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一个普通人人如何是哲学家?

TED爱好者 - 菲利普·津巴多:普通人如何变成魔鬼或英雄 - TED演讲
- www.TEDcn.net
菲利普·津巴多:普通人如何变成魔鬼或英雄 - TED演讲
This content requires JavaScript and Macromedia Flash Player 7 or higher.
Rate this video
To (TED爱好者 usernames or emails)
Seperate usernames and emails by comma
Message optional
Please select the category that most closely reflects your concern about the video, so that we can review it and determine whether it violates our Community Guidelines or isn't appropriate for all viewers. Abusing this feature is also a violation of the Community Guidelines, so don't do it.
Inappropriate Content
Copyright infringement
含有色情内容
Violence or repulsive content
Disturbing
Please select playlist name from following
点击 : 2,950
时间 : 18:00
TED演讲简介:菲利普·津巴多知道好人变坏是多么的容易。在本次演讲中,他与大家分享自己对于阿布格莱布虐囚事件审判的深刻见解,以及一些未公开的照片。然后他谈了与此相对的一面:成为英雄是多么的容易,以及我们如何迎接挑战。
TED演讲内容:
许多世纪以来,哲学家,剧作家,神学家 都在着力解决这个问题: 什么使人们变坏? 有趣的是,当我还是小孩时,我问过同样的问题。 我在纽约南布朗克斯市中的贫民窟长大, 周围充满了罪恶, 如同所有在贫民窟长大的孩子一样。 我有一些朋友,他们曾是好孩子, 但他们的人生却如同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笔下的变身怪医,由善转恶。 他们染毒,惹了麻烦,然后进了监狱。 有些丧了命,即使并没有沾染毒品。
所以当我读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的作品时,我觉得那不是小说。 唯一的问题是:酿成由善转恶的毒药是什么? 更重要的是,善恶之间的界限—— 特权阶层喜欢认定这个界限是固定且不可逾越的, 认为他们是在善的一边,其他人在恶的一边—— 而我以前就知道这个界限是可以移动的,而且是可逾越的。 好人可以受诱惑而越界, 偶尔在某些比较好的情况下,坏孩子也可能 依靠外界的帮助、改造、治疗,以重塑人生。
所以,我想以荷兰艺术家M. C. Escher 这幅奇妙的作品开始说起。 如果你把视线集中在白色区域, 你会看到一个充满了天使的世界。 但是当我们再靠近一点看, 魔鬼就出现了,世间的魔鬼。 这告诉我们几点。
一:这个世界,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总是由善和恶组成, 因为善恶就如人类的阴阳。 它也告诉我另外一件事。如果你还记得, 上帝最喜欢的天使是路西法。 显然,路西法的意思是“光明”。 在某些经文里,它也有“黎明之星”的意思。 显然他后来背叛了上帝, 这是对权威的终极背叛。 当他率众背叛后,上帝派迈克天使长 将他和其他堕落的天使一起赶出天堂。 于是路西法降入地狱,成为撒旦, 成为恶魔,宇宙中的恶之能量诞生了。
矛盾的是,是上帝造出了恶的容身之处---地狱。 他却没能使恶一直呆在那里。 所以,从上帝最受宠的天使变为恶魔, 这个巨大的转变, 为我设立了一个大背景, 去理解那些从好人或者普通人 转变成坏人的人。
所以,路西法效应,尽管它集中在阴暗的方面—— 人们可能投向阴暗, 但他们本身并非阴暗—— 引导我作出一个心理学定义:恶是行使权力 这才是关键:权力。 来故意对他人进行心理伤害, 对他人进行身体伤害,残害他人生命或思想, 犯下反人道的罪行。 如果你用谷歌搜索evil (恶) 这个词——时至今日,这本是个早应消亡的词, 你会在1/3秒内得到1.36亿个搜索结果。
几年前发生的一件事——我知道你们当时一定和我一样震惊, 就是揭露美军士兵 在那场争议性的对伊战争中 中的虐囚行为:阿布格莱布虐囚事件。 这些士兵,有男性也有女性, 对囚犯们实施了让人难以置信的羞辱。 我很震惊,但是并不感到意外, 因为我以前看到过类似的情况, 当时我是斯坦福监狱实验的负责人。
布什政府军方对此事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是丑闻发生后任何官方都会说的套词, &不要怪我们。这与整个系统无关。只是几个坏苹果而已, 只是一小撮恶劣的士兵而已。& 而我的假设是,美国士兵通常情况下是好的。...
Category :
点击: 4,067
点击: 2,998
点击: 4,486
点击: 2,487
点击: 2,770
点击: 3,510
点击: 2,596
点击: 2,829
点击: 3,983
点击: 2,421
点击: 2,770
点击: 2,302
点击: 4,789
点击: 2,690
点击: 1,818
点击: 3,437
点击: 2,829
点击: 1,469
点击: 14,198
点击: 4,789
点击: 2,106
点击: 1,002
点击: 2,023
:求能揭秘这个视频里的魔术表演的高手~~~~~~~~~~...
:“不要仅仅用电来照明。”
:战争的目的就是石油!
可怜的士兵们。。。。
:fantastic
:看完这个演讲花了20分钟,这是一个及其激励人心的故事,一个值得所有...
:Sergey Brin简称SB???这简写有点意思,哈哈哈哈……
为了获得最佳的视觉效果,建议使用FireFox和Chrome等浏览器&&&&从普通人的角度看哲学家/[德]药尔格?齐特劳手打电子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从普通人的角度看哲学家电子书 全文手打版下载
从普通人的角度看哲学家
字数:40 千字
解缩密码:</
应用平台:手机/MP3/MP4/电纸书/PDA/PSP/电子词典
网友正在查看的小说
从普通人的角度看哲学家简介
其实,4000年前的生活并不赖。人们可以惬意地活着,不受干扰地干自己每天的是事,比如找吃的,找忄生伙伴和找一个遮[之地。一切都是那么简单。没有人去为艺术或者新的窗帘操心,更不要说是道德和法律了。谁强大,谁就有理。弱者虽然是倒霉的,但却人人都能弄清楚和看明白。如果弱者能够得到强者的恩惠,那他也可以生活得很好。妇女们这时已经发明了啤酒和Z味佳肴,因为这样就可以使男人变懒,不再打自己的女人,也不会去同别的女人茭媾。只要有点相应的技巧,即使[体上的弱者,也可以过相当舒适的生活。  那几乎是一种天堂般的生活。虽然也会有某些艰辛和困难,但却没有被什么人的流言蜚语杀死的风险……为什么说哲学家是半个疯子?_百度知道
为什么说哲学家是半个疯子?
有这么恐怖么...为什么哲学家会变成疯子?
我有更好的答案
帕斯卡说过:不疯狂只是疯狂的另一种形式.哲学家思考问题对一般人而言很珐紶粹咳诔纠达穴惮膜玄乎,他们不停的对终极问题思考,用福科的话说:在这个什么都可能消失的世界里寻找永恒.而一般人只是关乎自己如何切身生活,所以在一般人眼里.哲学家成为另类,被等同与社会上的另一类异端--精神病人,当然这一认识也因为有些哲学家有精神病(如尼采),而得以成为人们的定向思维.从广义病理学上讲,现代社会有大约40%的人有不同形式的精神疾病.所以说哲学家不是疯子,但在一般人眼里与疯子只有一线之隔,这是一般人的成见,而不是哲学家的问题
看透了这世界的本质.觉得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中了.没意思了.又有些东西他们改变不了.又很想去改变.有一种无力的感觉.有句话说的好(懂得越多.烦恼越多)
因为天才与白痴只有一线之隔,难道你不觉得,越聪明的人,性格越古怪吗
沉浸在自己理论中,跟别人说话聊天也会抓住细节,让人觉得此人走火入魔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哲学家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这种题材没必要用普通人敬而远之的哲学眼光去看啊
提示: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身为恐怖片的死忠,其实我看丧尸片是挺少的,而且几乎和我看日常漫一样,观后记忆不到20%;短篇的优势是可以避开那些繁琐啰嗦的剧情直入主题,通常情况下快节奏的东西更吸引人注意力,即使之后会忘记剧情,也总比花了2h来看的电影却记不住1h40min的内容划算吧。其实血腥的片子给我的感觉通常是压抑和喜剧并存的(详情请参考岛国B级片),小时候跟老哥玩生化危机PS游戏的恐惧也历历在目;一直也觉得恐怖片结局越虐心越绝望才够味;然而《负重前行》的温情向反而推翻了我对这类题材电影的定式思维,这感觉有点像之前我看泰国恐怖片《鬼宿舍》最后爆了泪点。
  
我觉得这样的原因跟观者有很大的联系,这又是电影类作品评价中最微妙的部分,面对标准时最站不住脚的地方。于是没有什么好说的。就它本身来讲,最大的价值就是——silence,无声。无声并不是完全的寂静,而对白很多时候会削弱影片的档次和价值,如果说小野洋子《苍蝇》的无声是选择用最精妙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本人对小野洋子并无好感),那么本片的无声恰好是主题最透彻的宣泄方式。
  
父爱。
  
中学语文老师叮嘱我们在写文章时,题目一定不能起得太大太泛,以免虎头蛇尾。如果你要写爱,就不能题目谓之,因为爱已经早就是永恒的哲学问题了。影片的译名是个亮点。负重前行四个字,已经包含了整个事件,细细品味,发现妙处:负重在影片里是变成一步步变成丧尸的父亲将孩子负于背上,他所背负的是从车祸(?)和变成丧尸的爱人中冒死救出的希望,背负的是杀死自己的爱人后的罪恶以及从车上剪下的爱人的贴画;前行是父亲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也要在手臂上写上孩子的信息并把他送到安全的地方,而且片中父亲把一根棒子挑在肩上,前段绑着装有腐烂内脏的袋子,因为丧尸对血腥的饕餮可以掩盖他转头吃掉自己孩子的欲望,之所以把内脏绑在前面引导自己往前正是点题中“前行”二字。然而,哪怕知道等待自己的将是残酷的变异和屠杀,在孩子一路上哭闹的时候,父亲还找到一户人家的庭院里的玩具让孩子安静下来,避免被其他的丧尸发现。如此细微的行为,背后却是用生命保护生命的震撼。父亲一个人在拯救孩子的路上,周围丧尸的吼叫,孩子的哭声,自己的喘息,这些都构成了影片最有力的对白。
  
以上写得十分像中学作文读后感。因为父爱的话题本来就朴素,父亲用生命保护孩子的例子屡见不鲜。也因为水平有限我也只能用这样的字句来评价这部片。语言学老师曾说,语言本来就是误导和引起认知偏差的因素。所以任何东西一旦表达出来就一定偏离轨道。这也是千百年来语言学家哲学家面临的难题吧。影片是如此父爱也是如此。
  
只有本能不会变吧。
  
五颗星是值得的。
  
  
  
  
惊悚 / 短片
Ben Howling / Yolanda Ramke
Andy Rodoreda / Ruth Venn / Yolanda Ramke / Alison Gallagher
&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只是一个普通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