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绿化荒山绿化方案人物介绍

&用户账号:
←点击获取验证码&&
您所在的位置:
杨同文:过去身穿绿军装 如今绿化荒山忙
13:24:48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
  一位退休老人,用10年时间,栽下近20万棵树,硬是把光秃秃的月季山装扮得绿意盎然。这位老人叫杨同文,也有人称他“绿化愚公”、“种树团长”。
  记者和老杨一同爬上月季山,站在一处较高的山梁子上,老杨双手叉着腰,介绍他对月季山未来的规划与设想,声音中带着军人特有的坚定,那架势如同统帅在给士兵们做战前动员。
  杨同文1968年当兵,到1994年转业时,职务为正团级。有一次,杨同文回老家,到小时候常去玩耍的月季山转悠,发现山上光秃秃的,完全没有小时候花红树绿的景象了。打那时起,他就决心让这处儿时乐园重新恢复美丽的模样。
  2004年,眼看要退休了,杨同文不顾家人的反对,回老家与村两委会签下了绿化建设月季山的承包合同。
  树木不易。10年来,杨同文经历的困难比山上种的树还要多。初到月季山,老杨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他就在半山腰简单垒了一间石头屋,水电不通。人吃水要到5公里外的河沟挑,可种树也需要水,老杨干脆挖了一口井,将渗出的山泉水攒起来;山上没路,老杨就今天修一段、明天修一段,用两年时间硬是修出了一条上山路。
  上山的第二年开始,绿化工作全面铺开。那时,进出月季山只有一条羊肠小道,老杨和雇工一起肩挑人抬运树苗和水,一天3顿饭全靠野炊,夜里就睡在低矮的简易工棚。长期风餐露宿让本来就患有高血压的老杨有些吃不消。2008年春,老杨骑摩托车去几十里外的一个林场买松树苗,在一段较平的山路上他竟然骑在摩托车上迷糊了,连人带车摔进了好几米深的泥水沟里,幸好被路人及时搭救。
  条件艰苦难不倒老杨,但技术上的短板却让老杨走了不少弯路。2005年,老杨进了一批松树和大樱桃苗木。本以为挖个坑栽下去就行,可由于技术管理跟不上,第二年苗木基本死光,一下就赔进去40多万元。这笔昂贵“学费”给老杨好好上了一课。2006年,老杨请来当地林业技术专家,从选种、栽植到管理等环节给予他全面指导。如今,老杨这个林业“门外汉”已成了行家里手。
  十年艰辛,图的是啥?作为退休干部,老杨本可以在家享清福,可为了绿化月季山,他前前后后投入了600多万元,修路、垒墙、整地、栽树等,他卖掉了给孩子准备的两套婚房,搭上了自己和老伴几十年的积蓄,还向女儿、亲戚朋友借了不少钱。老伴不得不跟老杨约法三章,工资必须留下,以保证家里的生活开支。说到这,老杨不好意思地笑了。
  搞绿化周期长、见效慢,为了保证绿化可持续,老杨在山上栽了一些果树,试着发展生态旅游。去年春,老杨在月季山上举办了樱桃采摘节,吸引了青岛、潍坊、日照等地的游客2000多人,收入4万多元。这让老杨对月季山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近几年,老杨还尝试着发展起了林下养殖。
  老杨最喜欢描述他儿时记忆中月季山的模样:春夏,漫山绿树葱葱,山花烂漫;秋季,方圆几里瓜果飘香;林间,鸟鸣悦耳;林下,家禽、家畜自在悠然。“我已经这么大年纪了,名和利对我来说都不重要,月季山绿起来了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老杨说。
(姜胜勇 丁炜)
· ( 14:31:10)· ( 11:20:52)· ( 16:17:22)· ( 8:58:54)· ( 16:25:53)· ( 8:49:52)· ( 15:38:02)· ( 10:53:35)· ( 9:42:50)· ( 9:02:35)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园艺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园艺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园艺信息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8 电子信箱:(请把#换成@)唐山市林业局关于北部荒山绿化现状的调研报告(1)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唐山市林业局关于北部荒山绿化现状的调研报告(1)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中共纳雍县委办公室纳雍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纳雍县荒山绿化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
日[乙未年正月廿九]
您现在的位置: >>
>> 正文内容
索引编号:GZNY/
主题分类:农业、林业、水利
发布机构:县委办公室
文件标题:中共纳雍县委办公室纳雍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纳雍县荒山绿化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
文 件 号: 纳党办发〔号
主 题 词: ''
纳党办发〔号
中共纳雍县委办公室纳雍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纳雍县荒山绿化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政府(办事处),县直有关部门:
  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将《纳雍县荒山绿化三年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中共纳雍县委办公室&纳雍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纳雍县荒山绿化三年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重要批示和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大会、毕节试验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大会精神,加速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根据《中共毕节市委 毕节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毕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意见》(毕党发〔2014〕23号)、《中共毕节市委办公室& 毕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毕节市荒山绿化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毕委办字〔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决定用三年时间完成全县荒山造林绿化任务,让山头绿起来,景色美起来,花果香起来,腰包鼓起来。特制定此方案。
  一、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关于毕节试验区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化毕节试验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以“打造森林纳雍、建设和谐家园”为目标,以保证造林成效,提高森林覆盖率为前提,把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改革发展的根本,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确保三年内完成19.21万亩荒山造林任务,为推进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作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统筹兼顾的原则;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坚持就地育苗、就近造林、乡土树种为主的原则;坚持人工造林、封山育林、人促封育多措并举的原则;坚持重点突出、整体推进、龙头带动的原则;坚持示范引领、点线结合、打造亮点的原则;坚持乡镇主体、部门协同、合力推进的原则;坚持先建后补、谁造谁管、谁造补谁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
  (三)建设布局。重点围绕两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造林绿化重点乡镇、高速公路、铁路、产业园区等进行布局和建设,建立造林绿化示范点。
  (四)目标任务。从2014年起,用三年时间,完成荒山绿化任务19.21万亩。其中:年完成10.19万亩,年9.02万亩,年开展查缺补漏。通过三年努力,实现宜林荒山全部绿化,力争2018年达到成林标准。
  二、建设模式
  荒山绿化按照《毕节市荒山绿化三年行动方案》(毕委办字〔号)文件要求,实行营造林先建后补的模式,各乡(镇、街道)是具体责任主体,对本辖区内的荒山绿化负总责(两国有林场对各自管辖范围内的荒山绿化负总责),实行任务、责任、资金、考核“四到乡”制度。由乡(镇、街道)按照通村公路两硬化等“一事一议”的办法,充分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加荒山绿化。
  任务到乡:根据县级摸底调查资料,将全县荒山绿化和育苗任务直接下达到乡(镇、街道),各乡(镇、街道)结合现有荒山资源实际,再落实到具体的村和村民组。根据设计种植的树种决定育苗品种,种植的数量决定育苗面积和数量。乡(镇、街道)负责组织或委托有育苗资质的公司、苗圃场、合作社就近就地育苗和供苗。
  责任到乡:县组织乡(镇、街道)按技术规程和标准自行培育种苗,自主安排造林和抚育管理,各乡(镇、街道)对苗木、造林、管护质量和完成时限负总责。各级林业部门做好技术指导、协调、信息提供、验收等服务工作。
资金到乡:荒山造林补助资金直接以乡(镇、街道)为单位进行先建后补划拔。按照造林主体实施造林—乡(镇、街道)实地调查核实—公示—向县指挥部申报补助—县指挥部组织验收—合格后兑现补助资金的程序进行。补助资金一律兑现给造林经营主体,严禁截留、挤占、挪用。
  考核到乡:荒山绿化任务纳入县对乡(镇、街道)目标考核重要指标之一。建设任务完成后,由县委组织部组织县林业、发改、财政、审计等部门开展目标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县对乡(镇、街道)年度目标奖惩和干部任用的依据之一。
  三、工作步骤
  (一)全面准备阶段(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
  1.调查核实数据。月,各乡(镇、街道)在县级调查摸底基础上,结合本乡(镇、街道)荒山资源实际,组织技术力量,完成荒山造林小班地类、面积核实和小班因子调查,提出各小班适宜采取的营造林措施(人工造林、封山育林、人工促进封山育林)和造林树种。县林业局开展2014年苗木情况普查,及时调剂苗木余缺,确保2014年度营造林需要。
  2.广泛宣传发动。2014年12月召开各乡(镇、街道)荒山绿化动员大会,按照通村公路两硬化等“一事一议”的要求,由项目村通过召开村民议事会、村民代表议事会等会议进行广泛发动,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思想认识,增强参与荒山绿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开展技术培训。2014年12月,下达各年度荒山绿化计划和育苗计划;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分别按年和年计划任务编制荒山绿化实施方案,根据造林任务和造林树种及时采种育苗;开展荒山造林绿化施工技术和育苗技术培训,做到技术标准统一,质量要求一致。
  (二)决战攻坚阶段(2014年12月至2017年8月)
  4.全面启动实施。2014年12月-2015年4月,完成年度造林和年度育苗任务;2015年11月-2016年3月,完成年度造林和年度造林补植补造;2016年11月-2017年3月,完成年度造林补植补造。
  5.加强检查验收。年5月,县荒山绿化指挥部办公室组织,县林业、组织、发改、财政、审计等部门参与,对上一年度造林进行核查,形成核查验收报告,报县委、县政府,作为财政划拨资金和考核的依据。
  6.落实管护责任。年3月,造林结束后,各乡(镇、街道)要迅速以村为单位,建立健全荒山造林管护制度、成立管护组织、落实管护人员、签订管护合同、明确管护职责,全面搞好管护工作。
  (三)总结表彰阶段(2018年10月)
  7.召开表彰大会。2018年10月,县荒山绿化指挥部办公室组织对荒山绿化进行考核,提请县委、县政府召开总结表彰大会,对荒山绿化攻坚战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四、资金筹措
  (一)投资预算
  按人工营造林300元/亩,人工促进封山育林150元/亩,封山育林70元/亩的标准进行补助。完成19.21万亩荒山造林绿化任务(人工造林10.88万亩、人工促进封山育林3.60万亩、封山育林4.73万亩测算)需投资4135.1万元,项目工作经费(含作业设计、评审、检查验收、项目管理等)按10元/亩计算需192.1万元,共计需投资4327.2万元。
  (二)资金筹措
  县财政负责全县荒山绿化资金的整合、筹措工作,并及时、足额将资金划拨到乡(镇、街道)兑现到造林主体。
  资金来源:国家天然林资源保护、石漠化综合治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战略储备林及森林植被恢复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转移支付资金(三江源项目资金)等所有涉及荒山营造林项目资金与县级财政投入。
  五、保障措施
  (一)建立保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实施荒山绿化是加快试验区生态建设步伐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是夯实生态文明建设基础、推进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的重大举措。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指挥长,县委副书记、县委办主任、县委组织部部长和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副指挥长,县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纳雍县荒山绿化指挥部,全面领导荒山造林绿化工作。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由县委副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县林业局局长兼任办公室副主任,指挥部办公室内设技术指导组、督查督办组、资金筹措组、目标考核组等四个工作组。技术指导组由县林业局牵头,相关单位配合,负责荒山绿化造林的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督查督办组由县督办督查局牵头,县监察局、县林业局配合,负责组织开展阶段工作督查、督办和整改;资金筹措组由县财政局牵头,负责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和落实财政投入资金,保证资金需求;目标考核组由组织部牵头,县林业、发改、监察、督查督办、财政、审计局等相关单位配合,负责年度和总体目标任务考核。对工作执行力不够,未按时完成目标任务的乡(镇、街道)领导实施责任追究。
  (二)建立社会联动机制,广泛凝聚合力。实行县领导包保乡(镇、街道),部门包村,乡(镇、街道)领导包村组,职工包造林图班的包保模式。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县、乡党建扶贫驻村工作队员的作用,把荒山绿化作为驻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工作职责,全程参与调查摸底、宣传动员、组织实施、技术指导、督促检查、监督把关、总结验收等过程。林业部门工程技术人员是荒山绿化第一线的技术指导和服务人员,必须将工作精力全部用在林业工作上,年工作成效列入年终考核并与职称评聘挂钩。人民群众、能人大户、林业企业、苗圃场、专业合作组织是荒山绿化的直接经营管理与受益者,要通过宣传发动、鼓励支持、市场引导等多种措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他们在荒山造林绿化中的主体作用。全县各级干部职工要积极参与家乡荒山绿化,鼓励国家干部职工承包或包保造林绿化建设,享受相关补助待遇,充分发挥干部组织协调和示范带头作用。发动组织建设“三八林”、“青年林”、“国防林”、“党员示范林”、“春晖林”、“企业冠名林”等各级各类主题纪念林活动,凝聚全社会力量参与荒山造林绿化。
  (三)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强化资金保障。建立“政府投资、部门筹资、企业出资、社会集资、劳务折资”的造林绿化多元融资机制。一是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大力整合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转移支付资金(三江源项目资金)、天保工程、水保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省级森林植被恢复费、退耕还林、农业综合开发、开发扶贫等重点项目资金,集中投入荒山造林绿化;二是县财政对国家、省、市投资不足的部分预算安排专项资金,专项用于荒山绿化;三是采取资源开发提取、碳汇交易、冠名造林、股份造林、项目开发、市场运作、招商引资等多种方式,拓宽筹资渠道;四是建立造林绿化奖励机制,采取以奖代补等形式,对造林绿化成绩突出的单位或农户给予奖励;五是县财政安排荒山绿化工作经费,保障工作顺利推进。
  (四)建立种苗供应机制,确保建设需要。创新苗木生产与供应机制,切实解决营造林供苗与栽植、栽植与经管、造林与群众意愿“三脱节”问题。建立乡(镇、街道)自行育苗为主,两国有林场保障育苗为辅的“政府定价、乡镇组织、就近育苗、定向供应”种苗供应机制。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合理规划,适合种什么树就种植什么树,种什么树效益好就种植什么树。超前抓好苗木培育,切实做到要造什么林、就育什么苗。
  (五)建立技术指导机制,保证建设质量。推行从作业设计、采种、育苗到整地、栽种、有害生物防治、抚育管理以及检查验收全过程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技术指导机制。荒山绿化技术指导工作由县、乡林业部门具体承担。要认真编制营造林作业设计,合理设置生物防火林带,建立健全管护责任制,把新造林地纳入森林防火层级管理范围、严防森林火灾发生。
  (六)建立宣传引导机制,营造良好氛围。把宣传发动作为开展荒山绿化的首要任务切实抓好。充分利用各类新闻报道、报刊杂志、网络媒介等宣传媒体,加大荒山绿化宣传力度,突出抓好媒体宣传、新闻宣传和言论宣传,策划推出公益广告、人物专访、追踪报道、深度报道等宣传,全面营造荒山绿化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
  (七)建立监督制约机制,严格规范管理。建立调度通报制度,实行10天一报送、一月一汇总、季度一通报、半年一小结和全年一总结制度,按时对各阶段荒山造林绿化情况进行统计调度。由县督办督查局牵头,县监察局、县林业局配合,定期或不定期对各乡(镇、街道)荒山绿化工作开展明查暗访,建立考核奖惩制度,将荒山造林绿化工作纳入县、乡动态跟踪考核内容,定期对各乡(镇、街道)进行考核、公布排名,对有突出贡献的单位或个人予以表彰;对没有完成目标任务的单位或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对被省、市督查或上级有关部门通报批评的,启动问责机制。建立健全监督制度,县、乡民生项目监督特派组要将荒山绿化工作纳入监督范围,对苗木培育、资金使用与管理、干部履职作为等情况严格监督,对侵占、截留、滞留、转移和挪用资金的单位或个人,一经发现,依法依纪严格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山东:济南两位老人坚持绿化20年 荒山变翠林
刘祯善左和刘洪泽右老人背后就是他们改造好的绿树青山日前,记者来到刘家村,见到了两个老人。刘祯善和刘洪泽热情地带记者参观了他们亲手盖的碧霞行宫、运粮姑、王灵官、菩萨殿、玉皇殿、龙王庙等20间庙宇,还有先后种下的约4000多棵树,包含了果树、松树、国槐、柳树、银杏等多个品种。为了保护好古泉的泉水,两位老人又在泉眼附近盖了保护墙,顺上了一根管子,确保了泉水的干净,多年来附近耿家村、刘家村、东窝坨村的村民都是来这里装水。两个老人回忆起二十多年的点点滴滴仍历历在目。东山在二十多年前还是一片荒山,那时村里有9个人自行想着这座荒山,最后有些人因为资金的短缺和家人的反对中途放弃了。毕竟荒山没有盈利,有时候香火钱也大都用在种树和再建庙上了。有时候,我们还得自己掏钱,还好我们的家人在物质上和精神上支持着我们,我们也一直从未想过放弃过开发荒山、植树造林、盖庙行善的想法,现如今只剩下了我们这两个八十多岁的老头儿了。刘祯善说。老人还告诉记者,建庙宇用的石头都是他们从山上凿的,山路难走且窄,他们用一车车推下来。一块砖头一片瓦,也是一点一点从山底下搬上来的,那个时候山路很陡,对两位老人是很大的考验。每年八月十五,我们俩早晨5点就起来割草,因为要防止枯草引起火灾,这一割就是两个多月。是每年陆陆续续都有栽种,我们都是买来后随身捎带来,自己刨坑,自己提水灌溉树苗。这种土山的树木不好生长,所以费了不少心思。起早贪黑上山下山泉水净了空气好了这二十年来,不管雨雪、炎热寒冬,我天天早晨4点多起床然后上山,打扫下山上的卫生,也防止调皮的小孩子折树枝搞破坏,晚上7点才回去。天天劳动着,感觉有事干,内心也不空虚,老人们在晚年也应该为社会多做贡献,绿化好了,为子孙后代们留下青山绿水。老人们自豪说。刘祯善老人的两个儿子告诉记者:村里人曾经很不理解老爷子,感觉很愚蠢,后来时间长了,父亲一直如一,绿化了环境,保护了泉水,村里不理解的声音也少了。去年过年时,姐姐也劝说父亲年纪大了,每天起早贪黑上山下山怕身体吃不消,但82岁的父亲却表示现在身体还行,等到啥时候干不动了才不干了。父亲一直有自己的想法,也不求什么回报,一辈子吃苦受累的从来不喊苦累,我们做子女的就该顺从老人,况且这是好事,多年来家里人在物质和精神上也一直支持着父亲。两个老人起早贪黑搞绿化,弯着腰抱着砖头从山底下沿着陡坡一点点往上移,我们这些年轻力壮的人有空时也帮着搬搬,老爷子们带领着种了树、护了泉,如今泉水干净了,空气也好了很多。刘家村的一位村民说。从最初的一片荒山,到现如今的满眼翠绿,邹平县青阳镇刘家村的两位八旬老人刘祯善和刘洪泽二十多年如一日,用双手将刘家村外环的东山改造成了绿林,为百姓造了福。
&&上一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荒山绿化政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