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徕卡镜头和索尼卡尔蔡司镜头头和原厂蔡司徕卡有什么区别吗

松下徕卡镜头和索尼蔡司镜头和原厂蔡司徕卡有什么区别吗?
松下在43和m43出了好几个徕卡镜头,索尼也出了一大堆蔡司镜头,这些镜头和徕卡和蔡司有什么关系,差距有多少,素质如何。
按票数排序
1.现在已无真正意义上的蔡司原厂镜头,早在70年代蔡司就把contax品牌卖掉转移到日本京瓷为其代工镜头,05年又改为确善能代工,至此蔡司将精力放在医学、天文等既能发挥其优势利润率也高的专业领域。2.06年索尼与蔡司合作,继承蔡司衣钵,推出ZA系列镜头,依然延续大名鼎鼎的双高斯planar以及其他结构镜头设计,在日本本土生产,蔡司派驻自己的工程师现场督产,确保索蔡品质与本土无异。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ZE、ZF、ZK等镜头上,所以大家买到的ZA ZF等镜头包装里均有蔡司工程师的签名。索尼更进一步将蔡司手动头加入自动对焦模块,既保留了蔡司经典结构,也实现了老镜头的电子化。3.之前蔡司与确善能的关系比较像是OEM的代工伙伴,由蔡司负责设计、品控与售后,而确善能负责制造;蔡司与索尼的关系比较像贴牌ODM关系,整个前端都是索尼主导,蔡司负责抽检与授权品牌logo。但我依然觉得有蔡司经典结构在,即使镜片工艺不如德产,其光学品质不会下降太多,个别焦段镜头甚至不输佳能红圈。至于索尼卡片机和诺基亚“镜头”上挂的那个蓝标,大家就呵呵吧,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挂羊头卖狗肉”。4.松下和莱卡应该也是类似的合作关系,具体情况我不清楚,暂不答。
发现其他人对于蔡司镜头当下情况的回答有不准确之处,纠正加补充一下。蔡司把自己的镜头产品分为三个大类:(摄影),(电影摄影),(工业应用)。通常我们所称呼的蔡司镜头,所指的一般是前两类。在这两类中,(电影摄影)镜头一般全部由蔡司自己在德国的工厂制造,使用蔡司持股的肖特玻璃厂所生产之特种玻璃。蔡司的(电影摄影)镜头依据定位自上而下分为三个系列,Master、Ultra、Compact,还有一个独立的变形镜头系列叫做Master Anamorphic,也可以把它视作Master系列的组成。Compact系列镜头由蔡司独立设计、生产,定位低端,为各类使用相机拍摄的影视作品提供,属于无卡口系统,通过官方转接环提供给佳能EF口,尼康F口,索尼E口乃至松下与奥林巴斯的MFT口使用。Master和Ultra系列镜头由蔡司与ARRI公司合作设计。蔡司与ARRI的合作超过75年,为高质量的电影拍摄提供最好的镜头。一般为PL口产品。说完了(电影摄影)就可以说说离我们更近的(摄影)镜头产品了。蔡司把旗下在产的(摄影)镜头产品同样进行了分类,SLR(单反)、CSC(微单)、IKON(RF)。IKON是蔡司自己为新ZEISS IKON设计的镜头,采用徕卡M口的标准。Cosina制造。其中ZM15和ZM85/2为蔡司自己在德国的工厂制造。SLR分三类:ZE、ZF.2是一类,蔡司自己独立设计,全部由Cosina生产,包括和ZM15几乎完全一致的ZE/ZF.2的15 2.8,也是Cosina生产。ZA是一类,蔡司和SONY合作,SONY生产。Otus是一类,蔡司自己独立设计,定位最高端,目前不知道是哪家工厂生产,只知道是MIJ。CSC分两类:ZA和SLR的ZA一样。Touit类似Otus。工业应用这一块我不熟,就不说了。大致上就是这么回事。
索蔡比诺蔡好
蔡司官方的回答:关于为什么选择日本工厂生产索尼ZA系列镜头:3. Why are ZEISS lenses for Sony cameras produced in Japan?Sony produces
digital cameras of different types in extremely high numbers in several
factories in Japan. The lenses for these cameras have to come from lens
factories near the Sony camera manufacturing facilities to ensure reliable
deliveries and minimize the economic risk of interrupted supplies. ZEISS
lenses for Sony digital cameras are developed by lens designers at the Carl
Zeiss plant in Oberkochen, Germany. This includes all required quality assurance
measures (test methods, test criteria, test devices, test procedures, lens
performance target values, etc.) The lenses are then made in a lens production
facility jointly chosen by Sony and Carl Zeiss. Quality assurance specialists
from the Carl Zeiss plant in Oberkochen implement the ZEISS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in the chosen facility. Many ZEISS optic measuring systems are installed.
Carl Zeiss audits the lens production areas on a regular basis. All
these measures ensure that ZEISS lenses in Sony digital cameras meet the
expectations demanding users associate with ZEISS lenses.
松下和leica的关系,恐怕最大意义是扯leica的旗抬身价。leica有多大程度参与设计都很存疑。zeiss和sony的话要看具体情况。za,fe口的zeiss应该是有很多渊源的,zeiss参与甚至不排除主导设计,sony生产。之所以这样讲,是考虑到sony其实原本没有自己的高素质镜头设计团队,后来从minolta那接收了一批。但minolta血统和zeiss血统的头其实较容易区分。za的那些,无论从素质到风格,都是更接近zeiss自家的头。rx1可能zeiss的贡献更大,否则很难相信sony有能力设计出这个水准的镜头。而小dc比如rx100上这种,恐怕也就是松下那个借旗水准的。另一个答案中说leica和松下的关系是前者提供设计后者生产,我不太相信。松下那些头无论素质,风格,都和leica m口的自产镜头有很大差距,很难让人相信这是leica的作品。
索尼的卡尔蔡司镜头, 不论是Cybershot的还是Alpha单反的, 都是卡尔蔡司设计, 由索尼生产的. 卡尔蔡司为索尼的相机提供镜头的设计方案, 图纸, 技术等等, 而不生产镜头, 索尼按照设计方案生产镜头。但它是卡尔蔡司认证镜头而已,不是蔡司公司生产的,数码相机的镜头好多都是这样,松下的徕卡、三星的施耐德也是一个道理,宣传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质量就不用说了,只是两公司互利的关系,挂个牌子而已。(说狠点就是挂羊头买狗肉的意思)佳能和尼康从来都是用自己的镜头,也不见得效果就不好。徕卡M和徕卡S的区别?适合什么镜头 入门怎么样?_百度知道
徕卡M和徕卡S的区别?适合什么镜头 入门怎么样?
M是135全副可换镜头旁轴相机,S是中画幅单反相机M系列更便携文艺,是leica的经典之作,镜头选择也更多。俯常碘端鄢得碉全冬户S系列的画幅更大,成像更细腻。他们分别有leica原厂的镜头系列,尤其M系列相机,福伦达、蔡司等厂商专门有生产M系列可以使用的高素质镜头。入门建议选择M系列,价格相对容易接受,有机会老镜头和新镜头多试试,每只镜头都很有味道。
其他类似问题
徕卡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主题:求助 镜头选择 福伦达 蔡司 徕卡
泡网分: 10.592
帖子: 1218
注册: 2009年06月
大侠们好,我是新手,资金有限,想给配个35MM
我大致看了淘宝价格:
蔡司ZM 35F2 ZM 6200元
福伦达35F1.4& &3850元
SUMMILUX-M 35F2 ASPH 23500元
SUMMILUX-M 35F1.4 ASPH 35000元
价格相差很大,如果从焦外、色彩、解析力等考虑,ZM 这款可以吗,比徕卡原厂差的远吗?
福伦达这么便宜,做工质量、成像很差吗?
另外蔡司ZM 有21MM 25MM 焦段,但是M9只有24 35 焦段,镜头焦段与机身不配,取景框怎么显示呢?
最好是大侠们仔细说明一下,我感激不尽。
作者相关热贴:
&浏览:7109&&回帖:80 &&
泡网分: 31.278
帖子: 5274
注册: 2005年12月
原文由 兰小龙 在 21:10发表
我用的是非眼镜版
现在这价格都这样了?!
大家低调低调... JS反应太快了... 以为你说的是3.5那枚,哈哈
泡网分: 3.442
注册: 2010年10月
有人比较过蔡司ZM28/2.8、G28/2.8跟福伦达VM28/2吗?求教了
泡网分: 29.861
帖子: 6714
注册: 2007年07月
原文由 红烧排骨 在 18:35发表
vm35跟眼镜版summaron 35/2.8差了1500左右吧,跟非眼镜版的差了快一倍了,我老觉得买summaron 35/2.8还不如买zm CB35/2.8,这头素质也非常好,summaron 35/2.8有点上下不挨着的感觉,便宜点还可考虑,现在这价就算了。 可以比較一下
CB35/2.8和VM35/2.5
兩者設計有何不同處?
品牌效應還是不容否認的
泡网分: 6.35
注册: 2010年08月
原文由 红烧排骨 在 18:31发表
你说的是眼镜版吧,非眼镜版的价格可不低了,7-8k了,还不好找 我用的是非眼镜版
现在这价格都这样了?!
大家低调低调... JS反应太快了...
泡网分: 43.299
帖子: 4455
注册: 2004年11月
原文由 zerodd 在 17:24发表
zm是ze,zf这些日产蔡司里面用料和做工最渣的,当初入了zm35/2银头,到手一摸居然有用种塑料仿金属的错觉。做工与同价格的VM35/1.2比简直差别太大了。至于成像是不错,不过你花一样的钱,买个2的光圈就是因为是贴牌蔡司,何必呢?
现在万元以下的旁轴35头,真心只有VM35/1.2最好,除了太大。
至于slux35A,有钱再说吧,现 ......&&推荐 nocton 35/1.2
泡网分: 11.885
帖子: 2039
注册: 2009年07月
这些都不差的,选一个外形和手感自己喜欢的就行
泡网分: 17.475
注册: 2007年04月
原文由 yt8181 在 18:09发表
summaron 35/2.8不错,在用。2.8的时候分辨率已经很高了,很锐。光圈改变时基本上感觉不到成像品质的变化。镜头又够小、手感、做工也足够好。可惜老早就停产了,现在市面上的都是几十年的老头了,品相好的不多见。
关键是便宜。我就是把它跟vm35/1.4一起用的时候觉得vm不太行,就算把vm35/1.4当成f3.5的头来用, ......&&vm35跟眼镜版summaron 35/2.8差了1500左右吧,跟非眼镜版的差了快一倍了,我老觉得买summaron 35/2.8还不如买zm CB35/2.8,这头素质也非常好,summaron 35/2.8有点上下不挨着的感觉,便宜点还可考虑,现在这价就算了。
泡网分: 17.475
注册: 2007年04月
原文由 兰小龙 在 17:42发表
zm的价格也不低 LZ不如来个 Summaron 35/2.8 趁价格还没涨起来
我用来替换VM 35/1.4 配M2 光圈小点 但素质好 实用 做工精良 不用纠结VM、ZM了 呵呵 你说的是眼镜版吧,非眼镜版的价格可不低了,7-8k了,还不好找
泡网分: 8.611
帖子: 1079
注册: 2010年10月
原文由 兰小龙 在 17:42发表
zm的价格也不低 LZ不如来个 Summaron 35/2.8 趁价格还没涨起来
我用来替换VM 35/1.4 配M2 光圈小点 但素质好 实用 做工精良 不用纠结VM、ZM了 呵呵 +1
summaron 35/2.8不错,在用。2.8的时候分辨率已经很高了,很锐。光圈改变时基本上感觉不到成像品质的变化。镜头又够小、手感、做工也足够好。可惜老早就停产了,现在市面上的都是几十年的老头了,品相好的不多见。
关键是便宜。我就是把它跟vm35/1.4一起用的时候觉得vm不太行,就算把vm35/1.4当成f3.5的头来用,素质也比不上summaron任何光圈。。。价格又差不了太多。。呵呵。。
泡网分: 6.35
注册: 2010年08月
zm的价格也不低 LZ不如来个 Summaron 35/2.8 趁价格还没涨起来
我用来替换VM 35/1.4 配M2 光圈小点 但素质好 实用 做工精良 不用纠结VM、ZM了 呵呵
泡网分: 52.923
帖子: 5749
注册: 2003年12月
原文由 zerodd 在 17:24发表
zm是ze,zf这些日产蔡司里面用料和做工最渣的,当初入了zm35/2银头,到手一摸居然有用种塑料仿金属的错觉。做工与同价格的VM35/1.2比简直差别太大了。至于成像是不错,不过你花一样的钱,买个2的光圈就是因为是贴牌蔡司,何必呢?
现在万元以下的旁轴35头,真心只有VM35/1.2最好,除了太大。
至于slux35A,有钱再说吧,现 ......&&我花一样的钱就是为了“成像”,管它金属还是塑料。vm不是贴牌?
泡网分: 9.008
注册: 2009年07月
zm是ze,zf这些日产蔡司里面用料和做工最渣的,当初入了zm35/2银头,到手一摸居然有用种塑料仿金属的错觉。做工与同价格的VM35/1.2比简直差别太大了。至于成像是不错,不过你花一样的钱,买个2的光圈就是因为是贴牌蔡司,何必呢?
现在万元以下的旁轴35头,真心只有VM35/1.2最好,除了太大。
至于slux35A,有钱再说吧,现在这价格完全属于扯蛋了。
泡网分: 2.15
注册: 2011年03月
买Carl Zeiss的就别zm了吧,
还是用 Carl Zeiss Jena 2.8/35的吧。别买 aus Jena的玻璃不太好,这个比不了lecia,比cosina的voigltander和zm的要好。
泡网分: 8.611
帖子: 1079
注册: 2010年10月
原文由 风险太大 在 08:37发表
福伦达35 1.4是绝好的镜头,目前全球缺货,市场上需要如此有复古精神的产品,有些根本不懂的人在瞎评论,徕卡蔡司固然好,也不看看是什么售价 您觉得好,有人觉得不好,这挺正常的吧?也用不着把觉得不好的人们全部都戴上“根本不懂的人”的帽子,然后把行为定性为“瞎评论”。尤其是镜头这东西,多好的镜头都会有人觉得不好的。。
那么多人在探讨技术层面的东西,让我这个“根本不懂的人”着实受益匪浅。风险兄可否进一步解答我的几个问题:为何市场上需要有这种复古精神的产品?是为了满足何种技术或心理需求?我最近对仿古或复古这个话题很感兴趣,盼不吝赐教!
泡网分: 52.923
帖子: 5749
注册: 2003年12月
我有ai35 2、zm35 2
很满意,就是要控制好反差
用在数码上不知,也许正好
泡网分: 29.861
帖子: 6714
注册: 2007年07月
原文由 开关阀 在 02:56发表
秘密材料?独家材料?哈哈
C50的所谓秘密材料就是原来是有一片粘合镜片的,被新版取消了,很简单,现在镀膜技术比以前有了巨大进步,取消粘合镜片后也不怕反射面增加所带来的内部反射了!取消Sonnar的第三片
是徠卡設計師Max Berek
早在1936年的模仿設計
反而不是蔡司自己的
泡网分: 29.861
帖子: 6714
注册: 2007年07月
原文由 开关阀 在 02:56发表
秘密材料?独家材料?哈哈
C50的所谓秘密材料就是原来是有一片粘合镜片的,被新版取消了,很简单,现在镀膜技术比以前有了巨大进步,取消粘合镜片后也不怕反射面增加所带来的内部反射了!
而八枚所谓的独家材料就是官方从未证实过,日本鬼子和奸商却整天神神叨叨的萤石镜片呗,真有的话还真是倒霉了!萤石镜片的寿命只有五十年!徕卡自己也承认要用到八枚镜片是一种妥协和失败,这才有了之后矫枉过正的六枚和再之后更平衡的七枚。C50的黏合鏡片用了特殊材料
因此各家模仿Sonnar遇到困難
模仿Sonnar的日本超大光圈50/1.1
也明白說照理第三片要用特殊玻璃
然而他只能用別的玻璃代替
看看我過去的發言吧
我對破除八枚螢石謠言著力不少
雖然沒螢石但是特殊材料是有的
八枚的第七片用了新型獨家玻璃
Leica特別在設計中列出成分配方
泡网分: 4.34
注册: 2010年08月
楼主帖的这些价格,都是没货空挂吸引眼球的,香港的零售价基本都要在这几个基础上至少再加10%才能买到;另外福伦达35 1.4是绝好的镜头,目前全球缺货,市场上需要如此有复古精神的产品,有些根本不懂的人在瞎评论,徕卡蔡司固然好,也不看看是什么售价
泡网分: 30.349
帖子: 2890
注册: 2006年09月
原文由 开关阀 在 03:56发表
秘密材料?独家材料?哈哈
C50的所谓秘密材料就是原来是有一片粘合镜片的,被新版取消了,很简单,现在镀膜技术比以前有了巨大进步,取消粘合镜片后也不怕反射面增加所带来的内部反射了!
而八枚所谓的独家材料就是官方从未证实过,日本鬼子和奸商却整天神神叨叨的萤石镜片呗,真有的话还真是倒霉了!萤石镜片的寿命只有 ......&&赞同!
泡网分: 26.772
帖子: 6368
注册: 2007年10月
35mm, 我手上還有:Leica 35/2 8 element, 35/1.4A(前代), 35/1.4 Ver.1 鋼嘴, VM35/1.4, ZM35/2, Nikkor-S 35/1.8 L39, VM35/1.2, Konica 35/2.
論做工,鋼嘴最好, 但老鏡也就玩玩味道了, 價格炒太高, 品相好的貴過35/1.4A II,
Nikkor-S 35/1.8L39, 做工和鏡頭品質都屬上乘, 不過價格也高
Konica 35/2, 挺值得的鏡頭, 8K以內的價格比起徠卡超值太多了
VM35/1.2, 除了太大, 沒啥好嫌棄的
如果從新選, 順序: Nikkor 35, Konica 35, 8 element, ZM35, 35/1.4A, VM35/1.2
泡网分: 5.263
注册: 2011年04月
原文由 恩恩inTX 在 23:15发表
说说我自己35mm的折腾过程
第一个35 summicron ASPH, 用下来无可挑剔。价格,体积,色彩郊外锐度。保留了。
第二个,35 cron pre-ASPH, 拿到手时候也特别喜欢,体积更加小。对郊外有很高的预期。但是后来自己比较之后,发现没有什么特别的。
第三个,8枚玉德产早期。做工真是好,相比之下七枚的做工被鄙视。出掉了7枚玉 ......&&我的过程有些类似,但我自从用上了CB35,就开始纠结是不是要把ASPH也出了。。。。
纠结啊。。。
泡网分: 5.263
注册: 2011年04月
原文由 capss 在 00:04发表
這些復古設計純粹是號稱
C50,CB35和三○年代的原版不同
當年蔡司秘密材料現在改成空氣
同樣Leica也在八枚用了獨家材料
CV35只是單純的模仿當年八片設計
這些老鏡數十年來經歷多少人考驗
如果可以三兩下模仿那能歷久不衰 秘密材料?独家材料?哈哈
C50的所谓秘密材料就是原来是有一片粘合镜片的,被新版取消了,很简单,现在镀膜技术比以前有了巨大进步,取消粘合镜片后也不怕反射面增加所带来的内部反射了!
而八枚所谓的独家材料就是官方从未证实过,日本鬼子和奸商却整天神神叨叨的萤石镜片呗,真有的话还真是倒霉了!萤石镜片的寿命只有五十年!徕卡自己也承认要用到八枚镜片是一种妥协和失败,这才有了之后矫枉过正的六枚和再之后更平衡的七枚。
真不明白神话老镜头有什么意义,老镜头的很多设计是建立在当时的材料水平、技术水平和设计能力上的,在当时受到这些因素的局限性而不得不做出各种妥协,但这种种妥协竟然被认为是刻意的,优秀的就有些让人啼笑皆非了,要是这些老镜头真的那么经典那么优秀那么不可替代厂家吃饱了撑的去更新淘汰他们?
老镜头的可玩性的确不错,但神话老镜头毫无疑义,当然,刻意炒作的例外
泡网分: 23.39
帖子: 2271
注册: 2005年08月
原文由 恩恩inTX 在 23:01发表
M头难道不是指的M口的么。你是想说不一定非入leica吧。
我知道有试了一圈最后都上leica的,也有完了一圈出光leica,都用vm,或者zm的。
所以可能还的是折腾。 我的意思还是leica现在太贵了,新上leica如果为了拍照,那leica的m头性价比真的极低,很有钱的当我没说,m系统是好东西,m6什么的机身现在价格还不是太离谱,玩是足够了,有个三四万或者更高买一个头玩的,能不能换个思路呢?2。8gx,f,e不好?或许还能加个903,真要追求下,风光片45是可以让人感动的。还有诸如xpan,mamiya7等等一类好机器可选。
所以我对预算不是太多的人,又不是想靠着买卖镜头赚点啥的,买leica的m头还是三思吧。难道用m就出好片,用zm,vm出的就要差些了?
[ 00:28 补充如下]
沉迷于leica放弃一大片森林未必划算。不过如果玩了一大圈最后回归leica的人我想是思路最最正确。当然也有不少人玩了一圈后出光leica了
[ 01:07 补充如下]
zm的素质已经非常棒了,不是追求所谓的什么味道的人,而且大部分人云亦云的多,zm完全可以胜任了。
泡网分: 29.861
帖子: 6714
注册: 2007年07月
原文由 开关阀 在 17:36发表
徕卡的35/2.5和50/2.5就是号称有些复古设计的,蔡司的C50/1.5,CB35/2.8也是复古设计
老镜风格主要是日本鬼子吹捧的厉害,国人又盲从的厉害罢了,钢嘴、八枚均在此列,vm351.4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只能说青菜萝卜各有所爱吧
[开关阀 编辑于
17:37] 這些復古設計純粹是號稱
C50,CB35和三○年代的原版不同
當年蔡司秘密材料現在改成空氣
同樣Leica也在八枚用了獨家材料
CV35只是單純的模仿當年八片設計
這些老鏡數十年來經歷多少人考驗
如果可以三兩下模仿那能歷久不衰
泡网分: 2.68
注册: 2011年03月
说说我自己35mm的折腾过程
第一个35 summicron ASPH, 用下来无可挑剔。价格,体积,色彩郊外锐度。保留了。
第二个,35 cron pre-ASPH, 拿到手时候也特别喜欢,体积更加小。对郊外有很高的预期。但是后来自己比较之后,发现没有什么特别的。
第三个,8枚玉德产早期。做工真是好,相比之下七枚的做工被鄙视。出掉了7枚玉。
第四个,cv 35 f1.2 ASPH, 因为口水大光全。很不错的镜头。就是太大,太沉。最后也出掉
第五个,过手两次35 summilux asph 1. 一个黑色一个银色。全部跑焦。(用在M8上)
第六个,cv 35 f2.5,真是一枚超值好玩的小头。。送来送人了。想着反正有了cron。
八枚玉和cron asph挣扎了好一阵子。。最后出掉八枚,对比之后我还是更喜欢asph
泡网分: 6.978
注册: 2009年12月
福伦达 BESSA R2 Ultron 35mm F1.7,柯达 EB100
泡网分: 2.68
注册: 2011年03月
原文由 webvampier 在 07:08发表
我觉得不是要追求什么升值之类的,想安安心心拍照的,不一定非m头不入,何况leica现在价位太高,越高流通性越差,风险也就越大,如果再涨一倍,我肯定出光手上所有leica头,没啥特别的意义和必要,zm一样用,有着多余的钱,lz上上120或者45,也许你的想法就完全变了。 M头难道不是指的M口的么。你是想说不一定非入leica吧。
我知道有试了一圈最后都上leica的,也有完了一圈出光leica,都用vm,或者zm的。
所以可能还的是折腾。
泡网分: 2.68
注册: 2011年03月
原文由 平常印象 在 23:36发表
如果能忍受先大光圈手动对焦,然后再放到小光圈拍摄的痛苦,就徕卡了。
反之。。。其实也可以选蔡司35 1.4
[平常印象 编辑于
10:38] 太费解了。=。=
泡网分: 6.978
注册: 2009年12月
福伦达 Ultron 35mm F1.7 是一款L39螺口镜头,相当不错,可与莱卡任何一款35mm镜头媲美。8片6组光学结构,其中有一片玻璃模铸非球面镜片(多数非球面镜片是树脂片)。货真价实,很受用。特别在逆光条件下拍摄,不冲光,更有物超所值的感觉!我在去年10月份买的,全新品黑体,带遮光罩,价格是3100元,再买一个福伦达本牌螺纹口转M卡口环,价格是350元。镜头调焦阻尼很好,用着顺手,只是镀黑不牢固,没用多长时间就露铜,有点苍伤感,也蛮好的。买这款镜头,肯定够用!
福伦达 BESSA R2 Ultron 35mm F1.7, 乐凯135&&SHD100
泡网分: 9.413
注册: 2008年11月
纠正一下楼主,summilux与summicron是两个系列,以lux结尾的头都是光圈大于2.0(1.4居多)的。以cron结尾的头光圈都是2.0的。
所以,不存在Summilux 35mm F2这个说法。
&版权所有:&&桂ICP备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徕卡m7配蔡司zm口镜头如何? - 第3页 - 徕卡俱乐部 - PhotoFans摄影网 -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引用:原本由 海蓝 发表
相机适用0.7最近距离,小于这个距离就是盲区,黄斑合焦不能说明问题了。
xd用m7,有时中间光斑发红是啥意思?
是不是对焦的区域?可能是对焦窗口对着的物体正好反射红光,而取景窗口对着的物体正好没反光,眼睛看到的是两个窗口叠加的图像所以在对焦区就呈现反红光。我曾经发现过反白光现象,是面对较强的逆光时发生的,稍微变化角度就没了。估计问题不大,也许是所谓的眩光吧。
哦,你的意思是整个对焦区发红,不论对着那里。这就不应该了。对焦区应该是非常明亮的不应有任何颜色。(我的老fed5是黄斑)徕卡是没颜色的只是比周围区域明亮许多。可能是因为两部分光叠加的吧。里面的数据显示和三角圆点闪光标志是红的led。但是正常也不会反光到对焦区啊。会不会是你有点过敏了呵呵。
一塌糊涂兄可否上点大头9的片片?你用的是mp+蔡司28mm2.8+徕卡90mm2.8?
引用:原本由 剑舞大侠 发表
一塌糊涂兄可否上点大头9的片片?你用的是mp+蔡司28mm2.8+徕卡90mm2.8?
偶没有大头9的镜头,偶的是F2.8的。前面有一张就是用它拍的。最近太忙,有一些片子还没有扫描,所以暂时没法上传。
偶用的是mp+蔡司25mm/F2.8+福伦达40mm/F1.4+徕卡90mm/F2.8的组合,很有意思吧?
mp没有自动档用着方便吗?纯机械的快门是不是上了胶片后就不能调快门速度?我是听我父亲在世时说过“机械快门上弦后千万不能再调整速度,不然会出故障”但我的fed5是可以在上弦后调速度。搞不明白了。
莱卡90mm2.8 ,75mm1.4 ,50mm2.0 是19款世界顶级镜头之三款。能拥有一款是件美事。
福伦达40mm头和28mm蔡司头应该用的多,毕竟旁轴的优势在广角端。
引用:原本由 剑舞大侠 发表
mp没有自动档用着方便吗?纯机械的快门是不是上了胶片后就不能调快门速度?我是听我父亲在世时说过“机械快门上弦后千万不能再调整速度,不然会出故障”但我的fed5是可以在上弦后调速度。搞不明白了。
莱卡90mm2.8 ,75mm1.4 ,50mm2.0 是19款世界顶级镜头之三款。能拥有一款是件美事。
福伦达40mm头和28mm蔡司头应该用的多,毕竟旁轴的优势在广角端。
肯定没有自动的方便,但也没有什么大问题,与偶以前用过的单反亚西卡FX-3差不多,习惯了就好。
至于纯机械的快门上了胶片后就不能调快门速度的问题,对徕卡相机肯定是不存在的,但70年代国内生产的相机有些确实是这样的。不是不能调快门速度,而是上紧快门后再调整速度,容易损坏快门。
偶认为徕卡90mm/F2.8镜头是徕卡众多镜头中性价比最好的了,全新的9k多。我买的是二手97新,带徕卡原厂uv镜6300元。福伦达40mm/F1.4的镜头还没有测试,但从做工上来说,我觉得比蔡司的要好,设计也合理,有点像徕卡老款35mm/F1.4的样子,金属遮光罩与蔡司的一样,很漂亮。价格也很好,镜头+遮光罩+原厂的uv镜才2900元!(成色99新)。唯一的问题是装在徕卡mp上显示的是焦距50mm的取景框,所以要适应一下,偶常挂机上的镜头就是它。
引用:原本由 一塌糊涂 发表
引用:原本由 剑舞大侠 发表
mp没有自动档用着方便吗?纯机械的快门是不是上了胶片后就不能调快门速度?我是听我父亲在世时说过“机械快门上弦后千万不能再调整速度,不然会出故障”但我的fed5是可以在上弦后调速度。搞不明白了。
莱卡90mm2.8 ,75mm1.4 ,50mm2.0 是19款世界顶级镜头之三款。能拥有一款是件美事。
福伦达40mm头和28mm蔡司头应该用的多,毕竟旁轴的优势在广角端。
肯定没有自动的方便,但也没有什么大问题,与偶以前用过的单反亚西卡FX-3差不多,习惯了就好。
至于纯机械的快门上了胶片后就不能调快门速度的问题,对徕卡相机肯定是不存在的,但70年代国内生产的相机有些确实是这样的。不是不能调快门速度,而是上紧快门后再调整速度,容易损坏快门。
偶认为徕卡90mm/F2.8镜头是徕卡众多镜头中性价比最好的了,全新的9k多。我买的是二手97新,带徕卡原厂uv镜6300元。福伦达40mm/F1.4的镜头还没有测试,但从做工上来说,我觉得比蔡司的要好,设计也合理,有点像徕卡老款35mm/F1.4的样子,金属遮光罩与蔡司的一样,很漂亮。价格也很好,镜头+遮光罩+原厂的uv镜才2900元!(成色99新)。唯一的问题是装在徕卡mp上显示的是焦距50mm的取景框,所以要适应一下,偶常挂机上的镜头就是它。
看来我的技术知识要更新了。我是m7套机含50/2套头双高斯的最高境界6片4组,配b+w的uv 全新28800锐意买的。蔡司25mm2.8口径zm头全新天时捷买的6800。手柄皮套灯3000多。常用蔡司的广角头。徕卡50/2用的不太多。长焦端我有单反。你全是买95成以上的二手货品质能保障吗?现在JS很多,或者你是行家能分辩清楚。那个商家介绍一下,我也看看。你的mp是新的吗?如果单机新的要2万以上了。
引用:原本由 剑舞大侠 发表
看来我的技术知识要更新了。我是m7套机含50/2套头双高斯的最高境界6片4组,配b+w的uv 全新28800锐意买的。蔡司25mm2.8口径zm头全新天时捷买的6800。手柄皮套灯3000多。常用蔡司的广角头。徕卡50/2用的不太多。长焦端我有单反。你全是买95成以上的二手货品质能保障吗?现在JS很多,或者你是行家能分辩清楚。那个商家介绍一下,我也看看。你的mp是新的吗?如果单机新的要2万以上了。
我有很多器材都是买的二手货,包括佳能1n及L系列的镜头。我的经验是,机身和镜头一般从用家手里买,其他的配件可以从二手商家处买。不是对二手商家不信任,而是商家也是从别人那收购上来的,他对自己销售的二手器材也不是十分了解,所以从用家买比较可靠。
偶的mp也是从用家买来的二手的,99新,就是过片把手处和底盖处有极其轻微的露铜,不仔细看的话,跟新的一样,19300元,没有背带,但包装齐全。
偶的蔡司25mm2.8口径zm头也是从天时捷买的6800元,因为这个头不可能有二手的。
至于二手的质量是否有保障,那要看你对自己要买的器材了解程度了。但偶也有一个原则,就是不买年头太久(如八枚玉、七枚玉、M3等)的,成色至少要95新以上,不能有任何硬伤(特别是镜头)。镜头里微灰可以接受,但镜头里有霉点及光圈油污不可以接受。
偶都是从用家买的二手器材,所以对二手商家也不了解。如果要从商家买二手的器材,也应该选择同城交易,以确保安全。
1n 是和尼康f5同等级别的胶片机。几乎没有什么缺点。二手应该不算贵。一塌糊涂兄都是胶片机,不上个数码单反吗?比如d80 30d之类?胶片的上传比较麻烦。我像上个方正z616才500块。一般的交流应该可以。1800dpi相当420万像素,3.2的密度,35秒扫一张。要比epson的f3200便宜的多才合1/10的价钱。现在的我的片片都靠洗出照片在扫描或者数码相机翻拍底片,效果不佳。
mp是黑漆的吧?极易形成露铜的沧桑感,这种机器产量少。如果是电镀版的就不容易露铜了。
引用:原本由 剑舞大侠 发表
1n 是和尼康f5同等级别的胶片机。几乎没有什么缺点。二手应该不算贵。一塌糊涂兄都是胶片机,不上个数码单反吗?比如d80 30d之类?胶片的上传比较麻烦。我像上个方正z616才500块。一般的交流应该可以。1800dpi相当420万像素,3.2的密度,35秒扫一张。要比epson的f3200便宜的多才合1/10的价钱。现在的我的片片都靠洗出照片在扫描或者数码相机翻拍底片,效果不佳。
1n买的早,当时市场的价格是13000多,偶是1万买进(99.9新,别人从日本带回来的),包括电池手柄,非常好的机器!现在仍然是99新啊......
数码的暂时用sonyF717,d80 30d之类肯定不会买的,因为有几只佳能的L头,所以再上数码只考虑佳能系统的小兔妞或1DS,但从便携性考虑,也有上松下L1(4/3系统)及epson RD1的可能.....
epson的f3200我肯定要买的,因为有大量的底片需要数码话,只是最近太忙,即使买了也没有时间扫......
引用:原本由 剑舞大侠 发表
mp是黑漆的吧?极易形成露铜的沧桑感,这种机器产量少。如果是电镀版的就不容易露铜了。
是电镀版的,但电镀版把手处也一样露铜,其他地方就好多了。其实不是为了收藏,自己使用都无所谓了。
徕卡90mm/F2.8
引用:原本由 剑舞大侠 发表
一塌糊涂兄可否上点大头9的片片?你用的是mp+蔡司28mm2.8+徕卡90mm2.8?
找到一张徕卡90mm/F2.8的pp:
/album/uploads2007/05/userid147308time27.jpg
不错好头好片。
查看完整版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索尼a7ii 蔡司镜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