病&和&所生病&两部分。其中&所生病&部分,在除手厥阴以外的五条阴经分别为&是王&肺、脾、心、肾、肝五脏&所生病&,这可能与阴经属脏的理论有关。在手厥阴心包经,则为&是主脉所生病&,这与心包为心之外卫,而心又主血脉有关。在六条阳经,则为分别主津液、血、液、筋、气、骨&所生病&,这不但与阳经属腑有关,还与大肠主津;小肠主液;胃为水谷之海,主生营血,阳明又为多气多血之经;太阳为诸阳主气,阳气具有&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素问&生气通天论》)的功能;三焦主通行元气,总司人体气机气化及少阳主骨等理论有关。②十二经病候反映出经脉循行所过及所络属脏腑的病理。十二经病候中有许多症状是与该条经脉的循行所过部位密切相关的,这类病候通常被称为&外经病候&。如在手阳明大肠经的病候中明显指出&当脉所过者热肿&,其它如&齿痛颈肿&、&喉痺,肩前臑痛,大指次指不用&等,显然与手阳明经的&起于大指次指端&,&循臂上廉&,&上臑外前廉&,&上颈&,&入下齿中&等循行相一致。《灵枢&经脉》中类似这样的描述很多,如手太阴肺经的&缺盆中痛&,&臑臂内前廉痛厥&;足阳明胃经的&膝膑肿痛,循膺乳、气街、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趾不用&;足太阴脾经的&股膝内肿厥,足大趾不用&;手少阴心经的&臑臂内后廉痛厥&;手太阳小肠经的&嗌痛,颔肿,不可以顾,肩似拔,臑似折&及&颈、颔、肩、臑、肘、臂外后廉痛&;足太阳膀胱经的&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踹如裂&,&项、背、腰、尻、腘、踹、脚皆痛,小趾不用&,足少阴肾经的&脊股内后廉痛&;手厥阴心包经的&掌中热&,&臂肘挛急,腋肿,胸胁支满&;手少阳三焦经的&耳后、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耳聋,嗌肿,喉痺&;足少阳胆经的&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小趾次趾不用&;足厥阴肝经的&少腹肿&,&〓疝&,&狐疝&等等,都是非常明显的循经症候,虽未能概全,但已足以说明问题。由于十二经脉在循行过程中多有交叉或联系,故十二经病候也出现了交叉或重叠现象。如手太阳&循咽&,手阳明、少阳&上项&,足阳明、足少阴&循喉咙&,这些经脉的病候中都有&喉痺&、&嗌痛&或&咽肿&等症;手太阴&脉行少阴心主之前,掌心劳宫穴属心包&(《经络歌诀&十二经脉歌》)&太阴之别直入掌中&(《类经&疾病类&卷十四》)&肺脉散络侵掌中&(《周氏经络大全&经络分说&肺病》),手厥阴&入掌中&,手少阴&入掌内后廉&,这三条经脉的病候都有&掌中热&一症。手三阴经行于臂,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行臂肩,故都可出现肩、臂、臑疼痛或挛急等。又如足少阴肾经&从肺出络心&,故手太阴肺经病候中有&咳,上气,喘喝,烦心,少气不足以息&等症,而足少阴肾经也有&咳唾,喝喝而喘,烦心,气不足&等类似病候。十二正经在循行过程中对内络属于脏腑,因此十二经病候又多与内连脏腑的功能失常有一定的联系,体现出内连脏腑的病理。如《灵枢註证发微&经脉》在解释足阳明胃经病候时说:&其热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为溺色黄,胃热下入膀胱也。&&胃中寒,则腹满。&《灵枢&寿夭刚柔》也说:&怫忾贲响,风寒客于肠胃之中。&说明贲响腹胀、消谷善饥、腹满等胃经病候,均为&寒&、&热&等因素引起胃的功能失常而致。又如足太阴脾经的&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食不下&,&溏瘕泄,水闭,黄疸,不能卧&等病候,也都是脾运失常,脾胃升降紊乱的反映。③提示了经脉虚实的病理类型和特点。《灵枢&经脉》在十二经病候中提出了经脉虚证和实证的基本概念。如&实&,多指该经感受外邪或经气盛的病理;&虚&,则指该经经气不足的病理。不同经脉的虚实病候具有不同的特点。如手太阴肺经的实证,则强调了感受风寒而汗出伤风的病理,与肺为娇脏,主表主卫,易受邪侵的特点相符。又如在足少阴肾经的病候中,只提到&气不足&的虚证症候,而不见类似于其它经脉所提到的&气有余&的病理,这又是肾的&多虚少实&病理特点在经脉病候中的反映。虽然《灵枢&经脉》对十二经虚实病候的叙述仅是举例,但其精神实质是符合&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的基本概念的。
&&& 对于十二经病候中的&是动,所生病&,历代医家理解不同,解释不一,较有代表性的有:①《难经》的气血分说:《难经&二十二难》曰:&经言脉有&是动&,有&所生病&。一脉辄变为二病者,何也?然,经言&是动&者气也,&所生病&者血也。邪在气,气为是动;邪在血,血为所生病。气主呴之,血主濡之。气留而不行者,为气先病也;血壅而不濡者,为血后病也,故先为&是动&,后&所生病&也。&首次对&是动,所生病&的含义进行了解释,认为是动病的病变在气分,所生病的病变在血分,而且是先有是动病,然后才发展为所生病。对《难经》这一解释,后世医家有从之者,如杨玄操、虞庶、张世贤、丁锦、叶霖等;亦有不赞同者,如马莳、张志聪、张景岳、徐大椿、薛雪等等。其不赞同的观点亦不一,如《难经本义&二十二难》说:&邪亦有只在气,亦有径在血者,又不可以先后拘也。&又如《类经&疾病类》说:&凡在五脏,则各言脏所生病,凡在六腑,则或言气,或言血,或脉,或筋,或骨,或津液,其所生病本各有所生,非以血气二字统言十二经者。《难经》之言,似非经旨。&虽然如此,《难经》先气病后血病之说,对临床辨证论治,无论是内伤杂病,还是外感热病,都颇有启发,如叶天士就有&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温热论&卷上&第八》)之说。还有内伤杂病辨治中的&初病在气&&久病及血&亦与此有关。②张志聪的内外说:《灵枢集註&经脉》曰:&夫是动者,病因于外;所生病者,病因于内。凡病有因于外者,有因于内者,有因于外而及于内者,有因于内而及于外者,有外内之兼病者。&认为是动病为&病因于内&,所生病为&病因于外&,而且指出了&因于内&的是动病和&因于外&的所生病之间,可以相互影响或兼病,这种观点虽有可取之处,但将是动、所生病硬性分为&因于内&或&因于外&,亦难全面解释《灵枢&经脉》十二经的病候。③张景岳的变动说:《类经&疾病类》曰:&动,言变也。变则变常而为病也。如阴阳应象大论曰在变动为握、为〓之类。&指出是动病为&变常而为病&属经脉异常所导致的病理。但对所生病没有明确解释,按其所言&其所生病本各有所生&,&凡在五脏,则各言脏所生病;凡在六腑,则或言气,或言血,或脉、或筋、或骨、或津液&,意谓分别指脏、腑、气、血、津液、筋、骨、脉的病理。④徐大椿的本经它经说:徐大椿在《难经经释》中认为&是动&诸病乃本经的病,而&所生病&则为类推而旁及它经的病。从《灵枢&经脉》的十二经病候看,其所归纳的症状多为本经及内连脏腑的病理,旁及它经者甚少,故此说亦难以全面解释&是动,所生病&的所有相关病候。此外,对&是动病&和&所生病&的认识,还有杨玄操的&邪中于阴&,&邪中于阳&说;丁锦的&邪在气已见脉&,&邪在血又见于病&说;日人刚本一抱的&经络变动&,&脏腑所生病&说等等。现代对&是动,所生病&的看法,有按古人之说而从不同角度加以解释的,如《灵枢经白话解&卷三&经脉》:&是动,就是指本经经脉因外邪的引动而发生的疾病,&&所生病,是指与本经相连属的脏腑所发生的疾病。&这是对张隐庵的病因于外、因于内的说明。有以&是动&为外因影响经脉发生的病证,&所生病&为本脏经脉自生的病证;有以&是动&与&所生病&并非两种病证,&是动&指本经脉经气之运行发生变动而失常态,&是主&指本经脉所能主持治疗的疾病范围。还有认为&是动&指经脉之气变动失常,波及相应脏腑发生病变的症候,&所生病&是脏腑发生病变影响所属经脉而出现的症候。或认为《内经》将经脉证候分为&是动&、&所生病&,是学早期以经络为主,结合脏腑病变,对疾病进行归纳的一种形式,它可包括三个部分,即本经脉连属的脏腑疾病,本经脉循行部位的病候及本经脉可以调治的其它病候。更多的学者则认为《灵枢&经脉》所述各经&是动,所生病&内容丰富,病种多而症状复杂,难以用一种解释概括全部,不必勉强适从,留待进一步研究等等。规划教材《经络学》中,以&是动&为本经异常所发生的病证,&所生病&为本经穴主治其所发生的病证,并将该经病候和本经穴主治的该经病候作了比较,大部分都能找到对应关系。可见,&是动&和&所生&病都是该经病候,很难截然分为本经自病或它经之病,亦不能对立地区分为气、血,先、后,内、外,脏腑、经络等,应该是两者互相补充,方能全面解释该经所发生的病症,不必强求分为&是动病&和&所生病&。
&&& 十二经病候除《灵枢&经脉》有专述外,《内经》其它篇也有涉及,如《素问&厥论》的十二经厥和厥逆,《灵枢&终始》的六经终始,《素问&刺疟》的足六经和五脏疟等等。此外还有关于经脉所连属脏腑病候的不少记载。后世医家,在长期临床诊疗,尤其是针灸治疗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扩充了十二经病候,其内容较之《灵枢&经脉》的&是动、所生病&更为丰富。现将十二经脉的主要病候列述如下。
&&& (1)手太阴肺经病候身热,恶风寒,头痛,鼻塞不利,无汗或汗出,嗌干咽痛,失音,咳嗽,喘息气急,咳吐痰涎唾沫,咳血,心烦,胸闷胸痛,少气,短气,缺盆中间疼痛,肩背、上臂或前臂酸痛、麻木或厥冷,掌心发热,小便频数或颜色异常,皮肤痛,皮毛焦,或张口嘘气,交叉两手而瞀。
&&& (2)手阳明大肠经病候齿痛,面颊部肿,目睛昏黄,视力不足,口干,喉痺,鼻塞,鼻流清涕,鼻衄,肩前及上臂部疼痛,食指疼痛、活动不灵,经脉所过部分发热肿胀,畏冷寒战,肠鸣矢气,腹胀,脐腹疼痛,泄泻或便秘,便血,脱肛,痔疮。
&&& (3)足阳明胃经病候壮热,潮热,寒战,汗出,疟疾,温热病,狂躁,妄见妄言,面赤,善惊,口眼瞤动,口?,颈肿,唇口生疮,目痛,齿痛,喉痛,鼻干,鼻衄,溲黄,胃脘痛,消谷善饥,呃逆,呕吐,呕血,膈咽不通,食饮不下,肠鸣腹痛,大腹水肿,腹胀不能卧,大便难,下利,沿胸前,乳部,气街、大腿、小腿、足背疼痛,膝关节肿痛,下肢麻木、厥冷,足中趾活动不灵。
&&& (4)足太阴脾经病候舌本强痛、屈伸不利,头重,体重,身热,倦怠乏力,心窝下急痛(胃脘痛),不欲食,食则呕,腹胀满,不得卧,恶心,嗌干,善噫,腹部痞块,心胸烦闷,大便溏泻,小便不利甚则不通,黄疸,疟疾,股膝小腿肿痛、厥冷,腰痛,一身尽痛,畏寒,四肢不温,肌肉、四肢萎软不用,舌萎,唇反,足大趾活动不灵,脱肛。
&&& (5)手少阴心经病候心痛,胸痛,胁下痛支满,心胸烦闷,短气,卧不安,身热,面赤,多汗,嗌干,渴而欲饮,头痛,目痛,目睛昏黄,眩晕欲仆,善悲,喜笑不休,精神失常,面如漆柴色,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侧疼痛或厥冷,掌心热,心悸怔忡,失眠,健忘,舌上生疮。
&&& (6)手太阳小肠经病候咽喉疼痛,面颊肿,颌下肿,口舌糜烂,耳鸣,耳聋,耳前热,目痛,目不明,目中自翳,多泪,颈项、颌下、肩胛、上臂、前臂外侧疼痛,肩上、手、小指次指间热,足胫酸,少腹痛胀连腰脊,疝气,少腹痛引睾丸,大便泄泻或干结不通,小便清长或短赤频急热痛、涩滞不畅,甚则尿血。
&&& (7)足太阳膀胱经病候寒热,头重,头项强痛,目痛似脱,多泪,鼻塞多涕或衄血,少腹胀满,小便不利或癃闭,遗尿,尿出砂石,尿血,背脊痛,腰痛似折,尾骶部疼痛,股关节不能弯曲,活动不灵,膝弯、腓肠肌痛,足外踝酸痛、麻木,甚则厥冷,足小趾活动不便,肩上热,疟疾,痔疮,癫狂,头晕,昏仆,戴眼,角弓反张,瘈疭,或汗出如珠(绝汗)。
&&& (8)足少阴肾经病候面色灰暗如漆柴,头晕,耳鸣,两眼昏花,视力模糊不清,身热,手足寒,面浮,腹大,胫肿,短气,气上逆,喝喝而喘,咳唾有血,心烦,心悸,失眠,嗜卧,善恐,口燥热,舌干,口渴,嗌干痛,齿垢,咽肿,黄疸,呕恶,腹痛,腹胀,便溏,泄泻,大便难,骨痛痺阻,肩背颈项痛,脊柱、腰髀痛,大腿内侧痛,痿,厥,足心热痛,阳痿,遗精,小便异常。
&&& (9)手厥阴心包经病候手心热,身热,前臂和肘弯挛急,腋肿,面赤,目睛昏黄,烦心,心痛,心悸,喜笑不休,胸胁支满。
&&& (10)手少阳三焦经病候耳鸣,耳聋,耳中痛,嗌肿,喉痺,汗出,目锐眦痛,颊肿,耳后、肩、臑、肘、臂外痛,无名指活动不灵,腹胀,少腹硬满,小便不通,尿频急,遗尿,皮肤肿胀,水肿。
&&& (11)足少阳胆经病候寒热,口苦,善太息,喜呕,胸胁痛,面垢,汗出,头痛,疟疾,耳聋,颊肿,缺盆中肿痛,腋下肿,目锐眦痛,胸、胁肋、大腿、膝部外侧、小腿、外踝前以及各骨节皆酸痛,无名趾活动不灵,黄疸。
&&& (12)足厥阴肝经病候身热,头痛,眩晕,面垢如尘,神色晦暗,颊肿,目疾,视物模糊,嗌干口苦,耳鸣耳聋,抑郁不乐,胸闷,善太息,梅核气,善怒,惊惕,恶心呕吐,咳,衄,吐血,胁肋胀满疼痛,痛引少腹,少腹胀满疼痛,腰痛不可俯仰,妇人少腹肿,男子〓疝,狐疝,黄疸,痞块,大便溏泄,小便不利,甚则闭癃,遗尿,溲黄,烦满囊缩,或卒然昏仆,口眼?斜,半身不遂,震颤,抽搐,角弓反张,颈项强直,目睛上吊。
&& &《灵枢&经脉》所阐述的十二经脉病候,不仅涵盖了经络本身的病变,还涉及了有关脏腑的病变,因此可以认为十二经脉病候实际上是对经络脏腑疾病症候所作的较为系统的归纳,其中不但有外感的病候,也有内伤的病候,分析这些病候可以发现,其核心内容不外&寒热虚实&四个字。虽然各经病候的寒热虚实尚不完整,但对学辨证分型却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张仲景所创立的外感病六经辨证方法,就是以十二经病候为基础,根据临床经验而归纳确立的。对此历代医家尚有不同看法,现代亦颇有争议。有认为张仲景创立的六经辨证是&因证分经&而不是&以经定证&,只不过沿用《内经》经络理论中的六经名称,实际内容已非经络之旧;还有认为《伤寒论》六经是出自《素问&热论》的六经,其理论与《灵枢&经脉》篇关系不大。持第一种看法的如柯韵伯,他在《伤寒论翼&六经正义》中说:&六经是分区地面,所赅者广,虽以脉为经络,而不专在经络上立说。&又在《伤寒论翼&太阳病解第一》中说:&仲景只宗阴阳大法,不拘阴阳之经络也。&持第二种看法者,认为《灵枢》三阴三阳主要指十二经脉,而《素问》三阴三阳除指人体十二经脉外,还指六经的病证。《伤寒》六经分证实与《素问》六经病证相近。宋代朱肱在《类证活人书&卷一》指出:&治伤寒先须识经络,不识经络,触途冥行,不知邪气之所在。&道出了《伤寒论》辨证论治体系与经络理论的密切联系。经络理论是藏象学说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经络脏腑是生理病理的核心,任何一种临床辨证论治方法都离不开脏腑经络学说的指导。《伤寒》六经辨证也不能脱离脏腑经络辨证,与经络学说是密切联系的。六经即是十二经脉的手足同名经(手足太阳、手足阳明、手足少阳、手足太阴、手足厥阴、手足少阴)根据&同气相通&的原理而概括合并的名称。六经中叙述的证候群,有十二经脉的病变,有脏腑的病变,与十二经病候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如太阳病的寒热、头项强痛、项背拘急、腰脊疼痛;少阳病的寒热往来、汗出、口苦、胸胁胀满;阳明病的壮热、大汗出、谵语、口渴引饮、腹胀痞满疼痛等等都可在十二经病候中找到对应的症候。所不同的是,六经分证属于外感病的辨证论治体系,侧重于归纳十二经病候中与外感病有关的部分,除了归纳与经络有关的病症外,还对十二经病候中相关脏腑的病候,按外感病的规律进行了扩充,而对四肢部经络所过的疼痛、麻木、热肿等则较少归入。故有的专家认为,《伤寒论》的辨证方法以六经为基础,六经与经络学说分不开,详言之则分手足十二经,合之则为六经,六经辨证概括了十二经及内属脏腑的病候。
十二经脉经别病病机
&&& 十二经脉是人体运行气血的主干渠道,故十二经脉气血的盛衰或运行失常,均可导致经脉或虚或实的病理变化。十二经脉经别病的病理类型可归纳为经脉气血亏虚,经脉气血盛实,经脉气血逆乱,经脉气血郁滞及经脉气血衰竭几个方面。
&&& (1)经脉气血亏虚经脉气血亏虚是指因十二经脉经别的气血不足,无以濡养组织器官的病理状态。十二经脉中的气血来源于脏腑,依赖脏腑功能活动而产生,并由经脉输布全身而起濡润滋养作用。若因种种因素导致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化生不足,或脏腑本身气血亏乏,即可影响经脉,使经脉亏虚;亦可因经络阻滞,影响局部经脉气血不足,无法到达某些肢体组织而致。经脉的气血不足可表现为两方面的病理变化。一方面不能濡养肢体组织,可见肢体麻木、疼痛、挛急,甚至痿废不用。如妇女产后气血不足,百脉空虚,经脉中气血不足以濡养,&不濡亦痛&而见肢体疼痛、麻木等。又如痰湿瘀血等阻滞经络,影响经脉气血运行,致局部或被阻经脉下段气血不足,而致不仁、不用等。另一方面也不能灌注其所属络的脏腑,以致有关脏腑功能减退。如《灵枢&经脉》在论述手太阴之脉的病变时说:&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说明手太阴经脉经气不足,气血不足以温濡肩背,则肩背酸痛而怕冷;无以灌注濡养肺脏,则影响肺主气功能而致少气不足以息;影响通调水道功能,可致小便的变化。又如在阐述足阳明胃经病候时说:&胃足阳明之脉,&&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也说明了足阳明胃经经气不足时,不但可致其经脉所行处寒冷,也可因胃中阳虚有寒,水谷停滞中焦而胀满不舒。
&&& (2)经脉气血盛实经脉气血盛实是指因邪侵经脉,气实血壅,或脏腑阳热气盛而致经脉气血壅盛,影响相关组织器官机能亢奋的病理状态。引起经脉气血盛实的原因有外感、内伤两方面。如外邪寒热侵袭经脉,阻闭经气,气血运行不利,&不通则痛&,经脉所过之处郁滞疼痛。《灵枢&经脉》曰:&肺手太阴之脉&&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就指出手太阴肺经气盛有余的实证,多是肩背痛,感受风寒,汗出等状况。内伤发病亦可使经脉气血运行失常,经气壅聚或盛实或机能亢奋而发热。《灵枢&经脉》说:&胃足阳明之脉,&&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指出足阳明经脉经气亢盛则胃经所过的身体前面(如胸腹部、下肢前面等)因经气郁滞亢奋而发热,胃的功能亢进又会消谷善饥,郁滞化热则小便黄赤。
&&& (3)经脉气血逆乱经脉气血逆乱是指因外感邪气或内伤气机而致经脉之气升降逆乱,血随气行,导致经脉中气血运行失常,影响经脉所属络的脏腑及循行部位上的组织器官发生病变的病理状态。经脉气血逆乱的病理最常见的有以下几方面。
&&& 1)厥逆:即经气逆乱,机体阴阳之气不相顺接的病理。《素问&厥论》专门论述了六经之厥和六经厥逆的症状,其症状多与经脉的循行路线及其所属脏器有关。如在讨论太阳之厥时说:&巨阳之厥,则肿首头重,足不能行,发为眴仆。&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入络脑,故经气上逆则头肿沉重,目眩昏仆;其下行之脉合腘中,贯腨内,经气逆于上则下虚,故而足不能行。其他如阳明之厥的癫狂走呼,腹满,面赤,妄言;少阳之厥的耳聋,颊肿,胁痛;太阴之厥的腹满〓胀,大便涩滞,呕吐不欲食;少阴之厥的心痛,腹满,口干尿赤;厥阴之厥的少腹肿胀,少便不利,前阴萎缩,〓内热等等,无不由经气逆乱,或影响脏腑气血逆乱所致。又如《素问&调经论》说:&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指出气血随经气的上逆而壅阻于上,蒙蔽清窍,突发昏倒,不省人事之&大厥&病症。
&&& 2)脏腑之气的上逆与陷下:经气的逆乱,升降失常,亦会导致相连属的脏腑功能紊乱,而产生脏腑之气逆上或陷下的病理。如《灵枢&经脉》说:足太阴之别&厥气上逆则霍乱&,虽然指出的是足太阴别络的病理,但与经脉相关,由于足太阴脾经的经气上逆,可以导致脾胃功能紊乱,以致清气不升,下为泄泻;浊气不降,上逆为呕;清浊混乱,呕吐泄泻,则发为霍乱病证。《灵枢註证发微&经脉》解释说:&脾气上逆而厥则为挥霍缭乱&说的正是这样一种机制。
&&& 3)出血:经脉气血逆乱,又是导致出血的原因之一。临床上气火上逆的咯血、吐血、衄血及气血并走于上的脑部脉络出血等,均与经气的上逆有关。如《灵枢&经脉》的十二经病候中,手、足阳明经的病候均有&鼽衄&一症,&鼽,鼻出水也&,&衄,鼻出血也&,因手阳明脉&挟鼻孔&,足阳明脉&循鼻外&,阳明热盛,经气逆乱,火热循经上逆,灼伤鼻之脉络而致鼻出血。又如肝火犯肺之咯血,其实质也是肝经火热引发经气逆乱所致。因为足厥阴肝经的一个分支穿膈注于肺,故肝经气火可以循经上炎,而灼伤肺的脉络发生咯血一症。上述&气血并走于上&的&大厥&,也是经气逆乱,血随气逆,脑部脉络破裂出血所致。
&&&4)经脉气血郁滞经脉气血郁滞是指由于外邪侵袭,或情志内伤,或劳逸失度,导致经气运行不利,阻滞不通,血行受阻的病理。经脉气血郁滞主要表现为本经脉所过之处的疼痛和相关脏腑的功能障碍两方面。如外感六淫初起,邪阻太阳,太阳主表,太阳经经气不畅,可出现太阳经所过之处,如头、身、项背等强痛不舒,并伴见恶寒发热等表证。又如风寒外束,手太阴肺经受邪,经气郁滞不畅,影响肺气宣降失常,可见鼻塞流涕,咳嗽气喘,肌肉酸痛,恶寒发热无汗等症。七情内伤,最易导致足厥阴肝经经气郁滞不舒,而见循经胀痛,如两胁、少腹等部位疼痛,梅核气等。经气不利则血行不畅,气血阻滞,不但加重胁痛等症,也是形成瘿瘤、乳房结块、胁下痞块等的主要原因。一般情况下多是先经气不利致气血运行阻滞不畅,尔后才出现较明显的瘀血阻滞现象,亦可见经气不利和瘀血阻滞同时出现。
&&& 5)经脉气血衰竭经脉气血衰竭指由于经脉经气的衰竭而使经脉气血消亡,表现为经脉功能严重受损,气血阴阳衰败甚至终绝的危重病理。经脉的气血衰竭多为经脉气血不足的进一步发展,表现出患者濒于死亡的现象。《内经》对经脉气血衰竭有不少描述,如《灵枢&经脉》阐述了五阴经气绝的特征;《灵枢&终始》论述了六经终的表现;《素问&诊要经终论》也记载了各经脉气血阴阳衰竭的证候。因经脉循行部位不同,所属脏腑功能各异,故各经阴阳气血衰竭的证候也不一。如《素问&诊要经终论》说&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瘈疭,其色白,绝汗乃出,出则死矣。&这是由于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行于背,其气血外荣肌表,一旦该经气血衰竭,则上不濡目系而戴眼,内不濡其筋而抽搐、角弓反张,甚则卫外不固,阳气欲脱,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此为&绝汗&,说明阴阳行将离决,很快就会导致死亡。又如关于厥阴气血衰竭,诊要经终论指出:&厥阴终者,中热嗌干,善溺心烦,甚则舌卷卵上缩而终矣。&这是因为足厥阴经脉&入毛中,环阴器&,&属肝络胆&&循喉咙之后&;手厥阴经脉&出属心包&,心包为&臣使之官&,&心主之宫城&,开窍于舌,故厥阴经脉气血衰竭,阴血不足则内热;无以上濡咽喉则嗌干;影响心神而心烦;气血无以润养筋脉则舌卷卵上缩。其他如&少阳终者,耳聋,百节皆纵,目睘绝系,绝系一日半死,其死也色先青白乃死矣。阳明终者,口目动作,善惊妄言,色黄,其上下经盛不仁,则终矣。少阴终者,面黑齿长而垢,腹胀闭,上下不通而终矣。太阴终者,腹胀闭不得息,善噫善呕,呕则逆,逆则面赤,不逆则上下不通而终矣。&(《素问&诊要经终论》)无不是经脉气血&绝&、&终&影响经脉循行部位以及脏腑功能衰竭所出现的病候。其中比较着重描述了头面及前后阴的症状。经脉中的气血循行是十二经依次连贯,呈闭式循环的,故各经气血虽有多少,但总体上是相互联系,呈动态平衡状态。若一经气血严重衰竭,必致其它经脉气血亦衰竭,这样不但十二经脉气血衰败之极,连脏腑气血阴阳的化源也告竭绝,生命垂危,预后必定险恶。
&&& 综上所述,十二经脉经别病变特点主要是反映络属脏腑病变和体表循行部位病变两方面。其病变性质不离虚实,虚者经脉气血亏虚,进一步发展甚则气血衰竭而终绝;实者经脉气血盛实或运行失常、郁滞或逆乱。临床上根据经脉所表现的病候可以判断十二经脉的病变部位、轻重以及疾病的发展变化和预后。
辨经络病证方法
所谓经络辨证方法是指根据经络循行部位,以及经络络属脏腑的相关生理病理为理论依据,对肢体病证以及内脏病证进行辨证分析的思维方法。
  经络辨证方法是对脏腑辨证方法、气血津液辨证方法的必要补充。这种辨证方法和气血津液辨证方法是脏腑辨证这一主体思维方法的两翼,使腑腑辨证得以更加充实、完善和广泛应用。
  经络辨证方法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熟悉每一经脉的主要循行部位,以及所联络的相关器官;二是掌握每一经脉与内脏的络属关系;三是对各条经脉所络属内脏的生理和病理特征能熟练地掌握。
 &&& 一、辨手太阴肺经病证
  手太阴肺经病的辨证,是指对病邪侵及手太阴肺经所表现病证的一种辨证方法。手太阴肺经病证以肺经所过之处经气不利症状及肺卫症状为特征。
  [临床表现]肺胀,咳喘,胸部满闷,缺盆中痛,肩背痛,或肩背寒,少气,洒浙寒热,自汗出,以及脯、臂前廉痛。
  [机制分析]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上膈属肺。沿上肢内侧前缘上行,过肘、腕关节,沿前臂桡骨外沿,人大鱼际,出于大指之端,其经气不利,肺失宣降而见肺胀,咳喘之症。经气不利,故有上肢内侧前缘疼痛各症。
  本法常用于对肩背痛、感冒、肺胀、咳嗽、喘病等病的辨证。
  二、辨手阳明大肠经病证
  手阳明大肠经病的辨证,是指对病邪侵及手阳明大肠经脉所表现病证的一种辨证方法。
  手阳明大肠经病证以大肠经经脉循行部位症状和所合之肺脏津液不足及大肠传导失职症状为特征,多为热证。
  [临床表现]齿痛,颈肿,喉痹,目黄,鼻出血,口干,便秘或泄泻,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
  [机制分析]手阳明大肠之脉,起于示指端,沿上肢外侧前缘上行,过腕、肘,上肩人缺盆,其一支入胸腔下膈,抵下腹部,络肺而属大肠。直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在人中交叉后,止于鼻旁迎香穴。此经有病、经气不利、故有经脉所过的肩前,大指次指痛,齿痛、鼻出血之症。其经络肺属大肠,故有喉痹、便秘、泄泻之症。
  三、辨足阳明胃经病证
  足阳明胃经病的辨证,是指对病邪侵及足阳明胃经所表现病证的一种辨证方法。足阳明胃经病证以胃经经脉循行部位症状为特征,多属热证。
  [临床表现]
  发热以身前较甚,鼻痛,鼻出血,齿痛,口喁,喉痹,颈肿,膝膑肿痛,循乳部、股、伏兔、胫外廉、足面皆痛,足中趾不用等。
  [机制分析]足阳明胃经起于鼻旁迎香穴,入目内眦,环唇挟口,沿耳前上前额角。其支下颈人胸下膈,属胃络脾,出气街,沿下肢外侧前缘,下足抵中趾端。所以该经有病可有此症。
  本法常用于对鼻出血、齿痛、喉痹、中风、温热病等的辨证。
  四、辨足太阴脾经病证
  足太阴脾经病的辨证,是指对病邪侵及足太阴脾经所表现病证的一种辨证方法。足太阴脾经病证以足太阴脾经所过之处症状及脾胃功能失常症状为特征。
  [临床表现]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矢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泻,癓瘕,泄泻,水闭,黄疸,不能卧,股膝内肿厥,足大趾不用等。
  [机制分析]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沿下肢内侧前缘止行,人腹属脾络胃。因此该经有病,除经脉所过处出现症状外,主要以脾胃失调的症状为其主要诊断依据。
  本法常用于胃脘痛、呕吐、泄泻、癓瘕、黄疸、不寐等病证的辨证。
  五、辨手少阴心经病证
  手少阴心经病的辨证,是指对病邪侵犯手少阴心经所表现病证的一种辨证方法。手少阴心经病证以手少阴心经循行部位症状为特征,多属热证。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嗌干,心痛,渴而欲饮,目黄,胁痛,脯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等。
  [机制分析]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下络大肠。其直行部分沿上肢内侧后缘尺侧上行,过肘、腕、上小鱼际、出小指端。故其脉病证有上肢内侧、手掌、小指之症,还有心及小肠失常的病证。&
  本法常用于对心痛、目黄、胁痛等病的辨证。
  六、辨手太阳小肠经病证
  手太阳小肠经病的辨证,是指对病邪侵及手太阳小肠经所表现病证的一种辨证方法。手太阳小肠经病证以手太阳小肠经循行部位经气不利症状为特征。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咽痛颌肿,不可以顾,肩似拔,臑似折,耳聋,目黄,颊肿、颈、颔、肩、臑、肘、臂外后廉痛等。
  [机制分析]手太阳小肠经从小指外后侧上行,沿上肢外侧后缘,过肘上肩,入缺盆,入胸腔下腹部,络心属小肠,上行部分,过面颊,入目内眦。该经有病以上肢外侧后缘症状为主。
  本法常用于对喉痹、耳聋、目黄等病的辨证。
  七、辨足太阳膀胱经病证
  足太阳膀胱经病的辨证,是指对病邪侵及足太阳膀胱经所表现病证的一种辨证方法。足太阳膀胱经病证以足太阳膀胱经所过之处经气不利症状为特征。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寒热,鼻塞,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背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胭如结,臑如裂,足小趾不用等。
  [机制分析]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上头,过头顶后项,夹脊下行,过臀下胴,沿下肢后侧止于小趾外侧至阴穴处。所以该经有病以所过处疼痛、活动受限为主。
  本法常用于对头痛、感冒、痹病等病的辨证。
  八、辨足少阴肾经病证
  足少阴肾经病的辨证,是指对病邪侵及足少阴肾经所表现病证的一种辨证方法。足少阴肾经病证以足少阴肾经循行部位症状及肾阴精不足症状为主要特征,多属虚证、热证。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饥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有血,喝喝而喘,心如悬若饥状,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背、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等。
  [机制分析]足少阴肾经起于小趾外侧,过足心,沿下肢内侧后缘上行,过膝股,抵会阴,分别沿腹及腹腔后壁上行,属肾络膀胱。其经气不利,故有如上诸症。
  本法常用于对心悸、怔忡、咽喉痛、心痛、痿病、厥病、咳喘、消;渴等病的辨证。
  九、辨手厥阴心包经病证
  手厥阴心包经病的辨证,是指对病邪侵及手厥阴心包经所表现病证的一种辨证方法。手厥阴心包经病证以手厥阴心包经经脉循行部位症状及心功能失常症状为特征。
  [临床表现]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憺惦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烦心,心痛等。
  [机制分析] 手厥阴心包经起于心包,下膈历络三焦。其主干出于腋下,沿上肢内侧中线上行,过肘、腕人掌中,出于中指端。所以其经有病,可有上述诸证。
  本法常用于对心痛、癫、狂、心悸、怔忡、目黄等病的辨证。
  十、辨手少阳三焦经病证
  手少阳三焦经病的辨证,是指对病邪侵及手少阳三焦经所表现病证的一种辨证方法。
  手少阳三焦经病证以手少阳三焦经所过之处经气不利症状为特征。
  [临床表现]耳聋,心胁痛,嗌肿,喉痹,汗出,目锐眦痛,颊痛,耳后、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等。
  [机制分析]手少阳三焦经起于环外后侧,沿上肢外后侧中线上行,过肘上肩,上颈循颊,止于目外眦。其支入胸下膈,络心包而属三焦。此经有病,故见上述诸症。
  本法常用于对心痛、胁痛、耳聋、喉痹、目疾等病证的辨证。
  十一、辨足少阳胆经病证
  足少阳胆经病证的辨证,是指对病邪侵及足少阳胆经所表现病证的一种辨证方法。足少阳胆经病证以足少阳胆经经脉循行部位症状及胆功能失常症状为特征。
  [临床表现]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头痛,颔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侠瘿,汗出振寒,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足小趾次趾不用等。
  [机制分析]足少阳胆经起于目外眦,绕耳,沿头侧下行,循胁肋,属胆络肝。循下肢外侧中线下行于胫、腓骨之间,止此于四趾。其经病证,故有此症。
  本法常用于对郁病、胸痛、胁痛、心痛、黄疸等病的辨证。
  十二、辨足厥阴肝经病证
  足厥阴肝经病的辨证,是指对病邪侵及足厥阴肝经所表现病证的一种辨证方法。足厥阴肝经病证以足厥阴肝经经脉循行部位症状及肝脾失调症状为特征。
  [临床表现]腰痛不可以俯仰,甚则嗌干,胸满,呕逆,飧泄,狐疝,遗尿,闭癃,胁痛,妇人少腹肿等。
  [机制分析]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沿下肢内侧中线上行,绕外阴,过少腹,布胁肋,走乳中,夹咽喉,人吭嗓,连日系,结巅顶。此经失常,故有上述诸证。
  本法常用于对腰痛、郁病、呕逆、飧泄、疝气、遗尿、癃闭、胁痛等病的辨证。
  十三、辨督脉病证
  督脉病的辨证,是指对病邪侵及督脉所表现病证的一种辨证方法。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经,与脑、髓、肾有密切关系,督脉病证以督脉所过之处及相应脏器功能失常症状为特征。
  [临床表现]实则脊强反折,虚则头重。少腹气上冲心,大人癫疾,小儿风痛,癃,痔,遗尿,女子不孕。
  [机制分析]督脉起于小腹,出于会阴,向后沿脊柱正中上行,过头顶向前,止于上唇系带。该经有统领诸阳经的功用,温煦子宫,所以有病时可有上述诸症。
  本法常用于对癫疾、中风、小儿风痫、癃闭、痔瘘、遗尿、不孕等病的辨证。
  十四、辨任脉病证
  任脉病的辨证,是指对病邪侵及任脉所表现病证的一种辨证方法。任脉位于腹面正中线,为阴脉之海,总任一身之阴经,与女子妊娠有关。任脉病证以任脉循行部位症状及所连胞宫病变症状为特征。
  [临床表现]男子为疝气,女子为带下,癥聚;少腹绕脐下引横骨、阴中作痛,腹中有气上冲于心,不得俯仰,拘急等。
  [机制分析]任脉起于小腹,出于会阴,沿胸腹正中线上行,止于下唇系带。任脉统帅各条阴经,称阴脉之海,能主管子宫的月经和胎儿的孕育,所以此脉失常而见此症。
  本法常用于对疝气、带下、瘕聚、月经不调等病的辨证。
  十五、辨冲脉病证
  冲脉病的辨证,是指对病邪侵及冲脉所表现病证的一种辨证方法。冲脉为气血之要冲,上行则灌诸阳,下行则渗诸阴,为十二经脉之海及血海,能调节十二经气血,同妇女月经有密切关系。冲脉病证以冲脉循行特点及月经病变为特征。
  [临床表现]气从少腹上冲胸、咽,咳,唾,气逆而里急,眩仆,四肢如火,心烦,恍惚癫狂,腹满胀急疼痛,胸满气逆,癥瘕,遗尿,胎漏,不孕等。
  [机制分析]冲脉起于小腹,下出会阴,从会阴分出四支。向前一支沿腹腔前壁与任脉内外对应上行人头颅。向后一支沿腹腔后臂与督脉内外对应,上行人头颅。另两支从会阴,沿下肢内侧下行止于内踝附近。冲脉被称为&血海&是因其能调节十二经脉、五脏六腑的气血,所以其病证范围最为广泛。
  本法常用于对奔豚、月经病、眩晕、癫、狂、咳、喘等病的辨证。
  十六、辨带脉病证
  带脉病的辨证,是指对病邪侵及带脉所表现病证的一种辨证方法。带脉起于胁下,围腰一周,犹如束带,能约束纵行诸经。带脉病证以带脉的循行特点为特征。
  [临床表现]腹部胀满,绕脐腰脊痛,冲心痛,腰溶溶如坐水中,足痿,月经不调,赤白带下。
  [机制分析]带脉环脐腰一围,如裙裤之带。能支配下肢运动,主管带脉以下部位,以及盆腔中泌尿生殖器官的生理和病理。尤其是女性,所以古人将妇科疾病统称为&带下病&。本法常用于对腰痛、痿病、带下、月经病的辨证。
  十七、辨阴维阳维脉病证
  阴维、阳维脉病的辨证,是指对病邪侵及阴维、阳维脉所表现病证的一种辨证方法。阴维脉维络诸阴,阳维脉维络诸阳,阴维,阳维脉病证以营阴、卫阳病变症状以及阴阳不相维系症状为特征。
  [临床表现]阴维脉为病,苦心痛,或胁下实,腰痛,阴中痛;阳维脉为病,苦寒热,腰痛,肌肉痹痒。阴阳不能自相维系则怏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收持。
  [机制分析]维脉有阳维脉和阴维脉之分,分别联络着诸阳经和诸阴经。阴维,阳维分别起于内外踝附近,沿下肢内,外侧上行止于头部,故其失常,有如上症状。
  本法常用于对腰痛、心痛、外感等病的辨证。
  十八、辨阴阳脉病证
  阴、阳脉病的辨证,是指对病邪侵及阴、阳脉所表现病证的一种辨证方法。
  阴、阳脉分主一身左右之阴和左右之阳,上会于目,有濡养眼目,司眼睑开合和下肢运动的功能。
  [临床表现]阴脉为病则阳缓而阴急,瞑目及少腹痛,阴厥,腰髋连腰中痛,男子阴疝,女子漏下等;阳脉为病则阴缓而阳急,嗔目及腰背痛,身体强直,癫痫,狂走等。
  [机制分析]阳脉和阴脉分别起于下肢内外踝附近,沿下肢内侧、外侧上行,分别止于目之上下睑。二经失常,分别可有下肢内、外侧运动障碍,有眼睑开合失常及睡眠障碍之疾。
  本法常用于对腰痛、癫痫、狂、瘛疭、中风、阴厥、疝气、崩漏等病的辨证。
  以上介绍了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病证的辨证方法,是对脏腑辨证内容的补充。
伤寒病六经辨证方法
六经辨证是东汉末年张机在《素问&热论》等篇的基础上,结合其临床体会,将伤寒病的传变特点进行了分析、归纳,创立出的一种适用于外感病的辨证方法。他的《伤寒杂病论》开创了辨证论治的先河,为后世医家所尊崇。伤寒六经辨证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来划分外感病的不同发展阶段,是一个包括邪正、阴阳、气血、脏腑、经络、气化,发展阶段,以及治法、方药在内的综合性的临床辨证论治理论体系。伤寒概念有广狭两义,广义的伤寒泛指外感病,狭义的伤寒是指感受寒邪,感而即发的外感病。六经辨证是《伤寒论》中辨证的纲领。六经概括了脏腑、经络、气血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六经病证是六经所属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反映于临床的各种证候。以病变部位分,则太阳主表,阳明主里,少阳主半表半里,三阴均属于里。三阳病证以阳经和六腑病变为基础,多属于实证、热证;三阴病证以阴经和五脏病变为基础,多属于虚证、寒证。因此六经辨证的应用,虽重点在分析外感风寒之邪所引起的病理变化及其传变规律,但是并不局限于论治外感热病,也适用于某些内伤杂病。
  六经辨证方法将外感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证候,以阴阳为总纲,归纳为三阳证(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三阴证(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厥阴病证)两大类。凡是抗病力强,病势亢奋的,为三阳病证;凡是抗病力弱,病势衰减的,为三阴病证。六经辨证的重点在于说明外感病各阶段的病变部位、性质、邪正盛衰的病势趋向及其相互转化等特点,作为指导诊断和治疗的依据。
  六经的常见证候有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厥阴病证。
  (一)辨太阳病证
  太阳病证是指外邪侵袭体表,邪正交争于人体浅表部位所表现的证候。太阳病是外感病的初期阶段,病位表浅。太阳统摄营卫,主一身之表,抗御外邪侵袭,为诸经之藩蓠。外邪侵犯人体,太阳首当其冲,故首先表现为太阳病证,并以恶寒、头项强痛、脉浮为其主要临床表现。风寒袭表,卫阳被遏,肌腠失于温养,故恶风寒;足太阳经脉受邪,经气不利,气血运行不畅,致头项背疼痛;正邪抗争于太阳肌表,脉气鼓动于外,故脉浮。上述临床表现是太阳病的主症主脉,无论病程的长短,但见此症此脉,即可辨为太阳病。根据感受邪气之后的不同反应,太阳病又分为经证和腑证。由于病人的体质差异,感受病邪的性质、轻重不同,太阳经证又有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的区别。若太阳经证不解,病邪可循经人腑,还可导致太阳腑证,腑证又有蓄水证和蓄血证之分。
  (二)辨太阳经证
  太阳经证是指由于风寒之邪侵袭人体肌表,正邪抗争,营卫失调所表现的证候。太阳经证为伤寒病的初起阶段,又分为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证。
  1、辨太阳中风证
是指以风邪为主的外邪侵犯太阳经脉,导致卫强营弱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发热,恶风,汗出,头项强痛,或见鼻鸣,干呕,舌苔薄白,脉浮缓。
  [机制分析]卫为阳,营为阴,风寒外邪以风邪为主侵犯太阳经,卫受邪而阳浮于外与邪争则发热;风性开泄,以致卫外不固,营不内守则汗出。此所谓&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由于汗出,肌腠疏松则恶风。若外邪犯及肺胃,肺气失宣则鼻鸣;胃气失降则干呕。
  [辨证要点]
  ①本证以外邪袭表,腠理不固,营卫失和为主要病机。
  ②以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为辨证依据。
  2.辨太阳伤寒证
  是指以寒邪为主的外邪侵犯太阳经脉,导致卫阳被遏,营阴郁滞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头项强痛,无汗而喘,骨节疼痛,脉浮紧。
  [机制分析]风寒外邪以寒邪为主侵犯太阳之表,卫阳被遏,肌肤失于温煦,则见恶寒;寒邪郁表,卫阳奋起抗邪,正邪交争,故发热。卫阳郁遏,脉中营阴郁滞,筋骨失于温养,故头身疼痛。寒性阴凝,致使肌腠致密,玄府不开,故见无汗。寒邪凝束,正气抗邪,故脉浮紧。寒邪束表,肺气失宣,则呼吸喘促。
  [辨证要点]
  ①本证以寒邪袭表,卫阳被遏,营阴郁滞为主要病机。
  ②以恶寒重、发热轻、无汗、脉浮紧为辨证依据。
  ③太阳中风证和太阳伤寒证的鉴别要点:前者为感受风邪,表现出恶风、汗出、脉浮缓的表虚证症状;后者为感受寒邪,表现出恶寒、无汗、脉浮紧的表实证。
  (三)辨太阳腑证
  太阳腑证是指太阳经证不解,病邪循经内传其腑膀胱所表现的证候。由于病邪分别与水、血相搏,病机各异,故太阳腑证又分为太阳蓄水证和太阳蓄血证。
  1.辨太阳蓄水证
是指太阳经证不解,病邪循经人腑,膀胱气化不行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小便不利,小腹胀满,发热,恶风,自汗,心烦口渴,或饮人即吐,脉浮或浮数。
  [机制分析]太阳经证不解,故见发热,恶寒,脉浮等表证。邪热内传其膀胱之腑,气化功能失职,邪与水结,水液停蓄,故见小便不利,少腹满。水停而气不化津,津液不能上承,故渴欲饮水。若饮多则水停于胃,致胃失和降而见饮人即吐。
  [辨证要点]
  ①本证以病邪侵入膀胱,邪热与水互结,气化不利为主要病机。
  ②以小便不利、小腹胀满、口渴不欲饮的水气停蓄症状为辨证依据。
  ③有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等太阳经证未解的表现。
  2.辨太阳蓄血证
  是指太阳经证不解,邪热循经深入下焦,与瘀血互结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少腹急结或硬满,小便自利,神志错乱如狂,善忘,大便色黑如漆,脉沉涩或沉结。
  [机制分析]太阳经证失治,邪热随经内传,与血相结,瘀热结于下焦少腹,故致少腹急结,甚则澉满,瘀热内结,上扰心神,故见神志错乱如狂,甚则发狂,以及善忘等症。病在血分,未影响膀胱气化功能,故小便自利。淤血下行随大便而出,则大便色黑如漆。脉沉涩或沉结,是因瘀热阻滞,脉道不利所致。
  [辨证要点]
  ①本证以病邪侵入下焦,邪热与淤血相结为主要病机。
  ②以少腹急结或硬满、神志错乱如狂、小便自利为辨证依据。
  ③有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等太阳经证未解的表现。
  ④太阳蓄水证和太阳蓄血证的鉴别要点:前者以小便不利、小腹满为主症;后者以小便白利、少腹急结、神志错乱如狂为主症。
  二、辨阳明病证
  阳明病证是指外邪内传阳明经,以致阳热亢盛,胃肠燥热所表现的证候。其特点是阳热炽盛,性质属里实热证。阳明病证为外感病发展过程中,正邪斗争剧烈的极期阶段。阳明病多由太阳病失治、误治、伤津化燥,邪热内传人里;或由津液素亏,而阳气偏盛之人,初感外邪,即化热入里;或由于感邪较重,虽发汗解表,未能逐邪外出,依然传里化热;或由少阳病失治,邪热传入阳明所致。其主要脉症是身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脉洪大。
  阳明病以&胃家实&为主要病机,即指胃肠的实证、热证。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阳气旺盛,邪入阳明最易化燥化热。里热炽盛,蒸腾于外,故见身热;热迫津液外泄,故大汗出;表邪已人里化热,阳明邪热独盛,故不恶寒,反恶热;热盛血涌,则脉洪大,并鼓指有力。
  由于病人的体质差异,病变部位和证候特点的不同,可分为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两大类型。
  (一)辨阳明经证
  阳明经证是指邪热亢盛,弥漫全身,充斥阳明之经,肠道尚无燥屎内结的证候。
  [临床表现]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面赤,气粗似喘,心烦躁扰,舌苔黄燥,脉洪大。
  [机制分析]邪入阳明,化热化燥,充斥阳明经,弥漫全身,故身大热;邪热炽盛,迫津外泄,故汗大出;热盛伤津,且汗出耗伤津液,故口大渴引饮。邪热上扰,心神不安,则见心烦躁扰;气血涌盛于面,故面赤。热迫于肺,呼吸不利,故气粗似喘。脉洪大有力,苔黄燥,为阳明里热炽盛之象。
  [辨证要点]
  ①本证以邪热充斥阳明,肠道无燥屎内结为主要病机。
  ②以身大热、大汗出、口大渴、脉洪大为辨证依据。
  ③有面赤气粗、心烦躁扰、舌红苔黄燥等实热证的症状。
  (二)辨阳明腑证
  阳明腑证是指邪热内盛阳明,热炼津液,邪热与肠中糟粕相搏,燥屎内结所表现的证候。阳明腑证病情较经证为重,往往是经证发展的结果,多由阳明热盛,汗出过多,或误用发汗之法,使津液外泄,肠中干燥,里热更甚,导致燥屎阻滞,形成阳明腑实证。
  [临床表现]腹部胀满硬痛而拒按,大便秘结,日晡潮热,手足汗出,烦躁,甚者谵语,狂乱,循衣摸床,喘息,舌苔黄燥或焦黄,舌起芒刺,甚至焦黑燥裂,脉沉实有力或滑数。
  [机制分析]阳明经气旺于日晡,四肢禀气于阳明,肠腑实热弥漫,故日晡潮热,手足汗出。邪热与糟粕结于肠中,腑气不通,故脐腹胀满而痛,大便秘结;邪热上扰心神,则见昏谵,甚则狂乱不安。苔黄燥而有芒刺,或焦黑燥裂,为燥热内结,津液被劫之故。邪热亢盛,且有形之邪壅滞,气机不畅,脉气不利,故脉来迟缓有力,若邪热迫急则脉滑数。
  [辨证要点]
  ①本证以阳明热盛,燥屎内结,腑气不通为主要病机。
  ②以大便秘结、腹胀满硬痛、拒按、舌苔黄厚干燥、脉沉实为辨证依据。
  ③可兼有身热,日晡尤甚、汗出、口渴、舌红苔黄燥等实热证的症状。
  三、辨少阳病证
  少阳病证是指病邪侵犯少阳胆腑,导致枢机不运,经气不利所表现的证候。少阳病证其病邪已离太阳之表,又未入阳明之里,处于表里之间的半表半里,故又称为半表半里证。少阳病多因太阳病不解,邪气内侵,郁于胆腑与三焦,正邪分争于半表半里之间,枢机不利所致;或由于病邪直接侵犯少阳,或由于厥阴病转出少阳而产生。以寒热往来、胸胁苦满、脉弦为主要临床特征。
  病邪在半表半里,正邪相争,正胜邪则发热,正不胜邪则恶寒,病邪出入不定,故见寒热往来,是少阳病的特有热型。少阳经脉循行于胸胁,热郁少阳,经气不利,故胸胁苦满;肝胆受病,气机郁滞,故见脉弦。根据病变部位和证候特点的不同,可分为少阳经证和少阳腑证。
  (一)辨少阳经证
  少阳经证是指邪犯少阳,胆火上炎,枢机不运,经气不利,邪结胁下少阳胆经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心烦喜呕,不欲饮食,或目赤,耳聋,腹痛,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舌淡红或舌尖红,脉弦。
  [机制分析]本证多由太阳经证不解,邪传半表半里的少阳部位而引起。亦可由厥阴病转出少阳而成。邪正相争于半表半里之间,邪出于表与阳争,正胜则发热;邪人于里与阴争,邪胜则恶寒,故见寒热往来。胆火上炎则口苦;灼津则咽干。邪热上扰空窍,故头目昏眩。邪郁少阳,经气不利,故胸胁苦满。若胆热扰胃,胃失和降,则见嘿嘿不欲饮食,欲呕;胆热扰心则心烦。脉弦为肝胆受病之征。
  本证是以寒热往来,胸胁苦满,脉弦等为辨证依据。
  [辨证要点]
  ①本证以邪犯少阳,枢机不利为主要病机。
  ②以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脉弦为辨证依据。
  ③可兼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耳聋、胁下痞硬等症。
  (二)辨少阳腑证
  少阳腑证是指少阳气机不利,胃肠结热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呕吐不止,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或发热,口苦,咽干,目眩,胃脘拘急疼痛,黄疸,苔黄而干,脉弦有力。
  [机制分析] 少阳胆腑有贮藏胆汁,排泄胆汁的功能,如若邪犯胆腑,其经气不利故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脉弦之症。胆有热则横于胃,而见胆胃不和之呕吐,口苦,咽干,胃脘疼痛。胆汁溢于肌肤则为黄疸。
  [辨证要点]
  ①本证以邪传少阳,气机不利,胃肠结热为主要病机。
  ②以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呕吐不止、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苔黄、脉弦有力为辨证依据。
  ③可兼口苦、咽干、目眩、胃脘拘急疼痛、黄疸等症。
  四、辨太阴病证
  太阴病证是指病邪侵入太阴,导致脾阳虚衰,寒湿内停,运化失司,气机阻滞所表现的证候。太阴主湿,为三阴之屏障,病人三阴,太阴首先受邪,故太阴病为三阴病的初期阶段。太阴病证多因三阳病证失治、误治、损伤脾阳,或因脾阳素虚,寒邪直中太阴所致,其病变具有里、虚、寒、湿的特点。
  太阴与阳明同居中焦,互为表里,关系密切,其病变可在一定条件下转化。如阳明病因清、下太过,损伤脾阳,可使病情向太阴方向转化;太阴病若过用温燥之剂,或寒湿久郁化热,亦可转属阳明,故有&实则阳明,虚则太阴&之说。
  [临床表现]腹满呕吐,食欲不振,下利清谷或便溏,时腹自痛,喜温喜按,口不渴,四肢欠温,舌淡苔白滑或白腻,脉沉缓而弱。
  [机制分析]此证可因三阳病治疗失当,损伤脾阳而起,亦可由风寒之邪直接侵犯而成。脾阳虚衰,寒湿内生,气机阻滞,故腹满时痛;脾失健运则食纳减少;寒湿下注则下利;寒湿犯胃,胃失和降,故见呕吐。阳虚而气弱,失于温煦,故四肢欠温;鼓动无力,故脉沉缓而弱。
  [辨证要点]
  ①本证以脾阳虚衰,寒湿内停为主要病机。
  ②以腹满时痛、食欲不振、下利清谷或便溏或便溏、口不渴、脉缓弱为辨证依据。
  ③太阴与阳明病证都具有腹部胀满而痛,其鉴别要点为:阳明腹满痛而拒按、大便燥结,为里实热证;太阴腹满痛则时发时止、喜温喜按、下利清谷或便溏,属里虚寒证。
  五、辨少阴病证
  少阴病证是指病邪侵入少阴,损及心肾,阳气虚衰,阴血耗伤,导致全身性阴阳衰惫所表现的证候,少阴病为外感病发展过程的后期阶段,病情多属危重。以脉微细,但欲寐为主要脉症。少阴阳气衰微,不能鼓动血液运行,故脉微细;阳气者,精则养神,阳微神气失养,故表现出但欲寐的症状。
  少阴病的发生多由本经自感外邪,或由它经病传变而来,如太阳之邪最易陷入少阴,因太阳与少阴互为表里,或太阴病常累及少阴。由于少阴为三阴之枢,统水火之气,本阳而标阴,故其病变既可从阴化寒,又可从阳化热,因此可分为少阴寒化证和少阴热化证两大类型。但就伤寒而言,少阴病以寒化证为多见。
  (一)辨少阴寒化证
  少阴寒化证是指心肾阳气衰微,病邪入内,邪从寒化,阴寒独盛所表现的全身性虚寒证候,为少阴病中较为多见的证候。
  [临床表现]无热恶寒,但欲寐,四肢厥冷,精神委靡,下利清谷,小便清长,口不渴或渴欲热饮,欲吐不吐,或食入即吐,舌淡苔白,脉微细,或身热而反不恶寒。
  [机制分析]少阴阳气衰微,阴寒内盛,失于温养,故见无热恶寒,但欲寐,肢厥;脉失鼓动,则脉微细。肾阳虚,火不暖土,脾胃纳运、升降失职,故下利清谷,呕不能食。若阴盛格阳,可见身热反不恶寒,面赤。此证是以无热恶寒,下利,肢厥脉微等为辨证依据。
  [辨证要点]
  ①本证以心肾阳虚,阴寒内盛为主要病机。
  ②以无热恶寒、精神委靡、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脉微为辨证依据。
  ③本证亦可出现身热反不恶寒的真寒假热之象。
  (二)辨少阴热化证
  少阴热化证是指肾水亏虚,心火独亢,邪从热化,阴虚阳亢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心烦不得眠,口燥咽干,舌尖红,或舌绛少苔,脉细数。
  [机制分析]邪入少阴从阳化热,热灼真阴,水不济火,心火独亢,侵扰心神,故心中烦热而不得眠。阴亏失润则口燥咽干;阴虚而阳热亢盛,故舌尖红赤,脉细数。
  [辨证要点]
  ①本证以肾水亏虚,心火上亢,阴虚阳亢为主要病机。
  ②以心烦不得眠、口燥咽干、脉细数为辨证依据。
  六,辨厥阴病证
  厥阴病证是指病邪传入厥阴经,表现为阴阳对峙,寒热交错,厥热胜复,上热下寒等病机特征。厥阴病是六经病发展传变的最后的阶段。厥阴病多由三阳病证误治,或少阴病证不愈发展而成;或肝经素虚,抗病力衰退,感受邪气而直接发病。
  厥阴为三阴之尽,又是阴尽阳生之脏,故病情演变多趋极端,不是寒极就是热极,厥阴病常表现为寒热错杂,厥热胜复,呕吐下利等复杂情况。若阴寒由极盛而转衰,阳气由虚衰而转复,则病情好转;若阴寒盛极,阳气不继而先绝,则病情重笃垂危;若阴寒虽盛,但正气尚能与之抗争,则呈现阴阳对峙,寒热错杂的证候。
  [临床表现]口渴,气上冲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呕吐或吐蛔,四肢厥冷。
  [机制分析]厥阴病为六经之末,多由它经传变而成。邪入厥阴,心包之火炎上则上热;热甚津伤,故消渴饮水。厥阴之脉挟胃,上贯膈,今火性炎上,肝气横逆莫制,故见气上撞心,心中疼热。又因下焦有寒,脾失健运,更因肝木乘犯,故不能进食,强食则吐,内有蛔虫者,常可吐蛔。
  [辨证要点]
  ①本证以上热下寒,厥热胜复为主要病机。
  ②以四肢厥冷与发热相互演变为辨证依据。
  ③阳并于上则上热,故可见口渴、气上冲心、心中痛热等症;阴并于下则下寒,故可见饥不欲食、食则呕吐或吐蛔、四肢厥冷等症状。
  伤寒病的六经辨证是主要用于外感病的一种辨证方法。此种辨证方法虽然以六经名称命名,但其所涉病证远非经络之病,因此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的主要内涵则是对外感病6个阶段的符号,因此在学习时不要拘泥于六经的名称,而要注重于临床表现。此外六经病证有其一定的传变规律,如循经传、越经传、合病、并病、直中等,只要对六经其本证候内容熟练地掌握了,其他内容自在其中。
寒热虚实表里阴阳辨
&&&病有总要,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而已。病情既不外此,则辨证之法亦不出此。一病之寒热,全在口渴与不渴,渴而消水与不消水,饮食喜热与喜冷,烦躁与厥逆,溺之长短、赤白,便之溏结,脉之迟数以分之。假如口渴而能消水,喜冷冻饮料食,烦躁溺短赤,便结,脉数,此热也。假如口不渴,或假渴而不能消水,喜饮热汤,手足厥冷,溺清长,便溏,脉迟,此寒也。
&&&一病之虚实,全在有汗与无汗,胸腹胀痛与否,胀之减与不减,痛之拒按与喜按,病之新久,禀之浓薄,脉之虚实以分之。假如病中无汗,腹胀不减,痛而拒按,病新得,人禀浓脉实有力,此实也。假如病中多汗,腹胀时减,复如故,痛而喜按,按之则痛止,病久,禀弱,脉虚无力,此虚也。
&&&一病之表里,全在发热与潮热,恶寒与恶热,头痛与腹痛,鼻塞与口燥,舌苔之有无,脉之浮沉以分之。假如发热恶寒,头痛鼻塞,舌上无胎,脉息浮,此表也。假如潮热恶热,腹痛口燥,舌苔黄黑,脉息沉,此里也。
&&&至于病之阴阳,统上六字而言,所包者广。热者为阳,实者为阳,在表者为阳;寒者为阴,虚者为阴,在里者为阴。寒邪客表,阳中之阴;热邪入里,阴中之阳。寒邪入里,阴中之阴;热邪达表,阳中之阳。而真阴、真阳之别,则又不同。假如脉数无力,虚火时炎,口燥唇焦,内热便结,气逆上冲,此真阴不足也;假如脉大无力,四肢倦怠,唇淡口和,肌冷便溏,饮食不化,此真阳不足也。寒、热、虚、实、表、里、阴、阳之别,总不外此。然病中有热证而喜热饮者,同气相求也。有寒证而喜冷冻饮料,却不能饮者,假渴之象也。有热证而大便溏泻者,挟热下利也。有寒证而大便反硬者,名曰阴结也。有热证而手足厥冷者,所谓热深厥亦深、热微厥亦微是也有寒证而反烦躁,欲坐卧泥水之中者,名曰阴躁也。有有汗而为实证者,热邪传里也。有无汗而为虚证者,津液不足也。有恶寒而为里证者,直中于寒也。有恶热、口渴而为表证者温热之病自里达表也。此乃阴阳变化之理,为治病之权衡,尤辨之不可不早也。
点击:1110
Copyright 2012 @ www.zh120.org ALL right reseserved
珠海市吉莲神农医学药物研究所版权所有
地址:珠海市香洲区紫荆路203号珠玑大厦嘉济医院三楼(南坑市场对面) &邮编:519000 &电话:
电话(2):&传真:
ICP备案序号:粤ICP备号
技术支持:&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辩证思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