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和霾的区别有什么区别?

中国的雾与霾 - 荐读 - FT中文网
中国的雾与霾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我是过敏性鼻炎患者。这种病在中国很常见,如果病情不是非常严重,医生就抱着无动于衷的超然态度——换句话说,他们觉得此病无药可治。这大大增加了病人的痛苦,也使得很多人转而到病友身上寻找安慰。我有位病友,后来出国读书去了,听说他的病情在异国他乡大有好转,但只要一回国,这毛病就会重犯。夸张的时候,他甚至来不及走出首都机场,就开始涕泪横流,这让同机乘客又惊奇又惭愧——如此故土情深又爱动感情的返乡场面,以前中国人都只在课本上读到过。
至于我周围的人,他们把知情权建立在我的痛苦上,拿我的病情作为判断雾与霾的偏方。如果我突然喷嚏连连,呼吸困难,甚至连眼都睁不开,就说明“魔都”迷蒙的空气是霾而不是雾,我们生活在十分迫近的肮脏和危险当中。有个北京的病友告诉我,他的过敏性鼻炎自今年八月就没有痊愈过。说这话的时候,他周围的人都在感叹“帝都”的空气一天不如一天。可见,在中国,过敏性鼻炎患者是一种常见的空气质量检测指标。
以上当然只是自嘲。自嘲是一种稀罕的美德,如果出自强势者的口中,就会显得更加幽默。令人遗憾的是,在雾与霾的问题上,中国垄断着检测资源和数据的强势机构,却毫无幽默感可言。他们的姿态通常是不置可否,或者顾左右而言他,又或者说些“时机不成熟”之类阴阳怪气的话——真实的意思就是“这种事,还得领导说了算”。仅仅是没有担当也就算了,还有人强调中国的国情不同——潜台词当是说,银行股市食品医疗教育,这些行业都有中国特色,何以在雾与霾的问题上,你们偏偏要拿美国驻中国大使馆的标准来要求我们呢?
照中国国情论推理下去,霾其实就是雾,只不过和平常的雾比起来,这种雾更有中国特色。鲁迅称之为官僚的瞒和骗的东西,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其中也有一种古怪的幽默感,或可称之为中国特色的幽默。鲁迅很严肃,而且肺不太好,他肯定不适合生活在今天——不管是北京还是上海。
雾与霾的区别,据说是很复杂的。在中国,一件事情的复杂程度,取决于此事复杂在哪个环节。再复杂的科学问题,也可以找到较为普及的谈论方式,让人知其大概。但如果复杂在行政环节,就会变成禁忌,最后变得不可谈论。为了谈论不可谈论的事情,耗费了中国媒体从业人员大量脑细胞,他们有大好头脑,本可以用来做更有价值的事情,最后却只能浪费在发明或重复“疑似轻度污染”这种无聊和没有信息含量的措辞上。
少数行动主义者则采取了倒逼策略。我的朋友冯永峰创办了环保组织“达尔问”,旨在对公众进行环境教育,他认为,空气质量数据不能靠垄断信息的强势机构恩赐,与其坐等,不如行动起来:每户捐出100元,300户可以购买一台质量不错的检测仪器,把仪器安装在小区里,再把检测到的数值发送到网上,就可以与大家分享空气质量信息。这样做的人多了,分布在小区里的仪器会形成检测网络。这张公民检测网络将逼迫政府作出应对——到底有什么理由继续对PM2.5数据秘而不宣?
其实,需要公民行动起来,倒逼中国政府作出应对的问题,并不只是如何区别雾和霾,还包括中国经济增长的目标和方式是否正确,以及我们到底相信谁——可能的话,我希望匹曹诺来主持天气预报,当他指出“空气质量良好”的时候,我们不用指望鼻炎患者的鼻子,而只要看着主持人的鼻子有没有长出来一截就行了。
将评论同步到微博
小提示:设置一个头像,将会使您发表的评论更容易受到大家关注。
未经英国《金融时报》书面许可,对于英国《金融时报》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FT中文网(或: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已经英国《金融时报》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霾和雾 霾和雾的区别知道的来~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霾和雾 霾和雾的区别知道的来~
霾和雾 霾和雾的区别知道的来~
有区别啊!霾是带有颗粒物的污染,雾是大气正常的自然现象啊,不过现在治理霾是必要的,让自己有个身心的健康,买个ZRA啊
霾,也称阴霾、灰霾(烟霾),是指原因不明的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霾的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气象学上称为气溶胶颗粒。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Haze)或灰霾(Dust-haze),香港天文台称烟霞(Haze)。<b...
雾是空气中的水汽,霾是空气中的脏东西(如颗粒物、PM2.5)当前位置:&&正文
专家说:“雾霾”这个词已经泛滥成灾
&北京的一场霾,过去我们一直把这当作雾日日出时分,和一年中的大多数清晨一样,北京城一片灰蒙。从香山顶向东望去,地标性建筑钉子塔和盘古七星酒店依稀可见,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对这种空气能见度下降、天空仿佛蒙上一层烟尘的天气并不陌生,人们称其为雾霾。但是在几年以前,雾霾一词还没有大规模流行之前,人们更多地把这样的现象叫成晨雾。雾和霾本不是一种物质,合二为一的叫法却特别容易被公众所接受,2013年雾霾一词以爆炸性的速度传播开来,一度成为年度关键词。学术界的专家认为,雾与霾各有其自身特征,无论是组成物质、形态颜色还是能见程度均不相同。摄影/王卓骁这段时间一直关注与“雾霾”相关的事。听说广州暨南大学的吴兑教授是我国最早开始研究雾和霾的学者之一,尤其是对如何区分雾与霾有许多新颖的见解,我拨通了吴兑教授的电话。在电话中他谈了关于这个话题的许多看法,其中一些我觉得对公众了解雾和霾很有价值,他的这些见解有些很尖锐,有些还引出了另外一些专家的异议,但这次我不想谈争议了(因复杂和篇幅问题),而只把吴教授的观点整理出来,我在其中只是充当读者和教授之间的一座桥梁,我的任务是替读者提问,让教授把读者感兴趣的看法说出来。这里我要说明的是,吴教授的看法只是一个专家学者的看法,并不代表科学界。因为和吴兑教授谈完之后,我又和国家气象局及其他几位专家就此话题继续挖掘,没想到关于“雾霾”这个话题越谈越深,越谈越复杂。有位著名气象学者和我说,这个问题我们专家之间都争来争去,你就不要陷到这个坑里了。我不是这个领域的专家,但我不想放弃这个话题。因为“雾霾”已经不是一个纯科学问题,它事关社会的方方面面,牵扯了亿万人的心。我们关心的是“雾霾”与社会和公众之间的关系问题,因此大伪难辨更需辨。下面就是我和吴教授关于“雾霾”的对话。没想到“雾霾”这个词泛滥成灾,这是媒体造成的单之蔷(以下简称单):我发现一个现象:谈到空气污染现象,媒体和公众喜欢用“雾霾”这个词,但是气象、环保部门还有专家学者喜欢用“霾”或者“灰霾”这两个词,虽然大家说的都是一个东西。你怎样看这一现象?吴兑(以下简称吴):专业人员应该旗帜鲜明地抵制用“雾霾”指代大气污染和环境空气质量。“雾霾”是非规范性的学术名词,不应该这么说。这个词冒出来主要是2013年春节以后(2013年春节前后有一场中国大范围持续的重污染天气过程,受到了媒体广泛的关注和报道),媒体比较快地接受了这个词,然后大量使用,公众也很快接受了。当然这个事也和有些气象部门的人员这么说有关,这是触发的因素,但是后来还是媒体炒作造成的,没想到它会这么快泛滥成灾。单:我看你的文章都把雾和霾分得很清,或者是说灰霾。吴:在科学上雾和霾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天气现象,其产生的背景、气象条件、化学组成等都不同,说是灰霾有两个法理依据:一个是环保部近期要发布的行业标准《灰霾污染日判别标准》,这是我们国家部委一级制定的;另外从省一级看,广东省人大制定的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里面是有灰霾预警信号的。当然,除了广东,南方还有几个省与省辖市也是这么制定的。北方的北京等地制定的是霾预警信号。实际上你看北京气象台、中央气象台发布大雾预警和霾预警是独立发的,各有各的预警信号,但是到了电视台、电台、报刊、网络等媒体最后就混在一起说成“雾霾”。“雾霾”一词是从央视天气预报开始的,但这不是它的本意单:你前面提到有气象部门也曾说过“雾霾”,这是这个词出现的触发因素。吴:其实最开始有一个被误解的起因。这要从央视的天气预报说起:中央气象台在央视每天要做大范围的天气预报,比如说河南出现雾,北京、河北出现霾,它要分着说,一分钟的电视时间就来不及分说,所以它会说华北平原有可能出现雾、霾。“雾霾”这个词的源头就是这么来的。一个广大区域有雾、霾,当时认为口语可以说,但是具体到一个地点是不能这么说的,一个地方不是雾就是霾,要分清楚的。所以实际上他们也没说错,他们想说的是不同地点,有的地方是雾,有的地方是霾。比如最近东北下雪,长江流域下雨,他就说中国东部大范围雨雪,其实也是无可厚非,也是对的,没想到后面媒体把它特指一种空气污染现象。现在清楚了这个“雾霾”是怎么来的,就是因为中央气象台要预报广大地区有的地方有雾,有的地方有霾,所以就合起来说了个“雾霾”。但是没想到这个词在媒体接受之后,被用来专指霾,石家庄雾霾严重、北京雾霾严重,这就错了。实际上都是霾严重。单:开始是从中央气象台那来的?吴:但是中央气象台早年的天气预报“雾、霾”不是现在流行的“雾霾”这个意思,你还不能怪人家。单:他们说的“雾、霾”跟大范围“雨雪”是一个意思?吴:对。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是中国气象局的下属单位华风影视中心制作的,最近我去访问过那里,整座大楼里有一个铁的纪律:不允许说“雾霾”这个词。他们特意跟我说,这是铁的纪律,从播音员到节目制作到摄像,任何人不许说“雾霾”这俩字。雾霾,等于给空气污染现象――霾起了个别名,这个别名比其真名知名度高。
(编辑:dq1964)
网易博客03-19 21:03
新浪博客03-19 21:06
大旗网版权所有 京ICP证100319号 京公网安备号 京ICP备号-5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雾霾天”是怎么回事 与一般雾天有何区别_博兴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65,340贴子:
“雾霾天”是怎么回事 与一般雾天有何区别收藏
日 09:03  来源:滨州传媒网-鲁北晚报  连日来放眼一片白茫茫的“雾霾”天气,不少市民疑惑,雾霾天和一般的雾天有什么区别,雾和霾究竟是什么意思?市环保局专家表示,雾和霾是两个概念。 “雾和霾两者之间有很大区别。”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雾是由水滴或冰晶组成的,厚度只有几十米至200米,边界清晰;霾也称灰霾,主要由灰尘、硫酸、硝酸等粒子组成,厚度为1至3公里,呈黄色或橙灰色,与周围环境的边界不明显。“雾是一种自然现象,而霾是一种大气污染现象。” 据介绍,雾和霾出现时大气的相对湿度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判断,大气相对湿度大于90%(或80%)时,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能见度恶化是雾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或70-80%)之间时,大气混浊,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相对湿度低于80%时的此类能见度恶化,则是灰霾造成的。“近日滨州市城区出现的雾霾天气,应该是“雾”和“霾”两种现象同时出现、混合造成的结果。”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记者 崔畅 通讯员 祁少军
日 09:03  来源:滨州传媒网-鲁北晚报  连日来放眼一片白茫茫的“雾霾”天气,不少市民疑惑,雾霾天和一般的雾天有什么区别,雾和霾究竟是什么意思?市环保局专家表示,雾和霾是两个概念。 “雾和霾两者之间有很大区别。”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雾是由水滴或冰晶组成的,厚度只有几十米至200米,边界清晰;霾也称灰霾,主要由灰尘、硫酸、硝酸等粒子组成,厚度为1至3公里,呈黄色或橙灰色,与周围环境的边界不明显。“雾是一种自然现象,而霾是一种大气污染现象。” 据介绍,雾和霾出现时大气的相对湿度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判断,大气相对湿度大于90%(或80%)时,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能见度恶化是雾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或70-80%)之间时,大气混浊,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相对湿度低于80%时的此类能见度恶化,则是灰霾造成的。“近日滨州市城区出现的雾霾天气,应该是“雾”和“霾”两种现象同时出现、混合造成的结果。”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记者 崔畅 通讯员 祁少军
砖家就是砖家,“善意”的将一些内容隐瞒了。雾的形成需要的是水滴和粉尘的,只是粉尘的含量比雾霾含量小的多。所以大雾天选择晨练其实是不好的,会吸入一些粉尘,伤害呼吸系统。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雾与霾的区别图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