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泡沫 你却当它是房舍 司马之心昭然若揭揭 什么意思

[转载]好长,终于看完了,博主真是眼光独到,佩服!
0.& 味道都在汤里面
《请你原谅我》之后,一直期待《心术》。吴秀波、海清、张嘉译这三驾马车再度携手无疑是一大看点,加上矛头这次对准的是医患关系,从演员到剧本,都有走钢丝的准备,这就更让我欲罢不能。三大主演三种气场,钢丝的走法也各有千秋。刘晨曦从容不迫正步通过,宛如闲庭信步,美小护花枝乱颤而底盘坚实,一路提携他人,而霍思邈注定不会放过这个玩花活的机会,以颠倒众生的姿态把钢丝当成T台走,一会儿慢四一会儿探戈一会儿古典芭蕾一会儿桑巴,身形乱而不杂,神姿英发。
但老实说,不是特别喜欢六六的作品。并不反对她的作品总是触及尖锐甚至残酷的社会现实,而是容易两极分化。一种是为了戏剧冲突而不顾客观事实,将家庭中司空见惯的矛盾拔高、拧和,全面激化,营造出一种非此即彼的伪现实。《双面胶》直面的是婆媳矛盾,《蜗居》则是物质社会对基本道德伦理的侵蚀和颠覆。是的,类似矛盾并非捏造,确实脱胎于生活,但如此集中就绝非生活本身,至少不是普遍意义上的生活本身;还有一种,是为了让作品鲜活有卖点,加入了不少社会热点等流行元素,这在《心术》中比比皆是。如“主任的愿望很丰满,科室的腰包很骨感”,我爸是李刚、赖月京的名字等等,都被迅速代入剧情。
我并不反对这类时尚元素的适当点缀,但这玩意就像味精,贵在恰到好处,切忌满坡放羊,而且我更信奉一些原生态的情境和含蓄的情愫更美,这大概就是家常便饭和快餐的区别。类似矛盾和点缀在《请你原谅我》中绝对看不到一处,这是编剧个人的素养和认知决定的。我不否认六六的笔力让剧情五彩纷呈如如榴莲,但却更回味《请你原谅我》的橄榄清香。一句“手别挡着”所带给人的无穷想象,远远胜过霍思邈和美小护主题先行的床戏所带给我的莫名尴尬,床戏给人突兀、别扭之感,不但有赶剧情之嫌,更破坏了全剧“轻熟”的气场。
是的,时代不同了,爱情观念日新月异,但并不非得这样才能表达两人之间如蛛网暗结的爱恋和如火山喷发的激情。我不得不狭隘地认为,用这样的手法来表现二人的情感质变,无形中凸显出编剧媚于世俗的审美取向。那一段我用的是快进,而《请你原谅我》中同样标志着二人情感质变的从广州返程的火车上那段轻轻哼唱的《采红菱》,却让我忍不住去回放。我们甚至不难看出,吴秀波与海清在此前合作的对手戏中配合默契,这种默契在《心术》在前二十集中尤显戏味,相比起后来那场刺刀见红的床戏,当初那种若即若离的打情骂俏更带给观众血脉贲张的神秘与刺激,也引发了戏里戏外众多联想。床戏终结了这一切,使微妙成为尴尬,两个身体亲密后的心灵却陷入了迷惘和慌乱。也许,这正是编剧想表达的,可难逃观众法眼的是,两位主演在那场床戏中双双“晚节不保”,无论是肢体语言还是台词都区别于以往的鲜活流畅,显得很不适应,幸好这是两位舞台经验相当丰富的优秀演技派。美小护在迎接霍思邈驾到之前的狂喜与忐忑,霍思邈的醉态与狂放,依然可圈可点。
好了,先把我不满意的部分讲完,不吐不快,但也点到为止,毕竟我很赞这部剧的。拂去微尘,正好轻装上阵。在我看来,这部剧最大的成功之处,以及最抢眼之处,不在于为主旋律唱高调,不在于疑难杂症的攻克,不在于人间真情的唤起……那些都是老生常谈。这里没有神医绝招,没有政策关怀,有的只是饮食男女都会遭遇的困惑、煎熬、承担与抉择。《心术》最吸引我的,恰恰是手术室里的谈笑风生,主任医师的吊儿郎当,医院这枚瞳仁里倒映出的浮世绘,当然我们更不应当错过的,就是功臣之后和脑外第一护之间的涟漪层层。它就像一瓶红酒,演员深厚的素养是它尊贵的质地,浑然天成的默契则是调酒师灵感迸发所调出的精妙口感,二者融合,才会带来天人合一般的惊喜。其实它更像鸡汤,懂的人都不会去吃肉,那味道都在汤里。
1.我眼中的吴秀波
&喝汤之前,先开说饰演霍思邈的安拉老吴——吴秀波。
首先抛出一个估计大多数人都难以认同的结论:霍思邈是吴秀波表演功力纯熟的定鼎之作。反对我的人必然认为,从刘新杰到徐天,吴秀波的演技早已纯熟,角色把握能力早已炉火纯青,怎么会到今天才谈得上成熟呢?罪过罪过,我不是这个意思。在下的理解是,演戏,也是修行,那种过程是不能因天赋而省略的,甚至更曲折更漫长。纵观演艺圈,少年早慧而中年泯然众人者不乏其人,少年平平而中道崛起者也大有人在,但如秀波之少年早慧而大器晚成者则罕如之。
初识秀波是《玉碎》中的小野,其实那时他已经到了人生的黄金期,但一直备历蹉跌,《立案侦查》没有让他一炮走红,后来的《道可道》、《追查到底》、《兄弟门》、《剑谍》水平参差不齐,仅就他个人表演而言都是实力之作,但就是被各种拖累各种遗忘,非资深波蜜实难锁定,直到《黎明之前》才真正崭露头角,在荧屏爆红,跻身一线。用老吴自己的话形容就是“发型没乱而两鬓已斑白”。这些于秀波未必就不是好事,因为他没有在年轻时大红大紫,而是出唱片开饭店默默无闻忙个不亦乐乎,如潜龙之勿用,而他后来因之成名的几个角色,尽管性格身份各异,各种精雕细琢,但和霍思邈依然是不可比的。
佛家有“云门三唱”形容人生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涵盖乾坤”。什么都想做,什么都要最好的,从内在到外形,从人品到才干,几乎无懈可击,这是我们早年的梦想;第二重境界,是“截断众流”,主人公开始允许有明显的不足,但仍能独当一面,成就丰功伟业,这是我们中年的目标;而第三重境界,是“随波逐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上得庙堂,下得江湖,龙门可跳,狗洞能钻,随心所欲,进退自如。这是我们晚年的心愿。这在艺术和现实中都有验证。金庸开山之作《书剑恩仇录》中的陈家洛,文武兼备,号令群雄,是“涵盖乾坤”的代表,而到了“射雕三部曲”,开始转向“截断众流”,郭靖愚钝质朴,杨过放浪不羁,张无忌拖泥带水,各有瑕疵。但他们就大处而言,依然无愧为“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楷模。《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身心更加自由,而等到了《鹿鼎记》,主人公竟然嬗变成了游戏人生的小混混韦小宝,左右逢源,平步青云。精通佛理的金庸将其宣布为封山之作,带给人无尽的遐想。而韦小宝这个形象,又正是“随波逐流”的绝佳写照。
如果文学作品还不足以证明,可以看看“大清三杰”曾左李,无须再列举事例,仅从他们前后的诗句便可以看出心境来。曾国藩早年有诗:“直将云梦吞如芥,未信君山铲不平。”而当攻下天京,湘军将领欲拥戴他效仿黄袍加身时,他写了两句诗表明心迹:“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又赠给火烧天京的九弟曾国荃一副对联:“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李鸿章早年的励志诗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是何等踌躇满志意气风发,而当他实现梦想身兼大学士与直隶总督时,写的对联更像是安慰自己:“受尽天下百官气,养就胸中一段春。”左宗棠可以算是三人中最狂的,一度号称“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后来在其过洞庭君庙时作联咏叹“迢遥旅路三千,我原过客;管领重湖八百,君亦书生”,意气之变可见一斑。
扯得太远了……回到老吴身上,我们便可以得到同样的验证。探长雷鸣,间谍方滔,基本属于“涵盖乾坤”,无懈可击,这之后的刘新杰、罗伊,金山、顾业成,徐天,或多或少存在着致命的缺陷。或霸道,或狂放,或落拓不羁,或意气用事,已经过渡到了“截断众流”,而到霍思邈,就成了完完全全的“随波逐流”,得意忘形,见色心喜,风流倜傥,长袖善舞……在他身上找不到任何标准和规则,任何封皮和烙印。
老吴的精妙之处还在于,尽管诠释过的每个角色都千差万别,但看他之前的作品总有自传体的性质,这便是演技臻于化境的标志:将自我性格与角色性格完美融合,举重若轻,张弛有度。值得注意的是,之前包括小野、方滔、刘新杰、罗伊,金山、顾业成,徐天的所有角色,虽然目的各不相同,但都有其隐忍的成分在内。小野的谦卑里隐含杀机,方滔的沉默里渗透忠诚,罗伊的桀骜里深怀悲悯,而徐天的哼唱里则满含泪光……唯独霍思邈,他几乎不含一丝阴影,内心是一片宁静、纯粹、祥和又带点调皮的阳光。纯粹,并不在于没有缺点,而在于没有阴影,没有束缚。观众眼中的霍思邈,淘气到极致,而又简单到极致,明快到极致。插科打诨,自作聪明,煞有介事,吊儿郎当,引爆观众无数个萌点。他不可能没遇见闹心的事,而在遇见这些事时他的惊愕、震撼、焦虑、纠结、困惑和惊慌全都明明白白写在脸上。一拳擂向谷超华的愤慨,目送师傅远去的悲切,被黄菁菁拒绝时的痛苦,被“公共汽车”围堵时的窘迫,和美小护一夜缠绵后的囧态,乃至饭局上的小心翼翼,值班室里的混不吝,门诊室里的挥洒干练,干妈面前的膝下承欢……无不绘声绘色细致入微。
由单纯入复杂容易,由复杂入单纯则几乎不可能。老吴用他彪悍的演技,刻画出了一个史上最萌的脑外科医师,完成从枭雄怪杰到赤子之心的角色回归,给我们来了个过瘾的大反转的同时,也铸就了二十余年演艺生涯一道绝唱。
霍思邈,额滴神呀!
这本来不是命题作文,无须限定字数,但依据对每个角色的喜好和熟知还是要分个三六九等的比例。剖析刘晨曦,状态好时两千字可能打不住,美小护,三千字足矣,而霍思邈,该用多少篇幅合适呢?答曰:韩信将兵,多多益善也。
毋庸置疑,霍思邈注定是走到哪都会被宠溺的人。这从他的三个入场就可以看出,但闲人眼里简洁明了的三个过场,也被吴秀波处理得怦然心动。霍思邈的第一次出场,是在全院依然笼罩在谷超华手术事故的阴霾之中。当霍思邈一身运动时尚装活力四射地出现在楼道口,音乐变了,天地变了,每个人的脸色都变了,恰如一缕阳光投射在黎明前的荒原,给了世界燃烧的力量。这时他的身姿步法是意气风发,休闲单肩包随意地搭在肩上,大步流星,不忘熟练地和身边的人打招呼,一副精力充沛,干劲十足,随时奔赴第一线的派头,此时你只见他年轻人的矫健,而丝毫不见年轻人的青涩,这代表着他对这里一切的熟知,也告诉观众,我霍思邈来了,不要走开,精彩即将上演。
第二轮过场,是换下便装,穿上白大褂,一手揣兜,在一票助理、护士的簇拥下疾步走着,不是探讨病理就是吩咐要求,脸上依然云淡风轻,而气场已经大不一样。在医院独一无二的地位,精湛医术所散发的强大气场,以及独特个性中折射的自信,都在沉着的眉宇间,微合的嘴角边闪现。看吴秀波的表演的确是莫大的享受,即使抛开剧情。
第三轮过场就是被无数花痴截图的穿着天蓝色的手术防护服像个找地方下蛋的鸡一样笑容可掬腰肢摇摆,扭秧歌似地赶往手术室,让人感觉这不是去做手术,而是去凑一桌三缺一的麻将……圈内外很多人士为此颇有诟病,我却觉得这些非议纯属咸吃萝卜淡操心。我们任何人也许没有当医生的精力,但绝对有过当患者的经历,医院是谁也不想来的地方。但又是没有人从来没来过的地方。小到打针拔牙,大到剖腹开颅,医生的表情其实是个技术活。太苦大仇深了,你会怀疑自己的病情,太嘻嘻哈哈了,你又怀疑人家的态度,难做啊。霍思邈无疑是个中高手,所以编剧借他的嘴道出善医者医心的真谛,手术就像打乒乓球,讲的是配合,任何一方发挥失常都是做无用功,打消患者的顾虑,也镇定自己的情绪,才能出成绩。
“过五关斩六将”的术前谈话又是霍思邈的得意之笔。同样都是照本宣科,就看这个度如何把握。霍思邈的眼神、手势、表情、语气诸兵种协同作战高度一致,用最平易的口吻表达着最惊心动魄的内容,谈笑间不战而屈人之兵,一方面建立在他技术上的自信,一方面更离不开他“医心学”的独到领悟。这种帅不在于整容可以实现的外形,而是一种对手或后人无法模仿的核心竞争力,因此能在戏里戏外倾倒众生,连老辣的编剧六六在谈到老吴时也咬牙切齿既爱又嗔,同时更应该感谢老吴,还原了书上那个活生生的霍思邈。
前不久,赵忠祥公开放言老吴是个好演员但挑选角色太随意,言下之意,无非是霍思邈过于吊儿郎当没个正形如何能担当起一个挑大梁的正面形象。话语里更隐隐有居高临下的鄙薄。我不知道至今不甘寂寞的赵大爷是否有借目前红透半边天的《心术》自我炒作一把的用意,单从这个论点来说,就真有点娱乐反被娱乐误了。身为一个资深媒体人的赵老先生可以不了解一部剧的台前幕后,但至少应该理解“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
我们目前所看到的霍思邈,已经是老吴对原剧本大刀阔斧外加精耕细作之后的产物。严格来说,任何角色在没有演员参与之前再丰满也只是个半成品,需要演员的再创作才能称其为完整。这是一个从平面到立面的过程,一个编剧再彪悍也无法代劳的过程。之前许多角色,老吴也都毫无例外地亲自下水参与创作,甚至不失戏霸之风,就是为了保证角色的洗练与纯粹。他自己也曾经说,挑戏挑得厉害,有不少自我的东西在里边。演方滔,不想说话就一句也不说,演刘新杰,想说话了,就不停地说。这当然不是个性的好恶在作祟,否则角色性格就会有割裂之感,而我们看到的吴秀波所塑造的一个个角色,不但都与他在剧中的身份无缝对接,该有的都有,不该有的都没有,而且没有重复演艺生涯中任何一个角色。《青盲》中的司徒灰估计是该剧中有名有姓的演员中戏份最少的,却依然当定极品酱油,眼皮不经意的一抬,就让人不寒而栗。可见这些貌似自由的创作来自于体会而并非凭空想象和心血来潮。回到霍思邈这个角色的本身,在自由与率性的角色背后,其实没有一丝是随意添加的,而一定是经历了充分的、严肃的甚至是枯燥的假定和磨合,六六自己都承认为了改本子被老吴骚扰到三餐反胃迎风流泪,足可见他对角色下的工夫。赵大爷杀人不见血地抨击老吴接戏随意,大约是不待见医院头一回有了轻松的笑声。
我觉得最可怕的不是接的角色太随意,而是对待角色太随意。一些几乎可以拿终身成就奖的大牌们,今天还不知疲倦地奔走于各大泡沫剧中,厚道的也只肯使出三分力道,不厚道的连一分力道也不肯,一个礼拜从这个剧组飞到那个剧组,航班上睡醒了才有空瞄一眼剧本,支票一签就走,杀青了连演什么都不记得……我无须指桑骂槐,观众自能对号入座,谁还能有老吴这样精雕细琢,“对别人是尖刀,对自己是剔骨刀”?
如果将《心术》比作一座富丽堂皇的殿宇,刘晨曦就是承重的正梁,伟岸浑厚而少为人所识,霍思邈则是飞檐斗拱,令无数游人惊叹其飘逸轻盈,却不知那轻盈背后,同样是无数根红木精心架构,无数块琉璃巧妙堆叠。
3.“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把玩了角色本身,再来品下霍思邈与医院其他人的角色互动。
大社会永远是无数个小社会组成的。《心术》里的医院也就像个大池塘,分为阳光区和荫凉区,深水区和浅水区,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特色科室。正副主任,一个沉着老练善于攻心,一个世故圆滑精于算计。作为既需要下潜觅食又经常冒出水面换气的一条大鱼,老吴所诠释的霍思邈既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又必须熟悉这池塘的每个角落,处理好和不同层面的人群的关系,看似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穿梭背后,是庖丁解牛深通肌理骨骼之后才允许的游刃有余,任何细微的失误与无心的疏忽,都可能使角色失真。
在霍思邈的身边,有如父如兄充满成熟魅力的刘晨曦,有弃医从法敌友难分的谷超华,有干劲十足的热血愤青郑艾平,有一生自负信奉如神的带路师傅王教授,有老谋深算的科领导,有苏医生这样的老油条,杜丰生这样的愣头青……每一层关系都是一圈涟漪,每人吐出一串小泡泡也许微不足道,但每天每时的共振,都足以让你“鱼欲静而波不止”。这还只是医院内部,外部,霍思邈所染指的,还有突如其来的患者,不明真相的家属,无孔不入的医药代表,不择手段的医闹,唯恐天下不乱的媒体,深不见底的官场,一团乱麻的娱乐圈,各种霸王条款的各行各业……吴秀波需要做的,就是如何在重重云雾之下,依然能让性格的阳光普照大地,不因风雨阴晴而变迁。
霍思邈与刘晨曦的关系,看似就是老大老二这点事,实际上要复杂得多。这个排序只是医院的虾米们根据身份、地位、能力、性格的综合考量得出的,而不是简单的年龄差别,更不是刘霍之间私下的称兄道弟。刘晨曦是典型的完美型人格,身上所承载的是长子如父的厚重与沉稳,霍思邈却显然无心与其“合并同类项”。当坏人不对,但当圣人也太累。霍思邈的功臣之后身份历来只是他捅了楼子之后的挡箭牌,而从来不当成保护伞使用,更没拿来在同事间炫耀,倒是帮忙背了N次黑锅。就算组织上赏给他圣洁的道德光环,估计他迟早也得取下来围在腰上当呼啦圈转。霍思邈对刘晨曦心存敬意但始终没有把他当成可以开怀大笑的哥们,但又不同于在主任面前的正襟危坐,而是直率的意见交换、质朴的关心帮助辅以轻度的调侃。好不容易帮刘晨曦约了饭局却被刘晨曦推辞说要陪老婆去看节目,他可以直呼“你这让我怎么跟人家解释”,而转过身去,又替刘晨曦殷勤圆场百般掩护,为争取最好的结果做最大的努力,就将两人这层微妙的关系注解得十分醒目:朋友未必都是聊得来的那种,性格不合,不影响我对你的理解和尊重。心往一处想,就是一家人。
对于一出场就杯具的谷超华,霍思邈又是另一套路数。首先是比刘晨曦更放松,真正进入平辈的交往模式。玩笑可以随便开,但也仅限于偶尔坐下来能聊到心里去的那种,因为所追求的道路大不相同,同上一条船,各靠各的岸。谷超华有着鲜明的胆汁性人格特征,血气方刚,爱憎分明,为了达到目的不排除玩点小伎俩,但底线却很清晰。谷超华不乏情义,但依然以道理当头,自己首先会有个基本的判断,而不可能去做背黑锅的烂好人。这一线条强硬的性格让他不断磕磕碰碰,而又见招拆招,磨练出一副强劲的心志和敏锐的感知,坚忍果决,攻守兼备,确实非常适合做律师。而霍思邈则是穿上手术服一分钟就冷静,脱下手术服三秒就变天真的类型,像洼地里的萝卜,干卖萌不长心眼,剧中曾有两次毫无防范地将心交给对方保管,第一被谷超华迂回包抄,玻璃心粉碎,乃至于一拳之后还难以释怀,接到谷超华的电话依然冷漠,毕竟,利用别人的信任来欺骗带给一个人的伤害永远是最大的。第二次,两人终于一笑泯恩仇,尽在不言中。这就是两个男人间的气场,无须检讨与解释,一个表情,一个动作,彼此就心知肚明,而能够醉在一起,更足以证明心已无间。
谷超华以下,霍思邈就是真正的一摸不挡手了。从云山第一护到来实习的毛头小伙子上下通吃,食色均沾。他可以摆起师兄的架子无须呼来唤去吆五喝六,自有各种送上门的八卦、好处、恶搞、急茬在他这里汇总。有人为他泡妞提供加塞,有人为他播报最新头条,有人为他开辟绿色通道,有人向他发泄基层烦恼……一个科室的实习生以能和他一起做坏事为荣,每天收到的无记名秋波更是车载斗量。但即便是一摸不挡手,终究也分手心手背。
对于郑艾平这样有干劲有头脑、发牢骚也发善心的种子选手他不吝提携,对于一般的实习生他就关切大于期望了。霍思邈是个极其讲求神合的人。他关心你不为居功,呵斥你不含偏见,帮忙不图报答,吃亏不思反省,其实上上下下里里外外什么都门清,只是不感兴趣的便不屑为之,别人都吃午饭了他还在洗脸,永远让你先着急。故此看似总是随性而为,却总能不谬天道,看似他从来都信马由缰,但又从无走火入魔。这是一份通透的心怀所散发出的恬淡平和,如富春江绸缎一样平滑的波纹。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千尺之深,一目可及。它是流动的,也会翻涌其浪花,但绝不会改变河道。和他相处的人始终如沐春风,好像这个人身上只有动力而不存在压力。其实这正是更上乘的掌法。洪七公曾点拨郭靖,降龙十八掌掌法的精髓在于注力于中,而不是一味使蛮力。而吴秀波处理霍思邈的功力甚至超越了洪七公的降龙十八掌,更接近于王重阳的“先天功”。它的精要在于性命双修,阴阳互济,顺天地而法自然,万物不拘于心,而又不离于心,心方能驭万物。“过五关斩六将”那一段,就充分展示了他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的收放自如。
吴秀波在扮演霍思邈,而霍思邈还在扮演一个感性上亲近患者、理性上又必须提醒家属正视手术意外的高难度角色。而后面跟着他学的郑艾平,在同样的材料表述中却只有郭靖摇树的水平。但天资不如霍思邈的郑艾平同时又传承了郭靖的正直、勤奋与好学,以此作为立身之阶,在事业与感情双重的磨砺之下,终于在最后接近了华山论剑的顶级阵容,成为中流砥柱中的新鲜血液。有志者事竟成,斯言不谬。这也是霍思邈激赏郑艾平,对其另眼相待之处。
从性格上说,郑霍两人其实有相斥的部分。霍思邈如太虚之境,而郑艾平就是一步一个脚印,始终脚踏实地的小医师,霍思邈是百万军中取上将的名刀,郑艾平却是事无巨细都必须身先士卒的
“总住院”。在对待钢丝男一事上最好地表达了两人性格的差别。郑艾平在无法劝服钢丝男离开后立即向医院建议免费为其手术,慷慨之情毕见,轮廓分明,热血澎湃,而霍思邈在商场门口找到钢丝男后随手接过他的包背上,拍拍他的肩头,俨然是接自己乡下一个亲戚,后来在为其剪铁丝时一样是慢条斯理风轻云淡。郑艾平面对蛮不讲理的家属可以脱下白大褂立威,同样遇见棘手情况的霍思邈则诚恳地建议对方家属“您把符贴到我背上行了吧”。
这就是霍思邈,永远不紧不慢,但你却看不到他的妥协。反而也常常看到任性之处。比如知道郑艾平因为被交警莫名其妙罚款而迟到后,立马让郑艾平把今天所有的交警病历都归到自己这,好好整整他们。他甚至可以边做好事边显摆(多捐一元钱,要求名字排领导前面),边开玩笑边整风(请大家选择生活压力大),不动声色地将人情与条例化整为零,给同事打好预防针,收起笑脸呵斥宗小满时,又让人猛然发现如此逍遥之人也并不等于没有底线……郑艾平对张小蕾说,他欣赏霍思邈的义气,霍思邈对郑艾平则可以上来就骂“你猪脑子啊”,也许这才是两个层面上的另一种角度的知音。尽管各处其位,但同样无须拘于形迹。
就如同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管鲍之交,管仲早年合伙做生意必定先分钱,众人责备他贪财,鲍叔牙却知道管仲是因为家贫。后来上了战场,又是管仲先逃跑,伙伴们说他怕死,鲍叔牙却说这是因为管仲家有老母亲。而管仲是如何对待鲍叔牙的呢?卧病时,他反对派鲍叔牙为将征讨鲁国,临终他又不肯举荐鲍叔牙为相。这在平常人看来是地地道道的以怨报德,殊不知这才是真正的相互理解,知道你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而不会为了庸俗的报恩而去陷朋友于不义。这样说郑霍肯定是拔高了,但有一点是相似的。我不一定用恩情来报答你给的恩情,但我一定会用理解来回应你的理解。这才是无上的友谊。只可惜管鲍遗风,如今已经可遇而不可求了。剧中也没有刻意地强化两人的关系发展轨迹,也许只是个人的误读,但衷心希望他们之间,有着这样一段无须言说的默契。
4.不懂我的欢喜
忙里偷闲,也品一下霍思邈和VIP,这段生命中只是寻常的邂逅却注定会分道而行的情缘。
印象中,老吴的历次角色虽然不乏风流倜傥,但金山勾引王雅芳主要是出于报复的快意,爱上齐小童是感动于她的善良,刘新杰邂逅顾烨佳、方滔牵手慕容无暇是组织的安排,徐天碰上仙女梅果是对方有意栽花花不发,遇见厂花何佳是自己无心插柳柳成荫,钱海洋对包娜娜是挚爱,罗伊与林和平则是青梅竹马。只有这次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见色起意”。看见他得到“情报”后那一溜小跑,临走还不忘叮嘱说“十分钟后打我电话说有急诊”,以及在确定对方身份后果断拉个活道具陪他演戏,直到成功让目标主动接近,这一气呵成的高难度动作足以证明霍思邈绝不止在手术上有两把刷子,同时也证明绝对有“前科”。
但和以往不同的是,霍思邈这次真的陷入了情网,私自带无关人进手术室,以及打包票给准丈母娘做手术,屡屡触犯行医大忌,都可以看出这是其他人享受不到的特权。这固然是因为VIP同志半主动地赏他一点福利,和那句后来成为全院经典问候语的“你懂我的欢喜”,让两人关系飞速进展,水到渠成,给他傲娇的内心吃了个大大的冰淇淋所致,另外也和霍思邈外表干练内心纯粹的性格特征有关。所以他一出手术室就跟老妈报喜,口头上先确立了关系,而对于中人之姿的护士甲乙丙他可能会把玩笑开到极致,但不会这么快就给对方一个名分。
殊不知老祖宗所言的“戏子无义”虽然刻薄并非没有道理。戏子的本色就是逢场作戏,这点甜头就跟好莱坞明星的飞吻、领导的握手一样是家常便饭,并没有多少感情成分。自始至终,她对霍思邈的认知都是好奇大于好感,好感又大于理解。从一开始的依赖到好奇,从好奇到熟知,从熟知到厌倦,我更愿意相信她是认真思考过霍思邈的,这从她对助理神往的描述中可以窥见,无奈两人的性格、志趣和圈子都天差地别,如分针和秒针,节奏不一样,轨迹也不一样,纵然相逢也只是影子的重合而不是心灵的共融。因此,霍思邈的性格与才华足够打动她,却绝不可能留住她,因为婚姻的缘起可以是相互吸引,而婚姻的基础却是相互需要。
更何况五花八门的娱乐圈,有它的游戏规则,一只要一进去就像疯狂的鲨鱼,必须不停地冲锋和攻击才能维持生命,一旦停下来就会死,没有人能全身而退。“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而VIP偏偏又是好逸恶劳的茶花女,一时的放下可能是心灵的休憩,却绝不是生活的归宿。适合这样类型的婚姻,要么是默默无闻付出型,要么就是同床异梦各顾各型,岂是霍思邈这样的素食动物所能饮用的。即使是草率结婚,依然会劳燕分飞。
剧中还有段安排也特别有意思,习惯了在富丽堂皇的法国餐厅约会的霍思邈吃了一顿大排档的小龙虾后觉得新鲜异常,立即就接VIP去体验,换来的却是“这里多不卫生”的抗拒。应该说,自己发现一样好东西立刻拿来跟最爱的人分享,正是爱的体现,无奈在貌合神离的两人之间,再多弥补和掩饰也无法阻止色未衰而爱已弛的尴尬。什么叫合得来,什么叫般配?别扯什么共同语言奋斗基础,有时就是一顿饭的事儿!霍思邈从本质上说就是个大男孩,很多时候尤其感情上依然带着孩子气的单纯,孩子都喜欢吃冰淇淋,但一大半的原因是拿在手里好看,舌尖上香甜,真正吃到肚子里却是透心凉的,而这种感觉只有自己的胃去消化,不说出来没有人知道。
霍思邈对VIP的喜欢一开始就是轻拿轻放的,虽然表现得依然和平常一样挥挥洒洒,但在不经意之间依然会流露出这种小心翼翼。这从VIP母亲手术意外出血时他一反常态的紧张中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洞察。而在和刘晨曦说起VIP越来越火时毫无危机感,看到绯闻后冲到片场质问更充分说明了这一切。只有爱情才会带给人如此的眩晕,如此的掩耳盗铃,自欺欺人。所有人都能预见的事实,只有他后知后觉,而且还以为别人都不知道。所以越是他装得不在意,连观众都知道他极其在意。心上的这道伤口让他讳疾忌医,却在对美小护的玩笑中决堤。这也与VIP与导演激吻的消息是美小护率先透露而且是在休息室公开透露给他的有关。在场的人都不免好奇,霍思邈怎么会把玩笑开到这份上(我宁愿当女演员的狗,也不当你的白马王子),让内心一贯强大的美小护都眼圈飞红发下毒誓,一人向隅举座不欢,却没有人想到,霍思邈此时正经历着内心最痛苦的撕裂,他需要一个出口,而这个出口,只能是美小护。
一句话,他对美小护心灵上的依赖远远超过美小护对他。此时的心中已然血肉模糊,到VIP最后的摊牌,其实恰好将淤血放掉,让原本不知如何应对的霍思邈又找到了迷失的自我,开始重新审视这段突如其来又无疾而终的情。这里我们也不妨反思一下,究竟霍思邈想追求的是什么样的感情。它必须是精神上的充分愉悦,人格上的绝对自由和尊严上的极大满足,而到最后一刻他才接近事实真相。他喜欢VIP吗?答案应该是肯定的。但他爱VIP吗?恐怕不好说,喜欢和爱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花瓶,后者是酒瓶。回想当初,他正是像看中一个精致的花瓶般对VIP轻拿轻放,放下傲娇的内心去百般迎合,而爱一个人是会不自觉想念它的滋味,拿在手里怎么都舒服。
如果说真的是全身心去爱对方,怎么会在两人摊牌前就主动提出给美小护装修房子,并声称要留下一把钥匙以后可以跟女朋友一起来。尽管这一切都是以哥们的名义进行的,但我相信此时在霍思邈的心里已经起了微妙的化学反应。他如果不说“和女朋友一起”,我反而觉得他依然拿美小护当哥们,强加的这句话分明是要掩饰什么,而这掩饰又分明是欲盖弥彰的——以美小护的老练,不可能不知道VIP永远不可能出现在这里。
而这时的VIP被他当成挡箭牌撒了两次谎,刻意隐瞒他为美小护装房子、被美小护带去去吃龙虾的事实,都可以看出他内心的量变。当朝夕相处的特殊巡护突然去了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灾区,那种平素熟视无睹的思念突然被引爆了,而对VIP他从来都没有过如此的不适应。那是一种心灵空落的感觉,而VIP最后的摊牌带给他的更多是尊严上的创伤。其实从本质上说,他和VIP有着惊人的相似。一个对没有素质的出租车司机束手无策,一个在不择手段的医药代表面前毫无还手之力,而这些美小护都能轻松摆平。都说女孩见了霍思邈是“一见杨过误终身”,可霍思邈的个性里并没有杨过的隐忍与狂放,更多的则是周伯通的天真,会对一切精彩的东西表现出兴趣,而当真的感情来临,他反而退避三舍。他需要的他不会说出来,他喜欢的并非他需要的。所谓感情,叶公好龙,徒自受惊而已。
最后谈一下演技,以上的分析,有点过于大胆了,但我认为老吴在处理这段感情时,也有类似的解读,否则怎么能把那种最初的惊艳、热恋时的骄矜,特别是无时无刻不“端着”,从未真正放松过,和美小护在一起拍屁股说黄段子的差别表达得准确而细腻。韩雨芹的表演经验则明显缺乏,好在重头戏在老吴那边,而又具备基本的生活体验,通过几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的表现,还算合格交卷,成功地让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外表优雅、内心肤浅的女明星形象深入人心。只是夹在老吴和海清这样空前强大的实力派之间,一无默契,二无演技,她只能尽职尽责地做好花瓶,而难以更立体地呈现内心世界,以至于要展示她精神上的空虚,只能通过烂俗的穿着真丝睡袍歪在沙发上喝红酒来表现(这主要还是编导缺乏创造力的表现),好比斯诺克赛场上的红球,尽管频频出镜,最终却不能靠它去扳回比分,只是一道用来点燃清波组合辉煌的引子,一枚只负责吊起观众的胃口的香饵,而成不了真正的大鱼。
5.生活是爱情的帮手
落笔首先夸下海清,真的是非常优秀的演员,国内演技屈指可数,早在《玉观音》就让我印象深刻。此后的《落地请开手机》、《双面胶》、《媳妇的美好时代》、《蜗居》一部又一部,无论主角配角都证实了她塑造多面角色而又坚守本我,既不做表面工夫又不流于俗套的功力和姿态。在我认为,其演技早已超出老师黄磊。而她与老吴之间有目共睹的默契,也让原本不出彩的剧本气场大增。作为六六剧的头号大梁,海清是最早被确定的主角之一,后来根据其本人的意愿,出于搭戏的质量考虑,霍思邈落在了老吴的身上。而张嘉译取代方中信当上大师兄后,我们就更有理由断定这部戏不会让人轻易走开了。
在我看来,美小护这个角色在表演上的难度丝毫不亚于霍思邈。一方面,美小护是个全医院挂了号的资深护士,那种贫,那种油性,那种混不吝,都得一样样活生生的往外扔给观众,而另一方面,她又是高度理想化的,现实中似乎到处都是这样的护士,可仔细一看就发现生活中找不到这样的人。她低调地行走在人海之中,每天坐公交上班,那挎着包风风火火出门,挤在人群中等公交的背影和神情堪称天然去雕饰。她又是斗得过小三、打得过流氓的最佳诠释。她是和霍思邈一样的性情中人,讲义气重感情,但不像霍思邈那么无所谓,她的小市民色彩决定了一切都必须算计,只要答应做,绝对有把握。
唯独在感情面前,她退避三舍。她一出场就是待价而沽的剩女,无时不在等个好价钱就出手,可纵观全剧我们发现她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结婚狂,又和那种大龄女青年该有的敏感格格不入。她看似满城都是备胎,在医院也是八面来风,但只要细心就可以发现,她的谈笑风生背后是选择性暧昧。对于郑艾平小杜这类,她不屑为之,对于刘晨曦,就算未婚她也无意为之,她的目光是锁定在霍思邈、谷超华这样一批精力充沛、前程无量的少壮派身上。
但这并不能足以证明她对霍思邈是蓄谋已久,我坚持我的看法,暧昧是存在的,但两人之间更多是心灵上的依托和性格上的欣赏,而不止是将其作为潜力股去持有。这是她对待霍思邈与对待谷超华最大的不同。她与谷超华其实是互为备胎的,言语上随你怎么占便宜,一遇到火力侦察,就会将你发的糖衣炮弹如数交还。而对于霍思邈,对话的层次明显要高得多。她既乐于与之维持“没有奸情胜似奸情”的交往,又允许对方在一定的半径之内“自由狩猎”。她愿意为对方不动声色地摆平任何事,大张旗鼓,冲锋陷阵,都没话说,天塌下来都替你扛着。有你一个乞求的笑颜,就有我存在的价值,甚至愿意为之牺牲奋斗多年才到手的护士长。
美小护不是倒贴,她始终是有尊严地爱着霍思邈,你若喜欢我,我给你一个家,若不喜欢,我给你一片天,不会逼婚,不会以孩子相挟持。你可以一直不表态,我也可以孤独终老,但我不允许你轻佻地占有我,而后又觉得是遂了我的心愿,说爱情和结婚是两码事。就如晴雯临终的悔恨:“早知如此,我当日便另有一番道理。”若非真爱藏心底,世上谁愿担虚名?暧昧是一种心领神会,而不是刻意制造,真爱是百年厮守,而不是一夜风流。
其实,爱上霍思邈这样的人,就等于爱上了麻烦。美小护内心深处也一定比任何人都清楚,他的洒脱后面有怯懦,他的傲娇里面有脆弱,他的聪明里面有迟钝,他的挑逗里面有推脱。要想征服这种人的心太难了,但也只有美小护有这种可能。我们前面说到VIP和霍思邈在条件和个性上有诸多相似,但本质却截然不同,所以只适合做个能随便白吃豆腐的朋友,一旦深爱,便只有承受伤害。
而美小护不同。她对霍思邈性格的A面和B面无不洞悉,更好的是,她强大的内心是对霍思邈最完美的补充。舌战刘娟那一段,老实说太戏剧化了,太有六六的风格了,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海清精彩的表演依然具有可看性。这么多年来,上到大师兄,下到小护士,全科的人差不多都默认了,科室的黑锅,霍思邈兜着,霍思邈的麻烦,美小护兜着,美小护不但要当好特殊巡护,配合霍思邈如心使臂地忙活手术,还一门心思地治愈霍思邈的各项疑难杂症。而无论是公开场合还是私下,暧昧就快动真格了,都是霍思邈先打退堂鼓。天可怜见!可美小护不是啼血的杜鹃,也从不做牢骚满腹的乌鸦,宁愿选择做河蚌,用坚硬的外壳掩盖着血肉模糊,将石子磨砺成颗颗珍珠。不禁想起那道离骚版的签名:“当赤道留住雪花,眼泪融掉细沙,你肯珍惜我吗?”
从一开始就打情骂俏各种轻薄,两人之间的“熟不拘礼”让观众都觉得习以为常。谁能说清这段情起于何时?我想即使《心术》有前传,这种付出也是很难计算的,因为两人之间的相处始终是在谈笑风生、波光旖旎中完成量变,让世俗的视线无法分辨。
一切都是潜移默化水到渠成的,很难准确描述这种感觉,但却有规律可循。它如同一列火车,只记得一路上的风景和谈笑,却懒得管开向何方,谁先到站。但我相信至少美小护是清醒的。假如两人去往的不是同一个地方,假如是她先下车,那她可能不会向对方透露,不会打断对方的谈兴,只是借口上厕所,走到车门口又停下来,返回原地,在若无其事嗑瓜子的动作中将票撕碎,而如果是霍思邈先下车,她则会机警地提醒到站,含笑为他送行,然后翩然转身,泪在瞬间涌出,又狠狠挥去。或者霍思邈邀请她下车,她也会欣然接受。但美小护永远不可能关上窗户,这就是美小护的自信与豁达,也不可能主动邀请霍思邈下车。这就是美小护的尊严。所以我们只看到美小护有求必应,却从来没看过她无事献殷勤。
真心爱花的人不忍摘,因为怕花枯萎,真心爱你的人不会主动投怀送抱,因为怕爱变味。我这么说,并非是说美小护有多高尚。只因为美小护是一个内心极其要强的女子。她可以为霍思邈做一切,也不在乎自己受伤,不在乎世人的眼光,但不会卑微地为求得一份爱而去委屈自己,改变自己。她小心翼翼去呵护的并不是你,而是自己爱你的那颗心。抛开那段拔苗助长的床戏,美小护对霍思邈从相知到相恋,从摩擦到结合,一本初衷。
于丹品孔子:“如果不能改变世界,那就改变自己的内心。”这是赤裸裸的伪孔子学说。孔子一生跌宕起伏,不见用于诸侯,难结欢于公室,大夫嫉妒他的声望,庶民鄙薄他的迂腐,但是孔子改变,退缩,迁就了吗?孔子坚持的是“明知不可而为之。”但孔子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根筋。孔子懂得“暴虎冯河”(赤手斗虎,没有水性就下河)是无知不是勇敢,孔子掌握“要盟无犯”(受到要挟的约定不必去遵守),当弟子刻板地执行“三思而后行”,孔子也会发出“二思可矣”(像你这样的人,思考两回就够了,多了反而优柔寡断)的幽默。孔子更善于“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另一种变通。在美小护的身上,比活力更大的是韧性。“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是她最终获取霍思邈的需要的根本。霍思邈接受美小护依然是被动的,因为他根本没有想好如何和一个女人过一辈子,但这种接受却并不是违心的,因为美小护修改了他的性格密码,让他最终明白了自己需要什么。拿感情去衡量婚姻的人本来就是傻瓜,当你觉得你最终得到的和你当初想要的不一样,恭喜,你可以结婚了。
在最后我想说,我依然不相信和霍思邈的结合是美小护一整个计划的过程,也许是情感上不能接受吧,毕竟,最美的恰恰是那份朦胧的暧昧。但美小护依然是了不起的。因为她清楚事在人为。再水到渠成的感情也需要一方先去承担,爱情的美妙在缘分,爱情的精华却是在经营。对于普通的人,生活是你爱情的杀手,而对于美小护来说,生活是爱情的帮手。
6.一抹晨曦,能否治愈从前?
回过头说刘晨曦。
看到很多评论认为刘晨曦作为大师兄这样一个刻意塑造的顶梁柱形象没能立住,不禁要为张嘉译遗憾。在我看来,这种落差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和演员自身的发挥并无关系。这很大一部分原因依然是拜剧本所赐。可以理解,该剧作为卫生部主推剧目,缓和医患关系的良苦用心已经是“昭然若揭”,观众心照不宣了,而编剧六六的特长,却是挖掘社会的种种阴暗面,通过各种社会、家庭矛盾来增强戏剧张力,如此一来,主创不肯弱化它的主旋律,而编剧又不忍心放弃其创作所长,必然会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正是这种带着镣铐跳舞的创作,在角色的设定上产生变形和断层,而刘晨曦作为剧中主旋律的代表首当其冲受连累也就是水到渠成之事了。庆幸这个角色没有交给最初锁定的方中信,他一定驾驭不了刘晨曦这个外表从容不迫内心却五内俱焚、少言寡语又洞达世情的中国传统原装男人。
近年来,张嘉译凭借多个问题男人形象驰骋荧屏,从贪官到特工,每次总能保持他特有的风格,而又能让人看到他更多的面和更新的东西,对于塑造刘晨曦这样一个主心骨本是手到擒来,但却被强加了太多作为正面人物必须有的“品质”,反而显得诸多善举并非发自内心而是主题的需要。如一登场便先声夺人:“老规矩,硬骨头我来。”此后给钢丝男做那失败率99.9%的手术,依然是刘晨曦主动请缨。非但如此,编剧还多次借霍思邈和众人之口侧面烘托刘晨曦任劳任怨的美德,“我就说,这么晚还亮着灯的除了你没别人。”
在科室,他是信心之源,回到家,他又变身精神导师,既要疏导病魔缠身的女儿,又要开导郁郁寡欢的妻子,从一科之长到一家之主,可谓“到哪都是顶梁柱”,难度可想而知。稍微发挥,就会让这根柱子与地面所成的直角产生偏差,让人担心他支撑不住,而一丝不苟杵在那里,又难逃无趣之恶,毕竟现在已经过了样板戏盛行的年代。
如果说,老吴处理霍思邈的手法是“左手挥剑,右手挽帘”的话,张嘉译对刘晨曦的表演尺度把握就是“左手如托泰山,右手如抱婴儿。”在平和、稳重中尽可能地注入干练、超脱、诙谐与真实的焦虑与畏惧。对于完美型人格来说,睿智、坚毅、温存、洒脱已经无需再去用语言过多强化,何况刘晨曦又是个惜字如金的人,这些品质只能允许在举手投足间自然散发,更容易让观众信任和倚重,一说出来就假了。
这里所说的干练,并非指他医术上的高超,而是他对世态人情的洞若观火,看似他和科室那帮小年轻脱节了,可年轻人懂的,他未必不懂,他懂的,年轻人未必懂。他看似无心地提示霍思邈当心VIP会对不起他,又随口告诉美小护不要对霍思邈陷得太深,以及在霍思邈被刘娟缠上时指点他去找美小护,都是这一功力的验证。“寻常看不见,偶尔露峥嵘。”刘晨曦的又一磁场是他的冷幽默。他一本正经说出的话,往往要比科室里流行的笑料更具爆破力,给观众出其不意的惊喜。“你就是个悲剧!”“把秘密告诉女人,就等于告诉全世界。”
然而,这些还只是刘晨曦的单个面,真正主宰刘晨曦的,是作为医者无法释怀的矛盾与作为父亲无法排遣的焦虑。俗话说“卖油的娘子水梳头。”拯救了无数条生命的医生,在自己一生最重要的人生命遭受威胁时无能为力,更无法代替,甚至连陪伴的时间都捉襟见肘,世界上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所以他安慰妻子时更像在安慰自己,心疼女儿时的神色仿佛随时做好了她会在自己怀中永远闭上眼睛的准备。
有人说,这种沉重我始终看不见,对,因为刘晨曦不会让你看见,但眼睛毕竟是心灵的窗户,有多次的踌躇、畏惧、试探,尽管刘晨曦一如既往的气度从容,但只要用心还是不难发现“你的眼神背叛了你的心”,这是张嘉译定位精准而功力精湛之处。不知道孩子还能活多久,他想多一点时间陪家人,但当病情发生他又无须动员地第一时间赶到,别无选择地忙个通宵,从换上手术服,他就说不准什么点才能脱下。
医院这地方就意味着每一分每一秒都有意外发生。这种亏欠是难以弥补的,而又是别无选择的,所以当记者坚持问道他是否还会选择当医生,刘晨曦表现出了真实的犹豫和推脱:“我可以不回答这个问题吗?”这犹豫里面是无底的苦涩,推脱背后是莫大的痛苦,面对镜头,面对全社会,无论违心还是坚心,刘晨曦只能说出,我还会选择当医生,正如剧中最后,面对观众的渴望,编剧修改了原著的结局,牺牲了另一位在她看来是“允许被牺牲”的车祸孩子的肾脏,保住了南南的生命,但我们应该为此而欢呼吗?窃以为,这一结局是让霍思邈与美小护速成之外的又一败笔。首先,从道义上说,生命是平等的,尽管编剧刻意减轻了道德的压力,让车祸孩子的肾脏变得如此“及时”而又“正当”,身为医生的刘晨曦依然难逃良心的谴责,甚至这阴影会追随一辈子。
在这场牵强附会的“大团圆”中,主旨已经变味,因为生命并未得到应有的尊重。如果编剧因为是刘晨曦的孩子得救就可以欣慰,那无数条平凡的生命该如何交代?其次,这个圆满的结局大大削弱了刘晨曦的典型意义,编导既要把他塑造成一座纪念碑,又要让这座碑光洁如新,没有一道伤痕,美则美矣,没有断纹与苔痕的纪念碑除了束之高阁又岂能深入人心?伟大的灵魂,往往需要经历内心的煎熬方能涅盘。让一个无辜的孩子“恰到好处”地献出生命来成全,这种廉价的补偿何如让刘晨曦平静接受命运的安排。
我们不追求刻意的苦情,但我们也不需要这种肤浅的团圆,这其实是对这个行业,这个灵魂无意的亵渎,正如王主任所说的,你以为把病历修补得干净就没事了吗?从这个意义上说,张嘉译的表演一开始就是被绑架的。甚至连观众也被一并绑架。
在刘晨曦接受访谈时,编导刻意地用分场次的多组镜头制造出“全世界都在关注”就是个例子。你可以观察现实生活中的芸芸众生,就算偶尔被吸引,何曾会用心关注路边的一个真假难辨的访谈。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三国演义》:“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也是我对刘晨曦一角的剧情设定的保留意见。尽管现实生活中或许不乏此类人,尽管文艺作品中确实需要此等人,也注意不要背离生活逻辑,同时更应尊重性格本身。真实的才是最具力量的,本色的才是最动人的。而张嘉译的表演大致没有问题,无论剧情如何“高歌猛进”,他看似一成不变的风格依然守住了角色性格的底线,没有任其放任自流,真如“夹岸高山生寒树,枝干如虬扫暮云。不因风雨自萧瑟,千载犹能承万钧。”
透过刘晨曦,我最想说的是,无论编导,观众,还是幕后督战的卫生部高官,我们尊重一个英雄,应该从实际出发,而不只是无限度透支他人格上的伟大,忽略甚至模糊他性格上的痛苦。王尔德的童话《快乐王子》中,原本珠光宝气的快乐王子作为一个城市的雕塑,成为国人的骄傲。为了拯救一切需要帮助的人,他献出了他的宝石眼珠和所有贵重的装饰,全城的人都得救了,他却因为日渐丑陋而被遗忘了。这个结尾,远远要比快乐王子又和从前一样快乐深刻得多。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昭然若揭 褒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