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运放反馈电阻并联电容怎么判断反馈类型

放大电路中负反馈及类型的判断方法 内容详尽,但请以实际操作为准,欢迎下载使用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放大电路中负反馈及类型的判断方法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您当前的位置:&>&&>&
对反馈放大电路类型判定方法的研究
摘要:反馈放大电路由基本放大电路和反馈网络组成,反馈桥梁是反馈网络的一部分或全部。反馈放大电路类型的判定方法是:反馈桥梁的一端连接在输出电压的&上端&(或&下端&)就形成电压(或电流)反馈,反馈桥梁的另一端连接输入信号的&前端&(或&后端&)就形成并联(或串联)反馈,再利用瞬时极性法确定使净输入量减小(或增大)的反馈为负反馈(或正反馈)。此方法能快速地判定出反馈放大电路的类型。
关键词:反馈桥梁;反馈类型;判断方法;电流电压反馈;串联并联反馈;正负反馈
&&& 反馈放大电路是电子电路技术的重要内容。在放大电路中引入不同类型的反馈,可以实现改善电路性能或建立振荡的功能,其中正确选择反馈类型是关键。本人与课程组成员一起,总结出了一种判定反馈放大电路类型的方法,它是根据电路的结构从较宏观的角度来判定反馈放大电路类型的。我们在教学中使用该方法多年,对反馈放大电路类型的判定简单、准确。
1 反馈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
&&& 在电子电路中,所谓反馈,就是将放大电路的输出量(电压或电流)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某种电路(称为反馈网络)送回到输入回路,与外部所加输入信号共同形成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电压或电流),以影响输出量(电压或电流)的过程。反馈体现了输出信号对输入信号的反作用。
&&& 反馈有正、负之分。正反馈能提高增益,但会使放大电路的工作稳定度、失真度、频率特性等性能变坏;负反馈虽然降低了放大电路的增益,但却使放大电路许多方面的性能得到改善,利用负反馈技术还可以构成各种运算电路。所以在实际放大电路中均引入负反馈,而正反馈主要用在振荡电路中。
&&& 反馈还有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之分,直流负反馈改善放大电路的直流性能,常用以稳定静态工作点;交流负反馈改善放大电路的动态性能。在很多电路中,常常是交、直流反馈兼而有之。
2 反馈放大电路结构模型
&&& 为判定反馈放大电路的类型,建立了如图1所示的反馈电路结构模型。
&&& 模型说明:反馈放大电路由基本放大电路和反馈网络组成,基本放大电路的两个输入端分别定义为&输入信号的前端&(简称为&前端&)和&输入信号的后端&(简称为&后端&);&前端&与&后端&的电位差就是送到基本放大电路的净输入电压&id;放大电路的输出端分为&输出电压的上端&(简称为&上端&)和&输出电压的下端&(简称为&下端&);图中的小长方形表示反馈桥梁,它是反馈网络的一部分或全部。反馈桥梁也有两个端子,它的右端若与输出电压的&上端&相连接,就构成了电压反馈,若与输出电压的&下端&相连接就构成了电流反馈(注意:形成电流反馈时,下端不能直接接地,应该接一个电阻,否则就无反馈了);图中反馈桥梁的左端与输入回路连接,连接方式有串联和并联两种,如果与输入信号的&后端&相连接,反馈信号则以电压的形式与净输入电压uid相加减,构成串联反馈,若与输入信号的&前端&相连接,反馈信号则以电流的形式与输入电流ii分流(相加减)后,以净输入电流iid送入基本放大电路,就构成了并联反馈。因此反馈的基本类型有四种,即电压串联反馈、电压并联反馈、电流串联反馈和电流并联反馈。
经过反复的比较和遴选,《今日电子》和21ic中国电子网举办的2013年度产品奖正式揭晓…
() () () () () () () () ()查看: 1016|回复: 22
发烧一下:单运放转双运放甲类工作状态下的散热解决方案
该用户从未签到
如题,用甲类电源给单OPA627转双运放等供电,因双声道独立电源,相互无串扰,加上工作在甲类状态,声音动态足,低音有力。但是其中的散热成为问题。我的方案是如图,用粗导线(?)接入电源正负极,效果是更加听话了,消除了热噪音,细节上更加清晰有力。有该类运放的朋友不妨试下。小心不要碰极短路。
(142.14 KB, 下载次数: 0)
21:12 上传
该用户从未签到
这方面我不懂,不过看图貌似就感觉有点慌兮兮的感觉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01:26签到天数: 230 天[LV.7]常住居民III
正负电源相互串扰?。
有人在正负电源,各用一牛供电。
减少互串扰。
如果运放散热成为问题。
我会在运在放地。
尽量加大面积用作散热。
再看情况。
在“正负”电源印刷板,走线处堆锡。加粗加厚印刷板走线,再进一步改善散热条件。
纯个人心得。
& && && & 楼下请继续讨论。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05:46签到天数: 247 天[LV.8]以坛为家I
正负电源相互串扰?。
有人在正负电源,各用一牛供电。
减少互串扰。
& & 非常赞同版主的观点& &对于正品功放完全不必多此一举 对于DIY的功放可完善滤波电路再按版主说的去做&&“我会在运在放地。尽量加大面积用作散热。再看情况。在“正负”电源印刷板,走线处堆锡。加粗加厚印刷板走线,再进一步改善散热条件。”
该用户从未签到
感谢前辈长老回复指点。确实我这是在DIY的DAC解码板的前置放大级上弄的,堆锡是不错的办法。但我这办法用在那些线路密集的板子上应该还是可以参考的。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22:07签到天数: 37 天[LV.5]常住居民I
要加风扇了..甲类的发热真不的了..一不小心就会烧管...宁大不小..
TA的每日心情衰 18:28签到天数: 3 天[LV.2]偶尔看看I
我想知道什么叫做甲类电源?,甲类只是工作方式而已
该用户从未签到
这个真是太牛了,支持技术党
TA的每日心情怒 00:05签到天数: 1 天[LV.1]初来乍到
同问,什么是甲类什么是乙类?还分甲乙类吗?
TA的每日心情怒 23:21签到天数: 118 天[LV.6]常住居民II
同问,什么是甲类什么是乙类?还分甲乙类吗?
放大器基础知识(甲类、乙类、甲乙类、推挽式放大器)
(出处: 捌零音乐论坛)
本站联系方式:QQ:
Powered by查看: 19051|回复: 118
在线时间2832 小时
阅读权限50
业余侠客, 积分 37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3 积分
业余侠客, 积分 37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3 积分
经验377 点
金钱353 ¥
刚才头脑一热,按照楼主的电路图,花了1个多小时焊了一个声道,大管用IRF540,9540,运放用双运放,进一步简化电路,
通电后,响了,只可惜,音质不佳,而且大管很热,失真严重。今天累了,明天测测电流。
曾经年少 发表于
這電路不能用雙運放,只有可調中點的單運放才能用在此電路
而且開啟電壓太高的mosfet也不適合
請看ne5534的data sheet
5534.JPG (22.25 KB, 下载次数: 7)
00:19 上传
在线时间3456 小时
阅读权限100
罗宾汉, 积分 26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51 积分
罗宾汉, 积分 26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51 积分
经验2649 点
金钱2493 ¥
這電路不能用雙運放,只有可調中點的單運放才能用在此電路
而且開啟電壓太高的mosfet也不適合
請看ne5534的data sheet
waocj 发表于
双运放不是不能用,但调偏输出需要给输入端施加一个直流电压;开启电压高的管子也可用,只是要损失电压摆幅,输出功率要打些折扣。K413/J118的开启电压不算低,做成的JJ也能满足一般家庭使用。
在线时间2832 小时
阅读权限50
业余侠客, 积分 37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3 积分
业余侠客, 积分 37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3 积分
经验377 点
金钱353 ¥
IRF540,9540,K413/J118這些管子很好用啦,開啟電壓低的k1058貴的嚇人呢,不過有些管子要到4-6v才開始出電流,電壓損失就太大了
同意ls說的,使用雙運放也是可以,只是加的電阻比較多一點,一定要裝輸入耦合電容了(不過我覺得單運放板最好也加,以免被前端的輸出影響了)
不然請高手開兩種板吧,一種單運放,一種雙運放,出張嘴我最厲害
在线时间3254 小时
阅读权限120
经验1319 点
金钱1181 ¥
看看这个帖子,就知道电路是如何调整静态工作点的,不了解原理之前盲目仿造,恐怕真的要烧机了。
在线时间1095 小时
阅读权限50
业余侠客, 积分 49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 积分
业余侠客, 积分 49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 积分
经验497 点
金钱489 ¥
双运放不是不能用,但调偏输出需要给输入端施加一个直流电压;开启电压高的管子也可用,只是要损失电压摆幅,输出功率要打些折扣。K413/J118的开启电压不算低,做成的JJ也能满足一般家庭使用。
sunmin 发表于
&但调偏输出需要给输入端施加一个直流电压&
这个我也考虑过,但是这个电路运放输入端是并联的,要调两边同时调啊,其不到作用了
在线时间2832 小时
阅读权限50
业余侠客, 积分 37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3 积分
业余侠客, 积分 37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3 积分
经验377 点
金钱353 ¥
&但调偏输出需要给输入端施加一个直流电压&
这个我也考虑过,但是这个电路运放输入端是并联的,要调两边同时调啊,其不到作用了
simemu 发表于
LS雙運放可以用的
50樓貼的這個圖就可以用雙運放調整輸入電壓
5532.gif (81.57 KB, 下载次数: 1)
16:37 上传
不過雙運放一定要有輸入電容(抱歉,這句話要斟酌,因為這帖的電路可以)
5535.jpg (55.6 KB, 下载次数: 1)
17:02 上传
不過我還是認為這裡的輸入電壓負責調節後方管子的偏壓偏流,還是以輸入耦合電容隔直比較保險
在线时间3456 小时
阅读权限100
罗宾汉, 积分 26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51 积分
罗宾汉, 积分 26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51 积分
经验2649 点
金钱2493 ¥
一直对大管不能用双极性的耿耿于怀,今天看到一块旧板上有两枚TL081和一对NEC的达林顿,便又动手试做了一下,没想到竟然成功了。
& && && && && && && && &&&
板子.jpg (93.56 KB, 下载次数: 0)
18:42 上传
OP.jpg (87.91 KB, 下载次数: 0)
18:42 上传
& && && && && && && && && && && && &大管装在了一段30厘米长的铝型材上,板厚1.5毫米,散热面积约1800平方厘米。
& && && && &
+15V.jpg (82.14 KB, 下载次数: 0)
18:42 上传
& && && && && && && && && && && &
-15V.jpg (91.92 KB, 下载次数: 0)
18:42 上传
& && && &工作电压是正负15V,静态电流确定在800MA多一点。
& && && && &
中点.jpg (92.42 KB, 下载次数: 0)
18:42 上传
稳定工作2小时后,大管表面温度为70℃,散热器表面48℃。最让我吃惊的是中点电位一直稳稳地保持在0.0MV。
在线时间2067 小时
阅读权限70
侠之大者, 积分 1251, 距离下一级还需 749 积分
侠之大者, 积分 1251, 距离下一级还需 749 积分
经验1251 点
金钱1247 ¥
在线时间3852 小时
阅读权限50
职业侠客, 积分 83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8 积分
职业侠客, 积分 83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8 积分
经验832 点
金钱812 ¥
楼主太厉害了!顶~
在线时间1095 小时
阅读权限50
业余侠客, 积分 49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 积分
业余侠客, 积分 49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 积分
经验497 点
金钱489 ¥
MOS 管的我加以修改仿真了下,是用LME49710HA仿真的,49710自身不带调零端,因此下图适合所有运放,不论单的双的我关心的是静态电流的范围,下面的仿真结果给大家调试时参考:
静态电流可调范围:
R18/R19 10M R9/R10 0.22 0-109MA
R18/R19 1M R9/R10 0.22 0-1.08A
R18/R19 470K R9/R10 0.22 0-1.68A
R18/R19 10M R9/R10 2 0-11MA
R18/R19 1M R9/R10 2 0-119MA
R18/R19 220K R9/R10 2 0-531MA
R18/R19 100K R9/R10 2 0-1.59A
(264.22 KB, 下载次数: 5)
21:53 上传
在线时间1095 小时
阅读权限50
业余侠客, 积分 49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 积分
业余侠客, 积分 49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 积分
经验497 点
金钱489 ¥
R9/R10用0.22欧 适合做功放
R9/R10用2欧甚至更高 适合做耳放
在线时间1095 小时
阅读权限50
业余侠客, 积分 49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 积分
业余侠客, 积分 49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 积分
经验497 点
金钱489 ¥
50楼的图中,相当于70楼图中R18/R19的电阻的阻值都很小,但是我50楼的图却取得很大,这是因为
1。此电阻很小,静态电流会很大,调试时很有可能烟花
2。MBL6010D中这个电阻是10M
在线时间587 小时
阅读权限50
职业侠客, 积分 57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21 积分
职业侠客, 积分 57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21 积分
经验579 点
金钱569 ¥
一年前装过,声音不错。就是挑5532,同牌子一起买的都,大管温度都不一样。
f024c950233ebcc8096NSzS71Wnz8Ra.jpg (114.06 KB, 下载次数: 1)
22:12 上传
在线时间203 小时
阅读权限50
职业侠客, 积分 62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78 积分
职业侠客, 积分 62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78 积分
经验622 点
金钱622 ¥
输出用K,能不错
在线时间1128 小时
阅读权限50
职业侠客, 积分 8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4 积分
职业侠客, 积分 8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4 积分
经验846 点
金钱846 ¥
犹豫的这个线路我感觉很不错,但不知是否需要加温补?
还有,双运放推动不知比单运放有和优点?
若改成无大环路负反馈,可能听感更好?
在线时间587 小时
阅读权限50
职业侠客, 积分 57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21 积分
职业侠客, 积分 57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21 积分
经验579 点
金钱569 ¥
做起来基本和上图说的一样简单。
只是把推动和电流都装在同一片散热上了,
±23V,40X10X7cm的散热片,
不用温补基本是电流大点温度就高点。
用双运放可能是推动力会好点吧,
具体的论坛里搜索小下“20W”很多内容的。
在线时间3456 小时
阅读权限100
罗宾汉, 积分 26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51 积分
罗宾汉, 积分 26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51 积分
经验2649 点
金钱2493 ¥
今天对67楼的板子作了一些测量,数据显示:电路的工况是稳定的。
& && && && && &
表格.jpg (63.92 KB, 下载次数: 0)
21:41 上传
& && && && && && && &
图表.jpg (59.77 KB, 下载次数: 0)
21:41 上传
& &希望上述数据能帮助到对本电路有兴趣的XD。
在线时间1095 小时
阅读权限50
业余侠客, 积分 49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 积分
业余侠客, 积分 49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 积分
经验497 点
金钱489 ¥
73楼的图,貌似已经脱离了运放直推的真谛,后面已经不是简单的电流输出了
在线时间3456 小时
阅读权限100
罗宾汉, 积分 26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51 积分
罗宾汉, 积分 26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51 积分
经验2649 点
金钱2493 ¥
73楼的图,貌似已经脱离了运放直推的真谛,后面已经不是简单的电流输出了
simemu 发表于
LS说得不错!发此贴的目的是向XD们推荐一种由运放直接给输出管提供偏置的小型甲类放大器,窃以为在两者之间插入任何电路都违背了原电路的初衷,哪怕这种插入是具有正面作用的。
在线时间3254 小时
阅读权限120
经验1319 点
金钱1181 ¥
790*0.22=1738MV
1738MV/14.75=117.8mv,这就是对于1楼电路的电路运放同相输入需要的直流电压理论数值,调节这个电压大小就能调节机器的静态电流。
顺便说一句,静态电流大小,不关后级管子的事情,用什么管子都一样,MOS,BJT只要是运放能驱动得了就可以的。而且静态电流的稳定和用什么管子没有关系,但是要挑选失调电压小,输出电流大的运放品种。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流反馈型运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