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飞凡电商网站是利用什么方法首次分离出沙眼病毒

本月排行TOP10
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内容
汤飞凡:以身试毒何所惧
日,中国邮政发行了志号为1992-19的纪念邮票《中国现代科学家(第三组)》一套4枚,其中(4-2)30分是&微生物学家&&汤飞凡&。邮票画面以淡红色的背景为衬托,凸显出微生物学家汤飞凡严谨、正直、睿智、执著的头像和国际沙眼防治组织于1981年在巴黎国际眼科大会上追授给他的金质沙眼奖章。这枚邮票,将汤飞凡这个日渐被人遗忘的名字和他星星般耀眼的功勋重新推到我们的面前,让我们去认识他,追忆他,缅怀他,并在被他的撼人事迹深深地感动。
汤飞凡日出生于湖南醴陵汤加坪,年少受父老&学西方、学科学,振兴中华&之维新、改革的影响,目睹老百姓贫病交加的悲苦,立下了悬壶济世的志向。1914年考入湘雅医学院成为首届学生,七载寒窗,不仅让他拥有了扎实的医学基础,更进一步增强了他救死扶伤的使命感。他于1921年从湘雅毕业,获得了博士学位。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微生物学的黄金时代,以法国的巴斯德(L.Pastuer)和德国的科赫(R.Koch)为代表的一代细菌学和传染病学专家,相继发现了许多重大传染病的致病菌。日本人北里柴三郎是科赫的学生,因发现鼠疫和破伤风的病原菌,被称为&东方科赫&。年少气盛、一腔抱负的汤飞凡说:&中国为什么不能出一个&东方巴斯德&呢?& 他还说:&当一个医生一辈子能治好多少病人?如果发明一种预防疾病的方法却可以使亿万人不得传染病。&从此,他立志研究细菌学和传染病学,并到协和医学院细菌学系进修,兼任助教。
1925年,汤飞凡获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奖学金,赴美从事病毒学实验新方法的研究工作。他与同事们用物理方法研究病毒形状,用离心和过滤的方法研究疱疹、牛痘等病毒,证明病毒是可滤、能离心沉淀、会自我复制、有生命地寄生于细胞内的微生物,给当时病毒是否为微生物的争论予以肯定的答案。
1928年,汤飞凡回到上海,就任中央大学医学院细菌学教授。在没有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艰苦条件下,他白手起家,捐出自己的显微镜,建立起一个简陋的实验室。他一边开设细菌学课程,一边利用简单的设备进行科学研究,并陆续发表学术论文。
1932年,汤飞凡应聘兼任英国在上海的雷士德医学研究所细菌学系主任,该所充足的经费和齐全的设备为他进行复杂的研究提供了机会。除了研究病毒外,他还对许多传染病病原学进行研究,如对沙眼、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膜炎、流感等的研究。1935年汤飞凡赴英国国家医学研究所作短暂合作,任英国国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
抗日战争爆发后,汤飞凡回国赴昆明重建中央防疫处,他利用自己分离出来的菌种和自行设计的简陋设备,制造出中国第一批青霉素疫苗和血清,供前线抗日将士使用。抗战胜利后,他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抗生素研究室、第一个青霉素生产车间和第一个正规卡介苗实验室。1947年,他到英国考察并赴丹麦参加世界微生物学会第四次大会,当选为常务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历任卫生部生物制品研究所所长、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长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学部委员等职。
1954年,沙眼在世界上广泛流行,我国更是重灾区,患病率超过百分之五十,边远农村更是&十眼九沙&,致盲20个人中就有1个沙眼患者,危害极大。面对严峻的现状,汤飞凡心潮起伏,科学家的巨大责任感驱使他毅然请辞行政事务,全身心致力于沙眼病原的研究。他说:&一个科学家的勇气和责任,就是应该知难而进,为人类解决最迫切的问题。&
在眼科专家张晓楼教授的协助下,汤飞凡花了整整一年时间,每周带助手在以眼科著称的北京同仁医院沙眼门诊工作半天,采集了200例典型沙眼病例的样本进行培养。经过长期仔细观察,他发现沙眼病毒适宜于35℃的环境中生长,而且不怕链霉素。于是,他在35℃环境中对沙眼病毒进行培养,并用链霉素杀死其它细菌,用立克次体技术将沙眼病毒在鸡胚中经过三代培养,终于分离出沙眼病毒的&纯品&。这是世界上第一株沙眼病毒,他将其命名其为TE8。为了证明就是沙眼病毒在人的眼睛里引起了沙眼,他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甘冒失明的风险,亲自&以身试毒&。
在探索科学真理的过程中,没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是不行的。翻开一部科学史,就是科学家们前仆后继,为探索真理,追求真理而献身的历史。1958年元旦,汤飞凡把TE8种植在自己的一只眼睛里,另一只眼睛作为对照。很快,试验眼出现了红肿、发痒、怕光、疼痛、流泪等典型的沙眼症状。为了观察全部病程,在其后的40天内他强忍痛苦,即使眼睛红肿得像核桃那样大,仍坚持不做任何治疗。他在自己身上收集可靠的临床资料,完整地描述出沙眼在眼中病变的全过程,确认自己患上沙眼,并证实自己分离培养的沙眼病毒的致病性确定无疑,由此彻底解决了七十余年来关于沙眼病原的争论。这个发现,推动了世界范围的沙眼研究工作,使人们认清了沙眼病原及其传播特性,找到了有效的治疗药物,一度危害巨大的沙眼,立即以惊人的速度减少。这一研究成果,被作为1958年世界医学界十大事件之一而载入世界科技史册。随着对病原体进一步系统的深入探究,又引出了微生物分类的重大变革,增加了一个衣原体目,沙眼病毒正式命名为沙眼衣原体,汤飞凡就此成为名副其实的&衣原体之父&。
在分离出沙眼病原体后,汤飞凡很快又分离出了麻疹病毒和脊髓灰质炎病毒等,并且为预防天花、黄热病、鼠疫等传染病做了大量工作,对世界微生物学做出了重大贡献。令人无限痛心的是,正当他率领中国生物制品业昂首挺进在世界前列的辉煌时刻,时代悲剧发生了。1958年,汤飞凡在拔白旗运动中成为批判对象,被戴上&资产阶级学术权威&、&插在社会主义阵地上的一面大白旗&、&民族败类&、&美国特务&、&国际间谍&等帽子。更为无中生有、让汤飞凡受到极大刺激的,是在公开的批斗中污蔑他是个老流氓,说他与实验室女技术员有不正当的男女关系。蒙受了巨大屈辱的汤飞凡,终于万念俱灰。9月30日凌晨,他留下遗书后自缢身亡。我国医学界的这颗耀眼巨星,就以这种令人难以接受的方式永远地坠落了。一代科学巨人的英魂精魄,就此消散在苍茫的夜色里,汤飞凡这个伟大的名字,也在国人的漫不经心中被逐渐遗忘,渐行渐远。此后,中国再没有在微生物领域有过世界级的成就,我们被别人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三十多年后,人们终于在&微生物学家&&汤飞凡&纪念邮票上重新见到了这位杰出人物,他身上那种真正知识分子与民族脊梁的高傲和无怨无悔地追求科学的喷薄活力,给人以深深的震撼。历史长河中的污泥浊水终于被洗清,汤飞凡的名字又一次亮出金子般的色彩。在集邮界欣喜地鉴赏邮票的时候,细心的集邮者惊讶地发现,邮票画面上的那枚金质沙眼奖章上的眼睛似乎倒置了,是何原因导致了这样低级的失误,无人能说清楚。在进一步的深入探究中,竟又重新挖掘出了关于这枚金质沙眼奖章背后的学术界争吵,当年汤飞凡的遗孀何琏女士一直将状告到国际沙眼防治组织,才最终澄清了事实。而争吵中的关键人物张晓楼教授,于日逝世之际,捐出了自己的眼球角膜,使两位盲眼患者重见光明,张教授因此成为我国建立眼库以来第一个完成了捐献眼球遗愿的志愿者。纷扰的尘世中,面对这些难以理清的是是非非,我们只能像当年周恩来总理获知汤飞凡死讯时一样,发出一声又一声的长长叹息。
汤飞凡,杰出的微生物学家,预防医学领域里的顽强斗士,我国医学星空中的一颗巨星,他为医学研究不惜以身试毒的非凡壮举,他为人类福祉甘愿付出一切的坚强意志,他一心为民、默默奉献的伟大精神,对今天的我们来说,仍然拥有极大的震撼力,使我们血脉贲张,迎风洒泪,真正懂得什么叫荡气回肠,什么叫可歌可泣,什么叫豪气干云,激励我们自找压力,负重奋进,顽强拼搏,奋起直追世界科技的领先水平。
而今,我们在感动于汤飞凡的不屈人生的同时,应该牢牢把他记住,将他金子般闪亮的名字深深地镌刻在我们这些肩负着救死扶伤使命的医务工作者的心上。我们要像他那样,心系民众,志存高远,救死扶伤,矢志不渝,把我们的一腔热血洒在白色殿堂里,用我们精湛的医术和无私的大爱高高托举起我们的医者仁心,将一片丹心献给神圣的医学事业。
【字体: 】【】【】【】
没有相关内容&最浪漫的纸币&&新版1000面值的日元。其背面印有富士山和日本国花&&樱花。每朵樱花的开放时间只有7天,在经历短暂的灿烂后便湮没在馥郁的泥土里,多少浪漫的爱情故事就在繁华绚烂的樱花树下发生。但是今年的樱花,却只能在慌乱之中独自盛开。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1954年,汤飞凡采取沙眼病原体的采样地点选在以眼科著名的北京同仁医院。他找到眼科主任张晓楼,张晓楼答应得十分痛快,只有一个条件,项目两人合作。沙眼病原体的研究完全是实验室项目,没有临床观察内容,根本不需要同临床合作。况且早已被称为汤老的汤飞凡在卫生系统一言九鼎,没有商量的必要。但汤飞凡出于合作愉快的考虑,还是答应下来。 这一决定在汤飞凡身后风波了几十年,耗尽了汤夫人余生精力。   汤飞凡从研究包涵体开始,花了整整一年时间,每周带助手在同仁医院沙眼门诊工作半天,采集了200例典型病例样品,对沙眼病程和包涵体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   日取来的标本是新方法的第八次分离试验,传了三代后成功地分离出病毒。20多年的心愿终于实现,汤飞凡成为世界上发现重要病原体的第一个中国人,也是迄今为止的唯一一个中国人。这株病毒就是著名的TE8。为了进一步确定所分离的病毒就是沙眼病原体,1958年元旦,汤飞凡命助手私下将沙眼病毒滴入自己的眼睛,造成了沙眼。在其后的40天内坚持不做治疗,收集了可靠的临床资料,彻底的解决了七十余年关于沙眼病原的争论。一直处于低潮的沙眼病毒研究因为汤飞凡的成功,一下子成为热点。用汤飞凡的毒株,英国首先证实了汤飞凡的工作,从此沙眼病毒被称为汤氏病毒。接下来,他们用汤飞凡的方法成功地分离出沙眼病毒,从此,各国不断分离出沙眼病毒。对沙眼病毒的致病性也有新的认识,发现除沙眼外,还能在眼部以外引起许多炎症。1970年,国际上将沙眼病毒和其他几种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对抗菌素敏感的微生物命名为衣原体,汤飞凡是名符其实的衣原体之父。   1980年6月,中国眼科学会收到国际眼科防治组织(IOAT)的一封短函:因为汤博士在关于沙眼病原研究和鉴定中的杰出贡献,国际眼科防治组织决定向他颁发沙眼金质奖章。希望能够得到汤&&&(第1/2页)浏览60次&|&&猜你喜欢:热门分享: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沙眼衣原体的发现者--病毒学家汤飞凡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不该被遗忘的国之瑰宝&&汤非凡ġ
能够把自己压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贵。
汤飞凡从研究包涵体开始,花了整整一年时间,每周带助手在同仁医院沙眼门诊工作半天,采集了200例典型病例样品,对沙眼病程和包涵体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同时,汤飞凡用恒河猴作沙眼的动物模型,在世界上头一次成功地在动物身上发现包涵体。此时,病毒分离的工作也在紧张进行。经过一年的分离,采用当时各种病毒分离技术,结果无一成功。失败的情绪在研究所内蔓延,毕竟过去的七十多年,全世界的科学家进行了无数次研究,无一成功。汤飞凡丝毫没有放弃的念头,经过一年的探索,他认识到,不能再重复别人的病毒分离方法,一定要走自己的路。根据他对沙眼病毒的了解,决定采用鸡卵黄囊分离病毒,并意识到分离病毒的关键是如何抑制病人样品中的细菌,在没有可靠数据的情况下,他决定同时使用青霉素和链霉素。新的分离方法建立后,开始分离试验。日取来的标本是新方法的第八次分离试验,传了三代后成功地分离出病毒。20多年的心愿终於实现,汤飞凡成为世界上发现重要病原体的第一个中国人,也是迄今为止的唯一一个中国人。这株病毒就是著名的TE8。兴冲冲赶来的张晓楼建议马上发表,因为世界上许多实验室都在进行沙眼病原体的研究,不能被别人抢在前头。汤飞凡断然拒绝了,因为之前有多家实验室声称发现沙眼病毒,可是都不能重复。因为野口英世的前车之鉴,绝对不能让日本人看笑话。一定要能重复分离,能体外传代,能在动物中引起病变。又经过一年的时间,汤飞凡完成了上述工作,于1956年10月发表论文。为了进一步确定所分离的病毒就是沙眼病原体,1958年元旦,汤飞凡命助手私下将沙眼病毒滴入自己的眼睛,造成了沙眼。在其后的40天内坚持不做治疗,收集了可靠的临床资料,彻底的解决了七十余年关于沙眼病原的争论。一直处於低潮的沙眼病毒研究因为汤飞凡的成功,一下子成为热点。用汤飞凡的毒株,英国首先证实了汤飞凡的工作,从此沙眼病毒被称为汤氏病毒。接下来,他们用汤飞凡的方法成功地分离出沙眼病毒,从此,各国不断分离出沙眼病毒。对沙眼病毒的致病性也有新的认识,发现除沙眼外,还能在眼部以外引起许多炎症。1970年,国际上将沙眼病毒和其他几种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对抗菌素敏感的微生物命名为衣原体,汤飞凡是名符其实的衣原体之父。汤飞凡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沙眼的传播特性,寻找到了治疗的药物。一度危害全球的沙眼以惊人的速度减少,迄今世界上许多地区沙眼已经基本绝迹。以上海为例,1959年沙眼发病率为84%,两年以后降到5.4%。汤飞凡心里的中日战争终於以中国的最后胜利而告终。以汤飞凡为代表的一代中国科学家在那个因陋就简的年代里,曾经取得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同西方国家比,他们所用的仪器设备非常简陋,条件非常艰苦。在那种情况下,他们却取得了今人所不能取得的成就。今天,中国的科研条件已经接近国际水平,无论从人才设备、研究经费还是国际交流上,都是汤飞凡们想都不敢想的。然而我们的科学家再也拿不到那种成果。不是什么动乱的影响,也不是什么体制的因素。而是现代的科学工作者没有了老一辈人的赤诚,没有老一辈人的责任感,没有老一辈人的铁肩道义。科研如同绘画写诗,讲究意境。只有无私的人、以拯救民生、为民族争光的战士才能永不放弃,才能大放光彩。每个少年都有过盖世无双的梦,都有过气吞山河的豪言壮语。当岁月在眉间心头留下痕迹以后,所有的梦和豪言壮语便成了少年不知愁滋味的记忆。但是有一个107年前出生于湖南的矮小少年,牢牢记住少年时的梦和豪言壮语,用一生追逐这个梦想,于花甲之年实现了当年的诺言。&发明一种预防方法使亿万人不得传染病& 。湖南少年的梦,湖南少年的豪言壮语,湖南少年的非凡人生。&十、士可杀不可辱依照汤飞凡的计划,下一步在已有病毒株的基础上重新研究沙眼的感染、诊断、预防、治疗和免疫,研究毒株的分型以及与其他相似病毒的关系。但是当时的情况不容许他踏踏实实地集中于沙眼的研究,他的论断一个接一个地被外国科学家所证实,包括因为研究同源性而诞生了衣原体这一微生物种类。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正是汤飞凡进行科学研究的黄金时代,他以他敏锐的思路、完善的计划,带领中国生物制品业走在世界的前列,是中国生物制品的擎天一柱。中国的现状使科研计划不能以个人的意愿而转移,而对於立志救死扶伤的汤飞凡来说,这一点正是他心甘情愿的,放弃个人的名利,为疾苦大众福利,正是他人生的选择。在分离出沙眼病毒后,根据上级指示的放弃学术问题、为人民服务的要求,汤飞凡的研究重点转移到麻疹和脊髓灰质炎的预防问题上。当时中国麻疹广泛流行,几乎每个孩子都出疹子,冬春之际,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俗称小儿麻痹的脊髓灰质炎发病率超过万分之一,常有暴发流行。汤飞凡很快分离出麻疹病毒和脊髓灰质炎病毒,制备出的麻疹活疫苗很快开始在北京的幼儿园内试用。如果命运再给汤飞凡几年时间,中国肯定会提前消灭麻疹和脊髓灰质炎,其他一些传染病也能提前得到控制。只可惜天妒英才。1956年的反右运动,正在忘我地分离沙眼病毒的汤飞凡并没有受到冲击。一方面中共中央有一份保护名单,其中包括汤飞凡、张孝骞等中国医学界的泰山北斗。另一方面,汤飞凡对政治素无兴趣,只是一门心思搞科学。1958年夏天,反右结束,他的学生中也有人被划为右派,使他十分恼火,埋怨学生不该乱说乱道,搞科学的管什么政治?可惜不管政治的人,政治要管他。完成反右运动的领袖,心里有着另一个计划。在他眼里,每一个中国的知识分子都必须接受水与火的考验,在群众运动中脱胎换骨。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1958年9月,拔白旗开始了。在医学界,要拔的白旗都是反右运动中受保护的一流学者,卫生部机关党委统一部署,各单位拔白旗。生物制品所要拔掉时任所长、学部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长和卫生部生物制品委员会主任委员的汤飞凡这面大白旗。9月下旬的一个下午,所党委书记和副书记来到汤飞凡的办公室,表情严肃,一看就不是来请客吃饭的。组织上要汤飞凡检查资产阶级思想,听取群众批判。9月26日,研究所召开小型会议,听取汤飞凡的自我检查,大家认为水平太低,全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可是这个检查已经是汤飞凡的违心之举了。研究所于28、29日召开全体党团员大会,要汤飞凡继续检查和听取群众批判。为了帮助汤飞凡,组织上私下进行了动员,安排了发言。中国人的扒粪文化,中国人的嫉妒,中国人的阴暗心理,中国人的小人得志狗仗人势又一次得到了宣泄。大会气氛从缓和到紧张,发言从和风细雨到狂风暴雨。第一天汤飞凡是坐着回答问题,第二天便失去了分辨的权利,如同挨批斗一样,一会儿&站起来低头!& ,一会儿&坐下好好记!&汤飞凡的待遇也逐日提高,第一天是资产阶级学术权威、插在社会主义阵地上的一面大白旗,第二天就升级为民族败类、国民党反对派的忠实走狗、美国特务、国际间谍。他骑在人民头上,他的反动派岳父,他冒充大科学家,他向洋人讨面粉丢了中国人的骨气,他把沙眼病毒送给外国人把分离方法告诉外国人、出卖国家利益。更为无中生有、让汤飞凡受到极大刺激的是,有的人根据想当然的推理,诬蔑汤飞凡与实验室技术员有不正当男女关系。散会时,主持人对着规规矩矩站在那里的汤飞凡咆哮:坦白交代低头认罪才有出路,不然死路一条。我们说到做到,可以马上把你这个国际间谍抓起来。明天继续开会,而汤飞凡已万念俱灰。日晨,汤飞凡自尽。中南海里有人知道打碎了什么。周恩来闻讯后勃然大怒,处理了有关人员,亡羊补牢终止了刚刚开始的拔白旗运动,以至该运动今天鲜为人知。名将可以靠百战,名臣可以靠历练。然而无双的国士要靠上天的赐予,是百年不遇的国之瑰宝。对此,就象那些年代里许多许多类似的情况一样,后人只能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
该文章已被加分次
杂谈圈子最新文章
杂谈圈子最热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汤飞凡 沙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