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81942',
container: s,
size: '1000,60',
display: 'inlay-fix'高中生物教学视频-高中生物教学视频- 听课站
您现在的位置:&>&&>&
高中生物教学视频
页次:1/19&每页20&总数378&&&&首页&&上一页&&&&&&&&转到:第 1 页第 2 页第 3 页第 4 页第 5 页第 6 页第 7 页第 8 页第 9 页第 10 页第 11 页第 12 页第 13 页第 14 页第 15 页第 16 页第 17 页第 18 页第 19 页作为一个女生没能看到活的精子标本是我当年最大的遗憾。&br&这不仅仅是对我学术能力的侮辱…&br&&br&从小就是生物控,各种收集叶子种子羽毛贝壳…&br&自从在课本里认识了显微镜,简直就是开启了另一扇世界的大门!软磨硬泡让我爸把单位卫生所的显微镜借了过来,虽然又旧又笨重,是个光学显微镜精度也不大。但是我还是坚持洗干净手再碰它,玩儿到半夜也要收拾整齐装到盒子里才能放心睡觉。&br&那是我上大学之前最好的玩具。&br&(话说现在的孩子有了ipad真的错过了好多)&br&&br&图片参考来自网络:&br&当时玩儿过很多,记得比较深刻的如下:&br&1.首推课本上介绍的最经典的洋葱鳞片试验&br&&img data-rawwidth=&293& data-rawheight=&220& src=&/efe54caf1a467bfe04d37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3&&&br&操作性强,课本上有完整过程,实验课操作过之后自己再重复比较简单,容易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而且颜色艳丽,用来在老人家和熊孩子面前提升逼格神器!大家都会称赞这孩子真是达尔文再世,孟德尔亲生!&br&&br&&br&2、鱼卵虾卵海马卵的孵化&br&下面这图是我从网上找的,海马幼体形状和这图不同,但大约是这种透明的状态!&br&&im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880& src=&/bed699bf15b88af8a5cc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bed699bf15b88af8a5ccf_r.jpg&&&br&此神物现在淘宝竟然有卖儿童版了,当然爷当年还没这么发达,全凭家在海边的有利条件,舔着脸向搞养殖业的表舅舅的老丈人要来的,卵的状态就像红砂糖,极细小,孵化过程极其富有期待性和挑战性。那时没有专门的孵化器,我自制的几个大鱼缸换水、调节PH、调节盐离子浓度、用白炽灯做了罩子提供24小时光照和温度!孵化的是小海马你们相信吗?!&br&这货真的孵化出来了!&br&就在水面上像一层薄薄的头皮屑一样,但是它们是不规则运动的,看上去真的密密麻麻有种头皮发麻的感觉。要不是亲生的…哎…&br&一个吃星球杯的小勺子可以舀起来几十只。&br&在显微镜下就像图上那货差不多!&br&放在盖玻片下一压,噗…细胞都淌出来了…&br&真是挥之不去的虐待小动物经历…&br&&br&看完了植物就想看动物,然后就想朝人下手了!!&br&3、血液凝集试验。&br&&img data-rawwidth=&494& data-rawheight=&327& src=&/10dcbc35bad5d2caf0437c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4& data-original=&/10dcbc35bad5d2caf0437cd_r.jpg&&&br&我的血型就是初二那年自己查出来的,生生用消了毒的刀子划了手指滴出来的血,等把东西准备好了血都干了…&br&于是又划了一刀…&br&那个时候我妈就从一种生了一个科学天才的欣喜变成了生了一个科学狂魔的隐忧。&br&抗血清是从医院的化验科的大夫那里求来的…&br&第一次验把抗A和抗B搞反了!&br&我爸我妈都是A,我竟然是B型!&br&每天都怀揣一个天大的秘密在爸妈面前再也不敢恃宠而骄…连续好几天没睡着,半夜里爬起来又验了一遍确认了是A才含着眼泪睡着…&br&是A是A是A…重要的事情说三遍…(??_?`)&br&&br&&br&还有一些水果蔬菜纸张纤维,&br&凡是能被我放到物镜下面的统统不放过!&br&日后想到有意思的再补充吧&br&(孵化螳螂宝宝像绿蚂蚁一样爬满床我就不提了…)&br&&br&&br&要说收获嘛…&br&1、连任六年生物课代表,彻底颠覆了老师“女生不会对理科着魔”的观念。&br&2、任何会密集恐惧症的图片只要变成圆形加个光圈就觉得好可爱。&br&开会的时候随手乱画就是这样的:&br&&img data-rawwidth=&2448& data-rawheight=&3264& src=&/d9ed5d3fd9978f9cdbf66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d9ed5d3fd9978f9cdbf66_r.jpg&&3、物理课上关于透镜一章学得最明白。&br&4、练成了左眼看物右手画图的人体同步扫描仪绝技!&br&5、大学报志愿一点都不犹豫就报了生物。&br&6、大学的每一节专业课都很幸福,每一节实验课都很疯狂。&br&&br&&br&最重要的,我比所有人更富有:&br&我拥有了微观的世界。&br&&br&&br&&br&亲爱的列文·虎克男神,请听我为您带来一首《你是我的眼》…&br&“因为你是我的眼,让我看见这世界,就在我眼前”
作为一个女生没能看到活的精子标本是我当年最大的遗憾。这不仅仅是对我学术能力的侮辱…从小就是生物控,各种收集叶子种子羽毛贝壳…自从在课本里认识了显微镜,简直就是开启了另一扇世界的大门!软磨硬泡让我爸把单位卫生所的显微镜借了过来,虽然又旧又笨…
回答问题之前我先来鄙视一下某些答主,你们自己过得浑浑噩噩就算了,人家高中生只是说了自己的梦想,问个怎么用显微镜,生物专业的作为过来人规劝他这条路难走可以,但某些人脑补出题主是为了“秀优越感”、“视野狭窄还自以为高智商”,冷嘲热讽的是怎么回事?&b&知乎应该是个提倡探索和包容精神的地方,不是让一部分人随意开嘲讽模式的贴吧。&/b&&br&&br&回答题主的问题,光学显微镜的性能相差很大,从几百元钱的教学级到万元级别的研究级都有,题主估计买的是前者。建议按照以下步骤学习:&br&&br&1、显微镜的基本结构&br&熟悉显微镜的原理,了解各个组成部分的作用及调节方法,拆卸、清洗显微镜的方法(学会了以后可以自己淘二手显微镜,性价比很高,几个月以前我就花了一个上午,在一个仓库里从几十台旧尼康和奥林巴斯显微镜上选出最好的零件,攒了一台显微镜,用二甲苯把镜头清洗干净以后很好用,才花了750块钱,要知道全新的都要几千块呢)&br&&br&2、商业成片的观察&br&淘宝上有很多出售制成片的商家,比如这个:&a href=&/item.htm?spm=a230r.1.14.7.kXidoG&id=&ad_id=&am_id=&cm_id=ed55e27b&pm_id=&_u=dofln2def9&abbucket=1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显微镜生物切片生物标本50片盒装永久封片&i class=&icon-external&&&/i&&/a&,包含的组织种类很多,形态丰富多彩,一套才几十块钱,可以作为初学者练习使用显微镜的对象。刚开始甚至连相机和转接头都不用买,直接用手机镜头对准目镜就可以拍照了,下图是我前段时间用手机直接拍的细胞集落(倒置显微镜,100倍)&br&&img src=&/619433eefc5e14171acb4eb162a97e67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8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619433eefc5e14171acb4eb162a97e67_r.jpg&&&br&&br&3、自制简单切片和涂片&br&除了有答主已经提到的洋葱根尖切片,几乎你身边的所有植物组织都可以做徒手水装片,这是个很好的练习动手能力的过程。可以看一些这样的文献:&a href=&ki.net/Search/ZWZA.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怎样制作植物徒手切片&i class=&icon-external&&&/i&&/a&。当你有了一定制片经验之后,可以买一些简单的化学染料,比如做HE切片的苏木精和伊红,再比如革兰染色的结晶紫和碘液,都是很便宜而且购买方便的试剂。自己试着做高级一些的片子。如果你会做革兰染色,又懂一些微生物基本知识,可以在上呼吸道感染的时候鉴别感染的病原体类型,对选择抗生素有所帮助(感谢 &a data-hash=&6946dac833c72c47f9d662e72c5e79be& href=&///people/6946dac833c72c47f9d662e72c5e79be&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6946dac833c72c47f9d662e72c5e79be&&@张潇月&/a& 指出这个说法不严谨,具体请看评论区)。&br&&br&4、显微镜可以做到的更高级的事情,比如显微摄影&br&&img src=&/a84eecc59c2_b.jpg& data-rawwidth=&641&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1& data-original=&/a84eecc59c2_r.jpg&&(显微镜下的硅藻,引用自&a href=&/c?m=9d78d513d9d706ef06e2ce384b54cc918bea39b4acd82d3a5de91e00acebb09bcb9f4aabb8943f2fff7d722f42&p=8b2aae0abccf&newp=8b2aae40b4d26ddb&user=baidu&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微小的美丽 Nikon显微摄影获奖作品赏&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r&也有实际的用途:比如&a href=&/doc/1/.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如何用显微镜鉴别红木&i class=&icon-external&&&/i&&/a&,再比如&a href=&/paper/hzrb//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用显微镜鉴别古瓷&i class=&icon-external&&&/i&&/a&,当然这些需要很多时间学习和经济上的投入,我只是想说,这个世界不像某些人眼中那样狭窄,一台显微镜能做的事也许超过你的想象。
回答问题之前我先来鄙视一下某些答主,你们自己过得浑浑噩噩就算了,人家高中生只是说了自己的梦想,问个怎么用显微镜,生物专业的作为过来人规劝他这条路难走可以,但某些人脑补出题主是为了“秀优越感”、“视野狭窄还自以为高智商”,冷嘲热讽的是怎么回…
&p&本人目前在省级重点中学带高三毕业班,这是第四次带毕业班,每天要讲课、判卷、研讨内容,我一有时间,就会把最近的教学精华总结到第五部分:教学之要。&/p&&br&&p&故本帖会持续性更新,敬请关注。关于高中生物所有内容,都欢迎大家热烈互动。&/p&&p&------------------------------------------------------------------------------------------------------------------------------------------&/p&&p&本文系统地分为五部分:&/p&&p&一、方法之纲&/p&&p&二、生物之门&/p&&p&三、遗传之略&/p&&p&四、错题之集&/p&&p&五、教学之要&/p&&br&&br&&p&本文共计上万字,汇集本人八年一线、三届高三的教学精华,有志学子切莫轻易放过。&/p&&br&&p&======================================================================&br&&/p&&br&&p&一、方法之纲&br&&/p&&br&&p&1.高中生物学习心法:代谢是基础,调节是纽带,遗传是区分所在,实验乃失分大户。&br&&/p&&br&&p&2.高中生物学习陷阱:&/p&&br&&p&教师是灯塔,答案是拐棍,解析是轮椅。&/p&&br&&p&依靠灯塔,万一他不亮呢?&/p&&p&依靠拐棍,思路能走快吗?&/p&&p&依靠轮椅,大脑能不废吗?&/p&&br&&br&&p&二、入门之道&br&&/p&&br&&p&百分之九十生物不能入门,不能考高分的原因如下:&br&&/p&&br&&p&生物进化导致多样化,多样化致使知识散乱,知识散乱所以认知混乱。&/p&&br&&p&所以我提出以各种生物为锚,锚定高中核心知识,&b&方法名曰:刻舟求剑。&/b&&/p&&br&&br&&p&锚定生物共有36种,依次阐述。&/p&&p&1.草履虫&/p&&img src=&/3faaab8dddcfc_b.jpg& data-rawwidth=&635& data-rawheight=&4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5& data-original=&/3faaab8dddcfc_r.jpg&&&br&&p&锚定:真核生物
双小核草履虫获胜&/p&&br&&p&2.大肠杆菌&/p&&br&&img src=&/7c00ad253cb95a56e4abc282aaa6471e_b.png& data-rawwidth=&429& data-rawheight=&3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9& data-original=&/7c00ad253cb95a56e4abc282aaa6471e_r.png&&&br&&p&锚定:原核生物
有细胞壁(非纤维素、果胶)&/p&&br&&p&3.噬菌体 &/p&&br&&br&&img src=&/c715d18b31c83c5e6547_b.png& data-rawwidth=&509& data-rawheight=&5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9& data-original=&/c715d18b31c83c5e6547_r.png&&锚定:无细胞结构 含有一种核酸 DNA
二次标记 &br&&br&4.蓝藻&br&&br&&img src=&/5dbeb450a56db367cc0f29bb537d9998_b.png& data-rawwidth=&653& data-rawheight=&4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3& data-original=&/5dbeb450a56db367cc0f29bb537d9998_r.png&&&br&锚定:有叶绿素无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有氧呼吸&br&&br&5.酵母菌 &br&&br&&img src=&/b4ef5e6484c47aeb9f5afc_b.png& data-rawwidth=&397& data-rawheight=&41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7&&&br&锚定:兼性厌氧型
真菌类 &br&&br&6.支原体&br&&br&&img src=&/2ba99ca1fd733_b.png& data-rawwidth=&349& data-rawheight=&26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9&&&br&锚定:最小的细胞
无细胞壁&br&&br&7.乳酸(杆)菌&br&&br&&img src=&/caa29daec5a_b.png& data-rawwidth=&345& data-rawheight=&26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5&&&br&&br&锚定:无氧呼吸 乳酸发酵
原核细胞&br&&br&8.团藻&br&&br&&img src=&/0d45f1d9f2a8ee8ea012af_b.png& data-rawwidth=&568& data-rawheight=&5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8& data-original=&/0d45f1d9f2a8ee8ea012af_r.png&&&br&锚定:低等植物 含有中心体 &br&&br&9.果蝇&br&&img src=&/9ef167cfbba4ea272a2d9_b.png& data-rawwidth=&524& data-rawheight=&4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4& data-original=&/9ef167cfbba4ea272a2d9_r.png&&&br&锚定:基因在染色体上
红眼白眼 伴性遗传&br&&br&10.豌豆&br&&img src=&/4f0d290f1ded04c0e5e5c_b.png& data-rawwidth=&426& data-rawheight=&28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6& data-original=&/4f0d290f1ded04c0e5e5c_r.png&&&br&&img src=&/22dc812bd6bbffc5abe2eeab1c0f003c_b.png& data-rawwidth=&622& data-rawheight=&4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2& data-original=&/22dc812bd6bbffc5abe2eeab1c0f003c_r.png&&&br&&br&&br&锚定:自花传粉 闭花受粉
孟德尔遗传定律 分离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br&&br&11.HIV&br&&br&&img src=&/f8aa91dcfc632aa970ed74b9e0b4f149_b.png& data-rawwidth=&584& data-rawheight=&4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4& data-original=&/f8aa91dcfc632aa970ed74b9e0b4f149_r.png&&&br&&br&锚定:RNA病毒
攻击T细胞&br&&br&12.霉菌&br&&br&&img src=&/61b38ec7ab6a1e254ef0b245d9ca7fbe_b.png& data-rawwidth=&426& data-rawheight=&3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6& data-original=&/61b38ec7ab6a1e254ef0b245d9ca7fbe_r.png&&&br&锚定:真菌类 真核生物
青霉素高产菌株 基因突变而来&br&&br&13.硝化细菌 &br&&br&&img src=&/4d55a7e7d0bf9a0f4d2afc_b.png& data-rawwidth=&368& data-rawheight=&36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8&&&br&&br&锚定:原核生物
化能合成作用 &br&&br&14.蛔虫&br&&img src=&/013c15fd1decd6377084bda4fec10d31_b.png& data-rawwidth=&326& data-rawheight=&24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6&&&br&&br&锚定:真核生物 肠道寄生 无线粒体
无氧呼吸 &br&&br&15.衣藻&br&&br&&img src=&/e8e67a1d8d097f39cc488c_b.png& data-rawwidth=&462& data-rawheight=&3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2& data-original=&/e8e67a1d8d097f39cc488c_r.png&&&br&&br&锚定:单细胞真核生物 &br&&br&16.保卫细胞&br&&br&&img src=&/ccb8ec59052_b.png& data-rawwidth=&401& data-rawheight=&35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1&&&br&锚定:含有叶绿体
中午阳光强烈 气孔关闭,二氧化碳进入减少&br&&br&17.根瘤菌&br&&br&&img src=&/a2ac76ec6ac31498bbad5_b.png& data-rawwidth=&348& data-rawheight=&41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8&&&br&&br&锚定:互利共生 固氮作用&br&&br&18.菟丝子&br&&br&&img src=&/0ea7bde10a1a_b.png& data-rawwidth=&501& data-rawheight=&3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1& data-original=&/0ea7bde10a1a_r.png&&&br&锚定:植物
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营寄生生活。&br&&br&19.秃鹫&br&&br&&img src=&/d70d121ad04cc0aa88b658_b.png& data-rawwidth=&474& data-rawheight=&3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4& data-original=&/d70d121ad04cc0aa88b658_r.png&&&br&&br&锚定:高等生物
分解者&br&&br&20.无子番茄&br&&br&&img src=&/93ff6ec508f2f45c8fccf8f_b.png& data-rawwidth=&556& data-rawheight=&4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6& data-original=&/93ff6ec508f2f45c8fccf8f_r.png&&&br&&br&锚定: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br&&br&21.无籽西瓜 &br&&br&&img src=&/e297a2f0aa_b.png& data-rawwidth=&612& data-rawheight=&5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2& data-original=&/e297a2f0aa_r.png&&&br&&br&锚定:多倍体育种
联会紊乱,不能形成可育配子&br&&br&22.水葫芦&br&&br&&img src=&/b359d9d38a093e3bf1b07_b.png& data-rawwidth=&529& data-rawheight=&3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9& data-original=&/b359d9d38a093e3bf1b07_r.png&&&br&&br&锚定:外来物种入侵
水体污染&br&&br&&br&23.水绵&br&&br&&img src=&/283d4d0fcb423fc9215a23_b.png& data-rawwidth=&345& data-rawheight=&42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5&&锚定:有带状叶绿体 恩吉尔曼睡眠实验 证明氧气是由叶绿体产生的。&br&&br&24.伞藻&br&&br&&img src=&/8b89b184d940f8f22bb35f8_b.png& data-rawwidth=&513& data-rawheight=&3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3& data-original=&/8b89b184d940f8f22bb35f8_r.png&&&br&锚定:伞藻嫁接实验
伞藻核移植实验&br&&br&25.变形虫&br&&br&&img src=&/93c20ca8ae1d7c_b.png& data-rawwidth=&534& data-rawheight=&3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4& data-original=&/93c20ca8ae1d7c_r.png&&&br&&br&&br&锚定:变形虫,&a href=&/view/77362.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真核生物&i class=&icon-external&&&/i&&/a&,又音译为“&a href=&/view/418834.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阿米巴&i class=&icon-external&&&/i&&/a&”。由于原生质层的流动,使身体表面生出无定形的指状、叶状或针状的突起,称为“&a href=&/view/551429.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伪足&i class=&icon-external&&&/i&&/a&”,体现了膜的流动性。&br&&br&26.青蛙&br&&br&&img src=&/0d0de2df3ccf4f_b.png& data-rawwidth=&579& data-rawheight=&3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9& data-original=&/0d0de2df3ccf4f_r.png&&&br&锚定:蛙的红细胞有细胞核 进行无丝分裂
蛙的变态发育 尾的退化属于凋亡&br&&br&27.芦花鸡&br&&br&&img src=&/25c82d069b670c0bce32c8d_b.png& data-rawwidth=&567& data-rawheight=&5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7& data-original=&/25c82d069b670c0bce32c8d_r.png&&&br&锚定:ZW性别决定
如何通过羽毛区分雌性和雄性&br&&br&28.肺炎双球菌&br&&br&&img src=&/98ceaa9eca5f94b0e03e35b_b.png& data-rawwidth=&773&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3& data-original=&/98ceaa9eca5f94b0e03e35b_r.png&&&br&锚定: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 体外转化
属于基因重组&br&&br&29.黑农五号 大豆 &br&&br&&img src=&/ecddbeffdbf89b_b.png& data-rawwidth=&255& data-rawheight=&19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5&&&br&锚定:属于诱变育种成果&br&&br&30.抗虫棉&br&&br&&img src=&/01ae8cfc6daebbcfbc966f89442d4ecf_b.png& data-rawwidth=&694& data-rawheight=&4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4& data-original=&/01ae8cfc6daebbcfbc966f89442d4ecf_r.png&&&br&&br&锚定:基因工程育种&br&&br&31.骡子&br&&br&&img src=&/e2ac0b9a51c49b32a72909d_b.png& data-rawwidth=&478& data-rawheight=&3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8& data-original=&/e2ac0b9a51c49b32a72909d_r.png&&&br&锚定:马和驴之间存在生殖隔离,能产生后代,但是不能产生可育后代&br&&br&32.某种兰花和专门给它传粉的蛾&br&&br&&img src=&/8b4bb1e8ad2_b.png& data-rawwidth=&532& data-rawheight=&3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2& data-original=&/8b4bb1e8ad2_r.png&&&br&锚定:共同进化 (容易忽略的重点)&br&&br&33.澳大利亚的兔子&br&&br&&img src=&/b562ee1e2cb01893e29cdd2c6f8a7df8_b.png& data-rawwidth=&442& data-rawheight=&3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2& data-original=&/b562ee1e2cb01893e29cdd2c6f8a7df8_r.png&&&br&锚定:外来物种入侵
J型增长曲线
K值&br&&br&34.地衣&br&&img src=&/fca26d53cd0e5f_b.png& data-rawwidth=&435& data-rawheight=&3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5& data-original=&/fca26d53cd0e5f_r.png&&&br&&br&锚定:地衣是真菌和光合生物(绿藻或蓝细菌)之间稳定而又互利的共生联合体&br&&br&地衣分泌的有机酸可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的过程。&br&&br&35.蜜蜂舞蹈&br&&br&&img src=&/69a1a4dceca01d4732abfe0f_b.png& data-rawwidth=&563& data-rawheight=&2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3& data-original=&/69a1a4dceca01d4732abfe0f_r.png&&&br&锚定:信息传递
行为信息&br&&br&36.克隆羊多莉&br&&br&&img src=&/d5f52cb6d7ea8_b.png& data-rawwidth=&299& data-rawheight=&40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9&&&br&锚定:细胞工程
动物核移植技术
细胞核的全能型
衰老的原因&br&&br&任何生物知识点,都绑定到某种生物 某个结构上,就不容易混乱,故此方法,名曰&b&刻舟求剑&/b&,最适于散乱的知识点学习。&br&&br&&br&&p&三、遗传之略&br&&/p&&br&&p&我非常悲惨的发现学生从高一到高三,遗传题做了1000+,到最后高考的时候很多人竟然直接舍弃不做,让人心疼。&/p&&br&&p&作为资深的生物教师,&b&认真&/b&&b&教过的学生数以千计,&/b&&b&认真做过讲过的题数以万记&/b&,在这里给大家我痛定思痛,总结下来的独门方法:&/p&&br&&p&&b&高中生物遗传知识葵花宝典&/b&&/p&&br&&p&小鼠是遗传学研究的常用实验材料,弯曲尾( B )对正常尾( b )显性。遗传学家针对小鼠的尾形进行了相应的遗传实验&/p&&p&实验一:&/p&&p&父本弯曲尾&/p&&p&母本正常尾&/p&&p&子一代&/p&&p&弯曲尾(♀)∶正常尾(♂) =1 ∶ 1&/p&&p&实验二:&/p&&p&遗传学家将一个DNA片段导入到子一代弯曲尾雌鼠的体细胞中,通过克隆技术获得一只转基因正常尾小鼠。&/p&&p&( 说明:①插入的DNA片段本身不控制具体的性状;小鼠体内存在该 DNA 片段, B 不表达, b 基因的表达不受影响;②若小鼠的受精卵无控制尾形的基因( B 、 b ),将导致胚胎致死。 )&/p&&br&&p&请回答:&/p&&p&( 1 )控制小鼠尾形的基因位于 _____________ 染色体上。&/p&&p&( 2 )培育该转基因小鼠,需运用 ____________ 技术 将含有外源 DNA 的体细胞核与 _____________ 融合形成 重组细胞, 经胚胎体外培养到早期胚胎再移植到 ___________ (填“已配种”或“未配种”)的代孕雌鼠的输卵管或子宫角。&/p&&p&( 3 ) 遗传学家认为该 DNA 片段插入到小鼠染色体上的位置有 4 种可能(见下图)。为确定具体的插入位置,进行了相应的杂交实验。(不考虑交叉互换)&/p&&br&&img src=&/7be8ed72fda3e74769fce734a2bfebe1_b.jpg& data-rawwidth=&312& data-rawheight=&19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12&&&br&&p&实验方案:让该转基因正常尾小鼠与非转基因正常尾雄性小鼠杂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p&&p&结果与结论:&/p&&p&①若子代 正常尾雌鼠:弯曲尾雌鼠:正常尾雄鼠:弯曲尾雄鼠 =1:1:1:1 ,则该 DNA 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 1种可能性;&/p&&p&②若子代 ____________ ,则该 DNA 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 2 种可能性。&/p&&p&③若子代 ____________ ,则该 DNA 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 3 种可能性;&/p&&p&④ 若子代 ____________ ,则该 DNA 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 4 种可能性。(请用遗传图解表示, B 基因被插入破坏后,用 E 基因表示)。&/p&&br&&br&&p&&b&宝典心法&/b&&/p&&br&&p&1.不管用什么方法,将这道题弄懂。&br&&/p&&br&&p&2.不但要懂,还要能够8分钟内做出来,思路像做四则运算一样清晰。&/p&&br&&p&3.不但要思路清晰,还要认真抄写下来,然后在接下来的一周内,每天没事就看看,看个几十遍,让此过程在大脑中自然流转。&/p&&br&&p&4.最后给10个同学讲这个题,而且一定要讲明白,讲透彻,把他们讲会为止。&/p&&br&&p&至此,生物遗传的10个重点、难点就被你拿下了。&/p&&br&&p&我敢说,&b&只此一项,顶你泛泛的做1000道遗传题!&/b&&/p&&br&&p&从此,高中生物对阁下来说,就和初中生物没什么区别了。&/p&&br&&p&而且,更关键的是:&b&你会觉得看到的世界和以前怎么不一样了呢?&/b&&/p&&br&&p&备注:&br&&/p&&p&10个重、难点分别为:&/p&&p&1.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p&&p&2.分离定律&/p&&p&3.自由组合定律&/p&&p&4.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p&&p&5.致死问题&/p&&p&6.基因互作(略超纲)&/p&&p&7.基因工程&/p&&p&8.细胞工程&/p&&p&9.分类讨论能力&/p&&p&10.伴性遗传&/p&&br&&p&&b&最后,切记,葵花宝典只学1.2.3,而学不到4的,都是会走火入魔的。&/b&&/p&&br&&p&哈哈,祝大家学习愉快。&/p&&br&&p&=================================================================&/p&&br&&p&四、错题之集&br&&/p&&br&&p&2015届生物错题集。&/p&&p&分享链接:&/p&&p&&a href=&/cjfLUTR7bzg8I&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请输入提取码&i class=&icon-external&&&/i&&/a&
访问密码 1007&br&&/p&&br&&p&里面内容为我精心整理,不知花去多少心血、占用多少时间。而且有正答率,有易错选项,绝对对症下药,绝对一线精华。&/p&&br&&p&有心的孩子去做吧,有哪道不会,先百度,百度不明,可私信。&/p&&br&&p&祝福大家:尽情享受学习生物的快乐,但是千万别报学习生物的专业。 &/p&&p&学个化学啊、物理啊、数学啊、计算机啊什么的,将来都能去研究生物。&/p&&br&&p&&b&五、教学之要。&/b&&/p&&br&&p&&/p&&p&常见错别字:双缩脲 双缩尿&/p&&p& 关于蛋白质的4道正答率在50%以下的题:&/p&&p&1、下列有关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p&&p&A.各种蛋白质都是通过肽键连接的
&/p&&p&B.各种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氨基酸&/p&&p&C.氨基酸的空间结构和种类决定了蛋白质的功能
&/p&&p&D.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参与生物细胞间的信息传递&/p&&p&2、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是由R基的不同引起的&/p&&p&B.甜味肽的分子式为C13H16O5N2,则该甜味肽是一种二肽&/p&&p&C.某二肽的化学式是C8H14N2O5,水解后得到丙氨酸(R基为—CH3)和另一种氨基酸X,则X的化学式应该是C5H9NO4&/p&&p&D.n个氨基酸共有m(m&n)个氨基,则由这些氨基酸缩合成的一个多肽中氨基的数目为m-n&/p&&p&3.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p&&p& A.一种氨基酸只能由一种tRNA携带
B.DNA只在细胞核中合成&/p&&p& C.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三个碱基
D.线粒体中的DNA不能转录、翻译&/p&&p&4.下列有关细胞物质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在人体活细胞中氧原子的数目最多;
&/p&&p&B.多糖在细胞中不与其他分子相结合; &/p&&p&C.耐旱的仙人掌细胞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蛋白质&/p&&p& D.生物体内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的有机物一定含P元素&/p&&br&&p&答案:1-4CDCD&/p&&br&&p&&/p&&br&&p&自由扩散的物质包括:所有的脂质及其代谢产物。&/p&&br&&br&&p&&/p&&p&一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所形成的四个精细胞的核基因,两两相同,两两互补。&/p&&br&&p&&/p&&br&&p&遗传学只要搞清楚谁是爹娘,谁是儿女,其他的就十分简单了。&/p&&br&&p&&/p&&br&&p&教学工作真有这么忙吗?没时间更新?---反思。&/p&&br&&p&染色体组有几组?&/p&&p&最多平均分成几份,能分几份,就有几组。&/p&&br&&p&&/p&&p&基因重组:情况四种:&/p&&p& 自由组合、交叉互换、基因工程、肺炎双球菌转化。&/p&
本人目前在省级重点中学带高三毕业班,这是第四次带毕业班,每天要讲课、判卷、研讨内容,我一有时间,就会把最近的教学精华总结到第五部分:教学之要。故本帖会持续性更新,敬请关注。关于高中生物所有内容,都欢迎大家热烈互动。------------------------…
呵呵, 同被中学课本弄糊涂的路过!中学课本经常试图“简单”地介绍某些东西,但是有的时候太简单了反而不容易理解。&br&&br&首先,“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这种说法本身就很奇怪。先来破题。吞噬细胞(phagocytes), 顾名思义, 有吞噬外源颗粒、细菌、死亡细胞的作用。专职的吞噬细胞包括巨噬细胞、单核细胞、树突状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这其中只有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是专职的抗原呈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神马的能通过MHC-I递呈抗原,但是没有激活naive T细胞的功能,在这方面它们和其他的有核细胞没有什么不同,所以一般不和专职的抗原呈递细胞并列讨论。&br&&br&不知道题主想知道多少,抗原呈递可以说得比较简单,也可以很复杂,有些问题现在都不清楚,如果只是想比中学课本知道得多一点我觉得知道下面的就差不多了:&br&&br&首先,抗原为什么需要呈递(我不知道中学课本讲了多少,如果讲过了请自动忽略)?因为T细胞是看不见“裸体”的抗原的,必须要抗原结合在细胞表面的抗原呈递分子上才能看见。抗原呈递分子长得什么样呢?可以把它理解成这样:&br&&img src=&/b7ad996e02b8ed8f808dc3daf57e1992_b.jpg& data-rawwidth=&227& data-rawheight=&22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7&&抗原呈递分子就像是热狗面包,中间有条“沟”(真的有条沟,这个在结构生物学中很经典的),抗原就像香肠一样嵌在里面。绝大多数情况下抗原是一个肽段,不过也有脂类啊,代谢中间产物什么的。不过肽段抗原是最普遍的,也是医疗、诊断当中最常见到的,所以我们在这儿只说说肽段形式的抗原。&br&&br&最主要的抗原呈递分子叫做&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就是楼上说的MHC了。这个名字有点长啊,因为是从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翻译过来的。韩剧里各种男女主角得了白血病要做骨髓移植,之前要&配型”配的就是它啦。MHC分两个大类:MHC-I和MHC-II, 他们呈递的抗原蛋白来源不同,降解抗原的方式不同,结合肽段长度也不同,可以分别将抗原呈递给细胞毒性T细胞 (CD8 T cell) 和辅助型T细胞 (CD4 T cell) 。&br&&br&专职的抗原呈递细胞有三种呈递方式。他们的本质都是抗原呈递细胞以某种方式获得抗原蛋白,在细胞内由一些蛋白酶把它降解成肽段,再把肽段加载到MHC上并输送到细胞表面。下面就具体的说说这三种呈递方式:&br&&br&(1)&b& MHC-I&/b&: MHC-I呈递的是所谓的“内源性”蛋白,也就是细胞自身翻译出来的蛋白。这些蛋白在细胞质中被一个叫蛋白酶体的复合物降解成小段,然后由内质网上一个称为TAP的分子泵入内质网中,结合在内质网里的MHC-I分子的“沟”上,随着MHC-I通过内质网-高尔基体被分泌到细胞表面。MHC-I上的肽段一般是8-9个氨基酸。MHC-I的这种抗原呈递方式存在于所有有核细胞中,也就是说不仅仅是抗原呈递细胞,其他细胞也可以做到,不过无核细胞像红细胞就不行了。MHC-I上的抗原肽可以被CD8 T细胞识别。健康细胞的MHC-I呈递的是细胞自身的蛋白。如果细胞被病毒感染了,因为病毒的蛋白也是靠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合成的,就会被呈递到细胞表面,这样CD8 T细胞就能看到,从而知道这个细胞是被病毒感染了。类似的,如果细胞癌变了,突变的蛋白,因为还是在细胞内合成的,也会以这种途径被呈递到细胞表面,这样CD8 T细胞就能看到癌变的细胞了。&br&&br&(2) &b&MHC-II&/b&: MHC-II呈递的是“外源性”蛋白,是抗原呈递细胞通过吞噬作用(endocytosis) 摄取的。比如细菌,寄生虫,死亡细胞,抗原-抗体复合物等等。抗原呈递细胞把含有抗原的物质包在一个泡泡里吞进来,这个泡泡(endosome) 经过成熟,pH降低,就成了传说中的溶酶体。溶酶体中的蛋白酶被低pH激活,将抗原蛋白降解成肽段。含有抗原肽的溶酶体和内质网融合,抗原肽被内质网中的蛋白酶进一步加工后,就可以结合到内质网里的MHC-II分子的“沟”上了。MHC-II上的抗原肽可以被CD4 T细胞识别。长度在14-20个氨基酸。MHC-II的抗原呈递对抗细菌、抗寄生虫免疫,以及对疫苗产生免疫反应都有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东西常常是游荡在细胞外面的。MHC-II的抗原呈递方式是专职抗原呈递细胞特有的。大家公认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是: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B细胞。其他细胞一般没有MHC-II.最近还发现个别其他细胞也表达MHC-II,有些(如innate lymphoid cell 3) 似乎能通过 MHC-II呈递抗原,不过这些等上了研究生成了生物狗再知道也不晚(泪。。。)。&br&&br&(3) &b&Cross presentation (交叉呈递)&/b&:这是某些树突状细胞才有的特殊功能。它们能够把吞噬进来的外源蛋白通过MHC-I呈递。这个在抗病毒和肿瘤免疫中期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如果抗原呈递细胞自身没有被感染或癌变,靠经典的MHC-I途径是没法激活T细胞的。有了交叉呈递,抗原呈递细胞就可以把旁边被感染或者癌变的细胞吞近来,然后通过MHC-I呈递给CD8 T细胞。什么?你问我它们是怎么做到的?这个还没研究出来呢,只知道吞进来的抗原不知道怎么就跑到MHC-I上去了,有人说他们从endosome里逃进细胞质里了,有人说自噬(autophagy) 起了作用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有个准确的结论。&br&&br&先写到这儿,如果题主感兴趣,我过几天再来更新淋巴因子的问题。
呵呵, 同被中学课本弄糊涂的路过!中学课本经常试图“简单”地介绍某些东西,但是有的时候太简单了反而不容易理解。首先,“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这种说法本身就很奇怪。先来破题。吞噬细胞(phagocytes), 顾名思义, 有吞噬外源颗粒、细菌、死亡细…
(我在最下边补充了有关于语文文言文方面的东西,并没有给你们总结什么,只是根据我自己的经历给大家说一个方向,希望对有些人能提供一些帮助。)&br&&br&声明:一,我不是什么学霸,我只是一个过来人。二,方法是有但是并不代表全有,更不代表方法万能。(我建议有谁再开个问题,我重新占个坑来写,因为这个看起来有点乱了,我自己都接受不了了。(ToT))&br&&br&两届高三狗来了,,,&br& 我自我声明一下,第一次高三,我是玩去了,心思从没放在学习上。高考的时候考上了二本。后来觉得自己还是不能只读个二本,就又复读了(当然这只是原因之一),复读去的时候是那个班上倒数第八,然后毕业了,现在也没几个比我厉害(比我厉害都基本只是英语比我厉害)。班上有五十九个人,平时排名,按实力我进前五还是可以(我们班是一个百分之九十的人能上重点的班)。&br&牛就不多吹了,吹多了反而假了。可能,谈不上知识体系,但是对你应该有帮助。&br&&br&……………………看见还是有些高中朋友在看,我补充些,然后也有修改了一下原文希望对即将进入高三的朋友有用………………………………&br&&br&我之前说的这些,要做到其实有些困难,真的是需要很高的自觉性才行,上半期,大家可以不慌,打好基础,你别说你高一高二成绩好,我这么说,就算高一高二不学,高三努力照样可以考高分,当然我不否定大家前两年的努力,努力了,就肯定有收获,比如对理科而言,你要前两年双语学得很好,那么高三你的成绩就有可能提高得很快,因为&br&理科学科(数物化生),是可以通过大量练习而迅速提高的,我刚刚说前两年不学,高三努力照样考好是想告诉那些成绩稍微靠后点的朋友,高三,绝对全盘洗牌,特别是理综合堂考之后,绝对洗牌,我本来成绩不算好,语数外最多算中上,却谈不上优秀,但是我理综好,一般可以拉班平至少二十多以上。物理学习方法我说了,生物就是靠对知识的熟悉,越熟分越高(我好奇心强,所以经常问问题,所以一些比较难的,我都差不多知道),在我们班论知识点,几乎没人比我清楚(我生物一直是前几,有时还是第一),然后就是化学了,我先说一点,我化学其实在我们班应该是绝对第一的,只是因为我后来学大学化学去了,然后有些和高中知识有冲突,比如有一次我们周考理综,那个标准答案是错的,但是我就没填那个答案,因为我知道错了,老师也在我面前承认错了,但是最终全年级都是按那个答案改,所以到后来我就不争这些了(我是个奇葩的存在,老师都为我惋惜,因为我本可以做得更好的,但是我却学大学教材去了,大家这个就别学我了),化学的话,上半期听课,练习很重要,关系到你们最终理综合堂考的成绩,平时越熟练,考试越轻松。我提一点就是,关于无机方面,我始终认为高中阶段,氧化还原学好了,大问题就没有了,然后有机,给大家推荐一个方法,推断题,先看条件比如,一个箭头上边是浓硫酸加热你就要联想到是哪一类型的反应,就要往那方面想,比如刚刚这个,就要想到醇消去,同分异构体个数很麻烦,这个就靠自己平时下面多画画,数数,把可能考到的都先提前画上一遍,心里有个底,要好很多至少猜也有方向猜(我遇到的最多也就接近二十个,所以多了也别去画了,麻烦,或者这两分不要了也没什么,反正浪费时间,我一般最后做这种耗时间的题,这类题,考带苯环的概念大些,因为这样会简单一些,但是这个不绝对哦)。然后就是实验题,实验题比较麻烦,这次高考我就错了一个空,问什么什么有什么作用的,我错了(我就错这一个,另外还有一个没答完整,扣三分),实验题,我是把那些实验用的瓶瓶罐罐都过了一遍的,每个器材可以怎么用,几种用法都问了老师的。然后就是平衡题,平衡算是偏难的题目了,弄懂平衡原理,其实只要细心就是送分的题,首先平衡常数得会算,然后三大平衡原理(电荷守恒,这个很多地方都可以用,然后物料守恒,质子守恒,说着很难,其实自己多梳理几遍,多问几遍就简单了),平衡的话我建议就是多做点题(要求高的朋友),见见“世面”,就会好很多。最后就是,电化学(这个好不好直接原因就是氧化还原好不好导致的),我举个例子,14年重庆高考电化学,最后一个空,超级难,真的超级难,当年高考全重庆没有一百个人做出来,二十多万考生。当然,14年我也没做出来,复读的时候特意做了一下,开始也做不来,后来找到窍门了,花了最多三分钟(可能还没有),窍门就是,记住,电化学是考氧化还原的逆运用,大家觉得算某一边电极难的时候,就直接算整个总方程式(当然你得写得出来),用这个方法,同样一道题,对于其他高手,我可能要比他们少用至少一分钟(记住是高手,而且我保证正确率),大家在下面可以熟练一下这个方法。应该有用。当然最后我把这个方法给我们全班都讲了,自己玩的好的朋友详讲了的。&br&最后说一点,我的方法都是自己一点一点“练”出来的,真的很适合自己,但是对大家来说我想只要照我方法做了,无用功是不会存在的,至少我们班有几个人化学都是我手把手教出来的,当然也靠人家自己努力,还有就是老师的帮忙。大家要是发现对自己不适合,不适应,请一定修正成适合自己的,或者放弃,因为高三是一个需要时间堆的时间段,还有就是我之前一直用的是重庆卷,然后天利有见识过其它省市的,但是相对来说肯定重庆的更多,也没用过全国卷,所以大家一定先弄清楚是不是和以前的版本差不多,要是差太多,就要先修正方法,但是我也相信,我的方法肯定有用的。当然,方法是有了,最终还是得考自己不断努力,才行。在这里预祝大家成功,也希望大家坚持,其实一年很快就过了,学也好,玩也好,一年真的就在转眼之间。&br&&br&写了这么多,还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br&&br&&br&…………………………………………………补充完了还有问题可以私信我……………………………&br&&br&&br&我先声明一下我上半期是一直没学的,全靠下半期努力,我相信题主要是一直努力,上个名牌大学没太多问题(如果你本来就不错的话),至少会有很大的提升。&br&&br& 首先我得讲的是,进高三之前你得先想想什么是你最抵制不住的,比如手机,如果是就要在根源上杜绝。当然其实没太多必要带,真的。或者你可以交给老师,若手机都成了你的拦路虎,那你知识体系再牛,也没啥用。&br& 然后就是谈恋爱问题,我这样说,你要是什么富二代之类的,你有物质基础可以耍,但是我明确的告诉你,绝对会让你成绩下降,至少有一个人,你别说什么有人双双考上北大的,但自己是不是那种其实心里都明白。最好不要,真的,浪费时间,我也是到复读下半期才深刻理解到时间多么宝贵。&br& 啥也不说了,就说你问的知识体系吧!&br&我先说一点,复习之前我物理渣,渣到没朋友那种渣。我就是真真正正的抓好了课堂的每一分钟,我物理不刷题,甚至作业都经常不交(不要学我),可我依旧涨了差不多五十分,原本都有五十左右。一共一百一十分,我的方法就是,可堂认真听,一旦有不懂的,马上记在草稿本上(每科都这样),然后下课就去问清楚,尽力不放过任何一个问题(尽管有时对别人来说很简单),然后最最重要的来了,每次上完一个章节之后,我都会抽个时间把这章的知识,老师强调的重点,在一张A4纸上梳理一遍(用A4纸方便,草稿纸也用这个,而且便宜),闭着书,有不懂的就翻书翻笔记,问同学问老师。这个帮助很大,也是我敢不做作业的凭借,并不是真的就不做了,而是看了作业,一种类型的题,我只做一道,有时只是梳理思路,通了就不做了。&br& 另外课堂笔记,我一般只记我不懂的,然后笔记本上有错题(类型题,经典题),我不抄题,撕下来粘在笔记本上。高考题型都不放过。还有就是我不抄作业,迟交也不抄。&br& 然后就是刷题了,我下期开始刷题的,先说说我的光荣史,我一周刷完一本天利三十八套的数学,然后三天做完一本化学参考书(当然这是我的优势科目,反正估计年级上没几个比我厉害的,我就是那种一般都能考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分,正常情况下),然后英语,3500,一周背了三遍,我背单词只要看着知道意思就好了,一列单词,快速扫下去,一次只看一遍,然后看n遍,生物就是得益于我高一高二的笔记,我生物九十分满分,一般要考八十多,差点就七十多。语文,就是,文言文狠抓,阅读狠抓,作文狠抓,像拼音这些,我敢说,就没几个人能真的全认识的,都是猜,只是有的人概率高些。另外就是作文,你要经常写,你会发现,横竖都是差不多的,只写议论文,分不会低。最后理综的话,绝对是刷题了,反正我是一周一本天利三十八套(说明一下,一本天利三十八套并不代表里边就有三十八套卷子,记得当时差不多是三四天就做了十套),当然也就做了两本而已。每一次的刷题,都是有计划,有安排的,绝对不贪科目多,一周做数学,一周做英语,一周理综这样来。(上半期可以不用刷题,把双语一定学好,下半期就刷题吧),我刷题,是建立在我家庭作业完成了的情况下,记得有一天,我做了四套理综。&br& 最后,我想说的是,不论如何,你要想考好就要有决心,否则自己都不好意思,还来问过知乎。真的。另外就是,上半期,课堂一定要好好利用,哪怕知识点都懂了也要听,认真听,很多时候我们化学老师上课讲的都没有我不懂的,但是我依旧听得很认真。还有就是有了进步莫骄傲,有了努力莫骄傲,因为所有人都在努力,甚至你还落后了,这很正常,记住别熬夜,每晚最晚十一点吧,上床睡觉(不是叫你上床玩手机),作业没做完不要紧(当然自己的弱势科目还是不能放),把觉睡好了来,其实只要白天有精神,你的效率肯定就高(你要心思在学习上哈)。最最后,你得相信自己,我涨了接近两百分,实际学习就三个月时间,我相信题主一定可以做得更好的。相信自己,坚持吧!毕业了有你耍的,像现在,我自己都不想耍,在准备四级了。&br&……………………………………&br&说了这么多,其实高三就两个字,坚持,就够了,真的够了。&br&&br&………………………………(好了我来补充一下刷题速度的事)&br&&br&首先我得声明一点,我上边说的,绝对没有吹嘘,我可以这样说,那段时间里班上绝对没有任何一个人比我还努力(最多和我持平),我最多是数学一天做了四张数学卷子(当然有一张是全班考试考的,当然还有一次是一天四套理综,但是那个时候是已经开始自习了,没有上课,数学是在有课有作业的情况下做的),我说了,全考熟练,大家一个题型一个题型的练,比如立体几何,我们就只练建系的方法,根本不需要动太多脑,写完基本就完了(这是最终形态,当然你们可以更牛),然后三角函数的大题(这个我拿手),最多五分钟就搞定了(我说的这些都不是难题哈)反正发了卷子第一件事就是看卷子整张,而不是从前面选择题开始抢,那个其实是浪费时间。选择题我们练到后面一般就是对九道,第十道一般猜(我是,看都不看,先跳过,后面做了在做,或者猜),数学,其实一张卷子每一道题,都是有不少方法的,像框图题(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我就是一层一层的算,看起来是笨,但是这个保证了我不会出错。其实时间一般来说比那些心算的人快,只要不是太简单的话,这次高考,整个考室,除了一个人稍比我快,其他人都比我慢,这就是熟练了之后的效果。另外,我们数学老师有个外号叫:题霸。这个大家懂了吧,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每天还有小测验。&br&最后再说说我有一次五分钟做完生物大题,而且分比有些认真做的还高的技能吧!&br&首先,你得明白自己的生物成绩好不好(拿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分都算好),好或者较好的话可以用我这方法(没时间的时候,有时间还是认真做好些),在高三其实个大学校都会有理综训练,记住认真对待每一次训练。大概有个十来套的训练经验之后,就可以开始慢慢的注意那些常考的东西了,比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这些题做多了大家就会发现其实好多答案重复了很多遍考的,然后好多答案有是靠背的。(我是生物书都翻烂了的人,大家懂的)就把那些答案记住,下次遇见直接套用就好了,另外就是遗传计算,这个难,至少不简单,遇见难的我不会做,我直接猜,也不是乱猜,是根据这套题的难易程度猜,难了就猜比较偏的结果,简单就猜经常考的结果(但是还是得弄清是什么遗传哈,要有大致方向猜有时才能中,至少我一般分母是不会错的),不过说到底,我这里告诉大家,生物大题是可以记答案的(我是重庆的,而且没用全国卷,所以有偏差还望大家自动调节)。&br&最后说一点,要想做题快,除了刷题多还要基础牢,所以上半期的任务就是认真听课记笔记,问问题,完成好每一次作业(不得不声明一点,上半期,你语文英语打好基础,学好了,对你下半期刷题有很大帮助)。然后下半期就开始刷题吧!(另外再给大家说个励志的故事,我的一个朋友,也是同学,一天可以刷六套理综,理综比数学题多哦,而且家庭作业都做完了的),多跟那些积极的人,努力的人在一起,自己都会有动力。&br&多做事,少说话(我们班是没有娱乐活动的,报纸都不准看,班会课不是作业就是针对高考洗脑)。&br&(补充,我这些都只是以自己为例子讲一些学习方法,知识网络的观点,我评论里边有说)&br&&br&&br&…………………………………………………………&br&声明:这些东西包括上边的,能不能帮助大家,我也不清楚,我只能说希望能够有所帮助。&br&&br& ………&br&简单来说,文言文,我们班以及我们学校的清北班,是刷出来了。(当然我自己不怎么样)这个刷,不在量了,而是质。我们做的文言文普遍高于高考难度,虽少,但精,全。不保证所有高考范围类的东西都包在里边了,但是大多数吧!&br&有以下这些篇目(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过一遍):&br&《郭解》,《圬者王承福传》,《卓茂传》,《谏逐客令》李斯,《杨素》,《潮州韩文公庙碑》苏轼,《黄庭坚》,《货殖列传序》司马迁,《八大山人》陈鼎,《待漏院记》王禹偁(cheng),《汲黯》(ji,an),《五人墓碑记》,《孟尝君》,《原毁》。&br&以上这些篇目,难度是依次递增的,而且几乎均高于高考难度(至少高于重庆),如果想自己过文言文,这个算是一个方向,把每篇文章弄透(有相应的题自然最好),弄透之后,自然有很大提升,况且你们有时间做这些,去学校之前,先找到打印出来就好了。另外可以准备一本《古代汉语词典》,用“常用词汇”版就好了。虽然不全,但是大多够了。另外以上这些人物,同时也可以纳入你们的作文,当做人物素材,这个就需要弄透才行了。这些人,除了韩愈和黄庭坚,其实都不算常见(你要见过,那是你牛,至少我之前没见过,没听过),里边的表达观点的文言文句子,也可以记几句,适当的加在作文里,有亮点,只要没有错用,应该会给老师一种你是牛人的感觉,不过切记不要乱用,那无疑就是班门弄斧了。&br&&br&本来是写在纸上的,由于传照片格式不支持,我就手打了。&br&希望能对大家有所用。&br&(补充说明一点,上边那些文言文一开始看不懂正常,慢慢来,可能一两周弄懂一篇,就可以了,特别是《原毁》,它不是传记,更像议论文,所以超级难!!!)
(我在最下边补充了有关于语文文言文方面的东西,并没有给你们总结什么,只是根据我自己的经历给大家说一个方向,希望对有些人能提供一些帮助。)声明:一,我不是什么学霸,我只是一个过来人。二,方法是有但是并不代表全有,更不代表方法万能。(我建议有…
我觉得,高中生物是非常严密完整的学科,你可以抱着思想、方法完全统一的想法来学习它。&br&下面我用几个例子来解释我这么说的原因。&br&&ul&&li&基因重组&/li&&/ul&有多少同学不明白为什么交叉互换、基因工程都属于基因重组?&br&原因在于基因重组的定义,狭义即以为课本定义(同时毫无解释地加上交叉互换)。广义定义为任何造成基因型变化的基因交流过程,都叫做基因重组。(引自百度百科)即从广义上讲,已存在基因从不同的个体中同时集中在一个个体的情况就是基因重组。那肺炎双球菌活体转化实验是不是很自然地也属于基因重组了?&br&&br&&ul&&li&染色体畸变后畸形染色体&/li&&/ul&很多同学做题目估计都看到过易位、增添或者缺失的染色体。但有没有想过为何染色体的形状会变成这样?&br&原因很简单,就是:&b&等位基因不管如何都会相互联会,不同基因不管如何都会相互排斥。&/b&&br&图解如下:&br&&img src=&/0b69c1311e1ccffe35cfe6_b.jpg& data-rawwidth=&1936& data-rawheight=&25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36& data-original=&/0b69c1311e1ccffe35cfe6_r.jpg&&&br&&ul&&li&体温调节&/li&&/ul&大家看到课本的时候没有觉得奇怪吗?&br&&blockquote&在寒冷的刺激下,皮肤温度感受器产生反射性的血管收缩反应,皮肤温度下降,散热量减少。在温热的刺激下,刺激皮肤中的另一种温度感受器产生反射性的血管舒张反应,血流量增加。由于身体内部的温度高于皮肤的温度,来自身体内部的血液使皮肤温度上升,从而增加辐射、对流、蒸发的散热量。&/blockquote&比如寒冷的时候,身体产热量增加,同时血管收缩,散热量减少。这么看人的体温应该增加才对啊,怎么会保持不变?课本出错了吗?&br&其实课本讲的是对的,只不过它漏讲了一个很自然的前提条件,那就是:&b&皮肤和环境的温度差影响着皮肤的被动散热&/b&(不懂专业术语…自创词汇轻喷)。&br&什么意思?我用不算特别准确的数字来说明。&br&人体温是37℃,假设环境温度为20℃,此时人的产热和散热均为50。&br&现在环境温度突然降低到0摄氏度,注意,关键的来了,这个时候,&b&因为皮肤和环境的温差突然增大,皮肤的散热会被动地增加到75&/b&(数字乱编的)。这个时候人体不作调整的话,体温不是马上要降下来了吗?所以骨骼肌战栗,产热增加(比如提高到65);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散热减少(比如减少到65)。这样平衡又重新恢复了,只不过产热和散热都从50升高到65。【话说这有没有像化学里的平衡移动呢。】&br&&br&这三个例子可能在做题方面没有多大帮助,但是我想说的不是为了帮助做题,而是一种适合生物学习的思维方式。&br&这三个例子有什么共同点?&br&&ol&&li&表面上看起来很奇怪,或存在冲突,或让人难以理解;&/li&&li&实质上是隐藏条件(前提条件)不被讲述,因此让其难以理解;&/li&&li&解决的关键是寻找出隐藏在事实背后的隐藏条件。&/li&&li&一旦发现隐藏条件之后,会感到事实的存在非常合理,有种生物统一圆润的体验。&/li&&/ol&&br&想要达到这样的一种状态,我想可以参考以下几点:&br&&ul&&li&对老师所讲的东西不能囫囵吞枣,用一种怀疑的态度来思考,试图从不同角度来攻击老师所讲(切记不可钻牛角尖),直到你确信老师讲的无懈可击之后,才能接受下来;&/li&&li&若发现老师所讲的东西或者课本上的知识和自己思考出来的结果不同,试着解释为什么,发现自己或者老师(课本)是错在哪里,也可以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直到建立最为正确的理解模型;&/li&&li&从平时的题目中获取零碎知识点(交叉互换那一条我就是从作业里面得出结论的),并和课本比较,互相印证正确与否,并在课本上进行适当记录。&/li&&/ul&&br&我想这样一种习惯一旦养成,无论是现在的学习,还是以后的工作,都会占尽优势。(培养了质疑精神、思辨能力、信息搜集能力,这些都是非常有用的技能)&br&&br&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br&&br&完
我觉得,高中生物是非常严密完整的学科,你可以抱着思想、方法完全统一的想法来学习它。下面我用几个例子来解释我这么说的原因。基因重组有多少同学不明白为什么交叉互换、基因工程都属于基因重组?原因在于基因重组的定义,狭义即以为课本定义(同时毫无解…
我会尝试解答这个问题,同时不引入过多的知识点和数据。&br&微观的过程:&br&吞噬细胞是重要的抗原递呈细胞,吞噬细胞递呈抗原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有选择的激活某种T细胞的过程。&br&吞噬细胞吞掉某个抗原蛋白并将其消化成短肽,再用MHC这种分子抓住短肽,呈现在吞噬细胞表面,展示给T细胞。体内的T细胞,实际上是一个T细胞库,根据T细胞表面的受体蛋白分子区分的话,可以分成至少1,000,000,000种,吞噬细胞举着抗原短肽让大量的T细胞识别,不能识别这个短肽的T细胞会短暂接触吞噬细胞,但是最终会离开,去尝试别的吞噬细胞;能够识别这条短肽的T细胞会跟吞噬细胞较长时间的接触,两个细胞“亲来亲去”,保证递呈过程可以进行下去。”能够识别“意思是说这种T细胞表面的受体能够结合抗原短肽,说明这个T细胞被选中了,之后会发生一些变化,最终T细胞被激活,大量增殖,分泌细胞因子等等。&br&这个过程需要共刺激因子的辅助,这种共刺激因子是表达在吞噬细胞上的,只有共刺激因子与抗原多肽同时刺激T细胞的时候,抗原递呈才能成功。这种共刺激因子是为了保证递呈过程的准确性,是为了告诉T细胞,这个抗原肽是专业的吞噬细胞提供的,放心大胆的激活就可以了。&br&宏观的过程:&br&之所以提到宏观,是为了纠正一个概念。人体内能够递呈抗原的细胞其实有两类,一类叫巨噬细胞,另一类叫树突状细胞。我上文提到的过程,其实是树突状细胞参与的过程,真正的巨噬细胞是从事别的工作。&br&树突状细胞会在人体的各种组织中巡逻,即是哨兵,又是传令兵,树突状细胞接触到了细菌,会吞掉它,消化,然后再细胞表面展示细菌的抗原多肽,这是哨兵的工作。与此同时,树突状细胞会离开组织进入循环系统,然后进入淋巴结,在这里,树突状细胞可以与大量的T细胞接触,识别或者是不识别,最终激活某种T细胞,被激活的T细胞同时会从树突状细胞那里得到树突状细胞巡逻时吞掉细菌的位置的信息,最后再按照这个信息,移动到指定位置,发挥作用。这是树突状细胞作为传令兵的工作。&br&而真正的巨噬细胞则是重装步兵和宪兵的集合体。巨噬细胞吞掉细菌后,并不能离开组织,而组织中又没有足够的T细胞,所以此时的巨噬细胞并不能有效的激活T细胞,但是会升级为“超级赛亚细胞”,或者说爆了嗜血,会不停的追逐细菌,吞掉细菌,杀死细菌。这是重装步兵的工作。等到树突状细胞将大量的T细胞召唤过来以后,巨噬细胞才有可能接触并激活T细胞。来到组织的T细胞是很容易疲劳的,工作一段时间,如果没有巨噬细胞的激活,T细胞就要休息,就要退场,所以巨噬细胞就会刺激T细胞,保证T细胞一直工作。这就类似于宪兵的工作。&br&看待参与免疫系统的细胞,要有一个概念,那就是:除了记忆细胞意外的细胞都很短命,或者工作能力都不长久,刺激一下,工作一会,没刺激,就不工作。以巨噬细胞和T细胞而言,这两类细胞其实是可以相互刺激,相互激活的,但是总信号是细菌的有无,如果有细菌,树突状细胞引导T细胞来到组织,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激活巨噬细胞,吞噬细胞反过来再用细菌抗原激活T细胞。细菌消灭干净后,这个互相激活的循环就打破了,巨噬细胞会死掉,大量的T细胞会死掉,极个别有记忆能力的T细胞会留在组织里。这保证了免疫系统的准确与稳定。&br&&br&有关细胞因子,不同类型的细胞因子有不同的作用。本质上,细胞因子代表某种信号,被分泌到组织液中,扩散开,结合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受体也是一种蛋白,结合细胞因子后会发生形状上的变化,这种形变作为一种信号会由细胞表面传递到细胞内部,再传递到细胞核,引起某些基因表达的变化,最终该免疫细胞会发生改变。这是简单介绍了一般的过程。&br&&br&对于免疫学相关的书籍,我推荐一本英文小书,叫how the immune system works, 这本书省略了过于繁杂的细节,着重于整体上介绍免疫系统的运作,非常薄,只有153页,但这是我看过最有用的免疫学教科书。国内好像有中译本。&br&国内编的免疫学教科书对细节叙述过多,又串不起来,很容易让人陷入细节的汪洋大海,所以不推荐。&br&&br&补充&br&有些朋友询问有关“被树突状细胞激活的T细胞会特异性的迁移至某组织发挥免疫功能”这一描述的出处,我在这里举一个例子来解释。&br&记忆性T细胞与效应T细胞如果要定向迁移到肠道粘膜需要高表达LPAM-1,这个蛋白会结合肠道粘膜上皮细胞表面的MAdCAM-1,这种结合会促进T细胞黏附在肠道粘膜上皮,从而使T细胞停留下来,方便T细胞进入肠道粘膜。而只有分离自肠系膜淋巴结的DC可一刺激T细胞高表达LPAM-1这个蛋白,相比之下,来自脾脏,肝脏和外周淋巴节的树突状细胞刺激LPAM-1表达的能力相比之下比较低(50%以下)。之所以比较这几个来源的树突状细胞是因为这是几类已被证明可以影响T细胞归巢分子表达的树突状细胞。(&a href=&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term=Kim%20TD%5Bauth%5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heo D. Kim&i class=&icon-external&&&/i&&/a&,Organ-derived dendritic cells have differential effects on alloreactive T cells,Blood,2008)
我会尝试解答这个问题,同时不引入过多的知识点和数据。微观的过程:吞噬细胞是重要的抗原递呈细胞,吞噬细胞递呈抗原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有选择的激活某种T细胞的过程。吞噬细胞吞掉某个抗原蛋白并将其消化成短肽,再用MHC这种分子抓住短肽,呈现在吞噬细胞…
我来补充物理方面的:&br&1、有些力学的题如果在非惯性系中受力分析并考虑惯性力的话解题可以方便一些。对于物体是近心还是离心运动判断不好的童鞋如果直接分析惯性离心力可以省不少事。&br&2、完全弹性碰撞的题需要联立动量守恒与动能守恒的方程,解起来很麻烦,如果联立恢复系数是1以及动量守恒也可以解,而且这个方程组是一次的。&br&3、对于电路分析的题目有时候用基尔霍夫定律或戴维南定理可以变得很简单&br&4、电场强度与电势的关系(电势是电场强度的空间积累,电场强度是电势减小最快的速率和方向),这对做选择题或许会有用吧。&br&5、在电磁感应那块楞次定律的另一种表述(感应电流的效果总是反抗引起感应电流的原因)也是很有用的。&br&上面这些东西应该做选择题用的多一些,至于做大题能不能用最好还是参考一下老师的意见。&br&&br&&br&———10月8日更新———&br&我再来补充一点吧&br&其实应用一些数学方法对解题也是有帮助的,比如向量运算和微积分。&br&向量:有很多物理量都是矢量(即数学中的向量),所以在一些公式中在矢量上边画一个箭头当然也是没问题的。这样的话可以从新的角度理解物理公式,比方说功的定义式W=Fxcosθ,功其实是力与位移的标积(数量积)。运动学公式v2=v1+at也是一样,对于平抛运动知道v1和a(g)这两个矢量以及t可以便捷地求末态速度。&br&微积分:(有些地区的)高中阶段的数学课上虽然只讲导数和简单的定积分的算法,但这些知识对高中物理来说已经足矣。在求发电机电动势的时候,若是设法求出磁通量关于时间的表达式,通过求导就能快速得出感应电动势的表达式。另外,运用定积分,如果知道变力表达式,还能直接求变力的功。万有引力表达式对位移积分可以求引力势能表达式,进而能求第二宇宙速度,好像扯远了。&br&就酱。&br&&br&———10月12日更新———&br&再来写一个&br&在磁场那块既有右手定则也有左手定则,什么时候用右手什么时候用左手容易记混。如果会矢积(向量积)的话所有方向都可以统一成用右手判断。用向量积,安培力表达式可写成F=I&b&L&/b&x&b&B&/b&,洛伦玆力表达式可写成F=q&b&v&/b&x&b&B&/b&,这样可以用矢积的方向表示这两个力的方向。&br&附:向量积方向的判断&br&设&b&c&/b&=&b&a&/b&x&b&b&/b&,则&b&c&/b&垂直于&b&a&/b&、&b&b&/b&所在平面。将右手的四指并拢,手掌由&b&a&/b&的方向转一个大于0°小于180°的角转向&b&b&/b&,则此时大拇指的指向即为&b&c&/b&的方向。
我来补充物理方面的:1、有些力学的题如果在非惯性系中受力分析并考虑惯性力的话解题可以方便一些。对于物体是近心还是离心运动判断不好的童鞋如果直接分析惯性离心力可以省不少事。2、完全弹性碰撞的题需要联立动量守恒与动能守恒的方程,解起来很麻烦,如…
高中理科生,培养了基本的科学素养,可以做出以下判断:&br&&br&A. 任何技术,包括传统农业技术,都有「风险」。如果没有这个认识,说明你还有严重的传统崇拜和自然崇拜,这是科学素养的大忌。&br&B. 转基因是一个技术,它只会有「风险」,而不能谈它本身的「安全性」,技术在它实现的过程中是可以对风险进行规避或降低的。产品才谈安全性。&br&C. 可以比较不同技术的风险:如果技术 a 有某种风险,技术 b 也有,但技术 b 的某种风险技术 a 没有,粗略地说,技术 a 会更靠谱。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说转基因比杂交水稻和太空育种更靠谱,它们都有基因操作,所有和基因有关的风险它们基本上共有(我记得转基因也有使之不可育的技术)。但是前者是明确目标基因的相对可控的技术,而后者则是相对碰运气的不可控的技术。&br&D 具体的农业产品的安全问题,绝大部分是监管部门的问题,而不是技术部门或技术本身的问题。特别的,比起农学院,种子公司才比较有可能做有违伦理的事情,所以不管你怎么反对,不要拿农学院的苦逼研究生出气,他们很可怜的。
高中理科生,培养了基本的科学素养,可以做出以下判断:A. 任何技术,包括传统农业技术,都有「风险」。如果没有这个认识,说明你还有严重的传统崇拜和自然崇拜,这是科学素养的大忌。B. 转基因是一个技术,它只会有「风险」,而不能谈它本身的「安全性」,…
这截图,又是拉着科学的大旗推私货。&br&生物的各种性状和基因的关系很复杂。&br&一些性状是单个基因决定的,比如血型,色盲、血友病等,也包括孟德尔的豌豆。因此,这一个基因的具体基因型直接决定了性状,显性隐性也是在这个层面上的。&br&一些性状是多个基因共同决定的,比如肤色、瞳色这类,单个基因无法决定性状,所以遗传规律非常复杂。&br&还有一些性状,是先天和后天共同决定的,比如智力、身高。&br&基因的表达和调控确实是非常复杂的过程,你的体细胞带有血型的基因却并不会产生对应凝血抗原,只有造血干细胞会表达——然而这并不影响ABO血型是个典型的孟德尔遗传规律的东西。这卖私活的作者有意混淆概念,这是典型伪科学手法。
这截图,又是拉着科学的大旗推私货。生物的各种性状和基因的关系很复杂。一些性状是单个基因决定的,比如血型,色盲、血友病等,也包括孟德尔的豌豆。因此,这一个基因的具体基因型直接决定了性状,显性隐性也是在这个层面上的。一些性状是多个基因共同决定…
&b&孟德尔定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低成本研究和预测后代性状分布方式(定律)&/b&,&b&没有过时,过时的(或者说SB的)是把所有基因都当成显隐性来研究&/b&&br&&blockquote&基因的表达式极其复杂的过程,绝非显隐性这对开关这么简单&br&&/blockquote&这句话说的没错,很正确。一个基因的表达在一定的程度上会受到其他基因的影响。这一点随便翻阅一下高考题说不定都能找到些例子。但是有关于显隐性的划分貌似没有出现在孟德尔的定律里面。&br&我没有找到原版语言叙述的孟德尔定律,大致找了个可靠的版本&br&第一定律&br&&blockquote&杂合体中决定某一性状的成对遗传因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彼此分离,互不干扰,使得配子中只具有成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从而产生数目相等的、两种类型的配子,且独立地遗传给后代,这就是孟德尔的分离规律.&/blockquote&第二定律&br&&blockquote&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F1产生配子时,在遗传因子分离的同时,两对遗传因子表现为自由组合,这就是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也就是说,一对遗传因子与另一对遗传因子的分离与组合互不干扰,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br&&/blockquote&当然,第一点与第二点叙述的不严谨,比如细胞质遗传就不符合,出现基因连锁时第二定律也有问题。(于是有了摩尔根的第三定律)&br&当然,如果把上述遗传因子换成染色体的话叙述还是比较严谨的。&br&但是我们有看见显性基因这些术语吗?没有.....因为孟德尔那个时代还没这个术语。当时搞出遗传因子都是大新闻了。显隐性的描述更多的也只被用来描述豌豆的一些性状....&br&所以,孟德尔定律没有过时,至少现在看来是没问题的。孟德尔遗传更多的是描述染色体的行为,而由这些行为我们计算后代性状的概率分布。&br&在补充一个关于显隐性的。&br&关于显隐性我觉得《基因X》中总结的比较好&br&大概意思就是说,每个基因都有等地位的,都有表达的权利,但是有些基因就是表达了也没啥作用,于是我们就认为他是隐性性状。&br&显隐性,甚至包括什么共显性,都是质量角度描述的。实际上,有些基因是数量效应的。还有些基因之间的关系是具有上位性效应的(杂交水稻中常见)。但是,不管它是什么效应,只要它符合可以表达,切在染色体上线性排列,这对基因的行为就符合遗传学的三定律(两个孟德尔+一个摩尔根)。再结合对他表达的研究,就可以预测后代的性状分布。这就孟德尔定律现在还实用的地方。&br&当然,还有更加普遍的方式来研究,比如你直接追踪这一对基因,研究它的表达丰都,这肯定要比孟德尔定律靠谱,但是这个好比我们现在知道了相对论与量子力学,但是我们设计发动机的时候,用的更多的还是牛顿力学。。。&br&&br&后面关于同性恋的部分俺没看,就这样
孟德尔定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低成本研究和预测后代性状分布方式(定律),没有过时,过时的(或者说SB的)是把所有基因都当成显隐性来研究基因的表达式极其复杂的过程,绝非显隐性这对开关这么简单这句话说的没错,很正确。一个基因的表达在一定的程度上会受…
除了其他知友推荐的陈阅增版、杨荣武版、王镜岩版、各种国外教材等,另外推荐一本书《生物化学简明教程》,张丽萍、杨建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我不敢说这本书多么好、多么权威,但这是我看过的第一本生物化学的书,也是在高中的时候,是我的启蒙书。相比之下,《陈阅增普通生物学》有太多并非生化的内容,其他知友提到的杨荣武版、王镜岩版、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等固然权威,但太厚、太详细,对高中生的精力和耐心都是考验(毕竟高考为重),所以这本书也不失为一个选择。&br&&br&刚才特地跑到图书馆找了找,居然又找到了,特地拍了封面发在下面:&br&&img data-rawheight=&4160& data-rawwidth=&3120& src=&/fe0f731fd8a36e01ffe4546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120& data-original=&/fe0f731fd8a36e01ffe4546_r.jpg&&&br&===============================&br&但是考虑到许多中学生对现代生物学都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我建议题主把下面这张图给令嫒看看:&br&&img data-rawheight=&1071& data-rawwidth=&831& src=&/260ce5a1848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31& data-original=&/260ce5a1848_r.jpg&&&br&这是主要代谢通路的概括图,也是生物化学这门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由于知乎不能发大图,我把图截小了发上来的。题主如果感兴趣,可以私信我把高清大图发给你。&br&&br&曾经有两个人看过这张图,但是产生了完全不同的反应:&br&&a data-title=&@调和级数& data-editable=&true&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d3e972a4ceec08bb8dc0& data-hash=&d3e972a4ceec08bb8dc0& data-tip=&p$b$d3e972a4ceec08bb8dc0&&@调和级数&/a& :WHAT THE FUCK!!!&br&&a data-title=&@半梦半醒& data-editable=&true&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60c7173fbcbb335e6bdf240& data-hash=&60c7173fbcbb335e6bdf240& data-tip=&p$b$60c7173fbcbb335e6bdf240&&@半梦半醒&/a& :啊,生命是多么奇妙啊!!!&br&&br&请自主对照令嫒的反应,如果跟第一个家伙的反应一样的话,那么题主,这个世界上还是有很多别的好玩东西的。&br&&br&=====日更新=====&br&很多人想要上面的代谢调控图,我把它分享在百度网盘里了,大家自己去下载吧,我就懒得一个一个发了:&a class=& external& href=&/s/1bnfJ7B5&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1bnfJ7B&/span&&span class=&invisible&&5&/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除了其他知友推荐的陈阅增版、杨荣武版、王镜岩版、各种国外教材等,另外推荐一本书《生物化学简明教程》,张丽萍、杨建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我不敢说这本书多么好、多么权威,但这是我看过的第一本生物化学的书,也是在高中的时候,是我的启蒙书。相比之…
总结知识框架图,我们高三还有两个月毕业的时候弄了生物的总结,觉得挺有用,如果想参考白天我再拍照补充&br&————————————————————图片为什么上传不了,说无法解析这张图片,知乎你不爱我了&br&———————再试试———————————————————&br&&br&&img src=&/f99c6c3ce_b.jpg& data-rawheight=&1440& data-rawwidth=&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f99c6c3ce_r.jpg&&&br&&img src=&/e01fd9f1fb9ef4e16f4d_b.jpg& data-rawheight=&1440& data-rawwidth=&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e01fd9f1fb9ef4e16f4d_r.jpg&&&br&&img src=&/d4ce2ea4b21a0f0b9e58_b.jpg& data-rawheight=&1440& data-rawwidth=&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d4ce2ea4b21a0f0b9e58_r.jpg&&&br&&img src=&/7b1907004cfd1f454b633_b.jpg& data-rawheight=&1440& data-rawwidth=&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7b1907004cfd1f454b633_r.jpg&&&br&开始的都是自己总结,后来老师嫌慢就给了框架让自己补充,但很不幸,那些照片又无法解析了,再等等我&br&———————————————————&br&&img src=&/50dfd53730d_b.jpg& data-rawheight=&1440& data-rawwidth=&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50dfd53730d_r.jpg&&&br&这种的就是老师给框架自己补充,图我就不全放了,高三的诸位加油哦
总结知识框架图,我们高三还有两个月毕业的时候弄了生物的总结,觉得挺有用,如果想参考白天我再拍照补充————————————————————图片为什么上传不了,说无法解析这张图片,知乎你不爱我了———————再试试—————————————…
上过高中生物就不用别人解释了~
上过高中生物就不用别人解释了~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1&br&&br&作为数学科技树上级解锁技能,只要碰对了题这东西面对高中数学简直耍流氓般的存在。&br&&br&&br&另外洛必达法则也很好用&br&&br&&br&我高考的时候貌似洛必达法则是可以直接用的,&br&拉格朗日会被阅卷判为不合理答案,不能拿全分。&br&&br&&br&作为学渣……耍流氓的各种方法,高考这么多年以后也就只记得这俩了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1作为数学科技树上级解锁技能,只要碰对了题这东西面对高中数学简直耍流氓般的存在。另外洛必达法则也很好用我高考的时候貌似洛必达法则是可以直接用的,拉格朗日会被阅卷判为不合理答案,不能拿全分。作为学渣……耍流氓的各种方法,高考…
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
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就不错,难度也是科普级的,高中搞生物竞赛都看这种书。其实生物化学学习本身就是各种记忆,没什么理解上的难度。&br&&br&&br&当然真正搞研究就完全不一样了,不过高中生也没必要想这么多,有兴趣最重要的。&br&&br&&br&如果想让小朋友了解生物化学领域的复杂,可以让她去看「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基本涵盖了生物化学领域各种基础知识,我整个本科阶段都有用到这本书。浏览完这本书,一般人就不想学生物化学了。&br&&br&生物本身是很有意思的,但看了些生物化学的科普读物就想学生物化学的人,大学期间绝对是痛苦的,转系的数不胜数。小孩子读生物之前让她上知乎看看生物狗的吐槽多好。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就不错,难度也是科普级的,高中搞生物竞赛都看这种书。其实生物化学学习本身就是各种记忆,没什么理解上的难度。当然真正搞研究就完全不一样了,不过高中生也没必要想这么多,有兴趣最重要的。如果想让小朋友了解生物化学领域的复杂,…
来自子话题:
我是前生物学联赛选手,我来自河北省。 题主问的是全国生物学竞赛,不知道题主是省队选手还是没分清联赛和竞赛。如果是联赛我能提供一些经验,如果是竞赛……我没进省队,所以很遗憾没什么经验了。 &br&&br&我们的方法就是这样,通读大学课本,大量刷题,大量做总结。下面我会挨个细说。 读课本:题主可能已经在读诸如精英教案或者生物奥林匹克教程这样的竞赛教程了。竞赛教程的优点在于总结比较好,压考纲比较死,背完几本好的足够让楼主在大多数省份拿到一等奖了。但是如果想要更进一步,那么必须要读大学课本。如果题主做过往年题目就会发现,总有超纲的题目。大学课本知识点更全面,更成体系。 无论是大学教材还是竞赛教程,仅仅读两遍是远远不够的。竞赛教程的知识点一定要全部背牢,主要科目的大学教材也要仔细读好多遍,保证大部分概念和过程都能用自己的话叙述出来。我当初植物生理学看了二三十遍吧,都翻烂了。 &br&&br&推荐书目:生物学奥林匹克教程 新编生物学竞赛讲义(神书) 不推荐精英教案 植物学(推荐老版分上下册的那个,极力反对科学出版社的) 生物化学简明教程(黑皮的) 生理学(推荐蓝皮的人卫出版的) 植物生理学(当然是潘瑞炽老爷子的) 细胞生物学(这个我用的翟中和的第三版,好多人说烂,我觉得还可以) 动物学(大厚本 封面是海底 不过软体动物纲有些错误注意更正) 基础生态学(孙儒泳版) 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 版本越新越好) 进化生物学(这个没有特别出众的版本) 动物行为学(尚玉昌 这个没得选吧) 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神书) 遗传学(戴灼华) 注意每科都最好备若干版本在手边,方便对照和查阅 我每科都有至少两个版本的教材 同学还有不同的可以查阅 比如生化王镜岩的版本就最权威 但是太厚了太全不适合背 再比如生理学有一本橙皮的人动生理就非常值得参考&br&&br& 刷题与总结:刷题要在多与精之间有个平衡 一定要保持一定的数量,要不然一定会有很多注意不到的知识点 每出现一道题还要费功夫去背一系列的相关知识点,要以点带面 往往这一系列知识点都不熟悉 记错题有个好办法就是直接把这道题的题干和答案抄到一个本上 因为往往有一些题在哪都找不到明确的解析 必须要直接背题 我有个同学到最后抄了一千多道需要直接死背的题。 对于课本的知识也要勤总结 各个版本上都有一些别的版本所没有的知识点,需要自己动手串到一起 还有就是做比较是一个记忆的好办法 比如我推荐的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 比直接背动物学要容易好多 但是无脊椎动物方面就没有现成的总结(好像有一本叫做无脊椎动物形态比较学的书 可惜绝版了始终没找到),就需要自己动手了。&br&&br& 刷题也要有选择性,像很多人推荐的台湾题我觉得价值不大,因为太偏 与大陆的题套路完全不同 对一般的选手价值并不大 只有到冲击全国金牌的层次才有参考价值(个人观点,我刷过几套) 推荐题目:历年联赛真题(必刷),冲刺全国生物学联赛(必刷,尤其是最后的模拟卷),小白(有点简单),题典(选刷),备战(模拟卷必刷,前面的选刷),精英教案练习册不推荐,完全是个坑 湖南五校模拟(都是好题,湖南的水平不是盖的) 衡中模拟(衡水现在几乎是生物竞赛全国最强的学校了) 华罗庚杯生物竞赛(网上无意搜到的,好像还不错) 历年竞赛真题(刷完了上面的再刷) 历年IBO真题 台湾题(如上所述选刷)&br&&br&就是这样。题主不必怀疑这么多东西能否弄完,因为我就全弄完了,还有许多没有推荐的题和教材。而且我同时学了oi和生竞。只要对一件事有兴趣,无论如何也可以挤出时间来。回想当初学习生竞的时光,每天刷六七百道题,每本书翻来倒去读一遍又一遍,看着别人愉快地踢球把妹,但我并不觉得辛苦,因为我爱生物学。每一个学习竞赛的孩子都应该有牺牲大部分娱乐时间,顶着别人的嘲讽和白眼孤独地啃书的觉悟。&br&&br&最后叮嘱题主,无论到最后是输还是赢都不重要,竞赛本来就有着极大的变数,尤其是生物竞赛,因为它的知识面太广,而又只有一次机会。你参加了生物竞赛,你学到了能让你收益终生的知识(你以后可能不会用到物理或数学,但只要你活着就能用到生物),你与你所爱的东西共同度过了这么一段无比专注的岁月(我相信学习生物竞赛的人都是爱生物的,因为它不像物理数学那么功利,自招高考也能用到),你应该不会后悔。&br&&br&愿题主能成功进队拿到Au保送清北。手机码字请谅解混乱的排版。
我是前生物学联赛选手,我来自河北省。 题主问的是全国生物学竞赛,不知道题主是省队选手还是没分清联赛和竞赛。如果是联赛我能提供一些经验,如果是竞赛……我没进省队,所以很遗憾没什么经验了。 我们的方法就是这样,通读大学课本,大量刷题,大量做总结…
三倍体,初中生物&br&&br&好吧,sorry,高中生物,我确实记不得了~
三倍体,初中生物好吧,sorry,高中生物,我确实记不得了~
给最佳答案做一点小小的补充&br&战国年代各类淋巴细胞的成长之路是这样的:&br&&br&T细胞在新手村(骨髓)长大 入伍训练(胸腺) 被派往各地作战(外周淋巴器官或淋巴组织)&br&根据能力的不同又分为Th细胞(探子传递信息 就是最佳答案里的联络官妹子啦)&br&Tc细胞(正规作战部队 装备有穿孔素和颗粒酶)&br&以及扮演军师角色的Tr细胞(最佳答案里的大叔T)&br&&br&而B细胞的成长之路和T细胞那样烂大街的步兵略有不同:同样是赤贫 离开出生地(骨髓)以后 因为天赋异禀 骨骼惊奇 在新手村就掌握了战斗要领 未经训练就加入到了各个作战区 在抗原呈递细胞的指点下尽情分泌着抗体攻击那些「被选中的人」:&br&&br&
抗原呈递细胞巨噬细胞:扔那边那个穿蓝马甲的&br&B细胞疑惑地问:那么多蓝是哪种蓝?&br&抗原呈递细胞巨噬细胞:看我身上这件!刚刚从他死去的哥们身上扒的!好认了吧?!&br&&br&
当然 除了上面凶暴话唠型的 还有一类隐蔽在皮肤胃肠道呼吸道的闷骚 他们不言不语地杀人剥衣服(…)他们的名字是树突状细胞(DC细胞):&br&&br&
Tc步兵走在路上&br&猫在树上的DC细胞:嘿&br&Tc转头&br&DC细胞在树上指指自己身上的蓝马甲:去打穿这个颜色的
给最佳答案做一点小小的补充战国年代各类淋巴细胞的成长之路是这样的:T细胞在新手村(骨髓)长大 入伍训练(胸腺) 被派往各地作战(外周淋巴器官或淋巴组织)根据能力的不同又分为Th细胞(探子传递信息 就是最佳答案里的联络官妹子啦)Tc细胞(正规作战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生物必修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