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发了多少交子大道钱

当前位置:
>>>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的根本原因()A.商品经济发展B.铁钱携带..
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的根本原因 ( ) A.商品经济发展B.铁钱携带不便C.交通不变D.四川盛产纸张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A本题考查学生出现交子根本原因。根本原因一般是从经济这个角度来考虑。没有经济就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考虑。而根据选项只有C项符合题干。所以选A。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的根本原因()A.商品经济发展B.铁钱携带..”主要考查你对&&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重农抑商政策: 1、含义:中国封建王朝限制、打击工商业、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地租征收,以巩固封建统治的政策。 2、原因: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的主要财源、兵源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农民的长期斗争使统治者认识到解决好农民问题是稳定社会秩序和巩固统治的关键。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1、其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各个时期发展不平衡。 2、官营和专卖长期存在。 3、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的社会政治地位低下,商业发展艰难曲折。 4、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 5、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互相促进。 6、国内贸易、民族政权间的边境贸易、对外贸易全面繁荣。 7、古代金融业与商业互相促进。
明清商业发展新特点:1、商业市镇兴起;2、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3、农产品也大量进入市场;4、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经济作物普遍种植。作为农产品加工的副业产品,也都成为商品化的组成部分;5、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形成徽商、晋商、宁绍商人、闽商等大商帮。(广泛使用贵金属货币白银,便利了商品贸易和商业资本的集聚。)重农抑商的发展:1、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中有奖励耕织的政策。2、汉初,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3、北魏至唐前期,鼓励农民垦荒。4、元朝,元世祖设立管理农业的机构;组织编写《农桑辑要》;禁止毁农田为牧地;招募流亡,鼓励垦荒屯田;兴修水利。5、明清前期,政府大力奖励垦荒。&&
重农抑商的影响: 1、重视农业,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封建社会初期,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了积极作用。 2、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强化了自然经济,不利于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漫长的重要原因
古代商业:
西域:西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指玉门关以西,葱岭以东;广义则包括葱岭以西,亚洲西部和欧洲东部一带。
丝绸之路:西汉以前,中国丝绸经西北各民族,少量滴辗转贩运到中亚、印度半岛等。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大量丝帛锦绣沿着通道不断西运;西域各国的奇珍异物也陆续输入中国。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著称于后世的“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后,开辟了与南海诸国以及印度半岛等地的水上交通线从事经常性的贸易往来,这就是“海上丝绸之路”。张骞通西域:1、过程:汉武帝为反击匈奴,于公元前138年,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到过大宛、大月氏等国,获得了前所未闻的西域资料,也向各国介绍了汉朝的情况。司马迁将此行称为“凿空”。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诸国也纷纷派使者回访,汉朝终于和西域各国建立了友好关系。2、历史贡献:张骞通西域,天山南北地区第一次与内地连成一体。促进了西域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汉族人民和西域各族人民的生活。张骞通西域,奠定了我国对新疆地区的管辖和开发基础,后来,西汉设置了西域都护。张骞通西域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开始发展起来开通“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1、产生的实质:丝绸之路是西汉政府为了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使汉朝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多,汉朝的丝、丝织品大量运到西域后再转运到西亚和欧洲的情况下出现的。它在更大程度上是一种政府行为之后的民间行为所导致的后果。2、影响和历史作用:“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沿着这条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毛皮、汗血马、石榴、葡萄等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是西汉与西域交往和交流的历史见证。丝绸之路也是西汉时期及以后,中国与西亚、欧洲各国的联系之路。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密切了汉族与沿途的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促进了我国西北地区的开发。中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 距今四五千年:已出现丝织业。西周:出现平纹织物、斜纹提花织物。汉代:丝绸远销欧洲,有“丝国”之称。战国时期:丝织品种多、产量大。唐代:缂丝技术。宋末元初: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部门。明清时期: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民营丝织业兴盛;使用花楼机;产品种类繁多。
神秘的西域:西域同内地的联系开始于遥远的历史年代,据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一一七《西域土地内属略》载,唐虞、三代均有交往。《山海经·大荒西经》、《穆天子传》对葱岭以东的山川地势和风土物产有较多记载。公元前2世纪左右,西域分三十六国,“各有君长,兵众分弱,无所统一”。这些国家大的有几十万人,小的只有几千人。在阿尔泰山以南,天山以北的准噶尔盆地有乌孙、且弥、蒲类等。在天山以南,昆仑山以北的塔里木盆地区域,又分为南道诸国和北道诸国。在塔里木河之北有疏勒、龟兹、焉耆、车师等较大的国家,成为北道诸国,在昆仑山北边大沙漠的南沿有莎车、楼兰等国,成为南道诸国。公元前2世纪初,匈奴冒顿单于征服了西域,设立僮仆都尉,掠夺人口,索取贡赋,并以此为据点,向西汉进攻。西域遂成为匈奴的军事上的据点和经济上的后盾。&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1、宋代以前的市:(1)在城中特定位置、市和坊严格分开 (2)受官府严格控制(3)有时间控制2、宋代的市:(1)打破市和坊的限制(2)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3)打破时间的限制(夜市、早市) 古代城市发展的基本特点:
1、商品经济日趋活跃,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展。 2、农村人口不断涌入城市,城市人口增多,规模扩大。 3、明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某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4、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 城市的繁荣: 1、周秦迄唐代:(1)商业交易受官府的严格限制;(2)坊市分开;(3)城市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2、宋:(1)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控制;(2)坊市界限不复存在,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3)城市职能:经济功能大大加强 。3、明清:(1)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2)手工业技术发达。
城市的发展:古代的大都市: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繁荣的南方大都会:扬州、成都等.政治中心城市商业活动限制的逐步松弛:城市是社会的中心,商业繁荣总是与城市联系在一起。随着商业贸易的发展,古代城市也呈现出不同的风貌。1、西周至唐朝,县治以上的城市设“市”。自周秦迄唐代,凡县治以上的城市,都有官设的市作为交易场所,设市令或市长管理。市处于城中的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商业交易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县城以下,一般禁止设市,否则视为非法的私市。这时期,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唐代长安城承袭西周以来的城市布局并加以完善,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西周官府对市场交易直接管理,与这一时期实行的“工商食官”政策密切相关。商人都是官府(贵族)的奴仆,为官府服务,商业活动自然也由官府统一管理。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许多自由商人。但历代统治者出于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需要,继续推行对商品交易场所进行严格控制的政策。 2、宋代开始,打破坊市界限。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到宋代,市墙、坊墙均被拆毁,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市分散在城中,面街设市,形成街市。宋代,原先禁止设市的城郭乡村,也被允许置市贸易了。市的启闭也不再由官方统一规定时间,出现了夜市、晓市、鱼市等。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经济城市的兴起: 1、汉唐时期,丝绸之路沿途城镇的兴起丝绸之路开通之后,从长安向西,敦煌、楼兰、龟兹、于阗、莎车、疏勒等,伴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而兴盛起来。 2、唐宋时期的港口城市唐宋时期,海上“陶瓷之路”的发展兴盛,促使沿海港口城市走向兴盛。除早已发展起来的广州之外,泉州、明州(今宁波)、杭州、扬州、登州(今蓬莱)等都繁盛一时。各港口城市来自波斯、阿拉伯、印度和欧洲各国的“蕃客”云集,船舶数不胜数,货物堆积如山。唐宋时期,陆上丝绸之路经常被阻断,中西交流的主要通道转到海上,伴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港口城市迅速繁荣起来。 3、明清时期的工商业城市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城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有的多达数万人。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城镇的兴起,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是我国古代经济结构正在发生变化的重要表现。 官府控制喜爱的对外贸易:①西汉张骞通西域之后,陆上丝绸之路开通,路线是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出玉门关或阳关,再经过今天的新疆进入中亚和西亚。②唐朝时,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在这里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③两宋时,为增加财政收入,积极发展海外贸易,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的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④元朝时,主要港口有泉州、广州和庆元(今宁波)设立市舶司。泉州为重要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官府控制下的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朝贡贸易即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占有重要地位。这种朝贡贸易,往往“厚往薄来”“倍偿其价”,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政治上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经济上求购各种异域珍宝特产,以满足统治者对奢侈品的需求。(郑和下西洋)⑤清朝实行“海禁”与“闭关锁国”。清朝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特点:
(1)先陆路贸易,再海上贸易。我国古代贸易,可以以唐朝为界分两段:汉至唐,主要是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和西亚、欧洲和非洲一些国家交往;唐朝至明朝,海路对外交往占据主导地位,这与北方的战乱和经济重心南移和造船技术的进步有很大的关联。&&(2)以友好为主。(3)由对外开放走向闭关锁国。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概况:
朝贡贸易目的:传播中国文化,宣扬国威,扩大在海外的影响,树立大国形象。同时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发现相似题
与“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的根本原因()A.商品经济发展B.铁钱携带..”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10699263772271858243215256111148493天龙八部10级鱼卖NPC一组多少钱?交子还是金子_百度知道
天龙八部10级鱼卖NPC一组多少钱?交子还是金子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卖给系统的物品都是交子,所以说不值钱。
交子 不值钱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交子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天龙八部交子能转换成金子吗? 1金等于多少交子啊 我不懂这上面的钱???
天龙八部交子能转换成金子吗? 1金等于多少交子啊 我不懂这上面的钱???
金子可以转换成交子,但交子不能换成金子,1金子就是1交子
其他回答 (5)
交子不能换成金子,但是金子可以换成交子,比例是1:1。
要注意啊,来看看光宇公司的问··道·吧让您不用wie充错点卡发愁!
1:1交子换J
从钱庄伙计那里换
金子可以换成交子1J等于1交子
在仓库那个NPC那里换。。。
交子就是绑定的金币,它们间是等价的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天龙八部2领域专家铁钱与交子之时,为什么商人让伙计用交子之时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毕业论文】试论北宋交子的产生、流通及作用.docx9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50 &&
【标题】试论北宋交子的产生、流通及作用 【作者】周丽娅 【关键词】交子?产生?流通?作用? 【指导老师】易彪 【专业】历史学 【正文】引言纸币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货币形式,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而世界最早的纸币,则是中国北宋时期四川成都的“交子”。?中国是世界上使用货币较早的国家,根据文献记载和大量的出土文物考证,我国货币的起源至少已有4000年的历史。从原始的贝币到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以及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流行的方孔钱,中国货币文化的发展可谓源远流长。到北宋时期,我国出现了纸币――“交子”。交子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它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产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纸币的国家,是中国货币史上的巨大进步,也在世界货币史上写下了重要一笔。直到1690年欧洲瑞典才出现纸币,可以说中国纸币的产生和发展领先了欧洲五六百年。因此,探究交子的起源、流通及作用就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一、 交子的产生及原因交子在北宋时期四川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它是宋朝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适应于当时工商业发展条件下商品交换的需要,它的出现也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和具体原因。(一)交子的由来交子的出现是中国乃至世界货币史上的一大进步。在中国货币的历史演进中,交子则是由唐代宪宗时的“飞钱”发展而来的。?“飞钱”出现于唐代中期,当时商人外出经商带上大量铜钱有诸多不便,便先到官方开具一张凭证,上面记载着地方和钱币的数目,之后持凭证去异地提款购货,此凭证即“飞钱”。“飞钱”是一种信用票据,也是一种汇款票据,这是我国最早的汇兑制度,这种汇兑业务在宋代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毕业论文】试论北宋交子的产生、流通及作用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北宋交子有何作用
北宋交子有何作用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就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
交子,是世界最早使用的纸币,发行于北宋前期(1023年)的成都。 &&
交子
最初的交子实际上是一种存款凭证。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现了为不便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金保管业务的“交子铺户”。存款人把现金交付给铺户,铺户把存款数额填写在用楮纸制作的纸卷上,再交还存款人,并收取一定保管费。这种临时填写存款金额的楮纸券便谓之交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交子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许多商人联合成立专营发行和兑换交子的交子铺,并在各地设分铺。由于铺户恪守信用,随到随取,交子逐渐赢得了很高的信誉。商人之间的大额交易,为了避免铸币搬运的麻烦,也越来越多的直接用交子来支付货款。后来交子铺户在经营中发现,只动用部分存款,并不会危及交子信誉,于是他们便开始印刷有统一面额和格式的交子,作为一种新的流通手段向市场发行。正是这一步步的发展,使得“交子”逐渐具备了信用货币的特性,真正成为了纸币。
充当货币,可以买东西
北宋交子的出现与北宋出现的钱荒有关。北宋的商品经济活跃,日益发达的...对解决国家的一时之需有重大作用。
公元1024年出现的北宋交子是中国和世界最早流通的纸币,它的出现是中国货币史上的巨大进步,也在世界货币史上写下了重要一笔。直到1690年欧洲瑞典才出现纸币,可以说中国纸币的产生和发展领先了欧洲五六百年。研究交子的起源、流通过程和消亡,对了解纸币的发生、流通原理、币值规律以及政府在金融法制方面的作用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北宋交子的出现与北宋出现的钱荒有关。北宋的商品经济活跃,日益发达的商品经济需要货币量的高度增长,而北宋的铜矿开采不能满足其日益增长的需要;宋朝与周边辽、金、西夏、高丽、日本以及南洋诸国紧密的贸易关系,也使北宋的铜钱源源不断地流入周边;连年战争,以及求和后向他国输纳“岁币”,也使国家军政开支巨大,这些状况都造成了宋王朝的货币量严重短缺,形成了钱荒的局面。
  交子之所以出现在蜀地,又与四川的特殊条件密切相关。在四川等不产铜或产铜较少的地区,使用了极为笨重的铁钱。铁是一种贱金属,铁钱价格只有铜钱的十分之一,因而体积大,使用时很不方便。李攸《宋朝事实》中引述张若谷、薛田二人奏文中的话:“川界用铁钱,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折大钱一贯重十二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文,即难以携持。”据此一匹绫罗需要130斤重的铁钱。这无疑给商业交易带来极大的不便。于是民间首先出现“私为文券”的铺户。铁钱持有者将自己的铁钱存入铺户,铺户把存款人存放现金的数额临时填写在用楮纸制作的券面上,再交还存款人,当存款人提取现金时,每贯付给铺户30文钱的利息,即付3%的保管费。这种临时填写存款金额的楮纸券便谓之“交子”。这时的交子只是一种存款和取款凭据,还不能称之为货币。此时的交子和后来的“会子”与唐时的“飞钱”一样,具有两地划拨款项的汇票性质。
  最初交子由蜀地民间富商主持发行。《宋史·食货志》记载:“富民十六户主之。”在交子使用越来越广泛的情况下,交子具有了统一的面额和格式,慢慢为大家所接受并作为支付工具使用,从而具有了信用货币的特征,演变为铸币的符号,成为了真正的纸币。作为纸币的交子跟金银铜铁等铸币比,本身并没有什么价值,如果没有铸币作支撑,其本身就变得一文不值了。因此,其流通功能的实现在于人们信任这一纸币能够代表实际的铸币,只要信用有保证,这一纸币就能够发挥其流通的功能而合理地存在下去。
  然而信用的维持并不容易,一般人没有能力长期保证这一信用的存在。富商主持下的交子因为富商道德的丧失或者经济条件的变化,不久就出现了“富民赀稍衰,不能偿所负”的局面,从而导致纸币不能得到兑现,信用危机的出现,也就使交子无法由私人继续主持发行下去。于是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在转运使薛田和张若谷的建议下,设立益州交子务,自二年二月发行“官交子”,交子的发行权从此转移到朝廷的手中。
  北宋朝廷为了保证交子发行的成功,出台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法规和政策来,其大致内容为:
  第一,交子的流通期限一般以二年到三年为一界,称为“兑界”,期满后必须兑换为下一界交子,方可使用。创立“兑界”的原因可能因为当时交子是楮纸所制,容易出现破损和伪造品;第二,每界的发行总量限定在一百二十五万六千三百四十缗,其面额通常为一贯、五贯、十贯等;第三,每印发一界交子,必须备有一定的准备金,以保证纸币能得到自由兑换;第四,禁止私人印刷交子,不仅私自印制交子的人要获刑罚,甚至连知情而使用者以及知情不告者都要牵连入狱;第五,限定流通区域,开始时,“交子”主要限定在四川地区,后来扩大到陕西和京西等地。
  在早期封建政府对于纸币的发行是比较谨慎的,纸币监管法律政策的出台也说明政府对纸币依赖信用的特性和易于仿造和滥发的弱点是有充分认识的,这套金融监管体系和措施应当说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交子”的顺利流通。然而封建政府往往不能有效地控制纸币的发行量,当出现政府巨额财政开支需要时,政府往往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利用手中的权力,滥用公信力,无限制地发行纸币,最终造成通货膨胀,从而使纸币丧失了信用,也就变成了废纸,北宋交子的命运也证明了这一点。
  官府发行纸币,有时竟没有准备金,比如仁宗庆历年间(年)益州交子务在陕西发行交子六十万贯,以支付粮草费,无钞本。
  官府也不再遵守每界固定的发行数额,而大量超额发行。《宋史·食货志》载,哲宗绍圣年间(年)“界率赠造,以给陕西沿边糴买及募兵之用,少者数十万缗,多者或至数百万缗,而成都乏用,用请印造,故每岁书放亦无定数。”可见,为了满足陕西军情之需,多发的一次交子量竟会超过一界总量的数倍,甚至导致成都地区交子的缺乏,又要增造。其结果必然导致通货膨胀和纸币信用的丧失。
  纸币的分界发行慢慢成为了“通货膨胀”的障眼法,因为每界发行新纸币,往往规定新币值旧钞一比几,比如元符年间(年)换发时,新交子一缗要换回旧交子五缗,即新旧比价1∶5。
  政府滥用信用,从而导致了交子成为其敛财的工具,交子没有了信用,也就丧失了流通的功能,从而失去了其自身存在的价值。封建政府于是用更改纸币名称的办法来掠夺民间财富。徽宗崇宁四年(1105年),“令诸路更用钱引”,把纸币定名为“钱引”,名称虽变,但其实质为敛财工具没变,甚至变本加厉了。大观元年(1107年)把交子务改为钱引务,这年的发行数“较天圣一界逾二十倍,而价愈损。”也就是说发行量由一百二十万缗增加到二千多万缗。而且没有准备金,“不蓄本钱而增造无艺,至引一缗当钱十数。”可见,价值一千钱的缗只能当钱十多个钱,纸币贬值是多么严重。
  北宋交子的兴衰历程,对今天也是有借鉴的,政府的监管法制对于金融币制的稳定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纸币的发行和稳定,能够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国家创造了财富,对解决国家的一时之需有重大作用。政府毁坏了原有的金融法制,滥用了信用,其结局必然导致通货膨胀,货币体系的崩溃。
就是银票啦,你要说是现在的支票也可以啊。
等待您来回答
历史话题领域专家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已有天涯账号?
这里是所提的问题,您需要登录才能参与回答。
&天涯问答&是天涯社区旗下的问题分享平台。在这里您可以提问,回答感兴趣的问题,分享知识和经历,无论您在何时何地上线都可以访问,此平台完全免费,而且注册非常简单。
交子时是什么意思
交子时是什么意思
10-01-21 &匿名提问 发布
北宋出现交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北宋城市与商业繁荣的必然要求
中国历代铸造货币很多,但要称得上通行天下,恐怕非宋钱不可。那时候中国本部的北面先是辽后是金,中国的西边有个西夏,中国的西南面先后有南诏与大理国,在东边有高丽,日本也已经是脱开了从中国的学习阶段,已经发展成自己一个有特色的文化,这些都是相当独立的经济体,所以宋代其实是在列国体制下的中国,并不是一个大一统的天下国家。可是中国人维持了天下国家的理念,思维的方式也还是以自己天下国家的方式思考定位,但实质上,并不是如此。经济不是靠思维,经济是靠货物流通和需求的,在宋朝经济反映的局面并不是个天下国家的局面,是个相当活泼的多国贸易的型态。 在这样的情形下,宋钱因为制造精美,常为辽、夏、高丽、日本、南洋诸国所喜(辽国甚至禁止宋钱出口,指许流入),因此宋钱外流情形十分严重。事实上宋朝铸的钱一年数目字是数十万斤铜,这钱到那去了呢,跑到各处去了,换言之宋钱相当于今天的美金,变成当时东西世界循环的通货,整个亚洲的经济网,是以宋钱联系在一起的,而中间的物质的输送,北方的皮革一样经过海运到南方去,南方的香料经过中国运到北方去,日本的货品在中国交换北方的马匹……,这个贸易是相当多元而全面的经济网,宋朝国力很好,城市经济的膨涨导致对钱的需求增加,而宋钱外流导致国内铜钱产量不敷本国使用,只好每年铸钱,铜钱不够用,甚至还铸铁钱,但钱还是不够用。 这两个现象一个是经济力的成长,一个是经济圈的扩大,两个指出来的现象,在表面上看起来是中国现金的流失,流失到后来不够用了,但实际上,钱币缺乏正显示出宋代经济体系的庞大。不过钱币缺乏终究对经济会有影响,所以纸币发展出来了。当时纸币其实不是今天的钱,是个信用状或者汇票,会子是汇票,交子是信用状,比方某人给我一封信,说是你拿了我这封信到别处去,我可以在那透支多少钱。现金不够用才拿这种纸币来代替。(这两段话节录自许倬云院士的研究) 宋代铜钱和铁钱并用,四川地区则专用铁钱。当时,四川是盐、茶、丝绸的重要产地,货币流通很大,但铁钱非常笨重,大钱1000枚重25斤,买一匹绫罗需中钱2万枚,重260斤,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铁钱不便流通的弊病越来越突出,因而宋真宗时(997-1022)成都有十六家富商共同印制发行了代替铁钱的纸币:“交子”。“交子”上面印有房屋、树木、人物等图案,还有签押作为暗记。交子可以兑换现钱,也可以在市场上流通,用交子向交子铺兑换现钱时,须交一定数量的佣金。新旧交子三年兑换一次。后来,由于交子铺的富商挪用吞没现钱,交子的兑换不能保证,常引起争讼,官府遂禁止商人发行。1023年(仁宗天圣元年),改由政府发行交子。 货币是一种商品;货币须具有实质价值,其价值是由其金属的价值所决定的。如苏轼谈到私铸问题时说:“私铸之币,始于钱轻,使钱之直若金之直,虽赏之不为也。”《关陇游民私铸钱与江淮漕卒为盗之由》可见他认为私铸是由于钱轻造成的,只要钱的名目与币材价值相等,就可以消除私铸之弊。沈括在分析对外贸易与钱币外流关系时,提到“而外之所泄无过珉山之铁耳”,说明他对货币的金属内容及商品属性是有所认识的。马端临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夫珠玉、黄金,可贵之物也,铜虽无足贵,而适用之物也。以其可贵且适用者制币而通行,古人之意也。”这里讲的货币价值,是指货币的相对价值,即货币的购买力。 货币所扮演的功能,其实就是物品交换的媒介。不然的话,货币饥不能食,寒不能衣,何以能够拿来购买粮食衣物与其它种种物品。有人说,货币本身有价值,然而这个价值是铸造货币本身的金属价值,那何以北宋交子不过一张纸,却能比铜铁钱更有价值呢?所以货币是交换媒介,而他之所以能够流通被使用,最重要的一项原因是:信用。大家相信货币有那个价值,那这种货币的流通就会被接受。反之,则否。所以张方平说:“夫钱者,无益饥寒之实,而足以致衣食之资,是谓以无用而成有用,人君通变之神术也。”《论率钱募役事》。周行己也表示:“夫钱本无用而物为之用,钱本无重轻而物为之重轻。”《奏议?上皇帝书》以上的“无用”是指货币本身无益于饥寒之用,没有谷帛那样具体的使用价值,“有用”则是货币“能通有用之财”,也是常说的“权物轻重”、“流通货财”的功用,即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而要维持这种职能,货币必须要有信用。 信用如何建立?政府一纸诏令能行吗?政府诏令当然能行,只要你政府本身愿意接受人民用这种货币来缴纳赋税,那就表示你承认这个货币的价值。不过历来中国政府对纸币的认识都不清楚,把他当作另类开辟财源的手段,国用不足时,就滥发纸币,然后征收赋税的时候却又不接受纸币,非要人民以金银实物缴纳,纸币价值大跌,导致通货膨胀。元明两代,乃至于国民政府都饱受此一困扰,甚至因此亡国。所以要建立纸币的信用,必须要有发行准备。前文论及交子收归国有发行的原因,就是发行富商挪用准备,而导致无法兑换。从这边引申出另一个关键问题:纸币的可兑换性。 现今世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货币是可兑换货币,都是政府信用保证的。只要政府不犯前面说的滥发问题,信用保证发行货币当然可行。可偏偏政府滥发纸币是每个国家政府的通病,想想看,要多征收税收比较容易,还是发行纸币应急容易?在对货币性质认识不够清晰的古代,货币价值单单仰赖政府保证是很困难的,因此,要建立货币信用,应当要有高额发行准备。而为了巩固民众信心,货币应当可以与发行准备的贵重金属相互自由兑换。只要能兑换出等值贵重金属或是铜钱,这样的货币将具备高度的信用,而被广泛流通使用。 因此基于这样的前提,透过纸币的发行,不仅可以提供充足的货币供应市场所需,并可减少铸币数量,政府因此减少支出,同时发行纸币也是有利可图的政府独门事业,对日益窘困的财政有所帮助。而这正是北宋政府发行官交子的原因。 其具体计划如下:改益州交子务为提举交钞司,置于户部之下,专责印制发行纸币,称之为“皇宋交钞”。另设交钞备本封桩库,亦置于户部之下,专责储藏纸币发行准备所需的金银等贵重金属。所以采取金银双本位制度发行纸币。 基于建立纸币信用,建议以海外官船贸易所得金银辅以国内开采所得金银(官营矿场)为基准,作为货币发行准备。按照1两金换10两银,1两银换1000文铜钱的比率,足额准备发行纸币。纸币面额分50文、100文、200文、500文及1贯五种。纸币作为日常流通之用,无须太大面额,若商旅需要之远途大笔交易,自有交子与飞钱可供使用。这部分就留给钱庄发展汇兑业务吧! 这里所谓足额准备,其实倒也不必真的1两银子就只印制1000文的纸币,这样政府根本赚不到钱,事实上货币流通过程中,经常有一个“余额”积存起来,以便随时用于支付或贸易,而不要求兑换成金属货币的那一部分。纸币信用愈好,所形成的余额部分就愈大,而发行准备金相对于纸币发行总额的比例就愈小。但基于实施初期建立信用,建议将准备比率设定在75%(可能是史上最高的准备率了,但凡事小心点好)。换言之,每发行1000文纸币,要有7钱5分的银子或7分5厘的黄金作为准备存在交钞备本封桩库里面。这25%的溢价扣除印刷成本,即为国库所得。铜钱还是照样铸造,扮演辅币的功能,铁钱就省了吧。 就我认为,交钞发行的目的应当先解决北宋严重的货币混乱问题,北宋在四川用铁钱、在西北铜铁钱兼用,铁钱还有夹锡与不夹锡的区别,河东陜西地区又有盐钞,铜铁钱之间兑换比率原本就已经不固定,加上夹锡与否的干扰,造成更多纷争。因此我会建议用贸易所得金银做为发行准备,速度虽然比较缓慢,不过有政府不必另辟财源来提供发行准备。发行出来的交钞纸币,应当先作为汴京与用铁钱的地区,如四川、西北地区之政府开支使用。这些交钞花用出去,便会慢慢流到民间,所以这些宝钞必须同时允许民间(全国通用)用来等值缴纳赋税使用。 另外,在四川、西北地区设立兑换所,这可委托民间钱庄处理,收入铁钱,发给交钞。由于交钞面额是以铜钱决定,所以政府应当规定铁钱与交钞的兑换比率,并允许钱庄从中抽取千分之一的手续费(每次兑换不足1贯者,以1贯论,仍抽1文手续费)。而想要承揽此项业务的钱庄,必须向户部登记领照,每年缴纳营业牌照税,以便政府抽税管理。只有正式登记领照的钱庄收进的铁钱,户部才允许兑换给还交钞或铜钱。而在四川、西北地区,铁钱只进不出,最后集中收缴到户部,统一销毁铸器。为增快铁钱回收率,应当明令公布五年内仍然许以铁钱纳税,五年后赋税不收铁钱,仅收铜钱或交钞。 另外在全国范围内允许民间钱庄经营交钞兑换铜钱的业务,同样的,要登记领照且允许从中抽取千分之一的手续费(每次兑换不足1贯者,以1贯论,仍抽1文手续费)。若要兑换成为金银亦可,但必须是整数,以贯为单位。 另外还要许可民间钱庄经营破旧交钞换新钞的业务,每张要收工墨钱一文。
社会经济的繁荣是根本原因。纸币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货币形式,而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币,是中国北宋时期四川成都的“交子”。 中国是世界上使用货币较早的国家。根据文献记载和大量的出土文物考证,我国货币的起源至少已有4000年的历史,从原始贝币到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以及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流行的方孔钱,中国货币文化的发展可谓源远而流长。到北宋时期,我国出现了纸币——“交子”。 纸币的出现是货币史上的一大进步。钱币界有人认为中国纸币的起源要追溯到汉武帝时的“白鹿皮币”和唐代宪宗时的“飞钱”。汉武帝时期因长年与匈奴作战,国库空虚,为解决财政困难,在铸行“三铢钱”和“白金币”(用银和锡铸成的合金币)的同时,又发行了“白鹿皮币”。所谓“白鹿皮币”,是用宫苑的白鹿皮作为币材,每张一方尺,周边彩绘,每张皮币定值40万钱。由于其价值远远脱离皮币的自身价值,因此“白鹿皮币”只是作为王侯之间贡赠之用,并没有用于流通领域,因此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币,只能说是纸币的先驱。“飞钱”出现于唐代中期,当时商人外出经商带上大量铜钱有诸多不便,便先到官方开具一张凭证,上面记载着地方和钱币的数目,之后持凭证去异地提款购货。此凭证即“飞钱”。“飞钱”实质上只是一种汇兑业务,它本身不介入流通,不行使货币的职能,因此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币。北宋时期四川成都的“交子”则是真正纸币的开始。 纸币出现在北宋并不是偶然的,它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较快,商品流通中需要更多的货币,而当时铜钱短缺,满足不了流通中的需要量。当时的四川地区通行铁钱,铁钱值低量重,使用极为不便。当时一铜钱抵铁钱十,每千铁钱的重量,大钱25斤,中钱13斤。买一匹布需铁钱两万,重约500斤,要用车载。因此客观上需要轻便的货币,这也是纸币最早出现于四川的主要原因。再者,北宋虽然是一个高度集权的封建专制国家,但全国货币并不统一,存在着几个货币区,各自为政,互不通用。当时有13路(宋代的行政单位)专用铜钱,4路专用铁钱,陕西、河东则铜铁钱兼用。各个货币区又严禁货币外流,使用纸币正可防止铜铁钱外流。此外,宋朝政府经常受辽、夏、金的攻打,军费和赔款开支很大,也需要发行纸币来弥补财政赤字。种种原因促成了纸币——“交子”的产生。 最初的交子由商人自由发行。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现了专为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钱保管业务的“交子铺户”。存款人把现金交付给铺户,铺户把存款人存放现金的数额临时填写在用楮纸制作的卷面上,再交还存款人,当存款人提取现金时,每贯付给铺户30文钱的利息,即付3%的保管费。这种临时填写存款金额的楮纸券便谓之“交子”。这时的“交子”,只是一种存款和取款凭据,而非货币。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交子”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许多商人联合成立专营发行和兑换“交子”的交子铺,并在各地设交子分铺。由于交子铺户恪受信用,随到随取,所印“交子”图案讲究,隐作记号,黑红间错,亲笔押字,他人难以伪造,所以“交子”赢得了很高的信誉。商人之间的大额交易,为了避免铸币搬运的麻烦,直接用随时可变成现钱的“交子”来支付货款的事例也日渐增多。正是在反复进行的流通过程中,“交子”逐渐具备了信用货币的品格。后来交子铺户在经营中发现,只动用部分存款,并不会危及“交子”信誉。于是他们便开始印刷有统一面额和格式的“交子”,作为一种新的流通手段向市场发行。这种“交子”已经是铸币的符号,真正成了纸币。但此时的“交子”尚未取得政府认可,还是民间发行的“私交”。 但并非所有的交子铺户都是守法经营,恪守信用的。有一些惟利是图、贪得无厌的铺户,恶意欺诈,在滥发交子之后闭门不出,停止营业;或者挪用存款,经营他项买卖失败而破产,使所发“交子”无法兑现。这样,当存款者取钱而不能时,便往往激起事端,引发诉讼。于是,景德年间(年),益州知州张泳对交子铺户进行整顿,剔除不法之徒,专由十六户富商经营。至此“交子”的发行始取得政府认可。 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政府设益州交子务,由京朝官一二人担任监官主持交子发行,并“置抄纸院,以革伪造之弊”,严格其印制过程。这便是我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官交子”。它比美国(1692年)、法国(1716年)等西方国家发行纸币要早六七百年,因此也是世界上发行最早的纸币。 “官交子”发行初期,其形制是仿照民间“私交”,加盖本州州印,只是临时填写的金额文字不同,一般是一贯至十贯,并规定了流通的范围。宋仁宗时,一律改为五贯和十贯两种。到宋神宗时,又改为一贯和五百文两种。发行额也有限制,规定分界发行,每界三年(实足二年),以新换旧。首届交子发行1 256 340贯,备本钱360 000贯(以四川的铁钱为钞本),准备金相当于发行量的28%。“交子”的流通范围也基本上限于在四川境内,后来虽在陕西、河东有所流行,但不久就废止了。 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宋朝政府改“交子”为“钱引”,改“交子务”为“钱引务”。除四川、福建、浙江、湖广等地仍沿用“交子”外,其它诸路均改用“钱引”。后四川也于大观三年(1109年)改交子为钱引。“钱引”与“交子”的最大区别,是它以“缗”为单位。“钱引”的纸张、印刷、图画和印鉴都很精良。但“钱引”不置钞本,不许兑换,随意增发,因此纸券价值大跌,到南宋嘉定时期,每缗只值现钱一百文。 “交子”的出现,便利了商业往来,弥补了现钱的不足,是我国货币史上的一大业绩。此外,“交子”作为我国乃至世界上发行最早的纸币,在印刷史、版画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对研究我国古代纸币印刷技术有着重要意义。
社会经济的繁荣是根本原因。钱币太重,携带不便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说的太好了,我顶!
Copyright & 2014 www.51yue.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0647 second(s), 3 db_queries,
0 rpc_querie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天龙八部怎么赚交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