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新加坡生孩子sm2.5只给理科生吗?

[转载]儿子通过了新加坡SM2的考试,将于七月赴新学习
儿子通过了新加坡SM2的考试,将于七月赴新学习
&&&&&&&&&&&&&&&&&&&&&&&&(一)考试准备阶段
&&&&&新加坡教育部与辽宁省教育厅签署联合办学协议,与省内几所高中直接挂钩,定期选拔学生去新加坡读书,
SM2 就是其中的一个合作项目。这个项目主要是针对高二的学生,选拔数学、物理、英语方面较为突出的理科生,资助全额奖学金,到新攻读大学,大学主要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毕业后在新工作六年。
&&&&儿子今年是高二。上学期期末家长会上,老师简要说明了这一项目的情况及优缺点。对于学习特别靠前的学生,学校是不主张申报这一项目的,因为可以直接升入清华、北大,进而申请欧美名校的全额奖学金,且没有任何附加条件。对于我儿子这样排名相对靠前但又没有绝对优势考取国内顶级名校的孩子,还是比较适合这个项目的,尤其是儿子一直期待有机会出国学习。
&&&&学校经过简单的推荐和遴选,最后确定了9名学生参加笔试。笔试时间是3月10日。笔试的内容为:英语、数学、物理、智商测试。考试那天是周末,儿子提出自己去学校考试,不希望我和老公陪同。考试进行了整整一天时间,午饭儿子自己吃的外卖。晚上七点考试结束,很多家长都去学校接孩子,我们没有去。儿子回家后说,考试结束时新加坡的老师放了一部宣传片,是往年一些SM2的学生参加录制的短片,很多家长一起观看了片子。我说,你了解留学的内容就可以了,这件事你可以自己做决定。
&&&&笔试结束后,儿子一切的学习按部就班进行,无从打听笔试的结果。儿子自己感觉考试内容不太难,但有一项智商测试,是图形的选择,时间短,题目多,且需要涂卡,最主要的是不得要领,不知道标准答案是什么,不知道自己的智商数会测出多少。儿子对这项是最没有信心的,他一直认为自己的智商不够高。我们只能静候消息,家中没有人太多地提及此事,因为不知道结果会如何,怕寄予太高期望,万一落榜,会伤害儿子的自尊心。
&&&&五一期间,儿子正常准备期中考试,复习的间隙都是在三国杀中度过的。我偶尔上网查一些有关新加坡国家的介绍,增加一些常识性的了解。5月3日下午,我正在理发店烫头发,接到学校国际部老师打来的电话,通知儿子5月13日参加新加坡教育部的面试。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终于可以着手准备资料了!
&&&&儿子第二天带回家一张表格,是关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可供选择的专业情况。内容如下:
新加坡国立大学
一、工程学院
&1.生物工程&&
&2.化学工程&&&3.土木工程&&
4.电机工程
&5.工程科学联合文凭&&&6.环境工程
7.工业与系统工程
&8.材料科学与工程&&
9.机械工程&
电脑(计算机)工程 &
二、理学院
1.化学与应用化学&
2.生命科学&&&3.计算生物&&&
5.统计学&&
6.数学与应用数学
三、计算机学院
&1.计算机(计算机科学)
&2.计算机(信息系统)
南洋理工大学
一、工学院
&&&&1.宇航工程&&&&2.生物工程&&&3.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
&&&&4.土木工程&&&&5.电机与电子工程&&&&6.环境工程
&&&&7.海事研究&&&&8.材料工程&&&9.机械工程
二、理学院
&&1.生物科学&&&2.化学与生物化学
&&4.物理与应用物理
三、计算机学院
&1.计算机工程&&
&2.计算机(信息系统)
&&&&我上网帮儿子查了查各专业的学习内容、课程、继续学习与就业等情况,为他选择专业提供第一手资料。儿子自己对这些专业没有太深入的了解,也没有明显的偏好。专业申报表要在13日面试的时候递交上去,面试官可能会根据专业情况提出一些问题。所以选择专业的同时,必须掌握一些相关的知识,同时表达自己将来的志向和意愿,对未来的设想等。
&&&&5月7日,儿子学校期中考试公布成绩,5月11日学校召开家长会。儿子一直沉浸在期中考试的状态中,没有全力投入面试的准备工作。5月10日晚,经同学介绍,我找了一位有国外留学经验的英语老师给儿子做了一次单独辅导。主要侧重对面试的礼仪、形式、交流中回答问题的技巧等方面加以指导。老师对儿子的语言能力给予充分肯定,说儿子的语言有很大优势,可以在回答问题的内容方面多下点功夫。因家中租住的房子条件很差,无法上网,于是在5月12日周六,带儿子到我单位上网,让他自己认真地查看资料,包括专业知识和面试的问答方面。他查一会资料,打一会游戏,我一边处理自己日常累积的零碎工作,一边陪他,耗了一整天。傍晚时候,天气有些阴沉,怕被雨浇,赶紧坐地铁回家,需要的材料打印了几张带回家。
&&&&&&&&&&&&&&&&&&&&&&&&&&&&&&&&&
(二)面试情况
&&&&5月13日上午,儿子一直在家做功课。自己准备了一份自我介绍,并从头将可能提的问题及自己的回答整理一下,同时准备了两幅自己比较得意的书法作品,以备展示之用。我给儿子新买了一身相对比较正式的T恤和长裤,平时他一贯穿校服,几乎没有别的衣服。
&&&&下午2:30,儿子自己出门去学校参加面试。老公坚持要陪同,被儿子拒绝了。我同意儿子的意见,家长帮不上忙,就由他自己去呗。4:40左右,我听到了儿子的敲门声。赶紧跑去开门,只见儿子满脸笑容地站在门口,心里放松了很多。儿子说面试的气氛很轻松,没什么特别的。进去之前原本有些紧张,但是面试官个个和蔼可亲,自己也就不紧张了。
&&&&面试的内容跟自己设想的不太一样。一进门,没等自我介绍,面试官就先提问:你自己经历过的最有趣的事是什么?讲一讲。于是儿子大谈特谈去年暑假他与英语老师和其他三位同学去上海复旦大学参加中学生模联大赛的情形。这是一次非常有趣的经历,也是对他触动很深的经历。儿子讲了很长时间,兴致很高,应该是很兴奋的一种状态。之后考官又问他选择什么专业,假如他是一位市长,会采取什么改革措施等等。一位考官问他是怎么学习英语的,言外之意是他的英语能力还不错。一位考官建议看看儿子的两幅书法作品,一幅是王羲之的《兰亭序》,一幅是隶书的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竟然有一位考官认识《兰亭序》。考官们同时表示,新加坡也很重视书法,经常有书法比赛。面试结束时,一位男考官笑着问,你不想对女士们说点什么吗?儿子才恍然醒悟,5月13日是母亲节,立即祝各位母亲节日快乐。面试就这样结束了。
(三)录取情况
&&&&儿子学校国际部主任提前告诉孩子们,5月13日、14日两天面试,估计5月14日晚上能有结果,但时间可能会晚一些。通过考试的学生将接到学校的录取电话,主任开玩笑说,如果5月14日回家睡一觉还没接到电话,就意味着错过了这次考试。儿子没有跟我详细说明电话通知的时间,只要我在14日记得把电话开机,等候学校的通知。我知道14日白天是有同学继续面试的,但不知道应该几点有音信。等待的时间真是很难熬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绝对科学的。我下班后因为单位有材料要弄,一直待在办公室,手机就放在旁边。一边忙着码字打材料,一边不时地看看我的手机,一直没有电话进来。耐着性子等待,虽然心里认定儿子应该是在录取范围的,用老公的话说,这么优秀的孩子新加坡不选,还想选什么样的?但是没有接到通知,还是挺没底的。
&&&&晚上8:00左右,忙完了工作,去老公单位找他一起回家。老公兴致勃勃都跟我讲他今晚打羽毛球的情形,全然没注意到我的情绪。我有一搭没一搭地应和着他,明显地心不在焉,心猿意马。上了车,我才跟他提起今晚应该有录取情况的电话通知。他安慰我说,哪能这么快呢,人家评委还得好好研究呢。正说这话的时候,我的手机响了,是儿子学校的号码。国际部刘主任用很平淡的口吻告诉我,你的儿子被新加坡教育部录取了,恭喜!明天早上到学校参加颁奖典礼。我赶紧追问了一句,我们省实验共录取了几个孩子?得到的回答是:3个。到这时,我的一颗紧张不安的心终于落了地。
&&&&儿子晚上10:00下了自习回家,告诉他这个消息,他很平静,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儿子一再叮嘱我,要淡定。面对这个我一向不太放心的毛头小子,忽然觉得,他的心理素质可能比我要强很多。看来我真的要不断学习,学会放松,学会淡定,学会向年轻人看齐。&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SM2:。简单来说就是中国高二理科生经选拔进入新加坡国立、南洋理工、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三所大学之一,全奖,预科一两年,大学四年,为新加坡注册公司工作六年。
想问一下各位知友看过此项目后对其有何看法?
泻药。这个问题看了几次每次有想回答的冲动不过一看这里都是熟悉的学长学姐学弟学妹和基友然后就羞涩地匿了……然而,既然舟神已经诚心诚意地邀请我了,那我就大发慈悲的回答你们:你仔细想想人生中的哪个决定不是你事后经历了自己才真正意识到它的合适与否?听我们这群人根据自己的经历来故作深沉靠谱吗?然后我就开始故作深沉了:在新加坡度过了将近一年半的时间,真的收获了很多。不过这种收获只是简单的由于突然跳出小学初中中考高中高考大学的既定轨迹来到一个全新的地方,所经历的新的东西。而自己,还是那个自己。我的性格没有发生改变,做事的风格没有发生改变,人生前进的动力还在,乱七八糟的麻烦事也不少,身上的毛病还是改不掉。睡的是晚了很多,但是总的睡眠时间还是处于动态平衡。离开了天朝呆在小岛上还是喜欢宅,该看动漫看动漫该学术学术。认识了很多当地或者其他国家的朋友,见到了很多新的不同的生命的姿态,感觉很新鲜,细细想来也没什么大不了。我还是那个死样子。即使想想没来这边留在天朝,经历个高考,应该也就是考个XX大学,然后过着相似的生活。但我对我现在的生活充满了感谢。我想把我的脑袋清空,重新过这一年半,高考,大学,我也依旧充满感谢。我这十几年就是抱着这种心态这么过过来的,选哪条路都不会变。人真正拥有的,也只有那些在你身上永远不会变的品性。如果你讨厌寒冷,希望到一个只有夏天的地方来继续奋斗,我作为同道中人热烈欢迎你到新加坡!!!如果你热爱天朝,绝不愿离开祖国的土地半步,我的敬仰与你同在。当然,你要是有只喜欢开着空调光着膀子打dota的癖好,那真是来对地方了!!!我这儿有一堆好基友在等着你!!!接着看paper去了……求Open Black的同志们折叠。
知乎潜水三个月之后怒答!不知道题主是有意愿报考还是仅仅想讨论SM2,我就一并详细回答一下吧。我和 一样都是去年七月份到的新加坡,被分到了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Singapor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Design,SUTD)。这是新加坡第四所公立大学,前面三所是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我们能被分配到的只有前两所和这所新大学。具体申请过程在题主的链接【
】中可以看到:同时需要补充三点:一是在填写申请表格的时候会填写家庭背景,父母职业以及自我介绍等等,估计新加坡筛选人选的时候可能会很看重这方面,如果报考一定不要忽视这部分。同时也可以看出一点,这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奖学金项目,新加坡会综合考虑报考者的家庭背景,知识水平还有性格特征才决定会不会给此人奖学金。证据是:历届学校中很多【看起来】一定会被选上的却在笔试就被淘汰了。当然你也需要足够优秀,因为算起来新加坡政府给你的那是好大一笔钱呢。第二是在面试的时候来自三个学校的三位教授(有些省可能没有SUTD的教授所以只有两位)会在现场面试中后根据他们的感觉和分析决定你去哪所大学。如果有人要报考,所以我觉得自然就好,他们的决定是有一定理由的。第三是来到新加坡之后能选择的专业只有理科(少)和工科(大多数)。这意味着什么呢?我可以推测一下:这个项目其实是想为新加坡培养一批具有良好功底,有一定领袖气质能为新加坡做出贡献的的工程师。在新加坡最受欢迎的专业应该是商业,带有一点leadership的商科,比如上文提到的新加坡管理大学在新加坡是很火的。像工程类别的专业,虽然职业出路非常好,但看起来似乎很少人愿意做。加上大部分人新加坡人知识基础不好(壮哉我大天朝基础教育)所以……当然肯定不是所有人毕业之后都去做工程师,职业选择和专业是没啥关系的(这个问题在这儿不讨论)也有很多人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并且成功了的。举一个栗子:聚美优品的陈鸥就是从这个项目出来的。至于楼主特殊提到的工作六年……我想说,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工作,踏实地积累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之后,再想去哪里都不会是难事。也有人会质疑六年之后会不会就一直定居在新加坡了。我的回答是:人各有志,想去哪里每个人自己心里都有数。墙挡的是不来的人。顺便说一下我们这个大学吧,虽然看起来很山寨可是他是和MIT联办的哦!还有浙大的合作项目哦!学生甚至有机会去MIT交换,不过貌似SM2过来的是不能去浙大……(你是从中国来的啊!)具体来这个页面看一看【】当然还有很多江湖传闻,比如传说这个项目是李光耀(新加坡首任总理)的人种改造计划啊云云(从南洋理工的教授那里听来的),我觉得兼听则明吧。我觉得对个人来说这是个很好的机会,来这里能够看到不同的世界,同时也站在了一个不同的平台上,这半年多也对人生和世界有了很多新的认识。总之同意的话,如果家庭并不是富得流油非得去美英,来这儿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新加坡是花园城市哦,很漂亮哦!人很好哦手机不会怕被偷钱包掉了有人还汽车在路上都让着行人哦!虽然呆久了会有点无聊因为玩儿的实在太少了但是出国去玩儿也很方便哦!不过不管去哪里,踏踏实实才会有出路,不是吗?
我是sm3,大三,南大。身边有很多sm2同学,我就从我自己的角度说说sm2这个项目。sm2是1年高中+4年大学+6年bond,所以对项目参与者,它包含了本科学习和工作。其实不论你在哪儿上大学,你这18岁到28岁的阶段都由最基本的部分组成:学习+社团+工作+生活休闲。1. 学习新加坡3所大学支持sm2项目,我认为国大,南大和SUTD都是不错的大学,这三所大学的硬件如果放在国内,肯定是顶级的,学校的设备和老师的水平还是不错的,但学生的水平则是层次不齐,平均下来可能比不上国内的一流大学(北大,清华,复旦),至于所谓的商科,医科,法学,sm2是不能选择的,这就不放在考虑范围。这边学习自主性更高,课程内容丰富(比如南大有法医公开课forensic science,对称学symmetry,你可以在coursera搜索到)。但是工程类和理科类课程深度不及国内,难度低一些。本科期间出去交换的机会很多,GSS(global summer study),Exchange的项目很多,接触多元文化的机会也很多,在交换项目的水平和丰富度来看,国大&南大&SUTD)。本科阶段学习结束后,如果继续深造,机会很多,相比国内申请欧美学校容易一些,但是考虑有27万新币(大约130万人民币)bond在身,去欧美深造是需要经济支持的,如果你是一个有钱人家的孩子,成绩也还不错,打算把新加坡当跳板,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综合下来,我还是觉得,如果你有志向考北大清华,觉得国内大好前景,sm2就不太适合你了。2. 社团我不了解国立大学和SUTD,南大的社团活动还是比较丰富的,我在国内大学也上过几个月的课,社团活动的丰富度差不了多少。当然,学生可以利用社团的活动出国,比如NTU Economics Society有Overseas Study Trip,AIESEC去很多国家,hall的JCRC会组织去东南亚一些国家做志愿者活动,所以新加坡社团的开放度比国内大学高一些。社团活动,你可以参考:NTU社团活动介绍 3. 工作我还没有工作,这一点希望有已经工作的人补充。总体而言,新加坡工作不难找,而且薪资不错。在新加坡的大公司有很多,五百强的东南亚总部都设在新加坡,当然,北京上海现在也发展很好。4. 生活休闲我仅仅从个人经历出发谈谈新加坡的生活休闲。很多人说新加坡小,觉得无聊,我反而觉得新加坡的生活娱乐活动挺多的。演唱会,艺术展出,文艺演出,电影......很丰富。你不妨看看这些网站:所以,无聊不无聊得看自己。喜欢有趣的事物,自然会找寻有趣的事物,就发现不无聊了。当然,不论在哪里,外界条件只是辅助的,一个人发展还是得看自己。我知道有的SM2很强大,学习一流,研究能力强大,工作很好,有的SM2则在混日子。莫泊桑说:“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糟。”我觉得可以把“生活”换为“北京”“上海”“武汉”“成都”......或者”新加坡“。
大学生 Technology and Design一生黑[转载]新加坡企业奖学金项目介绍(SM1,&SM2,&和SM3)
和SM3。其中SM是Senior Middle
School的缩写。这三类计划所招收的学生分别是初三毕业生,高二在读生,及大一在读生。
SM1的生源来自全国各省市的一些特定的重点中学应届优秀初三毕业生,目前我所知道的省份有东北三省,河北,山东,陕西,四川,重庆,天津,湖南,湖北,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安徽,海南等等(有待添加)。由于SM1采用的是对口学校的制度,所以招生工作是由该省市在新加坡对口的中学独立进行的。不同的省份、城市的学校有可能会被分在同一个中学,而同城市的不同中学所对口的学校也不一定相同。
SM1的招生考试通常是在暑假期间进行,多为7月底至8月初,而学校的报名工作会在学生毕业前结束。获取考试资格的考生将分别参加笔试和面试,一共分为两天。笔试包括英文,数学和向性测试。其中数学绝对是最容易的一科,因为是用中文考的,而且新加坡的中学数学内容是属于涵盖面广但不深究的。英文考试则会比较吃力些,据说我们当年的试卷是新加坡前一年小学毕业统考的试卷,但当时我的感觉却是看阅读像是在看天书。另外有一片作文,300字左右。因为中考英语的作文一般也就是假条,书信之类不会超过120字的东西,第一次写300字的作文时,多多少少都会有些发懵&。幸运的是,后来听招我过来的老师说英文并不是他们招生的最主要标准,只要不是特别差的就好(一般情况下普通初中毕业考生8
9成是不会通过他们的英文考试的,除非大牛)。向性测试则是一种智商测验,在规定时间内做完一本找规律填图的题(有人说像中国公务员考试里的图形判断题)。后来据我们被录取的学生推测,这个向性测试估计是最最重要的一项测试。因为新加坡教育者相信通过这种智商测试可以测评一个学生的逻辑性,从而判定其将来的发展空间。根据以往的一些例子,我们发现有很多平时绝对拔尖的学生没被录取的最大原因就在这里。如果向性测试没有通过,即使其他的发挥的再好,被录取的希望也会大打折扣。
面试的程序由学校校长及老师自己定,所以每个学校的招生面试都略有不同。例如有些学校可能会把新加坡英文口试里的短文朗诵及看图说话加进面试。但总体来说,这个面试不算特别的正式,两个老师(或校长)对一个学生,多以英文进行(听说极少数学校的面试也是中文的)。可能是考生年纪还偏小的原因吧,老师通常只是根据你提供的材料,如成绩单,获奖证书什么的问一些学习、兴趣上的简单问题,有时也会谈到家庭和理想,基本上像是在聊天。(我记得我当时面试的时候老师问我如果到了新加坡会不会想家,我一边信誓旦旦地说会控制好自己,一边眼泪就快往下掉了。面试时只要不太紧张,仪表、谈吐得体,一般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去面试的一般除了校长就是做学生在新加坡监护人的老师,都挺亲切的说。
SM1被录取的学生将在当年的9月底10月初来新加坡(具体日期学校定),之后进行两个月左右的bridging
course,也就是全日制的英文补习,以早日适应开学全英文教学。新加坡的学制是每年1月1日开学,SM1新生也就是在这时插班进入中三,学习数学,理化生,地理,社会学,英文,华文,中华文学等9到10科。中四毕业参加英国剑桥O水准统考(GCE
O Level Exam),并根据考试成绩进入各所初级学院(新加坡的高中)。目前还有另外一种Integrated
Program(即直通车计划),这些IP的学生不需要参加O
Level考试,直接升入直通车计划下的初院(只有有限的几所学校,完全取决于考生所在省市的对口学校)。
初级学院也是两年的课程,并参加英国剑桥A水准考试(GCE A Level
Exam),并以该考试的成绩申请大学。值得一提的是,SM1学生和新加坡教育部的合同期限为4年,也就是说,当SM1的学生从初院毕业后就可以自动解约,申请其他国家的大学。英联邦的国家都可以用A
level的成绩来申请。美国多数学校也承认A
level成绩,但还需要学生自己去参加SAT考试。如果学生想继续留在新加坡的话,可以继续续约。这时大学的奖学金通常就都会有bonding了,一般为3年到6年。
SM1学生的生活费是前两年每年2200新币,初院两年每年2400新币,学费、住宿费及伙食费是由新加坡教育部承担,不计在这些生活费中。工作日里,宿舍不提供午餐,学生需要在学校吃午餐。学校假期及公共假期里,宿舍提供三餐。
二、SM2简介及招生考试概况
SM2针对的是中国高二理科毕业生。也是在各省市的重点高中招生。有名额的省份与SM1的基本一致,只是学校略有不同。
SM2的招生考试也与SM1类似,分为笔试和面试。其中笔试包括英文,数学,物理及综合。考试的顺序通常是固定的:综合、物理、数学、英语。全部考试在一天内完成。SM2招生的笔试通常在每年的三月份进行进行,四月底公布笔试过关名单。然后五月份进行面试,面试结束公布通过学生名单,第二天进行奖学金颁发仪式。SM2学生预科2011年以前是20个月,从2011年开始有七个省成为实验省,预科改为12个月,2012年开始预科全部改为12个月。招收大学从2011年开始除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外,又新增新加坡科技与设计大学。新增的新科大只从部分省份招收。
SM2学生的生活费为每年6000新币,SM2学生在大学毕业后要为新加坡服务六年,即在新加坡的注册公司工作。有很多SM2学生想毕业后出国读研或读博,但无奈有合于限制。合约期满前解除合约,学生家里需对奖学金提供方进行赔偿。
三、SM3简介及招生考试概况
SM3则招收国内一些名牌大学的大一新生(基本都是理科生)。这些大学包括:大连理工,吉林大学,哈工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东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中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等。(大致如此,每年都有变化)。在进入这些大学一两个月以后,大学会根据学生的情况:包括高考总成绩,英语单科成绩,还有考生的生源及所在哪个院系等向学生开放报名。
SM3招生考试同样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考数学,英语、综合素质测试。数学和高中学的有些差别,不考解析几何和立体几何,但平面几何和数列是重点。总的说来题不算难。英语中没有选择题。阅读理解是要自己写答案的,完形填空也是自己填词。主观题很多(这其实正是新加坡中学生平时英文考试的题型)。作文是4个题目中任意选一个写一篇400字的文章。最后是综合能力测试,还是同样的智商测试,同样的题型。
笔试的成绩只做个参考,只要不是差的特别远就行。当然了,如果你笔试成绩是第一名,那也是相当有优势的。
面试的考官是由新加坡教育部的官员和NUS(国立大学)和NTU(南洋理工大学)的教授组成的。面试时完全用英语。但一般只要是华人考官都会讲汉语,有时他们看你用英语表述有困难时,会要求你用汉语来讲。但是,能用英语讲的,一定尽力用英语讲。
被录取的SM3新生与当年12月初来新。之后进行半年的语言培训。来年8月入学。入学后不久还会有一个英文考试,根据考试成绩继续分组学习英语。SM3在大学里的专业选择也和高考分数挂钩,分数高的自然有优势。据说保送生的高考分数按满分算。
和SM2相似,SM3学生一年的生活费也是6000新币。合约及赔偿问题也与SM2基本一致。
总体上说,SM1的学生年龄最小,所面临的学习上的压力也相对最大(因为要参加两个major national
exam),而且比国内同届学生晚两年进入大学(SM2和SM3的都只晚一年)。但SM1计划可以说是最灵活的,合约时间也最短。
SM2和SM3计划相似度较高,只是SM2的学生既不用在国内参加高考,也不用参加新加坡的A
Level考试。只是入学前的培训稍长。
综合这三种奖学金计划的招生,可以看出这个对于智商的测试似乎非常重要,所以,有意报考此类计划的学生朋友们在准备英文的同时也千万不要忽略了这项测试。
新加坡SM2申请全过程
一、申请流程
1、填写个人情况表格并提供一系列附件(一般1月底2月初)
2、笔试(3月份)
3、通知笔试结果(4月底)
5、通知面试结果(5月中旬)
6、奖学金颁发仪式(面试结束第二天)
在拿到推荐名额之后,会发一张个人情况表格,并同时要求提供一系列的材料。这个东西很重要,尤其是那张表格。在笔试结束后,新方会根据笔试成绩和表格及附带材料的情况决定参加第二轮面试的人员。而且在面试当中,很多问题是根据你的表格的内容提的。所以对这张表格应该相当重视。
1、在填写每年期末成绩的时候最好适当得提高成绩和名次,因为大多数的学校都会谎报学生成绩。但是一定注意填写好以后核对同校的同学之间的总分和年级名次是否冲突,千万不要出现总成绩较低的人名次反而更高。新方会对这个情况有专门的核对,如果发现冲突,对后来考试的影响很大,毕竟新加坡很鄙视作弊的人。
2、在曾获得的奖励和参加的社会活动两栏尽量多填,如果本生参加的活动不多,班级活动以及校内奖励都应该填上,这个对后面的录取比较有利。
3、在不清楚材料的具体内容的时候,尽量多准备,个人鉴定要有中英两份,时间充足的话,学年报告也应该准备中英两个版本。
4、由于材料较多,在整理好之后最好用一个透明的书夹夹上,最好再做个封面。
笔试的科目有数学、物理、英语、综合。考试的顺序通常是固定的:综合、物理、数学、英语。全部考试在一天内完成。
这个其实就是图形题,总共36道题目。题型都是一样的:给出九个方框,其中八个有图片,最后一个是空的,让你根据图片的变化规则,在给出的8个选项中选最适合的一个。这些题目平均难度不大,尤其是开头的20多个,基本上在小学水平。但是时间很少,只有45分钟。而且最后的几个题目比较难。所以基本上没有人全部做完。所以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抓紧时间。并且听说综合考试占整个笔试的40%(没有考证),所以相当重要。而对于那36道题目中的变化,基本上只有横向和纵向的变化,经过本人总结大概有:增加、减少、扭曲、旋转、折叠、相互覆盖、相互补充、反色。
&物理一共有40道题目,全部是选择题。每道题目有5个选项,当前四个选项没有答案的时候就选择第五个。这增加了考试的难度。内容包括:力学、热学、声学、电学、磁学、近代原子物理、相对论。分布的比重相当。不像高考是侧重力学和电磁学。所以在复习的时候一定注意,不要跟着一般的高考复习资料来。个人觉得,由于力学和电磁学我们练的比较多,基本没问题。但是热学、近代原子物理这些版块应该多下点工夫,毕竟在这个考试中它们和力学一样重要。尤其是近代原子物理和相对论,这个版快的内容在高三的教材上,很可能还没学,所以要预习,但不用弄得太深,因为考的很简单。总的来说物理不难,如果是高中学习中塌塌实实跟老师走的同学,肯定不会有问题。另外说一下,考试中有可能会有超出高中教材的题目(今年就有一道热学的),不要管它。对于选不出答案的题,果断的选第五个选项,我们今年大概选了有7、8个吧,尽量不要犹豫,毕竟时间不充裕。
数学一共有10道选择题(必做),5道解答题(选四道做)。选择题的难度大概相当于高考里中等难度的压轴选择题。每道题都要花些时间,做的时候不需要太抢,因为时间和前面两科比起来要充裕一些。后面的5道题注意答题的过程,缺少步骤的扣分挺严重的。这5道题目稍微难一些,在我知道的人里面只有7中的一个牛人把分得完了,但是得到两道题的分数还是应该有把握的。另外除了高中的知识以外,还要复习初中的平面几何,今年的最后一道就是平几,另外几个是二项式、概率(送分题)、三角函数、不等式。
&难度和公外4级相当(个人觉得)。题型包括一道阅读、一道首字母填空、一篇作文。其中阅读很长,有3道T
F,并且要求写出选择的原因在原文的哪个地方;4道选择;10(大概)道主观问答。基本上阅读是个词汇量的问题,会出现专业词汇,没办法突击,只能靠平时积累。首字母添空是出的相当傻B的一道题。很多需要你添的词语都会在文中出现,所以做的时候注意前后文。作文是200—250个字。一定要写够,不写够没分,但是超过250会是什么结果就不清楚了。作文题目会给三个,你自己选一个,题目肯定是你平时练习过的,今年的题目是1、零用钱的利弊;2、关于体罚3、学生该不该带手机。难度很小,不过注意,新加坡人习惯作文是总分总的格式,写的时候尽量这样写。总得说,英语考试难度小,而且时间相当充足,小心一点。
⑴& 4门考试全部在一天进行,人会很疲惫,所以最好带上茶,或者咖啡。
⑵考前会给一个考试时间,但是真正考试的时间比给的时间短,因为老师要占用一些时间来讲事情。
⑶考试的时候千万记得在卷子角上写上“四川”,这个的重要性老师到时候会讲,但是考试时一紧张还是很容易忘记(我就忘了)
⑷考试的时候如果有没学过的题目要果断放弃,因为新加坡老师号卷子的时候会降低大家都没做起的没学过的题的分值,甚至只做参考,但是如果你把大家都做对的题做错了就比较惨。
在笔试的时候当天,新方会给每个人发一张志愿表。上面罗列了提供的所有专业,让你填写你的一、二、三志愿。这个志愿是包括了学校的。比如说我的一志愿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工业与系统工程。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国大是全亚洲数一数二的学校,南大是全亚洲数一数二,世界顶尖的理工科学校,而它的MBA在全亚洲第一。在今年Asia
Education的排名里面国大是亚洲第一,南大第五。基本上是没有差距的,相当于国内北大和清华的关系。所以最重要的是选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另外注意志愿表会对你的面试有很大影响。面试官的问题有一部分出自于你的志愿表。
在面试前建议去参加一个面试培训班。专门针对这个这个项目的面试。主要内容是指导你对面试的内容做一些准备,以及一些面试技巧。个人认为这个培训班对面试的实际帮助并不大,录取的比例在参加培训的人和没参加培训的人之间是一样的。但是我觉得还是应该去上一上,第一这个培训班有助于缓解等待面试的焦虑心情。第二,这个培训班会组织N多次模拟面试,这样在真正上考场的时候心里面会塌实很多。第三,参加这个班可以提前认识很多将要一起去新加坡的同学,这个对于通过考试之后在中国的几个月来说很重要。第四,可以了解各个专业和两所学校的冷热程度。
面试的时间大概是10到15分钟。时间越长越证明别人对你感兴趣,通过的几率就越大。面试官一共有3个,一个是新加坡教育部官员,一个国大的教授、一个南大的教授。还会有一个秘书,负责记录。他们4个和你面对着坐,中间阁张桌子。面试的问题主要来自与你的个人情况表格和志愿表,还有你的笔试情况。比如说我在我的个人表格当中有跆拳道的奖项和一些学生社团工作,在面试的时候面试官首先问了为什么选择国大。然后针对跆拳道和社团工作问了些问题。此外考生还必须要准备一篇详细的自我介绍,还有为什么选择新加坡,为什么选择国立(南洋)大学,为什么选择你的专业三个问题,这些东西都是很容易出现的。另外注意两点,第一,在面试的时候重点不是英语口语。很多人都在面试中用了汉语,但是照样通过,有的时候老师甚至会主动和你说汉语。所以用英语准备的东西最好用汉语也准备一遍,免得到时候乱了阵脚。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理科生热门专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