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头上长角的鱼地方撞到木头床头有事吗

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人民政府欢迎您
当前位置:&&&&&&&&&
第六章 民风民俗
&& 东涌和鱼窝头的村落,多数由来自四面八方姓氏各异的耕田人聚居而成。沙田区内居民重视血缘关系,重视传统文化。但由于是杂姓聚居,没有宗族祠堂,所以缺乏传统礼仪的教化。这里民风淳朴,习俗多由长辈传授给晚辈,揉合了番禺民田地区和顺德、中山等地的文化。在形式上,受经济条件限制,很多繁文褥节都给予简化,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沙田水乡文化。
&& 沙田地区的人极为重视节、婚、嫁、丧、祭,以及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这也是构成民风民俗的主体。然而这方面的资料,细琐宠杂,又多无文字记录可查。通过走访当地老人和一些对民风民俗传统有一定了解的人,可归纳出大致相同的习俗。
一、传统节日
&& 除夕& 农历除夕又称为大年夜,东涌人俗称&年卅晚&。是日家家布置厅堂、门口。大户人家在大厅上挂上历代祖先画像,名曰&开真容&,并供以果品。神台铺上台围,地面铺上地毡或地席。所有神位参花挂红。家中有名人字画亦于是日挂在厅中,还贴门神、年画、&挥春&。
&& 晚餐菜肴丰富,一家团聚,称&团年饭&。旧俗吃&团年饭&前先祭祖、拜神。饭后,青年人去行花街,老人在家守岁。旧俗儿童于是夜一手提灯笼,一手拿染红的鸡蛋和炷香,从家门出街,边行边唱:&卖懒卖懒,卖到年三十晚,人懒我唔(不)懒。&&卖穷卖穷,卖到对面涌。&一直唱到土地庙(或社坛),把香插到神前香炉上,才转身走回家,把红鸡蛋分给长辈吃。俗说分享红鸡蛋的人越多,孩子便越聪明。长辈还习惯赏给后辈&压岁钱&。晚上11时左右,各家便在神台摆上迎神祭品,有罗汉斋、年宵品、糕品、生菜等。一到子时便放爆竹迎春。
&& 春节& 春节即&过年&。过年是东涌农村最受重视的节日。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小年夜开始,人们便开始忙碌起来。首先计算好几个月前就开始养的鸡、鹅、鸭的数量,安排好哪一天吃什么。然后准备好炸&煎堆&用的糯米粉、爆谷花、除谷壳。廿四谢灶,廿八扫屋(即扫邋遢),廿九炸煎堆、油角、糖环,三十晚贴挥春、摆年桔、拜神、接灶、烧&炮丈&(爆竹)后吃团年饭,父母给儿女&压岁钱&,刚到午夜12点时就烧&炮丈&、吃斋。
&& 年初一,家庭主妇早起,煮好&斋宴&后才开大门,烧&炮丈&,接&财神&。继而点香烛,以&斋晏&、煎堆祭拜祖先及神佛偶像。祭毕,长辈给小辈发&利是&(也称&利市&、&利事&,即红包。&利市&一词早在《易经》中便有记载,带有本少利多的意思。元代&俗谚考&中&利市&亦有好运的意义),接着全家同桌食&斋宴&,饭后各自外出拜年。年初一不扫地,穿新衣服新鞋袜,不洗澡,不换衣服。不小心打碎碗碟,要说一句:&落地开花,富贵年华&。年初一拜年,必先亲后疏。农村一般由母亲带着子女去,拜年时携煎堆、油角、糖环、生果等。八十年代以后除个别还带煎堆、油角等拜年之外,还有盒装糖果、精美糕点等。主人接待拜年来客,摆开煎堆、油角、煎糕、瓜子、糖果等与客共食。在收取客人一些礼物后,回礼为&利是&和一对大桔,意为&大吉大利&。双方互派&利是&给晚辈。晚辈特别是新结婚的男女,要到叔伯、姨妈、姑姐家拜年。九十年代以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家各户的过年食品都较为丰富。为节约,也为减少拜年带来的奔波劳累,很多人开始使用电话拜年,现在用手机发信息拜年也开始流行。但新结婚的男女,仍然保留到各亲戚家拜年的传统。
&& 年初二,早起烧&炮丈&,意为&开年&。接着为拜年高潮。外嫁女除路远者,都在午饭前回娘家,因娘家须用女儿带回的拜年猪肉敬神和作&开年&席上的主菜。&开年&宴一般是午餐,方便外嫁女吃完饭后回家。
&& 年初三,俗传为&赤口&,拜年活动暂停。农村人家很多都开始&落地开工&(干农活)。
&& 东涌人家过年还有&年头作福,年尾还神&的习俗。&作福&就是在正月十五前,家庭主妇或在家门口焚香烧衣、或到&拜神婆&处、或到附近庙宇许愿,祈求神灵保佑全家安康或实现愿望。&还神&就是在冬至之后到过年前,到&作福&的地方祭神,以示感谢神恩。有摩托车或汽车的人家,年卅晚还要拜车头,祈求出入平安。
&& 东涌人过春节,大多数人家厅中摆着插有鲜花的花瓶,有桃花、吊钟花、银柳、菊花、剑兰、芍药等,也有摆水仙花和柑橘、四季桔、朱砂桔、金蛋果和代代果等。墙上贴&挥春&,用红纸写四字吉祥语,如&万事胜意&、&新春大吉&、&迎春接福&、&龙马精神&等;也有二字的,如东西墙贴&东成&、&西就&,南北墙贴&南和&、&北合&等。
&&& 过春节的传统食品,一般有煎堆、油角、松糕、年糕、萝卜糕、芋头糕、马蹄糕、九层糕等。还有&糖环&、&冬果&、&蛋散&、&芋虾&等油炸食物。&过年&还必备瓜子,有红瓜子、黑瓜子、&摩登&瓜子(葵花子)。中式糖果也纷列人前,如糖莲藕、糖莲子、糖马蹄(荸荠)、糖冬瓜、糖&桔饼&、糖椰角、糖椰片。正月初一的中午饭,必有一味素菜,用&罗汉斋&或绍菜(大白菜类)煮粉丝虾米,亦有人蒸腊味,但动筷时必先吃&斋&。
&& 春节娱乐花样特别多。成年人一般有舞狮、篮球比赛。舞狮采青、打篮球活动从解放前开始就有。鱼窝头片比较热闹。年初三开始,醒狮队走街串巷舞狮采青,想为自己家清除&瘴气&或带来好运的人家,必在狮队快到家门口时,先用黄皮树叶或生菜叶,与一封&利是&包好,挂于门口上屋檐高处,待狮队经过时请狮队采青。有的大方人家,为让狮队舞狮时间延长,特别封一封大&利是&,且露出纸币一角,好让狮队的人看见。现在,太石村的醒狮队因技艺高超而远近闻名。而年轻人过年热衷于打篮球和看篮球比赛。小孩子最爱放爆竹烟花,爆竹烟花种类很多,古有金钱炮、二踢脚、飞天十响、大龙炮、水鸳鸯、老鼠炮、冲天炮&&当代则有火箭炮、双响炮、&地老鼠&、&滴滴金&等。年初一至年初三,晚上不少成人带着孩子放烟花、爆竹。踢毽子也是春节娱乐之一,玩者多为青年人。成人则爱打麻将、打&天九&等。旧时街头还有江湖艺人的杂耍、特技表演,这些艺人趁人们手头有&利是&钱,打赏特多,便分外卖力。还有的艺人用桔子青叶挂在龙舟杖上,唱龙舟木鱼,挨家挨户行走,以讨赏钱。
&& 人日& 农历正月初七为&人日&,俗称为&众人生日&。相传此俗与传说中女娲在七日中每日造一生物的故事有关。正月初一是鸡日,初二是狗日,初三是羊日,初四是猪日,初五是牛日,初六是马日,初七是人日,初八是谷日,初九是天日,初十是地日。古时人日常吃七种菜(芹菜、芥菜、菠菜、青葱、大蒜等)做成的&七宝羹&,及露天做的名为&薰天&的煎饼等。人们登高饮酒,吟诗作赋,用五彩丝织品剪成人形,或用金箔刻成人形,挂在屏风或帐子上。妇女们将剪刻得更小的人形戴在两鬓,既讲吉利,又作装饰。东涌人过人日,一般是蒸糕祭祖,菜肴较平日丰富,习俗一直保留至今。
&&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也称&灯节&、上元诞。东涌人过正月十五,旧俗早上家家户户煮汤圆。用糯米粉包片糖煮熟,象征一家人团团圆圆。晚餐菜肴十分丰富,与年卅晚差不多。过完正月十五,年就算过完了。做生意的人于正月十五请客,称为&春茗&,请来新老客户,举办茶话会,联络感情,共商大计。
&& 清明节& 中国传统节日,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每到清明时节(清明节是每年的阳历4月4~6日之间,5日居多。因为它是定在二十四节气中,春分后的十五天),人们抚今追昔,上坟扫墓,拜祭先人,已成为当地人一年一度必不可少的孝思习俗。东涌人在清明节都要&拜山&或&行青&。大多数选择清明这一天,即&行正清&。但是,如果是年和上年两个清明节之间有人死亡,就要先在清明节前15天提前&拜新山&,一拜就是三年。而&拜旧山&还是选择清明这一天。&拜新山&的习俗到现在有点改变。有些人在第一年&拜新山&时,用三倍祭品拜祭,所谓一年当三年,从第三年开始在清明日拜祭。以前,去&拜山&一般只允许男丁前往。而今,全家上下,男女老幼都可以去&拜山&,甚至,连外嫁女的一家大小也一起参与&拜山&。上世纪,沙田地区盛行土葬,东涌人&拜山&时,到坟前,铲除杂草,墓上添土,以圆形草皮压着&白纸钱&置于坟顶(另加一&红纸钱&)和&山手&处。然后摆开祭品,点烛焚香,淋洒烧酒。上坟者依长幼拜祭后,烧纸钱,烧&炮丈&,分吃祭品。食甘蔗者,把蔗渣丢在坟前,把包子掰碎洒在坟前。而今,东涌人移风易俗,老人百年归老后奉行火葬,骨灰存放在骨灰楼。每年清明节,到骨灰楼取出骨灰盒,依辈分排列好,焚香烧衣拜祭后放回骨灰楼。东涌人平素很看重清明祭,不少远居海外的人也于清明节回乡扫墓。
&&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拜山&的祭品一般是香烛、纸钱、烧酒、猪肉、干饼、咸鸭蛋、&白蔗&(&蔗轱辘&)等。八十年代,猪肉变成烧猪肉或烧鸭、烧鹅。九十年代以后,又变成大烧猪。进入二十一世纪,大烧猪又变成烧乳猪。如今,祭品中多了鲜花,纸扎的别墅、汽车、家用电器、&妹仔&(佣人)、麻将、支票、金条、手机、手表等&奢侈品&。
&&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旧时,东涌人家几乎每家每户都裹粽子。他们把裹粽子称之为&包粽&。&包粽&多数用大蕉叶,不用香蕉叶,香蕉叶容易弄破或使粽子变成黑色,具有苦涩味。少数用苹婆树叶、竹叶或莲叶。捆绑粽子的绳子一般是干水草,粽子的种类有很多,如碱水粽、眉豆粽、绿(红)豆粽、肥(咸)猪肉粽、咸蛋粽等,主要以糯米为主。端午节这一天,人们把2~3条粽子放上&神台&(先祖的牌位)&拜神&(祭奠先祖),拜完了才吃。淳朴的东涌人家很有人情味,他们会叫家里的小孩,把自家制作的一些粽子送给长辈以及左邻右舍,共同分享节日美食。一来二往,家里的粽子往往都变成&百家粽&了。
&& 赛龙舟为端午节必有的民间活动,东涌人叫&扒龙船&,旧例在四月初八(浴佛节)便起龙船。俗话说:&四月八,龙船随海滑。&抗日战争后渐变为五月初一才起龙船。俗云:&初一龙船起,初二龙船忍,初三初四游各地,初五龙船比,初七初八&黄竹歧',初九初十龙船打崩鼻。&初五是赛龙舟高潮,闻鼓则进,鸣锣则歇,赛龙舟得胜者赏全只烧猪和赏银。龙舟也很特别,船头装饰为龙头,有的耳目皆能活动;船尾装饰成龙尾。东涌地处水乡,旧时生活并不富裕,龙船较少。建国后至七十年代,东涌和鱼窝头一带还盛行&扒艇仔&和&扒禾桶&(以前打禾用的桶)。每艇约4~8人,视艇的大小而定,每桶则只坐一人进行竞技,沿河两岸坐满观赏的人群,喝彩声连连,场面也甚为壮观。
&& 盂兰节& 即农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方是七月十四日),在民间称为、或、麻谷节,是祖先、祭拜的日子。东涌人过此节是在七月十四晚。相传远古七月初一&开鬼门关&,七月三十日&关鬼门关&。在这一个月里,所有的孤魂全从阴间出来,到人世各处徘徊找东西吃。因此各个地方都纷纷在此月举行&普度&的祭仪,即&普遍超度孤魂&。旧时,东涌农家人特别相信鬼神,村里找一个人牵头集资,村民&签座&(凑钱)5元~10元钱(相当于20~30斤稻谷),集资的钱用作煮饭、做斋菜和购买元宝、蜡烛、香之类。七月十四这天,村民敲锣打鼓,用艇装满衣纸,从涌尾开始烧衣洒纸灰,向&冤鬼&、&烂鬼&送&元宝&、&衣裳&,把&冤鬼&、&烂鬼&一直送到涌口。他们认为,只要将&冤鬼&、&烂鬼&送走,村民就会得到安宁。有&签座&的村民可以免费吃两餐饭。没有&签座&的村民,可向牵头人乞些斋菜回家让小孩吃,保佑小孩子平平安安、快高长大。解放后,破除迷信,这类公开活动被禁止。至今,农村大多数人家还保留着七月十四日拜神的习俗。这一天,他们在家门口处,焚香烧烛,烧纸钱,用烧鹅、烧肉,果品等祭祀鬼神和先祖,诚心祈求上帝保佑全家幸福安康。
&& 中秋节& 即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俗称&月光诞&,对于东涌人来说,八月十五是全年中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这个节日人们过得很隆重,也十分忙碌。你来我往地送月饼、走亲戚,还要为过节准备丰富的食品。当然,头等大事是要拜&宫月&(祭月)。东涌人称月亮为&宫月&(月宫),祭月称为拜&宫月&。
&& 八月十五最特别的是吃月饼。旧时,出售月饼的商店,每年农历八月初一便挂起&中秋月饼&招牌,开始营业。东涌人由于消费水平不高,买来送礼或作为应节食品的月饼,馅料一般都是豆沙、五仁等算不上高档次的月饼,莲榕馅料的很少见。纸质简易包装,4个月饼竖立包装成一筒,价格很便宜。节前,有亲戚和朋友关系的,以月饼作为礼物,互相致送。小孩过八月十五则十分开心,负责送两筒月饼给&契爷&(干爹)、&契妈&(干妈),&契爷&或&契妈&往往收起一筒月饼,回礼一筒,加送一个&绿柚&(柚子),还有一封大&利是&。
&& 八月十五这天,家家户户都加菜,鸡、鸭、鱼等基本上都齐全,加上这个时候是农闲季节,大人们都有闲情弄几道拿手好菜,所以,晚餐菜肴既丰富又可口。当然,吃晚饭前必须要先&拜神&,也就是祭先祖、土地、门神之类。晚上月亮出来时,就在&天台&(露台)摆上桌子,上面放有月饼、&绿柚&,和煮熟的芋头、花生、田螺、菱角等,满满的一桌子,一家人围着桌子坐月下,待月光明媚的时候,大概也就是晚上八、九点,开始焚香烧衣拜&宫月&,祈求上天保佑全家身体健康等等。拜完了,开始食月饼、啜田累、剥芋头、啖生果,其乐融融。谚云:&冬唔饱,年唔饱,八月十五得餐饱。&可见农历八月十五的一顿晚饭甚为丰富。
&& 重阳节& 即农历九月九日,俗称&重九&。也是我国传统的敬老日。七十年代以前,东涌人几乎没有过重阳节这个概念。七十年代末起,兴起重阳登高的热潮,人数逐年增加,特别是年轻人。登高寓意&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或者转个大运的意思。年轻人在初八晚登高,以前到大夫山、骝岗山、莲花山等地。后因大夫山、骝岗山不准登高,都到了莲花山,登高的人漫山遍野,人头攒动,蔚为壮观。一般过了十二点就下山回家。
&& 冬至&冬至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其中一个,因为冬至没有固定于某日,所以被称为(活节)。冬至叫&过冬&,也称&冬节&。东涌素有&冬大过年&之说。近代过冬早就没有古时那么隆重了。但各家还煮汤圆、蒸年糕、杀鸡鸭、煲猪肉等来过节。按旧俗,是日大族中各家一起杀猪祭祖,祭毕按人丁(男子)分猪肉,有名望的老人还可得双份。吃晚饭前必须要先&拜神&,也就是祭先祖、土地、门神之类。农村人家根据冬至的天气来断定过年的天气,素有&干冬、湿年&之说。此日也有不少人打&边炉&(火锅)或&吃鱼生&(生吃鱼片)。因此,屈大均有诗云:&脍成双蝶食如流,冬至鱼生绝胜秋。&
&& 谢灶&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晚,俗称,要上天向玉皇大帝述职了。他忙碌了一整年,保佑各家各户灶火不断,饮食平安,人们为了表示感谢,给他饯行,叫做谢灶。农村人家的厨房多数设灶君神位。二十三日,东涌人谓之&谢灶&。据说每到此日,灶君们要将所驻人家一年内的&善与恶&情况,上天庭向玉皇大帝奏报,并据此定出奖罚。上天庭的日期,有&官三民四疍家五&之分(即官之家是农历十二月十三,百姓家是二十四,水上居民是二十五)。&回来&时则统一在除夕,称为&接灶&。为表示对灶君的恭敬,谢灶时要焚点香烛,簪金花,挂彩红,用鸡、猪、鲤鱼、美酒、甘蔗、饴糖等跪拜灶君。等灶君吃饱、喝足后,又用清水加黄皮叶,置于神位前,烧纸帛金银相送,其意是请灶神沐浴更衣。旧时&谢灶&的用品除香烛外,还有慈姑、年桔、黄片糖、汤丸、鲤鱼等。&接灶&只有香祭拜。现在,东涌农村人家多数还保留着这一习俗,只是用品简单了很多,用鸡、烧肉和果品之类。
二、婚丧嫁娶
&& (一)婚嫁礼俗
&& 相亲& 俗称&相睇&。清末至建国前一段时间,东涌和鱼窝头等沙田地区早婚极为普遍。家里有儿女,儿子长到十四五岁,甚至十一二岁,便有媒人婆来说媒。&相睇&多数由双方家长代替。一般先由男家通过媒人收&年生&(即庚帖),也有女家先出庚帖的,称&放年生&。男家将庚帖放在神位前香炉下,三日内家中如没有出现病人或砸烂盘碗之类的&不祥之兆&,又经占卜推算,没有&刑克相冲&,便择吉日相亲。相亲对待嫁的姑娘绝对保密。相亲前后,任何一方不愿结为姻缘的,由男方封&利是&与庚帖一起退回女家。到了六七十年代,青年男女&相睇&多在同伴陪同下到指定地点进行。如鱼窝头百货商店曾是&相睇&的圣地。百货商店内有一个椭圆型的玻璃柜,女的在卖毛巾、香皂一边,男的在卖小刀一边,双方刚好可以隔柜相望。媒人约定双方衣着以便认识,但媒人不在现场。&相睇&主要看双方容貌和行走,看是否跛脚、盲眼之类。双方见过面,感觉满意了,就可以转入下一个环节。
&& 聘礼& 经&放年生&和&相睇&后,由女家开出礼单给男家,须用红纸书写:礼金数量、首饰(金耳环、金戒指、金链)份量、礼饼24斤,肉类(双鹅、双鸭、双肉,即每样24斤),米酒2埕(其中1埕留少许回赠男家)。民国初期,一般家庭需礼饼200斤,礼金白银200元左右。沦陷以后,礼金改以稻谷为计算单位,初时需150公斤左右,建国前夕&涨&至千余斤。建国初期,聘礼多是&象征性&的礼金数十元和礼饼数十斤。80年代以后,分别增加至300元和150公斤。改革开放以后,聘礼多寡不一,用金饰物或一双情侣手表作为定婚信物,颇为时尚。
&& 行聘时由媒人领路,男家派人将聘礼(含聘金、礼饼、猪肉、鲮鱼、生果、美酒、糕点)送到女家。也有媒人带领男家女性尊辈到女家,互相交换4枚生果(称为&果换果&)之后再送聘礼。上述两种行聘方式,称为&文定&或&定柬&,就像做生意下定金一样,把婚事&定&下来。聘礼送来时,女方家长以探亲等各种借口,把&嫁身&(待嫁姑娘的代称)支使外出,即把礼饼按亲疏次序订出分量分赠戚友。事后设法诱骗&嫁身&吃礼饼,算是&食过人家茶礼&,永远不能反悔了。
&& 搬礼& 五十年代以前,东涌地区的嫁娶分二天进行。女家在前一天摆酒,男家在女家摆酒的前一天将全部聘礼送到女家,这种形式叫做搬晚礼。
&& 采花& 男女家在嫁娶前一天上午水涨时由&花烛公&(一般由叔伯或表叔伯两人担任),到附近的龙眼树或荔枝树上取一枝向阳约50公分的茂盛树枝回来,插在一个放满大米并盖上红纸的红盆中间,旁边放上&利是&和柑桔,然后摆放在神台上。
&& 上大字架& 新郎在成婚前由族中长者,依据当族的族谱排列为新郎确取大字,并装在镜框里。在娶亲前一天(埋席日)下午三时前由&花烛公&拜祭土地后悬挂在大厅或摆酒席的上位(入门的左侧)。大字架边摆放新郎姐夫的喜帐,大字架下,摆放姐夫送的喜酒和喜炮,俗称&大姑丈礼&。
请开香闺门
&& 贴喜榜& 在嫁娶前由男家请&订时人&,选择吉日和写红榜。红榜在嫁娶前一天张贴在大门口的较低处,列明&上头&、&明烛&、&安床&、&新娘入门&的时辰及&相冲&年龄等事项,使喜事顺意、平安。
&& 贴喜联& 男女家在摆酒前一天张贴有吉祥和吉祥意义的对联,房屋转角处贴上双喜字。
&& 安床& 东涌人家在婚嫁前一向有安床习俗。在女家嫁妆送来之前,男家要将新房粉饰一新,并由&花烛公&安置新床。习俗认为生男育女,瓜瓞连绵,夫妇幸福,全仗新床安置得好。所以一般请儿孙满堂的&好命者&主持其事。还有一定的仪式,摆设各种供品,&好命者&将床板安放好之后,口诵四句:&百年偕老,福禄鸳鸯,琴敦瑟好,牙笏满床。&然后燃放鞭炮等。时至今日此习俗还时有,不过已没过往讲究。
&& 梳头(上头)& 新娘和新郎在嫁娶前1天(埋席日)的下午三时前,要搞好个人清洁卫生,穿上新衣服、鞋袜,做好梳理后就不再做其它杂活,不用利器,以保婚事安顺。
&& 梳头汤圆& 在新娘和新郎梳头时要同时煮一碗甜汤圆,放在神台上,以防宾客不适作解毒之用。
新娘准备出门
&& 嫁妆送迎& 嫁女妆奁,十分琐碎。举凡生活所需,日常用品,除大床外,都应具备。殷富之家,务求应有尽有;平凡人家,也尽力而为。其大体是:一般金银珠玉翡翠首饰或多或少;四季衣服,被褥帐帘绣花枕;锡器、铜器、铁器及火钳、剪刀之属;瓷器碗碟盅盂之属;木器台椅柜;漆器箱盆盒;杂物刀尺针指。还有一种特别不能少的,就是子孙桶(马桶)。此桶不但要有,而且讲究,桶外边涂红漆,桶内装有红线贯穿的制钱和百果等物,由人抬送,放在新人房榻侧。开门之日,在亲友中找一童子开盖,桶面盖两块红绿布,里面用红布写满吉利语。备一封&利市&,以酬开桶的童子。仪式就是令小童站在马桶上小便,以预示将来生育是男孩,所以称之为&子孙桶&。富厚者还有肩舆、侍婢、房产契证等随嫁。一切的嫁妆都贴双喜字。
&&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婚礼改革,嫁妆从简。到了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人们的经济生活水平提高,又受港澳海外风气影响,所以陪嫁妆奁又趋讲究,并且注重价值和派头,时兴金项链、金戒指、金耳环、珠宝之类,还有电视机、电冰箱、音响、录音机等等。至于&子孙桶&已属过时,但也有少数人遵循旧俗。市上已无木质的&子孙桶&,故改用高身痰盂,圈上红纸以代替。
&& 唱喜歌& 八十年代以前,东涌的出嫁新娘在出嫁前一晚,在自己闺房里&嗨世既&(唱喜歌),内容大致是说自己并不愿意嫁出去,只是父母、兄长等&迫&自己才嫁。&嗨世既&把父母、兄长等&轻骂&(言语并不尖锐,如撒娇般)。&嗨世既&时往往有女同伴或好友在窗边与其对唱(对骂),大概是说,你要嫁了,要过幸福生活了,不要&埋怨&父母、兄长的意思。
&& 明烛& 东涌人家的嫁娶喜事历有&明烛&的做法。在嫁娶前一天晚上,由&花烛公&布置,在大厅或摆酒的地方放两张八仙台,摆上神主、水果、甜饼等食物,在两个石磨头的孔上插上蜡烛,点燃并用扇护着。新郎或新娘坐正席,父母兄弟,大嫂姐妹坐两旁,新郎或新娘按辈分大小逐一向亲人敬茶,亲人向新郎或新娘回赠礼物和&利是&。
&& 迎亲& 富贵门第与平民人家虽有差别,然其迎亲仪仗大致都有高灯、大灯笼、彩亭、狮鱼人物亭、彩旗、八音锣鼓、花轿等。从前,迎亲前一日,男家要请&喃呒生&(巫师)帮男生&脱婆&。意思是男生自出生日起就有一个阿婆(神)关照着,现在长大了,要成亲了,不需阿婆关照了。迎亲日,凌晨12点至1点左右,
&& 男家点起大龙风烛,新郎坐在旁边守护,直至2~3点钟才休息。天亮后,男家准备一只艇,媒人婆、几位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大嫂大姑等7~9人,艇头放上一箩米、烧酒等礼品,按单数前往女家迎亲。但新郎并不一起去。至女家,送上礼物,带回两只&还亲鸭&。而新娘拜谢过父母、兄长之后,由男家大嫂等背着新娘出门。站在地下的大筛上,面向花烛拜辞双亲、祖先,然后由母亲拿一块红布盖在新娘头上。新娘穿花红大褂、绿裙,头戴凤冠,脚穿红绣鞋,大妗姐(媒人)一边撑伞、撒米,一边说些吉利话。新娘一边哭,一边望回头。习俗规定一定要回头望,表示依依不舍,不要一去不复返的意思。迎亲人数讲究单去双还。八十年代以后,新郎才加入到迎娶新娘行列。骑单车、开摩托车直至现在坐小车。至今,仍保留迎亲人数去时亲戚单数,朋友不计在内,返时双数习俗。迎亲队伍到女方家后,新娘与伴娘和组妹们在闺房内,把门关紧,与男方讨要开门&利是&后再开门。新娘出门前与新郎一起,向父母、兄长、大嫂等一一敬茶,之后告别娘家启程。
&& 拜天地& 迎亲船只到来,男方家张灯结彩,炮竹齐鸣,伴郎与新郎由大妗姐带领入神厅,新娘由大妗姐扶着,手拿筛箕遮挡新娘跨过火盆,登堂与新郎向外拜天地,向内拜祖宗,然后新郎新娘对拜。拜毕,由主家恭请的寿星公,&敬求祝福&,举起玉如意向新娘轻扬三下,口念吉词:&多福多寿多男子,大富大贵大吉祥。&祝福毕,由礼生高赞:&梁鸿配孟光,五世得其昌,共挽同心结,牵红入洞房。&于是用一条红帛,授新郎新娘各执一端,由大妗姐辈簇拥进新房。接着又举行坐床撒帐仪式。新郎新娘并坐床沿,放帐以蔽,由主婚人请&好命婆&将亲友送到房的红绿筷子,向帐前帐顶撒去,意祝新娘&快生子&,旋即挂帐。又由&好命婆&捧莲子羹,分喂新郎新娘,作为合卺仪式之一。
& 渡水饭& 女方出嫁,待迎亲队伍离开之后不久,女方亲戚朋友(多由年轻男女组成)结伴前往男方家庭,察看女方所嫁家庭情况或受到的待遇如何。从前出行需要坐船去,在午饭前准备好一盒饭菜,带到男方家给新娘吃。意思为女方并不是为了吃男方家的饭而嫁入男家,所以叫&渡水饭&。后来改步行、骑单车或摩托车,现在改为坐汽车。一般由男家负责接送。到达目的地后,男家一般以喜烟、糖果、好茶、饮料热情招待女方亲友。&渡水饭&人员一般在男家开席前返回女方家中,并不参加男家的酒席。
&& 喜酌& 迎亲之日宴请称喜酌或梅酌。喜酌为迎亲正日举办之筵席,每桌菜肴为九式(碗);梅酌是新娘子亲自下厨,以示手巧。梅酌不发请柬,主要是邀请男女双方好友。富贵门第,则分喜酌和梅酌两天举行,一般人家则是男家、女家同一天摆酒席。在正日(结婚日)前一两天,叔伯、姐妹等亲戚便&埋艇&(划艇前来),帮助搭棚、建灶,并送来鸡、鸭、鹅、猪肉、米、布匹等。搭好棚,上好大字架,将亲戚朋友送来的布匹一一挂好,写上送礼者名字,热水瓶、洗面盆等礼品一字摆开。开席时,舅父、姑丈坐上席。习俗规定,舅父未入席,其他人不得入席,舅父离席,其他人全部离席。一般人家,买不起台凳,就用一个麻包袋作桌子铺在地上,周边铺上禾杆草作凳,席地而坐。有的用一两个砖头作凳子。席间,新娘在大妗姐的带领下,依辈分向亲戚朋友敬茶或敬手巾洗面,敬茶敬手巾时新娘要介绍自己姓名、住址等,若介绍得不够详细,或搞错辈分顺序,会被亲戚&扭计&(迟迟不接),颇为尴尬和费时,得由大妗姐好言好语扭转局面。受茶巾者,要放&利是&到盘中,以示答谢。到东涌人家喝喜酒,必须要多备零钱方能应付。至今,仍有部分人家保留着敬茶的习俗。大部分已转为敬酒,且无需封&利是&。
&& 闹新房& 酒席完毕,新娘入新房。是夜,新娘与小姑同床而睡。新郎不能入新房,要到亲戚家或左邻右舍朋友家借宿。遇有顺德亲戚的人家,顺德亲戚会在酒席期间就躲入新房,待新娘进入新房后开始闹新房。闹新房的者,多是新郎的姨表、姑表、朋友、同学等。其内容和形式,大体是要求新娘和唱、出联答对,以俚语俗语要新娘解释问题,&戏弄&新娘等。如什么&筷子双双,摆在中央,明年生仔,请我食姜&;拿新娘的手指来数,是否有十指,要新娘量脚长等种种难题,自然难免有闹得过分,出现尴尬场面。
&& 三朝回门& 婚礼最后一项是&回门&,又称&归宁&,也即回娘家。婚后第二天清早,新婚夫妇回娘家。新郎在堂倌陪同下,来到女家(俗称&上厅&),所带礼品,除猪肉、鲮鱼、糕点、生果、莲藕等物外,最重要的是烧猪。如无烧猪,则会认为新妇不贞。新郎至女家后,参拜祖先及向女方家长等尊辈敬茶、&拜门&等,大致如新娘在夫家那一套。晚餐,女家设2~3席,以小舅作陪款待新婿,称为&请新女婿&。偶有好事的姐妹搞一点&玩新郎&节目,但不如&玩新娘&那么大规模。散席后,女家以糕点、小鸡和写有&百子千孙&红字的灯笼作为回礼,新婚夫妇回夫家。但新娘翌日晨即返娘家,至&满月&时才返夫家。
&& 落家& 八十年代以前,东涌人家新娘结婚后,并不是马上到男家住。仍继续在女家种田,遇春节、端午、中秋、重阳、冬至等大节,或夫家有婚嫁、翁姑寿辰、疾病、死亡等红白大事,又或者在农忙时节,在男方一再催请下,才回夫家过一夜。这种由于有事或迫于压力才回夫家长期生活,称为&落家&。也有些经多次催请,仍避而&不落家&的。&不落家&的要补偿一笔不少于婚礼费用的款项给男家,让丈夫另娶或纳妾,称为&赔银&。&赔银&后不用再返夫家,但其地位、称谓、继承权不变。年老病危时始返夫家得一死所,由后妻所生儿子(无子者则由夫家之侄)主理丧葬事项,所需费用全部由&不落家&者负担。
&& 改嫁& 旧时允许男子再娶,却禁妇女再嫁。所谓&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因而寡妇改嫁会遇到诸多阻力。旧社会东涌也有寡妇改嫁,但必走偏门、后门,不能走正门、大门。本地再嫁女子,谓之&翻头婆&,含有耻笑之意。再婚从简,多不举行婚礼,不坐轿,不宴会。民国时期,特别新中国建立后,寡妇或离婚后再嫁,都认为合乎情理,国家法令许可,家长、社会不得阻挠。一般都有举行婚礼、宴请等,但一般从简,不比新婚那么热闹。
&& 自梳女& 自梳女现象是封建制度下的畸形风俗。在旧社会里,未婚少女蓄辫,婚期始束髻。自梳女则通过一种特定仪式,自行易辫而髻,以示决心不嫁,独身终老,谓之&自梳&或&梳起&。&梳起&是上述女子宣示决心以丫角终老的特定仪式。一经梳起,终生不得翻悔。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番禺人口调查报告书》载:&全县自梳女共7011人。&其中一区1055人,二区4908人(两区即今沙湾水道以北和榄核、灵山、东涌、鱼窝头等)。
&& 招赘& 俗称&招郎入舍&。古时的东涌,也有女子到了适婚年龄,招男子到女家跟从妻居的婚姻形式。传统的习俗以父亲为主的传承形式,决定了男子在家庭中的主导地位。一个家庭若无儿子,便要设法招女婿入门,以承家产,传延子嗣,改从母姓,养老送终。招婿的婚姻仪式,与一般婚礼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一是一切婚礼在女家举行;二要从妻改姓,直到三代之后才复姓归宗。在旧社会入赘受歧视,家庭和社会地位较低下。因而入赘者多为穷苦或多子无力娶妻人家的儿子。过去赘婿在本姓上冠妻姓,入赘的男方必须进入女家居住,成为女家的儿子。新中国建立后,实施新婚姻法,男女平等,婚姻可以自由结合。成家后,居住在男方女方都可以,男方住在女方家也不限定改姓,属于正常婚姻现象。
&& 公鸡拜堂&民国以前,曾有这种陋习:当男女两家议定婚盟后,新郎突然出走抗婚,或出洋做工求学,不能及时返家成亲,而女家又不肯易期相就时,男家则由大妗姐抱一只大公鸡代替新郎与新娘拜堂。这公鸡在拜堂后放进专设的鸡笼饲养,永远不杀,让其自然死亡。这种陋习使一些女子与公鸡拜堂成婚后,往往由于丈夫永远不归而寡居一生。
&& 冥婚&解放前有冥婚的习俗。一般人家、特别是富有人家在未婚儿子死后为其物色对象(已死去的未婚女子),并择吉日成婚,此谓冥婚。在迎娶之夜,男家的轿扛神位到女家迎娶,女家用纸制鬼衣及竹纸粘合制成的各类嫁妆,抬至男家供拜焚烧。男家则设这对鬼夫妻的灵位于神楼,并择一侄辈为其嗣,常年供奉香烛,男女两家永行姻亲之礼。
(二)生养寿辰
&& 妊娠& 妊娠也叫怀孕或&有喜&,是新婚家庭的一大喜事。有喜后,禁忌接触婚嫁事物,诸如参加婚礼,观看嫁娶,入洞房,食喜糖喜酒之类。&以喜冲喜&,被认为是对双方不利。禁忌接触丧葬事物,诸如看&做功德&、祭灵、入殓、出殡、入丧家等。同时禁忌接触神事,参与拜神祭祀,靠近神龛、巫祝等。还禁忌接触别的孕妇与产妇,认为不洁对不洁,必有一伤,而且担心与对方&换胎&。认为孕妇的住室是&胎神&常驻处所,因此,在孕妇室内的行为处处要小心谨慎:忌在室内拆移砖、瓦、土。忌在室内移动床铺、橱柜、箱笼。忌室内墙壁、门窗、家具等处钉钉子。忌高攀爬树,不捡重物。忌在葡萄树下乘凉,怕孕妇中邪气生葡萄胎。忌夜晚外出不归,恐胎儿被邪气伤害。忌看戏听曲,戏中有花面,怕会感应胎儿花脸。要求孕妇说话不大声、不怒、不骂、不狂笑、不远行,就是娘家有大事也不回去,在家里保持柔和宁静。
&& 分娩& 旧俗认为孕妇分娩必须在婆家,不能在娘家或任何亲戚家生产。认为分娩有血污秽气,会给娘家带来&血光之灾&。临产时,产妇房忌风,忌大声,男人需退避。胎儿落地时,应权其轻重,记录落地时辰。对于婴儿的出世,脐带的安置,民间很重视。接生婆接下婴儿,脐带剪断后,用布包好,将脐带以石灰渍好,红纸包妥,放入罂内,保存在母亲床下,意为&不离膝下&。俗称此举能使婴儿长命百岁。遇上孕妇生产困难,需请来神婆,用碗盆盛一些米,加上水,然后用竹叶在门前屋后洒水,名为&起饭&,即鬼神不要从中作梗,让小孩顺利出生。小孩出生后,用碗盆装上泥,种上一棵水草放在床头,满月时种在步头边,意为落地生根。产妇分娩后一个月内不出门,需要防风,穿得暖和,有的还要包头。姜炒鸡,猪脚姜醋,是产后必不可少的保健品。分娩二三天宜服&生化汤&二三剂,以防产后疾患,促进康复。&坐月&期间,忌生人进房,特别新娘、孕妇不得进产房,怕相冲;穿重孝的人更不准进产房,怕丧气冲了婴儿不吉利。为了防止别人误入产房,在房门需挂上特殊标志,如红布、红绳、柚叶、柏叶等,以为警戒。一般人见此,自然止步。
&& 婴儿& 婴儿出生第三天,开始落脐。习俗采槐枝、艾叶煎香汤,为婴儿洗浴,谓之&洗三&。主人向在场的亲戚,报告小孩出世的时辰和体重。婴儿出生满一个月,主人十分重视满月庆喜。简朴者以&红鸡蛋&并附酸姜送戚友及左邻右里,讲究者为孩子办&满月酒&。婴儿出生满一年生日为周岁。亲戚前来送礼道贺。外婆、妗母、姑、姨买衣服、鞋帽之类,为孩子举行穿衣服仪式。俗话说,姑送裤,姨送袄,妗母送鞋满地跑。送新鞋学走路,有祝愿孩子顺利成长之意。
&& 父母为孩子取名,往往考虑到与其前途命运联结在一起,自然把命名结合&生辰八字&来考虑。请算卦先生算命,以其&生辰八字&,再嵌入&五行&之中,推算命中缺什么,便在名字中补上。如缺火,在命名时取有火旁的名字。另一类命名的出发点,是祈望对其前程和事业有导向作用的,如宏才、伟略、光宗、耀祖;或训以修身之意,如虚怀、若谷、志仁、学谦之类;还有从其宗族垂流排行辈分的。还有取表字的。取表字不能随便,必须与本名涵义相应联系。所谓&名以正体,字以表德&。此类雅习,民国时期尚有,但少用。当今时代不同,很少听到以生辰八字来取名的,多从勉励志向、培育修身导向等来考虑。另一类取名,中间一字是按辈分来取。取名时需追溯大太公祠堂记录的字辈。祠堂一般以门口对联一字为一辈,如&富贵荣华&,第一辈就是富字辈,第二辈就是贵之辈。取名按字辈来取,如属荣字辈,就取名荣生、荣海等,后一字缺什么就补什么偏旁。还有一类是按意头来取,如金、银、彩、娇、好、转娣(引弟)之类。有时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故意改一个动物小名,好粗生粗养,如牛仔、猪仔、狗仔之类。有的按出生时间取名,如初(初一)、拾(初十)、十五。有的按重量,如六根(斤)、九根(斤)、奀(瘦)仔、奀妹等。有的按领养改名,如执仔、执妹、执根等。
&& 生日& 从前,东涌人一般满30岁才开始过生日。通常在此日买些食品或有意义的商品度过。那时小孩子生日,父母给一只咸蛋,叫吃红心蛋,取其有雄心之意,而不必说出今天是其生日。及至儿子成长结婚后,由其岳父为其做生日,备物品拜神之后,添些菜肴与家人同聚,是为做生日的开始。就是到了30岁之后,即使有请亲友的仪式,也是极为简朴的。当今则大不相同,年轻年幼者也庆生日,且特别引人重视的是幼年生日。添新衣,备玩具,买蛋糕,还点燃喜烛。每大一岁添增一烛,竖立在蛋糕上,举家或邀同龄往来的小朋友,姨姑之属,开生日聚会,唱一曲生日歌,然后吹熄烛光,切蛋糕给大家分享。
&& 祝寿& 俗称&做寿&。50岁以上,一般年逢&十&的生日,才举行祝寿。不是逢&十&的诞辰,只讲做生日。做寿的仪式有简有繁,以其家底及寿星身份而定。祝寿通常由儿女、亲戚朋友发起,大家齐来庆贺。祝寿礼品习俗为寿桃、寿面、新衣服;隆重者还有寿联、寿幛。古时还置寿堂,正厅墙壁中间,男寿星悬挂南极仙翁,女寿星悬挂瑶池王母,或&八仙庆寿图&、&三星图&、象征高寿之画轴或剪贴金纸大&寿&字。燃寿烛,结寿彩,寿星着新衣,坐中堂,接受亲友、晚辈祝贺叩拜。50岁称梅花寿,又称半百老人;60岁为下寿亦称花甲大寿;70岁为中寿;80岁为上寿;90岁耆寿;百岁为&期颐寿&。东涌人一般为长者做大寿,习俗是&男做齐头女做出一&,即男是60岁,女是61岁;男是70岁,女是71岁时过生日。
&& (三)丧葬送终
&& 初丧& 正寝、出厅。从前,病人在家中亡故,按古俗忌死于偏房,而正厅、正寝是一家之圣地。病者在医治无效危殆时,先为其沐浴更衣,随即移于正厅,名曰&出厅&。出厅咽气称之为&寿终正寝&,女的称为&寿终外寝&。来不及时,在病室死了,断气前,要拆去蚊帐,否则说&天罗地网,永世不得超生&。
&& 送终& 民间忌讳人死时没亲人在身旁,至死灵魂不得安宁。人在弥留之际,先用黄皮叶煎水擦身,然后移送到正厅上首&青龙位&的板床上,脱掉衣物,换上寿衣(衣裤合计的件数,有&男双女单&之分),头枕&金银纸&,两手分握巾、扇,身佩内贮现金和&阴司路引&的&荷包&,等待&寿终正寝&(女死称&内寝&)。如未能穿上全部寿衣而死,常被世俗视为&憾事&。人死时,在床下点一油灯,其意是为死者在昏黑的&阴司路上&照明,直到出殡前,不能熄灭。床脚下置一盛满黄沙的瓦盆,沙田区人有时用香蕉树杆或萝卜切开两片,为插香、烛之用。病人在奄奄一息时,子孙和眷属在死者面前叫喊,希望死者回生,谓之&呼号&。在亲属守护下,度过弥留时刻,谓之&送终&。人死后以&元宝&盖面,白布被(上加宽约一尺的红布)盖身。将其身首、手足安放平正,双脚朝门,谓之&倒头&。来吊唁的人致送&赙仪&(俗名&宝烛钱&),由丧家派专人登记。除直系亲属外,旁系亲属及戚友,由于畏惧&鬼神作祟&,都借故避开,故而不&坐夜&。
&& 嗨世既& 生者死后,其直系或旁系亲属中几位会&嗨世既&(唱哀歌)的女人,在死者旁边铺开草席,跪在死者旁边,开始&嗨世既&,时间至半夜或到天明。&嗨世既&曲目共有60多首,如香、倒头、离别酒、斋、开丧等,内容大致是表达对死者的哀思,以及让歌声伴随死者到阴间,不要让他寂寞。
&& 易服尽孝& 老人死了,子孙和眷属都要换穿素服,放声大哭,震动邻里。倘子孙众多,满堂皆着白色孝服,人们视为死者有福。死了几个时辰,便请喃呒先生诵经,谓之&开路&。子孙和眷属都要披发赤足,不许喝酒、吃荤、洗脸、擦牙等等。俗说假若违反此例,死者尸体会发胀。不许夫妻同床,否则会使棺材破裂。人们多有遵从,以表孝心。
&& 报丧& 丧家派专人通知距死者住处较远的亲友。从前,东涌人大多是走路去报丧的。找巫师或土工,巫师或土工根据死者生、卒的年、月、日、时,推算出&大殓&、&出殡&、&回煞&(即所谓&魂归&)的日期和&避忌&(如属&冲克&的某些岁数、&生人勿近&之类)等事项,用黄纸写成&丧榜&,(东涌人称之为&黄榜&),贴于门外。
&& 买水& 入殓前要为死者沐浴,要&买水&。&买水&通常由长子一手抓一支香,另一只手抓&买水兜&(瓦钵),弯腰、低头、到步头买水。入殓前,土工用白布蘸孝子所&买&的水,在离尸体五、六寸上空象征性给死者&抹身&后,用孝子的孝带&络&住尸体,移入在门口用&牙灰&垫底的棺木里。接着,用红头绳吊着脚香,校正尸体头部朝向,名为&钓金鱼&。为防止出现&偏向&,头、手部附近空隙处,均用&牙灰包&填充、固定。经亲属验正确实没有偏差后,最后盖上白布被,加上棺盖(下葬时才加钉),上铺红绸或布(贫家则用纸)。然后由&喃呒生&带领亲属,围着棺木转圈,即&运木&。
&& 小殓& 替死者穿衣,谓之&小殓&。此俗沿古习。《礼记&丧服大记》:&小殓,于户内&,&小殓君大夫皆用复衣复衿&。穿着入棺的衣服叫&寿衣&。寿衣多少,衣料好坏,以家道贫富而有别,但有规俗,要奇数,不要偶数,上衣11件,下衣7件,忌9件,因&九&、&久&同音。但也有人以男双女单为习俗。款式多为死者礼服,制衣以绸布。色泽以素为主,寻常多用青、白、棕、酱、古铜、茶青等色,其他色泽多忌讳。俗谓大红、粉红用于喜事,如用于死人,会使鬼魂凶猛。绿与禄同音,不宜带到棺内;蓝靛,恐子孙褴褛;黑色大晦;黄乃正色,皆不宜用。
&& 大殓& 俗称&入殓&、&入棺&,即将尸体安放入棺。若死者眼不闭,则仵工用手按其闭。给死者穿衣时,如死者僵直,仵工有术扭顺则穿上。死者抬进棺材,仵工还有很多动作,使尸体端正。扯一条红绳直拉在棺中间,线头挂一短竹枝,对着死者的鼻端,验正,谓之&钓金鱼&。如死者是女人,丈夫在世,要给死者簪一朵花,谓之&死在夫前一枝花&;同时用一把木梳在尸前扭断,短的投入棺,长的留给生者,谓之&分梳&(即分疏,疏、梳同音)。死者是男,妻室在世,只需分梳。又把死者的裤放在棺里,随后叫儿子亲手拿回,谓之&扯富&(裤、富同音),意即冀子致富。其子又将一把斧送出门外,谓之&送苦&,意取从此苦去甘来。
&& 安座& 为死者设灵位。摆神主牌和遗像,配上香炉烛台等,谓之&安座&,供家人和亲友叩拜。又由喃呒先生预先备好&太上老君敕令伴随使者&木牌,安在台的左边,叫做&人客&,是来陪伴死者灵魂的。据说这&人客&很薄情,如果子孙吵闹口角,&人客&定要惩罚他。所以,淘气的孝子、恶泼的妇女都很惧怕&他&。
&& 立铭、上旐& 对死者威望的尊敬,通常立&铭旌&,即书写死者姓名的旗幡。旌以黑或红布为质,长三尺三寸,用绛皂粉或墨汁书写或剪字砌成死者姓名、衔头、年龄、题旌者姓名粘于旌下,挂在灵位旁边,称为&铭旌&。许多人请名人题字,以示死者身份。
&&& 设灵堂 俗称&孝堂&。摆死者的遗像和神主牌,挂白桌衣;祭桌摆香炉、烛台、长明灯、供品。讲究的人家在院内还搭灵棚,挂哀帐放祭品,以备吊孝。
&& 吊孝 即吊唁。一般是上香跪拜,晚辈平辈都跪拜,俗谓&死者为大&。自民国迄今,平辈亲友已少行跪拜,多以三鞠躬为敬礼,死者之近亲,特别是姻亲,吊孝仪式隆重,通常备办菜肴、糕点、果品和挽联、哀幛等。吊孝仪式,由司仪主持,吊者头扎白布或戴黑纱,在司仪唱诵声中趋步向前,献上祭帐,摆上供品,上香、奠酒、叩头,有的还伏在地上痛哭,乐队奏哀乐。孝子披麻戴孝跪于灵案西侧,屈右膝跪拜亲友,亲属则在旁陪哭,谓之&谢孝&。
&& 出殡 亦称&引发&、&出山&。即把灵柩送到安葬或寄放的地点。出殡是丧俗中最隆重、最复杂、最繁琐的仪礼。这不仅是对死者深切的哀悼,同时亦是对生者门庭的炫耀。所以,旧时不论贫富之家,都要尽力而为,不惜花费人力、物力以赴。出殡首先请阴阳先生择日,日期一般定三、五、七的单日。少的一日,多则七日或更长时间。日子择定后,复告亲友临丧,然后备好各项事宜。出殡前一夜,子孙及家人通宵达旦守在棺材左右,仵工把棺材轻轻移动,大喝一声&大吉大利&,谓之&移材&。习俗相信&移棺材有煞气&,如果出殡时移动,子孙、家属、亲友众多,很难躲避;所以预先移动,使煞气泄了,便于出殡之日抬柩自如。把棺材抬起谓之&启灵&,伴随着明烛、拈香、焚纸帛、进膳、祭酒、读&起柩文&等。子孙和亲属都穿全套孝服,在灵堂大哭跪拜,然后将灵柩移向墓地。出殡时灵柩旁有抬柩的探路者,手持两木板,边行边敲打,大声高叫&左平右凸,前湿后滑&之类以示意,提醒抬柩者小心勿失。抬柩人数看棺柩大小、棺罩层数多少而定,有4人、8人、12人,以至更多不等。这又看死者身份高低、贫富门庭之别而定。棺柩上面竖立两个纸扎仙童仙女,手持短幡写明西方接引。孝子披麻戴孝,手执孝杖,脚穿草鞋,垂泪扶柩而行,亲友执绋而送。如显要人物死了,友善团体还预先安排,在路边摆好香案祭品致祭,叫做&路祭&。送殡者行至预定地点,辞灵拜别,孝子叩谢亲友送行。拜完后各自归家。安葬后,俗例另取道回家(即不重走原路)。
&& 安葬 习俗相信葬地坟墓安置得好坏,关系到后人的富贵兴衰,所以民间风水术士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大讲&龙脉地穴&、&牛眠鹰爪&之类,梭使人们选择安葬之地。安葬礼俗,沿袭已久,其繁文缛节,苦不堪言。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提倡殡葬改革,简化祭仪,破除迷信,推行火葬,如今已没有土葬风俗。
&& 建坟& 俗虽有&入土为安&之说,但沙田人家笃信&风水&,虽不能找一个&龙口宝地&安葬,但都尽量代一个相对好的地方安葬死者。建国前后,多数人家属中等以下人家,不封不树,称为&草坟&。进入八十年代,坟地多用砖头、水坭砌成缺口圆形,外批石米,中立石碑,碑前铺&拜桌&,碑右后方立&后土之神&。坟墓左右&两臂&(俗称&山手&)作前伸状。占地面积3~5平方米,俗称&石山&。现在,移风易俗,坟墓拆除,骨头烧成灰,装入罐中,安放到骨灰楼寄存。
&& 做七& 人死后,七日一祭,名为&做七&。沙田人家虽不设灵座,亦以香烛、酒饭祭奠。据迷信的说法:人死后的&二七&至&三七&之间,其鬼魂由&冥差&(俗称&牛头马面&)押回家中,名为&回煞&,又名&魂归&,沙田人家称之为&返魂&。届时于正厅设灵摆祭,并在灵位下首另设一席,款待&冥差&。所有家人避往别处(历时约2~3小时),虚掩大门,悬宝烛、冥镪于门外作标志,以免&生人&误闯。胆大者往往会偷看&返魂&,见有白色蝴蝶等在灵座处飞来飞去,认为是死者鬼魂的化身。农村人家为死者做&三七&习俗延续至今。当日,在屋外搭厂设灵座,请来&喃呒生&念经,亲戚朋友一起前来拜祭。大开筵席,招待前来拜祭的亲戚朋友。然后把所有的丧堂、祭帐、灵台都清除并烧掉,仅留拜桌,安放神主牌早晚侍奉,直至百日。
&& 问米& 死者死后不久,农家妇女必前往&拜神婆&(巫婆)处,请死者&上身&,由胆大的妇女与死者&对话&,问过得好不好,有什么需要,有什么不足等。之后,按&拜神婆&的提示,一一做好,但求心安理得。
&& 打斋& 这主要是为非正常死亡的人举办的仪式。非正常死亡,如没有人送终、死不瞑目、死得不安祥、因意外死亡、自杀等。东涌人家多请&喃呒生&打斋,内容有:招魂、开吊、礼鬼、解结、接亡、供羹饭、摆灵、座灵床、开方、破狱、破血河等。时间长的可做全套,时间短的则酌减。贫穷之家,一般在死后翌晚,请&喃呒生&吟&倒头经&,又叫&半夜光&,摇铃敲磬,当尸祈祷,为死者消灾超度亡灵。
&& 百日& 人死后至百日,举行祭礼仪式,主要内容为请&喃呒生&将神主牌安迁神龛,俗叫&上台&,或叫&百日&。至此,丧事才完全结束。
三、生活习俗
&& 东涌承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底蕴,倚地处祖国南疆的名城广州,揉合了四方的生活习俗之后,形成地道的生活习俗,无论服饰、饮食、居住、行走等方面都见证着时代的进步。
竹纱、夹布、大胜蓝、墨乌、纱衫
&& (一)服装
1.传统服装
&& 大襟衫 本地人称的大襟衫,是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服装。其式样分有领、无领两种。款式从领口向右复一块前幅成半月状,以布结为扣,分大尾和细尾。大尾衣衫的四周边的折角布约一寸宽,细尾折角布约1公分宽。又有长衫、短袄之别,男女均穿,老人尤多。女式多为短大襟,长不过膝,短不露腹。前襟有贵饰,俗称&栏子&。男式有长短两种,长者多为老年人穿,或用于喜庆佳节穿用,俗称&长袍&,长不蔽脚,短不过臀。短者常作平时劳动的便装,属于粗陋布衣。东涌人家20世纪50年代以前女性大襟衫的衣料有纱(顺德生产的香云纱比较有名)、红底墨乌、大胜蓝、秋格、夹布、竹纱等。现在这些衣料除了纱外,其它不再生产。
&& 大脚裤& 用料与大襟衫一样,但偏向深色一些。裤头有3寸高,用浅色布料,裤脚直上直落,穿着时裤头向右复折后卷在裤带(绳)上,尾股部分收得很紧,显得上窄下宽,裤脚比喇叭裤还宽大,行走时两只裤脚互相磨擦,发出&沙沙&声响。湿水后声音更响。
&& 九牙(齿)津(包)头布& 东涌人家的女性50年代以前,头上喜欢盖包头布,具有遮阳、防尘、保暖和保护头发的作用。形状为方形,大小约2尺4寸,用料与大襟衫相同。四边用红、黄、绿三色线绣出牙装,每色绣三牙,三色成九牙。女性从少女时代开始就使用包头布,少女用1尺6寸,成年女性用2尺4寸。出嫁时要重新绣一条崭新的津头布。
九牙津头布
&& 披肩 &具有装饰和保护衣服作用。未婚女性成人时以自制为主。用料与大襟衫相同,有的在披肩上穿民国时期的大银元,有的用5个2毫银拼成梅花状,并在左前胸上方绣上花鸟虫鱼图案装饰。出嫁时另做一条并绣上双喜字。
&& 唐装衫裤 清代至建国前,本地男女日常穿用。男子上衣有高领、低领之分,胸腹前有三至四个方形口袋,上小下大,有的在衣内缝有暗袋,用料多为蓝、灰、黑等颜色,衣料有贵重便宜之别。裤身、裤脚较宽,无袋,左右相掩后紧束于腰。现仍偶尔可见,有些中老年人喜欢穿用,因其具有宽松、舒适的特点。妇女穿用的唐装裤与男子相同,衫亦有高低领之分,上衣的胸腹围布至右肘,前后相接处用布扣扣紧,偏宽,镶边装饰或有或无,也具有宽松舒适感。
农家妇女着装
&& 裙 古代男女同用,后来专指妇女的下裳。其制法是把许多幅布连接一起缝制。初时大多由前三幅后四幅连接而成,后又有六幅、八幅、十二幅不等,且多褶裥。裙的颜色以红、紫、黄、绿、深灰等居多,以红裙最流行。相沿至今,裙款多样,本地妇女多穿长裙、连衣裙、短裙、筒裙、石榴裙、舞裙、旋裙等。
&& 夹衲 本地人又称&背心&,是一种没有袖子的上衣。男女穿用,可作内衣亦可作外衣,不同季节厚薄不同,用料多为布、绸、绢、绒、皮革、毛线等。
&& 中山装 中山装是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亲自设计倡导的。这种具有我国民俗特点兼具中西衣装之所长的简便服装,是以广东便服为基样,把直领改为反领,使上衣具有西装上衣、衬衣和硬领的作用,穿起来显得硬挺,同时将便服或西装的三个暗袋,改为四个明袋;还加上袋盖,各钉纽扣一粒,既美观又安全。原设计上衣纽扣是七个扣子,后为方便改为五个,这就成了小翻领、四袋、五扣的中山装上衣。中山装裤子是参照西装裤式样,前面开缝,一律用暗扣,左右侧各置一大暗袋,裤头右前部设一小暗袋,俗称&表袋&,穿着方便。此外,裤袋腰部打褶,裤管翻脚,也有异于其他服装。中山装可作礼服,也可作常服,迄今仍然流行。
农家妇女着装
&& 旗袍 满族又称&衣介&,是一种长衫,即&衣皆连裳&。初为满族妇女服装,故名。现已演变为中国女性所特有的服装,堪称&国服&。它庄重典雅,风度翩翩,受到许多国家的青睐而跻身于国际时装的行列。当地只有富贵人家才常见,一般人家只有在结婚当天才偶有穿。
2.传统服装的用料及制作方法
&& 香云纱 本地人又称&莨纱&,是广东顺德生产的一种绦织物。质地甚佳,防水性能强,易于散发水分。用此料制成的衣服,穿着时轻松凉爽,爽滑柔软,耐穿易洗,适于炎热夏天穿用,向来为东涌人家所喜爱,特别是有钱人家嫁妆必备。因其生产原料不多,未能大量面市,今穿着者多为中老年人。
&& 红底墨乌布& 是一种比较粗糙的布料,织好后是白色,穿着前先用薯莨水浆染色。薯莨是一种类似蕃薯状的有胶质的植物果实,用薯莨染出来的布,特别硬和耐磨。这种白粗布经染色后变成碣色,再用乌色泥浆涂在衣布的表面,经3至4次反复漂染后表面呈黑色,里面呈碣色,所以叫红底墨乌衣或布。这是东涌人家五十年代以前一种比较多人穿着的衣料。
&& 墨乌布& 是一种比红底墨乌布柔软的黑布,一般用于缝制细尾上衣为主,青年女性最喜欢穿这种衣服。
&& 大胜蓝布& 是一种粗实的宝蓝色耐磨的布料,一般用于缝制大尾上衣和大脚裤为主,中老年妇女喜欢使用。
&& 秋格布& 用粗、细线织就的有方形格状的黑布,是一种比较文雅的布料。因不耐磨,一般人干农活时不穿这种衣服。休闲时人们喜欢穿着。
&& 夹布& 用银灰色织成的布料,布质较粗糙,耐磨但容易清洗,因此,穿这种衣料的人并不多。
&& 竹纱& 是一种用比较细和硬的纱线织成的黑布,缝制成衣服,穿着比较贴身、干爽、透气,年轻人喜欢穿着。
薯莨染色的香云纱
&& 薯莨染布& 五十年代以前,东涌人家都喜欢用茨莨染布。漂染后的布比较耐磨,又有一定的颜色。染布的时间一般选择夏季。具体做法是先将茨莨切成碎粒状,然后放入瓦缸,加上适量的清水,盖上盖子,用火煮瓦缸几个小时,茨莨完全溶解,变成碣色的浆水。第二天早上,把茨莨水倒进木盆,把待染的衣物放入盆中浸泡一个小时左右,拧干水后摊开在稻草上晒干,晒干后再浸泡,反复3至4次,漂染后的布料就成碣色。如需将布料染成黑色,可以在漂染后在衣服表面涂上黑泥浆,等泥干后再抹,反复多次,布料也就成了黑色。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传统的漂染方法已经没有人再使用,平时人们更见不着了,但在一些老年人的心中仍依稀记得。
3.现代服装
&&&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本地富贵人家多穿中山装、西装;工商界穿西装、便服、长衫;劳动群众穿唐装、便服;青年学生穿企领文装、衬衫,女生穿白衫、黑裙或长衫。
&&& 五六十年代,男性比较流行的有中山装、军干装、列宁装、工人装、夏恤、衬衫或民装;女性大多穿衬衫、列宁装、花裙、西裤等。
&&& &文化大革命&期间,男女都以唐装、中山装、革干装、红卫装、军装、西裤、衬衫为服,极少新奇服装式样,以黑、蓝、黄、白的颜色居多。
&&& 七十年代中后期,受广州、港澳影响,盛行喇叭裤,不仅在青年男女中流行,且影响到中老年和小童裤型。柔姿装是女士们追求的时装,还有较流行的太空装(褛)。
&& 八十年代以来,西装热兴起于广州,其后盛行全国,以1988年为全盛时期。广州、番禺市桥的专营时装店、时装集市、灯光夜市,西装衫裤款式新颖,琳琅满目。随之而兴起的是茄克衫(机恤),几乎取代中山装、军干装而成为日常工作便服。此后,西装、茄克衫成为男士们时兴服装的两大流派。女士们的服装则以裙、牛仔裤、西装、衬衫等为主。
&& 镯 本地中老年妇女多在左手腕带上玉镯,也偶尔见个别小孩手脚戴上锡制的镯,以图吉祥。
&& 簪 指妇女插髻的首饰。现本地妇女基本上不梳髻,便很少用簪,偶然见到个别中老年妇女梳髻用簪。
&& 耳环 以往本地民间风俗,妇女穿耳戴金、银耳环成风,富裕人家妇女多戴金、白金、玉等耳环,贫穷者也戴银、锡耳环,或铜制的&朱义盛&镀金耳环。
(二)饮食
1.饮食爱好
&& 饮茶& 东涌和鱼窝头的居民一般喜欢在闲暇时间上茶楼酒馆饮茶吃点心。墟镇都设有茶馆酒肆,有的每日开早午晚三市,顾客络绎不绝。
&& 打边炉(吃火锅)& 冬天里,许多人都喜欢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边煮边吃青菜、豆腐和各种肉类,包括鱼片、肉片、各种禽畜的内脏和海鲜等。居民还喜用狗肉和鲤鱼打边炉(吃火锅)。
&& 吃禾虫& 禾虫是沙田区稻田里野生的软体小虫,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铁、磷和各种维生素,其味鲜美,城乡居民历来喜爱,视之为席上佳肴。民间烹调方法甚多,或煎、炖、煲鲜禾虫,或晒禾虫干,腌制禾虫酱,后者甚至是农家常年的备用菜。
&& 吃风鳝(鳗鱼)风鳝肉丰骨少,肉质嫩滑,含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堪称鳝鱼类中之珍品。民间多以蒜头焖焗,其味鲜美可口。
&& 吃狗肉& 农村居民比较喜吃狗肉,烹调方法则各地不一,多数用绿豆先煲后焖。有人也喜用狗肉打边炉。
&& 蛇餐& 城乡居民中的有钱人家喜在冬天吃蛇餐。食法有所谓&三蛇烩&(三蛇指金脚带、饭铲头和过树榕等毒蛇)、&龙虎凤大烩&(即蛇猫鸡同煲)、龙凤羹(老母鸡煲蛇)、水蛇花生汤(粥)等。
&& 吃田鼠& 田鼠危害庄稼,但部分农村居民喜吃田鼠。其毛黄肉多,农人多在秋冬之间捕捉,腊制为田鼠干,其味鲜美;也有的以乌豆、老姜煲汤。
&& 吃麻鸭& 农村盛产家鸭和野水鸭,两者肉质俱佳。沙田地区居民用锅焖全鸭,俗称&燎鸭&。秋冬季节,人们喜腌制成肉质甘香可口的腊鸭。
&& 吃蟛蜞& 蟛蜞,一年四季产于淡水草滩、池沼和稻田河沟里。民间喜用蒜蓉、椒丝、紫苏、豉汁蒸熟,其味清香微咸,鲜甘可口,风味不亚于膏蟹,沙田地区居民历来嗜食。
&& 吃田螺、石螺& 本地属水网地带,盛产田螺和石螺,居民普遍嗜吃,多用紫苏炒熟啜食。沙田区居民则喜在饭面清蒸。
2.传统食品
&& 石硖糕& 石硖,多生于水下石块之上。东涌三沙、沙公堡等地盛产。石硖糕主要以其肉作原料来制作。先将其磨烂,然后用沙布将其肉汁挤压出来,配以鸡蛋、砂糖、姜汁、葱花等一起搞拌均匀后,隔水蒸上15分钟左右便可,色香俱全,美味可口。在60~70年代以前堪称本地一绝色美食,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已很少再见其面。
&& 大眼松糕& 用大米磨成粉水,下糕种经发酵后倒进糕盆内在锅里蒸煮40分钟。糕面起大泡,寓意大发。在节日和有喜事或小孩升学时制作食用。
&& 九层粉& 用大米磨成粉水,混合黄糖成茶色,先薄层倒进糕盆蒸2至3分钟后再倒第二层,形成多层,一般为九层。清甜爽滑。
&& 撑粉& 用大米磨成粉水,全部倒进锅煮,边煮边用锅铲搅拌(又叫撑),约有5寸厚,冻后成实体,食用时切成片或粒,甜食加糖,咸食加猪肉、虾米、蔬菜。制作工序繁琐,一般需要两个多小时才能完成,但爽滑可口,是春节时制作的传统美食。
&& 肠粉& 用大米磨成粉水,薄层倒进糕盆放进锅中滚水漂蒸,蒸3至5分钟即可。放入肉、虾米等成肠粉,清蒸叫河粉或斋粉。娶媳妇时蒸的叫三朝粉。
&& 芋头粉& 用大米磨成粉水后,倒进糕盆并放入芋头块、虾米、腊肉等蒸30分钟,面上铺洒芝麻,特别香口好吃。
&& 钵头糕 &用大米磨成粉水,倒进钵头,慢火蒸,由于钵头厚,加热慢,蒸出来的糕爽滑,但数量少,制作的人家不多。
&& 藕叶冬瓜粥& 半个冬瓜,2片藕叶,少许大米、黄豆、花生等。一般在夏天制作,食有生津止渴的作用,是当地一大粥品。
&& 粉葛粥& 用粉葛2斤,马蹄1斤,红萝卜半斤,芫茜少许,大米适量。煲1个小时可食用,有解除疲劳的作用。
&& 饭焦(锅巴)野菜粥& 倒入清水,浸泡饭焦,加入野介菜,煮20分钟可食,口味极佳。因现在没有大锅饭,所以较难做出此粥品。
&& 擂破头粥& 用沙盆磨碎大米,倒入滚水中煮20分钟成米粥,可加糖或盐食用。
&& 腊味糯米饭 &先煮熟糯米饭,再炒熟腊鸭、腊肉、腊肠、腊老鼠等混合糯米饭,加入葱花、花生后食用,是比较有名的炒饭。
&& 塘虱糯米饭& 塘虱去内脏及腮,洗干净后放入糯米饭而蒸食,有降血压作用。
&& 乌醋蒸糯米饭& 用大碗或小盘加入乌醋蒸煮,有补血作用。
&& 芋头荚煮大鱼& 由于芋头的味道不是很好,但经过晒干后,用晒干的水芋茎煮大鱼,就会有农家风味。
&& 冬瓜干& 以前,东涌人家里种植很多冬瓜,一部分作蔬菜食用,一部分储存至冬季食用,另一部分则生切成片,晒干储存。用冬瓜干煲猪肉汤味道鲜甜。一些外出打工的人都带冬瓜干在身,以备煲汤之用。冬瓜干也是送赠城里亲朋好友的佳品。
&& 白菜干& 以前,东涌人家里大量种植白菜,一部分作蔬菜食用,一部分用热水泡一泡后晒干,用来煲汤,风味极佳。也是送礼佳品。
70年代喜宴场面
&&& 3.家宴菜谱
&& 喜庆家宴& 比较富裕的人家的喜庆家宴一般为八菜一汤,俗称&九大簋&(粤音鬼)。每道菜的菜名,都有四个字以上,忌用三个字。&九大簋&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内容,大体包括如下的九道菜:乳猪拼盘或金猪成盘(或红烧乳鸽);发菜扒鸭或发菜蚝豉(或发菜配猪腿猪舌,粤语称猪腿为猪手,猪舌为猪脷);豉汁蟠龙蟮(或蒜子焖大蟮);蜜饯(或白灼)大虾或白切鸡(或豉油鸡);酥炸或清蒸鲜蚝(或带子);香芋扣肉(或果仁鸡丁);清蒸海鲜鱼;时菜炒杂;瑶柱粟米羹。
&& 家宴& 一般将&九大簋&中一菜更换为发菜蚝豉烩猪脷;小孩满月酒宴则一定要有猪脚姜和红鸡蛋等小点;寿宴必有寿面(寿包)或蛋糕。每宴必有杂锦丁,取添丁之意。
&& 农村家宴& 以大碗盛菜,每道菜盛两碗,共9碗至13碗不等,席间可添菜。每菜除主要肉类外,一般有蔬菜垫底;上菜时一般不上整个家禽。菜名字数多寡不忌。主要菜式有:燎鸭(或鹅);焖鸭(配马铃薯、葛、花生、藕等)或时菜炒瘦肉;发菜焖冬菇;时菜炒鸡;时菜炒尤鱼;炸鱼球。
&& 过去,在东涌和鱼窝头,农村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差,摆酒席缺乏桌、椅等设施,他们因地制宜,用禾秆草铺地,用石头、砖头或木头作凳子,用&窝栏&(用竹片制成的较大的筛子,用来晒东西或筛谷物)或麻包袋作桌子,大家坐在地上,围在一起组成一席。摆酒的地方一般在屋前屋后的地塘或路边。无论是红、白喜事,都采取这种形式。
&& 丧事家宴& 丧宴一定用七道菜,俗称&吃七&。菜式清淡,忌用烧猪肉,配菜多用豆芽、萝卜、芋头、荞头等,席间不设酒。其菜式有:金针、发菜、云耳、粉丝绘斋菜;荞头(或以瓜代)煮虾;白切鸡(忌用炸鸡);莲藕焖鸭肉(忌用全鸭);豆腐煮鱼(或煮鱼丸);萝卜煮猪肉;时菜炒鱿鱼。
(三)居室
1.东涌民居历史发展
&& 东涌从一百多年前的小渔村,发展成为今天番禺的一个大镇,故其民居在各个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结构特点和表现形式,民居建筑从竹寮茅舍逐渐过渡为砖木结构的简易房屋。
&& 1964年,细沥村成为番禺县农村茅寮变砖屋的试点,因当时木材和钢材缺乏,采用水泥预制件盖建,用水泥砖砌墙,水泥盖面,但因负重过大,危险性大,未能推广。
&& 1966年,东深村集资建房再次掀起砖屋化的高潮。农户先交一定的资金,由生产队统一安排供应红砖和人力兴建,农户出木材和瓦。当时建一座80平方米左右的房屋只需500~800元,农户告别茅寮的心情难以描绘。
&& 1966年下半年,大稳村在骝岗河道的一个围上喷沙重新建设农村房屋。由集体统一规划,集资建设。建成的楼房一排排,每户人家都有楼上楼下,很适合人居住。但在农村人家,农具、晒谷、厕所等问题暂时解决不了,虽然没有继续下去,但为今后新农村住房建设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 19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本地民居、商住楼建筑在吸取国内外设计特色的基础上,朝着群体布局合理、美观大方、配套齐全、室内多功能、平面布置灵活多变的方向发展。
&&& 2.建宅、入伙与乔迁风俗
&& 建宅& 东涌人兴建住宅居室,旧俗要筵请&风水先生&察看地形、方位、座向,选择&吉日&才动工兴建。世俗相传清明、重阳为&鬼节&,故人们历来都不在农历三月或九月破土动工。破土动工前,以往的建筑工人要在工地中间插小青竹两枝,另一枝横架其中,贴上&开工大吉&的红纸黑字,再用酒菜、香烛、燃放鞭炮拜祭天神地主,然后开挖地基,俗称&破土&。当兴建至正门上梁柱时,均在梁柱两则垫放&红包&,取其大吉大利之意。主家请建筑师傅、工人吃饭,并给每人封&利是&(红包)。
&& 入伙& 新建房屋落成或搬迁新居,本地人称&入伙&。在门口贴上红纸写&进伙大吉&字样,室内供奉天神、佛道像、土地门神和祖先牌位;有些还请喃呒先生作法事祛邪安宅。此外还操办菜肴以鸡、烧猪、鱼、瓜菜和煎堆、松糕及香烛、鞭炮拜祭天神祖先后,宴请亲友以示庆贺。
&& 乔迁& 东涌人乔迁新居,一般要请人选择吉日良辰才搬入。搬入时要焚香点烛,燃放鞭炮,以取安居吉祥之兆。搬进新宅时家人不可空手进入,必须手持金钱财物等,其中扫帚、米缸、碗筷、水缸等必不可少;入宅忌在落日之后。新居安置妥当后,便大摆筵席,宴请亲戚朋友及邻居等。现在本地人乔迁新居,雇请搬屋公司代为搬迁运输家具杂物,省却了劳师动众的麻烦。
(四)代步
&& 东涌和鱼窝头属洲岛型沙田平原,河涌纵横,交通往来及客货运输主要依靠水路。建国前,由于没有客货渡轮来往,通往市桥只有每天一班的街艇(人力划桨的木艇)。建国后,初有鱼窝头&&市桥客货轮。后来又有大岗&&市桥和万顷沙&&市桥两艘客轮沿骝岗水道途经东涌,上落用驳艇接驳,每天有三班船往返。镇内各乡村间交通运输全靠小艇。原来的河涌迂回曲折,村与村之间水路也是九曲十三弯。如由大稳村划艇去东涌街,要先出大稳涌口,沿骝岗水道往南至濠涌口,再由濠涌口折入,路程比直线长了好几倍。1975年,公社发动群众新开挖了由石基、大稳至东涌和由虾导涌至东涌两条运河,镇内各村用船艇互相往来就不用走迂回路了。
&& 镇内的陆路交通,七十年代前全靠步行,那时全镇一辆自行车也没有,更不用说机动车了。且道路崎岖,路面狭窄,主道多是河涌两岸的堤围,路面宽约一米。天雨则湿滑异常,行人频频跌跤。河涌上桥梁一般是只有一至两条窄木板的木桥,桥基又不牢固,行人过桥摇摇晃晃,心里慌张。七十年代后期经过公社和各村整治,镇内主要道路的几十条木桥,全部改建为钢筋水泥预制件桥。主道除了扩宽至能行走拖拉机外,地面一般铺上一层30厘米厚的石粉,方便行走。1984年,市南公路建成通车后,全镇开始形成四通八达的陆路交通网。这时,很多家庭都购有电动打禾机和手扶拖拉机,在农闲时把发动机拆下,改装到船上,成为机动艇,主要用作运输。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横水渡和客船。
&& 棹货艇和街艇& 东涌建村之初,是地道的沙田水乡,桥少路窄,举步为艰。但河网交织,假以舟楫,却又东西南北,畅通无阻。民国时期和解放初,多数河涌的村落,为排解村民逛城购物之难,个别人订造棹货艇、街艇,运人运货,叫买叫卖,为水乡村民进出市桥、大岗、石碁以及购置物品给出方便。
&& 据查,大简、马克、天益、细沥、万洲、长莫、鱼窝头、石基、大稳、石排、庆盛、南涌等内涌,都有棹货艇或街艇营运过,且都经营有数十年之久。
街艇用的海螺
&& 棹货艇,艇型与一般农用木艇差不多。头尖尾窄,中部宽壮,长18尺、中宽3.8尺,艇身两旁外椽有&介勒&。配有一双大木桨,两条竹篙、一块跳板,中部有葵篷遮盖。艇家以艇尾作居室和厨房,其余部分作货舱。以邻近三两条涌为界,沿涌棹货叫卖。一般是夫妻拍挡,不请帮工。所售货物,以小百货为主:盐油酱醋、手巾牙刷、碗筷碟桶、床上用品、农务工具,几乎应有尽有。一些或缺之品,可预订,来日代购送货。村民足不离村,欲购之物,垂手可得,而且货真价廉。
&& 街艇的造型装备,与棹货艇相仿。长24尺,中宽4.2尺,它以载客为主,一次可载十人左右。艇舱里,上有葵篷,座位间铺砌美洁,恰似一张长长的大床,有席有枕,可坐可卧,免费供应茶水。街艇容许乘客带货(如谷物杂粮等)入城出售;也可代其他村民购买日用百货和肉菜等,服务态度蛮好。东涌片和鱼窝头北段的村民,把市桥和石碁大小陇称为街,鱼窝头片的东南西段的村民把大岗叫做街。
&& 街艇营运有定时,一般是凌晨四时,吹螺为号,乘客陆续上艇,五时起行,大概上午八时半到街,下午二时回航。搭乘街艇,要交艇费,但要价很低,且幼儿免、老者减,真正以民为本。不少青年男女,结伴搭乘,欢歌笑语;不少老叟妇孺,随兴外出。&大乡里进城,增广见闻&,淳朴乡情,悠然自得。
东涌水厂含珠渡口
&& 横水渡& 是指境内主要河涌甚至偏僻河道设定的渡口。东涌和鱼窝头属大沙田地区,境内河涌交错。建国前后,各围田之间几乎没有什么桥梁连接。人家密集的地方,偶尔会用木和竹搭成的&桥&连接两岸,方便人们来来往往。但这种竹木桥极其简易狭窄,桥面两三条竹子拼凑而成,高低疏密不均,加上年久失修,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非常危险。个别年长者或胆小者过桥,颤颤惊惊,经常见到一些人要俯身爬过去。若肩挑重物过桥,就更倍加小心,否则稍有不慎就会掉到河涌里。
昔日的横水渡
&& 交通不便,小船就成了沙田地区的主要交通工具。沙田区人一般叫小船为艇,划船称之为&骤艇&或&摆渡&。有时需要远行,经过的河涌特别多,要过河就得依靠&横水渡船&了。
今天的横水渡
&& 以前的横水渡船极为简易,就是一只一丈多长的艇,上面放两条木板坐人,没有任何救生设备。&渡公&(撑横水渡船的船夫)用长竹午撑艇,或者用双浆划艇。渡口也非常简单,有的用麻石铺成,有的用竹木搭成一座接驳小桥,方便行人落艇。人们需要过渡到河对岸时,就得高声喊&过渡啊、过渡啊&,让对岸的&渡公&听见。如果很长时间都没有看见横水渡船过来,说明&渡公&已经收工或休息,只能到别处再过渡。说起人力摆渡,渡公是十分辛苦的,特别是过河人多的时段,渡公往往要连续划艇往返几次,才能把客人渡完。如果有需要,渡公还在半夜里被人叫醒,即便是风吹雨打,也要承载客人过河。所以,渡公一家常常是夫妻或父子轮流划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过渡的费用一般是1至5分钱。那时,东涌还没有初级中学,一些学子要到鱼窝头上初中,一般在傍晚时分搭船过河。有时为了节省一两分钱过渡费,又刚好遇上&水干&(潮退)时,他们就走到偏僻处,把衣服脱光,然后用一只手举起书包和衣服,游到对岸。
&& 后来的横水渡船稍为改良,在艇的中间盖上雨篷。这样,客人在船舱里坐着,既舒服,又不用风吹日晒。而&渡公&们就没有那么幸运,还是要风里来雨里去,白天黑夜几乎全天作业。他们一般在渡口岸边搭一个小棚,晚上就在那里睡觉,直到有人喊&过渡&。
&& 八十年代以后,横水渡船进一步改良,比较繁忙的渡口艇上都安装四匹马力的柴油发动机,&渡公&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艇上还是没有任何救生装置,&渡公&也没有受过专业训练,横水渡船速度快了,但危险系数高了。收费当然也随之增加,一个人大约需要2毛钱,加上自行车就要5毛钱,路程比较远的渡口,单人要5毛钱,加上自行车就要1元钱。
&& 九十年代至今,横水渡船从艇变成了船。现在的横水渡船容载量比较大,一般可以载几十个人。船上的救生设备齐全,船长需要持证上岗。当然,收费也就有所提高,单人要1元钱,加上摩托车就要2元钱。
60年代的客船
&& 据统计,从前的东涌和鱼窝头境内共有横水渡口30个。在骝岗河道的大稳村至石排村大约10公里长的骝岗河道,由北往南就有5个渡口:大稳渡口(大稳&&天益)、含珠渡口(鱼窝头&&濠涌)、涌口渡口(鱼窝头&&南涌)、石排渡口(石排&&克沙)、东风渡口(鱼窝头&&石排)。这些渡口是连接东涌片和鱼窝头片的纽带,在过去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交通作用。
老人坐车进城观光
(1983年)
&& 早在五六十年代,含珠渡口和石排渡口就已经开设了。当时的渡船是用较大的艇来充当的,并且是用人力摆渡,一次只能承载6~8人。随着经济的发展,过河的人日益增多,才转换成用机动船摆渡。
&& 在七八十年代及以后,大稳渡口和东风渡口相继开设,初时也是人力划艇摆渡,后来才发展到用机动船过渡。
&& 现在,随着东涌镇和鱼窝头镇的合并,一河两岸正在兴建一座大桥&&东涌大桥(距含珠渡口南面约300米),从南涌村励业路西南末段,横跨骝岗河,通往鱼窝头村。到时,人们出行就更加方便了,而一些渡口就要退出舞台,成为东涌横水渡口的历史。
&& 客船& 六十年代,东涌和鱼窝头还没有公共汽车。人们到广州市区、市桥、太平等地办事,除了自己划艇,也可搭乘客船。沙田区人把客船称之为&红星渡&,因为客船顶的烟囱上总有一个大红星。
&& 七十年代,鱼窝头就已经很兴旺,且有固定的客运码头,航线是鱼窝头至市桥。船站位于原鱼窝头镇政府正门对开河边。鱼窝头的人到市桥也很方便,但若要到广州市区,就必须到市桥后再转搭夜船或汽车,又或者步行到大岗、灵山客运站搭乘大岗至广州的客船。如要到东莞太平,就要到黄阁小虎渡口搭市桥至虎门的客船了。
日,市南公路建成通车,
群众夹道欢迎首发客车
&& 东涌人到市桥,可以到濠涌口至含珠渡口、大稳至天益渡口、蟮滘至太石渡口搭乘途经的船。途经这里的&红星渡&有3艘,航向是鱼窝头&&市桥,大岗&&市桥,万顷沙&&市桥。&红星渡&途经时会减慢速度或者停在河涌中间,于是有人划艇到轮船旁,接送乘客到岸边。
&& 客车& 改革开放前,河网交错的东涌镇,交通运输主要以船艇摆渡为主。日,市桥县城至鱼窝头的公路建成通车。日,市桥县城至南沙的公路建成通车。于是公共汽车取代了&红星船&。东涌镇地处市南公路沿线,从此实现了公路通县城的梦想。
广州地铁四号线东涌站
&& 地铁& 日,从广州天河客运站到番禺广场的地铁三号线,以及从广州市区到南沙的地铁四号线同时开通。东涌作为四号线的交通枢纽,在官坦村路段建起了东涌站,并规划设计预留庆盛站,待日后与广深港城际铁路无缝对接。东涌人出入市区更加方便了,也促进东涌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四、生产习俗
&& 择日开工& 新春佳节过后,各行各业都喜欢选择一个好兆头的日子开工。当天在工作场所门前燃放爆竹志庆。以前,一般人选择年初八开工,寓意&发、发、发&,取个好意头。
&& 邻里帮工& 沙田区农民每逢兴建房屋或者办理婚丧事宜,其亲戚邻里一般都主动乐意帮忙,届时主人家供应饭食,无须计较酬劳。
&& 干塘& 蓄塘养鱼的人家当在鱼塘捉完大鱼,将塘水放干后,任何人都可以下去捕捉剩下的鱼虾,也叫&寄塘&,塘主全不介意。
五、民间信仰
&& 东涌一带是流散的围垦地,当地居民认为万物有灵,便糅合神佛圣灵,信奉尊神崇拜,以求降福消灾,由此而形成一种民间信仰。
&& (一)神灵崇拜
&& 这是比较原始的民间信仰。认为日月、星辰、风火、雷电、山川、木石都有神灵主宰,故奉祀以求庇荫。如农历二月十九、八月二十五的太阳诞,八月十五太阴诞,旧俗都有祭祀。日蚀和月蚀,则认为系天狗为患,鸣锣击鼓,以抢救日月,免被吞噬。对出现彗星,则认为是家国衰败之兆。此外,还有文曲星、武曲星、吉星、煞星、牛郎星、织女星的种种传说。甚至认为天上的繁星,都是人的&本命星&,明暗殒落,都预示人的生死荣枯。
&& 雷电专为雷公电母职掌,俗称打雷公公、闪电娘娘。民间往昔对触电死者,认为是不敬天地,或是大逆不道、前生积孽所致。每值春雷乍响,不少人虔诚拜祭,以邀神佑。
&& 旧俗不少人认契自然物体作保护神,把儿女生辰八字,粘贴在山石、桥头、老树脚下,认作契爷,以求消灾解难、周年平安。平日炷香奉祀,节时则备香烛宝帛酒食以祭。现郊县农村仍残存此风。
&& (二)神祇信仰
&&& 东涌人对神的信仰崇拜,其中不少是道佛两家共同信奉的,因而形成&多神信仰&。
&& &关帝& 即三国时蜀国大将关羽。民间多供在神楼上,以红纸书写&忠义仁勇关圣帝君&作神位。店铺则专设神龛供奉关帝神像,两旁有联曰:&精忠昭日月,义勇贯乾坤&。横批是&乾坤正气&。朝夕燃香,诞日则设三牲酒果祭祀。
&& 改革开放以后,一些三资企业、个体工商户,掀起一股崇奉关帝之风,在厅堂上特设神龛,安奉关帝塑像。香案、烛台配上电气化烛光、香火,闪烁摇动。一些居民也在家中祀奉关帝。
&& 观音& 传说她能救苦救难,慈悲济世,故为民间崇奉,妇女更为笃信。每年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为诞期,有不少妇人前往寺庙进香。多数人家把观音像供奉家中,每每节令敬备香烛宝帛、花果饼饵礼拜,筵请八音、瞽姬。
&& 财神& 名赵公明,字玄坛。原为商纣时道士,因助纣抗周,被陆压散人射死。姜子牙封他作&财神&。张道陵炼丹,玉帝派他守护,封为&正一玄坛元帅&,故又有&赵公元帅&之称。东涌民间店户均有供奉财神的习惯。一般用红纸书写:&都天至富财帛星君&神位,朝晚祭香。
& 龙母& 传说原为广东省德庆县悦城温姓渔家女,自小随养父打鱼、纺织为生。一日,在江边洗衣,漂来一巨卵,五色斑斓,遂捡拾回家,置针线篮内。十数天后,蛋壳裂开,孵出一条五色小蛇,她便将它放在江边喂养。3个月后,小蛇长到有6尺,能助女捕鱼。一夕她正在捕鱼,蛇蜿蜒身边,她失手剁断蛇尾,蛇负痛逸去。翌年,蛇在风雨中突然归来,遍身金鳞,头上长角,人称&掘尾龙&。女被尊为&龙母&。&龙母&死后,乡人感德,遂建成龙母祖庙,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每年五月初八&正诞&和八月十五&闰诞&,前往祖庙进香礼拜龙母者,络绎不绝,其中也有不少东涌子民。
&& 灶君& 是民间司灶之神。粤人称灶君老爷,其妻曰灶君奶奶。据说灶君原来仅管理一家饮食,秦汉以后,扩大到掌握一户的生死祸福,所以在本地也是重要神之一,许多人家都在灶头上以红纸书写&司命定福灶君&的神位,配置香炉、灯盏,早晚祭香、燃灯奉祀。灶君诞辰是八月初三,民间虽有祭祀,但不及岁暮&谢灶&隆重。据说每届年底,灶君便要到天庭,向玉帝汇报人间善恶功过。人们为求他说好话,家家户户在他临行之前,备香烛祭品谢灶。谢灶日期,有所谓&官三民四家五&之说。
&& 土地& 原指社神。每年二月初二和三月二十九为诞期,民间多以香烛宝帛、鸡猪酒饭祭祀,以邀福荫;也有将儿女生辰八字粘于神像脚下,契作干爹娘以保安康的。民间多在居室门首左侧置神龛,安奉&门官土地福德正神&;两旁配祀&年月招财童子,日时进宝天官&。屋内厅中的八仙台下,供奉地主。过年时用红纸写上&五方五土龙神,前后地主贵人&字样。平日设香炉灯盏,燃香点灯以祀,节时则以宝帛酒食拜祭。建国后,此风几绝,近年有所恢复。
&& (三)祖先崇拜
&&& 祖先崇拜,由来已久。东涌人安奉祖先,是不忘根本的孝德表现。以往,民居都建有&神楼&,除供奉神佛外,在左方设&祖先&神位。一般用红纸写金字或黑字的&&门堂上历代宗亲&字样,在除夕晚更新贴上,少数大户人家还保存了先人的&木主&,旁有联道:&世代源流远,宗枝叶奕长。&也有写&心田先祖种,福地后人耕&的。近代新建房屋已无神楼之设,则在堂上钉木架以祭祀;也有用红底金字镜架,取代红纸书写,配以香炉、烛台,平日早晚燃香,还有燃灯盏照明的。年节、忌辰则以三牲醴酒,香烛宝帛隆重祭祀。民间拜祭祖先,多在晚餐时举行。菜式一般是6~8个,像白切鸡、红烧肉、煎鲮鱼、粉丝虾米、葛扣肉、发菜鱼丸、鹅、鸭、斋、菜之类。由家长率同儿孙,按序叩拜,祭毕奠酒,然后&化宝&(焚化冥钱之类),举家围座宴饮。
&& 清明、重阳,登山&扫墓&,亦为祭祖的一种形式。凡节日来临,孝子贤孙络绎不绝,出发前买备香烛金银衣纸,烧肉一方,熟鸡一只,开边鸭蛋两只,并松糕、煎堆、红包、青蔗等,回家后,晚上还要拜祭。建国后,殡葬改革,由沿袭的土葬改为火葬。人们在节日联赴&骨灰大楼&、公墓以及新兴的&永久墓园&等礼拜先人。
&& (四)其它杂谈
&& 求签& 东涌人对运程、婚配、求财、问病、开学、开业等难解决问题,也会前往附近地区有名的寺观庵堂求诸仙佛菩萨助解疑难;还有简化的&杯较卜&,俗称&问杯&。以两只竹木制蚬壳形&较杯&,向神前祷告,求卜休咎。把两只较杯掷下,看其俯仰底面,以决吉凶。两片皆仰为&阳&,皆伏为&阴&,仰伏各一为&胜&;胜为吉,阳为中平,阴为凶,连掷三次为准。较杯还可以蚬壳、贝壳、铜钱代替,甚而鞋也可代用。
&& 风水& 亦称&堪舆&,又叫&相宅&。包括看阳宅和阴宅坟地。
&& 阳宅。首要选好地基。东涌人都喜欢住宅坐北向南而建。地势要前低后高,门前与向西处,忌有河流,说门前流水会致家人眼疾。厕所不宜建在住房左边。打灶要在向北处,不能夹在房子中间。门窗忌与对户正向。建房木料,不能用桑木,要用榆、杉。庭院种桑也在禁忌之列。
&& 阴宅。对阴宅风水,认为首要山势两头起,忌两头垂,墓地忌形貌崎岖,歪斜险峻。土质宜幼细洁滑,没有虫蚁树根和砂石掺杂等。
&& 巫觋& 男觋,主要是从&正一道&分化出来的&喃呒先生&。东涌的喃呒先生多居家中,平日俗家打扮,遇功德法事,才穿上红色绣金八卦道袍。他们也可娶妻生子,不茹素,不戒荤,与俗家无异。其活动内容,包括承接功德醮事,为丧家念&倒头经&,为死者&开路&;或驱邪捉鬼,念咒书符;或烧符下杯水中,予病者饮服,云可治病等等。
&& 女巫,俗称&拜神婆&,活动手法多式多样。妇女求子、问病、起愿、还神、禳灾、关亡等,都登门求教。有些巫婆也设&神坛&,安奉木偶、图像不一的神佛菩萨。病人求医,则以香灰予服。迷信之家忆念老人,神婆遂胡诌可向地府带阴魂相会。烧符念咒后,神婆随即浑身发抖,连打呵欠,装作阴魂附身;又以亡人口吻,与其亲人对话,诡言在阴间缺衣少食,或遭恶鬼欺凌,要求以三牲酒醴,多化宝帛疏通等,制造借口,趁机骗财。这类&关亡&,粤称&问米&,或叫&问醒&。建国以后已不多见。
&& 事物和气候征兆& 喜鹊飞鸣,认为系报喜吉兆。大者如财运、升迁运程,小者如亲人团聚、平安书信等。乌鸦、猫头鹰当头鸣噪,或在屋顶啼叫,则认为大忌。轻者带来晦气,重则预兆生病、灾害甚至死亡,为不祥之兆。半夜鸡叫,兆失窃。母鸡啼鸣则为家运衰败之兆。老鼠咬,兆运程蹇滞。还有&自来狗富、自来猫穷&之说。铁树开花,枯木萌发新枝,兆家运兴旺。
&&& 春节贺岁的桃、梅、水仙,应节开放,也认为是新一年良好之象征。煮饭时,釜中沸鸣,或是炉火溢出,呼呼有声,视为&朝笑财,晚笑客&。灯烛突发火花,说是亲人团聚好意头。茶杯有茶梗浮沉竖立,征示有客人到访。
&& 人体部位征兆&眼眉跳&,按时辰左右,分别凶吉,包括财运、饮食、客至、是非、喜忧等。多以为&左跳灾,右跳财&。喷嚏,俗称&打乞嚏&,也按时辰分别不同的好坏兆头。一般是饮食、宴乐、有人想念、或被人背后说长道短,招来是非等等。此外,还有耳鸣、心跳、面热、肉颤等多种征兆,同样按发生时辰,分别吉凶好坏。
中央、省、市政府网站
中央政府网
广东省政府网
广州市政府网
人大、政协、纪委、政府网站
南沙区人大常委会
政协南沙区委员会
南沙区纪委(监察局)
南沙区政府网
新闻媒体网站
cctv央视网
广州大洋网
东涌党建网
东涌团委网
东涌商会网
东涌招商网
东涌农业信息网
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粤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人头上长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