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力学教学视频解决问题基本思路是什么

解决力学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解决力学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建筑力学学习方法_百度知道
建筑力学学习方法
有什么方法快速学懂建筑力学,而且很好的利用建筑工程实际上去
从已知条件探讨未知领域的途径,掌握其常用的解题思路。特别是要熟悉从这些具体计算方法中分析问题的过程和步骤,所以学生在上课前应先把有关章节和内容进行预习,能够有目的性的解决问题、注意和其他课程的关系  在建筑力学的学习过程中,对后续课程的学习、注意多预习,能够使用所学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物理学中的一些知识,建筑力学又是建筑结构,因此在学习中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带着问题听教师讲课。单凭教师讲课很难完整的理解和掌握、归纳学习方法,经常会遇到高等数学。   4,如果学不好建筑力学,在学习中应根据需要对相关内容进行必要的复习;把整体分解为局部和局部合成整体的手段等等。     2,将带来很大的难度,学习时要着重理解力学的思维方法。   3,并在运用中得到巩固和提高,同时它反过来也对建筑的实践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注意分析方法和解题思路  在建筑力学中讲述的是各种具体的计算方法,则对总结力学规律。学会注意观察。在后续课程中、复习和练习  建筑力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建筑力学的发展正如其他学科一样、地基基础和施工技术等课程的基础,因此1,是由建筑的发展所推动的、掌握解题技巧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复习又起到巩固和加强理解所学知识的作用。而多做练习,了解建筑的性能和使用情况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建筑力学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弹塑性力学2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弹塑性力学2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494.5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 >>
>> 浏览课程
《建筑力学》
该课程是建筑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学习该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课程定位准确,它是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技术基础理论课程;课程设计指导思想鲜明,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工程应用为目标;课程内容体系设计合理,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三门课程有机地整合为《建筑力学》一门课程,将传统的学科型内容体系转变为工程应用和基础理论型,加强了实训和实验教学内容。
建筑力学》课程采用模块化教学,整个课程由若干个模块构成,每一模块又由若干个学习单元组成,每个学习单元分为若干个课题。教学目的非常明确,除了课程总体目标以外,每个模块每个单元都要建立一个可测量的学习目标,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核心,辅以现场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充分体现以能力为本位的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
【课程名称】
【适用专业】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学时、学分】
72学时6学分
一 课程性质
  建筑力学是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它不仅为后续的专业技术课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也为直接解决工程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提供分析方法和计算原理;同时也可培养学生的抽象、推理、分析和综合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 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1.课程设置的依据
  依据21世纪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能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和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为了对学生进行初期工程教育,为培养学生解决工程中遇到的一般力学问题的能力,为便于后续专业课程(建筑构造、建筑施工、建筑结构等)打下力学基础,为培养学生的抽象、推理、分析和综合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开设建筑力学课程。建筑力学涉及有应用背景,所以在具体的工程中可解决一些简单的力学问题;在教学内容中穿差有大量工程实例,因此它是对学生进行初期工程教育的最好素材;本课程逻辑推理比较严谨,它又是对学生思维方式训练、培养能力和素质教育的最好载体。
2.课程目标、内容制定的依据
依据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和本专业人才培养培养模式的特点,制定本专业的建筑力学课程目标和内容。
  3.课程目标实现途径
  (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建设,重新梳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构建适应在土建工程建设第一线从事施工、管理、维护工作的课程内容体系,应用新的课程内容体系教学。
  (2)以梁和刚架的计算为主线,以工程施工技术为拓展,既有理论底蕴又结合现代工程技术应用。课程类型属于问题中心课程,课程结构采用案例式的模块化结构。以梁和刚架的计算为主,外力、静定结构内力、杆件应力、杆件强度、结构变形、超静定结构内力计算等内容为模块,注重知识与能力综合在一起,且有利于学生掌握每一模块的知识和能力,另一方面也尽避免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
   (3)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从课外自主学习到课内指导学习两个过程,从理论到实践两种形式,对学生的力学学习进行全面的考核评价,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能力,实施职业素质教育。考核时,既可以对课程进行整体考核来评定成绩;也可以分模块进行考核,使考核方法机动灵活。
三、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使学生建立准确的力学基本概念,熟悉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具有熟练进行基本的静力平衡计算的能力,具有基本能够进行杆件的强度、刚度和压杆的稳定性分析计算的能力,解决工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抽象、推理、分析和综合的逻辑思维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自身素质。&&&&
  (二)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原理。
  理解求解杆件内力的基本原理及直接等式法计算杆件内力方法。
  理解变形固体材料的基本假设,掌握一般常用材料拉压的力学性能。
  掌握影响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因数及提高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措施。
  掌握应力状态的概念,理解常用的强度理论。
  理解力法、位移法和力矩分配法求解超静定结构的基本原理。
   2.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熟练准确地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能够熟练准确地对平面静定结构进行内力计算。
  基本能够对平面超静定结构进行内力计算。
  能够准确地对杆件进行强度计算。
  基本能够对杆件进行刚度计算。
  能够对压杆进行稳定性分析。
    3.素质目标
  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科学的思维能力。
  四.内容标准
将本课程内容分解为以下七个项目进行教学。
项目一&(静力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平衡计算)
典型工作任务
知识内容与教学要求
技能内容与教学要求
物体的受力分析
续论 1.1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公理。 1.2约束和约束力. 1.3物体与物体系受力分析. 1.4结构计算简图简介.
1. 能举例说明建筑力学研究对象和任务; 2.能够以一个实例来解释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概念; 3列举一个实例叙述静力学的基本公理; 4能够根据实际要求画出单个或物体系的受力图。
5能够将简单的工程实际结构简化成计算简图。
平面力系的合成与平衡
2.1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 2.2平面力偶系合成与平衡. 2.3平面任意力系向简化. 2.4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
1.能够应用解析法解决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问题。 2.描述力对点的矩、力偶、力偶矩等概念。 3.会用合力矩定理、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条件解题。 4.叙述力的平移定理。 5.应用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求解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
项目二&(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
典型工作任务
知识内容与教学要求
技能内容与教学要求
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
5.1几何组成分析的目的.
5.2平面体系自由度和约束. 5.3平面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则. 5.4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方法.
1. 明确几何组成分析的目的。 2.理解并能叙述平面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则。
3.能够准确地对常见的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
4.举例说明多余约束。
静定结构内力分析
6.1杆件的基本变形及内力的概念 6.2轴向拉压杆的内力分析 6.3静定平面桁架内力计算.6.4扭转轴的内力分析. 6.5单跨静定梁内力方程和内力图. 6.6用简捷法绘制梁内力图. 6.7多跨静定梁内力分析
6.8静定平面刚架内力分析.
1.能够分辨杆件的四种基本变形。 2.准确熟练计算轴向拉压杆的轴力、静定平面桁架的轴力。掌握静定平面桁架的轴力分别特点。 3.会计算扭转轴的扭矩。
4.基本能够对单跨和多跨静定梁的内力进行分析,并且能作出弯矩图和剪力图。
5.基本能够对静定平面刚架的内力进行分析,绘制内力图。
项目三&(杆件强度计算)
典型工作任务
知识内容与教学要求
技能内容与教学要求
杆件的应力与强度计算
7.1轴向拉压杆 的应力.
7.2材料在拉压时的力学性质. 7.3拉压杆的强度计算.
7.4连接件的强度计算. 7.5扭转轴的强度计算. 7.6对称弯曲梁的正应力. 7.7最大弯曲正应力. 7.8弯曲切应力. 7.9梁的强度条件.
7.10组合变形.
1.能计算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2.进行低碳钢的拉伸试验。进行低碳钢和铸铁的压试验,比较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的力学性能。 3.会描述安全因数和许用应力的概念。能计算轴向拉压杆的强度问题。 4.会进行挤压与剪切的实用计算。 5.叙述圆轴扭转时截面上切应力的分别规律,会计算受扭圆轴的强度问题。
6.能解释平面弯曲时梁正应力计算公式中各项的意义,并叙述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及切应力的分布规律。能进行梁的强度计算。
7.能对斜弯曲、偏心拉压杆进行应力分析和强度计算。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
8.1应力状态的概念. 8.2平面应力状态分析. 8.3应力极值与主应力. 8.4强度理论. 8.5复杂应力状态的强度计算.
1.理解应力状态的概念。能够对平面应力状态进行分析计算。 2.能解释主应力、主平面与最大切应力的概念,并阐述梁主应力迹线的概念几四种强度理论。 3.能对复杂应力状态进行强度计算。
项目四 (杆件刚度和结构位移计算)
典型工作任务
知识内容与教学要求
技能内容与教学要求
构件的变形和结构的位移计算
9.1轴向拉压杆的变形. 9.2扭转轴的变形. 9.3平面弯曲梁的变形. 9.4梁的刚度条件. 9.5结构位移计算概述. 9.6结构位移计算的一般公式. 9.7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 9.8图乘法. 9.9静定结构在支座位移。 9.10互等定理.
1.会计算轴向拉压杆和圆扭转轴的变形。 2.解释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的意义。能够用叠加法计算梁的挠度和转角。 3.能对梁进行刚度计算,列举工程实例说明提高梁弯曲刚度的途径与措施。 4.能解释结构位移计算公式中各项的力学意义。 5.能够应用积分法和图乘法计算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 6.了解静定结构在支座位移所引起的位移计算方法。 7.理解三个互等定理。
项目五 (超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
典型工作任务
知识内容与教学要求
技能内容与教学要求
超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
10.1超静定结构的概念. 10.2力法的基本概念. 10.3力法典型方程. 10.4结构对称性的利用. 10.5超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及最后内力图的校核. 10.6位移法的基本概念. 10.7位移法的典型方程. 10.8力矩分配法基本概念. 10.10力矩分配法基本原理.
1.掌握超静定结构的概念.。并会判定超静定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2.理解力法的基本原理,能够应用力法求解1&2次超静定结构。 3.掌握对称结构的性质,能够应用结构对称性求解较高次的超静定结构。 4.理解超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及最后内力图的校核方法。 5.理解位移法的基本原理,能够应用位移法求解一般的常见的超静定结构。 6.理解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能够应用力矩分配法求解一般的常见的多跨超静定梁及无侧移刚架。
项目六(影响线)
典型工作任务
知识内容与教学要求
技能内容与教学要求
11.1影响线的概念. 11.2用静力法作简支梁的影响线. 11.3机动法作静定梁的影响线. 11.4简支梁的最不利荷载位置. 11.5简支梁的内力包络图. 11.6连续梁的内力包络图.
1.深刻理解影响线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影响线的意义。
2.用静力法和机动法作静定梁的影响线。 3.理解简支梁的最不利荷载位置的意义,会求简单荷载的最不利荷载位置。 4.解释简支梁的内力包络图的意义,会用叠加法作连续梁的内力包络图。
项目七(压杆的稳定性分析)
典型工作任务
知识内容与教学要求
技能内容与教学要求
12.1压杆稳定性的概念. 12.2细长压杆的临界荷载.12.3压杆的临界应力.
12.4压杆的稳定计算. 12.5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
1.举例说明工程中的压杆稳定问题。 2.解释稳定、失稳、临界应力的概念,说明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 3.能用折减系数法对压杆进行稳定计算。 4.列举实例说明提高压杆稳定的措施。
五.实施建议
  (一)教学组织
  1.本课程教学过程注重&教&与&学&的互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学习与应用能力。教学过程是教与学,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不可能传授给学生终生享受的知识和技能,但却可以通过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传授给他们学习与应用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每章内容讲授前,首先要让学生预习,通过预习提出每章内容的重点、难点,并引导他们自己查资料解决问题,不仅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教师的讲解,由教师提出要求;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2.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建筑力学教学中有许多工程实例,而学生在学习之前又缺乏专业知识,这时可以带学生参观工厂、建筑工地,进行认识实习,增强感性认识,克服实际经验和认识上的不足。教学实施中,应联系实际多举例子,使学生体会到本课程与后续课程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在教学过程中,要应用多媒体、投影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效率与效果。建筑力学课程有很强的工程背景,如果能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工程实例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用动画将抽象难懂的内容形象地表达出来,就可以化解教学难点、缩短学生的认知过程;还可以通过屏幕将烦琐的板书内容投影出来,有利于提高课堂节奏和教学效率。例如&约束与约束反力&、&空间力的投影和力矩计算&、&提高梁弯曲强度的主要措施&等知识单元,其特点是课堂板书量大,抽象概念多,需要的图形和图片数量也多;如果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既费时又费力,而且教学效果也不理想;而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则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基本上能当堂消化该节课的内容,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
  (二)教学评价
  1.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评价、过程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方式。
  2.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技能竞赛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3.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1.课程知识体系结构设计
  根据培养目标选取课程内容,按照必要、实用并兼顾知识的系统性原则进行取舍;依据科学的认知规律设计单元,各单元之间内容既相对独立又有知识的连惯性和逻辑性,既满足工程应用上的对应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将课程知识体系结构转变为工程应用型和基础理论型。具体教学内容设计为以下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静力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平衡计算。
第二部分& &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
第三部分& &杆件强度计算。
第四部分&&杆件刚度和结构位移计算。
第五部分&超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
第六部分&影响线。
第七部分&压杆的稳定性分析。
2.内容设计
  每一单元中的内容设制,一定要符合认知规律,由工程和生活实例引入,应用数理方法抽象、推理、综合,再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尽可能地应用工程实例进行说明验证,将理论和实际有机的穿插在一起,强化应用。除了让学生掌握建筑力学的基本知识外,还要让学生掌握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即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3.综合实训项目设计
  为加强理论与工程实际的联系,增强工程意识,配合理论教学,作为课外实训,设计了五个实训项目。项目一简支T梁的简化。项目二脚手架管问题。项目三轻钢屋面结构受力问题。项目四建筑阳台的受力问题。项目五支架问题。
4.现场教学设计
  在学生初开始学习建筑力学时,在头脑中还没有建立起构件、结构、支座等工程的概念,因此必须将学生带到工程现场进行直观教学,对这些建立起一个具体的概念,以便后边的课堂教学。另外,在进行构件的强度、刚度、压杆的稳定分析时,也要进行现场教学,建立客观概念,使理论教学贴近工程。现场参观一&认识构件、结构、支座,观察变形、破坏。现场教学二&观察构件的四种基本变形及组合变形,观察破坏现象,感受压杆的失稳严重性。
&二.教学设计
1.教学过程设计
  本课程采用理论实践循环式的教学过程。这种循环式的教学过程一方面符合科学的认知规律,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可加强学生的工程意识,能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从课堂&&现场&&实验&&实训&&课堂。课堂主要是理论性的教学,明确概念、理论和方法;现场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加深客观的感性认识;实验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对客观规律的理性认识,对理论的验证;实训作业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通过实训项目的训练,用理论指导实践。
项目一&(静力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平衡计算)
典型工作任务
知识内容与教学要求
技能内容与教学要求
物体的受力分析
续论 1.1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公理。 1.2约束和约束力. 1.3物体与物体系受力分析. 1.4结构计算简图简介.
1. 能举例说明建筑力学研究对象和任务; 2.能够以一个实例来解释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概念; 3列举一个实例叙述静力学的基本公理; 4能够根据实际要求画出单个或物体系的受力图。
5能够将简单的工程实际结构简化成计算简图。
平面力系的合成与平衡
2.1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 2.2平面力偶系合成与平衡. 2.3平面任意力系向简化. 2.4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
1.能够应用解析法解决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问题。 2.描述力对点的矩、力偶、力偶矩等概念。 3.会用合力矩定理、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条件解题。 4.叙述力的平移定理。 5.应用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求解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
项目二&(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
典型工作任务
知识内容与教学要求
技能内容与教学要求
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
5.1几何组成分析的目的.
5.2平面体系自由度和约束. 5.3平面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则. 5.4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方法.
1. 明确几何组成分析的目的。 2.理解并能叙述平面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则。
3.能够准确地对常见的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
4.举例说明多余约束。
静定结构内力分析
6.1杆件的基本变形及内力的概念 6.2轴向拉压杆的内力分析 6.3静定平面桁架内力计算.6.4扭转轴的内力分析. 6.5单跨静定梁内力方程和内力图. 6.6用简捷法绘制梁内力图. 6.7多跨静定梁内力分析
6.8静定平面刚架内力分析.
1.能够分辨杆件的四种基本变形。 2.准确熟练计算轴向拉压杆的轴力、静定平面桁架的轴力。掌握静定平面桁架的轴力分别特点。 3.会计算扭转轴的扭矩。
4.基本能够对单跨和多跨静定梁的内力进行分析,并且能作出弯矩图和剪力图。
5.基本能够对静定平面刚架的内力进行分析,绘制内力图。
项目三&(杆件强度计算)
典型工作任务
知识内容与教学要求
技能内容与教学要求
杆件的应力与强度计算
7.1轴向拉压杆 的应力.
7.2材料在拉压时的力学性质. 7.3拉压杆的强度计算.
7.4连接件的强度计算. 7.5扭转轴的强度计算. 7.6对称弯曲梁的正应力. 7.7最大弯曲正应力. 7.8弯曲切应力. 7.9梁的强度条件.
7.10组合变形.
1.能计算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2.进行低碳钢的拉伸试验。进行低碳钢和铸铁的压试验,比较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的力学性能。 3.会描述安全因数和许用应力的概念。能计算轴向拉压杆的强度问题。 4.会进行挤压与剪切的实用计算。 5.叙述圆轴扭转时截面上切应力的分别规律,会计算受扭圆轴的强度问题。
6.能解释平面弯曲时梁正应力计算公式中各项的意义,并叙述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及切应力的分布规律。能进行梁的强度计算。
7.能对斜弯曲、偏心拉压杆进行应力分析和强度计算。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
8.1应力状态的概念. 8.2平面应力状态分析. 8.3应力极值与主应力. 8.4强度理论. 8.5复杂应力状态的强度计算.
1.理解应力状态的概念。能够对平面应力状态进行分析计算。 2.能解释主应力、主平面与最大切应力的概念,并阐述梁主应力迹线的概念几四种强度理论。 3.能对复杂应力状态进行强度计算。
项目四 (杆件刚度和结构位移计算)
典型工作任务
知识内容与教学要求
技能内容与教学要求
构件的变形和结构的位移计算
9.1轴向拉压杆的变形. 9.2扭转轴的变形. 9.3平面弯曲梁的变形. 9.4梁的刚度条件. 9.5结构位移计算概述. 9.6结构位移计算的一般公式. 9.7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 9.8图乘法. 9.9静定结构在支座位移。 9.10互等定理.
1.会计算轴向拉压杆和圆扭转轴的变形。 2.解释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的意义。能够用叠加法计算梁的挠度和转角。 3.能对梁进行刚度计算,列举工程实例说明提高梁弯曲刚度的途径与措施。 4.能解释结构位移计算公式中各项的力学意义。 5.能够应用积分法和图乘法计算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 6.了解静定结构在支座位移所引起的位移计算方法。 7.理解三个互等定理。
项目五 (超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
典型工作任务
知识内容与教学要求
技能内容与教学要求
超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
10.1超静定结构的概念. 10.2力法的基本概念. 10.3力法典型方程. 10.4结构对称性的利用. 10.5超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及最后内力图的校核. 10.6位移法的基本概念. 10.7位移法的典型方程. 10.8力矩分配法基本概念. 10.10力矩分配法基本原理.
1.掌握超静定结构的概念.。并会判定超静定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2.理解力法的基本原理,能够应用力法求解1&2次超静定结构。 3.掌握对称结构的性质,能够应用结构对称性求解较高次的超静定结构。 4.理解超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及最后内力图的校核方法。 5.理解位移法的基本原理,能够应用位移法求解一般的常见的超静定结构。 6.理解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能够应用力矩分配法求解一般的常见的多跨超静定梁及无侧移刚架。
项目六(影响线)
典型工作任务
知识内容与教学要求
技能内容与教学要求
11.1影响线的概念. 11.2用静力法作简支梁的影响线. 11.3机动法作静定梁的影响线. 11.4简支梁的最不利荷载位置. 11.5简支梁的内力包络图. 11.6连续梁的内力包络图.
1.深刻理解影响线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影响线的意义。
2.用静力法和机动法作静定梁的影响线。 3.理解简支梁的最不利荷载位置的意义,会求简单荷载的最不利荷载位置。 4.解释简支梁的内力包络图的意义,会用叠加法作连续梁的内力包络图。
项目七(压杆的稳定性分析)
典型工作任务
知识内容与教学要求
技能内容与教学要求
12.1压杆稳定性的概念. 12.2细长压杆的临界荷载.12.3压杆的临界应力.
12.4压杆的稳定计算. 12.5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
1.举例说明工程中的压杆稳定问题。 2.解释稳定、失稳、临界应力的概念,说明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 3.能用折减系数法对压杆进行稳定计算。 4.列举实例说明提高压杆稳定的措施。
《建筑力学》教学进程
典型工作任务
物体的受力分析
续论 1.1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公理。 1.2约束和约束力. 1.3物体与物体系受力分析. 1.4结构计算简图简介
多媒体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平面力系的合成与平衡
2.1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 2.2平面力偶系合成与平衡. 2.3平面任意力系向简化2.4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
多媒体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
5.1几何组成分析的目的. 5.2平面体系自由度和约束. 5.3平面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则. 5.4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静定结构内力分析
6.1杆件的基本变形及内力的概念 6.2轴向拉压杆的内力分析 6.3静定平面桁架内力计算. 6.4扭转轴的内力分析. 6.5单跨静定梁内力方程和内力图. 6.6用简捷法绘制梁内力图. 6.7多跨静定梁内力分析 6.8静定平面刚架内力分析.
多媒体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杆件的应力与强度计算
7.1轴向拉压杆 的应力. 7.2材料在拉压时的力学性质. 7.3拉压杆的强度计算. 7.4连接件的强度计算. 7.5扭转轴的强度计算. 7.6对称弯曲梁的正应力. 7.7最大弯曲正应力. 7.8弯曲切应力. 7.9梁的强度条件. 7.10组合变形.
案例教学法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
8.1应力状态的概念. 8.2平面应力状态分析. 8.3应力极值与主应力. 8.4强度理论.
8.5复杂应力状态的强度计算
案例教学法
构件的变形和结构的位移计算
9.1轴向拉压杆的变形. 9.2扭转轴的变形.
9.3平面弯曲梁的变形. 9.4梁的刚度条件.
9.5结构位移计算概述. 9.6结构位移计算的一般公式. 9.7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9.8图乘法. 9.9静定结构在支座位移。 9.10互等定理.
案例教学法
超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
10.1超静定结构的概念. 10.2力法的基本概念. 10.3力法典型方程. 10.4结构对称性的利用. 10.5超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及最后内力图的校核. 10.6位移法的基本概念. 10.7位移法的典型方程. 10.8力矩分配法基本概念. 10.10力矩分配法基本原理
案例教学法
11.1影响线的概念. 11.2用静力法作简支梁的影响线. 11.3机动法作静定梁的影响线. 11.4简支梁的最不利荷载位置. 11.5简支梁的内力包络图
案例教学法
12.1压杆稳定性的概念. 12.2细长压杆的临界荷载. 12.3压杆的临界应力. 12.4压杆的稳定计算. 12.5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
案例教学法
教学过程框架设计
项目一&(静力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平衡计算)
物体的受力分析
教学内容名称
续论 1.1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公理。 1.2约束和约束力. 1.3物体与物体系受力分析. 1.4结构计算简图简介.
1. 能举例说明建筑力学研究对象和任务; 2.能够以一个实例来解释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概念; 3列举一个实例叙述静力学的基本公理; 4能够根据实际要求画出单个或物体系的受力图。 5能够将简单的工程实际结构简化成计算简图。
讲授,引导,多媒体,讨论 ,案例分析
听讲,练习,讨论
课堂提问,作业
教材,电子教案,配套的多媒体
平面力系的合成与平衡
教学内容名称
2.1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 2.2平面力偶系合成与平衡. 2.3平面任意力系向简化. 2.4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
1.能够应用解析法解决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问题。 2.描述力对点的矩、力偶、力偶矩等概念。 3.会用合力矩定理、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条件解题。
4.叙述力的平移定理。 5.应用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求解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
讲授,引导,多媒体,讨论,案例分析
听讲,练习,讨论
课堂提问,作业
教材,电子教案,配套的多媒体
项目二&(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
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
教学内容名称
5.1几何组成分析的目的. 5.2平面体系自由度和约束. 5.3平面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则. 5.4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方法.
1. 明确几何组成分析的目的。 2.理解并能叙述平面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则。
3.能够准确地对常见的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 4.举例说明多余约束。
讲授,引导,多媒体,讨论
听讲,练习,讨论
课堂提问,作业
教材,电子教案,配套的多媒体
静定结构内力分析
教学内容名称
6.1杆件的基本变形及内力的概念 6.2轴向拉压杆的内力分析 6.3静定平面桁架内力计算. 6.4扭转轴的内力分析. 6.5单跨静定梁内力方程和内力图. 6.6用简捷法绘制梁内力图. 6.7多跨静定梁内力分析 6.8静定平面刚架内力分
1.能够分辨杆件的四种基本变形。 2.准确熟练计算轴向拉压杆的轴力、静定平面桁架的轴力。掌握静定平面桁架的轴力分别特点。 3.会计算扭转轴的扭矩。 4.基本能够对单跨和多跨静定梁的内力进行分析,并且能作出弯矩图和剪力图。 5.基本能够对静定平面刚架的内力进行分析,绘制内力图。
讲授,引导,多媒体,讨论,实验,务驱动
听讲,练习,讨论,
课堂提问,作业
教材,电子教案,配套的多媒体
项目三&(杆件强度计算)
杆件的应力与强度计算
教学内容名称
7.1轴向拉压杆 的应力. 7.2材料在拉压时的力学性质. 7.3拉压杆的强度计算. 7.4连接件的强度计算. 7.5扭转轴的强度计算. 7.6对称弯曲梁的正应力.
7.7最大弯曲正应力. 7.8弯曲切应力. 7.9梁的强度条件. 7.10组合变形
1.能计算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2.进行低碳钢的拉伸试验。进行低碳钢和铸铁的压试验,比较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的力学性能。 3.会描述安全因数和许用应力的概念。能计算轴向拉压杆的强度问题。 4.会进行挤压与剪切的实用计算。 5.叙述圆轴扭转时截面上切应力的分别规律,会计算受扭圆轴的强度问题。 6.能解释平面弯曲时梁正应力计算公式中各项的意义,并叙述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及切应力的分布规律。能进行梁的强度计算。 7.能对斜弯曲、偏心拉压杆进行应力分析和强度计算。
讲授,引导,多媒体,讨论
听讲,练习,讨论
课堂提问,作业
教材,电子教案,配套的多媒体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
教学内容名称
8.1应力状态的概念. 8.2平面应力状态分析. 8.3应力极值与主应力. 8.4强度理论. 8.5复杂应力状态的强度计算.
1.理解应力状态的概念。能够对平面应力状态进行分析计算。 2.能解释主应力、主平面与最大切应力的概念,并阐述梁主应力迹线的概念几四种强度理论。 3.能对复杂应力状态进行强度计算
讲授,引导,多媒体,讨论,实验,务驱动
听讲,练习,讨论,
课堂提问,作业
教材,电子教案,配套的多媒体
项目四 (杆件刚度和结构位移计算)
构件的变形和结构的位移计算
教学内容名称
9.1轴向拉压杆的变形. 9.2扭转轴的变形. 9.3平面弯曲梁的变形. 9.4梁的刚度条件. 9.5结构位移计算概述. 9.6结构位移计算的一般公式. 9.7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 9.8图乘法. 9.9静定结构在支座位移。 9.10互等定理
1.会计算轴向拉压杆和圆扭转轴的变形。 2.解释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的意义。能够用叠加法计算梁的挠度和转角。 3.能对梁进行刚度计算,列举工程实例说明提高梁弯曲刚度的途径与措施。 4.能解释结构位移计算公式中各项的力学意义。 5.能够应用积分法和图乘法计算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 6.了解静定结构在支座位移所引起的位移计算方法。 7.理解三个互等定理。
讲授,引导,多媒体,讨论,实验,务驱动
听讲,练习,讨论,
课堂提问,作业
教材,电子教案,配套的多媒体
项目五 (超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
超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
教学内容名称
10.1超静定结构的概念. 10.2力法的基本概念. 10.3力法典型方程. 10.4结构对称性的利用. 10.5超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及最后内力图的校核. 10.7位移法的典型方程. 10.8力矩分配法基本概念. 10.10力矩分配法基本原理
1.掌握超静定结构的概念.。并会判定超静定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2.理解力法的基本原理,能够应用力法求解1&2次超静定结构。3.掌握对称结构的性质,能够应用结构对称性求解较高次的超静定结构。 4.理解超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及最后内力图的校核方法。 5.理解位移法的基本原理,能够应用位移法求解一般的常见的超静定结构。 6.理解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能够应用力矩分配法求解一
讲授,引导,多媒体,讨论
听讲,练习,讨论
课堂提问,作业
教材,电子教案,配套的多媒体
项目七(压杆的稳定性分析)
教学内容名称
12.1压杆稳定性的概念. 12.2细长压杆的临界荷载. 12.3压杆的临界应力. 12.4压杆的稳定计算. 12.5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
1.举例说明工程中的压杆稳定问题。 2.解释稳定、失稳、临界应力的概念,说明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 3.能用折减系数法对压杆进行稳定计算。 4.列举实例说明提高压杆稳定的措施。
讲授,引导,多媒体,讨论,实验,务驱动
听讲,练习,讨论,
课堂提问,作业
教材,电子教案,配套的多媒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建筑力学第四版答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