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学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电子课本(全册)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电子课本(全册)
大小:10.58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当天更新视频:78部 视频总数量:65847部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视频教程
视频类型:
人气:加载中...次点播
更新时间: 18:05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视频教程详情
在线播放和下载地址: [ 无需安装任何插件即可快速在线观看和下载 ]
您也许会喜欢这些视频
评论视频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视频教程
本站所有视频教程均从互联网精心收集,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纠正或删除,E-mail: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电子书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电子书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小学五年级下学期数学试题及答案
小学五年级下学期数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28分)
dm3=(&& )L(&&&&
)ml&&&& 27800cm3=(   
)dm3=(    )m3
2.1~20中奇数有(&&&&&&&&&&&&&
),偶数有(&&&&&&&&&&&&&
),质数有(&&&&&& ),合数有(&&&&&&&&&&& ),既是合数又是奇数有(&&&&&&&&&&& ),既是合数又是偶数有(&&&
&&&&&&&&&),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有(&&&&&&&&&&&&
3.一瓶绿茶容积约是500(&&&&&& )
4.493至少增加(&&&&
)才是3的倍数,至少减少(&&&
)才是5的倍数。
5.2A2这个三位数是3的倍数,A可能是(&&&
)、(&&& )、(&&&
6.用24dm的铁丝做一个正方体柜架,它的表面积是(&&& )dm2。体积是(&&& )dm3
7. 写出两个互质的数,两个都是质数(&&& ),两个都是合数(&&&
),一个质数一个合数。(&&& )
8. 两个连续的偶数和是162,这两个数分别是(&&& )和(&&& )。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9. 写出一个有约数2,是3的倍数,又能被5整除的最大三位数(&&& )。
10. 用4、5、9三个数字排列一个三位数,使它是2的倍数,再排成一个三位数,使它是5的倍数,各有(&&& )种排法。
11.把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切成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块,一共可以切(&&&& )块,如果把这些小正方体块摆成一行,长(&& )米。
二、选择(12分)
1.如果a是质数,那么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a只有一个因数。&&&& B. a一定不是2的倍数。
C. a只有两个因数。&&&& D.a一定是奇数
2.一个合数至少有 (&&& )个因数。
A. 3  &&&&
B. 4  &&& C.
1&&&&&&D. 2
3. 下面(&&
)是2、5、3的倍数。
A. 70  &&&&B.
18  &&&&&C.
30&&&&&&&&& D. 50
4. 一个立方体的棱长扩大2倍,它的体积就扩大(&&& )。
A. 2倍  &&&&&&&&&&&
&B. &4倍 &&&&&&&&&&&&C.
5. 下面的图形中,那一个是正方体的展开图,它的编号是(& )。
6.五年级某班排队做操,每个队都刚好是13人。这个班可能有(&&&&& )人。
& A.48&&&
B.64&&& C.65&& D.56
三、判断,对的在(    )里画“√”,错误的画“×”(6分)
1.如果两个长方体的体积相等,它们的表面积也相等   (    )
2.一个数的因数总比它的倍数小。&&&&&& (&&
cm的正方体,体积和表面积相等。(&&& )
4.在自然数里,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
5.个位上是3、6、9的数,都是3的倍数。(&&& )
6.因为12÷3=4,所以12是倍数,3是因数。(&&&& )
四、动手试一试(10分)
2.算一算。右图是一个无盖长方体铁盒的两个面,请你根据有关数据计算。
五、解决问题。(44分)
1.一种药液箱的容积14L,如果每分钟喷出药液700ml,喷完一箱药液需用多少分钟?
2.学校运来7.6立方米沙土,把这些沙土铺在一个长5米,宽3.8米的沙坑里,可以铺多厚?
3.粉刷一间长8米、宽6米,高3.5米的长方体教室,除去门窗面积27平方米。已知每平方米用涂料0.3千克。这间教室一共要用多少千克涂料?
4.一个长方体容器,从里面量长、宽均为2dm,向容器中倒入5.9L水后,再把一个西红杮放入水中,这时量得容器内的水深是16cm,这个西红杮的体积是多少?
5.把长1m的长方体木棍截成3段,表面积增加20cm2,这根木棍原来的体积是多少cm3?
6.某健身馆计划新建一个游泳池,该游泳池的长是25m,宽12m,深1.4m.请完成下面问题。
(1)游泳池占地面积多少平方米?
(2)现在要在池的四周和底面都贴上边长为2分米的正方形白瓷砖,一共要用多少块?
(3)如果游泳池全装满水,能装多少升水?
7.一块长方形铁皮,长是30cm,宽25cm,怎样从四个角切掉一个边长为5cm的正方形,然后做成一个盒子。
(1)请你画出一个草图
(2)这个盒子用了多少平方厘米的铁皮?
(3)它的容积是多少?
1.8&& 50&&
27.8&& 0.0278
2.(1、3、5、7、9、11、13、15、17、19)&& (2、4、6、8、10、1、214、16、18、20 )
(2、3、5、7、11、13、17、19) (4、6、8、9、10、12、14、15、16、18、20)(9、15)
8. 两个连续的偶数和是162,这两个数分别是(&&&
)和(&&& )。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分析:因为两个连续偶数的和是162,那么用162÷2=81。因为是连续偶数所以应考虑80、82是连续的,它们的最大公约数用短除法求出是(2),最小公倍数是(3280)。
9. 写出一个有约数2,是3的倍数,又能被5整除的最大三位数(&&& )。
&&& 此题就是考察学生运用能被2、3、5整除的特征。想最大的三位数同时被2、3、5整除,能被2、5整除的是个位数是0的,数一定能被2、5整除。想能被3整除的特征,各个数位之和是3的倍数,想最大的数是(990),因为是3的倍数。
11.1000&& 10
1.c&& 2.A&& 3.C
& 4.C&&& 5.A&&& 6.C
1.×& 2.×& 3.×& 4.√&&
5.×& 6.×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宋体;color:#.(1)38.5平方分米(答案不唯一) (2)19.5立方分米
五、解决问题
4.0.5立方分米
5.500立方厘米
6.(1)300平方米
& (2)403.6平方米
& (3)420000升
& (2)650平方厘米
& (3)1500立方厘米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五(6)班学生对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掌握都比较好,学生计算能力也较强,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但是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弱。解决问题的思路还不够开阔和灵活。全班学生总体智力水平较好,但是一个班级里学生智力差异明显,班级学困生有几个。学生总体学习习惯较好,但是,有少部分学生习惯较差,常常不完成家庭作业,课堂作业也很是马虎潦草,课堂经常不专心听讲,除此之外,个别学生还要做小动作,自由讲话。种种现象,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学习。所以,提高五年级数学的教学质量任重道远。   二、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作用及重点、难 点)   &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是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安排7 个单元,分成五部分。第一部分数的认识,有三个单元:第三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第四单元&认识分数&和第六单元&分数的基本性质&。第二部分数的运算,是第八单元&分数加法和减法&。第三部分式与方程,是第一单元的&方程&;第四部分探索规律,是第五单元的&找规律&。第五部分是第九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公倍数和公因数& 这一单元的要求大纲的要求比做了调整。第四单元和第六单元是有关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教学,这两个单元将揭示分数的意义,研究分数的基本性质。公倍数和公因数的知识是对分数进行通分和约分的基础,因此教材在第三单元先教学&公倍数和公因数&。数的运算中,学生已经学习了计算分母小于10 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本册教材在揭示分数的意义后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以及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学生在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的过程中,能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计算的过程又是分数基本性质的运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以及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教学,能及时引导学生将整数加法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律推广到分数加法中,发展迁移能力。&找规律&教学简单图形平移后覆盖次数的规律。   由于学生对图形平移已有初步体验,也具有一定的探索规律的能力,因此安排这一内容是恰当的,能逐步提高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能力。&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在用列表和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学用倒推(还原)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这对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是有价值的。同时,能进一步增强学生运用策略分析问题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空间与图形&领域安排2 个单元,一个单元是图形的认识,即第十单元的&圆&; &;一个单元是图形与位置。对平面上常见的直线图形的认识经验将有助于学生对曲线图形的认识,这也是学生对平面图形认知结构的一次重要拓展。本单元的教学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为第三学段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1个单元,是第七单元的&统计&。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丰富学生对表示数据方式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根据需要,有效地表示数据的能力。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内容在本册教材中同样作了富有创意的尝试,共安排四次。这些实践与综合应用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智能、情意)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经历探索理解分数的意义、性质和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   2、让学生在用数对确定位置,认识圆的特征以及探索和掌握圆的周长、面积公式的过程中,获得有关的基础知识和相应的基本技能。   3、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相关数据的过程,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和交流;能按要求完成相关的折线统计图。   数学思考:   1、在认识等式、方程过程中,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2、在认识公倍数、公因数等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3、在认识分数的意义等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不断增强数感。   4、在学习用数确定位置,认识圆等过程中,锻炼形象思维,发展空间观念。   5、在学习统计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培养统计能力。   解决问题:   1、能从现实情境中发现   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的方程、分数、数对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2、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其基本思路和方法,体会其特点和价值。   3、在用数对描述简单行走路线和简单的图形变换等活动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4、能应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与态度:   1、能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探索数学知识、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严谨性,不断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的   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措施:   1、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   2、注重学生知识形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的积累,使学生初步学会自主学习形式上可以多采用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讨论、抢答等形式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内学知识,课外学技能,运用理论,使学生真正做到将知识的掌握灵活运用。   4、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   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   5、精讲多练,熟能生巧。   优生名单:   周某、汪某、陈某、许某、葛某、张某、刘某、陆某   学困生: &   汪某、曾某
&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1、整体概述:   由&沉和浮&、 &热&、 &时间的测量&和&地球的运动&四个单元组成的。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提供足够的材料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完成探究任务。   (2)帮助学生把现象、数据转化为证据,利用证据得出结论。   (3)科学概念的构建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才能达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要一步一步打好基础,让学生的认识沿着概念形成的规律发展。   (4)本册有许多动手制作的项日,一定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制作的过程,只有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才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单元简析:   (1)第一单元沉和浮:学生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最后形成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二是从密度的层面解释沉浮现象。   (2)第二单元时间的测量:学生制作计时工具并进行观测和测量,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及对&时间&的认识发展过程。认识计时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计时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感受人类为了不断改进工具所作的不懈努力。   (3)第三单元热:学生在三年级&温度与水的变化&的基础上,将继续观察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观察热量在物体中传递的现象,探索热量传递的规律,发现物体的导热性能是不同的,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不同的。   (4)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让学生经历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学习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不断地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方法,最终认识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模式。   三、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感,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我所任教的三个班中,四(3)班,总体上课堂纪律好,但思维有些局限,发言不如四(2)班积极,表现欲望差,两极分化比较明显。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四(1)班认真,好奇心强,且思维活跃,科学的探究欲强,但其中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过强,倾听习惯有待培养。   四、教学目标:   1、本册教科书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这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要发展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继续学习运用对比实验进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导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转化为证据,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2、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该基于对证据意识的培养上,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设,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质疑,来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yjbys bbs小编为您推荐更多相关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