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云拱极 起拱是什么意思思 请教

[转载]修身名言100句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论语》(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译: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9.不怨天,不尤人。&——《论语》(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20.不迁怒,不贰过。&——《论语》(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6.三思而后行。&——《论语》(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7.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31.知耻近乎勇。&——《中庸》(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32.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3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34.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3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3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3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38.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39.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40.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41.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4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4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4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4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4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4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48.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4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5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51.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52.学不可以已。&——《荀子》(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53.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译: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
5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译: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5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译:读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样。)
5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译: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老了只能后悔、叹息。)
57.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三国志》(译: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
58.学而不化,非学也。&——杨万里(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
59.好学而不贰。&——《左传》(译:爱好学习但不三心二意。)
60.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译: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61.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62、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63、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葛洪(译: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
64.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译: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
6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译: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材料,到需要用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
66.差之毫厘,缪以千里。&——陆九渊(译:做任何事情,开始一定要认真地做好,如果做差了一丝一毫,结果会发现相差很远。)&6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译:美好的青春年华过去了就不会再来,一天不可能有两个早晨,要珍惜时光啊!)
6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译:文章讲的内容或题材都很好,可表达不适当,那么欣赏的人就不会很多,难以传播千古。)
69.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译:学习时不要在渊博浩翰的知识面前感到自卑,也不能因为学到一点点知识而骄傲自满。)
70.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译: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7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陈廷焯(译: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72、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省世格言》(译: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
7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增广贤文》(译: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74.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文》(译: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7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7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译: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7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译: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78.位卑未敢忘国。&——陆游《病起书怀》(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7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文天祥《过零丁洋》(译: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
8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译:为国家分忧时,比别人先,比别人急;享受幸福,快乐时,却让别人先,自己居后。)
81.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唐.岑参《关人赴安西》(译:从小就想着报效祖国,而不是想着要封侯当官。)
82.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明.吕坤《呻吟语?卷上》(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83.一寸山河一寸金。&——金.左企弓语(译:祖国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黄金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人的。)
84.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武则天(译:如果想建立个人幸福的小家,必须先让国定安定,繁荣起来。)
8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白马篇》(译:在国家有危难的时候要敢于挺身而出,把死当作回家一样。)
8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译:风声、雨声、琅琅读书声,都进入我们的耳朵,所以,作为一个读书人,家事、国事,天下的事情,各种事情都应该关心,不能只是死读书。)
8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译:活着的时候要做英雄,死后也要当英雄。)
88.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译:对于国家有利的事就要热心地去做,对国家有害的事就要憎恶它,远离它。)
89.读书本意在元元。&——宋.陆游)(译:读书的目的应该是掌握了知识后为社会和大众服务,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升官发财。)
90.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译:历史上许多忠臣义士,在国家有难时,他们的节操就显现出来,一个个名垂史册。)
91.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译: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
92.报国之心,死而后已。——宋.苏轼(译:报效祖国的志向到死都不会变。)
93.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三国.曹植《求自诚表》(译:忧虑国家大事忘记小家庭,为拯救国家危难而捐躯献身,这都是忠臣的志向。)
94.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汉.陈蕃语(译:有志气的人活在世上,应当敢于跟各种不利于国家的行为作斗争,哪能只满足于处理好自己小家的小事呢?)
95.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译: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9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译: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
97.见侮而不斗,辱也。&——《公孙龙子》(译: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98.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99.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司马迁(译: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font COLOR="#6F.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译: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转载]别把书法太当一回事
&&&&&&&&&&&&&&&&&&&&&&&&&&&&&&&&&&&&&&&&&&&&&&&&&&&&&&&&&&&&&&&&&&&&&&&&&&&&&&&&&&&&&&&&&&&&&&&&&&&&&&&&&&&&&&&&&&&&&&&&&&&&&&&&&&&&&&&&&&&&&&
友人来访,看见铺在书桌上的羊毛毡墨汁未干,狭窄的卧室兼书房里字帖乱叠,宣纸乱飞,毛笔乱扔,给人一种“笔墨春秋”的假象。友人惊讶地问:你在练书法?
我明白友人的问话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现在都什么年代了,你还有心“游于艺”;二是你该不会是“附庸风雅”吧?其实,我既非痴心求“艺”,也高攀不上“风雅”。说白了,本人成天浪费纸墨只是兴之所至而已。有位年轻的书法爱好者一见我面就问如何成为书法家,如何从唐楷入手追溯二王,晋唐宋明清遍习百家,最终一夜成名。我回话:本人练字不着边际,既无近期规划,又无远期理想;我反问:即使成名成家了,又有几个人靠它吃饭?还有一个事业颇为成功的朋友夸我的字写得不错,并鼓励我继续练下去,必有前途。我心里苦笑,对朋友坦言:如果我有你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水平,说不定会把书桌上的毛笔一支不剩地扔入大溪里。此话虽过分了一点,但也说明,书法(包括其他艺术)都被我这个所谓的“文人”鄙薄,还能指望它获取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的尊重和认可?因此,当我看见有的人涂鸦几副字,抄录几首诗,冠上几个衔头就自以为满腹诗书,俨然著名,沾沾自喜,觉得很可笑。
古人云:翰墨足欢娱。多年来,我沾翰惹墨,乐此不疲的目的除了遣兴别无他求。
当然,遣兴的前提是能产生快感,而产生快感的条件则是美感。因此唯“练”之方能把字写美,而求美的过程便有了快感,有了物质上无法满足的愉悦,所谓“心手双畅”。许多人谈到练字时都会说“甘于寂寞”,恰恰相反,当我握笔挥毫时情趣盎然,心思澄明,一点也不觉得孤闷。还经常看到报刊上介绍书法家的艺术成就时往往会用“临池不辍”、“退笔成冢”等词句来描述,往往使我汗颜。我练字,只凭信手拈来,东一鳞,西一爪,既不系统,更不专业;喜欢时彻夜不眠,不喜欢时一暴十寒。对于当代书坛,本人属孤陋寡闻者,无论如何也融入不了主流、大流,当然也有可能是浊流、污流。见之那些趾高气昂的书法“大腕”,也鲜知其名头、来头、势头,以至没有机会攀高附贵,至今落得名淡音稀。而热心游走江湖,到处吆喝,厚黑习气,招摇撞骗者,更是我所不齿。其初级者,捏着几只长锋狼毫,揣着几张获奖证书,掖着几方朱白印章,龙飞凤舞,施展伎俩;中级者,印有烫金名片,打着耀眼名号,沽名钓誉,自我膨胀;高级者,或颐指气使,或故作高深,或惜字如金,或见钱笔开,与书法之格调、艺术之境界、文人之思想相去甚远。如若仅仅为了追求物利而写书法,哪怕写得再笔精墨妙,再翰逸神飞,断然做不到“洒墨写幽抱,磊落抒平生”,更遑论“艺以修德”,“文以载道”。
尚有这般现象:一曰少年得志,年纪轻轻就混个中国书协会员,洋洋自得,虽底气不足,但娇气不少;二曰青中年得宠,选个理事、学术委员,媒体上频频亮相,笔会上从不缺席;三曰中老年得霸主,称霸一方,威名四面,认师者众,顺其者昌。结果,名气越大,字写越差;衔头越大,字写越油;地位越高,字写越少;润笔越高,字写越俗。
常有人问我,家里是不是挂着书法大师的作品,我说没有,寒舍陋室,担当不起。别看有的书法家作品落款时会写上“某某人补壁”的谦词,其实在他们心目中,其大作是艺术水平无人能比的稀罕物,是为主人增添光彩的宝贝。我没有闲钱去买什么“稀罕物”,又不会死皮赖脸到处求人墨宝;遇到笔会,也是站在远处静静观看,不敢趋身“捡漏”。再说,一幅墨香全无,散发着铜臭味的“稀罕物”挂在自己家中,不管如何装裱都美感不起来。就如娶了如花似玉的老婆,却是个淫妇,如何乐得了。
有一个名气局限于本地的老书法家想出一本书法集,有人告诉他,最好请书法大师题个“某某书法集”的书名,于是他想起当代书坛一个顶级人物来,此公一二十年前曾到本地参加一个展事,受到本地书法同行的热情接待。老书法家想,这有何难。于是带着本地最贵最有名的土特产进京,费尽周折找到了顶级人物,顶级人物助手接待,开价一个字一万,五个字五万,老书法家吓坏了,嗫嚅道:题个书名五万?助手说:算您占便宜,您要是复姓,再加上取两个字的名,“某某某某书法集”七个字那就得七万了。无奈,老书法家回家自署书名。
我们不知道老舍、钱钟书、路遥、贾平凹、北岛等是不是作家协会主席,但知道他们写过《茶馆》、《围城》、《平凡的世界》、《秦腔》、《回答》等经典之作。以川剧《潘金莲》、《变脸》和杂文闻名剧坛、文坛的魏明伦倒是有中国剧协副主席的身份,但喜欢他作品的人有几个知道呢?再说,一个“戏子”出身的草根人物能够担任国家级协会副主席,靠的是货真价实的作品,而非地位、背景、投机、噱头。在文学界,衔头与作品相比毫无分量。而在书法界,不提作品水平,只重级别高低。曾听到这样的怪事:某省级书协公布书法家润格,以每平方尺计,主席润格最高,依次是正副主席、正副秘书长、常务理事、理事……真是荒唐!字之优劣,艺之高低,岂能用职位来衡量!别说主席、副主席是官方(书协表面上属民间组织)敕封的,即使非官方意识,当选书协领导也不能说明你的字就比普通会员好,比普通书家值钱。甚至有国字号书协头目其作品润格已赶超明清书法大家,这是艺术之耻,还是人文之堕落,抑或是社会的变态?这些一幅字动辄几万几十万的书坛贵族,打着“艺术”的幌子,大敛钱财,一夜暴富,其行为与社会上豪取强夺的权贵们毫无二致。与之相反的是,大多数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虽勤于笔耕,钻研书艺,却默默无闻,淡泊生活,书法艺术于其来说只是一种精神寄托。
这天遇到一个写书法的人,刚从中国美院进修回来,问美院深造的结果如何,答曰:结果欠债十几万,还是贷款的呢。问为何投资这么大去学书法,是为了艺术还是为了回报,答曰:当然为了回报。他告诉我,导师都是名家,都是国字号书法大展的评委,他们评奖、评展时能落下自己的学生吗?这让我想起十年前我到北京参加中国书协举办的一个书法培训。来自全国各地的书法爱好者有老有少,有男有女,黑压压上千人挤在大礼堂里聆听书法大腕们指点迷津。一下课,大家争先恐后围着导师们或拍照合影,或买字购书,或讨要名片,或小声嘀咕,或从挎包里掏出篆、隶、楷、行、草五花八门的习作请教,毕恭毕敬,频频点头。我一看那阵势,这不是我呆的地方,在北京逛了几天,赶紧撤回。从此后,凡是接到有关书法培训的信函,一概扔进纸篓里。
最近,《南方周末》有篇文章叫《赝品帝国》,披露了整个艺术收藏市场赝品充斥,假货横流的混乱局面,令人触目惊心。同样,当代书坛也是赝品称雄,这里所指的“赝品”是全身金字招牌的书法名人,包括其大笔挥就的“含金量”很高的“墨宝”。
前一阵子有一句叫得很响的话:“笔墨当随时代。”这是什么样的一个时代?追功逐利,斯文扫地,艺术被绑架,道德被摧毁!
我的朋友陈荣芳也喜欢写几个字,他常说,他视写字如K歌。他解释:别人有钱有势,有高级洋酒喝,有VIP包厢唱,有……我只能饮饮米酒,写写书法,自我消遣,自我陶醉。荣芳兄虽无力像王羲之那样举办“群贤毕至”的兰亭雅聚,也没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幽远心境,更做不到八大山人“门外不必来车马”的处世态度,但他“视写字如K歌”的淡然和闲适,又有几个书者能比,与女书家孙晓云将书法当女红看待如出一辙。
别把书法太当一回事。
当别人为传统书法、民间书法以及学院派、流行书风争得脸红耳赤的时候,我却静观其态,不追风争宠,我写我爱;别人诸体皆能,上至甲骨、金、帛、简、写经,下至现代抽象无所不通,我只独钟于行草书的寄情寓意,酣畅淋漓,将之奉为圭臬;别人处心积虑,倾其全力,花样百出地制作作品冲击名目繁多的大赛、大展,我却少有问津,拒喧哗声于门外,不卑不亢,不为功名所累。我心向往之:“挥毫对客风生座,载酒论诗月满篷”。
写得一手好隶书的陈延周对书坛有自己的观察和见解,也经常与我探讨有关书法艺术的问题。我对他说:对于书法我仅仅是个票友,虽然练了二十多年的字,但也是得其皮毛而已。延周兄说:你也别谦虚,更不用自愧,起码你的书法水平胜过你的名气。
偶然一次机会,精于书法篆刻的樊中岳先生见到我的拙作,对我说:你的字重修养而轻浮华,重性情而轻技巧,这样挺好,你就走你自己的路子吧。此话甚合我意,也正如苏东坡所言:我书意造本无法。
当然,按闽南话说,延周兄和樊先生是“呣敢弃嫌”!
闽南话还有一句:“四两箢仔自己会晓除。”明明知道纯属遣兴写出来的字登不了大雅之堂,又不避浅陋刊印为册,原由有三:一为自己二十多年涂涂写写做个小结,方不负废纸三千;二是借机讨教行家里手,方可取法乎上;三者,仍一时兴起,出乖露丑,后悔也没用。&&&&&&&&&&
&有一首闽南语歌这样唱:“欢喜着好!……”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转载](转载)胡德平谈与邓朴方交往的片断
文革结束,全国人民快步跨入一种新的生活,上山下乡的知青一批一批返城回家;不少耽误了学业的青年人又拿起课本,准备报考大专院校;落实了政策的广大干部、知识分子又重新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农村的生产经营活动正酝酿着一场意义深远的改革。唯有就业问题一时很难解决,家长们望着孩子没有工作的这种愁闷,谁不是“才下眉头,又上心头”。那时对于残疾人的福利和就业问题根本没有摆上国家生活的议事日程。由于一些历史的偶然因素,致使残疾人事业至少提前二十年摆上国家的议事日程。这是我国改革事业中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感谢“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和“三月风”杂志对我的采访,我只能对采访做些片断点滴的回忆,以表达我国残疾事业体现的人道、人权崇高精神的敬意!
上世纪年代即将结束的某天下午,我骑车经过景山后街,忽然看见邓朴方坐着轮椅,由照顾他生活的周师傅推着过马路,他神情专注地用双手驱轮发力。我知道朴方已在东风电视机厂上班了,他已有了新的工作。以前几次去朴方家看他,都看见他躺在床上给弟弟辅导功课。他虽然身体高位截瘫,仍然充满着工作、生活的活力。现在他躺在床上打发时光的日子终于结束了,情况真让人高兴。我没有上前打招呼,因为心中还存一丝歉意。
文革前,我们都在北京大学读书,经过北大经济系俞敏声同学的热情介绍,我们得以相识,对很多问题的认识比较一致。文革初期,我和周围熟悉的同学、朋友,思想上都处于一种极端亢奋、极不冷静的状态,几乎每个人都抱着一种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激情,投身文革,批判教育系统的“修正主义路线”。我的发言、大字报火药味十足,似乎只有自己最革命,组织的战斗队还曾用过“无产阶级革命纵火队”的名号,思想上认同“怀疑一切”,并公开宣传过,还曾在看管翦伯赞副校长的一天夜晚向他请教过。但同时也极力反对武斗,对侮辱人格的种种恶行行动上是抵制的。北大“事件”发生后,我和几个同学很快写了一张大字报,由于驻校工作组对“事件”的表态,部分同学对我们写的大字报竟引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争论。朴方看后,很不服气,抄了我们写的大字报,回家拿给他父亲看,他父亲看完后说:“告诉德平,不要紧张,没事。”今天想起来,邓小平同志和当时工作组的态度也并不完全一致。
文革的演变越来越混乱,自己的思想也越来越混乱,但想的问题却并未减少。年春天,北大两派武斗,大部分同学离开学校,我也回家居住,有段宝贵的时间让紧张的神经松弛一下,也是好事。这段时间很想读读书,也想看看文革所禁的图书。知道朴方家藏书很多,一次和朴方相遇提出借书的要求,他很爽快答应了,先借的是一套俄国名著《安娜·卡列尼娜》。一天上午,我在家中后院闲坐。朴方从我家前院找到后院,带来我想借的书。我当时很感动,他当时的处境比我要困难得多,危险得多,已快到吃饭时间,总该留人吃顿饭吧?这段时间,一些受到冲击干部的子弟在家吃饭也是常事,但我胆怯了,却未张口挽留。这是留在我心中的歉意。未过多久,听说朴方被红色政权的学校革委会关押期间纵身坠楼致残,同时还听说,樊立勤同学被抓后,竟被人在膝盖上钉上钉子,哲学系的何清同学被打的流产,地理系刘玮同志被打死,武斗中打死打伤人数没有精确统计,仅因各种原因非正常死亡人数就有人,北大所谓的黑帮大院关满了各系的学者、教授。谁会想到全国最高学府,在文革中竟会变成这样一个残酷恐怖的“反修”战场,竟是这样一幅“巴黎公社”的景象。
章鸿远是我认识的一位中医名家子弟。我曾带他见过邓朴方,他和陈玉书先生曾为残疾人办过一些事,以后他和朴方经常接触。朴方在年因得到加拿大康复中心的阿姆斯特朗医生精心治疗,身体大有好转,并萌发了在中国为残疾人建立康复中心的心愿,立志惠及更多残疾人朋友。年初的某一天,鸿远告我: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给朴方来信,说及加拿大残疾人有很好的福利保障,而且很多加拿大残疾人都有很坚强的生活意志,在社会关心、关爱、关怀的帮助下,同样能就业、参加运动、结婚,歧视残疾人是要受社会谴责的。建议中国政府和加拿大合作,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同时也希望朴方发挥他沟通两国之间的桥梁作用,朴方接受了这一忠告,并积极努力付诸行动。他和王鲁光一起成立一个基金会,为残疾人服务。从建立康复中心再到建立基金会,作为一项崇高的人道主义事业,谁不支持呢?为此,这年的春天,我们还在香山曹雪芹故居附近聚会过一次。
当时,我正全身心投入曹雪芹生平的研究。曹雪芹不但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作家,而且也是一位伟大的工艺美术大师。他的人道主义精神,人文主义情怀既反映在他的巨著《红楼梦》中,也体现在他创作的工艺美术的专著中。他有一部巨著《废艺斋集稿》的残抄本传世,就是专门为残疾人学艺谋生而撰写的。在残文中保留了曹雪芹自己的故事:“因思古之世,鳏寡孤独废疾者有养也,今则如老于其人,一旦伤足,不能自活,其不转乎沟壑也几希。”曹雪芹因此教会了老于——于叔度,一门扎糊风筝的手艺,教他以艺谋生,并推此及彼,遍于大众,其专著的目的则为:“将以为今之有废疾而无告者,谋其以自养之道也。”当时朝中大臣,御前供奉董邦达为书作序曰:“愚以为济人以财,只能解其燃眉之急;济人以艺,斯足养其数口之家矣,是以知此书之必传也。”邓朴方、王鲁光要做的事业和我心中敬仰的曹雪芹晚年的事业如出一辙,怎能不令人感动?所以我也常去帮点忙,因基金会在策划期间人手不够,我又请了张亚利、章立凡去那里做义工。
在经办基金会的过程中,我又常想起朴方的一段往事。那是他住在北京清河福利院时,当知道他的党员登记被取消之后,他竟手摇三轮车,从清河驱车到北京中南海西门外,希望反映他的党籍问题。往返几十公里,真不知他哪来那么大的力量,那么强烈的追求对待他的政治生命。尽管那时党的形象已是被摧残、被侮辱的形象。我相信,建立基金会的工作,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都会坚持下去的。
党中央的同志支持残疾人基金会的工作绝不是短见的、应景的孤立行为。可能基金会的筹建也产生了不小的社会影响,年团中央这时发现了山东团省委报来张海迪的材料,团中央及时派出了调查小组去山东核实情况,领队人是当时团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江泓和郗杰英、丁岗等同志。他们调查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反复核实了情况,因为还有一些争论,调查小组还向王兆国、胡锦涛同志专门作了汇报。团中央又派出第二批人去核查,在山东省委的帮助下,终于形成了统一意见。最后中共中央做出决定,由中宣部负责宣传残疾青年张海迪勇敢向厄运、死亡做斗争的感人事迹。这种事迹感染了很多残疾青年,影响了更多中国的青少年立志图强。今天国际上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之后,又会召开专为残疾人举办的世界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我们国家残疾人编排的音乐舞蹈还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年邓朴方退出了中国残疾人基金会主席的职务,并由张海迪接任,完成了基金会的圆满换届。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成立至今已有三十年的历史了,基金会对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牵引火车头的作用。一次父亲和我谈话,说到残疾人基金会的事,他说邓朴方以后可以参加全国政协的工作。我理解他的意思是政协需要有像基金会这类的社会组织,才能更加活跃,更有生命力。当基金会会刊创刊时,父亲应会刊所请题词时,他高兴地题写了:“新社会对残疾人实行革命友爱,残疾人对自己抱乐观主义精神”,时为年月日。年,朴方在《人民日报》上专门发表了关于革命人道主义的文章,阐述基金会的理念。人道主义是人类一个宽泛的伦理、哲学、社会进步文明的命题。既涉及到人性问题,更和现代的人权观念联系。各种观点都有。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我发现我父亲关于“人权”的观点也逐渐发生着改变。他在年对人权还持一种警觉、批判的态度,认为“这是资产阶级向我们进攻的一个口号”。在年,父亲对“人权”的内容有了新说法:“至于讲到人权问题,我们确实要保护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遵守国家法律的公民由宪法所赋予的权利。……讲到人权,我们与西方是有所不同的。”年月日,父亲对美国华盛顿邮报董事长凯瑟琳·格雷厄姆又讲到中国的形象问题:“一个是经济发展不快;一个是政治上出了些毛病,在处理民主、人权等方面有缺点。恢复形象没有别的办法,只有靠我们自己努力工作,不能靠化妆。”
年年底,中央书记处成立了精神文明建设文件起草组。据中央书记处研究室调研员郝怀明介绍:耀邦同志责成起草组成员分别就妇女、儿童、城乡困难群体、民族、宗教等界别进行调查研究,听取他们的意见。这时残疾人基金会已成为一支重要的民间力量,成为我国社团组织中一颗新星。邓朴方在接受采访时说:“现在人道主义是多了,还是少了?是强调我们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区别,还是更多的强调连续性?为什么不看人道主义的积极因素?它积极因素更多一点,是调节人与人关系的基本的东西,可以作为道德的基础思想,作为我们社会主义的基础思想……”他的意见反映了残疾人、社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企盼和支持。
二十年以后的年月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代表们以张的赞成票通过了我国宪法的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条文写入宪法。此时此刻,会场报以长时间的热烈掌声。我国宪法承认“人权”,这是全国人民对人道主义认识上的重大突破。它不但使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更有尊严,而且还将赋予全体公民今后全面发展的,任何人也不可剥夺的法律权利。非常荣幸,我作为该届人大的代表,也曾投下过一张神圣的赞成票。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拱的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