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使印刷滚筒和压力表刻度底辊的压力表刻度,和调结刻度相一至。

靓靓同学的爸爸到海口出差给她带来了一个精美的贝壳.靓靓特别喜欢物理实验,自己设计了一个测量贝壳密度的实验.
【器材】托盘天平(配了砝码)、大烧杯、小烧杯、细线和水.
(1)用托盘天平测量贝壳的质量.
所用天平的标尺如图甲所示,最小砝码的质量与标尺最大刻度值相同.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到标尺的0(或“零”)刻度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测量时按规定在右盘加入50g的砝码后,天平的指针偏向左侧,这时贝壳的质量大于(填“小于”、“等于”或“大于”)50g,再加入5g的砝码后,指针偏向右侧,接下来的操作是:用镊子取出ug砝码放回砝码盒,再移动游码,直至天平平衡.按照图甲所示,读出贝壳的质量m=53.4g.
(2)测出空小烧杯的质量m1.
(3)将装有水的大烧杯和空的小烧杯如上图w4乙所示放置(水至溢水口).
(4)用细线悬挂贝壳缓缓浸没于大烧杯中,有部分水溢出进入小烧杯.
(5)测出承接了溢出水的小烧杯的总质量m2.
①溢出水的体积是:V水=2-m1ρ水(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②贝壳的密度是:ρ贝=2-m1ρ水(以上两空用本题中出现过的物理量字母符号表示).
解:(1)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前,要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将贝壳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指针偏左说明左边的贝壳重,贝壳的质量大于砝码的质量,加上5g的砝码,指针偏右说明右边的砝码重,应该取出5g的砝码,通过移动游码(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中加上更小的砝码),直到天平平衡.
贝壳的质量m=50g+3.4g=53.4g.
①计算出溢出水的质量m水=m2-m1,利用ρ=的公式变形,求得溢出水的体积V水=2-m1
,贝壳体积等于溢出水的体积V水=V贝;
②用公式ρ=计算出贝壳的密度ρ贝=2-m1
故答案为:(1)0(或“零”);平衡螺母;右;大于;用镊子取出ag砝码放回砝码盒,再移动游码;a3.4.
①V水=2-m1
②ρ贝=2-mz
(1)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游码放在天平的右盘,通过加减砝码和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使天平平衡(指针偏左说明物体重,可以通过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若指针偏右说明砝码重,需要减砝码),左盘中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的示数.
①测量贝壳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贝壳的密度.
本题没有量筒,需要间接测量贝壳的体积是关键.
等效替代的方法:V水=V贝
测出空小烧杯的质量,烧杯中装满水,把贝壳浸没在水中,有部分水溢出进入小烧杯.测出承接了溢出水的小烧杯的总质量,计算出溢出水的质量,求得溢出水的体积,贝壳体积等于溢出水的体积;
②用公式ρ=计算出贝壳的密度.当前位置:
>>>一个多用电表的电池已使用很久了,但是转动调零旋钮时,仍可使表..
一个多用电表的电池已使用很久了,但是转动调零旋钮时,仍可使表针调至零欧姆刻度.这时测量出的电阻值R测与所测电阻的真实值R真相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R测=R真
B.R测>R真
C.R测<R真
D.无法判断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一个多用电表的电池已使用很久了,但是转动调零旋钮时,仍可使表..”主要考查你对&&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练习用多用电表(万用表)测电阻: 实验目的: 练习使用多用电表测电阻。 实验原理: 多用电表由表头、选择开关和测量线路三部分组成(如图),表头是一块高灵敏度磁电式电流表,其满度电流约几十到几百mA,转换开关和测量线路相配合,可测量交流和直流电流、交流和直流电压及直流电阻等。测量直流电阻部分即欧姆表是依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制成的,原理如图所示,当红、黑表笔短接并调节R使指针满偏时有&&& &&& Ig==(1) &&& 当电笔间接入待测电阻Rx时,有 &&& Ix=(2) &&& 联立(1)、(2)式解得&&&&&=(3) &&& 由(3)式知当Rx=R中时,Ix=Ig,指针指在表盘刻度中心,故称R中为欧姆表的中值电阻,由(2)式或(3)式可知每一个Rx都有一个对应的电流值I,如果在刻度盘上直接标出与I对应的Rx的值,那么当红、黑表笔分别接触待测电阻的两端,就可以从表盘上直接读出它的阻值。 &&& 由于电流和电阻的非线性关系,表盘上电流刻度是均匀的,其对应的电阻刻度是不均匀的,电阻的零刻度在电流满刻度处。 实验器材: 多用电表,标明阻值为几欧、几十欧、几百欧、几千欧的定值电阻各一个,小螺丝刀。 实验步骤: 1、机械调零,用小螺丝刀旋动定位螺丝使指针指在左端电流零刻度处,并将红、黑表笔分别接入“+”、“-”插孔。2、选挡:选择开关置于欧姆表“×1”挡。 3、短接调零:在表笔短接时调整欧姆挡的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右端电阻零刻度处,若“欧姆零点”旋钮右旋到底也不能调零,应更换表内电池。 4、测量读数:将表笔搭接在待测电阻两端,读出指示的电阻值并与标定值比较,随即断开表笔。 5、换一个待测电阻,重复以上2、3、4过程,选择开关所置位置由被测电阻值与中值电阻值共同决定,可置于“×1”或“×10”或“×100”或“×1k”挡。 6、多用电表用完后,将选择开关置于“OFF”挡或交变电压的最高挡,拔出表笔。 注意事项: 1、多用电表在使用前,应先观察指针是否指在电流表的零刻度,若有偏差,应进行机械调零。 2、测量时手不要接触表笔的金属部分。 3、合理选择量程,使指针尽可能指在中间刻度附近(可参考指针偏转在~5R中的范围)。若指针偏角太大,应改换低挡位;若指针偏角太小,应改换高挡位。每次换挡后均要重新短接调零,读数时应将指针示数乘以挡位倍率。 4、测量完毕后应拔出表笔,选择开头置OFF挡或交流电压最高挡,电表长期不用时应取出电池,以防电池漏电。&
发现相似题
与“一个多用电表的电池已使用很久了,但是转动调零旋钮时,仍可使表..”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02712152808152816295948105921292944(1)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关系”的实验中,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小芳做了丙、丁两组实验进行对比.
①请你判断,小明(选填“小明”或“小芳”)做的实验能更好地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关系”,理由是压力作用效果的差异更明显.
②根据你判断的那组实验看到的现象,得到的探究结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2)小东想估测出某种油的密度ρ油,他手边的测量工具只有刻度尺,小东利用身边的器材设计出一个实验方案.首先找一根直硬棒,用细线系在O点吊起,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将已知密度为ρ的金属块B挂在硬棒左端q处,另外找一个重物A挂在硬棒右端,调节重物A的位置,使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重物挂在硬棒上的位置为E,如图所示.下面是小东测出ρ油的余下实验步骤,请你按照小东的实验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a.用刻度尺测出OC的长度l0;
b.用刻度尺测出OE的长度l1;
c.把金属块B浸没在油中,把重物A从E处移动到D处时,硬棒再次水平平衡;
d.用刻度尺测出OD的长度l2;
实验完毕后,同组的小明利用两次平衡条件及阿基米德原理去推算这种油的密度时,发现a(选填“a”或“b”)的实验步骤是没有必要的.
利用上述测量出的必要物理量和题中的已知量,推导ρ油=1-L2)L1.
解:(1)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关系”,需要控制受力面积不变,小明和小芳都注意到了这一点,而小明的实验效果差别更加明显,而小芳的差别很小,所以小明的实验更好.方法
从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作用效果越明显.
故答案为:①小明;压力作用效果的差异(或“区别”);②一定;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2)本实验主要想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计算,第一次在B和A的拉力作用下杠杆保持平衡,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列车一个关系式;第二次当把A浸没在油中时,由于受到油的浮力作用,通过挪动A的位置使杠杆第二次平衡,这样可以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列车第二个关系式.这样根据两个关系式,组成方程组,便可以求出油的密度.所以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测量出OD的长度l2.
当A在空气中时,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ρgVBol0=ρAgVAol1& ①
把金属块B浸没在油中时,金属块A将受到油向上的浮力作用.
则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ρgVBol0=(ρAgVA-ρ油gVA)ol2&& ②
由①、②得,ρ油=1-l2)
,与所测的l0的值无关.所以可以看出a步骤是没有必要的.
故答案为:OD的长度l2;a;1-l2)
(1)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两个因素: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在实验中讲究实验效果明显,并且易操作.
同时要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要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需保持受力面积相等,改变压力大小.
(2)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
同时要掌握浮力的计算公式F浮=ρ液gV排.
知道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拉力、浮力和重力之间的关系.F=G-F浮(2008o大连)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刻度尺、细线、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1)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右端下沉,如果将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左调到头了,杠杆右端仍下沉,此时应将杠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
____调,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为止.(2)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数据为F1=6N、l1=20cm、F2=4N和l2=30cm.该同学根据这些数据能否得出探究结论?____.理由是:____.(3)使杠杆在倾斜一定角度的位置做实验,也能得出杠杆平衡条件.这种实验方案与杠杆在水平位置做实验的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前一种还是后一种实验方案好并说明理由:____.(4)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在两侧钩码下再各挂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
____端将下沉.-乐乐题库
&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知识点 & “(2008o大连)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习题详情
216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59.7%
(2008o大连)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刻度尺、细线、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1)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右端下沉,如果将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左调到头了,杠杆右端仍下沉,此时应将杠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
左&调,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为止.(2)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数据为F1=6N、l1=20cm、F2=4N和l2=30cm.该同学根据这些数据能否得出探究结论?不能得出探究结论&.理由是:因为一次实验获得的数据有偶然性,不能反映普遍规律&.(3)使杠杆在倾斜一定角度的位置做实验,也能得出杠杆平衡条件.这种实验方案与杠杆在水平位置做实验的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前一种还是后一种实验方案好并说明理由:杠杆在水平位置的实验方案好;理由:便于测量力臂&.(4)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在两侧钩码下再各挂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
右&端将下沉.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2008-大连
分析与解答
习题“(2008o大连)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刻度尺、细线、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1)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右端下沉,如果将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左调到头了,杠杆右端仍下沉,此...”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当杠杆处于水平平衡时,便于测量力臂;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求出力的大小.(1)杠杆平衡是指杠杆保持静止不动或匀速转动的状态.(2)杠杆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或者F1F2=L2L1;(3)杠杆可以在任意位置保持平衡但是为了便于测量力臂,最好是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4)当左右两侧力与力臂的乘积不相等时,杠杆会转动,直到在新的位置找到平衡.
解:(1)杠杆由于自身重力的原因,杠杆右端下沉说明右端力与力臂的乘积大,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2)杠杆平衡条件是规律性结论,必须经过多次实验验证才行,只有一次实验数据,偶然性太大,不能反映普遍规律;(3)在水平位置便于测量力臂;(4)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得: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左边=3G×2L=6GL;右边=2G×3L=6GL;如果在两侧钩码下再各挂一个相同的钩码后:左边=4G×2L=8GL;右边=3G×3L=9GL;杠杆不再水平平衡,右边会下沉.故答案为:(1)左;(2)不能得出探究结论;因为一次实验获得的数据有偶然性,不能反映普遍规律;(3)杠杆在水平位置的实验方案好;理由:便于测量力臂;(4)右.
考查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应用,本题中涉及实验到的注意事项很特殊,多次测量的目的不是为了减小误差而是为了总结普遍规律;对于已经平衡的杠杆,改变条件后判断杠杆是否还能保持平衡,有两种方法:一是按力和力臂的乘积;二是按比例的方法.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2008o大连)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刻度尺、细线、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1)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右端下沉,如果将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左调到头了,杠杆右端...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2008o大连)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刻度尺、细线、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1)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右端下沉,如果将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左调到头了,杠杆右端仍下沉,此...”主要考察你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知识点的认识】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小明发现杠杆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调节.小明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过程中,在杠杆的两侧挂上钩码后,仍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如杠杆不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应通过调节钩码的______和______来实现,而不能再调节_______________.(3)如右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时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n(每个钩码重0.5n),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数据为f1=6n、l1=20cm、f2=4n和l2=30cm.该同学根据这能否得出探究结论?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答案:(1)左 使杠杆的重心落到支点,排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2)便于测量力臂 个数 位置 平衡螺母 (3)3 变大 力臂减小了 (4)不能 只做了一次实验得出的结论具有偶然性 【命题方向】知识点认识中的问题就是命题的方向.【解题方法点拨】利用科学探究的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去探究.
与“(2008o大连)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刻度尺、细线、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1)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右端下沉,如果将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左调到头了,杠杆右端仍下沉,此...”相似的题目:
(2010o石狮市模拟)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实验前,应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位置平衡.实验时,若在A处挂4个相同的钩码,如图所示,为了使杠杆重新平衡,可以在B处挂&&&&个相同的钩码.(杠杆每格等距离,实验提供10个同样的钩码)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实验前发现杠杆左端低,右端高,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小明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主要目的是&&&&.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1)为了方便&&&&,应将杠杆调至水平位置平衡.调节时若杠杆左端下沉,应将平衡螺母向&&&&端调节.(2)杠杆平衡后,小明在图甲的A位置挂上4个钩码,可在B位置挂上&&&&个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为什么?&&&&.(3)探究过程中,在杠杆左端某一固定位置挂一个重力G=2.5N的物体,在杠杆右端不同位置处施加不同的竖直向下的力F,保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多次测量得出F、L数据,画出F和1L的图象如图乙,由图象可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F与L成&&&&比.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当F=2N时,可求出重力G的力臂是&&&&m.
“(2008o大连)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2010o兰州)如图所示,将体积相同的物体G1、G2分别挂在杠杆的两端,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将两个物体G1、G2同时浸没在水中,则(  )
2(2008o钦州)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杠杆上每格均匀等距,每个都相同.下列四项操作中,会使杠杆右端下倾的是(  )①将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外移动一小格②将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内移动一小格③在杠杆的两侧同时各减掉一个钩码④在杠杆的两侧钩码下同时各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
3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为了(  )
该知识点易错题
1(2012o德州)如图是小龙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杠杆保持平衡.若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仍然使杠杆保持平衡,拉力F的变化情况是(  )
2(2010o兰州)如图所示,将体积相同的物体G1、G2分别挂在杠杆的两端,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将两个物体G1、G2同时浸没在水中,则(  )
3如图所示是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测力计的示数是&&&&N,请在图中画出拉力F2的力臂.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2008o大连)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刻度尺、细线、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1)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右端下沉,如果将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左调到头了,杠杆右端仍下沉,此时应将杠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
____调,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为止.(2)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数据为F1=6N、l1=20cm、F2=4N和l2=30cm.该同学根据这些数据能否得出探究结论?____.理由是:____.(3)使杠杆在倾斜一定角度的位置做实验,也能得出杠杆平衡条件.这种实验方案与杠杆在水平位置做实验的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前一种还是后一种实验方案好并说明理由:____.(4)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在两侧钩码下再各挂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
____端将下沉.”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2008o大连)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刻度尺、细线、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1)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右端下沉,如果将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左调到头了,杠杆右端仍下沉,此时应将杠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
____调,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为止.(2)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数据为F1=6N、l1=20cm、F2=4N和l2=30cm.该同学根据这些数据能否得出探究结论?____.理由是:____.(3)使杠杆在倾斜一定角度的位置做实验,也能得出杠杆平衡条件.这种实验方案与杠杆在水平位置做实验的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前一种还是后一种实验方案好并说明理由:____.(4)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在两侧钩码下再各挂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
____端将下沉.”相似的习题。小明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老醋的密度.
(1)调节天平时,游码移至左端,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要使天平平衡,他应该A.
A.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在天平左边底座下垫一块纸片&&D.向右移动游码
(2)当天平平衡后,小明开始测量:测量步骤如图2所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BCA(填字母代号).(图2中A、B中天平的游码位置相同)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老醋的总质量m1=37.4g;
B.将待测老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m2=82.4g;
C.将烧杯中老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老醋的体积V=40cm3;
(3)根据图2中数据计算可得:老醋的密度是1.125g/cm3,合1.125×103kg/m3.
解:(1)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所以右盘高,平衡螺母应向右移动.在调平过程不能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
(2)要正确测量醋的密度,需先测出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将烧杯中老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老醋的体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老醋的总质量.
由图知,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m总=50g+20g+10g+2.4g=82.4g
烧杯和剩余老醋的总质量m剩=20g+10g+5g+2.4g=37.4g
量筒中的醋的质量为m=m总-m剩=82.4g-37.4g=45g
醋的体积为V=40cm3
(3)所以醋的体积为ρ==3
=1.125g/cm3=1.125×103kg/m3
故答案为:(1)A;(2)BCA;37.4;82.4;40;(3)1.125;1.125×103.
(1)要掌握天平的调平,根据两边盘的高低情况,平衡螺母要向较高的一端移动.
(2)掌握液体密度的测量过程,需先测出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将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测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质量,计算出量筒中液体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出液体的密度.
(3)读出烧杯和醋的总质量及剩余醋和烧杯的质量,读出量筒中醋的体积.
在读数时注意标尺的分度值和量筒的分度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滚筒洗衣机哪个牌子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