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头部前上纵隔小片状低密度可疑低密度灶,与周围分界不清是什么意思

肝内多发略低密度灶,FDG代谢异常增高,M可能大;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部分与胰头分界不清,M可能大_百度知道
肝内多发略低密度灶,FDG代谢异常增高,M可能大;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部分与胰头分界不清,M可能大
今天出PET(CT)报告,1肝内多发略低密度灶,FDG代谢异常增高,M可能大;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部分与胰头分界不清,M可能大。2 C7椎体局灶性FDG代谢略高。谁能告诉我这怎么治疗比较好,急~!女52岁,两年前做甲状腺部分摘除手术。
不知道是不是转移过来的,病灶源不知道,等穿刺,不知道是否可介入治疗
提问者采纳
肝内到底有多少个低密度灶啊?如果不是特别多,可以做介入治疗最好能做个穿刺取到病理结果,能帮助确定原发灶,而且,可以知道化疗方案两年前的甲状腺手术的病理是什么呀?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为您推荐:
低密度灶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恶性肿瘤,扩散?(肝癌)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胰头癌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大小:114.95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CT诊断分析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07年10月,1卷5期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CT诊断分析
魏茂泉,吉林省白山市中心医院CT室,134300
关键词:胰腺假囊肿;假乳头状瘤
相关作者文献
相关文章页面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eudopapilary tumor of pancreas,SPTP)是一种少见的良性或低度恶性或具有恶性潜能的肿瘤,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预后明显好于胰腺癌,多数患者肿瘤切除术后可获得长期生存。术前对本病做出正确诊断对于指导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对其已有较多文献报道。笔者总结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SPTP的CT影像表现,以期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一、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7年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PTP病例6例,均为女性,年龄14~50岁,中位年龄25岁。以腹部包块及腹部不适就诊,无特异的临床症状,1例有关节肿痛。肿瘤标记物(如CEA、CA199、CA242)、血淀粉酶均在正常范围内。
  2. 方法:6例患者均采用GE Lightspeed螺旋扫描机平扫加三期增强扫描。扫描条件:120 kV,300 mA,层厚0.5 cm,螺距0.5。增强采用高压注射器示踪技术,造影剂采用非离子型Ultravist 100 ml,流率(flowrate)3.0 ml/s。
  二、结果
  1. 病灶部位及大小:1例肿瘤位于胰腺头颈部,2例位于胰腺体部,3例位于胰腺尾部。最长径3.0~11.0 cm,平均7.5 cm。
  2. CT平扫:6例肿瘤均呈边界清楚的类圆形肿物,边缘光整有包膜。6例中囊性成分为主者1例;实、囊成分比例相仿者3例;  实性结构为主者2例。囊实性者实质部分呈片状与囊性部分相间分布,其中2例可见壁结节。以实性成分为主者囊性成分分布混杂,平扫分辨不清。囊实性肿瘤表现为类圆形低等混杂密度肿块,边界清晰,CT值33~56 HU(图1)。
  3. CT增强扫描:囊性为主肿瘤增强囊壁轻度强化。囊实性及实性为主的肿瘤在动脉期实性部分呈中等程度强化,CT值61~88 HU(图2);门静脉期实性部分强化略高于动脉期,CT值68~105 HU(图3);但其强化程度均低于正常胰腺组织。其内坏死组织呈多发小囊样低密度影,于延时期显示清晰(图4)。
  4. 平扫及增强比较:3例囊实性者囊性成分平扫显示欠清晰,呈模糊片状影散布实性成分之中,增强未见明显分隔,CT增强扫描门静脉期显示肿瘤实性部分强化略高于动脉期,囊性部分无强化,实性和囊性成分分界较平扫清楚。
  5. 其他:本组6例肿瘤周围结构均为推压改变,与肿块分界清晰,无浸润。胰头部肿瘤虽较大,但胆总管及胰管均未见扩张。
  三、讨论
  SPTP好发于女性,且以年轻女性多见,有文献报道发生于男性及老年女性,亦有报道其他器官发生转移者[1]。本组6例均为女性,年龄14~50岁,中位年龄25岁。肿瘤可发生于胰腺任何部位,以胰体及胰尾多见,偶有报道肿瘤位于胰腺之外者。本组肿瘤位于胰腺头颈部1例,胰腺体部2例,胰腺尾部3例。本组肿瘤位于胰头者,胆总管及胰管均未见扩张,分析认为与肿瘤生长缓慢,肿瘤对周围无浸润有关。SPTP瘤体一般较大,常呈圆形、椭圆形或结节状,增强瘤体与正常胰腺分界清晰。本组肿瘤最长径3.0~11 cm,平均7.5 cm。现有报道最多者285例,其中269例为囊性或囊实性,仅16例为实性。病理标本观察,囊性结构为肿瘤的坏死、液化、囊性变及陈旧性出血灶。SPTP影像表现取决于肿瘤实性结构和囊性结构的比例和分布。囊性结构为主和囊实比例相仿的SPTP中,影像上大多数表现为实质部分呈小片状,增强后呈中高度强化,散布在低密度的囊性部分中;或实囊部分相间分布,不规则排列;或有附壁结节。以实性结构为主的肿瘤的囊性部分多位于肿块边缘,或与实性部分混合分布。实性部分CT平扫密度与肌肉相仿,门静脉期肿瘤强化略高于动脉期,但强化程度均低于正常胰腺组织。囊性部分CT呈液性密度,文献中报道SPTP偶见单纯性囊性结构或实质性结构[2]。总之,根据SPTP的CT影像特征并结合发病年龄和性别,术前对大部分SPTP病例能够做出准确的定性诊断。
  SPTP影像学表现需与胰腺其他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鉴别,如: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黏液性囊腺瘤或癌、浆液性腺瘤、胰腺癌以及假性囊肿等。(1)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SPTP在病理和影像上均与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表现相似,但无功能胰岛细胞瘤增强后强化程度明显高于SPTP,胰岛细胞瘤囊实性成分一般分界较清,不同于SPTP的混合分布,无功能胰岛细胞瘤亦见囊性变、出血和钙化。肿瘤一般没有SPTP大,但是部分病例很难鉴别。(2)黏液性囊腺瘤或癌:瘤体较大且有明显分隔,分隔和实性部分边界清楚。胰管可有扩张。增强囊壁及实性部分强化。实性成分较多且边界不清者,多考虑囊腺癌可能性大。(3)胰腺癌:胰腺癌是少血供肿瘤,增强后肿瘤组织强化不明显,明显低于胰腺组织。胰腺癌常侵犯周围组织,与周围脏器及血管分界不清,甚至包绕周围血管。胰头癌一般可见胆总管及胰管扩张,结合临床较好鉴别。(4)胰腺假性囊肿:有胰腺炎病史,呈囊性低密度灶,结合病史较好鉴别。
  (本文图1~4见PDF)
[1] 缪飞,展颖,汪登斌,等.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华放射学杂志,):417-421.
[2] 赵心明.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CT与MRI表现.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682-684.
(编辑:吴 莹 收稿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前上纵隔小片状低密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