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转换镜头为啥变下面了,,,小米相机三

你正在使用低版本的 IE 浏览器,请升级 IE 浏览器或者通过
访问,以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
OPPO N3:“天生会转”的镜头,可玩性在哪里?
国产手机品牌里,OPPO 属于稳扎稳打的务实派,相比于小米、魅族的高曝光度,OPPO 在互联网上显得低调内敛。OPPO 的产品也和品牌的气质相一致,给人扎实可靠的感觉。
不同于其他厂商,OPPO 的手机产品线比较特殊,用来区分各系列定位的并不是价格,而是风格。Find 系列定位全能旗舰,Find 7 定价 3498 元,轻量版 2998 元;N 系列定位影像,搭配独树一帜的旋转镜头,N3 定价 3999 元;R 系列是相对的“中端系列”,定位大众级消费品,售价也不低,为 2999 元。
所以,OPPO 并没有用价格维度来让产品差异化。事实上,Find 系列和 N 系列都称得上旗舰,我们此次拿到的 N3,和 Find 7 一样也是一只“硬件怪兽”,但是,它又极具 OPPO 的风格,这让它和其他品牌有着显著的区分。
外观:有所传承,有所创新
OPPO 在工业设计上一贯极具差异化,而且自家产品一脉相承,构成了独特的、具有辨识度的设计语言。(当然,“脱胎”自 OPPO 的一加有着类似风格。)N3 和 Find 7 都采用了弧形的“月牙”造型,不同的是,N3 又在底部做了镂空处理。
在这个镂空的孔中,藏着话筒、扬声器和呼吸灯。OPPO 所说,这样的设计带来了“灵动”,代表着透气感、生命感知力和灵动感。实际体验中,这一处的设计的确有着直观的愉悦感,尤其是呼吸灯,在镂空孔中若隐若现,极具美感。
而镂空也并非只为美观。OPPO 表示,镂空的设计来源于中国古典桥梁,它在力学的分布上,中间薄两边厚,把受到的力均匀的分布在 7075 的航空级铝合金材料上,既美观又可靠性。
如果说弧形镂空带来的是柔美,那么机身的整体设计多的是硬朗。周身的一圈金属框突出于机身,棱角分明。背壳的塑料材质经过磨砂处理,手感比 Find 7 要来的坚固一些。整机三围 161.2×77×8.7mm,重量 192g,握在掌中第一感觉就是:沉甸甸的厚重感,当然拿久了手腕、指关节有些吃力。
N3 的屏幕尺寸从 N1 的 5.9 寸“降级”到 5.5 寸,好处显而易见——更容易握住了。不过 5.5 也并非就是最舒适的大小,“单手操作”也无从谈起。好在 OPPO 在软件上对大屏做了效果显著的优化,这个稍后讲。
(N3 和 N1 mini 对比,N3 的旋转镜头采用仿皮革设计)
旋转镜头是 N 系列最大的卖点。这次,它采用了 Note 4 一样的皮革质感设计,色泽和质感提升了不少,高贵冷艳的气质再一次被拔高。不过对于这个旋转镜头,有些使用者仍旧无法适应,因为它占据了手机抬头的半壁江山,让整机略显“头重脚轻”。
镜头:天生会转怎么玩
我们,N1 的旋转镜头有着丰富的应用场景,可玩性很高。它最大的意义在于方便了不同角度的取景,不必弯腰、扭曲手腕了。
但是 N1 的旋转镜头有个硬伤,手动翻转。如果你正在自拍,突然来一个电话,此时此刻你把手机贴上耳朵,却发现听筒在背面。这个缺陷也是这代产品备受争议的地方。
所以,N3 的旋转镜头“天生会转”,OPPO 为它内置了马达,如此一来,退出相机应用时,摄像头会自动翻转复位,“接电话不方便”的 Bug 不复存在。自动旋转的意义不止于此,它让镜头的可玩性再次进阶。
首先是自拍更方便了。打开相机,用手指在界面内下滑,镜头会自动翻转到正面;向上滑动,镜头翻回。这个设计是大屏优化的一部分,它解放了另一只手,单手切换镜头变得简单快速。
OPPO 开发了慢速旋转和快速旋转两种模式。慢速旋转时,镜头能以 0.012 度地精准角度进行缓慢旋转,确保精确地捕捉到 206° 内的所有画面,达到无缝平滑自由停的目的。
其次是拍摄场景更多了,比如说全景照片。一般而言,全景拍摄要求拍摄者手持相机水平移动,电动旋转镜头的好处就在于,全景模式下它会自动旋转,手机固定在一处就可以了,镜头的移动速度、位置也都变得更均匀、准确。
N3 的镜头在硬件上也是下足了成本:
1600 万像素 1/2.3 英寸感光元件,单位像素点面积达到了 1.34μm。
施耐德认证镜头,蓝玻璃镀膜镜片。
带柔光双 LED 闪光灯。
N3 的的单位像素点面积比一般的 Android 旗舰大一些,这也意味着进光面积更大。这个尺寸的传感器更多时候会搭配 2000 万像素镜头,而 N3 是 1600 万,这使得它的像素密度较低,成像质量较高。
软件方面,N3 搭载了 OPPO 的影响解决方案 PI 原画引擎 2.0+,它是 PI 2.0 的进化,允许用户添加或删除各种功能插件,可以帮助用户定制更为个性化、更为灵活化的相机拍摄程序。
自带的插件中,包括专业相机、全景相机、微距、美颜等,其中“超清画质”能让成像达到 6400 万像素的输出。所谓“超清”,就是采用多帧合成超采样技术,以数张 RAW 格式低像素照片合成为一张超高像素的照片,以便获得更大的画幅以及更多的细节。
相比 Find 7 5000 万像素的超高清,N3 的画质有明显提升。锐度、清晰度都高于 Find 7。
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国产 Android 旗舰的表现都还不错。N3 在普通模式下的 1600 万像素拍摄明显比 Find 7 要好,色彩更浓郁。夜景的噪点控制的也不错。
把“拍照”当做产品特色的手机并不少,OPPO 的优势就在于旋转镜头+PI 原画引擎,后者已经成为了 OPPO 的专利,看得出 OPPO 对相机算法的重视。实际的体验来看,拍照体验的优化足够用心,拍摄的质量也对得起 3999 的价格。
指纹识别:正面好还是背面好?
MX4 Pro 的指纹识别安装在了正面,成为了 Android 阵营里第一个正面按压的指纹识别手机。其他的 Android 机包括 N3,为何选择在背面呢?除了避免“山寨”嫌疑之外,也许是厂商考虑到了大屏对指纹按压体验的影响。
N3 的指纹识别器安装在了背部中央偏上,单手持握时,它正好处在食指的位置。在 N1 上,这个区域是背部触控区,事实证明,背部触控并不方便,也不实用——长时间用食指操作,手腕会疲惫,同时也会经常造成误操作。
背部的指纹识别虽然在同一位置,却没了这样的不足,因为指纹按压只是一下,不会有“长时间操作”。在操作上,装在背部有着显而易见的好处:单手握住 N3 5.5 寸的机身时,只有食指是空闲的,用它解锁最为自然。如果指纹识别器在 Home 键的位置,需要你调用大拇指,如此就要调整持握手机的姿势。当然,这个结论基于大屏,对于 iPhone 5s 的小屏幕,并不会有类似的累赘。
背部的指纹识别也有缺点,当手机平躺在桌面上,解锁还需要把机器拿起来,手指伸到手机背面。这种姿势不太爽,也容易造成误触。
总之,正面还是背面这个问题,见仁见智,二者各有利弊。
再回到 N3 的这颗指纹识别器上,设置指纹后,会发现它的表现不错,解锁速度在 1 秒以内,准确率也良好。同时,它还支持应用加锁,比如你不想给别人看手机的时候泄露微信信息,可以给微信加上指纹锁,解锁才可以进入应用。
性能:续航体验是亮点
虽说 N3 主打影音的差异化,但在基本配置上仍然追随主流的旗舰机。
高通骁龙801处理器
2GB RAM 和 32GB ROM,支持最大 128GB microSD 卡扩展
支持中国移动 TD-LTE/TD-SCDMA/GSM 网络,双卡双待
3000mA 电池
VOOC mini 充电
安兔兔跑分 39800,大型游戏体验顺畅。日常强度的使用下,卡顿和发热都在舒适的范围内。
得益于 OPPO 的 VOOC 闪电充电方案,N3 的电量使用体验是一如既往的长久。这次的 VOOC mini 在 VOOC 的基础上缩小了充电器体积,充电头和电线也可以分离了。尽管这样,它还是会比一般的 USB 充电器沉。
不过体积上的沉带来了非常快的充电速度。经过我们的测试,用 VOOC mini 为 N3 充电,半个小时充了 56% 的电量,从 0% 到 100% 只是用了 45 分钟左右。
N3 3000 毫安的电池在续航上也不赖,音量 60%,屏幕最亮的情况下播放视频 15 分钟,共耗电 5%。如果是日常通讯、使用社交网络、拍照,续航一天半不成问题。
N3 的屏幕比 N1 有所缩水,从 5.9 寸降到 5.5 寸,这是一个主流尺寸。这块 1080p 的屏幕有比较不错的亮度、对比度、可视角度等。同时屏幕 PPI 达到了 403,并拥有 1000:1 的对比度以及 450cd/m2 的亮度,效果还是让人点头称赞的。
UI:OPPO 式大屏优化
“大屏优化”是相对于 4 寸左右的小屏幕而言的,而随着市面上的手机都成了大屏,“大屏优化”也一起成为手机的标配,是系统的一部分了。
N3 搭载基于 Android 4.4.4 的 ColorOS 2.0.1,它再次体现了 OPPO 的差异化战略。在手机系统都在追逐扁平化的时候,ColorOS 依然用拟物化图标,保留高光和阴影,而且重新绘制了部分第三方应用。
其实,布满原生应用的第一屏,以及部分改造的应用图标,看起来都还不错,只不过和其他扁平化的应用混合排布时,就感觉有些违和了。
ColorOS 的大屏优化是“缩小屏幕”,用手指在屏幕左下角或者右下角向屏幕中心滑动,触发成功后,下拉屏幕进行屏幕缩小,悬停到单手手指可以自由点触的范围,实现点击操作。
差异化是 OPPO 最大的筹码
一开始说到,OPPO 向来稳扎稳打,依靠传统的方式一步步在手机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早先,OPPO 在传统媒体的传播攻势非常强劲。在《参与感》中,黎万强还专门提到 2010 年小米创业刚刚启动时,曾研究过当时的热门品牌 OPPO:
1. (OPPO)的媒介资源整合非常彪悍,几乎把所有卫视的音乐、娱乐相关节目都冠名了。
2. 明星策略,找莱昂纳多代言。
3. 品牌包装很取巧,很多人以为是韩国、法国品牌,销售的主流市场是二三线城市,这是它很高明的地方。
而现在,依靠互联网传播的手机品牌成为主流,OPPO 也并未丧失自己的生存之地,同时也将更多的精力关注到产品上。N3 就是个很好的代表,它能在一众“类似 iPhone”的竞争者中迅速差异化,形成自己的风格,从而稳固自己的市场。可以说,差异化是 OPPO 的生命线。
感谢为本文拍摄图片
坚持自我批评。
OPPO N3:“天生会转”的镜头,可玩性在哪里?&&|&&责编:李金昊
1镜头分类多又多 按照承诺讲一讲对于接触可交换镜头的朋友来说,第一件难事就是要面对海量的镜头群,而这里边最大的疑问就是我们应该买什么。其实想要了解镜头购买的相关知识,可以先从镜头的分类开始了解,毕竟同类镜头的用户和特性是相仿的,所以我们今天就要从镜头的分类简单给大家讲讲。镜头分类多又多 按照承诺讲一讲虽然说镜头一直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而高速发展,当然这个发展方向并非由技术主导,而是由市场主导,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么多年真正高画质的镜头其实还是不多的,不过镜头变得光圈越来越给力,广角越来越给力,长焦越来越给力,说白了就是规格上越来越好看,但是实际画质呢?我就不说了。面对海量镜头 选择什么是个很大的问题当然这是一篇普及型文章,所以吐槽并不是重点,不过有一位大神曾经说过一句话,千万别小看厂商挑战变焦比的兴趣,这东西永远没个完。至于我为什么在这里说这句话呢?只是为了告诉大家,镜头的规格与画质并没有绝对的关系,光圈大的并不见得是神器,没准就是噱头。好了下面进入我们的文章部分。产品:
2焦距倍率必须提 透视完全不会变焦距倍率必须提 透视完全不会变 在给大家讲述分类之前,必须要给大家简要的说一下我们常说的焦距倍率问题,因为为了阅读方便下文当中笔者所有的焦距都会以135全画幅为标准,也就是像场直径为43.2mm的相机。毕竟市面上销售的相机拥有相当多的传感器标准,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换算机制,我们彻底晕菜了。传感器规格转换倍率1/2.3寸6.01/1.7寸4.01寸2.7APS-C()1.6APS-C(其他)1.5APS-H1.3全画幅1.0中画幅(44mm)0.78中画幅(48mm)0.72中画幅(54mm)0.62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绝大多数相机都是小于或者等于135全画幅的,这些标准当中包括小最常使用的1/2.5-1/2.3、旗舰级DC所使用的1/1.8-2/3、、等的1寸规格(13.2×8.8mm)、APS系列规格(像场约为27-29mm)、全画幅、中画幅(均小于645画幅,规格非常繁杂)。这些东西如果使用文字来描述显然太繁杂,所以笔者给大家准备了表格以供参考。以上为WiKi百科对于透视的解释 非常简单明了 需要说明的是,只要等效焦距一样,那么视角、透视等诸多因素就会完全一样(说不一样的请自行补习小学美术课),只有景深会受到非常多方面的影响而变化(一般情况下像场越大景深越浅),也就是说无论是什么样子的相机我们都可以按照这个标准来看待,比如50mm放在全画幅是标准镜头,35mm放在APS-C也是标准镜头,18mm放在1寸传感器依旧是标准镜头,一切就是如此简单。产品:
3定焦变焦最好分 画质体积有差距定焦变焦最好分 画质体积有差距 首先来说说定焦镜头和变焦镜头,这也是区分镜头的最简单标准,所谓定焦就是只有一个固定的焦距,无法通过物理手段去改变焦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将远处拉近),而变焦镜头就是可以拉来拉去的产品。这两类镜头相比毫无疑问的是变焦镜头方便,那么为什么还会有定焦镜头呢?对于超大光圈的追求是定焦头重要的存在理由 理由如果往简单的说就是4个:定焦镜头更容易做出小体积、定焦镜头更容易做出好画质、定焦镜头更容易做出大光圈、定焦镜头更容易实现低成本。毫无疑问这并非一些无关紧要的因素,而是很多人关心的,所以定焦镜头仍然保有着相当大的数量。 不过终究消费者最需要的还是中庸型的产品,所以可以看到厂商也会根据消费者的需要推出一些同时重视画质和方便的产品,比如我们常说的大三元(从广角到长焦的3枚2.8光圈镜头,比如的16-35、24-70、70-200)就是如此,当然了这种镜头无论是价格还是体积都是不菲的,但是销量仍然是可观的,这也充分证明了用户对于画质和易用性的关注显然高于体积。诸如18-300这种镜头也受到了相当多看重方便的用户追捧 总的来说,买定焦还是买变焦的决定因素在于你对于价格的承受,对于体积的承受,是否对于画质那么执着以及是否对于规格那么执着,对于初学者笔者认为不妨购买50/1.8这种镜头试试感觉,不过一定要购买一只变焦镜头以防遇到尴尬。产品:
4广角中焦到长焦 视角变化越发慢广角中焦到长焦 视角变化越发慢 然后我们来说说广角、中焦、长焦这一块的区别吧,很显然焦距越短视角越广,焦距越长视角越远,不过什么样子的镜头算是广角什么样子的镜头算是长焦呢?其实这些东西我们的前辈早就给规定下来了。广角镜头的很大识别特点就是前部的大弧形 首先标准镜头被确定为像场直径附近,对于135全画幅就是43mm,当然卡在这个数字也是很别扭的,所以从38mm-58mm都可以算是标准镜头。往广角方面自然是数字越小越广,在传统理念当中,大于35mm都可以算是广角,而大于24mm都可以算是超广角。不过随着时间的发展,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大于24mm才算的上是真广角,而大于18mm才敢说自己是超广角。 长焦这块就很简单了,从标准镜头往135mm的部分可以算是中长焦,其中的85mm-105mm阶段是相当大量人像摄影师的最爱。而大于135mm可以算是长焦镜头,大于300mm就算是超长焦了,由于视角的递减效应和裁剪的盛行,所以超长焦镜头并没有超广角那么受人追捧,300mm也就是绝大多数普通用户选择的上限了。长焦头自然要长 看看蔡司这枚变态的1700后边的相机有多小就能想到有多长了 依旧是总结一下这一页的内容,对于绝大多数用户来说,贴近于标准镜头的小广角到中长焦是绝大多数人的需求(一般来说是24-85),长焦要比广角容易操控,不过购买什么更多的还是以拍摄题材来定,不过在这里依旧提醒大家,除非你是高手,否则一定要购买一只足够普通焦段的镜头。产品:
5光圈倒数还平方 数字小则速度快光圈倒数还平方 数字小则速度快 然后我们来说说光圈这一块,如果细心的朋友会发现我们在写光圈的时候格式一般都是f/2.8、f/5.6,了解数学的朋友一定会明白这意味着光圈是倒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2.8分之1”、“5.6分之1”,而且光圈是通光孔径而并非通光面积,所以通光量的增加实际上是光圈增加的平方数,也就是光圈大2倍,光量为4倍,光圈大1.4倍,光量则是2倍。大光圈不知道是多少人的向往 而对于常规镜头来说,如果光圈大于f/4就算的上是不错的水平,大于f/2.8就可以算是大光圈镜头,比f/2.0大就属于绝对不错的水平了,大过f/1.4就有一定概率被成为神器,当然某些超大光圈镜头也只是规格漂亮,素质只能说是奇葩。 不过光圈大小也并非绝对,比如标准镜头附近的焦距就很容易做成超大光圈镜头,如果镜头覆盖的像场非常小也很容易做出超大光圈镜头。我们在淘宝上经常可以看到某些监控镜头或者杂牌摄像机会具备1.4乃至于1.2的大光圈,但是这并不代表着他们优秀,事实上他们真的很烂很烂,绝对不值得我们购买。现售最大光圈镜头就是的50/0.95了 至于我们应该购买什么样子光圈的镜头,其实在笔者看来并不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因为你首先需要确定的是焦段,在确定了焦段之后,光圈的选择9成会与价格直接相连,一切就看自己的钱包行事就好了。产品:
6物距小了成微距 移轴效果很特殊物距小了成微距 移轴效果很特殊 然后我们来说说一些特殊的镜头类型,在特殊镜头当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微距镜头,事实上厂商为了方便消费者使用,在很多标准变焦镜头上都会带有一定的微距功能。不过专用的微距镜头不仅可以拍摄非常微小的物体,同时也具备着普通镜头没有的高素质。的这枚MP-E 65mm具备5倍的放大倍率 那么什么样子的镜头可以算是微距镜头呢?一般认为放大倍率只要可以大于1:2(0.5倍)的都可以算是微距镜头,当然目前市面上的微距镜头绝大部分都具备着1:1的放大倍率,如果使用全画幅的微距镜头配合高像素的APS-C可以拍摄出非常细小的物体。 当然如果再特殊一点的就是移轴镜头,现在的移轴镜头都同时具备移轴和斜轴双重功能,不过由于某些限制移轴镜头往往只能手动对焦、手动测光,而且往往需要使用三脚架和屏幕取景(不排除眼神好的童鞋看取景器即可),当然如果对移轴镜头很感兴趣可以来看看笔者曾经写过的一篇文章,这里就不赘述了。70-180是世界上唯一的变焦微距镜头 如果说到购买,微距镜头是一个很多人都可以尝的新鲜,毕竟微观效果下的东西会让你有不太一样的感受,反过来移轴镜头则需要使用者有更多的经验和水平,如果是初学者的话很可能就是白白浪费金钱了。产品:
7另类镜头也还有 看个新鲜就足够另类镜头也还有 看个新鲜就足够
其实还有一些比较特别的镜头,比如说鱼眼镜头。在很多人眼里鱼眼镜头已经成为了广角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不过鱼眼镜头由于视角过于宽广,能够掌握他的人其实寥寥无几,再加上其不够客气的的价格,所以说鱼眼镜头仍然是少数人的玩具。 的8-15可以说是鱼眼镜头中很有意思的一枚
饼干镜头这个分类实际上满特殊的,只要你的镜头可以做到足够薄就可以算是饼干镜头,当然饼干镜头的焦距只能是广角到标准镜头之间的水平,而且光圈往往比较小,素质也比较一般。不得不说饼干头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画质向体积的妥协,不过少数饼干头由于规格较低还是能够保证不错的光学素质。 佳能TS-E 17mm是目前最为强劲的移轴镜头
至于这些另类镜头买不买更多的只是看以上就是目前主流镜头的分类方式了,其实笔者非常想给大家详细讲一讲每个品牌各自镜头的特点,不过镜头的画质存在着相当的主观性,而且实际表现更多依赖于拍摄者的水平,毕竟我们不是把镜头单纯的当成光学仪器去处理。以上就是今天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果您还有什么想知道的,也请在文章下方留言,笔者不胜感激。  产品:
8JVC线上有奖调查·JVC线上有奖调查 调查区域:JVC线上有奖问卷调查(点击预览可查看效果)
关于镜头的分类是一个长期以来约定俗成的东西,了解镜头的分类可以说是了解摄影的入门部分,建议都学习一下!
产品类型 传感器尺寸
摄影论坛精选
下载中关村在线Android 客户端
下载中关村在线 iPhone 客户端
下载中关村在线Windows8客户端
成为中关村在线微信好友
4¥28005¥110006¥165007¥49008¥34009¥1910010¥7100
立即登录,签到赢金豆~
登录后即可查看通知,和作者互动当前位置: >
小米3照相功能怎么设置 怎么设置小米3拍照
小米3照相功能怎么设置 怎么设置小米3拍照
14:58|编辑:谜团|来源:265G安卓网
大家在买了后发现自己的手机拍照1300万甚至不如别的手机的800万,这是为什么呢?
这里给大家说说设置的方法&&
工具/原料小米3
步骤/方法1我们打开小米自带的相机软件(别的软件也可以,但是个人觉得还是自带的好)
2点击右边的更多选项(这里有许多功能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
3点击设置按钮出现如下选项:
4把照片尺寸设置成最大,这样可以保证取景的完整性。照片质量当然是极精细了。也许有的人看到这里就明白了,为什么自己的照片模糊了。开关设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了。
5主要看下面的其它设置场景:根据自己所处的场景进行选择,当然也可以选择自动。但是人工设置的怎么也会强过自动的。(手机是根据自动感光来完成场景的选择)
6白平衡的设置,根据所处环境的灯光来进行设置
7在对焦方式这里,大家注意拍摄景物的距离进行设置。手机的对焦会根据设置的方式来完成拍照。这就决定了照片的质量,清晰度。(比如距离近的话就选微距)
8减少闪烁,这里设置成自动就好了。
9感光度的设置选择ISO100&ISO400之间进行设置。选择的越大,放大照片的时候看的越模糊,所以这里我们选择小一些。
10测光模式,如果中心是主要的拍摄景物,那么选择中心权重测光。其他的根据需要选择。
11对焦区域,这里选择自动。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平均或者中心。
12对比度,饱和度,锐度的设置。对比度即去掉颜色后的白黑灰层次对比程度场景表达有决定性的作用。饱和度关键取决于照片的色彩深暗程度。锐度是清晰的决定因素,意思是边缘分辨力及像素细腻程度对比度即去掉颜色后的白黑灰层次对比程度。
关注265G安卓网官方微信获取第一手数码资讯;也可加入数码QQ群,与小伙伴们交流玩机心得。
用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anzhuo265g关注265G安卓网微信公众平台。
用手机QQ扫描上方二维码,或搜索QQ群号加入265G安卓网QQ群。也可点击:
扫描加入265G安卓网微信公众平台,第一时间获取智能手机资讯。
北京时间4月15日22:00,华为在英国伦敦召开新品发布会,正式推出华为P8手机!
是游戏网推出的一款专门为热衷手机网游用户量身定制的游戏助手。
0102030405小米3手机失败变砖开不了机了怎么办
小米3手机和其它手机一样,只要是在更新或升级系统的过程中,都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之前在论坛里就看到一些机友在升级的过程中出问题了,结果导致手机升级失败了,结果手机就开不了机了,这样手机就无法进行系统了,也就是大家俗称的变砖了,高手对于这个问题自然是不在话了,可是对于新手来说却不知道怎么解决了,下面就来给大家说一个具体的解决方案吧,很简单的。
如果手机开不了机,一般先进入recovery里双清一下(恢复出厂设置和清空缓存),如果双清之后还是不行的话,就只能采用线刷的方式来救砖了。
小米3的救砖准备工作:
1: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
2:手机的数据线一根
下面是详细救砖的教程,也就是线刷教程:
相关报道:
新闻热线:010-
责任编辑:王娟娟
已有位网友参与评论
名企动态: |
标志着Windows迈出个性化计算的第一步……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米运动相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