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以内数的加法怎么验算可以用什么方法验算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你好,游客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来源:东铁营二小&
作者:毕京龙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1、掌握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的笔算加、减法的算理和方法。
2、培养学生利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迁移能力。
3、渗透验算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的笔算加减法的算理和方法。
教学难点:为什么相同数位要对齐。
本课知识点在本单元教材知识体系中的空间位置
笔算加法和减法在小学有次第册以内数的加、减法笔算。第册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方面内容:用生活中妈妈买电饭煲和饮水机的实际问题,引出求和用加法计算。正确列出加法算式,对学生来讲是件很容易的事情。此例题主要通过这样一个加法题,学习万以内数的加法笔算方法。让学生要先进行估算,再用笔算求出准确的结果。第二方面内容:仍然用妈妈习电饭煲和饭水机的实际问题,引出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在学生正确列出减法算式并用竖试计算时,学生会把加法笔算方法移迁到笔算减法中来。
学生的学习基础与认知能力
此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一年级时,学习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笔算,即已经知道笔算时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或减)起,个位相加满10向十位进1(或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作10,加在个位上再减)。而且已经学习了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这些都有为学生自主探索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笔算方法和理解算理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而本课内容的学习又为中年级段学习笔算乘除法奠定了基础。因此,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合作探究互相补充的方式,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索结论。
教学设计思想
我要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感。新课程中把数感作为学校数学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新课程指导下的计算教学,不再是单纯的使学生记住计算方法,通过反复练习巩固计算方法的过程。计算教学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时间,创设条件、营造氛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自主发现,理解算理。在合作交流中学生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思考的过程,并分享他人的成果,通过共同学习思维间的碰撞、融合,自己总结概括出计算方法。依据这样的思想,我对《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的笔算加、减法》这一课时进行了教学设计。
教学媒体:投影
教学过程:
口算练习: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
25+38=& & & & 43+29=& & & 41-23=
37+37=& & & & 43-29=& & & 52-34=
420+90=& &
=& & 130-70=
& 80+70=& &
760-40=& & 240+700=
【设计意图:】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可以口算出得数。
2、705里面有(& &
)个百和(& & )个一组成的。
3个千、3个百和6个十组成的数是(& & & & &
3、复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笔算
280-50=& & & 360+30=
【设计意图:】复习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的笔算加、减法的算理和方法。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为培养学生利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迁移能力,做准备。
二、合作探究,学习例
1、出示图片:电饭煲    饮水机
      213元   421元
请你根据这两个条件提一个问题。
(1)、买一个电饭煲和一台饮水机共花多少元?
(2)、买一个电饭煲比买一台饮水机便宜多少元?
(3)、买一台饮水机比买一个电饭煲贵多少元?
逐一由学生自己用估算解决
创设情境妈妈带了630元,买一个电饭煲和一台饮水机,够吗?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出笔算
2、合作探究
()、让学生自己试算
让学生自己计数器计算。(动手)
让学生自己想拨计数器的过程。(培养形象思维)
自己写算式后,自己感悟:怎样用竖式计算的。
小组交流。
集体订正:讲算理和方法
算理:3加1得的是4个()
1加2得的是5个()
2加4得的是6个()
算法:你是怎样用竖式计算的?为什么相同数位要对齐?
3、第二方面内容:仍然用妈妈习电饭煲和饭水机的实际问题,引出用减法计算的问题。
让学生自己试算,小组交流,集体订正。
讲算理和方法
算理:4减3得的是1个()
3减1得的是2个()
6减2得的是4个()
算法:你是怎样用竖式计算的?为什么相同数位要对齐?
4比较、总结算法
比较2个例题,你发现了什么?(渗透验算的意义。)减法可以用加法验算,加法可以用减法验算。计算要正确,验算是保证。
总结算法:自己感悟:怎样用竖式计算的。
三、巩固练习,强化知识
1、用竖式计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计算能力,从正面巩固计算方法。
、猜猜是几()
【设计意图:】多种形式练习,从正面巩固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多种形式练习,从抄错数、数位不对齐、口算错几方面练习改错。
四、总结收获,小结知识
今天我们做的这些笔算加减法的题目,它们有什么特点?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五、板书设计         笔算
    213+421=634    634-213=421
      213            634
    + 421          - 213 
      634           421
六、作业设计
基础:P69 第题(不验算)
拓展:一个台灯元,一部手机元,买一个台灯和一部手机,妈妈要取几百元?
七、课后反思
相关新闻 & & &
   同意评论声明
   发表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2014年最新人教版第4单元万以内加法和减法表格式教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00
&&¥0.50
&&¥2.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2014年最新人教版第4单元万以内加法和减法表格式教案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小学数学第五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一、单元教学目标
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计算,加强估算,加法和减法都是先估算在精确计算。体现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例如:加减法的法则归纳不在给出先成的结论,而是让学生讨论得出。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能力进行计算。
1、让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能结合情境进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
3、理解验算的意义,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4、通过结合情境、小组合作交流等方法体验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5、从实际问题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产生解决计算问题的欲望,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积极思想。
二、单元教学重点
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和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的计算。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
三、单元教学难点
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和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的计算。
四、单元教学内容
1、加法........ 3课时
2、减法........3课时
3、加减法的验算.......2课时
4、 整理和复习.......1课时
&&&&&&&&&&&&&&&&&&&&&&&&&&&&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
&&&&&&&&&&&&&&&&&&&&&&&&&&&第1课时
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笔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36、37页例1、例2、做一做及练习八1、3题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能用竖式计算和在
1000以内进位和不进位的三位数加法。
2、使学生比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3、让学生感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培养学生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应用加法法则准确地计算三位数加两、三位数进位和不进位的加法题。
教学难点:
理解笔算加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步骤:
一、复习铺垫
1、口算下面各题。
提问:笔算时要注意什么?
3、引入新课
谈话:通过练习,我们知道不管口算还是笔算,在计算时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可以相加,满十要进一,这节课我们将要根据这个规律开始学习三位数和两、三位数相加的不进位、进位加法。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第36页的图片以及“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的统计表。让学生说一说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2、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教学例1)
(1)提问:
我们湿地的鸟类动物有多少种?爬行类动物有多少种?要求他们一共有多少种应该怎么列算式?
(2)板书:271+122
(3)探索算法。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探究计算方法,可能有口算和竖式笔算两种,口算有点难度,引导学生
用竖式计算。让学生想一想:竖式应该怎么写?
学生尝试写竖式,教师巡视指导,然后板书:
&&&&&&&&&&&&&&&&&&&&&&&&&&
&&&&&&&&&&&&&&&&&&&
&&&&&&&&&&&&&&&&&&&&&&&(&&&&&&&&)
提问:从哪位开始加起?个位上写几?十位上写几?百位上写几?不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时需
要注意哪些地方?
3、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学例2)
(1)提问:根据表中的信息,求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多少种怎么列算式?
(2)板书:271+31
(3)提问:这是一道三位数加两位数的算式,怎么计算呢?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然后板书:
&&&&&&&&&&&&&&&&&&&&&&&&&&&&&&&&&&&&&&
&&&&&&&&&&&&&&&&&&&&&&&&&&&&&&&&&+&&&&&
&&&&&&&&&&&&&&&&&&&&&&&&&&&&&&&&&&
&(&&&&&&&
师:个位上写几?(1+1=2,写2)
师:十位上相加是多少?(7+3=10)十位上怎样写?(十位上相加是10,在十位上写0,同时满十向百位进1。)
师:百位上是多少?(2+1=3)为什么要加上1?
(4)想一想:271+903,怎样计算?
师:与例2的算式相比,这是一道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算式,请同学们根据我们掌握的加法法则尝试笔算。
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板书:
提问: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比较好写,大家都做得很对!可是百位上的数怎么写呢?
2+9=11,相加满十怎么办?
生:向百位的上一位(千位)进一,百位上写1,千位上写1.
3、小组讨论:计算万以内的加法要注意什么?
(1)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3)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37页“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做题,指名板演。然后校对订正,注意在竖式计算时容易出错的地方。
2、完成“练习八”第1题。
在竖式中相应的位置写下结果,然后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八”第3题。
先计算出每两片树叶上的和,然后与得数相等的花朵相连,学生独立做题,连一连。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合作的非常好,你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学生。下面同桌说
一说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笔算加法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笔算
271+903=1174271
课后反思:从实际问题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产生解决计算问题的欲望,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积极思想。
&&&&&&&&&&&&&&&&&&&&
&&&&&&&&&&&&&&&&&&&&&&第2课时&&&&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教材第38页例3、做一做及练习八1、3、9题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
2、经历自主探索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过程,掌握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思想,帮助学生形成认真细心地进行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
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三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
教学难点:
掌握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指名说一说它的计算方法。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二、探究新知
1、列算式。
提问: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怎么列算式?
板书:445+298=
比较:445+298与复习题76+84有什么不同?
小结:前者是三位数加三位数的加法,后者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
谈话:前面一节课我们已经学过了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进位和不进位加法,这节课也同样学习的是三位数加三位数,那么,两者之间又有什么不同呢?事实上,今天所学得内容是在前者的基础上教学连续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你觉得它的竖式计算方法会是怎样?
(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2、口算。
提问:在用竖式进行计算之前,请同学们尝试口算一下结果应该是多少?
同位讨论并全班交流。
汇报过程:
298接近300,可以看作300来口算。先计算445+300=745,再计算745-2=743。
追问:如果是445+243,你还能用刚刚的方法进行口算吗?想一想,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选择这
种方法进行口算?
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然后板书:
(&&&&&&&&
提问:(1)个位上相加是几?(5+8=13)个位上怎么写?(写3,向前一位进1,为了不遗漏进上的
1,在十位上写一个小一点的“1”)
(2)十位上相加是几?(4+9+1=14)为什么要加上1?十位上的数相加后也满十,该怎么办?
(继续向百位进1,在百位上也写一个小一点的1)
十位上应该写(4)
(3)百位上写几?(2+4+1=7)
4、思考: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需要注意什么?和不进位、进位加法有什么联系?
师:你怎么知道自己是否算对了?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进行验证呢?(先让学生探究交流)
生:用验算的方法。
师:可以通过验算来检验得数是否正确。不同的题目有不同的验算方法。那么,加法该如何来
生:可以交换加数的位置。
老师在黑板上演示验算的过程,提示学生注意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提问:你们这次计算的得数是多少?与刚才计算的得数相同吗?这说明什么?如果两次计算的
得数不相同,又说明什么?应该怎么办?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后,选最后一题讲解计算过程。
2、完成“练习八”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八”第2题。
先估计结果再列式计算。
4、完成“练习八”第9题。
教师先给予学生知道,然后让他们独立完成后,再全班交流并订正。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内容?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要注意什么?
五、作业布置
练习八第3-8题.
板书设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445+298=743
7 4 3教学反思:经历自主探索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过程,掌握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思想,帮助学生形成认真细心地进行计算的习惯。
&&&&&&&&&&&&&&&&&&&&&&&&&&&&&&&&第三课时:连续退位减法练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9~40页练习八的第5至9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小组合作讨论总结连续进位加法的方法,并通过训练实现熟练计算连续进位加法。
3、培养学生认真细心地进行万以内的计算,积极思维的良好习惯。
能正确地进行万以内连续进位的加法。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检测
1、口算下面各题
7+8+1 5+9+1 6+4+1
3+9+1 7+5+1 9+6+1
2、笔算下面各题
649+273&&&&&&&&
786+245&&&&&&&&&&&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做完后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二、课堂练习
1、练习八的第3题。指导学生看图说图意,并指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1)学生列式计算
(2)集体订正
2、练习八第4题,指名学生读题,出示本题的图示,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板演。
3、练习八的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板演。结合板演情况进行评议。
4、 练习八的第6题,把算式和相应的得数连起来,提醒学生看清数字,认真计算。
5、练习八的第7题,找出这几题中的错误,指出该如何改正。说一说平时自己计算中常用的错误有哪些。
6、练习八的第8题,要求把和是1000的两个数连起来。学生独立完成后讨论: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前位凑9,后位凑10)
7、练习八的第9题。指名读题,理解题。说一说你的走法。通过计算,找出最近的路。让有余力的同学做选作题&&&
和思考题。
三、课堂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2、师总结。
四、板书设计:进位加法的练习课。
教学反思:小组合作讨论总结连续进位加法的方法,并通过训练实现熟练计算连续进位加法。
培养学生认真细心地进行万以内的计算,积极思维的良好习惯。
&&&&&&&&&&&&&&&&&&&&&&&&&&&&&&&&&&&&&&&&&2.减
&&&&&&&&&&&&&&&&&&&&&&&&&&&&&&&&
第一课时:万以内的不退位减
教学内容:教材P41的例题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减法计算法则,学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学会结合具体的试题进行估算。
2、通过实际问题引出减法,并从旧知识体验减法的计算方法,总结万以内连续退位的方法。
3、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掌握万以内的连续退位的笔算减法的计算方法。
连续退位的笔算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仔细观察主题图,说一说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二、探求新知:
1、咱们来解决2011年比2009年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
2、2005年比2011年少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3、教学估算:
(1)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大家能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吗?
(2)生汇报交流,师板书。
(3)4人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两种估算的方法,你同意哪一种呢?
(4)同学们说的两种方法,各有各的道理,等我们用笔算的方法得出准确答案后,再来比较这两种方法。
4、教学笔算:
(1)小组合作,探究435-322计算方法。
(2)学生汇报交流后总结算法。
5、师生总结:计算中,你认为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注意呢?
6、比较一下,两种估算结果中谁与计算的结果更接近呢?
三、巩固练习
1、435-86怎样解决?
2、小组讨论:计算万以内的减法要注意什么
3、完成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订正
四、课堂小结:说一说本节课你的收获
五、板书设计:万以内不退位减法
教学反思:、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减法计算法则,学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学会结合具体的试题进行估算。
通过实际问题引出减法,并从旧知识体验减法的计算方法,总结万以内连续退位的方法。
&&&&&&&&&&&&&&&&&&&&&&&&
第二课时:被减数中间有0的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教材
P42例题3、做一做及练习九第1-3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被减数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计算时,鼓励学生用多种算法,渗透一些加法的简便算法。
3、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积极动脑的好习惯。
理解被减数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掌握被减数中间、末尾有零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口算题、练习本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找朋友。
415-228 556-379
362-135 269-180
218-129 747-520
2、如果把 218-129改为208-129,计算上有什么不同?
3、导入板书课题。
二、探究体验
1、计算208-129
(1)指名板演,余生齐练。
(2)2人小组讨论:你是怎样计算的,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3)请板演学生把计算过程叙述一遍。
(4)师生齐小结计算方法及要注意的问题。
2、学习例3。
(1)出示例3:403-158
(2)独立思考:怎样计算?
(3)小组讨论:你是怎样计算的,各自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4)全班汇报交流。(可以列竖式,也可以
3、师生齐小结:被减数为0,且已被借时,一定要先从前一位退1,然后看作9再减。三、巩固练习
1、小组比赛:完成42页做一做,看哪个小组做得又对又快。
2、 独立完成44页第1题。
3、完成44页第3题在练习本上。
四、课堂小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2、师总结。
五、板书设计
被减数中间有0的退位减法
&&&&&&&&&&&&&&&&&&&&&&&&&&&&&&&&&&&&&&&&&&&&&&
403-158=245
&&&&&&&&&&&&&&&&&&&&&&&&&&&&&&&&&&&&&&&&&&&&&&&&&&&4
&&&&&&&&&&&&&&&&&&&&&&&&&&&&&&&&&&&&&&&&&&&&&&&&&
&&&&&&&&&&&&&&&&&&&&&&&&&&&&&&&&&&&&&&&&&&&&&&&&&&
2 4 5教学反思:学生理解被减数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鼓励学生用多种算法,渗透一些加法的简便算法。
&&&&&&&&&&&&&&&&&&&&&&&&&
第三课时:连续退位减法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P44~45练习九的第4至6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比较熟悉地进行被减数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2、通过先回忆总结前面学习的知识,再进行强化练习,来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80-64&&&&&&&&&
130-50&&&&&&
&&&&&&&&&&
400+500&&&&
&320-90&&&&
980-480&&&&&
&730-80&&&&&&&&
135+893&&&&&
&437+959&&&&&&&&
765+3438&&&&&
850-392&&&&&&&
&841-554&&&&&&&&&
学生解答,教师要给以评讲。并对个别题目,如进位和连续退位减法,挑选一、
两道有代表性的题目进行提问,以巩固进位加和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三、教科书第44页练习九的第四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评讲。
四、完成教科书第44页练习九的第5题。
提问:这一道题目你想怎样完成?
(先算出每一道算式的结果,再把相同结果的两个算式用线连接起来)五、完成教科书第44页练习九的第6题。
这一道题要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把小红的家、小明的家、以及学校这三个处所,在纸上画出他可能出现的几种位置?把可能性讨论清楚后,再独立解答“小明家到小红家有多远?”
教学反思:通过先回忆总结前面学习的知识,再进行强化练习,来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好习惯。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7页的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弄清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知识,更牢固的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2、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简单的整理、归纳的能力,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的乐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小组交流、整理知识。
1、师:昨天同学们回家对万以内数的加减进行整理和复习,现在请同学们把整理的结果在小组内交流,小组长记录。
(学生交流、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小组1:我们小组整理出本单元有这些内容:笔算加法、笔算减法。
小组2:还有用数学、加减法的验算。
小组3:我们还知道“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师:同学们都整理得非常全面,有的小组补充的也非常好,接下来,我们就先针对笔算加减法用数学来进行复习。板书课题。
二、巩固练习
1、尝试编题,抽象法则。
(1)师:谁能分别编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连续退位?
(2)学生针对每种类型分别编题,教师板书:
(3)让学生把编出的题目进行计算。
(4)订正提问:笔算加法应注意什么?减法呢?它们共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又是什么呢?
在计算的时候,还有哪些特别要注意的地方?
(5)生汇报交流。
2、反馈测试,灵活掌握。
(1)考考你:做老师发给你的练习题第一题,做对一道,就可以从最上面圈一面小红旗。(33页第1
题。学生计算、教师巡视,然后集体订正)
(反馈)师:得到8面小旗的请举手,真不愧是这节课的计算小冠军。
(2)啄木鸟诊所:
比比谁当小医生又快又好?集体订正,分别说说错 在哪?
0&&&&&&&&&&
3&&&&&&&&&&&&&-
2&&&&&&&&8
7&&&&&&&&&&&&&2
三、巩固练习
1、生独立完成47页第3题。
小结:解答题目时,要认真审题,找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并能根据问
题找出所需的条件,在进行认真解答。
四、全课总结
1、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2、请大家对自己或自己小组的表现做一个简单的评价。
五、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教学反思:学生整理知识,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了能力,合作精神也在学习过程中得以培养。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您的位置:
& 小学三年级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整理与复习》教学案例
&七棵树小学:杨燕燕&&&&&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对整数加、减法笔算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理清本单元所学知识间的关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养学生简单的整理、归纳的能力,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的乐趣。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与实际的联系,增强应用意识。
&&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是学生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要帮助他们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形成知识网络,从整体上把握这些知识在引导学生整理和复习时,要注意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经历整理和复习的过程,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意识。&&
教学重点: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和验算。
教学难点:运用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1.灵活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学生喜欢的现实情境。
2.科学组织探索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探索活动。
3.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 &一、谈话引课
& 师:同学们,在过去的一周我们再一次学习了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到现在为止,你对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所学的那些知识都还记得吗?光说不练可不行,今天咱们所要进行的数学活动就要用到这些知识,你们有信心吗?
二、创设情境、梳理知识
&&& 1.聪聪和妈妈到商场购物,在文具柜台和电器柜台分别看到了这
样的两组信息:
&&& 文具柜台&&&& 台灯:58元&&&&&&&&&&&&& 书包:37元
&&& 电器柜台&&&& 吸尘器:380元&&&&&&&&&& 微波炉:540元
&&& 2.提出问题
&&& 根据文具柜台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么解决?
&&& (1)台灯和书包一共需要多少元?58+37&&&
&&& (2)台灯比书包贵多少元?
&&& 根据电器柜台的信息,你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么解决?
&&& (1)吸尘器和微波炉一共需要多少元?380+540
&&& (2)吸尘器比微波炉贵多少元?540-380
&&& 3.揭示课题
&&& 这几个算式都是万以内的加减法,今天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整
理和复习万以内的加减法。(板书:万以内加减法的整理与复习)
&&& 4.解决问题
&&& 师:你会做上述这些题目吗?
&& (1)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
&& (2)反馈,校对答案。
&& (3)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计算58+37的?
&&& 学生可以用口算的方法,也可以用笔算的方法。58-37呢?
&& (4)540-380 = 160 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 建议学生用笔算的方法。(生说师板书)
&&& 师生一起完成540+380的笔算。
&&& 你觉得笔算的时候哪些地方是需要提醒同学注意的?
&& (5)教师总结万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不够减就向前一位退一作十。
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 三、以&数字黑洞&整理复习减法知识点
&&& (一)提出问题:旅行箱设什么密码好?
&&&& 师:(出示图片)得知小明将要参加夏令营活动,他爸爸给他买了一个带密码的旅行箱。他很高兴,但过后他又想:万一我把密码忘了,可怎么办哪?我设什么密码好呢?这时他爸爸说:&儿子,我们一起玩个游戏,做完游戏,你就知道密码设什么最好了,即使忘了,也能很快找到它。&同学们,你们想一起玩这个游戏吗?(生回答)
&&& 师:小明的爸爸对他说:你看看这个密码箱上的密码是由几位数字组成的?
&&& 生:三位。
&&& 师:好,那你就写出三个不同的数字。(师板书:三个不同数字)也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三个不同的数字。
&&& 师:你来说说写的是什么数字。
&&& 生:我写的是123。
&&& 师:(面向全班)可以吗?为什么?
&&& 生:可以,他用了三个不同的数字。
&&& 师:如果有同学写的是3、6、12,这样写行不行?
&&& 生:(齐)不行,不行&&
&&& 师:为什么不行?
&&& 生:12是由两个数字组成的,这样就有四个不同的数字了。
&&& 师:小明写的是这样三个数字:4、7、5。小明的爸爸说:你用这三个数字,组成一个最大的数。(课件出示:最大数)大家一起说小明举出的这几个数字组成的最大数是&&
&&& 生:(齐)754。(课件出示)
&&& 师:再组一个最小数。(课件出示:最小数)
&&& 生:(齐)457。(课件出示)
&&& 师:组完以后,用最大数减去最小数,这道题就是754-457,我们一起来计算。
(师教师带着学生说计算的过程并课件出示;说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及时鼓励。)
&&& 师:计算的结果是297,这样又得到了三个不同的数字。接着再用这三个数字&&2、9、7,再组成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分别是多少?
&&& 生:最大数是972,最小的数是279。
&&& 师:在用这两个数相减,又得到三个数字,然后呢?
&&& 生:再接着做。
&&& 师:我们按照这样的规则,把你所写的那三个数字组成的数,一步一步地计算下去,咱们来比一比,看谁在规定的时间内写的算式又对又多。建议大家只写竖式,不用写横式。
&&& (二)练习三位数减三位数
&&& (学生们计算。当出现重复的算式时,也许有的学生停笔不再计算了,有的同学会出现疑问。)
&&& (三)发现问题
&&& 师:(疑惑地)你们怎么了?遇到什么问题了吗?
&&& 生:(可能的回答)重复,不停的重复。
&&&&& 怎么算都是954-459=495。 &
&&&& 师:大家都是这样的吗?
&&& 生:对,都是这样的。
&&& 师:有这样疑问的同学请举手。
(会有学生举手,但可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 师:(由衷地感叹)佩服,佩服我们班的孩子们,你们可真棒!老师刚才在看大家计算,算得都很快,也很准确。刚才,算出重复的算式就不算了的同学,请举手。
&&& 师:如果不是这样,而是不管不顾地一直算下去&&会怎样?
&&& 生:算出好多一样的算式。
&&& 师:所以说,你们好像又掉进了老师的陷阱里了,老师说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谁写得多,其实就是想看大家是不是动脑子。
&& (四)发现规律
&&& 师:我们要是一边做一边回头看看,你就知道后面不用再写了,因为接着往后的算式还是&&
&&& 生:954-459=495。
&&& 师: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虽然我们选的数字不同,但最后一个算式的结果是495。我们再次证明,我们做事要回头看一看,要不然就得不到新的发现了。
&& (五)查找错误的原因
&&& 师:所有的同学都得到这个结果了吗?哪位同学没有得到这个结果?
&&& 师:那我们行动起来,帮这位同学验算每一个算式,看看到底是哪个算式出了问题。(学生在下面验算,教师巡视。)
&&& 师:这也正是我们在做多位数减法时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忘掉退位点了。来,没有算到495的同学快动手验算,查一查哪儿有问题了。(学生独立检查,没有错的主动帮忙。)
&&& (六)交流多位数减法注意点
&&&& 师: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点呢?
&&& 生: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减法的验算。
&&& 师:下面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在计算多位数减法时,特别要注意什么?
&&& 生: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退位减时不要忘了退位点。
&&& 师:怎样知道我们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呢?
&&& 生:验算。
&&& 四、全课小结
&&&& 师:这节课,我们在帮助小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无形之中也把我们这个单元的知识点给整理好了。看一看黑板上我们的知识网络图,想一想今天的活动,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呢?
& 教学反思
&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是学生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要帮助他们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形成知识网络,从整体上把握这些知识在引导学生整理和复习时,要注意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经历整理和复习的过程,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意识。本节课通过聪聪和妈妈到商场购物这一情境引入,采用简洁的方式,把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中,让学生从中去发现数学信息和提出问题,最终为本节课提高复习效率和增加练习素材,同时也有效地避免了复习课的枯燥。引导学生对万以内加减法的估算、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的笔算以及加减法的验算进行知识的整理和复习。整堂课基本完成了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但每个环节都或多或少能找到没考虑到没预设到的情况。现在反思的时候会想,发现这堂课还是有很多自己可以利用却没有利用好的地方。比如学生的错例利用,在减法验算的过程中学生情绪的低落等等。这些都说明自己专业素质不够扎实,对教材的把握知识点的理解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偏失;教学机智不够,不能灵活利用课堂突发情况。另一方面也是自己课前预设不够,没有考虑到如果学生错了怎么办。这些都是我今后应该积极训练,更要努力学习和提高的。
(作者:七棵树中心学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加法验算格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