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共轭复数的运算依次问题

高二数学复数问题
高二数学复数问题
?z1?=?z2?=?z3?=2求(4/z1+4/z2+4/z3)/(z1+z2+z3)的模
|z1|=2--&z1.G1=4 ,这里X1表示z1的共轭(因为打不了bar这个符号)。
所以4/z1=G1.同样4/z1=G2, 4/z3=G3.
所以(4/z1+4/z2+4/z3)/(z1+z2+z3)=(G1+G2+G3)/(z1+z2+z3),
但G1+G2+G3是z1+z2+z3的共轭,因此上式的模为1。
(4/z1+4/z2+4/z3)/(z1+z2+z3)的模 =1
请遵守网上公德,勿发布广告信息
相关问答:
设z1=2(cosa+isina),z2=2(cosb+isinb),z3=2(cosc+isinc)
则4/z1+4/z2+4/z3
=4z1~/(z1z1~)+4z2~/(z2z2~)+4z3~/(z3z3~)
=4z1~/4+4z2~/4+4z3~/4
=z1~+z2~+z2~
=2(cosa-isina)+2(cosb-isinb)+2(cosc-isibc)
=2[(cosa+cosb+cosc)-i(sina+sinb+sinc)]
由z1+z2+z3
=2(cosa+isina)+2(cosb+isinb)+2(cosc+isinc)
=2[(cosa+cosb+cosc)+i(sina+sinb+sinc)]
由此可见4/z1+4/z2+4/z3与z1~+z2~+z3~是共轭复数,因而其绝对值相等,故原式=1.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二数学《复数的几何意义》学案一._文档下载
亿万文档 免费下载
当前位置: &
& 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二数学《复数的几何意义》学案一.
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二数学《复数的几何意义》学案一.
教学目标:1、理解复数与复平面内的点、平面向量是一一对应的,能根据复数的代数形式
描出其对应的点及向量;2、理解并能正确应用复数的模,共轭复数的关系。
教学重点:理解复平面内的点z(a,b),OZ,z a bi的关系;复数模的问题。
教学难点:复平面内的点z(a,b),OZ,z a bi的关系;复数模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1、计算i2n 3 i2n 1 i2n 1 i2n 34
。 二、新课讲授
问题: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实数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那么复数能否也用点来表示呢?
1、复平面:
2、实轴、虚轴:
思考1:复数z a bi,复平面内的点Z(a,b)和平面向量OZ之间的关系?
思考2:复平面内一对共轭复数对应的点Z1和Z2关于_____________对称
3、复数的模:
4、复数模的几何意义:
思考3:z,z与z之间有什么关系?
三、典例精讲
例1:在复平面内,分别用点和向量表示下列复数:
i ,i ,1 i3, 3 i
总第4页)例2、当实数m为何值时,复数z页(第 (m4课时第 5m1 6)
(m 2m 15)i在复平面中对应的点,位22
于(1)在x轴下方;(2)在第四象限;(3)在直线x y 4 0上.
Word文档免费下载: (下载1-4页,共4页)
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二数学《复数的几何意义》学案二.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一、课前检测 1、若 A B 对应的复数是 2 ? i ,C B 对应复数是 ? 1 ? 3i , 则...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二数学《复数的运算》学案一._数学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教学目标:1、掌握复数四则运算法则与方法;能熟练的进行复数的四则运算。 2、了解共轭复数...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二数学《数学归纳法》学案一_数学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 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二数学《数学归纳法》学案一_数学_高中...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二数学《二项式定理》学案一.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 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二数学《二项式定理》学案一._高中教育_教育...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二数学《排列》学案一. 隐藏&& 教学目标:1.理解排列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并且能判断出实际问题中有序和无序问题; 2.掌握排列数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二数学《单调性》学案一._数学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教学目标: 1.借助图像直观地弄清导数的符号即切线倾斜的方向与函数图像升降的关系; 2.会利用...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二数学《空间几何体的体积》学案一. 隐藏&& 教学目标 (1)了解柱、锥、台的体积公式,能运用公式求解有关体积计算问题; (2)了解柱体、锥体、台...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二数学《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学案一. 隐藏&& 教学目标:1.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命...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二数学《三角函数的性质》学案一_数学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一、考点要求: 1、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象,能画出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二数学《棱柱、棱锥和棱台》学案一._数学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今日推荐 88份文档 2014全国高考状元联手分享状元笔记 ...复数问题求解大观--《数学爱好者(高二新课标人教版)》2008年05期
复数问题求解大观
【摘要】:正一、利用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是它们的实部、虚部都对应相等.利用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是我们处理很多复数问题的关键所在.通过"一分为二",使复数问题化归为实数问题得以解决。
【关键词】:
【分类号】:G634.6【正文快照】:
一、利用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是它们的实部、虚部都对应相等.利用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是我们处理很多复数问题的关键所在.通过“一分为二”,使复数问题化归为实数问题得以解决.例1关于x的方程3x2-2a x2-1=10i-ix-2ix2有实数根,求实数a的值.解析由原方程整理得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马雪梅;;[J];高中数理化(高二版);2008年05期
洪楠;;[J];新高考(高二版);2009年03期
朱秀芝;童其林;;[J];新高考(高二语数外);2011年04期
韩文美;;[J];数学爱好者(高考版);2007年04期
胡本明;;[J];中学数学;1984年09期
张文军;;[J];山西教育(高考版);2007年05期
王芝平;;[J];中学理科(上旬);2008年02期
程晓梅;;[J];新高考(高二版);2009年03期
刘孝书;;[J];师范教育;1991年06期
龙海军;;[J];数理化学习(高中版);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裴利军;;[A];The 5th 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王学平;;[A];模糊集理论与模糊应用专辑——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选集[C];2000年
林源洪;;[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选集[C];2002年
唐加山;杨绵茵;;[A];江苏省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徐曾和;徐曙明;;[A];第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1993年
彭伯欣;;[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选集[C];1990年
刘晓平;;[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工科分册·上册)[C];1992年
赵海兴;;[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于兴江;陈德新;;[A];模糊集理论与应用——98年中国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选集[C];1998年
李晓红;;[A];齐齐哈尔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税收研究室副主任
马珺;[N];人民政协报;2011年
宋时飞 童海华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
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政协主席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工商联副主席
宗立成;[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孙涤;[N];南方周末;2007年
赵何娟;[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市一中 蔡玉书;[N];苏州日报;2005年
叶檀;[N];中国改革报;2007年
李生德;[N];中国文化报;2006年
刘珍;[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N];建筑时报;2007年
张华;[N];南方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屈小兵;[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刘晓冀;[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俞绍文;[D];上海大学;2009年
曹海军;[D];浙江大学;2005年
刘朝美;[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邓春源;[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庞天晓;[D];浙江大学;2005年
龚丽莎;[D];湖南大学;2006年
陈行堤;[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赵丽君;[D];湖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瑞坤;[D];浙江大学;2006年
荆科;[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陶有田;[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唐杨新;[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张隽;[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王红胜;[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李小平;[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景丽敏;[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侯传霞;[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丁超;[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导读]学科:数学 教学内容:第五章 复数 一、考纲要求 1.理解复数、虚数、纯虚数的概念以及复数相等的概念,掌握复数的代数形式及其运算法则 ,能正确地进行复数代数的运算。 2.掌握复数三角形式及其特征,三角形式与代数形式的互化;能熟练运用复数的三角形式进行复数的乘、除...
学科:数学
教学内容:第五章
 一、考纲要求
  1.理解复数、虚数、纯虚数的概念以及复数相等的概念,掌握复数的代数形式及其运算法则 ,能正确地进行复数代数的运算。
  2.掌握复数三角形式及其特征,三角形式与代数形式的互化;能熟练运用复数的三角形式进行复数的乘、除法及乘方、开方运算。
  3.理解复数的模、辐角、辐角主值和共轭复数的概念,掌握相关性质,能运用它们解决相关 的复数问题。
  4.理解复数的几何表示及向量表示,掌握复数加法、减法、乘法的几何意义,并能运用它们 解决一些复数问题,会计算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
  5.掌握复平面上点的轨迹方程的复数表示形式,会运用复数有关性质求点的轨迹方程。
  6.掌握一元二次方程、二项方程在复数集上的解法,某些复系数方程和含有参数的方程的解 法;韦达定理、实系数方程的虚根成对等性质及应用。
  二、知识点、能力点提示
  复数是一个重要内容,解决复数问题,通常是运用代数形式把它转化为实数问题去解决;运 用三角形式把它转化成三角问题去解决;运用向量及其几何形式把它转化为平面几何问题或 解析几何问题去解决,有时需要运用复数本身一些特有形式如共轭运算,模运算等。复数沟 通了代数、三角、几何之间的联系,因而复数问题的解法往往综合性强且构思巧妙,方法灵 活,复数运算中,求值是最常见的,不仅要用到复数的几种形式,而且有时需运用代数中的 换元法及整体变形,或综合运用其他知识,如:求最值常用基本不等式,函数方法,复数还 常用到数列,二项式定理等知识。
  复数的运算种类虽多,但各种运算方式间有联系,最本质的运算方式是代数形式的运算。 多样性的运算使我们研究复数问题时有多种可考虑的途径,以便从中选择较好的方式,运算 常用的结论:
  1.(1+i)2=2i,(1-i)2=-2i
(a+bi)+(a-bi)=2a
  (a+bi)(a-bi)=a2+b2
(a+bi)2=a2-b2+2abi
  (a-bi)2=a2-b2-2abi
  2.i4k=1,i4k+1=i,i4k+2=-1,i4k+3=-i
  3. Z+=2ReZ
Z-=2(ImZ)i(其中ReZ,ImZ分别表示复数Z的实部和虚部)
  4.Z?=|Z|2=||2
  5.设w=-+i
则w3=1,1+w+w 2=0, =w2=
  7.|Z1?Z2|=|Z1|?|Z2|
||= (Z2≠0)
  8.Z=ZR
  9.Z=-Z=ki(kR)
  10.[r1(cosθ1+isinθ1)][r2(cosθ2+isinθ2)]...[rk(cosθk+isinθk)]
=r1r2r3...rk[cos(θ1+θ2+θ3+...+θk)+isin(θ1+θ2+θ3+... +θk)]
  其中r1r2r3...rk≥0
(θ1、θ2、θ3...θk
  这些知识点沟通了复数与实数之间的联系,将复数问题化为实数问题解决,训练学生的化归 思想,同时,在处理数据关系时,会根据法则、公式正确地进行运算,而且能根据题目寻求 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运算技能。复数的运算主要是数与式的组合 变形和分解变形,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运算能力。
  复数的几何意义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复数与复平面上的点,复数与复平面上从原点出 发的向量间的一一对应;另一方面是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的几何意义。加法的几何 意义:设,各与复数Z1,Z2对 应 ,以,为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 就与Z1+Z2对应。
  减法的几何意义:设,各与复数Z 1,Z2对应,则图中向量所对应的复数就是Z2-Z1。
  |Z1-Z2|的几何意义是分别与Z1,Z2对应的两点间的距离。
  乘法的几何意义:
  设表示复数r(cosθ+isinθ)(r>0),把绕A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α角,旋转后再把所得向量的长度变为原来的k倍(k>0)得到,则对应的复数是[r(cosθ+isinθ)]?k( cosα+isinα),如果把绕A点按顺时针方向进行同样方式的旋转 和伸缩,那么所得向量对应的复数是[r(cosθ+isinθ)]?k(cosα-isinα)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除法也可表现为乘法的形式,Z1÷Z2=Z1?()因此除法运算的几何意义与乘法运算的几何意义实质相同。
  复数方根的几何意义:
  设对应的复数是Z,Z的n次方根(n≥2,nN)对应于 从原点出发且在 原点处n等分圆周角的n个向量,这n个向量的模都是,其中一个向量的辐角是复数Z的辐角的n分之一,图中画出了模为8的向量
  所对应的复数的三次方根,,其中的辐角取辐角的三分之一。
  理解复数运算的几何意义,通过图形来讨论代数问题,掌握数形结合这一重要的思想方法。
  数学是揭示客观事物的数量和形体的本质关系和联系的科学,从认识的角度考虑"数"与" 形"是事物的两个侧面,数形结合正是从这两个方面去认识事物的特征。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通过数形结合,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相结合,使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通过图形,发挥直观对抽象的作用,实现抽象概念和具体形象的联系,可以把数量关系转化为图形的性质来研究,或者把图形的性质问题转化为数量关系的问题。
  由复数的几何意义推导的下列结论对数形结合思想的培养很有帮助。
  1.Z1?Z2≠0,则|Z1+Z2|=|Z1-Z2|=λi
(λ R且λ≠0)对应的向量⊥
  2.设P点对应的复数为Z1,点Q对应的复数为Z2,则向量对应的 复数是Z2-Z1
  3.向量绕点P顺时针方向旋转角θ(θ>0)所得到的向量对应的复数 应是(Z2-Z1)[cos(-θ)+isin(-θ)]而旋转之后点Q对应的复数应是(Z 2-Z1)[cos(-θ)+isin(-θ)]+Z1
  4.|Z-Z1|=|Z-Z2|表示以复数Z1、Z2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为端点的线段垂直 平分线的方程。
  5.|Z-Z0|=r表示以Z0为复平面内对应的点Z0为圆心,半径是r的圆的方程。
  6.|Z-Z1|+|Z-Z2|=2a(2a>|Z1Z2|)表示以Z1、Z2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Z 1、Z2为焦点,,长轴是2a的椭圆方程。
  7.|Z-Z1|-|Z-Z2|=2a(2a<|Z1Z2|)表示以Z1、Z2在复平面内对应点Z1 、Z2为焦点,实轴长是2a的双曲线方程,在复数集上的方程主要有三个问题:①复数集上 方程的求解;②根据方程解的情况讨论参数的取值范围;③与复数集上方程有关的计算或证 明。
  求解复数集上的方程主要有以下四种解法:①设Z=x+yi(x,yR)从而转 化为关于实数x,y的方程。
  ②若是复数集上的二次方程,则可以直接利用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但要注意判别式Δ<0 ,则x1,2=
  ③考虑复数的几何意义,结合图形去分析。
  ④以复数的模为突破口,即着眼于|Z|,再求Z。
  由复数集上的方程培养学生分类讨论,函数与方程思想的重要数学思想方法,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数的模及有关性质,一般是求模的取值范围或最值,通常有以下四种方法:
  ①利用复数的三角形式,转化为求三角函数式的最值问题。
  ②利用不等式||Z1|-|Z2||≤|Z1+Z2|≤|Z1|+|Z2|
  ③考虑复数的几何意义转化为复平面上的几何问题。
  ④转化为实数范围内的最值问题。
  通过这些知识点,利用换元法,待定系数法,训练学生变换与转化思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
【同步达纲练习】
  1.复数Z=+(m2-2m-15)i,求实数m,使(1)Z是实数;(2)Z 是纯虚数;(3)Z所对应的点在复平面的第二象限;(4)Z是复数;(5)是否存在实数m,使argZ =
  知识点:复数的基本概念:实数、纯虚数、虚数、复数、辐角主值,复数所对应的点所在象 限。
  能力点:识记能力,计算能力。        
  2.计算S=1-3i+5i2-7i3+...-99i49
  知识点:数列求和公式及方法,复数的四则运算。
  能力点:运算能力,逻辑推量能力。        
  3.设f(Z)=1-,Z1=2+3i,Z2=5-i,试求:
  知识点:函数的有关性质,共轭复数的有关性质:,=Z,()
  能力点:整体思想,运算能力            4.复数Z=cosθ+isinθ,0<θ<π,复数W=,求argw的最小值。
  知识点:复数的辐角主值,乘、除法法则,正切函数单调性,函数最小值的求法,反三角函 数。
  能力点:化归思想,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        
  5.已知Z=cosθ+isinθ(0<θ<2π),w=求argw及|w|
  知识点:复数的辐角主值、模、三角变形。
  能力点:分类讨论,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        
  6.已知Z+(3+i)Z+(3-i) +9=0求
  ①|2Z-2i|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②argZ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及相应的复数Z。
  知识点:共轭复数的性质Z+=2R(Z),Z-=2Im(Z)
  (Z1+Z2)()=|Z1+Z2|2
|Z|=r (r≠0)=等
  求复数模的最值的三种方法:函数法、不等式法、几何法,运用模、辐角主值的几何意义解 题,复数的代数、几何三角、整体形式间的相互转换。
  能力点:数形结合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逻辑推理能力。            7.设Z1=cosθ+isinθ,Z2=cosθ-isinθ
θ∈[π,π],求arg(Z1+2Z2)的最值。
  知识点:复数的辐角主值,正切函数的单调性。
  能力点:转化与化归思想,运算能力。        
  8.设z是虚数,ω=z+是实数,且-1<ω<2。
  (1)求|z|的值及z的实部的取值范围;
  (2)设u=,求证:u是纯虚数;
  (3)求ω-u2的最小值。
  知识点:复数的模的计算、实部、虚部、纯虚数的概念
  能力点:转化与化归思想,运算能力        
  9.已知复数z=i,ω=i,复数,z2ω3在复平面上所对应的点 分别为P、Q,证明△OP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O为原点)
  知识点:辐角主值,三角的恒等变形,三种形式间的互化。
  能力点:数形结合、转化与化归思想。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10.设复平面内有一系列向量(n=1,2,3,4,...),将逆时针方向旋转θ,且使其模扩大原来的倍得到,已知Zn对应向量(n=1,2,3...)Z1= -1+i
  (1)当θ=时,求Zn关于n的表达式。
  (2)当θ=时,求使Zn为实数时所有n;将所有等于实数的Zn的倒 数按原有次序排列成一个新数列求 (b1+b2+...bn)
  (3)当0<θ<π时,求|Z1-Z2|+|Z2-Z3|+...+|Zn-Zn+1|
  知识点:乘法的几何意义,等比数列,极限。
  能力点:转化与化归思想,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11.已知Z为虚数,Z+是实数。
  (1)求Z对应复平面内点Z的集合。
  (2)设W1=3iZ+1,求复数W1所对应点P的集合。
  (3)设W2=+Z,求复数W2所对应点Q的集合。
  知识点:复数的模与共轭,复数减法的几何意义,参数方程,集合,复数的乘、除法。
  能力点:数形结合思想,逻辑思维能力。            12.设O为复平面的原点,Z1和Z2为复平面内的两个动点,并且 满足(1)Z1和Z2所对 应的复数的辐角分别为定值θ和-θ(0<θ<=;(2)△OZ1Z2的面 积为定值S,求△OZ1Z2的重心Z所对应的复数的模的最小值。    知识点:复数与直角坐标系的转化,复数的计算。
  能力点:数形结合思想,逻辑思维与运算能力。            13.设复数Z满足2≤Z+≤10,试求复平面上与复数Z所对应的点的轨 迹。
  知识点:复数的共轭的性质,复数与不等式,反三角函数,复数的几何意义。
  能力点: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14.设虚数Z1,Z2满足Z12=Z2。
  (1)若Z1,Z2又是一个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求Z1,Z2
  (2)若Z1=1+mi(i为虚数单位),|Z1|≤,复数ω=Z2+3,求|ω| 的取值范围
  知识点:复数三角形式的运算,复数的模与共轭,复数乘法的几何意义。
  能力点: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15.设复数Z=cosθ+isinθ(0<θ<π),W=并且|W|=,argW<求θ
  知识点:三角恒等变形,复数的模与共轭,复数的辐角主值。
  能力点:分类讨论与归纳思想,逻辑思维能力。            
  16.等比数列{Zn}中,已知Z1=1,Z2=a+bi,Z3=b+ai(a,b∈R,a>0)
  (1)求a,b的值;并将Z2表示成三角形式。
  (2)求满足Z1+Z2+...+Zn=0的最小自然数n,并计算Z1?Z2...Zn的值。
  (3)前100项中有多少项是实数?并求这些实数和。
  知识点:等比数列的性质,复数的三角表式。
  能力点:转化与化归思想,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17.已知复数集合M={Z‖Z-2+i|≤2
Z∈C}∩{Z‖Z-2-i|=|Z-4+i|
  (1)试在复平面内作集合M的图形并说明图形的名称。
  (2)求集合M中元素Z辐角主值的取值范围。
  (3)求集合M中元素Z模的取值范围。
  知识点:集合、复数减法的几何意义,复数的辐角主值,复数的模,点到直线的距离。
  能力点:数形结合思想,逻辑思维能力。            18.已知复数Z1,Z2满足|Z1|=|Z2|=1且Z1+Z2=+i,求Z1,Z2的值。
  知识点:复数的计算,复数转化为另一种表示方法
  能力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9.已知t∈R,且关于x的方程x2+2x+t=0的两个根为复数α,β求|α|+ |β|的值。
  知识点:二次方程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
  能力点:分类讨论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            20.设关于x的方程2x2+3ax+a2-a=0至少有一个根的模等于1,试确定实数a的值。
  知识点:复数的模,实系数方程的两根以共轭形式出现,根与系数的关系。
  能力点:函数与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逻辑思维能力。            21.设α、β为两个虚数,且满足α+β=-3,且|α|+|β|=4,试判断cos(argα-argβ )是否存在最大值或最小值,如果不存在,说理理由,如果存在,求出这个最大、最小值。
  知识点:复数的转化
  能力点: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22.复数集合中有个一元二次方程,它的二次项是2x2,它的一次项是-x,常数项是实数 ,设α,β是该方程的两个复数根且满足|α-β|=,解这个方程。
  知识点: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能力点:分类讨论思想。
  23.复数Z≠0,|Z+|=1
  ≤|Z|≤
  知识点:复数的模与共轭,不等式的应用。
  能力点: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            24.实系数方程x2-2ax+b=0的两个复数根Z1,Z2在复平面上表示Z1,Z2的点为 直径端点的圆恰好过点P(1,1),求复数a+bi所表示的点的轨迹方程。
  知识点:复数减法的几何意义,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虚根的求法。
  能力点: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5.设0<θ<2π,复数Z=1-cosθ+isinθ,μ=a2+ai
(a∈R),且Z?μ是 纯虚数,求复数μ的辐角主值argμ(用θ的代数式表示)
  知识点:三角恒等变形,复数的辐角主值
  能力点:分类讨论思想,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1.解:(1)由
得m=-2 或m=3
  (5)由=m2-2m-15m3-20m-39=0
  考虑函数f(m)=m3-20m-39(m≠-3)当m→+∞时
  当m→-∞时f(m)→-∞可见存在f(m0)=0,使m3-20m-39=0
  表明存在实数m,使argZ=
  2.解:S=1-3i+5i2-7i3+...+97i48-99i49
  iS=i-3i+5i3-...+97i49-99i50
  ①+②得
(1+i)S=1-2i+2i2-...+2i48-2i49-99i50
=1-2(i-i2+...-i48+i49)-99i2
∴S=  =  =49-51i
  3.解:
  (1)f()=1-()=1-(Z1-Z2)=1-[(2+3i)-(5 -i)]=4-4if()=1-()          =1-
          =1-
          =1-
  4.解:w=  =  
  ∵W的实部<0,虚部>0可见<argw<π,tg(argw)=
  (0<θ<π
  在(,π)上,函数y=tgx是增函数,要求argw的最小值,先求tg(argw)的最小值,即求y=的最小值。
  5sinθ=ycosθ-5y
5y=ycosθ-5sinθ=?cos(θ+t)
  其中cost=
  ∵y<0
  ∴t为第二象限的一个角
设t=arccos
  ∵|cos(θ+t)|=≤1
  ∴25y2≤y2+25
  ∴y2≤
  ∴-≤y≤0
  ∴θ=π-arccos,则
y=tg(argw)=-
  ∴argw=arctg(-)
  ∴argw的最小值为arctg(-)
  解法二:由Z=cosθ+isinθ(0<θ<π=得Z=x+yi,x2+y2=1,x<0,y>0  W=  =  =  =
  问题转化为求函数t=,x2+y2=1,x>0,y>0的最小值
  将y=x-t,代入x2+y2=1
  (1+)x2-x+t2-1=0
  ∵x∈R
  ∴(-)2-4(1+)?(t2-1)≥0
  ∴t2≤
  5.解法一:∵|Z|=1,∴Z=1
  W==1+Z+Z2=Z+Z+Z2=Z(Z++1)
   =(2cosθ+1)(cosθ+isinθ)
  ∵θ<(0,2π)
  当2cosθ+1≥0即θ∈(0,)∪[,2π]时
argw=0,|w|=2cosθ+1
  当θ∈(,)时
2cosθ+1 <0,w=-(2cosθ+1)[cos(π+θ)+isin(π+θ)]
  |w|=-[2(cosθ+1)]
  由π+θ∈(π+,2π+)得
  若θ∈(,π)则argw=π+θ;若θ[π, )则argw=π+θ-2π=θ-π
  解法二:
=sincsc(cosθ+isinθ)
  由∈(0,3π)得当0<≤π 或2π≤<3π得θ∈(0,)∪[π,2π ]时sin≥0rgw=0
|w|=sincsc
  当θ∈(π, )时
|w|=-sincsc
  6.解法一:
  ∵Z+(3+i)Z+(3-i)+9=0
  ∴(Z+3-i)(Z+3+i)=3
即(Z+3-i ) ()=3
  ∴|Z+3-i|=
  ∵|2Z-2i|=2|(Z+3-i)-3|≤2(|Z+3-i)|+|-3|=2(+3)
  当且仅当
Z+3-i=λ(-3)(λ<0即
  |Z+3-i|=|-3λ|=-3λ
  即-3λ=
即Z=-3++i时
|2Z-2i|的最大值为2(+3)又|2Z-2i|=2||(Z+3-i)|-3|≥2(||Z+3-i|-|-3||)=2(3-)当且仅当Z+3-i=λ(-3)(λ>0)即|Z+3-i|=|-3λ|=3 λ 即3λ=
即Z=-3-+i时,|2Z-2i|的最小值为2(3-)
  解法二:
  由|Z+3-i|=知Z对应点在以(-3,)为圆 心,为半径的圆上
  ∴|Z-i|的最大值为=3+,最小值为-=3-,从而|2Z-2 i|的最大值为2(3+),最小值为2(3-)
  解法三:
  由|Z+3-i|
设Z+3-=(cosθ+sinθ) θ∈[0,2π]则
  |2Z-2i|=2|-3+ (cosθ+isinθ)|  =2  
  ∴|2Z-2i|的最大值为2?=2(3+)
  最小值是2=2(3-)
  ②由①设OA,OB分别与圆C相切于A、B两点,则argZ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是B、A对应复数Z 1,Z2的辐角主值
  ∵|OC|=2,∴∠AOC=∠BOC=
  ∴argZ的最大值为π,最小值为π-2?=, 对应的复数
  Z1=(cos+isin)=-+i
  7.解:∵Z1+2Z2=(sinθ+2cosθ)+i(sinθ-2cosθ)
  ∴tg[arg(Z1+2Z2)]=
又θ∈[π,π]
  ∴tgθ∈[-1,1]1-∈[-3,- ]
又sinθ+2cosθ<0,sinθ-2cosθ>0
  ∴arg(Z1+2Z2) ∈[,π]
又tgx在(,π)上单调递增
  ∴arg(Z1+2Z2)的最小值为argctg(-3)+π=π-arctg3
最大值为arctg(-)+π=π-arctg
(1)z=x+yi,x∈R,y∈R,且x≠0
ω=x+yi+=x+yi+
=(x+)+(y-)i
  由ω∈R,得
  于是ω=2x,由-1<ω<2,得-<x<1
  故|z|=1,z的实部的取值范围是(-,1)
  (2)由(1)知|z|=1,可设z=cosθ+isinθ
  =tg?=tg (sin-cosi)(cos-sini)
  =tg (-cos2-sin2)i=-tgi
  若tg=0,则sin=0,那么z=cosθ∈R与已知z虚矛盾
  故u是纯虚数
  (3)设z=cosθ+isinθ,则ω=2cosθ,u=-tgi
  ω-u2=2cosθ+tg2,令t=tg2则
  ω-u2=+t==t-2+
=(t+1)+ -3≥4-3=1
  故ω-u2的最小值是1
  9.解法一
z=i=cos(-)+isin( -)
  ω=+i=cos+isin
  得zω=cos+isin
  =cos(-)+isin(-)
  z2ω3=(cos(-)+isin(-))×(cos+isin)
  因 OP与OQ的夹角为-(-)=
  所以 OP⊥OQ
  又|OP|=||=1,|OQ|=|z2ω3|=1
  则|OP|=|OQ|
  由此知△OPQ有两边相等且其夹角为直角,故△OPQ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法二
因z=i=cos(-)+isin( -)
  得z3=-i
  因ω=i=cos+isin
  得ω4=-1
  所以OP⊥OQ,|OP|=|OQ|
  故△OPQ有两边相等且其夹角直角,故△OPQ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10.解:
  (1)Z1=(cosπ+isinπ)
Zn=Zn-1(cos+isin)(n≥2)
∴Zn=Z1[(cos+isin)]n-1
=2(cosπ+isinπ)
=2(-sin+icosπ)(n =1,2,3...)
  (2)Zn为实数cosπ=0π=kπ+n=4k+2
(k∈Z)由n∈N知k=1,2,3......时Z n为实数
  ∴b1=,=
  ∴bn=-(-)n-1
  ∴(b1+b2+...bn)=
  (3)∵|Zn+1-Zn|=|Zn|?|(cos+isin)-1|=2
  ∴|Z1-Z2|+|Z2-Z3|+...+|Zn-Zn+1|=+()2...+()n
=(2+)(2-1)
  11.解:
  (1)∵Z+∈R
  又Z为虚数
∴Z-≠0,∴Z=4即|Z|=2其中Z≠±2
  ∴点Z的集合是圆心在原点,半径是2的圆且去掉点(±2,0)
  (2)由w1=3iZ+1Z=(w1-1)(-i)
  代入|Z|=2
得|w1-1|=6
  ∴W1≠1±6i
  ∴点p的集合是以(1,0)为圆心,6为半径的圆,且去掉点(1,±6)
  (3)由|Z|=2,且Z≠±2,设Z=2(cosθ+isinθ)
θ∈(0,π)∪(π,2π)
w2=x+yi(x,y∈R)
  x+yi=2(cosθ+isinθ)+=cos θ+isinθ
消去θ得x2+y2=1,其中x∈(-,)
  即点Q的集合为一椭圆,且去掉在x轴上的两个顶点(±,0)
  12.设Z1、Z2和Z点对应的复数分别为z1、z2和z,且z1=r1(cosθ+isinθ),z 2=r2(cosθ-isinθ)
  因Z是△OZ1Z2的重心,由复数加法的几何意义
  3z=r1(cosθ+isinθ)+r2(cosθ-isinθ)
=(r1+r2)cosθ+(r1-r2)isinθ
  |3z|2=(r1+r2)2cos2+(r1-r2)2sin2θ
=r12(cos2θ+sin2θ)+Z22(cos2θ+sin2θ)+2r1r2(cos2θ-si n2θ)
=r12+r22+2r1r2cos2θ
=(r1-r2)2+2r1r2(cos2θ+1)=(r1-r2)2+4r1r2cos2θ
0<θ<,0<2θ<π,sin2θ>0
  △OZ1Z2的面积S=OZ1?OZ2sin2θ=r1?r2sin2 θ
  将②式代入①得:
  |3z|2=(r1-r2)2+4cos2θ=(r1-r2)2+4Sctgθ
  由②和③可知
  当r1=r2=时,|z|最小=
  13.解法一:设Z=x+yi(x,y∈R)
  则Z+=(x+yi)+
  =(x+)+(y-)i  即  由①得y=0或
分别代入②中2≤x≤18或1≤x≤5的轨迹分别为:x轴上连结( 2,0)和(8,0)的一条线段或以原点为圆心,4为半径的圆上的一段圆弧(包括端点)
  解法二:
  ∵Z+∈R
  ∴Z+=+
  ∴Z?|Z|2+16=?|Z|2+16Z
  ∴|Z|2(Z-)=16(Z-)
  ∴Z=或|Z|2=16
  由Z=知Z∈R
  由|Z|2=16知|Z|=4
设Z=4(cosθ+isinθ)
  由2≤4(cosθ+isinθ)+≤10
  2≤4(cosθ+isinθ)+4(cosθ-isinθ)≤10
  ≤cosθ≤1
  ∴2θπ-arccos≤θ≤2θπ+arccos
  ∴轨迹方程为
  2≤Z≤8
(1)设z1=a+bi,z2=a-bi(a,b∈R,且b≠0)(因为实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虚根共 轭)
  由z12=z2得a2-b2+2abi=a-bi
  所以z1=-i,z2=-i,
(2)由且z1=1+mi,|z1|≤且m≠0,得
  0<m2≤1,
  又z2=Z12,ω=z2+3,所以ω=(4-m2)+2mi,
  |ω|=
  由0<m2≤1得,13≤(m2-2)2+12<16
  即≤ω<4,故|ω|的取值范围是[,4)
  15.解法一:  W=   =   =   =
   =tg2θ?
   =tg2θ(sin4θ+icos4θ)
  ∵|W|=
  ∴|tg2θ(sin4θ+icos4θ)|=|tg2θ|=
  ∴tg2θ=±
  ∵0<θ<π
  ∴0<2θ<2π
  当tg2θ=时
θ=或π此时
w=(cos+isin)
  ∴argw=<满足题意。
  当tg2θ=-时
θ=π或π,此时w=(cos+isinπ)
  此时argw=π>符合题意。
  ∴θ=或π
  解法二:
  ∵|W|=
  ∴||=||=||=
  即:=|tg2θ|=
  16.解:
  (1)∵Z22=Z1Z3
  ∴(a+bi)2=b+ai即
  ∵a>0
  ∴b=,a=
  ∴Z2=+i=cos+isin
  (2)公比q=Z2=cos+isin
  ∴qn-1=0
即cos+isin=1,n的最小值为 12
  此时Z1Z2......Zn=q1+2+...+11=q66=cos+isin =-1
  (3)an=a1qn-1=cosπ+isin π∈R时
  sinπ=0,n=6k+1(k为非负整数)
  当6k+1≤100时
共有17个实数项,它们构成等比数列,首项为1,公比为q 6=-1,17个实数项的和为1。
  17.解:(1)集合m的图形是两个图形的公共部分,一个图形是由|Z-(2-i)|≤2表示的圆面 ,另一个图形是以点A(2,1),B(4,-1)为端点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它们的公共部分是一 条线段,如图中的DE,其方程为x-y-3=0
(2-≤x≤2+)    (2)由(1)知E(2+,-1),tg<x0E==
  D(2-,--1)
tg<xOD=||=
  ∴线段DE上的点Z的辐角主值的取值范围
  [0,arctg]∪[2π-arctg,2π]
  (3)|OD|=
  |OE|=
  原点O到直线x-y-3=0的距离d=
  ∴线段DE上的点Z的模的取值范围为[,]
  18.解法一
依题可设z1=cosα+isinα,z2=cosβ+isinβ,不妨设α≤β且α、β∈[0 ,2π)
z1+z2=i,得
  由①2+②2得,cos(α-β)=-,又α,β∈〔0,2π〕
  所以α,β=或αβ=
  把α=β+代入①、②得cosβ=1,sinβ=0,cosα=-,sinα=
  则z1=-+i,z2=1
  把α=β+代入①、②得cosβ=-,sinβ=,cosα=1,sinα=0
  则z1=1,z2=-+i
  所以或
  解法二
由|z1+z2|=1,得(z1+z2)(+ )=1
  展开左边并注意|z1|=|z2|=1得,
  z12+z22=-1
  所以z12的实部等于z22的实部,等于-
  又|1z2|=1,从而1z2的虚部为±
  得1z2=-±i
  则z2=z1?1z2=z1(-±i)
  z1+z2=z1+z1(-±i)= ±i
  z1=1,z2=-±i
  或z1=-±iz2=1
  19.解:关于x的二次方程的判别式Δ=4-4t=4(1-t)
  (1)当t≤1时,Δ≥0
  ∴|α|+|β|=1++|-1|
  ①当t≤0时|α|+|β|=2
  ②当0<t≤1时|α|+|β|=2
  (2)当t>1时Δ<0
  ∴|α|+|β|=
  20.解:设α是方程的一个根且|α|=1
  (1)当α∈R时α=±1
当α=1代入原方程有
  a2+2a+2=0
  当α=-1时
代入原方程有a2-4a+2=0解得a=2±
  (2)当α为虚数时,是方程的一个根
  由α?=及|a|=1知a2-a-2=0解得a=2或a=-1
  又Δ=a2+8a<0-8<a<0
  ∴a=-1
  综上所述
a=-1或a=2±
  21.设φ=argα,θ=argβ,|α|=r,则有|β|=4-|α|=4-r,于是由α+β=-3得    ①2+②2,得
  cos(φ-θ)=1+
  由于0<r<4,所以0≤2(r-2)2<8
  所以-8≤2(r-2)2-8<0
  所以,当r=2时,cos(φ-θ)有最大值
  cos(φ-θ)没有最小值
  22.解:设方程为2x2-x+k=0,k∈R,它的根有两种可能的状况
  α,β都是实数;α,β互为共轭虚数。
  若方程有二实根,则(-1)2-8k≥0
  由|α-β|=
  α,β=
  若方程有二互为共轭的虚根,则(-1)2-8k<0,k>
  由|α-β|=
  ∴α,β=
  综上所述:当k=-时,方程有二实根,它们是
  当k=时,方程有二互为共轭的虚根,它们是
  23.解:由|Z+|=1,知|Z|=|Z2+1|
  对|Z2+1|可能的不等变形有
  ||Z2|-1|≤|Z2+1|≤|Z2|+1
  即是||Z2|-1|≤|Z|≤|Z2|+1  ∴  解之得
≤≤即≤|Z|≤
  方法二:
  1=|Z+|≥||Z|-|
  ∴(|Z|-)2≤1
  ∴|Z|2+-3≤0
  ∴|Z|4-3|Z|2+1≤0
  方法三:
  1=|Z+|2
   =(Z+)(+)
   =Z?++
   =|Z|2++()
  注意到:-2=-2||≤≤2||=2
  ∴|Z|2+=1-()≤1+2 =3
  ∴|Z|4-3|Z|2+1≤0
  24.解:依题意,可设圆的方程为|Z-|=
|Z-a|=|Z1-Z2|
  当Δ≥0
  ∵Z1-Z2为实数
  ∴|Z1-Z2|=
  ∴|Z-a|=
  又∵圆过(1,1)点,代入有|(1-a)+i|=
  化简整理得
b-2a+2=0(a2≥b)为所求轨迹方程
  当Δ<0即a2<b时
  |Z1-Z2|=||
  ∴|Z-a|=
  又∵圆过点(1,1),代入有|(1-a)+i|=化简整理得
  b=2a2-2a+2(a2<b)为所求轨迹方程。
  25.解:∵Z?μ=(1-cosθ+isinθ)(a2+ai)
  =[a2(1-cosθ)-asinθ]+[a2sinθ+a(1-cosθ)i]
  ∵Z?μ是纯虚数  ∴  由①2asin(acos+sin)≠0
  ∴a≠0
  由②2sin (asin-cos)=0
  ∴asin-cos=0
  ∴a=ctg (∵a≠0,∴θ≠π)
  ∴μ=a2+ai=ctg2+ictg=(cos+i sin)
  当0<θ<π时0<<
  当π<θ<2π时
  此时μ=-[cos( π+)+isin(π+)]
  且π+∈(π,2π)
  ∴argμ=π+
品德与社会
Copyright& 北京学而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京ICP备号-1)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编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共轭复数的概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