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各个构件名称网页版三维模型里怎样查找构件

格式:pdf&&&
贡献者:Sd3481495
上传时间: 10:11
此文档归属以下专题
暂无相关专题
-------------
新增文件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钢结构深化建模培训
tekla 设计软件的新手教程
tekla 设计软件的新手教程
分享到:&&
下载本文档需要登录,并付出相应积分。()
文件大小:5.99MB
所需积分:& 60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3D3S如何在三维模型中查找约束不足的构件
下载积分:100
内容提示: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64|
上传日期: 17:41:35|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3D3S如何在三维模型中查找约束不足的构件.PDF
官方公共微信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基于人体结构断层图像的医学三维建模
下载积分:2999
内容提示: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5|
上传日期: 19:33:44|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基于人体结构断层图像的医学三维建模.PDF
官方公共微信我关注的版块:
查看: 2695|回复: 8
二星工程师, 积分 79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 积分
网上找的 一起学习
15:28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29.2 KB, 下载次数: 40
一星高级工程师, 积分 273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67 积分
土木币17125
结构设计的过程(了解)
& & & & 本文是送给刚接触结构设计及希望从事结构设计的新手的,其目的是使新手们对结构设计的过程以及结构设计所包括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请前辈们不要见笑了,新人们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在贴中提出来,大家共同讨论,共同进步..
& & & & 1,看懂建筑图
& & & & 结构设计,就是对建筑物的结构构造进行设计,首先当然要有建筑施工图,还要能真正看懂建筑施工图,了解建筑师的设计意图以及建筑各部分的功能及做法,建筑物是一个复杂物体,所涉及的面也很广,所以在看建筑图的同时,作为一个结构师,需要和建筑,水电,暖通空调,勘察等各专业进行咨询了解各专业的各项指标。在看懂建筑图后,作为一个结构师,这个时候心里应该对整个结构的选型及基本框架有了一个大致的思路了.
& & & & 2,建模(以框架结构为例)(关键)
& & & & 当结构师对整个建筑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可以考虑建模了,建模就是利用软件,把心中对建筑物的构思在电脑上再现出来,然后再利用软件的计算功能进行适当的调整,使之符合现行规范以及满足各方面的需要.现在进行结构设计的软件很多,常用的有PKPM,广厦,TBSA等,大致都差不多。这里不对软件的具体操作做过多的描述,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每个软件的操作说明书(好厚好厚的,买起来会破产)。每个软件都差不多,首先要建轴网,这个简单,反正建筑已经把轴网定好了,输进去就行了,然后就是定柱截面及布置柱子。柱截面的大小的确定需要一定的经验,作为新手,刚开始无法确定也没什么,随便定一个,慢慢再调整也行。柱子布置也需要结构师对整个建筑的受力合理性有一定的结构理念,柱子布置的合理性对整个建筑的安全与否以及造价的高低起决定性作用...不过建筑师在建筑图中基本已经布好了柱网,作为结构师只需要对布好的柱网进行研究其是否合理.适当的时候需要建议建筑更改柱网.当布好了柱网以后就是梁截面以及主次梁的布置.梁截面相对容易确定一点,主梁按1/8~1/12跨度考虑,次梁可以相对取大一点主次梁的高度要有一定的差别,这个规范上都有要求。而主次梁的布置就是一门学问,这也是一个涉及安全及造价的一个大的方面.总的原则的要求传力明确,次梁传到主梁,主梁传到柱.力求使各部分受力均匀。还有,根据建筑物各部分功能的不同,考虑梁布置及梁高的确定(比如住宅,在房中间做一道梁,本来层就只有3米,一道梁去掉几十公分,那业主不骂人才怪...)。梁布完后,基本上板也就被划分出来了,当然悬挑板什么的现在还没有,需要以后再加上...,梁板柱布置完后就要输入基本的参数啦,比如混凝土强度啊,每一标准层的层高啊,板厚啊,保护层啊,这个每个软件设置的都不同,但输入原则是严格按规范执行.当整个三维线框构架完成,就需要加入荷载及设置各种参数了,比如板厚啊,板的受力方式啊,悬挑板的位置及荷载啊什么的,这时候模形也可以讲基本完成了,生成三维线框看看效果吧,可以很形象的表现出原来在结构师脑中那个虚构的框架.
& & & & 2.计算
& & & & 计算过程就是软件对结构师所建模型进行导荷及配筋的过程,在计算的时候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软件的各种参数,以符合实际情况及安全保证,如果先前所建模型不满足要求,就可以通过计算出的各种图形看出,结构师可以通过对计算出的受力图,内力图,弯矩图等等对电算结果进行分析,找出模型中的不足并加以调整,反复至电算结果满足要求为止,这时模型也就完全的确定了.然后再根据电算结果生成施工图,导出到CAD中修改就行了,通常电算的只是上部结构,也就是梁板柱的施工图,基础通常需要手算,手工画图,现在通常采用平面法出图了,也大大简化了图纸有利于施工.
& & & & 3.绘图
& & & & 当然,软件导出的图纸是不能够指导施工的,需要结构师根据现行制图标准进行修改,这就看每个人的绘图功底了,施工图是工程师的语言,要想让别人了解自己的设计,就需要更为详细的说明,出图前结构师要确定,别人根据施工图能够完整的将整个建筑物再现于实际中,这是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仔细再仔细,认真再认真。结构师在绘图时还需要针对电算的配筋及截面大小进一步的确定,适当加强薄弱环节,使施工图更符合实际情况,毕竟模型不能完完全全与实际相符.最后还需要根据现行各种规范对施工图的每一个细节进行核对,宗旨就是完全符合规范,结构设计本就是一个规范化的事情.我们的设计依据就是那几十本规范,如果施工图中有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地方,那发生事故,设计者要负完全责任的......总的来讲,结构施工图包括设计总说明,基础平面布置及基础大样图,如果是桩基础就还有桩位图,柱网布置及柱平面法大样图,每层的梁平法配筋图,每层板配筋图,层面梁板的配筋图,楼梯大样图等,其中根据建筑复杂程度,有几个到几十个结点大样图.
& & & & 4.校对审核出图
& & & & 当然,一个人做如此复杂的事情往往还是会出错,也对安全不利,所以结构师在完成施工图后,需要一个校对人对整个施工图进行仔细的校对工作,校对通常比较仔细资格也比较老,水平也比较高,设计中的问题多是校对发现的,校对出了问题后返回设计者修改。修改完毕交总工审核,总工进一步发现问题返回设计者修改,通常修改完毕后的施工图,有错误的可能性就很低了,就是有错误,也对整个结构不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然后签完字,盖完出图章和注册章,拿去晒图吧...
& & & & 5.联系单或设计变更
& & & & 在建筑物的施工过程中,有时候实际情况与设计考虑的情况不符或,设计的施工难度过大,施工无法满足就需要设计变更,由甲方或施工队提出问题,返回设计修改,在施工过程中,设计也需要多次到工地现场进行检查,看施工是否是按照自己的设计意图来做的,不对的地方及时指出修改...
& & & & 因为时间有限,不可能做过多的描述,所以我只是按整个过程淡淡的讲了一遍,只是写给初入行者或想入行又对设计过程不了解者看的,再请各位前辈不要笑我,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谢谢...
& & & & --------------------------------------------------------
& & & & 建筑结构设计流程
& & & & 刚出道的同行有时在做一些事时不知道该做什么,根据网友文章和自己总结整理,水平所限请补充!
& & & & 1 地质报告看什么
& & & & 1、先看清楚地质资料中对场地的评价和基础选型的建议,好对场地的大致情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 & & & 2、根据地质剖面图和各土层的物理指标对场地的地质结构、土层分布、场地稳定性、均匀性进行评价和了解;
& & & & 3、确定基础形式;
& & & & 4、根据基础形式,确定地基持力层、基础埋深、土层数据等;
& & & & 5、沉降数据分析;
& & & & 6、是否发现影响基础的不利地质情况,如土洞、溶洞、软弱土、地下水情况.......等等。注意有关地下水地质报告中经常有这样一句“勘察期间未见地下水“,如果带地下室,而且场地为不透水土层,例如岩石,设计时必须考虑水压,因为基坑一旦进水,而水又无处可去,如果设计时未加考虑那就麻烦了。
& & & & 2 钢筋验收验什么
& & & & 1 钢筋锚固;
& & & & 2 钢筋数量与直径;
& & & & 3 钢筋间距;
& & & & 4 钢筋保护层;
& & & & 5 箍筋弯钩;
& & & & 6 后浇带钢筋;
& & & & 7 拉结筋;
& & & & 8 钢筋搭接长度及接头率;
& & & & 9 钢筋接头部位;
& & & & 10 钢筋合格证及试验报告。
& & & & 3 验槽到底该验什么
& & & & 验槽是为了普遍探明基槽的土质和特殊土情况,据此判断异常地基的局部处理;原钻探是否需补充,原基础设计是否需修正,对自己所接受的资料和工程的外部环境进行确认。
& & & & 1 地基土层是否是到达设计时由地质部门给的数据的土层,是否有差别,主要由勘察人员负责;
& & & & 2 基础深度是否达设计深度,持力层是否到位或超挖,基坑尺寸是否正确,轴线位置及偏差、基础尺寸;
& & & & 3 验证地质报告,有不相符的情况下协商解决,修改设计方案;
& & & & 4 基坑是否积水,基底土层是否被搅动;
& & & & 5 有无其他影响基础施工质量的因素(如基坑放坡是否合适,有无塌方)。
& & & & 4 主体验收验什么
& & & & 主体验收,结构工程师主要注意的内容有:
& & & & 1、梁柱板尺寸定位是否设计要求,其成形质量如何,是否有蜂窝麻面等。还有是否有修补的痕迹,如果有,应询问修补的原因,是否有对结构有影响。
& & & & 2、预埋件是否准确埋设,插筋是否预留,雨水管过水洞是否留设准确,卫生间等设备留是否按要求留设,对后封的洞板钢筋是否预留等。
& & & & 3、砌体工程的砂浆是否饱满,强度是否够(可以用手扳一下),砌体的放样如何,是否平直,墙面是否平整。砌体中的构造柱是否设槎,框架梁下砌体是否密实,圈梁是否按要求设置。墙面的砂浆找平层厚度是否过厚。等等。
& & & & 4、看看各层施工时的沉降记录如何,是否有过大的差异沉降。每层增加的沉降量,及各观测点间的沉降差如何。如有差异过大,首先加大观测密度。
& & & & 5、查看施工记录,各种材料合格证,试件的强度检验报告等。
& & & & 5 计算书内容主要有什么
& & & & 一、 设计依据
& & & & 1. 执行的国家标准、部颁标准与地方标准;
& & & & 2. 应用的计算分析软件名称、开发单位;
& & & & 3. 资料:地质勘察报告、试桩报告、动测报告等。
& & & & 二、 结构的安全等级;砼结构、钢结构、桩基、天然地基等安全等级。
& & & & 三、荷载取值
& & & & 1.墙自重取值:(1) 砼墙
& & & & (2) 围护外墙
& & & & (3) 内隔墙
& & & & (4) 活动隔断等效荷载
& & & & 2.侧压力、水浮力计算、人防等效静载、底层施工堆载、支挡结构的地面堆载。
& & & & 四、楼面(含地下室)、屋面荷载计算(推荐格式,括号中数值为推
& & & & 荐值)
& & & & 1. 底层楼面
& & & & 静载:
& & & & (1) 砼板厚 mm,自重标准值 (kN),分项系数。
& & & & (2) 面层厚度 mm,自重标准值 (kN),分项系数。
& & & & (3) 底粉或吊顶,标准值(1)kN/m2,分项系数。
& & & & (含吊挂灯具风管重)
& & & & 静载合计 标准值 (kN)/m2
& & & & 活载:施工活载标准值( )kN/m2,分项系数。
& & & & 2. 楼面荷载计算:按荷载标准层分别写。
& & & & 一般楼面:
& & & & 静载:
& & & & (1) 砼板厚 mm,自重标准值 kN/m2,分项系数。
& & & & (2) 面层厚度 mm,自重标准值 kN/m2,分项系数。
& & & & (3) 底粉或吊顶,标准值 kN/m2,分项系数 。
& & & & 小计 kN/m2
& & & & 活载:(1) 活载标准值 kN/m2,分项系数。
& & & & (2) 等效隔断 kN/m2,分项系数。
& & & & 特殊楼面:机房、贮藏、库房等活载大的逐项写出。
& & & & (3) 隔墙计算:q= kN/m2,hioxqi= kN/m
& & & & hio(净高)
& & & & 不上人屋面:
& & & & 静载:
& & & & (1) 防水层,标准值 kg/m2,分项系数
& & & & (2) 保温层,标准值 kN/m2,分项系数
& & & & (3) 找平隔气层,标准值 kN/m2,分项系数
& & & & (4) mm厚屋面板自重,标准值 kN/m2,分项系数
& & & & 静载合计: kN/m2
& & & & 检修活载:标准值0.7kN/m2,分项系数
& & & & 注:不上人的屋面活载平屋面建议标准值1.0kN/m2,斜屋面为0.5kN/m2。
& & & & 上人屋面:
& & & & 静载:饰面,标准值 kN/m2,分项系数。
& & & & 刚性面层(50厚),标准值 kN/m2,分项系数。
& & & & 找平层,标准值 kN/m2,分项系数。
& & & & 防水层,标准值 kN/m2,分项系数。
& & & & 保温层,标准值 kN/m2,分项系数。
& & & & 找平、隔气层,标准值 kN/m2,分项系数。
& & & & 屋面板自重,标准值 kN/m2,分项系数。
& & & & 吊顶或底粉,标准值 kN/m2,分项系数。
& & & & 合 计: kN/m2
& & & & 楼梯荷载计算:
& & & & 号楼梯静载:
& & & & (1) 楼板自重标准值,分项系数。
& & & & (2) 饰面自重标准值,分项系数。
& & & & (3) 底粉自重标准值0.5kN/m2。
& & & & 合 计: kN/m2
& & & & 五、地基基础计算书
& & & & 1. 天然地基
& & & & (1) 持力层选择,基础底面标高。
& & & & (2)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计算。
& & & & (3) 底层柱下端内力组合设计值(可以用平面图代替)。
& & & & (4) 基础底面积计算、地基变形计算
& & & & 应归纳总底面积,总垂直荷载设计值,供校对用。
& & & & (5) 基础计算书:冲切、抗剪、抗弯计算。
& & & & 2. 复合地基
& & & & (1) 静载试验值。
& & & & (2) 承载力设计值计算与选用值。
& & & & (3) 、(4)、(5)同天然地基。
& & & & 3. 桩基
& & & & (1) 单桩承载力极限标准值计算(分别按钻孔计算)。
& & & & (2) 桩数计算
& & & & 总桩数,总荷载设计值。
& & & & (3) 静载试验分析,桩位调整。
& & & & (4) 承台设计计算(冲切、剪切、抗弯)
& & & & 六、地下室计算
& & & & 1. 荷载计算
& & & & 2. 内力分析:侧板、底板。
& & & & 3. 配筋原则
& & & & (1) 强度控制顶板。
& & & & (2) 裂缝控制,结构自防水底板、周边墙板。
& & & & 七 电算部分
& & & & 1 结构设计总信息
& & & & 2 周期、振型、地震力
& & & & 3 结构位移
& & & & 4 轴压比与有效计算长度系数简图
& & & & 5各层楼面及墙、梁荷载
& & & & 6各层平面简图
& & & & 7各层配筋简图
& & & & 8层超筋超限输出信息
& & & & 八 水池结构计算、楼梯计算、人防计算、雨篷等。
& & & & 6 结构专业扩初说明包含什么
& & & & 一、设计依据
& & & & 1.主要设计规范和规定
& & & & 2. 岩土工程勘察
& & & & 二、自然条件:基本风压值、建筑物抗震设防烈度、建筑物抗震重要性分类、地震作用、抗震措施、场地土类型、建筑物安全等级、场地稳定性、场地土层描述。
& & & & 三、基础
& & & & 1.拟建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基础持力层。
& & & & 2.拟建建筑物基础形式。
& & & & 3.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和钢筋混凝土中钢筋有无腐蚀性及措施。
& & & & 四、上部结构形式及平面布置说明
& & & & 五、材料
& & & & 1.混凝土强度等级
& & & & 2.隔墙材料
& & & & 六、使用荷载标准值
& & & & 七、计算方法和结果
& & & & 1 计算软件
& & & & 2 主要技术参数:自震周期、 层间位移、剪重比、总质量G。
& & & & 7 桩基础的设计的步骤是什么
& & & & 1 结构计算,取出柱底内力;
& & & & 2 根据地质报告确定桩型;
& & & & 3 综合1、2确定桩径、单桩承载力并完成布桩;
& & & & 4 承台设计计算,包括弯、剪、冲切;
& & & & 5 沉降计算;
& & & & 6 拉梁设计;
& & & & 7 绘图,包括基础平面、桩位图、详图
& & & & 8 结构施工图主要画什么
& & & & 1 结构设计说明;
& & & & 2 基础平面图及详图:基础尺寸定位、暖沟图及基础留洞图;
& & & & 3 结构平面图及详图,主要包括模板图、特殊节点详图、预制板的布置、现浇板的配筋、过梁布置、雨蓬、阳台、挑檐布置和其剖面详图、楼梯布置、板顶标高、梁布置及其编号、板上开洞洞口尺寸及其附加筋、屋面上人孔、通气孔位置及详图;
& & & & 4 楼梯详图;
& & & & 5 梁详图、平面配筋图;
& & & & 6 柱详图及构造;
& & & & 7 墙、暗柱详图及构造;
& & & & 8 圈梁、构造柱布置及其剖面详图;
& & & & 9 非结构构件详图及构造。
& & & & 9 结构总说明主要包括什么
& & & & 1 设计依据:采用的标准规范和规程、抗震参数、荷载取值;
& & & & 2 概述和总则:结构体系、正常使用年限、安全等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 & & & 3 材料选用:填充墙体、混凝土、钢筋和钢材、材质性能要求及替换、防水砼要求;
& & & & 4 一般构造要求:保护层、搭接、锚固长度、接头率、接头方式、 防雷接地做法、耐久性、防火等;
& & & & 5 梁、板、柱构造与施工要求;
& & & & 6 剪力墙、连梁构造与施工要求;
& & & & 7 基础构造与施工要求:基坑开挖、支护、回填、保护、预埋预留;
& & & & 8 沉降观察要求;
& & & & 9 非结构构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
& & & & 10 其它施工要求:冬、夏季或雨季施工措施、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养护、分项验收;
& & & & 11 后浇带设计要求:材料、养护、施工;
& & & & 12 补偿收缩砼设计要求:材料、养护、施工;
& & & & 13 大体积砼设计要求:材料、养护、施工;
& & & & 14 基于自然环境和使用环境的要求及做法,例如腐蚀;
& & & & 15 其它要求。
& & & & 结构计算书范本
& & & & 一、 设计依据
& & & & 1. 执行的国家标准、部颁标准与地方标准;
& & & & 2. 应用的计算分析软件名称、开发单位;
& & & & 3. 资料:地质勘察报告、试桩报告、动测报告等。
& & & & 二、 结构的安全等级;砼结构、钢结构、桩基、天然地基等安全等级。
& & & & 三、荷载取值
& & & & 1.墙自重取值:(1) 砼墙 kN/m3
& & & & (2) 围护外墙 kN/m2
& & & & (3) 内隔墙 kN/m2
& & & & (4) 活动隔断等效荷载 kN/m2
& & & & 2.侧压力、水浮力计算、人防等效静载、底层施工堆载、支挡结构的地面堆载。
& & & & 注:一、二、三部分扩初设计说明中已有时,应复制一份作为施工图设计的资料存档。
& & & & 四、楼面(含地下室)、屋面荷载计算(推荐格式,括号中数值为推
& & & & 荐值)
& & & & 1. 底层楼面
& & & & 静载:
& & & & (1) 砼板厚 mm,自重标准值 (kN),分项系数 。
& & & & (2) 面层厚度 mm,自重标准值 (kN),分项系数 。
& & & & (3) 底粉或吊顶,标准值(1)kN/m2,分项系数1.2。
& & & & (含吊挂灯具风管重)
& & & & 静载合计 标准值 (kN)/m2
& & & & 活载:施工活载标准值(10)kN/m2,分项系数1.3。
& & & & 2. 楼面荷载计算:按荷载标准层分别写。
& & & & 一般楼面:
& & & & 静载:
& & & & (1) 砼板厚 mm,自重标准值 kN/m2,分项系数 。
& & & & (2) 面层厚度 mm,自重标准值 kN/m2,分项系数 。
& & & & (3) 底粉或吊顶,标准值 kN/m2,分项系数。
& & & & 小计 kN/m2
& & & & 活载:(1) 活载标准值 kN/m2,分项系数1.4。
& & & & (2) 等效隔断 kN/m2,分项系数1.4。
& & & & 特殊楼面:机房、贮藏、库房等活载大的逐项写出。
& & & & (3) 隔墙计算:q= kN/m2,hioxqi= kN/m
& & & & hio(净高)
& & & & 不上人屋面:
& & & & 静载:
& & & & (1) 防水层,标准值 kg/m2,分项系数1.2。
& & & & (2) 保温层,标准值 kN/m2,分项系数1.2。
& & & & (3) 找平隔气层,标准值 kN/m2,分项系数1.2。
& & & & (4) mm厚屋面板自重,标准值 kN/m2,分项系数1.2。
& & & & 静载合计: kN/m2
& & & & 检修活载:标准值0.7kN/m2,分项系数1.4。
& & & & 注:不上人的屋面活载平屋面建议标准值1.0kN/m2,斜屋面为0.5kN/m2。
& & & & 上人屋面:
& & & & 静载:饰面,标准值 kN/m2,分项系数1.2。
& & & & 刚性面层(50厚),标准值 kN/m2,分项系数1.2。
& & & & 找平层,标准值 kN/m2,分项系数1.2。
& & & & 防水层,标准值 kN/m2,分项系数1.2。
& & & & 保温层,标准值 kN/m2,分项系数1.2。
& & & & 找平、隔气层,标准值 kN/m2,分项系数1.2。
& & & & 屋面板自重,标准值 kN/m2,分项系数1.2。
& & & & 吊顶或底粉,标准值 kN/m2,分项系数1.2。
& & & & 合 计: kN/m2
& & & & 楼梯荷载计算:
& & & & 号楼梯静载:
& & & & (1) 楼板自重标准值(1.15t+0.08)×24,分项系数1.2。
& & & & (2) 饰面自重标准值1.6d×21(水泥),分项系数1.2。
& & & & 或1.6d×28(石料)
& & & & (3) 底粉自重标准值0.5kN/m2。
& & & & 合 计: kN/m2
& & & & 注:(1) t为楼梯板厚(mm),d饰面厚度(m)。
& & & & (2) 1.15=1/cosα,α梯板顷角
& & & & α=tg(16/28),即tg(160/280)
& & & & (3) 饰面计算中系数1.6≈(280+165)÷280
& & & & 五、地基基础计算书
& & & & 1. 天然地基
& & & & (1) 持力层选择,基础底面标高。
& & & & (2)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计算。
& & & & (3) 底层柱下端内力组合设计值(可以用平面图代替)。
& & & & (4) 基础底面积计算
& & & & 应归纳总底面积,总垂直荷载设计值,供校对用。
& & & & (5) 基础计算书:冲切、抗剪、抗弯计算。
& & & & 2. 复合地基
& & & & (1) 静载试验值。
& & & & (2) 承载力设计值计算与选用值。
& & & & (3) 、(4)、(5)同天然地基。
& & & & 3. 桩基
& & & & (1) 单桩承载力极限标准值计算(分别按钻孔计算)。
& & & & (2) 桩数计算
& & & & 总桩数,总荷载设计值。
& & & & (3) 静载试验分析,桩位调整。
& & & & (4) 承台设计计算(冲切、剪切、抗弯)
& & & & 六、地下室计算
& & & & 1. 荷载计算
& & & & 2. 内力分析:侧板、底板。
& & & & 3. 配筋原则
& & & & (1) 强度控制顶板。
& & & & (2) 裂缝控制,结构自防水底板、周边墙板
& & & & 结构设计新手指南
& & & & 本文是送给刚接触结构设计及希望从事结构设计的新手的,其目的只是为了向新手们对结构设计的过程以及结构设计所包括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因为时间有限,不可能做过多的描述,所以我只是按整个过程淡淡的讲了一遍,只是写给初入行者或想入行又对设计过程不了解者看的,再请各位前辈不要笑我,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谢谢。。。
& & & & 一、看懂建筑图
& & & & 结构设计,就是对建筑物的结构构造进行设计,首先当然要有建筑施工图,还要能真正看懂建筑施工图,了解建筑师的设计意图以及建筑各部分的功能及做法,建筑物是一个复杂物体,所涉及的面也很广,所以在看建筑图的同时,作为一个结构师,需要和建筑,水电,暖通空调,勘察等各专业进行咨询了解各专业的各项指标。在看懂建筑图后,作为一个结构师,这个时候心里应该对整个结构的选型及基本框架有了一个大致的思路了。
& & & & 二、建模(以框架结构为例)
& & & & 1、三维建模
& & & & 当结构师对整个建筑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可以考虑建模了,建模就是利用软件,把心中对建筑物的构思在电脑上再现出来,然后再利用软件的计算功能进行适当的调整,使之符合现行规范以及满足各方面的需要。现在进行结构设计的软件很多,常用的有PKPM,广厦,TBSA等,大致都差不多。这里不对软件的具体操作做过多的描述,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每个软件的操作说明书(好厚好厚的,买起来会破产)。每个软件都差不多,
& & & & 首先要建轴网,这个简单,反正建筑已经把轴网定好了,输进去就行了,然后就是定柱截面及布置柱子。柱截面的大小的确定需要一定的经验,作为新手,刚开始无法确定也没什么,随便定一个,慢慢再调整也行。柱子布置也需要结构师对整个建筑的受力合理性有一定的结构理念,柱子布置的合理性对整个建筑的安全与否以及造价的高低起决定性作用。。。不过建筑师在建筑图中基本已经布好了柱网,作为结构师只需要对布好的柱网进行研究其是否合理。适当的时候需要建议建筑更改柱网。当布好了柱网以后就是梁截面以及主次梁的布置。梁截面相对容易确定一点,主梁按1/12跨度考虑,次梁可以相对取大一点主次梁的高度要有一定的差别,这个规范上都有要求。而主次梁的布置就是一门学问,这也是一个涉及安全及造价的一个大的方面。总的原则的要求传力明确,次梁传到主梁,主梁传到柱。力求使各部分受力均匀。还有,根据建筑物各部分功能的不同,考虑梁布置及梁高的确定(比如住宅,在房中间做一道梁,本来层就只有3米,一道梁去掉几十公分,那业主不骂人才怪…)。梁布完后,基本上板也就被划分出来了,当然悬挑板什么的现在还没有,需要以后再加上…,梁板柱布置完后就要输入基本的参数啦,比如混凝土强度啊,每一标准层的层高啊,板厚啊,保护层啊,这个每个软件设置的都不同,但输入原则是严格按规范执行。当整个三维线框构架完成,就需要加入荷载及设置各种参数了,比如板厚啊,板的受力方式啊,悬挑板的位置及荷载啊什么的,这时候模形也可以讲基本完成了,生成三维线框看看效果吧,可以很形象的表现出原来在结构师脑中那个虚构的框架。
& & & & 2、计算
& & & & 计算过程就是软件对结构师所建模型进行导荷及配筋的过程,在计算的时候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软件的各种参数,以符合实际情况及安全保证,如果先前所建模型不满足要求,就可以通过计算出的各种图形看出,结构师可以通过对计算出的受力图,内力图,弯矩图等等对电算结果进行分析,找出模型中的不足并加以调整,反复至电算结果满足要求为止,这时模型也就完全的确定了。然后再根据电算结果生成施工图,导出到CAD中修改就行了,通常电算的只是上部结构,也就是梁板柱的施工图,基础通常需要手算,手工画图,现在通常采用平法出图了,也大大简化了图纸有利于施工。
& & & & 3。绘图
& & & & 当然,软件导出的图纸是不能够指导施工的,需要结构师根据现行制图标准进行修改,这就看每个人的绘图功底了,施工图是工程师的语言,要想让别人了解自己的设计,就需要更为详细的说明,出图前结构师要确定,别人根据施工图能够完整的将整个建筑物再现于实际中,这是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仔细再仔细,认真再认真。结构师在绘图时还需要针对电算的配筋及截面大小进一步的确定,适当加强薄弱环节,使施工图更符合实际情况,毕竟模型不能完完全全与实际相符。最后还需要根据现行各种规范对施工图的每一个细节进行核对,宗旨就是完全符合规范,结构设计本就是一个规范化的事情。我们的设计依据就是那几十本规范,如果施工图中有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地方,那发生事故,设计者要负完全责任的。。。。。。总的来讲,结构施工图包括设计总说明,基础说明及基础平面布置,如果是桩基础就还有桩位图,柱网布置及柱平法大样图,每层的梁平法配筋图,每层板配筋图,层面梁板的配筋图,楼梯大样图等,其中根据建筑复杂程度,有几个到几十个结点大样图。
& & & & 4。校对审核出图
& & & & 当然,一个人做如此复杂的事情往往还是会出错,也对安全不利,所以结构师在完成施工图后,需要一个校对人对整个施工图进行仔细的校对工作,校对通常比较仔细资格也比较老,水平也比较高,设计中的问题多是校对发现的,校对出了问题后返回设计者修改。修改完毕交总工审核,总工进一步发现问题返回设计者修改,通常修改完毕后的施工图,有错误的可能性就很低了,就是有错误,也对整个结构不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然后签完字,盖完出图章和注册章,拿去晒图吧。。。
& & & & 5。联系单或设计变更
& & & & 在建筑物的施工过程中,有时候实际情况与设计考虑的情况不符或,设计的施工难度过大,施工无法满足就需要设计变更,由甲方或施工队提出问题,返回设计修改,在施工过程中,设计也需要多次到工地现场进行检查,看施工是否是按照自己的设计意图来做的,不对的地方及时指出修改。。。
& & & & 结构设计技术总结
& & & & 一、拿到作业图不要盲目建模计算。先进行全面分析,与建筑设 计人员进行勾通,充分了解工程的各种情况(功能、选型等)。
& & & & 二、建模计算前的前处理要做好。比方荷载的计算要准确,不能估计。要完全根据建筑做法或使用要求来输入。
& & & & 三、在进行结构建模的时候,要了解每个参数的意义,不要盲目修改参数,修改时要有依据。
& & & & 四、在计算中,要充分考虑在满足技术条件下的经济性。不能随意加大配筋量或加大构件的截面。这一点要作为我们的设计理念之一来重视。
& & & & 五、梁、柱、板等电算结束后要进行大量的调整和修改,这都要有依据可循(可根据验算简图等资料)。 具体有以下集中修改或注意事项:
& & & & a、梁:
& & & & 1、梁的标高(是否确定梁底标高及梁上翻等问题)
& & & & 2、梁的支座负筋不能太疏,要人为加密。
& & & & 3、梁的跨数要核对。
& & & & 4、尽量减少钢筋的种类和级差(≤2级)
& & & & 5、有雨蓬等外挑构件处的梁要加强(可以将此处的箍筋加密、设置抗扭钢筋等措施)
& & & & 6、钢筋在梁中的放置必须满足净距要求,特别是梁上部钢筋的净距(≥1.5d或30mm)
& & & & 7、碰到电算结果的井字梁(有主次关系)处,要分清主次关系,在主要梁支座处标出支座筋
& & & & 8、搁在边梁上的连梁等,在*边梁处的支座筋不宜过大,宜减小,从而减少对边梁的扭矩
& & & & 9、有主次梁关系,从梁截面上也有区别,次梁适当放小。
& & & & b、柱:
& & & & 1、满足轴压比要求(≤0.9)
& & & & 2、大跨度的厂房等,柱子截面宜选用长方柱。
& & & & 3、构造柱的设置(细查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P72)
& & & & c、板:
& & & & 1、负筋不宜选用过细的钢筋,可以用较大直径的钢筋代替,可避免施工时被踩下;较大
& & & & 直径 钢筋不宜过疏,否则受力不力或容易开裂。
& & & & 2、在结构平面图中须注明标高及板剖面图。
& & & & 3、屋面板的钢筋须全部拉通。
& & & & 4、板配筋要表达清楚,不能让施工人员猜测。
& & & & 5、在结构平面图中,注明雨蓬、阳台、檐口等位置及尺寸,并画出大样。
& & & & d、基础:
& & & & 1、不能将深基础与浅基础混用。
& & & & 2、基础荷载计算时,千万别漏算荷载(包括底层墙体荷载重量等)
& & & & 3、基础(包括地梁、承台等)的标高要满足上部管线的通过,一般其上预留300mm
& & & & AutoCAD文字输入全攻略
& & & & AutoCAD文字输入全攻略
& & & & 摘要: AutoCAD软件的应用中,设计人员均需要输入各种字型的文字,以满足图形设计的需要。我们能输入文字,但是我们输入的文字正确吗?能实现我们理想的效果吗?笔者就实践中对文字输入的一些经验提出来供大家探讨(本文所提及的操作环境均为Windows9.X 、AutoCAD R14中文版)。
& & & & 关键字: AutoCAD 文字输入 全攻略
& & & & 一、AutoCAD R14软件的“文字样式”
& & & & AutoCAD R14软件中输入的文字均有一个文字的样式名,不同的样式名可设置成相同或不相同的字体。改变文字的字体,就需要选择不同的文字样式。文字样式的设置可在AutoCAD
& & & & R14菜单的“格式文字样式”下拉菜单命令中设置。如图一所示:
& & & & 1、样式名:显示文字的样式名称,增加、重命名、删除样式。样式名最多可以包括 31 个字符。字符中可以包含字母、数字、美元符号 ($)、下划线 (_)、连字符 (-) 和中文字符。AutoCAD 将样式名中的小写字母自动转换为大写字母。考虑到人们的使用习惯,建议用直观的中文字符样式名。如图二所示:
& & & & 2、字体: 通过改变不同的字体名、字体样式、高度来修改文字样式使用的字体。“字体名” 列表框内列出了在WINDOWS9.X系统中已注册的 TrueType 所有字体(字体名前以T符号标示)和AutoCAD软件 Fonts 目录下已编译的所有形 (SHX) 字体的字体名(如图三所示)。 TrueType字体为微软公司和Apple公司共同研制的字型标准。图形中的 TrueType 字体是以填充的方式显示出来,在打印时,TEXTFILL 系统变量控制该字体是否填充。TEXTFILL 系统变量的缺省设置为1,这时打印出填充的字体。SHX形字体属于“矢量字形”,是一种用形状或方程来描述字符轮廓的字符形式。这种字形的优点是在显示时字符可以任意缩小或放大,缺点是需要作大量处理。在选择SHX字体后,应选取“大字体”选项指定亚洲语言(包括简、繁体汉语、日语、韩语等)的大字体文件,已便使用正确的亚洲语言字体(如图四所示)。只有在“字体名”中指定SHX 文件,才可以使用“大字体” 选项,只有 SHX 文件可以创建“大字体”。在选择TrueType 字体后,可改变TrueType字体“字体样式”,指定字体格式,如正常体、斜体、粗体等。选定“大字体”选框后,该选项变为“大字体”,用于选择大字体文件。如图五所示:“高度” 框内输入所选文字样式使用字体的省缺高度, 如果输入的高度为0.0000,每次用该文字样式输入文字时,AutoCAD 都将提示输入文字高度。如果输入值大于 0.0000,则用已设置的文字高度输入文字。在相同的设置下, 不同的SHX字体、TrueType 字体显示的高度、宽度、间距均不同,如图六所示(图中各字体高度、宽度比例设置均相同)。图中可看出,SHX字体的英文字母比TrueType 字体的英文字母高, 大字体的中文字比TrueType 字体的中文字低。
& & & & 常用的SHX字体:
& & & & txt 标准的 AutoCAD 文字字体。这种字体可以通过很少的矢量来描述,它是一种简单的字体,因此绘制起来速度很快,txt字体文件为txt.shx。
& & & & monotxt 等宽的 txt 字体。在这种字体中,除了分配给每个字符的空间大小相同(等宽)以外,其他所有的特征都与 txt
& & & & 字体相同。因此,这种字体尤其适合于书写明细表或在表格中需要垂直书写文字的场合。
& & & & romans 这种字体是由许多短线段绘制的 roman 字体的简体(单笔划绘制,没有衬线)。该字体可以产生比 txt 字体看上去更为单薄的字符。
& & & & romand 这种字体与 romans 字体相似,但它是使用双笔划定义的。该字体能产生更粗、颜色更深的字符,特别适用于在高分辨率的打印机(如激光打印机)上使用。
& & & & romanc 这种字体是 roman 字体的繁体(双笔划,有衬线)。
& & & & romant 这种字体是与 romanc 字体类似的三笔划的 roman 字体(三笔划,有衬线)。
& & & & italicc 这种字体是 italic 字体的繁体(双笔划,有衬线)。
& & & & italict 这种字体是三笔划的 italic 字体(三笔划,有衬线)。
& & & & scripts 这种字体是 script 字体的简体(单笔划)。
& & & & scriptc 这种字体是 script 字体的繁体(双笔划)。
& & & & greeks 这种字体是 Greek 字体的简体(单笔划,无衬线)。
& & & & greekc 这种字体是 Greek 字体的繁体(双笔划,有衬线)。
& & & & gothice 哥特式英文字体。
& & & & gothicg 哥特式德文字体。
& & & & gothici 哥特式意大利文字体。
& & & & syastro 天体学符号字体。
& & & & symap 地图学符号字体。
& & & & symath 数学符号字体。
& & & & symeteo 气象学符号字体。
& & & & Symusic 音乐符号字体。
& & & & 常用的大字体(如图七所示) :
& & & & hztxt 单笔划小仿宋体。
& & & & hzfs 单笔划大仿宋体。
& & & & china 双笔划宋体。
& & & & 常用的中文大字体图例,详图七所示:
& & & & 3、效果:修改字体的特性,例如高度、宽度比例、倾斜角、倒置显示、反向或垂直对齐。如图八所示:
& & & & “垂直”:可使文字垂直显示。只有在选定字体支持双向时“垂直”才可用。TrueType 字体不能设置“垂直”选项。
& & & & “宽度比例”:设置字符宽度相对于“字符本身宽度”的比例。“字符本身宽度”是字体文件在字符描述时已确定的宽度。输入值如果小于 1.0
& & & & 将压缩字符宽度,输入值如果大于 1.0 则将扩大字符宽度。
& & & & “倾斜角”:设置文字的倾斜角,使文字倾斜。输入值应在 -85 到 85 之间。
& & & & 二、AutoCAD R14的文字输入:
& & & & AutoCAD R14软件的文字输入主要有以下三个命令:text、dtext、mtext 。
& & & & 1、“TEXT” 命令用于创建单行文字。
& & & & 如果上一个命令也为text,则在“对正(J)/样式(S)/”提示后,将跳过“高度”和“旋转角度”提示而直接显示“文字”输入提示。文字将直接放在上一行文字的下方。
& & & & 2、“DTEXT” 命令可连续输入多行文字,而不需重复输入命令。在每行输入一个字时,可方便的实现文字的竖排。
& & & & 3、“MTEXT” 命令使用“多行文字编辑器” 编辑文字。
& & & & 当拖动定点设备指定对角点时,将会显示一个矩形框来表示多行文字对象的位置和大小。矩形内的箭头指明段落中文字的走向。指定了第二个角点后, AutoCAD
& & & & 将显示“多行文字编辑器”对话框。请注意:“多行文字编辑器”仅显示 Windows 能识别的字体,不能识别 AutoCAD 的 SHX 字体。
& & & & AutoCAD “多行文字编辑器”可在“工具/系统配置/文字编辑器、字典和字体文件名/文字编辑器应用程序”中定义。AutoCAD默认的文字编辑器应用程序名为“Internal”,我们可定义第三方的文字编辑器进行多行文字编辑,如:WINDOWS系统的写字板、记事本、WORD等。可在“多行文字编辑器”中直接调入已编辑好的文本文件。注意:AutoCAD默认的“多行文字编辑器”调入的文件大小不得大于16K。
& & & & 如果用第三方文字编辑器,可输入格式代码来产生特定的文字格式。可为文字加下划线、上划线,并创建叠式文字(如分数)。也可以修改颜色、字体和文字高度。可改变文字字符间的空格或增加字符宽度。要产生特定的文字格式,请使用下表中显示的格式代码。格式代码用途
& & & & ...o 关闭和打开上划线
& & & & L...l 关闭和打开下划线
& & & & ~ 插入一个连续空格
& & & & 插入一个反斜杠
& & & & {...} 插入左大括号和右大括号
& & & & C 应用指定的颜色
& & & & F 应用指定的字体文件
& & & & H 应用指定文字高度
& & & & H 应用多行文字对象的特性
& & & & S...^...; 堆叠 或 ^ 符号后的文字
& & & & T 调整字符间的间距,从 .75 到 4 次
& & & & Q 改变倾斜角
& & & & W 改变宽度比例来调整文字的宽度
& & & & A 设置对齐方式值,有效值:0、1、2(底部、中部、顶部)
& & & & P 结束段落
& & & & 在换行的地方添加反斜杠()或空格字符可实现换行。可使用大括号对({ }),在其中输入特定的文字格式定义文字,大括号最多可以嵌套八层。如下例所示:
& & & & 请{H5F simhei.ttf 看清楚}此例子。
& & & & 在 R14中可使用Unicode 字符编码输入。Unicode 字体可包含 65,535 个字符,以及为不同语言设计的形。Unicode 字体包含的字符要比系统中定义的还要多。因此,使用不可能直接从键盘上输入的字符时,可以输入转义序列 U+nnnn,其中 nnnn 表示字符的 Unicode 十六进制值。现在 AutoCAD 的所有 SHX 形字体都是 Unicode 字体。例如:
& & & & U+00B0 为度数符号 ( °)
& & & & U+00B1 为公差符号 (±)
& & & & U+2205 为直径符号 (Ø)
& & & & 4、利用“剪贴板”功能输入已编写好的全部或部分文本。用文字编辑软件把需要调入的文件打开,选择需要的文本,按“复制”命令使文本内容进入“剪贴板”。假如剪贴板中有文字,可以从AutoCAD “编辑”菜单中选择“粘贴”将剪贴板中的文字粘贴到 AutoCAD 中。
& & & & 5、用“插入”菜单“OLE对象”功能插入文本文件。把文本文件作为一个OLE对象整体插入及编辑。
& & & & 三、AutoCAD R14图形中文字乱码的解决:
& & & & 当打开AutoCAD的图形文件时, AutoCAD自动根据图形中的文字样式定义,在AutoCAD 支持的文件搜索路径中查找字体文件,当没有找到所需要的字体文件时,AutoCAD将弹出一个对话框要求你选择一个代替的字体以正确显示。如图九所示:当选择的字体不正确时,打开的图形中将有部分或全部文字显示为“?”,表示此文字在现在的文字定义下不能正确显示。此时可使用菜单中的“修改/特性”命令,在“样式”框中选择合适的文字样式。如图十所示:文字样式的设置可在AutoCAD R14菜单的“格式文字样式”下拉菜单命令中设置。当有中文文字无法打开时,请先在“文字样式” 命令中设置有中文大字体或有中文字体的文字样式格式。请注意:对于文字串中的每一个字符,AutoCAD 都先搜索大字体文件。如果从中未找到该字符,才搜索普通字体文件。
& & & & 2、当用AutoCAD R14打开R12/R13的图形文件时,因为文字代码页的不同,图形中的中文文字可能出现乱码。如图十一所示:
& & & & 此时请立即关闭此文件(不要保存),可使用“天正CAD软件”的“DWGCODE.EXE”程序来处理此类图形文件。DWGCODE是专为AutoCAD
& & & & R14编写的代码页转换工具,其界面如图十二所示:
& & & & “要转换的文件名”中可输入待转换的文件或目录。
& & & & “只转换以下的DWG/DXF文件”中请选择待转换的文件是用什么版本的AutoCAD绘制的。
& & & & “选择一个新的代码页”中请选择“ASCⅡ”。
& & & & “将转换后的文件拷贝到”中,当需要把转换的图形另外保存时,可输入一个新的文件目录。现在你可以按“开始转换”按钮进行转换了。
& & & & 在使用“代码页转换工具”时,请注意:同一个图形文件不得多次转换,否则可能使图形文件无法修复。
& & & & 使用AutoCAD软件自带的附赠程序建立图形文件工作包:在正版的R14软件中增加有一个“附赠程序”下拉菜单,执行“工具/打包”命令,执行界面如图十三所示:可将你正在绘制的图形及需要的字体文件一起“打包”保存至统一目录下。你即可以在其它的计算机中打开图形而不会担心文字符号显示的正确性。当然,你也可以自己把图形和需要的字体文件保存起来。
& & & & 四、字体文件的定制:
& & & & 在AutoCAD中用户可自己定义扩展名为“ .shp”形定义字体文件。“ .shp” 形定义字体文件是ASCII 格式的文件,你可以使用文本编辑器或字处理器编辑进行编辑。然后使用AutoCAD 的“compile”命令编译该 ASCII 文件,编译后会形成扩展名为“ .shx”的形文件,此文件可使用“STYLE ”命令装载后使用。如果编译前的形定义文件定义了字体,则可用 STYLE 命令定义文字样式,然后用文字输入命令(TEXT、DTEXT 或 MTEXT)将字符写入图形中。
& & & & 常见ASCII字体文件的编写格式如下:
& & & & *0,4,Standard Font 10/23/91 ;字体必须包括的特殊形编号 0
& & & & 6,2,2,0 ;定义字节行
& & & & *10,7,lf ;标题行
& & & & 2,0AC,14,8,(9,10),0 ;0AC为十六进制值
& & & & *32,7,spc
& & & & 2,060,14,8,(-6,-8),0
& & & & 以下略。
& & & & 形定义文件的每一行最多可包含 128 个字符,超过此长度的行不能编译。AutoCAD 忽略空行和分号右边的文字。利用分号可以在形定义文件中包含注释。每个形说明都有一个标题行,以及一行或多行定义字节。这些定义字节之间用逗号分隔,最后以 0 结束。格式如下:*编号, 数据字节 , 名称 形定义字节1, 形定义字节2, 形定义字节3,...,0 下面为形各个字段的说明:
& & & & “编号”段
& & & & “编号”段在形定义文件中对应唯一的一个形,“编号”段的数字必须在 1 到 258 之间,带前缀星号
& & & & (*)。如果定义的是字体文件,则“编号”段的数字编号要与定义的每个字符的 ASCII 码对应。
& & & & “数据字节” 段
& & & & 用于描述形使用的数据字节数目,包括结尾的“0”。每个形最多可有 2,000 个数据字节。
& & & & “名称” 段
& & & & 形的名称。形名称必须大写,以便于区分。包含小写字符的名称被忽略,并且通常用作字体形定义的标签。
& & & & “形定义字节” 段
& & & & 每个定义字节都是一个代码,或者定义矢量长度和方向,或者是特殊代码的对应值之一。在形定义文件中,定义字节可以用十进制或十六进制表示。如果形定义字节的第一个字符为 0(零),则后面的两个字符解释为十六进制值。定义文件定义“ASCII字体”时,第一个形说明必须为特殊的形编号 0,以提供字体本身的信息。其格式如下:
& & & & *0,4,font-name
& & & & above,below,modes,0
& & & & 其中,above 指定大写字母从基线往上扩展的矢量长度,below 指出小写字母从基线下降的距离。这些值定义了基本字符尺寸,用作 TEXT 命令中指定高度的比例因子。
& & & & modes 字节对水平字体应该为 0,对双向(水平或垂直)字体为 2。
& & & & AutoCAD 提供的标准字体包括一些 AutoCAD 标注功能所需的其他字符。例如以下:
& & & & %%d 度符号 ( °)
& & & & %%p 正/负公差符号 (±)
& & & & %%c 圆直径标注符号 (Ø)
& & & & %%o 打开或关闭上划线模式。
& & & & %%u 打开或关闭下划线模式。
& & & & %%% 绘制一个百分号。
& & & & 请注意:如果要定义“大字体”时,大字体形定义文件的第一行必须以“*BIGFONT”开始。
& & & & 五、常用的与文字输入有关的命令及系统变量:
& & & & COMPILE 编译形文件和 PostScript 字体文件。
& & & & DDEDIT 编辑文字和属性。
& & & & DTEXT 直接在图形区输入文字。
& & & & TEXTFILL 控制TrueType 字体的填充方式。
& & & & 0:用轮廓线显示字体
& & & & 1:用填充图像显示字体
& & & & TEXTQLTY 设置 TrueType 字体的文字轮廓的分辨率。0 表示不改变文字的平滑度;100
& & & & 表示最大限度地改变文字的平滑度。此系统变量的值反映的是每英寸中的点数。较小的值会降低分辨率但提高了打印速度。较大的值会提高分辨率但降低打印速度。
& & & & QTEXT 开(ON)/关(OFF) : 输入 on 或 off 或按 ENTER 键如果打开 QTEXT,AutoCAD 将不显示文字和属性对象,而只显示文字对象外框。如果图形中包含大量文字对象,则开qtext将会减少 AutoCAD 重画和重生成图形的时间。
& & & & STYLE 创建文本格式。可设置文本的高度、宽度、倾斜角、使用的字体文件。
& & & & TEXTSCR 打开 AutoCAD 文本窗口。
& & & & GRAPHSCR 从文本窗口切换到图形窗口。
& & & & TEXT 创建单行文字。
& & & & MTEXT 创建多行文字。
& & & & LOAD 加载形文件,为 SHAPE 命令加载可调用的形。
& & & & SHAPE 插入形,使形可用。
& & & & 结构统一做法
& & & & 结构统一做法
& & & & 1 设计前提条件
& & & & 1.1 建筑物安全等级(地基规范):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
& & & & 1.2 建筑物重要性类别(抗震规范):丙类。
& & & & 1.3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
& & & & 1.4 抗震设防烈度: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05g。
& & & & 1.5 设计地震条件:地震分组为第二组。
& & & & 1.6 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
& & & & 1.7 抗震等级:框架四级。
& & & & 2 结构荷载条件
& & & & 2.1 风荷载
& & & & A、基本风压取0.8 KN/㎡
& & & & B、体型系数:1.4
& & & & C、地面粗糙度:B类
& & & & 2.3 楼面活荷载不折减
& & & & 2.4 混凝土容重 (kN/m3): Gc = 27.00
& & & & 2.5 周期折减系数:
& & & & TC = 0.7
& & & & 2.6 考虑活荷不利布置;
& & & & 梁跨中弯矩增大系数: BM = 1.00
& & & & 2.7 中梁刚度增大系数: BK = 2.0
& & & & 2.8 梁端弯矩调幅系数: BT = 0.85
& & & & 2.9 计算重力荷载代表值活荷质量折减系数(两处):
& & & & 4.6 地梁配筋时,钢筋放大系数上下均取1.05;归并系数1.1; 基础归并系数0.3
& & & & 5.1 柱
& & & & 5.1.2柱筋放大系数1.1,归并系数0.3;
& & & & 5.1.3 柱纵筋最小配筋率0.9%:
& & & & 400X400:8φ16
& & & & 450X450:8φ18或12φ16
& & & & 500X500:12φ16
& & & & 600X600:12φ20或16φ18
& & & & 700X700: 16φ20或20φ18
& & & & 5.1.4 柱纵筋间距不大于200
& & & & 5.1.5 纵筋尽量用φ20,最大不超过φ25
& & & & 5.1.6 箍筋尽量用φ8,当φ8@100不够时可用至φ10;
& & & & 原则上,箍筋不采用φ12,否则需说明加大保护层厚度。
& & & & 5.1.7 箍筋加密区用@100;非加密区用@200;角柱箍筋非加密区用@150;
& & & & 5.1.8 底层箍筋全长加密
& & & & 5.1.9柱按双偏压计算
& & & & 5.1.10注意短柱要全长加密
& & & & 5.2 梁
& & & & 5.2.1 用平法表示梁配筋,当梁布置密集时,可分为纵向梁,横向梁两张图。梁上下筋放大系数1.05,归并系数0.1。主次梁交接处,吊筋需表示。梁上起柱处,要表示。
& & & & 5.2.2 梁宽250、其他次梁可小于250,跨度大于8000可用300;梁高1/8-1/12;断面尺寸控制办法:计算时用TAT,看计算结果配筋图内的配筋率图;要求全截面配筋率1.5-1.7之间。
& & & & 5.2.4贯通全跨的上、下纵向筋各不小于2φ14
& & & & 5.2.5纵筋尽量用φ20及φ18,最大不超过φ25;一排根数不超过4,当配筋面积大时可做至二排或三排(第三排钢筋不超过2根)
& & & & 5.2.6 梁跨度小于3000,纵向钢筋通长设置;梁跨度,第一排纵向钢筋通长设置,如相邻跨跨度不小于6000,则所有纵向钢筋通长设置。
& & & & 5.2.7 梁箍筋框架梁不小于φ8@200;次梁不小于φ6@200。梁端箍筋加密区长度为1.5倍梁高且不小于500,加密筋直径8,间距:hb/4、8d、150三者取小值。
& & & & 5.2.8 如计算需配受扭筋则扭筋间距≤200:
& & & & 梁高400-450不少于2根(双边);
& & & & 梁高500-650不少于4根(双边);
& & & & 梁高700-850不少于6根(双边);
& & & & 梁高900-1050不少于8根(双边);
& & & & 5.2.9 扭筋面积分配办法:
& & & & 梁高≤400:扭筋面积上中下分别为1/3,1/3,1/3
& & & & 梁高&400:扭筋面积上中下分别为1/4,1/2,1/4
& & & & 5.2.10裂缝宽度要求:楼面≤0.3;屋面≤0.2
& & & & 5.3 板
& & & & 5.3.4 板配筋图用PKPM生成,板上下筋放大系数1.05。板钢筋不编号,整跨板配筋可编号。边支座设铰接;板面有高差设固端。板图内需表示构造柱。
& & & & 5.3.5裂缝宽度要求:楼面≤0.3;屋面≤0.2
& & & & 5.3.6 板钢筋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0.27%,分布筋配筋率不小于0.15%:
& & & & 6 施工图内容及统一要求
& & & & 6.1板面开洞及周边加筋;
& & & & 6.2板面标高不同时要有表示或注明标高。
& & & & 6.5钢筋的锚固、搭接长度在结构总说明中统一说明,不在各张施工图中说明。
& & & & 住宅设计的八大新趋势
& & & & 住宅设计的八大新趋势
& & & & 摘要:随着住宅消费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无论是住宅楼的外观设计还是内部格局,都呈现出新的设计趋势。
& & & & 关键词:住宅 设计
& & & & 外立面日趋简洁
& & & &   外立面上已少见曾流行一时的繁琐的欧式符号,取而代之的是简洁明快的装饰色块及装饰构件。窗的开面愈见增大,而大且低的窗台设计,则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全玻璃阳台代替了传统的水泥阳台,充满了时代气息。一些新盘注重想象空间的再创造:圆弧、镂空、转角、嫁接等手法的应用,使艺术与生活紧密结合。
& & & &   室内布局注重实用
& & & &   室内布局也以房型方正、舒适、私密为前提。储藏室、步入式更衣室被普遍引进普通住宅;有的住宅已开始向立体分割方向发展,利用空间设计的不同高差分隔出不同的功能区域,大大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如上海虹桥路上的嘉利豪园的复式房型,可同时享有一个2.4米高的夹层,即买二层得三层,夹层可用作工作室、视听室等。客厅的挑高为4.8米,有空中别墅的感觉,既豪华又实惠。而上海虹桥城市花园的顶层复式房型,在层高2.5—3.0米阁楼上开设威卢克斯天窗,既保证通风、采光,又能增添浪漫的气氛,让居住者有一个想象和发挥的空间。
& & & &   横厅设计开始替代直厅
& & & &   以往一般的住宅楼多为南北直厅布置。现在开始出现客厅和餐厅或书房均在南面的横厅设计,甚至出现了诸如上海春天花园8.4米宽的大面积落地玻璃窗,日照、通风空前良好、视觉感受非比寻常。
& & & &   绿化率开始具体化
& & & &   前几年楼盘比拼的是绿化率,它是个数字概念,好像是越大越好,结果出现空洞无物的大草坪。实际上,这只能称之为绿地率,没有美化环境。现在一些小区开始注重园区的树木栽培,并结合整体园林景观设计,绿化区域更加具体,环境质量明显提升。
& & & &   准一梯一户
& & & &   清静、私密的一梯一户是居住者所向往的。如今设计已开始尽量向此目标靠拢。上海莱茵半岛的开发商在一梯二户的小高层中安装东、西两边都能开门的电梯,形成一梯一户的感觉;东方名园也有类似的设计,它是通过电梯东、西向的安置及电梯厅的分割,造成准一梯一户的形式。
& & & &   电梯大堂宾馆化
& & & &   楼宇入口的电梯厅设计开始向酒店大堂靠拢,除了艺术挂画、吊灯、壁灯,还专设洽谈、休息区,让住户拥有酒店式的享受。
& & & &   共享空间逐渐增多
& & & &   现阶段的住宅区在拥有集中绿化、园林、庭院、会所、架空层外,开始出现空中庭院,即每四层设置一个共享空间。在开敞的空间内,植物、花卉相得益彰,园林灯、休闲椅点缀其间,使居住在高层里的住户不出楼门即可直接感受室外的自然景观和邻里相亲的人情味。
& & & &   主题景观代替普通园林
& & & &   如奥林匹克花园是将体育产业与房地产业有机嫁接的良好典范,其小区中的园林设计别具一格,雕塑、景观、绿化布局等处处体现运动主题,具有较强的示范效应。
& & & & 砖混结构的设计总结
& & & & 砖混结构的设计计算性不是很强,主要的是概念设计和构造设计,本文结合砖混结构的特点从设计者容易忽略的角度和提高效率的角度出发,提出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 & & & 一. 准备工作:
& & & & 1. 在拿到建筑专业的条件图后,不要急于上机绘图。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里说的意思是,首先要理解透彻建筑图的意图,平立剖的关系。尤其是住宅楼,大都有地下室或半地下室的,如此一来就有地下室的部分隔墙是不上下贯通的。这些隔墙的处理方法有两种:一是利用这些隔墙(主要是240厚的墙)让这些墙作为地下室顶板的承重墙。(注意:此方法的适用条件是地基条件良好,土质硬且均匀,并要考虑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影响)二是不利用这些隔墙承重,墙顶设梁,墙后砌。(此方法的适用条件与第一种方法的适用条件相反。初衷是为了防止不良地质条件下的基础不均匀。)这种处理方法还有一个必须要注意的地方:一般的地下室的层高较低(通常为2.2米)如果墙较长且墙中又有门洞,这时候要控制墙顶梁的高度不宜大于350mm,否则会造成门洞高度不足。
& & & & 2. 目前住宅楼的建筑设计中普遍设置了阁楼层,阁楼层根据使用功能一般分为两种:一是用来居住使用的,二是用来仓储储藏使用的。两种不同的使用功能决定了结构设计时不同的结构处理方式:即是以阁楼层为本还是以阁楼层的下一层为本。如果阁楼层用来居住,那么结构处理时尽量要按正常的楼层来处理不要影响居住的功能。反之,则要尽量把阁楼层的下一层按正常的楼层处理,不利居住的处理尽量放在阁楼层。由于阁楼层的设置,通长情况下建筑的设计中会出现部分的屋顶露台。这样就会使部分墙体不上升到屋面,而部分上升到屋面的墙体无根,必须要以梁来台的。下面分三个部分来说明此情况下的结构处理:一是板,按正常情况,屋顶露台的板顶标高就是建筑标高的,没有必要减建筑做法的。而室内的板顶标高是要减建筑做法的,如此造成下层室内顶板不平,故建议屋顶露台的板顶标高同室内的一样,统一减去建筑做法,这样的好处还有就是利于钢筋的拉通,方便施工。再一个建议就是板内钢筋要双层双向拉通,板厚适当加厚,板配筋率适当提高。(原因就是此层上下的刚度有变化及此层板应当认为是无根墙体的嵌固端)二是梁,主要是指抬无根墙体的梁,此梁的设计应当按托梁的设计和构造更为合理。不应该按简单的简支梁设计,当梁上的墙体有门窗洞口时建议梁的箍筋全长加密。三是构造柱,主要是指不是从基础延顺上来的构造柱,是由于无根墙体的存在而设置的构造柱,此构造柱的截面和配筋建议加大,另外此构造柱建议向下延伸一层向上要锚入屋面的圈梁内。能清楚这些关系对于下一步的设计是有益无害的。
& & & & 3. 确定结构方案。大的方案当然是砌体结构了。先说一下基础的方案,确定基础方案的前提是正确读懂和理解地质勘察报告。提醒一点是一定要根据建筑专业的总图来确定建筑正负零的绝对标高和地质报告中绝对标高的相对关系这样才能和理的确定基础的埋深和基础的处理情况。还有就是要根据甲方的要求和当地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基础的形式,以免造成按常规设计后又更改设计的情况。
& & & & 4. 至于上部结构部分主要是根据甲方和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定以下部分:一是,楼板采用现浇板还是预制板,若是现浇板的话钢筋采用什么强度等级的钢筋,若是预制板的话采用国标还是省标的预制板。二是,板,梁,构造柱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根据结构耐久性的要求和目前的经济情况,建议采用C25等级的混凝土。准备完这些基本的条件我想便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工作了。
& & & & 二. 结构设计:
& & & & 1. 结构平面图。在绘制结构平面布置图前有个问题需要说明一下。就是要不要输入结构软件进行建模的问题。当建筑地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区时(建造于Ⅳ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除外),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是可以不用进行截面抗震验算但应符合有关的抗震措施要求。那么对于砌体结构来讲如果时间不是很充足的话应该可以不用在软件中建模的,直接设计即可,但要注意受压和局部受压的问题。必要时进行人工复核。(注:据经验6度区,7层高,层高为2900,承重墙左右的开间大于3900及以上时墙体的厚度应为370厚。)对于局部受压的防御措施是要按规定对梁下设梁垫以及设置构造柱等措施。如果时间不是很紧张的话建议还是输入建模较好,有一个便利就是可以利用软件来进行荷载导算。另外当建筑地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及以上时我的观点是必须要输入软件建模计算的,(这也是为施工图审查作的必要准备)绘制结构平面图时如果没有建模的话就可以直接在建筑的条件图上来绘制结构图了,这一步必不可少的是删除建筑图中对结构来讲没有用的部分,简单快捷的方法是利用软件的图层功能,直接冻结相关的层。然后再建立新的结构图层:圈梁层,构造柱层,梁层,文字层,板钢筋层等等。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绘图效率,方便在不同结构平面图间的拷贝移动和删除。(认真仔细的做好一层的结构平面图,然后直接拷贝到二层及以上各层,再对局部不同的
& & & & 2. 屋顶(面)结构图。当建筑是平屋顶时注意事项同上所述。当建筑是坡屋面时,结构的处理方式有两种:梁板式及折板式。梁板式适用于建筑平面不规整,板跨度较大,屋面坡度及屋脊线转折复杂的坡屋面。反之,则适用折板式。两种形式的板均为偏心受拉构件。板配筋时应有部分或全部的板负筋拉通以抵抗拉力。板厚基于构造需要一般不宜小于120厚。此外梁板的折角处钢筋的布置应有大样示意图。至于坡屋面板的平面画法,建议采用剖面示意图加大样详图的表示方法(实践证明此方法便于施工人员正确理解图纸)。正确绘图和设计的关键是设计人员真正的心知肚明,结构设计者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空间概念,正确理解建筑图纸和意图。设计的图纸方能让施工人员明白。由于屋面的起坡会造成阁楼层的部分墙体超高,应结合门窗顶设置圈梁来降低墙的计算高度。
& & & & 3. 大样详图。大样详图的绘制可以在建筑详图的基础上直接绘制,前提是建筑详图的准确无误。也可以在以前做过的详图的基础上来局部改进绘制。要注意的是在保持建筑外形的前提下尽量的使结构受力和理和施工方便。在标高和外形尺寸上一定要和建筑专业协调一致。需要提醒的是建筑标高和结构标高的关系要搞清楚。该减的减,不该减的就不要减。
& & & & 4. 楼梯。楼梯梯板要注意挠度的控制,梯梁要注意的是梁下净高要满足建筑的要求,梯梁的位置尽量使上下楼层的位置统一。局部不合适处可以采用折板楼梯。折板楼梯钢筋在内折角处要断开分别锚固防止局部的应力集中。阁楼层处的楼梯由于有分户墙的存在要设置抬墙梁。注意梁下的净空要求,并要注意梯板宽度的问题。首段梯板的基础应注意基础的沉降问题,必要时应设梯梁。
& & & & 5. 基础。基础要注意混凝土的标号选择应符合结构耐久性的要求。(通常情况下可采用C25)基础的配筋应满足最小配筋率的要求(施工图审查中心重点审查部位)。条基交接部位的钢筋设置应有详图或选用标准图。条基交叉处的基底面积不可重复利用,应注意调整基础宽度。局部墙体中有局部的较大荷载时也要调整基础的宽度(因软件计算的是墙下的平均轴力)。基础图中的构造柱,当定位不明确时应给与准确定位。
& & & & 三. 各专业配合:在开始施工图设计前建议要开各专业碰头协调会,明确各专业需要注意和配合的地方。统一做法和标准。确定原则性的方案,使各专业的条件图真正成为条件图。避免在出图时再调整方案的重复浪费工作。
& & & & 1. 建筑专业。确定大致的建筑做法,确定墙厚和承重墙及非承重墙。明确通风孔和太阳能管道的位置。明确楼板预留洞的尺寸和位置。明确需要预留,预埋件的标高和位置。明确悬挑构件的详细尺寸。明确窗的类型是普通窗,飘窗还是落地窗。楼梯间的窗是否贯穿楼层还是分楼层上下设置。
& & & & 2. 电气专业。明确墙体电表及开关的预留洞。当削弱墙体时应采取措施予以加强。明确屋面避雷带及引下线的做法。明确竖向管线预留预埋的位置。明确预埋电线套管的大小及位置和走向。
& & & & 3. 设备专业。明确厕所,厨房现浇板预留洞尺寸位置。明确暖气管道穿墙穿楼板预留洞尺寸和位置。明确给水立管管道的位置。明确给排水管的埋深和标高。
& & & & 以上所述几点都是在结构施工图设计中容易忽略和遗忘的地方,当然还有很多方面本文没有涉及(请参见相应的规范和规程)。希望本文所涉及的地方可以给设计人员一定的帮助,能够提高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总之,设计工作需要的是认真,仔细和很强的责任心。只有各专业设计人员密切配合。才有可能设计出好的作品。
& & & & 砖混结构的设计总结
& & & & 砖混结构的设计计算性不是很强,主要的是概念设计和构造设计,本文结合砖混结构的特点从设计者容易忽略的角度和提高效率的角度出发,提出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 & & & 一. 准备工作:
& & & & 1. 在拿到建筑专业的条件图后,不要急于上机绘图。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里说的意思是,首先要理解透彻建筑图的意图,平立剖的关系。尤其是住宅楼,大都有地下室或半地下室的,如此一来就有地下室的部分隔墙是不上下贯通的。这些隔墙的处理方法有两种:一是利用这些隔墙(主要是240厚的墙)让这些墙作为地下室顶板的承重墙。(注意:此方法的适用条件是地基条件良好,土质硬且均匀,并要考虑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影响)二是不利用这些隔墙承重,墙顶设梁,墙后砌。(此方法的适用条件与第一种方法的适用条件相反。初衷是为了防止不良地质条件下的基础不均匀。)这种处理方法还有一个必须要注意的地方:一般的地下室的层高较低(通常为2.2米)如果墙较长且墙中又有门洞,这时候要控制墙顶梁的高度不宜大于350mm,否则会造成门洞高度不足。
& & & & 2. 目前住宅楼的建筑设计中普遍设置了阁楼层,阁楼层根据使用功能一般分为两种:一是用来居住使用的,二是用来仓储储藏使用的。两种不同的使用功能决定了结构设计时不同的结构处理方式:即是以阁楼层为本还是以阁楼层的下一层为本。如果阁楼层用来居住,那么结构处理时尽量要按正常的楼层来处理不要影响居住的功能。反之,则要尽量把阁楼层的下一层按正常的楼层处理,不利居住的处理尽量放在阁楼层。由于阁楼层的设置,通长情况下建筑的设计中会出现部分的屋顶露台。这样就会使部分墙体不上升到屋面,而部分上升到屋面的墙体无根,必须要以梁来台的。下面分三个部分来说明此情况下的结构处理:一是板,按正常情况,屋顶露台的板顶标高就是建筑标高的,没有必要减建筑做法的。而室内的板顶标高是要减建筑做法的,如此造成下层室内顶板不平,故建议屋顶露台的板顶标高同室内的一样,统一减去建筑做法,这样的好处还有就是利于钢筋的拉通,方便施工。再一个建议就是板内钢筋要双层双向拉通,板厚适当加厚,板配筋率适当提高。(原因就是此层上下的刚度有变化及此层板应当认为是无根墙体的嵌固端)二是梁,主要是指抬无根墙体的梁,此梁的设计应当按托梁的设计和构造更为合理。不应该按简单的简支梁设计,当梁上的墙体有门窗洞口时建议梁的箍筋全长加密。三是构造柱,主要是指不是从基础延顺上来的构造柱,是由于无根墙体的存在而设置的构造柱,此构造柱的截面和配筋建议加大,另外此构造柱建议向下延伸一层向上要锚入屋面的圈梁内。能清楚这些关系对于下一步的设计是有益无害的。
& & & & 3. 确定结构方案。大的方案当然是砌体结构了。先说一下基础的方案,确定基础方案的前提是正确读懂和理解地质勘察报告。提醒一点是一定要根据建筑专业的总图来确定建筑正负零的绝对标高和地质报告中绝对标高的相对关系这样才能和理的确定基础的埋深和基础的处理情况。还有就是要根据甲方的要求和当地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基础的形式,以免造成按常规设计后又更改设计的情况。
& & & & 4. 至于上部结构部分主要是根据甲方和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定以下部分:一是,楼板采用现浇板还是预制板,若是现浇板的话钢筋采用什么强度等级的钢筋,若是预制板的话采用国标还是省标的预制板。二是,板,梁,构造柱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根据结构耐久性的要求和目前的经济情况,建议采用C25等级的混凝土。准备完这些基本的条件我想便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工作了。
& & & & 二. 结构设计:
& & & & 1. 结构平面图。在绘制结构平面布置图前有个问题需要说明一下。就是要不要输入结构软件进行建模的问题。当建筑地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区时(建造于Ⅳ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除外),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是可以不用进行截面抗震验算但应符合有关的抗震措施要求。那么对于砌体结构来讲如果时间不是很充足的话应该可以不用在软件中建模的,直接设计即可,但要注意受压和局部受压的问题。必要时进行人工复核。(注:据经验6度区,7层高,层高为2900,承重墙左右的开间大于3900及以上时墙体的厚度应为370厚。)对于局部受压的防御措施是要按规定对梁下设梁垫以及设置构造柱等措施。如果时间不是很紧张的话建议还是输入建模较好,有一个便利就是可以利用软件来进行荷载导算。另外当建筑地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及以上时我的观点是必须要输入软件建模计算的,(这也是为施工图审查作的必要准备)绘制结构平面图时如果没有建模的话就可以直接在建筑的条件图上来绘制结构图了,这一步必不可少的是删除建筑图中对结构来讲没有用的部分,简单快捷的方法是利用软件的图层功能,直接冻结相关的层。然后再建立新的结构图层:圈梁层,构造柱层,梁层,文字层,板钢筋层等等。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绘图效率,方便在不同结构平面图间的拷贝移动和删除。(认真仔细的做好一层的结构平面图,然后直接拷贝到二层及以上各层,再对局部不同的
& & & & 2. 屋顶(面)结构图。当建筑是平屋顶时注意事项同上所述。当建筑是坡屋面时,结构的处理方式有两种:梁板式及折板式。梁板式适用于建筑平面不规整,板跨度较大,屋面坡度及屋脊线转折复杂的坡屋面。反之,则适用折板式。两种形式的板均为偏心受拉构件。板配筋时应有部分或全部的板负筋拉通以抵抗拉力。板厚基于构造需要一般不宜小于120厚。此外梁板的折角处钢筋的布置应有大样示意图。至于坡屋面板的平面画法,建议采用剖面示意图加大样详图的表示方法(实践证明此方法便于施工人员正确理解图纸)。正确绘图和设计的关键是设计人员真正的心知肚明,结构设计者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空间概念,正确理解建筑图纸和意图。设计的图纸方能让施工人员明白。由于屋面的起坡会造成阁楼层的部分墙体超高,应结合门窗顶设置圈梁来降低墙的计算高度。
& & & & 3. 大样详图。大样详图的绘制可以在建筑详图的基础上直接绘制,前提是建筑详图的准确无误。也可以在以前做过的详图的基础上来局部改进绘制。要注意的是在保持建筑外形的前提下尽量的使结构受力和理和施工方便。在标高和外形尺寸上一定要和建筑专业协调一致。需要提醒的是建筑标高和结构标高的关系要搞清楚。该减的减,不该减的就不要减。
& & & & 4. 楼梯。楼梯梯板要注意挠度的控制,梯梁要注意的是梁下净高要满足建筑的要求,梯梁的位置尽量使上下楼层的位置统一。局部不合适处可以采用折板楼梯。折板楼梯钢筋在内折角处要断开分别锚固防止局部的应力集中。阁楼层处的楼梯由于有分户墙的存在要设置抬墙梁。注意梁下的净空要求,并要注意梯板宽度的问题。首段梯板的基础应注意基础的沉降问题,必要时应设梯梁。
& & & & 5. 基础。基础要注意混凝土的标号选择应符合结构耐久性的要求。(通常情况下可采用C25)基础的配筋应满足最小配筋率的要求(施工图审查中心重点审查部位)。条基交接部位的钢筋设置应有详图或选用标准图。条基交叉处的基底面积不可重复利用,应注意调整基础宽度。局部墙体中有局部的较大荷载时也要调整基础的宽度(因软件计算的是墙下的平均轴力)。基础图中的构造柱,当定位不明确时应给与准确定位。
& & & & 三. 各专业配合:在开始施工图设计前建议要开各专业碰头协调会,明确各专业需要注意和配合的地方。统一做法和标准。确定原则性的方案,使各专业的条件图真正成为条件图。避免在出图时再调整方案的重复浪费工作。
& & & & 1. 建筑专业。确定大致的建筑做法,确定墙厚和承重墙及非承重墙。明确通风孔和太阳能管道的位置。明确楼板预留洞的尺寸和位置。明确需要预留,预埋件的标高和位置。明确悬挑构件的详细尺寸。明确窗的类型是普通窗,飘窗还是落地窗。楼梯间的窗是否贯穿楼层还是分楼层上下设置。
& & & & 2. 电气专业。明确墙体电表及开关的预留洞。当削弱墙体时应采取措施予以加强。明确屋面避雷带及引下线的做法。明确竖向管线预留预埋的位置。明确预埋电线套管的大小及位置和走向。
& & & & 3. 设备专业。明确厕所,厨房现浇板预留洞尺寸位置。明确暖气管道穿墙穿楼板预留洞尺寸和位置。明确给水立管管道的位置。明确给排水管的埋深和标高。
& & & & 以上所述几点都是在结构施工图设计中容易忽略和遗忘的地方,当然还有很多方面本文没有涉及(请参见相应的规范和规程)。希望本文所涉及的地方可以给设计人员一定的帮助,能够提高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总之,设计工作需要的是认真,仔细和很强的责任心。只有各专业设计人员密切配合。才有可能设计出好的作品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技术员, 积分 3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 积分
回复 2# 的帖子
谢谢 省了我们土木币
五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27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8 积分
土木币1221
没用土木币,还是顶一下楼主。谢谢楼主哦。
技术员, 积分 2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 积分
非常感谢!
技术员, 积分 2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 积分
排版可以再改进一下!
一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6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8 积分
土木币1306
多谢楼主分享 很受用
一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6 积分
感谢楼主无私分享
一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7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4 积分
梁截面选200700还是250600比较好,8米跨,荷载10?
相关专题:
8-1(商易宝)
8-2(英才网)
8-3(媒体广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滕州三维钢结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