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金属混合物自反应物质和混合物的原则

Fe和Al是两种常用的金属,将它们按一定的质量比组成混合物.(1)取一定质量的该混合物,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生成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1.68L,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混合物中的Al的物质的量为______.(2)另取相同质量的该混合物,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固体全部溶解,生成气体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aL,则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用含字母a的数学式表示)(3)向(2)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将产生的沉淀过滤出来,经洗涤、干燥、灼烧后得到一种固体,经称量发现该固体的质量和原混合物的质量恰好相等,则原混合物中铝的质量分数为______.(4)在标准状况下,700LNH 3 全部溶解在1L水中,求溶液的质量分数.如果该氨水的密度为0.85gocm -3 ,求物质的量浓度______.
(1)铁和氢氧化钠不反应,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Al+2OH - +2H 2 O=2AlO 2
- +3H 2 ↑,设铝的物质的量为x,2Al+2OH - +2H 2 O=2AlO 2
- +3H 2 ↑2mol 67.2Lx 1.68L
,解得x=0.5mol,故答案为:2Al+2OH - +2H 2 O=2AlO 2
- +3H 2 ↑;0.5mol;(2)该反应中电子守恒,Al、Fe的失去电子数等于H得到电子数,则转移电子为
×2×(1-0)=
mol,故答案为:
mol;(3)向(2)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将产生的沉淀过滤出来,经洗涤、干燥、灼烧后得到一种固体,经称量发现该固体的质量和原混合物的质量恰好相等,则氧化铁中氧的质量等于原混合物中Al的质量,所以Al的质量分数为
×100%=30%,故答案为:30%;(4)假定水为1L,氨气为700L,则:1L水的质量为:1000mL×1g/mL=1000g,氨气的物质的量为
=31.25mol,其质量为31.25mol×17g/mol=531.25g,所以溶液的质量为g=1531.25g,溶液的体积为
≈1801mL≈1.8L,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17.36mol/L,故答案为:17.36mol/L.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由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12g,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后,在标准状况下产生H2为11.2升,这种金属混合物可能是_百度知道
由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12g,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后,在标准状况下产生H2为11.2升,这种金属混合物可能是
由两种金属组混合物12g与足量稀硫酸反应标准状况产H211.2升种金属混合物能(  )A.Na与MgB.Fe与ZnC.Al与CuD.Mg与Zn
提问者采纳
标准状况<img class="word-replace" src="/api/getdecpic?picenc=0aL氢气物质量=0.5mol假设金属都+2价根据电转移守恒知金属物质量0.5mol则金属混合物平均相原质量24A、Na化合价+2价看其相原质量23×2=46Mg相原质量24二者平均相原质量介于24~46间于金属混合物平均相原质量24故A错误;B、Fe相原质量56Zn相原质量65二者平均相原质量介于56~65间于金属混合物平均相原质量24故B错误;C、Al化合价+2价看其相原质量×27=18Cu反应其相原质量看做穷平均值能24故C确;D、Mg相原质量24Zn相原质量65二者平均相原质量介于24~65间于金属混合物平均相原质量24故D错误.故选:C.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稀硫酸反应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初中化学中的“优先”原则与中考化学解题例析--《数理化学习(初中版)》2014年03期
初中化学中的“优先”原则与中考化学解题例析
【摘要】:正在中考化学解题中常涉及到初中化学中的一些"优先"原则.掌握这些原则,对中考化学解题很有帮助.现将这些"优先"原则归纳总结,分类例析,以期对同行和广大考生有所帮助.一、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优先原则当金属与混合盐溶液反应时,较活泼的金属优先置换出最不活泼的金属.如将一定量的铁粉放入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铁优先置换出银,将银置换完,才能置换出铜.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33.8【正文快照】:
在中考化学解题中常涉及到初中化学中的一些“优先”原则.掌握这些原则,对中考化学解题很有帮助.现将这些“优先”原则归纳总结,分类例析,以期对同行和广大考生有所帮助.一、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优先原则当金属与混合盐溶液反应时,较活泼的金属优先置换出最不活泼的金属.如将一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苏良瑞;[J];江苏教育;1987年07期
王本凤;[J];当代教育科学;1994年05期
张志茂,马向谦;[J];黑龙江教育;1995年Z1期
李光人;[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1995年05期
卢爱珍;[J];甘肃教育;1997年12期
张康贤,刘宗龙;[J];山东教育;1997年10期
王寿荣;[J];学科教育;1998年11期
邓九皋!北京西城区;[J];中学生理科月刊;1999年12期
朱向阳;[J];中学生理科月刊;2001年03期
朱向阳;[J];中学生理科月刊;2004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凡芳红;;[A];甘肃省化学会二十六届年会暨第八届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李晓霞;;[A];甘肃省化学会二十六届年会暨第八届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程良武;;[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4年
王继勉;;[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4年
刘学林;;[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4年
赵俊来;;[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4年
罗届中;;[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4年
张晶;王荣梓;;[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4年
邢菊荣;;[A];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付德嗣;;[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江苏省滨海县正红中学
金正海;[N];学知报;2010年
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实验初中
罗翠琴;[N];学知报;2010年
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第一初级中学
窦传魁;[N];学知报;2011年
南郑县新集中学
刘刚;[N];汉中日报;2011年
毕节市岔河镇中心校
陈祖明;[N];毕节日报;2009年
盱眙县维桥初级中学 周建新;[N];江苏教育报;2009年
江苏省滨海县蔡桥初级中学
李其芬;[N];学知报;2010年
湖南省祁东县白鹤镇中学
江德平;[N];学知报;2010年
王德安;[N];伊犁日报(汉);2010年
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朝阳中学
周斌;[N];学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吉南;[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余琦;[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邢美丽;[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梁青;[D];鲁东大学;2013年
霍晓俊;[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唐少华;[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张冰;[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冯嘉瑞;[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李媛媛;[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邢俊艳;[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杨娇荣;[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快速破解金属与混合盐(酸)反应推断题
当前位置:>>>>>>>>>>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推断题,一直是一部分学生的难以逾越的障碍,甚至一些优等生遇到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或是花很长时间考虑或是稍有不慎就出差错。一些资料上也介绍过不少方法,其中广为教师和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是“优先原则”,但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这种方法对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尚可接受,但推理速度较慢,遇到复杂的问题同样会被搅晕,而出现错误。笔者在教学中受用复分解反应条件判断溶液中物质(或离子)能否共存之启发,并将此原理应用于判断金属与盐反应,尤其是解决此类题型的复杂问题,不仅快速,而且学生也很难被复杂局面“搅晕”,收到了较好教学效果。现将“用物质共存法快速准确解答金属与混合盐反应”一法奉献广大师生。
例题1、向AgNO3、Cu(NO3)2、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锌粉,完全反应后过滤。不可能存在的情况是
A.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Zn2+、Mg2+
B.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Ag+、Zn2+、Mg2+
C.滤纸上有Ag、Cu、Zn,滤液中有Zn2+、Mg2+
D.滤纸上有Ag、Cu、Zn、Mg,滤液中有Zn2+、Mg2+
解析:一眼定答案:B。因为Cu与Ag+不能在溶液中共存。(过滤之前铜在溶液中与Ag+是不能共存的)所以滤纸上是不可有金属铜。
例2:(2005辽宁中考试题)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插入锌片,有气泡产生。则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不溶物中一定含有铁&&& B.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
C.不溶物中一定含有铜&&&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
解析:一眼定答案:A。根据题意,溶液中有H+,所以不溶物中就不可能有铁
经教学实践凡是用“优先原则”分析的题例,也适合用此法去解析,但较前者更快捷,且不容易出错。大家不防一试。
用物质共存法的要义: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位置在前的金属单质,不能与含有后面的金属阳离子的盐溶液共存(含H+)。
【上一篇】
【下一篇】当前位置:
>>>将一定质量的Mg、Zn、Al混合物与足量稀H2SO4反应,生成H22.8L(标..
将一定质量的Mg、Zn、Al混合物与足量稀H2SO4反应,生成H2 2.8L(标准状况),原混合物的质量可能是
A.2gB.4g C.8g D.10g
题型:不定项选择题难度:中档来源:广东省高考真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将一定质量的Mg、Zn、Al混合物与足量稀H2SO4反应,生成H22.8L(标..”主要考查你对&&金属、非金属的有关计算&&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金属、非金属的有关计算
金属,非金属的相关计算:包括金属及化合物、金属与非金属化合物、非金属化合物之间的反应的计算,解此类题的关键是正确的写出反应方程式,明确物质间的等量关系。明确物质之间的反应,正确写出方程式,此类题可迎刃而解。AlCl3与NaOH反应的相关计算:&1、求Al(OH)3沉淀的量2、求反应物碱的量
铝与酸、碱反应的计算规律:
铝分别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原理:&(1)等量铝分别与足量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 (2)足量的锅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 (3)一定量的铝分别和一定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若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则必定是: ①铝与盐酸反应时,铝过量而盐酸不足; ②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铝不足而氢氧化钠过量。解有关硝酸与金属反应的计算题的技巧:1.灵活运用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及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关系例如Cu与HNO3反应中就有以下等量关系: (1)N原子守恒:反应前所有的N只存在于HNO3中;反应后含N的物质有HNO3的还原产物(假设此处有NO3、NO)和Cu(NO3)3,若HNO3过量,则过量HNO3中也含一部分N,则有:n(N)=n(NO2)+ n(NO)+2n[Cu(NO3)3]+n剩(HNO3)。 (2)得失电子守恒:在反应中失去电子的是参加反应的Cu,;得到电子的是被还原的HNO3(假设还原产物为NO2、NO),NO3-+e→ NO2、NO3-+3e→NO。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则有: (3)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在任何溶液中,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与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在数值上是相等的。在Cu与HNO3反应后的溶液中,若HNO3不过量,阳离子只有Cu2+,阴离子只有NO3-(此类计算不考虑H2O电离出的极少量的H+、OH-);若HNO3过量,溶液中阳离子有Cu2+和H+,阴离子只有NO3-。则有: ①若HNO3不过量:②若HNO3过量: 2.铁与稀HNO3的反应规律 (2)上述反应可以认为先发生反应①,若Fe有剩余则发生①×2+ ③即得反应②,所以,无论是反应①还是反应②,被还原的HNO3皆占参加反应的HNO3的。有关镁、铝的图像集锦:
Al(OH)3与Al3+、AlO2-之间的转化,是建立在 Al(OH)3两性基础上的,有关相互转化的配比和沉淀Al(OH)3的质量变化,见下表:
发现相似题
与“将一定质量的Mg、Zn、Al混合物与足量稀H2SO4反应,生成H22.8L(标..”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80866822301105661081209990310465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反应物质和混合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