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牛这篇课文第三草原课文1自然段仿写,主要内容

中国的牛阅读第一题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_百度知道
中国的牛阅读第一题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记叙“我”与一群朋友在田垄与中国的牛相遇,厚道,望采纳,中国的牛自愿让路的故事,纯属手打,纯属原创,赞美了牛的礼让,表达了作者对牛的喜爱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朴实等优秀品质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文章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中国的牛阅读答案 在江西教育出版社的语文作业本上第73面1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迟疑:沉沉实实:平心静气:2 写出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 用短文中的例子,说明一下中国的牛_百度作业帮
中国的牛阅读答案 在江西教育出版社的语文作业本上第73面1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迟疑:沉沉实实:平心静气:2 写出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 用短文中的例子,说明一下中国的牛“默默地工作,平心静气”的特点
平心静气:指冷静和对待.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中国的牛》里两个自然段以“中国的牛”一句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_百度作业帮
《中国的牛》里两个自然段以“中国的牛”一句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样写的好处是:A、 强调中国的牛,与外国的牛作比较,避免混淆.B、 回旋式写法有一唱三叹的效果,文章由实到虚,由写景到抒情,使主题在层层推进中升华.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2015年高考全国课标乙卷语文试题分析及答案□余&&闻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第一大题为论述类文章阅读,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重要句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文章节选自陈望衡《艺术是什么》一文,为适应命题需要,摘编时对原文作了一定的删改。本文内容虽然属于接受美学范畴,好像是专家学者才会研究讨论的学术性课题,但实际上与社会上一般人民群众的书刊阅读、艺术欣赏也有密切关系,有助于提高全民的知识素养和认识水平。全文旨意较为深远,理论明白浅显,文字也较流利通畅,适合高中毕业水平的考生阅读和理解。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这样,文本与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的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不要希望所有的接受者都持同样的理解,也不要希望所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本旨一致,那样并不意味着艺术作品的成功。
文本一经产生就成为历史,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反映的生活,都只能是过去的,而理解总是现在进行时。当我们接受历史上的艺术作品时,我们当然可以设身处地想象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但我们毕竟是现代人,只能按照我们现在的心理文化结构去理解古人。当然,任何理解都只能是个体的理解,但个体毕竟是与群体相通的,所以个体的理解中也有普遍性。理解作为现实的行为具有通向实践的品格,艺术品正是通过理解走向现实,并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不是别的,正是理解擦亮了艺术品的生命之光。
(摘编自陈望衡《艺术是什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过去,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而当接受美学诞生以后,关于艺术品的接受的研究就成为艺术美学中的一门显学。
B.在接受美学诞生以前,人们一般的认识是:整个创作过程就是艺术家的审美经验不断结晶的过程,艺术品一旦形成,创作也就大功告成。
C.接受美学认为,艺术品在艺术家手中产生出来,这只是艺术创作的第一阶段,读者、观众、听众对艺术品的接受是艺术创作的继续。
D.通过读者、观众和听众的接受,艺术作品的价值才从一种可能的存在转化为现实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接受也属于艺术创作的一部分。
【参考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概念和句子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出A、B、C、D四项表述中,与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答案应该是A。我们可以看到,原文一开始就说“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从逻辑上说,不看作重要的美学问题,既可以看作美学范围以外的问题,也可以看作美学范围以内但属于次要性质的问题,因此A项说“在过去,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这一表述显然是不准确的。而B、C、D三项的表述与原文内容是相符合的。需要指出的是,B项的“整个创作过程”,这一短语与原文“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中的“创作”应该是等值的,B项的“不断结晶的过程”与这一句的“结晶过程”也是等值的。C项的“艺术品在艺术家手中产生出来”,这一句子与原文“这一完成”是等值的,C项的“读者、观众、听众对艺术品的接受是艺术创作的继续”,这一句子与原文“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也是等值的。至于D项的表述,对照原文第二自然段“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不难发现它也是正确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本之所以是一个“召唤结构”,一个原因就是它有一些内容有意不写或不明写,需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
B.文本的“否定”要素具有对接受者所生活的现实加以否定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接受者接受文本并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而实现的。
C.“前理解”是接受者在理解文本以前的心理文化结构,由于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所以这种结构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
D.作品被艺术家创作出来以后就成为历史,作品是通过接受者的理解而存活于现实,并发挥作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作品的生命力存在于理解之中。
【参考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概念和句子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答案应该是C。先看A项,原文第三自然段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具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而所谓“空白”就是指文本“有一些内容有意不写或不明写,需要……”,这样A项把文本成为“召唤结构”的原因之一归结为“空白”,应该是符合原文意思的。关于B项,原文指出,文本的否定功能能够“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这里的“接受者”当然是指接受文本的人,也就是读者、观众和听从等,而这里的“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当然也是接受者根据文本的思想内容来反思和批判自己所生活的现实。由此可见,B项的理解和分析也是符合原文意思的。关于D项,原文最后一段说“文本一经产生就成为历史”,“艺术品正是通过理解走向现实……正是理解擦亮了艺术品的生命之光”,因此这一项虽然在措辞上有所不同,例如把“生命之光”理解为“生命力”,但是意思仍然与原文无违。最后回过来看C项,原文第四段说:“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为什么不是“被动的”呢?原文接下去说:“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显然,原文这里是一个因果关系的表述,但它是前果后因。而C项呢,却是倒因为果,颠倒了因和果的关系,由此可见,C项的理解分析是不符合原文意思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典美学中强调的含蓄和简洁可以说是艺术作品召唤性的体现,含蓄的美在于从有限中表现无限,简洁的美在于以少胜多,以简驭繁。
B.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是具有创造性,正如《西厢记》之于《莺莺传》、《金瓶梅》之于《水浒传》。
C.文本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和方向,所以即使我们今天阅读历史上的艺术作品,也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了解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
D.作为接受者的个体毕竟生活在群体之中,其思维和观念与群体是相通的,因此接受者们对于同一文本的理解即使千姿百态,也不可能完全没有同一性。
【参考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以及对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层级为B级和C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选出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答案应该是B。关于A项,我们看原文第三自然段,原文在指出“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以及“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以后,是用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和简洁来作为例证的,可见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和简洁确实是“艺术作品召唤性的体现”,那么A项前半项的理解和分析应该是正确的。同时这一段最后又指出,含蓄和简洁的作用就在于“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那么A项后半项尽管采用了“从有限中表现无限”“以少胜多,以简驭繁”等表述,这种理解和分析还是不错的。再看C项,这一项的前半项与原文第四段中“文本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一句几乎完全相同,那么它的后半项呢,原文最后一段说:“当我们接受历史上的艺术作品时,我们当然可以设身处地想象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这里“当然可以”一语表明了“在相当程度上了解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完全是可以实现的,而后半项的实现正是建立在前半项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前半项是因,后半项是果。试想,如果文本没有“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那么接受者在接受文本,包括理解、欣赏文本时,就可以完全由着自己的性子天马行空、任意发挥,甚至无中生有、恶意曲解,这样还有什么科学性可言,还有什么是非标准?由此可见,C项的理解和分析是正确的。再来看D项。原文最后一段说:“任何理解都只能是个体的理解,但个体毕竟是与群体相通的,所以个体的理解中也有普遍性。”这就是说,当一个个作为个体的接受者在接受同一个文本时,尽管每个人的理解都可能有自己的个性,因而同一个文本会有各式各样的理解,但是由于人是一种群体性的动物,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社会团体中,思想意识、文化习俗都受到“集体无意识”的影响和制约,因此一个个个体的理解“即使千姿百态,也不可能完全没有同一性”,由此可见D项的理解和分析也是正确的。从理论上来说,C项是从文本的角度来说明接受者的理解不可能完全脱离文本的本义,而D项则是从接受的角度来说明理解也总有一个限度、一个共识。附带说一下,上面说到C项“我们今天……也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了解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这一点,其实从“个体与群体相通”的观点来说,今天的人都是从古人繁衍、传承而来的,我们今天的思想感情、文化习俗也是与古代一脉相承的,所以今人和古人总也有许多相通的地方,所以C项的理解分析也是成立的。最后来看B项,原文第四段说“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这和B项头上的表述完全相同。原文又说“不要希望所有的接受者都持同样的理解,也不要希望所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本旨一致”,这是原文对于前面“理解就是误读”一句的解释和推演,但是这种解释和推演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解释和推演为“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是具有创造性”这样一个说法。高鹗为《红楼梦》续写了后四十回,虽然在使《红楼梦》成为完本上有一定的贡献,但是在许多情节,更重要的是在思想性上违背了曹雪芹的本义,他的理解距离本义虽远,却并不能认为是成功的,是创造性的。本选项中的元王实甫《西厢记》确实来自唐元稹的《莺莺传》,但是前者的理解距离后者的本义并不远,选项中的明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也确实来自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但是前者的理解距离后者的本义也不远。即使认为《西厢记》和《金瓶梅》距离原作的本义也可以说有点远了,但也不能由此得出“越远越具有创造性”的结论。由此可见,B项的理解和分析是不正确的。
第二大题为古代诗文阅读,分为“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三个部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文言文阅读,包括4道小题。关于孙傅的这段文字选自《北史·来护儿传》,原文较长,有2300余字,删节后留下600字的篇幅,较为适合作为高考的文言文阅读材料使用。从整体看,这段人物传记属于典范的文言文作品,有较强的故事性,文字又较为浅易,适合对于高中毕业生的考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来护儿,字崇善,未识而孤,养于世母吴氏。吴氏提携鞠养,甚有慈训。幼而卓荦,初读《诗》,舍书叹曰:“大丈夫在世,会为国灭贼以取功名!”群辈惊其言而壮其志。及长,雄略秀出,志气英远。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进位上开府,赏物一千段。仁寿初,迁瀛州刺史,以善政闻,频见劳勉。炀帝嗣位,被追入朝,百姓攀恋,累日不能出境,诣阙上书致请者,前后数百人。帝谓曰:“昔国步未康,卿为名将,今天下无事,又为良二千石,可谓兼美矣。”大业六年,车驾幸江都,谓护儿曰:“衣锦昼游,古人所重,卿今是也。”乃赐物二千段,并牛酒,令谒先人墓,宴乡里父老。仍令三品已上并集其宅,酣饮尽日,朝野荣之。十二年,驾幸江都,护儿谏曰:“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驾游幸,深恐非宜。伏愿驻驾洛阳,与时休息。陛下今幸江都,是臣衣锦之地,臣荷恩深重,不敢专为身谋。”帝闻之,厉色而起,数日不得见。后怒解,方被引入,谓曰:“公意乃尔,朕复何望!”护儿因不敢言。及宇文化及构逆,深忌之。是日旦将朝,见执。护儿曰:“陛下今何在?”左右曰:“今被执矣。”护儿叹曰:“吾备位大臣,荷国重任,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乃遇害。护儿重然诺,敦交契,廉于财利,不事产业。至于行军用兵,特多谋算,每览兵法,曰:“此亦岂异人意也!”善抚士卒,部分严明,故咸得其死力。&&&&&&&&
(节选自《北史·来护儿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B.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C.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D.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参考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言文,尤其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试题分析】&这是一种新的考查方式,即提供四种不同的断句方式,要求考生选择正确的答案。命题时的具体作法是,先预设要求考生断句的整段文字中的两处断句错误,有两个选项各安排一处错误,一个选项安排两处错误,另一选项无错误。本题在B、C两项各有一处错误,分别为“所”字属上以及&“护儿”属上,A项则兼有这两处错误。B项“所”字属上后,后面“住白土村”的主语是谁就不清楚;C项“护儿”属上后,“军旅”和“护儿”并列,做“数见”的宾语,也说不通,同时下面“常慨然”句又缺损主语,所以也不妥。D项没有错误,是正确选项,全句意思是:正好遇到周国军队平定淮南,来护儿所住的白土村,地处边界,屡次见到军队,来护儿常常情绪激昂而有建立功名的志向;等到开皇初年,宇文忻等镇守广陵,平定陈国的战役,来护儿有功劳在其中。用客观题的方式考查断句,可以避免主观题断句中的混乱以及阅卷场上评分时的困扰,对考生来说也有降低难度的含意。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B.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
【参考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试题分析】&本题是从阅读材料中选取四个能够体现古代文化涵义的词语,对其相关内容进行解释,反映其中具有的文化意义,要求选择出不正确的一项。A项是关于古人的“名”和“字”。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礼记·檀弓上》:“幼名,冠字。”说的就是这个意思。B项的“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根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等。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D项“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可指赴朝廷,例如《汉书·朱买臣传》:“后数岁,买臣随上计吏为卒,将重车至长安,诣阙上书,书久不报。”后也可指赴,例如宋朝费衮《梁溪漫志·范信中》:“范既脱,欲诣阙,而无裹粮。”以上三项表述并无不当之处,都是正确的。只有C项说到的“嗣位”指继承君位,这话是对的;但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泛泛地只说是长子继承制,不准确。所以,C项的表述是错误的,是正确选项。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来护儿少有大志,成年后秀拔于群。他自幼而孤,得到吴氏教诲,立下为国杀敌、求取功名的志向;长大以后,更是雄略超群,志气英发。
B.来护儿推行善政,深受百姓拥戴。在瀛州刺史任上,他声名远闻,屡受嘉奖;炀帝时,百姓舍不得他回朝廷任职,上书请愿者达数百人。
C.来护儿直言劝谏,后被奸人杀害。他谏请炀帝停驾洛阳,不再远游江都,引发炀帝大怒,以致宇文化及杀害他时,炀帝也没有设法保护。
D.来护儿廉于财利,用兵极有谋略。他信守承诺,注重友情,轻视钱财,不置产业;善待士卒,处事严明,谋略多合兵法,部属争相尽力。
【参考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阅读材料相关内容分析综合的考查,重点在于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分析】&本题在拟制时,首先将阅读材料的内容分为若干个方面,然后选择较为重要并能贯穿全文的四个方面作为切入点,用四个选项来对原文进行分析和概括。A项的分析概括是来护儿少年已有大志,长大后秀拔超群。他很小的时候就成为孤儿,由于受到吴氏的教诲,少年时代便立下为国杀敌、求取功名的远大志向;等到他长大以后,更是雄略超群,志气英发。B项的分析概括是来护儿推行善政,深得百姓爱戴。他在瀛州刺史任上实行善政,声名远播,多次受到嘉奖;炀帝嗣位后召他到朝廷任职,百姓舍不得他离开,上书请愿的有几百人之多。D项的分析概括是来护儿廉于财利,用兵很有谋略。他讲究信用,注重友情,不贪钱财,不事产业;他用兵足智多谋,纪律严明,善待士卒,大家都愿意为他效力。这三个选项的概括和分析均符合原文的意思,没有不当之处。C项的分析概括说来护儿敢于直言劝谏,后来被奸人杀害;说他谏请炀帝停驾洛阳,不再远游江都,引发炀帝大怒。行文至此,也都是符合原文意思的。但下文又说,宇文化及要杀来护儿时,炀帝没有设法保护,这不符合原文意思。因为来护儿被抓时,炀帝已经被宇文化及杀了,因而不可能再去保护他。原文说到来护儿被捕时,问“陛下现在在哪里”,旁边的人告诉他“现在已经被抓起来了”,所以从原文看,当时炀帝也是不可能设法保护来护儿的。C项所述有误,是正确选项。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驾游幸,深恐非宜。
(2)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
【参考答案】(1)陛下兴起战事,易于引起百姓叹息怨恨。如今又要外出巡游,我很担心不合适。(2)不能清除凶恶悖逆之人,终致朝廷落到如此地步,我只能抱憾于黄泉之下,还能再说什么呢!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试题分析】&理解是文言文翻译的基础,而对文意的理解又取决于对文中关键词语的理解。第(1)小题的关键词语有“军旅”“咨怨”“游幸”三处。“军旅”指军队,也可指军事;这里指军事、战事,应当不难理解。类似的例子如《史记·高祖本纪》:“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咨怨”指嗟叹怨恨。考生对“咨”表示嗟叹不应感到陌生,如《蜀道难》中的“侧身西望长咨嗟”;此外,仅据“怨”字也不难推测整个词语的意思与怨恨、抱怨有关。类似的例子如《陈书·宣帝纪》:“飞刍挽粟,征赋颇烦,暑雨祁寒,宁忘咨怨。”“游幸”&指帝王或后妃出游;这里指炀帝出游,这应该不难理解。类似的例子如《北史·雀光传》:“(陛下)专荐郊庙,止决大政,辅神养和,简息游幸,则率土属赖,含生仰悦矣。”第(2)小题中的关键词语有“凶逆”“王室”“泉壤”三处。“凶逆”指凶恶悖逆,也指凶恶悖逆的人,这里指后者。类似的例子如汉朝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幕府董统鹰扬,扫除凶逆。”“王室”指朝廷,这个比较简单。类似的例子如《左传·僖公五年》:“勋在王室,藏于盟府。”“泉壤”指黄泉之下,地下。类似的例子如《晋书·谢玄传》:“伏愿陛下矜其所诉,霈然垂怒,不令微臣衔恨泉壤。”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本试题选用韩偓的七言律诗《残春旅舍》为鉴赏材料。
韩偓(约842~923),晚唐诗人,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昭宗龙纪元年(889)进士。曾任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翰林承旨等职。后因不愿依附朱温被贬出京,晚年流徙于福建一带,直至终老。其诗早年多写闺阁艳情,有香奁体之称。后期诗风转变,多感时伤乱之作。《残春旅舍》一诗选自《全唐诗》第681卷,是在朱温篡权后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8~9题。
韩&&偓①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③,拂拭朝簪待眼明④。
[注]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②咸京:这里借指都城长安。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④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
8.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5分)
【参考答案】&①构思巧妙,把“花须落”“柳絮行”这些常见的残春景象与“蜂抱”“鱼吹”联系起来,十分新奇;②用词巧妙,“抱”“吹”的使用虽然出人意料,却又显得非常自然。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试题分析】本诗首联写到暮春时节作者流落他乡,寄居旅舍之内,下了一夜的雨,早晨刚放晴,残花满地。面对此情此景,作者恍然间忆起皇都长安。颔联两句承接首联的“残春”,描写了一幅晚春动态图景。春天将尽,残花纷纷飘落、柳絮在水面浮动,这样的景象在暮春时节比较常见,本无新奇之处。可是作者在这里却巧妙地将这些景物与“蜂”“鱼”联系起来,好像“花须落”“柳絮行”是“蜂抱”“鱼吹”的结果,构思十分新奇。动词“抱”“吹”的选用也非常巧妙,有点出人意料,可仔细品味之却又显得非常自然。蜂“抱”、鱼“吹”使得本来容易让人产生感伤情绪的暮春场景立刻变得鲜活了起来,颇显出几分生机。这让人不由得不佩服作者锤炼词句的高超技艺。这一联深受后人推崇,被认为写得工巧。所谓“乃晚唐巧句”见于明代许学夷的《诗源辩体》。
9.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表达了作者内心孤寂愁苦,但仍忠于大唐、心系故国之情。通过参禅使自己平静,通过饮酒化解“愁阵”,表明他内心孤寂愁苦;避免染“尘埃”,整理朝冠期待“眼明”,表明他不愿依附奸佞,对大唐一片忠心。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时归纳内容要点、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和D级。
【试题分析】作者客居旅舍,触景生情,回忆起皇都风物。记忆中的一切如此温馨,与现实形成了巨大反差,个人的境遇与国家的命运,让作者内心感到无比孤寂愁苦。颈联两句是对作者心境的描写。作者愁苦至极,想通过写诗抒写自己的心境。可这样做并不见效,心中郁结的愁思越积越深,如同重重愁阵横亘胸中,无奈之下,只有通过参禅、饮酒来化解愁苦,力图使自己内心归于平静。同颔联一样,这一联写得也非常出色,“禅伏诗魔”“酒冲愁阵”“出骑兵”,想象十分奇特。尾联收束全篇,表明了作者的希望。整理朝冠,不愿被“尘埃污”,期待“眼明”,表明作者不愿与朱温政权合作,希望大唐能够重新复兴,期待将来还能有机会为朝廷尽力尽职,不负朝冠。表达了作者虽然内心孤寂愁苦,但依然心系国运,对故国的无限眷恋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逍遥游》指出,“&&&&&&&&&,&&&&&&&&&&”,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2)白居易《琵琶行》中“&&&&&&&&&&,&&&&&&&&&&”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3)杜牧《赤壁》中“&&&&&&&&&&,&&&&&&&&&&”两句,设想了赤壁之战双方胜败易位后将导致的结局。
【参考答案】(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2)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古代诗文中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
【试题分析】&本题内容分别出自《庄子·逍遥游》、白居易《琵琶行》和杜牧《赤壁》,其中《庄子·逍遥游》和白居易《琵琶行》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建议的诵读篇目;杜牧《赤壁》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背诵篇目。
今年的默写与去年相同,题目延续为“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不再是简单地给出上句或下句要求考生去填写,而是给出了一定的语境,考生须根据语境的要求进行补写。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考生能更好地理解要背诵的篇目,在理解的基础上来背诵。
乙&&选考题
第三大题是文学类文本阅读,给出的阅读材料《塾师老汪》节选自当代著名作家刘震云的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标题为命题者自拟,出于字数等方面的考虑,对所选文段略有删改,因此在题目中使用“本文”一语指代这一小说选段。
从长篇作品中截取一个段落,可以解决短篇作品的适用局限问题、扩大选材范围,同时也希望借助这一选材微调,鼓励学生在文学阅读方面关注文学作品的语境问题,引导他们阅读篇幅较大的作品,提高综合理解复杂文本的能力。
《一句顶一万句》发表于2009年,当时即赢得了文学评论界的高度赞赏,也得到了图书市场的极大认可,并获得当年的茅盾文学奖。这种上上下下的好评,很大程度上来自小说的叙事本身。小说上半部《出延津记》写杨百顺半生经历,为了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找到能够“说得上话”的朋友、亲人,他或主动或被动地变换职业、家庭、姓名,离开故乡延津,最终西往陕西;下半部《回延津记》写杨百顺养女巧玲之子牛爱国,内心怀着与祖辈相似的愿望,踏上从山西到河北、河南、陕西等地的寻找行旅。因此,这部小说可以说是一部“漫游小说”。但与一般漫游小说不同的是,主人公的漫游经历虽仍是情节主干,却不断地被层出不穷的枝节藤蔓中止、缠绕、更改、重新整合。与其说这些旁逸斜出是为了衬托主线,不如说这也正是主线本身。三十余万字的篇幅里,出现了百多个人物形象,而每个人物背后,似乎也都隐伏着另外的故事。如此繁复琐碎的头绪,带来的是叙事难度和叙事趣味。从《一句顶一万句》中,一般读者可以读出传统“集锦式”小说如《老残游记》《儒林外史》等的文学趣味,评论家则更读出了小说整体“去历史化”基调之下的叙事冲动,即心灵史书写,将其解读为“中国人的千年孤独”。
塾师老汪,就是那百多个“次要人物”中的一个,杨百顺十几岁时曾在他的“种桃书屋”随听。杨百顺之于老汪,是一块不可雕的“朽木”;老汪之于杨百顺,也只是他生命“漫游”中的一个过客而已。所以老汪的经历,不必在小说中完全展开,但这个人物形象,已经活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老汪在开封上过七年学,也算有学问了。老汪瘦,留个分头,穿上长衫,像个读书人;但老汪嘴笨,又有些结巴,并不适合教书。也许他肚子里有东西,但像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头几年教私塾,每到一家,教不到三个月,就被人辞退了。
人问:“老汪,你有学问吗?”
老汪红着脸:“拿纸笔来,我给你做一篇述论。”
人:“有,咋说不出来呢?”
老汪叹息:“我跟你说不清楚,躁人之辞多,吉人之辞寡。”
但不管辞之多寡,学堂上,《论语》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一句,哪有翻来覆去讲十天还讲不清楚的道理?自己讲不清楚,动不动还跟学生急:“啥叫朽木不可雕呢?圣人指的就是你们。”
四处流落七八年,老汪终于在镇上落下了脚。
老汪的私塾,设在东家老范的牛屋。老汪亲题了一块匾,“种桃书屋”,挂在牛屋的门楣上。老范自家设私塾,允许别家孩子来随听,不用交束脩,自带干粮就行了。十里八乡,便有许多孩子来随听。由于老汪讲文讲不清楚,徒儿们十有八个与他作对,何况十有八个本也没想听学,只是借此躲开家中活计,图个安逸罢了。但老汪是个认真的人,便平添了许多烦恼,往往讲着讲着就不讲了,说:“我讲你们也不懂。”
如讲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徒儿们以为远道来了朋友,孔子高兴,而老汪说高兴个啥呀,恰恰是圣人伤了心,如果身边有朋友,心里的话都说完了,远道来个人,不是添堵吗?恰恰是身边没朋友,才把这个远道来的人当朋友呢;这个远道来的人,是不是朋友,还两说着呢;只不过借着这话儿,拐着弯骂人罢了。徒儿们都说孔子不是东西,老汪一个人伤心地流下了眼泪。
老汪教学之余,有个癖好,每月两次,阴历十五和三十,中午时分,爱一个人四处乱走。拽开大步,一路走去,见人也不打招呼。有时顺着大路,有时在野地里。夏天走出一头汗,冬天也走出一头汗。大家一开始觉得他是乱走,但月月如此,年年如此,也就不是乱走了。十五或三十,偶尔刮大风下大雨不能走了,老汪会被憋得满头青筋。一天中午,东家老范从各村起租子回来,老汪身披褂子正要出门,两人在门口碰上了。老范想起今天是阴历十五,便拦住老汪问:“老汪,这一年一年的,到底走个啥呢?”
老汪:“东家,没法给你说,说也说不清。”
这年端午节,老范招待老汪吃饭,吃着吃着,又说到走上。老汪喝多了,趴到桌角上哭着说:“总想一个人。半个月积得憋得慌,走走散散,也就好了。”
这下老范明白了:“怕不是你爹吧,当年供你上学不容易。”
老汪哭着摇头:“不会是他。”
老范:“如果是活着的人,想谁,找谁一趟不就完了?”
老汪摇头:“找不得,找不得,当年就是因为个找,我差点丢了命。”
老范心里一惊,不再问了,只是说:“大中午的,野地里不干净,别碰着无常。”
老汪摇头:“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又说:“碰到无常也不怕,他要让我走,我就跟他走了。”
老汪的老婆叫银瓶。银瓶不识字,但跟老汪一起张罗私塾。老汪嘴笨,银瓶嘴却能说。但她说的不是学堂的事,尽是些东邻西舍的闲话。嘴像刮风似的,想起什么说什么。人劝老汪:“老汪,你是有学问的人,你老婆那个嘴,你也劝劝。”
老汪一声叹息:“一个人说正经话,说得不对可以劝他;一个人胡言乱语,何劝之有?”
银瓶除了嘴能说,还爱占人便宜,不占便宜就觉得吃亏。逛一趟集市,买人几棵葱,非拿人两头蒜;买人二尺布,非搭两绺线。夏秋两季,爱到地里拾庄稼,碰到谁家还没收的庄稼,也顺手牵羊捋上两把。从学堂出南门离东家老范的地亩最近,所以捋拿老范的庄稼最多。一次老范到后院牲口棚看牲口,管家老季跟了过来:“东家,把老汪辞了吧。”
老范:“为啥?”
老季:“老汪教书,娃儿们都听不懂。”
老范:“不懂才教,懂还教个啥?”
老季:“不为老汪。”
老范:“为啥?”
老季:“为他老婆,爱偷庄稼,是个贼。”
老范挥挥手:“娘们儿家。”
又说:“贼就贼吧,我五十顷地,还养不起一个贼?”
这话被喂牲口的老宋听到了。老宋也有一个娃跟着老汪学《论语》,老宋便把这话又学给了老汪。没想到老汪潸然泪下:“啥叫有朋自远方来?这就叫有朋自远方来。”
(选自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本文擅长以经典文句的使用来表现人物性格,如老汪翻来覆去讲不清楚“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就说明了作为乡村塾师的他迂腐无能。
B.文中老汪每月两次的“乱走”令人备感困惑,直到端午节老汪酒后吐真言,暴露内心秘密,说出“总想一个人”时,才真相大白。
C.本文在人物关系的参照之中塑造老汪的形象,如他对学生、银瓶及老范等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言谈、态度,很好地表现了他的个性。
D.本文以白话口语为主,又掺入了方言和文言,读来别有风味,同时,这样的语言既契合老汪的身份和生活环境,也暗合他的尴尬处境。
E.本文虽只是选段,但故事情节相对完整,作者以简约沉稳的白描手法,生动地塑造了人物群像,展开了一幅北方村镇的风俗画卷。
【参考答案】&D、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文学作品的结构、表现手法、赏析作品的内涵、品味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和D级。
【试题分析】本题为多项选择题,要求选出最恰当的两项。
本文的语言接近口语,也有意使用类似讲故事的语气来叙述,因此读懂并不难,难在理解的深入。第一题所要考查的主要就是理解层次的深浅。
A项着眼于人物形象塑造的手法问题。应该说,通过以经典文句的使用来展现老汪性格,确是本文常用手法,除了“四海困穷”这一句,还有“吉人之辞寡”“有朋自远方来”“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等,这些文句的选择也确有匠心,能够与老汪的形象构成一种呼应关系。《论语·尧曰》“四海困穷,天禄永终”一句最早出自《尚书·大禹谟》,大意是说,如果天下百姓都陷于困苦贫穷,那么上天给你的禄位也就永远终止了。一个潦倒的乡村塾师讲解这一文句,本身就具有一种张力感,何况他还“翻来覆去讲不清楚”。这里从表面看,老汪是“迂腐无能”的;但只要稍加思索,从老汪的生存处境来考虑,就会发现所谓“迂腐无能”的论调是周围的人对老汪的看法,也是他们嘲弄老汪的理由,而非本文要塑造的老汪形象。所以A项是错误的。B项的判断是个浅表性判断。老汪“乱走”是因为什么?是因为“总想一个人”,所以心里“憋得慌”,要通过“乱走”来舒解。这是对的,但只是答案的第一步,第二步的问题就是:这个人是谁呢?文中一直未有答案,离“真相大白”尚远。所以如果选这一项,只能酌情给一点点分。——事实上,如果阅读小说第三章全文,我们可以知道,这个人也是老汪人生的“说不清楚”之一,小说到底也没有一个确切的“谜底”;也正因如此,老汪的精神困境乃是一种内在孤独。当然,在这里B项仅凭本文就可以判断了。C项是正确的,考查的是对作品情节、结构方式的概括,难度稍大,所以答对的话给分可以多一点。老汪对学生往往“讲不清楚”,但对银瓶的“胡言乱语”则有“何劝之有”决断,显示出一种大智若愚般的达观;对老范的感觉,有从“说不清”到“有朋自远方来”的变化过程,更可见其性格中的敏感。综合起来,老汪的形象才是丰满的。这一项对A项也有所呼应。D项考查对作品的语言风格的领会。这种能力是文学类文本阅读更为看重的,当然难度也更大。本文在口语中掺入文言、方言,读起来味道比较独特,这种阅读感受应该是考生能够体会到的,所以要点在于如何分析这种感受。其中“契合老汪的身份和生活环境”容易理解,“暗合”的部分则需要细究老汪身上那种格格不入的感觉,到底是怎样通过文字表达出来的?老汪怎样就跟镇上其他的人区别开来了呢?外貌描写着墨不多,心理活动也很少直接涉及,那就主要是通过对话了。老汪说话,引经据典,文绉绉的,不仅是塾师身份使然,更重要的是话语背后的思维方式,使他与别人“说不清楚”,也就是处境的尴尬。此项与C项比起来,难度更大,所以选对的话给分更多。E项粗粗一读似乎是对的,因为我们经常遇到这样貌似正确的总结性评论套话,其实似是而非,没有经过仔细地推敲。一涉及乡土文学、传统手法,就往往想到“白描”,一说“白描”,就觉得“简约”,最后总结,也总是“风俗画卷”等等。可是本文恰恰不是这样的。其语言风格有意啰嗦,甚至饶舌、放肆,语感上追求对称或均衡,因此往往使用正反句,或者一个意思表述两次,比如开头的“像个读书人”“并不适合教书”,银瓶“买人几棵葱,非拿人两头蒜;买人二尺布,非搭两绺线”之类,比比皆是,何谈“简约沉稳”?说到“塑造了人物群像”,在本文中并不确切,银瓶、老范,甚至老季、老宋,虽然都寥寥几笔而跃然纸上,但仍然是以老汪为中心的。至于“风俗画卷”,在全书中因涉及多种手工业,确有背景之意,但在本文中并未呈现,更谈不上“展开”了。因此,本项是错误的。
(2)东家老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①自家设私塾而允许别家孩子随听,是个大方的人;②关注老汪的“乱走”,并尽力开导安慰,是个友善的人;③不再追问老汪的隐情,是个有分寸的人;④不因银瓶而辞退老汪,是个识大体的人。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评价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能否由表及里,从人物的言谈举止来推导人物性格特征乃至精神风貌。本文以刻画塾师老汪为中心,东家老范是个辅助性人物,他在本文中的每一次出现都与老汪相关。考生只要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顺次挑选出关于老范的部分,就可以回答这一问题了,因此难度不大。参考答案列出的四点中,第三点“不再追问老汪的隐情,是个有分寸的人”,稍稍需要一点细心,注意本文中“老范心里一惊,不再问了”,也就可以回答出来。细心之外,如果能够抓住这个句子,领会一下语句背后可能隐含的内容,那么对老范的理解还会更深一步。
当然,目前给出的四项答案要点,都指向老范的正面形象,使得他像是一个没有缺点的扁平人物,这似乎是个缺憾。这个问题,首先与文本的删节有关。在原文中,老范聘请老汪、允许别家孩子随听,也有自己的原因:他的儿子脑子有点慢,也不愿意独自读书。当然,这种迁就儿子的小算盘并不影响他的“大方”“友善”“有分寸”“识大体”等特点。其次,老范这一形象在本文中是老汪形象的辅助,也就是说,他的性格特征是从老汪的立场和角度来看待的,这才能够将老汪体会到的“啥叫有朋自远方来?这就叫有朋自远方来”落实到位。
此外,在考生看来,老范也许有其“负面”一面,比如他不追究银瓶的偷盗行为,不在意老汪的教书效果,都说明他是不负责任、稀里糊涂的,甚至是愚蠢的。如果这样回答本题,恐怕是不切题的。一则,我们不主张以现实考量来取代文学文本的解读;二则,还是涉及理解层面的深浅问题,即对文中“老范心里一惊,不再问了”这看似简单的一句,理解不够深入,没能体会到句子所隐含的老范的“城府”。
(3)老汪对《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一句的独特理解,其实源于自身人际关系的体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①老汪自己孤独不乐,所以从《论语》中读出的也是孤独不乐,反映的是其个人心境;②老汪通过曲解《论语》来证明“圣人”也有同样的孤独感,以此抚慰自己的孤独;③结尾处老汪“发现”老范就是自己的朋友,虽常在身边却宛如远来,这也照应了他此前的理解。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着重考查考生体会作品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并综合起来赏析作品内涵、领悟作品艺术魅力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试题分析】&本题在本大题中应是难度最高的一题。通读《塾师老汪》,就阅读感受而言,给我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大约有两点:一是老汪的“乱走”,二是老汪如何讲“有朋自远方来”。尤其是后者,因作为结尾再次出现,颇有画龙点睛之感,无疑是理解本文的核心。但是,如果我们按照文本前半部分老汪对这一句尤其是“不亦乐乎”的感受与理解,来对照文本结尾部分老汪“这就叫有朋自远方来”的感叹,就会发现老汪的逻辑前后并不一致。前面老汪对这句经典的解释绕来绕去,甚至绕到“圣人”“拐着弯骂人”,明显是对经典的曲解,读起来还让人感觉到其中还掺杂着老汪有点气急败坏的样子;而后面,老汪因老范的仗义之举则说出“这就叫朋友自远方来”,又让人觉得老汪“回到”了对经典的“正常化理解”。但一细究,还是有问题:老范并不是“远来”的朋友啊!那么,对老汪的这种前后矛盾、逻辑混乱,我们该怎么理解呢?最浅层的理解是:老汪果然是个“说不清楚”的糊涂塾师。按此理解,本文的主旨也就是描写了一个三家村冬烘先生如何可笑。但倘若如此,这样的阅读就是一次失败的阅读。所以,我们必须再次细考老汪对“有朋自远方来”一句的两度解读。两度解读的具体语境是不同的,第一度解读是说老汪教书很认真但徒儿们无心向学,师徒间彼此缺乏理解,老汪的教书生活很郁闷,“我讲你们也不懂”,所以他有很多“烦恼”;而结尾处的解读,则是听了老宋的转述,感动于老范的知己之言,“潸然泪下”,由衷地感受到朋友的温暖。这里,我们会发现,前后的不同与其说是逻辑发生变化,不如说是重心产生了偏移。前面重心在“不亦乐乎”的“乐”字,而后面重心在“自远方来”的“远”字。前面无论是老汪还是徒儿,对“有朋自远方来”并无歧见,歧见在于“乐”:徒儿们认为“圣人”很高兴,而老汪的惊人之论在于解读出“圣人”不“乐”。但后面的解读省略了“不亦乐乎”这半句,恰恰在于老汪以老范为“朋友”,他感到了“乐”,所以对“不亦乐乎”半句不再有歧见,从而将重心偏移至前半句“有朋自远方来”的体会上。他忽然“发现”原来身边就有一个朋友,这种惊喜感与好朋友忽然从远方来是一样的。所以就老汪与经典的关系而言,他并不是一个死板记诵经典的人,相反他理解的经典可供安身立命,是有生命力的,可以与自身的生活体验、生命感受息息相通。对老汪的这一理解,就会引导我们思考本文的主旨,乃是对内心孤独的深刻体验,对“有朋”人生的眷念不已。
当然,对考生而言,这种分析的难度过大,因此我们在命题时进行了调整,将基本结论放在题干中,明确告诉考生“老汪对《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一句的独特理解,其实源于自身人际关系的体验”,给考生指明了思考方向,考生只要能体会出老汪的心境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就大致可以回答出来。同时,这个题干设计也希望能够提示考生阅读本文的重要方法,帮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本文,在回答本大题其他题目时也能有一定的启发。
(4)老汪这一形象与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在性情气质上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二人精神困境的根源实则不同。请简要分析这种相似与不同。(8分)
【参考答案】相似之处:①都温和善良,诚挚率真;②都有些懦弱,也比较落魄;③都有些书呆子气,喜欢引经据典来自我辩解、自我安慰。不同之处:①孔乙己的精神困境主要源自封建文化比如等级观念的压制,以及生活的窘迫;②老汪的精神困境主要源自内心的憋闷,即难以排解的孤独。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探究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
【试题分析】&实用类文本的阅读重在获取知识信息,与此不同,文学类文本的阅读重在唤起体验、联想。本题从这一点出发,考查考生的文学感受和联想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性表述的能力。
读完《塾师老汪》,不难联想到鲁迅的《孔乙己》,这一阅读感受是普遍性的,即使考生一时联想不到,经过提示也不难马上将二者关联起来。二人之间的相似之处不少,题干又将其限定在“性情气质”方面,避免了考生的联想过于广泛。所以回答出几处相似点,难度不大,倒是有些难在快速回顾《孔乙己》并将孔乙己形象“召唤”、表述出来。但好在有老汪作为对照、提示,总体上仍是不难的。参考答案给出的三点相似之处,第①②两点,考生可从两篇作品中举出不少例证,比如老汪的教书认真、不善与人争辩,孔乙己教导小伙计“茴”字的写法、给孩子们分茴香豆、哀求别人“不要取笑”等,从“温和善良”与“懦弱”两个不同的方面做出概括也较为容易。第③点难度稍大,但“书呆子气”还是很容易想到的,而且课文《孔乙己》中关于孔乙己“满口之乎者也”的注释,即为“说明孔乙己的书呆子气”。再加上第(1)题A项和第(3)题题干的提示,在例证方面,考生也应该可以想到老汪以“君子辞寡”、孔乙己以“君子固穷”等经典文句来回应、对抗别人的嘲笑,正是“书呆子气”的表现。
本题的探究意义,除了勾连教材内外这一点,还在于对“精神困境的不同根源”的思考。这一点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的意蕴、作家的创作意图的领悟能力。老汪和孔乙己很相似,但到底是两个不同的形象。他们所处的时代、周遭环境、个人际遇、职业身份等都是不同的,最根本的不同,是人物形象背后的文化追问指向不同,也就是说,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是不同的。关于《孔乙己》,当下鲁迅研究学术界的阐释当然会有一定的歧见,但是中学教材中的阐释应该是建立在一个共识的基础上的,即认为作品表现的是在新旧时代交替之际旧式读书人的悲惨命运,所以人的悲剧是在历史文化情势之下的悲剧。孔乙己的精神困境的根源是他所处时代的历史文化的压制,比如等级观念、科举意识残留、国民性等,而显在表现就是这些制度或思想压制下孔乙己的贫贱生活。老汪则不然,他有职业、有家庭,周围的人虽然不都理解他,也会嘲笑他,但外部世界对他的压制并不明显,何况还遇到老范这样的“朋友”,所以他在镇上的处境,与孔乙己在鲁镇的遭遇,当然有很大的不同。如果说孔乙己的精神困境表现为他的“颓唐”,老汪的精神困境则表现为他的“憋得慌”,这是发自内心的苦闷。结合老汪在文中的种种表现,尤其是他对“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独特解释,我们可以把这种苦闷指认为“孤独”。
第四大题为实用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与实用类文本阅读为选考题,本来是为体现高中新课程的选择性而设计的。经过几年的考试实践,从实际效果看,选第四大题的考生远多于选第三大题的,这是由两类文本性质的不同造成的。为了解决三、四两大题不相匹配的问题,从2013年开始作了两方面改进,一是以“相关链接”的方式使用非连续性文本,二是适当增加题目本身的难度。这样,不仅可以适当提高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难度,也使高考更加贴近、适应当今人们的阅读实际,同时还可以为未来的考查在多个领域及现实生活中选材、增加多种信息呈现形式、为能力素质考查提供情境等的改革措施进行一定的试测。在《考试大纲》未作修订的情况下,今年仍继续沿用这一命题思路。
本大题主要取材于茅海建主编《国民党抗战殉国将领·戴安澜》(收入“中华民国史丛书”,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作者为陈平、刘庆。为了命题的需要,又根据其他相关资料对所选文段进行了订正、补充和整合。这些资料主要有:刘延东《在纪念戴安澜将军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载《黄浦》2005年第1期),戴复东、戴藩篱、戴靖东、戴澄东口述,周海滨记录《绝笔家书——我们的父亲戴安澜》(载《名人传记》2013年第3期),戴澄东《深切怀念我的父亲戴安澜》(载《黄浦》2012年第4期),田玄《戴安澜:“域外死忠第一人”》(载日《北京日报》)等。为了使传主的形象更加丰满,补充了两条“相关链接”,一是戴安澜赠部属各官长题词,二是戴复东文中反映戴安澜兼备文韬武略的一段话。
戴安澜(),中国国民党爱国将领。字衍功,号海鸥,安徽无为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曾任国民党第17军第73旅旅长、第89师副师长,第5军第200师师长。先后参加长城抗战和台儿庄、武汉、昆仑关等战役。1942年所部编入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作战,在东瓜(又称同古、东吁)保卫战中击毙日军第55师团等部5000余人。后在率部北撤回国途中遭遇日军伏击,受伤殉国。
今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卢沟桥的枪声,曾震撼了每一个正直的中国人的心。在国难当头的时候,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生存,国共两党摒弃成见,团结御侮,用血肉之躯,谱写出一曲曲气壮山河的正气歌。中国远征军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就是在正面战场为国捐躯的突出代表。本大题的传记阅读以国共两党共同景仰的民族英雄戴安澜为对象,不仅适合考查考生的实用类文本阅读能力,有利于在当代青年中传承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无疑也有助于两岸人民在戴安澜等抗日先烈精神的感召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将军赋采薇
戴安澜任第73旅旅长后,回顾多年对日作战的经验教训,认定要取得胜利必须依靠部属努力,而部属的旺盛士气来自他们的爱国热情。他特意抄录民族英雄岳飞的《满江红》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印发给各级官兵背诵吟唱,激发大家精忠报国的爱国热忱。
为了抗战大业,戴安澜摒弃党派成见,团结爱国人士。《自由报》记者宗祺仁前来采访,与他彻夜讨论时局,探讨国共合作抗日的未来,两人很快成为莫逆之交。这时有人提醒戴安澜,说宗是共产党,须多加提防。他坦然答道:“现在是国共合作抗战,何防之有?宗是否共产党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是新闻记者,写过许多真实感人的报道,有卓越的见解。我们正缺少这样的爱国志士。”几天后,他还把自己的军事著作交给宗祺仁修改并题词。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决定派远征军赴缅甸对日作战。当命令到达时,已升任第200师师长的戴安澜高唱《满江红》,并向官兵宣讲诸葛亮远征的事迹,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激励官兵。赴缅途中,他激情满怀,赋《远征》二首以明志。其一云:“万里旌旗耀眼开,王师出境岛夷摧。扬鞭遥指花如许,诸葛前身今又来。”其二云:“策马奔车走八荒,远征功业迈秦皇。澄清宇宙安黎庶,先挽长弓射夕阳。”
入缅不久,日军主力迫近东瓜,军长杜聿明决定集中主力击溃日军。戴安澜立下誓言:“此次远征,系唐明以来扬国威之盛举,虽战至一兵一卒,也必死守东瓜。”这时,英军突然撤走,我方援军未至,形势危急,戴安澜决心以身报国。他宣布:“本师长立遗嘱在先:如果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参谋长代之……以此类推,各级皆然。”他给夫人王荷馨写了绝命家书:“余此次奉命固守东瓜,因上面大计未定,与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报国家养育。为国家战死,事极光荣。所念者,你们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望你珍重,并爱护诸儿,侍奉老母。老父在皖,可不必呈闻。”面对日军发动步兵、炮兵和空军联合进攻,狂轰滥炸,施放毒气,戴安澜率部同仇敌忾,顽强战斗,抗击四倍于己的日军长达十余日。中印缅战区美军司令兼中国战区统帅部参谋长史迪威表示:“近代立功异域,扬中华声威者,以戴将军为第一人。”日本人战后回忆时也承认:“该部队自始至终战斗意志旺盛……虽是敌军,但令人佩服!自司令官饭田中将以下各将官无不赞叹其勇气。”
东瓜保卫战虽然给予日军沉重打击,但因盟军失利,缅北战局急转直下,腹背受敌的远征军被迫突围。这时,英国要求远征军申请难民身份,以便英国军队收容。戴安澜发誓:“我戴某人宁愿与日寇战死,绝不苟且偷生。”于是率部进入缅北野人山,向祖国方向艰难跋涉。就在部队到达离祖国最近的一条公路时,突遭日军伏击,他立即命令分散突围。激战中,戴安澜胸腹中弹。时值缅甸雨季,大雨滂沱,部队既要突破日军堵击,还需忍饥挨饿,穿越荒山密林。日,他们行至缅北茅邦村,戴安澜伤势恶化,以身殉国,年仅38岁。弥留之际,参谋长问他下一步的行动路线,这时他已不能说话,手指地图,示意部队从莫洛过瑞丽江向北回国,又让人扶着他面向祖国注视许久,安然而逝。
戴安澜牺牲后,遗体由官兵抬回国内。渡过瑞丽江后,乃将遗体火化,骨灰装入小木箱,以马驮载。这一情景感动了沿途民众,一位老华侨痛心地说:“寿材这么小,怎能配得上将军的英名与地位?”随即捐出自备的楠木寿材。腾冲县长率全县父老乡亲20万人,沿街跪迎将军灵车。随后,国民政府追赠戴安澜为陆军中将,美国总统罗斯福追授戴安澜懋绩勋章。国民政府在广西全州举行安葬仪式,中共领袖毛泽东派人送来挽诗:“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周恩来、朱德等也敬献挽词、挽联。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追认戴安澜为革命烈士,并以毛泽东主席的名义向遗属颁发“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
(摘编自茅海建主编《国民党抗战殉国将领》等)
①人我之际要看得平,平则不忮;功名之际要看得淡,淡则不求;生死之际要看得破,破则不惧。人能不忮不求不惧,则无往而非乐境,而生气盎然矣。(戴安澜赠部属各官长题词)
②军人一般以彪悍为荣,但是戴安澜与众不同,他多才多艺,熟读文史,精通琴棋书画。如果不是因为战乱和外敌入侵,他很有可能成为一位儒雅名士,但国家危难却把他的命运引上另外一条路。(戴复东等《我们的父亲戴安澜》)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戴安澜自幼对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等诗篇熟读成诵,常常手自笔录并吟唱,以此激发自己和官兵的爱国热忱。
B.在给夫人王荷馨的家书中,戴安澜表明了为国战死的决心,认为这是军人的极大光荣,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妻子儿女日后的生活。
C.面对形势急转直下、腹背受敌的困境,戴安澜坚决不同意要他申请难民身份以便英国军队收容的提议,奋而率部突围,与日寇死战。
D.戴安澜从缅甸“马革裹尸还”的情景,感动了沿途无数民众,有人献出楠木寿材抚慰英灵,也曾出现万人空巷跪迎灵车的盛况。
E.戴安澜临危受命,率第200师官兵驰援缅甸,固守东瓜,收复棠吉,以浴血沙场、为国捐躯的壮举,谱写了抗日救国的新《采薇》。
【参考答案】&E、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相关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分析】&本题为多项选择题,要求选出最恰当的两项。先看A项,这一项基本上是对原文第一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但其中的“自幼”“常常”“以此激发自己”等均缺乏原文的依据,不符合原文意思,所以选A项不得分。关于B项,原文引述戴安澜给夫人王荷馨的绝命家书:“余此次奉命固守东瓜……决以全部牺牲报国家养育。为国家战死,事极光荣。所念者,你们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望你珍重,并爱护诸儿,侍奉老母。老父在皖,可不必呈闻。”可见,戴安澜在忠孝不能两全的情况下,毅然选择“决以全部牺牲报国家养育”,但原文并没有说他“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妻子儿女日后的生活”,因为家书中还曾提到“老母”和“老父”,所以B项至少是不全面的,选B项只能给一点点分。再看C项,原文确曾提到“缅北战局急转直下,腹背受敌的远征军被迫突围”“英国要求远征军申请难民身份,以便英国军队收容”“戴安澜坚决不同意要他申请难民身份以便英国军队收容”等内容,但“奋而率部突围,与日寇死战”却与原文意思严重不符,原文是“我戴某人宁愿与日寇战死,绝不苟且偷生”,误把意愿当作现实,这一分析和概括显然是不正确的,所以C项不能得分。再看D项,“马革裹尸还”是从原文“乃将遗体火化,骨灰装入小木箱,以马驮载”概括出来的,“有人献出楠木寿材抚慰英灵”是指那位捐出楠木寿材的老华侨,“万人空巷跪迎灵车”是对“腾冲县长率全县父老乡亲20万人,沿街跪迎将军灵车”的概括。“马革裹尸”出自《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意思是作战牺牲后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表示英勇作战,为国捐躯。这里用来指戴安澜。D项为正确选项,虽渗透了传统文化元素,但难度不及E项,得分稍多。最后看E项,这一项是对全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其中,“固守东瓜,收复棠吉”出自毛泽东挽诗中的“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采薇》出自《诗经》,是一首著名的描写战争的诗,毛泽东挽诗用“将军赋采薇”表现戴安澜的儒将风采。本项理解难度较大,所以选E项的话给分最高。
(2)有人说《自由报》记者宗祺仁是共产党,提醒戴安澜多加提防,他却回答“何防之有”,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材料,分析戴安澜这样回答的理由。(6分)
【参考答案】&①国难当头,应以民族大义为重,戮力同心,共赴国难;②宗的见解卓越,报道真实感人,是少有的爱国志士;③作为莫逆之交,只应相互敬重,不能彼此防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分析综合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分析戴安澜这样回答的理由”。有关这一问题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原文第二段。答案①是对原文中“为了抗战大业,戴安澜摒弃党派成见,团结爱国人士”“与他彻夜讨论时局,探讨国共合作抗日的未来”“现在是国共合作抗战”等内容的概括;答案②是对原文中“宗是否共产党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是新闻记者,写过许多真实感人的报道,有卓越的见解。我们正缺少这样的爱国志士”的概括;答案③是对“两人很快成为莫逆之交”“几天后,他还把自己的军事著作交给宗祺仁修改并题词”等内容的概括。显然,这些信息经筛选和整合后,能够充分说明戴安澜回答“何防之有”的理由。至于考生的具体行文,可以有所不同,意思答对即可。
(3)戴安澜率第200师赴缅途中,曾赋《远征》二首以明志。诗中涉及哪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又表达了什么志向?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①第一首借诸葛亮远征平定蛮夷的事迹,说明自己率领的是正义之师、威武之师,表达了荡平敌寇、解民于倒悬的信念;②第二首借秦始皇开拓疆土的事迹,表达超越秦皇、弘扬国威的壮志,抒发了澄清宇宙、安抚黎庶的气概。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分析】&作为军人,在国家需要时,能够“全部牺牲报国家养育”固然难得,但戴安澜不同于一般军人之处,是他还熟读文史,能诗能文,是名副其实的“儒将”,这也是阅读材料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题要求考生对戴安澜赴缅途中所作的两首诗进行信息的筛选和整合,从传记阅读的角度,指出诗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及其事迹,具体评价诗歌所表达的传主的“志向”。这就需要考生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积累,找出两首诗中涉及的历史人物——诸葛亮和秦始皇。这两个历史人物,考生应该并不陌生。前者曾远征南方,平定蛮夷,七擒孟获,后者曾统一六国,“威震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推荐书目中的《三国演义》、高中语文教材传统篇目中的贾谊《过秦论》,以及中学历史课中都有相关内容。诗中的“王师”一语表明诗人自己是“正义之师、威武之师”,“岛夷摧”是表达诗人“荡平敌寇”的志向,“扬鞭遥指花如许”喻指诗人“解民于倒悬”的信念;“远征功业迈秦皇”一句表明诗人将“超越秦皇、弘扬国威”的志向。当然,诗中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考生的具体表述可以有所不同,意思答对即可。
(4)作为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戴安澜不仅深受国人爱戴,甚至连敌人也不得不佩服,其中必有内在原因。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8分)
【参考答案】&①超越党派利益,献身正义事业,血酬壮志,精忠报国;②为人平和,不求功名,临危不惧,胸怀坦荡;③关爱家人,情真意切,侠骨柔肠,勇于担当;④身为军人,熟读文史,精通琴棋书画,兼具文韬武略;⑤英勇善战,指挥若定,治军有方,视死如归。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本进行探究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
【试题分析】&高考试卷中设置探究题,体现了高中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课改理念。本题是为突出戴安澜“作为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而设置的综合探究题,要回答此题,需要对全部材料从不同方面进行整理归纳、分析概括、深入探究。答案提供的五个“内在原因”的要点,实际上是对戴安澜短暂而壮烈的战斗一生,高度浓缩的五个方面:①是他成为“民族英雄”的内在原因;②的内容来源于“相关链接”①,是戴安澜成为“谦谦君子”的原因;③是他成为“热血男儿”的原因;④是他成为“一代儒将”的原因;⑤是他成为“军人楷模”的原因。其中①②③④是戴安澜“深受国人爱戴”的内在原因,⑤则是“甚至连敌人也不得不佩服”的内在原因。当然,以上五个要点也不是唯一答案,而是意思答对即可,同时允许有不同答案,只要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即可酌情给分”。
&第Ⅱ卷&&表达题
第五大题集中测试考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由3道选择题和2道表达题组成。选择题包括成语使用、辨析语病和衔接连贯;表达题包括语句补写和图文转写。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衔接连贯设题方式与前几年相比,有所更新,要求在特定语境中选出最恰当的一句。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他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但性格懦弱、谨小慎微,做起事来总是&&&&&&&&,从来不敢越雷池一步。
②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我们更要勇于开拓,不断进取,如果&&&&&&&&,就会落后甚至被时代潮流所淘汰。
③要想让中国传统戏曲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决不能满足于现状,&&&&&&&&,唯有创新才是弘扬戏曲文化的康庄大道。
A.故步自封&墨守成规&抱残守缺&&&&&&B.墨守成规&故步自封&抱残守缺
C.抱残守缺&故步自封&墨守成规&&&&&&D.墨守成规&抱残守缺&故步自封
【参考答案】&B
【命题立意】&该题重点考查考生辨析和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试题分析】&正确选项是B项。A项、C项和D项都不恰当。本题给出了三个语义比较接近的成语“墨守成规”“故步自封”“抱残守缺”,这三个成语都有“因循守旧”的意思,但又有差别。其中“墨守成规”偏重在按规矩办事,“故步自封”偏重在不求进取,“抱残守缺”偏重在不肯接受新事物。在上面给出的三个句子中,第①句说的是一个人做事比较谨慎,不敢越雷池一步,用“墨守成规”比较恰当;第②句说的是生活在这个科技发展非常迅速的时代,一个人要勇于开拓,与此相反的一面,则是不求进取,所以应该用“故步自封”;第③句的话题是中国传统戏曲,传统戏曲已经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曾经深受大众喜爱,但最近这些年有些没落,因此要“创新”以焕发新的生命力。与“创新”意思相反的是“抱残守缺”。因此,正确的选项是B。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地坛书市”曾经是北京市民非常喜爱的一个文化品牌,去年更名为“北京书市”并落户朝阳公园后,依旧热情不减。
B.“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跨亚、非、欧三大洲,其形成与繁荣必将深刻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C.在那个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风起云涌的时代,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是评判一部文学作品好坏的非常重要的标准。
D.父亲住院期间,梅兰每天晚上都陪伴在他身旁,听他讲述一生中经历的种种苦难和幸福,她就算再忙再累,也不例外。
【参考答案】&B
【命题立意】&该题重点考查考生判断病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试题分析】&正确选项是B项。A项、C项和D项都存在错误,但病句小类有所不同。A项的错误可称为结构混乱,句子首先以“地坛书市”为主语,说“地坛书市”是北京市民非常喜欢的,后来更名“北京书市”,地点也更换到了朝阳公园。接下来说“依旧热情不减”,从语义上看,能够热情不减的,显然应该是北京市民,但是从句子结构上看,本句主语应该是承前省略的“地坛书市”。这样就造成了语义和结构之间的不一致。我们可以在“依旧热情不减”前面直接加上“北京市民”,使主语变成“北京市民”,这样语义和结构一致起来,可以消除混乱,使句子变成正确句。C项的错误是搭配不当,主语是“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宾语是“评判一部文学作品好坏的非常重要的标准”,一个方面搭配相反的两个方面,显然是不恰当的。我们可以直接在“能”后面加上表示否定的“否”,用“能否”和“好坏”搭配,句子就变成正确的了。D项的错误可以归为语序不当或者成分多余。问题出在“她就算再忙再累,也不例外”这个小句。对该小句来说,主语是“她”,“就算……也”都应该是对“她”来说的,而下文的“也不例外”是相对于每天晚上都陪伴在父亲身旁而言的,这样就产生了矛盾。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就算她再忙再累,也不例外”或者“就算再忙再累,也不例外”。前者把“她”的位置和“就算”的位置互换,“她”只和“再忙再累”构成主谓结构,和“也不例外”没有关系,消除矛盾。后者直接把“她”去掉,从上下文也可以看出,主语承前省略了,消除了“她”和“也不例外”之间的矛盾,也不会对理解造成困难。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辣,我们都不陌生,很多人无辣不欢甚至吃辣上瘾。这是因为辣椒素等辣味物质刺激舌头、口腔的神经末梢时,会在大脑中形成类似灼烧的感觉,机体就反射性地出现心跳加速、唾液及汗液分泌增多等现象,&&&&&&&&&&&&&,内啡肽又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能在短时间内令人高度兴奋,带来“辣椒素快感”,慢慢地我们吃辣就上瘾了。
A.大脑在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下把内啡肽释放出来
B.内啡肽因这些兴奋性的刺激而被大脑释放出来
C.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释放出内啡肽
D.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把内啡肽释放出来
【参考答案】&C
【命题立意】&该题重点考查考生语言表达方面选用句式,实现语言表达连贯、得体、准确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试题分析】&正确选项是C项。A项、B项和D项都不恰当。从语义上来看,四个选项大致相同,都是说大脑在某些刺激下释放出内啡肽,句子的构成要素也基本一样,所要考虑的主要是如何排列这些要素,也就是选择哪个当主语,哪个当宾语,最后构成句子。这个题目看起来简单,背后其实有信息结构理论为支撑。语言是用来传递信息的,信息传递的基本规律是先说旧信息,再说新信息。第一句旧信息在前,新信息在后,到第二句,原来的新信息就成为旧信息,再推衍出新信息,如此不断推衍,这是符合一般的认知规律的。如果这一规律被打破,通常不是有毛病,就是有特殊的表达需要。从本题的选项来看,“这些兴奋性的刺激”和“大脑”在前文都已经出现过,是旧信息,而“内啡肽”在前文中未见,是新信息,这样“内啡肽”在前面做主语的B项可以首先排除,剩下A、C、D三个选项。A、D两项虽然主语不同,但都是“把”字句。“内啡肽”原来是动词“释放”的宾语,这里“把”把宾语“内啡肽”提到动词“释放出”的前面,这样它就与下一句句头的旧信息“内啡肽”的距离就远了,在衔接上就不是很顺。而C句,符合从旧信息到新信息的语言表达方式,C句的最后是“释放出内啡肽”,下一句马上接“内啡肽如何”就很顺,比起A、D两句当然更恰当;另外“使”字句的使用说明了大脑释放内啡肽的原因,符合上下文语义。因此,C项是正确选项。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读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吗?答案是否定的。&&①&&。记忆型阅读是我们缺乏想象力的根源之一,因为它容易导致盲从书本知识,从而失去质疑精神。批判型阅读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它不追求&&②&&,而主张激发想象力和灵感,带着自己的思考,让自己变得更有思想。能通过阅读提出有价值的质疑,&&③&&,通过分析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在泛阅读日益普遍的时候更显得难能可贵。
【参考答案】示例:①阅读有记忆型和批判型之分;②简单的、机械的知识记忆;③通过质疑找出问题的根源
【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准确表达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试题分析】&将答案示例填入该文段,整段文字为:“读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吗?答案是否定的。阅读有记忆型和批判型之分。记忆型阅读是我们缺乏想象力的根源之一,因为它容易导致盲从书本知识,从而失去质疑精神。批判型阅读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它不追求简单的、机械的知识记忆,而主张激发想象力和灵感,带着自己的思考,让自己变得更有思想。能通过阅读提出有价值的质疑,通过质疑找出问题的根源,通过分析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在泛阅读日益普遍的时候更显得难能可贵。”
本题需要填入横线的语句,是与文段内容的推导、呼应所必须的。解答本题,需要注意文段的语意发展推演关系。该文段细分起来有三个意思,首先总说读书的目的不是仅仅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然后分析阅读中的记忆型与批判型的不同特点,再进一步将批判型阅读在当下的可贵性进行延伸强调。
先看空缺①,①的前面是“读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吗?答案是否定的”,这一句无法作为第一个空缺的依据,所以要看后面的文字,后面的“记忆型阅读是……”和“批判型阅读是”的信息决定了第一空缺只能是对阅读进行分类这样的表达,所以可补写为“阅读有记忆型和批判型之分”或“阅读可分为记忆型和批判型”。再来看空缺②,②紧接在“它不追求”后面,接下来又有“而主张激发想象力和灵感,带着自己的思考,让自己变得更有思想”,根据这样的信息,可以确定第二空缺应该是记忆型阅读的不值得提倡的表现特点,而这种特点可以从前面归纳出来。根据“读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吗”和“它容易导致盲从书本知识”可以得出记忆型阅读应该是一种简单的、机械的阅读,所以“简单的、机械的知识记忆”这样的补写才是比较准确的。最后看空缺③,它不但与前面“能通过阅读提出有价值的质疑”有关,也与后面“通过分析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意思有关,此处是一种顶真格式,所以补写“通过质疑找出问题的根源”前面接上“质疑”,后面生出“根源”,是比较准确的。本题的解答,可以有不同的答案,只要语句通顺,符合情理,即可酌情给分。
17.下面是联合国发行的“联合我们的力量”邮票中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5个字。(6分)
教育部考试中心2015年高考全国课标乙卷语文试题分析(2)
【参考答案】示例:图形由橄榄枝和多面旗帜组成,这些旗帜又巧妙地构成一只飞翔的鸽子。旗帜代表不同国家,鸽子代表和平,飞鸽衔着橄榄枝,强化了和平寓意,整个图形表示各国应齐心协力、维护和平。
【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用简明准确的语言进行图文转写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试题分析】&简明是语言表达的一项基本要求,简明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题用图文转写的方式来进行考核。做这样的题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看出所给图形的构图特点,二是将图形所给信息按一定规律形成文字,三是注意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第一步是看图。这是一个飞翔着的鸽子的意象图,细看飞鸽是由深浅颜色不一、形状有别的旗帜构成的,飞鸽嘴上衔着一橄榄枝。第二步是用文字简明表达。限于题干所要求的字数,在用文字表达的时候,无法写出全部可能的细节,只能把所给信息用连贯的话语连缀起来表达。首先,该图的构图要素比较明显,但要注意表达方式,看起来该图形有橄榄枝,有鸽子,有旗帜,但表达的时候如果写“该图由橄榄枝、鸽子、旗帜组成”,就有不够合理的地方,因为所列三项不是加合的关系;如果写成“图形主要是飞鸽,细看飞鸽是由深浅颜色不一、形状有别的旗帜构成的,飞鸽嘴上衔着一橄榄枝”,则不是简明的表达。所以,将构图要素写成“图形由橄榄枝和多面旗帜组成,这些旗帜又巧妙地构成一只飞翔的鸽子”,既能较为简明地涵括相关概念,又能将鸽子意象与旗帜实物的关系区分开来。其次,在写该图形寓意时,先要注意图中事物所含寓意可以分为两个,一个是和平,另一个是世界各国,然后要注意个体寓意与整体寓意的梳理。在此基础上再简化、明确一下,可以写成由具体到抽象、由局部到整体的文字表达:“旗帜代表不同国家,鸽子代表和平,飞鸽衔着橄榄枝,强化了和平寓意,整个图形表示各国应齐心协力、维护和平。”&如果把这个图形的寓意写成:“颜色深浅不一的旗帜代表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大鸽子代表和平,小小的橄榄枝也代表和平,和平鸽衔着和平枝,用寓意重复的方式强调了和平的重要性,整个图形表示要联合世界各国的力量维护世界和平”,语意上更细致,但欠简明,显得有些繁琐。文字叙述中还要注意避免遗漏信息,以及语句的准确以及表达的连贯性。如果把这个图形的构成与寓意写成:“图形由橄榄枝和很多面旗帜组成,这些旗帜又巧妙地构成一只正飞翔的鸽子。图中整体上强调了维护世界和平的思想,橄榄枝代表和平,多面旗帜代表世界各国,飞鸽也是代表和平的。”看起来简明不繁琐,但这里遗漏了题干给我们提示的“联合我们的力量”的信息,而且寓意用先总后分的方式,连贯性上受到影响,寓意项表达的顺序与图形构成简单对应反而影响了表达的准确性,因为该图首先扑入眼帘的是一只飞鸽,飞鸽衔着橄榄枝,没有区别地先说橄榄枝再说飞鸽,显得喧宾夺主。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和F级。
【试题分析】今年作文试题继续采用新材料作文题型。试题提供了一则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的材料。材料中创设“当代风采人物”的评选活动,给定三名优秀而各具特色的候选人,要求考生优中选优、推举更佳人选。类似的评选活动是考生熟悉的,所以材料在理解上可以说是“无难度,有空间”。三名候选人中,“大李”是以世界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为原型改编,他在事业高峰期毅然回国教书育人,率领团队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万君为原型改编,这位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公司的电焊工练就了一手绝活,从普通职高毕业生成长为荣膺“中华技能大奖”的焊接大师。“小刘”相对比较特殊,是由众多旅行摄影家和网络博主的事迹编制而成:他将个人兴趣爱好发展到极致,为了捕捉世间美景,既跋山涉水克服万难,又国内国外潇洒游走;他活出自我、无功利心,而客观上又利他利民;他的博客图文并茂、精彩纷呈,“无心插柳柳成荫”,提升了太多网友的审美品味,在引领国人有文化地走向世界、帮助大家留住美丽乡愁等方面,实在颇有功德。很明显,这三人个性鲜明,属于不同的禀赋和性格类型,拥有不一样的精彩人生,分别是矢志创新的科学家群体、爱岗敬业的大国工匠群体以及乐活人生的自由职业人群的代表,呼应着科技创新、迈向制造业强国、提高全民文化和环境素养、建设美丽中国等当代中国的宏大主题,他们都是无愧于我们这个时代的风采人物。而与此同时,无论是大李的聪慧过人、创造力惊人、科技成就超人,老王的吃苦耐劳、岗位成材、化普通为神奇,还是小刘的率性潇洒、变业余爱好为职业和志业,他们中总会有一款特别吸引当今的九○后考生。所以,该材料力图更积极、更主动地引导考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更好地发挥高考试题“立德树人,和谐发展”的独特功能。
新材料作文经多年探索实践,优点突出而有目共睹。本试题命制中特别增加了“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这句话,增加了包含着具体问题的任务型指令。像本题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这一具体问题、“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这些任务,都是须要考生在作文的同时予以解答、完成的,这样,作文试题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了具体情境,有了近乎日常的真实写作任务,就在更有力地规避套作、更好地解决考场作文“假、大、空”问题等方面作出了探索。
落实到写作之中,解答“谁更具风采”、给出自己的最终选择当然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显然是,在写作中“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所以,试题命制一方面统一要求所有考生都能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对“更具风采”的标准有更多“思考”,另一方面又在诸多核心问题上给予广大考生以很大的自主选择空间:比如,更具风采的标准,是人物更令人心向往之呢,还是更有利于大家学习模仿?比如,选择的依据,是“当代风采”的独到理解——当下中国更需要、更稀缺?是所选人物的特长与特殊魅力?还是考生个人的趣味和偏好?抑或是这几方面的综合?又比如,“体现”“思考、权衡与选择”,是否一定要写成论述性质的文章?比较和权衡的过程是否一定要呈现于作文的表面?等等。
总之,和往年完全一样,试题命制努力让考生在“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等方面拥有较大自主权。当然,由于试题材料中的三名候选人共性很多:都有理想、有追求,都肯吃苦、肯坚持,都创造一流、卓然有成,也由于试题中的任务型指令非常具体明确,要求考生优中选优并阐明理由,因而本试题对考生提取辨析关键信息、比较中思辨说理等能力的期待值确实更高。而所有这些努力,具体成效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自然的主人 课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