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读写一写,体会文中经典语录、格言的意思

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新教材新学案 语文 五年级 上册 人教版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父母生养身体,书籍铸造灵魂。从这个意义上说,书籍好比我们的再生父母,读书赋予人的快乐是任何美食、锦衣和华屋绝难比拟的——吃一道佳妙的菜,美味一忽儿;穿一件漂亮的衣服,神气一阵子;读一本有益的书,受用一辈子。
  人不读书与人无朋友一样孤单,人无朋友的孤单,也许是暂时的,人若不爱读书,那么这种孤单贫穷将是终身的。
  文学的魅力无穷,书中的世界最大。
(节选自叶文玲著《关于读书》)
1.选文第一自然段中用分号连接的三个分句,能不能调换前后的顺序?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这段生动形象的文字后,请你也尝试着写写关于读书的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语文教研室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关于斑马的传闻
一只猴子从城里回来。
野牛问它有何观感。
猴子说:“城里人喜欢斑马,
每条路都画了斑马线。”
野牛听了感到新奇,
转身告诉过路的狐狸:
“听说城里画影图形,
赞扬斑马花纹美丽。”
狐狸听了眼露妒光,
立即前去报告老狼:
“听说城里到处画着斑马,
哼,斑马很快就要遭殃!”
老狼听了喜而不露,
迫不及待当众宣布:
“怪模怪样的斑马终于完蛋啦,
城里人用他的皮铺了道路!”
老狼的话刚刚说完,
斑马成群来到面前;
大家顿时目瞪口呆,
狐狸和老狼更是臊红了脸。
1.理解下面的词语。[方法提示:可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也可借助词典来理解。]
传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迫不及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瞪口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诗歌中找出与“说”意思相近的词语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这首诗歌里动物们是怎么讲斑马的,你能说出它们说这件事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吗?[方法提示:联系它们说这件事的语言、神态来思考。]
猴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野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狐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一想:“城里的人喜欢斑马,每条路都画了斑马线。”为什么到最后变成了“怪模怪样的斑马终于完蛋啦,城里人用他的皮铺了道路”?请选择正确的原因:
A.不了解情况,传话传错了。
B.因为有好事者故意添枝加叶。
C.传话的人不喜欢斑马,有意这样说的。
5.读最后一小节,说说大家为什么“目瞪口呆”,狐狸和老狼为什么“臊红了脸”。[方法提示:联系大家、老狼与狐狸的心里想法来思考,即联系第三题的答案来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首儿歌,你能用什么成语或格言来概括它?写得越多越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专项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 只有一个人例外,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当镇长杰克逊大叔将食物送到他面前时,他仰起头,问:“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做吗?”杰克逊大叔心想,给逃难的人一顿饭吃,每个善良的人都会这么做。于是他回答:&“不,我没有什么活儿需要您做。”& &&&&&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杰克逊大叔想了想(&&& )说(&&& )我想起来了(&&& )我家确实有一些活儿需要您帮忙(&&& )不过(&&& )等您吃过饭(&&& )我再给您派活儿(&&& )&& &&&&“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年轻人站起来说。杰克逊大叔十分赞赏地望着这位年轻人,他知道如果不让他干活儿,他是不会吃东西的。思量片刻后,杰克逊大叔说:“小伙子,您愿意为我捶背吗?”说着就蹲在这个年轻人跟前。年轻人也蹲下来,轻轻地给杰克逊大叔捶背。&1.给上文中第2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2.请你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思量&&&&&&&&&&&&&&&&&&&&&&&&&&&&&&&&&&&&&&&&&&&&&&&&&&&&&&&&&&&&&&&&&&&&&&&&&&&&&&&&&&&&&&&&&&&&&&&&&&&&&&&&&&&&&&&&&&&&&&&&&&&&&&&&&&&&&&&&&&&&&&&&&&& 灰暗&&&&&&&&&&&&&&&&&&&&&&&&&&&&&&&&&&&&&&&&&&&&&&&&&&&&&&&&&&&&&&&&&&&&&&&&&&&&&&&&&&&&&&&&&&&&&&&&&&&&&&&&&&&&&&&&&&&&&&&&&&&&&&&&&&&&&&&&&&&&& &3.读一读,想一想。& &&&(1)“只有一个人例外,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这是对人物的&&&&&&&&&&&&&& 进行的描&&&&&&&&&写,从这个描写中,我们体会到了&&&&&&&&&&&&&&&&&&&&&&&&&&&&&&&&&&&&&&&&&&&&&&&&&&&&&&&&&&&&&&&&&&&&&&&&&&。&&&&&(2)关于吃不吃食物,哈默与杰克逊之间有一组对话。我们从中体会&&&&&&&& 到&&&&&&&&&&&&&&&&&&&&&&&&&&&&&&&&&&&&&&&&&&&&&&&&&&&&&&&&&&&&&&&&&&&&&&&&&&&&&&&&&&&& 。&&&&&(3)“年轻人也蹲下来,轻轻地给杰克逊大叔捶背。”这是对哈默的&&&&&&&&&&&&& 描写,我们从中体会&&&&&&&& 到&&&&&&&&&&&&&&&&&&&&&&&&&&&&&&&&&&&&&&&&&&&&&&&&&&&&&&&&&&&&&&&&&&&&&&&&&&&&&&&&&&&&&&&&&&&&&&&&&&&&&&&&&&&&&&&&&&&& 。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闲谈“读书法”
&&&&&&&古今中外,圣贤先哲,留下的读书之法,浩如烟海。但究竟自己最适合什么样的读书法,还是应当因人而异的。鲁迅先生喜欢“跳读法”,他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到这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而爱因斯坦的“总、分、总”三步读书法,&特点同样十分明显。所谓总,就是对全文形成总体印象。所谓分,就是在总体了解基础上,再逐字略读一下全文的内容。而在略读中,则要特别注意书中的重点、要点以及与自己需要密切相关的内容。最后是合,&就是在略读全书之后,着重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使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起来。&&&&&&&&&&& 英国作家毛姆的“乐趣”读书法,是他在自己的读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他提出“为乐趣而读书”的主张,他说:“我也不劝您一定要读完一本再读一本。&就我自己而言,我发觉同时读五六本书反而更合理。&因为,我们无法每天都保持不变的心情,而且,即使在一天之内也不见得会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感情。”如&此“脚踏多条船”,使自己的读书兴致始终都保持在高度兴奋之中,其效果当然要比“感情专一”抱着一本书疲惫地一啃到底好得多。&&&&&&&&&&& 当然,&&(&&&& &)哪种读书方法,对求学者而言,它(& && &)只是一种工具而已。所以,万不可为某种方法所左右,尤其忌讳读死书、死读书的恶习,对所捧之书,既能钻进去,又能跳出来。这样才能把书读活,使他人的知识为自己所用,正如孟子所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1.在文中(&&&&)内填人恰当的关联词。&&&&&2.根据文章内容填表。
3.联系上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意思:&&&&&&&&&&&&&&&&&&&&&&&&&&&&&&&&&&&&&&&&&&&&&&&&&&&&&&&&&&&&&&&&&&&&&&&&&&&&&&&&&&&&&&&& &4.依照短文最后一句话,用上“正如……一所言”&写一句话。&&&&&&&&&&&&&&&&&&&&&&&&&&&&&&&&&&&&&&&&&&&&&&&&&&&&&&&&&&&&&&&&&&&&&&&&&&&&&&&&&&&&&&&&&&&&&&&&&&&&&&&&&&&&&&&&&&&&&&&&&&&&&&&&&&&&& &5.这篇文章讲了两个要点,请简要地写在下面。&&&&&&&&&&&&&&&&&&&&&&&&&&&&&&&&&&&&&&&&&&&&&&&&&&&&&&&&&&&&&&&&&&&&&&&&&&&&&&&&&&&&&&&&&&&&&&&&&&&&&&&&&&&&&&&&&&&&&&&&&&&&&&&&&&&&&&&&&&&&&&&&&&&&&&&&&&&&& &&&&6.你喜欢哪种读书法?(可以是这篇文章中的,也可以是课本上的,或其他的)为什么?&&&&&&&&&&&&&&&&&&&&&&&&&&&&&&&&&&&&&&&&&&&&&&&&&&&&&&&&&&&&&&&&&&&&&&&&&&&&&&&&&&&&&&&&&&&&&&&&&&&&&&&&&&&&&&&&&&&&&&&&&&&&&&&&&&&&&&&&&&&&&&&&&&&&&&&&&&&&&& &&&7.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很多,你能填完整吗?&&&&(1)&&&&&&&&&&&&&&&&&&&&&&&&&&&&&&&&&& &,下笔如有神。&&&&&(2)&&&&&&&&&&&&&&&&&&&&&&&&&&&&&&&&&&&&,其义自见。&&&&&(3)&&&&&&&&&&&&&&&&&&&&&&&&&&&&&&&&& &&,不会作诗也会吟。&
吴老师30日19点直播汽化和液化
余老师30日20点直播unit5第二课时 Section A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名人名言中有关写作的技巧
名人名言中有关写作的技巧
写作是一项综合能力的反映,从古至今,有不少名家、大师从自己创作的切身体会中总结出了各自写作的技巧,这些技巧,各有侧重,但都有实用,本文将这些名言进行汇总,并分析。
一、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白居易这句话告诉我们的是:写作要“为时而著”,这要求我们就必须深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学会观察、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获得写作的源泉。
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复杂的,社会生活总在不断演变,不断向前发展。学习写作,要时时、处处留心周围各种各样的事物,熟悉形形色色的社会生活,只有不断地扩大自己的生活领域,跟踪时代的步伐,把握时代脉搏的跳动,捕捉生活的热点,才能保持新鲜的、永不枯竭的写作源泉。
同时,写作者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深入特有的生活领地,培养一种“穿透”生活、“钻探”生活的本领,去发现生活的真谛、生活的美。正如老舍所指出的:“深入生活好比挖井,虽然直径不大,可是能穿透许多土壤。”别林斯基也说:“在活生生的现实里有很多美的事物,或者,更确切地说,一切美的事物只能包括在活生生的现实里。”
写作者只有熟悉生活、跟踪生活、深入生活,才能获得写作的源泉,为提高写作能力奠定扎实的基础。
所以我们一定要倾听时代的足音,呼吸时代的空气,把握时代的脉搏,让自己的心合着时代的节奏一起跳动,真正用心去感悟时代、体验时代,为时代而唱。
二、李渔说道:“开卷之处,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流连,若难遽别,——收场一局,即以勾魂摄魄之具,使人看过后数月而犹觉声音在耳,情形在目者,全亏此撒娇,作临去秋波那一转也。”
契科夫说:“请你尽量多的写,请你写、写、写——写到手指头断了为止。”
以上这两位名人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写作要坚持多读勤写。
阅读是继承前人精神遗产,增长学识,帮助我们认识社会生活、提高写作能力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
阅读可以扩大人的知识,增强人的知识素养,它为人的思维提供信息,增加大脑的信息储存量。科学家牛顿把书比作“巨人的肩膀”,并说他的许多成就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得到的。朱光潜称“书籍是过去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多读书,不断积累知识,就可以使人博学多识,这对一个写作者来说,是很重要的。
人的生活范围、生活阅历总是有限的,阅读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认识社会生活,了解和熟悉我们不曾经历、也不可能经历的各色各样的生活与人生。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是说熟悉、认识客观世界,通达人情世故,是写好文章的必备条件。阅读还可以使我们获得许多无法亲身接触到的写作材料。
鲁迅说过:"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作的文章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的。"这个论述告诉我们,阅读对于写作何等重要。大凡优秀的作品,本身都在告诉我们,文章应该怎么写,不该怎么写,只有熟读、多读名人大家的作品,达到心领神会的程度,才能学到写作的方法与技巧,并用于写作实践中去,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阅读要泛读与精读相结合。泛读是指广泛涉猎,不但要读自己喜欢的书,还要广范浏览各种各样的书籍,特别是要多读有关新兴科学的书刊资料,以扩大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精读是指精心的研读,它是一种主动的、自觉的、创造性的阅读。培根在《论学问》中作过形象的比喻:“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这是宝贵的经验之谈。泛读求量,精读求质,只有正确处理好泛览与精读的关系,才有益于加强作者的素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写作能力的获得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写作实践和写作训练。古语说得好:“读十篇不如做一篇”。清人唐彪说:“多读乃藉人之功夫,多做乃切实求己功夫,其益相去远也。”契诃夫认为:“对作家来说,写得少是这样有害,就跟医生缺乏诊病的机会一样。”
写作的方法、技巧只能在写作实践活动中去摸索,去学习,才领会深刻。反过来,写作实践、写作训练又会促使写作者广泛、敏锐地感受生活,启动大脑,提高主体的思维能力。
坚持勤写,第一要持之以恒。提高写作能力,决非一朝一夕之事,首先要具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要勤动笔,长练笔,不停笔。叶圣陶谈自己的写作说:“什么事情都一样,要求熟练,惟有常常去做,规规矩矩去做,要把写作的手腕训练到熟练,必须常常去写,规规矩矩去写。”只有勤写多练,方可熟能生巧。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海明威,都是一代文学巨匠,他们在写出了为世人瞩目的文学巨著之后,仍然勤奋练笔,不断耕耘,向着更高的创作目标奋进。
第二要循序渐进。写作是一种复杂的精神劳动,培养写作能力必须遵循写作行为的规律,即要循序渐进。期望写作速成,一年半载就成为大写作家,是一种幼稚而不现实的空想。华罗庚曾经打过这样一个比方:学习好比爬格子,要一步一步地来,你要想快些,一脚跨四五步,非摔下来不可。这段话用极形象的比喻说明了循序渐进的重要性。
学习写作,可先单项训练,后综合训练:先叙述(如写人、记事、绘景),后思考(如议论、说理);先篇幅简短,后逐渐增长;先模仿,后有创造。这样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阶梯,长期坚持,写作能力自然会逐渐提高,日益长进。
第三要勤于思索。写作不仅仅是实际操作,而是一种复杂的精神劳动。所以,勤写,不仅要勤动手,勤练笔,而且开动脑筋,多思多想多悟。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契诃夫这样讲过:“艺术家得永远工作,永远思考。”只有边写作,边思考,边琢磨,才能逐渐领悟到写作规律的真谛,将写作的方法、技巧化为己有,达到心领神会、融会贯通的地步,进入写作领域中自然、娴熟和无技巧的最高境界。
三、冈察洛夫说:“我只能写我体验过的东西,我思考过和感觉过的东西,我爱过的东西,我清楚地看见过和知道的东西。”
雪莱说:“虽说写作只花了六个月功夫,构思过程却长达数年之久。”
这两句话告诉我们:写作要写出对生活的提炼以及提炼出主题后如何构思。
积累了众多写作材料后,必须使它们为一定的目的而服务,这个目的就是文章的中心。只有提炼出了文章的主旨,才能使整篇文章情感思想有一个基本走向。
举个我们都知道的例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在文中写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种生活环境,写到的人有“我”、长妈妈、闰土的父亲、书塾里的先生和同学等,写到的事有园中捕鸟、拔何首乌、长妈妈讲故事、入学、读书、逃学、画画等,反映了作者童年生活的许多方面。作者选择的材料虽多,却都是从正面或侧面为一个目的服务的──赞美自由自在的生活。为此,作者详写了百草园中的生活、有趣的景物、捕鸟活动、课堂上秩序的杂乱、逃课的乐趣,略写了离开百草园到书塾的过程、拜师以及画画等,所以文中写到的材料虽多,却绝不散漫芜杂。
这个怎么去练习呢?在读书看报时,选择一些感兴趣的文章研究一下它的中心是什么,作者是怎样选择和使用材料的,久而久之就会学到一些写作要领。写作时,要把所表达的主旨想清楚,再考虑为表达这个主旨应选择哪些材料,哪些详写,哪些略写,哪些先说,哪些后说。对文章的设计列出写作提纲,然后按提纲一步步写下去。只要我们在这个方面勤加练习,就能处理好材料与主旨的关系,写出有内容、有中心、能感动人的好文章。
所谓思路,就是写作者在思索并行文时思想发展、前进的路线。理清思路就是写作者对文章的整体构思,如怎样开头,如何承接、过渡,怎样围绕中心把选择的材料组织起来,哪些地方需要为文章下一步发展做好铺垫,哪些地方要与文章的前一部分有所照应,怎样结尾等,予以梳理,使之条理化、文字化的过程。这一系列的思索、谋划,即是理清思路的工作。理顺思路,非常重要,思路清楚了,才能把文章写得流畅。而所谓结构,就是文章的组织构造、布局安排。
文章的结构并没有固定的格式,就像人们可以设计、建造出各式各样的房子一样。常见文章结构模式有“纵向式”“横向式”和“纵横结合式”。
纵向结构即按照时间顺序或事物发展的过程结构文章。这种结构主要有两种形式:(1)文章完全按事件的过程来展开记叙,形成顺序承接的形式,如我们学过的莫怀戚的《散步》;(2)也可以采用“现实-回忆-现实”的倒装承接的形式,如朱自清的《背影》。
横向结构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关系或事物的性质和不同方面来安排材料,结构文章。通俗的说就是用板块并列的结构,充分多角度的表现人物记叙事件、描写景物、表达情感。例如刘增山的《秋魂》,作者从“秋实”“秋色”“秋味”“秋风”“秋叶”“秋土”“秋景”七个方面来写“秋魂”──秋是艰辛与忧患后的成熟,是缤纷的色彩,是新生命的孕育,是播种后的收获,是宽厚的胸襟。
比较复杂的文章往往采用纵横结合式的结构:它在总体上采用纵向式(或横向式)结构,而局部又运用横向式(或纵向式)结构。例如老舍儿子舒乙的《父子情》一文,总体上是按时间顺序结构文章,是纵向式结构,但写到自己八岁时,却分别写了父亲割盲肠、写《四世同堂》、与朋友谈天、叫“我”“傻小子”、对子女学习取“放任自流态度”、鼓励“我”的各种爱好、带“我”访友及上街等事情,又交叉以横向式结构。
写文章时究竟采用什么结构形式,要依据表现主旨的需要而定。所以我在写作时一般按照:理清思路、确定结构、列出提纲、动笔写作的程序去做,经过练习是不难写出思路清楚、结构合理的文章的。
四、福楼拜说道:“有些夜晚,文字在我脑海里像罗马皇帝的辇车一样滚过去,我就被它振动和轰鸣的声音所惊醒。即使在游泳的时候,我也不由自主地斟酌这字句。”
福楼拜这句话是告诉我们写作要注意遣词造句,做到文从字顺。
“文从字顺”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用词恰当、妥帖,作者心里想的是这样一个东西,所感的是这样一种情境,而所用的词语恰好能表达这样一个东西,这样一种情境,读者读后的感受与作者企望表达的意念完全一致;二是句与句之间顺从畅达,文气贯通,能很好地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地表达出来,没有任何含混、错乱和别扭之处。
要想做到文从字顺,对初学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培养自己良好的语感。语感在写作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么,怎么样训练语感呢?
首先是训练通顺。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可以判断出话怎样说才算通顺,怎样说就别扭,而别扭的话不仅别人听不明白,自己写着也觉得不顺。这种通顺感主要表现在对词语的搭配和词语的排序正误的判断上。汉语用词有一定的搭配习惯,比如说“深情厚谊”,也可以说“深厚情谊”;可以说“浓情蜜意”,却不可以说“浓蜜情意”。词语的排序也是如此,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有约定俗成的规律,在写作中遵守这些规律,话就会写得通畅。
其次是连贯感。在向别人陈述一个问题时,都会注意话与话之间该怎样衔接别人听了才会明白,这就是语言的连贯感。例如,上下两句话的安排要合乎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或人们观察认识问题的顺序:一段话要围绕一个话题说,说完一个意思再说另一个意思,而不能东一句西一句,前言不搭后语;讲完一个意思再讲另一个意思时,衔接处要有过渡词语。写作时注意这个问题,也有利于把文章写得通畅。
三是分寸感。在掌握了大量语汇以后,这些语汇在描绘事物时在范围、数量、程度、褒贬上都存在一些细微差别,若能敏锐地感到这些差别,在遣词造句时表现出精确的分寸感来,将有利于把自己的认识表达得精妙确切。
四是韵律感。汉语有音调上的变化,这种变化,在人的视觉或听觉中就会形成自然的节律,从而产生韵律感。例如人们一般会说“又唱歌又跳舞”或“又唱又跳”,而不会说“又唱歌又跳”或“又唱又跳舞”,因为后面的说法从直觉上就感到别扭。这种形式上的匀称感和语调上的协调感运用在写作中,也有助于将文章写得文从字顺。
平时该怎样培养自己的语感呢?最重要的是养成读书的习惯。一些优秀的文章,最好能熟读成诵。这样,一些好的语言就会形成范例,并进而化为自己的语言习惯。还要多听:听录音,听别人读文章,这样可以强化读的效果。同时要尽量丰富自己的语汇,确切掌握词语的含义,要懂得一点语法。平时说话也要注意不出错误。只要向这个方向努力,做到文从字顺就不难。
在作文完篇后,要注意检查:一是自己出声地读一读,看有没有拗口的地方;二是换个立场,请别人来读,自己来听,看是不是句句听得清,是不是没有一点儿磕绊;三是对觉得别扭处认真检查一下,检查时一方面要查语言材料──语汇,看其搭配、词性、色彩等;另一方面要查语言的组织形式──语法,看其结构、成分、语序等。
要做到文从字顺,除了在语言运用上下功夫外,还要注意书写、标点。写文章,字要写工整,字迹潦草难以卒读的文章,还谈得上什么通顺呢?还要不写错别字。因为一字之差表意上很可能差之千里。标点符号是文字表达的重要辅助工具,它帮助显示句子的结构、词语的性质以及作者的情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仅是写作的一项重要基本功,而且是文章做到文从字顺的必要条件,写作时不光要注意使用正确,而且要注意书写规范。
五、歌德曾说:“创造性的一个最好的标志就在于选择题材之后,能把它加以充分的发挥,从而是得大家承认压根想不到会在这个题材里发现这么多的东西。”
这句话告诉我们:作文贵在创新。
创新是作文的生命。能写出真情实感,文章就有可能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创新色彩,就已成功了一大半。一篇作文,就算把别人的东西堆成了一座小山,也远不如说出或写出自己发现的一句话更有价值!未来社会需要的是活生生的有个性、有思想的人;重视的是勇于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而不是墨守成规的因循思想的人。所以,在每次提起笔之前,都应该明确:作文的写作是不可重复的,既不能踩着别人的脚印走,也不能踩着自己的脚印走,而是要做到次次有心得,篇篇有新意。要想写出闪烁着个性光彩、具有创新精神的作文,就需要打破框框,争取“自由”。
做法就是采用“反弹琵琶法”,所谓“反弹琵琶”它是将已有知识转化为创新思维能力过程中的最重要的思维方式。它是在不违反时代精神,不违背科学常识的前提下,对思维定势的
“逆转”。它常常多方面、多角度、多起点、多层次地思考问题,遵循事物都是辩证的原则。
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常规思维”,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过分夸大了环境的作用,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是“逆向思维”,则是在看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变化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后提出的一种新的观点。“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其讽刺意味是很明显的,而华罗庚却主张“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意义就更深刻了。因为“名师出高徒”,不怕出丑,有勇气向行家学习,让他们指点迷津,一定会进步很快;而“无师自通”要走好多弯路,想成功是非常困难的,甚至会形成永远在低层次徘徊、最终难以登堂入室的局面。
“东施效颦”对东施有着明显的贬斥态度,现在人们都用来耻笑那些丑陋、低能的人显示自己。反弹琵琶:东施见先进就学,精神可嘉。
  学会“反弹琵琶法”,就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敢于破除习惯的思维方式和旧的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跳出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老框框,大胆设想。只有这样,才能发前人之未发,才能化腐朽为神奇,才能标新立异!
  当然,反弹琵琶不是偏激,求异思维得出的观点,其推理论证过程都是要经得起推敲的。创新的方式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
六、列夫·托尔斯泰说:“写作而不加以修改,这种想法应该永远抛弃。三遍、四遍——那还是不够的。”
这句话告诉我们:文章不厌百回改。两干多年前的荀子说:“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修改是提高文章质量的有效途径。俗话说:“善作不如善改”,就说明修改与写作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一篇好的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
出来的。如曹雪芹写《红楼梦》就自言:“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前后经过十二次精心修改才完成。丹麦物理学家玻尔写《光与生命》,反复修改9遍,一直到他认为每个字句都完全表达了自己的本意,才正式发表。美国海明威把《老人与海》的手稿反复读过近200遍才最后付印。作家巴金说:“写到死、改到死;用辛勤的修改来弥补自己作品的漏洞”。
在这个方面我的做法是一直贯彻鲁迅先生说的
“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然后再放置一段时间,再回来修改,反复多次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创作使人灵秀,文学使人高贵,人生因文学而富有,希望在座的各位都步入文学的殿堂,做一个灵秀、高贵而富有的人,最后用我根据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改变的一首小诗和果戈里的名言做结吧:
小诗是:假如你想写作的时候,
不要慌张,不要心急,
首先想一想材料和主题;
都想好以后,不要立刻下笔,
要慎重思考一下,如何来巧妙构思;
有了巧妙的构思,也不用急于落笔,
情节的选择,语言的组织,也很给力;
哪一个情节更能表达真情实意?
怎样的语言更能增添你的文气?
这一切了然于胸,还要注意创新的意识;
写完之后通过缜密修改,何愁文章不成大器?
果戈理的名言是:“没有什么,你就拿起笔写:我今天什么都写不出来。我今天什么都写不出来。我今天什么都写不出来。总这样写;最后,就写出来了。”
1、名言警句
(春、夏、秋、冬、山、水、日、月、风、花、雨、雪、草、柳、树、鸟、江、河、云、离别、亲情、乡情)
(关爱、爱国、进取、立身、哲理、情感、鉴赏)
(时间、学习、勤奋、诚信、友谊、节约、环保、天气、春夏秋冬)
(写作、事理哲理、友谊、学问成才、乡思离情、愁恨悲欢、爱国忧民、述志抒怀、
时令节日、天地山水、日月风雨、花草虫鸟、先秦古典)
&(不断更新)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风雨读一读写一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