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翻 外翻足?

  内翻足足内翻症状有哪些?专家指出:足内翻是一种发育性畸形,在孩子一出生时就能发现。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足的肌腱和韧带(后侧和深部的)发育出现故障,未能与足部其他的肌腱韧带的发育保持同步,其后果是这些肌腱和韧带将足的后内侧牵拉向下,导致足向下向内扭转。
内翻足  马蹄内翻足的治疗马蹄内翻足不及时治疗,病情会逐渐加剧,特别是下地行走后,病情进展更快,所以要早期治疗。其实马蹄内翻足并非都要手术治疗,早期可以靠手法治疗及石膏矫正,只要早期手法治疗正确,及时石膏矫正,若畸形不严重则不手术也可得到矫治。
  手法治疗的方法如下:让新生儿仰卧、屈膝、术者一手握住患儿足跟固定之,另一手握住患足的前部,向外侧翻足以纠正足内收,再将足底转动朝下,到正内翻,最后将足向背侧上翘弯曲,使患儿处于正常足的状态,每天按上述顺序矫治2次,坚持1个月,矫治时手法要轻柔,顺势而动,不可用个月时,若手法矫正未能治愈,力扳动而加剧病情。新生儿应改用石膏矫形,骨科医师会每周更换一次石膏,一般行软组织松解术、跟骰关节融合术、骨楔形截骨术及三关节固定术,术后石膏靴固定半年以上。
  内翻足 足内翻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一旦孩子患有足内翻不去治疗,就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准父母们要清楚,准父母们应该知道足内翻的致病因素,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足内翻的预防。足内翻致病的原因包括胎盘异常、胎位不正、宫内窘迫、早产、多胎、出生时窒息,以及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核黄疸、感染、外伤、脑出血、脑部畸形等。
  哪家医院治疗足内翻好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病因到目前为止还是...马蹄内翻足能治好吗_百度知道
马蹄内翻足能治好吗
马蹄内翻足形马蹄内翻足能治
提问者采纳
先性马蹄内翻足见先性足畸形由足垂、内翻、内收三主要畸形综合足马蹄、内翻、内旋前足内收、内翻、高弓主要表现畸形疾病男性发病较单侧发病双侧畸形明显能发现疏忽病例较少见能及早治疗效较畸形易复发应定期随访至骨骼熟约14岁病尚清楚先性马蹄内翻足特殊药物治疗鉴别诊断1.新足内翻新足内翻与先性马蹄足外观相似数侧,足呈马蹄内翻足内侧紧足背伸触及胫骨前面经手治疗1~2月完全2.神经源性马蹄足神经改变引起马蹄足随童发育畸形逐渐变明显应注意肠道膀胱功能改变足外侧麻木区特别注意腰骶部凹或窦道及皮肤色素改变必要应行MRI检查确定否存脊髓栓系肌电图及神经传导功能检查解神经损伤帮助治疗马蹄内翻足要规医院:【北京黎明足踝专科医院】家医保定点医院专门看足踝疾病专科医院看完能报销】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6条回答
马蹄内翻足能治由于即能看足部畸形通诊断并困难先性马蹄内翻足般僵硬型(内型)松软型(外型)1.僵硬型畸形严重踝与距关节跖屈畸形明显距骨跖屈足背侧皮摸突距骨跟骨端翘藏于胫骨端侧足跟似乎变乍看似足跟呈棒形故称棒形足跟腱挛缩严重看跟骨内翻前足内收内翻舟骨位于足内侧深处靠近距骨骰骨突向足外侧足内侧凹踝内侧足跟内侧皮纹增足外侧及背侧皮肤拉紧变薄背伸外翻呈僵硬固定种畸形易矫患站立困难走路推迟跛行扶持站立见足外侧或足背着负重龄稍跛行明显软组织与关节僵硬足腿细肌萎缩明显觉期负重足背外侧现增厚滑囊胼胝少数发溃疡患者同其畸形2.松软型畸形较轻足跟接近踝及足背外侧轻度皮肤皱褶腿肌肉萎缩变细明显特点背伸外翻矫其马蹄内翻畸形能使患足达或接近立位容易矫疗效易巩固易复发预该型属于宫内位置异所致
2临床表现由于生后即能看到足部畸形,通常诊断并不困难。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一般可分为僵硬型(内因型)和松软型(外因型)。1.僵硬型畸形严重。踝与距下关节跖屈畸形明显,距骨跖屈,可从足背侧皮下摸到突出的距骨头。因跟骨后端上翘藏于胫骨下端后侧,足跟似乎变小,乍看似无足跟而呈棒形,故又称棒形足。跟腱挛缩严重。从后方看,跟骨内翻。前足也有内收内翻,舟骨位于足内侧深处,靠近距骨头,骰骨突向足外侧,足内侧凹下,踝内侧和足跟内侧皮纹增多,而足外侧及背侧皮肤拉紧变薄。当被动背伸外翻时呈僵硬固定,此种畸形不易矫正。患儿站立困难,走路推迟,跛行,扶持站立时可见足外侧或足背着地负重。年龄稍长,跛行明显,软组织与关节僵硬,足小,小腿细,肌萎缩明显,但感觉正常。长期负重后足背外侧可出现增厚的滑囊和胼胝,少数发生溃疡。患者常同时有其他畸形。2.松软型畸形较轻,足跟大小接近正常,踝及足背外侧有轻度皮肤皱褶,小腿肌肉萎缩变细不明显。最大的特点是在被动背伸外翻时可以矫正其马蹄内翻畸形,能使患足达到或接近中立位,容易矫正,疗效易巩固,不易复发,预后好。该型属于宫内位置异常所致。3检查马蹄内翻足根据临床表现均能作出诊断,一般不需依据X线检查确诊。但对于判断马蹄内翻足畸形程度和对治疗疗效的客观评价,X线摄片是不可缺少的。正常新生儿足部X线片可见跟、距和骰骨的化骨中心。马蹄内翻足的病儿足部诸骨的骨化中心出现较晚。舟骨在3岁后方才出现。跖骨干生后骨化良好。
诊断1.婴儿出生后即有一侧或双侧足部蹠屈内翻畸形。2.足前部内收内翻,距骨蹠屈,跟骨内翻蹠屈,跟腱,蹠筋膜挛缩。前足变宽,足跟变窄小,足弓高。外踝偏前突出,内踝偏后且不明显。3.站立行走时蹠外缘负重,严重时足背外缘负重,负重区产生滑囊炎和胼胝。4.单侧畸形,走路跛行,双侧畸形,走路摇摆。5.X线摄片:距骨与第一蹠骨纵轴线交叉成角大于15°,跟骨蹠面和距骨纵轴线夹角小于30°。马蹄内翻足能治好吗5鉴别诊断1.新生儿足内翻新生儿足内翻与先天性马蹄足外观相似,多数为一侧,足呈马蹄内翻但足内侧不紧,足可以背伸触及胫骨前面,经手法治疗1~2个月可完全正常。2.神经源性马蹄足神经改变引起的马蹄足,随儿童发育畸形逐渐变的明显,应注意肠道和膀胱功能有无改变,足外侧有无麻木区,特别注意腰骶部小凹或窦道及皮肤的色素改变,必要时应行MRI检查确定是否存在脊髓栓系。肌电图及神经传导功能检查对了解神经损伤有帮助。3.脊髓灰质炎后遗马蹄足出生时足部外观无畸形,发病年龄多在6个月以上,有发热史,单侧多见,伴有腓骨长短肌瘫痪,早期无固定畸形,大小便正常,可以有其他肌肉瘫痪。4.脑瘫后马蹄足围产期或生后有缺氧史,大多于出生后就发现异常,马蹄足畸形随生长逐渐明显,但在睡眠中可消失或减轻,一经刺激畸形更明显。马蹄为主,内翻少,无内收,畸形多为双侧性或同侧上下肢,双下肢交叉步态,下肢肌痉挛明显,常伴有智力减退。
马蹄内翻足能治好吗1 临床表现:步行时足向外侧倾斜,支撑相足内侧触地,足跖屈畸形。可以导致足内侧疼痛,明显影响支撑相负重。步行时身体重心主要落在踝前内侧。踝背屈受限,影响胫骨前骨前后移动,增加外翻。距小腿关节疼痛、稳定性差。早期支撑相可有膝关节过伸,足蹬离缺乏力量,摆动相肢体廓清障碍。2 治疗方法(1)被动运动:患儿取仰卧位,治疗者控制患儿的足外侧缘,向内、外侧进行反复牵拉,以刺激胫前肌、胫后肌的兴奋性;对胫骨前肌和胫骨后肌做快速的叩击,以诱发肌肉收缩。(2)主动运动:可以让患儿在横截面为三角形的长木板上行走,促通其足外侧缘持重,若患儿的距小腿关节有部分活动度,治疗者可以协助患儿完成全关节范围的活动,若患儿能够完成步行,则应在患儿的鞋子里面、足弓下方放置一块小布团或垫,可以撑高足弓,使足外侧缘承担部分体重。
马蹄内翻足能治好吗检查根据临床表现均能作出诊断,一般不需依据X线检查确诊。但对于判断马蹄内翻足畸形程度和对治疗疗效的客观评价,X线摄片是不可缺少的。正常新生儿足部X线片可见跟、距和骰骨的化骨中心。马蹄内翻足的病儿足部诸骨的骨化中心出现较晚。舟骨在3岁后方才出现。跖骨干生后骨化良好。1.正位片正常的足距骨纵轴与跟骨纵轴之间有30°左右的夹角,若小于20°,示足后部内翻。正常足第1跖骨与距骨纵轴、第5跖骨与跟骨纵轴平行或交叉角小于20°,大于20°时,示足前部内收。2.侧位片正常足距骨纵轴与第1跖骨平行,在马蹄内翻足患者则二者相交成角。4诊断1.婴儿出生后即有一侧或双侧足部蹠屈内翻畸形。2.足前部内收内翻,距骨蹠屈,跟骨内翻蹠屈,跟腱,蹠筋膜挛缩。前足变宽,足跟变窄小,足弓高。外踝偏前突出,内踝偏后且不明显。3.站立行走时蹠外缘负重,严重时足背外缘负重,负重区产生滑囊炎和胼胝。4.单侧畸形,走路跛行,双侧畸形,走路摇摆。5.X线摄片:距骨与第一蹠骨纵轴线交叉成角大于15°,跟骨蹠面和距骨纵轴线夹角小于30°。
马蹄内翻足能治好吗 ?是临床最常见的小儿足部畸形,其特点是足的前半部内收、内翻,跟骨内翻、跖屈、跟腱挛缩呈马蹄畸形等。新生儿发病率为1‰~4.5‰,男女之比为2:1,单侧多于双侧。该病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先天性、后天性;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出生后即可发现畸形,因此诊断不困难;后天性马蹄内翻足一般可由脑瘫、脊柱裂、外伤等疾病引起。绝大多数患儿通过手法按摩和必要的控制措施,可以获得正常的足部形态,尤其是松软型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完全可以达到这个要求;甚至被认为较困难的僵硬型通过耐心持久的手法按摩治疗,也能使部分患儿获得治愈。新生儿阶段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重要治疗手段,小儿越小,生长速度越快,早期矫正系利用快速生长的有利因素来达到矫正的目的,同时脚部柔软,脚部各部位结构也较柔软,也容易达到治疗目的,早期矫正同时也有利于肌力的恢复。
马蹄内翻足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健康提示:
马蹄内翻足
小儿马蹄内翻足是临床最常见的小儿足部畸形,其特点是足的前半部内收、内翻,跟骨内翻、跖屈、跟腱挛缩呈马蹄畸形等。新生儿发病率为1‰~4.5‰,男女之比为2:1,单侧多于双侧。该病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先天性、后天性;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出生后即可发现畸形,因此诊断不困难;后天性马蹄内翻足一般可由脑瘫、脊柱裂、外伤等疾病引起。所属科室:
马蹄内翻足
马蹄内翻足
咨询范围/擅长
副主任医师
针灸治疗面瘫、中风后遗症
每周二上午。(窗口不挂号,以医院当日出诊安排为准)
颈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颈性眩晕
周三上午(以医院当日出诊安排为准)
副主任医师
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膝关节炎
周一、三、五全天(以医院当日出诊安排为准
副主任医师
婴幼儿腹泻、小儿斜颈、消化不良
周一、三、五全天(以医院当日出诊安排为准)
副主任医师
颈性眩晕、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
周二、四上午(以医院当日出诊安排为准)
副主任医师
倒悬推拿疗法治疗相关疾病
每周一、二、四全天、周三上午。(以医院当日出诊安排为准)
副主任医师
颈椎间盘突出症、肩关节周围炎、膝关节炎
周一、三、四上午(以医院当日出诊安排为准)
副主任医师
痛经、小儿腹泻、颈性眩晕
周一、三、五上午(以医院当日出诊安排为准)
每周一、三、四全天、周二上午。(以医院当日出诊安排为准)
副主任医师
每周一全天、周二下午、周三上午。(以医院当日出诊安排为准)
副主任医师
急性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症、痛经
周一、三、五上午(以医院当日出诊安排为准)
针灸治疗面瘫、中风后遗症、腰椎间盘突出症
每周一全天、周二下午、周三上午。(以医院当日出诊安排为准)
副主任医师
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风后遗症
周一、二、三、五上午(以医院当日出诊安排为准)
颈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颈性眩晕
周一下午、周二、日上午(以医院当日出诊安排为准)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先天性外翻足、臂丛神经损伤等疾病。
周一至周五全天,周六上午(以医院当日出诊安排为准)
每周一、三上午。(以医院当日出诊安排为准)
副主任医师
环枢关节半脱位(环枢关节错缝)手法治疗、倒悬推拿疗法
每周一、二、四全天,周五上午。(以医院当日出诊安排为准)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先天性肌性斜颈、高弓足等疾病
周一至周五全天,周六上午(以医院当日出诊安排为准)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脑瘫并发马蹄内翻足、腓总神经损伤并发的马蹄内翻足、“O”、“X”型腿
周一至周五全天,周六上午(以医院当日出诊安排为准)
副主任医师
每周二、四、五全天,周三上午。(以医院当日出诊安排为准)您现在的位置: &
(别名:球棒足)
马蹄内翻足是一种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足,约占先天性足部畸形的77%。马蹄内翻足畸形由足下垂、内翻、内收三种因素组成。
一般摄片检查
马蹄内翻足概述
  马蹄内翻足(talipes equinovarus)是一种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足,约占先天性足部畸形的77%。马蹄内翻足畸形由足下垂、内翻、内收三种因素组成。患者可以伴有其他畸形,如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并指、肌性斜颈等。本病因患儿一出生就能发现,多数治疗及时,疗效较好。
  1、遗传因素 本病常有家族史,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如Wynne-Pavis等报道:患者中有家族史者的比例2.9%;另外,单卵孪生的发病率远比双卵孪生为高,比例为33∶3。虽然遗传是一种重要因素,但尚不能确定显性、隐性或伴性基因遗传的规律。
  2、胚胎因素 Bohm认为,胚胎3个月之内,足处于马蹄内翻的三个原始畸形状态,即下垂、内收和旋后(内翻)。自第4个月开始,足处于中和旋转位,跖骨轻度内收,足也开始沿长轴旋前,接近正常人足的位置。任何发育障碍都将使足保持于胚胎早期的畸形位。
  3、宫内因素 胎儿在宫内体位不佳,足部受压,长时间处于足内收、后跟内翻、踝部下垂位。相应地,小腿后侧和内侧的肌肉缩短,内侧关节囊增厚,使足进一步处于畸形位。
  4、环境因素 许多学者研究发现本病与环境因素有关。如Duraswami注射胰岛素至发育中的鸡胚内,造成马蹄内翻足畸形。有人证明,在肢体发育的关键时刻,缺氧可能导致马蹄内翻足。Stewart发现,在许多来自日本的患者中,由于有蹬坐于内翻足上的习惯,发病率特别高。
  由于生后即能看到足部畸形,通常诊断并不困难。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一般可分为僵硬型(内因型)和松软型(外因型)。
  1、僵硬型 畸形严重。踝与距下关节跖屈畸形明显,距骨跖屈,可从足背侧皮下摸到突出的距骨头。因跟骨后端上翘藏于胫骨下端后侧,足跟似乎变小,乍看似无足跟而呈棒形,故又称棒形足。跟腱挛缩严重。从后方看,跟骨内翻。前足也有内收内翻,舟骨位于足内侧深处,靠近距骨头,骰骨突向足外侧,足内侧凹下,踝内侧和足跟内侧皮纹增多,而足外侧及背侧皮肤拉紧变薄。当被动背伸外翻时呈僵硬固定,此种畸形不易矫正。患儿站立困难,走路推迟,跛行,扶持站立时可见足外侧或足背着地负重。年龄稍长,跛行明显,软组织与关节僵硬,足小,小腿细,肌萎缩明显,但感觉正常。长期负重后足背外侧可出现增厚的滑囊和胼胝,少数发生溃疡(图1)。病人常同时有其他畸形。笔者随访2年以上的351例中,45例(12.8%)伴发其他畸形,其中隐性脊柱裂17例,先天性髋脱位7例,多指畸形4例,脊柱侧凸3例,此外尚有小腿环形束带等。此型治疗困难,易复发,多数人认为该型属胚胎或遗传因素的缺陷所致。
  2、松软型 畸形较轻,足跟大小接近正常,踝及足背外侧有轻度皮肤皱褶,小腿肌肉萎缩变细不明显。最大的特点是在被动背伸外翻时可以矫正其马蹄内翻畸形,能使患足达到或接近中立位。此型畸形较松软,容易矫正,疗效易巩固,不易复发,预后好。该型属于宫内位置异常所致。
  无相关实验室检查。
  本病根据临床表现均能作出诊断,一般不需依据X线检查确诊。但对于判断马蹄内翻足畸形程度和对治疗疗效的客观评价,X线摄片是不可缺少的。正常新生儿足部X线片可见跟、距和骰骨的化骨中心。马蹄内翻足的病儿足部诸骨的骨化中心出现较晚。舟骨在3岁后方才出现。跖骨干生后骨化良好。
  1、正位片 正常的足距骨纵轴与跟骨纵轴之间有30&左右的夹角,若小于20&,示足后部内翻。正常足第1跖骨与距骨纵轴、第5跖骨与跟骨纵轴平行或交叉角小于20&,大于20&时,示足前部内收。
  2、侧位片 正常足距骨纵轴与第1跖骨平行,在马蹄内翻足患者则二者相交成角。
  一、治疗原则 出生后应尽早开始治疗,最好在生后第1天就开始手法治疗。在患儿生长发育过程中,应根据患儿年龄、畸形程度选择治疗方法。开始可采用手法,要求坚持不懈,长期观察,并制订个体化的治疗计划。手术治疗应考虑到肢体的发育生长因素,手术矫正可分次进行,破坏性不宜太大。治疗方案可考虑以下几点:
  1、婴儿期间应采用单纯手法治疗,由家长学会操作。不宜在麻醉下强力扳正,否则可损伤胫骨下端骨骺。若效果不理想,6个月后可采用软组织松解术。
  2、对1~3岁患儿可在全身麻醉下手法扳正,或加用软组织松解术,然后在矫枉过正位给予石膏固定。对少数矫正效果不理想或严重畸形者,可采用跟骨楔形截骨术等骨关节手术。
  3、对3岁以上患儿行手法治疗已很难奏效,应根据畸形和僵硬程度选用软组织松解术、肌腱移位术、截骨矫形术等手术治疗。
  4、10岁以上患儿,一般骨骼畸形已比较明显,需要做跟骨截骨术、跗骨部三关节融合术、胫骨截骨术(纠正胫骨内旋畸形)等矫正手术,但往往需要同时加用软组织手术。
  5、在成人患者,对于不是很严重的畸形,可以采用三关节融合术和软组织松解术,在30岁以前手术仍可获得满意效果。对畸形严重、疼痛、足外侧胼胝感染等患者,做Syme截肢后装配义肢,效果可能比勉强行矫形手术好。
  二、手法按摩矫正 一般应由家长在医师指导下对婴儿患足进行按摩和几个方向的矫正活动,最好在喂奶时进行,也不要限制婴儿下肢活动、蹬踏。待婴儿习惯、安静后,即可实施正规的手法操作。
  操作手法:操作者左手握持患儿小腿下段和踝关节以保护关节骨骺,屈膝90&,按顺序逐日进行手法扳正。一般先矫正前足内收和距下关节的内翻畸形,数周后开始矫正踝部跖屈与旋后畸形。在矫正足下垂时,应将后跟向下牵拉,使踝部背屈,而切忌强力将前足背屈。在对各种畸形做反方向扳正的过程中,同时对足外缘软组织进行按摩。在手法矫正期间和矫正后,应使用相应支具固定并鼓励患儿做主动的足外翻练习。
  三、手法矫正石膏固定 一般在全身麻醉下进行,由医师操作。矫正顺序同上述手法按摩矫正。本法往往需要结合跟腱切断延长和跖腱膜切断松解术。
  操作方法:术者一手握持患儿前足,一手握持其足跟部,将患足外侧凸出部置于有软衬垫的三角木嵴上,两手持续施压,以纠正前足内收和足内翻畸形;然后,术者一手握持患儿小腿下段与踝部,一手握持其前足,使足踝极度背伸以矫正跖屈畸形;最后再将患足外翻、外展。手法矫正成功后,取患足矫枉过正位,屈膝90&石膏固定,每3个月更换一次石膏,共需固定9个月左右。在此过程中及解除固定后,需长期观察直至成年,如有畸形复发应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四、软组织手术
  1、跟腱延长术:为应用最多的软组织手术,主要是纠正足跖屈下垂。具体手术方法可参阅有关章节。
  2、跖腱膜切断术:切断跖腱膜中段紧张部分,以纠正前足的跖屈与内收。
  3、关节囊和韧带松解术:常与跟腱延长术同时进行,视需要切断后踝、距下关节囊及部分三角韧带。在纠正前足内收畸形时,有时需切断内侧面跗骨间关节囊。
  4、胫前肌腱外移术:将胫前肌止点从第1楔骨处切断、游离,移至第3楔骨或骰骨处。陆裕朴主张早期(6个月后)行此手术,以尽早建立肌力平衡。
  五、截骨矫形术 适用于重度患儿,骨骼已有较严重的畸形者。较常应用的为跟骨楔形截骨术(Dwyer手术,图2),以纠正跟骨内翻畸形,也有人采用骰骨楔形截骨术纠正前足内收畸形。对学龄前儿童的胫骨内旋畸形,可采用胫骨截骨术。
  本病为先天性疾病,无有效预防措施,早诊断早治疗是本病的防治关键。同时,对本病的患儿要注意功能锻炼。功能锻炼是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出院后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合理而积极的功能锻炼能够使患儿患肢迅速恢复到正常水平,但早期患儿不愿或不敢活动,所以一定要向患儿家长讲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充分调动患儿家长或陪住家属的积极性,配合必要的被动练习,可以有效地减少术后并发症,并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
  相关阅读:
职称:主任医师
职称:副主任医师
职称:主治医师
职称:副主任医师
职称:主任医师
健康公开课
太平洋亲子网“自诊小工具”,帮你看看得了什么病,快试试看!
您浏览过的疾病
您暂时没有浏览任何疾病或COOKIE未正确使用
·您还没有通行证,请先使用通行证登录
如果还没有太平洋网络通行证,请点击当前位置: &
& 马蹄内翻足
李放医生信息页
马蹄内翻足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
马蹄内翻足妨碍行走,可以体现在行走的每个环节:在患足支撑体重时,内翻可能加重,造成踝关节不稳定,影响下肢用力和身体平衡;患足支撑时因踝关节难以向上背屈,会阻碍另一侧小腿跨越到支撑足前面;在患肢摆动向前时,因足尖擦地会影响足离地和身体移动,踝关节的推进力也会明显减小。另外,马蹄内翻足也可以间接引起膝、髋关节的运动异常。
马蹄内翻足所涉及的异常兴奋肌肉,不同患者间可以是不同的。马蹄足主要由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复合体异常收缩造成,但个别情况下两种肌肉的异常不一致。马蹄足的其他致畸力量可以来自趾长屈肌和足内肌的异常收缩,此时病人可能会出现足趾蜷曲和足趾疼痛的现象。踝、足内翻是胫骨后肌、胫骨前肌或拇长伸肌其中的一块肌肉,或几块肌肉异常造成的。当拇长伸肌发生痉挛时,患者会出现大拇趾翘起,并可以出现拇趾尖疼痛,和患足负重时第一跖骨头下疼痛的现象。马蹄内翻足也可以变化:在早期,肌肉的异常可能逆转;后期,肌肉肌腱可以发生挛缩变性,畸形会变得越来越固定。如果中枢神经系统在肌肉变性前完全恢复正常,马蹄内翻足就可以消失。但不幸的是,绝大多数造成马蹄内翻足的中枢疾病都不太会彻底恢复。因此,针对马蹄内翻足本身进行治疗,是能够改善步行的实用康复策略。如果患者有全身性的肌肉痉挛,马蹄内翻足只是其中一部分,那么病人需要口服巴氯芬、替扎尼丁等药物,要是痉挛过于严重,也可以考虑鞘内植入巴氯芬泵或脊神经背根切断术。如果马蹄内翻足是较局限的病变,临床上可以视其可逆转与否,给予牵伸、矫形器、拮抗肌电刺激、肉毒毒素注射和矫形手术等治疗措施。其中,肉毒毒素局部靶肌肉注射是局灶性马蹄内翻足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已在欧、日、美等发达国家得到广泛使用,我国也有部分医院掌握该项治疗技术。其他的治疗方式已经在国内的各级医疗机构广泛开展。我国政府正日益重视康复,例如,系上海本市居民获得残疾证者,就可以通过残联相关机构获得购买矫形器的优惠。
给李放医生留言:
给李放医生的留言列表
&&&&iceiyuemen&& 00:00
提问:因蛛网膜下腔血治疗导致右腿麻木不能行动
所患疾病:
蛛网膜下腔出血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12月2日因突发蛛网膜下腔出血
先在右腿麻木不能行动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经过治疗先在能说话能吃饭
但是记忆力减退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希望能治好我妈妈的右腿
能使她能自由行动
医生回复:&&&&&&&& 00:00
至少已经有2个功能问题: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建议面诊后入院康复。
&&&&liczcdcunbao&& 00:00
提问:今天(11号)上午专家门诊的外地患者
所患疾病:
肱骨骨折 桡神经移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10年8月受伤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肱骨骨折外固定 桡神经移植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我就是早上第三个就诊的扬州患者,不知您还有印象吗?(就诊中途去换号的)
综合考虑,决定回本地。
有关桡神经康复的问题,还请您给指导具体方法,万分感谢!
另记得您说若回去治疗,有两点注意事项,我给忘了,还请麻烦您说说,谢谢!
医生回复:&&&&&&&& 00:00
真情寄语:
送一朵美丽的鲜花给您,感谢您的无私帮助。
&&&&w48hime-03-11 00:00
提问:车祸后脑外伤康复治疗
所患疾病:
车祸脑外伤、颅内多发脑挫裂伤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病人今年28岁,男,日出车祸,在湖南湘雅医院保守治疗,未做手术。现患者主要症状有:右手右脚不灵活,但能行走,右手拿东西就会抖动(但空手无抖动现象),端水会溅出来,不能正常写字;说话稍有吐词不清;右边口腔无味觉;自车祸当天至清醒后一周无记忆。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日在当地中医院治疗;日-日在湖南湘雅医院住院治疗,出院复查头部CT示:双侧顶叶及枕叶小血肿基本吸收,脑室内出血基本吸收,颅深部水肿仍存在。出院时右手无抖动现象。日复查磁共振,检查所见:“弥漫性轴索损伤”复查,比较片,脑内小血肿较前吸收,现左侧中脑大脑脚、胼胝体嘴部及压部、左侧颞枕叶、双侧额叶可见多个斑片状、片条状长T1短T2信号灶,且见小点状长T2信号,边界尚清。脑室系统不大,中线居中。(至今一共做了48天高压氧)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日从湘雅医院出院后医生嘱咐做高压氧康复治疗,但到现在恢复效果不明显,请问李大夫这种症状要怎样才能有效果,您能否给一些治疗建议,是否有必要到贵院治疗。因为家住在湖南,离上海太远了。谢谢!
医生回复:&&&&&&&& 00:00
你好。听了介绍,估计主要问题是颅脑损伤后的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问题,主要影响了右侧肢体,当然还可能有其他问题,如构音障碍,或许还有记忆障碍等认知问题。综合康复是目前的主要方法,可以门诊进行,问题过于复杂时,可以考虑短期住院。我个人不太赞成以高压氧作为主要康复方法。
&&&&xyzaofe-03-02 00:00
提问:右肩胛骨骨内腱鞘囊肿手术一月后恢复训练三角肌和肱二头肌疼痛
所患疾病:
右肩胛骨骨内腱鞘囊肿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右肩胛骨骨内腱鞘囊肿在您那手术一月(日手术)后复查很好,恢复训练(手爬墙)三角肌和肱二头肌疼痛,晚上睡到凌晨4点疼痛,酸胀,无法再睡,(恢复训练前基本不怎么痛了),请问继续训练还是延缓一段时间,如果延缓要延缓到什么时候?谢谢。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医生回复:&&&&&&&& 00:00
谢谢李医师
&&&&qqqiutiaaa&& 00:00
提问:左侧尺骨冠突骨折50天
所患疾病:
左侧尺骨冠突骨折50天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左侧尺骨冠突骨折,摄片提示2型骨折,石膏固定23天后开始锻炼,今53天,外力锻炼下,伸170度,屈50度,近4天感无名指、小指发麻?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左侧尺骨冠突骨折,摄片提示2型骨折,石膏固定23天后开始锻炼,今53天,外力锻炼下,伸170度,屈50度,近4天感无名指、小指发麻?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无名指、小指发麻需要进一步治疗吗?该如何进行功能锻炼?
医生回复:&&&&&&&& 00:00
担心不当运动引起尺神经损伤,及时就诊。
李放医生尚未开通网上咨询服务。 。也可以给医生留言(但此处不保证医生能及时给您回复)。
如果您很熟悉并信任
李放 医生,或者
李放 医生的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您希望尽快得到
李放 医生的服务,请填写您对该医生的留言,我们会尽快联系该医生,并尽早帮
李放 医生开通网上咨询服务。 您的留言申请不仅给您带来方便,也会使更多患者受益。
直接给医生留言,请详细描述您的问题。
您的联系方式:
请留下您的有效联系方式,便于医生回复后我们及时通知您。
患者 iceiyuemen 给留言
提问:因蛛网膜下腔血治疗导致右腿麻木不能行动
患者 liczcdcunbao 给留言
提问:今天(11号)上午专家门诊的外地患者
患者 w48hime4628 给留言
提问:车祸后脑外伤康复治疗
所患疾病:
已开通网上诊室同专业医生
该院同科室医生
副主任医师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未经本站授权,请勿转载本站内容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
法务支持:北京广霁律师事务所
公司总机:010-69125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内翻 外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