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m7滑动屏幕时出现蓝色框框,并且字体也变大超能陆战队出屏幕看不见,怎么么回事?

华为m7滑动屏幕时出现蓝色框框,并且字体也变大超_显示器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6,382贴子:
华为m7滑动屏幕时出现蓝色框框,并且字体也变大超收藏
华为m7滑动屏幕时出现蓝色框框,并且字体也变大超出屏幕看不见,怎么么回事?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有没有人能帮忙去掉主屏幕上面那些蓝色框框 - HTC One/M7 & MAX/T6 论坛 - 安极网 -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有没有人能帮忙去掉主屏幕上面那些蓝色框框
超级讨厌主屏幕上面那些框框,在主题和资讯还有应用程序里面勾选掉了所有的选项还是有那些框框,肿么办啊?
痞子那厮高
什么框框??缤纷聚合界面吗?
痞子那厮高 发表于
19: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什么框框??缤纷聚合界面吗?
就是广告呗~彰显个性的框框,我没个性,不想要
痞子那厮高
额。。。楼主求助最好截个图啥的。
如果你说的是缤纷聚合,这个可以通过刷部分第三方的ROM去掉或者安装第三方的桌面启动器。
如果你说的是误开启了开发人员选项里的显示布局边界,那么将它关闭即可。
如果是通知栏广告推送,可以安装LBE安全大师等管理软件,禁止推送广告的应用联网就可以。
痞子那厮高
莫非是缤纷聚合界面上那些蓝色的提示模块???
这个你联网后,定制一些新闻,然后刷新,就会自动消失了。
痞子那厮高 发表于
19: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莫非是缤纷聚合界面上那些蓝色的提示模块???
这个你联网后,定制一些新闻,然后刷新,就会自动消失了。
应该是叫缤纷聚合界面吧,但是我之前定制过,定制之后显示的是图片,反正也挺难看的,巴不得整个页面都去掉
查看完整版本:> 农民手里的地还值不值钱?
阅读 643|回复 8
农民手里的地还值不值钱?
农民手里的地还值不值钱?&文/傅蔚冈&&&8亿中国农民年复一年的焦虑在于,脚下浸透汗水的土地究竟是财富还是枷锁。新生代农民工中16~25岁的41.4%没有承包地,43.1%农民经历至少1次征地,2010年土地出让金的收入超3.15万亿,用于“三农”支出的只有1234亿元……失衡背景下,靠外出务工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超过城镇居民实在让人无法喜悦。土地原本来是农民手中最大的财富,但土地权属关系不明确,不能公平议价,自由交易,城市化突进无异于一场抢掠,农民注定将一无所有。土地财富对农民而言有名无实&拆村并居,无数村庄正从广袤的土地上消失,无数农民正在“被上楼”。&靠天吃饭农民富不起来&从世界发展的经验来看,没有一个国家是能够在农业劳动力占整个人口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情况下解决城乡差距问题。在不少国家,农民的收入已经超过了城市居民,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些国家中农民所占总人口的比例极低。以日本为例,07年日本的农业就业人口2007年为312万,占日本总人口的3%左右。当农业人口减少之后,单纯农业收入的增加才会可能。而且,在这些国家中,农业收入往往不只是单纯的农作物的收入。事实上,农民的农产品收入中更多的是依赖于各项政府的财政补贴。社科院去年发布报告指出2010年和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已经持续两年快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是非农收入的快速增加——即初级劳动力市场工资水平的提高,这从一个侧面也表明种地不赚钱成为大趋势。手握财富却无法自由变现&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名义收入差距已经扩大到3.3:1,算上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城乡收入估计在6:1。诚征居民有更多机会把自己的财产再投资,但农民却鲜有获得财产性收入的机会。最明显的就是尤其是土地作为农民最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没有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浪潮为农民带来更多的增值收益。根据相关研究,土地作为农民最重要和最主要的财产,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相比土地增值总额,农民得到微不足道的收入和补偿。有资料显示,土地用途转变增值的权益分配中,地方政府大约得60%-70%,村集体组织的25%-80%,失地农民只得到5%-10%,甚至更少。厘清农村土地究竟属于谁&农民回到土地上难,从土地上挣钱难上加难。农村每年撂荒耕地近3000万亩——“谁来种地”成为一个越来越严峻的问题。&农民对土地只有身份权没有财产权&目前的集体所有制下,农民个人很难从因为城市化升值的土地中受益。在集体成员之间,集体成员和集体之间,集体外部成员之间和集体之间的利益的关系并不明确,也无法通过契约的方式予以明确。这导致集体成员对土地所享有的权益本质上是一种身份权,而不是一种财产权,不能对价交换也不能转移给非集体成员。也就是说,土地是农民的最大资产,但是农民却无法将这块资产价值最大化。土地一旦通过征地收归国有,土地的增值就与农民无关。农民不仅无法从土地的增值中受益,同时还会成为城市化的利益受损者。土地确权就是把集体权利明确分到个人&如何使得土地增值让农民受益,一个可行的路径是通过土地确权,明晰现有土地使用人和所有人之间的权利关系。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0年不变虽然已经成为惯例,但是每块土地的权属证明还是缺乏,这样不利于土地在市场上流通,土地只能够在集体内部流转,而无法在市场上自由流通。只有通过对土地登记申请、地籍调查、核属审核、登记注册、颁发土地证书等土地登记程序,最终确认每宗地的权利归属。同时,一经确权的土地,就应该成为相关主体的财产,允许其在市场上自由交换,而不是附属于某个机构的财产。名不正言不顺,权利难以维护。长期以来,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受政策、技术、资金及历史遗留等问题掣肘,实践中阻力重重、举步维艰。2010年四部委联合出台的《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对于借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擅自“村改居”,不经法定征收程序将农村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非法出让或出租集体土地用于非农业建设,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农民住宅或“小产权房”等违法用地,一律不予登记,不得发证。凡是到2012年底未按时完成工作的,农转用、土地征收审批暂停,农村土地整治项目不予立项。农民在土地交易中要喊得起价&近年来各种耕地保护,土地整治、集中利用,实际上看重的是土地背后的商业价值。&土地租赁期可以公开自由交易&英国土地法的演变为中国的土地确权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根据1910年的英国财产法,农民无法像在法国或德国那样对土地享有完整的所有权,而只能向女王主张对土地使用权,这与现行中国法律并无太大区别。有趣的是,后来的契约法改革中,英国很好地确立了土地租赁制度,并且法律对出租人及承租人权利的保护也十分积极。一个活跃的土地和房产市场发展了起来,产生了一种人们称其为“剩余部分”——即还剩余多少年租赁期的交易产品。假设农民对一块土地享有30年租赁期,那么他就可以以最初的租赁合同在公开市场上出售租赁期。以保护耕地之名限制流转反而伤农&1998年修订的《土地管理法》,以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替代了原先的分级审批限额审批制度,强化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法定效力。该制度设立的初衷是为了严格限制农用地变更为建设用地,特别是要保护耕地,其核心是依据土地利用规划对土地用途转变实行严格控制。但是十多年来的实践表明,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并没有保护耕地。此外,为了获得地方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用地指标,地方政府不得不通过“以租代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用地指标交易”等方式获得所需要建设用地。这些创新虽然没有违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除了土地用地指标交易之外,却都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价格机制失灵让农民尝不到城市化甜头&现有这种以指标为核心的土地管理制度必须进行改革。在土地一级市场,即土地征收时,价格机制几乎不发挥作用。当整个土地一级市场都是以指标为基本配置方式时,那么这个市场就会发生扭曲。一个最为典型的现象就是,尽管我们有着全世界最为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但是土地的利用率之低也是全世界所罕见。原因很简单,由于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形成的土地价格二元制,使得政府产生了财政错觉,认为土地资源极其低廉,从而导致了大量的土地闲置和浪费。在这个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下,一方面是一些城市发展急需土地,而另一方面则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大量的土地闲置。而这一切都是源于土地的价格机制没有发挥作用。实际上,土地价格机制没有发挥作用的最大受害者是农民,尽管城市化让中国经济受益,但是为城市发展提供土地的农民却甚少分享城市化的红利。土地管理不该看主人要看用途&现行土地用途管理制度取消集体土地的建设用地使用权,造成集体所有与国家所有产权制度不平等,阻碍农民集体参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管土地不该区分农地和建设用地&当城市化进程中的其他资源都是以市场的方式来配置,而土地的资源还是想以计划的方式来调整,这注定是不能成功的。为了协调耕地和建设用地的矛盾,必须改变以往以“数量”为基准的计划控制,建立一个以“价格”配置为基础、同时辅以数量控制的土地交易市场。发挥价格机制的作用,绝大多数土地的用途都应该由市场来决定其归属,这样有助于实现土地资源的优质配置,从而实现耕地和建设用地的均衡发展。要改变基于身份的用途管制制度。目前中国土地的用途管制制度,本质上不是基于“用途”的管制,而是基于“身份”的限制:集体所有的土地只能够用于农业用途,而不能够成为建设用地。但是这样基于身份的管制最终并没有达到保护土地资源的作用,因为只要将土地的所有者改为国有土地,那么同样的土地就可以变为建设用地。目前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只是限制了农民从土地中分享城市化的红利,并不能够真正地保护土地用途。而一个合理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应当是不分土地的所有者,而是视土地的真正用途——基于环境保护等因素而进行的管制。而且,这种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应当是被限制在很小的范围内,否则,就无法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土地市场。建设用地和农业用地应该同价&要取消土地市场的价格双轨制,由市场来形成土地的价格。在目前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下,农业用地的价格极低,而建设用地的价格很高,这样就形成了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的价格“双轨制”。在这个经济激励下,就出现目前中国的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土地浪费严重的现象。当取消以身份为标准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之后,土地价格的双轨就会逐渐变为一轨,农地的价格会大幅度上升,而建设用地的价格也会逐渐降低。这样一来,不仅仅耕地得到了保护,同时也有利于城市发展所需要的建设用地。(完)&&观点&陈锡文:非公益用地项目允许农民开发&经批准占用农村集体土地建设非公益性项目,允许农民依法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开发经营并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周其仁:“农地入市”利于耕地保护  &应允许现有的存量集体建设用地,通过抵押、出让、转让等方式进入建设用地市场,满足紧张的用地需求,替代对耕地的占用。&张曙光:农民用财产权换城市身份说不通&指标交易是荒唐的事情,让农民用自己的财产权利交换自己的生存权利。用财产权换一个城市居民的身份,这是说不通的。&蔡继明:政府征地成本低廉滋生腐败&政府把低价从农民那里征得的土地,转手以招拍挂的形式出售给开发商从事非农建设,二者之间的巨大差额为寻租腐败提供空间。&李昌平:提高地租增值和土地资本化收益&扩大农民地权要抓住两个核心:一是要让农民占有更多地租增值(特别是非农用地租),二是要让土地成为农民的发展资本。&贺雪峰:回到土地的权利是农民基本人权&进城农民获得稳定就业与收入从而可以在城市体面生活下来的只可能是少数,大多数进城农民都会失败,一旦进城失败,又无家可以返回。
本帖于日09时08分被亦易修改
热销|进度|活动|看房|
大城市也应取消户籍限制(《网易》)
导语: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对外公布了去年印发的《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其中首次放开地级市户籍引起极大关注,但基于“继续合理控制”大城市人口规模的要求,此次户籍改革未惠及大城市。大城市就不能进一步取消户籍限制吗&1)迁徙自由是天赋人权,户籍制度早已变味户籍管理制度已违背设立初衷中国传统户籍制度历史悠久,从春秋管仲的“禁迁徙、止流民、圉分异”政策,秦汉的“编户齐民”到明清的“黄册保甲”制,延续了两千多年。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是方便征赋派役,同时强化人口统计、稳定等级秩序、维护社会治安。直到清朝实行“摊丁入亩”,人口税被土地税取代,差役负担弱化,户籍制度才算瓦解。新中国成立之后,曾有过一段短暂的迁徙自由时期,1954年宪法规定公民有“迁徙和居住”的自由。但是好景不长,为了推行农业支持工业的赶超战略,并维护社会治安,195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使得强控制的户籍管理制度死灰复燃。1975年宪法干脆取消了有关自由迁徙的规定。随着人民公社的崩溃,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农民纳粮已不是政治需要。我国流动人口从2000年的1.4亿增长到2010年的2.21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表明户籍制度失去了初始的意义。而现今户籍制度已变成了地方保护主义的一道坚固壁垒,不同户籍附载了不同的国民福利和待遇,这是千年历史上所未有的新功能。迁徙自由是自然权利,当重回宪法迁徙自由指的是一国公民,有在自己的祖国自由流动、迁徙、居住和发展的权利。迁徙自由拓宽了个人发展、追求幸福的空间,反映了一国人权保障的广度和深度。1215年的英国《大宪章》最早确立了该权利。在17、18世纪,迁徙自由权被自然法学家认定为人的一项自然权利。《世界人权宣言》第13条规定:“人人在一国境内有自由迁徙择居之权。”我国签署的《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2条规定:“合法处在一国领土内的每一个人在该领土内享受迁徙自由和选择住所的自由……上述权利除法律所规定并为保护国家安全、公共秩序、公共卫生或道德、他人的权利和自由所必需的以及本公约所承认的其他权利不抵触的限制外,应不受任何其他限制。”我国政府应当履行约定,早日废除违背人性、侵害公民权利的户籍管理制度,恢复宪法对迁徙自由的规定。迁徙自由指的是一国公民,有在自己的祖国自由流动、迁徙、居住和发展的权利。2)合理控制大城市人口规模是自欺欺人人口流入大城市符合经济规律,政府控制宜疏不宜堵《通知》中首次放开了地级市户籍可谓亮点,但第五条“继续合理控制直辖市、副省级市和其他大城市人口规模,进一步完善并落实好现行城市落户政策”却让更多的人希望落空。事实上,大城市人口规模的规划从来就赶不上实际增长。以北京为例,截至2011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018.6万人,早就突破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所确定的到万人的目标,更大大超出了北京“十一五”规划末常住人口1625万人的控制目标。人们涌入大城市正是因为大城市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大城市可以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旺盛的市场需求,完善的金融信息服务和可观的技术溢出效应。因而大城市财富聚集效应明显,具有规模经济的特点,是经济发展的领头羊。由此可见,大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张,缘于“人力资本朝边际收益更高的地方流动”的经济规律,这并非政府所能左右。大城市承载能力不可低估,最优规模应由市场决定人们普遍担心大城市已经接近资源承载能力的极限。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袁崇法则认为,城市的承载力是无法明确量化的问题,中国城市的承载力大小不是完全取决于自然资源赋予的承载能力,实际上受到城市权力附着的资源承载力的影响;一个城市的权力越大,承载能力也就越大。学界把城市最优规模定义为城市参与者福利最大化的规模,此时边际聚集成本等于边际聚集收益。据学者刘永亮研究表明,中国不存在统一的最优城市规模,也没有证据表明国内已有过度规模的城市。实际上,相比于51.27%的城市化率,中国大城市的人口密度和单位面积劳动生产率还是低于世界上的其他主要国际大都市,且国内的大城市数量较少。大城市的进入门槛和最优规模不应该通过政府的行政手段来设立,而应交付市场机制实现。近些年在城市白领中兴起的“逃离北上广”的现象,正是对生活成本高、竞争压力大、边缘感强烈等社会现实的回应。让老百姓权衡利弊、自由选择,远比“合理控制”妥当。中国不存在统一的最优城市规模,也没有证据表明国内已有过度规模的城市。3)大城市更要推动户籍改革,缩小福利差距大城市是户籍改革攻坚地,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根本大城市的户籍壁垒已经造成背后福利制度的巨大不平衡,据国务院参事马力测算,全国农村与城市待遇人均相差33万;而附加了众多福利的北京户口,其经济价值“竟超过百万元”。而这些年,大城市的户籍问题有进少退多的迹象,新推出的住房、汽车限购政策都与户口挂钩,无疑加剧了社会不平等和户籍改革的难度。2003年,郑州试验放开落户限制,人口大量涌入,城市教育资源无力承担,试验被迫中止。这使人们认识到户籍改革必须剥离户籍的福利附加值,而福利与公共财政制度相关。归根结底,不变革公共财政制度,大城市户籍改革就不可能成功。有论者建议,财政制度应将公民都纳入权利保障的范围,只有权利通行全国,社保、医保、住房保障全国漫游,才能符合公平正义。社会资源与其用于控制人口、解决社会矛盾,还不如在源头上投入公共服务资源的平等化。借鉴西方经验,还原人口管理制度本来面目户籍制度的本来面目是国家机关依法收集、确认、提供本国居民身份、出生、死亡、亲属关系、法定地址等基本信息的国家行政制度。户籍本身不该具有经济价值和政治属性,也不该具有道德教化、经济剥削、人身控制等功能。世界各国都有人口管理制度,美国有社会保障号制度,日本有“本籍地加住民票”的户籍制度,德国和俄国有严格的居住登记制度,法国有详尽的民事登记制度,但是这些制度都只是人口信息备案,并不限制人口迁徙,更不涉及户籍准入和审批。据中央党校学习报社副编审邓聿文考察,限制迁徙自由的严格户籍制度,仅在中国大陆、朝鲜和非洲贝宁实行。据2011年《社会建设蓝皮书》披露,从人口密度来看,伦敦每平方公里5437人,东京每平方公里5984人,远高于北京市区每平方公里995人。国外的这些现代大都市的楷模并没有因为人口居高不下而采取户籍制度来“合理控制”人口,我们又有何理由固守这套陈旧变味的制度呢?(网易财经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户籍本身不该具有经济价值和政治属性,也不该具有道德教化、经济剥削、人身控制等功能。结语:户籍改革是众望所归,但要更多着力于大城市的改革。大城市人口规模不该控制也无法控制。只有剥离附属于户籍的巨大附加值,缩小福利差距,户籍改革才能真正成功。&&
“你就是尚未去世的汉奸”
“你就是尚未去世的汉奸”&&
13:52:01(宋石男 南都个论专栏 被毙掉 )&上周,日本市长“否认”南京大屠杀的新闻吵得沸反盈天,打鸡血、打飞机、打酱油者摩肩接踵。我忍不住发微博说,地方官员无权就外交问题抗议,南京官员的所谓“软弱”有官场逻辑。不要坠入环球时报式鼓吹仇恨和对抗的狭隘民族主义中去,义和团运动已经逝世一百多年了。要说恨日本人,你究竟恨哪个日本人呢?南京大屠杀的参与者基本都是骨灰了,你对着骨灰盒瞪眼?或者父债子偿,你恨不得打到东京去,俘虏一堆风俗娘?结果我就被数百名爱国愤青跟帖痛殴。呵呵。一些人说我是日本人的养子,另一些人说要操我的屁股,还有些人则问候了我所有的直系亲属。不过,也有富含幽默感的爱国愤青。一位叫李树成的爱国愤青这么说我:“像你这样的同志,如果在电视剧里面,最多活两集”,另一位叫方晨的爱国愤青则说我:“你就是尚未去世的汉奸。”&其实,我也为南京大屠杀悲伤,但我相信,纪念这场惨剧,不是为了仇恨,而是为了悼念。而要悼念,就必须建立厘清铁一样的史实而非制造神话。譬如说,三十万的死难数字,在国际史学界至今犹存争议。我们为死难者做的工作,也还远远不够。譬如说,如今南京大屠杀纪念碑上仅铭刻1万多死难者的名字,而日本广岛和平公园原子弹爆炸死难者纪念墙上,刻着237062个死难者的名字。当然,不论是30万,还是20万,或者10万,日军犯下的罪行都必须谴责,这是他们也是人类史上共同的耻辱。但我并不因此就支持狂热的民族主义。许多人对南京大屠杀的激情,表面上是爱国热情,骨子里是民族狂热,而民族狂热的核心,又是恨。在所有令人聚结在一起的胶水中,最好使的就是仇恨。仇恨可以把人从自我中快速卷走,使他变成一粒无名的粒子,渴望跟同类汇聚融合,形成一个发光发热的集体。如海涅所言,爱所无能为力的事,可以靠一种共同的仇恨去做到。在中国,煽动与被煽动总是轻而易举。制造一个敌人,是极权统治者的惯用法宝。纳粹需要制造一个敌人,所以犹太人被送进集中营。苏联需要制造一个敌人,所以美帝深入人心。制造敌人,可以增强内部凝聚力和统治者自身的合法性,同时转移国内矛盾或对矛盾的关注。这就是仇日宣传的动机和意义所在。官方在煽动仇日情绪中,得到认同度和合法性;媒体在迎合仇日情绪中,得到关注度和认同度,“站在容易站的一边”,“谁人多我帮谁”。而被煽动者,在仇日情绪中得到群体归属、自我价值实现及悲壮感——却廉价而虚幻。有时我真觉得理性沟通之不可能。狂热的民族主义者,就像狂热的明星粉丝,天然继承义和团的愚昧,天然继承红卫兵的暴戾。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中国不但稀缺,甚至危险,很容易丧失,而拥有者又很容易被群殴。狂热的民族主义和自发的爱国主义不是一回事。前者是无赖最后的避难所,后者则是目前民族国家中仍不可缺的一环。但爱国,不是爱国家机器,不是爱政府,更不是爱党,这些东西如此冰冷,有什么好爱的?爱国是热爱某个地方、某种生活方式、某类文化或某些传统,人们相信这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但并不想将其强加于人。爱国本质上是防卫性的,不管军事还是文化方面。但狂热的民族主义不同,它总是与权力欲望一致,力图获得更大的实力与威望,以实现尚未实现的或无法实现的理想目标。无论打着什么爱国主义的旗号,只要内涵权力欲望,且充满进攻性,并表现为有组织行为,就是民族主义而非爱国主义。一句话,爱国主义是感情上的热爱,是个人行为,民族主义是行为上的忠诚,并且有组织力量。上周,一位自称“中国公民”的网友花费10万元,在香港的《太阳报》刊登了一则“香港人,谢谢你!”的广告,以回应2月1日香港网友的“蝗虫”广告。他说:“我希望通过广告能化解双方的戾气,重新回到理性宽容的道路上来。”我觉得这位网友,是真正的爱国者。
正视现实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先决条件
正视现实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先决条件&&&
01:18梅新育_新浪博客&民族问题已经是当今中国无法忽视的重大问题,关系到了中国的核心利益,而且这一问题不可能随着经济增长而自动解决。相反,不止一个国家的前车之鉴已经表明,由于经济增长的成果有可能激化围绕分配问题的争夺矛盾,经济增长、甚至仅仅是经济增长的期望都往往有可能恶化一国之内的民族关系;这种恶化一旦成为现实,经济增长的果实又会反过来为民族斗争各方提供更多的资源把矛盾冲突闹大。看看尼日尔河三角洲油气资源的发现和开发如何刺激了当地分离主义运动的兴起,看看苏丹如何因发现石油资源而爆发第二次内战并最终导致国家分裂,看看1970年代北海石油开发如何给苏格兰民族主义运动增添了强劲的新动力,我们就不难理解这一点。假如将中国目前的民族问题完全归咎于经济不够发达,归咎于我们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于这种完全不符合事实的观念会制定出怎样的政策,而这样的政策又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那是任何一个对国家命运有责任心的人都不敢想象的。对于中国绝大多数三四十岁的人而言,民族问题在他们的青少年时代几乎不是什么问题,以至于他们那时对现实中的民族问题几乎没多少概念,目前却不能不把这当作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威胁,仅此一点就足以表明,近30年来举世公认的经济增长并不能自动解决民族问题,也表明我们必须正视现行民族政策和理论、特别是近30年来民族政策的缺陷。在现行民族政策中,最引人非议的莫过于少数民族优惠政策,因为这既违背人人平等的理念,又不符合客观的政治经济现实,还造成了越来越明显的负面作用。毕竟,并不是所有少数民族都生长在贫困落后地区,也并不是所有汉族都生长在更为优越的条件下,即使要为条件较差国民创造更好的条件以利于其参与社会竞争,那么也更应该实施地区优惠政策,而非民族优惠政策。这项政策实施的结果,早已越来越背离它所声称要追求的目标:人必自助而后人助之,那么,这种片面的优惠政策是激励了受惠对象的自我奋斗精神还是削弱了他们的自我奋斗精神?是激励了一些人的守法精神还是激励了一些人刑事犯罪为所欲为的罪恶欲望?……如果说30年前人们对此还缺乏体会、因此反对声浪较小的话,那么,30年来,越来越多的地区、越来越多的人对此有了越来越深刻的切身体会,对公众继续宣扬这类政策如何合理、如何必要,只能让宣扬者沦为笑柄,并损害政府威信和社会凝聚力。最令人忧虑的是,过多过滥的少数民族优惠政策非但无助于增进国家认同,反而会产生相反效果。如果认同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主流能给人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这样一种体制会促使人们去努力与主流趋同;如果不认同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主流反而能给人带来更多更好的机会,这样一种体制必然会驱使人们背离主流,乃至与主流对立。我们已经看到,一些人的公开言行充满对主体民族和国家的刻骨仇视,同时又动辄祭出“民族政策”招牌打击自己的批评者。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倘若走上了这样的轨道,它还能生存吗? 新中国民族政策和理论有历史传承的部分,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从西方和苏联学来的,因此,客观认识评价这些国家民族理论和政策实践对我们有重要意义。勃列日涅夫时代确曾有过过早将民族融合期望当作现实的教训,但就总体而言,苏联是近代以来第一个全面、大幅度、长期实施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的大国,将苏联解体教训归结为少数民族优惠政策力度和范围不够,至少不实事求是。也正是因为苏联民族政策的这一特点,以至于在其主体民族俄罗斯族中激起了广泛深刻的不满,最终俄罗斯加盟共和国一纸独立宣言,曾经强大统一的苏联国家也就众叛亲离难乎为继了。那么,我们的国家是否会重蹈覆辙呢?正视现实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先决条件,而要正视现实,又必须创造实事求是的良好氛围。如果非但自己不肯正视现实,反而打击、抹黑直面现实开展严肃认真探索的人,以至于人们对此噤若寒蝉,坐视问题不断恶化,那就令人悲哀了。有的文章中出现过这样的言词:“更需要指出的是,有些自己不从事民族理论研究的学者,利用特殊的身份和政治地位,鼓吹民族问题去政治化、非政治化,……”[1]正常论战所争者应当是对方讲的是否符合事实、是否符合逻辑,而不是这种近乎人身攻击;这种文字不仅没有任何说服力,而且暴露了论者学识和个人品质的缺陷。假如把这种论调带入民族问题探索,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追问,现行民族政策和理论的辩护者是不是身为既得利益者、为了维护小集团一时的既得利益而蓄意颠倒黑白不惜断送国家前途命运?且不说社会学与民族理论研究之间并没有什么不可跨越的鸿沟,且不说民族理论研究本质上毋宁说是社会学的一个特殊分支,假如说一定要原来学习什么专业的人才能干好这个专业的工作,那么我们如何解释科班出身的国军、美军将领们纷纷败在前师范学生毛泽东及其农民将领手下?如何解释非商学院科班出身的盖茨和乔布斯创建经营了超级成功的企业?按照这个逻辑,只有政府官员才有资格探讨公共事务,因为其他人都不是从事这项工作的。与其无法驳倒别人详实严密的论证分析而企图剥夺对方参与讨论的资格,不如自我反省——曾经和谐的民族关系发展到目前这种矛盾重重雷区处处的地步,自己所主张的理论和政策陷入了哪些误区?正视现实,反思和调整民族理论与政策,并不等于主张马上全盘推倒重来;取消少数民族优惠政策,不等于歧视少数民族;把上述两对主张划上等号,无异于蓄意抹黑。我们应当重视民族问题,但片面宣扬民族问题无小事,任何事情都要上纲上线政治化,只能人为地使小事变大事,无事变有事。我们不指望一夜之间化解矛盾,但我们可以渐进调整政策,避免不合理政策不断从无事中生事。“不带任何条条框框地去发现问题,本着对社会对政府震动最小的原则探寻解决方案”——这是我的座右铭,愿与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同志者共勉。&
是什么让少年毁人容貌(父母教育子女可供产考)(《腾讯》)
是什么让少年毁人容貌&合肥17岁少女周岩因拒绝同学陶汝坤求爱,被陶烧伤毁容。惨剧让人痛心,在声讨“官二代”的喧嚣过后,人们有了更冷静的思考,比如有媒体呼吁“建议校园恋爱纠纷预防与干预机制”。 然而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去预防?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手段去干预?如果没有对事件发生原因的深刻认识,“机制”只怕是空中阁楼。所以首要的问题是探寻事件发生的真实原因。&从施害人陶汝坤的一些行为入手,或许能帮助我们加深对这起惨剧的认识。惨剧让花季黯淡
第 1991 期今日话题 一个少年的怪异行为 &陶汝坤 不管别人说什么,他出口就是骂人我们从“寿春中学吧”找到了陶汝坤所有的发言共6条,这些发言很有特点。首先,不管别人说什么,陶汝坤总是莫名其妙的张口骂人。在一个“王X,看到此贴速回”的寻人贴下,陶汝坤跟帖“去你妈的,老子不在”。在一个“问下~凌XX老师可在寿春了?”的咨询帖下,陶汝坤跟帖“她死了”。而据帖子里的另一位同学介绍,凌老师对陶汝坤特别照顾。在一个“学弟学妹们~学哥真心的告诉你们~”的讲述学习方法的帖子下,陶汝坤跟帖“一楼的把屁股闭上”。这三个帖子都有个共同特点,就是主贴的主题与陶汝坤毫不相干,谁也没招惹陶汝坤,但陶都要没头没脑的骂上一句。& &&只要别人涉及或可能涉及到他,他马上要向对方展示暴力另外三条发言,则显示陶汝坤急不可耐的“秀暴力”。在一个“王XX把学校的篮筐给扣歪了!”的帖子下,陶汝坤跟帖“王XX是把 滚出来 你在外面讲周岩什么 加老子”。在一个“今年毕业的周岩谁知道她QQ号或手机号 找她有事”的帖子下,陶汝坤跟帖“个X 想泡老子老婆啊 的是谁啊 老子陶汝坤 有种出来 老子让你后悔发这个帖子”,还配着一些侮辱揍人的图标。在有人用“你要死咯,你丫的别逼我抽你”来回应陶汝坤的“她死了”时,陶毫不示弱的回到“你很吊是吗 是男人滚出来 约战还是单干啊 你自己跳啊”。& &&这是个唯我独尊且有暴力倾向的少年在网上骂人或者挑衅自然不稀奇,但是像陶汝坤这样但凡出口不是骂人就是挑衅的还真少见,尤其是他在骂人时毫无理由,在挑衅时非常主动,显得很不正常。这种举动显示他很可能是一个唯我独尊、对别人毫不在乎、以羞辱捉弄别人取乐的人,而且认为解决问题的手段就是暴力。& 这种怪异行为很可能由放纵型溺爱造成 &隔代溺爱最常见 家里的“小霸王”,校园里的“小恶魔”放纵型溺爱会导致孩子成为“他人的地狱”,这一点早在幼儿园就已开始体现。一位妈妈写信说,她女儿上幼儿园中班,老被班里的一个小女孩欺负。“那个小女孩特别爱指挥人,她命令我女儿和她一起玩,我女儿不同意,她生气了就过来打我女儿。”这位妈妈焦灼地问道,“我该怎么办?她不光打我女儿,也经常打其他孩子,幼儿园的老师怎么教育都不行。”“基本可以断言,这样的孩子,在家里肯定是小霸王,他们指挥父母指挥惯了,到了幼儿园自然会指挥其他孩子。”广州晴朗天心理咨询中心的咨询师袁荣亲分析说,“因为父母放纵型的溺爱,他们从小就习惯了让其他人围绕着自己转。”虽然我们对陶汝坤的家庭教育还缺乏了解,但他的行为很符合放纵型溺爱的后果,而且有自称是陶汝坤同学的网友透露:“奶奶太娇惯了,他做那种事,同学一点都不奇怪。”而隔代抚养正是导致放纵型溺爱的最常见原因。&&&&放纵型溺爱会带来三个常见的恶果依赖。即对亲密关系的严重依赖,他们不能接受独立,必须和其他人黏到一起,他们必须通过其他人对自己的在乎,才能觉得自己有价值。他们先是依赖父母,最终是依赖配偶或自己的孩子。他是配偶和孩子的地狱,因为他只知道提要求,让亲人关注自己,但他们却对亲人的感受视而不见。自卑。他们会发现,一旦离开亲人自己什么都不是,所以会出现严重的自卑心理。但他们自大惯了,不能接受这种自卑,所以会把自卑转嫁到别人身上,并变本加厉地伤害别人。任性。父母的溺爱让他们养成了自私自利的自我中心主义,这导致他们严重缺乏同情心。他们习惯了愿望立即得到满足,他们没有学会,愿望的满足需要时间,而且得靠自己的努力去实现。“我要,我立即要”,成了他们的习惯。&&&&被放纵型溺爱的孩子到了学校后,因为成绩不好会转而“制造麻烦”从小被放纵型溺爱的孩子,在上学之后会遇到麻烦——他的学习成绩很可能不行。这并不奇怪,因为被溺爱的孩子习惯了别人替他解决问题,但学习是一个人的事情,别人怎么努力都不能替他掌握知识。不仅如此,因为学习成绩糟糕,老师和同学都不再关注他,为了重新成为大家的关注中心,孩子会发展出了一系列的恶劣行为,譬如在课堂上骚扰其他同学,给同学老师起绰号,故意找老师麻烦……这些做法的目的都是为了赢取别人的关注。“凡事占上风,太想成为关注点,这是很多问题孩子制造麻烦的原因。”袁荣亲说,“他们多数人难以取得好成绩而自动成为大家的关注点,就只好去制造麻烦。”&&&&美国心理学家讲述的故事:放纵型溺爱导致恋爱失败后人身伤害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冬天的晚上,妈妈带着3岁的皮鲁去朋友家串门。回到家里后,皮鲁突然发现手里的一块糖果不见了,打着滚哭闹:“我要!我要!!我一定要!!!” 于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便带上照明工具,“倾巢”出动,沿着回来的路进行“拉网式”搜寻,还在午夜12时硬着头皮敲响了朋友家的门……经历小小的失望就这样歇斯底里,预兆了未来灾难的来临……。皮鲁长大了,想找一个女朋友,但他看上的女孩根本看不上他。他拿起一把刀子割破了自己的手腕…… 在医院里,皮鲁被抢救过来了,他却又开始绝食。父母劝他,但是他恨恨地说:“我就想要她!要她!一定要她!!”& 从行为怪异到犯下罪过 &周岩 “我要”和“我不能没有”像皮鲁那样“我要”,还不是陶汝坤对自己喜欢的女生“死缠烂打”的唯一原因。任何一个人,都希望凸显自己的价值,而作为被放纵型溺爱的孩子,在家里有足够的自我价值凸显,形成了“自己很重要”的看法,所以在学校和社会上就受不了被人轻视,如果学习成绩不好,就要靠特立独行、为非作歹来显得自己重要。谈恋爱也是凸显自己价值的好机会。若是有女生把你列为他的独一无二,这当然是对你价值的极大肯定。而当她不再把你当回事时——比如移情别恋,对你的价值是天大的打击。对于习惯了“我很重要”的人来说,很难承受这种打击,所以就会感觉“我不能没有”你。& &&毁容是要阻止失去恋爱让人凸显了自我价值,是一种给予;而移情别恋或拒绝是在给予之后又要拿走,而且拿走后还可能给别人,越发显得被“剥夺”的人卑微。所以为了阻止这种情况,有些人会使用毁灭恋人的手段——这下着我永远是你的独一无二了。心理学家武志红把这种手段称为:杀掉别人——影响别人的终极病态方式。被放纵型溺爱的孩子,既任性又要故意制造麻烦,而暴力是可以满足任性和制造麻烦的手段,如果恰好他使用暴力后屡屡得手,就会爱上暴力,习惯靠暴力解决问题。所以周岩对陶汝坤的不顺从、周家对两人恋情的反对,都会招来陶汝坤的暴力。但即便是没有暴力倾向的人,为了阻止恋爱中的失去,也可能行凶。一些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人(比如李昌奎、赛锐),也能干出惊人的情杀案件。因为他本不优秀,有人和他谈恋爱是他凸显自我价值的“救命稻草”,为了抓住这根稻草,他不惜在恋人疏远他时杀死恋人。& &&“决绝”是对抗纠缠的有力武器既然行凶是为了阻止失去,那么没有得到也就无所谓失去,如果一开始就不让对方得到,对方也就失去了行凶的动因。对过往案件的分析可以证明这一点,情杀案多是双方有恋情但一方要退出时发生的,那种一方毫不理睬另一方导致的凶案相对少见。万一两个人已经有了恋情,那么一方退出时必须“决绝”,一定要强烈的灌输给对方“我根本没那么喜欢你,这不是你的,死了心吧”的信息,不与对方发生任何联系,这样既让对方的心理落差不至于太大,也不给对方使坏的机会,时间会抚平对方的情绪。最怕的是藕断丝连,纠缠不清,使得对方有“这本该是我的,这有希望是我的”的想法,越陷越深,而且给了对方太多冲动的机会。当陶汝坤去敲周家的门时,那扇门万万不该打开,少女们要铭记这一点。皮鲁之所以选择自残而不是去伤人,或许就是因为女孩子们没给让他任何机会,既然没有给予他,也就不存在从他那里拿走什么的问题,他恨不了谁,只能自己去寻死觅活。& 结语:暴力行凶的罪犯,多有人格缺陷,而这种缺陷的造成与家庭教育、特别是早期的家庭教育息息相关,这在犯罪心理学中已经是常识。培养一个健康的孩子,而不是一颗定时炸弹,这可能才是避免这类悲剧的关键所在。&&&
关于学雷锋的几句提醒
关于学雷锋的几句提醒& 吴祚来&&& 发表于 日 20:05&&&&我们都是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长大的一代又一代人。雷锋一年又一年地在学,学雷锋的歌一年又一年在唱,这样的行动与歌曲,提升了我们的道德境界没有?改变了整个社会风气没有?我们应该对学雷锋活动有一些反思。其一是成人社会对青少年的道德倡导,从传统社会到现在的社会,一以贯之,成人们光说不练,受教育的永远是下一代人,想想看从《论语》到“三字经”,里面都是道德训诫,而这些道德训诫,都是成人编给孩子们看的,让孩子们从小背记,但成人自己呢,他们是不是身体力行?今天我看到媒体报道,湖南长沙市委书记陈润儿要让当地千所学校百万学生们“续写雷锋日记,争当雷锋传人”,他说,希望每位学子在学雷锋实践中不断创新学习载体、丰富时代内涵,续写雷锋日记,书写青春篇章。我有意检索了一下这位书记的经历,他的成长过程就是学雷锋过程,但没有看到他自己写雷锋日记的报道,也没有看到有关他学雷锋的先进事迹。你一个书记几十年都没学习雷锋的先进事迹被报道出来,也没有学雷锋的日记心得体会公诸如众,你怎么有资格让青少年们学雷锋呢?如果这位书记说学雷锋从我做起,公布自己学雷锋经历与心得,并与学生们一起研讨学雷锋的计划与方案,那么,我相信他学雷锋是真诚的,如果自己在那儿发号召,这样的事情十有八九不可持续。其二,北京雷锋小学的孩子们持续几十年,续写雷锋日记,这些孩子们做了不少好事,我很佩服,但成人们应该汗颜。教师们没有告诉孩子们,日记是不能公开的,当年雷锋日记的公开,由于政治背景等诸多原因,大家忽略了私密日记公开的伦理问题,而当代教育,在尊重个人权利与儿童权益保护的今天,不应该倡导孩子们通过公开日记的方式来做好事。日记就是私生活的记录,如果要写报道,那么就写成作文,或班组日志,不能让孩子们混淆私生活记录与公共活动日志的区别。未经儿童允许,家长甚至都不能擅自阅看孩子的日记。还有就是,做好事本来是不经意间完成的道德自觉,不能天天准备做好事,日日记录做好事,这样做好事就不是道德自觉,而是要完成一种任务,甚至是为了获得表扬。这样的学雷锋,就失去了真正的行善价值。新华网2月22日报道了北京雷锋小学,2006年,两个三年级孩子发现学校附近60路车站的公交工作人员经常没有水喝,就自发每天给他们送水。现在两个孩子早就毕业了,但送水的任务却被学弟学妹们接下来,一直坚持到现在。我们要追问的是,这些被孩子们送水的单位还有脸喝水?工作人员既不能自带水,单位也不关心工作人员喝水,这样孩子们就只能一直送水送到今天,直到送成了新华社的新闻报道。其三,学雷锋不能伤害青少年善良的情感,当年我们被组织学雷锋,去劳动的地方,要么是环卫机构应该负责清扫的卫生死角,应该负责任的单位不作为,却让学生们以学雷锋的名义来劳动,更有船渡候车购票大厅,十几年都没有清扫过,从脏窗户到被涂污的墙壁,都让学生们来打扫,这样的学雷锋其实是对道德精神的玷污。慈善是人类的一种需要,它甚至不需要学习,人们通过内心情感,都能去实践,政府要做的,不仅仅是倡导,更要开放民间社会,使学生们自愿组成各种团体,通过保护环境,通过照顾孤寡病弱,通过关怀远方贫困地区的孩子,获得自己的慈善情感体验,并获得社会组织管理的经验。如果一切都依赖学校与领导组织,学雷锋当成为宣传学雷锋而准备素材,这样的学雷锋还是不学为好。&
偏爱北京:岁月偷不走我的美好的梦
偏爱北京:岁月偷不走我的美好的梦 17:56:12 &&岁月神偷转眼冬天已过,春天在悄然来临;已经很久没有去闲下心来思考,尝试用另外一种方式记录生活,沉默。在沉默里,感受生活和生命的重量,感知那些言语无法表达的情感呜咽;也体验伤口在时间里慢慢痊愈的感受。你的故事很久没有关注,在某一天重新拾起;那一些曾经关于你的记忆,在时光里让人唏嘘和感叹。很长一段时间里,情绪被消极所占领,自己唯一能做的只是:孑然一身独自穿行而过;然后,在经历,经历过,完全经历过。生活就是如此,我们在时间里消逝,只是在这个岁月里,偶然能想起你的摸样,记忆不多,却能开怀到很久。岁月似神偷,偷走我们稚嫩的摸样,开始成熟,继续经历着。我想:人总是会惦记一些人和事的,比如那些成长的痛和快乐,以及你们的陪伴和不离不弃。我想:我依旧是个念旧的人,所以总是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想起呆在一个城市的美好时光。我想:我开始想念有你在的北京,一座城一个人,以及那段我们和你的爱情故事。一座城一个人北京的胡同里,回忆着沧桑岁月。我牵着你的手沿徐志摩陆小曼的爱情游北京胡同,这是你一直对爱情的理解,你说沿着胡同可以看见爱情,仿佛一个世纪前在米粮库胡同看着徐志摩陆小曼牵手然后拥抱接吻。此刻让我想起他的《云游》:那天你翩翩的在空际云游,自在,轻盈,你本不想停留在天的哪方或地的哪角,你的愉快是无拦阻的逍遥…”或是看着前王公厂胡同、御河桥边织女桥西,林家有女初长成,渐渐成大家闺秀。她不知道,在1920年的那个春天,她在英国遇到了徐志摩,开始了一段浪漫的“爱情”。可是再回来北京胡同的时候,爱情里却不是她。林徽因把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都停留在在北京,她发自内心地爱着北京,直到现在北京还依然留存着她曾经的痕迹,起码他和梁思成的爱情是万古人间的四月天,被人传颂。& 钱钟书说: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顾城走了,带着儿时的记忆。他没有在人间看到光明,只有黑暗,不知道在天堂里是否能找到他的光明和爱情。和他一起逃离的还有海子,京城给不了他理想,出暖花不开,只好去天堂面朝大海。可是他们骨子里都有北京的味道,那种挥之不去的味道就是京味儿。& 你说你最爱北京,不是爱慕虚荣,不是贪图名利。你只喜欢胡同里挨家挨户吹水,胡同里才是真正的北京。胡同里有那老舍茶馆,静下心来的时候聆听那些老北京的故事。回忆里的老舍会对你说:你上学去吧,妈妈马上要走了。老舍与北京,且不是一般的北京人与北京城的关系,他注定与北京有着生死相托不解的情缘。& 上学的故事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我们还有那时候的梦想,北大的魂牵梦绕。& 你说胡同之外,你最想去北大,坐在未名湖畔,静静聆听先人细细絮语。只可惜,我们都与之擦身而过,没有交集。但你说,这不妨碍你对北京的喜爱。美好的梦有这样一个梦想,其实很简单,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家庭里有我最爱的你还有我们的父母,然后有我们未来的孩子。有一份我所爱的工作,充实而又感到能释放我的能量。经营一个咖啡馆,在你喜欢的城市,比如北京:咖啡馆里放着我们喜欢看的书,墙上挂着都是你和我幸福的模样,一起牵手走过的岁月。你给我读徐志摩海子顾城的诗歌,我带你去老舍茶馆看《雷雨》。春去秋来,我们挽手看北京的四季:春季里颐和园争艳的花朵,盛夏未名湖畔的落日,秋天的香山枫叶抑或冬日的北海银光。带着你我们的美好的梦,编织五彩斑斓的桥。梦想进行时在梦想前,我将带你去我走过的每一个地方,或许,在那些地方,我们已经有很多交集,但是我还是想要带你去,我所生活过的地方,我所喜爱的地方。我会拉着你去挑选我们喜欢的调调的家具,然后一起动手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那种简单调调的比如原木色的家具。等有了孩子,我们带着她/他去我们生活过的地方,讲我们的爱情故事,或许最幸福的莫过于此吧。那些美好的瞬间,都会留在我们的记忆里,筑起我们新的未来。&但你说,你只要我挽着你的手,走在那悠长的北京胡同里,你就心满意足。不是不爱其他地方,只是因为偏爱北京。 海子说: 在夜色中 我有三次受难:流浪 爱情 生存 我有三次幸福:诗歌 王位 太阳 我说: 在我人生中 我有三次洗礼:行走 北京 和你 时光匆匆! 哦,原来夜深了,原来这只是梦之前的臆想和憧憬。 哦,该和你说晚安了,那么我继续我的美好的梦想。&
本帖于日12时28分被亦易修改
一场眼花缭乱的虚空____ 黄集伟
一场眼花缭乱的虚空 黄集伟 @
17:28 &“管”&左为本周单字“管”。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前不久,美国《纽约时报》有文章谈论汉字。作者埃里克-亚伯拉罕森说,如果只给他一个字界定中国社会,他的感觉是:“管”。埃里克认为,哪里需要行使权威,“管”字就在哪里出现……每有纷争、冲突、麻烦,人们最常听见的一句问话即“这儿归谁管?”“人们普遍将中国的权力运行误解为集权主义,但同中国官员交往的方式还是体现在‘管’字上:家长式作风、道德说教和事必躬亲。除明显的政治含义外,‘管’字还出现在日常对话中。你可以告诉一个好事者‘别管闲事’,或者说句‘我不管了’,以示事不关己。 ‘管’字甚至从字面意思进一步引申为连词,在‘不管’中使用。在‘管’及其组成的词句中彰显着对无序社会一种淡淡的焦虑。‘没 有人管’暗含着不赞成甚至恐惧的意味。“汉字“管”为形声字,《说文-竹部》里的解释说,管,如箎,六孔,从竹,管声。本义为竹管,引申义有像竹管一样圆筒状的东西或器件、古代竹制乐器、钥匙、统辖、负责、担任、过问、约束、教育等。—————————————————————————————————————————【生活给了你一张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脸】语出饭友瘦死也光荣饭文:“生活给了你一张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脸,你却用它来安妮宝贝七堇年。”【失望之书】语出《南都周刊》阅读版新一期,该刊将2011年的“过誉”之书称之为“失望之书”。该刊文化编辑钟刚在阐释这一专题的编辑理由时说:“我们除了发现谬赞,警惕流行,别无他心……我们坚信:谬赞不会让作品增色,书评应有其独立之尊严。”在该刊开列的“失望之书”书单里,有很多声名赫赫的读物也被开列其中。【取胆汁过程就像开自来水管一样简单自然无痛】来自本周媒体报道,语出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此番解释在本周引发广泛讨论和争议。房的原话说:“取胆汁过程就像开自来水管一样简单,自然、无痛,完了之后,熊就痛痛快快地出去玩了。我感觉没什么异样!甚至还很舒服。”【胜利结束】语出书评家瘦猪微博:“闺女历史考试,‘抗战结束’被扣分,正确答案是‘抗战胜利结束’”……这个“标准答案”确有禁锢功效。近年来,有关教育话题的讨论与辩驳多与“标准答案”相关,但这些讨论也终于没有“标准答案”。【再牛X的标题也表达不出我们总编对你的爱】来自近日微博热图。“近期,林书豪的惊艳表现引起国内媒体的高度关注。云南《都市时报》用五个版面重点报道了这位NBA华裔球员。版面使用时下流行热词、标题诙谐,可谓创意十足。”【污名化】语出学者崔卫平本周专栏文章,原文标题是“以平等的政治身份”。在文章中,崔老师探究“讨论”的方法与真谛。有感于“许许多多的人们从平等自由的理想出发,最终却走向了自己的反面”,崔老师认为,当下特别需要重新学习讨论。网上“有各种各样污名化的称呼,想来大家都比较熟悉,这里就不重复了。这个问题需要单独提出来,特别引起注意。虽然许多人仅仅是脱口而出,但在客观上,帮助制造了一种猜疑、猜忌的气氛,造成了对于无辜人们的捏造、攻击。这种做法不仅不能促进人们互相之间真正的理解和对话,相反,只能毒化我们身处其中的环境,加深人们互相之间的隔膜隔阂。”【仅仅是一场眼花缭乱的虚空】语出《新京报》新近刊发的评家牛萌评论,原文标题是“《黑镜》:用电视剧讽刺电视剧”。评论从英国三集迷你剧《黑镜》说起,探究这部热播黑色剧中隐含的担忧与绝望。在点评其一《国歌》时,作者说:“《国歌》展现了网络时代从政治、文化、大众心理到人性的全面‘扭曲’……而公众因此获得了什么?——仅仅是一场眼花缭乱的虚空,还有被自己出卖的愚蠢和无聊。”【方言发音人】来自本周媒体报道。本周二即2月21日为“世界母语日”,据此,有多家媒体报道组织“方言”新闻,“方言发音人”这一寡众新闻随之浮出。据悉,自2010年起,“国家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项目即已启动,其中寻找“方言发音人”为其中环节之一。有报道说,为了采录的有声数据纯正确切性,各地征选“方言发音人”条件严格,其中包括年龄、家庭、身体健康状况等都有具体要求。“成为某种方言的发音人后,发音人要用方言念完所规定的文字,比如那则妇孺皆知的《乌鸦喝水》……我的好奇是,为什么要选“乌鸦喝水”?【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霹雳】来自作家韩松落周一微博:“朋友T写微博:‘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朋友S回复:‘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霹雳,才是正常而健康的生活态度”……“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霹雳”一句为网路流行语,它的前8个字据传出自一篇网文,亦有歌词、传记书名等不同语源解释。那是很文艺的8个字,可在普青或愤青读来,会觉得有点儿酸。而加上“霹雳”二字后,风格迥异。【接嘴学】语出编辑奶猪本周专栏文章,上为标题。奶猪老师的这个专栏以“狗眼”视角审视世事人心,趣味喜感并置。文章不长,可所涉词语既有相声技巧中的“接嘴”,也有萌语境中的“接嘴嘴”,甚至扯到了俗语所谓“犟嘴”,忽然开朗:“与其他团队作业截然相反,接嘴需要猪一样的队友。丫要有严密而神奇的逻辑。不要又觉得我是在说官员们———虽然我认为,让官员去当编剧,让编剧去当官员,可以解决贵国绝大部分的基本矛盾”……前面这段“分岔”尤其令人想多,想很多。【拿这个奖算我给你丫面子】语出作家毛丹青微博。介绍芥川文学奖最新得主田中慎弥,毛老师写:“这届芥川文学奖得主田中慎弥从高中开始写作,毕业后没工作,也没谈恋爱,生活完全靠母亲养。他的生活单调,每天早上8点起床写,晚上睡觉前喝酒,然后第二天继续写,写了20年,终于写出了令人折服的小说。获奖时他说‘もらっといてやる’,随后,这句话倍受日本媒体的热捧。”其中那句田中慎弥的日文毛老师的译文是“拿这个奖算我给你丫面子!”【沪语手机输入法】来自媒体报道。报道说,毕业于上海大学的吴先生用3年研制上海话输入软件,这一方言输入软件不久将在安卓系统发布,并有望推出iOS版本,那样的话,iPhone等苹果产品上也可用它输入沪语。报道还说,《上海话大辞典》编著者、海学者钱乃荣称赞此举是“科学保护上海话的一个实际行动。”【2月22日在餐厅吃了202元好悬差点就全2了】语出编辑杜然周三微博。这则一句话微博的北京是日那天被网友戏称为“犯二日”。更有网友将“犯二日”的时辰精准至“日22点22分”……都是无聊喜感,自娱自乐。饭友刘家瑞在“犯二日写下的一则饭文里说:“我在二货集中营:二月二十二,无责任犯二,再二也无罪。犯二是一种精神,犯二也是一种范儿”……这语气豪迈铿锵,如宣言。&
> 农民手里的地还值不值钱?
后您才能在本论坛发布信息!
免费获取无增项报价
累计人报名
热点楼盘论坛
热门楼盘推荐
社区热点社会星光大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大超算学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