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物药剂学与药物效应动力学动力学的问题

徐州医学院-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精品课程申报网站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课程发展历史沿革
1997200020042006
20002000200220052005
2000101999 “”“”2008“”
&&& 2000120043211158223135“333”1“”2“”1“”226
2000182004200120052009100082120500
200420091232
32004“”“”“”“”1110
20042320041352201020082009“”2612221013
20042315SCI3200420100805SCI25
lL- 1.10BK2009523
lNO1.1209KJD310011
l14-3-3/FoxO3a0.1208KJB310014
l0.7XM07C061
l1.1208KJB360010
l9.1207KJD360225
lTang DQ, Chen YG, Yang DZ, Gao YY, Tang AB, Jiang XL, Yin XX *. Method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for simultaneous quantification of nine flavonoids in Ginkgo biloba extract tablets by HPLC-DAD. Latin American Journal of Pharmacy, in press.&&&&
lTang DQ, Gao YY, Tang AB, Chen YG, Wei YQ, Yin XX *.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pharmacokinetics of rutin and quercetin in diabetic and normal rats by HPLC-DAD. Latin American Journal of Pharmacy (Accepted, in press).&
lL Ji, XX Yin*, ZM Wu, JY Wang, Q Lu, YY Gao. Ginkgo biloba extract prevents glucose-induced accumulation of ECM in rat mesangial cells. Phytother Res, ):477-485.&
lTang DQ, Zhang ZJ, Gao YY, Wei YQ, Han L. Protective effects of serum containing Ginkgo biloba extract on glomerulosclerosis in rat mesangial cells.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6-33
lTang DQ, Yin XX, Zhang ZJ, Gao YY, Wei YQ, Chen YG, Han L. Gradient HPLC-DAD for the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five flavonoids in plasma after intravenously administrated Ginkgo biloba extract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study of pharmacokinetics in rats. Journal of Liquid Chromatography & Related Technologies. 20093214: .
lTang DQ, Yin XX, Zhang ZJ, Gao YY, Wei YQ, Chen YG, Han L.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Pharmacokinetics of Ginkgo biloba Extract between Normal and Diabetic Rats by HPLC-DAD. Latin American Journal of Pharmacy 2009, 28 (3): 400-408.
lTang DQ, Yin XX, Zhang ZJ, Gao YY, Wei YQ, Chen YG, Han L. Simultaneous HPLC-DAD analysis of five flavonoids in plasma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pharmacokinetic study of Ginkgo biloba extract in normal and diabetic rat. Acta Chromatographica. 200921(3)483C497.
lZM Wu, XX Yin*, L Ji, YY Gao, YM Pan, Q Lu, JY Wang. Ginkgo biloba extract prevents against apoptosis induced by high glucose in 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s. Acta Pharmcol Sin, ):.&&
lLu Q, Yin XX *Wang JY, Gao YY, Pan YM. Effects of Ginkgo biloba exact on prevention of development of experimental diabetic nephropathy in rats. Acta Pharmcol Sin, ):818-828.&&
lYin XX, Zhang YD, Yu JX, Zhang B, Shen JP, Qiu J. The Antioxidative effects of Astragalus Saponin I protect against development of early diabetic nephropathy. J Pharmacol Sci, ):166-173.&&&
lWang JY, Yin XX *, Wu YM, Tang DQ, Gao Y, Wan MR, Hou XY, Zhang B. Ginkgo biloba extract prevents against glomerulosclerosis in rat mesangial cells. Acta Pharmcol Sin, ):.&&&
lYin XX, Zhang YD, Wu HW, Zhu X, Shen JP, Li LM, Qiu J, Jiang SJ, Zheng XG. Protective effects of bendazac lysine on early experimental diabetic nephropathy rats.& Acta Pharmcol Sin,2005 Jun,26(6):721-728.&
lYin XX, Zhang YD, Wu HW, Zhu X, Zheng XG, Jiang SJ, Zhuo HT, Shen JP, Li LM, Qiu J. Protective effects of astragalus saponin Ⅰ on early stage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in rats. J Pharmacol Sci, ):256-266.
lYin XX, Zhang YD, Ding L, Shen JP, Li LM, Qiu J. Pharmacokinetics and relative bioavailibity of compound metformin hydrochloride and glibenclamide capsule in healthy Chinese volunteers. J Clin Pharmacol Ther, ): 623-627.&
lYin XX, Zhang YD, Zhuo HT, Shen JP, Li LM, Qiu J. Pharmacokinetics and relative bioavailability of metformin hydrochloric acid sustained release tablet in healthy volunteers. Asian J Drug Metab Pharmacokinetics, -142.&
l2008“”1
l2007“”1
l2004Servier
l2004“”3
l2004“”9
l2002“” 3
l2008“”ZL.X
l2004“”ZL.8
20550SCI15 2009ROSCX09S_036Z&& 查看话题
【求助】生物药剂学和药代动力学的区别
看了好久的生物药剂学和药代动力学的资料,概念也看过好多遍了,还是不能很好的区分,到现在根本就分不开了,有哪位仁友能耐心指导一下子,我都急死了,:cry::cry::cry:
药代动力学属于药物分析吧,药剂那边也有人做 药代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以及排泄过程;而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剂型的,比如注射剂,片剂,糖浆剂、栓剂等等,这些都属于药剂学范畴。研究药代动力学是有给药途径之分,口服给药一般见效慢,肌肉注射稍快一点,静脉注射最好,此外动物给药还有灌胃法》 生物药剂学跟药剂学不是一个概念,他主要是研究合理设计极性、科学地筛选处方,科学的优化工艺,我自己认识是生物药剂学包含了药动学的研究,药动学主要是把数学原理运用进来,旨在考虑药物的吸收位置和时间和浓度的关系,这是我的理解,我想知道的是生物药剂学除了药动那一块,还包括什么, 简单点说:
生物药剂学是一个静态的,讲述制剂和生物体内过程药物和机体相互作用的原理的学科;
药物动力学(好像现在都同意叫这个名字了):是一个动态的,研究时间和药物体内过程规律的一门学科。 我找到生物药剂学的定义了,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机制及过程,阐明药物因素、剂型因素和生理因素与药效之间关系的边缘科学。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是采用数学的方法,研究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体内经时过程与药效之间关系的学科,具体研究体内药物的存在位置、数量(或浓度)的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对指导制剂设计、剂型改革、安全合理用药等提供量化指标。
大家自己琢磨一下吧 说实话我也觉得这俩挺像的,还琢磨这个问题呢,请路过的各位大侠指点
个人感觉生物药剂学是药剂学下面的分支学科,药代动力学是药理学下面的,别的就不知道了,呵呵,关注ing~ 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 (Drug Metabolism and Pharmacokinetics, DMPK),简称药代动力学,也称药动学 (Pharmacokinetics, PK),宏观而言就是研究机体对药物 (异物)的作用的学科,是宏观药理学(研究药物/异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的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药物属于外源性异物,因此DMPK的国际学术组织也并不叫“药代学会”,而称为“异物研究学会”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Xenobiotics, ISSX, http://www.issx.org/)。
& && &通常大家所认识的DMPK/PK,集中于“体内药物的存在位置、数量(或浓度)的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及其相关的数学描述与模拟的方法。但是实际上,隐藏在这些药物的量时关系之下的内容才是PK的核心,具体而言就是药物的ADME过程,或者说是药物转运 (drug transport)与药物代谢 (drug metabolism)两个重要的过程;而数学的描述与模拟方法只是手段而已。概言之,我认为教科书里的PK定义(侧重于数学描述与模拟)是一个狭义的定义,如果让我来定义广义的PK: PK是研究生物体对药物 (化学异物)的作用机制、作用规律及其各种影响因素的一门学科。
& && &生物药剂学 (Biopharmaceutics),我认为是一个快过时的名词。根据它的定义其核心应当是剂型因素、生物因素与药物ADME及药物效应之间的关系,但是其实目前的主流研究方向(包括教科书中的内容)纳入了很多化学信息学与生物信息学的内容(即SAR/SPR, QSAR/QSPR, DOCKING, TOPOMER等),已经超出了它的名称与定义所能囊括的范畴。并且,生物制剂也使用 biopharmaceutics这个名词,比较容易混淆。
& && &概言之,我认为生物药剂学应当是广义PK的一个分支,最初侧重于药剂学方面的因素(名称由此而来),后来引入生物因素,而目又纳入了较多的对化学因素与分子生物学因素探讨。 同意楼上的意见~!!! 晕!
pk什么时候属于药物分析了?有点常识好不好?
药理学的2大组成部分就是pk+pd 没必要区分那么清楚啊,现代科学很多都是交叉的啊 : Originally posted by bernadat at
生物药剂学跟药剂学不是一个概念,他主要是研究合理设计极性、科学地筛选处方,科学的优化工艺,我自己认识是生物药剂学包含了药动学的研究,药动学主要是把数学原理运用进来,旨在考虑药物的吸收位置和时间和浓度 ... 生物药剂学包括吸收途径的研究,药物的吸收部位和吸收机制,比如内吞?跨膜转运?有没有载体?影响因素?(如pH,电性,pKa,Ca2+浓度等)
这两门都是我们药剂的课程,药代动不太管吸收机制,但是通过药动结果可以分析机制。
药代动我理解是要为真实情况找到一个最合适的数学模型分析方法,以进行预测、检验、评价、判断……
生药剂似乎有点像药理,体内外试验研究为什么,怎么样。 :hand:,学习了!关于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材的讨论--《中国药事》2006年03期
关于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材的讨论
【摘要】:
【关键词】:
【分类号】:R-4【正文快照】:
现在全国高等药学院校药学专业本科使用的教材,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五轮规划教材,这套教材共25本。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其中之一,它是从原药剂学教材章节中分化出来经充实扩展而成的一门独立学科。现在使用的是第2版,内容已经很丰富,体系也很完整。在教学过程中,发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黄如衡;袁淑兰;;[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1980年03期
奚念朱;[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81年01期
明辉;[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81年03期
ЛанмелееваГЛ;潘建章;王振怀;;[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1981年01期
金伟;;[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1981年02期
陆志乘;;[J];现代医学;1982年05期
程茉莉;;[J];世界临床药物;1982年02期
奚念朱;[J];药学学报;1983年02期
李廷元;;[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83年08期
田文艺;;[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8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亚伟;王文杰;;[A];第七届全国生化药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刘平;胡春宏;;[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黄显会;陈杖榴;张淑婷;曾振灵;;[A];第四届中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蔡东湖;;[A];海峡两岸三地药理学学术报告会论文汇编[C];2001年
KimitakaTZhuChang-MunenoriMHiroshiT;[A];第二届中日维生素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李铁福;邓英杰;杨本强;金志雄;宋小平;;[A];2003年中国纳微粉体制备与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周茂金;刘昌孝;钟大放;;[A];中国有机质谱学第十二届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谢智勇;孙玉明;陈笑艳;钟大放;;[A];中国有机质谱学第十二届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李小燕;陈笑艳;徐静华;金鑫;钟大放;;[A];中国有机质谱学第十二届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史向国;胡立刚;藤国生;白旭;顾景凯;钟大放;;[A];中国有机质谱学第十二届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魏开敏;[N];广东科技报;2000年
吕工;[N];中国医药报;2000年
上海市东方医院放疗中心
叶明;[N];中国医学论坛报;2000年
巩红;[N];中国医学论坛报;2000年
杜小莉;[N];中国医学论坛报;2001年
北京协和医院赵晶译自Cancer Invest 16(8) 罗爱伦审校;[N];中国医学论坛报;2001年
;[N];医药经济报;2001年
任月英;[N];医药经济报;2001年
波讯;[N];医药经济报;2001年
湖南省肿瘤医院
唐文;[N];大众卫生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钟延强;[D];第二军医大学;2002年
王长虹;[D];新疆医科大学;2002年
甘勇;[D];沈阳药科大学;2002年
许清芳;[D];复旦大学;2003年
戴荣华;[D];沈阳药科大学;2004年
史向国;[D];沈阳药科大学;2003年
李孝栋;[D];沈阳药科大学;2004年
周新腾;[D];沈阳药科大学;2003年
何仲贵;[D];沈阳药科大学;2003年
赵春顺;[D];沈阳药科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芳萍;[D];东北农业大学;2001年
周学章;[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2001年
于海翔;[D];沈阳药科大学;2001年
王丽君;[D];沈阳药科大学;2001年
郭晶;[D];沈阳药科大学;2001年
许磊;[D];沈阳药科大学;2001年
邓立东;[D];四川大学;2002年
张丹;[D];四川大学;2002年
苏怡;[D];四川大学;2002年
张三泉;[D];第一军医大学;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无标题文档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试题(二)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习题(二)
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
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
A、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机理及过程的边缘科学
B、大多数药物通过被动扩散方式透过生物膜
C、主动转运是一些生命必需的物质和有机酸、碱等弱电解质的离子型等,借助载体或酶促系统从低浓度区域向高浓度区域转运的过程
D、被动扩散一些物质在细胞膜载体的帮助下,由高浓度向低浓度区域转运的过程
E、细胞膜可以主动变形而将某些物质摄入细胞内或从细胞内释放到细胞外,称为胞饮
2、不是药物通过生物膜转运机理的是C
A、主动转运B、促进扩散C、渗透作用D、胞饮作用E、被动扩散
3、以下哪条不是被动扩散特征B
A、不消耗能量B、有部位特异性C、由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转运
D、不需借助载体进行转运E、无饱和现象和竞争抑制现象
4、以下哪条不是主动转运的特征D
A、消耗能量B、可与结构类似的物质发生竞争现象C、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转运
D、不需载体进行转运E、有饱和状态
5、以下哪条不是促进扩散的特征D
A、不消耗能量B、有结构特异性要求C、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
D、不需载体进行转运E、有饱和状态
6、关于胃肠道吸收下列哪些叙述是错误的C
A、当食物中含有较多脂肪,有时对溶解度特别小的药物能增加吸收量
B、一些通过主动转运吸收的物质,饱腹服用吸收量增加
C、一般情况下,弱碱性药物在胃中容易吸收
D、当胃空速率增加时,多数药物吸收加快
E、脂溶性,非离子型药物容易透国细胞膜
7、药物剂型对药物胃肠道吸收影响因素不包括E
A、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B、粒子大小C、多晶型
D、解离常数E、胃排空速率
8、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生理因素不包括D
A、胃肠液成分与性质B、胃肠道蠕动C、循环系统
D、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E、胃排空速率
9、一般认为在口服剂型中药物吸收的大致顺序A
A、水溶液>混悬液>散剂>胶囊剂>片剂
B、水溶液>混悬液>胶囊剂>散剂>片剂
C、水溶液>散剂>混悬液>胶囊剂>片剂
D、混悬液>水溶液>散剂>胶囊剂>片剂
E、水溶液>混悬液>片剂>散剂>胶囊剂
10、已知某药口服肝脏首过作用很大,改用肌肉注射后A
A、t1/2不变,生物利用度增加
B、t1/2不变,生物利用度减少
C、t1/2增加,生物利用度也增加
D、t1/2减少,生物利用度也减少
E、t1/2和生物利用度皆不变化
11、某药物对组织亲和力很高,因此该药物A
A、表观分布容积大B、表观分布容积小C、半衰期长
D、半衰期短E、吸收速率常数Ka大
12、关于表观分布容积正确的描述B
A、体内含药物的真实容积
B、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的比值
C、有生理学意义
D、个体血容量
E、给药剂量与t时间血药浓度的比值
13、关于生物半衰期的叙述正确的是C
A、随血药浓度的下降而缩短
B、随血药浓度的下降而延长
C、正常人对某一药物的生物半衰期基本相似
D、与病理状况无关
E、生物半衰期与药物消除速度成正比
14、测得利多卡因的生物半衰期为3.0h,则它的消除速率常数为D
A、1.5h-1B、1.0h-1C、0.46h-1D、0.23h-1E、0.15h-1
15、某药物的t1/2为1小时,有40%的原形药经肾排泄而消除,其余的受到生物转化,其生物转化速率常数Kb约为E
A、0.05小时-1B、0.78小时-1C、0.14小时-1D、0.99小时-1E、0.42小时-1
16、某药静脉注射经2个半衰期后,其体内药量为原来的B
A、1/2B、1/4C、1/8D、1/16E、1/32
17、地高辛的半衰期为40.8h,在体内每天消除剩余量的百分之几
A、35.88%B、40.76%C、66.52%D、29.41%E、87.67%
18、假设药物消除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问多少个t1/2药物消除99.9%D
A、4t1/2B、6t1/2C、8t1/2D、10t1/2E、12t1/2
19、单室模型药物,单次静脉注射消除速度常数为0.2h-1,问清除该药99%需要多少时间B
A、12.5hB、23hC、26hD、46hE、6h
20、一病人单次静脉注射某药物10mg,半小时血药浓度是多少μg/mL。(已知t1/2=4h,V=60L)A
A、0.153B、0.225C、0.301D、0.458E、0.610
21、单室模型药物,生物半衰期为6h,静脉输注达稳态血药浓度的95%需要多长时间B
A、12.5hB、25.9hC、30.5hD、50.2hE、40.3h
22、缓控释制剂,人体生物利用度测定中采集血样时间至少应为B
A、1~2个半衰期B、3~5个半衰期C、5~7个半衰期
D、7~9个半衰期E、10个半衰期
23、以静脉注射为标准参比制剂求得的生物利用度A
A、绝对生物利用度B、相对生物利用度C、静脉生物利用度
D、生物利用度E、参比生物利用度
二、B型题(配伍选择题)]
A、被动扩散B、主动转运C、促进扩散D、胞饮E、吸收
1、大多数药物的吸收方式A
2、有载体的参加,有饱和现象,消耗能量B
3、有载体的参加,有饱和现象,不消耗能量C
4、细胞膜可以主动变形而将某些物质摄入细胞内D
A、口服给药B、肺部吸入给药C、经皮全身给药D、静脉注射给药E、A、B和C
5、有首过效应A
6、没有吸收过程D
7、控制释药C
8、起效速度同静脉注射B
A、肠肝循环B、生物利用度C、生物半衰期D、表观分布容积E、单室模型
9、药物在体内消除一半的时间C
10、药物在体内各组织器中迅速分布并迅速达到动态分布平衡E
11、药物随胆汁进入小肠后被小肠重新吸收的现象A
12、体内药量X与血药浓度C的比值D
A、Cl=KVB、T1/2=0.693/KC、GFRD、V=X0/C0E、AUC
13、生物半衰期B
14、曲线下的面积E
15、表观分布容积D
16、清除率A
A、清除率B、表观分布容积C、双室模型D、单室模型E、多室模型
17、反映肾功能的一个指标A
18、具有明确的生理学意义A
19、反映药物消除的快慢A
A、单室单剂量血管外给药c―t关系式
B、单室单剂量静脉滴注给药c―t关系式
C、单室单剂量静脉注射给药c―t关系式
D、单室多剂量静脉注射给药c―t关系式
E、多剂量函数
20、C=C0e―ktC
21、C=kαFX0/V(kα-k)?(e―kt-e―kat)A
22、γ=(1-e―nkτ)/(1-e―kτ)E
23、C=k0/Kv(1-e―kτ)B
A、消除速率常数KB、吸收速率常数KaC、多剂量函数D、A和BE、B和C
24、Wagmer―Nelson法的公式可求B
25、单室模型单剂量静脉注射给药的尿药排泄速度法公式可求A
26、单室模型单剂量血管外给药的c―t关系式可求D
27、单室模型静脉滴注给药、停止滴注后的c―t关系式可求A
A、F=(AUC0→∞)口服/(AUC0→∞)静注
B、C=kαFX0/V(kα-k)?(e―kt-e―kat)
C、C=k0/Kv(1-e―kτ)
D、C=C0e―kt
E、C=C0(1-e―nkτ)/(1-e―kτ)?e―kt
28、表示单室模型、单剂量静脉滴注给药后的血药浓度变化规律C
29、表示单室模型,单剂量口服给药后的血药浓度变化规律B
30、表示单室模型,多剂量静脉注射给药后的血药浓度变化规律E
31、表示某口服制剂的绝对生物利用度A
三、X型题(多项选择题)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BD
A、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经时过程及其与药效之间关系的科学
B、大多数药物通过这种方式透过生物膜,即高浓度向低浓度区域转运的过程称促进扩散
C、主动转运是一些生命必需的物质和有机酸、碱等弱电解质的离子型等,借助载体或酶促系统从低浓度区域向高浓度区域转运的过程
D、被动扩散一些物质在细胞膜载体的帮助下,由高浓度向低浓度区域转运的过程
E、细胞膜可以主动变形而将某些物质摄入细胞内或从细胞内释放到细胞外,称为胞饮
2、药物通过生物膜转运机理有ABDE
A、主动转运B、促进扩散C、主动扩散D、胞饮作用E、被动扩散
3、以下哪几条是被动扩散特征ACE
A、不消耗能量
B、有部位特异性
C、由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转运
D、需借助载体进行转运
E、无饱和现象和竞争抑制现象
4、以下哪几条是主动转运的特征ABE
A、消耗能量
B、可与结构类似的物质发生竞争现象
C、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
D、不需载体进行转运
E、有饱和状态
5、核黄素属于主动转运而吸收的药物,因此,应该AD
A、反后服用B、饭前服用C、大剂量一次性服用
D、小剂量分次服用E、有肠肝循环现象
6、关于胃肠道吸收下列哪些叙述是正确的ABD
A、大多数脂溶性药物以被动扩散为主要转运方式吸收
B、一些生命必需的物质如氨基酸等的吸收通过主动转运来完成
C、一般情况下,弱碱性药物在胃中容易吸收
D、当胃空速率增加时,多数药物吸收加快
E、脂溶性、离子型药物容易透过细胞膜
7、药物理化性质对药物胃肠道吸收的影响因素是ABCD
A、溶出速率B、粒度C、多晶型D、解离常数E、消除速率常数
8、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生理因素BCE
A、药物的给药途径B、胃肠道蠕动C、循环系统
D、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E、胃排空速率
9、下列有关生物利用度的描述正确的是ABC
A、反后服用维生素B2将使生物利用度提高
B、无定形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大于稳定型的生物利用度
C、药物微粉化后都能增加生物利用度
D、药物脂溶性越大,生物利用度越差
E、药物水溶性越大,生物利用度越好
10、下列有关药物表观分布容积地叙述中,叙述正确的是ACD
A、表观分布容积大,表明药物在血浆中浓度小
B、表观分布容积表明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实际容积
C、表观分布容积有可能超过体液量
D、表观分布容积的单位是升或升/千克
E、表观分布容积具有生理学意义
11、可完全避免肝脏首过效应的是ACE
A、舌下给药B、口服肠溶片C、静脉滴注给药
D、栓剂直肠给药E、鼻黏膜给药
12、关于药物动力学中用“速度法”从尿药数据求算药物动力学的有关参数的正确描述是ABDE
A、至少有一部分药物从肾排泄而消除
B、须采用中间时间t中来计算
C、必须收集全部尿量(7个半衰期,不得有损失)
D、误差因素比较敏感,试验数据波动大
E、所需时间比“亏量法”短
13、关于隔室模型的概念正确的有AB
A、可用AIC法和拟合度法来判别隔室模型
B、一室模型是指药物在机体内迅速分布,成为动态平衡的均一体
C、是最常用的动力学模型
D、一室模型中药物在各个器官和组织中的男均相等
E、隔室概念比较抽象,有生理学和解剖学的直观性
14、用于表达生物利用度的参数有ACE
A、AUCB、CLC、TmD、KE、Cm
15、非线性动力学中两个最基本的参数是DE
A、KB、VC、CLD、KmE、Vm
16、关于生物利用度测定方法叙述正确的有AE
A、采用双周期随机交叉试验设计
B、洗净期为药物的3~5个半衰期
C、整个采样时间至少7个半衰期
D、多剂量给药计划要连续测定三天的峰浓度
E、所用剂量不得超过临床最大剂量
17、药物动力学模型的识别方法有ABCD
A、图形法B、拟合度法C、AIC判断法D、F检验E、亏量法
18、生物半衰期是指CD
A、吸收一半所需的时间
B、药效下降一半所需时间
C、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
D、体内药量减少一般所需时间
E、与血浆蛋白结合一半所需时间
19、影响达峰时间tm的药物动力学参数有AE
A、KB、tmC、X0D、FE、Ka
1、D2、C3、B4、D5、D6、C7、E8、D9、A10、A11、A12、B13、C14、D15、E16、B17、B18、D19、B20、A21、B22、B23、A
[1―4]ABCD[5―8]ADCB[9―12]CEAD[13―16]BEDA[17―19]AAA[20―23]CAEB[24―27]BADA[28―31]CBEA
1、ABD2、ABDE3、ACE4、ABE5、AD6、ABD7、ABCD8、BCE9、ABC10、ACD11、ACE12、ABDE13、AB14、ACE15、DE16、AE17、ABCD18、CD19、AE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山西医科大学 张淑秋 - 课程展示 - 课程中心 - 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 - Curriculum Center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张淑秋山西医科大学2008 年省级精品课程
f5adab7c-127d-1000-acc9-b7b5f3b2d8d7
南昆士兰大学
名古屋大学
麻省理工学院
塔夫茨大学
名古屋大学
名古屋大学
学科/专业:医学/药学类
所属课程专区:
教学大纲第一章生物药剂学概述第二章口服药物的吸收第三章非口服给药的吸收第四章药物的分布第五章药物代谢第六章药物排泄第七章药物动力学概述第八章单室模型第九章多室模型第十至十二章重复给药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统计矩原理第十章多剂量给药第十一章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第十二章药物动力学研究中的统计矩分析第十三章临床给药方案设计与治疗药物监测第十四章药物动力学研究与应用第十五章药物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的相互关系第十六章药动学在新药开发中的应用实验实践
已有1条发言
最后回复时间
您尚未登陆,请您先登录,如果没有帐号,请先注册。确认要删除吗?确认要删除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药物代谢动力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