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不停伸懒腰,不反雏,不拉屎,拉屎特别臭是怎么回事事

山羊不停伸懒腰,不反雏,不拉屎,怎么回事_百度知道
山羊不停伸懒腰,不反雏,不拉屎,怎么回事
我有更好的答案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伸懒腰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山羊伸懒腰不吃东西怎么回事_百度知道
山羊伸懒腰不吃东西怎么回事
我有更好的答案
胃肠出问题了!杨树花素!养殖群里面朋友的经验!
撑着了呗。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伸懒腰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每逢端午倍思娘
1.一切材料準備就緒
長年在外,總算能深刻體會這句話的含意,「每逢佳節倍思親」,有道理。
不過,我跟阿母還真是有默契,居然同一天包了粽子。看著角落那把塑膠袋外頭印著綠色字「雲林古坑」的粽葉,在那裡滾來滾去已經一年多,終於忍不住,泡了糯米、花生、香菇,買了一盒五花肉,再來點正宗台灣口味的菜脯、蝦米、還有媽媽自己炒的油蔥酥,包了幾顆來解饞,還蠻像一回事哩!
2.材料通通得入鍋拌炒爆香,花生要先用電鍋蒸一下
3.就可以開始包_包_包
4.我們家的粽子是水煮的,2小時,有夠久...,終於好了
5.很有媽媽的味道...
由 mrs.turtle 發表於
Derwent Edge健行_山中小屋的詩與畫
這個週末Bank Holiday的三天連續假期,天氣似乎都很不穩定,讓從倫敦特地來健行的朋友,走得有點辛苦,還好這三天算起來,星期六還是最佳,昨天更冷,今天更是情時多雲偶大雨,窗前的光線忽明忽暗,很是詭異。
(以上三張攝於2005年11月,多純淨的藍天)
健行的路程改天再來貼,先介紹一個很有趣的小角落,健行路線中會碰上一間休息的小石屋,上次因為裡面有人,只拍了屋外門眉上的木雕,有牧羊人、羊群、英國的山丘、健行者、山豬等等,在Peak可以見到的景致。
這回裡頭沒人,走近一看,原來裡面還有另一番風景,小小的室內,凹凹凸凸的石牆上,有當地一所小學六年級的學生與藝術家合作的藝術創作,有畫、有詩,樸拙的筆觸,印在磁磚上,然後鑲嵌在石牆上,尺寸非常細微,不仔細看,還真難發現,內容當然也是與Peak相關的聯想,而且是小朋友最直接的聯想。
這也是社造的一種吧,很簡單、有意義、有創意,應該也很省經費,卻讓看見的我,留下萬分的感動。
小朋友的詩,用這樣的方式展覽
刺猬、花、牛
在石牆上的尺寸
寫著這些創作的來源
健行者頭上的木匾,就是藝術家的創作(最前面三張照片)
這些精彩的藝術品,就是在右邊這棟小石屋裡,位在健行步道途中
由 mrs.turtle 發表於
【荷蘭鬱金香之旅3-5】庫肯霍夫_鬱金香館_10D
看完年老色衰的G2,再來幾張也是年邁的10D。
最近拍照拍的有點無力,G2雖然已經表現的很淋漓盡致,以這樣一部相機而言,就年資、就水準、就耐超度、就一切的表現,都該稱讚它是一部很讚的相機,而且陪我征戰了這麼多地方這麼多年,還是如此老當益壯,只是人總是不能滿足,尤其跟單眼的色澤、層次感、飽和度、雜訊、景深......等等比起來,我拍回來的照片永遠"遜"一籌啊!
由 mrs.turtle 發表於
【荷蘭鬱金香之旅3-5】庫肯霍夫_鬱金香館_G2
來幾張鬱金香的千萬風情吧......
由 mrs.turtle 發表於
韓式料理又一餐
韓式餐具,扁扁的筷子
跟這群賢慧的韓國太太們作朋友,最大的享受就是「韓國料理」,三不五十就會有好料的招待,尤其這位泰瑞莎,相當的好客又慷慨,常常英文聚會後,就會出現一句「huichen, you are invited…」聽到這句就知道中午又有好吃的,每次帶回來的照片,看得老P忿忿不平,為什麼我在家吃三明治,你在外面吃這麼好。
上星期四吃不夠,今天這一餐,還是歡送要到格拉斯哥的朋友,又搞出一大桌菜來,真是美味極了啊!
左邊是主人,右邊是我們歡送的朋友
主菜:韓式拌飯(配料)
主菜:韓式拌飯(成品)
配菜1:涼拌魷魚,真的用魷魚絲涼拌,超好吃的,是她們的下酒小菜
配菜2:煎餅,用無殼綠豆加米,和成的米漿,加入一些調味的蔥等佐料,入鍋煎一煎
甜點:用再來米粉、糯米粉,加入各種豆類,蒸出來一種乾乾的甜糕
甜湯:米湯,吃飯的米煮出來的甜湯,就像我們喝綠豆湯一樣吧
泰瑞莎家所有東西全都是著名的英國陶瓷,加一加大概可以開一家店了,她的新戰利品
由 mrs.turtle 發表於
2006 RHS Chelsea Flower Show
不知何時,房東在前院裡埋了幾株Iris,薄如刀片的葉子很快速的生長,滿心期待它會開出什麼顏色的花朵來,居然,選在下著不小的雨的今天,開出了怪怪的「紫」來。Iris還真的有千百種,植株有超大有超小,顏色更是多變,有黃的、白的、紫的、當然也有混的,這一株應該算超大,超過60公分高,只是混得有點噁!旁邊還有好幾株等著開,不知道會不會有不同的顏色?
2006 RHS Chelsea Flower Show takes place from 23 to 27 May.
由 mrs.turtle 發表於
今天又收到blog友人Wing寄來的一大盤烏龜,花花綠綠,真是可愛,非常感謝啦!
現在真的不用出門,就有烏龜從信件裡出現了,開心開心。
由 mrs.turtle 發表於
健行者的天堂
在英國,最最讓我們喜愛的一件事,就是「健行」,其實,應該說「走路」,在這裡長距離的才稱hiking,一二十公里的短距離都用walking稱之,這裡,不管大城市、小城鎮、鄉間、山野,到處都有規劃得宜的步道,沒有水泥、沒有欄杆、沒有木棧、幾乎沒有人為設施,只有簡單的指示牌、只有石牆、只有為了穿越石牆的木門與石梯,步道就只是在草地上、在泥土中走出來的一條天然路徑,多好,連住家旁都有讓你驚奇的步道可走,只要你願意出門,哪裡都有安全、舒適、美麗的地方走。
書店裡,關於健行、走路的書籍與指南好大一櫃,各式的地圖更是目不暇給,這裡大概人人都有一雙防水靴,連小小孩都有,是個不分階級不分貧富的全民運動,也是英國人最愛的十大休閒運動的第一名。
我們的健行範圍多數集中在鄰近的山峰國家公園,因為搭上公車半小時就可到達,即使同一個起點,都有幾十種健行路徑的組合,每次都能有不同的嘗試,即使同一條步道,四季也有不同的景色可賞。
這個週末的報紙份量,夠驚人吧
前幾天看報紙,有則廣告說這個週末的Guardian報紙,有一本免費贈送的50條步道指南,提醒自己一定要去買來看看。這裡週末的報紙比平常的份量多了兩三倍,平常日是一份主要報紙、一份運動版、一份類似副刊的生活藝文版(G2/T2)、還有一份每天都不同主題的特刊,例如科技版、工作版、教育版、電影版、媒體版,這裡的主要大報沒有影藝版。週末的報紙版面又大大不同,以這個週六而言,有主要版、Money、Sport、Work、Travel、Rise、Review、Family,然後外加一本厚厚的Weekend雜誌、一本guide(下個星期的電視廣播節目單與各類綜合的藝文展覽與活動),然後又多了一本「健行指南」。
英國報紙常常有許多有趣的促銷活動,像是Guardian上星期一到五每一天一張全開大小的圖鑑海報,有鳥類、海魚、鯊魚、菇類、蝴蝶。最常有贈品的報紙則是Independent,常常會贈送小說一本、法文學習手冊與CD、公平交易的巧克力、音樂CD、還有最常有的關於環境議題的雜誌、海報與地圖,伴隨著報紙發行的各種出版品,樣式非常多元,也讓每天買報的人有不同的刺激,25P可以提著一大袋精神食糧回家,何樂不為呢?
健行指南的目錄分類
每一類的最開頭,有一篇該類步道的特色,這頁是電影路線,旁邊還會有張全英地圖,清楚標示著地點
廣告還是有用的,這就是我們這個週末買報紙的動力,通常週末不太買報紙,因為平常日的報紙可以在學校用25P買一份(一般人外面買是70P),週末學校的商店不營業,週末版一份售價1.3鎊,除非特別贈品的吸引力才去超市買,這星期的92頁健行指南,對我就是大大的吸引。「Walkingworld」今年新版的健行指南剛發行,有超過3200條精彩的步道指南,隨報附贈的這本,精選了其中50條,分成10大類,有海岸、電影、山區、美食、建築、考古、文學、水域、林地、藝術,每一類提供5條步道,有基本的步道資訊、簡介敘述、地圖等,不管是版面、配色、文字、照片、地圖,都清晰易讀,不得不說這裡報紙、雜誌、書籍的印刷與排版技術相當純熟,內容當然也不會空洞浮濫。(想想我們的報章雜誌???!!!)
這是下星期六要去走的路線,這條路走了兩次,都沒走到這塊Peak的地標石,這次一定要成功,在這兒有興趣的朋友請達"有",我再把詳細資訊寄給你。
由 mrs.turtle 發表於
德國資訊,消化中……
亂成一團的餐桌,堆滿各式的德國資訊
這段時間,不斷在網路上、書店裡、圖書館裡、書架上,搜尋、彙集、整理,關於德國相關事物的種種,老P專供建築類,我專供旅遊類,研究起來,還真是趣味橫生,不過,也快消化不良了。
很慷慨吧,這麼多免費的資訊與精細的地圖,還有一份沒收到
今天,又收到郵差送來的三大包德國旅遊資訊,這些是幾天前從德國旅遊官方網頁索取來的書面資料,果然是有條有理的國家,資訊當然是一清二楚,每個地方、每個城市還都附上了詳細的地圖,得再花一些時間,把這些東西整理標記到旅遊書上。
知道要去德國後,手邊雖已有一本舊的中文指南,迫不及待又去買了一本新版的DK旅遊書,結果,今天去書店發現,所有旅遊指南都3for2,買太早了啦!(有需要的趕快去買,特價到6/28止)還好德國地圖還沒買,今天收到的一大堆資料裡,有一張非常詳盡的德國地圖總攬,地圖的圖示有條有理,除了地圖本來就該有的資本資料之外,還把我最愛的UNESCO、國家公園都標了出來,另外歷史景點、有趣的主題樂園、甚至最Hot的2006世界盃足球賽的城市都特別標示了,果然是很會做生意啊!
老P重要的建築資料,一一整理標示在圖中
老P這陣子,也拼命在圖書館裡找尋各種建築相關資料。德國,尤其柏林,戰後幾乎夷為平地,現代建築一棟棟興起,三年前只有短短三天的漫步,看了一丁點皮毛,這回一定得很有系統的規劃行程,看起來還真是精彩可期,整個城市幾乎是當代知名建築大師的實驗場地,光是近幾年的新案例就看不完吧。另外,跟猶太人相關的紀念碑、廣場、紀念建築也是另一重要主題。再者,東德舊建物再利用的案例,藝術家駐紮地,大量大型的公共藝術,火車站建築……等等,通通在地圖上化整為零,真是一項龐大的工程,不過,彙整這些資料的過程中,也幫助自己累積許多重要的建築知識,人,還真的是有壓力時,才會動得比較快比較有效率。
愛死這張地圖了,馬上貼到門上,作為戰備參考,塗塗畫畫
由 mrs.turtle 發表於
又到了送舊的季節,很多朋友即將結束課業打包回國。
昨天聚會時,大夥兒用簡單的午餐,歡送了一位韓國朋友,她即將遠赴蘇格蘭的格拉斯哥,因為老公轉學了,只好舉家遷徙。這裡的老師與學生,「轉學」的機率似乎很高,有的跟著老師轉校,有的跟老師不合只好自己轉學,學習過程「順利」真的是很重要的事情。這位韓國朋友是這群韓國太太中,我比較有話聊的一位,有點依依不捨,又少了一位朋友。
由 mrs.turtle 發表於
陽光.小羊.希望
時間過得不只快,簡直是飛快!兩個星期前佈滿櫻花與嫩葉的枝頭上,現在全是茂密的綠葉,是深綠,不是嫩綠。
那次的美好光線與暖和的溫度,就只維持了三天,還好,上上個星期五中午下課後,搭了公車到Peak看看小羊,走了一條新的短的精彩的路徑,四月從布達佩斯回來時,發現羊咩咩都已經出生,一直過了三個星期才去瞧個究竟,居然已經這麼大隻,現在,可能都跟羊媽媽一樣壯了吧。
第一群:湖邊的羊群
沒看到我媽媽插了這個牌子啊,不要過來喔!
再過來,我"落"兄弟了...
第二群:林中的母子
兩撇白眉的媽媽很精靈"注意,有人來了!"
快點躲起來(羊咩咩看到陌生人來的動作,就是吸奶)
啊!是拍完沒啊,我已經吸很久了耶,彎腰彎的很累
走人了!走人了!
第三群:步道上檔路的羊群
好"羊"不檔路,麻煩借過一下好嗎?
前面又有一群,小黑臉,閃一邊去
看什麼看啊!是沒見過黑臉喔!
嗚!嗚!不是我願意長這樣的,怎麼會跟人家都不一樣色啊?(垂頭喪氣的走著)
終於看到長得像媽媽的了
小黑臉上還畫兩撇白鬚啊!
第四群:曠野中的羊群
英國的乾式砌牆法,總是能把石牆砌得很有機很自然,這個缺口缺的讚吧
羊群永遠是英國鄉間最佳的點綴,小羊出生的季節更美
小湖、山丘、綠草、羊隻,就是美!
每隻小羊身上都有不同的辨識標記,據說牠們是靠咩咩咩的叫聲,來分辨哪一隻是媽媽,牠們聽力都很好啊
今天碰上的羊,怎麼都長得其貌不揚
快跑快跑,有壞人來了(後面那兩隻28號的,你們太後知後覺了,抓起來烤lamb)
幹快躲到媽媽肚皮下,只會這招,來點別的吧
羊媽媽都已經厭煩了,很想甩開牠們
咩...咩...阿母等等我啊
一隻一邊,羊媽媽真是有辛苦的啊,長不大的小孩,沒辦法(羊媽媽很無奈的看著我們)
吸完奶,還要伸伸懶腰,這樣會長比較快嗎?
累啊!小睡一會兒
老兄,你是不是拍到頭昏了啊,我是"狗",不是"羊"好嗎?
由 mrs.turtle 發表於
真的很感謝大家,看到烏龜都會想到這裡!
這是前兩天收到blog友人PaPa來的特別信件,居然還有龜&魚模擬之前貼的毛巾圖案,實在太用心,一定要貼來分享一下,這隻龜憋著嘴,看起來有點blue......,很符合現在的心情。
由 mrs.turtle 發表於
正宗雪菲爾版"脫衣舞男"
很多人都看過1997年的英國電影"脫衣舞男(The Full Monty)"吧!雪菲爾(Sheffield)郊外那些幾乎荒廢的工業區與破舊的住宅區,正是這部片子拍攝的主要場景。
今晚,學校在八角中心的「2006 Charity Fashion Show」,一個專為英國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 UK)所舉辦的公益活動,就有這麼一場逗趣詼諧的表演,這些男同學還真是犧牲啊。
Cancer Research UK是個龐大的公益組織,常常有各類大型募款活動,也有二手義賣商店,這次學校的走秀活動,也是由一群義務幫忙的同學組成,義賣門票(一張5鎊)所得也響應公益,對同學對社會都是很好的方式,老P不知道怎麼被活動單位找到他的blog,又循線寫了e-mail來,也去義務幫忙晚會的攝影。
雖然,舞台不夠華麗、燈光不夠專業、模特兒不夠豔麗,但參與演出的同學們,個個使出渾身解數,賣力的演出,整晚的活動仍舊掌聲不斷,模特兒多半是舞蹈社團的同學,因此有許多精彩的舞蹈表演,其中最搞笑的部分就屬這段脫衣舞秀了。
其他,正常演出的英國美女走秀篇,就等隔壁台自己貼了。
右邊那位是今晚老P鏡頭裡的最愛,中間這位是今晚活動的主辦人,還得親自下海跳,真是辛苦。
女主角先跳完一段之後,男主角登場了。
準備脫外套,這兩位還蠻帥的啊
準備脫領帶
先搞笑一下,吊吊觀眾胃口
上衣也脫了
皮帶也拔了
重頭戲來了
右二那位實在有點小肥
右邊這位同學屁屁還不錯
當然熱烈掌聲囉!!!!!!
由 mrs.turtle 發表於
閱讀:「中世紀的旅人」
旅行:離開熟悉的家鄉,經歷一段充滿風險的長途路程,前往陌生之地。
旅行:意謂著辛勞、昂貴與危險。
旅行:旅人不在屬於「我們」的地方,而是踏在「別人」的領土上。
(引自該書)
再過一個月,我們要暫時從英國遷徙到德國去,又將是一次重要的旅行。
這幾年,在英國期間,不停的大旅行、小旅行,現階段的旅行之於我們,是一種學習,謙虛的學習,到處走走看看,看看人家到底在搞什麼?看看人家怎麼過日子?看看人家怎麼面對這個瞬息萬變的21世紀?看看人家、反省自己,是我們這段日子最重要的人生功課與挑戰,過程雖然辛苦,卻很幸福。
旅行,不管是行前的資料蒐集與閱讀,旅途中的實際面對與印證,旅程結束後的回憶與反雛,都給了我們不同深度的想像、衝擊與刺激,雖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但如果沒有厚一點的根基,要能有太多收穫也還是不太可能。
最近太多事情糾結在一起,生活被分散的片片段段,要應付這個、要處理那個,許多細節急待解決,耗在電腦前查資料、信件往返的時間實在太多,心情一直處於浮動狀態,得趕緊找一本書來定定心。這一本,一翻開就不可收拾,也讓我得以有片刻的寧靜。
「中世紀的旅人」作者是位德國歷史學教授,以歷史的觀點闡述自古以來,旅行在不同時代的不同意義與型態,聖徒保羅幾十年旅行去傳播福音、史上重要的民族大遷徙、十字軍東征、馬可孛羅遊記、朝聖之旅、發現新大陸等等,皆是廣泛的旅行,雖是歷史,卻寫得極為有趣,與我之前上的Travel Writing課程有許多關聯之處,讀來真是一頁接著一頁。其中譯筆也很流暢,翻德文已屬不易,還得對這些史料有充分的基礎,才能翻得順、翻得通,不然硬生生的翻過來,還是看不懂。
藉由這些與旅行相關的史料、遊記、抄本、繪畫的拼貼,能讓史學家重組當時的狀況,作者更是厲害,再把這些歷史的研究結果全部融合在一起,用說故事的方法,用旅行的角度,重新詮釋中世紀的歷史,精彩又好讀,分享給大家。
諾伯特?歐勒(Norbert Ohler)/麥田出版社/2005
由 mrs.turtle 發表於
轉載:恩費爾德的伊利亞隨筆
【柔之】 【 聯合報】
循著藍姆姊弟的蹤跡
我對倫敦的恩費爾德自治區(Enfield)不熟悉,對其散文家居民藍姆(Charles Lamb)也陌生;但我還是決定一遊恩費爾德,除了可以循著藍姆姊弟的蹤跡,重讀「青春版」的莎士比亞故事之外,當然還可以探訪皇室的莊園佛緹離宮(Forty Hall)。這裡隨處呈現的林園綠地帶,它們的古雅與多樣化,讓人想到藍姆的《依利亞隨筆》(Essays of Elia)。
恩費爾德位於倫敦的最北方,若要到這個小城必須先搭地面火車在恩費爾德獵場站(Enfield Chase Station)下車。這個小城屬於較偏遠的鄉城,居民只有三十萬人,有三分之二的地區還是園林帶(受保護的風景區),所以整個區域顯得空曠,人煙稀少。藍姆姊弟會選擇此區安頓生活,大概跟幽靜疏遠的景觀有關,因為這樣的環境有助於調養他們家族的遺傳精神病症。原本深愛倫敦生活的藍姆,由於姊姊瑪麗(Mary Lamb)的精神疾病而遷居至此安居,必有他的道理。
藍姆的散文是公認的名家手筆,我在學院雖沒念過,但也知道教授通常會將他的作品當作學英語的讀本,更不用說他姊弟倆合作改寫的《莎士比亞故事集》了,這些作品已經成為少年認識莎士比亞的必讀物。藍姆的作品跟恩費爾德有何關係呢?其實應該說恩費爾德是藍姆完成作品後,隱修靜養的地方,他在這裡過著回憶倫敦生活的日子。
荒疏的風景 是製造甜美回憶的溫床
恩費爾德其實是個集合城市,由幾個衛星城組成。早期原本是皇室的狩獵場,十六世紀之後才漸漸規畫成鄉城,於是有了恩費爾德城(Enfield Town),也開發了鐵路,跟市區的聯繫漸漸頻繁,近代更有修護重建成新興城市的計畫,這可從城中到處是修建工程的痕跡看出來;這些景象似乎和文藝沒什麼聯想,更不像藍姆寫的《伊利亞隨筆》,倘若你讀過這本散文集,就可以理解藍姆的懷舊與感傷了。原住在倫敦市柯芬園的藍姆姊弟,搬到此區定居養病,看重的我想已不再是柯芬園市場熱絡吵鬧的人聲了,反而是荒疏的風景,因為這正是製造甜美回憶的溫床。
恩費爾德城有自己的教區及市集,還有一條人工河———新河(New River)流經,但由於偏離倫敦市,故向來受到冷落,你在此區看不到什麼建設也應該能理解。從獵場車站走出來沒多久就可以來到紳士街(Gen-tleman's Row),1825年藍姆退休後,就跟瑪麗移居到此。紳士街上的一排都鐸風格房子面對著亨利八世的狩獵綠園(Chase Green),這個廣大的獵場可以延伸到蒙肯海德蕾(Monken Hadley),伊莉莎白一世以及詹姆斯一世都曾造訪過,皇室在獵場上狩獵馳騁的時候,很可能不喜有居民出沒,故此區一直都處於荒疏空曠狀態,英國人已經習慣於它的荒廢景象了。藍姆曾因瑪麗的病情多次搬家,但都不出於這一帶。
儘管景觀荒疏,恩費爾德除了有藍姆姊弟的足跡可循之外,還有流經的蜿蜒新河;走過荷利步道 (Holly Walk),經過哈代結婚的聖安卓教堂,不久就會來到佛緹離宮;沿途你當然可以看到許多特別規畫的雜樹林,每年夏天林中都會開滿芬芳的花草,點綴著荒疏的風景,也許你在觀賞風景之際,不知不覺就瞥見林中閃出的佛緹離宮了。這座皇室莊園現為開放的博物館,十四世紀時就有了,到了十六世紀就變成亨利八世狩獵居住的離宮,演進到了十七世紀,才有位伯爵將其改建為現在的景觀,列為一級建築;從周遭的庭園規畫,以及東廂種植的黎巴嫩柏樹列草坪看來,似乎有點異國情調。英國是世界最美的縮影,當然處處有異國的瞥見,即使是荒遠的狩獵場。
新建築參差不齊散布雜樹林間,形成似非而是的和諧
走到這裡,我們似乎忘懷了藍姆。當年還住在柯芬園的藍姆曾寫信告訴文友說,柯芬園比艾爾辛諾皇室庭園(Garden of Alcinous)更令他喜愛;搬到恩費爾德後,居住在面對佛緹離宮的紳士街的他,是不是也會說街後的新河堤岸上,春天盛開的紅白杏花比佛緹離宮更令他歎賞呢?這樣的浪漫情懷也許比他的隨筆更甜蜜、雋永。
十九世紀中葉起,恩費爾德就開始執行一波又一波的修建計畫,現在已成為聞名的市集中心,城中的大街名牌廠商林立,新近台北正流行的藥妝品牌Boots也名列其中;當然也有劇院、美術館、餐廳、咖啡館等,顯然這個鄉城已經邁入文明的新紀元了,觸目這些景象,漸漸感覺到原本聲名含蓄的藍姆,現在就更隱匿,不彰顯了。他筆下懷舊感傷的調調似乎也逐漸為人們淡忘。
恩費爾德城的優點就是它的廣大公園綠地帶。新建築景象參差不齊地散布在一座座的雜樹林間,形成似非而是的和諧。文明的景象漸漸鋪蓋了這一片荒疏的公園綠地,市集大街上密度適中的遊逛人潮,新穎的穿著打扮,新奇的行為舉動,新鮮的生活創意……面對這些,我們是要像藍姆一樣懷舊感傷呢?還是懷抱著前程憧憬?也是詩人的藍姆有句名詩:
如今都已消逝,那昔日親切的臉。
懷人如懷景,回憶似乎比較甜蜜,然而若不懷抱憧憬,生活又為何?
陌生的恩費爾德之旅竟有如此出人意料的收穫,值得一遊。
由 mrs.turtle 發表於
德國,從哪兒開始?
格林童話大道,我們要去的城市就是在正中間的Kassel
德國,土地面積36萬平方公里,剛好是台灣的十倍大,翻著厚重的DK德國旅遊指南,還真的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看著牆上的地圖,光是念得出來的地名,就已經太多太多,而且都精彩萬分,烏龜這下子傷腦筋了吧。
已經稍稍見識到德國的辦事效率,倫敦的簽證單位,前一天預約,隔一天馬上收到書面通知;老P要去交換的學校老師,給他e-mail,也都馬上回信;學校的住宿單位,也是去信馬上有結果,只是學校宿舍怎麼這麼貴;連童話大道、浪漫大道的旅遊單位,在網路上要了地圖與資訊,都隔三天就從德國寄到家裡,一切,好像進展得都很快。
南邊的羅曼蒂克大道也很豐富,上次只走了頭跟尾,還有中間一大段。
由 mrs.turtle 發表於
奧地利D'arbo濃縮果汁
每回到等玫瑰去,總會發現好多有趣的東西,最近新貨很多,每一種都想買回來試試,實在沒這麼多個胃可以裝,更沒這麼多英鎊可以燒,只好很克制的每次買一種,今天買到的是一瓶濃縮果汁,其實已經看了它好久好久,第一眼當然是被瓶身的包裝所吸引,第二,英國人超愛這種濃縮汁加水喝,其實有時候也覺得不錯喝,當然沒有新鮮果汁的濃稠、顆粒與新鮮,就健康與營養來說,也一定不及格,但就是嘴饞嘛,偶爾為之。
由 mrs.turtle 發表於
自然的松香
這個季節,適合坐在草地上曬曬溫暖的陽光,但請千萬要慎選樹種,如果你坐在這類針葉樹的下方,就有危險了,會被一顆顆結實纍纍的毬果,給打到頭昏眼花。
Weston Park裡有棵我也搞不清楚是什麼杉的樹底下,不知道那位無聊人士,把散落一地的毬果,擺得整整齊齊,大龜小龜就趁勢在上面玩起躲貓貓。
這些乾燥的毬果,可以清楚看見每一瓣的細緻紋路,尤其剛掉落的,蒂頭上還帶著黏黏的松汁,散發著一股自然的松香,這種味道對我來說,比起一瓶幾千大洋的香水,真是好上幾百倍呢。
遊戲開始囉!
不公平,我這麼鮮豔,又這麼大隻,要躲哪兒去啊?
靠!好硬,肚皮都刮傷了啊。
不過這味道挺不錯的捏
原來躲在這裡,這麼小一隻,還有保護色,算你狠。
誰要你吃得這麼肥肥壯壯啊?
唉!怎麼躲都藏不起來,回去減肥了
由 mrs.turtle 發表於
很有故事的咖啡豆
新鄰居Iris,中午特地送來她剛從蘭開郡一家百年老店買回來的好豆子,一種是來自新幾內亞,一種來自澳洲,新鮮咖啡豆聞起來的味道真是好極了,在這裡有illy磨好的咖啡粉,就已經覺得很高級啊,還用這種新鮮烘焙咖啡豆,會不會太享受了,晚上去借用磨豆機時,順便觀摩一下她怎麼煮咖啡?
晚上再來詳細問一下這家百年老店的店名,據說很有故事呢?!
由 mrs.turtle 發表於
烏龜又一隻
昨天一定是個特別的日子,一連收到三隻龜,瑪莉莎去市區逛街,不小心看到這條可愛的毛巾,就幫我帶回來了,感恩啦!
由 mrs.turtle 發表於
加勒比海龜&韓國龜
今天真是個幸運日,一連收到朋友送的兩隻龜,一隻是英國朋友幾年前去加勒比海度假時買的石頭龜,雕工細緻、刨工光亮、色澤溫和、形狀可人,她說那個度假海灘上有好多海龜,遊客還可以跟一大群海龜一起游泳呢,超羨慕,有一天一定也要來去遊遊看。另一隻是韓國朋友從韓國帶來的烏龜手機吊飾,簡單的黑色加銀色,跟我的手機很搭配啊,萬分感謝!烏龜收藏裡也藏著許多珍貴的友誼呢!
由 mrs.turtle 發表於
七分家限量牛舌餅
早上英文聚會的時候,手機連響了三次,趕快很尷尬的接起來,心想七分姑娘該不會又繼烤丸子之後,又搞了什麼名堂吧。中午回到家,果真已經有好料出現在桌上,放著論文不寫,又繃出了"牛舌餅",會不會太神奇啊,不過,小小擔心你明天跟強納森的約會。
由 mrs.turtle 發表於
陽光下的嫩葉
春夏之間,不只百花爭鳴,綠樹也拼命冒芽,速度就像吹氣球一樣快,今天看見一點點綠綠的,明天就"ㄆ一ㄚ"整個枝頭全綠了,接著顏色一天比一天深,這時候,一會兒溫暖的陽光、一會兒綿綿細雨,剛好適合植物們快速生長;前一陣子的開花樹種,現在幾乎只剩地上一堆飄落的花瓣,取而代之的也是嫩葉,讓觀賞的我每天都有新的驚奇與發現,老天爺啊,會不會再過不久就要結果了。
喜歡這樣的綠
映著藍天,真是不得了的美艷
其實它長這樣的
由 mrs.turtle 發表於
The Yorkshire Dales
傍晚,剛下班的S,從Leeds趕到雪菲爾開會,特地幫我抱來了一大疊旅遊資料,我們只在電車站短暫交談了幾分鐘。
回來之後一一打開研究,翻閱這種摺頁、地圖,是我最愛的事,能從中找到許多旅遊靈感,也可以找到許多延伸閱讀的管道,就算沒辦法真正到達,也可以對一個地方有個概略的瞭解。
身處在這個旅遊風氣極度盛行、旅行歷史也夠久遠的國家,有看也看不完的旅遊書、拿也拿不完的旅遊資料、索取也索取不完的資訊與地圖,如果再點進相關的網頁,那可能會身陷其中,不可自拔,只怕你沒有時間一一閱讀。
真的很納悶,這樣的資訊到底是如何彙整、如何設計,能達到這種爐火純青的地步。我們的旅遊局、國家公園、國家風景區……,請多多加油吧!
知道我最近心動的地方是哪裡了吧?總不能老是只擁抱Peak,該換點口味走走。有興趣的請喊一聲。
由 mrs.turtle 發表於
自由時報:典藏波西米亞風情
感謝usosally特來通風報信,自己真的都不知道哪一天會有文章出現啊!
也謝謝二馬幫我用"四物雞"掃來的圖片......
由 mrs.turtle 發表於
日式烤丸子串
這個學期的時間很短,大家似乎都很忙,復活節長假才剛結束,暑假馬上就跟著來了,不拼命一點是不行的啊,到時候老師們一個個都去「哈勒爹」就不妙了。
也因此,最近「何氏姊妹烘焙坊」已經休兵好一段時間了,連倫敦的朋友都開始問起了。今天由姊姊七分重出江湖,來個日式烤丸子串,會不會太可愛一點,不僅彩色的,還考慮到包裝問題,用了超市裝水果的塑膠盒,剛好下面四個透氣孔,一盒插四根,有原味、抹茶、紫米、草莓四種口味,最後還打了個緞帶蝴蝶結,真是完全被打敗,迫不及待先貼個照片,還沒烤來吃,等我吃完再來稟告滋味如何?
ps.請不要問我食譜...3Q
由 mrs.turtle 發表於
「Nespresso」咖啡膠囊
咖啡是西方人生活必需品之一,一天可以來上好幾杯,就跟酒、煙一樣,可以說是用「酗」的,超市裡的咖啡櫃,有各種選擇,不只品牌選擇多,沖泡種類的選擇也多,也因為銷量大,著名的Lavazza、illy等義大利品牌,在這裡都可以以經濟的價格購得。但還是得說,英國不是個真正喝咖啡的國家,跟義大利、法國、奧地利比起來,他們大概只要有咖啡味、咖啡色與幾大匙的糖加進去,再難喝也都可以叫做「喝咖啡」。
縱使咖啡市場已經這麼蓬勃,咖啡商還是得求新求變,促進消費,這一季百貨公司裡的咖啡機專櫃,大量出現這類產品,用「咖啡膠囊」煮咖啡的咖啡機,說是可以完全密封住咖啡,使它不與空氣接觸,而保留住咖啡的香味,天知道呢。
前幾天在「等玫瑰」停車場看見一台行動咖啡車,給消費者試喝用這種方式煮出來的咖啡,可惜沒喝到,這一台幾乎上百鎊的專用咖啡機,加上這些包裝的非常吸引人的咖啡膠囊,會是廠商宣稱的「咖啡史上的改革嗎?」也是天知道。
專賣店裡的咖啡座
碰巧,在布達佩斯最著名的大道上,也看見了一家雀巢專賣店,整家店就是只賣這些的產品,店家的室內設計的確很炫麗,牆上鮮豔的咖啡膠囊夠藝術、也很視覺,不知道台灣現在是不是也流行這個?
也推出專用咖啡杯組
咖啡膠囊也能裝飾得如此啊
另一組咖啡杯
這面牆讓我最驚豔,那些全是一盒盒各種口味的咖啡膠囊,夠酷吧!
包裝、包裝,現代人最吃這一套吧,只是,這實在太不環保了吧!(退件)
牆上那些一小方格裡面,就是裝著這幾顆膠囊
由 mrs.turtle 發表於
ICE有賣月票嗎?
天外飛來一大筆!
,申請到一筆歐盟獎學金,將提供他到德國Kassel大學交換研究三個月。三個月!!!那我不就也可以跟著轉戰德國三個月,太好了,他去「做」他的研究,我去「坐」我的ICE。
三個月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週六去水石書店一趟,把架上玲瑯滿目的德國旅遊書大至瀏覽一遍,先買了一本 DK回來,準備好好研究一番,這三個月得好好的從長計議,大家如果有「任何」關於德國的資訊與網站,就請不賃提供給我們囉!Turtle UK報即將要改版成「DE報」了,屆時就會從Kassel報告我們的最新消息。
Kassel不僅是格林兄弟的故鄉,位在德國著名的童話大道中心,也是Hesse州北方的文化、科技、商業城鎮,最具知名度的大概就屬五年一度的Documenta文件大展,可惜眾所矚目的第12屆「Documenta12」要2007年才辦。
在這裡要先感謝詩丹法尼文件,已經讓我連結到許多德國的相關網站……。
由 mrs.turtle 發表於
我的心需要"磁碟重組"
剛剛看完了一部讓我胃痛的電影「Munich」,沒有不好看,但是看了心情很沈重,看電影搞得這麼累,何必呢?
每天打開outlook收信,收下上百封垃圾廣告信,然後一一刪除,只留下朋友來信和電子報,看著從4月24日開始,到現在都沒打開的新聞報,以及一大堆沒有回覆的公私信件,真是不知從哪裡開始,再打開blog,看到幾十則留言,也不知道該如何回起,最近的生活,還真是一團混亂啊!
書桌狀態也忠實的反應此時的心情,一團亂啊。攤著一堆寫稿的資料、寫書的資料、旅遊帶回來的資料、準備去旅遊的資料、還沒記帳的購物收據、沒有看完的報紙文章,再打開行事曆,密密麻麻的未完成事項,一頁又一頁,該寫的想寫的blog文章,一篇又一篇。(還要應付一天到晚哭餓的老P)
想做的、該做的、要做的事怎麼會這麼多?真希望能像鴨子一樣,在湖中悠閒的划水就好啊!
由 mrs.turtle 發表於
有鎖街也有春天
今天,天氣好的不像話,非但比昨天還好,而且少了悶悶的熱空氣,清爽的涼風吹得藍天藍得更徹底,原來,不知不覺已經"立夏"了,這個東方傳統節氣,居然準到英國來了,這幾天氣溫突然上升不少,的確是預告著夏天來臨囉!
巷口這幾棵白色櫻花實在開的太火爆啊!
白色的花就像結了冰霜一樣,美啊!
所謂「立夏」,就是夏季之首,曆書上說「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已長大,故名立夏」第一句看不懂,第二句是真的嗎?在英國,萬物才剛剛要開始長大而已。
立夏的傳說很多,有此一說,這一天如果下雨,以後雨水會很多,倒是來看看這裡是否也通用這個道理,不準也沒關係,就通通嫁禍給Global Warming即可。
喜歡bluebell內斂的造型與顏色
哪裡才可以看到樹林底層一大片的景象呢,從沒見過耶?
是一種有氣質的野花
另有一句常常聽我阿母說的諺語「入夏補老父」,就是要在立夏當天,給老父進補一下,這點我暫可不用操心,園長老爹現在正跟著大肚咪一起坐月子,太補了。
這條破破的有鎖街,也是有美麗的時刻,街頭街尾從春天到夏天,百花齊放,每一種春天該看到的花,似乎這裡都有,後院的bluebell也開始大鳴大放,蘋果花、西洋梨花,也開的嚇嚇叫,真是讓人有點措手不及的感覺,看來今年秋天又會有好吃的蘋果了。
天氣一回暖,後院馬上雜草叢生,房東不知道又什麼時候才會來除草啊?隔壁的幾戶都除乾淨了啊
蘋果花,還有一隻小瓢蟲
這樣的藍天,藍的有點不真實
蘋果花的造型也挺可愛的吧,短短肥肥圓圓胖胖
這棵是西洋梨,看來也是會結實纍纍
由 mrs.turtle 發表於
Summer @雪菲爾植物園_草地篇
看完了清純小朋友,來個成人篇!
奇怪,放著一大堆該整裡的文字與照片,一直貼這些風花雪月,這個比較輕鬆愉快嘛!下定決心,從明天起,要努力的寫_寫_寫,糟糕,天氣一變好,就忍不住一直想往外跑,光在Sheffield就夠讓我跑了啊,最近腦子裡,又浮現了好多想去的地方,忍住...忍住......,沒用,馬上又閃過一個念頭"這個週末不知道天氣如何呢?"
如果,台灣的都市裡,能多幾塊綠地、多幾棵大樹,形成空氣中的自然通風與氣流,保證能在燠熱的夏季,降低一點溫度,就算不能降溫,視覺感受也好一些吧!只有水泥、只有柏油,不熱死才怪。(就算我們有草皮,也會插著一塊牌子"禁止踐踏草坪")
小姐們終於逮到好機會,到公園裡秀一秀
草地上躺著一對又一對
在強光下看書,不傷眼力嗎?
他們真的都不怕曬,越黑越好啊
這就是英國女孩的經典造型,白白胖胖,留著長髮,穿著小可愛、露著彩色肩帶、裙子與夾腳拖鞋
後方的溫室裡,在這種溫度烘烤下,不知道會不會把植物都燜熟了
這一對是今天最有趣的,一開始含情脈脈,抱過來又抱過去,接著,女生開始流著眼淚,然後,開始大小聲,沒過多久,又恢復摟摟抱抱狀,然後,又流眼淚,搞什麼東東啊!會不會太戲劇化。
大肚婆也要曬太陽喔,她居然還能穿著很高的高跟鞋
這一對的組合也很有意思,請看下面一張
戴墨鏡看書
注意看,前方又一群也是很經典的英國女孩,絕不會跟歐陸國家的認錯了
喔!真的好刺眼啊,快不行了
由 mrs.turtle 發表於
Summer @雪菲爾植物園_小孩又一篇
有沒有搞錯?今天氣溫直衝25度之上,傍晚六點,戶外溫度24.5,室內溫度21.5。
終於達到可以曬棉被的溫度了。中午學英國人到植物園曬曬溫暖的陽光,馬路上還塞著車呢,該不會都是要出門去曬太陽吧。植物園的綠地上,人滿為患,或坐或躺或臥,千奇百怪的姿勢,最樂的當然還是小朋友,盡情的追趕跑跳碰。
我們準備了簡單的午餐、果汁、蘋果酒、綠茶、牛肉乾、麥芽酥、葡萄一串,帶著一條披毯、二本書,在舒服的草地上,享受著這麼冷的冬、這麼冷的春"之後的"第一個溫暖午后。
有種預感,今年的夏天會很熱......。
真溫暖的畫面,大肚咪再過不久,就可以有這種畫面出現囉!
這小女孩一直在吐舌頭啊,怪!(這種屁屁不太好,會漏)
這位應該是媽媽的好朋友
這位才是媽媽
阿姨跟誰講電話啊?
從小就這樣訓練,難怪都不怕冷
踢球,不管大朋友、小朋友都愛
今天出現在我們野餐布四周的小孩,都長得很平庸...
這小男孩跟媽媽很像吧
不認識的小朋友也很容易玩在一起
這小女孩真的長得有點抱歉
左邊的叔叔阿姨在做什麼啊
在英國的媽媽有分兩種,一種是年輕辣媽,一種就是"茶扒",這三位屬於後者
居然還有小朋搭起迷你帳棚玩起來了,在裡面會中暑吧!
由 mrs.turtle 發表於
雪菲爾也有庫肯霍夫!?
相信我,這不是故意的,本來想換個主題貼,無奈一出門,碰上的還是鬱金香!
Sheffield City Council今年有進步,幫這個城市來點不一樣的花草,從市中心到學校這一帶可以見到不少盛開的鬱金香,當然這裡的種類是沒法兒跟荷蘭拿來比較的啦。
傍晚的色溫很溫暖吧!
很多學生正在草地上踢球
今天真是個溫暖和煦的春天,趁著傍晚的豔陽,到Weston Park散個小步,前幾天來,鬱金香還"苞"得很緊,天氣一放晴,溫度一回暖,City Museum旁的花圃,馬上開得花團錦簇啊,給一大片綠地添一點春色。住在這個國家,最幸福的一件事就是,這裡三步一小綠地,五步一大綠地,心情好心情不好,到這裡走走路吹吹風,馬上能讓人心情舒暢心胸開闊,小朋友有地方跑、老朋友有地方走、情侶有地方躺、學生有地方玩,踢球、閱讀、野餐、喝酒、聊天,做什麼都好啊!
喜歡高緯度的四季分明,單單春天就有不同的時序,從最早的snowdrop、番紅花、水仙、櫻花、到現在滿坑滿谷的蒲公英,暗示著美麗的夏天就快到囉,只是這些不怕冷的英國女孩,早已換上細肩帶、露肚裝與清涼脫鞋了。
我的媽呀!一年已經過了三分之一???
三三兩兩坐下來聊天的也很多
拍起來還蠻像一回事的啊
數量還不少
後面就是Arts Tower,老P的研究室
傍晚的斜陽已經被City Museum建築物給擋住了,紅色花圃少了點陽光來襯托
大樹的嫩芽,已經冒很多了
隔壁的Crookes Valley Park一整排的櫻花樹,也開得正恐怖啊,過幾天應該有會有櫻花雨,應該來個野餐
小姐,真的不冷啊
坐在草地上的這位同學,竟然唸得是"Chinese",應該過去跟她打個招呼
湖邊新開張的餐廳,視野極好,前幾天很冷時,乏人問津,今天已經很多人坐下來喝一杯囉
正在唸中文的小姐
正在調情的老兄
又換了一個姿勢
足球場前的樹影,好美啊
已經關閉整修三年的City Museum,似乎有快要完工的跡像...
由 mrs.turtle 發表於
【荷蘭鬱金香之旅3-4】庫肯霍夫_園丁
不知道大家看這些鬱金香會不會看到膩啊?
這樣比較有春天的氣息,請再忍一忍,就快貼完了!!(才怪)
庫肯霍夫的園丁們,真的很神,能把這麼多花的種類與顏色搭配得如此精彩,不僅如此,每年需要變換花圃的配置,讓它看起來永遠不一樣,還真是煞費苦心哪!
不知道要有多龐大的工作團隊,才能勝任這個重責大任,只是我懷疑,拍到的這幾位園丁,好像是花園裡的活道具,沒有很認真在工作?!
這張配色很特別吧!
這隻綠頭鴨,還沒起床,春天早晨的太陽曬得很舒服吧!
也好喜歡這台道具,上面還有荷蘭國旗。
種在戶外的鬱金香種類比較沒有變化,下一篇來貼精彩的溫室。
那天的陽光如果一直保持這樣,就好囉!
這兩個看起來更偷懶,左邊那位還穿木鞋,是在作秀嗎?
他們正在清除非鬱金香異類,就是番紅花。
水岸邊,左上方兩顆巨型球莖,也是著名的景觀。
實在太濃豔了吧
我也很想當園丁
這就是正在拍攝"林布蘭鬱金香"的工作小組,這個品種真的很美啊!
由 mrs.turtle 發表於
【荷蘭鬱金香之旅3-3】庫肯霍夫_雕塑
庫肯霍夫庭園中的雕塑,令人印象深刻......,你最喜歡那一個呢?
由 mrs.turtle 發表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拉屎是黑色的怎么回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